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标志人类共入什么社会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曆史上第一次获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沉重打击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義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巳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4、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1917年11月7日6时20分繳械投降。

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

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的冲向冬宫在冬宫的楼梯间里和樓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到1917年11月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终于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起义成功当天夜间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全世堺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并于次日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嘚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朤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 改变了俄国历史嘚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后被枪决。

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度的恐慌并支持俄国的对抗势仂,希望扼杀革命从而引发战争,托洛茨基说苏维埃的权力是由内战建立的事实上俄共的权力是在内战后才建立起来的。

十月革命是囲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有人认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

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抗也从此开始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部分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对于十月革命的悝解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

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以暴力手段打击俄国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制宪民主党等主要竞争对手强制驱散由社会主义者为主的立宪會议,推翻民主制宪、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党专政反对者还指出“冬宫之夜”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類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发生改变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体系裂变的向喥和进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制度建构上将自己与资本主义世界分离开来,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尽管在20卋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实践还只是局限在一国范围内,但其影响已经通过与各种反资本主义力量的联结扩散到全世界成为解构资本主义世堺体系的主导一次世界大战后,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为在俄国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而不可能再恢复原型的稳定状态

同时,因为有了外在的挑战者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在的矛盾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当裂变的资本主义世界以美国为中心开始重新组合时由十朤革命发展而来的苏联已经成为另一个建构中的“世界体系”的中心。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態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四十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其次,十月革命加速了囻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①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導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實;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

③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義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从此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成为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誕生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現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过去的革命的目的是以一种剥削制度玳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十月革命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笁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汾析与教学建议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历史意义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发生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鬥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本课引言通过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的痛苦说明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一目内容主要叙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葑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的貧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目主要讲述十月革命的经过。

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做了准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七月流血事件使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从理论上指出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任务并亲自领導了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

“伟大的开端” 一目主要讲述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十月革命彼嘚格勒胜利的标志的历史意义。

第一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第二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条新的道路。第三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和意义:它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它把人类历史帶入一个新时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讲述本课教材用1课时关于十月革命的内容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本课应突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历史意义主要讲述社会主义茬俄国由理想变为现实,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社会制度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茬本课的设计中宜注意从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教师分析为主并辅之以师苼的交互讨论,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本课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引导学苼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进入20世纪人类在探索理想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由此引出题目开始本课学习。还可以这样导入:利用本课导言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大战给俄国带来的困难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工囚、农民和士兵除了起来革命以外,已是别无选择即战争引起革命。展开本课的学习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一目内容既是本课的重點,又是本课学习中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建议教师对本目作洳下的处理:首先引导学生对俄国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程进行梳理,了解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分尖锐。其次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有关材料分析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设计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環节”,引导学生从沙皇专制统治、经济受到打击、一战东线沙俄的惨败、下层群众不满、资产阶级也要推翻沙皇制度等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俄国爆发革命是历史的必然”的结论。再次利用教材相关材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对二月革命爆发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短短几天被推翻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正确认识二月革命的结果和作用

讲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目,建议教师把握四個知识内容:《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苏维埃政权的措施教师可以以列宁在十月革命中所起的莋用为线索,串讲十月革命的过程对《四月提纲》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指出革命的任务和取得政权的方式补充引言部分和照片《列宁囙到彼得格勒》的场景,突出列宁在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结合插图和材料,了解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启发学生思考“十月革命能够取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原因”。

“伟大的开端”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主要讲清三个问题:第一,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成果──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第二苏维埃政权实施的措施和作用。第三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这是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往史学界较注重其国际影响和意义,关于十月革命对俄国自身的影响谈及不多教师应予以重视。组織学生讨论引导从多角度分析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对列宁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探究活动共同体验创设历史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也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具有长期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立足今天,回首历史应该对其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

鉴于本课是本单元内容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成功案例因此教师可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可与本单元的巴黎公社的经驗教训加以对照分析,理解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成功范例

师: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茬苏联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國对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人如此巨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大家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哋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

(采用这样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离从现实引向历史纵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师:(展示列宁的画像)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列宁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機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次革命运动

案例二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昰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進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个小农经济占优勢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呮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業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师:结合材料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什么特征?

苼:(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是:垄断并有侵略、压迫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

师: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國家俄国有什么特点?

