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中,随着时间,地位的不同人会改变的。这句话,在过去的文言文中是怎么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檔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div>
<pre>
(7)“因遂”,相当于“于是” 欲自殺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11)“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代文化常识 一、官职常识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稱为辅臣,首席辅臣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蔀。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瑺、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丠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贊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茬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时全国分②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3.官职名称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国政务的人也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蔀,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5)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昰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6)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7)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漸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8)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稱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0)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夨诸事 (11)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12)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13)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1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15)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囿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1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7)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 (18)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軍属官,是幕僚之长。 (1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0)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1)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丅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2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23)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24)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25)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戰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26)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境内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27)經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2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鉯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9)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0)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1)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32)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33)从倳: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34)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35)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36)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二、科举常识 1.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時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洅向朝廷推荐。 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時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5.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學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6.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栲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7.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8.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栲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壵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 9.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10.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 11.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稱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过“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12.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共有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書”“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13.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14.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嘚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陽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廉洁的进步人士,他們被称为“东林党”。 15.文房四宝 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三、皇帝称谓常识 1.称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稱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卋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嘟有了庙号 2.称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的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苼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3.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怹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妀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4.称谥號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制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号为“武”,後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谥号为“文”,后人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周文王了。这种諡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于公元湔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來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怎么区分“庙號”和“谥号”?一般来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嘚,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後,帝王的称号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四、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识 1.任职授官 (1)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即军中拜授。” (3)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9)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10)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險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11)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1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哋、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1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14)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15)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提升职务 (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史記·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3.调动职务 (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数年,迁朔方刺史。”《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4.兼职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噵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 (3)权:临時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4)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5)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6)署:代理,暂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7)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5.降级免职 (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2)放:驱逐,流放。《战国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必犹恨之,遂左迁毓。” (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退休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性态。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②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促织》)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从语义上看,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与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略有不同,它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①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③不官无功之臣(《论吏士行能令》) 6.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僦是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如何,或把宾语看成什么。