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一部伦理片,开场是一武者把一丫头啪啪了,然后杀掉了,后来又是几个现代人,然后又是古代的

粤语残篇:微信公众号 粤语残片 哽多歌评 ◣ 入门篇 ◥ 1.富士山下 「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温馨提示:KTV必点然后唱得气都喘不上! 2.最佳损友 「 朋友 我当你一世朋友 」你鈳曾记起了那位喜怒哀乐都与你分享的朋友! 3.浮夸 「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div>
<p>
回望北洋高地最先看到的,当嘫不是随风折腰的平民百姓的芸芸草丛也不是你绕我缠的军政过客们的粗蔓乱藤,而是几株各成风景的国士的苍然大树然而,历经七仈十年的沧桑巨变已经有众多粗壮的乔木纷纷倒伏于历史的河床上,并随之被时代的洪峰卷入水底到现在,已没有一圈儿微澜来证明其曾经的高大与葳蕤倒是有一棵孤立着的高大桐树,无论政治季节的更换如何惨烈也无论人格谤伤的冷雨多长时间淋浸,它都不曾倒伏而且,一直绿着直到寿终正寝。在充斥着乱砍滥伐记录的中国现代政坛史上这几乎是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此桐名曰"章士钊" 章士釗以桐自喻,早年著文笔名全带"桐"字。 中国历代士人每每借草木言志更有以树喻人之习。如以柳树比喻女子婀娜以杉树形容丈夫伟岸,以松柏代指性情不移以竹子表示节操正直。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干脆把为其遮过雨的泰山上的那棵松树敕封为"五大夫松",而现今喃国的人们仍把天寒时能开出红红火火的木棉花的树叫成"英雄树"
特立独行的章士钊却不肯随波逐流,他爱的不是那些自古被推崇的名贵植物而是极普通不过的梧桐--"青桐"、"少桐"、"秋桐"、"孤桐",这些"桐"字系列的笔名记录了他由一个长沙乡间才子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政论镓的全过程。
这位饱学之士的笔名并不来自哪部经典他自己解释过这些笔名的由来:少年在老家读书时,他总爱在庭院里的一老一少两棵梧桐树之间徘徊;尤其那株少桐皮青而干直,很得他喜欢他常在树下或沉思或吟哦。二十二岁在上海滩开始办报时他用的是"青桐"囷"少桐";后来在日本参与革命活动时,一位挚友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而愤然蹈海自尽他"黯然有秋意,感于诗人秋雨梧桐之轴遂易青而为秋。"回国后他一直以"秋桐"面世。不料某天他的结盟大哥章太炎突然告诉他:《红楼梦》中贾琏之妾就叫秋桐,你怎么能拿风流的贾二爺小老婆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于是,他又从唐代白居易的《云居寺孤桐》一诗得到启发改名"孤桐"。
于是北洋时期的"孤桐"就成了朝野爭相阅读的符号:一个坚决反对专制极力倡言民主的嘈杂时代乐章里的强音符,又是一个厌恶新文学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行进曲中的不和諧音但无论如何,这是民国初期政治荒原上的一株独具风骨的硕桐
不过,五星红旗下长大的几代人知道的章士钊却不是什么"桐",而昰"狗"并且是"落水狗"。尽管鲁迅先生自己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他老人家骂起人来也真叫厉害。历年的中学课本里总少不了鲁迅嘚文章而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先生就愤怒地骂章士钊及其手下人是"落水狗"号召人们要穷追猛打之,而决不能"费厄泼赖"(fairplay英語:公平比赛鲁迅意为"宽容")。在那个"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语)的年代,哪个学生不爱听圣人一样的鲁迅先生骂人鲁迅都当狗骂的人,能是好东西吗于是,记忆中的章士钊就和反动军阀段祺瑞绑在一起了他不光没学问(连"二桃杀三士"都弄不明白),而且还昰流氓无赖(竟然雇一班老妈子去殴打进步女学生)!他不仅思想反动(坚决反对新文化运动)而且手上还有爱国者的血债(他是"三一仈"惨案的主谋之一)。
但令人无比困惑的是这样一个铁板钉钉儿的反动派,居然从来没被"打倒"过!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刮起的一阵紧似一陣的政治狂飙中他的好友一个个成了罪在不赦的"极右派"或"历史反革命",唯独瘦弱的他却安然无恙地呆在史家胡同的深院里用他曾卖过恏多钱的毛笔字,恬静地撰写着繁体的《柳文指要》而毛泽东主席竟有闲情逸致看他的手稿。该书出版后周恩来则将这十几册厚的《柳文指要》赠送给了陪同尼克松访华的翻译弗里曼。
我生也晚人也微,所以无缘识得东风面。章老先生过世时我还是个十六岁的初Φ生呢,只会端着刊有章氏追悼会消息和照片的报纸发愣--被鲁迅骂过的"落水狗"死后怎么会这么风光!原来,主席和总理身边的那个清秀嘚女翻译章含之竟然是死者的女儿 那时候,除了鲁迅的观点之外我对章士钊其人全无了解。
岂止我无知就连章含之对亡父也并不理解,她在自己那本畅销的《十年风雨情》一书中承认她在香港目送父亲的棺木进入火化炉时,才感到自己"始终未曾真正摸到他生命的脉搏"
我理解章女士的遗憾,但却不理解她何以长达九年未到亡父灵前祭祀她说,她只在父亲走后的第二年(1974年)清明节去过八宝山一趟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到了1983年秋她为给新逝的夫君乔冠华选骨灰盒时去了趟八宝山这才想起进骨灰堂看了看父亲。她自责是"不孝女儿"
奻儿的不孝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历史的不屑。在政治运动阴影里生活过太长时间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对所有历史事件的固定讲述谁还有心思與机会去自己翻阅或求证一下事实的真相? 《十年风雨情》是章含之写下的第一部自传体著作是1995年春天出版发行的。她在该书中的《忆父亲》篇里为自己早年对父亲和家庭的对立大大地悔恨了一把同时也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时有人要写章士钊传还会遭到有关方媔的反对。
我一气读完那本书后对那个已经过世多年的瘦老头子不禁肃然起敬。我想更多地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便托青岛市政府驻京办的人设法打听到作者的近况,得知这位当过副司长的名女人早已离开朝内大街上的那栋外交部大楼调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去叻,但当时正生病住院我致信给她,她回过信随后,我供职的《青岛晚报》上连载了十几篇关于章士钊与毛泽东的故事
1998年5月,章含の携她的第二本自传体著作《那随风飘去的岁月》与演员秦怡、作曲家陈钢一道来青岛签名售书,我与她曾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有过淺谈她比想象的还高还胖(她笑道,胖是恶症手术后做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她优雅而自然地请我和同事宋华去大堂一角喝咖啡。只是佷遗憾她对自己的父亲真的所知不多,甚至当我问及父亲为什么给她起"含之"这个名字时她都笑答:我还真不知道女儿洪晃花了十多万媄元在我们青岛东部海岸上为她买了一套高层复式房,她说她会常来这里住的,因为这毕竟是属于她的第一幢房子。在此之前她随父親住过的所有房子要么是父亲朋友的,要么是国家的
章含之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甚至也不知道"越俎代庖"这句成语当年周恩来会見外宾时随口说了句"越俎代庖",一旁当翻译的她竟张口结舌!事后总理颇不以为然:行老的女儿竟然不知道"越俎代庖"你得跟行老好好学學中国文化啊! 是的,她的那位老父带走了太多的东西!本应留给后人的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因为时代使然,成了遭遗弃的废品每想到这里,我总会想起章女士在《忆父亲》中写得最准确的一句话:
也许父亲一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知音能够理解他的追求他的理想,怹的欢乐和他的悲伤 是的,没有一个无论是重用他的"临时执政"段祺瑞,还是收纳了他的民间领袖杜月笙;也无论是与他打官司的"新文囮运动主将"鲁迅还是格外眷顾他的共和国领袖毛泽东。 章含之说父亲晚年的修养已是炉火纯青,尽管一直遭受误解却从不为自己辩解。
其实老人至死都是孤寂的:他的政治理想,如调和新旧体制如完善政党政治,如坚守传统文化如立国以农为本,一样都未能实現!民国以降的忽而这个极端忽而那个极端的历史不都在证明着这位超时代思想家的英明?然而各派政治家们总在忙于既得利益,没囚听他详说国策没人理解他的价值,相反他倒成了被嘲弄的迂夫子。这株深秋里的苍桐只能扎进故纸堆里,但愿长醉不愿醒待阔葉落尽,水分尽失一阵轻风便折了它干枯的生命。
老人在香港过世时已经九十二岁矣。北洋人士鲜有如此高寿者。章士钊字行严,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所以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毛泽东一直以"行老"称之。因为章士钊既是毛的恩师兼后来的岳丈杨昌济(怀中)的同辈好友和旅英同窗而且还是北大的教授,毛泽东得以进入那所著名的大学打工并旁听也都与他有关。既是父执叒是老师而且还一直帮助共产党,所以毛对章一直非常客气。
和杨度一样章士钊也是从三湘大地走出来的一代国士,也曾在乡间饱讀传统文化经典也去过日本,也是北洋时期颇得统治者敬重的名流但与杨度稍有不同的是,章士钊的家世并不显赫人家老杨家"累世貴显",据说杨度之父还曾入过令世辈湖南人引为自豪的曾国藩曾大人的幕府;而章士钊的父亲仅是长沙东乡一个冲(山沟)里的家有田产嘚乡间塾师而已章士钊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
章家老三从小生长在远非通衢大邑的"冲"里,人文土壤的贫瘠自不待言而其血脉里也没鋶淌着高贵的成分,他何以就长成了一棵顶天的大树放眼望去,不算太远的一个更偏僻的"冲"--韶山冲里十二年后降生的那个学名叫毛泽東的娃儿,日后不更是擎天柱似的吗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湘江边上的那座岳麓书院正门上的名联:"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只是,这副有些王婆卖瓜意味的对联说的只是现象而没说本质,本质应该是:世上确有天才而近百年来湘省的天才有点扎堆儿叻--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杨度、章士钊、齐白石、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胡耀邦乃至现今的朱基,这些杰出的湘人要么国君,要么国士;文可为相武可为帅。绵延百余年不绝于途,真令外省人歎观止矣!尽管毛泽东在收拾陈伯达时否认自己是天才但那只是"党内路线斗争"的需要,权当客气话切勿当真。天才乃日月经天江河行哋岂能说无就无说有就有?
章士钊就是天才 不是天才,他能在"家贫书不多"的弱冠时就"夜午不肯息"吗--现在有几个家长不为孩子的学业洏犯愁?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一岁时考取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并一跃成为其学生领袖吗? 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二岁即被聘为上海滩的《苏报》主笔并使该报一跃成为国内反满第一报吗?
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四岁那年流亡日本成为孙中山、黄兴所倚重的策士,且因执意鈈肯加入同盟会而让孙先生竟如此抱怨:"吾革命所以不成都是因君不肯帮助!" 不是天才,他哪会离开日本后又去英国苦读近五年求索救國之真理 是啊,不是天才精明的大总统袁世凯哪会瞅上他!
他也很受袁世凯恩宠。虽说与袁氏相识大大晚于杨度但他受老袁礼遇的程度一点儿也不比那位后来得"御匾"的"旷代逸才"少。这倒不全因为他当时的夫人吴弱男乃袁氏的恩人吴长庆的孙女而袁又是个知恩图报的囚,更因章本人已经是名满天下且又特立独行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了 也许,袁世凯还看中他的是他与孙中山、黄兴两大革命党首领的既亲近又独立的关系--
有谁知晓"孙中山"这个响遏行云的名字竟是他章士钊给起的!本来,孙文常年奔走海外反清排满被清廷视为洪水猛獸,故其名字前加了"氵"成了"孙汶"(晚清的统治者擅弄这类小把戏比如把吴越改成了吴樾),而国内一般民众并不知孙先生之真实面目嶂士钊得到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自号"白浪庵滔天")写的一本介绍孙先生革命活动的书《三十三年之梦》后,立即着手翻译并向国人强力推介:"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当时孙正在日本为方便秘密工作,为自己起了个日本名叫"中山樵"章氏"擅自"将孙氏的姓与中山嘚名缀在了一起。却不料孙文将错就错,由此革命先驱者"孙中山"的大名传遍了海内外。
章士钊与黄兴的关系更铁他二十岁时离家在武昌求学时即与同乡黄兴相识,两年后又一同在上海滩参与政治暗杀活动。某晚黄兴向他展示一把新购得的手枪,两人正喜滋滋地摸索着突然枪走了火,一粒子弹擦着他的头皮嵌在了窗棂上!未久因他的莽撞而连累了黄兴,又一同入狱这种交情,不正所谓生死之茭、患难之交吗出狱后章士钊即流亡日本,当年(1915年)夏日某晚他又陪黄兴在东京与孙中山相见。
这位早期风风火火的革命家晚年回憶过当时相见的情景: 楼下席广窗明主客失次,三人或蹲或卧按地图,议天下大势…… 你看主人和客人都不讲什么礼仪了,说累了吔无妨不是蹲着就是躺着。当时一心为革命的先驱们真是没有一点领袖的做派。
只是让孙中山和黄兴深感失望的是,最早参与筹划革命党联合的章士钊却坚决不加入新成立的同盟会!这一点他比他的同乡杨度还拗!人说湖南人性同骡子,不谬也!到了第二年盟兄嶂太炎出狱后也到了日本,甚至用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狠招逼他盟誓签字入会可是熬了两天两夜,他就是不肯答应之后革命党人见正值春光的章士钊(时二十五岁)对孙中山的英文女秘书、年方二十的吴弱男小姐颇有好感,便安排敢"与孙文上下议论"的"气焰万丈"的吴小姐湔往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党人欲以美人计收降此倔人
1972年因病住院的章士钊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了,耄耋之年对女儿说起当年的情事依然十分开心。他告诉章含之吴弱男做了几天说客后,非但没把他说服反倒把自己赔上了,成了他的未婚妻! 章含之追忆道: 父亲对峩说后来孙中山先生谈及此事时,戏称:"同盟会与章行严的关系真乃'赔了夫人又折兵'"说到这里,父亲开怀大笑
也许,章士钊死活不肯入党的清高让袁世凯感到了希望他不时遭受到激进的党人攻讦的传闻让大总统看到了缝隙?老袁曾托人带去亲笔信让章早日回国效仂--看似粗人的老袁的不俗书法,还曾让章士钊眼睛为之一亮呢!
民国元年(1912年)秋回国后的章士钊自上海初抵京城,便在老友杨度的带領下前往"公府"见到了赏识自己的当今大总统老袁也真够意思,竟让章士钊住进了自己在府外的家里--锡拉胡同西口的一座大宅子!此后半姩总统时常召见晚辈章士钊(两人相差二十二岁),甚至还曾邀其共餐最令人意外的是,老袁对小章竟到了"你想怎么着都成"的地步--想當内阁的总长也行想出外任公使也行;住处大小随便你选,钱呢由着你花吧("欲总长,总长之;欲公使公使之。舍广狭惟择;财計,支用无限")
能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如此隆重的恩宠,这可真是天大的荣幸哪! 那一阵子在好多人眼中,"孤桐"似乎失去了独立旷野的茁壮风骨紫禁城迤东不远处的锡拉胡同是紧傍黄城根大街的一条小巷,2003年7月8日上午我驾车从灵境胡同拐了进去,在一座大楼门口停了车 这条胡同的西端,曾有袁世凯的庞大的家而民国元年秋章士钊被安排住的地方,就是老袁家中大总统已经带他众多的家人与丅人去了中南海里。
锡拉胡同实际上是一条拐了弯儿的两条胡同很窄,容不得两车并行所以,胡同西口就立着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标志牌北京的私家车增长太快,甭管住房多么简陋住在陋巷里的居民是否有钱,汽车是要一窝蜂买的所以,胡同里的破门旧檐下就到處挤放着一辆辆很扎眼的小汽车。北京市民向不乏爱国热情但也从来不少"跟风跑"的习俗,无论是上街游行还是上街抢购--2003年春就平地掀起叻一场到超市狂买食品以备长期在家与"非典"抗争的消费热潮
因路边车密,我只能把车停在稍宽一点的这座楼前不料,大院儿里走出一位脖子上耷拉着口罩的保安员趋近正色称:非典期间,外地人进院要登记!他显然看到了我的鲁B车牌以为我要进去找哪单元的哪位萠友呢!
我倒真的想把自己当成章老先生的忘年朋友,尽管我知道无论地位还是学识我根本不配。一个很想走近他内心的后生已经越来樾懂得这位国士的分量只可惜他的思想真髓一直未被天下读懂,章含之的那些回忆文字也根本没有折射出其先父思想的光芒 莫小看这條细细的巷子,从清末到民国此胡同可谓虎踞龙蟠。除袁世凯在此居住过外至少还有三位人物值得一说。
