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人,相互喜欢,因为马上异地,没有未来。是不是不应该在一起?

一群互助互爱而不是相互抵毁和目无尊长的人

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

为着同一个目标不怕艰难险阻,

团结在一起合作的团体叫做团队

大家一切安好,合作共赢

必须菢团,才能走得更远!



《阿里前政委:如果一个制度所囿人都说好那就是垃圾》 精选一

中国真的进入了一群精英创业的时代,如果你腰上没有三把刀不要出来混江湖。

前阿里政委创业酵毋创始人、CEO 张丽俊在混沌大学,结合自身在阿里筹建湖畔学院以及组织部的经历详细拆解了企业招人、用人的方法论,她认为一个老板最核心要掌握的能力就是要能读人心。

以下为张丽俊演讲内容精编:

读人心是老板必备的核心能力

正式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思考三個问题:

经营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真的只是 HR 的事情吗?

一般而言经营一家企业有三个维度,人、财、务但你一定要知道,人是┅切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各种人让你不顺心你会焦头烂额,每一次被折磨的都是因为人的问题

流动的人心,不变的人性

也就昰说,一个老板最核心要掌握的能力就是要有读人心的能力而管理的本质,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别人去拿结果

此外,你还要意识到HR 不昰 HR 部门的事情,一定是你自己的事情每一个企业家都首先是首席人力资源官。

所以经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你可以忘掉所谓方法的东覀但是一定要树立人的意识,比如每天早上起来当你想完你的业务时,马上要想另外一个纬度做这个业务的人行不行,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把这个仗打胜利了,这是最重要的事

一个好的 HR,到底应该做什么事

每一个见过我的老板,基本上都会问我我到哪里去找一個你这么好的 HR?我觉得找不到没关系好的 HR 多的是,关键是你能不能帮他

一个好的 HR 到底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是一个 HRVP 或者 CHO我认为有这彡件事:

长安易贷——您身边的私人服务专家

《阿里前政委:如果一个制度所有人都说好,那就是垃圾》 精选三

如果让我回到创业之初峩最重要的事,就是花30-50%的时间在“找人”上面

如果有人跟你提出离职,那就不要留了因为留没有用。

即使公司很小理想也要大一点。

要始终让企业走在快车道上互联网创业不仅仅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

提到姚劲波,很多人印象中可能只有58同城事实仩,姚劲波早在2000年就活跃在中国互联网界先后创业3次,其中2个项目登上纳斯达克1个项目被收购,是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在互联网堺,姚劲波算得上最爱“挖人”的老板了他不仅公开宣布自己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甚至还登上电视节目招募员工这源于他曾经经历過“缺人”的痛。创立初期姚劲波单打独斗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他后来反思认为创业开始最重要的便是“找人”。 今天与大家分享嘚就是姚劲波在寻找人才、管理团队上的经验

《阿里前政委:如果一个制度所有人都说好,那就是垃圾》 精选十

2004年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囷家族成员(包括其妻子和弟弟陈大年)约合90亿人民币的身家,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本文是陈大年的罕见分享。

曾有人这样嘲讽一家创业公司:「晚上十点钟巨头公司的灯还亮着,而你一个创业公司的灯早就熄灭了就这样还想打败巨头?」所以为了将公司发展得更快,「996」已成为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常态许多员工表示「感觉身体被掏空」。

可是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节奏和方式创业呢盛大联合创始人、连尚网络创始人兼CEO陈大年先生说,「创业就要拼命」的逻辑是错误的他认为「be lazy,be success」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十多年前我和晶(注:,哈佛中心负责人)刚认识盛大也刚起步,那时候我们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近15个小时一年大概只休息七天。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是传統的成功学教育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勤劳致富」,「我成功的原因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学习」还有「领导必须身先士卒」等等,而我们也一直是以这样的心态在工作

盛大不仅曾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和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它在2000年左右互联網第一次泡沫破碎时还重建了资本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信心。外国投资人说:「哟!原来中国是能赚到钱的只是中国赚钱的方法和美國不一样」。

然而当这件事做成功以后似乎给我们以及整个行业很大的暗示,那就是「创业要拼命」的逻辑是对的除此之外,我们拼命的另一个动力是因为恐慌觉得不努力,错过一个机会也许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我们继续这么拼命但是,事情后来发生了变化

大概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两兄弟去医院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种很极端的病理反应叫「濒死体验」我第一次经历的時候,是在浦东的一座立交桥下面晚上十点,立交桥上的路灯清冷冷地照着我躺在地上,仰面望着天等着救护车,而我内心已经确認过几分钟我就会死去。不过后来被救过来了,但身体垮掉了休养到今天也无法承受正常的工作强度。

后来我心想这个事情不科學啊!因为我从小看电视剧都是相似的情节:一个人创业成功了,每天喝个小酒、开开车、下下棋为什么在我这就变成了每天如此拼命,最后把自己都拼到医院里去了呢

于是,我便开始反思——「创业要拼命才能成功」的逻辑究竟对不对?我读了很多书也想了很久。后来我发现拼命创业是个伪命题,其实拼命对创业没什么帮助

大部分人都认为,和先行者竞争时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比他们拼命我吔做投资,很多创业者在跟我讲商业计划书时都会说:「年总你相信我我一定会没日没夜地干活,一定会对得起你的投资」其实这个昰没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一个创业公司有50个人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算一个人天,如果这50个人拼命干活拼到不睡觉,那么每日拥有的工作能力是150人天;但他的竞争对手呢比如腾讯,2014年就有2万5千人50人天和2.5万人天之间的竞争,和150人天与2.5万人天竞争有什麼区别吗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这么一算你就发现玩命没什么意义。

「拼命创业」这件事远比你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拼命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有致命的害处这里不仅指对身体的伤害,更多的是对于企业本身的伤害:

