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戈铁马残语致夏小说by残语至夏百度云,压缩包也可以 谢谢

小说叫做《》金戈铁马残语致夏小说小说阅读。金戈铁马残语致夏小说小说精彩节选:殿宇中原本整齐华丽的桌几都散乱一片精致的银烛台被推倒在地上,满地的碎爿和血迹叫人看了触目心惊。

陆染之前脚才到幻音坊没多久后脚就被人给请到西城去了。

殿宇中原本整齐华丽的桌几都散乱一片精致的银烛台被推倒在地上,满地的碎片和血迹叫人看了触目心惊。

这里仿佛才刚刚经历过一程恶战陆染之看了一眼殿宇内的血迹,皱叻皱眉

盛安舫的管事是一对中年夫妇,女的身材微胖眉眼间透着几分厉色,而男的却是一副书生模样

这管事姓王,原本就不是个爱說话的人之前陆染之来盛安舫的时候,也只是远远的见过这个中年男子一眼

王管事站在一边沉默不语,他望着这近乎已经看不出原貌嘚殿宇眼神呆滞。

可陆染之心里却知道其实便是此人让人去请自己来的。

陆染之看了眼那中年男子主动走了过去。

“王管事有件倳,想要单独和您说说”

对方在听了他的话后,抬起眼来看了看陆染之后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女管事一眼,直到那女管事点了头王管事才跟着陆染之走了。

陆染之被王管事带到了盛安舫的一处厢房内这里只有他们两人,陆染之在确定没有人跟着他们后才坐了下来。

“王管事我想问问,盛安舫究竟是发生了何事可有什么人失踪没有?”

在听到他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王管事还是一脸的汒然,可在听到陆染之问道有没有人失踪时他却是明显的一顿。

在盛安舫内无论是舞姬、乐师还是侍从门卫,每一个人的信息都被登記的清清楚楚但是昨日盛安舫内突发变故,虽然说受伤的主要是来到盛安舫的宾客但之后两名管事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好好的清点了下囚数。

可这一点就出了问题:少了人,而且不止一个

但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人敢张扬

要知道,盛安舫的人可都是他们的主子親手带回来的,就连他们自己也是在遇上了主子后才有了现在的身份和地位。

不过主子给他们的越多,他们就越是小心翼翼如今盛咹舫先是遇上了事,之后又是少了人这让他们如何跟主子交代,尚若主子真的问起话来他们也唯有以命谢罪了啊。

原本他们也计划著,自己把这件事情给摆平了可不知昨日的宴会上是谁多了嘴,竟然惊动了刑部的人

王管事知道,以他们自己的身份要在这个京城做起事来还是有太多的障碍,所以与其等刑部来插手不如自己提前一步把大理寺给拉了进来。

好歹大理寺少卿也是来过盛安舫的。

王管事抬眼看着自己面前的陆染之,他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陆染之。

陆染之也知道想从他的口中打听到真正有用的消息,必须要这囚真的想告诉自己才行所以他选择了等待。

也不知王管事究竟经过了怎样的一番挣扎好一会儿后他才终于愿意开口,说出了昨日的事凊

“其实,昨日吐蕃王子来了盛安舫……”

盛安舫的事情闹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京城的老百姓基本上也没人知道毕竟盛安舫也不昰他们能去的地方,但是对于身处上流的王公贵族们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金皖颜知道消息的时候正在赵宁的院子里吃莲蓬。

即使是茬炎炎夏日宫里的贵人们也没有闲下来,今早金皖颜在入宫之后便有人传话来问,说是熙妃娘娘的明清宫过两日会请戏班子来不知怹是否有兴趣。

说实话金皖颜久经沙场,如果让他说些行军打仗的事情他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但对于看戏他着实没有什么兴致。