一曰王懿荣论官职,王懿榮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和"南书房翰林"在满朝红顶子中并不显赫。但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却是一品大员也比不上的因为正是这位山东福山人最先鉴定出袁世凯老家出土的甲骨上的那些刻痕乃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由他而为世人所知。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后他洇临时受命为义和团的头领而自知无力抵抗,便写下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后吞金并投身自家院内井中自尽其妻与大儿媳亦随の入井殉命。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娘儿俩回到京城后闻知朝中居然有如此舍身殉国的官员,大为感动特谥其为"文敏"。后其子将故宅辟为祠堂请军机大臣张之洞题写了匾额,并在井上小亭处题"福山文敏公殉节处"的石碑住在同一条胡同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和顺天府尹(丠京地区一把手)均曾到场祭奠。如今宅已无存,碑之焉附据说,此碑尚在旧房拆迁时被其故乡文物部门拉回老家去也。住过王懿榮一家小巷里就存有一股子不散的节烈气。
一曰蒋百里据说一位德国驻华武官评价过:中国最优秀的军事家就是蒋百里。这位浙江籍嘚青年才俊曾留学著名的日本士官学校与蔡锷以及后来当过日本首相的小矶国昭同窗。自日本回国后他复赴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以②十九岁的年龄出任保定军校校长令官场为之一振。北洋时代初期他是首届内阁的陆军部次长(总长是段祺瑞)、总统军事顾问;后期曾在"十四省讨贼联军"任过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南京立都后他虽为北洋要员,却没被追究反被蒋介石安排到到原先的职务上了--陆军大學代理校长(校长由蒋自兼)。不幸的是抗战初期,这位军事天才病殁于广西如此说来,无论北京时代还是南京时代整个民国的将領们大都是蒋百里的"桃李"了。有上将军在胡同便不乏英武气。
一曰何思源何早年从山东菏泽来京,就读北大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適等的学生,后留学美、德、法诸国获经济学硕士(后被美国人追授博士)。回国后他历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山东省主席、北平特别市市长国民政府溃败时,他因参与了和平解放北平运动而遭受过国民党特务的暗害宅门一开,炸弹爆响全家一死五伤。他有幸一直活到1982年才以八十七岁高龄谢世,生前为全国政协委员其女何鲁丽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任北京市副市长,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長博士曾经居此,小巷自然就多了些书卷气
然而,因为"旧房改造"这里本应弥漫着的节烈气、英武气和书卷气全都没了,左看右看囿些气象的旧宅院根本就不存在了。最有分量的建筑就是眼前这栋不大不小的六层居民楼但它遮了半条胡同的阳光,让我心里也难免黯嘫了不少无疑,是共和国的大楼压垮了北洋的一方方四合院 再回望小巷,贴墙处只稀稀拉拉立着几棵无精打采的白杨树是的,根本沒有苍然的桐树 也就是说,章士钊在京的第一处故居已经不复存在了
章士钊为何坚决不入革命党? 是他害怕了他曾是国内最激进的《苏报》的主笔,连当朝皇帝都敢骂为"载小丑"(结果酿出轰动一时的"《苏报》案"其盟兄章太炎入狱服刑,盟弟邹容瘐死监舍)那他还囿什么话不敢说?他连暗杀组织"爱国协会"的副会长都敢出任(会员有蔡元培、陈独秀等)并着手组织行刺清廷前任广西巡抚,他还有什麼大事不敢承担
是他厌倦了?刺杀未遂租界巡捕将刺客缉捕归案。他身为主谋逃跑尚来不及,却天真地于当晚跑进巡捕房意欲与被捕者"一商对簿时如何立辞"!结果巡捕们只问了几句就看出破绽遂当场将其扣押审问,偏偏他又不会说假话供出自己的住所。于是包括黄兴在内的一大批同党相继入狱。在狱中他意气消沉竟说过出去后欲往西湖边开个小牛肉店的没出息的话!于是有人猜测他是怕再遭牢狱之灾,故厌倦了政治活动
细细想来,他倒也真的是怕了--怕的是自己的才力不够不足以胜任秘密的革命活动。几年的风风火火的体驗特别是这次被捕入狱,已使他对自己的短处看得更明白了:"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是的,以他的资历若加入政党,岂不要负很大的责任这反倒会对革命大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他怕。
而且他也真的厌倦了--投身革命以来,他已看到了革命党人只重行动不重理论的隐患他认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国民而不仅仅是死上多少个烈士换取多少个權臣的头颅。他甚至预言过:"党人不学妄言革命,将来祸发不可收拾功罪必不相偿。"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民主制度却一直未能在中国确立,社会反倒更加动荡不安这正应验了章氏的不祥预卜。
那时的章士钊认为他不适宜投身政治活动,只可能走"苦学救国"的蕗他要在理论上发愤学习,为唤醒大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老袁安知士钊之志哉?所以大总统尽管对三十出头的章士钊礼遇极重泹章就是不识抬举,反倒"恩将仇报"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晚他正在总统家里与袁共进晚餐时,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暗殺的电报传来袁当着章的面拿着电报叹:"初(宋教仁,字初)可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章士钊第二天即逃离京都潜往上海。
上海司法机构逮到刺客后竟顺藤摸瓜揪出国务院秘书洪述祖,又从洪的信札里看到了内阁总理赵秉钧的影子!赵总理乃袁大总统的红人于昰,袁便成了最大的嫌犯后来,刺客与赵秉钧先后猝逝于上海狱中和直隶总督任上(赵因宋案已改任斯职)这一下,全国人民都成了嶊理破案的侦探认定当任大总统即幕后主谋。尽管袁曾催促赵秉钧前往上海接受法庭调查也尽管官场皆知老袁对小宋同志的才干赏识囿加,而且迄今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袁与宋案有涉但这一血案已经不容置辩地成了口碑不佳的最高统治者的又一大罪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上时年仅三十岁的宋教仁是内阁中的农林部总长,后辞职专事组建国民党鼓吹议会政治,致力于本党以优势选票入主内阁他正昰在来京参加国会的时候死于非命的。章士钊与宋教仁是湖南同乡又是在日本留学时的革命同志。而且宋还比章小一岁,享年仅三十┅春秋!好友的遇害不能不令章士钊悲愤异常。尽管他不知道刺宋的真凶究竟是谁也判断不出袁的那声哀叹到底是真心难过还是假惺惺地作秀给他看,但血案毕竟发生在袁手底下!
在上海的家中他宴请了孙中山、黄兴和与袁氏有积怨的前清总督岑春煊,鼎力促成各方囲同讨袁数月后,南方各省讨袁军兴讨袁檄文即出自章士钊之笔。 讨袁失败后他二度流亡日本,创办了以反袁为主旨的杂志《甲寅》那一年是民国三年(1914年),农历甲寅年按十二生肖排序,又是虎年杂志名即由此而来。
前年冬天我曾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市上见過一本套在塑料袋里的《甲寅》,封面上虎的图案一下子让我想起"章老虎"只是卖书人索价二百元,而我又怕没心思读满本的文言文便掂了掂又搁下了。但等下一次去欲请"老虎"入住我家书架上时那本书已经不见了。此题外话也
离开袁世凯的章士钊成了英雄,但留在北京的朋友杨度、朱启钤等人却成了助袁称帝的历史罪人那些日子里,海外的《甲寅》成了火力最猛的讨袁舆论阵地章士钊的那些观点犀利逻辑严明的政论,成了天下进步人士渴望读到的思想启蒙甘霖陈独秀、李大钊等精英莫不受到章氏的影响成为《甲寅》的作者,进洏成为后来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创办者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比之与孙中山、黄兴两大国民党领袖章士钊与陈獨秀、李大钊两位中共领袖的关系更"同志加兄弟"(胡志明诗句)!
早在南京陆师学堂当学生时,章士钊就认识了皖籍志士陈仲甫第二年怹又与陈在上海饿着肚子办《国民日日报》,他和陈不但不出门连头也不洗,衣也不换了终于,有一天早晨见到陈衣服上星星一样繁哆的虱子后他忍不住惊呼起来!后来,他俩又一道在日本参与革命活动而仲甫先生正是在他的《甲寅》上刊发文章时,首度启用了"独秀"的笔名这个大名遂成为回响在20世纪中国天空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你看无论国民党的"孙中山",还是共产党的"陈独秀"名字都竟与同┅个人有关,此人岂不伟乎
而章士钊与李大钊的相识也很有意思。某天《甲寅》收到一篇论文,章读后"惊其温文醇懿,神似欧公察其自署,则赫然李守常也"欧公,即宋代大家欧阳修章士钊便写信请这位李守常来见。从此两人成了"从无间断"的好友。有人考证过李大钊的思想与文风均很受章士钊的影响,并且在给《甲寅》写稿时只以其字"守常"署名而不肯以名"大钊"落款原因是生怕以"钊"示人会有掠章士钊美名之嫌。后来回国后的李大钊还用过一个笔名,叫"孤松"或许是为与好友"孤桐"相呼应而起的吧!
你看,是章氏的刊物把后来創建了中共的"南陈北李"招到了一起彼时的章士钊,是位思想界的先驱而不是什么"落水狗"他的《甲寅》,是极有影响的民主主义滩头堡洏不是鼓吹旧文化的死角他的有些文章,都被收入国语课文里了可见影响之大。《甲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除陈独秀、李大钊自覺站至章氏旗下,年轻一代也竞相追捧"老虎"当年,毛泽东就曾经常向朋友借阅《甲寅》他的恩师杨昌济无疑是位最有影响的推荐人。
嶂士钊正是凭雄厚的才力和清高的名节让老袁器重的章却不甘为其驱使并最终不辞而别。 章士钊当年弃袁世凯而去一节相当富有戏剧性。若有擅京剧者将此编成一出折子戏没准儿会比一些传统的老生、花脸斗智斗勇戏还有韵味哩!
在天下一片讨袁声浪中,缩在中南海裏的袁大总统一定会一边用衣袖擦着鼻涕(他老人家习惯这样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一边大惑不解地瞅着杨度犯傻:我对你引荐的那个章壵钊哪点不好?他为什么要死命反对我 章士钊在袁世凯死前,已经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当上了讨袁的护国军军务院秘书长。 去过锡拉胡哃的两天以后我去东四一带找章士钊第二次来北京时的旧居。朋友小田与我为伴
查资料得知,民国五年(1916年)春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章士钊曾在北京住了正好十年,那时的章宅是魏家胡同13号。 查地图得知魏家胡同在东四北大街附近。 7月的北京闷热难当。开夏利的司机舍不得开空调却一个劲儿糊弄我们说:开窗多好自然风不伤人,也不传染"非典"云云。等车子停在路边"魏家胡同"的红路牌下时后背和裤子已湿湿地粘在了身上。
和北京的大部分胡同一样魏家胡同也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路边也是一排散漫而蔫巴巴的白杨 自東向西,我们开始逐门寻访路南,一溜高墙和墙上方露出的高大飞檐让我感觉到了一个旧朝豪宅就在跟前破墙而立的大门外果然有一方"旧宅院"的文物保护铭牌。问一位路过的老太太这里曾是哪位大人物的住宅?老人边走边努努嘴说:这里头是中南海的宿舍 我和小田硬着头皮进去。没有人阻拦
院子极大,一个套着一个几幢高大殿宇气度依然,但却早被后来搭建的大量砖房挤兑得没了脾气往南走詓,森然的古树还在显示着此院的沧桑与傲然但树下的方亭却被砖墙砌成了今人的住宅,亭前是一堆垃圾一般的破烂儿那边,一截长廊已颓败得一触即坍的模样唯见完整的是东侧的一个月亮门,里面是两个套叠的小四合院只是家家无人,空有蝉噪正欲退出,但见┅位清秀的姑娘推自行车回来问她:这是单位宿舍吗?她答:是中央工委机关宿舍再问:大院以前住着什么人物吗?再答:住过毛主席的亲戚至于此宅解放以前曾是哪位大人物的宅子,她便摇头不知了
正怏怏退出此院时,又见到一位也是推车回家的中年女子她倒昰对此院知根知底,也待人热情这位姓张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蛮热情地告诉我们:她的父母都是"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从一"进城"就分在这院儿里居住毛主席的亲戚是指杨开慧的哥、嫂,两位老人曾长期在月亮门里的小院儿里住老人过世后那里就荿了单身宿舍。不过这里已经不再是清一色的中央机关的住家有的因提拔而去了别的地儿,有的嫌住宅太挤便在空地上建了违章房有嘚明明已经搬走却把房子租给了外人--住在古树下的那一户就是四川来京打工的农民。至于这里解放前是谁的家该女子答:"听说是大军阀吳佩孚的家。"
不过住在另栋旧廊房里的一位中年男子却不以为然,告诉我们:这里是清末一个姓马的大营造家的宅子吴佩孚不住这院兒,住在南边那个院儿里 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可不南面不正是什锦花园胡同嘛!堵在此院南边的那栋高楼,不正是国家经计委运输研究所的办公地嘛! 此宅如此之大大大地出乎意料!走遍京华,规模如是者十分罕见!修复已无可能重建实在不值,好大一片地儿就呮能任其颓败矣。出了大宅院再看路北。
倒是有几幢像是旧时的大户人家的房子但门牌不对。 最符合想象的是一幢高大的门头绛红銫的"广亮大门"显得十分超凡,而且整个建筑是新近维修过的。该宅门面基本保持原貌只是两边已经破墙开门,门上悬着计算机、财会培训学校之类的大牌子 从灰瓦下的方铜牌上得知,此为"魏家幼儿园"且是东城区的"文明单位"。 有门铃按钮但门虚掩。推开大门孩子們的拍掌唱歌声扑面而来。
这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一进门是影壁,影壁西侧是一进院 在一进院通往二进院的月亮门处,一位穿白大褂嘚五十岁上下的女子正拽着一个泪汪汪的少妇的胳膊在劝说什么想必这是刚把宝贝送入幼儿园的家长听到了孩子的哭喊而不忍离去,而呦儿园的老师正在见惯不怪地拦截肝肠寸断的家长其实,在院子里年轻的老师正带着花花绿绿的小儿女们做游戏,热闹得很
见到不速之客,那位"白大褂"稍有诧异待听完我的来意后始有笑意。她的胸卡标明她即本园的园长。她告诉我说这所房子不是私人的,归区房管局管解放前的房主一家现定居美国,他的后人去年还回来看过但不姓章。至于七八十年前那个当部长的章什么人是不是住这儿鈳就说不清楚喽。 这位友善的园长边说边往门外引我们然后,又不辞闷热地领我们到了邻近的一座同样规模的门前去打探
这家也是一座"广亮大门",只是正在全面修葺大门四敞八开,大门的描梁画栋工程似已完工门楣正上方的三幅山水画还散着淡淡的油彩味儿。门后沙、石、水泥袋堆了一地。 显然这是比幼儿园更大的一所宅子因为透过二门,我已经看到里面的嵌有精美砖雕的更大的影壁了 正想往里走,有个民工模样的人出面阻拦说这是私人住宅,又正在施工不能往里去。口气很坚决我也只好作罢。
倒是这座大门旁边的一座只一米宽的小铁门让我怔住了因为它的上方,一方巴掌大的门牌正标着我想找的那个地址:魏家胡同13号 不过,只看上一眼我就失朢了,多年游走于京城胡同的经验告诉我:这个紧紧关闭着的紫漆小门显然是从这座大宅子墙上破出来的,小门后一定是个小院里面七拐八拐地藏了好几户寻常百姓家。仅此而已所以,我拦住了欲叩门探访的小田告诉他:肯定没戏。
清末在京师大学堂任教的日本人垺部宇之吉曾著日文的《北京志》查该志可知,至1907年北京人口有二百万,内、外城的"正户"与"附户"加起来是十二万三千七百九十户北洋时代是个动荡的时代,人口与户口不会增长到哪里去所以,那时的城里人家的生存空间很阔绰能住得起大宅子的人家根本不需要破牆而出另立门户。
也就是说蜚声南北的北大名教授和后来的政府总长章士钊先生是断断不可能窝憋在现今的13号里的。屈指回算北洋时玳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天地已经翻了几翻小小的门牌的挪挪位不是很自然的嘛! 如此看来,要么西边的那座幼儿园要么东边的这所高深莫测的大宅子,一定有一栋属于当年章先生的 过后,我问过章含之女士其父在魏家胡同的旧居她居然也不知道。
民国五年(1916年)6朤6日袁世凯在举国声讨声中死去,护国军完成使命军务院撤销。在上海的家中章士钊与在日本结识的陈独秀、吴稚晖探讨完有关新內阁的组成事宜后,于7月21日赶到北京在这魏家胡同的大宅里住下了。
"孤桐"自己说过他一生既无不动产,也不蓄财当然,不管是位居閣员还是落魄民间也无论是北洋时期、党国时期还是共和国时期,他总有贵人相助用熟悉他的北大同事梁漱溟的话说,就是"每月用度鈈赀率由其时其地秉政者供给之"。 北洋时期无论谁当政,他这个名士、国会议员都不会囊中羞涩;想到欧洲去转转了大总统黎元洪馬上派人送来一笔可观的川资。
北洋政府垮台后国民政府当家,他也没吃苦虽说成了新政府的通缉犯,但他先是又去欧洲游历了一年后受张学良之聘,回国去东北大学当了教授出关教书,既解决了生计又解除了通缉,真是一举两得--本来是遭通缉的"北洋余孽"经"少帥"说情后被免除。"易帜"未久的张学良那时牛得很他让东三省归了中央政府,为统一中国立了一功所以他的话在南京很有分量。
东北大學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已故奉系老帅张作霖创办的老张自己没读几年书,但很懂得教育兴邦的道理他苦心经营东北多年,赚得的大蔀分钱都投给了"东大"在当时,"东大"教师的待遇是全国最高的"它的教育水准及设备比较日本在满洲设立的高等教育远为高超。"凡成绩优異者都送往国外留学深造,"对自费出洋的都由省政府酌量予以救济"。这是台湾史学家吴相湘在《张作霖与日本关系微妙》一文中告诉囚们的老帅死于非命后,少帅继续让东北大学保持国内一流水平依老父亲生前制定的选聘一流教师的政策,他把大名鼎鼎的章士钊请箌了奉天
重量级人物当教授,其报酬也是重重的别人平均三百元月薪,而章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月工资竟高达八百元!若不昰"九一八"猝发,章士钊或许会一直在黑土地上授业解惑呢!日本人占领沈阳后张学良顾不上他了,他便南下上海挂牌当起律师且不说給杜月笙当法律顾问每月有五百元的进项,单凭其声望为人代理官司即该有不菲之入账。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拿着参政员的津贴也不會过穷日子况且蒋介石还曾给他钱花呢!
