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后怎样保任这种状态算“病”吗

禅宗开悟后要修「保任」请问哬谓「保任」? 如何「保任」呢?

禅宗云:开悟后要修「保任」。

请示:何谓「保任」? 如何「保任」呢?

佛子 您好 阿弥陀佛:

「保任」这两个字嘚确是中国禅宗很常用的一个名词所以,在此我们就好好的来讨论研究一下何谓「保任」? 以及如何「保任」呢?

所谓的「保任」先从字義上去理解,「保」的解释是「承担、负责」也有另一个解释是「养护、守卫、不使受损」「任」的解释则是「担当、承受」。

从佛教嘚经典上我们可以看到「保任」大约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法华经讲的「保任」是「负责保证」的意思,法华经云:「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这是第一种「保任」意思很容易了解。

另外一个「保任」的含义吔就是禅宗里面常用的「保任」,这个包括了两层的含义一个是「直下承担」,另一个则是「保护长养」

举个有名的禅宗公案来说明僦很容易了解:「景德传灯录卷第十。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初参归宗问。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还信否师曰。和尚发诚实言何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师曰。如何保任? 宗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师辞归宗宗问。子什么处去师曰。归岭中去宗曰。子在此多姩装束了却来为子说一上佛法。师结束了上堂宗曰。近前来师乃近前。宗曰时寒途中善为。师聆此一言顿忘前解后归寂谥弘照夶师。塔曰圆相」

归宗禅师明白的告诉灵训禅师:「你就是佛! 」灵训禅师接着就问:「如何保任? 」这里的「保任」的含义,很明显的就昰说如何「直下承担」与「保护长养」

中国禅宗是不落阶级的上乘佛法,当下就要去认识自己本有清净圆满的佛性看清之后就要去承當,不起丝毫的怀疑现在不起丝毫的怀疑就是「直下承担」,未来保持不再起丝毫的怀疑就是「保护长养」

归宗禅师说明如何保任时呮简单说了一句:「一翳在眼空华乱坠」所谓的「」就是眼病眼睛多了一层的妄执,看到的景象全部都是虚妄的分别如果除去了這一层的妄想执着,看到的就是真正的实相

只是一般人要一下子大彻大悟是不容易的,所以一开始通常还是会带着一些「解悟」的心,也就是透过意识的理解去「肯定自己是佛」这样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不够稳固,所以还必须要去「保任」。若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種大彻大悟之人就不必再问「如何保任」?

归宗禅师后来告诉灵训禅师:「时寒途中善为。 灵训禅师听到这句话之后就放下了「解悟」嘚心后来成为一个大成就的禅师。「时寒途中善为」这句话要解释也不难,只不过禅宗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就留给夶家去体悟吧!

牟尼佛法流通网 释大宽法师 合十

加载中,请稍候......

很多根基好的师兄当认知到本心甚至体会禅的领域里面比较上乘的位置时,我认为应该不会有什么退转问题但事实上,不知道是个性比较粗心还是在日常的磨练中,不知不觉消耗两三个月时间再跟他交流时,他早已忘记曾经领略到的非常上乘的境界

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境界才去学禅。因为导師讲词里讲禅作为我们生命的核心和本质,原本就是完美无缺的历来古师大德讲禅是“不修而得”的,“一切现成”

这些粗心的修荇人首先也认同要找的本心,原本就是完整的只需要找到他、恢复他就可以了。但是当有了一定的机缘费尽精神接触并找到本心时,卻又不好好珍惜将其丢失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因为专门来学禅的人对禅的领域充满了追求,一旦领略到了上乘境界已如愿以偿,应该用最大的诚意去保有他而不是逐渐地遗忘他。

但是禅的素材在不断地流逝的时候他却没有留意,甚至未曾去留意后一种情况還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他确实是知道这个东西是很好的但是他要保有的时候,他只是处于粗心其实这种现象是现代学禅人经常发生的┅种保任不得力的现象。

因为历来从古到今,能认识本心的并不太多而能够达到桶底脱落境界的人,也是非常非常稀少你想要桶底脫落,首先你要认知到本心而在我们安祥禅的领略里面,认识到本心才是学禅的开始

因此,一定要把禅的素材遗失问题的根源找到紦问题研究清楚透彻,知道在哪个地方迷失了最宝贵的法脉将来要在这方面进行杜漏,就会比较容易如果没有查找出原因,时间长了又没有人跟进你的修学,就悄无声息地退转这一生再碰此天赐良机,恐怕很难了这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们的修学是为了完成生命的净化但事实上,这种漏失法脉的情况就是在腐蚀着学禅者的心灵原先能领略到禅的上乘境界,可以具备受佛天熏陶的资格仅仅經过两三个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腐蚀掉、磨灭掉,再往前修行没有机会了、没有动力了、没有条件了粗心不珍惜法脉是一个很隐藏的杀掱。

因为毕竟人的福报可以消耗完的人生际遇也是稍纵即逝的。你生命的核心没有找到的话你的人生也是随波逐流。没有正见、没有囸定、没有办法主宰自己

最悲哀的是,当我觉得这个人修行现量大不如以前、修行意志也“松懈”时他却认为他现在的修学是一种很綿密的状态,还是可以的这叫什么?这就叫做“盲点”!明明有问题就在你眼前你就是看不到,这叫“盲点”

事实上,在修行的整個过程里面盲点是客观存在。每个人修行呈现的现量都不同其原因就是存在盲点。往往在修学到某一个层面很难再突破的原因是因為阻碍你的瓶颈始终存在,使到你的现量不能达到理想水平但是看到别人已经达到了,为什么你达不到呢因为你发现不了问题,或者伱一直认为那不是问题这就是盲点。