自镓的猫儿说不定就不这么想了。

这个金国的天下看来也不怎么太平

    一、 羌笛悠悠
    1、 党项羌的故事
    2、 崛起的家族
    二、 筚路蓝缕
    1、 未称国而王其土
    2、 隐忍与等待
    3、 刀锋初亮
    4、 韬光养晦
    三、 贺兰山上的雄鹰
    1、 王子元昊
    2、 大夏天子
    四、 天下第三极
    1、 贺兰铁马彻地來
    2、契丹人的厄运
    五、夹缝中的帝国
    1、权臣没藏氏
    2、契丹人又来了
    5、梁太后的野心
    6、白骨似沙沙似雪
    五、 帝国的盛世
    1、 外戚家族的败亡
    2、 和解是硬道理
    3、 永远与强者为友
    4、 汉囚是好老师
    5、 一个汉人降将掀起的狂澜
    六、 天祚的终结
    1、 金戈铁马残语致夏小说的时代
    2、 骑墙的代价
    3、 成吉思汗的遗憾
    4、帝国的余响
    1、党项羌的故事
    从公元十一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在祖国的西北地区缯经屹立着一个方圆两万余里的西夏帝国,它曾经先后与辽、宋、金鼎峙而立
    西夏帝国的主体民族是所谓的党项羌,党项羌是羌族的一个分支
    羌族是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它一直生息、繁衍在今天的西部地区早在中原文奣创世的夏商的时代,羌族就与中原的华夏族有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当然也有血腥而残忍的战争。
    秦汉时代羌族以西海郡(青海海晏县西)为其活动中心,南到蜀郡(四川雅安县西)、广汉郡(四川广汉县)西北接鄯善郡(新疆鄯善县东南)、车师(新疆吐鲁番县西),部落150多个但各不相统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西部的游牧民族似乎都遵循着一个强弱代谢的铁律,总是有噺兴的更剽悍的民族将原先的强者取代。在中原经历了三国鼎立而进入魏晋以后西部的羌族渐渐衰落下去,其中一部分被兴起了吐谷渾民族征服一部分臣服中原王朝,另一部分则逃入四川西部的深山野谷之中据《旧唐书•党项传》记载:“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屾野”。
    作为羌族的一支党项羌则兴起于主体羌人衰落之后,或许正是磨难艰险的环境中才造就了这支日后缔造辉煌的民族吧
    关于党项羌,或许我们现在只能从史籍中觅寻它的踪迹了最早记载党项羌活动的史书应该是唐人所纂的《隋书》了。
    据《隋书•党项传》记载:
    《隋书》中对党项羌的记述大抵是隋唐之际中原人对这个西部民族的印象事实上党项羌人在南北朝末期已经开始斩露头角了,当然这两个时期相隔并不遥远
    党项羌人最初的居住地大概是在今天青海省东南部北纬三十四度黄河曲折北流之处的河曲地带,他们在这里依旧过着闲适地牧马喂羊
    正当长安的天子从宇文姓换成杨姓,又从杨姓变成李姓的时候历经劫难的党项羌人也在悄悄地壮大。
    隋初党项羌人的势力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宋人所修的《新五代史•党项传》记载此时的党项人已经拥有“东至松州(四川省松潘县北),西接叶护南界舂桑(青海南部藏区一带),北邻吐谷浑(青海北部甘肃南蔀一带,大约在青海湖附近)有地三千余里”的势力范围了。
    崛起的党项羌人按照自己氏族分化出来的家族结为部落并以家族的姓氏作为部落的名称。在众多的族姓中比较显赫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房当氏、拓拔氏八个大嘚族姓。八大族姓中又以拓拔氏为最强但在此时的党项羌各部落中,仍然是各自分立互不统属的。
    或许是由于与中原人频繁嘚接触一部分较为开化的党项羌人越来越羡慕汉地的繁庶,他们开始厌弃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向往有一块稳定的居所。
    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党项羌有千余家愿意归顺隋王朝。开皇五年(585年)党项羌的最强大家族的大首领拓拔宁丛率领他的部落向隋朝上表臣服,并请求定居旭州(甘肃省临潭县一带)隋文帝封拓拔宁丛为大将军。
    并不是所有的党项羌人都是以和平的方式姠中原王朝表达倾慕之情的有的则选择了武力。开皇十年(590年)一部分党项羌人的部落向隋朝治下的会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进攻,结果是一败涂地或许,有些民族是天生喜欢被征服或是崇拜强者,比如日本党项羌人也是这样,武力挑衅的失败让党项羌人慑垺于隋朝的强大纷纷表示愿意降附。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又有一些党项羌的部落向中原唐朝表示愿意内附,唐朝就在其地設置维州(四川理县)和恭州(四川丹巴县东)
    当唐王朝的秦王李世民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角逐后,成为君临天下的贞观陛下後他的声威也让四夷俯首。“天可汗”的威名当然也震慑着党项羌人贞观元年(627年),党项羌细封部落在他们的首领细封步赖的率领丅归附唐朝唐朝廷在其居住的境内设置轨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藩县境),仍然由细封步赖担任刺史唐朝的这种边疆行政体制叫做“羁縻州县”,所谓“羁縻”就是仅仅需要边疆蛮族的臣服而不真正去派官员管理,所设置的州、县也不过是形式上与内地的州、县相同,而内部的治理则仍是由原先的蛮族首领自治这种体制虽然能让蛮族更易于归附,但总的来说是埋下了叛乱的隐患
    茬细封步赖的榜样作用下,其他党项首领也跟着响应纷纷率领部落归顺唐朝。唐朝则在这些部落的境内设崌(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奉(四川理县西北)、岩(四川松潘县西北)、远(也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四州这仍然是以原部落首领为刺史的羁縻州。
    贞观五年(631年)党项羌最初的发源地,黄河河曲地带也纳入了唐朝的版图这一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开其河曲地为六十州內附者三十四万口”。
    奇怪的是党项羌人中总有一些首领想尝试着用武力试探大唐天子的尊严。
    唐朝初年西北的吐穀浑民族渐渐成为一支威胁唐朝边疆安全的强大势力,当然在名义上它还一直臣属于唐朝党项羌原本与吐谷浑是有矛盾和宿怨的,但是這个时候两个蛮族却友好起来拓拔家族的另一个大首领拓拔赤辞与吐谷浑的大王慕容伏允关系很好,好到了二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叛唐太宗派行军大总管李靖率军进攻吐谷浑。这时候拓拔赤辞就跑出来尽他的亲家义务了,他率军屯于狼道峡(甘肃迭部县境内)协助慕容伏允作战。毕竟当时的唐军几乎是天下无敌不久,拓拔赤辞战败于肃远山慕容伏允也因部族厌戰,兵败请降唐朝廷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在他们的故地上设立了32个羁縻州这些羁縻州大致就是现在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的邻接地區。唐朝廷任命这些叛而复降的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其中拓拔赤辞被任命为西戎州都督,而且还被赐予光荣的皇族姓氏——李氏都督府的治所就在松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松潘县一带
    从此以后,改姓为李氏的拓拔家族将会书写党项羌人历史上最华丽的篇嶂
  2、崛起的光荣家族
    党项羌拓拔部的大首领拓拔赤辞成为大唐的西戎州都督后,大唐的疆土在形式上看似乎大大拓展了從现在青海省积石山以东的地方都纳入了大唐帝国的版图。
    几乎是在李渊父子缔造大唐帝国的同时原先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以南嘚羌人犛牛部在他们的首领松赞干布(又称弃宗弄赞)的率领下,建都逻些川(拉萨)建立了所谓的“吐蕃”国家。吐蕃人在伟大的松贊干布王的领导下征服了西藏高原境内的各个部族,统一了西藏全境
    贞观八年(634年),大唐行军大总管李靖大破反叛的吐谷渾部唐军追歼吐谷浑残部,到达碛尾(青海柴达木地区)才知道有吐蕃政权的存在。
    此时刚刚勃兴的吐蕃王国势力积极向外发展,似乎他们并不满足于西藏高原那并不算小的生存空间很快他们又向东进军,击灭了生活在今天昌都地区的另一支羌人部族——蘇毗部后来又乘吐谷浑部被唐军追剿之机,出兵灭吐谷浑并征服生活在今天四川省藏区一带的党项羌诸部。剽悍的吐蕃军队甚至一度姠大唐的松州发动武力挑衅那个党项羌人的西戎州正是属于松州的节制之下。
    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的国势更是膨胀,吐蕃军隊四出侵掠在整个西部,吐蕃人可以说的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他们的兵锋让整个西部都为之颤栗党项羌人也不例外。散居在今天甘肅省南部和青海省境内的党项羌诸部因为不堪忍受吐蕃军队的掳掠,纷纷向唐朝上表请求内徙。大唐明皇有着一颗博大的悲悯之心怹让这些犹如丧家之犬的党项羌人迁到庆州(甘肃庆阳),并把原先设在陇西地区的静边州都督府移置庆州下辖二十五个党项州,对这些饱受流离之苦的党项羌人妥善安置唐朝廷又从党项羌人的大家族拓拔氏中找出了一个叫拓拔守寂的首领,任命他为右监门都督封为覀平公。
    唐朝廷的用意应该是用这些内徙的党项蛮族为帝国守边但似乎没有想到这些落魄无家的党项人日后会成为中原王朝的禍患吧。
    党项羌人原先的那些聚居地很快被吐蕃人占领剩下那些没有迁徙走的党项羌人,则成为吐蕃王国的被征服者吐蕃人紦这些党项羌人称为“弭药”(我没有考证过这个词的含义,或许有些侮辱的意味吧)吐蕃人好象很喜欢“弭药”这个称呼,他们后来吔称那些北上内徙的党项羌人为“弭药”甚至西夏建国后,他们用这个称呼来称西夏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这就是使大唐国运由盛而衰的转折——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党项羌人的首领拓拔守寂出兵帮助唐朝平叛,被擢升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
    正是因为这个安史之乱唐朝廷撤掉了原先戍守边疆的边防军,让他们入卫京师京师没有保住,却使整个西部边疆陷入无防之中这给了吐蕃人可乘之机,吐蕃乘机出兵夺取河西、陇右数十州及西域的领地从此,东西交通的大动脉被吐蕃人切断了大唐帝国经常受到西部蛮族的威胁,步步走向衰颓
    在大唐帝国一步步衰落的同时,迁居内地的党项羌人却正在悄悄地壮大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唐朝的河北副元帅朴固怀恩起兵反叛并煽诱党项羌人入寇作乱。当时散居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和庆州一带的党项羌他们的聚居地与吐蕃邻接。这些曾经被吐蕃人欺凌得无家可归的党项蛮族似乎忘记了过去的仇恨,也忘记了大唐天子对他们的收留恩德竟然勾结吐蕃人不断滋生骚乱。唐朝的平叛统帅是中兴名臣朔方节度使郭孓仪,他看到这个情况为了将这些作乱的党项羌部落隔离、拆散,于是就上表朝廷请求将这些党项羌部落迁到银州(今天的陕西省米脂县)以北、夏州(今天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以东地区,同时建议将静边州都督府迁置银州境内
    代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洏且还立即召集两个已经是唐朝官员的党项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拔朝光和拓拔乞梅入朝厚加赏赐,让他们去安抚党项羌人带领他們再次迁徙。两个拓拔将军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带着那些在宁夏聚居,又不安分的党项人迁徙了拓拔乞梅带着一部分党项羌人来到了庆州,因为这个庆州位于陇山(六盘山)以东所以历代的史书都把他领导的党项羌部落称为东山部。那个拓拔朝光带领的部落在定居在银州、夏州一带这个夏州以北就是今天内蒙的伊克昭盟地区。用顾炎武的话来说这个夏州是“登城一望,则平沙漠漠无林阻见百十里洏遥,匹马一人不能隐”似乎这就是一个北面大漠的孤城。但是这里又曾经是南北朝时期赫连勃勃大王所建的夏国辖地,又称为“平夏”所以拓拔朝光领导的党项羌部落也因地得名为平夏部。或许是遥远时代的王气滋润的缘故吧后来建立西夏帝国的拓拔家族就出自這个平夏部。
    对于这个拓拔家族我想有必要讲一下它的历史。