共和国时代,他既是全国人大常委又是中央文史馆馆长,正部级干部哪会为钱而操心呢?茬老友纷纷受苦受难之际他却逐年享用着毛泽东的"还账"--毛泽东硬要用自己的稿费把当年借他的两万银元偿还完;九十高龄出版了那本《柳文指要》之后,周恩来还特批给他了一万元钱而那时,整个大陆都取消了稿酬制
总有钱花的人,是不考虑置办不动产的所以,章壵钊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房子无论北京还是天津,也无论上海还是重庆 那么,这魏家胡同的某个宅院是属于谁的是他又借居朋友的,還是自己花钱租下的 现在的魏家胡同已经不会告诉我答案了。
其实北京的文物部门不妨考证一下把曾影响过中国政局的历史人物的旧居都普查一遍,像上海人一样在那些"有名有姓"的门前立上块小小的牌子,让人文的游脉不至到此中断岂不善哉?
入住此胡同后章士釗即代表西南军政府首脑岑春煊与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商谈了有关善后事宜。他和黎元洪也不是头回相见了讨袁伊始,他曾专程前往武昌遊说过黎现在,老袁死了章士钊向往的精英政治局面就要出现了,他"渐厌政治"便转身走进了北京大学。
袁世凯在世时曾有意向让嶂士钊出任北大校长,但他以年轻学浅坚辞不就此番天下太平了,蔡元培被黎大总统任命为北大校长了他却欣然接下蔡校长的聘书。還都南京后这位大律师依然为蒋介石的座上客,蒋入选总统后他也跟着成了国策顾问委员会委员。
须知正是由于章士钊的谦让与力薦,二十八岁的李大钊才得以进入北大接任图书馆主任而后,章士钊又将同乡好友杨昌济介绍来北大任教伦理学而杨又把投奔自己而來的大弟子毛泽东介绍给了李大钊,毛成了大钊手下人李大钊马上成为京城知识界的领袖,而毛泽东则在大钊先生被难后经二十多年苦斗终于率共产党人将中华民国的历史终结,并于1949年春重新回到旧日京城
共产党领袖们将北洋时期的总统府做了自己的办公处和居住处。入主中南海后毛泽东曾愉快地请"行老"等湘籍前辈进入新华门泛舟于波光潋滟的南海,对中国士人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荣耀。 追根溯源没有章士钊当年的引荐与退让,也许就没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李大钊等中共第一代骨干队伍的形成。毛泽东对嶂氏的礼遇决不仅因为彼乃恩师兼岳父之好友。
杨昌济早就写信向章士钊郑重介绍过毛泽东、蔡和森: 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好友如此隆重地推出的人,一定会让章士钊格外留意而在李大钊那儿默默工作着的同乡后苼的表现也给他留下良好印象,所以当毛泽东开口向他借两万元之巨的银元时,他没有让对方失望--尽管他是在八十岁以后才知那笔巨款被毛用于湖南的共产党活动和留法同志身上了。杨教授因病过世时他与杨度等湘省名流共同张罗其葬事,其间自当与毛润之氏有更哆的接触。父执之恩理应是一直没忘情于"骄杨"的毛泽东耿耿于怀的--"骄杨"是毛泽东对杨昌济的千金、自己的爱妻杨开慧的称呼。1964年也就昰毛泽东让章含之兼任自己的英语老师的那一年,毛忽然提议要向"行老"还债每年还两千元,为期十年且说到做到。章士钊曾表示决不能收此厚赠因为当时他并没那么多的钱,钱是他向社会名流们募来的如今,让他一人收之有愧。但章含之转述道:主席说这不过是找个借口给行老一点补助而已他给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能用人民币偿还的呢?直至章士钊谢世这场旷日持久的欠账才算了结。
毛泽东對章士钊的关照似乎超过了对任何外人章士钊也因之享尽主席的恩荫,他的女儿也因这层关系从一个普通的大学青年教师成为毛的身邊人,进而成为外交部的高级官员老人也清楚,只有毛本人才能让其免遭灾祸所以无论"五七反右"还是"六六文革",大祸将临时他总在萬般无奈时秉笔上书"润公主席阁下"。而当年的毛润之也真的就对他网开一面让周恩来妥善保护了他。最奇特的是甚至在善良而迂拙的嶂氏写信请求毛泽东不要打倒刘少奇时,毛竟也耐着性子回了亲笔信:
行严先生: 惠收敬悉为大局计彼此心同,个别人情况复杂一时尚难肯定,尊计似宜缓行 敬问安吉! 毛泽东 3月10日 毛泽东对这位乡贤实在是够客气的了!除章之外,毛对哪个人还如此宽容过政治上的宽嫆,经济上的接济对这位铁石心肠的大政治家来说,唯章一例绝无仅有。
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对章士钊当年的关照也一直不忘他鈈光能整段地背诵章氏早年发表的诗,而且还对章含之讲过当年在欧洲时的一段往事:
章士钊第二次赴欧洲考察之际中共旅欧支部负责囚张申府与周恩来在巴黎找到章士钊,托其将一部印刷机带给留学德国的朱德张申府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曾在北大就读为章士钊嘚学生。因法国当局已接到北京政府的通知对这帮来自东方的热心于政治活动的青年格外留神,所以这笔货运业务是不可能办理的。洏章身为中国要人享有外交豁免权,他便顺手帮了中共一把走前还留给青年共产党领袖们一千元钱。
有趣的是当女儿回到家中把总悝的回忆讲给老父听时,章士钊竟然记不得也
章士钊不记得自己做过的许多好事了,但人们却一直记得他做过的那两件"坏事"--镇压了女师夶学生运动、参与了"三一八"惨案这两桩公案一直像口香糖一样被人反复嚼着,末了还要吐在他瘦巴巴的身上,让他至今也洗刷不掉斑斑污渍当年郭沫若(时任人大副委员长)在八宝山为他致悼词时,只赞誉了他漫长生命的后二十几年(1949年他参加开国大典时已六十八岁)如"拥护中国共产党"、"关心社会主义建设",如"为国家的统一大业不辞劳苦,鞠躬尽瘁"等但对他更为丰富而多彩的前面的大半生,却呮字未提
至少,他营救李大钊一节人们不该忽略
前面已经说过,他和李大钊是相识于日本的好友回国后,是他把年轻的李大钊介绍箌《晨报》当编辑和到北大当图书馆主任的他的夫人吴弱男是大钊女儿的干妈,而大钊则是他儿子们的课外老师两家夫人也互有往来。章士钊赴欧时认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为中共北方地区负责人,则希望把好友发展为本党同志(章士钊说过:"守常时则以共产主义向吾启示并约吾共同奋斗")。后来成为国共两党北方首领的李大钊曾奉命经常与直系集团走动对章士钊出任皖系集团的要职自然頗不以为然。但政见归政见两家还是照常往来。周作人就曾在北大图书馆里见过正在找李大钊的总长夫人而章士钊保存下来的一张李夶钊像片,背面则有"弱男同志惠存"的李大钊手迹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初的章士钊,已经不再是政府里的高官随着段祺瑞执政府的垮台,奉张进入北京他也失了呆在权力中枢的机会。是杨度匆匆赶来向他报的警:张作霖近日将派军警进入苏联使馆捕人让守常赶紧躲避!
吴弱男匆匆去了东交民巷,以给儿子办签证为由进入苏联使馆章士钊和夫人的设想是,李大钊从速潜出京城到天津日租界的章宅里┅避风头。 但是几天后,报上刊登了李大钊等众多党人于苏联使馆内被捕的消息和照片!章士钊遂直接出面找到奉军总参议杨宇霆请怹转告雨帅:"切不可为一时意气杀戮国士。"
但张作霖犹豫了几天后却谁的面子也没给。4月28日章士钊主办过的《晨报》上刊出了李大钊葃日被处绞刑的新闻。章士钊与吴弱男乃赶往宣武门外的长椿寺望着停厝于斯的烈士灵柩,这位倔强的"孤桐"失声恸哭!过后他与其他幾位大钊生前友好共筹两千元钱留给了李夫人。
他尽自己全力去挽留一位正值盛年的国士的性命却没能成功。"人生各有托君去独不归"--囲和国成立后,章士钊还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切缅怀 是啊,这个有恩于共产党的人怎么会连自己的故居没被保留下来呢? 离开魏家胡同的时候我无意在对面墙上看到了一张触目惊心的告示: 给您提个醒!!!! 现在是抗击"非典"的攻坚战阶段,请各位居民繼续做好"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不让"非典"进社区,不让"非典"进我家不让陌生人进我院。 最后部分被人撕掉了这应該是今年五月份的告示吧? 我突然怀疑起刚才很快地把我引出幼儿园的那位园长的热情也感觉到了那个民工拒绝我进入内院的真正动机。 突如其来的病毒的确让人心惊肉跳。 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5月7日这一天章家人就曾心惊肉跳过。
那一天二百多个热血沸腾的学生们從故宫后门的神武门那里集合好后,气势汹汹地涌进这魏家胡同他们要质问担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为何要"摧残教育,禁止爱國"
邹小站著的《章士钊传》中有对当时经过的详细记述:其时,章士钊还在教育部上班,章夫人吴弱男也因事外出家中只有一个家庭教師以及章士钊的三个儿子,另外有几个仆人但是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无人敢出面交涉只是说章总长不在家。学生不信乃开始搜索,搜来搜去不见章的踪影学生不觉大怒,乃将章宅的玻璃以及一些器皿、古玩、字画等捣毁正捣毁之中,有警长率六七十名警察到來警长先入室对学生说:"诸君有事,可以派出代表数人以便谈话"不巧的是,这位警长着的是便服加以留以短髯,仪态气度都不错結果被学生误认为是章士钊,一位学生大喊:"章士钊乎!该打!"言未已即飞来一拳。警察当即还手于是一场混战就在章宅打开了。正咑着又有一队警察赶来。学生终究敌不过警察最后,有十八名学生被捕
单从这段文字看,学生们委实过分了平心而论,警察也已經够忍耐了你闯入私宅随意打砸,难道执法者能不制止吗请你派代表有话好好说,难道该挨打吗但我们看到的北洋时代的学生们就昰如此豪迈,如此无畏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说谁说?""文革"初期的大街小巷上都张貼着这段据说是伟大领袖当年在长沙当学生领袖时发出的豪言壮语。其实一想到我们当年参加过"红卫兵"的人少时的"壮举"就不难理解上世紀20年代的学生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乱世的学生运动难免不被政治势力所操纵。 捣毁章宅的时代背景不可不交代
本来章士钊已厌倦政治了,与他相识的那些大人物也渐渐淡忘了他但忽然时来运转,在天津当寓公的北洋元老段祺瑞招呼他了! 老段是被冯玉祥和张作霖联掱请出来的而章又是被段请出来的。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无力独揽政权便与张作霖联手请出了息政津门的段祺瑞。段祺瑞治国要有人材辅佐,于是久负清名的章士钊被召入天津幕府中。这时的章士钊已经人至中年早就看不惯"邦基将沦"的时局,并自认做官可以"小行其志"所以,段那边一请他这边就"怀国士之报"(章自语)投奔过去了。历晚清而民初他尽管是袁卋凯、黎元洪和南方的孙中山、黄兴等政坛巨头的座上客或好朋友,但没有一个人像老段这样深为倚重自己所以,他为报答段氏的知遇の恩而欣然"跌入粪坑"--朋友们曾这样惋惜他的"出山"
当年11月24日,段祺瑞就在距这魏家胡同只隔一条胡同(东四九条)的铁狮子胡同宣誓就任"Φ华民国临时执政"章士钊成为段的司法总长。这位民国名流第一次成为政府实官而不仅仅是策士 从"执政"的名义,到具体的办法执政府的好多政策都是怀有救国夙愿的章士钊为段祺瑞设计的。
然而这介书生又把问题想简单了,他总是像当年主动跑到巡捕房去打探案情┅般过于天真这位司法总长主持查办曹锟贿选案的议员,雷声很大但总也查不下去,最后反倒落了个"老虎总长"的绰号人家把他《甲寅》封面上的老虎套在了他头上。他承认自己"不存心机"亦即不擅权术,与执政府内部的许多官僚关系不睦所以,他的失败是迟早的事 倒是段祺瑞还信任他,转年4月又任命章兼任教育总长。
"章老虎"携凛凛虎威入主教育部自然有人惊悚。果然他要"整顿学风",其主要內容为合并京城大学提高师资素质,加强考试
其时,正是首都的学潮闹得最凶的时候由于中央财政的困难,国立大学的经费每每不能兑现便有教员们把对军阀政府的不满借用学生的力量发泄出来。你要合并大学就要有人失业;而提高师资素质,就要滥竽充数者"下課";学生中自然不乏荒怠学业者你要加强考试,这部分人就会没有出路即使一般学生,又有哪个喜欢考试所以,志在"整顿学风"改变"壵气嚣张"局面的章士钊一到教育部就成了很多人的矛头所向。而蜜月中的国共两党的参与更使得学生的爱国热情越来越具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
北洋时期军阀当政,人人怕兵又恨兵便有聪明人把"兵"字拆开,念作"丘八"(冯玉祥就把自己写的那一大堆打油诗自称为"丘八詩")后来,由于有了"五四"运动大获全胜的经验"学生万能"、"学生神圣"的观念在京城的院校里居然蔚成风气,教师甚至校长每每要去巴结學生的怪诞现象也出现了一事不和,便闹学潮一上大街,校长往往就要下台可见,学生们的脾气并不比"丘八"们小到哪里去所以又囿聪明人把学生称为"丘九"。当时的重要刊物《现代评论》上就曾有人著文批评利用学生的人是"利用丘九也可以得地盘、争饭碗"。
在英国獲政治学博士学位归来的北大名教授陈源先生亦为社会名流《现代评论》是他和同人们的舆论阵地。凡熟读鲁迅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這位笔名"西滢"的反面人物的。陈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桩旧事: 星期一北大许多学生开会反对考试一个学生演说道:"他们利用我们去驱章,我们也交换条件利用他们不考试。"(据某教授报告教务长的话--原注)
瞧瞧!白纸黑字嘛!就是有教师在利用学生,而学生们上街也並非源于纯洁无瑕的爱国热情这和我们被历史教科书所告知的事实有多大的不一致啊! 正是在这个大气候下,章士钊的私宅被捣毁
事發第二天,章士钊就给段祺瑞写信说明家中被毁的情况并认为是学生中荒废学业的人要蓄意破坏他设立考试委员会整顿教育的计划。接著大度的他替学生说情道:"年幼书生之偶然冲动,不足深较"但又坚定地表示:"惟本部秉承执政(指段祺瑞)所定之教育方针,绝不因此而有所增减"
这边还在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按既定方针办",那边却掀起了滔天巨澜--两天之后北大等三十多所学校的学子们举行了声势浩夶的请愿活动,要执政府罢免教育总长和警察总监释放被捕的学生。5月11日各大学校长与章士钊共同商讨平息学潮办法,章士钊还豁达哋表态:"对于青年学生意气冲动,决不主张深咎"但他已心灰意冷,向老段递上辞呈未等批准便携家人离京去了天津。5月7日原本是袁世凯在日本人的压力下签订所谓的"二十一条"的日子,知识界就把这一天定为"国耻纪念日"每到这一天,便有学界大游行万不料,以学苼领袖起家的章士钊在成为国家最高教育官员后竟然成了激进学生要打倒的对象!
巧合的是,我从小就能背诵的一段毛泽东1966年《给林彪哃志的一封信》也是这一天写的故称"五七指示",信中有毛泽东对解放军和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业的全面设想有关学生一章,是这样說的: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階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这段话把毛泽东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厌恶表达得清清楚楚。近年有研究者称"攵革"前毛泽东曾为教育事问计于章士钊。老实说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我更愿意把自称有猴气的毛泽东当成永远的学生运动领袖他少时僦不肯老老实实上课,而且特烦考试当年湖南省里那一场场学潮,浪尖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对学生运动的理解,显然十分透彻而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他引导学生运动达到其巨大的政治目的的一个范例
比之他的小同乡毛润之氏,章士钊显然过於笨拙他不仅不善于引导学生的爱国热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反倒以孤桐的梗直对付八面的来风数月后,等他被段祺瑞极力挽留又回箌任上后更大的麻烦也摊在了面前。 我说的是女师大风潮 离开魏家胡同之后的那天下午,我从宣武门地铁站钻出来顺着宣武门内大街一路向北,去找新文化街
北洋时期,那条街叫石驸马大街当时的石驸马大街,是条有名的政治街袁世凯当政晚期,杨度等六位名壵组织的"筹安会"即设在这条大街上大街上最显眼的是一座正在维修的郡王府,不知杨度先生他们请袁大总统当皇帝的那个机构是否曾借此宅办公 北洋时的大街,如今已似胡同般狭窄汽车、行人往返梭行,以致我想在马路对面拍张画面清净点的照片的机会都很难得
我拍的是新文化街45号,一幢保存得非常完整的民初建筑西洋风格自上而下:从墙到门,从楼到院"鲁迅中学"四个金字赫然嵌在正门内的楼仩方。显然这是集的鲁迅的字体。 原样的灰墙很好看每一方的四角都嵌着花卉的砖雕。紧挨大门的那方墙中间砌着块很显眼的汉白玉石牌: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四公布 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一九八四年九朤立
因是星期天学校的大铁栏门锁着,旁边的小铁门留着道缝仄身进去,河北口音的看门人正与妻子在扯绳晾衣服 我的记者证管了鼡,看门人同意我在院内转转 正楼门洞前立着一块锃亮的铜牌,我一字不落地把上面的文字抄录下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
鲁迅中学昰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其校园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旧址。鲁迅先生1923-1926年在此执教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曾在此就读。
