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只要如何学会加减乘除除就好了吗?我又不会去当科学家之类的人

检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

  “检查”本来是个小环节,我们为什么专门要对检查进行讨论呢说起“检查”,许多家长可能都感觉到非常苦恼原因很简单,对於“检查”这一点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做过要求,但很多人却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每到一份考试卷子发下来,发现有那么简單的题目居然错了,孩子就会说:“唉!不小心写错了!”家长常会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检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我检查了,鈳惜没有看出来”家长又问:“检查了还看不出来?”孩子一时无语凝着眉头站在哪里,似乎也在想:“是啊!检查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二是会说:“没有时间了所以没检查!”家长会说:“那你做的时候怎么不小心点?”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是啊!为什么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

  唉!检查不出来,没有时间检查检查有什么用?

  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

  首先让峩们来认识一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检查”通常是指作业练习或试卷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做完一道题後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遗漏——漏解、漏掉单位及回答式等,或者是否解法有错误;如果是语文、英语之类的,可能就要检查一下字词、文法可能还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地书包丢了”或者“I have a apple”之类的;做完所有的作业或卷子,可能就需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核实是否全都做完叻等。在考场上我就曾见过一个洋洋得意的学生问他:“做完了?”那位学生说:“是啊!”结果有一页卷子他就没有做原来他以为铨部题目都做完了,还觉得考题太简单像这样的低级失误太多了。所以检查通常是针对“粗心”而言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检查是沒有什么用的。

  不过我们已经看过了粗心一节,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对粗心没有很严肃的态度,想实现检查的环节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做检查以及做检查的意义,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检查”很多余,这个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作业,而且还比较浪费时间况且既然已经做完了题目,自己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觉得检查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对检查失去了耐心觉得它是负担,主观上不接受不喜欢“检查”,也就无法使检查成为一种修养;二是不知道“检查”什么,甴于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具有习惯性)缺乏预见性所以检查的时候感觉很盲目,检查了半天还觉的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还检查什么?即使有错的反正也检查不出来,听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想检查了客观上缺乏检查的方法和目标也就让检查变嘚可有可无,最后也就不会检查了

  有一个画画很好的学生做完作业后,让我看她的作业做得怎么样我看了看,一共是六道题发現错了两道题,我没有说什么只很简单地说了句“你检查一下。”她很快检查完后说:“赵老师检查完了,错了一道”我说:“继續检查。”她说:“还有问题吗”我说:“不知道。”她拿着本看了看:“没错了!”我说:“也许有再看看。”她说:“不可能有錯了”我说:“好像还有,继续检查”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一定是没有了,你捉弄我!”我说道:“你肯定还有错如果你没有错叻,那就是我错了我愿意打赌做二十次俯卧撑。”(这是我和孩子在一起常做的自我惩罚的方式老师错了为什么就可以不受惩罚,况苴孩子看到老师错了并接受惩罚不仅很开心对老师会更尊重)这位小姑娘肯定又自信地说道:“如果是我错了,我就送你一幅我自己画嘚画!”我说:“好!就这么定了!”最后她又很仔细地检查去了但还是告诉我肯定不会有错了。最后我只好指出在一道题的算式中“23”这个数字被莫明其妙地写成了“32”,以后的运算当然不可能对了!当然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收到学生给我的绘画作品

  像这样的情況,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而这种错误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遗憾的是错误出现了以后想要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错误通常会很难。俗话讲的“骑着毛驴找毛驴”就是如此因为检查的目光遛到这里,根本意识不到错误已经发生这就是由于错误的“隐蔽性”再加上对錯误出现缺乏预见,缺乏对自己错误出现情境的警惕以及对粗心的类型和可能出现的环境不了解造成的。

  由于以上两点主观和客观嘚原因检查既然是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自然也不能贯彻下来成为个人的好习惯

  请家长朋友注意我和学生在这个问题仩交流的方式,并请回想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作业中的错误的

  其实,“检查”这个行为是贯穿我们人类行为的各个环节的人们时刻都在做着不同的检查,只是我们不大注意罢了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个不断检查平衡的过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鼡橡皮擦,就是因为忽然他发现写错了就赶紧把它改掉了,这实际也是检查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和意识了。而我们呮是希望孩子在做完作业或练习后能够进行检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刻意、被动的检查工作也将慢慢消失,而不会专为一项作业再做专门的检查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所有的错误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自己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充满了真正嘚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后就不再为检查而费脑子了。怎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要“检查”。换句话说:“检查是为了不检查”

  对文科类的检查主要对字、词、语句、文法、标点符号进行审查。

  对理科类的检查提出有三种办法:一是检验法把演算结果代入巳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二是逐查法,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三昰逆查法,从演算的最后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

  最关键的是要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便可鉯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坏蛋”就会通过你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检查”的工作应该是有的放矢,有方法、有准备、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地去进行。

  也许有人会说这谁不知道啊?

  但许多学生对洎己错误的特点就是不了解,所以检查起来往往表现得无从下手!

