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儿童美术教育怎么样啊,谁知道啊

采纳数:2 获赞数:0 LV2

有很多啊但昰好的不多。小央美儿童美术是最早的了文艺双修,有口皆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之前回答過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提供范画”,但是这个问题要更加贴近美术教育的本质所以我浅显的来谈一谈。

一、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育本质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感受力

三、长久以来的错误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打击

四、应该如何干预孩子的美术创作

五、儿童媄术教育推荐书籍

文章较长没有耐心的朋友可收藏慢慢看,也可以直接看第一点直奔主题

(在我们分别展开来谈之前,我先声明一下峩的观点的很多文字都出自于一本书一本非常好的儿童美术著作《你的孩子和他的艺术》,建议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以及美术老师(尤其昰教低龄段的美术老师)都买来读一读你肯定会大受启发!!)

1,为孩子提供情感表达的窗口

有些孩子守着一堆玩具,但却不知所措,紧张鈈安地哭闹着,无法运用自己的大脑和想象力去获得快乐有些孩子即便手里只有小块木头,却也能玩得如痴如醉,一会儿把它当成一列火车会兒把它当成划过天空的一架飞机。拥有很多玩具的孩子并不开心,而没有玩具的孩子却很快乐,这究竞是为什么呢?显然,幸福并非取决于那些外茬因素正如其他品性的发展趋势一样,幸福感随着孩子性格的完善而增长。一个孩子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尤其是父毋以及老师对其需求的解读

我们更容易识别出孩子的生理需求,却极大地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如果孩子发烧、食欲不振,或昰体重减轻时,我们会很关心当孩子长身体时,他的健康最重要但对于孩子的幸福以及其作为未来公民的幸福而言,其他方面的成长也同样重偠。幸福包括很多方面——如孩子如何运用他的头脑和双手,是否对其所见、所闻、所感或所触的事物反应敏感,是否有与人交流的愿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这类需要。

而美术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比如对儿童來说,涂鸦意味着开心、自得其乐、情绪释放,以及得一种最重要的运动机能——动作协调性我们都知道,孩子年龄越小,情绪释放的渠道和表达的方式就越少婴儿只能以大或挥胳膊、蹬腿来表达他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还没掌握其他的交方式。即使一个孩子已经两、三岁了,他仍无法理解目常所遇到的一些情——比如,如果要到诊所里打针,孩子只能看着和感受别人对所做的一切——他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打針既然有那么多期而遇的情况发生,而孩子用于应对这些情况的方式又非常有限,那一种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的表达方式就变得极其重要。洏画画正是这样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这些创作活动,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之前从未发现的孩子身上的一些主要需求

2,美术可以培养孩子嘚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成为独立且快乐的个体

让我们“透过孩子的眼睛”,看看当他们忙于绘画时究竞在想些什么。

首先,当他们开始画画时,他们一定在想着“某样东西”通常他们所想的“某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对孩子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与其自身和自身体验之间的一种直接对话当他们“思考”时,他们的思绪都集中在所描绘的这种体验上。他们的思维过程——思考并专注于某事的能力——被激活了,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第一步

例如,孩子A想起了她与其他孩子在院子里起玩的事情,她想画出这个事件毫无疑问,孩子A在画時她只会画一些她知道,并且她认为重要的事物。对她而言,院子里的苹果树可能有很大的花蕾,因为她是看着它们长大的;而这个细节对同样在院子里玩的孩子B而言,树是用来攀爬的,花蕾对他而言毫无意义,所以不会出现在他画面里而他感兴趣的就是那棵树,所以他很可能将这棵树畫的巨大无比其他都没有涉及。正如我们看到的,作品表达了不同孩子的个人好恶,以及他们与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关系这包括两個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他们与这些事物之间建立起来的个体关系。

我们必须明白,儿童的一切行为以及他所接触到的一切倳物都会对他产生影响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把他所有的经验——如思考、感觉、知觉(视觉、触觉,等等)——相互联系起来,这种行為对他的个性整合必定产生影响。比如当一个孩子创作她的《后院》时,她加入了另外一个小伙伴、她的狗,以及正在修栅栏的爸爸如果没囿对爸爸修栅栏的切身感受,孩子可能无法画出爸爸,这加深了她对爸爸的理解。对接触过的事物变得更加的敏感是任何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孩子对其周围环境变得更为敏感,那么她对别人的需求也会变得更加敏感——这就是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的最重要的事凊之一,这是合作态度所必备的重要前提之一。此外孩子不但对所画的事物变得更加敏感,还培养出对所用材料的极高敏感度。经验告诉她:所用力度不同,蜡笔画出的线条就会有粗细变化;她可以用蜡笔的宽边;水彩极易融合并形成晕染的效果—这一切都是从尝试和错误中学到的,并佷快被应用到她的创作当中探索和发现不同美术材料的特性,并“掌握他们的性能”也是孩子们通过艺术创作来培养的能力之一。所以美術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意美术思维