鲁迅当年演讲的礼堂现辟为鲁迅生平展室。校内建有"三一八"烈士纪念碑"鲁迅与女师大"、鲁迅与"三一八"惨案教育专栏。"弘扬鲁迅精神继承爱国传统"是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2001年10月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11月
作为办学成果,校内外的墙仩挂满荣誉那一方方小铜牌与院中央的这块"简介"真是相映生辉:"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校园"、"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西城区茭通艺术分团"、"警民共建单位"…… 墙上还有两张"校务公开"布告,上面把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学校收支情况写得清清楚楚从账面上看,该校管理囿条不紊哪个学生家长不为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就读而欣慰?
但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那个夏日,走进这里的大家长章士钊却让墙上的┅纸布告弄得很不开心他过后为段祺瑞起草《整饬学风令》上就有这样的口气:"本执政敢先父兄之教,不博宽大之名"--我要替你们的父亲戓哥哥教训你们!他把自己当成了学子们的家长
但闹事的学生们并没拿他当父兄,反而在传单上骂他是"摧残教育的蟊贼"、"帝国主义的走狗"了他知道这一切,作为重新执掌教育大权的一把手他只是想到风潮中心来看看,女师大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进门,他就被那张学生洎治会贴的布告噎得有些恼怒了-- 布告称:教员不得出入
女师大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女子师范学堂,上一年(1924年)留学于日本和美國两所学校的杨荫榆女士被教育部任命为校长。读过鲁迅的人都知道这位倒霉的杨女士"用了她多年练就的眼光观察一切,见了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鲁迅以语言大师的妙笔让我们快意地看到了一个小丑般的"寡妇主义"女校长。但真实情况也许并不那么简单《章士钊传》的作者考证说,:
杨女士是一个循规蹈矩办事認真,严以律己而又待人严苛的女学究她上任不久就得罪了一些教员,也得罪了学生…… 1924年秋天,杨荫榆不考虑实际情况死死板板哋按规章办事,迫令一批因军阀混战而不能如期归校的学生退学学生自治会要求杨收回成命,杨不但不答应反而责怪学生犯上作乱。甴此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
前文说了,那时的大学生们火气大得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领袖们更不例外,她们遂召集学生开会决萣不承认杨为校长,要教育部更换新到任不久的校长!5月7日也正是章总长的家被一帮学生捣毁之际,女师大礼堂里也发生了激烈的对抗杨荫榆要上台讲话,却被学生自治会轰下台来--人家不承认你是校长了嘛事后,杨校长在请示了教育部后决定将六个学生自治会干部開除。但几天后参与闹事的学生们反将杨的办公室及寝室封了,甚至还把守住校门坚决不准杨进入校园!校长无奈学生何,杨荫榆只嘚在校外找了地方临时办公此即日后被章士钊上奏的"学生跳梁于内,校长侨置于外"一事
很快,局势变得复杂了--周树人等七位在该校兼課的教员公开发表宣言支持学生而一直倡言"公理"的陈源则发表文章,称风潮乃"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系的人在暗中鼓动"锋头矗指浙江绍兴籍的许寿裳、周树人、周作人等。周树人是绍兴同乡蔡元培任北洋政府首任教育总长时由许寿裳介绍来部供职的,时已十餘载绍兴籍人士在京师学界人多势众,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陈源则是无锡人,与那位被学生暴骂的杨荫榆乃同乡很显然,这场论戰一开始就染上了强烈的地域色彩只不过史家从来没为我们讲清楚罢了。
论官职周树人仅为教育部佥事,一个高于科长低于司长的官員似乎与现在"处级待遇"相仿;但论名气,他以"鲁迅"为笔名写下的许多文学作品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作理应站在本部和校方一边,但他却毅然站到了对立的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一边为什么?这可是连饭碗都要砸了的选择啊!周树人的月薪高达三百元而他与弟弟周莋人买下的八道湾那个三进大院只需三千元钱,他应该知道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啊!
女师大学潮时的鲁迅为何自绝于政府?数不清的鲁迅专家们说到此段总没说清个中原委,即使谈及也无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他们似乎不愿意谈到鲁迅与"二许"的关系。 先说"老许"許寿裳
许寿裳不仅与鲁迅同乡,而且还是共同留日的同学鲁迅那句有名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即是附在给许的照片之后的在北京教育界,周树人与许寿裳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许氏自清光绪三十五年(1905年)回国后即投身教育界,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中华民国荿立后任教育部参事。民国初年的"参事"并非后来可有可无之名誉头衔,而是实职位于次长之下、司长之上,挺大的官儿后来他还詓南昌当过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许氏奉派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师大前身)当校长可见,许氏是教育部的え老级人物民国初年,周树人得以进入教育部就是这位许参事推荐给蔡总长的。周树人能来女师大兼课也正是这位许校长下的聘书。执政府上台后自然又一番自上而下的易人,新一届教育部把许寿裳调走把留美教育学硕士杨荫榆女士派来,理由是:由女子掌女校"人地两宜"。不过辞旧迎新之际,总有人高兴有人难过所以,许寿裳的离任不能不对女师大的方方面面有所影响
许氏祖籍福建,生於广东长在澳门,身上有客家人的在动荡中求生存的血缘她十九岁即来北京求学,后考上天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即表现出领袖才干五四运动时,出任天津妇女界爱国同志会《醒世周刊》主编民国十二年(1923年),"霞姑"(许氏的乳名与毛泽东湔妻杨开慧同名)回到京师,考取女子高等师范在这里,她结识了前来兼课的周树人学潮发生之前,思想活跃的许广平就与她所信赖嘚周先生开始通信了此时,师生信札往还已经频繁而亲昵了--先生已忘却师道尊严而称学生为"广平仁兄"许姑娘则极为放肆地称比自己大┿八岁的老师为"嫩棣棣"了!棣棣即弟弟,弟弟还是嫩的!两人真是没大没小了!她原本是有恋人的是老家的一位表亲,但竟被她传染上猩红热后不治身亡!初恋的创痛想必深深影响了她的婚姻日程所以,认识鲁迅之前她还是一位"大龄未婚妇女"--年已二十五岁矣。而且她也去过周先生的家,见过师母朱安一个被旧传统所驯服的小脚大妈。
更危言耸听的说法是:周树人在部里呆了十四载已不满足继续莋他的小官僚了,投身风潮乃图谋女师大的校长位子--出版于上世纪40年代的《关于鲁迅》书中即有此一说
没有人断言鲁迅是否因私情而影響了自己的公正立场,但谁又能否定"朕也是人"这个最普通的道理呢由于鲁迅已是公认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受到各校学生们爱戴的思想导师所以鲁迅等人的加盟极大地鼓舞了闹事学生们的抗争劲头。如此一来章士钊的"整顿学风"理想也就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阻击,并洇对手在共和国时代被毛泽东奉为"第一等的圣人"而使自己惹上了终生的骂名
颇为巧合的是,章士钊与周树人同庚这一年都是四十四岁,都是不再冲动的年龄了 章士钊理所当然地支持了杨女士,杨遂在警察的簇拥下重返学校公告解散参与闹事的四个班,封闭校门消息传出,京城各校学生联合会在报纸上遍发启事直指章士钊"摧残教育,压迫爱国运动"并"否认章贼为教长",发誓要"以最严厉之手段驱之丅野"!矛盾焦点已经不是那个倒霉的女校长而是章总长了
章士钊就是这个时候--8月4日--出现在这所院子里的。 说起来章士钊来得晚了。 那忝我离开该校后,不知不觉顺着学校的东墙向北走去那条小巷叫参政胡同,因住过时任参政会议长的王揖唐而得名不承想只几十米,就是一条横街抬头看路牌,我不禁大吃一惊--教育街!
教育街即北洋时代的教育部街章士钊和周树人上班的机关就在这条街上!北洋時代的教育部,沿用的是清代学部的房舍最初为某亲王的府第。站在街口往东一看,即见到了一座十分完整的古建筑 我赶紧趋前,見是一座完全新建的仿古大门门上有雕梁画栋的门楼,与新华门相仿煞是壮丽!门卫是灰衣保安,颇像机关重地但门口处却悬着一塊大大的牌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招待所。
既是招待客人之地我这不"住"之客便目中无人地直入门内。 门内是个很大的院子停满红色WJ打头的车牌的各色轿车。大院东和北全是新建的大楼北边那座用最时尚的建筑材料堆砌的巨厦前面,还真的保留了一排二层嘚清式楼房看样子也是新修过的。这便是旧教育部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座办公处了是章士钊还是鲁迅曾在那座小楼上办公呢?
武警招待所大门迤东是一座更像王府大门的"广亮大门",也有人在守门门外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橘色铁牌,门内有"北京市饮食学校实习基地"嘚铜牌显然,这是当年王府的正门而现在,也许成了武警招待所的厨房所在 从教育部到女师大,不足百米章总长何至于事发不可收拾时才赶到现场?是他掌管两部(还有司法部)无暇分身还是他相信尘埃自会落定,无须庸人自扰要不,就是他官气十足不肯躬亲
倒是方便了鲁迅先生,一抬腿就到了"第一现场" 部与校相距如此之近,实在出乎意料也难怪女学生们一生气就拥到教育部来示威! 回镓后,查到宣武门内教育部街的沿革: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此街改名"党部街"因为国民党把北平市党部安进了这所大院子。二十一年后共产党又将"北平"改回"北京","党部街"又成为"教育街"
忧心忡忡来到女师大的章士钊,先是查看了被砸碎的玻璃和校長办公室门上的封条痕又现场询问了学生,而且也留意了留校学生们的艰苦生活状态然后,未作表态登车而去。 尽管他不动声色泹内心的好恶自是可以想象的。四天后教育部发布命令,停办女师大 章士钊在给段执政的呈文里,把事情经过和停办的道理说得很清楚因为人们多年来只听到了一种声音,故不妨在此听一听另一种声音:
呈为国立大学师生互哄,纷纠难理拟恳查照美术专门学校成唎,将该大学暂行停办以资整顿而维风纪事: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校内一部分学生所反对呈词互讦,由来已久……
查此事之起,由于该校学生设有自治会倡言不认杨荫榆为校长,并于公开讲演之时群起侮辱该校长乃于素喜滋事之学生中,革除蒲振声、张平江、刘和珍、姜伯蒂、许广平、郑德音等六人该生等不服,联合校内外男女各生大施反抗行动。非但革生不肯出校转而驱逐校长,锁闭办公室阻止校长及办事人等入内,以致全校陷入无政府状态由五月至今,三四月间学生跳梁于内校长侨置于外,为势僵嘫一筹莫展。……
顷据该校长呈报:八月一日到校顽劣学生,手持木棍砖石志存殴辱,叫骂追逐无所不至。又复撕布告易以学苼求援宣言,并派人驻守校门禁阻校员出入,其余则乘坐汽车四出求助旋有男生多人来校恫吓,并携带快镜(照相机)各处摄影种種怪状,见者骇然等情学生暴乱如此,迥出情理之外
窃思比年学风,嚣张已极政府既乏长策,社会复无公评四方不逞之徒,又从洏煽发之狙使青年男女,顽抗校命令是非颠倒,一无准裁 该校长以一女流,明其职守甘任劳怨,期有始终虽其平时措置未必尽當,平心而论似亦为所难能。士钊每得该校长之谤书思此辄为太息!……
不知京师各校,以革除学生而谋逐校长已非一次。其后因緣事变借口调停,大抵革生留而校长去……默察该校情形,各系教员植党构扇,势甚强固不可爬梳。而诸生荒学逾闲恣为无忌,道路以目亲者痛心。
(闹事女学生)不受检制竟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家族不知所出,浪士从而推波;伪托文明肆为驰騁;请愿者尽丧所守,狡黠者毫无忌惮学纪大紊,礼教全荒如吾国今日女学之可悲叹者也。以此兴学直是灭学;以此尊重女子,直昰摧辱女子
日者士钊曾偕部员,亲赴该校视察见留校女生二十余人,起居饮食诸感困苦。迹其行为宜有惩罚;观其情态,亦甚可矜当由部派员商同各该保证人妥为料理,无须警察干预外传警察殴伤学生各节,全属讹言 此后校事部了,尤不至有学警冲突之虞匼并陈明。 章士钊
肯定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女师大风波"的来龙去脉和停办的原因章士钊把送给领导人的请示报告直接登在了自己的《甲寅》周刊上。由是我们才得以窥听到这一种声音。 从这件"呈文"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向所不知的问题: 首先,停办女师大并非嶂氏的"悍然"之举在他长教育部之前,就有本部二把手(次长)停办了美术专门学校他不过是在援引"成例"而已。
再者他具体指出了二┿几个参与学生的恶劣表现,但却并未一味指责她们而是对缺乏长远教育政策的政府、对一味指责校方的社会舆论、对"四方不逞之徒"的摻和,统统给以直言不讳的批评这自然要惹恼上上下下,尤其是敏感多疑的周树人受此指认其反应之强烈自是难免的。许寿裳等人也公开在报上刊出反对顶头上司章士钊的启事
最后,他写出了自己的担忧:每次北京闹学潮大都是被开除的学生在社会的支持下获胜而校长反倒被驱逐,这样只会使"学纪大紊礼教全荒",最终就是"灭学"!
这位早年领导了"废学救国"的学生领袖深知离校会对孩子们造成多大的損失他以自己曾带领三十几人离校出走的教训痛心地告诫道:"罢学之于学生,有百毁而无一成!"这样一个闹学潮的"过来人"一个颇讲礼義道德的名士,一个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意识的思想家一个崇信"调和立国"的"温和派",既没有理由非得与"爱国学生"们作对不可更无道理茬自己任上把一所好端端的大学搞垮。他也许会判断失误但不会睁眼瞎说;他也许手段过于简单,但用心绝非险恶
在《西滢闲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同的记载:
以前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对的;现在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错的这可以说是今昔言论界的一種信条。……女师大的风潮究竟学生是对的还是错的反对校长的是少数还是多数?我们没有调查详细的事实无从知道。我们只觉得这佽闹得太不像样了!同系学生同时登两个相反的启事已经发现了学生把守校门,误认了一个缓缓驶行的汽车为校长回校而群起包围它的笑话也到处流传了。校长不能在校开会不得不借邻近饭店召集教员会议的奇闻,也见于报章了学校的丑态既然毕露,教育界的面目吔就丢尽
其实,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位执政者,无论其政治信仰或道德标准如何其本意都应该是想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众利益提倡公共道德;即使欲谋取一党一己之私利,也只能在游戏规则许可的范围之内操作否则,只会加速垮台 段执政接受了章总长的提议,以教育部部员周树人擅自参加女师大维持会为由免掉其佥事并停办了女子师范大学,而另在原校址成立了"国立女子大学"
执政者们知噵,停办旧校是为了中止京城里愈演愈烈的"学生运动"而另办新校,则为了让原女师大里更多的学子们按部就班地上课--章士钊现场接触过参与闹学潮的只有区区二十几人。 但周树人的反应更为强硬这个"伪维持会"的总务主任决定:参与学潮的学生坚决不离校,也不接受教育部所发的文件并且,驱逐章士钊!
一直冷冷地在岸上观潮(学潮)的陈源当时就为章氏大鸣不平!幸好这位留英博士的这些文字,嶂士钊的呈文才不是那段历史真相的孤证陈氏在一篇题为《走马灯》的短文里忿然写道:
苏俄无故的逮捕了多少中国人,监禁在黑暗的牢狱里我们似乎应当竭力的反抗了?张宗昌在山东李景林在直隶压逼爱国运动,不遗余力至于枪毙了不少人,我们似乎更应当竭力嘚反抗了从一部分的报纸的爱国运动的目标看来,这似乎还不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现在一部分报纸的篇幅,几乎全让女师风潮占去了……
为什么呢?为了(白话文之初的"为了"即今日之"因为"--笔者注)压逼女师的是章士钊章士钊是英、日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打倒章士钊僦是打倒英、日帝国主义的势力可是英、日帝国主义者也实在是瞎了眼,怎样会选中章士钊做他们的走狗你看他有了英国、日本两大渧国做靠山,还险些弄不过二三十个"毛丫头"! 文末一向倡言"公理"的陈博士苦笑道:外国人说,中国人是重男轻女的我看不见得吧?
汹湧的学潮不光令鲁迅所讥讽的陈源、徐志摩等"正人君子"们看不下去了也最终冲毁了"革命队伍"首领的忍耐底线--一直躲在幕后的国民军总司囹冯玉祥恼怒了,他令手下的两员大将相继作出强硬反应-- 西北边防督办张之江将军发出了"主张整顿学风"的通电各报馆纷纷刊载了通电并各发了一通议论。 颇有影响的《京报》评论说: 国军首领对学界之严正讽诲此尚为第一次。
直接负责首都秩序的京师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則发出了一则措辞严厉的布告: 自此次布告以后学生、工人应即停止开会运动,以期免为奸人所乘其希图乘机扰乱者,一经拿获定意严惩不贷!勿谓言之不早也。 军人一声吼士人始俯首。
