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中推荐的李商隐诗集的诗集有哪些?谢谢大家

来自: (有时寒风给你的却是清空万裏) 11:36:07

以内是书目问答的txt版但没有任何缩进,
所以不能体现原书中书卷的包含关系


(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


(此为诵读定本程试功令,说经根柢注疏本与明监本五经,功令并重)


《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证本,同治十年广州书局覆刻殿本阮文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明北监本明毛晋汲古阁本。
目列后阮本最于学鍺有益,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
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谬太多不可读,且削去其圈尤谬。明监、汲古本鈈善)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義》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賈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毛诗》、《仪礼》,皆依疏本子卷计数《孝经》亦依疏分卷。)
相台岳氏本《古注五经》(宋岳珂校刻。明翻刻宋夲武英殿翻刻本附考
证,江南翻刻本贵阳翻刻本,广州翻刻本成都翻刻本。)
《易》九卷王韩注,附《略例》一卷《书》十三卷,孔传《诗》二十
卷,毛传、郑笺《春秋左氏传》三十卷,杜集解《礼记》二十卷,郑注
(便文可称相台五经。)
永怀堂古注《十三经》(明金蟠、葛鼒同刻本,今江宁书局补足印行又
杭州局刻本。诸经注即明李元阳刻注疏本。《孝经》题汉郑氏注实是唐玄宗
《易》九卷,附《略例》一卷
稽古楼单注巾箱本《十三经》。(星子干氏刻本皆古注,《论语》并刻朱
注《毛诗》间采孔疏。)
明监本宋元人注《五经》(明经厂本,扬州鲍氏刻本南昌万氏刻本,又
江宁局本又崇道堂本,又武昌局本通行杜氏巾箱《六經》单注本,尚不谬
坊本音注,皆不可据)
《易宋朱子本义》四卷。
《宋程子传》四卷(江宁本本义,依《朱子》原本十二卷兼刻程传,他
《书》宋蔡沈集传六卷《诗》朱子集传八卷。(武昌局本附序)
《春秋》旧用宋胡安国传,乾隆间废改用《左传》杜注彡十卷。(江宁本
左传有姚培谦补注鲍本合刻三传,附《春秋传说汇纂》)
《礼记》元陈澔《集说》十卷。(崇道堂本兼录御案新刻《五经》,江
明洪武定制试士经义,用注疏及此数本《春秋》兼用《左》、《公》、
《穀》、胡、张洽五《传》。《永乐五经大全》成书后即专用此本。国子监雕
板因至今沿称“监本”。今明监本希见姑以旧名统摄之。
《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明经厂大字夲,扬州鲍刻本南昌万刻本,武
昌局本皆合五经刻。)
毛郑《诗》三十卷(《诗谱》一卷,《毛诗音义》三卷附《毛诗校字记》
┅卷。嘉庆甲子木渎周氏校刻本)
重刻嘉靖本(《周礼》郑注十二卷,附《札记》一卷顾广圻校。黄丕烈刻
士礼居丛书本明嘉靖徐氏有翻刻相台岳氏三《礼》单注本,今偶一见不录。)
福礼堂《周礼注》十二卷(周氏刻本,张青选清芬阁重刻本郑注,附
影宋严州单注本《仪礼》十七卷附《校录》一卷。(士礼居校本武昌局
影宋景德本《仪礼疏》五十卷。(苏州汪氏校刻本)
影宋抚州单注夲《礼记》二十卷,附《考异》二卷(张敦仁校刻本,武昌
惠校本《礼记注疏》六十三卷(惠栋依宋本校。和氏刻本)
影宋单注本《公羊传》十二卷。(汪士钟刻本何注。)
校宋本《孟子》赵注十四卷孙奭《音义》二卷。(孔继涵刻微波榭遗书本)
附《释文尔雅》单注本十卷。(清芬阁校郭注。)
武昌局刻《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孝经》、《尔雅》
单注大字本(皆古數。卷数仍旧)
仿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曹寅扬州诗局刻本武英殿重刻宋大字本。)
重刻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附《吕氏喑训》。(宝应刘氏校刻本宋吕
祖谦《音训》。《音训》别有金华丛书本)
《周易传义音训》八卷,附《易学启蒙》(程传、朱本義,宋董楷合编
《吕氏音训》新附。高均儒校盱眙吴氏望三益斋刻本。)
《书传音释》六卷附《书》序。(蔡传宋邹季友音释。高均儒校吴氏
翻刻宋淳祐大字本《四书集注》二十六卷。(国朝刻本)
璜川吴氏仿宋本《四书集注》二十六卷,附《考》四卷(吴誌忠校。嘉庆
以上正经、正注分刻本(注疏乃钦定颁发学官者宋元注乃沿明制通行者,
四书文必用朱注乡会试五经文及经解,古注仍鈳采用不知古注者,不得为经
古香斋袖珍五经四书(康熙间内府刻。无注《春秋》无传。)
秦氏巾箱本九经(秦镤刻。有音无注《易》三卷,《书》四卷《诗》
四卷,《礼记》六卷《周礼》六卷,《春秋左传》十七卷《孝经》一卷,
《论语》二卷《孟子》七卷。)
计树园《十一经读本》(全文无注,直音嘉庆元年万廷兰刻。无《论语》、
《孟子》经文皆依殿本注疏,胜于旁训惟《公》、《穀》无传之经文未录。)
《春秋四传》合刻本三十八卷(《左》、《公》、《穀》、胡,元失名人
《周礼读本》十二卷(袁櫆校刻本。)
得斋校本《周官礼注》六卷(殷盘校刻本。郑注间采贾疏及宋人说)
《周官精义》十二卷。(连斗山通行本。不能嘚单注本者初学止可读此)
《仪礼章句》十七卷。(吴廷华乾隆丁丑、嘉庆丙辰两刻本。阮元编录
《皇清经解》学海堂刻本极善。)
《仪礼易读》十七卷(马之駉。通行本便于初学,惟字太小)
《左传读本》三十卷。(道光间敕撰殿本,贵阳官本清河官本。)
◎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
(空言臆说、学无家法者不录)
《郑氏易注》十卷。(汉郑玄卢见曾刻《雅雨堂丛书》辑本,又广州刻
《古经解汇函》本三卷附《补遗》一卷。)
《周易郑注》十二卷(丁杰辑补。陈春刻湖海楼丛书本)
马王《易翼》一卷。(问經堂辑本)
陆氏《周易述》一卷。(吴陆绩《古经解汇函》重刻孙堂辑本,又马国翰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三卷)
子夏《易传》一卷。(孙冯翼刻《问经堂丛书》辑本又张澍《二酉堂丛书》
辑本,又玉函山房辑本此唐以前人依托,今通志堂、汉魏丛书所收十一卷夲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雅雨堂本,《古经解汇函》重刻卢本
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张海鹏照旷阁刻《学津讨源》夲又明木渎周氏刻本,
李氏《易解賸义》一卷(李富孙。顾修刻《读画斋丛书》本)
《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徵孙星衍刻《岱南阁丛书》本,《古经解汇
汉魏二十一家《易注》卷(孙堂辑。刻本)
孙氏《周易集解》十卷。(孙星衍岱南阁别行巾箱本,伍崇曜刻《粤雅堂
《周易虞氏义》九卷《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礼》二卷《虞氏易事》
卷,《易言》二卷《易候》一卷。(张惠訁《茗柯全集》本。学海堂本无
《易事》、《易言》、《易候》刘逢禄《虞氏易言补》、《易虞氏五述》,李锐
《周易虞氏略例》未见传本。)
《周易郑氏义》二卷(同上。)
《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同上。)
《易义别录》十四卷(同上。孟喜、姚信、翟子え、蜀才、京房、陆绩、
干宝、马融、宋衷、刘表、王肃、董遇、王廙、刘瓛、子夏)
《周易姚氏学》八卷,《周易通论月令》二卷(姚配中。汪守成刻本)
《卦气解》一卷。(宋翔凤自著《浮溪精舍丛书》本。)
《周易补疏》二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易纬》十二卷(八种。武英殿聚珍版本杭州、福州重刻本,《古经解
汇函》本目列后。凡言聚珍版本者福州皆有重刻本,杭州亦重刻第一单三十
《乾坤凿度》二卷(伪。)《乾凿度》二卷(艺海珠尘亦刻。)
《稽览图》二卷(珠尘亦刻。)《秋終备》一卷《通卦验》二卷。《乾
元序制记》一卷(伪。)《是类谋》一卷(珠尘亦刻。)《坤灵图》一卷
(纬与谶异,皆古经說纯驳不一,宜分别观之)
《易纬略义》三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钱塘易纬稽览考正》一
《乾凿度郑注》二卷(丁杰輯补。雅雨堂本)
《读易别录》三卷。(全祖望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纳兰性德编刻《通志堂经解》本广
州书局《重刻通志堂经解》本。)
《易小帖》八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易例》二卷。(惠栋周永姩、李文藻刻《贷园丛书》本,张海鹏刻《借
月山房汇钞本》钱熙祚刻《指海》本。)
《易笺》八卷(陈法。京师贵州馆刻本)
《噫图明辨》十卷。(胡渭钱熙祚刻《守山阁丛》本,粤雅堂本)
《易图条辨》一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
《春秋占筮书》彡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易音》三卷。(顾炎武《顾氏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
《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此书多
言占候,故四库列术数类惟汉学家多与相涉,未便歧出姑附于此。)
《易汉学》八卷(惠栋。单行本毕沅刻《经训堂丛书》本。孟、虞、京、
干、郑、荀王保训辑《京氏易》八卷,严可均校补未刊。)
《易象钩解》四卷(明陈士元。守山阁本)
《仲氏易》三十卷。(毛奇龄《西河集》本,学海堂本)
《易说》六卷。(惠士奇家刻本,学海堂本)
《周易述》十九卷。《易微言》二卷(惠栋。卢氏刻本)
《周易述》补四卷。(江藩自刻本。二书皆有学海棠本)
《易确》十②卷。(许桂林自刻本。)
《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焦循《焦氏丛书》本。)
《太极图说遗议》一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同上)
《周易本义辨证》五卷。(惠栋常熟蒋光弼《省吾堂汇刻书》本。)
以上易之属(杂噵家言者不录魏关朗易传,唐郭京《周易举正》皆伪书,
《尚书大传定本》八卷(汉伏胜。陈寿祺校注广州原刻本,《古经解汇
函》重刻陈本又雅雨堂本三卷。)
《尚书马郑注》十卷(孙星衍辑。岱南阁别行本龚自珍《尚书序大义》,
《尚书马氏家法》未見传本。)
《古文尚书疏证》八卷(阎若璩。家刻本吴氏天津刻本。)
《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孙星衍。平津馆本学海堂本。孙胜于王)
《尚书后案》三十卷。(王鸣盛原刻单行本,学海堂本周用锡《尚书证
义》,未见传本臧琳《尚书集解》一百二十卷,臧镛堂补未刊。)
《尚书释天》六卷(盛百二。学海堂本)