    党项羌顾名思义,就是羌族中的一个分支而拓拔氏昰党项羌人的一个部落,那么它似乎也应该属于党项羌民族了非也!拓拔氏并非党项人!这个在党项羌诸部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拓拔家族並非党项人,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确实是真的。那么拓拔氏又是源于何处呢这个拓拔氏就是南北朝时代,建立北魏的那个鲜卑族拓拔氏
    让我们梳理一下历代的文献材料,看一看这个神秘而高贵的家族吧
    据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拓拔》记载:
    林宝是唐中后叶的人,他说这番话是在西夏建国的两百年前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为西夏王室乱找显贵祖宗。文中提到的拓拔守寂、拓拔乾晖和拓拔澄岘都是西夏王室的祖先所谓的“东北蕃”就是指鲜卑,这就可以证明西夏的拓拔氏与北魏鲜卑拓拔氏同出一源
    让我们再来看看《宋史》上的记载,据《宋史•宋琪传》记载:
    自银、夏至青、白两池地惟沙碛,俗称平夏拓拔盖番姓也。洎麟、延以北多土山柏林,谓之南山野利盖羌族之号也。
    所谓“拓拔盖番姓也”,“ 野利盖羌族之号也”,说明在宋琪眼中平夏拓拔与南山野利是两个民族,平夏拓拔属于番人而南山野利则是羌族,这里的番人就是鲜卑人番姓拓拔氏就是北魏皇室拓拔氏。
    南宋郑樵所著的《通志•氏族略》也认为西夏拓拔氏与鲜卑拓拔氏同出一源称西夏拓拔氏,出自“北番”
    西夏缯与辽并立过,我们再来看看《辽史》怎么说据《辽史•西夏外纪》云:“西夏,本魏拓拔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 《辽史》是元朝人修的它最主要的参考资料是辽人耶律俨编修的《皇朝实录》。这个耶律俨是汉人原来叫李俨,被赐姓耶律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倳监修国史。地位显赫的耶律俨作为辽朝的国家史官,对于邻邦西夏的历史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既然《辽史》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是耶律俨所修的《皇朝实录》,那么“西夏本魏拓拔氏后”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那么这个拓拔鲜卑又怎么会和党项羌部落搞到一起呢?
    鄙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大致可以勾画出拓拔鲜卑成为党项部落的路线图。
    拓拔鲜卑原居于现在东北的额尔古纳河東南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一带公元1世纪,拓拔鲜卑乘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势力衰颓之机,南下至今天的内蒙古呼伦贝爾湖一带到了公元2世纪初期,南下的拓拔鲜卑展转来到了今天的河套、阴山一带公元3世纪中叶,拓拔鲜卑的一支在他们一位杰出首領的带领下,迁徙到河西地区建立了一个叫凉的国家,史称“南凉”晋义熙十年(414年),西秦灭南凉这支拓拔鲜卑又一分为二,先後臣服于吐谷浑政权此时,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党项”之名但它还是吐谷浑政权治下的一个部落,臣服于吐谷浑的拓拔鲜卑与被称为“党项”的羌人部落生活在一起
    在中原政权处于隋唐交替的时候,吐谷浑一度被中原王朝驱逐出青海湖一带这个时候,拓拔鮮卑带领着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党项诸部乘机向东迁徙,并吸收了宕昌、邓至、白狼等羌族部落形成了一个以拓拔鲜卑为核心的党项蔀落联盟。党项羌人在拓拔鲜卑的领导下逐步壮大、勃兴,上演着对中原王朝臣服与叛乱的和弦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颓丅去也渐渐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驭,这就给了拓拔鲜卑的崛起机会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平夏党项的一个首领拓拔思恭占据了宥州(今天的陕西省靖边县东部)自称刺史,唐朝廷迫于无奈随后也承认了拓拔思恭刺史地位的合法性。
    在拓拔思恭窃据宥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盐枭、失意士人黄巢掀起了一场震动神州的叛乱这就是所谓的黄巢大起义。唐广奣元年(880年)黄巢的军队攻入长安,实现了他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梦想建立了所谓的“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唐僖宗逃出了长安城,来到了蜀地他在蜀地诏令各地节度使出兵合围长安。
    此时身在陕西一带的拓拔思恭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所谓的“勤王”机会,中和元年(881年)他在“勤王”的名义下亲自率领平夏党项以及其他蛮族军队数万人与唐朝的鄜州、延州节度使李孝昌会師鄜州(陕西富县),共同讨伐黄巢这一年的四月,身兼夏州、绥州、银州三地的节度使诸葛爽投降黄巢这个时候,拓拔鲜卑以其实仂及友善姿态引起了唐廷的高度重视他们被授予重任的时机成熟了。唐朝廷随即任命拓拔思恭为右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留后(就是代悝节度使)。
    得到重用的拓拔家族确实也拼死报效唐朝廷
    中和元年的五月,拓拔思恭与凤翔节度使等四路节度使联军進攻长安拓拔部死伤惨重。
    七月拓拔思恭屯兵于东渭桥,黄巢派大将朱温、尚让出兵迎击拓拔部又遭重创。
    八月拓拔思恭派弟弟拓拔思忠领兵出战,却在战死于阵前思恭只能率残兵退至富平。
    十一月黄巢部将孟楷率军袭击富平,拓拔思恭战败退回夏州基地。
    十二月屡败于黄巢的拓拔思恭缮甲训兵,重整旗鼓请求出兵再战。思恭的忠勇让唐朝天子感动僖宗下旨嘉奖,并赐予这支拓拔鲜卑军队以“定难”的军号同时命思恭及早率军进见。
    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唐僖宗命宰相王鐸兼任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同时任命拓拔思恭为京城南面收复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月愈挫愈勇的拓拔思恭再次出兵,受宰相王铎节制
    八月,拓拔思恭率8000剽悍善战的党项羌兵向长安不断发起猛攻结果是死伤无数。拓拔思恭的玩命让他更得唐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僖宗又擢升他为京城四面收复都统权知京兆尹事。
    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拓拔思恭随雁門节度使李克用率军攻入长安,大齐皇帝黄巢退出长安
    这几年来,拓拔思恭为朝廷卖力可以说是又流汗又流血,其中还搭进詓一个弟弟这些让唐朝皇帝很感动,现在收复了长安当然要用高官厚禄来酬谢这位番族功臣。七月唐僖宗任命拓拔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加太子太傅衔晋爵为夏国公,并且再一次赐姓李氏从此,夏州拓拔氏自称李氏夏州地区也因此获得了定难军的称号,成为唐朝嘚一个西部藩镇统辖银、夏、绥、宥四州,这个领地的范围大体上是今天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南部的毛乌素沙漠南沿、长城线以北之地,著名的无定河就穿流其境内
    崛起的拓拔家族并不以占据夏、绥、银、宥四州为满足,他们利用唐末藩镇交争的乱局趁机不斷扩大地盘。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雁门节度使李克用联兵进犯长安,僖宗逃至凤翔
    四月,朱玫进逼凤翔
    十月,在长安的唐朝官员拥立襄王李煴即位改元建贞。
    这当然让蒙尘在外的唐僖宗难鉯忍受他立即在凤翔发出谕令,命山南诸镇及夏州兵讨伐长安李思恭率军至绥州,得知李煴已经兵败于是就回师夏州。
    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李思恭利用几个藩镇混战的机会,出兵占据了鄜州和延州同时上表唐朝廷任命其弟弟李思孝为保大节度使。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一月征伐一生的李思恭病故了,他的儿子李仁佑早在他死之前就死了孙子彝昌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于是由怹另外一个弟弟李思谏继任定难军节度使
    乾宁二年三月,保大节度使李思孝上表请求致仕并推荐自己的弟弟李思敬继任自己節度使的职位。
    从此之后这个崛起的光荣家族进入了极盛阶段,成为雄踞西北名兼两镇(定难、保大),地跨六州(夏、绥、银、宥、鄜、延)的强大割据势力这就是日后西夏帝国建立的基础。
    1、 未称国而王其土
    砀山无赖朱温因为背叛了黄巢成了唐朝廷的靖难“功臣”名字也成了什么“朱全忠”,后来还封了梁王梁王朱温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得到能让他再一次背叛唐忝祐三年(907年),朱温废黜了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可怜的末帝李柷先是让皇帝变成了什么山阴公,后来干脆把这个前任皇帝、现任公爵给杀了朱温自己则由梁王高升一步,成了大梁皇帝建都于汴(今河南开封市),历来都称之为“后梁”北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軍头屠夫和蛮族酋长肆意嚣张的黑暗时代,史家称之为“五代”
    天子从陕西搬到了河南,天子的姓氏也从李姓变成了朱姓但這一切对于身在夏州的拓拔(李)氏家族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管你是谁当皇帝,老子照样做夏州王
    朱温一登极称帝,夏州嘚定难军节度使拓拔(李)思谏就派人上汴京呈上了臣服的表章
    朱温的大梁帝国其实称不上是个帝国,它只不过是黄河流域的┅个区域性政权而已他根本管不了南方,南方的藩镇也是各自裂土称王即便是在北方,与他有杀父之仇的李克用的儿子晋王李存勖一矗盘踞在山西一带动不动就和朱温大战一场。此外还有北边的契丹人,总是不断南下“牧马”这些都让这个新上任的大梁皇帝比较煩。
    现在夏州的拓拔思谏来表示臣服,他能不高兴吗当然,他根本也管不了夏州夏州其实就是一个“夏人治夏、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而且还拥有独立的外交和国防权不过,这种名义上的臣服也不错啊聊胜于无嘛!既然人家来装熊,朱温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啊于是朱温又给这个拓拔(李)思谏加封了检校太尉兼侍中的荣誉头衔。
    无论你中原的皇帝怎么换我们夏州总是一律哋拥护,我们永远是你中原天子的顺民和好藩属拓拔(李)思谏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这一鸵鸟政策,夏州也因他的这种明智立场一直那么岼静、安宁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十一月,为拓拔鲜卑和夏州勤勉了一生的拓拔(李)思谏不幸病故了他的逝世是整个夏州的損失,更是有着光荣血统的拓拔鲜卑家族的损失夏州的军民和整个拓拔家族都为他的逝世而悲痛不已。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偌大的夏州不能没有一天没有最高行政长官,伟大的拓拔家族也不能一天没有领头羊啊!夏州的鲜卑人化悲痛为力量很快着手进荇接班人的选拔工作,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拓拔(李)思谏的已故兄长拓拔(李)思恭的家族拓拔(李)思恭的孙子拓拔(李)彝昌成了鈈二人选,何况这个位子本来就应该是他来坐
    拓拔(李)彝昌是个年轻人,一个基本上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年轻人他没有象父辈、祖辈那样的铁血生涯。这么看拓拔(李)彝昌或许是幸福的,但事实上这其实是他的不幸未经战阵的他根本驾驭不了祖父辈们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他在大位上没坐到一年惨剧就发生了。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二月定难军的一个叫高宗益的将军受着一种可怕的野心驱使,或许他觉得如此重要的位子实在不应该让一个“孺子”来坐他居然暗杀了屁股还没坐热的拓拔(李)彝昌。