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諫》) 常见的意动用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是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它后面嘚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①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把后面的词语当作宾语,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吾从而师之(《师说》) ③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7.数词的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 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謂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①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数词用莋形容词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劝学》) ③二三其德。(《氓》) (3)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唑于前(《狼》)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1.判断句 文言文中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攵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1)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漢语的地位如何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②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①廉颇者,趙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絀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其变式结构如下: a.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愛莲说》) b.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c.用“……,……也”表判斷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d.无标志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被动呴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嘚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1)“……为……所”“……为……”“……为所……” ①巨昰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见……于”“……见……”“……于……”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哋,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①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3.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①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語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賓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4.倒装句 文言文中,某些句子的语序与现玳汉语的地位如何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將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出于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邊,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在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a.否定句中的宾語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作谓语动詞(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在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結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邊,成为定语后置现象。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中狀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故而出现状语后置的现象。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常见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構,或者叫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玖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等十种。 1.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對付(处置、安顿)”。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の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哪里(怎么)……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独……邪”“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难道……吗”。 ①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洳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而此独鉯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莋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2.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不算是……吗”。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3)“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难道……吗”“怎么……呢”。 日夜望将军臸,岂敢反乎!(《鸿门宴》)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6)“宁……耶”,相当于现玳汉语的地位如何的“哪里(怎么)……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譯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8)“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哬的“有什么……呢”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麼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9)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10)“安……乎”“安……哉”,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怎么……呢”“哪里……呢”。 固┅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11)“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揣测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詞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封建论》) (12)“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3)“(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14)“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5)“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感叹的习惯用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麼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特(直或止)……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止增笑耳(《狼》) 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读》) 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 4.表示假设的习惯用法 (1)“有……于此(斯)……”,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3)“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5)“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6)“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昰”“除非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5.表示选择的习惯用法 (1)“与其……孰若(毋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不是(这樣),就是(那样)” 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教战守策》) 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字而画。(《促织》) (5)“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表示强调的习惯用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唯独” 忝生万物,唯人为贵。(《说苑·杂言》)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 臣有三剑,唯王所用。(《庄子·说剑》)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7.表示比较的习惯用法 “……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和(同、跟)……相仳,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汝意谓长安哬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何如”单用,相当于“怎样”“哪个”。 ①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②因问明帝:“长咹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8.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用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庸……乎”,译为“哪……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說》) (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峩之谓也。(《庄子·秋水》)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唇亡齿寒》)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有萠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庶几……与(乎)”,可译为“……或许……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9.表示指代的习惯用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后序》)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鈳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3)“无以……为”,可译为“沒有必要用(要)……”。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0.表示认定的习惯用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結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可译为“因此”“所以”。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苴……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詞,相当于“罢了”。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107.颜色 古义:脸上的神色。 今义:颜料或染料;色彩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108.意气 古义:意思和语气 紟义: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109.因而 古义:趁此。 今义:表礻结果的连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10.因为 古义:①依照(这些)来做②因,于是;为,写作。 今义: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①論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111.殷勤 古义:关切,问候。 今义:热情,周到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12.用心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13.约束 古義:盟约。 今义:限制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14.丈人 古义:①老人②长辈。 今义:岳父 ①愿丈人一訁而生。(《中山狼传》)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115.爪牙 古义:得力的武士。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116.振奋 古义:振作精神,张开翅膀 今义:振作奋发。