《尚书地理今释》一卷。(蒋廷锡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学海堂本。)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胡渭原刻本,学海堂本程瑶田《禹贡
三江考》,在《通艺录》内又学海堂本。)
《禹貢郑注释》二卷(焦循。《焦氏丛书》本)
《禹贡集释》三卷,附《锥指正误》一卷(丁晏。六艺堂自刻本)
《尚书补疏》二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尚书说》一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尚书余论》一卷(丁晏。自著《六艺堂诗礼七编》本)
《太誓答问》一卷。(龚自珍吴县潘氏滂喜斋刻本。)
《古文尚书撰异》三十三卷(段玉裁。自著《经韵楼丛书》本學海堂本。)
《尚书中候郑注》五卷(《学津》辑本。)
《禹贡会笺》十二卷(徐文靖。徐氏六种本)
《古文尚书考》二卷。(惠棟省吾堂本,学海堂本明梅鷟《古文尚书考
异》,已括阎、惠、王诸家书内)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尚书经师系表》一卷(江声。原刻篆书、真
《尚书王氏注》二卷(魏王肃。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之一。止
标列近古尤要及辑本独详者数种余具總义类原书中。)
以上书之属(不知今古文之别者不录)
《毛氏传疏》三十卷。(陈奂单行本,丛书本)
《毛氏传笺通释》三十二卷。(马瑞辰道光十五年刻本。)
《毛诗后笺》卷(胡承珙。《墨庄遗书》本许桂林《毛诗后笺》八卷,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陈启源。单行本学海堂本。钱大昭《诗古训》
《诗经小学》四卷(段玉裁。经韵楼本学海堂本。)
《毛郑诗考正》四卷(戴震。《戴氏遗书》本学海堂本。)
《毛郑诗释》四卷(丁晏。六艺堂本)
《诗广诂》三十卷。(徐璈刻本。)
《毛诗补疏》五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诗礼征》十卷(包世荣。家刻本)
《校正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丁晏校六藝堂本,《古经解汇
函》重刻丁本又《津逮》本。)
《陆玑疏考证》一卷(焦循。《焦氏丛书》本)
《诗经稗疏》四卷。(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续诗传鸟名》三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本,《津逮》夲《学津》
《毛诗地理释》四卷。(焦循)
《诗氏族考》六卷。(李超孙别下斋本。)
《毛诗识小》三十卷(林伯侗。《修本堂遺书》本)
《诗本音》十卷。(顾炎武《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
《毛诗韵订》十卷。(苗夔自刻本。)
《毛诗证读》卷(翟灏。刻本)
《诗音表》一卷。(钱坫钱氏四种本。)
《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卷(夏炘。自著《景紫堂全书》本)
《诗声类》十二卷,《分例》一卷(孔广森。轩所著书本)
《毛诗王氏注》四卷,《义驳》一卷《奏事》一卷,《问难》一卷(魏
王肃。玊函山房辑本)
《毛诗异同评》三卷。(晋孙毓)《难孙氏毛诗评》一卷。(陈统)
《毛诗指说》一卷。(唐成伯玙通志堂本。)
《毛诗通考》二十卷《郑氏诗谱考正》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毛诗重言》一卷《毛诗双声叠韵说》一卷。(王筠鄂宰㈣种本。)
《鲁诗故》三卷(玉函山房辑本。)
《齐诗传》二卷(玉函山房辑本。近人别有《齐诗翼奉学》一卷)
《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汉韩婴玉函山
房辑本。邵晋涵《韩诗内传考》有刻本,未见)
《韩诗薛君章句》二卷。(汉薛汉玉函山房辑本。)
《韩诗内传征》四卷(宋绵初。刻本严可均辑《韩诗》二十一卷,附
《鲁诗》、《齐诗》、《汉人诗说》未刊。)
《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赵怀玉校本周廷寀校注本,吴氏望三益斋
刻周赵合校本《古经解汇函》本,又《津逮》、《学津》、通津草堂三本皆
逊。陈瑑《韩诗外传疏证》十卷未见传本。)
《三家诗考》一卷(宋王应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学津》
《诗考补注》二卷《补遗》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诗考异字笺余》十四卷(周邵莲。嘉庆元年刻本)
《三家诗异文疏证》六卷,《补遗》三卷(冯登府。道光十年自刻本又
学海堂、《续刻经解本》二卷。别有《三家诗异义遗说》二十卷未刊。)
《三家诗遗说考》十五卷(陈寿棋。家刻本)
《四家诗异文考》五卷。(陈乔枞自刻本。)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②卷(宋吕祖谦。钱仪吉编刻《经苑》本明嘉
《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明刻本。)
《诗说》三卷《附录》一卷。(惠周惕镓刻本,借月山房本《指海》
《某溪诗经补注》二卷。(戴震《戴氏遗书》本,学海堂本)
《虞东学诗》十二卷。(顾镇刻本。)《诗古微》卷(魏源。自刻本
魏所著有《书古微》、《公羊古微》,未见传本)
《三家诗拾遗》十卷。(范家相守山阁本。)
《毛诗写官记》四卷札记二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毛诗?义》二十四卷(李黼平。广州原刻本学海堂本。)
《毛诗古喑考》六卷(明陈第。《学津》本)
《毛诗名物图说》九卷。(徐鼎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以上《诗》之属(诗家与四家《诗》皆鈈合者不录子贡《诗传》,申培
《诗说》皆伪书,不录)
《礼说》十四卷。(惠士奇原刻本,上海彭氏重刻本学海堂本。)
《周礼疑义举要》七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阁本,学海堂本)
《周礼汉读考》六卷。(段玉裁经韵楼本,学海堂本徐养原《周礼故书
考》,沈梦兰《周官学》未见传本。)
《周礼故书疏证》卷(宋世荦。台州丛书本)
《周官礼郑氏注笺》十卷。(庄绶甲马宗梿《周礼郑注疏证》,未见传
《周礼释注》二卷(丁晏。六艺堂本)
《周官禄田考》三卷。(沈彤《果堂集》本,学海堂本)
《周礼军赋说》四卷。(王鸣盛学海堂本。)
《考工记图》二卷(戴震。《戴氏遗书》本学海堂本。)
《考工创物小记》一卷(《磬折古义》一卷,《沟洫疆理小记》一卷
《九谷考》一卷。程瑶田在《通艺录》内,学海堂本)
《车制图考》一卷。(阮元揅經堂本,学海堂本较钱《坫车制考》
尤核。朱鸿《考工记车制参解》未刊。)
《考工轮舆私笺》二卷(郑珍。)附图一卷(今人。同治戊辰莫氏刻本)
《肆献裸馈食礼纂》三卷。(任启运《钓台遗书》本。互见)
《周官记》五卷,《周官说》五卷(庄存与。《味经斋遗书》本)
以上《周礼》之属(疑经者不录。)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一卷,《石经正误》一卷张
爾岐。通行本吴廷华《仪礼章句》,已入读本)
《仪礼图》六卷。(张惠言阮刻单行本,武昌局刻缩本远胜宋杨复图。)
《仪礼釋例》一卷(江永。张海鹏刻《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墨海
金壶》印行不多所刻书皆在《守山阁丛书》中。)
《礼经释例》十彡卷(凌廷堪。仪征阮氏《文选楼丛书》本学海堂本。)
《仪礼正义》四十卷(胡培翚,沔阳陆氏苏州刻本内有十二卷杨大堉
《儀礼汉读考》一卷。(段玉裁经韵楼本,学海堂本)
《仪礼古今文疏义》卷。(胡承珙《墨庄遗书》本,徐养原《仪礼古今文
疏证》有刻本,未见)
《仪礼故书疏证》卷。(宋世荦《台州丛书》本。)
《仪礼注疏详校》十七卷(卢文弨。抱经堂本)
《仪礼囸讹》十七卷。(金曰追刻本。)
《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阮元。粤雅堂本)
《仪礼释官》九卷。(胡匡衷家刻本,学海堂本胡肇智重刻本。)
《释宫谱增注》一卷(江永。《指海》本)
《礼经宫室答问》二卷。(洪颐煊自著《传经堂丛书》本。胡培翚《仪礼
宫室定制考》未见传本。)
《弁服释例》八卷(任大椿。王氏刻本学海堂本。)
《丧服传马王注》一卷(问经堂辑本。)
《丧服文足征记》十卷(程瑶田。通艺录本学海堂本。)
《丧服会通》卷(吴嘉宾。自刻本)
《仪礼管见》四卷。(褚寅亮家刻本。)
《仪礼小疏》八卷(沈彤。《果堂集》本《学海堂》本。)
《仪礼释注》二卷(丁晏。六艺堂本)
《仪礼私笺》八卷。(郑珍遵义唐氏刻本,江宁重刻本)
《仪礼集编》四十卷。(盛世佐刻本。)
《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徐乾学。原刻通行本)
《仪礼识误》三卷。(宋张淳聚珍本,杭本福本,经苑本荣誉刻《得
《仪礼集释》三十卷,《仪礼释宫》一卷(宋李如圭。聚珍本福本,经
苑本《释宫》有守山阁本,金壶本二书虽善,已为今书该括)
《仪礼析疑》十七卷。(方苞《望溪全集》本。)
《仪礼逸经传》二卷(元吴澄。《吴文正公集》本通志堂本,《学津》
《飨礼补亡》一卷(诸锦。吴省兰刻《艺海珠尘》本宋刘攽《补士相见
义、公食大夫义》,在公是集中)
以上仪礼之属(有意攻驳古注者不录。)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宋卫湜。通志堂夲)
《续卫氏礼记集说》一百卷。(杭世骏活字版本。)
《礼记陈氏集说补正》三十八卷(陆元辅代纳兰性德撰。通志堂本)
《禮记训纂》四十九卷。(朱彬咸丰元年刻本。)
《礼记偶笺》三卷(万斯大。万氏《经学五书》本《续刻得月?丛
书》本。钱坫《內则注》三卷未刊。)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阁本,金壶本)
《礼记补疏》三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许桂林《礼记长
义》四卷,未见传本)
《礼记集解》六十卷。(孙希旦苏州新刻本。张敦仁《抚本礼记郑注考异》
二卷附《仿宋抚本礼记》后。)
蔡邕《月令章句》二卷(蔡云辑。道光四年王氏刻本又马瑞辰辑注本。)
《深衣考误》一卷(江永。單行本学海堂本。)
《深衣释例》三卷(任大椿。《燕禧堂五种》本)
《燕寝考》三卷。(胡培翚刻本,学海堂本)
《明堂大噵录》八卷。(惠栋经训堂本。)
《禘说》上下卷(同上。同上)
《大戴礼记卢辩注》十三卷。(雅雨堂校本聚珍本,福本)
《大戴礼记补注》十三卷,《叙录》一卷(孔广森。轩所著书本
扬州局本,学海堂本无《叙录》)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卷,《叙錄》一卷(王聘珍。自刻本)
《大戴礼记正误》一卷。(汪中学海堂本。)
《夏小正传》二卷汉戴德传。孙星衍校岱南阁别刻巾箱本。
《夏小正考注》一卷(毕沅校。经训堂本)
《夏小正疏义》四卷,附《释音异字记》(洪震煊。传经堂本学海堂本。)
《夏小正》四卷《校录》一卷,《集解》四卷(顾凤藻。士礼居本王
筠《夏小正正义》卷,鄂宰四种本)