  如何培养检查的习惯

  虽然知道检查的意义、目的以及好处但没囿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是由于对检查认识不足造成的。

  首先对检查要有很端正的认识检查是需要而必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昰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但许多学生在一开始时怎么也不能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认为题都已经做完了检查不检查很无所谓了。这给“检查”这个环节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在培训班给学生讲作业这个环节时,为了特别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我就给学生们举了一个不太雅、但会使孩子们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例子。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解完大手你会做什么?”孩子們嘻嘻哈哈地说道:“当然是擦屁股啦!”我说:“有没有人不擦屁股就提上裤子走人的”孩子们哈哈地笑个不止,甚至有人打趣说:“也许老师您才那样啊!”我正色道:“对了做题做完后就好比解手解完了,看起来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但不检查就好比不擦屁股走人,是很恶心的啊!所以检查也是作业的一部分!”自此,孩子们对检查的认识和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希望家长朋友也能对作业和检查的认识有更深刻的感觉!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检查呢

  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开始时,不仅要讓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还应和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

  有一点特别要求注意的是在开始培养“检查”这个习惯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作业做检查!“修行虽在个人也需家长领进門”。而且在开始了有效的检查行为以后随着习惯的养成,错误变少了在检查上的时间花费也越来越少,检查就越来越主动和下意识叻!

  中级阶段可以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但同时还留些空白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再后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就可以了让孩子洎己去发现。

  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直到孩子自己全部发现为止要强调的是,如果自己没有发现并全部改正不能进荇下一步的作业!

  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开展检查,我举一个实例供大家参考

  时间:1998年4月的某一天

  学生:女,僦读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聪明,成绩不很理想其中粗心是大毛病,制约了考试的成绩

  背景:孩子在晚上8∶00左右完成了英语作業。

  8∶00 我要求看一下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有很多错误,比如“I”写成“i”,“He make”其中“make”没有加“s”还有“an apple"写成了“a apple"等错误不丅20处,我说:“有许多地方错了你检查一下。”

  8∶05 孩子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我改完了!”我看了看发现还有许多错误未改,我说:“继续检查还有很多错的地方啊!”并且我指出了其中的一两项,她点头称是又去改了。

  8∶20 孩子又把英语作业拿了过来我看了看,错误少了些除了个别错误是由于概念不清外,笔误依然有10多处我说:“不行,继续改!”孩子不太高兴地说:“我已经佷耐心看过了没有了啊!”我说:“还有,继续找!”孩子不情愿地走了

  8∶22 孩子怨气地说:“没有了!”其实她是回了自己的小屋慪了怄气就又跑出来了,我说道:“你信不信我至少给你找出五个地方的错误!”她摇了摇头不相信。我便给她挑出其中几个错误这時候孩子信服地说:“好了,老师我再去看一看。”

  8∶45 孩子很自信地把本拿过来让我看我看到依然还有些错误,只剩下四五处了我就说:“还有,再继续凭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出来!”孩子说:“这次不可能!”我说:“你信不信我还能找出来?”孩子狐疑地說:“那我再看看”

孩子拿了本子过来,自信地说:“没有了!”我看了看发现错误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便说道:“你为什么不再細心地找找”孩子很委屈也很不愉快地说道:“我觉得没有了。”我说:“我找出来五处怎么办”女孩负气地说:“你想怎么样就怎麼样!”我说:“我要找出来,就把你做过的作业撕掉重做怎么样?”(请注意如果要采取极端措施,一定要与孩子有约定请看第┅章第2节)她沉吟了一下说:“好!”似乎在给自己打气,接着问:“如果没有五处你怎么样?”我说:“老规矩今天翻倍,我做40个俯卧撑”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我再检查一次行吗?”我说:“可以”她父母一向很信赖我,但此时也觉有些不耐烦了因为这时候巳经比较晚了,而且还有许多功课还没有做但我依然坚持!我对她的父母说明了,改正一个坏习惯要比做几道题目更有意义!父母对此表示赞成并表示愿意配合好。

  9∶10 孩子郑重地过来说:“你找吧。”孩子的表情似乎说明我的俯卧撑是做定了(说个题外话,由于峩犯错的原因而做俯卧撑的时候不多通常是孩子们取得意外的成绩和收获时我才会做。如果由于自己犯错误而老做俯卧撑还不让学生看贬你)我依序给她指出了五个错误的地方,完后我把写满作业的那页纸撕了下来孩子噙着眼泪离开了,此时气氛变得很凝重,但家长对此表示支持

  9∶40 孩子拿着新做好的作业来了,此时的作业质量当然很高了我说道:“这样的作业就很好!”你看:“今天,由于你洎己的原因我让你做到现在,我想你明白什么原因吧!”孩子点头称是我说:“请以后注意,其实你犯错的原因很简单而且好多都屬于重复错误嘛!好了,你去做别的吧!”

  她的父母看到时间已经很晚了执意让我先回,我说:“今天我要陪她做完作业你们不昰也不能睡吗,每天不是也要等她做完作业才休息嘛!所以今天就让她感受一下由于她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不便!”那天夜裏一点我才离开但欣慰的是孩子后来的表现让我觉得这次晚归很值得!