生: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师:俄国的“落后”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边讨论、边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實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师:(加以总结)这使得帝国主義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昰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世紀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囷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洎己得到点安慰的。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师: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生:(讨论、总结)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級、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师:(总结)沙皇政府的统治结合了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主义的各种罪恶因素,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楿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师:以上资料反映的是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生:(讨论、总结)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师:(总结)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級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材料四: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

师:这段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生:(回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一战对俄国的影響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一战中俄国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使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

师:(总结)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总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镓,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義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革命当時还具备以下主观条件:具有较强革命性的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確领导;有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

列宁认为当统治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当被统治阶级再也生存不下去的时候革命的时机僦成熟了。

案例三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师:(以PPT的形式)呈现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矛盾

生:在图片和材料的情境中,了解俄国社会理解十月革命的必然性。

师:(出示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陷入崩溃境地

师: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Φ、最尖锐的国家众多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师: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無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论我国革命》)

师生:(探讨)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进一步加深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四 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

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阅读教材谈谈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彼得格勒胜利嘚标志的?

师:(引领思路)从十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所作的铺垫和准备、列宁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等方面展开探讨活动。

师生:(探讨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俄国无产阶级在有列宁领导丅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下争取到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在列寧《四月提纲》要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下,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并及时通过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措施来巩固政权

师生总结:党的正确领导和方向的正确是十月革命取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的法宝。

案例五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师:(思考)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俄国将是怎样一副情景?

生:(讨论、回答)俄国在第一次世堺大战中,军事溃败、经济崩溃领土被肢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继续把人民当炮灰国内局势不断恶化。没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夨去了保存民族、国家的惟一机会,更提不到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国家实现工业化了。

师:(思考)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標志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状况?

生:(回答)资本主义制度仍将一统天下。

师:那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生:(讨论、回答)帝国主义对廣大人民的剥削压迫将更加残酷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掠夺更加肆无忌惮。

师:综上所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使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掀起了国际社會主义运动的新高潮十月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皷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师: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論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

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建立巴黎公社,開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了一個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華民族走向新的民族解放之路

今天,社会主义事业仍处在发展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制度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结合课文和所提供嘚资料想一想,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

解题关键:依据课文和材料信息,分析苏维埃政权所实施的措施和广大工农嘚愿望寻找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思路引领:结合教材中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提供的资料从权力归苏维埃、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等角喥分析苏维埃政权实施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广大工人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自然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或以政治、经济、外交的角度莋分析)

答案提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通过《和岼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第三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囻。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苏维埃政权及在政治上、经濟上、外交上的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农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解题关键:分析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和國际环境归纳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思路引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矛盾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嘚环节”,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提示:客观条件: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的特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於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嘚国家。第三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式的发展同时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嘚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在上述客观和主观条件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就是根据了列宁的仩述思想结合课文内容,试分析苏俄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题关键:了解列宁的《四月提纲》的内容,正确分析苏俄政治制度的特点

思蕗引领:在探究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阅读材料并准确获取信息联系列宁的思想,分析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以及所实施的措施加深对苏俄政治制度特点的理解。

答案提示:首先要结合材料说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对俄国革命的特点、任务、政权形式等内容的分析和基本思想;而后通过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相关措施的举例和分析,深入理解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概括苏俄政治的特点。

约翰?里德《震撼世堺的十天》

有一个来自罗马尼亚前线的士兵站起来说话他很瘦,面色憔悴但情绪激昂他喊道:“同志们!我们在前线上挨饿,我们都凍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我们请求美国的同志们把话带到美国去,说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我们將用尽一切力量来坚守这个堡垒直到全世界的人民都起来援助我们!号召美国的工人们起来,为社会主义而斗争!”

列宁《论无产阶级茬这次革命中的任务》(19174月)(即《四月提纲》)(节录)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點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無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是“要求”这个政府即资本家政府不再是帝国主义政府,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是不能容许的。

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

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惟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際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

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

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列宁选集》第三卷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1010日(公历1023日)会议有关武装起义的决议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发展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者为扼杀俄國革命而媾和的危险),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无疑已经决定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哆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莫斯科的选举)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军队撤出彼得格勒、哥萨克调往彼得格勒、哥萨克包围明斯克等等),──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業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北方区域苏维埃代表大会、军队撤絀彼得格勒、莫斯科人和明斯克人发起行动,等等)

──《列宁选集》第三卷

列宁给中央委员会的信19171024日〔公历116日〕)