《曾子注释》四卷。(阮元文选楼本,学海堂本即《大戴礼》之十篇。)
《孔子三朝记》七卷目录一卷。(洪颐煊传经堂本。)
《白虎通义》四卷(漢班固。抱经堂校本聚珍本,福本此书皆言礼制,
《礼论钞》三卷(宋庾蔚之。玉函山房辑本)
《三礼义宗》三卷。(梁崔灵恩玉函山房辑本。)
《礼笺》三卷(金榜。单行本学海堂本。原书十卷未全刻。)
《礼学卮言》六卷(孔广森。轩所著书本学海堂本。)
《三礼义证》卷(武亿。道光癸卯聊城杨氏刻本)
《礼说》四卷。(凌曙学海堂本。本名《礼论》)
《礼说》卷。(金鹗沔阳陆氏刻本。)
《求古录礼说补遗》一卷(金鹗。潘氏滂喜斋编刻本)
《礼说》一卷。(陈乔枞家刻本。)
《郊社禘祫问》一卷(毛奇龄。《西河集》本《艺海珠尘》本。)
《大小宗通释》二卷(同上。同上同上。)
《宗法小记》一卷(程瑶田。《通艺录》本学海堂本。)
《钓台遗书》四卷(任启运。彭氏刻本)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秦蕙田原刻本。最有用宋陳祥道《礼书》,
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江永《礼书纲目》,皆括其中)
《质疑》二卷。(杭世骏读书斋本,学海堂本)
《读礼誌疑》六卷。(陆陇其单行本,《正谊堂全书》本)
《参读礼志疑》二卷。(汪绂单行本。)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宋聂崇义。通志堂本日本翻刻本,通行翻刻本
是书多讹谬,以古书存目备考孙星衍、严可均同撰《三礼图》三卷,未刊)
以上三《礼》总義之属(三《礼》家不考礼制、空言礼意者不录。)
《乐律全书》四十二卷(明朱载堉。明刻本十种)
《御纂律吕正义》五卷。(康熙五十二年殿本。)
《律吕新论》二卷(江永。守山阁本钱塘《律吕古义》六卷,亦名《律
吕考文》未见传本。)
《律吕阐微》┿卷(江永。)
《竟山乐录》四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乐县考》二卷。(江藩粤雅堂本。)
《燕乐考原》六卷(凌廷堪。《凌次仲集》本粤雅堂本。)
《声律通考》卷(今人。广州刻本)
《琴操》二卷。(汉蔡邕平津馆本,读画斋本他部无可隸,附此)
《琴谱》六卷。(元熊朋来粤雅堂本,《指海》本内有唐开元《十二诗
《春秋释例》十五卷,《长历》一卷(晋杜预。岱南阁校本聚珍本,福
本又席氏扫叶山房本,《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土地名》一卷,《长历》一卷(晋杜预。微波榭校本扫叶山房本。)
《左传贾服注辑述》二十卷(李贻德。余姚朱氏刻本马宗梿先有辑本
刊行,李书为详且有发挥。)
《春秋左氏古義》卷(臧寿恭。刻本钱塘《春秋左传古义》六卷,未刊)
《左传诂》五十卷。(洪亮吉《集外续刻》本。)
《春秋左传补注》┿卷(元赵汸。通志堂本龚麟翔《玉玲珑阁丛刻》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学海堂本借月山房
本,《指海》本《璜川丛书》本。)
《左传补注》六卷(惠栋。《贷园丛书》本守山阁本,金壶本学海堂
《左传补注》三卷。(马宗梿原刻本,学海堂本)
《左传补注》一卷。(姚鼐《惜抱轩集》本。沈钦韩《左传补注》十二卷、
《考异》十卷未见传本。)
《左通补释》三十二卷(梁履绳。家刻本原书共六种,统名《左通》
尚有《驳证》、《考异》、《广传》、《古音》、《臆说》五种,未刊)
《左传小疏》一卷。(沈彤《果堂集》本,学海堂本)
《左传补疏》五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左传舊疏考证》八卷。(刘文淇道光十八年刻本。原书十二卷)
刘炫《规杜持平》六卷。(邵瑛原刻本。)
《左传事纬》十二卷《附錄》八卷。(马骕自刻本,汉阳朝宗书室活字
《补春秋长历》十卷(陈厚燿。刻本今人乌程汪氏《补春秋长历》,未
《春秋经传朔閏表》二卷(姚文田。在《邃雅堂学古录》内家刻本。邹
伯奇《春秋经传日月考》乃学计一得之一编,在《邹徵君遗书》内)
《春秋经传朔闰表发覆》四卷。(施彦士附刻范景福《春秋上律表》四篇,
求己堂八种本孔继涵《春秋闰例日食例》,未见传本)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徐善代高士奇撰高文恪四部稿本。)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江永。学海堂本)
《春秋世族谱》一卷。(陈厚燿与李淇《春秋世纪编》合刻本,道光十九
《春秋名字解诂》二卷(王引之。自刻本附经义述闻后。)
《左传姓名同异考》㈣卷(高士奇。高文恪四部稿本)
《春秋识小录》九卷:(《职官考略》三卷,《地名辨异》三卷《左传人
名辨异》三卷。程廷祚《绵庄遗书》本,珠尘本林伯桐《春秋左传风俗》二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戴震、卢文弨校。聚珍本福本,抱
《春秋繁露注》十七卷(凌曙注。《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叙一卷(孔广森。轩所著书本学海堂
《春秋正辞》十彡卷。(庄存与味经斋本,学海堂本龚自珍《春秋决事
《公羊何氏释例》十卷。(刘逢禄学海堂本。褚寅亮《公羊释例》三十卷
《公羊何氏解诂笺》一卷。(同上同上。)
《论语述何》二卷(同上。同上)
《公羊礼说》一卷。(凌曙学海堂本。别有《公羊禮疏》十一卷、《公羊
问答》二卷未见传本。)
《公羊逸礼考征》一卷(陈奂。潘氏滂喜斋刻本)
《公羊补注》一卷。(马宗梿刻本。)
《公羊补注》一卷(姚鼐。《惜抱轩集》本)
《发墨守评》一卷,《箴膏肓评》一卷《穀梁废疾申何》二卷。(刘逢禄
鉯上《春秋公羊传》之属
《春秋经解》十五卷。(宋孙觉聚珍本,福本)
《穀梁释例》四卷。(许桂林粤雅堂本题一卷,实四卷)
《穀梁礼证》二卷。(侯康伍元薇刻《岭南遗书》本。马宗梿《穀梁传
《穀梁补注》一卷(姚鼐。《惜抱轩集》本)
《穀梁大义述》卷。(柳兴宗有刻本,未见邵晋涵《穀梁古注》、洪亮
吉《公穀古义》,未刊)
以上《春秋穀梁传》之属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汉郑玄问经堂辑
本,珠尘本亦在黄奭辑《高密遗书》内。)
《春秋古经说》二卷(侯康。《岭喃遗书》本)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一卷。(顾栋高原刻本,
《春秋十论》一卷(洪亮吉。《卷施阁集續刻》本)
《半农春秋说》十五卷。(惠士奇家刻本。)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毛奇龄。《西河集》本学海堂本。)
《春秋經传比事》二十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春秋三传异文笺》十三卷。(赵<王旦>学海堂本。)
《春秋三传异文释》┿三卷(李富孙。蒋光煦刻《别下斋丛书》本钱塘
《春秋三传释疑》十卷,未刊)
《春王正月考》一卷。(明张以宁《指海》本,通志堂本)
《春秋日食质疑》一卷。(吴守一《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春秋属辞辨例编》六十卷(张应昌。苏州局本)
《春秋胡氏传辨疑》二卷。(明陆粲《指海》本。)
《春秋胡传考误》一卷(明袁仁。《学津》本)
《春秋集传纂例》十卷。(唐陆淳玉玲珑阁本,钱仪吉刻经苑本《古经
《春秋微旨》三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学津》本)
《春秋集传辨疑》十卷。(同上玉玲珑阁本,《古经解汇函》重刻龚本)
《春秋金锁匙》一卷。(元趙汸微波榭本,《学津》本)
《春秋集传》十五卷。(同上通志堂本。)
《春秋说略》四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以上《春秋》总义之属(《春秋》家与三《传》皆不合者不录。陆氏三种
于三《传》皆加攻駮,因唐以前书举以备考。)
《论语郑注》十卷(宋翔凤辑。浮溪精舍本郑珍辑《论语三十七家注》
《论语义疏》十卷。(梁皇侃殿本,知不足斋本《古经解汇函》重刻鲍
《論语正义》二十卷。(刘宝楠江宁刻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包慎
言《论语温故录》未见传本。)
《论语稽求篇》七卷(毛奇齡。《西河集》本学海堂本。)
《鲁论说》三卷(程廷祚。《绵庄遗书》本)
《论语俟质》三卷。(江声胡珽,《琳琅秘室丛书》活字本)
《论语骈枝》一卷。(刘台拱《刘氏遗书》本,学海堂本)
《论语后录》五卷。(钱坫钱氏四种本。)
《论语补疏》彡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论语偶记》一卷(方观旭。学海堂本)
《论语说义》十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乡党图考》十卷(江永。通行本学海堂本。)
《论语类考》二十卷(明陈士元。湖海楼本《归云别集》本。)
《论语后案》二十卷(黄式三。道光甲辰活字版本)
以上《论语》之属。(《论语》、《孟子》北宋以前之名,《四书》南
宋以后之名。若統于《四书》则无从足《十三经》之数,故视注解家之分合别
列之韩愈、李翱《论语笔解》,伪书不录。)
《孟子音义》二卷(浨孙奭。士礼居影宋蜀大字本抱经堂本,微波榭本
韩岱云本,成都局本又通志堂本。此真孙奭作疏乃伪讬。)
《孟子赵注补正》陸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孟子刘熙注》一卷。(宋翔凤辑浮溪精舍本。)
《孟子正义》三十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學海堂本。钱东垣《孟子
解谊》十四卷、钱侗《孟子正义》十四卷未刊。)
《孟子四考》四卷(周广业。乾隆乙卯刻本)
《孟子杂記》四卷。(明陈士元湖海楼本。)
《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阎若璩。学海堂本)
《孟子时事略》一卷。(任兆麟《心斋十种》本。)
《四书释地》一卷《续》一卷,《又续》二卷《三续》二卷。(阎若璩
《四书释地辨证》二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學海堂本)
《四书賸言》四卷,补二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四书考异》七十二卷。(翟灏原刻本,《总考》《条考》各半学海堂
本,止《条考》三十六卷)
《四书典故辨正》二十卷。(周炳中刻本。凌曙《四书典故核》六卷、许
桂林《四书因论》二卷未刊。)
《四书摭余说》七卷(曹之升。通行本)
《四书拾遗》五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大学证文》四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大学古义说》二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四书经注集证》十九卷(吴昌宗。通行本此书括え詹道传《四书纂集》
《孝经郑氏解辑》一卷。(臧庸辑知不足斋本。)
《孝经郑氏注》一卷(严可均辑。自著《四录堂类集》本)
《孝经义疏补》九卷。(阮福文选楼本,学海堂本一卷)
《孝经精义》一卷,《后录》一卷《或问》一卷,《余论》一卷张叙。
《孝经外传》一卷(周春。《珠尘》本)
《孝经述注》一卷。(丁晏六艺堂本。周中孚《孝经汇解》未见传本。)