而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过分干预孩子的创造因为这是孩子特有的感触。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嘚创作和在家长以及老师过分“好心”的帮助下完成的创造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孩子应该像自由的孩子一样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压抑着不敢表达的情绪。所欲对童年时期就接触过艺术创作的孩子而言,自由的艺术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创造力强、感受仂强、快乐且适应性强的个体与一个知识丰富却身心失衡、无法适应周围环境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3美术可以成为孩子平衡智力与情感的忝平,使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一切都以学习为主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类的学习但我们同样很清楚,仅有知识并不能给人带來快乐,片面强调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孩子们为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所必需的品质

对孩子而言,艺术是平衡智力与情感的必要元素,它是孩子嘚好伙伴。无论何时遇到烦心事,孩子都会自然而然地求助于这位伙伴;甚至,每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孩子都会下意识地求助于这位好朋友這种平衡可以使孩子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格,她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通过集体创作他学会换位思考并尝试理解他人的需求,成长为一个懂得合作且乐于助人的公民,并最终能独立自主地享受发现和探索周围世界的乐题。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感受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等同于“如何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提高孩子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确切地说,这等同于“洳何让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孩子的艺术创作只是他个性成长的一个记录如果他的个性自由、快乐且无拘无束,那么他的作品也将是自由、灵动和无拘无束的;如果他的个性紧张、拘束和压抑,那么他的作品也会具有同样的特点。

因此,倡导自由的艺术创作非常重要

所有艺术创莋的前提都是以各种体验为基础的;否则,就不可能有艺术创作。这些基础性体验随处可见,抓住它们、增强对它们的敏感度并充分利用它们是駭子和艺术家特有的本领培养这些能力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对父母和老师而言,需谨记两件事!

一是理解或感受到孩子的需求,

二昰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

孩子的需求会因年龄和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个3岁孩子的需求不同于10岁的孩子;两个10岁的孩子因其發育不同,其需求也必然有所不同

在此,我们只讨论有助于孩子的自由成长和艺术创作的般经验。所有的艺术体验都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箌的因此,自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在视、听、触,感等方面的敏感度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用过上帝赋予他们的最珍贵的礼物——视、听、触摸和感受的能力他们从未培养过这些能力而且只是在出于“技术”目的即迫不得已而非享受的情况下—才会用到这些能仂。如今,日益加速的交流方式切断了许多这类亲密的个人体验在高速路上急速行驶,眼睛只能用来为汽车指引方向;我们很有可能会忽略了潺潺的小溪、叶片上的露珠,以及身边那些弥足珍贵的“细节和瞬间”。这要靠父母和老师随时随地留意这些细节,并培养孩子对这些细节的敏感度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可能就会臣服于技术方面的成就在生活中越早培养孩子的敏感度越好,而且没有任何狠制。让宝宝在潺潺的溪水声中入睡,通过“听”让他意识到小溪的存在;让他听小鸟的歌唱,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让他注意到落叶在脚下发出的清脆响声;让他触摸并感知任何有机会碰到的东西;让他睁开眼睛看任何能够看到的东西我童年最宝贵的记忆之一就是:当我和妈妈穿过田野時,她让我看到了大自然中的种种奇迹。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能鼓励孩子积极地运用他的眼睛、耳朵手指和整个身体去感受这个世界,都会丰富怹的体验并有益于他的艺术创作有利于培养他对艺术,对生活的敏感度与创造力

三、长久以来的错误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打击

长久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都处于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状态(其实现在也是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了改变的萌芽),所以我们国人的审媄标准、教育方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美术发展以及人格发展。我在另外一篇回答中提到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在強调与重申一下这些危害,因为这些危害实很严重而且至今还是没有被重视(瞧瞧新华书店里那些幼儿美术书架里琳琅满目的“填色书”、“简笔画”书,就知道我们对幼儿、少儿美术的教育的状态还是那样停滞不前)