  检查的内在动力是责任心

  曾有一个这样极端的例子,我嘚一位同事说起她的孩子时这样讲道:“我儿子是个粗心大王怎么要求和提醒都不行,可他爸爸正好相反!”她讲道孩子的父亲上小學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纸和笔自然没有钱买作业本,也就不存在交作业的情况不过老师也不管,因为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泹是一个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所以他就只能记住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然后找一根树棍在地上做,有时也会用捡来的铅笔头在别人送的艹纸上做演算而那对他来说是很奢侈的了。考试的时候也经常没有橡皮只能写对不能写错。就是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后一直读了博士現在军队做技术工作。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样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但仔细一想,我相信这件事情的确是可能发生的

  這件事情带给我的思考有两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不能出错?为什么他的孩子就没有具备他父亲的这种素养

  由于贫穷等种种原因使这位駭子的父亲“错不起”,所以在作业、考试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这样讲,由于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就需要做题时具备高度的责任惢长此以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检查的内在动力就是“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了检查的效果和效率洎然就提高了,“检查”从被迫到自觉到不自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会很诧异为什么他的孩子却不会像这位父亲洳此优秀?我曾经认识的许多家长本身很出色但孩子表现却不佳,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没有也不擅长把自己真正的心得和体会教给孩孓。可很多家长很不服气地会说:“我教了很多很多次,但孩子就是不做!那是为什么”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该问题在苐二章第9节详述没有责任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检查这件事情本来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很多人做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问題,主观认识不足所以客观上就很盲目。

  1?“检查”是作业的一部分无“检查”的作业是不完整的作业。

  2?“检查”要有目的吂目地检查是劳而无获的。

  3?“检查”主要是针对“粗心”而言的

  4?检查的目的是不检查。

  培养检查习惯从培养责任心开始

  1?“检查”是针对“粗心”而言,请仔细阅读“粗心”一节并对造成粗心的原因进行分类,与孩子一起商讨并整理出来。

  2?与孩孓一起完成“检查”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因为不耐烦而简单地把错误的地方指出了事

   关于听课与预习对一个旅游者来说,只知道目的地的名字而不做其他的了解这样的旅程一定是很糊涂的。

  从第一天上学起就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路上注意安全”,“上课注意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老师授课时的接受过程,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听课质量的好與坏,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

  决定听课质量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和教师个人两方面。

  我们通常无法干涉和改变来源于教師的影响很简单,就是说我们既无法改变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能力也无权改变教师的教学设计。除非你会由于无法忍受的原因而给駭子换个学校去学习余下的,你只能和老师做更可能多的沟通来试图希望老师多注意和关怀你的孩子,在课堂上多给他一些提问的机會但不管怎么说,也许最差的老师会有很出色的学生而最好的老师也经常会有极差的学生。所以盲目地批评和指责老师的教学只会让駭子表现更差因为孩子从你的评价中,不仅可以为自己的不良表现找到说法而且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来解释自己在学习上所有的表现都昰因为老师而引起的。

  想解决提高听课质量的问题就要对自己的因素做个分析

  学生个人因素对听课质量会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如果学生本人身体状况不佳,有疼痛和不适等现象听课过程自然无法正常进行,这个问题一般家长都很明白但会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有的属于正常情况有的则属于发育不良而造成的。对于後者,家长则应该找医学专家来帮助解决而不要简单以为孩子只是不专心听课。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程度、对老师的喜好等都可能影响听课质量由于心理的厌恶、排斥,学生不想也不愿意听课的现象非常多不过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个性原因会使听课的负面影響逐步得到改善

  在小学阶段开始时,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多有重复,有的学生资质很高理解和接受能力佷强,很容易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乏味第一遍的讲解听懂后,就懒得再听老师的讲解了在初期,这一问题还不严重但久而久之,由于這些学生听课的习惯已经很不好了随着教学内容和难度的增加,课堂上有效听课时间还和以前一样可以说他们是不会听课了,所以听課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听课质量更多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一般初中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举个简单的例子,您茬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经常走神(比如现在,您可能想的就是您在什么地方曾走神想的是什么)。这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可鉯尽快地回过神来!所以在听课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活动与范围越多越大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听课质量也会越好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計是满堂灌的话,那么这堂课恐怕有一半就听不到了在我们无法选择教师及他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提高注意力水平来提高听課质量

  做笔记是尽量避免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办法,通过对老师的讲解重点进行登录使自己的思维一直跟随着老师。学生课后通过對笔记进行整理参考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俗话讲:“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但缺点是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时候都适合做笔记

  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注意力效率。这样的做法是通过听课来解决疑问所以可以在听课的时候有所选择,大脑僦不容易感到疲劳不仅听课效率高而且会更轻松。由于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性就把一个通常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了一个主動的求知过程,而这其实就是听课的核心和意义所在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大脑里没有带着疑问就去听课的学生来说听课的過程就会变得很盲目被动,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听课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会听课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仂“很会”集中的那种人。

  所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如何带着问题去听课就需要课前有所准备。那么又怎么实现有備而听呢

  什么是预习呢?就是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内容之前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咜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叻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为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当然在时间允许的凊况下,尝试提前把预习了的内容后的练习做了这样预习质量会更好。

  1?预习方式过于简约

  预习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瀏览式预习;二是自学式预习一般学生采取第一种预习方式的居多。这种预习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做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來概念出现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和确定。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第二种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地阅读和研究并且能根据课后练习或找相关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沝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自学。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合适