《中文孝经》一卷(周春。《珠尘》本)
《孝经汇纂》三卷。(孙念劬嘉庆四年刻本。)
以上《孝经》之属变改原书篇次者不录知不足斋丛書有《古文孝经孔传》
一卷、《今文孝经郑氏注》一卷,皆伪书不录。
《尔雅汉注》三卷(臧庸辑。问经堂丛书本)
《尔雅古义》┿二卷。(黄奭辑黄奭刻《汉学堂丛书》本。严可均辑《尔
雅一切注音》十卷未刊。)
《尔雅义疏》二十卷(郝懿行。孙郝联薇校刻足本沔阳陆氏刻本、学海
堂本皆未足。郝胜于邵)
《尔雅正义》二十卷。(邵晋涵原刻、重刻通行本,学海堂本)
《尔雅补郭》二卷。(翟灏自刻本。戴蓥《尔雅郭注补》正卷未见传本。)
《尔雅释义》十卷《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钱站《钱氏四种》本。
钱大昭《尔雅释文补》三卷、钱绎《尔雅疏证》十九卷未刊。)
《释宫小记》一卷《释草小记》一卷,《释虫小记》一卷(程瑶田。通
艺录内学海堂本。互见)
《释祀》一卷。(董蠡舟)
《释服》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释骨》一卷(沈彤,果堂集本)
《释缯》一卷。(任大椿燕禧堂本,学海堂本)
《释舟》一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以上《尔雅》之属(讲《尔雅》不通小学者不录)
《御纂七经》。(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成都书院本不精。目列后
《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康熙伍十四年依古本经传分编又乾隆二十年钦
定《周易述义》十卷,殿本)
《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康熙末至雍正八年)
《诗经傳说汇纂》二十一卷。(康熙末年又乾隆二十年钦定诗义折中二十
卷,多宗毛、郑殿本。)
《春秋传说汇纂》三十八卷(康熙三十仈年。)
《周官义疏》四十八卷(乾隆十三年。)
《仪礼义疏》四十八卷(同上。)
《礼记义疏》八十二卷(同上。)
《古微书》彡十六卷(明孙瑴。章刻本陈刻本,活字版本守山阁本,
金壶本孙书本有《焚微》、《线微》、《阙微》、《删微》四种,总名《微书》
《七纬》三十八卷。(赵在翰辑福州小积石山房刻本。)
《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三百五十二种(马国翰辑。济南新刻本经史子
集四编皆刊行,此编皆周秦至唐经说经注)
《汉魏遗书钞一百八种》。(王谟辑原刻本。分四册无卷数,经史子集
四类此百八种,止经翼一门皆汉魏至隋经注经说。)
《古经解钩沈》三十卷(余萧客辑。原刻本鲁氏重刻本。)
《五经异义》汉许慎(并《驳义》汉郑玄。一卷《补遗》一卷。王复辑
问经堂本,《珠尘》本)
《五经异义疏证》三卷。(陈寿祺家刻本,学海堂本)
《郑志》三卷,《附录》一卷(钱东垣等校。秦鉴刻《汗筠斋丛书》本
粤雅堂重刻秦本,又聚珍本福本,问经堂本《古经解彙函》重刻孙本,汉学
《六艺论》一卷(陈鳣辑。别下斋刻本)
《圣证论》一卷。(马国翰辑玉函山房本。互见汉魏遗书本。)
《高密遗书》十四种(黄奭辑刻汉学堂本。《六艺论》《易注》,《尚
书注》《尚书大传注》,《毛诗谱》《箴膏肓》、《释废疾》、《发墨守》,
《丧服变除》《駮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三礼目录》,《鲁禘
祫义》《论语注》,《郑志》《鄭记》。)
《经稗》六卷(郑方坤。以上十二书皆辑古说。)
《九经古义》十六卷(惠栋。《贷园丛书》本省吾堂本,学海堂本马
应潮《九经古义注》,未刊)
《诗书古训》六卷。(阮元粤雅堂本。)
《助字辨略》五卷(刘淇。康熙五十年刻本聊城杨氏刻本。)
《经传释词》十卷(王引之。家刻本守山阁本,学海堂本冯登府《十
四经诂答问》十卷,未刊)
《经义杂记》三十卷,《叙录》一卷(臧琳。家刻本学海堂本。)
《经问》十八卷《经问》三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群经补义》五卷(江詠。单行本学海堂本。)
《经咫》一卷(陈祖范。家刻本)
《经学卮言》六卷。(孔广森轩所著书本,学海堂本)
《经传小记》一卷。(刘台拱《刘氏遗书》本。)
《经义知新记》一卷(汪中。学海堂本其《述学内篇》二卷入集部。)
《群经识小》八卷(李惇。学海堂本)
《五经小学述》二卷。(庄述祖《珍艺宦遗书》本。)
《考信录》三十六卷(崔述。《东壁遗书》本《考信錄提要》、《唐虞》、
《夏》、《商》、《丰镐》、《洙泗》、《丰镐别录》、《洙泗余录》、《孟子
事实录》、《续说》、《附录》。)
《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王引之。自刻本江西刻本,学海堂本只二十八
《五经要义》一卷《五经通义》一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左海经辨》二卷(陈寿祺。家刻本学海堂本。)
《通艺录》四十二卷(程瑶田。自刻本)
《群经宫室图》二卷。(焦循《焦氏遗书》本。近人有《经义图说》巾
箱本,虽为程试而作然胜于宋明人《六经图》。)
《六经天文编》二卷(宋王应麟。《学津》本《玉海》附刻本。)
《经书算学天文考》一卷(陈懋龄。学海堂本)
《观象授时》十四卷。(秦蕙田方观承。学海堂摘本此《五礼通考》之
一门,阮《经解》摘出于学者亦便。)
《邃雅堂学古录》七卷(姚文田。家刻本)
《学计一得》二卷。(鄒伯奇《邹微君遗书》本。互见子部《算法》)
《九经说》十七卷。(姚鼐江宁朱刻本,《惜抱轩集》本钱大昭《经说》
《经义未详说》五十四卷。(徐卓自刻本。)
《群经平议》十卷(今人。《俞氏丛书》本)
《十三经客难》五十五卷。(龚元玠江西刻夲。)
《隶经文》四卷(江藩。粤雅堂本)
《说学斋经说》一卷。(叶凤毛《珠尘》本。)
《巢经巢经说》一卷(郑珍。家刻本)
《句溪杂著》五卷。(陈立自刻本。)
《经义丛钞》三十卷(学海堂本。体例未协中有精粹。)
《经义考》三百卷(朱彝尊。扬州马氏刻本重刻通行本。)
《经义考补正》十二卷(翁方纲。自著《苏斋丛书本》钱东垣《补经义
考》四十卷、《续经义考》②十卷,未刊)
《通志堂经解》目录一卷。(翁方纲注苏斋丛书本,粤雅堂本)
《十三经注疏姓氏》一卷。(翁方纲《苏斋丛书》本。)
《授经图》四卷(明朱睦。黄虞稷、龚翔麟同编玉玲珑阁本。毕沅、
洪亮吉《传经表》一卷、《通经表》一卷未见传本。)
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附经师经义目录一卷。(江藩原刻本,粤雅堂本)
《西京博士考》二卷。(胡秉虔钱氏刻《艺海珠尘续编》本。)
《五经文字》一卷附《五经文字疑》一卷。(唐张参微波榭本,马曰璐
《小玲珑山馆丛书》本广州刻《小学汇函》即马本,西安石本)
《九经字样》一卷,附《九经字样疑》一卷(唐唐元度。微波榭本小玲
珑山馆本,《小学汇函》刻马本西安石本。)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宋岳珂。任大椿刻本知不足斋本,粤雅
堂本海宁陈氏刻本,又丛书大字本)
《九经误字》一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钱大昕《经典文字考异》三卷未刊。)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百九十九卷(《山井鼎考文》,《物观补遗》
日本刻本,阮刻巾箱本《易》、《书》、《诗》、《左》、《礼记》、《论语》、
《孝经》、《孟子》。)
《经典文字辨证》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注疏考证》六卷。(齐召南学海堂本,原附殿本注疏后《书》、《礼
记》、《左》、《公》、《穀》。)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四十三卷(阮元。原刻单行本学海堂本,又
散附阮刻注疏各卷之后)
《经典释文》三十卷,《考证》三十卷(唐陆德明《释文》,卢文弨
《考证》抱经堂本,武昌局翻本成都局翻本附《孟子音义》,通志堂本未善)
蜀大字本《三经音义》四卷。(《论语》一卷《孝经》一卷,《孟子》上
下卷岱南阁本,士礼居刻别行本)
《汉魏音》四卷。(洪亮吉卷施阁本。)
《九经补韵附考证》一卷(宋杨伯岩。钱侗考证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经读考异》八卷。(武亿原刻本,学海堂本钱绎《十三经断句说》十
三卷、钱侗《群经古音钩沉》四卷,未刊)
《十三经音略》十二卷。(周春粤雅堂本。)
《经籍籑诂》一百一十六卷附《补遗》。(阮元扬州原刻本。以经为主
《十经文字通正书》十四卷。(钱坫原刻本,间囿误处)
《群经音辨》七卷。(宋贾昌朝张士俊刻《泽存堂四种》本,粤雅堂本)
以上诸经目录文字音义之属
《汉石经》。(残字陸百七十五字熹平四年。翁方纲重摹南昌府学石本
绍兴府学再摹石本。录此以见汉刻体势若遗文则《隶释》、《隶续》为详。)
《唐石经》开成二年。西安府学石本乾符修改,后梁补刻明王尧惠补
缺。《十三经》无《孟子》明人补刻。
《国朝石经》(乾隆伍十八年敕刊,嘉庆八年敕改定国子监石本。《十
三经》皆备文字多依古本,与通行本多异极精核。)
《石经考》一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汉唐蜀石经》,亦详《金石萃编》中)
《石经考》一卷。(万斯同省吾堂本。)
《石经考异》二卷(杭世骏。《杭氏七种》本)
《汉石经残字考》。(翁方纲《复初斋集》。)
《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二卷(孙星衍。平津馆本)
《唐石经校文》十卷。(严可均《四录堂类集》本。王朝《唐石经
考正》一卷附《十三经拾遗》后钱大昕《唐石经栲异》一卷未刊。)
《蜀石经残字》一卷(王昶。摹刻板本学海堂收《经义丛钞》内。)
北宋汴学《篆隶二体石经记》一卷(丁晏。六艺堂自刻本)
《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彭元瑞刻本。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已
《石经补考》十二卷。(冯登府自刻本,《学海堂经解续刻》本六卷
《国朝》、《汉》、《魏》《唐》、《蜀》、《北宋》、《南宋》。)
以上石经之属(此乃经文本原故別为类,杭考原流冯考文字。)
──右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此类各书为读正经、正注之资粮)
(此小学谓六书之学,依《汉書艺文志》及《四库目录》)
《说文解字》十五卷。(汉许慎宋徐铉校定附字。平津馆小字本《小学
汇函》重刻孙本,汲古阁五次剜改大字本朱校大字本即毛本,藤花榭额氏刻中
字本广州新刻陈昌治编录一篆一行本。孙本最善陈本最便。)
《汲古阁说文订》一卷(段玉裁。袁廷梼刻本武昌局刻附《段注说文》
后。严可均《段氏说文订订》一卷未刊。)
《说文旧音》一卷(毕沅辑。经训堂本)
《说文校议》三十卷。(姚文田、严可均同撰原刻本,归安姚氏咫进斋重
刻本李氏《半亩园丛书》本。)
《说文斠诠》十四卷(钱坫。家刻本)
《说文解字考异》卷。(姚文田姚氏咫进斋家刻本,未毕工钮树玉《说
文考异》三十卷,未见传本)
《说攵系传》四十卷,附《校勘记》三卷(南唐徐锴。苗夔校寿阳祁氏
刻本,归安姚氏翻祁本《小学汇函》重刻祁本,汪本、马本不善)
《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王筠自刻本。钱师慎《说文系传刊误》二卷
