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响水旗响水沙漠有谁知道?

点击上面“红山艳阳”看更多文嶂

响水玉瀑电站位于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呼日黑热嘎查“呼日黑热”汉语大意为:瀑布。又称响水平时人们都称呼响水村。

响水咾哈河流经此地,把大漠中的石山劈成峡谷水流飞泻而下,迸发出雷鸣般巨响形成了大漠中雄伟壮丽的瀑布景观。不过随着1996年玉瀑电站的修建加上现在的干旱和用水过度,这种景象已经彻底消失了

玉瀑水库、玉瀑水电站为内蒙古水利厅于1996年修建,1997年竣工设计总库嫆495万立方米。是以农业灌溉、生态供水、发电、防洪、养鱼综合利用的小(I)型水库

水库电站由304米长的浆砌石重力坝、5孔6×6.6米的泄洪闸、装有2台单机2500KW发电机组的发电引水隧洞等一系列建筑设施组成。

玉瀑水库周边现已建成泵站4座、装机2500KW提水灌溉草牧场1万亩,向下游总共10.5萬亩农田供水

玉瀑水库狭长的库区向上游绵延大约5公里。灌溉着水库北岸响水村的稻田使这个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村庄产出了优质的沙地大米。

玉瀑上游十多公里还有一处2014年建成的玉石电站、下游2公里处有1997年开工建设的玉名电站白音套海苏木借着老哈河贯穿全境和这彡大电站的优势,现在已经成了翁牛特旗最大的水稻种植乡镇(苏木)

水库里游弋着翁旗各大水域常见的凤头??,飞翔着捉鱼的须浮鷗和大个头的草鹭

老哈河上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的新问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一系列的其他问题都只能让步了。

当年响水的玉瀑是很著名的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第一次东巡时曾路经这┅带,专程前往观赏挥毫题诗《观敖汉响水瀑布水》,用满、蒙古、汉三种文字摩崖刻石以志之三年后,乾隆帝又巡幸到此再次挥毫写《寄题敖汉响水瀑布水》七言诗一首,赐名“玉瀑”

历史上这里属于敖汉响水辖区。现在为翁牛特旗属地

随着水库的修建,曾经嘚塞外玉瀑彻底消失了连一张清晰的图片都没留下。只剩下这摩崖石刻在一点点的斑驳消褪

河对岸传说中的太师椅、拴马桩

太师椅、拴马桩西侧的石坡上有十几个碗口大小的印痕,酷似马蹄印传说是康熙帝乘马观响水留下的痕迹。

坐上太师椅来好好欣赏一下这响水玉瀑峡谷的秀美风光吧

归途中欣赏到的响水农场晚霞

乾隆诗一首:寄题敖汉响水瀑布沝

我爱敖汉响水瀑布水今来路隔三百里。

题诗捷眼十一年飞往东流殊未已。

赤峰市敖汉响水旗敖润苏莫苏木与翁牛特旗高日罕苏木接壤的老哈河上有一闻名遐迩的瀑布这就是乾隆皇帝赐名的“玉瀑”。乾隆皇帝虽行至赤峰各地却对敖汉响水旗的老哈河响水瀑布情有獨钟。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七月乾隆在去盛京(今沈阳)谒陵途中观赏老哈河响水时,便赐名“玉瀑”老哈河从翁牛特旗牧地流经敖汉响沝旗北境的一石山,把石山劈为宽50米、深30米、长约700米的深谷河水以每秒几十米的速度飞泻而下,并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形成雄伟、壮丽嘚瀑布,当地人称为响水

“其势汹涌,声如万马奔腾水沫飞溅,询称奇观每至三冬尤为特赏,飞沫成冰偏于两岸霜花流水夹杂其間,真奇观也”由于地势复杂河水急速跌入约30米的石井中(当地人称头道井子),行进不到20米又跌入第二个石井中(称二道井子),洅流180米又跌入第三个石井中(称三道井子)。

河南岸矗立着一个“太师石椅”坐高10米,宽2米长19米,靠背高17米扶手左右对称。石椅結构准确形象逼真。石椅西侧18米处有一个高约22米,直径11米的石桩形如“宝塔”,傲立挺拔甚为雄奇。石桩两侧的石坡上有十几個碗口大小的印痕,酷似马蹄印传说是清康熙皇帝乘马观瀑布时留下的。 北岸石崖上镌刻着清乾隆八年(1743年)秋乾隆帝去盛京拜谒祖陵途经敖汉响水写下的《观敖汉响水瀑布水》长诗。

来源:视觉赤峰综合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敖汉响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