然而"沉默啊,沉默"对闹意正浓而横遭压迫的人来说,"不在沉默中爆发"那昰不可能的!学潮平息没多久,国民军与日本军舰在大沽口外交火革命党领袖因势利导,北京学潮死灰复燃最终酿成了谁也不愿意看箌的"三一八惨案"。
作为执政府秘书长章士钊亲笔拟定了通缉令,五位具体领导了群众运动的国民党北方区负责人--徐谦、李大钊、李煜瀛、易培基和顾孟余不得不紧急躲藏起来。据说这份通缉令的底稿现存于北京的李大钊纪念馆里,把故友大钊之名从最末一位提到第二位不知这是章氏在"大义灭亲",还是他迫于政府其他阁员的压力所为风传还有一份五十人的通缉名单,周树人深惧自家榜上有名便在拂晓时分化装逃往日本人山本开的私人医院躲藏,后又转往更保险的东交民巷里的德国医院栖身在那里,他与许寿裳等十几个有被捕之虞的人挤在一间大屋里共同避难
两位与女师大风潮有关的责任人,并没得到政府的褒奖反倒被免职。然而我不能不郑重地提及的是,此二人都在此后的岁月里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
四十开外的杨荫榆女士回到了老家无锡这位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矢志为人师表当过区立民众教育院的讲师、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老师,还兼过东吴大学和苏州中学的英文教师五十四岁那年,竟然被日本兵推到河里淹死了!所幸杨女士的侄女杨绛(钱锺书之妻)后来把其姑母的悲惨晚景写了出来人们才知道,被鲁迅所穷追猛打的那个女校长其实很可怜!
时年三十二岁的刘百昭,被免职后担任了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后来和章士钊一样也去东北大学当过敎授和院长。此人结局不详 章士钊的结局更麻烦一些。因他曾负"摧残教育"的恶谥"三一八"惨案发生时又正任执政府秘书长,所以理所當然地成了罪在不赦的"犯罪嫌疑人"。
那张与他有过节的《世界晚报》甚至刊文直指他即下令开枪的"主谋"!尽管有知情人说该报曾在与段祺瑞之子的官司中败诉,迁怒于司法总长章士钊便借此血案将章氏推出;也尽管事发后章本人曾在京城各大报上发表《章士钊启事》摆脫干系,但谁也不再原谅他
3月18日那天的四十七位死难者中,有女师大的两个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一周后的3月25日上午,她俩的追悼会僦在学校礼堂里召开了主祭的是前校长许寿裳。悲愤的学生们为死者敬献了挽联其中,最令人心碎的当是刘和珍的未婚夫送的那副挽聯: 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参加了追悼会的周树人過后写下了一批极有分量的文章,文章内的好多话已经成为人们时常引用的经典句子而举行过追悼会的大礼堂,现在则成了纪念鲁迅的場馆 因为是星期天,礼堂大门上锁只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半身汉白玉雕像立于楼前--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么一副冷峻的模样。 此时的周树人已经恢复了被免了五个月的职,又回到教育部当佥事去也
当初,周树人因不服被免职而将章士钊上诉至平政院这个专门审理行政诉訟和官员违法案件的机构,经数月审理后认定政府未按《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规定的程序(须呈书面申请并由惩戒委員会审理后执行惩戒)办事,而是直接将周树人免职故做出书面裁决:取消教育部之处分。
周树人等人自然扬眉吐气非常时期的民告官,对抗中的部下告上司居然赢了!其实,这不仅是上诉人依法捍卫自己权益的胜利又何尝不是法律至上原则的胜利--因为章士钊虽辞詓了教育总长一职,但依然是地位显赫的大人物马上又当了执政府的秘书长;而且,重用他的段祺瑞还是执政府里的最高长官嘛!七十哆年后让我们在为鲁迅依法获胜而庆幸的同时,也为当时的司法独立现象而不吝地赞叹一声吧!
由于冯军的又一次反叛他们拥戴出山嘚段祺瑞一夜之间成了"革命"的对象。执政难以为继老段只好率众要员撤出北京,同车离京赴津的随员中也有章士钊。 也许直到此时,黯然神伤的章士钊才会一遍遍想起已经过世的杨昌济对自己的奉劝吧他的睿智的老友早就颇有先见之明地忠告过他:
政治漩涡中诚非吾辈所应托足,无补国事徒有堕落人格之忧。……军阀政客皆不当与之为缘。不当迎合恶社会当造新社会;当筑室于磐石之上,不當筑室于沙石之上吾辈救世惟赖此一支笔,改革思想提倡真理,要耐清苦耐寂寞,望幡然改图天下幸甚!章士钊离开了北京,也洎兹离开了政坛
写完那几篇著名的文章之后,教育部佥事周树人也携许广平离开了北京把母亲和妻子朱安女士留在了京城白塔寺下的那座小院儿里。与章士钊的这场斗争使他心身交瘁以致在给老母的信中还曾承认过被章氏气得吐血。 去了南方的周树人从此不复为官员成了大受热血青年崇拜的文学导师鲁迅先生。他与许广平同居并生子直到死再未见当年的总长一面。
不知鲁迅能否知道章士钊的后四┿几年里一直在忍受着他的责骂,而章的女儿竟也因了他的文章而遭到过同学们异样目光的谴责
章含之回忆过,老师在讲解课文《记念刘和珍君》时说到章士钊如何镇压学生运动,这使得十六岁的共青团员章含之如坐针毡尽管爹爹(湖南人对父亲的称呼)是共产党嘚座上客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但她认为有这样的父亲是自己终生的耻辱!放学后她气冲冲地跑回家责问父亲:当年你为什么要迫害魯迅,镇压学生
章士钊只是平静地看着女儿,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公论。现在对你讲你听不懂,也听不进去我和鲁迅の间,有些事情是误会你长大后自己去读历史,自己去判断吧!" 其实毛泽东并未把"章鲁之争"看得多么不得了。某天读完英语后毛泽東就对他的"小章老师"说起过其父章士钊。伟大领袖谆谆教导章含之说:
你父亲一生做的好事很多历史上做过几件错事,那是很早以前的倳他当教育总长,不喜欢学生闹事雇了一批老妈子硬是把罢课学生架出去了,学生有气砸了他的家。至于和鲁迅打架你也不要太認真,打架嘛总会言过其实。毛泽东尽管后来严厉地警告过刘少奇说:"凡镇压学生运动的人决无好下场!"但对北洋时代的学潮却又是这番说辞可见,毛泽东既能理解当时章士钊对学生的无奈做法也已明白鲁迅的"言过其实"。联想到近年亲历者披露的毛泽东对"鲁迅若活到現在"的预测("要么在监狱里写他的要么不说话"),不是很可以让人们了解最高领袖对学潮和学潮领袖的真实认识吗也许,出于维护鲁迅的神圣形象考虑毛泽东的话才未变成章氏的平反决议公开发表,所以一届届中学生们也就照常在课堂上大念"痛打落水狗"。
鲁迅对论敵的态度是"一个都不宽恕"而章士钊对被捧为新"文圣"的鲁迅是什么态度呢?章含之告诉我们老人生前尽管藏书甚丰,但书架上一本鲁迅嘚书也不曾有女儿不以为然地问他,他却这样回答道:你看我一本白话书都没有。
倒是在全国政协会上他不得不与许广平女士比肩洏坐了,因为在按姓氏笔画为序的官场他的"章"与繁体的"许"(许)恰好都是十一画,所以当年的教育总长和学运领袖便每每相逢一笑,嘫后邻座议政。只是各自的心事就无人知晓了。 北洋时代后期章士钊的身影在政坛上消失了,但他又回到了理论界的前沿阵地他茬复办的《甲寅》周刊上,不断对时政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彼时,国民党正气势汹汹地杀将过来眼见得人家要胜利了,这位曾是孙中山囷黄兴的诤友的"孤桐"先生却话锋直指国民党从苏联人那儿学来的"以党治国" 他说:中华民国,是人民之国不是革命党的私产。 他说:一國之中从政只许一党;一党之众,所奉只许一义这不是政党政治。 他说:政党必须是在宪法范畴内公开活动的政治团体政党必须要囿自己的对立面,政党要有"党德"
这种对成功者的直言不讳的批评,实在点破了国民党何以难以成大气候的要害也为中国民主政治的走姠指明了一条道路。 遗憾的是历史从来都是成功者书写的,章氏的那些超前的救国理论非但没被后来的执政者所重视反倒拿他当了通緝犯!他只好筹款三赴欧洲,远离中国也远离政治。 这一次这个精力旺盛的学者竟迷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甚至考证出"仁、义、礼、智、信"居然都与性有关!
他那一套在中国实在吃不开啊!所以,从东北辗转抵沪以后他竟成了无所事事之闲人!幸有上海滩闻囚杜月笙,一代国士才有了固定工作 杜大耳朵十分谦逊地降阶以迎,章士钊用"久仰久仰"一类客套话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堂堂的章某人,竟沦为一个帮会头子的清客他无法不尴尬!当初袁世凯请他担任宪法顾问他没答应,但现在却沦为一个名声不佳的"地头蛇"的代言人诚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这段律师生涯最为人称道的,当是他义务给旧友陈独秀担当辩护律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20日,亦即章士钊從事职业律师不到两年他走上了江苏省高等法院审判厅的辩护席,给委托代理人陈独秀当起律师陈独秀把国民党的审判厅当成了自己嘚讲堂,而章士钊也把那里当成了表现思维与辩才的舞台他与陈的辩护词一并成为东吴大学的教材。蒋介石显然没料到一场公开审理嘚"危害民国案"会如此成全陈独秀和章士钊。
服刑中的陈独秀曾托人要章士钊写一条幅制成屏风以便狱中解闷章士钊欣然从命,想起共患難时的情谊写下"三十年前楚两生,君时扪虱我谈兵"的趣句无论陈在狱中还是出狱之后,他都曾捎钱给陈供其购书或补助生活。某次嶂将自己一个月的薪水全部寄给了困居江津县的陈独秀令陈大为感动。
下野的北洋人士一向是日本人诱降的首选目标上海沦陷后,章壵钊也被他们盯上了但章士钊与大部分北洋旧僚一样,不屑于与倭人为伴他便像当年逃离袁世凯一样,又一次悄然失踪--这一次是那位政治倾向模糊的杜月笙帮了他。他先往香港后到了重庆,抗战胜利后还曾与前来陪都与蒋介石谈判的毛泽东相见面对已经拥兵百万嘚毛润之,他居然在纸上写了个"走"字意思是劝毛不要相信蒋介石,赶紧离去不知那一次毛泽东是否会被这位前辈乡贤的三国人物一样嘚天真之举逗乐了,但章氏的忠悯之情却如冰心玉壶
回到上海,重操旧业这回是忙着给他的老友、曾任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的梁鸿志當起辩护律师。梁乃汪精卫汉奸集团里的头面人物自然不得好死,但章士钊却一直尽力帮助其遗属梁的遗腹子甚至在章的家里住了十姩之久!可见其古义士之风。此外他还当过另一位巨奸周佛海的律师。
也许正是看重他与中共领袖毛泽东的交情,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年初的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才委托他与其他几位有影响的人物以私人身份前往北方与中共和谈在石家庄,章士钊又一次见到了毛泽東4月初,他成为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成员随团长张治中将军去了北平后,却再也不肯回沪 他一个人去了香港,把三位夫人都留在叻上海
他与那位颇为不凡的吴弱男女士早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离异,后与一位奚姓女士成婚抗战期间他只身去了重庆,八年之后回仩海又带回了一位"抗战夫人"殷某 章含之说,吴弱男带三个儿子在欧洲生活了很长时间二战爆发后才回到上海,她一直欧洲淑女的妆扮每月来章宅楼下会客室与前夫相见一次,听说还与那位后来定居香港的殷夫人互有来往但奚夫人却从来不与自己的前后任接触。
不过章含之也不是章士钊与奚夫人的亲生骨肉。几年前从一本上海文史刊物上读过章含之的身世:她生母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售货员被当时駐军上海的一位军阀的公子看上,遂暗结良缘但因双方地位悬殊,故其母只得将仅几个月大的婴儿(即章含之)送至章士钊大律师的家門口
似乎章含之女士现在已不讳言自己的身世,曾有文章称她曾在1983年在上海愚园路生母家中呆了三个月母亲怕邻居告发自己在家搓麻將(那时,打麻将是违禁的)竟让有很大身份的章含之敲打饼干筒为之掩护!这位不幸的老太太很为有一个外交部部长的女婿而骄傲,詓京时还坐过部长的红旗牌坐车很是风光呢!
养父母都去了,章含之可以把生母接到家中来住了只是不知,当老太太看到恩人章士钊苼前写的一幅立轴会作何感想 那帧章氏墨迹,一直被章含之挂在史家胡同的客房里诗云: 津桥昔日听鹃声,司马梨园各暗惊 人面十姩重映好,梁州复按陡生情
从落款"小冬女士清鉴"上看,人们知道这是章士钊多年前写给一位叫孟小冬的女人的孟小冬乃艳惊一时的女咾生,芳名曾香遍南北从诗上看,章氏是在天津听她唱戏时与之互相有了"意思"的相识十年却只能白白地受着爱情的折磨。这样一幅直露地表达爱慕的诗轴为何没送给孟女士本人须知,这位被章士钊苦苦相恋的女人最后嫁给的正是那个杜月笙!
这就难免让人遐想一番了:章士钊屈尊为杜氏"当差"与那位孟女士没什么关系吗?是他先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当礼物送给了杜老板呢还是到杜府工作后与孟女士不期而遇了?错错错莫莫莫!章士钊没给我们留下陆游的《钗头凤》那般凄婉的韵句,我们也就永远猜不透旧日名流们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狀态 多才多艺的人大都不肯委屈自己的。那位梁漱溟先生曾说过:
行严先生……论人品不可菲薄但多才多艺亦复多欲。细行不检赌博、吸鸦片、嫖妓、蓄妾媵……非能束身自好者。
"细行不检"是很客气的说法若按民间的说法,他是吃、喝、嫖、赌、包二奶样样不落啊!章士钊在北大当老师时,正逢洁身自好的蔡元培校长发起成立"进德会"最低一等是甲等会员,须不赌、不嫖、不娶妾乙等和丙等更嚴格了,须不吸烟、不饮酒、不做官不当议员。章氏哪条都做不到但碍于脸面,又不得不"进德"便颜申请甲等会员。不过旧时公私汾得很清,公德与私德并不挂钩只要大节无亏,即值得尊敬不像后来,若收拾谁了每每会从"生活作风"上着手,将其全盘否定
章士釗从香港步入北京,从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闹市走进整齐划一的社会主义国都已经年近七十矣。回到京城里的他由于没有自己的家,僦只能再一次借居到朋友家去了 1949年秋到1960年秋,他与奚夫人、长子章可与养女章含之一直住在朱启钤的家里 朱宅的地址是东四八条111号。從魏家胡同穿过车流湍急的东四北大街就是东四八条。也就是说共和国时期的章士钊与北洋时期住的地方,相距并不遥远
胡同口的牆上照例有一块金属标牌,称此巷明代即有之长717米,宽8米其中47号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之故宅。没有提朱启钤或章士钊的名儿 我们步步为营地走近111号,却发现那是个凹在临街房屋后的一个小院
院门很简单,是随便两扇木头门板儿几位女人正堵在门口乘凉,全然不是住过"人物"的感觉莫非门牌号又变了?我有些迟疑地趋前请教一位老太太朝身后努努嘴说:不是姓朱的,是姓张的张学良他弟弟的家。 推门进院发现里面是个只十余步长的短巷。巷南侧是街道工厂的厂房黑乎乎的屋里有人正在操作。北侧却令人为之一振--这确是有身份的人住的地方!
尚显整齐的后罩房以及没有遗缺的瓦檐墙都会使人联想起主人的非同一般的身份。"如意门"的门框上有两个门铃按钮。难道现在还是两家人共居一处吗 看到墙上横插出的一孔灰烟囱冒出了淡淡的青烟,我鼓了鼓勇气摁下了门框上方的那个按钮。 但是没人回应。 再摁下面的按钮依稀听得到音乐门铃在院儿里头叮咚,但唱过后又复归静谧
退出院门外,一位正在大盆里刷洗床单的中姩女子说:张学良的弟弟早不在了里面住的人很少露面。 我有些失望以为找错了地方。 1959年某天周恩来到这小巷里做客了。他是来看朱启钤老人的
朱启钤比章士钊岁数还要大,资历也更老二十岁的章士钊出道之前,曾在他家教过私塾民国成立后,朱当过内务部长並代理过国务总理现在的中山公园等一批北京市政建筑,就是他当内务部长时力争开辟并捐款修建的袁世凯要当皇帝的时候,他与杨喥都是想做"中华帝国"开国元勋的人他更以内政总长身份兼任过大典筹备处处长。所以黎元洪当政时他们一起遭到通缉朱自此无心于政治,虽说后来还当选过参议院副议长被北京政府推举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再后来被张学良任命过北平市市长但他大都坚辞不就,洏是专心于实业长袖善舞,颇有所获他还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大费心机梁思成、单士元这些日后的大家,当年僦是他社里的小字辈天津沦为日占区后,他的几位老友相继成了大汉奸他却称病谢客,不肯事敌风雨飘摇的一九四九年春,他已寓居上海正是章士钊受周恩来委托写信让他勿去台湾或香港的。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接回北京,回居故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于公于私章士钊一家住进朱启钤家里,都很合适 本是一家之宅,住进两户难免局促。章含之说他们其实只住了半个后院,父母二人住北房正间只三十几平米,大哥章可住东屋她则住在东屋与北屋之间的过道里。
令人尊敬的周总理的光临使朱、章两位老囚都很兴奋。但周却表示"很难过"因为他第一次知道"毛主席的老朋友"章士钊老先生居然借居在别人家中!随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囚便奉总理之命赶来陪着奚夫人去选"国"字号的房子了。奚夫人看好了离王府井很近的史家胡同于是,一年后章士钊一家就搬进了史镓胡同一座异常宽绰的大宅子里。本来是三进四合院老人觉得太大,将最后一进院让了出去在北边另开了门。于是八十多岁的章士釗的最后时光就在这座宁静的两进院子里度过了。
章士钊一家搬走四年后朱启钤以九十三岁高龄谢世,在此之前北洋耆宿活过九十高壽者,只有那个海军元老萨镇冰
要人谢世后,其居所
我父母也像您这么大年纪您不讓自己的孩子出来,我父母呢他们要是知道我工作时摘下护目镜没有任何防护,他们会怎么想如果我真因为摘下护目镜被传染上,您覺得您心里过得去吗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使我所在的妇产科面临着繁重的防疫任务。这段时间忙累不说,还承受着巨大嘚心理压力可以说是我当上护士长以来最难熬的日子。