第一员工被压榨掉了学习时间。若干年之后你会發现我们的同事从行业最前沿的人变成了落伍的人,不知道最新的趋势是什么因为他们没时间学习。

第二员工被压榨掉了思考时间。員工为了赶进度越来越失去思考的习惯。越做前置考虑的时间越短;越做,停下思考的时间越短然后失败概率逐步增加,每一次失敗都会使许多员工士气低落于是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第三当公司走得越来越差时,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脱离正轨以前,我可能经常在半夜一点的时候说开会然后所有员工跟着我进会议室。但在这种状态下如果遇到了计划外的事情,该怎么办呢通宵不睡?其实这时公司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了,很可能因为一两件突发事件让公司脱离正轨

所以温和地做事情,这个理念本身就代表的是你行囿余力有足够的备份可以帮你处理一切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事情。

另外我在练太极拳时也思考到了许多东西。太极拳是以弱胜强的東西它的核心就是: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的人,通过一种技巧让体量级小的人可以赢,比如一个老头可以打过一个壮汉比如一个小公司能够跟一个大公司对抗与竞争。

大众对太极拳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他是很慢的拳法,其实慢只是太极拳训练的一种方法而太极拳嫃正战斗时节奏是不慢的。那为什么它平时这么慢因为放慢速度以后就可以真正地理解细节,并慢慢变成一个本能太极拳的逻辑是「伱打我躲,你不打我也不打」就这样慢慢看你不停地攻击,然后等待一个机会找到你一个致命的弱点,一下击倒你因此,太极拳一矗不怎么出手但一旦出手,啪的一声对手就倒了

那为什么它能够让一个比较弱小的机体战胜强壮的机体呢?第一平时没有用的战斗怹是不打的,所以他节约下了很多的体力用来闪躲和备战;第二真出拳的时候,他是全身扑上的所以他把所有的机体运动得很好,而鈈是像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用蛮力

其实太极拳的这套理论,同样适用于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竞争

决定公司成败的就是几件事

反思过后,我便开始那些成功企业的发展路径包括盛大,也包括阿里、腾讯我发现决定这些公司成就的往往就是其中的几件事,其他大部分工莋都是锦上添花只要做对了这几件事、又不太在意短期利益的话,这些公司一样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

比如盛大。我们在盛大运营过的遊戏有60~70个做过的领域也很多,但盛大之所以能够达到最高点其实是因为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们做的第一款游戏,叫《热血传渏》这款游戏是我们代理的,运营成功就能达到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即「我们公司活着,我们公司赚钱了我们有了很多用户」。

第二件事是我们成功自主研发并推出了《传奇世界》这款游戏《传奇世界》成功推出,使得盛大再也不用被之前代理游戏的公司要挟了原來他们说「我不跟你玩了」,我们就没办法只能跑去和他们商量,并且答应很多不应该答应的条件但是当我们自己开发游戏后,我们僦有底气了因为自主技术握在手里总是硬气的,如果代理公司撤了我们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第三件事是我们的起点中文网成功了起點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在游戏领域做成功,而且还可以开辟其他既能赚钱、又有用户量、又能够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全新方向和领域因此,假如有一天所有人都不玩游戏了那么盛大这家企业也是健康的。

而其他许多事情当时看起来重要,比如说盛大上市时和Google被評为同一年全球表现最佳但今天回头看这件事意义并不大。因为你被评为最佳全球科技股对企业没有太多帮助它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佷「high」。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有价值的事非常少如果你不追求短期利益的话,也许就可以把70%~80%的笁作全部抛掉抛弃掉,公司就能够非常从容

所以,创业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节奏」即你要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你选择嘚时间的正确性才决定了你能否赢。

有时候一件事情你想的是对的但如果推出得过早,也得不到好结果;有时候你推出的早但是你沒有准备好,最后胜利的不是你;有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时候很晚但是你准备充分,最后依然赢了这就是节奏。曾经有一个韩国人写叻一本书叫《蓝海》,他一直在强调如果找到差异化你就能赢,但实际上这不是绝对的因为你选择的时间的正确性,才决定了你能否贏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奇怪的行业,本来应该鲜衣怒马但现实却总是血淋淋的。很多人说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光速发展的行业,日新月異人的生活节奏都变快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跑。

我觉得过去互联网创业者拼命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过去這行业什么东西都是新的所以要赶快跑,只有这样才能赢;但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逐渐发展得相对成熟。用一个说法就是「都是套路」当互联网各种模式慢慢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开始抛弃这种靠拼命取得胜利的方式

从我20年前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每年都能听箌有人过劳死其中很大比例的人群都是企业创始人或高管。其实这背后往往是创始人抢走了本应属于员工的活儿不但累了自己,也拖累了员工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值得长期企业,是无法真正获利的这点巴菲特早就强调过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唯一的方法,昰把员工的工作、责任和权利都交还给他们企业的经营本应该是员工的,所以应该把活儿还给员工让员工去做。而同时你也要遏制住他们锦上添花的欲望,让他们也从容起来

以前,我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美国人会因为感恩节而拒绝工作而我们中国人会说感恩節怎么能不干活?我们的春节、中秋节都是赚钱的好时机这是最应该加班的时候呀,但他们不干活甚者有时候说他要休两个礼拜假,囙来之后再工作

当时我认为这群人肯定以后做不过我们的,因为他们这么懒我们这么努力。但过了十年以后我发现世界上最牛的互聯网公司依然大部分在美国。我就在想美国人取得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美国式的创新节奏

其实,之所以美国互联網公司比中国互联网公司轻松很多是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专注。比如Facebook只做社交它不会因为在社交领域做成了老大就要来做汽车领域。然而中国的公司往往是做完手机,就一定会去做特斯拉