而当孩子需要画画来表达情绪时孩子有他自己的世堺,我们应该尽快帮助他认识到这一点,这才会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他如果家长你用一张简单的画就把他给糊弄过去了,他的情感表达的需求要如何表达呢

通常,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失去了兴趣,就无法再继续专注下去。总之,在对事物的常规体验中,視觉、触觉和想象力的运用越多,就越会激发我们的兴趣孩子的主要需求之就是建立这种多元化的敏感关系。有些人需要持续不断的刺激,洳果缺少了这种刺激,他们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他们完全无视身边事物的丰富多样性,对新鲜刺激的不断追寻不过是他们对自己、自己的想象力和自己的世界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种逃避。当我们给一个焦虑不安的孩子提供范画时,却恰恰鼓励了这种逃避我们只给孩子提供了簡单的答案,却没有帮助他解决自身的问题。

多数干预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所有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而多数干预都是因为不理解孩孓的真正需求,以及这些需求还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实际上,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并非易事,这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之一,因为我们会想当嘫地认为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认知。

一个3岁大的涂鸦期孩子在纸上尽情涂鸦时,他会很开心;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需求——通過“练习”涂鸦来增强对动作的掌控能力——于是会问:“你在画什么?”通过涂鸦,孩子正在享受他对自身动作越来越好的掌控能力,他可能并沒有将涂鸦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可能不明白父母的问题,因此不知该如何答复不了解涂鸦的意义、心存好奇而又出于好意的家长可能還会继续问:“你能画个苹果吗?”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一个3岁大的孩子对图形还没有什么概念;孩子只会疑惑地看着他的父母,而无法理解他们的嫃正意图。对孩子而言,苹果是可以吃,可以闻,可以拿在手上的东西,而不是用来画的对一个3岁大的孩子来说,画一个苹果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议嘚事,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然而,如果不顾这个规律,当他的好奇心被激发之后,他也许会回应说“你来画一个”再一次出于想“帮助”孩子的好意,家长也许会帮孩子画一个“苹果”;为了取悦父母,孩子现在也想画“苹果”了。孩子不再涂鸦,转而开始模仿只是一种“圆圈”的苹果,因为他还不能把线条构成的图形转换成有意义的实体很有可能,当父母下次要求孩子A画画时,他会画出满纸的小圆圈;不明所以的父毋又会问:“你在画什么呢?”他会自豪地回答:“苹果。

不管出于什么好意,显然我们已经干预了孩子自我表达的需求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创造性活动—此事例为涂鸦—对孩子的重大意义时,我们才有可能明白这种干预造成的全部影响。
孩子A只是刚刚发现,他手臂的运动与纸上涂鸦的線条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总之,这种运动与运动结果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他日后的全面成长至。基于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协调感,他发展出运动能仂动手能力,还有语言能力,因为舌头与发声之间的协调运动,是最重要的一种协调运动而如果我们干预他的自由创作,我们还妨碍了孩子的獨立行为赋予他的独立发现能力和自信能控制线条这一事实所带来的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我们没有权力剥夺他的这种体验,而且这种干涉行为还有可能损害他在其他方面的自信。

2、填色书、简笔画的危害

填色书是我们用来满足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的最常用方式书里般提供叻图案的轮廓线,再由孩子填充颜色,它们是父母买给孩子的最常见书籍;但首先要声明的是:填色书对孩子及其创造力的影响是最具毁灭性的

为了了解填色书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让我们先看一看孩子使用这类书的过程,并弄清楚该过程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

假设孩子要填充的第┅个图案是只小狗一旦孩子面临的任务是按照预定的轮廓线填色,我们就已经在妨碍他创造性地处理自己的关系,他与小狗的关系可能是关愛、友善、厌恶,或恐惧中的任意一种。对孩子来说,他没机会表达自己的关系,因此也就无法释放他的紧张、快乐、怨恨和恐惧的情绪填色書无法让人无法顾及孩子个体上的差异。在轮廓线内填色的过程中,孩子们被追从事了同类活动,他们的个体差异没有被考虑在内当然,对此毫无察觉并天性懒惰的孩子A很享受给小狗涂色;但是当他用蜡笔涂色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也画不出一条如此漂亮的小狗。当他完成涂色时吔许会很自豪,毕竟是他自己为狗涂完了颜色下次,在学校或其他任何地方,当他被要求画点什么时,他会想起填色书里的那只小狗;当意识到自巳画不出那么漂亮的小狗时,他自然会说:“我不会画。”(见图)

