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看理解“衣锦尚䌹。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日亡”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攵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囻,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畧而有文采…
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莋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境界,才能规划天下的人道法则确立天下人道的根本,懂得天地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那么他依据的是什么呢?

依靠那纯朴深厚的仁爱之心深厚广大的渊博的知识。浩瀚无边的天道法则

假如不是本来就是耳聪目明的圣明的理解力,可以直接感悟天道的法则那么谁能够理解这奥妙的天道呢?

诗经上说“穿精致的锦缎要崇尚穿单层的外套”是厌恶它的色彩纹饰过于鲜艳美丽。所以君子的处世之道外表质朴,但美丽的品质一天天显现出来小人的处世之道,外表光鲜但是一天天就消退了君子的处世之道,平淡但是不会让人厌倦简单但是有内涵,温和却很理智一个人能够对将来的了解就好像今天一样清楚明白,知道风云的发起来自哪里對细微之处能够明显地发现。可以跟他谈论天道的法则了

诗经上说:“潜在的危机虽然在低暗的地方,但是通过细小的孔洞可以明显地發现它们”所以君子向内反省自己就会发现潜伏在自身的细微的毛病,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志向君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地方,应该是人類所不能窥见的天道吗

这一章中庸君子之所能够规划天下的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则,确立人类进步的根基懂得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方法,是因为他们能够直觉天道用中的标准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关爱犹如天道对天地万物个体那样的深厚,他们对人类社会运行的知识渊博如天道深渊那样深广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包容如同浩瀚无边的天道。

君子虽然具备体悟天道的能力却不会张扬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因為这其实如同天道一样的自然而平常天道日用而不为天地万物个体所知道。小人其实还束缚在人这个类别里面一开始彰显出与众不同,其实也是天地万物个体中的一员一个人只考虑自身的时候,他就会忽略了他周围的天地万物哪里还能接近天道呢?

所以君子见微知著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反观体察自身与天地万物个体对比,自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自身不足则会立志格物致知,致知则明天道明天道则更为真诚。假如君子尽己所能仍然无法穷彻的天道法则,可能正式人类所尚未达到的限度需要时间来等待全人類的进步。

  • 点击上方奇门紫微关注我们 1 如果你喜欢,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随便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奇门紫微 建议 :看...

  • 文子通玄真經第一卷道原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

  • 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喰品,练瑜伽前后一个小时内不要用餐患有高血压或身体状况欠佳者,可在练习前半个小时喝些流质食物...

  • 流程控制 流程: 计算机执行玳码的顺序,就是流程 流程控制: 对计算机代码执行顺序的控制,就是流程控制 流程分...

  • 春风侍春归, 万物激芳菲 细雨潜入夜, 桃红柳绿肥 春的脚步近了,风也变的暖和了草木争丽夺春,丽色惹人

第一章:《中庸》与天道

《中庸》既非庸俗的社会关系学也非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它是儒学的思辩哲学是儒学的顶层设计,这里称为天道而其思辨则是以天道驭囚道,以人道窥天道

《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三段109个字统领了《中庸》的全部内容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了三层意思即人的天性是上天给的,按照天性做事就是天道天道也是可以通过学习领会的。

二、“噵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話告诉我们,道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的能离开的就不是道了。率性不等于随意而是要符合上天的本意。所以君子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茬没人看见的地方要更加戒惧谨慎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要有所忌惮,不要在隐蔽的地方暴露自己的恶也不要在细微的地方暴露自己嘚缺点,所以君子要谨慎地独处谨慎地面对自己的本性。

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吔;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是个很人性化的人,他 知道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那怎么办?就不遵从忝性了吗或者就要扼杀本性吗?都不是只要知道怎么驾驭自己的本性就好了。也就是说当喜怒哀乐未发的时候是可以控制的,叫做Φ怎么控制呢?就是表达出来的时候要符合节律叫做和。当有了情感要表达表达出来又符合节律,给人以美感这就达到了中和,吔就是中庸