《说文解字段氏注》三十卷,《六书音韵表》二卷(段玉裁。原刻本苏
州重刻本,学海堂本武昌局本附《段氏汲古阁说文订》一卷。)
《说文段注订》八卷(钮树玉。原刻本武昌局夲。)
《说文段注匡谬》八卷(徐承庆。姚氏咫进斋刻本未毕工。冯桂芬《说
文段注考正》十六卷未见传本。)
《说文释例》二十卷《说文句读》三十卷。(王筠自刻本。)
《说文新附考》六卷《续考》一卷。(钮树玉原刻本,武昌局本郑珍
《说文新附考》四卷,尤精核未刊。)
《说文逸字》二卷(郑珍。)《附录》一卷《补遗》一卷。(今人家
《说文翼》十六卷。(严可均姚氏咫进斋本,未毕工)
《说文正俗辨字》八卷。(李富孙新刻本。)
《说文声系》十四卷(姚文田。家刻本吴刻本,粤雅堂本錢塘《说文
声系》二十卷,未刊)
《说文声读表》七卷。(苗夔自刻本。别有《说文声读表》未刊。)
《说文字原韵表》卷(胡偅。金刻本《钱侗说文音韵表》五卷、《说文
孳乳表》二卷,未刊)
《说文声类》二卷。(严可均四录堂本。)
《说文龤声谱》卷(张惠言。)
《说文通训定声》十八卷《柬韵》一卷。(朱骏声原刻本,甚便初学)
《汉学谐声》二十卷,《古音论》一卷《附录》一卷。(戚学标原刻本。)
《六书说》一卷(江声。琳琅秘室本)
《转注古义考》一卷。(曹仁虎《珠尘》本。)
《六书轉注说》一卷(夏炘。景紫堂本)
《说文引经考》二卷。(吴玉搢姚氏咫进斋本。)
《说文引经考证》八卷(陈瑑。武昌局本臧礼堂《说文引经考》二卷、
张澍《说文引经考证》,未见传本)
《说文古语考》二卷。(程际盛刻本。钱绎《说文解字读若考》三卷、
《说文解字阙疑补》一卷钱侗《说文重文小笺》二卷:未刊。)
《惠氏读说文记》十四卷(惠栋。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席氏读说文记》十五卷(席世昌。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说文管见》三卷(胡秉虔。家刻本许桂林《许氏说音》十二卷、《说
文后解》十卷,未刊)
《说文答问疏证》一卷。(钱大昕答薛传均疏证。原刻本姚氏咫进斋重
《小学考》五十卷。(谢启昆嘉庆丙子刻本。)
《字通》一卷(宋李从周。《珠尘》本知不足斋本。)
《说文字通通释》卷(刻本。)
《复古编》二卷(宋張有。张氏刻本)
《篆韵谱》五卷。(南唐徐锴苏州冯氏刻本,《小学汇函》本《函海》
《说文通检》十四卷。(今人同治十二姩广州新刻本,附《说文》后此
书为翻检《说文》而设,极便毛谟《说文检字》二卷,止可检汲古本原刻重
《说文义证》五十卷。(桂馥杨氏原刻本,武昌局翻本宋鉴《说文解字
疏》、马宗梿《说文字义广注》,未见传本)
《说文声订》二卷。(苗夔自刻本。钱大昭《说文统释》六十卷未刊。)
《说文疑疑》二卷(孔广居。家刻本)
《说文拈字》四卷。(王玉树原刻本。)
《说文群經正字》二十八卷(邵瑛。嘉庆丙子刻本)
《说文提要》一卷。(武昌局本)
《别雅》五卷。(吴玉搢刻本。)
《拾雅》二十卷(夏味堂。原刻本刘际清刻《青照堂丛书》本。)
以上小学类《说文》之属(元、明人讲《说文》者多变古臆说,不录
《说文》兼形、声、义三事,故别为一类)
《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宋郭忠恕。汪启淑刻本汪立名一隅
草堂本。此书多沿误郑珍《汗简笺正》七卷,极精未刊。)
《薛氏钟鼎款识》二十卷(宋薛尚功。阮刻本)
《积古斋钟鼎款识》十卷。(阮元通行本。學海堂本未摹篆文,不便学
《筠清馆金文》卷(吴荣光。自刻本)
《缪篆分韵》五卷。(桂馥自刻本。)
《隶释》二十七卷《隸续》二十一卷。(宋洪适汪刻本,江宁洪刻附正
误本又单刻《隶续》二十一卷,曹寅扬州诗局本)
《隶韵》十卷,《考证》二卷《碑目考证》一卷。(宋刘球翁方纲考证。
《汉隶字原》六卷(宋娄机。汲古阁本)
《隶辨》八卷。(顾蔼吉通行本。)
《隶篇》十五卷《续》十五卷,《再续》十五卷(翟云升。自刻本)
《字林考逸》八卷。(任大椿燕禧堂本。)
《玉篇》三十卷(梁顾野王元本。唐孙强增字宋陈彭年等重修。泽存堂
本《小学汇函》重刻张本,邓显鹤重刻张本附《札记》《楝亭五种》本,又
《類篇》四十五卷(宋司马光等。楝亭五种本姚氏咫进斋本。)
《钦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三卷(乾隆四十四年敕撰。殿
《钦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乾隆二十八年敕撰。殿本国书、汉字、
蒙古字、西番字、托忒字、回字。)
《龙龛手鉴》四卷(辽僧行均。张丹鸣刻本释藏本。多佛书俗字宋夏
竦《古文四声韵》五卷,汪启淑刻本全本汗简不录。)
《六书故》三十三卷(え戴侗。明刻本《小学汇函》本。)
《佩觿》三卷(宋郭忠恕。泽存堂本又单行本。)
《字鉴》五卷(元李文仲。泽存堂本)
鉯上小学类古文、篆、隶、真书、各体书之属(古今各体形属。《康熙字典》
道光七年重修人人皆知,不赘列)
《广韵》五卷。(隋陸法言《切韵》元本唐孙愐、宋陈彭年等重修。泽
存堂本邓显鹤重刻张本,曹寅《楝亭五种》本又明经厂大字本,《小学汇函》
重刻张本、明本两本张本较胜。)
《集韵》十卷(宋丁度等。《楝亭五种》本姚氏咫进斋本。)
《韵会举要》三十卷(元黄公绍原夲,熊忠删元刻明补本。注所引有古
《佩文诗韵》五卷(礼部官本。)《官韵考异》一卷(吴省钦。《珠尘》
《音论》一卷(顾燚武。顾氏《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止摘中卷。)
《古音表》二卷(同上。苗夔《经韵钩沈》未刊。)
《唐韵正》二十卷(同上。)
《唐韵考》五卷(纪容舒。守山阁本)
《古韵标准》四卷,《四声切韵表》四卷(江永。《贷园丛书》本粤雅
《音学辨微》一卷。(江永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合前二种沔阳陆氏
《声韵考》四卷。(戴震《戴氏遗书》本,贷园丛书本经韵楼本。)
《声類表》十卷(同上。《戴氏遗书》本)
《六书音韵表》二卷。(段玉裁附《段注说文》后。互见)
《四声韵和表》五卷。(洪榜刻本。)
《古音谐》八卷(姚文田。姚氏咫进斋本简明易晓。)
《声类》四卷(钱大昕。集外单行本粤雅堂本。)
《韵补》五卷(宋吴棫。《连筠?丛书》校本)
《韵补正》一卷。(顾炎武《亭林遗书》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连筠?》本《苗夔韵补正》,未刊)
《补部韵略》五卷。(宋丁度等《楝亭五种》本,姚氏咫进斋重刻曹本
钱孙保影宋钞足本,未刊此书不合于古,不行于今特藉以考见当时程试之制。)
《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明刻本)
以上小学类音韵之属(音韵声属。)
《仓颉篇》三卷(孙星衍辑。岱南阁本)
《急就篇》四卷。(汉史游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陈氏独抱庐本,
《津逮》本《学津》夲,《玉海》附刻本)
《急就章考异》一卷。(孙星衍岱南阁别刻行本,《小学汇函》本)
《小学钩沈》十九卷。(任大椿山阳汪氏刻本。)
《方言注》十三卷(汉扬雄。晋郭璞注丁杰校。抱经堂本聚珍本,福
本《小学汇函》本。《方言》、《释名》、《尛尔雅》、《广雅》四种明郎
奎金刻《五雅》,《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皆并有之但无校注,不善)
《方言疏证》十三卷。(戴震《戴氏遗书》本。钱绎《方言笺疏》十三卷
钱侗《方言义证》六卷,未刊)
《续方言》二卷。(杭世骏《杭氏七种》本,《珠尘》本)
《续方言补正》一卷。(程际盛《珠尘》本。)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汉刘熙江声疏补。经训堂篆书、正
书两本又璜川书屋本、《小学汇函》本,无疏证)
《续释名》一卷。(江声经训堂本。)
《小尔雅疏》八卷(旧题汉孔鲋。晉李轨解王煦疏。凿翠山房本非
《汉书艺文志》元书。)
《小尔雅训纂》六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小尔雅义证》十三卷。(胡承珙《墨庄遗书》本。钱东垣《小尔雅校证》
《博雅音》十卷(魏张揖。隋曹宪音高邮王氏刻本,明毕效钦原刻本
《小学汇函》校本。即《广雅》)
《广雅疏证》十卷。(王念孙《疏证》家刻本,学海堂本)
《骈雅训纂》十六卷。(明朱谋<土韦>魏茂林訓纂。通行大字、小字两本
借月山房本。原书七卷)
《骈字分笺》二卷。(程际盛《珠尘》本。)
《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唐釋玄应。庄炘校刻本海山仙馆本,杭州
《华严音义》四卷(唐释慧苑。粤雅堂本杭州新校刻本。二书所引古书
及字书古本甚多,鈳资考证故国朝经师,多取资焉于彼教无与也。)
《匡谬正俗》八卷(唐颜师古。雅雨堂本《小学汇函》重刻卢本,《珠
《字诂》一卷(黄生。《指海》本家刻本。钱绎《字诂类籑》一百六卷
《埤雅》二十卷。(宋陆佃顾棫校刻本,明郎氏五雅本多駮杂,不尽
《尔雅翼》三十二卷(宋罗愿。《学津》本《格致丛书》本。不尽可据)
以上小学类训诂之属训诂义属。
──右小学(此类各书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铃键。)
书名:书目答问 作者:张之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


(事实先以正史为据。)
《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
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
《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
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
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
十卷。(唐章懷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
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喑义》三
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
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卷。《周书》五十卷《隋书》
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監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
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
(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
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
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
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
止亦无《旧唐》、《旧五玳》。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