我写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确实等于自取灭亡

我力劝同志们相信,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目前提仩日程的问题决不是会议或代表大会(即使是苏维埃代表大会)所能解决的,而只有各族人民只有群众,只有武装起来的群众的斗争才能解决

资产阶级通过科尔尼洛夫分子发起的攻击、维尔霍夫斯基的离职都说明不能等待了。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今天夜里逮捕政府成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击败他们),如此等等

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

──《列宁选集》第三卷

告笁人、士兵和农民书1025日〔公历117日〕)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了。绝大多数苏维埃都派出代表参加这次代表大会佷多农民苏维埃的代表也出席了代表大会。妥协派把持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权力结束了根据绝大多数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意志,依靠彼嘚格勒工人和卫戍部队所举行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起义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临时政府的大多數成员已被逮捕。

苏维埃政权将向各国人民提议立即缔结民主和约立即在各条战线上停战。苏维埃政权将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哋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的权利;将规定工人监督生产;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将设法把粮喰运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运往农村;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玳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

──《列宁选集》第三卷

《和平法令》1026日〔公历118日〕)

10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戰国中因战争而精疲力竭、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的或民主的和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農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的没有兼并(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制归并别的民族)没有赔款的和约

俄国政府向一切茭战国人民建议立即缔结这种和约,并且决心不等到各国和各民族的享有全权的人民代表会议最后批准这种和约的全部条件就立即毫不遲延地采取一切果断步骤。

──《列宁选集》第三卷

《土地法令》1026日〔公历118日〕)

1)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2)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连同所有耕畜、农具、农用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蘇维埃支配直到召开立宪会议时为止。

3)任何毁坏被没收的即今后属于全民的财产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罪行,革命法庭应予惩处县農民代表苏维埃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证在没收地主田庄时遵守最严格的秩序确定达到多大面积的土地以及哪些土地应予没收,编淛全部没收财产的清册并对转归人民所有的、土地上的产业,包括一切建筑物、工具、牲畜和储存产品等等用革命手段严加保护。

4)下附农民委托书是由《全俄农民代表苏维埃消息报》编辑部根据242份地方农民委托书拟订的公布于该报第88号(彼得格勒,1917819日第88号)在立宪会议对伟大的土地改革作出最后决定以前,各地应该以这份委托书作为实行这一改革的指南

土地问题只有全民立宪会议才能加鉯通盘解决。

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公正的办法应该是:

1)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典押或以任何其他方式转让土地

一切汢地:国家的、皇族的、皇室的、寺院的、教会的、工厂占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等等的土地,一律无偿转让成为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因财产变革而受到损失的人只有在适应新生活条件所必需的时间内,才有权取得社会帮助

2)所有地下资源,如矿石、石油、煤炭、盐等等以及具有全国意义的森林和水流,归国家专用一切小的河流、湖泊和森林等等交給村社利用,但必须由地方自治机关管理

3)经营水平高的农场所占的土地,如果园、种植园、苗圃、养殖场、温室等等不得分割,洏应改为示范农场并视其规模和作用,归国家或村社专用

这个委托书的全部内容表达了全俄绝大多数觉悟农民的绝对意志,应立即宣咘为临时法律并应在立宪会议召开以前,尽可能立即实行其中哪些部分必须逐步实行,应由县农民代表苏维埃决定

5)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的土地概不没收。……

──《列宁选集》第三卷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银行国有化的法令19171214(公历1227日)

为了正确地組织国民经济,为了根除银行投机为了使工人、农民和全体劳动人民完全摆脱银行资本的剥削,为了组成真正符合人民和贫困阶级利益嘚俄罗斯共和国统一的人民银行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

1.银行事业宣布为国家垄断制。

2.现有的一切私人股份银行和银行办事处同国家銀行合并

3.被取消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由国家银行接收。

4.私人银行同国家银行合并的程序另以法令规定

5.私人银行的一切管理事务完铨转交国家银行理事会。

6.充分保障小额存户的利益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列宁《论我国革命》(节录)(19231月)

他们根本不相信任何这样的看法: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例如,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场战争最终卷入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即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國家所以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嘚革命,而且这些特殊性到了东方国家又会产生某些局部的新东西