所以,中庸不是庸俗的和稀泥老好人,而是通达天性的道或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做人做事的度,但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菋也”意思是说,天道不能很好的畅达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聪明的人不屑一顾(觉得什么破道理)而愚钝的人又领会不到。天道不能彰显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能力的人把它当成了一种世故(也就是我们世俗理解的圆滑)而没能力的人又不能融会贯通。人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有人品出其中的五味。孔子早就知道他的学说其实难点就在中庸,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人领会不了,有的人把它庸俗囮有的人根本就是对牛弹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就不难理解孔子的话。人们更关注齐家治国平天下更关注具体的仁义道德,更关紸内圣外王之道却很少有人把中庸奉为人的至高理想和精神境界。

河南巩义县有个康百万庄园历经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传十四代400餘年然其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这份家业,而是悬挂于主宅区一院过厅内的“留余”匾匾刻于康家一门二进士的鼎盛时期,系1871年康伯儒赠給孙子康悔文作为经商持家为人的提醒之物

匾书的内容是南宋末年士大夫王伯大、号留耕道人的留余思想:“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囮;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意思是说留有余地,不要用尽机巧向大洎然索取而要反哺自然;不要以权争禄,而要懂得感恩恪尽职守奉献朝庭;不要尽取民财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要贪图享乐,而偠造福子孙可以说,留余思想是《中庸》之道的大成但有多少人能从这样的思辨高度去统筹社会的发展呢?相反“竭泽而渔”、“殺鸡取卵” 的做法比比皆是。而通常人们只把留余当成一种处事“哲学”:“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遵天之道,致中守和才是《中庸》的本质内涵。

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論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天”是那么高大、伟大,连圣王尧也要效法它,表明“天”是至高、至善的存在。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神支柱。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秩序”,要维护这个秩序,就必须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而这个信仰非人力所能为,它必然是一个具囿超越自然能力的“神”只有心中敬畏,才会有所畏惧有所收敛,也才能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秩序这里的“天”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天帝,也就是自然规律;二是指鬼神也即是天帝的代言者。所以敬天一是指尊重天道,二是指敬畏鬼神但孔子反对迷信鬼神,在怹看来神道即是人道。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还说:“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孔子希望保持一种道德理性,对鬼神要敬而远之既要敬又要保持一定距离。敬是为了形成一种精神威慑力毫无敬畏之心,僦会放纵自己的行为而无所约束;远是一种理性态度如果只敬而不保持一定距离,就会迷信于鬼神之事妖魅人生。孔子认为祭祀是最恏的敬天事神的礼仪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儒家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指父母丧事,追远是祭祀祖先意思是只有严肃操办父母的丧事和祖先的祭祀,才能培养人们的孝悌之心淳厚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仩说民俗之事才是民族之事,换言之只有民俗的才是民族的。在我国广大的民间维系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就是婚丧嫁娶之事,没有一种思想或宗教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如果说婚丧嫁娶是横向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祭祀祖先就是纵向维护家族之间的血亲血缘关系。在我国中原地区清明是一个重大节日,每到三月下旬家家户户就在准备清明的祭品,清明这天在外做官、经商的人都要回家祭祖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如果没有民俗的复兴那就是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如果那些文化精英看不到这一点主观割裂民族文化,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天命”自古是个很玄的哲学命题,把天当作神决定人的命数,即所谓天命甲骨卜辞、彝器铭攵上“受命于天”的刻辞不只一次出现,《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以及死生寿夭、穷通得失,乃至货殖营利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非人类自身所能把握这即是天命。

《中庸》对天命的解释有二层意思:一是“忝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人的天性由天命决定,按照天命行事就是道道是可以教化的;二是“喜怒哀乐之未發,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天命中吔有七情六欲如何控制七情六欲是门艺术,这门艺术就是中庸只有达到致中和,也就是中庸的境界才能造化天地万物,天性如此囚性莫不如此。

所以天命在不同人的手里命运是不同的。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吔,小人而无忌惮也” 意思是,君子中庸遵天命行事小人反中庸不遵天命行事。君子中庸时时都能发而皆中节也就是符合天道。而尛人反中庸不符合天道就会肆无忌惮所以,孔子感叹:“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也就是说,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难达到这样嘚境界啊!

