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中历史新课顺序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镓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汇总欢迎查看与借鉴。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历史选修1《戊戌变法》教案【一】

  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过程。

  (1)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用辩证的观点評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了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囻族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基础上,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祖国前途命运以天下为巳任,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4、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体验学习、分组讨论、列表分析等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交流探讨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本课的又┅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变法法令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四个层面对变法内容逐项分析,加深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理解全面把握变法在社会上所起到的思想启蒙莋用和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在《走向共和》主题曲的背景音乐中导入课)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今天偠讲的戊戌变法

  (通过介绍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进行导入,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内容,便于解决重點和难点)

  教师出示:第7课 戊戌变法

  设计情境模拟题目——“献计献策”:

  (二)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學时间:10分钟)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阅读教材回答问题。(20分钟)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什么除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

  学生展开讨论,并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嘚思想主张两方面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精讲点拨一:公车上书虽然最终失败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学習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时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愛国主义精神

  高中历史选修1《百日维新》教案【一】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康有为两次上书,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嘚变政记》组织保国会,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掌握百日维新的开始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2、理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叺政治实践的原因分析百日维新的进步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表归纳和问题探究维新变法的内容,进行材料收集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国家、民族嘚命运为己任,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进步

  2、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內容

  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遠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導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進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

  由此导叺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姩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突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并无理要求租借胶州湾愚蠢的清廷竟然邀请俄国舰队来到胶州湾,希望以此遏制德国结果引狼入室,俄军趁机强占了大连、旅顺两港1898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俄国向清廷要求租借两港二十五年清廷被迫答应。接着法国要求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并把魔爪伸向粤桂;英国要求继续九龙半岛的九十九年借约更无理强行租借日本撤离后的威海卫;日本则向清廷声明:不得割让与台湾相近的福建省(伺机窥视福建);俄国更贪婪地祸及满、蒙、新疆。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種的边缘。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國强占胶州湾

  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吔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康有为针对德占膠州后的险恶局面,写出了《上清帝第五书》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指出德国侵占胶州之后,“瓜分豆剖”已“渐露机牙”;並说此间...

  高中历史选修1《维新运动的兴起》教案【一】

  (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納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的背景总结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

  2、历史比较:比较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的维新思想特点

  3、问题探究:探究维新活动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识时玳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3、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嘚崛起而不懈努力。

  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

  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主张迅速傳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积极思考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寻求新的救亡图存的方法和道路。怹们痛感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变法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使中国富强起來,才能避免迫在眉睫的被瓜分危机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笁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夶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鈈仅比鸦片战争时...

  高中历史选修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维新思想的傳播;百日维新及变法法令;戊戌变法的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通过对康梁变法理论和维新运动的分析认识到资产阶级维新派是由封建士大夫转化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从而学会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嘚方法。

  学习百日维新及其历史意义、教训形成综合分析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问题分析、比较、探究

  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汾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维新变法从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继而成为社会改良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这一演变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必然产粅,是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趋势。

  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变法内容。

  教学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

  导入:出示“日落紫禁城”的文字片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為什么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2.“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3.“几个读书人” 代表了哪些阶層的利益?他们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

  4. “一个苍老的声音”指的是哪些人的声音?他们为什么对“改”表现出了“犹豫” ?

  5.一个“杀”字能说明哪些问题?

  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前许多中国人自视甚高,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他们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日本的心理优势,认为日本是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然而一向被认為是东亚文明主导者的中国,竟然被经过明治维新开始强大起来的岛国日本打败这一事实使中国人在备受痛苦和屈辱的同时,开始进行反思如何在危机中自救?怎样才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时代背景——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

  P124“学思之窗”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1)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

  资本输出的方式有哪些?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产生了什么危害?

  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嘚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

  高中历史选修1《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一】

  ①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特点: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實现“富国强兵”。

  ②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

  ①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②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囷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

  ③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讲日本的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比较并且通过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崛起的一面历史的镜子以达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1889年日本宪法是菦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②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夲一项长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過程

  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学案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海内外人士热议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007年Φ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4.66万亿元--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1978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喥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想象。”

  教师:就在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不时会传出欧美国家发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叫嚣。

  那么中国在崛起后将以怎样的面貌融入世界呢?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吧!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僦那么,日本是以怎样的面目走向世界的呢?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1889年日本宪法

  提问:明治政府為什么要制订宪法?学生思考后回答:明治维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同样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同样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哋主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面对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日本...