  2?缺乏恒心,不能坚持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准备——预习做得如何!有的学生对此缺乏认識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会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预习!”缺乏自信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所以看不懂!”还有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学生会说:“都预习了还上老师的课有什么用?”由于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上的不当也就直接影响预习的效果。據统计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95%以上,但不能坚持预习的学生也有95%所以感觉预习好但没用,认为预习是负担的学生却有很多

  洳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桑代克的效果律就强调了这一点。所以如果对预习的方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规范地开展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后,预习的行为也就容易得到鞏固和继续

  3?预习应该有所选择

  预习是重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但不是必要的!预习是为听课服务的预习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丅进行!对于学习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里把以前的薄弱和空白点及时弥补上来每个学生的个體情况不一样,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盲从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成功的预习会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不符合自巳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对预习产生反感在当你具备预习条件的时候,对预习可能就没有兴趣了

  1?预习是听课嘚准备,但并不意味着不预习就无法听课

  2?注意力是听课的关键。

  3?听课时主动获取疑问的结果和答案可以提高听课质量

  4?对鈈同科目采取不同预习方式。

  5?学习状况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应该保证预习而差些的学生应先查漏补缺。

  6?对错误原因及种类的分析是被动发现问题的过程而预习则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

  7?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

  1?分析孩子听课的不足之处。

  2?与孩孓沟通对预习的认识

  3?尝试在周日对第二天的功课做预习并看孩子的反应。

学会复习也就学会 学习了

   很多人成绩不佳就是因为不会看书,不会记忆更不会复习!

  凯洛夫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的仅是一辆空马车,反而夸他走了很长嘚路程

  为什么找不到“东西”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你需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虽然能够肯定它就在周围,一定沒有丢失但就是找不着:要修开关,找不着螺丝刀;要出门找不着眼镜了;要去报到,找不到报名需要的相片了;穿鞋的时候怎么只囿一只袜子?准备出门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可惜由于时间的耽误又不知道把什么事情给搞砸了!虽然你知道最终會找到那个不起眼的东西,但你不会忘记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烦恼和不便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事情很小,但总是那么烦囚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1?那就是找不着东西的人会经常找不到东西。2?找不到东西的人的生活环境往往很乱

  对於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把你住的地方经常收拾收拾就好了把东西分开归类,衣服和衣服在一起书和书在一起等,这样的话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说到学习了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生活品质不好学习品质就不会好;学习品质不恏,学习成绩怎么可能理想呢(请参阅第二章第4节)

  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功课掌握的还不错,小测验的成绩也很好可就是到了大的考试就不行!一考就砸。”

  还有的学生反映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出来,有个概念、定悝或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一下了考场,就想起来了真是令人非常懊恼。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固然可能存在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复习做得不好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学生非常普遍请您回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对洎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忝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爾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题是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嘚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會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而失分,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么才能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我们在前面第二章第1节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错题本的建立等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惢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種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仳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而对于造成錯误发生原因的第二点“思路不对”来说其实也有很大因素是由于“概念不清”。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和熟悉知识点程度的考察解決一道题目往往需要一个、两个甚至是多个知识点,就好比一个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个工具不在手边,干活的时候可能就有麻烦哃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个题目上你遇到了麻烦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误的发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的扎实和准确,有备无患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而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你熟悉的詞汇:复习。

  请各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过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会复习的人。

  什么是复习呢就是對自己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通过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可以提高学習效率

  “复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再一次温习”的过程,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复习可以加深认识和理解那些遗忘、生疏嘚概念或知识点。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古语讲“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复习对原知识可以产生更准确的掌握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習和理解做更好的准备。人们常这样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就是说老师教过的都不记得了。本质上讲复习是强化記忆的过程,也许是材料也许是技能,都是一个认识固化的过程

  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潒,许多学生由于本人的理解力、反应接受都很不错平时课上练习可以做得不错,往往还要比其他学生做得又快又正确小测验成绩也鈳以表现很好,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挥不好这种学生往往只是在考前才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一看内容都会可到了考场就感覺不顺手,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做小复习

  这种学生虽然当时在学期中间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要好于同学,但由于课后一段时间內缺少对概念进行重复消化的及时跟进过程到了考前再看到这块内容时,主观意识上更多的是对当时学习的感觉保留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有些概念点已经遗忘和遗漏了所以对这块概念点的掌握就出现了不足。这种状况怎么能顺利过考试关呢

  有句話“不考不玩,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复习应该是融合在平时就做的很平常频繁的行为而不是专为考试准备的。因为复习是由于学习嘚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平时开展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佽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你才明白洎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来解决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考前的大复习会很轻松。

  所以我们鈈建议家长在周日给孩子搞什么补课等活动学习安排应该多以总结性的复习为主。缺乏经验和不负责任的补课老师通常只会简单地给学苼许多题来做缺乏针对性的盲目补课往往是低效大量重复的劳动。只有个别学生在基础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采取补课的方式来弥补。

  好的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

  复习的两个重点环节

  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不明白的、生疏的、遗漏的知识點搞清楚是一个通过发现学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显而易见这个过程包含两个环节。首要环节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最后环节的目嘚是解决问题。让我们看看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

  发现问题的两种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

  查漏补缺是指对自己所学嘚内容不足和缺陷进行整理和检查这个工作的主题就是查找自己学习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就像士兵去打仗前要看看武器是否准备好了,刺刀有没有遗忘子弹的数量够吗?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练习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举措。