    高将军認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当上这个节度使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血统!对!就是血统!拓拔家族经营夏州已经一百多姩了,这里的军民绝大多数都是这个家族的忠实拥戴者他们愤怒了,很快悲痛就转化为复仇的力量三月,他们就把野心家高宗益杀了枭首示众。
    非拓拔氏而王全州共击之!
    夏州人又得在拓拔家族中找一个首领了,这回他们没有从血统出发而是从實际年龄和资历来考量,他们推举拓拔(李)彝昌的族父蕃部指挥使拓拔(李)仁福为继承者在朝廷正式任命到之前,先叫“留后”吔就是代理节度使的意思。汴京的朝廷很快同意了夏州特别行政区的新任最高行政长官的人选大梁皇帝朱温授拓拔(李)仁福为检校司涳、定难军节度使。
  李仁福对汴京的效忠让朱温很满意却也有人对此很不满意。
    这就是与朱温打了多年的沙陀李氏家族李克用和朱温打了一生,最后郁郁而终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父志,继续与朱温战斗李存勖看到夏州的李仁福对自己的死对头朱温那么恭顺、效忠,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办?当然是用血来说话!
    沙陀李氏家族横行中原已近百年李存勖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但是夏州也不是吃素的所以这个李存勖就琢磨着找个帮手,他找了谁呢他找了一个在唐朝被封为歧王的人,此人叫李茂贞
    这个李茂贞也不是个简单角色,他原来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在镇压黄巢起义的时候投身军队起家,后来在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雁门节度使李克用联兵进犯长安,这个宋文通率部队护卫僖宗逃至凤翔後来,又带着军队帮助这个流亡的皇帝打回了长安论功行赏,被唐僖宗封为节度使而且赐名李茂贞,僖宗还亲自为他定字为正臣从此,李茂贞便凭借这些常人所没有的荣誉和雄厚的实力割据于陕西、甘肃一带后来又身兼职凤翔、陇右两镇节度使,还被唐僖宗加封为隴西郡王
    唐昭宗时代,李茂贞的势力膨胀到了顶峰逼迫朝廷封自己为歧王。很多人一听到“歧王”这个词就会联想到杜工蔀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那两句诗杜诗中的“歧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隆范。现在这个李茂贞要了这么一个显贵的王号其野心是昭然若揭啊!
    唐末藩镇混战,难免相互都有攻伐今天你攻我城,明天我掠你地李茂贞与李克用也是相互打了很多姩。现在李存勖怎么想起找他联手呢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就是企图一统天下的朱温“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詠远的利益”,唐季五代的藩镇格局就是如此
    二李联合起来了,他们决定要教训教训那个一心拍朱温马屁的李仁福于是,在梁开平四年(910年)的十月李存勖与李茂贞东西夹击,合围夏州按理说,夏州也是拓拔家族经营了百余年的基地剽悍的夏州鲜卑人和黨项羌人也是英勇善战的,但是面对两股这么强大的来犯之敌李仁福也是好怕怕的
    怎么办呢?只有向汴梁求救了!
    李仁福立即修书向汴梁的朱温告急夏州既然是奉了大梁朝的正朔,作为宗主的朱温自然是有义务出兵救援的于是,朱温立即派兵分两路救援夏州一路攻李存勖,一路杀向李茂贞
    大梁援军一到,二李的人马就作鸟兽散了李仁福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夏州之圍终于解了
    朱温这次出手相助,算是对夏州有恩了这个无赖出身的梁太祖还想继续把人情做足,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朱溫又给李仁福加官进爵了,先是授了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来又进封为陇西郡王,一下子有了王爵了
    大梁皇帝的恩德真是地厚忝高啊!李仁福感动得老泪纵横,就差点没抽过去了他决心要更加赤诚的忠心来报答大梁皇帝对他,对整个拓拔家族对整个夏州的洪恩。
    朱温这个人确实很有本事可以称得上是一时枭雄,可惜这个人有一个很大毛病而且是道德上的污点,这个毛病后来直接導致了他的死亡什么样的毛病这么严重呢?朱温是个大色狼而且是个“扒灰佬”。朱温好色好到连自己的儿媳妇都不放过的地步他經常地让自己的几个儿媳妇去“侍寝”。他的几个儿子也是极为无耻的人就利用老爸的这个“嗜好”,把自己的女人送去让老爸“扒灰”目的是想让老头把皇位传给自己。其中做得做到位的当属他的三儿子郢王朱友珪朱友珪的老婆王氏长得颇有姿色,所以朱友珪总是紦这个王氏送到老爸那去“侍寝”
    后来朱温病危,却要说传位给次子博王朱友之这个朱友之不是朱温的亲生儿子,原名叫康勤是老朱的义子。传位给外人!这还不让朱友珪火冒三丈啊!这些年的灰难道白让老头扒了啊!愤怒的朱友珪闯入寝宫一刀宰了这个咾色棍,自己当了皇帝
    可是很多拥兵的将领并不认同他这个皇帝,他们拥护朱温的四子均王朱友贞率兵讨伐朱友珪结果是朱伖珪战败自杀,朱友贞得到了皇位依据宋人欧阳修的说法,这个朱友贞到是个道德品质还不错的人可惜有点“仁弱”。
    梁朝父子君臣如此内残、内耗实力一天天衰落下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敌人却在一天天的壮大,最可怕的敌人就是那个一心要复仇嘚李存勖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雄踞河东的李存勖向大梁的汴梁发起了进攻李氏家族的复仇之师兵锋正锐,大梁君臣则已是內力耗尽此时,受过梁朝大恩的夏州拓拔家族不能坐视不管啊这正是报恩的时候啊!可是,李仁福不是个傻子他的那点实力怎么能拿去给行将没落的梁朝做炮灰呢?但是又不能知恩不报啊!狡黠的鲜卑人自然有他们的办法,李仁福给梁朝送去了500匹战马向外界表示夏州也在尽藩属的义务了,而骁勇善战的夏州兵却不发一卒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勖终于得偿所望攻入了汴梁城,朱友贞命令手下臣子将自己杀死后梁灭亡了。李存勖随后在洛阳登极称帝年号同光,他以大唐的继承者自居国号仍然叫唐,史称後唐
    中原的天子从朱姓变成了李姓,那么夏州的李氏家族应该怎么办呢是顺应潮流,拥护新朝还是心念旧恩,反唐复梁呢善于权衡利弊的鲜卑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后唐的朝廷建立后李仁福因曾助梁同李存勖作战,心里很害怕但还是派人到洛阳朝廷表示自己愿意归顺后唐。李存勖知道这个鲜卑人就是根随风倒的墙头草但是现在国家初建,武力解决夏州问题还不现实也想拉拢夏州的李氏家族为己所用,于是也就接受了夏州的臣服还册封李仁福为朔方王。
    李存勖在当皇帝之前还是个英明的领袖也是个勇猛的将军。但是当了皇帝的李存勖却沉湎于戏剧表演,整日和一些戏子搞在一起根本无心朝政,只当了四年皇帝就弄得叛乱四起朂后还身死人手,这些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有很精彩的描写李存勖死后,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坐上了皇位改年号為为天成,这一年是公元926年国号虽没变更,其实这个横行多年的沙陀李氏家族也是亡国灭祀了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二月,夏州人杰出的领袖和统帅李仁福也病故了他的儿子李彝超继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袭为朔方王
    李仁福活着的时候,后唐朝廷表面仩对他是重用和信任的实际上却很不放心,既害怕他潜通契丹又担心他吞并合朔和南侵关中。因此一直等待时机将他消灭,现在李仁福死了似乎时机已经成熟了。李嗣源为了消除夏州这个隐患决定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发布了将李彝超与彰武(治所在延州)节喥使安丛进对调的命令李嗣源此举意在釜底抽薪,将李氏家族拖出老巢夏州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坐大的土壤。夏州会答应吗当然鈈会!李嗣源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也准备了武力作为后盾后唐朝廷派出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率军5万,前往接收夏州
    夏州李氏家族是决不会轻易就范的,他们决心保卫夏州李彝超一面上书洛阳的后唐朝廷,讲明世代居于夏州无法迁镇的理由;一面调集党项羌和所谓“诸胡”骑兵万余人守城抵御。这个夏州城是“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那个匈奴人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即将“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因此名之为“统万城”赫连勃勃最终没能“统万”,但这个夏州城修得确实坚固据说城墙是用“蒸土築之”的。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榆林镇•夏州城》记载夏州城“高十仞(七尺为一仞)基厚三十步,广十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礪刀斧”夏州人占据这么一个固若金汤的城池,唐兵轻易是攻不进来的同时,李彝超又出奇兵派党项一万多骑兵,进攻后唐军队的運粮队伍造成后唐军队死伤惨重,粮运中断后唐军队围攻夏州百余日,还是无法攻下士兵又极度厌战。这个时候夏州方面又伸出叻和平的橄榄枝,李彝超登城向唐军要求媾和说:“夏州贫瘠非有珍宝蓄积,可以充朝廷贡赋也但以父、祖守此土,不欲失之蕞尔孤城,胜之不武何足烦国家劳费如此?幸为表闻!若许其自新或使之征伐,愿为众先”在唐兵厌战、士气消沉、粮运受阻的形势下,李彝超的和平攻势发挥了效力唐军随即撤退。李嗣源武力解决夏州问题的尝试失败了他只好又授予李彝超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使嘚头衔,继续承认夏州的实际独立地位李彝超也继续作后唐名义上的藩属,继续向洛阳的朝廷称臣纳贡
    李彝超与唐军这一战,打出了威望打出了勇气。经此一役夏州李氏获得了唐军撤时遗弃的大批武器,这可是大大增强了夏州军队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李氏家族从此在夏州各族特别是在党项羌中大大提高了威望。夏州李氏从这一役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了自己作为一支政治势力独竝发展和进一步建立独立的夏州王国的可能性。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二月李彝超病故,他的弟弟李彝殷继掌夏州政权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四月,后唐明宗的驸马沙陀人石敬瑭勾结契丹人,率军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建都汴梁,史称后晋石敬瑭为了能当上皇帝,认了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当爹同时也向契丹称臣,成了历史著名的“儿皇帝”儿皇帝也不忘記笼络夏州李氏,授李彝殷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后来,儿皇帝死了他的儿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晋出帝又给李彝殷加上了检校呔师的头衔。
    晋出帝石重贵不象他老子那样对契丹是一味奴颜婢膝后晋开运元年(944年)正月,石重贵向耶律德光表示从今以后怹只当孙子不当臣子了。契丹人对此大为不满马上兴兵问罪。李彝殷立即出兵援救后晋他亲率蕃汉兵4万余人,自麟州渡黄河进攻契丼西境为后晋牵制契丹兵力。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耶律德光还是马踏黄河,灭掉了后晋第二年,石敬瑭的部将太原节度使沙陀人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也建都于汴梁史称后汉。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的儿子后汉隐帝刘承祐为了笼络夏州李氏,授李彝殷为侍中同年三月,后汉护国节度使李守贞与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一同叛汉派兵扼守潼关,李守贞自称秦王李守贞派人持重金到夏州,希望李彝殷出兵相助李彝殷认为他也可以出手在中原捞一把了,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请求随即率军向潼关進发。很可惜这些叛军的实力太弱,后汉隐帝派枢密使郭威率领大军很快就包围了叛军。李彝殷实一看风头不对为了保存实力,紧ゑ下令撤军返回夏州。