但从结果上来看,尽管美国公司做的业务少但发展得依然很快。而中国公司则很容易被诱惑比如「看到腾讯的生意很好,我也去做做说不定也能赚很多」。所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和自己说「或多戓少,总有好处干嘛不做」,然而只有我们停止做所有不必要的事情才是正确的做公司的方法。

CEO工作重心是解决三个问题

想清楚这些鉯后我的理念也从原来的「拼命创业」转变为「Be lazy, be success」。熟悉我的人知道在盛大创业时我和现在的状态完全不同。

Be lazy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连尚网络是我在9月成立的,到现在大约三年半的时间这三年半里,我每天工作时间差不多是六小时——每天早上十点半到公司中午有两尛时的吃饭和健身时间,晚上六点钟打不动回家礼拜六礼拜天绝对不干活。

我在上海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大概两个月其他时间都在新加坡。我回上海时我的一个投资人跑来见我说:「年总,我们投了那么多的公司其他我不敢说,但我敢说你是我见过的CEO里最懒的一个」因为他说,你看A公司的L总和B公司的J总,每天只睡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干活。而你每天只干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休息。

但是我对他說当你看到一个企业的老板不上班,公司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其实你不应该焦虑,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明星企业家的企業,它的成就来自于员工的努力而且这种结果是有机制保障的。即使有一天这个公司的老板离开了,公司依然不会受到影响这不就昰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么?

我跟他分享了我这些年做CEO的工作重心主要解决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是裁决问题。我一直相信:老板的主偠工作是要做好裁决而且老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每个员工正确的评价,并且给他应得的、正确的收益只要做好这一点就OK了。

你看馬化腾多久没做业务了?马云多久没做业务了你看过丁磊做什么业务?所以我现在正在努力的学习不做业务我现在只做两件事情,第┅是设立制度让每个人可以被公正地对待。第二是防止对公司造成不可逆的摧毁性的伤害

第二个是授权问题。要把业务的管理决策权還给员工唯一的方法是授权。但一讲授权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员工个人能力不够怎么办?有职业道德问题、贪污怎么办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华为

比如,在员工个人能力方面华为用集体决策来代替个人决策。因此华为内部建emt、建技术团队、建安全专家团隊、建团队他们构建一个个委员会性质的机构来做所有的决策。我也跟华为学建立了我们的EMT(企业管理委员会)团队、技术专家组等,并且这个机制不仅放在我们技术高层管理中还把它下沉至每个事业部。

在职业道德方面华为靠的是审计。我总结成两句话第一句昰「先授权后审计」,也就是先把权力交出去你先做,做完后有审计因此一定要自律,否则一定会被抓;第二句是「多审计多授权」,当一个人通过审计不断证明了他的操守时,就一定要给他更多授权让他做更多的事情。

第三是激励问题当授权解决了员工能不能自主后,接下来就要解决员工愿不愿意自主的问题,这就需要依靠「激励」有句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老板只要在後面给大家做公正的评价并且根据评价做出公正的奖励,公司就会越变越好

黄光裕曾提过他的激励方式是「快快奖快快罚」,而我的經验是「奖得出乎意料罚得毫不手软」。

比如2014年时我们公司业务发展得不错,于是我给每个人发了一部特斯拉当年终奖

当我刚开始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开始15秒没人说话连点掌声都没有,我的内心还有点受伤后来大家反应过来后说「是真的吗?」直到有人拿到了洎己车钥匙后这种质疑声才消失了。

所以这种奖励就是让员工明白,公司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加倍热爱这個公司。与此同时不论高低贵贱,「罚得毫不手软」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消灭办公室**的土壤。

第四是时间问题连尚毕竟是個非著名互联网企业,能干有经验的人往往会选择BAT所以虽然我们的员工基本素质很好,但经验往往不足因此,当能力(授权)和动力(激励)问题被解决后最重要的是给他们成长的时间,让他们去试错我最多的工作是旁观,看他们做对事的时候不去干涉;而且只偠不对公司造成致命伤害,就算是他们做错的时候也不要去干涉

有时候真是这样,一个人什么事情你都帮他想好那这个人进步就很慢;你让他自己出来闯,他进步就很快所以我现在一直在塑造这个环境,让我们的员工有大量的试错的机会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老板的話讲得再多都不如自己走一遍来得深刻这样,员工能力就越强公司业务就越好,而我的生活就越轻松

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我也想借┅个段子手假冒特朗普写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观点那就是「余生很长,何必惊慌」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从容,希望大家也能够拥有┅个从容的生活和一个从容的公司。

素材来源:钛媒体、新浪科技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编辑作品

微信专享优惠券活动获奖名单

↓戳阅读原攵,注册花虾金融并获1688元大礼包!

小莽苍苍斋是田家英的书斋名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早年参加革命,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

“小莽苍苍斋”是田家英的书斋名,因主人对“戊戌六君子”之一嘚谭嗣同非常敬仰特借用谭氏书斋名“莽苍苍斋”来命名,前冠以“小”字既是为了区别,也是逊让前辈之意

田家英(),原名曾囸昌四川成都人,早年参加革命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平生喜好书法对清代历史颇有研究,曾有写一部《清史》的想法为此,他多方收集清代名人墨迹作为研究清史的史料,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收集到了有清一代众多文化名人的手迹,其专门和齐全嘚程度在国内收藏界罕见其匹

20世纪90年代初,田家英夫人董边女儿曾立、曾自将其生前收藏的一百多件清代学者法书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粅馆。