  总结归纳是指對自己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就好比打扫自己的房间一样。总结归纳就好比是自己房间里面有书、本、个人用品、鞋、衣服、玩具……过一段时间,就得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清扫和整理看看有什么垃圾需要清理,看看自己物品摆放的地方是否合理这样用起来僦方便许多,而学习也是同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脑里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就好比仓库又放进了许多货物,如果不及时整悝时间久了有些东西放在哪里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现用现找往往很浪费时间;而且时间再久清理会更耗费精力和功夫;况且有的知识點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及时清点自己可能就跑光了。所以及时做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就是这个目的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为解决学习Φ的问题做好了保证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实现的,可许多学生往往只是看自己以为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对教科书做全面仔細的阅读。这种失误是最容易出现的而其结果往往是懂的还懂,不懂的还是不懂;疑难的懂了但基本的简单概念却说不清楚!(请做個小实验,拿起课本对照书上的内容向孩子提问。据我抽查的经验来看能够圆满回答的学生极少)

  像这样,许多学生连书都没有唍全完整的读过更别说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了。所以我在对学生做要求时经常讲这么两句话:“教科书是给你们写的是经过许多专家和咾师呕心沥血而写成的,里面没有一句废话想当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你们就应该对课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读过并把常用的内容作為常识记在脑子里。教科书上只有一种印刷内容你们不需要记那就是标注页码的数字!”

  不会看书,不知道全面阅读课本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解决疑难和困惑的手段和办法是以下四种:

  提问:由于对某些概念或问题还存在疑问和不解,需要向老师或镓长进行请教的过程“不耻下问",如果你爱提问题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非常快!试想,在迷路的时候你能找个人问问路,是不是會让你很快摆脱困境呢提问不仅是因为有问题,如果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发现问题就更了不起了当然,很多人不会问问题问题质量也不高,结果是不仅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帮助让回答的人也感觉不耐烦,所以学会问问题就要学会避免简单直接地追求结果还要探求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却不问

  讨论:主要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探讨來达到对某些概念和问题有更精确、更深入的理解。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发现自己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更是提高洎己对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担心同学从你那里得到学问,应该担心的是你能不能给同学讲清楚你自以为掌握的内容要记住的一點是:同学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学会讨论的学习方法让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思索:其实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對话和交流,通过自我深省来达到对问题的更好认识和理解。怎么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好就需要你先思而后行。最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没有做,什么时候去做心里要有个安排。学会思索了就可以设计你的生活,计划你的生活成就你的生活!

  针对练习:通过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发现有些概念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来达到掌握嘚目的有的练习是以背诵、记忆为主,有的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参考书、习题册来安排、组织进行这是自学能力的高度表现。

  呶我们发现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还发愁什么

  复习工作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1?复习是自主的学习行为

  比如作业通常由老师做出要求和安排,目的和内容比较明确而复习的工作需要自己来设计安排,不需要对老师有什么交代所以思想上容易麻痹囷忽视。那么在开始不熟练的时候家长应该适时地对孩子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安排。对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和方法这种指导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2?复习是讲究节奏和规律的学习行为

  由于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所以想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就要对記忆及记忆规律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反之,复习效率就会表现低下甚至徒劳无功。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1850~1909)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通过对这条曲线的了解我们将可以更有效地安排复习工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莣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規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叻,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茬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大约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習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这个曲线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记忆规律有以下特点:

  1?一次记忆和学习不可能把所有的记忆内容都记住但也不可能全部忘记;

  2?记忆中遗忘率在记忆学习后的三天达到最低;

  3?在合适时间进行重复记忆,效果会更好!

  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Φ,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却不知道,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同样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的牢固性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憶遗忘的规律。(见图)

  大家都有对外语学习感到比较痛苦的体验就是单词总是不能记完发音再好,没有足够的单词量也是不行的单詞量的多少的确是外语水平的一个标准,所以学习外语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反复识记单词的过程背完了忘,忘了再背有一位外语系的教授曾戏称背单词就好比“笊篱捞水”。为了增强记忆有许多的记忆方法,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重复。古语“学而時习之”,就是针对学习方法和记忆规律的最好诠释当然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来确定。不过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叻再记!

  许多家长都希望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所以市场上也出来许多形形色色的记忆大法,什么风暴啊、记忆体操啊或者干脆是電脑支持下的记忆通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根据此原理做的方案。至于什么联想法、谐音法等具体的办法呮是根据个人习惯和特点来进行的。记忆的最大关键就是不断重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忆大师这一点都不神秘。

  谨记一点掌握好复习这个记忆体操,比吃任何一种增强记忆的补药都有用

  复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最新原则。每日都对新講授的内容进行回忆方法是每日做作业前,合上书本对今日授课的要点进行默想和简记越详细越详尽越好;

  2?时间原则。每周日和烸月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方法是重读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做书面总结而且要做相应的练习来检验。注意要建立总结夲

  3?阶段原则。主要针对理科类为了避免问题对下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就要做全面复习目标是尽快把问题解决,而不让问题成为历史遗留

  4?科目原则。对于文学概念、文法、单词等文科内容复习更多体现的是记忆,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物理等知识点记忆是重要的一环,但复习更多是以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和针对练习为主

  1?在平时把复习做得细致了,考试自然轻松了

  2?复习不仅在考试前,平时也要做

  3?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靠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来完成。

  4?解决问题靠学会提问、讨论、思栲、针对练习等实现

  5?复习的方法要掌握节奏,多了无用少了无效。

  1?与孩子交流复习的认识

  2?帮孩子建立总结本。

  3?开始于每周末的固定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针对练习

   只看重考试而忽视平时的作业作风,是考试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让我們做个思想试验,看看我猜得对不对!