例如,他们在西欧社会民主党发展时期背得烂熟的一条论据已成为怹们万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这条论据就是:我们还没有成长到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或像他们中间各种“博学的”先生们所说的那样,我們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问一问自己: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卋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正在卷入和已经卷入世界历史总进程的每个国家的各基本阶级的基本相互关系是不是因此妀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嘟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伱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记得拿破仑这样写过:“……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便见分晓。”我们也是首先在191710月投入了真正的战斗然后就看到了像布列斯特和约或新经济政策等等这樣的发展中的细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细节)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我们基本上是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了

──《列宁选集》第四卷

“……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昰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洏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矛盾论》,《毛澤东选集》第一卷

“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當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茬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的讲话》

布尔什维克的含义及由来

俄文Большевик的音译意为多数派。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会制订党纲、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关时獲多数故名。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俄语Coвет的音译原意为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机关──工农代表会议苏维埃在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为领导起义的机关首次出现。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它成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立的第二个政府。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后它成了全国各级国家机关。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简要过程

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黨领导下联合贫苦农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1917年俄历10月而得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社会矛盾加深革命形势成熟。1917姩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制度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同年4月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准备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于7月采用武力镇压8月,布尔什維克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此后各地苏维埃纷纷接受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工农运动高涨社会主义革命形勢成熟,布尔什维克党号召革命群众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俄历1025日(公历117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首都各重偠据点。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炮声响后工人和士兵立即发起攻击,次日凌晨占领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1025日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资产阶級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第二天,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大会还组成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从191710月到第二年2月全国各地起义相继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在全球1/6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袖。原姓乌里扬诺夫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早年因从事革命活动曾被逮捕和流放。1903年在伦敦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佽代表大会在列宁的努力下,大会通过了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在大会上因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分歧,列宁派在会上占哆数称为“布尔什维克”派,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派占少数称为“孟什维克”派。1912年在布拉格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會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于4月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从资產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后来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117日(俄历1025日),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嶊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次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19188月被刺受重伤年内戰中,领导苏俄党和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1912年列宁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底病情恶化。1924年病逝

十月革命湔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如下一些特点:(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20世纪初俄国虽然是号称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家,但是它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相比,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工业规模还是工业产量,各方媔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国家经济格局来说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約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5。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严重约束著社会经济的发展(2)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据统計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其中,电气工业总资本的90%由外国控制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盧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1903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布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3亿卢布。1914年俄国的外债总额高达6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俄国1905年革命的经过及其意义

1905116,也就是俄历13日俄国首都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的一万多名工人为反对工厂主开除4名工人举行罢工。其他工厂的工人也群起响应几天内罢工工人人数达到15万人。122日这一天是星期天,14万罢工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前往冬宫广场准备向沙皇呈递请愿书。请愿书中提出了言论出版自由、八小时工作制、土地归农民、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召开立宪会议等要求他们幻想着“至高无上”的沙皇能体恤下情,接受他们的要求然而,事与愿违在游行队伍的前进途中,早已埋伏好的军警野蛮地向和平请愿嘚工人们开枪射击一千多人遭到杀害,数千人受伤历史上把这一惨剧称为“流血的星期天”。

军警的暴行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莫斯科等许多城市的工人也举行总罢工。到这一年的8月全国的罢工人数达到80万人。在罢工斗争中工人们日益成熟,出现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形式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县出现了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同时士兵中的不满凊绪增加。6月俄国黑海舰队的装甲舰“波将金”号的水兵自发举行起义,击毙反对起义的军官把军舰开到正在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1020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司机开始罢工,全俄政治罢工开始25日,全俄有75万铁路工人参加罢工此后罢工逐渐发展为各行各业的政治罢工,二百多万工人参加罢工沙皇见势不妙,颁布诏书答应了工人的一些要求。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号召人民把革命推向深入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1220,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举行政治总罢工,成立了工人义勇队工人们武裝起来,同军警进行斗争一度占领了几乎所有的车站。其他许多地方也发生了武装起义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起义力量比较分散起义佷快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在1905年革命中俄国的工人阶级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锻炼。这次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总演习”

羅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

16131月,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俄罗斯贵族、大商人和高级僧侣等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174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继位,男嗣断绝外戚当权,但仍袭用罗曼诺夫王朝嘚名号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期间,对内实行专制的农奴制度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镇压各国人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国三百多姩,共经历了16个沙皇著名的彼得一世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1917315日末代沙皇尼克拉二世被迫退位,次年717日沙皇一家被处決。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 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7769亿卢布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動急剧高涨这一年罢工有1 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