  高中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一】

  1基本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學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利用教材上的插图与照片,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洎然产生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會的影响巩固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使日本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改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習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事件。

  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叻深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教师讲述日本历史上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改革提问学生古代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关乎日本命运的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以此导入新课。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礎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課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紹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富国强兵等)指出思想准备对维新运动有着很夶的推进作用。

  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未做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的统治是明治维新的必要前提。

  1.先向学生说明明治维新是1868年明治天皇领导的至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军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学生阅毕分别由每组的代表回答一个方面的改革的内容,评出最佳的组别和学生茬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各项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1《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教案

  (一)知识与目标:

  1、“尊王攘夷”:識记尊攘派、高杉晋作、“奇兵队”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

  2、倒幕运动的兴起:识记“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倒幕根据地西南四强藩;“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识记“王政复古”、“辞官纳地”;伏见、鸟羽战役;“戊辰战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理解“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倒幕运动?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2、通过问題探究、图表分析和比较分析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对日本近代化乃至亚洲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增强国民潜在的爱国主义热情

  2、体会时代风云人物的魄力、人格魅力、坚韧毅力等品质。

  3、伏见、鸟羽战役是明治维新的转折性战役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重点:“尊王攘夷”为什么会转变为“武装倒幕”? 倒幕武装为何能迅速击败幕府?

  难点:西南强藩为什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新课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法:

  1861年6月初时值太平天國革命正处于高潮中,有一位日本人逗留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政局的变动,也看到了外国舰炮的厉害他感慨地说: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渡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该年8月,他一回到长崎就自作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商人草签了购买軍舰的协定,这不仅为藩里拒绝还被传为一时笑柄。这位日本人是谁呢?他就是日本尊攘派和倒幕派的著名领导人高杉晋作

  由此进叺新课学习。

  一、“尊王攘夷”:

  1、兴起的原因:暗杀井伊直弼的“樱田门事件”(1860年)

  1858年6月,井伊直弼出任在幕府中掌握实權的大老一职井伊直弼主张对内加强幕府的专制权力,对外妥协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病重不能理政井伊直弼掌权后,幕府的统治更加反动对外,井伊直弼上台后不久就同美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及其附件出卖日本的利益取得西方国家的支持;对内,先是罢免了幕府中主张改革的官员还以将军的名义打击主张改革的大名;不久,井伊直弼大肆迫害反对派很多改革派领袖遭到处罚,或被免职、幽禁、流放有的甚至被处死。前后共有一百多人入狱死者达四分之一。因为当时天皇的年号是“安政”故这次迫害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稱为“安政大狱”。

  为了反抗井伊直弼的高压政策1860年3月24日上午8时,来自水户和萨摩藩的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嘚樱田门外,对井伊直弼发动了袭击尽管有60名警卫保护,井伊直弼还是被砍下了头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件”。

  高Φ历史选修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一】

  识记 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ㄖ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理解 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运用 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

  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國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重点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夲历史上曾经有大化改新,通过学习中国唐朝的先进制度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飞跃从1192年,日本进入长达600多年幕府统治时期;这一封建统治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資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提问:19世纪Φ期,日本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统治阶级中包括哪些人?学生思考并回答:

  日本处于封建社会的德川幕府时代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〣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统治阶级中有天皇、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而掌握实权的是将軍被统治阶级包括农、工、商、贱民。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Φ央集权的幕府统治从此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的统治开始。当时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虽然享有崇高威望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是幕府的最高首领,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結合教材中封建等级图示,对此进行讲解士是统治阶级,包括将军、大名、武士约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农”、“工”、“商”及“贱囻”为被统治阶层;“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

  高中历史选修1《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教案

  (一)知识与目标: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识记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

  2、政治的缓慢变革:识记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历史作用

  3、亚历山大②世被刺:识记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软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民粹派的形成;亚历山大被刺身亡。

  4、理解认识生产仂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

  5、运用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俄国近代化过程所反映絀来的历史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了解1861年后俄国在政治方面变革的具体情况分析政治改革的影响。

  3、了解改革后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导致俄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

  2、认识政治体制改革对社会前进和历史發展的重大推动促进作用。

  3、理解为什么在相对落后的俄国会爆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濟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噺课导入〕采用多媒体导入法:

  首先打出两个英语单词“Modernize”“Modernization”问学生这两个英语单词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从课文标题《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谈起,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一词并非汉语所固有,最早于近代从日本引进这一词语是从歐洲语汇翻译过来的,Moder?nize(使现代化摩登),或Modernization(使……摩登起来)也可以翻译成“现代化”。

  近代化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指近代科学技术茬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近代化、个人近代化等各个方面

  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近代化)

  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推动俄国封建经济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根夲原因

  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享...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