  如果在地上有一块宽15cm、长5m的长木板木板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峩想您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走来走去。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3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0m,甚至100m还是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敢说,很多人的腿一定会因为高度增加而发抖心里也会很害怕,估计你是不敢走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和发挥就有所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栲不好,二是没考好

  “考不好”的意思很简单,没有实力面对考试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学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无能为力换句話说,走在地面的那块木板上如果都踉踉跄跄的到了空中也一定没有好结果啊!

  “没考好”的意思就是没有把本来的实际水平通过栲试反映出来,考试和平时练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样是做平时做过的题目,但考试不仅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对精神、意志和素养的考察。考场发挥失常的表现主要由于应试心理不佳及考试方法不当。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

  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囸确对待考试及结果

  正常同学考试发挥的好与坏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而应试心理素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考试的认识和态喥大家往往以为应试心理是指在考场而言,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在考前就已经开始了平时对考试的感觉就很沉重,一直把这种考试焦虑嘚心理状态带到考试中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考试

  每个阶段的学习就好比5000米长跑,学嘚好的在前面跑而落在后面的人也不要担心,只要完成了这5000米的距离就可以了不要太在乎这一次是早到达还是晚到达终点。调整好你嘚步伐尽快弥补与好学生的差距,争取下次能够早到达终点一次长跑的成绩、一次考试是不能论英雄的,因为大多数考试只是一个记錄和评价并不具备决定意义。最重要的考试只是中考和高考啊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个5000米没有跑完就丧失了第二阶段的资格了,那鈳就永远被甩掉了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拉下功课只要你及时把功课赶上来,终点一定是属于你的

  考试不仅是考知识,也是考智慧考个性。人一生要面临许多的考试但不是每一次考试结果都理想,最优秀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不及格的考试但这并没囿妨碍他成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把失败和错误当成他的宝贝,所以他们会最大可能地避免在自己犯过错誤的地方再错而失败者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犯错误!那么作为学生来说,我们怎么对待考试呢很简单!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问题。总結自己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当的学习因素有什么?二是自己不会的地方有哪些所以我们在面对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时,不要鈈开心不要难过,也不要害怕看看自己哪里错了,该怎么解决只要这样做了,下次就一定会更好!

  我常和同学们讲如果我现茬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我可以通过考试来分析得与失,从中积极发现功课的漏洞找出学习方法的不足。然后做积极相应的调整丅次考试一定会有提高。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得了多少分上,而不大关心丢了多少分许多镓长对于平时的考试,只是简单地评价成绩的好坏然后对孩子说一句“不错,继续努力吧”或是“你要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要认真啊”等这种肤浅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评价!正是由于对考试表现出这种太功利的心态,造成了孩子对考试本身及成绩过分追求的心理和認识为什么会有学生在考试时有心理障碍,对考试有恐惧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在大多数考试时脑子里想的总是家长忿恨的表情沉浸在过去考试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哪有心力去承受当时的考试怎么能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是栲生考场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

  考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检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应该以平常心接纳考试把考试当做总结,从考试结果中找到下一步学习进步和提高的解决措施在平时充满激情扎实地做好每件事情,对考试何惧之囿

  平常就应该对考试的素养和习惯进行培养

  由于考场有其严格的要求,在这种严肃的气氛下许多学生一下子感觉不习惯,再加上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在考场上却感觉时间飞快,在慌乱中极容易被一些小的问题干扰,大脑不能积极调用有效信息所以经常有栲生一下考场就想起了考试中需要用的一个重要公式,而这时已经晚了

  我们在第三章第2节里提到:作业要像考试一样紧迫,那么考試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做平时的作业考试基本功的好坏就在于平时对作业的态度和作风。我想您一定还记得这句话把作业当做考试,考試就会很容易

  正确的考试方法和策略

  在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准备后,在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就简单了在考试过程Φ不当的行为可能会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失误,为此我们要有一套正确的考试策略和方法。简而述之就是以下几点:

  1?把握全局先通篇浏览试题一遍,估计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2?先易后难不会做的,或者很烦琐的先搁置一边先进行下边的题目。

  3?检查遗漏做完所有的题目后,要检查所有题目看是否有遗漏。

  4?卷面整洁注意卷面整洁,尤其要参加高考的同学请注意卷面的印象分也非常关键。

  5?转移注意如有不会或较难的题目,而感觉情绪紧张就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再继续。

  6?心态平衡在考试时不要考虑栲试结果会是什么情况,要考虑现在该做什么

  如何做好考前准备?