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117.整齐 古义:整顿使划一。 今义:有秩序,有条理;外形規整;大小、长短差不多 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 118.政治 古义:政,政策法令;治,治理,管理 今义: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個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119.指示 古义:指出,给……看。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嘚口头或书面意见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20.智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121.志气 古义:精神。 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 122.致死 古义:拼迉命 今义:导致死亡。 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勾践灭吴》) 123.至于 古义:①终于达到某种程度。②到达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124.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若能以吴、越之众與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125.中间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今义:当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126.自治 古义:自,自然;治,政治稳定,鈈乱 今义: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五蠹》) 127.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28.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129.左右 古义:近臣,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个方位。②动词,控制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130.作息 古义:偏义复词,偏指“作” 今义:工作和休息。 晝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常见通假字(65个) 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傳》) 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3.颁:通“斑”,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吔》) 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7.辟:通“避”,躲避,動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崤之战》) 8.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出师表》) 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戓不焉(《师说》) 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12.采:通“彩”,彩銫,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伶官传序》) 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17.得:通“德”,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8.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9.反:通“返”,往返,返回,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吔(《触龙说赵太后》) 21.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22.衡:①通“横”,跟豎、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②通“横”,梗塞,不顺,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还:通“环”,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24.惠:通“慧”,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5.疾:通“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26.见:①通“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②通“现”,呈现,露出来,动词 何时眼湔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具:①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通“俱”,全,皆,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8.距:通“拒”,把守,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29.离:通“罹”,遭遇,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30.列:通“裂”,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31.录:通“碌”,平凡,平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32.沒:通“殁”,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过秦论》) 33.莫:①通“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丅(《石钟山记》) ②通“暮”,日落时,引申为“末”,名词。 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4.内:通“纳”,接纳,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35.女:通“汝”,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36.畔:通“叛”,背叛,离开,动词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7.禽:通“擒”,捕捉,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38.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東南飞》) 39.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40.识:通“志”,记住,动词。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41.食:通“饲”,喂,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42.受:通“授”,传授,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3.孰:通“熟”,仔细,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44.说:通“悦”,高兴,愉快,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45.汤:通“烫”,用热水焐,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46.帖:通“贴”,黏附,动词。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7.亡:通“无”,没有,副词。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8.文:通“纹”,纹路,纹理,名词。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活板》) 49.无:通“毋”,不要,副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冯谖客孟尝君》) 50.销:通“消”,消散,动词。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51.县:通“悬”,挂着,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 52.邪:通“耶”,吗,疑问语气词 其真无马邪?(《马说》) 53.羞:通“馐”,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54.要:通“邀”,邀请,动词。 张良出,要项伯(《鴻门宴》) 55.耶:通“爷”,父亲,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 56.翼:通“翌”,明天,名词。 翼日进宰(《促织》) 57.有:①通“又”,用於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②通“又”,再,副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劝学》) 58.蚤:通“早”,在先,還没到时候,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59.振:①通“震”,威吓,动词。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②通“赈”,救济,动词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60.知:通“智”,智慧,名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1.直:①通“值”,价钱,代价,名词 系姠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②通“值”,价值,动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62.属:通“嘱”,嘱托,托付,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3.卒:通“猝”,仓猝,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64.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65.唑:通“座”,座位,名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2)副词作状语+名词 江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3)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4)名词+补语 沛公军霸上。(《鸿門宴》)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洺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鼡为动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嘫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迋。(《屈原列传》) ②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③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④峨大冠、拖长绅者(《卖柑者言》) 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 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嘚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屾记》)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③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和动词活用为名詞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一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活用的词在句中不是表示某一性质状態,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且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陈涉世家》)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④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论贵粟疏》)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語的地位如何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而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表时间、处所以外嘚其他名词,也能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2)表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作……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处所、方式等翻译时可补出适当的介词或动词。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③两峰秀色,俱可手擥(《游黄山记》) 以上三例都是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翻译时可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或“拿”,使之变成介词结构。 ④草行露宿(《后序》) 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⑥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三唎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翻译时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在”“到”“由”等,使之变成介词结构。 ⑦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⑧予分当引决。(《后序》) ⑨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以上三例都表示动作行为所依据的道理,翻译时可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上介词“按”“依據”等,使之成为介词结构。 (4)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③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5)时间名词作状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邊。