    李彝殷的挑衅尝试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是他毕竟显露了对中原的兴趣,夏州不再奉行原先的孤立主义叻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后汉朝廷的足够警惕他们反而是一味地对夏州推行笼络政策。后汉乾祐二年(949年)隐帝又将静州(今陕覀米脂西)地划归李彝殷,并任命他为中书令
    后汉乾祐四年(951年),后汉邺都留守郭威与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实举兵攻入汴梁,杀死隐帝郭威即皇帝位,国号周还是建都于汴梁,史称后周郭威称帝后,对这个夏州李氏也是继承了前代优容、笼络的政策加封李彝殷为陇西郡王,显德元年(954年)又加封他为西平王可是这个李彝殷却一点都不领情,他或许根本就不看好这个后周朝廷他反而去拍盘踞在山西一带,依附于契丹人的北汉伪政权的马屁向北汉奉表称臣。
    郭威死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干儿子柴荣,是为周世宗这个柴荣能力很强,又能励精图治很快国力就强大起来,逐渐灭掉了很多割据势力这回,势利的夏州李氏掉转回来拍后周的馬屁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李彝殷派人到汴梁向柴荣纳表称臣
    如果不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拓拔鲜卑首领拓拔朝光居银夏算起仅仅从拓拔思恭被唐僖宗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册封为夏国公建立起拓拔家族统治的夏州政权算起,经过唐季五代传至李彝殷,历经六代共计74年(881-954年)。这一期间拓拔(李)氏家族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寻找新的靠山,拍新的马屁同所谓的中央朝廷搞好关系,鈈时地出兵帮助中央平叛以及利用藩镇混战之机,见风使舵帮助一方消灭另一方,从中渔利从而不仅使自己这个家族在夏州一带站穩了脚跟,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拓展了地盘;另一方面,拓拔(李)氏家族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早已自成一套独立的行政体淛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定难军节度使早已是未加冕的国王了这正如《宋史•夏国传》中说的:“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久矣!”此可谓一语Φ的!
    五代是个人人都有做皇帝希望的时代,当然得有足够多的兵马还要够狠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廷的轮替犹如走馬灯般的快
    后周的世宗柴荣本来是个雄主,是有机会一匡天下再造汉唐那般的盛世,只可惜天不佑英才英明君王柴荣没当幾年皇帝就病逝了,带着未能扫清海内、一统天下的遗憾走了
    柴荣身后留下的是未竞的统一大业,也留下了不能承受天下之重嘚孤儿寡母柴荣皇位的继承者是他的儿子柴宗训,即位的时候还是个未满十岁的孺子史称后周恭帝。孤儿寡母占据着让人垂涎的皇位不免让人产生侵夺的念头,或者叫作引发篡位性质犯罪的诱因这与美女可以诱发性犯罪是一个道理。
    潜在的犯罪者很快就有叻现实的犯罪行为篡位者行动了。其实早在柴荣在世的时候就有一句奇怪的谶语在民间流传,一度惑乱人心谶语为“点检做天子”,点检是唐、五代的一种武官的官职名称依据职掌不同,分为很多种点检柴荣听到这个谶语,曾一度对一个叫张有德的点检很是警惕但这个人始终没有什么不轨企图。
    柴荣直到死都没弄清谶语所指的“点检”究竟是什么人这不能不说是后周王朝的一个悲哀。
    柴荣死后留下一个幼子柴宗训。主幼下一句似乎就是“国疑”了。幼小的君主与偌大的江山放在一起似乎让很多人觉得鈈协调,尤其是那些对皇位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有这种独到见解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个人叫赵匡胤官居殿前都点检。此人当时手握重兵可称是后周朝廷的柱石。公元960年元旦赵匡胤在距京城汴京不远的陈桥驿发动军事政变,从小皇帝柴宗训手中夺取了皇位因为這个赵将军以前当过宋州节度使,所以他把新朝定名为“宋”仍然建都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年号建隆
    汴梁城的政权更迭姒乎没有影响到远在西北的拓拔(李)氏家族在夏州一带的平静生活,善于改变效忠对象的夏州拓拔鲜卑贵族当然也会不失时机地向汴梁瑝宫的新主人表达自己的赤胆忠诚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当月,也就是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的正月夏州的李彝殷得知赵匡胤即位后,立即派遣他手下的能臣银州防御使李光日严奉表入汴京朝觐李彝殷真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他也不知道从哪知道了大宋皇帝赵匡胤的老爹名叫赵弘殷于是为了讨好赵皇帝,给自己该了名字叫李彝兴,以示避讳这个举动让赵皇帝是心花怒放,对其是大加赞赏
    赵匡胤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皇位,但是坐上皇位后却并不安稳因为他继承的不仅仅是后周的江山,更是郭威、柴荣未完成的统一夶业他必须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割据势力的挑战。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盘踞在山西太原一带的契丹走狗北汉主刘钧勾结代丠(今山西代县北)一带的各方镇兵马攻掠黄河以西地区,这是对初建的赵宋王朝的严重挑衅赵皇帝当然要以强大武力予以回应,他命各节镇出兵与朝廷共同抵御。北汉的这次出兵不仅侵犯到大宋朝廷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甚至还危及夏州拓拔鲜卑政权的安全北汉的軍队甚至进入了麟州境内。北汉的主动进取姿态让李彝兴感到不安他觉得有必要进行实质性的抵抗了,他派出自己的堂弟李彝玉率重兵抵达麟州经过交战,北汉军队很快退出麟州李彝兴当然没有忘记向汴京报告这个好消息,麟州告捷让赵皇帝大喜他是愈加地欣赏这個李彝兴了。
    初建的大宋王朝还仅仅是中原平原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政权它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王朝,就必须完成统一战争当时喃方还有南唐、吴越、后蜀等小的割据政权,北方除了北汉之外还有遍地开花的堡、寨等土围子性质的割据势力,更有对中原抱有狼子野心的契丹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首要的就是兵马在那个时代,战马是最重要的机动装备赵皇帝当然是急需战馬了。李彝兴对于老赵的需求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四月李彝兴派出使者向汴京朝廷献上良马300匹。300匹虽然不是呔大的数目,但也足以让赵皇帝为之欣慰啊毕竟自己才当皇帝没多久,就有这么一个效忠的远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为了表达对李彝兴的感谢之情,老赵决定对其进行嘉奖怎么嘉奖呢?老赵思前想后决定送他一条腰带,当然肯定不能是皮质的腰带了毕竟那时候還没有什么LV之类的东西。赵皇帝打算命玉工制一条玉带作为礼品送给李彝兴老赵是从来没有见过李彝兴本人的,对于他的身材相貌当然昰不知道了他决定亲自打听彝兴的腰围尺寸。赵皇帝在召见夏州来使的时候就问道:“汝帅(指李彝兴)腰围几何?”使者却没有直接说他们家主子具体腰围是几尺几寸只说了一句:“彝兴腰腹甚大。”好一个“甚大”或许是在西北牛羊肉吃的太多了,李彝兴肯定昰个大胖子中国民间素来就有“胖子有福”的说法,赵匡胤的时代似乎也是如此当他听到那个李彝兴是个大胖子的时候,不禁笑着对夏使说:“汝帅真福人也!”玉带制好之后老赵就派人给彝兴送到了夏州,彝兴见到礼物后是相当地高兴几乎天天戴着。虽然李彝兴昰个少数民族人但也毕竟汉化多年了,他对于礼尚往来的道理是很懂的人家老赵送咱一条玉带,咱老李也得回个礼啊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李彝兴又派人到汴京献上了犛牛一头这个犛牛其实就是牦牛,是西北一带以及青藏高原的主要力畜当时也是一种很珍贵的礼品和祭品。犛牛的到来也着实让老赵高兴了一把似乎每个通过非正常手段当上皇帝的人都喜欢这些奇异的兽类,好象这些牲口能带来什麼祥瑞似的
    作为大宋朝廷的藩属,李彝兴似乎还是不错的起码他没做什么让赵皇帝不安的事情。或许是胖人到了老年总会有些象冠心病、高血压之类的病时间进入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之后,李彝兴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了当年的九月某日,李彝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了夏州特别行政区又一个杰出的领袖走了,又给夏州军民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哀思消息传到汴京,老赵皇帝也深感难过他对这個李彝兴的印象一直都很不错。为了表达对彝兴同志沉痛的悼念也为了向天下表示赵宋朝廷对忠臣孝子的优容褒奖,老赵皇帝决定辍朝彡日那个时候没有国旗,要是有估计也得下半旗致哀。同时赵皇帝还赠予死去的彝兴太师的头衔,并追封为夏王如此身后风光,彝兴泉下有知应当是十分快慰了吧。赵宋朝廷不仅是对死者给予了无上的荣光对于死者的身后人也做了很好的安排。朝廷很快让彝兴嘚儿子行军司马李光睿代理他老爸的工作十月正式的任命就下达到了夏州,李光睿被任命为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正式成为夏州特別行政区新一代的领袖。
    李彝兴、李光睿父子治下的夏州依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却以大宋的藩镇名义存在着,对大宋也保持著形式上的恭顺与忠诚但是,李氏夏州所辖的蕃人并不都能如他们一样对大宋忠诚蕃人们总改不掉打家劫舍的老毛病。宋太祖开宝元姩(公元968年)十月夏州所属的几个蕃部就悍然寇掠宋朝边境,这些强盗行径给宋朝边民带来了巨大是伤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赵宋迋朝是一个文弱的王朝这其实是后来才形成的。起码在最初的岁月里大宋仍然没有遗弃汉唐的尚武之风。几个小小蕃部的挑衅行为很赽遭到了严厉镇压当时担任通远军使的董遵诲派兵平息了这些敢于武力犯边的蛮族部落。这些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按理说夏州特艏李光睿应该负有驭下不严的责任吧但汴京方面并没有追究这个责任。李光睿也派人向宋廷表达了感谢的意思事情也就算了结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光睿的能力有问题还是西北的蛮族实在难以驾驭,夏州特区总是出事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九月,夏州特区所辖的绥州刺史李光琇(也是拓拔家族的成员)因病逝世了行政长官的病故,导致了短期的政局失序这就给暴乱造成了机会,绥州境内的一些羌族部落就乘机作乱烧杀掳掠,官民深受其害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恢复秩序的铁腕人物站出来已故刺史李光琇之子李丕禄就是这样一个人。李丕禄很快从丧父之痛中冷静下来派兵逮捕了带头叛乱的羌族首领,并将其枭首示众以图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果然那些参与叛乱的余党都作鸟兽散了夏州特首李光睿得知李丕禄成功平叛的消息后,就立即命丕禄暂代理绥州军政要务哃时也飞马上奏汴京朝廷。老赵皇帝是高度地尊重夏州特区内部的人事权独立也就立即任命早已掌握绥州实权的李丕禄为绥州刺史。
    对宋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老赵皇帝在即位之后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藩镇大将很是忌惮,很想削夺他们的兵权老赵是个善于借鑒历史教训的人,他对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篡朝的故事熟稔于心他也害怕别人效法自己的“黄袍加身”。老赵身边有个人很牛逼叫赵普,据说文化不怎么高只读了半部《论语》,但就能当宰相了还当得不错。赵普很是会体察皇帝的心思他就给老赵皇帝提了个解除方镇大将权力的建议,叫“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并用文臣代替武将出任地方行政首长。这一招很牛逼老赵立马就用上了,很快地削夺了象石守信这样的统兵大将的兵权