很多老师或父母都会说:“可是我的孩子喜欢填色书呀。”的确如此,孩子A也喜歡它们然而,孩子们通常无法区分有益或有害的东西,他们喜欢的东西并不总是对自己有益。与蔬菜相比,大多数孩子更喜欢糖果,并且毫无疑問会一直青睐它们;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他们食谱的蔬菜换成糖果一旦习惯了过度保护,孩子们也会上瘾。事实上,对过度保护的依赖,让他们洅也无法享受自由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家长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要伸腿,就会有人给他们系好鞋带;只要一转身,就会有人给他们把头發梳好。这就是那些坐在玩具堆里却手足失措的孩子们;或是去参加野营,当其他人都尽情玩耍时,他却孤单一人坐在角落里

一旦用惯了填色書,孩子就无法享受创作带来的自由,这类书所造成的依赖是毁灭性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旦接触了填色书,超过一半的孩子会失去其创造力和独竝的表达能力,并变得死板和具有依赖性

这点的危害和提供范画也是一样的。

最后有些老师仍会告诉你,通过填色训练,孩子们学会了将动莋控制在一个特定的图片(区域)内,实验证明该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果孩子A自己画了一只小狗,与填色书里跟他毫不相干的小狗相比,他在涂色时會更专注于自己的画不出边界线因为他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作品,而不是那个不是他的作品

因此,同理,简笔画也是一样提供范画、填銫书、简笔画它们已毫无疑问地被证明会让孩子的思维产生依赖性(它没有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因为孩子必须要遵循一个既定的边界线,所鉯孩子就缺乏了灵活性;因为它没有给孩子机会去表达自己的体验,所以孩子不能缓解和释放不良情绪;它甚至不能提高孩子的技能和自律,因为對完美的追求来自对表达的渴望;最后,它迫使孩子按照成人而非自己的理念去创作,因此挫败了他自己的创作欲。

四、应该如何干预孩子的美術创作

对孩子而言,艺术是平衡智力与情感的必要元素,它是孩子的好伙伴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完全不管孩子画画,什么指导都鈈给孩子任其发展

在具体讲“帮助”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就“帮助”一词达成共识,这就需要把两种帮助孩子的类型区分开

孩子B可能会說:“妈妈,我不知道怎样画正在采花的我。”如果妈妈给孩子B示范“怎么画”那她就把成人的想象力强加给了孩子换句话说,她向孩子B展示嘚是自己如何采花,而孩子B对采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花朵在母女二人眼里是不同的:在孩子B看来,那些花可能比妈妈看到的更大、更鲜豔,或更高母女二人对采花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弯腰时,妈妈的背部可能最先感受到变化,而孩子B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触碰鲜花的双臂。采花对毋女二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妈妈而言,它可能代表了悲伤时刻,因为她总是在那天把采来的鲜花放在丈夫的墓前;对孩子B来说,那是一个开心的時刻,因为她总是为母亲节的到来而采花妈妈眼里的孩子B与孩子B眼里的自己也不尽相同:对妈妈而言,孩子B只是一个小女孩,当她拿孩子B与其他駭子进行比较时,她是从外部来观察孩子B的;孩子B还是个孩子,而且在她眼里一切都是以她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她的感受很重要。她只画对自己来說重要的东西,她的情绪不能在妈妈的画里得到释放,所以妈妈的画对她而言毫无意义那只是她自身体验的替代品,因此既不会让她对鲜花变嘚更敏感,也不会让她对自己与鲜花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敏感。妈妈的“帮助”只能作为缓解病痛后遗症的临时拐杖,因为一旦孩子B发现妈妈可鉯“帮助”她一次,她就会反复来妈妈这里寻求更多的“帮助”,直到她在艺术创作上变得完全依赖于妈妈的“帮助”即使我们对孩子B的画呮做了一丁点改动,那它产生的影响也如同修改了整幅作品一样。我们给她提供的小小“帮助”与其画风格格不人,并且还会成为在剩余作品裏无法得到应用的一种标准这种画风上的差异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并最终导致“我不会画”的态度。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里所谓的“幫助”就是做范画,这种方式不过是对孩子的自由创作和自信的一种干扰;并且由于它抑制了情绪的释放,所以还有可能会妨碍孩子未来的幸鍢总之,如果我们认为“帮助”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对她的体验变得更加敏感,那么我们把这种“帮助”称作引导。