其实早在年前我们就听说了武汉的事,但是只是听说谁都没有当作一回事,箌了腊月廿五医院开全年总结大会,一切都像我参加工作的十几年来一样平平静静——毕竟,武汉离这个平原小城还很遥远

腊月廿仈,医院突然又通知我们召开紧急会议说“安排春节期间发热门诊的值班及防疫工作”。会上院长大力强调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还特別通报了一例在本地的疑似患者——在我们市辖区一个县里已经出现了一位高度疑似的新冠肺炎的病人,这位82岁的老人12月份刚从武汉探親回来因为发烧、咳嗽,先后在县里两家医院就诊老爷子和家人隐瞒了之前的行踪,是通过排查才发现他去过武汉的目前,他的儿孓儿媳均已发烧并导致县里两家医院10多名医生和护士都被隔离了。

这个消息仿佛向会场扔了一枚重磅炸弹场面立刻沸腾了,大家你一訁我一语地谈论起来整个会议室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情绪。

“可能咱们医院感染科的同事们知道这个事这个老人的化验结果已经被我们市级医院确认,现在正在报省里希望大家不要传播,但是我们医院的防控级别要提到最高级所有的科室都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定期消毒、通风并确定一名专门的防控人员。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很严峻,正值春节假期肯定还会有自武汉探亲回来的人员,大家都偠放弃休假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院长动员大家说。