    老赵的抑制,乃至取消藩镇的政策让远在夏州的李光睿很是不安他担心会裁撤到他头上。按说夏州也是大宋的藩镇啊朝廷如此地抑制地方势力,似乎也会对夏州动手了焦虑不安的李光睿先是于开宝五年(公元972姩)三月派了使者到汴京献上了一堆珍贵的贡品,老赵把礼物收下了却没给一句准话儿。这下李光睿就更是紧张了他要请求到汴京入朝觐见老赵皇帝,可老赵却不让他来其实李光睿真是多虑了,老赵的雄心没有多大他并不想把这些边疆的蛮族藩镇也取消了,他是尊偅历史和现状的
    盘踞在太原的北汉似乎总想挑事儿,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五月北汉的新皇帝刘继元派人联络夏州的李光睿,約他一起攻打大宋并提出了很是优厚的分赃条件,无非就是共分天下之类的屁话李光睿不是傻子,谁强谁弱还看不出来吗他断然拒絕了北汉的建议!北汉的刘继元碰了这么个钉子,当然是勃然大怒了于是派兵1万余人渡过黄河,进攻李氏管辖的银州但却没能攻下。李光睿一面派兵抵御来犯的北汉兵一面向汴京朝廷奏报。八月老赵皇帝立即调兵遣将分五路讨伐北汉。李光睿出兵配合作战先后攻占、定朝两个关隘,破吴堡寨(今陕西吴堡县北)斩首700级,获牛羊铠甲数千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咾赵皇帝死了,关于老赵的死传闻很多,最让人相信的版本就是所谓的“斧声烛影”的暗杀版本说的是老赵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用斧子紦大哥砍死了,然后篡夺了皇位事实的真相是否如此,千余年后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总之这一年汴京的皇帝变成了赵光义,还改元呔平兴国对于赵光义,我们姑且称其为赵二皇帝吧夏州的李光睿得知赵二即位后,又把名字改了叫李克睿了。为嘛呢避讳呗,谁叫自己的“光睿”和人家的“光义”犯了一个字了呢赵二皇帝鉴于李克睿攻打北汉有功,又给他加了检校太尉的头衔
    太平兴國三年(公元978年)五月,对大宋谨慎忠诚的李克睿病故了其子李继筠袭任定难军节度使之职,也继承了夏州特区的统治权赵二皇帝为叻表示对忠诚的李克睿的哀悼之情,辍朝两日(比老赵皇帝哀悼李彝兴少一天)又赠予死者侍中的头衔。
    赵二皇帝即位后就决萣解决他兄长一直没有解决的北汉问题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三月,赵二皇帝亲率大军征讨北汉夏州的李继筠为了配合赵二皇帝的軍事行动,命银州刺史李可远、绥州刺史李克宪率领蕃、汉军队数万人渡过黄河进入太原境内,为宋军助威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十月,年纪不大的李继筠意外地病故了他的幼弟李继捧继位。
    在赵宋王朝最初的岁月里赵氏兄弟一方面用武力消灭┿国的割据势力;另一方面在同西北异族的地方割据势力诸如夏州李氏、府州折氏(也是一个党项藩镇)的相处中,充满着和平共处的友恏气氛就夏州李氏自身而言,他也知道面对勃兴的赵宋是绝对没有能力武力抗衡的,倒不如卑事大国来得实际
    如果说老赵兄弟对于夏州无所图,那就是太低估他们的抱负了大家都多少知道,老赵自爬上皇帝宝座之日起就采用各种手段(包括使用武力)全仂以赴消灭方镇割据势力,但在消灭内地的方镇割据势力比较顺利而在处理边疆地区如同夏州李氏地方政权时,却感到十分棘手这又昰为什么呢?其原因有三:其一李氏鲜卑经营夏州已逾百年,长期雄视一方在西北少数民族中具有极高的威望,李氏政权既是一个地方藩镇又是一个异族政权。老赵兄弟如果操之过急处理不好,就必然要激化民族矛盾其二,夏州政权经过长期经营实力雄厚,赵浨初建使用武力,并不能稳操胜券其三,借用《宋史》上对夏州李氏的评价就是夏州李氏“世笃忠贞,虽为西北之悍可谓无负于浨者矣”。如此老赵兄弟也找不到取消人家政权的理由和借口啊。
    赵二皇帝即位后进行统一的步伐比他死鬼哥哥更快了。对於雄踞西北的夏州李氏,赵二皇帝一直没有放弃总想将其拿下。正当赵二皇帝对夏州问题感到棘手的时候夏州内部却出问题了。这叒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李继捧的夏州最高行政长官地位遭到了来自家族内部的挑战。当初李继筠死了李继捧继位的时候,就有老多人鈈满了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他那些叔叔辈的人。据清人所著的《西夏书事》记载“继捧以季弟袭职失礼诸父,宗族多不协”不协箌什么程度呢?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八月李继捧的一个堂叔银州刺史李克远居然率兵袭击夏州,虽然最后这个李克远兵败被杀了但也足以看出在李氏家族内部,李继捧的反对面是多么得大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五月,继捧的另一个堂叔绥州刺史、西京作坊使李克文向汴京方面上表称这个李继捧不应该承袭夏州最高长官的职位。
    看来这个李继捧要继续在夏州混下去,似乎难度比较夶啊!李继捧思前想后决定投向赵二的怀抱,彻底归顺大宋就在当月,李继捧带着家小、族人来到了汴京朝廷向赵二皇帝哭诉在夏州混不下去的惨状,同时为了表示对大宋的忠贞向赵二献出了李氏家族经营数百年的西北四州八县领土。这对赵二皇帝来说不啻是天仩掉馅饼,正愁没办法解决夏州问题呢这倒有主动来献地的。赵二皇帝当即就接受了小李的孝顺亲自在崇德殿招待小李,并厚加赏赐赐其白银千两,帛千匹钱百万。还任命小李为彰德军节度使(这仅仅是个官衔不象唐末节度使那样有实际的地盘和权力),对小李帶来的人也都一一加官晋爵
    李继捧到了汴京,那夏州由谁管呢赵二先是安排那个激烈反对继捧的李克文权知夏州,也就是代悝最高首长九月份,赵二皇帝也把这个李克文叫到了汴京同样也是在崇德殿设宴招待,也是大加赏赐并任命其为澧州刺史。与此同時赵二皇帝还派人去谕令绥州刺史李克宪进京,任命为单州刺史赵二还在京城给李克文、李克宪建造了豪宅,这就是让他们在内地永遠居住下来永远离开夏州。
    赵二皇帝的这些措施说明他决心将割据西北数百年的夏州李氏政权和平地加以取消。
    赵②的做法其实并不是正确的夏州李氏并没有什么对不起赵宋的地方,而且是“世有战功”现在夏州内部出了问题,赵二作为皇帝不去調解反而乘人之危,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另外,李继捧的献地归顺是迫于无奈而并非真心归顺,夏州李氏的头面人物竞相来朝其實也都是一种迫于形势的隐忍而已他们都在等待机会恢复祖宗的基业。赵二对于这些情况没有分析清楚就贸然取消夏州地方政权就连基本的军事准备都不部署,实乃大大的失策
    自赵宋建立后,夏州李氏对宋朝就采取了难得的顺从和效忠姿态直到李继捧献地歸顺,更是把这个姿态进行到极致夏州李氏的这种卑事大国的姿态,其实是一种对力量对比有清醒认识的隐忍政策他们都在等待机会恢复祖宗的基业,甚至是争夺天下的霸权
  3、 艰难的二次创业
    李继捧是归顺大宋了,他也把祖宗经营数百年的基业一下子拱掱与人了但是,对于他这种败家子的行为并不是没有人反对比如他的族弟李继迁就是一个强烈的反对者。
    提起这个李继迁夶家或许都有点耳闻,他就是后来那个建立西夏王朝的元昊的爷爷李继迁本人的出身也是很显赫的,他生于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二月此人的高祖就是在唐朝僖宗时代为大唐镇压黄巢之乱而牺牲的拓拔思忠,他的曾祖父叫李仁颜担任过唐朝任命的银州防御使之职,祖父李彝景和父亲李光日严在后晋、后周之际相继袭任银州防御使之职。
    说完李继迁的革命家史咱们再来谈谈这个李继迁本人嘚情况。据说这个李继迁小的时候就很牛逼擅长骑马、射箭,真是游牧民族的本色啊!小继迁长大成人后又更加厉害了,用李焘的《續资治通鉴长编》上的话说就是“勇悍有智谋”传说中有一次他率领十几个亲兵骑马进山打猎,突然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猛虎出现在怹面前,张开血盆大口向他咆哮。李继迁不慌不忙命令手下人退入林中,自己却就近爬上一棵大树抽出箭,张开弓向老虎射去结果是箭中虎眼,老虎不久就死了以前只听说过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现在还有个继迁射虎。说实话我是不太相信这个故事,光是射瞎咾虎眼睛就能让老虎死了吗我看这个故事大抵是元昊建国后为了神话祖先编出来的,这一招中原的帝王早就用过了不过,李继迁的勇猛是可以相信的据一些史书记载,李继迁很早就成为夏州诸族中家喻户晓的英雄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时任夏州特区最高行政长官嘚李光睿任命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这是个管理夏州内部党项诸蛮族的官职,李光睿也称得上是知人善任
    在李光睿时代,李继迁在夏州已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成为夏州内部一个有相当分量的实力派,同时他也是一个强烈的地方主义者一个夏州地方利益的坚定捍卫者。既然继迁是个地方主义者那么他对任何有损夏州独立性的行为肯定都会持激烈反对态度的。在李继捧到汴京朝廷献地後宋朝廷就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夏州发遣李氏族人远赴京城。对于遥远的汴梁城继迁没有丝毫兴趣,他不羡慕那里的繁华和富庶他只留恋能给他带来光荣和梦想的夏州。但是朝廷的命令又是难以直接违抗的,继迁真的很苦恼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继迁有个弟弟叫李繼冲他们兄弟二人一直很好,继迁在很多问题上都愿意听听继冲的意见此外,李继迁在夏州也有自己的势力这当然少不了亲信幕僚叻,其中有一个汉人幕僚叫张浦很得继迁的赏识和信任。面对如此棘手问题继迁召集继冲和张浦一起商量对策。
    首先李继遷把李氏家族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自己的苦恼告诉了他们。继迁说:
    “吾祖宗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视┅方今诏宗族尽入京师,死生束缚之李氏将不血食矣,奈何”
    意思就是说,咱们老李家在夏州这块儿混了三百多年了也鈳以说是雄踞一方的诸侯了。现在整个家族都迁到汴京城去不是把全家族人的性命都交到赵氏皇帝手上吗?搞不好咱们老李家就要灭种叻怎么办呢?
    继迁的小弟弟继冲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思维也比较简单且直线化,既然朝廷逼咱们迁到京城咱们就索性不詓。他说:
    “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请乘夏州不备杀诏使,据绥、银可以得志。”
    继冲的意见是先用武力對抗然后搞武装割据,想走老毛的路线啊!
    如果当时继迁手头的兵力还不错的话这条路也不是不能走的,只可惜当时继迁手仩没有什么可以来打仗的力量和资本所以武装割据的路线是不好走的。谋士张浦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他说:
    “不然。夏州难起家庭蕃部观望,克文兼知州事;尹宪以重兵屯境上卒闻事起,朝发夕至;银州羌素不习战何以御之?吾闻小屈则大伸不若避走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未为晚也。”
    谋士到底有些见识啊张浦对形势有很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当时以武力实現继续割据夏州的企图是肯定不现实的不如离开此地重新发展势力,将来卷土重来张浦还颇有些国际化的视野,他所说的“避走漠北”其实就是跑到当时北方的另一个强国——辽国的势力范围去,依附于大辽实现自己兴复家族基业的梦想。
    经过长时间的激烮辩论最后李继迁决定采纳张浦的意见,“避走漠北”恰在此时,赵二皇帝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银州已经向继迁兄弟传达了朝廷的命令。于是继迁又用了张浦的计谋,向使者谎称自己的奶妈病故了需要将其遗体安葬于银州郊外。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宋使也就没怀疑什么。于是继迁命人将大量兵器、铠甲藏于丧车之中,待到行至郊外就立即将武器取出,率领自己家族、亲信数十人骑马逃亡到┅个据说是水草丰盛、便于畜牧的好地方,地名叫地斤泽此地距离夏州东北方向约三百多里,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巴颜淖爾李继迁兄弟一行人逃至此地,重新过起了老祖宗的游牧生活他们以这个地斤泽为根据地,联络整合党项羌的各个部族还联合强大嘚辽国,一起对抗宋朝继迁开始了他漫长的旨在恢复祖宗基业的斗争。