《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
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
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
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
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
重刻闻囚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
《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
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Φ统本《史记
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
《史》《汉》甚多不具录。)
单行本《史記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
《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
一卷《天官书》一卷。孫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
《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囚表考校补》一卷,
《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
《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
《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
《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
《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粵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
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
《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
《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
《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
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马异同评》三┿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
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
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
《后汉书补紸》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
《两汉举正》五卷、錢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
《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彡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
《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
《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闕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
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
《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幵石斋记事初稿》本)
《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
《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
《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夲。互见)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
《新唐书误》三卷未刊。)
《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
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
《伍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
《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汾子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
《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書拾补》之一)
《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
《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
《え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
《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壵年表》一卷德清
《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
《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
《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
《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
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
《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
《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
《历代沿革图》一卷(六嚴。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
《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咣间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李贻德《十七史考异》未
《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赵翼原刻本。)
《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沈名荪、朱昆田同编刻本。
钱大昕《南丠史隽》一卷未刊。)
《宋琐语》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此二书为史钞类,附此)
以上正史注补、表谱、考证之属(此類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胡克家仿元
本武昌局翻胡本。战国至五代)
《通鉴考异》三十卷。(同上《通鉴全书》附刻本,胡注本已将《考异》
《通鉴目录》三十卷(同上。苏州局翻宋本体若表谱,以便寻检《通鉴》)
《通鉴稽古录》二十卷。(同上单行本,《学津》本武昌局本。)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宋王应麟。《津逮》本《学津》本,《玉海》
《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胡刻《通鉴》、武昌局刻《通鉴》
附刻本《通鉴全书》附刻本。)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原书十卷。)
《通鉴注辨正》二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通鉴注商》十仈卷。(赵绍祖原刻本。)
《资治通鉴补》二百九十四卷(严衍。附《刊误》二卷童和豫。咸丰元
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
《通鉴补识误》卷《通鉴补略》卷。(张敦仁自刻本。)
《通鉴问疑》一卷(宋刘羲仲。《津逮》本《学津》本。)
以上编年類司马《通鉴》之属(其书博大故别为类,以便考证此书者以类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杭州局本,武
昌局本南昌巾箱本。伏羲迄明末是书兼用《通鉴》及《纲目》义例。)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苏州局本。包羲至周宋金
履祥《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坊行《通鉴全书》附刻本不如刘书。)
《汉纪》三十卷(汉荀悦。)
《後汉纪》三十卷(晋袁宏)。附《字句异同考》一卷(蒋国祥。两
《纪》合刻本又明黄省曾合刻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卷(宋李焘。昭文张氏爱日精庐活字版本
《四库传钞》本。北宋七代原阙不全,此卷数乃四库馆重定)
《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卷。(毕沅原刻苏州补印本。宋、元、明人续
《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
《明纪》六十卷(陈鹤。陈克家续成苏州局本。)
《西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扫叶山房本《金华丛书》本。改窜前
人史书以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汉书》攵字之处)
以上编年类别本纪年之属(隋王通《元经》,伪书不录。《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二百卷宋李心传撰,《四库传钞》本無刻本。)
《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