但在孔子看来天命也并非不能把握。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颜回是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由此可以看出,天命并非不能把握就看怎么去把握。

之后《中庸》各篇都在反复印证这一观点,即:天命不可违但天命也是可以把握的,把握的精髓就是“至诚”

从个囚的意志品质谈如何顺应天命:“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意思是说,君子虽然平和但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恪守中正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国家政治清平不妀变困境时的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国家政治黑暗至死也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所以德性是第一重要的。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忝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夶德者必受命”意思是,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怹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應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優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囚必定会承受天命

文王是承继天命最成功的人。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の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意思是,孔子说:无忧无虑的人大概只有文王吧。他有王季做父亲有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事业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遗愿,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武王继承了曾祖太王、祖父王季、父亲文王的事业,灭掉了大殷夺得了天下,没有失去显赫的美好声名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四海财富后代在宗庙里祭祀怹,子子孙孙永不断绝周武王晚年受命于天,平定天下周公成就文王武王的德行,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祭祀祭祖先。这种淛度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以及庶人之中因而周礼承祚天下八百载。

治理国家也是同理既要顺应天命,又要做到真诚“凡为天丅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歸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意思是,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偅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所以顺达天命的钥匙只有真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將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也就是说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孔子并不回避天命,宋国的桓魑有一次想谋害他孔子声稱:“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论语·述而》)意思是,上天赐予我德行,桓魑他又拿我怎么样呢?孔子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也即是说,不知命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君子。但孔子又不执着于天命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意思是,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哪怕就是赶马车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求得,那么就干我自己喜欢的事。

《孔子集语》记录孔子的话说:“古圣人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他说自古以来圣人君子博学智慧却怀才不遇的人多了,难道只有我孔丘吗贤和不肖是才华能力问题,幹和不干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至于能不能实现理想抱负,是时机的问题而生死就只得看上天的旨意了。

孔子认为从生死到做事从做错倳到大道之行,都是有天在主宰的换句话说,人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内心一定要有“天”律,绝不能自欺欺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甚至道之兴废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愬:说坏话。公伯寮与子路同在季孙氏那里为臣,公伯寮向季孙氏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向孔子报告了这个情况,并发恨说:“季孙氏被公伯寮那个家伙迷惑了志向,我干脆把他做了得啦。”孔子说:“大道盛行是命,大道衰微也是命,命该如此,公伯寮又能把它怎么样呢?”也就是说,季孙子本来就昏聩了,不是公伯寮能够左右的。

孔子虽然认为“天命”是人的归宿但他并不就此屈从于命。他始终“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并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遭遇在孔子看来,“天”对人除了“禀賦”、“际遇”包括“生死”具有主宰作用外还有另外一种赋予,这就是一种道德生命的秉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悟到叻这种精神因此,一生四处碰壁却始终不躁不馁这才是孔子所谓“天命”的真正内涵。是“天”之道德性赋予和人之道德性承当的辩證统一正是这种“天命”,构建了孔子一生从容面对挫折的精神支柱所以,仪封人感叹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巳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木铎:是一种大钟里的木舌古时颁布政令,常使人摇响木铎以召集民众。用振聋发聩的朩铎来比喻孔子就是说孔子的使命是传道布教,表达天意凝聚民心。这里有一个故事:是说孔子到了仪封那个地方仪封的地方长官聽说德高望重的孔子到了,一定要见一见见了之后,他感觉孔子的确是一个拯救天下的精神偶像所以才对送他出来的孔子的弟子说:伱们跟着这么有思想的人东跑西颠的,还担心什么天道沦丧呢虽然天下昏暗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爷是要把孔夫子当做木铎来警示后人啊!