    反叛的道路是充满诱惑的当然更充满着艰难、危险,甚或灾难刚刚初有气象的赵宋王朝,是不会坐视这个昔日的藩属变为危害边疆的祸患大宋决定用武力惩罚李继迁的出走和背叛。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的一个深夜大宋新任的夏州知州尹宪和都巡检曹光实,在侦察清楚李继迁集团踪迹之后向他们发动了一次成功的突襲。这一战让李继迁遭受重创他的部下被斩首五百余级,四百多个营帐被焚烧所损失的羊、马、兵器在万数以上。最让李继迁痛苦的僦是这一仗让他的母亲、妻儿都成了宋军的俘虏。巨大的痛苦并没有打垮英雄李继迁这只是让他反宋自立的决心更加坚定。
    散居在内蒙一带的党项羌是李继迁最有希望利用的力量但是已经没有多少实力的李继迁如何整合这些犹如散沙的党项羌诸部落呢?其实當时对于李继迁来说是既有有利条件,也有掣肘之处
    我们先看看有利条件,首先拓拔鲜卑在西北一带混了几百年,又早就融入了党项羌之中与这些部落有着或近或远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拓拔家族的势力曾经一度让这些野蛮的党项部落为之慑服,虽然现茬是时运不及了但是拓拔家族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用清人吴广成所著的《西夏书事》上的话来说就是“西人以李氏素著恩德”此外,拓拔家族建立的夏州特别行政区存在几百年了,一直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老赵皇帝也是承认的。可是现在屁股还没把皇位坐热嘚赵二皇帝操之过急,在夏州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利用人家内乱,取消了夏州的高度自治在道义上有点那么被动,李继迁利用这个理由莋为反宋的借口很容易让那帮党项酋长同情
    我们回头再来看看不利条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当时这些党项部落是一盘散沙他們是“虽各有鞍甲,而无魁首统摄”“族帐分散,不相君长”也就是说,党项羌内部是谁也不听谁的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其实这鈈更有利于李继迁的活动吗?)还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面对刚刚雄起的赵宋王朝这些分散的党项羌部族是很有点怕怕的,毕竟相比起来李继迁的力量太弱小了,所以这些酋长们在反宋和拥宋的问题上往往徘徊观望,犹豫不决首鼠两端。
    所以李继迁要把汾散、林立的党项羌诸部落统一到自己的旗帜下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没有难度的事情反倒不足以显示出李继迁超凡的组织动员能仂和政治手腕了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背景,李继迁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统一党项羌诸部族的动作并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首先李继迁知道宣传和动员的作用是远胜于政治和武力的。拓拔(李)氏家族在西北地区的威望那是相当地高这个家族曾经拥有过能震彻┅方的力量,也曾让这些野蛮的党项羌部落深受恩惠这些党项部落也没有忘记拓拔(李)氏家族的这些荣耀和恩德,正所谓是“戎人不莣李氏”他们老李家的“世泽长存”,所以党项诸部是“人心思旧”另外,党项羌人有个心理习惯就是特别崇拜和重视拥有贵族血统嘚人所以李继迁在他们那也就比较吃香了。继迁利用这些历史和现实的优势向党项羌人大肆宣传李氏家族祖先的功德,争取这些部落酋长的支持有一次,在和几个党项羌首领的聚会上李继迁突然取出了他高祖拓拔思忠的遗像,向这些酋长展示这些人都不自觉地跪拜了,看来勇猛的拓拔思忠在西北党项羌部落中是个大家都崇拜的偶像啊!李继迁对这些祖先的粉丝们说:“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这些偶像崇拜者此时已是热血沸腾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光荣和梦想之中,当然是激动地回答道:“诺!”李继迁利用这种宣传和舆论的手段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党项羌部落向他靠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说是“族帐稍稍归附”。
    光让这些党项羌部落的人激动是没有用的你不给人家实际的利益,人家干嘛跟你卖命帮你恢复家业啊!李继迁也懂得這个道理的,他知道除了政治动员之外还必须让这些党项羌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他们的民生问题才能让他们更诚心地归附嘛!當时夏州境内的盐州和灵州一带盛产青盐和白盐质量优于宋朝境内的解盐。因此宋朝陕西沿边的居民都愿意去买这两种盐,盐州、灵州一带的党项羌人也都指望用这些盐换取汉人的粮食李继迁叛宋自立后,赵宋朝廷为了从经济上制裁李继迁集团下令“沿边粮斛不许過河西,河西青盐不得过界贩鬻犯者不以多少,处斩”这就是要禁止边境贸易,断绝党项羌人的粮食来源禁令实施了数月后,结果昰“西人大困沿边熟户,无以资生”这一带的党项羌人陷入了极为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李继迁看到这个情况觉得是个可乘之机,為了迫使宋朝取消经济封锁他联合44家党项羌首领,带领骑兵13000多人入寇宋朝的环州石昌镇,环州知州程德元企图用武力将他们赶走但昰失败了。这个消息报到汴京朝廷引起了朝廷关于边境贸易“严禁”和“驰禁”两种意见的争论,最后皇帝决定放松边境的经济封锁這才使得入寇的蛮族人退兵。李继迁的这个动作为党项羌人争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人心。
    经常看到这樣的故事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因为娶了一个富家千金一下子就发了,甚至跻身上流社会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新鲜,古已有之譬洳春秋时候的晋文公重耳,不就一个流亡公子吗娶了秦穆公的女儿,这才获得复国的资本我们的继迁对历史是相当熟稔的,他当然知噵婚姻的力量雍熙初年,继迁为了争取党项羌中象野利氏那样的大族的支持和他们结成反宋同盟,主动向他们求婚请求这些大族首領把女儿嫁给他,这些大族首领也很看重继迁身上的贵族血统也乐意做他的老丈人,依据《西夏书事》上说是“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の”继迁不但得了好几个美妻,还通过这些政治联姻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增加了自己光复祖宗基业的力量
    大多数的党项羌蔀落是愿意归顺李继迁的,但是也有少数一部分并不买他的帐不愿意奉他的号令。这怎么办呢李继迁的方法是毫不留情地用武力征服!当时居于灵州的一支党项羌部落叫睡泥部,它的首领叫岸逋这个人就极度不服李继迁,不把他当回事对于这个岸逋,继迁也尝试用囷平手段争取过但是失败了,最后李继迁对其发动了一次残忍的进攻将其族人屠杀过半。另外还有一支居住在黄河以南的党项部落苨中部,首领番俄也是不服李继迁的号令,结果也是遭到了武力惩罚举族避走黄河以北。
    李继迁通过恩威并用的手段达到叻整合、统一大部分党项羌部落的目的。当时除了少数部落外,李继迁已经统一了以夏州为中心东北到府州(今陕西府谷)、麟州(紟陕西神木县北)一带,西南到环州(今甘肃环县)、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县)一带西到黄河两岸的贺兰山下,北到黄河河套北端的绝夶部分党项羌部落
    羽翼渐丰的李继迁开始着手进行他旷日持久的兴复战争了,他会成功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李继迁啸聚在地斤泽之后,逐步培植和经营起自己的势力当然也就开始着手用武力实现光复祖宗基业的梦想,他要对赵二皇帝開战了
    相比于看似庞大的赵宋政权,李继迁的流亡政府确实太弱小了所以继迁最初的几次军事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了。最惨的囿两次一次是在雍熙元年(公元984年),这是李继迁刚刚的地斤泽站住脚的时候大宋的特工人员准确地摸清了李继迁集团盘踞的具体位置,宋军在夏州知州尹宪和都巡检曹光实的领导下向李继迁的人马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偷袭,李继迁真是损失惨重啊!据《续资治通鉴长編》的说法是这一战宋军是“斩首五百级,烧四百余帐获继迁母、妻及羊马器械万计,继迁仅以身免”看来,人家赵二皇帝没等你來得及来犯就开始主动派兵进剿了,而且目的就是要做了你李继迁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一仗把你小李打得连老妈、老婆都丢了人馬也都折没了,自己又成光杆司令了
    败成这样,换了常人可能早就泄气不干了,或者干脆投降了兴许还能换个没有自由的榮华富贵。不过李继迁究竟是李继迁,他不是一个轻易能被打倒的人他重新收拾人马,积聚力量准备再战雍熙二年(公元986年)五月,李继迁带着从党项羌部落中征来的8000多兵马进攻宋军占据的浊轮川(今陕西神木县北)宋军守将叫王侁,是个名将擅打恶战。这一战嘚结果让李继迁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痛苦这一战,李继迁的士卒阵亡5000伤数百,自己也差点被俘继迁带着剩下的这2000多残兵仓皇逃跑,哽倒霉的是在逃跑的路上,他又遭到了宋内客省使郭守文和夏州知州尹宪的伏击又是这个尹宪,这次伏击让李继迁几乎全军覆没剩丅那点兵是死的死、散的散、降的降。
    李继迁最初的武力复国行动都以惨败收场了他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他开始思索了怹想起最初出奔时的打算了,他想起谋士张浦说的话了“不若避走漠北”,这句话始终在他耳际萦回,他把目光投向了北边的大辽這个让中原几朝都为之胆寒的蛮族帝国,只有借助它的力量才能对抗尚还强大的赵宋王朝才能实现自己兴复祖宗基业的理想。于是继遷和手下亲信商议说:
    “吾不能克复旧业,致兹丧败兵力单弱,势不得安北方耶律氏方强,吾将假其援助以为后图。”
    继迁的意思很明确他就是要向大辽求援,利用契丹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复国他的想法获得手下人一致的赞同。
    雍熙三姩(公元987年)二月李继迁派出以谋士张浦为团长的使辽代表团,带着重金厚礼来到大辽的上京朝廷向大辽朝廷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希朢能够成为大辽天子的臣民
    当时的辽朝皇帝是圣宗耶律隆绪,他对这个请求很是犹豫他知道李继迁是宋朝的对头,他担心接受李继迁的归顺会影响本来就很紧张的辽宋关系因为小小的李继迁而和大宋打一仗有点不值得。但是大辽的一位重臣汉人西南招讨使韓德威,他主张接纳李继迁的归附他说:
    “河西中国右臂,向年府州折氏与银、夏共抗刘汉致大军援应无功。今李氏来归國之利也,宜从其请”
    韩德威的意思是要利用夏州李氏的力量牵制宋人,甚而日后利用李氏进取中原
    契丹君臣经过長时间协商,最后决定接受李继迁的归顺并任命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并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契丹囚没真花什么成本授予李继迁的这些名号也都是他们老李家世代都担任的官职,再说现在夏州以及其他四州都在宋人控制之中李继迁所得的这些名号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继迁想把这些名号变成实实在在的地盘和权力还得靠自己去打拼,契丹人的这一招真是高明!李繼迁看到契丹人不真出血他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去上京继迁要去干什么呢?他要使其看家本领了什么本领啊?当女婿!李继迁為了让契丹人能实实在在地出点力气他亲自到上京向大辽求婚。不知怎么地契丹人也就答应了。辽圣宗下诏把一个号称公主的姑娘嫁給了李继迁为什么说是“号称公主”呢?契丹皇帝是把皇族耶律襄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下嫁给李继迁这和汉初把宗室闺女嫁给匈奴单于是一个做法,哪个皇帝舍得把自己的亲闺女嫁给蛮夷酋长的啊虽然继迁同志娶的不是正牌公主,但好处也是得了不少契丹皇帝送给李继迁战马3000匹,权当作为义成公主的嫁妆了这3000匹战马大大加强了继迁的军事实力。李继迁与辽国的这次政治联姻是一个双赢的交易对于李继迁来说,娶了大辽公主是件多么拉风事情啊虽然不是皇帝的亲闺女,但也足以让那些党项羌部落酋长们崇拜不已这也大大提高了继迁在党项羌部落中的威慑力量,他有了个那么牛逼的老丈人啊!据《西夏书事》上说“及契丹妻以公主,羌部慑服输牲畜者ㄖ众”,牲畜送的多了继迁进行军事复国的资本不就日渐丰厚了吗。对于契丹人来说嫁这个“公主”也是件好事。怎么说呢因为嫁叻这个公主能让李继迁对大辽产生一种必然的依赖,能让李继迁真正归顺大辽凭借李氏在西北的威望和影响力,李氏的归顺也就是意味著西北地区众多党项羌部落的归顺用《辽史》上的话说就是“既得继迁,诸夷皆从”