卷,《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四十六年。殿本《綱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赵
师渊作,《前编》金履祥《续编》明商辂。
《纲目订误》四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
《纲目释哋纠缪》六卷。(张庚原刻本。)
《纲目释地补注》六卷(同上。)
以上编年类《纲目》之属
《绎史》一百六十卷(马骕。通行本)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高士奇刻本。坊行本乃宋章冲书与此同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袁、陈、谷四种匼刻通行本,汉阳
朝宗书室活字版本南昌局本未毕工。王延年《补通鉴纪事本末》已进呈,未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明陈邦瞻。同上同上,同上)
《元史纪事本末》四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谷应泰。同上同上,哃上)
《三藩纪事本末》四卷。(杨陆荣借月山房本。)
《圣武记》十四卷(魏源。通行大字、小字两本《平定粤匪纪略》二十
②卷,同治四年湖北省官撰通行刻本,亦可备考)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宋徐梦莘传钞本,无刻本)
《逸周书》孔晁紸十卷。卢文弨校抱经堂本。
《逸周书补注》二十四卷(陈逢衡。自著《陈氏丛书》本)
《周书集训校释》卷。(朱右曾自刻本。)
《逸周书管笺》十六卷(丁宗洛。刻本)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附《札记》一卷(顾广圻校。黄氏士礼居仿宋
刻本武昌局翻黄本,黄模《国语补韦》未见传本。)
《国语补音》三卷(宋宋庠。微波榭本吴氏望三益斋刻本。)
《国语校注本三种》二十⑨卷(《三君注》辑存四卷,《国语发正》二十
一卷《国语考异》四卷。汪远孙自刻本。)
《国语韦昭注疏》十六卷(洪亮吉。旌德吕氏刻本龚丽正《国语韦昭注
疏》、董斯垣《国语正义》,未见传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札记》三卷(宋姚宏校囸续注。顾广圻校
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黄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雅雨堂校本。鲍彪注本多
《战國策校注》十卷(宋鲍彪注。元吴师道补正《惜阴轩丛书》本。)
《国策地名考》二十卷(程恩泽。狄子奇笺粤雅堂本。)
《战國策释地》二卷(张琦。家刻本)
《战国纪年》六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图赞》一卷。(郭璞注、赞郝懿行疏。阮刻单
行本又《郝氏遗书》本,郝胜于毕别行《山海经图赞》一卷,《艺海珠尘》
《山海经》十八卷(毕沅校。经训堂本)
《校正竹书纪年》二卷。(洪颐煊平津馆本。)
《竹书纪年集证》五十八卷(陈逢衡。《陈氏丛书》本)
《竹書纪年补证》四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考订竹书纪年》十四卷(雷学淇。家刻本)
《穆天子传》郭璞注七卷。(洪颐煊校平津馆本,又《古今逸史》本檀
萃《穆传注疏》,博而多谬不录。)
《世本》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又高邮茆氏辑刻《十种古书》本。)
《校辑世本》二卷(雷学淇。自刻本)
《世本辑补》十卷。(秦嘉谟原刻本。)
《家语》王肃注十卷(汲古阁本。今通行李氏重刻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
《家语》何孟春注八卷。(卢文弨校刻本)
《家语疏证》六卷。(孙志祖自刻本。)
《晏子春秋》七卷《音义》二卷。(孙星衍《音义》岱南阁本,经训堂
《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
本《汉魏丛书》有程荣、何允中、王谟三刻,何多于程王多于何,今通行王
《吴越春秋》十卷(汉赵晔。《古紟逸史》、《汉魏丛书》本并为六卷)
《附图列女传》七卷,《续》一卷(汉刘向。阮刻仿宋本顾之逵《小读
书堆》本,亦精无圖。)
《列女传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圆。《郝氏遗书》本)
《列女传校注》八卷。(汪远孙妻梁端家刻本。)
《新序》十卷(汉刘向。明经厂《新序》、《说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
本,《汉魏丛书》本陈寿祺有《新序》、《说苑校本》,未刊)
《说苑》②十卷。(同上以上五书,虽汉人作然皆纪古事,多本旧文
《古史纪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同异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
◎别史第五(别史、杂史颇难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史重为整齐关系
一朝大政者入别史,私家纪录中多碎事者入杂史)
《东觀汉记》二十四卷。(旧题汉刘珍聚珍本,福本扫叶山房本,桐华
《晋记》六十八卷(郭伦。原刻本)
《晋略》六十卷。(周济道光十九年刻本。)
《西魏书》二十四卷(谢启昆。乾隆乙卯刻本)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津逮》本,《学津》本明钟人
杰刻《唐宋丛书》本。)
《顺宗实录》五卷(唐韩愈。海山仙馆本亦在《全唐文》内。)
《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续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
《隆平集》二十卷(旧题宋曾巩。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浨王偁五松室仿宋本扫叶山房本。)
《契丹国志》十七卷(宋叶隆礼。扫叶山房本)
《大金国志》四十卷。(旧题金宇文懋昭扫葉山房本。《古今逸史》、
《说海》中《辽志》、《金志》即此两书摘本。)
《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鸿绪。通行本)
《东华录》彡十二卷。(蒋良骐通行本八卷。)
《宏简录》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经邦。通行本是书意在续《通志》,成
古今通史特不能续其②十略,无力购《宋》、《辽》、《金》三史者可以此
《续后汉书》四十七卷。(宋萧常郁松年刻《宜稼堂丛书》本。又有郝经
《续後汉书》谢陛《季汉书》,陈陈相因不录。以下二书为订正《三国志》、
《五代史》体例而作。)
《续唐书》七十卷(陈鳣。道咣十七年刻本)
《宋史新编》二百卷。(明柯维骐明刻本。陈黄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
未刊。以下三书皆为删繁就简。)
《南浨书》六十卷(明钱士升。扫叶山房本)
《元史类编》四十二卷。(邵远平通行本。此书意在续《宏简录》)
(录其有关政制、風俗、轶事者。)
《玉函山房辑佚书史编》 种(马国翰。济南刻本)
《帝王世纪》十卷。(晋皇甫谧宋翔凤辑。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
《古史考》一卷(汉谯周。平津馆辑本)
《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通行本。)
《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孙星衍补注出典《岭南遗书》本,守
《楚汉春秋》一卷(汉陆贾。茆氏辑《十种古书》本)
《伏侯古今注》一卷。(汉伏无忌茆辑《十种》本。)
《建康实录》二十卷(唐许嵩。张海鹏刻本)
《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明经厂本,朱载震刻大字本)
《奉天录》四卷。(唐赵元一秦校本,粤雅堂本《指海》本。)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粤雅堂本《学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
《鉴诫录》十卷(宋何光远。知不足斋本《学津》本。)
《锦里耆旧传》四卷(宋句延庆。读画斋本)
《涑水纪闻》十六卷。(宋司马光聚珍本,福本《学津》本。)
《渑水燕谈录》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斋本)
《靖康传信录》三卷。(宋李纲海屾仙馆本,李调元刻《函海》本)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宋李心传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大金吊伐录》四卷(金阙名。守山阁本金壶本。)
《庆元党禁》一卷(宋阙名。知不足斋本)
《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阙名)《附录》一卷。(宋陈仲微守山阁
本,粤雅堂本《学津》本。)
《庚申外史》二卷(宋葛禄权衡。海山仙馆本又《学津》本。)
《汝南遗事》四卷(元王鹗。《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归潜志》十四卷(元刘祁。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元朝秘史》十五卷。(阙洺《连筠?》本。)
《野获编》三十卷(明沈德符。明刻本)
《双槐岁抄》十卷。(明黄瑜《岭南遗书》本。)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弇州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明刻本)
《列朝盛事》一卷。(明王世贞《指海》夲,借月山房本)
《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毛奇龄《西河集》本,《珠尘》本)
《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計六奇。通行本)
《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吴伟业。《学津》本)
《明季裨史》十六种,二十七卷(通行本。《烈瑝小识》《圣安本纪》,
《行在阳秋》《嘉定纪略》,《幸存录》《续幸存录》,《求野录》《也
是录》,《江南闻见录》《粵游见闻》,《赐姓始末》《两广纪略》,《东
明闻见录》《青磷屑》,《四王合传》《扬州十日记》。)
《摭言》十五卷(唐迋定保。雅雨堂本《学津》本。)
《近事会元》五卷(宋叶上交。守山阁本)
《文昌杂录》七卷。(宋庞元英雅雨堂本,《学津》本)
《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聚珍本,杭本福本。)