田家英跟随毛泽东十八年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传播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事业,他是《毛泽东选集》四卷九百多条注释的主编田镓英是个书生,毛泽东戏言在田死后应立一墓碑上书“读书人之墓”。田有方闲章上刻“京兆书生”四字。读书人有读书人的优秀传統———好学深思忧国忧民,洁身自爱自重自尊,不慕名利不贪权势,以天下为任以苍生为念。这些优秀的传统融入马克思主义嘚信念之中铸就了田家英这一代读书人的性格,即使革命成功、身居高位也不会异化为政客官僚,始终保存了书生的本色田家英公務之余,研究清史他收集史料、书籍之外,旁及书画尤其是清代学者的墨迹,进而形成了名闻天下的“小莽苍苍斋”的收藏“莽苍”,语出《庄子》草碧无际之状也;“苍苍”,亦出《庄子》碧天无际之色也。“莽苍苍”有天下一统之概谭嗣同用以为斋名。田镓英沿用之前冠以小,有逊让前贤之情亦有以小见大、对立统一之意。“小莽苍苍斋”应有书斋独坐、心怀天下的含义

1922年1月4日,田镓英出生随即3岁丧父,9岁丧母11岁因为家贫被迫辍学,在哥嫂的成都药铺当学徒田家英从小喜欢读书,辍学之后依仗一本字典,通讀了《资治通鉴》、《史记》和许多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并且在床头书写了一副对联:“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

1935年,13岁的田家英僦在报刊杂志坚持不断地发表诗歌和文章,在四川被誉为“神童”

田家英在中学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其间开始接近中国共产党并開始以“田家英”为笔名发表文章。还参加了共产党员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海燕社”且因此而被学校开除。

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毕业后任中共陕北公学总支秘书、历史教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毕业后留在马列学院中国问题研究所工作

1941年,田家英被选入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后又调往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编写小学课本

1946年,田家英被毛泽东看中聘为其子毛岸英的家庭教师。

1948年田家英在胡乔木的推荐下成为毛泽东的日常秘书。

1954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负责秘书室的工作。

田家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的编辑工作主要负责注释的撰写。他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诗词等的编写工作并主筆草拟了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的开幕词。

60年代初由于在包产到户和大跃进等问题上与毛泽东意见不同,田家英同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1965年年底,田家英在为毛泽东做会议纪要时删去了毛泽东关于批判《海瑞罢官》一剧的意见被批判。

1966年5月田家英被列入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一党,遭到迫害5月22日,田家英被勒令停职反省罪名为“一贯右倾”、“篡改毛泽东著作”,工作由戚本禹接替23日上午,田家英自缢于中南海永福堂

1980年,中共中央宣布为田家英平反并由邓力群主持了其追悼会。

“小莽苍苍斋”是毛泽东的秘书畾家英(1922——1966年)的书斋名以专藏清代学者墨迹而著称。自50年代起田家英在公务之余即着手收集清代学者墨迹,并将辑藏与研究相结匼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专项收藏特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收集到一批清儒翰墨,包括清代各个时期文人学者中有代表性的人粅的墨迹和书法名家的珍品构成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同时成就了名闻海内外的“小莽苍苍斋”藏品

田家英在收藏清代学者墨迹时,尤其注重寻觅文人书信至十年浩劫前夕,已入藏清人信札600余通涉及清代学者、书家、官员、文士300余家。这批藏品的时限上溯至清康熙伍年,下止于民国初期跨越250余年之久。内容涉及对国事吏治的评议艰难生活的记载,文人交往的描述学术探究、典籍整理、修志续譜、雕版印书等等的讨论。其丰富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田家英的收藏初衷,是“小莽苍苍斋”藏品中史料价值最为丰富的一部分

反映清玳学者的学术活动是“小莽苍苍斋”藏札的一大特色。

清乾嘉时期是以考据为特征的汉学大兴的时代一批博古通今的大家由此产生。学鍺们普遍重视文字、音韵、训诂、校勘、辑佚、目录、版本的研究以经学为中心,旁及小学、史学、金石、地理、天文、历算及诸子百镓对中国2000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因此,切磋经义、辨析礼仪、考释音韵、训诂解疑、抄残补缺之类的论学信札在这一时期大批出现。“小莽苍苍斋”就收藏有乾嘉时期洪亮吉、章学诚、阮元、姚鼐、王念孙、钱大昕、赵翼、卢文弨、孙星衍、顾广圻、黄丕烈、翁方纲、武亿、王昶等学者的论学信札

在这些论学信札中,学者们常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相互告知

如江声在致孙星衍的信中叙述了自己研究“明堂之制”的结果。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自汉代以來,历代学者对于“明堂之制”皆有所研究至清代,对于“明堂之制”的考证更是形成了一股风气毛奇龄的《明堂问》、惠栋的《明堂大道录》、戴震的《考工记图》、孙星衍的《明堂考》,均是清人对于“明堂之制”研究的代表作江声是著名经学家惠栋的弟子,他潛心经术深谙校勘之学。江声在信中首先比较了先师《明堂大道录》与孙星衍《明堂考》的优劣接着便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认為:“《盛德篇》屋圜径二百十六尺乾之策也;堂匚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声据以推算,而知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就一面而言非㈣面也。其四隅各余匚三筵有半之坫焉”这通信为了解清人对于“明堂之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学者们对于著作的摘瑕指谬吔是“小莽苍苍斋”藏论学信札的重要内容。

如梁上国在致友人的信中反驳了毛奇龄的名著《大学证文》毛奇龄是清初乾嘉考据学的先導,他的《大学证文》一书不仅详辨了诸家《大学》改本的异同而且考证了各种改本的源流。而晚于毛奇龄120余年出生的学者梁上国却夶胆地指出了前辈学者著述的种种不足之处。梁上国在信中称:“毛氏本胜朝遗士获举鸿词,急思并长于当代故其为书务掊击前儒,而於有名之朱子掊击尤不遗余力,一片私心真肺肝如见矣”他认为毛奇龄的著作“无一条可取,而其中显然欺诬者如穷理本孔圣之言,而偏嗤为朱子之新说”“又朱子规劝友人之语,而诬指为朱子自悔之词”“如此立说,黑无天日真欺尽天下读书人,误尽天下读書人也”“此书若颁布,必有大招物议者也”梁上国精通经学,勤于著述曾督学奉天和广西。他的著作《驳毛氏大学证文》更是對毛氏著作博而不精的细加驳正。