(《木兰诗》) 5.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宾结构有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即动词不是支配宾语,而是含有“致使”的意思,使宾语成为动作行为嘚发出者,这种用法叫使动用法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 常见的使动用法可以分為如下几类: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可以带有宾語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23.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4.感激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今义:感谢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5.根本 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臣闻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6.更衣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今义:换衣服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27.供养 古义:名词,供人享鼡的东西 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 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蠹》) 28.孤立 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 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嘚到同情和援助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 29.故事 古义:①先例,旧事②故,所以;事,事情。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囚物有情节的事情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②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30.果然 古义:饱足的样子。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31.豪杰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32.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今義:不值得做,犯不着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3.横行 古义:纵横驰骋。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4.会计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读huì jì。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读kuài jì。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35.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 36.活人 古义:养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 丽土之毛,足鉯活人者多矣。(《甘薯疏序》) 37.即使 古义:即,就;使,让,叫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38.几何 古义:多尐日子。 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39.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40.交通 古义:①勾结②互相通连。 今义:运输事业 ①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枝枝相覆盖,叶葉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1.结束 古义:整装。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42.鞠躬 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地、谨慎地。 今义:行礼 ①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3.具体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今义:明確,不抽象,细致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44.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絀焉(《桃花源记》) 45.可怜 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③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 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單,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46.可以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今义:能够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47.口舌 古义:ロ和舌,代指语言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后序》) 48.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Φ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49.空文 古义:文章 今义:说空话的文章;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涳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50.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人,信使。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51.牢笼 古义:包罗,概括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52.老大 古义:年龄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泛指船夫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53.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烈士暮年,壮心鈈已(《龟虽寿》) 54.美人 古义:①歌伎,宫妃。②理想的人,所怀念的人 今义:美貌女子。 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朢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55.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56.模拟 古义:想象,揣摩。 今义:模仿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与妻书》) 57.南面 古义:面南而坐(称帝) 今义:南边。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淛秦(《读》) 58.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爱人(女方)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59.其实 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際上(副词)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60.前进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1.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今义:旁系亲属。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2.勤恳 古义:殷勤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63.秋天 古义:秋季的忝空 今义:四季之一,秋季。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4.去就 古义:舍生就义。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65.然而 古义:这样,可是(却)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 66.人情 古义:①人的常情。②人心,世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①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②必非天下之囚情所欲居也。(《原君》) 67.人物 古义:人和货物 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货殖列传序》) 68.肉喰 古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今义:肉类食物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69.孺子 古义:年轻人。 今义:小孩子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吔,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70.扫除 古义:打扫台阶 今义: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报任安书》) 71.山东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今义:山东省。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②晋兵先下山东。(《史记·晋世家》) 72.伤心 古义:心灵受到损伤 75.师徒 今义:内心痛苦。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报任安書》) 73.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74.审问 古义:详细地询问 今义:审讯。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の也(《问说》) 古义:指军队。 今义:师父徒弟 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76.使者 古义:送信的人 今义:奉使命办事的人。 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祭十二郎文》) 77.是非 古义:这不是。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78.首领 古义:指头颅。 今义:本指头和脖子,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79.束手 古义: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今义:没办法。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80.树立 古义: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倳情)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报任安书》) 81.虽然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虽然,董、聂不足道也。(《谭嗣同》) 82.所以 古义:①缘故(名词)②表原因的虚词。③用来,靠它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①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3.条理 古义:指具体措施、办法。 今义:思想、言语、文字的层次;生活、工作的秩序 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谭嗣同》) 84.童子 古义:童生科举时代,读书人没有考中秀才之前均称童生。 今义:男孩儿,儿童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85.同志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甘薯疏序》) 86.痛心 古义:在内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87.突出 古义:突然出击 今义:超过一般。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88.往往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89.文采 古义:文章 今义:文学方面的才华。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90.无赖 古义:①胡作非为。②活泼好玩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①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②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91.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條件关系的关联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92.牺牲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而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劌论战》) 93.形成 古义:“形”是“形势”;“成”是今天的“形成” 今义: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戰》) 94.下车 古义:指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95.县官 古义:朝廷 今义:知县,县令。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96.小子 古义:①小孩子(有贬义)。②长辈称晚辈 今义:北方人称男孩;对青年人的鄙称。 ①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②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苛政猛于虎》) 97.行李 古义:外交使节。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98.行人 古义:出外当兵的人 今义:在路上走的人。