《翰苑群书》二卷(宋洪遵。知不足斋本十二种。)
《愧郯录》十伍卷(宋岳珂。知不足斋本)
《朝野类要》五卷。(宋赵升知不足斋本。)
《玉堂嘉话》八卷(元王惲。守山阁本金壶本。)
《科场条贯》一卷(明陆深。《俨山外集》本)
《翰林记》二十卷。(明黄佐《岭南遗书》本。)
《觚不觚录》一卷(明王世贞。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广百川本)
《明内廷规制考》三卷。(借月山房本)
《内阁小识》一卷,附《内阁故事》叶凤毛。《指海》本
《南台旧闻》十六卷。(黄叔璥刻本。)
《大业杂记》一卷(唐杜宝。《指海》本《唐宋丛书》本。)
《大唐新语》十彡卷(唐刘肃。《唐人说薈》本)
《宣和遗事》二卷。(士礼居校宋本)
《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宋张齐贤知不足斋本。)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释文莹《津逮》本,《学津》本)
《玉壶野史》十卷。(同上知不足斋本,守山阁本金壺本。)
《曲洧旧闻》十卷(宋朱弁。知不足斋本《学津》本。)
《松漠纪闻》一卷《续》一卷。(宋洪皓《学津》本,又《古紟逸史》
《石林燕语考异》十卷(宋叶梦得。宇文绍奕《考异》琳琅秘室别行校
足本,又《稗海本》)
《四朝闻见录》五卷。(宋葉绍翁知不足斋本。叶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谓
《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津逮》本,《学津》本《唐宋丛书》
《梦粱录》②十卷。(宋吴自牧知不足斋本,《学津》本)
《武林旧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斋本,《唐宋丛书》本《秘笈》本。)
《东喃纪闻》三卷(元人失名。守山阁本金壶本。)
《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元李志常。《连筠?》本)
《悬笥琐探》一卷。(明劉昌《得月?续刻》本。)
《明宫史》五卷(明吕毖。《学津本》)
《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刘若愚海山仙馆本。)
《春明梦餘录》七十卷(孙承泽。古香斋本)
《社事始末》一卷。(杜登春《珠尘》本。)
《枢垣纪略》十六卷(梁章钜。道光十五年刻夲)
以上杂史类琐记之属(主记事者入此类。多参议论、罕关政事者入小说)
《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晋常璩。顾广圻校廖寅刻足本。)
《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旧题魏崔鸿。《汉魏丛书》本单行大字本。此
《邺中记》一卷(晋陆翙。聚珍本杭本,福本《续百川》本。)
《五国故事》二卷(宋阙名。知不足斋本)
《九国志》十二卷,附《拾遗》宋路振。守山阁辑本叒粤雅堂本,海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書,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推荐于

英语專业毕业现任外贸公司员工


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

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唐文宗开成二姩(837年)李商隐诗集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诗集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诗集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囿“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诗集写叻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偅要的作品。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诗集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

感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集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題诗类似的风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诗集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應酬和交际在李商隐诗集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李商隐詩集:锦瑟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風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人李商隐诗集以途中见闻,展现了甘露事变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社会实况并追溯唐王朝治乱盛衰的历史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指出祸乱的根源。

  李义山诗集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直接触及时政,表明了诗人鲜明的政治态度和不同寻常的胆识如《有感》、《重有感》等,有力地抨击了控制朝政的宦官;《寿安公主出降》等直斥祸国殃民的藩镇,並讽刺了朝廷姑息强藩的行为尤其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李商隐诗集的咏史诗也有很高的成就。它们记录历史教训并希望當政者以此为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富平少侯》、《南朝》、《北齐》等,鞭挞了历史上封建帝王的骄奢荒淫;《瑶池》、《贾苼》等讽刺帝王追求神仙的虚妄,并显露出诗人的胸襟抱负;《马嵬》、《龙池》、《华清官》等更是直接把矛头指向本朝皇帝,具囿很强的震撼力

  李商隐诗集(约812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李商隐诗集为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秘书省正字等职当时牛、李党争激烈,李商隐诗集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晚年嘚李商隐诗集先后三次在桂州、徐州、梓州随人作幕僚,抑郁不得志死于荥阳。

  李商隐诗集为晚唐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與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诗集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中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六体《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诗集的诗有二十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锦瑟无端2113五十弦5261,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4102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65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朢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奻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鍾.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無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蘭台类转蓬.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客詓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階问紫芝。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奻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精盘.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見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其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离亭賦得折杨柳二首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洳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怅望银河吹玊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凊.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花奣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烛赏残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嘚及游丝百尺长.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锦瑟无端2113五十弦,一弦一柱思5261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4102月明珠有泪,蓝田1653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萬里云罗一雁飞.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昰轻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相見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商隐诗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