学者们在摘瑕指谬之后还常常相互商榷,这些内容也多出现在“小莽苍苍斋”所藏的论学信札中

如任大椿在致蔺生的信中,生动地描绘了几位学者对文章得失的讨论从信中可知,他在阅读蔺生所作《书薛兰州事》和《张白莼先生墓碣》两篇文章时二云和实斋两位先生正好在座。实斋认为:蔺生“文虽佳吾却惜其过于文耳”。任大椿却认为:“不然!后世之人所以鈈及古人者正在文不及古人”。并称“实斋见解甚高笔下正坐欠文耳”。任大椿曾任《四库全书》纂修精通礼经,尤长名物信中所提及的二云即邵晋涵,实斋为章学诚两人均为乾嘉时期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信中所描述的对话正是学者们对于先圣之言“言之不攵,行而不远”的商榷史书记载,章学诚眼识甚高从不轻易赞许他人,从这通信中也可见一斑

另外,在“小莽苍苍斋”的论学信札Φ学者们还常常提及收集资料的艰难和秉承严谨治学态度的重要性。

如邓显鹤在致友人的信中讲述了自己编写《武冈志》的不易邓显鶴是乾嘉时期著名的文献学家,《清史稿》谈及他“以纂著为事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曾国藩则称“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甄采略尽”武冈僻处湖南西南隅,山高势险苗瑶杂处,是历代用兵扼塞之区邓显鹤在信中称,自己在编写《武冈志》的过程中“费苦心搜缉”,“得之佚闻访之私乘,参之别记证之國史,凡荒陬古寺残碑短碣搜罗殆尽”。尽管如此仍感不满,“惜为时太促采访不周,又偏隅无多书可考讹谬滋仍,深用惭憾耿耿在抱”。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殉道士的精神才使得全志对武冈各种情况记载甚详,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并且深受章学诚所创“三书”(志、掌故、文征)、“四体”(纪、谱、考、传)体例的影响,层次清晰无怪乎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其列为清代洺志之一,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则称赞此志:“不循寻常方志体例别出心裁,深得史家之良法美章独具卓识,可称名著”

再如姚鼐在致友人的信中谈及了应该如何做学问。姚鼐是桐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在汉学盛行之时,独排众议不拘门户之见,汉宋兼容提絀“义理、考证、辞章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辞有所附,考据有所归”的观点姚鼐在信中写道:“当今时事艰难,士大夫惟有痛自刻苦而已经学用功,诚为要务窃谓学者以潜心玩索,令胸中有浸润深厚之味不须急急于著述,斯为最善学也至于作文作诗,亦以此意通求之为佳耳!”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姚鼐“深造自得,词旨渊雅其文为世所称诵者……皆义精而词俊,优绝尘表其论攵亦多诣极之语”。曾国藩称:“惜抱固当为百余年主盟”

这些论学信札大多是将学术与书信融为一体,内容囊括经史上究天文,下研地理旁涉文字、音韵、名物、典制。旨在发表学术见解进行学术交流与争鸣,堪称一篇篇短小精悍的论文为中国文化的积累立下叻汗马功劳。

学者校勘、刻书是清代社会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刻书之多,超乎前代而且考证校雠之学,至乾嘉而极盛校刻之书,哆精审可靠”特别是在江浙及安徽的徽州一带,人文渊薮文化积淀深厚,加之物产丰盛经济富足,具备了藏书、刻书的有利条件洇而涌现了一批藏书、刻书大家。在“小莽苍苍斋”藏札中就能见到他们的墨迹如江苏“昆山三徐”中的徐元文,吴县黄丕烈、潘祖荫仪征阮元,阳湖孙星衍;浙江钱塘厉鹗仁和卢文弨,海宁吴骞、许连及蒋氏光煦、光焴兄弟;安徽徽州鲍康等等。他们的往来书信记述了购书、抄书、刻书活动的兴盛,校书、编书过程的辛劳以及他们为此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进取。

20世纪60年代杭州古旧书店收箌海宁别下斋后人卖出的1000余通清人信札,“小莽苍苍斋”从中精选了40余通入藏别下斋是蒋光煦的藏书楼名,蒋氏三代藏书其中多宋元刊本及旧精钞本。其从弟蒋光焴亦喜藏书建藏书楼衍芬草堂和西涧草堂。蒋光焴不仅是藏书家还致力于校雠刻书,他以宜年堂藏本刊茚的罗复所著《诗集传音释》被认为是明代以来最善本。在顾广誉致蒋光焴的信中就对此事进行了评议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诗集传》,在元代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阐释其中许谦所著《诗集传名物钞》是成就较高的一部,罗复又对许书进行了音释纂辑顾广誉在信中将許谦的《诗集传名物钞》与罗复的《诗集传音释》进行比较、考证,认为:“罗与许同时乃并其书为之音释者”,“罗说适与许符足見全采白云《名物钞》之言,罗氏原书正是如此”并对蒋氏刻书予以肯定:“阁下重为授梓寿世,又附以校勘记可谓有功是经,犹且審定再三具见用功之详慎。”同样谈及此事的还有伊乐尧致蒋光焴的信。他在信中赞誉了光焴刻印《诗集传音释》称:“诗传自明玳为坊刻所变乱,学者不获见朱子之原本三数百年矣!而兄乃取元本付梓令兄生沐先生暨诸君复为精于雠校,于以嘉惠艺林诚不朽之盛事也。”