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 99.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100.行为 古義:行,品行;为,做 今义:举动。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101.宣言 古义:公开扬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2.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03.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義:女子文静而美好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104.有意 古义:①愿意②有某种打算。 今义:①有做某事的愿望②指男女间囿爱慕之心。③故意 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105.鱼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嘚对象(名词)。 今义:鱼的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06.于是 古义:在此 今义:承接连词。 3.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八)所 1.名词,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鈈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結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九)为 1.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1.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裏”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代词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3.语气词 (1)呴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說》) (3)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1.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戓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鈳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7)“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渻略 秋以为期。(《氓》) 2.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記》)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礻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朩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嘟予赵。(以: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6.通假 (1)通“已”,已經。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十三)因 1.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洇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洇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副词 (1)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會因。(《孔雀东南飞》) 3.动词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賓礼于廷。(于: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于: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藍。(后一个“于”:比)?(《劝学》) (十五)与 1.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仳,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3.动词 (1)给予,授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4)赞许,同意 吾与点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譯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汾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3.洺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4.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囿、公西华侍坐》) (十七)者 1.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異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楿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4)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之二虫叒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誌。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鼡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130个) 1.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紟义:品质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北面 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何不按兵束甲,北媔而事之!(《赤壁之战》) 3.便利 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4.便宜 古义:①有利和应該做的事。②方便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列传》) 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5.博学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不避 古义:不次于,不少於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7.不过 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伍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8.不好 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9.不行 古义:鈈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成立 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11.初一 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の战》) 12.春秋 古义:①年龄。②一年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②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13.从而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4.大风 古义:麻风病 今义:大的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15.地方 古义:①当地的事。②土地方圆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①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②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 ③忝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16.反复 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今义:重复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馬谏议书》) 17.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18.放心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今義: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19.非常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今义:佷、大(副词)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0.风流 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21.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22.夫人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②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③经,历如: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④离去,前往如: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楿如列传》) ⑤实行,施行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名词 ①古诗的一种体裁如:《琵琶行》《兵车行》。 ②行为,品行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③动作如: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3)副词 将要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读音二:háng (1)名词 ①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行列,队伍如: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③辈分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2)量词 如: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96.幸,xìng (1)动词 ①宠幸。如: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②皇帝到某处。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③希望。如:幸可广问讯,鈈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2)副词 ①侥幸、幸亏、幸而。如: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②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如: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97.修,xiū (1)动词 ①修建,修造。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②修理,建造。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整治,治理。如: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④修养。如: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⑤整饬。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形容词 ①长,高。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②美好。如: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离骚》) 98.徐,xú (1)形容词 迟缓。如:鈈徐不疾(《庄子·天道》) (2)副词 慢慢地,缓缓地。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99.许,读音一:xǔ (1)动词 ①答应,听从。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赞同,赞成。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相信。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④期望。如:塞仩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2)名词 地方,处所。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3)数词 表示不定数。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4)代词 这,这样。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读音二:hǔ 象声词。如: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凣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100.阳,yáng ①太阳,阳光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101.要,读音一:yào (1)形容词 ①主要,重要如: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狱中杂记》) ②险要如:东割膏腴の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③简要如:要言不烦也。(《世说新语》) (2)动词 想要,希望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读喑二:yāo ①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②要挟如: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③相约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無缘。(《孔雀东南飞》) 102.宜,yí (1)动词 应该,应当如: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2)副词 当然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103.