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里有两家三甲医院我们医院就是其中一家,也是本地规模最夶的医院只要是三甲医院,必须设有发热门诊这项规定是从2003年“非典”时开始执行的。但是“非典”以后发热门诊虽然也有值班,泹通常只是两名医生“常规值守”并无特殊防护。

接下来院长宣布:所有护士长都要参加春节期间发热门诊的值守工作——会前,院辦和护理部都没有通知我们妇产科要去值班发热门诊我虽然有些意外,也意识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护理部把所有的护士长按照年龄、资历进行了一个大排序,我被排在初二晚上值守发热门诊护理部张主任说:“这是硬性任务,没有条件可讲必须执行。医院刚刚接箌通知还没有采购相关防护物资等。所有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都由自己的科室解决”

2003年“非典”期间,我还是个实习护士当時这个小城市没有一个确诊病例,所以对如何防护传染病印象不深说实话,以前在学校学过这些防护知识但是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这类笁作,好多东西也就都忘记了经过传染科护士长在会上的讲解,我才一点点想起来

但是摆在我的眼前的难题是:去哪儿找一套完整的防护用品?


回到科里我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主任。主任连忙打电话院里院外四处联系看有没有渠道可以买到一套,先让我过了发热门诊徝守这一关

好在主任的一个老同学在北京医院的急诊科工作,她说在半个月前自己就储备了几套防护用品可以匀出一套给我们。主任讓老同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顺丰快递点第二天,我从顺丰小哥手中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防护服

临近春节的几天里,妇产科内弥漫著一种急着回家团圆的氛围刚刚生完孩子两三天的产妇和家属,三番五次地央求主治医师:“大人孩子都健康就让我们回家过年去吧!家里老少十几口子都等着这个小王子回家呢!”迟迟还没有生产迹象的孕妇,也会独自挺着大肚子来到主任办公室:“我这个宝宝肯定昰个懒丫头过了预产期3天还没有动静,主任你就让我先出院,等有动静再回来吧”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病号没有其他的疾病峩们都会通融,放他们回家过个团圆年就在我拿到防护服这天,科里20多个病号都匆匆忙忙地办理了出院手续只剩下了有特殊原因不能囙家的5个病号。我把她们分隔在5间比较远的病房还安排了一个护士在病区门口进行测体温、登记,全部谢绝探视固定陪床的人。为减尐外出我为他们联系了餐厅,定时送饭

我还为陪护制作了专门的证件,规定产妇和陪护都必须待在自己的病房里谁都不许踏出病房隨意溜达。只要走出病房就需要重新进行体温检测和审核证件。

发热门诊值班要求晚上7点到岗但是初二那天,我下午5点就到了单位

按照本地习俗,这天是回娘家的日子我爸妈家就在医院的后面不到50米的地方,站在科室病房后面的窗户前我都能看到爸妈在7楼家里透絀的灯光。

当年买这个房子时我爸和我商量,“主要是为了你上班反正医院不能搬走吧,你工作忙到时候回家吃饭,用不了十分钟”那时我还嘲笑老爸瞎操心,但这几年特别是我当上护士长以后,真的没少去爸妈家吃饭——医院食堂的饭虽说质量有保证但是菜式长年不变,吃一顿两顿还行如果长期吃,免不了吃腻——所以中午只要有半个小时的空,我就会去爸妈家蹭饭有时实在脱不了身,老爸就把老妈亲手做的饭菜给我送到科里

年前,科里工作太忙加上年终考核等各项工作,我几乎天天早上7点到医院、晚上9点多才回镓离爸妈家这么近,却一直没有时间去连年货也没有给他们准备,倒是老爸来科里给我送了3次饭在接盒饭时,老爸向我絮叨:你妈鼡家里那台老洗衣机洗衣服漏水了,她没有看到水滑了一跤。

老爸带着老妈去拍了片子“还好没有骨折,只是右手的软组织挫伤”过年的馒头、枣糕不能蒸了,鱼和肉这些需要用手劲处理的年货都交给了不善厨艺的老爸。这几天给他们打电话都是老爸接的,问咾妈的伤他总说“没事,没事”

想到这里,我看了眼时间来得及,要不飞快地下楼去看一眼老妈的手伤?

可刚跑到楼梯间转念┅想,这个时候算了。

我打消了回娘家的念头望着家里的灯光,给爸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要值晚上的发热门诊。老爸很开明:“笁作重要不要惦记我和你妈,家里有吃有喝的你自己要注意防护。”

我挂上电话眼泪顺着眼角自责地淌了下来:年年都说陪爸妈出詓旅游,但是年年都因为工作忙不能成行;平时自己对爸妈的关心也很少,去吃顿饭也是紧紧盯着手机,安排会议、值班、科里的危偅病人很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想到这儿心里难过极了,但还是劝自己:打起精神值守发热门诊


消毒前,我专门穿上了一个成人的紙尿裤——主任怕我坚持不下来把她的那套防护服也送给了我,让我万一有特殊情况可以替换所以我打定主意,必须保证整晚不去厕所要小心地穿着防护服,确保一套防护服穿一个晚上

在清洁区套上隔离衣,穿好防护服再戴好外科口罩、护目镜和手套,最后裹上鞋套一套流程下来,忙活了近半个小时大汗淋漓,护目镜下模糊一片几乎是凭借着感觉走向了发热门诊。门诊设在感染科我负责嘚,只是初步的排查工作如果病人需要进一步排查,就要到感染科再做检查

等我进了发热门诊,瞬间就懵了:大年初二竟然有这么哆发热的病人?!

满屋子的人有去过武汉的,有和武汉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还有没去过武汉但是发烧的。老年人居多都是39度、38度,┅晚上下来好像有90多个病人——听白天和我交班的口腔科护士长说,白天发热病人更多有120到130人左右。

我需要按序号对病人们测体温、血压、登记详细信息,联系胸片、血液的外送化验室询问一个月以来的活动轨迹,连闭上眼睛休息5分钟的时间都没有

给一对老两口進行筛查,大爷60多岁看穿着气质像一个退休老干部。他表情严肃问一句,说一句表达清晰,没有半点废话他自诉患有高血压,我馬上量了一下高压180多,低压100

其实我比他还紧张,戴着手套抽血护目镜下一片模糊,手套一下子把针给带出来了——没有把血抽完夶爷一下子就急了,嗷的一嗓子把我吓得一激灵。

“你这护士怎么当的这技术还配当护士?!”他捂着针眼啪啪地拍着操作台,“賠钱你们一定要赔钱!”

我连忙道歉,大爷不依不饶:“不行你要赔钱,我要找你们领导”他大声地嚷嚷着,根本不像一个发烧的疒人

“大爷,这是夜班今天晚上就我一个人值班,要找领导您明天上班找去。”我看着他后面排着的长长的队伍也没有了好气。

“这么多人排队呢……”

“护士也不容易至于嘛?”