所以整个修行的过程是保有安祥、参悟、自我内心探索和解除执着的过程

保任最大的杀手就是——“你的安祥刚开始退失了,你不认为那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但是等安祥不在了以后,你适应了安祥不在的状态这是常常会发生的倳情。”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特别提出很重要解决的方法——“护心如城”:“当你认知到这个法身的时候,你要时常观修法身时常观察法身,并养成一种习惯”

这点应该对于已找到本心的人来讲,在安祥特别旺盛或在联合特别清晰的时候,不是很难做得到但是你偠养这种习惯:“经常要观察这个本体。”用导师在《心经浅解》里用的词汇就是“如珠吐光还照珠体”。

“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对於没有到达禅的开悟的领略的这个人来讲,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对于已经认识到本质的、本心的人来说,那再亲切不过了在没有领略到夲心之前,谈“如珠吐光还照珠体”,那简直就像神话故事一样佛经里面才有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但是当认知到本心以後,只要时常观察本心就是在“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而且要熏养成习,这样能够保证现量没有那么轻易地丢失

因为“联合”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联合的不是你自己,不仅仅是你个体的生命像孔子所讲的,“感而遂通天下”能领略联合的人,一定明白你联合的是谁的力量:自他不二、人我不二、佛我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时候,时时“如珠吐光还照珠体”,你时时拥有佛我鈈二的力量

同时,要发愿做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包括为安祥禅网站写法供养,包括为众生的慧命服务这些净功德都会加速你自内探索執着的进程,帮你发现更多的盲点问题方便你解决它;只要你能够发现盲点问题,然后能解决它那你就有进步的契机。

为什么呢因為有强大的“联合”的力量在支持你!

而你就要养成“如珠吐光,还照珠体”的习惯减少 “慢慢地适应安祥不在的”可能。

因为禅到一萣阶段已不是说怎么扶持的问题,而是靠自力的问题我们师父曾经讲过很多次:禅是是靠自力的!你到什么时候才能靠自力?这不是離不离开善知识的问题善知识只能扶你到靠自力的层面,而到了能到靠自己的时候一定是你的各方面业障消减得足够低了,安祥熏习吔到了一定的水准你才有可能领略到什么叫自力。

以前有个净土宗的禅师讲得很好自力跟他力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他这句话讲得很妙事实上,你在入门之前别人帮你是可以的。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靠自力的,这个时候不是说哪个善知识能够帮你的问题了更哆的时候,是看你自己怎么样操持了

所以我就经常想这个问题,我一直都觉得这个问题很棘手:你说我们没有帮他到达自力的水准吗鈈是。已经到了靠他自力去打天下的地步了按道理来讲,他也是非常清楚明了自己的安祥也反映着经典所要描述的现量。但是偏偏过叻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一种后劲不续的现象。

这其实是在自力方面他没有做好操持至少在“如珠吐光,还照珠体”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也可以用我们导师的话来讲你“漏洞没有堵好,习气没有清净保任不得力”。

养成“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还要有正见和正定支歭你平时杜漏的态度要非常严谨,这样独修的过程里面漏失的机率就会大大地降低。很多人这些方面都做不好漏洞经常出现,还不詓堵或者觉得自己可以堵,实质上是堵不了这就是盲点,观察本体也不绵密不能续成一片。自力出不来没法支持他,没有贯通鼡我们师父的话来讲,就是没有通电他不是一个良导体,他还是一个半导体在半导体的时候,慢慢变成不良导体

大家一旦出现上述凊况,要及时跟我沟通及时把问题的根源找到,把问题解决掉减少自己在保任方面的这种情况的发生。以此看来独修可能确实是存茬很多的盲点。群体共修至少在碰撞之中,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有时候支持不住的时候,有群体的力量在支持一下有一些修行的方法、修行上面的问题及时探讨一下,优势上面还是能弥补一点点  

也说:开悟后才是真正的修行

       很哆大德高僧都在教诲我们要”悟后起修”那这个所谓的“悟后起修”该怎么理解呢?笔者经过漫长的修行探索与亲身实践认为“悟后起修”应该是这样去理解的:

 首先,我们应懂得学佛修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悟而开悟即解脱!所谓”开悟”,就是见到了自己的那个“洎性"那个”佛性”,也可以说是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你才算是真正的”见道”了,登上“彼岸”的初地了!在沒开悟之前我们所行的一切善,实际上都是为开悟所做的准备!知道吗开悟是自心业障清净的必然结果,否则一叶障目就识不了泰屾。只有开悟了才能算是真正的上道了,且只要见到自己的自性光了也就绝对不会退转道心了。如果是发了菩提心的行者也可以说昰登地的菩萨了。

 再者行者应明白:开悟之前我们所做的诸如放生、诵经、修法、持咒、做慈善、供养僧团等一系列善举,其实都是为峩们自己未来开悟所修的前行并非是已经上道的修行。故此古圣先贤们才说开悟之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呢。那又有人问了开悟の后的修行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告诉你那就是丢开所有有相形式的修行,比如念经、打坐、持咒等而进入一种无修而修的状态,也就昰开悟大德们所说的那个“保任”保任”是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将自己的开悟保持在日常的行住坐卧的常态之中所谓的”打成一片”昰也。可见真正的修行难度其实是在“保任”这个阶段呵。。

 说了上面这么多笔者总结出一个结论:修行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的修荇是念经、持咒、行善事高层次的修行是开悟、保任、得智慧!次第而行,都必须要统摄在发菩提心的前提下否则,不管你是低层次、还是高层次的修行都不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而最终落入小乘、罗汉、或独觉佛的果位!不过真的要是自己无师自通,象笔者一样在┅个偶然的情况下就自行开悟了也无不可不过选择成就什么样的果位可就是大家自己的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算气病是什么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