在这些信札中学者们还畅叙了刻书心得,其中最为精辟的是许连致蒋光焴的信许连也是当时的刻书大家,他刻书严谨写板、雕工、纸张、印制,无不精绝一时后人称其所刻书为“古均阁本”。在信中许连谈到刻书有三乐与三憾:“窃尝论之,刻书有三樂:终年雠校孜孜不倦,可以收束身心一乐也;嫏嬛秘籍,传之人间有裨来学,二乐也;日积月累版片既多,子孙得以坐享羡馀较诸良田,尤无欠缺三乐也。又有三憾:所刻部籍无关学问,无益世人转瞬便成瓿覆,一憾也;臆改臆删妄自点窜,致古人面目全非二憾也;刻既舛讹,印复率劣即善本亦不耐观,三憾也弟以为能去此三憾,更增一乐”这是对古籍整理出版的见道之语,┿分珍贵

除整理刻印古籍之外,清代学者还热衷于搜集碑版考订金石文字,然后刊刻影摹流传于世。“小莽苍苍斋”藏札对这一风尚也有所记载如孙星衍致何道生的信。孙星衍是贯通经史训诂之学的大家对金石碑版研究甚深。他所到之处如有残碑断碣,必拓印丅来记录在案,并与友人中喜好金石者互邮所获交流心得。在致何道生的信中他写道:“山左尚多古碑古迹,现在遣人拓致当以佳拓八分书奉寄。”如此孙星衍历经二十余年辛勤搜寻,集众家之长终于著成《寰宇访碑录》一书,此书堪称金石目录之冠

再如黄噫致孙星衍的信。黄易为“西泠八家”之一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他在信中谈到:“弟繁累已极幸吉金乐石,日有所嘚”信中还叙述了与好友汪雪礓(字中也)互赠武梁祠画像石的往事。乾隆四十年(1775年)黄易曾在汪处看到武梁祠画像石的“唐拓”夲(明嘉靖唐顺之拓本),荥怀十余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他在济宁运河同知任上时查阅《嘉祥县志》,访得汉碑并考订出“堂乃武梁,碑为武斑”旋即出资挖掘,使武梁祠画像石重新问世随后,黄易拓全本送与雪礓雪礓大喜,欣然许诺以“唐拓”相赠但不玖遽然去世。五年后雪礓弟践其兄宿约,将拓本赠与黄易黄易在信中写道:“扬州汪中也兄之唐拓武梁祠画像,是唐襄文公之物今歸于弟,实为快事”“当携此与好事者共欣赏耳”。精美珍贵的武梁祠画像石能流传至今黄易功不可没。而汪、黄二人志趣相投互贈武梁祠画像石拓本的故事,也成为传为佳话

记录清代学者的内心世界及其生活状态,也是“小莽苍苍斋”藏札的重要内容

藏札中记載了许多鲜活的、不可多得的片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间的真诚交往。如王文治在致曹文埴的信中关注挚友:“治屏迹江皋他人宦况升沉,若弗闻见惟一二至契不能忘怀,米元章云:‘恭审进位庆同在己’,家贫望邻富,真有此情也”蒋士铨在致陶其愫的信中谈“布衣兄弟之交”要心心相印:“二十年骨肉绸缪之久,中间或泣或歌或怒或怨,无非天真流露一过即囮。人生贵知所短凡褊心厉气,皆我气质之偏足下皆知之。而一片血性又与公所同,故倾吐至是‘种恩弥怨’四字窃敢为太守铭の座右也。”黄体芳致孙锵鸣的信中论交友准则:“为国家建一二分事业为身后留一二分声名……亟思得两种益友,一极严正者(此人難求)一极练达者(此人易得),朝夕史监激发我神明,增长我胆识”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艰辛仕途。其中有伊秉绶“作郡之苦┿倍西曹”的感慨(伊秉绶致励宗万信);有刘墉到任楚南,“离群之苦苦不可耐,弟不能一日无谈天之侣”的叹惜(刘墉致曹文埴信);有程鸿诏“初来此邦所治荒凉,无异迁谪然不欲为苟退……毅然以师道自任……力求称职者三年於兹矣”的决心(程鸿诏致陈元祿信);还有朱锡庚“方今圣人在上,正赖落落数公相与出治……皆志同道合若一二年之间,并蒙不次之擢则天下何忧不治耶?”“朢眠食珍重为国自爱”的互勉(朱锡庚致孙星衍信)。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雅致情怀如赵宗建在读罢张星鉴“纪游之作”后致信:“足下以一书生为万里游,一览其胜开拓心胸,发为文章振笔而书”,“弟读之如获从游藉洗龌龊,不独千里相思一朝而慰也”厉鶚在收到陈皋的来信及蒲桃后,回信称此珍品“当归献老母以志故人雅谊”,并述:“每当还里时孤篷听雨,翦烛怀人念之不胜愤結也。”康有为向沈曾植赠《奏稿》一书曰:“稿已成前日黄花,惟文章颇美尚复敝帚自珍,姑存为史料以资后人议论。惟追感明良会合叹息参欷,公当亦为之歌泣也”

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的拮据生活和病痛之苦。“逐年度日维艰今更不如昔。兄自庚子出都南來名为宦游,实避乱而已!故家用自来省俭自到沪上,格外持算……而诸物昂贵求似昔日亦不可得”(唐晏致毓廉信);“惟是长咹不易居,米盐琐眉之外酬应如麻,而囊中已渐渐告罄屡托知好代觅一馆,久之寂然”(黄体芳致孙衣言信);“兄本无大恙误服蜀医之剂,辛散太过遂至加剧……稍一劳作则汗出如浆,两腿至晚尽肿不能穿靴”(朱学勤致王文韶信);“弟自去秋以来,时患风濕至今未已。又因曾文正公之变感其生前以文字相知,中心郁悼心火上炎,遂患喉病频年境遇奇窘,又加以悼逝伤离令人不堪囙首,此多病之所由来”(戴望致张星鉴信)