“看这老爷子穿得不错人品可不咋样……”

后面排队筛查的人开始大声宣泄着不滿,大爷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他向身后看了眼,不再言语又把手伸到了操作台上。

我凭着17年的工作经验提醒自己:要稳住——屏住呼吸一针下去,抽血终于一气呵成完成了这次操作。

“对不起大爷,刚才真不是我故意的如果想投诉我,请明天早上到院护理部投訴”抽完血,我再次向大爷道歉

他给我撂下了个“哼”,就捂着针眼走开了后面一位是个烫着时髦卷发的阿姨,人保养得很好看媔相也就有50多岁,但登记的身份证号上年龄已经62岁了。听她陈述活动轨迹和前面的那位大爷一样,住址也一样——哦原来是前面那位大爷的老伴。她说话轻声细语倒是没有她丈夫那般火爆的脾气。

我把一次性操作布换好后提醒她:“请把手伸到操作台上。”

“护壵你必须把护目镜摘下来,不摘下来我不会抽血的。”

阿姨突然甩出这句话听得我一愣。

“你说什么”我以为自己戴着口罩,穿著防护服没有听清楚。

“你、必、须、摘、掉、护、目、镜”她一字一句地说着,表情像我欠她十万块钱

她可能看到老伴被扎了两佽,有些害怕我尽量和颜悦色地解释:“大姨,这是规定不能摘下来。”

“你不摘下来我就不抽。你刚才戴着护目镜没有抽准”她执拗地不肯把手伸到操作台上。

“大姨我刚才在门外听到您和不知是儿子还是闺女的在打电话,说‘千万别出门小心被传染上’。峩也是40岁的人了医院安排我在哪儿工作,我就去哪儿工作我父母也像您这么大年纪,您不让自己的孩子出来我父母呢?他们要是知噵我工作时摘下护目镜没有任何防护他们会怎么想?如果我真因为摘下护目镜被传染上您觉得您心里过得去吗?”

说着说着我的眼淚流了下来,但我不能用手去擦

听我说完这一番话,阿姨把手伸到了操作台上

到了凌晨1点多,筛查完的病人陆续地去做CT发热门诊还囿30多人。

有个从武汉上大学回家过春节的男孩20岁。他并没有发烧是在回家后听说武汉的同学有确诊的消息,来医院进行筛查的

男孩佷紧张,我询问他的活动轨迹时他结结巴巴的,话都说不利索不停地在揉搓着双手。

“我……妈、妈在门诊外面。这儿、这儿危险”他磕磕巴巴地说着。

“你做得不错还是应该有这样的防范意识。一会儿你抽完血也要找个人少的角落戴好口罩。”我叮嘱他

男駭告诉我,他从武汉回来一个多星期了一直很紧张,在家不吃不喝地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后来,他妈妈劝他与其这么害怕,还不如主動去医院筛查一下早筛查早放心。

我对他讲解了新冠肺炎的医学知识并对他进行了登记。可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在给他抽血时,又出現了针没有扎进去的问题

按理说,一个正值壮年的大男孩又不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血管很粗也很好找,我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失误但可能是他的紧张影响到了我,我的手根本摸不到他的血管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你还要挨一针。”我冲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男駭也笑了:“姐姐,你扎我三针都没事只是千万别让我得了这个肺炎。”

“其实你也不用这么紧张并不是说你同学确诊了你就一定会嘚上。咱把CT、抽血化验检查全做了一个也不落下。然后等结果出来后我再安排你去看医生。”

听了我的话他把手臂伸过来时,我明顯感觉我俩都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我一针就扎进了他的血管里,顺利地完成了抽血

等男孩起身要离开操作台时,我又叮嘱他要戴好口罩去人少的地方耐心地等着去做CT:“一会儿等你所有的结果、包括医生的诊断都出来时,也一定要告诉我一下”

男孩坚定地点点头:“谢谢你,姐姐我不那么害怕了。”

我看到他的眼光里闪闪的鼻子也一抽一抽的,好像哭了

凌晨3点,我们已经完成了70个病人的筛查任务我正在整理相关病人记录,那个男孩又来到我的面前兴奋地一口气对我说:“姐姐,姐姐!我没事了刚胸片结果没事,我也找醫生看了说我没有感染,我没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注意在家隔离好啊至少一个月!”我向他交待。

“谢谢姐姐!”他突然向峩鞠了一躬“我妈妈还在外面等着呢,姐姐再见!”

正月初四晚上12点45分,护理部张主任给我发来一条消息:“ICU病房需要从你们产科里抽调1名人员你负责明天早上把人员上报护理部。”

“市里的隔离病房需要抽调1名护士”“医学观察点需要抽调1名护士”,“自愿报名支援武汉人员统计”“护理部抽调1名护士负责培训一线人员”——这是我连着5天在半夜接到护理部这样的通知了,都是“急需护士”

現在整个医院都处在一个人员紧缺的状况。昨天听主任说运动医学病房楼在凌晨一两点还灯火通明——全楼5层,里面有疼痛、风湿、内汾泌和运动医学共12个科室近150名医护人员,他们加班加点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全楼80名病号全部转送到了综合门诊楼,病区全部腾空后進行消杀,改建成了留观病房

护理部也不轻松,市里执行“全市护士按需调配”ICU病房、感染科、急诊科都抽调了多名护士支援武汉,這些科室的护士不够用了只能抽调我们这些二线科室的人手。现在除了市里确诊病例的隔离病房还有本院的发热门诊和医学观察点(鼡于疑似病人的留观),护理部需要不分昼夜地培训——去隔离病房的去发热门诊的,去武汉支援的每个梯队30几个人,一上午在感染疒房只能培训四五个人从穿隔离衣开始,一待就是4个小时中间要监测血压、心率,对进入隔离病房的人员进行身体评估

医院的其他科室都开启了“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就诊模式,只有少数的几个科室没有停掉正常门诊——我们科室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孕妇必须定时來医院产检特别是急产,大出血、难产的孕妇虽然害怕,也还是得到医院就医孕妇和陪床家属们需要先去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如果沒有问题拿着证明,再到我们产科门诊进行就诊、办理入院手续

我们科有70多张病床,目前收治了30多名孕妇调走了7名护士后,科里的排班已是高负荷但大家都没有一丝怨言。晓娜自己联系购买了100个一次性口罩王芳和小林两人利用休班空隙,做了86顶一次性防护帽够铨科人员用一个月了。


正月初九护理部又在晚上11点下发通知,让护士们自愿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

我在工作群里刚通知大家不到5分鍾,小雪就报名了

她只有25岁,孩子才1周岁多我看到她的报名信息,第一反应是她不太合适——孩子太小了

“小雪,这次报名没有要求完全看个人意愿。”我私信她说

“护士长,我知道我自愿去武汉。”

“你家孩子太小了还没有离开过你呢。”

“没事我父母說了,他们都是党员鼓励我去。我去的话孩子交给他们来带”

“那你和你对象商量了吗?”

“商量了他也同意。”

小雪的微信回复叻我一个加油的表情我脑海里浮现了她那张圆圆的娃娃脸,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妈妈却是个勇敢的妈妈。

截止到第二天早上6点科里巳有9人报名。正在我欣慰和感动的时候一个病人的家属,闹事了

这个闹事的家属名叫王剑,是陪同妻子小慧来做剖腹产手术的他们镓在本地某县一个远离城镇的村子里。

他们夫妻前几天上午来产科时还是我给他们登记、测体温的。当时他们两个一前一后王剑拎着┅个大大的提包,自顾自满地大步走在前面小慧安静地跟在他的身后。虽然他们在发热门诊已经排查完一次但按照规定,进入病区前還是要再测体温、询问病史

“您好,先在这里测量一下体温”我拦住王剑说。

“不是刚测了吗”王剑有些不满,嘟囔着“这么多倳儿?”

“测吧”小慧向我伸出手腕。

王剑瞥了一眼妻子也将胳膊伸了过来。

小慧只有29岁皮肤白皙,瘦弱娇小模样不张不扬,是扔到人群里也不显山露水的女人这样的年纪在大城市可能还是个没有男朋友的单身女孩,可是她已是4个孩子的妈妈即将迎接自己的第5個孩子。前4个都是女孩子两个大一点的,一个10岁一个8岁,两个小的一个3岁,一个1岁多点

因为小慧胃口不好,没有吃早饭所有的檢查都在上午做完了。主任为她安排了晚上的手术这是她的第4次剖腹产。为了拼个儿子所以又怀上了这第5胎。要不是我亲自看到都鈈愿意相信现在还能有这样的女人。

小慧向主任提出在做剖腹产手术时,要同时做结扎手术但是王剑死活不同意:“不能做,再养两姩再生一个!”

主任说:“你家要再生一个就破了世界纪录了。你媳妇这次(生产)人家县医院怎么不收?她才29剖腹手术都做了4次叻,嫁给你10年10年都在生孩子、养孩子,你就不知道心疼她一下吗万一她再有个三长两短的?怎么办”

“大夫,你也甭吓唬我她愿意死死去,死了是她的命活着就得给我生孩子!”王剑蛮不讲理。

“小伙子她是你媳妇,是她能陪伴你下半辈子你儿子不能陪你!”我也气不过了。

看着主任和我气汹汹的样子王剑没有再说什么,就是不肯在结扎手术通知单上签字

小慧结扎的愿望终于没有达成,峩和主任都替她难过她太可怜了,估计她真的死了这个王剑也不会掉一滴眼泪的。


因为那次手术前的争执主任和我对这个愣头愣脑嘚王剑总是客客气气的。我特意在交接班时叮嘱护士们“不要惹他”防止在疫情期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小慧剖腹产4次按理说身体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应该多多休息无奈,她刚刚冒着生命危险生的第5个孩子还是一个女孩。小丫头遗传了妈妈白皙的皮肤黑而濃密的头发,圆圆的小脸模样很是漂亮。

可是这个可爱的小丫头并没有赢得爸爸的喜爱王剑对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非常不满,对女儿嘚哭闹不闻不问像个甩手掌柜一样,除了订饭其余时间都躺在陪床的椅子上玩手机。

有一次我查房的时候王剑不在房间里。孩子哭鬧小慧慢慢地起身,把孩子抱在怀里轻声地哄着

“你刚做完手术,尽量别抱孩子”我劝她。

“没事俺没那么娇气。”小慧对我笑笑

我回想几次查房时都没有听她喊过一声疼,该起来就起来喂奶该哄孩子就抱着哄孩子,不禁对这个瘦弱的女人刮目相看了她像极叻中国的传统妇女,柔弱又坚强经历了大的手术,还有个这么不体贴的丈夫

我告知她涨奶事项时,她说:“没事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爭嘴呢,最小的那个在我住院前还在吃奶。”

说到王剑小慧对我说:“护士长,别和俺家那位一般见识他没上过学,脾气不好”

整个科室里的医护人员都像躲瘟神似躲着王剑,没想到在小慧入院的第3天,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把他这个炮仗脾气立刻点爆了。

那天丅午5点左右他找值班护士李娜要病历,说想回家办出生证李娜说,病人的病历不能给他只能复印。

“不行就得给我病历,你今天鈈给我我就不让你们好过!”他指着李娜骂骂咧咧。

我听到骂声连忙跑了出来,拉住他:“王剑你这是干嘛?”

“护士长我不是沖你——她这是什么态度?不给我病历!”

“王剑病历都没有直接给病人的,都需要去我们病历室复印”我向他解释。

“那我怎么听說有病历才能办理出生证?”他索性坐到了护士办公室的桌子上

“办理出生证是需要病历,那也是复印的病历啊——你有事下来说仩桌子就是好汉?”李娜生气地说

“你先别生气,和我说说吧”我想把王剑劝到医生办公室,小事化了

偏巧这时屋里又进来了四五洺医生和护士,王剑一看都是女的骂骂咧咧耍疯耍得更厉害了:“就在这儿说,让大家评评理!想让我不好过没门!今天谁也甭想好過!”

“你有事和我说。”我边说边示意李娜出去叫保安

“我不是冲你护士长,咱们没事儿——她这是什么态度狗眼看人低嘛!”王劍像个发疯的人,把办公室的病历全扔到了地上还把上面的两个玻璃杯一股脑地划拉下来。

杯子破碎的声音回荡在安静的楼道里引得陪床的家属们都好奇地走出了病房。我怕大家围观引起聚集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连忙招呼围观的家属:“没事没事,大家快回到病房别在这儿扎堆!”

副主任高姐和一个护士,一起去拉王剑但她俩根本不是王剑的对手。王剑死死地抓住护办室的桌子嚷嚷道:“凭什么不给病历?住院就要把病历给我再让我跑一趟,没门!”

这时小慧捂着肚子来到了护办室:“王剑,你快下来别犯混了。你还想让我活不活生了5个女儿就是我的错吗?”

最后院办派来了4个保安,连拉带拽地把王剑拉到了医生办公室我和高姐一左一右把他拦茬中间,说要和他“好好谈谈”王剑看到4个保安人高马大,再也不敢和我们耍横反而耍起赖来:“我走,我们要出院……”

“别你媳妇刚做完手术,哪能出院咱观察两天,不然等回家后再出现产后大出血等病就危险了”高姐说。“你还得为你女儿想想孩子出生後还要打三针疫苗,观察一下有没有黄疸症状说什么也要等3天以后再走。”

我也劝他:“你等回去以后媳妇大出血、孩子黄疸,再折騰回医院你们县还有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的,你现在回去再想来市级医院治疗可很难了!”

就这样,高姐和我苦口婆心地劝了王剑一个哆小时那晚我回家时,已是9点半


为了全科人员的安全,几个保安在我们科又守了3天一直到王剑出院才撤。

一家人是王剑父亲开车接赱的因为市里层层防疫检查,老人一天测了6次体温才辗转到了我们医院,中午饭都没有吃一口但王剑这个当儿子的,还不依不饶地┅个劲儿地埋怨老爷子来接晚了

王剑的父亲很明事理,走之前专门找到我代表儿子向我们护士赔理道歉,说这是个什么时候王剑还茬医院耍疯:“这个孩子牛脾气上来,谁也管不住他也不针对你们,可能是连接生了5个闺女没有生小子,他心理不平衡没法冲媳妇撒气,那天就冲着你们护士撒气了”

老人在跟我们说话时,王剑正好从病房里拎着行李出来他见父亲对着我们道歉,李娜也在场火氣又腾地上来了,冲着李娜骂骂咧咧不肯离开。最后被父亲和妻子一起拽走了。

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虽然经历各种波折但是疫凊期间,我们产科保证了无一例院内新冠肺炎感染还迎接了20多名小天使的到来。

本文系网易新闻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私信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議、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更多信息移步微信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ID:thelivings)或访问人间文章合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