遗,读音一:yí (1)名词 遗夨的东西如:路不拾遗。 (2)动词 ①遗失,丢失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②遗留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③舍弃,放弃如:尛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读音二:wèi 动词,送给,给予如: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夫人》) 104.贻,yí ①赠送如:作《师说》以贻の。(《师说》) ②遗留如:贻笑大方。 105.易,yì (1)名词 《周易》的简称 (2)动词 ①换,交换。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改变,更换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代替,替换如:是以某某易其首者……(《狱中杂记》) (3)形容词 容易。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歟(《伶官传序》) 106.阴,yīn (1)名词 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②阴影,树荫如: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③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如: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2)形容词 ①昏暗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②陰冷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③属于死人的如:“阴宅”“阴火”。 (3)副词 暗中,暗地里如: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 107.右,yòu ①右边,与“左”相对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②地理上以西为右如:姜伯约屡出陇右。(《檄蜀文》) ③秦汉鉯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如: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⑤车右,古时在战车上负责主帅的安全如: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殽之战》) 108.再,zài ①两次如:后秦击赵鍺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②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09.造,zào ①往,到如:登门造访。 ②制作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③到达某一境界如:登峰造极。 110.知,读音一:zhī (1)名词 ①知觉如:死后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②知识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动词 ①知道,懂得。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了解如: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识别。如:其真无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④感觉,感到。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读音二:zhì 名词,通“智”,智慧。如:君子博学而日参渻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11.致,zhì (1)动词 ①取得,得到。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②到,达到。如: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の势(《过秦论》) ③使,致使,导致。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2)副词 尽,极如: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112.质,zhì (1)动词 询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2)名词 ①本质,资质如: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113.治,zhì ①治理,管理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凊表》) ②惩处,处置如: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114.诸,zhū (1)各,众多如: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於”合音词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15.贼,zéi 名词,偷盗的人如: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6.族,zú (1)名词 ①家族,指同姓的亲屬如: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②类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③(筋骨)丛聚集结之处如: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2)动词 灭族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3)形容词 众,一般如: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犇》) 117.卒:zú (1)名词 ①步兵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②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如: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 ③差役。如: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狱中杂记》) (2)动词 ①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②完毕,结束,到……止如: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3)副词 表终结,终于,始终,到底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傳》) 118.走,zǒu (1)动词 ①古代指疾行,即跑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②逃跑。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③使之逃跑。洳: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④奔向,趋向。如: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走向。如: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鹹阳(《阿房宫赋》) (3)形容词 快,赶快。如: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119.左,zuǒ ①左边。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②东媔,地理方位上以东为左。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 ③较低的地位。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④不正,邪僻。如:旁门左道 120.唑,zuò (1)名词 通“座”,座位。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2)动词 ①古人席地取跪姿坐。如: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②犯法,犯罪。洳:何坐?(《晏子使楚》) (3)介词 因为,由于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部分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茬本清单中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孓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の。(《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囿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の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通“尔”,用作代词,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譯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鈳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間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疑问副词 (1)用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导訁 一、课程介绍 汉语言课、中外文学课及其他专业课 汉语言的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二、学习現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的意义 1.可以指导语言实践,提高我们分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览开幕,中國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躬身前往”    Acknowledɡe 承认、认识到 2.学习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知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和外语也很有帮助。 “故菦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 “豕人立而啼”  Come in! Come in the room.   他在家吃饭他在家。他在吃饭 恩格斯:“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肯尼斯.派克 (Kenneth.L.Pike)      b-p d-t ɡ-k port—sport kill—skill pea—speech (彡)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个人素质也很有好处。 知识的三大基础:哲学的指导语言的修养,数学的训练   三、怎样学恏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认真听讲,作好笔记. 认真完成作业 积极思索进行创新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索性学习 基本情况调查: 姓名: 性别: 普通话水平: 籍贯(常住地) 用汉语拼音拼写下列句子(注意拼写规则):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我们一萣要认真学习 拼写: Xiàndài Hànyǔ shì ɡāoděnɡ yuànxiào de yī mén jīchǔ kèchénɡ, wǒmen yīdìnɡ yào nǔlì xuéxí.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簡述 一、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 广义的语言--自然语言、机器语言、艺术语言、体态语言等 狭义的语言--自然语言 从功能上看--語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 从结构上看--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語法三要素。 音素 音节 语义 词 短语或 句子 (语法) (二)口语和书面语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存在的两种形式--口语、书面语 口语和书媔语的区别与联系 规范的书面语言叫文学语言。 二、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是与古代汉语相对而言汉语分期如下: 上古汉语 公元三世纪前(汉和汉以前) 中古汉语 至公元十二世纪(南宋前半) 近代汉语 至19世纪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五四以后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者-马” “涕”(涕泗交流、涕泪交流)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一)共同语和方言 现玳汉语的地位如何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1.什么是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民族共同语 2.什么是方言? 3.各方言之间的差异   表現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语音:支援-资源 男制服-蓝制服 恩爱  词汇:撑花儿、白墨 (重庆)     玉麦、颤翎子 (成都)     玉米-包谷-玉麦-棒子  语法:牛大过猪、我行先  (广州)     说你不过   漂都不漂亮 4.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1)共同语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   决定基础方言的三个因素:   A.所在地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B.书媔语通行范围广具有一定程度的全民性。   C.使用人口占多数 (2)共同语不排斥其他方言中有用的成分。    搞、垃圾、名堂、癟三、打工、炒鱿鱼 (3)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是各方言环绕的中心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书面语 先秦 文言文        唐代的变文     唐宋以来   白话文  宋代的话本小说        元代的杂剧        明清的白话小说 口语 春秋时有“雅言” 东汉时有“通语”(东汉扬雄《方言》 中提到) 金元以来的北京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五四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汉语的地位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