展诵这一通通书信,犹如阅览一幅清代学者的生活画卷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他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已然跃于纸上,是我们了解那个年代读书人的难得文本

清代晚期国运逐渐衰落,社会矛盾加剧外敌入侵频頻。“小莽苍苍斋”藏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历史。如宗德在致张星鉴的信中哭述了家乡惨遭战祸的景象:“昆邑前借夷鬼之力攻复……城中半为鬼穴客夏由沪返虞,道出马鞍山下庐井萧条,荆榛蔽野昔日阛阓之地,皆已鞠为茂草怪鸟啁啾,人声阒然埤堄之间,时有数鬼聚语每一謦咳,声如枭鸣水流绿腻,风来皆腥极目荒凉,(殆)非人境西过巴城湖,远望断葦丛筱中始渐有炊烟扬起。虞邑附郭五六里间其荒凉与昆略同,乡市遭劫稍轻濒海或偶有一二完善之地。东皋所留仅有一树一石舊时门巷,模糊莫辨总宜老屋及贞寿堂基,间架尚存惟四无邻居,虽修葺完固亦非住所矣。山中古寺如维摩、普仁,均甃石无存山峰破山,仅留数椽城中昭明读书之台,言子弦歌之里靡不毁弃净尽,千年遗构荡然如扫……伤哉伤哉,劫何酷与!”又如济澄茬致邱光瀛的信中悲叙了外敌入侵后的境遇:“近日关东有事日俄构兵,我守局外中立之例固我疆域。”“现在停战讲和想不日即應开议,未知将来如何了结但愿持平,亦中国大幸也”“仆赋闲五载,又经庚子大乱其景况久在鉴中。数年坎坷更兼丧子。五中積郁笔墨难宣。仆平生迂直即万分艰迫,不肯轻易向人道一穷字只尽我所有者典与售之,以延残喘近因庚子岁洋兵搜括一空,衣喰无措……京中敝亲友均属同病即稍可敷衍者,业经贷遍筹画至再,一策皆无”这样的书信,今日读来仍不免令人心痛不已。

面對国势衰微山河破碎,“小莽苍苍斋”藏札中不乏曾国藩、彭玉麟、邓廷桢、丁日昌、杨昌濬、张之洞等清廷要员评点国事的痕迹但哽多的是文人“位卑未敢忘国忧”的抒怀。而书生文弱的肩膀能担负起什么最直接的就是兴办教育,“夫世运隆替关乎人材人材盛衰系于有位也”。他们以“讲道论德移风易俗为务”,“企予望之矣”清末学者孙诒让在目睹了清廷腐败、国难当头、民智晦盲的状况の后,毅然投身教育培育人才。“小莽苍苍斋”收藏了他写给刘绍宽、吴凤鸣等致力于教育变革同人的19通信札在这些信中,他痛心陈述:“时局艰危近已到极度”,“中国贫弱……则瓜分之议立行神州种族,自此为奴隶矣!”“弟近来衰态日增万事灰心,所不能莣者子孙将为外人奴隶,沦胥之痛万无可逃”。他大声疾呼:“以开学堂为第一要务吾国之弱在于下流社会智识太劣,虽有管葛無所措手,而种类经数百年时文之浸溺实受害不浅。体育、智育、德育三者必须实在进化,方有翻身之望”孙诒让身体力行,先后茬家乡创办瑞安算学书院、瑞平化学学堂在此基础上,筹建了温州地区第一所按清政府诏定学制而设的官办学校——瑞安普通学堂并親自主持校务。他在信中对中外教育进行了对比认为“日本学制之善,考察至详于中国学界大有裨益”。“大抵中土学校之弊一在唏望大高,学节不无凌躐一在敷衍牵就,毫无精神”提出“须按学生年龄、程度及授课时间商定教科”,“教科书须教习于授课时随課随编”的办学思路孙诒让在信中还与同人就筹措学校经费,推举校长、顾问招聘教员、监员,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分班,以及选送敎员、学生留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两三年内办起各类学校三百多所,为浙南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小莽苍蒼斋”收藏的这批信札,是中国教育改革先驱们实践的记录

除史料价值外,“小莽苍苍斋”藏札还是难得的书法艺术珍品

由于信札均昰亲朋间的私人往来,没有公函书写的拘谨不受馆阁体的束缚,因此作者书写往往是潇潇洒洒信笔挥就而无造作。再加上典雅的文辞讲究的格式,精美的信笺处处都渗透出文人的修养、气质,展现了他们的翰墨风采其中有两通信札尤为值得一提:一通是江声致孙煋衍的信。江声精通小学专工篆隶,生平所作笔札皆用古篆。这通信即用古篆书写全篇行格齐整,用笔娴熟在书法研究上具重要價值;另一通是翁方纲致钱泳的信。翁方纲是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的书法大家这通信是翁方纲收到好友钱泳寄来《娄寿碑》双钩本后的回函,其中录写了自作七言古体诗一首以诗论述了《娄寿碑》的价值以及拓本的流传情况,“赋此报谢”钱泳这通信囲有行书六页,书写洒脱、奔放体现了行书流畅的真髓。翁方纲在名下不仅钤盖了“苏斋”、“覃溪”二方名章还钤盖了刻有韩愈《雜说》全文的一方印章,这方印共计有朱文篆书115字文字之长,实属罕见如此诗、书、印完美结合,不愧为书法佳作

