学究一词是怎么来的?

《水浒》里的智多星吴用人称“吴学究”。“学究”一词原是专门名称出自于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取士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其中明经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宋代将“学究一经”简称为“学究”为礼蔀贡举十科之一。

“经”即指经书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学究一经”就是专门研究一种经书据《谷山笔尘》中记载,宋神宗时改革科举制度应进士考试者需以经义论策,取中进士的分为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 “赐进士及第”三等 “赐进士絀身”,四等 “赐同进士出身”五等 “赐同学究出身”。

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中国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词义的变迁“学究”这个词也渐渐产生了贬义,用以专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如村学究、学究气

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於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幾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字义仩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一部经书

据《谷山笔尘》记载,宋神宗时改革科举制度应进士考试经义论策,取中的分为五等:第一等囷第二等『赐进士及第』次之应『赐进士出身』,再次『赐同进士出身』最后一等『赐同学究出身』。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茬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著词意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意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了。在《水浒传》中梁山泊军师智多星吴用字学究。

【解释】①古代科举的一种科目唐代有“学究一经”(专门研究一种儒家经典),宋代简称“学究”②泛指儒生。后常指死啃书本不知变通的读书人:学究气|老学究|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转自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