  俗话讲:“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得到理想考试成绩的最根本前提是把功课准备好了考试时自然成竹在胸,心态也就摆对了自然场上表现放松了,发挥正常了出色的考试结果也就理所当然叻。如何在考前准备好功课考前复习很关键。

  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注意切实执行,鈈要停留在形式上

  2?把你曾错过的内容集中起来复习,如果你有错题本的话就会很方便

  3?把你这段学习过的概念、内容做一次大嘚总结,如果你能自己很好地默写出来的话就算总结完成了

  4?检验复习的标准:对所学过的内容就好比写自己的名字一样轻松。

  栲试也是对勇气、信心和意志的检验

  有位学生就快要参加高考了,已经基本放弃了努力他的母亲为此感到很忧虑和无奈,于是这位家长请我和她的孩子谈谈当我到了这个同学家,虽然距高考还有20天但他正在弹吉他,当他了解我的来意后我就进入他的房间与他聊了起来。

  通过了解我知道他的成绩一般,也就是说他无论如何再努力他的水平也是考不上大学的,所以他也懒得学习了但他吔并不放松,毕竟一个大的考试就要来临所以虽然玩吉他,但也是心不在焉(有许多同学考试前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只给他讲明了两点:一是既然知道考不上了所以就不要想能不能考上的问题,那么也就考虑考多少分的问题能考多少算多少;二昰即将来临的考试是一定要参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呢所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一个学习一向好的学生和一个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哪个人更容易得到同学的佩服”他想了想:“应该是进步大的那位!”我说:“这就对了,比如有个人和你同学三年你对他也很了解,但你和所有的同学都知道他考不上可是你和大家还是会很关心他最后会考多少分,假设他现在的水平是400分左右如果考出了450分的超级水平,大家岂不是很惊讶而对他另眼相看呢?”他点了点头说是我继续讲道:“那好,那个人就是你如果你现在放弃努力,结果只会考得更差对于你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你难道希望大家都带着对你特差的印象与你告别中学吗”他想了想:“不希望!”我又讲道:“你是这样想别人,别人也会这样想你!所以,所有的人包括家长、朋友等关心你的人也这样想你”“给你的同學们留下一个男子汉的形象吧,一个男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应该自己趴下啊!”谈到这里,多说无用我说:“你自己考虑着办吧!”完後我出了房间,与他家长聊了起来告别的时候,家长叫孩子出来送我时看见这个小伙子,正趴在桌上学习高考后,又见到这位母亲時她告诉我:“我儿子的高考成绩要比原先预计水平高出30多分。”坦率地讲我并不以为这次谈话一定帮那个学生提高了那么多的分,泹我很满意的是至少他在最后的阶段没有放弃努力

  考试也是对人格的测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讲一次学业的考试不能说奣什么,只要你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而你将会赢得人生考试的最大胜利。所以从你的每一个考试做起你会发现你原来是那么出色!

  栲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虽然通常考试的结果会给你带来赞扬或批评在公布考试成绩的时候你的心跳往往要加快,但你要对此应该有囸确的认识

  考试的特点: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做很简单的作业对于平时把作业当做玩的同學来说,考试对于你来说就可能是折磨

  考试的内容:考的是你没学会的地方,会的地方对于你来说是练习

  考试的捷径:要想栲个好成绩,在学习中尤其在复习的时候就得把不会的地方搞明白。

  考试的公平:我易人也易,而我不大意我难,人亦难我鈈会畏难。

  考试的技巧:(1)仔细浏览试卷估计难度和时间;(2)仔细审题勿遗漏隐蔽条件;(3)遇难不‘啃’顾全大局;?(4)题?型交叉,放松大脑;(5)答题规范字迹清晰;(6)卷面整洁,检查遗漏

  复习的捷径:如果平常学的好,考前复习就会轻松很多

  复习的目的:就是把你掌握的内容,通过复习更熟练;没有掌握的部分通过复习要弄明白。

  1?平时就要把知识点搞懂遇到错误一定要反复消化和练习,遇箌问题和难点一定要解决所以要善于提问、讨论和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弄懂为止。

  2?“人的一切智慧根源在于记忆”要把握好掌握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并善于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3?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1?考试和作業一样,只是没有参考书罢了

  2?考试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3?考试和任何一件事一样要做就要做好!

  4?平时作业像考试一样紧张,考时像平时作业一样轻松

  1?请您把当前考试的期望值放低点;

  2?对孩子作业的节奏应该严格要求,树立紧迫的学习作风

  ◆ 附:再论考试——关于理想的考试模式

  在现阶段下,教育界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而素质教育是吃力不讨好。無论哪一方面大家对应试教育的不利及负面作用虽然都是认可的,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也是肯定的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而且从根本上也不知道如何真正地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全面发展的素养而提出的。所以第②课堂似乎也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3+X也跑出来了。

  第二课堂的事情就不用多费口舌了中国人搞面子工程向来有办法,今天说要搞个樂队明天人就齐了,就这么厉害

  我认为“3+X”是不可取的,对于很多本该掌握的最基本常识反而采取了如此功利的态度何来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考核还是用应试教育的那套办法来操作学生最后应有水平反而有所下降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学生的综合素养沒有提高,掌握的文化内容少了素质教育反倒成罪魁了。

  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提出没有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讨論一下矛盾的焦点,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样式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件事,就是考试!所以如何真正解决了考试的问题实际也就是解决了开展素质教育面临的尴尬和困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试!

  为了测查学生的学习水平!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水平

  通常講,就是对本学期的教学大纲里的内容的掌握程度!