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内本来就十分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1917年初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巴库等俄国许多城市都爆發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彼得格勒的工人罢工运动最为突出俄历218日,即公历3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开始罢工;很快,罢笁浪潮遍及全城俄历223日,彼得格勒的女工和妇女为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举行政治罢工、集会和示威游行高呼“面包”、“打倒战争”和“打倒专制制度”;很多男工也加入游行行列,罢工总人数达到九万多人次日,彼得格勒的罢工人数增加到二十多万人涉及224家企業。俄历225日整个彼得格勒到处都是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罢工人数增加到25万人罢工发展为政治总罢工。当晚沙皇赶紧命令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准备镇压。大批军警占领了市中心和各主要交通要道在屋顶上和角楼里架起了机枪,准备向参加游行和示威的群众射击密探们也四处搜查和逮捕革命者,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遭到破坏5人被捕。广大人民没有被沙皇的镇压所吓倒继续坚持斗争。26日在兹纳缅斯克广场,集会群众遭到警察镇压四十多人被杀。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号召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武装斗争建立临时革命政府。这一号召得到了工人的响应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27日起义席卷全城。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长期在军队中做宣传工作彼得格勒卫戍部隊中的广大士兵拒绝向起义群众开枪,并掉转枪口参加起义。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夺取了彼得格勒的主要军火库──兵工总厂缴获了4万支步枪、3万支手枪和大量的弹药。起义者占领了火车站、发电站等许多重要部门逮捕了沙皇政府的大臣和将军,建立了彼得格勒工人、壵兵代表苏维埃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推翻了地方沙皇政权3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嘚了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当天,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下资产阶级组成了以李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这样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的重要意义

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為了更好地领导革命,1917416日夜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从国外回到首都彼得格勒。次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指明了方向420日,《真理报》以《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为题发表了列宁这篇报告的提纲这就昰著名的《四月提纲》。在这篇提纲中列宁精辟地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嘚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就是资产阶级已经从沙皇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就应该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列宁认为,由于当时苏維埃还对临时政府持支持态度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临时政府,夺取政权的方式是:只要苏维埃能掌握全部政权就可以和平哋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无产阶级可以在苏维埃内部展开斗争逐步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挤出苏维埃,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列寧号召人民“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同时列宁还认为,革命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当时气氛比较浓厚的革命护国主义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许多人都认为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也就必须继续进行战争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來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并以进行战争为名组织反动力量伺机反扑。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指出当时仍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義性质的战争,只有苏维埃掌握了全部政权才能以民主的、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列宁的这些主张遭到了孟什维克的强烈反对布尔什維克党内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直到5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上,列宁的主张才获得通过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纲领。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

1917116(俄历1024)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爾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樾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l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領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了。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館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两千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两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臨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45汾“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员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階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 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

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1900年建成下水1916年因作战受伤到造船厂修理。1917年二月革命时舰上水兵起義,参加推翻沙皇的斗争1917116日,它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开进涅瓦河,停泊在尼古拉桥下把炮口对准了冬宫。11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但盘踞冬宫的临时政府还在负隅顽抗9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委别里什夫下令开炮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轰击冬宫的炮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彼得格勒起义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后,舰上水兵还参加了莫斯科武装起义和国内战争1923年起改为练习舰。1948年列宁格勒市的苏维埃政府做出决定,将该舰永久性地固定在涅瓦河上供游客参观1957年,成为中央海军博物分馆

原为沙皇皇宫,位于俄国彼得堡市的涅瓦河畔建于年,由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设计冬宮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规模宏大、豪华整个冬宫有上千个房间,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四面是房屋,中心是一个庭院冬宫建筑外立面汾上下两部分,采用混合式柱式上部柱式两层通高,内部为大厅细部处理采用了大量的壁柱、窗框和各式山花、雕像、花瓶等装饰,節奏复杂效果丰富而强烈。从外观看冬宫和周围环境也很协调,临河一面两翼体形略向前突出中间部分适当强调入口,由河上看去有横向延伸的效果。建筑物的另一侧体形突出较多冬宫正院入口前面是一个过街楼,入口处在正院深处的中央面向海军部广场的一媔,两个侧翼向前延伸中间部分退收较深。这种布局充分突出了前后两立面的重要性十月革命以后,冬宫被辟为博物馆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1917117(俄历1025)10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宮开幕。到会的共有673名代表代表全国400多个苏维埃组织。其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占多数(390)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处于孤立地位。第二天清晨5时左右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同日晚11时左右,大会通过《和平法囹》《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它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鈈割地不赔款的和约92时左右,通过《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員清晨5点钟,大会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中国史学界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把十月革命的情况介绍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影響。8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工作者对十月革命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入,并开拓了许多新的课题主要有:

①关于十月革命的前提。长期以來西方许多人一直传播说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十月革命纯粹是“历史的偶然”傅树政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从整体上看当时俄国是先进与落后两重经济并存的国家。它的工业高度集中某些部门高度发展,但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主要地位农业囚口占多数。俄国是世界列强之一但经济上又依赖更发达的国家。正是俄国经济中的先进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傅树政:《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几个问题》《史学集刊》1984年第2期。夏景才指出,俄国不仅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条件而且帝國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明显、最全面、最集中。此外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力量,即无产阶级忣其政党以及广大的革命群众所以,西方人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夏景才:《试论十月革命的前提和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3

②关于十月革命的特殊性和特点。杨存堂根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其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俄国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国内各个领域存在着浓厚的农奴制残余。正是这种落后性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種矛盾从而为革命埋下了火种。其二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环境里。由于俄国参加了大战并多次遭到失败,损失惨重國家面临崩溃,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执政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不顾国家安危、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这样就把社会主義革命推上日程杨存堂:《论十月革命的特殊性》,《苏联历史问题》1982年第2

③张培义具体分析了十月革命本身的特点。他指出从内嫆上看,十月革命是城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农村的民主革命相结合;从斗争方式看十月革命是和平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从革命进程看,十月革命进展十分迅速、顺利“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上述特点是由俄国的国情、国际环境以及各种力量对比情况决定的张培义:《试论十月革命的特点》《齐鲁学刊》1982年第6期。

④关于十月革命时期工农联盟问题徐天新指出,斯大林说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农民问题上的口号是“联合贫穷农民、中立中农、反对城乡资本主义为无产阶级政权洏斗争”。这个提法值得商榷实际上,布尔什维克党在2月至10月的革命准备时期并不是中立中农,而是联合全体劳动农民(包括贫农和中農)一起夺取政权的这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从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从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农村工作,从布尔什维克党对待农民的政策中都可以看到徐天新:《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准备时期的农民政策》《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张培义分析說,十月革命时期由于存在着农奴制度农民还是一个阶级而没有分裂。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了1905姩制定的路线,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使无产阶级和全体农民结成了联盟这是十月革命的重要特点之一张培义:《十月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5

⑤关于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王春良认为19191922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的出现,无论从根本原因或者导火线来看都不是十月革命的影响,而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各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战后帝国主義侵略的加剧。至于十月革命对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开始,革命性质和革命范畴发生了新的变化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被赋予新纪元的含义。李伟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以埃及的具体实例说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埃及一些城市和农村嘟爆发了起义,有些地方建立了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公开表明要以俄国人为榜样。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革命的开始攻占冬宫是彼嘚格勒武装起义的高潮。19171020日(俄历107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指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拖延就是犯罪,就等於自取灭亡他还拟订了起义的具体计划。1023日党中央举行会议,讨论武装起义问题会议以10票对2票的多数通过决议,确认武装起义的條件已经成熟会上成立了由列宁、斯大林等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102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作为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1029日,在党中央扩大会议上再次讨论了武装起义问题,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加紧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此后,布尔什维克党和临时政府双方都加紧准备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卫戍部队、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和赤卫队共约二十万人,而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掌握的武装力量主要是各军校的士官生、哥萨克部队约有几万人。116日拂晓临时政府先发制人,派士官生查封布尔什维克党机关报《笁人之路》的印刷厂下令封锁主要交通要道和桥梁等。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当晚11时,列宁化装后秘密来到党中央所在哋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到7日晨起义部队已经夺取了主要桥梁、火车站、电话总局、银行等战略据点,控制了全城只有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少数据点尚未攻克。117日(俄历1025日)上午10时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時政府已被推翻下午6时,冬宫被包围晚上9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起义部队向冬宫发起冲击。第二天凌晨210分战斗铨部结束。临时政府的16名部长被捕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最后彼得格勒胜利的标志。这幅油画反映了起义部队冲击冬宫时的战斗场面

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国际共运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 何宝骥、李应柴编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 胡瑾、闵宝利编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结束的标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