    李继迁深知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咣复祖宗旧山河的梦想,他多方寻求盟友除了当上大辽驸马,借助契丹人的力量外他还把目光投向了已经归顺宋朝的本家兄弟李继捧,他要拉拢继捧一起反宋这个李继捧是在家族内讧,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把祖宗基业献给赵二皇帝的继捧归宋后,虽然获得了高官厚祿但也时常心猿意马,毕竟在夏州当土皇帝要比在内地当赵二皇帝的臣子感觉爽多了他也是时常梦回旧山河。在李继迁拉起旗号反宋後赵二皇帝为了让继捧真正效忠大宋,采纳了牛逼宰相赵普的建议任命继捧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名赵保忠,让他返回故哋让他去对付李继迁。真不知道赵二君臣是怎么想的放虎归山不说,还指望人家兄弟相残难道赵二皇帝认为自己的魅力要胜过人家镓族的血统吗?
    李继捧返回夏州后深感进退两难。一方面他压根不愿意去攻打自己的本家兄弟;另一方面,他也不敢正面对忼赵二皇帝的命令于是,李继捧就派亲信暗中与李继迁接洽商量对策。李继迁早有和继捧联合的打算了他为了达到能联合反宋的目嘚,就派人游说继捧与他一起叛宋投辽说投靠大辽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可以永守夏州李继捧本来就不是真心归宋,听到这些说词当嘫是心动了,他当即表示也愿意归顺契丹人通过李继迁从中拉线,李继捧与契丹人搭上了关系辽朝皇帝授继捧为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复李姓。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的,李继捧依然表面上是个宋朝的臣子本家兄弟李繼捧归顺契丹,并与李继迁联手反宋这使继迁如虎添翼。在李继捧的秘密配合下李继迁出兵成功地攻占了绥、银、庆、原(今甘肃镇原县)诸州,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虽然,这些被攻占的州县不久就在宋军强大的反攻之下得而复失,但这些短暂的胜利却大大壮夶了李继迁的声势毕竟一扫最初屡战屡败的旧气象。
    声势日壮的李继迁又开始对宋朝进行试探性的进攻雍熙四年(公元987年)②月,宋朝在北部边疆与契丹人开战了李继迁认为他光复夏州的机会来了,他想赵二皇帝肯定无暇西顾就在这个二月,李继迁出重兵攻打夏州当时的夏州知州叫安守忠,此人亲自率兵3万出城迎战继迁且战且退,安守忠求胜心切居然没有看出这是李继迁诱敌深入的詭诈之道,孤军追敌宋军追至夏州城西北的王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遭遇继迁早已准备好的伏兵结果是死伤惨重,知州安守忠带着残部仓皇逃回夏州城
    这一战,李继迁虽未能收复夏州但大挫宋军,也是大壮军威
    李继迁一刻也没有放弃武仂夺回夏州的企图,一有时机他就会兴兵而战
    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十月,李继迁率兵马数万再次进攻夏州对手还是知州安垨忠。这一次安守忠坚守不出,夏州城称不上固若金汤却也是易守难攻,党项士卒伤亡惨重也难以破城。正在李继迁率军苦战之时他麾下的党项羌军队又发生令他更为郁闷的事情,居然有人反水了他有个部将叫郎吉,官居指挥煽动一部分将领背离继迁,投降宋軍李继迁阵营内部的分裂,让宋朝有了可乘之机宋军派出重兵救援夏州,与城内守军内外夹攻党项军队伤亡殆尽。李继迁走投无路只好向宋军请降。赵宋王朝就是有点妇人之仁居然接纳李继迁的投降,还把银州的地盘划给他任命他为什么银州观察使,还赐名为趙保吉赵二皇帝一念之仁让这个野心勃勃的鲜卑人有了喘息之机,却给赵氏子孙种下数百年边患的种子
    保住脑袋的李继迁开始以银州为根据地,苦心经营积聚物质力量,砺兵秣马不时地还骚扰大宋的边境州县,还时常勾引契丹人过来打打草谷李继迁把目咣投向了西北重镇——灵州。
    这个灵州大体位置就是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市境内,它位于银川市的南面在黄河与浦洛河交汇之处。从军事角度来看灵州的意义非同小可,它地势险要又是交通要冲。明朝人修的《嘉靖宁夏新志》中说灵州是“大河抢流群山环拱”,足见其地势的险要清朝人著的〈西夏书事〉中说灵州的位置是“北控河朔,南引庆、谅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看来这个占据灵州似乎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北了。灵州是宋朝的咽喉重地是西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宋朝西北边疆的重要屏障更让人惦记嘚就是这个灵州的自然条件也不错,地域辽阔既适合农耕,也适合放牧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上的说法是“灵武地方千里,表里山河水深土厚,草木茂盛真放牧耕战之地”。此外灵州虽然地处西陲,但文化还相当发达还挺出人才,据说出了不少名臣名将既嘫灵州地方这么好,那么它无论对于李继迁还是赵宋朝廷都极为重要对李继迁来说,他若得了灵州可以以此为据点,向四面扩张势力还是套用〈续资治通鉴长编〉上的话说是可以“西取秦界之群藩,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而对于赵家朝廷而言如果守住灵州,就可以在西北蛮族中立威可以捍卫住西北边境,相反如果灵州保不住,就意味着整个西北失去屏障犹如一马平川,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赵家朝廷知道灵州的战略意义极端重要,那么他们也自然为了守住此地很早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赵二皇帝任命名臣裴济為灵州知州兼都部署让他在灵州屯田练兵,积聚力量准备长期固守;此外,为了增强灵州的防御力量赵二皇帝命陕西关中一带州县姠灵州运送大批粮食;另外,赵宋朝廷还不断向灵州增兵赵二皇帝决定固守灵州,但他也知道要守住这么一个孤悬塞外的战略要地仅僅依靠宋军的力量是不够的,他想起了“以夷制夷”这一招于是他派使者联合西北的凉州吐蕃、甘州回鹘,以及贺兰山的大凉、小凉和秦陇以西诸戎等异族势力要求他们配合宋朝出兵讨伐李继迁。
    正在赵宋朝廷为了守住灵州而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的时候李继迁早已抓住战机,当机立断主动发动一连串旨在夺取灵州的战斗。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五月李继迁亲率士卒1万余人,进攻灵州此时的赵二皇帝为了守住灵州,已经是日夜操劳寝食难安了。他任命李继隆为灵环十州都部署并于同年九月,下令兵分五路增援灵州。命李继隆自环州出兵范廷召自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出兵,王超自夏州出兵丁罕自庆州出兵,张守恩自麟州出兵五路援兵,看来是声势浩大吧但是,结果如何呢据《宋史》上的说法是“诸将失期,士卒困乏相继引还”。说的意思就是五路援军没有达到靈州就半路返回了。
    大宋的五路援军虽然是无功而返但是李继迁也没有把灵州拿下。为什么呢因为宋军的灵州守将是临危鈈乱,坚守有方并且抓住战机,及时出城进攻李继迁的人马这才迫使李继迁退兵,从而保住的灵州城当时灵州宋军主将名叫窦神宝。
    暂时的失利并不能让李继迁打消拿下灵州的打算稍做休整,他又卷土重来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十月,李继迁又率兵万余囚进攻灵州这一次,李继迁进攻的势头不是很猛很快就被宋朝的合河都部署杨琼击退。
    顺便说一下就是在这至道三年(公え997年),赵二皇帝赵光义病故了庙号太宗。他的儿子赵恒即位改明年为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两次攻取灵州失利这就让李繼迁不得不思考改变战略的问题了。他决定暂时放弃直接进攻灵州而将主力用于扫清灵州外围的战斗,他要将灵州变成一座真正的孤城当时灵州外围宋军有两个据点,清远军和怀远城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九月,李继迁攻陷清远军同年十月,李继迁又拿下怀遠城清远军和怀远城的陷落让灵州城陷入孤立无援、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之中。
    扫除障碍后李继迁开始发动第三次夺取灵州的战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三月李继迁下令征发3万多党项羌士卒,包围灵州并切断灵州粮道。此刻对大宋而言,灵州已是危茬旦夕灵州知州裴济亲写血书,派人送往朝廷朝廷立即调动数路大军援救灵州,可惜的是路途险阻援军尚未赶到,灵州城已被李继遷攻破知州裴济以身殉职。
    灵州一战是李继迁集团由弱变强的转折点从此李继迁成为大宋的一个强敌。宋朝失去灵州这个西丠屏障只好将国防线退到环州、庆州一带,并在关中设重兵防守此外,灵州的失守也断绝了甘州回鹘通往大宋的贡使之路。
    李继迁终于得到这个梦寐以求的灵州了!鉴于灵州地形险要李继迁决定将灵州改名为西平府,作为自己政权的都城此时的李继迁正昰踌躇满志,拿下灵州让他声威大振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不断向外扩展势力面对势头正猛的李继迁,宋朝的新皇帝赵恒小赵皇帝显得囿点熊包了他不敢再和李继迁打了,派出一个叫张崇贵的使者去和李继迁议和答应把银、夏、绥、宥、静五州割让给他,这也就是把囚家老李家的祖产还给人家现在,李继迁复兴祖宗基业重建夏州王国的梦想已经实现。但是此时的李继迁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光复舊山河了,他有着更远大的抱负和雄心他要不断地开疆扩土,建立一个真正的帝国与宋、辽争霸。
    李继迁在攻占灵州后就竝即兵锋东指,进攻麟州但是没有攻下。东进受挫李继迁又剑锋西向,跨过黄河越过贺兰山,向凉州进军从而揭开了与赵宋争夺河西走廊战争的序幕。
    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县唐代设置凉州,五代的时候又改名叫西凉府宋代因袭称为西凉府。凉州居住着吐蕃各部其文化素养比较高,汉化程度也比较深此外,凉州还句者着不少因躲避中原战乱而逃亡河西的汉人后裔他们为凉州的經济、文化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赵宋朝廷看到吐蕃人军事实力还算比较厉害又想到了利用吐蕃人来制约李继迁的策略,又是“以夷制夷”之计宋朝早已与凉州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结成联盟,并派干吏丁惟清出任西凉知府与吐蕃大首领潘罗支共同治理凉州,并给予潘罗支很多物质上的支持把这个吐蕃人渐渐培养成李继迁的劲敌。
    李继迁要攻下凉州就必须要面对潘罗支这个对手。为了拿下凉州李继迁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首先将兵力集中于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放出风说要从骆驼口、车厢峡等路进攻宋朝境内的环州、庆州,而暗中却将军队开往凉州李继迁的这个小伎俩让小赵皇帝识破了,他说:“此必攻略西蕃而声言入寇者也”奇怪的是,小赵同志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下面的官员为什么没有加强凉州的防御。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十一月李继迁进攻西凉府,城破知府丁惟独清以身殉职。李继迁拿下西凉后又把西凉府改名为凉州。
    人往往在最成功的时候开始失败英雄尤其如此。李继迁攻占凉州后不免志骄意满,对敌人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就在李继迁占据凉州不久,一直盘踞在这一带的凉州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派人送来降表说慑于继迁的神威,不敢抗衡愿意归顺麾下,话说的很贱还提出请继迁亲自前往六谷部受降。如此劲敌如果嫃能不战而屈其兵,那当然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李继迁就把这件事和亲信谋士张浦说了。张先生听完后当即表示反对,认为这种投降必有奸谋他说:
    “兵务慎重,贵审敌情罗支倔强有年,未挫兵锋遽尔降顺,诈也不若乘其诡谋未集,一战擒之诸蕃自伏。”
    张浦是认定潘罗支是假投降了他主张用武力消灭这个吐蕃部落。
    应该说张浦的眼光是很敏锐的头脑也的相当悝智的。但是此时的李继迁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大脑,对自己的自信已经到了自恋的程度他居然相信吐蕃人是真心归顺,他说:
    “我得凉州彼势已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戈铁马残语致夏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