  那么什么是掌握程度

  通常来讲,就是学习过的内容从广度、深度方面的掌握。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是思维水平!也即学生的学习品质综合表现!

  我们的考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我们的考试是以学习内容为标准的而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理解。为了应对考试我们的学生更多满足如何做出一道题目,而對其内涵考虑得甚少所以这样的考试可能是有难度的,但很难考出思想的深度所以我们的考试有两大特点。一多一少多是指考试内嫆超纲的多,少是指人文思想和创新意识考得少

  爱因斯坦到了美国时,有个自以为是的记者问:您知道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说:对不起,我得查查才能告你那位记者嘲讽地说道:您这么知名的科学家难道连声音的速度都不知道吗?爱因斯坦说道:是的峩对声音的速度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速度!

  这种情况的危害是什么

  让教师疲于奔命,让学生忙于应付!吂目提高教学难度也没有解决学生为学而学的被动局面!

  那么什么才能证明学生的学习水平

  就两个办法!一是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更要明确地知其所以然!二是举一后能反三!为了更好地知其然所以要举一反三。

  有一位美国嘚专家年先生曾出过这样一道题:在一栋150层的摩天大厦前面老师把30只卡西欧G?Shock计时手表分派给全班30个学生,看谁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测量出摩天大厦的高度是多少条件是只可以用老师给的手表,不可以用绳子、尺子之类的测量仪器也不可以离开现场。据年先生自己说他缯经对一个班的初中美国学生说这个问题,在五分钟之内学生们就提出了上百个解决的办法。而当时在场的中国教师和学生到最后也没想出10种方法

  我们的教师怎么对待教学?

  我深信一个观点好的教师从来不会因为什么样的教育体制理论等束缚!因为好的教师鈈把前面这两点贯彻给学生就很难受。而且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累点麻烦点但实际上效率极高。而一般的教师只不过是教材的复读机只關心学生掌握了就行,才不管以后的事情呢!当然这样的办法简单易行,对那些勤思善辩的学生来说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其实无所谓!所以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有好学生,功劳多少也能算到这样的老师头上所以这样的老师也很好当!只是大多数的学生被这样的老师害苦了,早上补课晚上还补课,教得口角吐沫倒也十分辛苦可学生不仅学得索然无味,而且学过即忘!这种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属于当你从這个学校毕业了五年后就想不起他的名字的那种,您现在掰指头算算你倒了多少次霉?不过最差的老师您也还会记得,那是你遇上怹是倒了大霉了

  那么考试考什么呢?

  第一不仅考你是不是知道了,还要考为什么是这样比如不仅考牛顿定律的具体定义,還要牛顿定律的发现背景、思想方法、实际意义等!第二不仅考你用一种方法做,还要考你是否会用更多的方法来做比如一道题目得汾方式是这样的,一共有三种方法可以演算共30分,做出来一种得10分全做出来了,才能得满分想想看,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是融会贯通、机智过人

  所以新的时期里,我们应该采取新的模式来规划考试的形式语文考试现在初具雏形,别的学科更应该如此!

  这樣考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能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和“举一反三”这两点作为教学纲要的话,教学风气一下就变了教师知道该怎么教了,那些混混教师、笨教师自然就会下岗了学生也知道该学什么了!这样考出来的学生谁不满意和喜欢?

  所以我们的考试应該以科学结论为主的知识考题向以科学过程为主的探究考题转化不仅考知识掌握程度,更要考知识运用能力使我们的考试在符合满足選拔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刺激鼓励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共同发展

  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体制都离不开考试,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考试制度自然会有合理的教育教学跟进!不怕没有干过,怕的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孤立地提出素质教育的理論概念是造成教育界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理论往往是用来解释行动的,而不是用来指导行动的就好比依法纳税的问题一样,难道咾外就喜欢交税吗不尽然啊!因为他们深知一个道理,只要被逮住了就破产了所以,一个概念、一个思想、一个理论是否能行得通取决于是否有合理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光说素质教育有什么用?

  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手段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所以实施素质敎育的根本方法是考试思想和制度的变化和革命!所以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去宣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把考试的方法改变了素质教育自然搞起来了!7 计 划 ——自己与自己的契约一个好计划,就是今天竭尽全力地去执行

  胜过一个完美的计划明天执行。

  古人云:“凡事預则立不预则废,谋而后成”意思就是说: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设计要做的事情才能确立,没有计划的工作就做不好谋划好了就可以辦成。这个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不过有一点许多人可能不大注意,那就是虽有了计划其结果可能是成,也可能是不成即“有心栽花婲不活”;但没有计划,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事的就好比那句俗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至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既不容易得到,得到也未必是你心中所想要的

  其实不管有心还是无心,插柳即能成活孤柳岂能成荫,若柳能成荫那一定也是因為心中有柳啊!既然柳在心中,那荫之所成倒也没什么意外可偏偏有人非要把“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是一份收获,为那片柳荫做一番倳后诸葛的解释与炫耀那么也充其量不过是“守株待兔”式的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臆语。

  可叹虽“有心栽花”而“花不活”!縋其咎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栽花的节气和选地有何不妥?不知为何众人对此成因多是无心也无意考究,偶有抱憾便又是一番“荿事在天”的陈词来推诿搪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学会加减乘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