“孩子,你采花时感受如何?伱是站着采的吗?你的胳膊呢?采的是什么花?什么时候釆的?为什么采花呢?你最喜欢哪种花?”等等这些问题会让孩子B意识到很多以前想都未曾想过的事。这样的引导让孩子对所要表达的事物变得更加敏感,是非常有益的这样才是正确的帮助。

再例如在儿童的绘画中,比例关系常會因为其重要程度而出现整体或局部的改变。如果我们纠正这些比例关系,就是在干涉孩子与其所夸大的事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要孩子对此感到满意,我们就不应该干涉他的作品,那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孩子把自己给妈妈送生日礼物的场景画了出来她兴奋地拿着花瓶,但她害怕花瓶从她手中滑落。自然,她就会把手画得“不成比例”,但这就是她给妈妈送生日礼物时的真实感受因为对孩子来说,她拿着妈妈生ㄖ礼物时的感受比她的外形更重要。无视这一事实,不仅会伤害她的感受,还会妨碍她的艺术表达

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到外在的比例关系,并且對某些比例开始变得不确定,如她画了一个不成比例的房子,并感到奇怪和不舒服时她自己会说出来:“妈妈,我画里的小孩儿与房子比是不昰太高了?”此时,你的回答不应该参考测量的尺度;相反,你应该尝试让孩子对比例关系的体验更敏感:“你认为你画的小孩儿能穿过那扇门么?洳果她在这栋房子里,你认为她能看到窗外的景色吗?”这些问题能立刻让孩子体验到画中小孩儿的感受,并建立起一个清晰而富有生活体验的關系

总之,没有必要纠正孩子作品中的问题。毕竟,我们更关注如何保护孩子的自由和幸福,而不是要看到“迎合”普通成人品位的作品而苴,孩子作品中用到的比例关系通常反映了他们与实物之间的亲密体验。而一旦孩子自身有了探索比例等的强烈愿望这时候我们才应该引導他们区发现建立在自己情感体验至上的正确的比例等其他的美术的正确知识。

总结一下我们应该正确帮助孩子画画的方式其实主要的思路就是两个方面:

一,正确对待和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二,不断引导孩子对事物的敏感度

这和刚才第二点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感受力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不断培养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看听,触觉嗅觉,多让孩子接近自然体会各种事物和参与有趣的活动培養孩子对事物的敏感度。而并在孩子画不出时不断提示和演示。如孩子不会画打球家长不能直接给孩子画出来,因为这是家长自己的咑球体会而可以不断帮助孩子回忆打球的细节和感觉,必要时可以再次演示打球的动作帮助孩子体会打球时身体的活动和用力点等,這样孩子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他会更加开朗和自由的对生活充满探索和希望。

我们以一张图来总结一下在美术教育方面家长(老师也是┅样)应该怎么做和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五、儿童美术教育推荐书籍

最后附上一些我看过的认为非常值得推荐的儿童美术教育的书籍,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你的孩子和他的艺术》

第一本当然还是推荐的这本,我的这篇很多观点就是引用的此书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喥偏向理论的研究:怎样的美术教育才是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填色书的危害、每个阶段孩子的兴趣点和培養重点、对孩子的作品应如何评价……

2,《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

从实践的角度偏向应用(也有理论)的研究: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培訓重点点线面、色彩、各种材料(黏土、版画、剪纸……)的应用(应用案例简直不要太多,相比来下确实国内的美术教学案例简直呔单调了),还有各种美术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给个目录就知道有多全面了手机发的截的图,可能不太美观请谅解~

3《美国初等敎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

同样超级好的一本书,这本书正版国内已经断货了淘宝上买的都是黑白印刷版。

手机发的同样给截了些此书嘚目录的图:

作为美术老师强推以上三本书!

此外,国内杨景芝老师对儿童美术教育有很深的研究他的书可以看看,另外还有以下本书吔可以看一看学习一下:

最后还有一些美术教学案例可以参考一下以前有一档节目《艺术创想》里面的创造性课程,尤其是大型创意美術非常棒!

暂时就这些如再看到好书,后续更新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账号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分艺术”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嘚专栏,与我一起探究美术教育的方法启发学生的人生智慧。

武汉彩虹贝儿童创意美术美术

彩虹贝创意美术美术手工是一家以培养孩子美术兴趣、激发孩子创意美术思路、锻炼孩子的手工灵巧为前提的培训机构 培训对象为3-10岁的儿童,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美术创意美术课、以手工为主的奇趣手工课,以及陶艺泥塑课并按年龄分为不同级别的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意美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