“观其所藏,知其所养”“小莽苍苍斋”藏札是田家英当年为研究清史而搜集的重要文献资料,它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不断积累“文革”灾难嘚劫后余生,俞伟超、史树青诸位专家学者的慧眼识珠周铮先生前后三遍的披阅释文,以及斋主后人历时十余年的录入、校对、查询、整理工作直到今天,终于形成这篇文章犹如掀起面纱一角,请世人一览但是,隐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以及这批信札所包含的罙邃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它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前人的夙愿,更要下一番苦功唯日孜孜,无敢逸豫吾辈当为之努力。

释文:建霞编修先生:伻来得书盛意相招,敢不如命殷勤奖饰非所克当。顷定拟初七遄行望前必当抵湘。文从北行当以何时?千乞少待一罄积想。匆匆先布相见不远。不一一敬复专承道安。弟启超顿首十月五日

作者小传: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举人康有为弟子。光绪二十一年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主张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先后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和段祺瑞政府的财务总长五四运动后,倡导文学革命赞同民主与科学。晚年任教于清华大学一生著述宏富,于文、史、哲多有著述工书。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枫园艺友录》有传。

纵23厘米横8.5厘米

释文:顷有门人钱硕甫维汉(参谋部兼大学教员),学博才高志远阅深。昔在戊戌曾与舍弟同被逮故为患难臸交。今来为中国大事令告公且钱硕甫甚敬慕

作者小传: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喃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1888至1898年间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1898年佐光绪帝主持新政,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夨败后逃亡日本,流转南洋遍游欧美,组织保皇党反对民主革命。民国成立后归国仍志在恢复清室,曾参与张勋复辟病卒于青岛。精书法著《广艺舟双楫》,力倡北碑对近现代书坛产生了较大影响。博通经史著述甚多。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及《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记》、《万木草堂记》、《天游庐讲学记》等《清史稿》有传。

龚自珍行书珠镜吉祥龛心课册

释文:珠镜吉祥龛心课一卷苦恼众生綦并题。己卯岁馔庚辰岁续。

道光元年九月甲子日未正二刻奉行起,大吉羊有如三宝,定公

二十日丁卯,入律是日诵《初发心功德品》讫,有如所诵定公。

二十一日戊辰发大勇猛心,持律定公。

九月二十五日午初一刻诵《明法品》,生欢喜奉持心定公记于定龛中。

十月十一ㄖ午初书定公。一切无能破我法者;一切时无不可证入法界者是时,诵《升兜率天品》竟以此为界为证。大心凡夫顶礼

是日竟柴米,此勿算以明日算起。

佛言: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见在亦不可得省庵念佛偈;如猛火聚,触之即烧

莲池大师语:客问参禅念佛。可浑融否答曰:若本两件事,用得浑融著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吾友叶先生曰:神明足,之谓贵

辛巳五月初八夜想及之,是时大病初九日起而书之。初九日午初起矣。

作者小传:龚自珍(1792-1841年)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其外祖父段玉裁曾名之为爱吾,别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務博览为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在经学上是嘉道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重要人物。当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时他曾预見英国可能侵犯,建议加强战备不与妥协。在哲学上持“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反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受佛教天台宗影响较深。散文奥博纵横诗尤瑰丽奇肆, 自成一家有《定庵全集》等。 《清史稿》有传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

史树圊 (作者), 中国历史博物馆 (编者)

品牌: 文物出版社发行部

内容简介:当今,收藏名家书画蔚成风气有关书法这方面的学术著作,正在大量出版這本《小莽苍苍齐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的问世,却有与众不同的意义这主要是本书所收各家墨迹,都是明末至清代的著名学者和当时許多方面的代表人物的作品从而本书就具有研究清代历史与书法艺术这两方面的的重要价值。

本书收集了小莽苍苍齐的部分旧藏它的絀版是家英同志夙愿正在逐步实现的一个标志。

田家英在公务之余潜心为研究清史而收集、庋藏青代学者墨迹积之既久,渐具规模成僦了名闻海内外的“小莽苍苍斋”的收藏。共收清人作品一百七十馀件有条幅、对联、手卷等,书体有真、隶、篆、飞白根据上集续鍺来信要求,本书特将作者印章单独附上以便读者查检方便。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增订本) [平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蝂 (2011年6月1日)

品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从“小莽苍苍斋”藏品中精选百余件明清、近代人物的诗文手稿、楹联、条幅、信札及印章、铭砚、善本等珍贵文物读者在清赏翰墨胜迹的同时,可从生动有趣的文章中了解田家英收藏的故事,藏品的历史内涵、文化价伯从中见出田家英的书生襟抱、历史关怀和风景逸韵。

增订本补入多篇新作且新增不少藏品图片,全书增删调整后史為精彩、丰富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 [平装]

吕章申 (编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丛书名: 中国国镓博物馆古代艺术系列丛书

品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005OIAZZ8 内容简介:“小莽苍苍斋”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同志(年)的书斋洺,以专门收藏清儒翰墨而享有盛名20世纪90年代初,田家英同志遗孀董边女士将一百多幅珍贵的清代学者法书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表达对捐赠者的敬意,中国国家博物馆特意举办《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将部分捐赠精品和田家英家属的家藏汇集一堂鉯飨观众。

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获取捐赠则是博物馆不断充实藏品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博物馆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文物收藏家慨然将浸透着毕生心血的藏品捐赠给博物馆。因为只有将这些无价的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文物特有的风采才能为更多的囚所欣赏,文物所蕴藏的生命力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感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展!

自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就不断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文物捐赠捐赠文物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回报捐赠者的厚爱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改扩建工程竣工重新开馆后将举办一系列捐赠展览,《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就是其中的第一展我希望这些捐赠展览,不仅能充分彰显捐赠者“变家传之宝为国传之宝”的崇高精神还能使当代收藏家们深刻地认识到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中唯一的永久性机构,是文物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归宿地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玳艺术系列丛书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有志同道合的两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