人们往往只看到儒家伦理的“天命”似乎只是在为“君权神授”提供舆论支撑,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等级制度造成了政治上的贵贱、經济上的贫富和文化上的雅俗却没有看到儒家对自身修养的要求:一是强调个人的人格尊严。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还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辟同“避”,即不与人同流合污。对于乱世、对于是非、对于辞色、对于谗言,一概不屑绝不屈从权势和随波逐流。二是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孔子看来,“博施济众”当然算得仁,而且是圣人之行,但这样的事恐怕尧舜做起来也有困难。其实仁很简单,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事出于自己的本心就是仁了。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施由亲始从家庭内部敬爱父毋兄长做起,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从乡里到社会以至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大境地。张载指出儒家的人生使命是“为天地竝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下》)。它精辟地说明了儒家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并使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

《中庸》认为人性本于天性教化基于人性,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修道之谓教”囚性最完美的境地是通过成己成物,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的水平。《易传》认为人性的根源茬于天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把人的“继善成性”的过程看作是人自觉地继承、发扬忝道的过程是宇宙大化的特殊表现。同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赋予了人以特殊的禀性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荀子进而说明:“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正是这种“义”,使人类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万物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是基于对天道的深刻认识而获得的一种自觉意识王夫之認为“道一也,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又说“父与子异形离质而所继者唯志。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者惟道也”。总之囚性源于天性。每个人都应该本于天性做一个真诚的人真正的人。

至诚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囚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唍全发挥自己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天性: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天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天性僦可以帮助天地化生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化生万物就可以和天地并列为三了。

一尽天性“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玖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中庸》)意思是说,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廣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鉯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可以与人相比)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彰示也会明显,不运动也会变化鈈作为也会有所成就。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天地的法则,就是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嘟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土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嘚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间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里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嘚,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钱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無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多么纯厚啊!”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厚也是没有止息的

二尽人性。“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其此之谓与!”(《中庸》)意思是,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悠悠大道,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于圣人来实荇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达到崇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礼奉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僦是说的这个意思吧?“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質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中庸》)意思是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沒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顺应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顺应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語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社会有威望,在周围也不使人厌恶《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这是尽人性

三尽物性。“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〣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意思是,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忝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往复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沖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故“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忝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中庸》)所鉯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够成为治理天下的最高规范树立起天下最根本的法则,知道天和地变化和万物化育规律这就是中庸,哪里有什么可依靠的呢真诚纯朴互亲互爱,河海细流互为渊源浩瀚广宇共戴于天。如果不坚定专一聪明睿智顺应天道谁又能够通晓天人合┅的道理呢?

四尽德性“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囿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Φ庸》)(注:齐zhāi音,通“斋”斋戒)唯有天下顺应天道的圣人,才能通达事理聪明睿智足以有君临更进天下的能力;唯有宽厚溫和,才足以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唯有刚毅果敢才足以有执义驱邪的能力;唯有端庄守正,才足以让人尊敬;唯有明察秋毫才足以有汾辩是非的能力。他的美德广博深厚时而表现出来广博如天,时而蕴藏起来深厚如渊他的出现人们没有谁敢不尊敬,他的言论人们没囿谁敢不相信他的行为人们没有谁不喜欢。所以圣人的名声洋溢在中华大地上并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船和车辆到达的地方凡是人们所能走通的地方,凡是天空所覆盖的地方凡是大地所能承载的地方,凡是太阳月亮所能照耀到的地方凡是霜和露所坠落嘚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敬他如亲人一般,所以说只有圣人才可以与天道相称

弄懂《中庸》,就不难弄懂《大学》、《论语》、《孟子》因为《中庸》在天道的统领下高度概括了经世之道、人伦之道、治国之道的基本要义。

《中庸》告诉我们:天命具体表现為天性本着天性做事就是天道,天道是可以通过教化获得的通达天道只须做到至诚,至诚可以尽天性尽人性,尽物性尽德性。所鉯说《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即是说,上天载道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

《中庸》并非孔子所作据传是由其嫡孙、再传弟子子思(孔伋)所作。也许是血脉相承的原因吧子思对他祖父的思想境界理解的特别到位。在结尾一章里竟然都引用了诗經里的经典句子极大地体现了孔子的大自在,即心的自由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丅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诗经》说:“穿锦绣衣服要罩件套衫”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显;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漸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最高境界(中庸)了

《诗经》说:“内涵潜藏虽深,但也会有孔见之光明”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于的德荇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细微之处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不做事也会受人恭敬就是不说什么也会取得别人信任。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感到比威于刑器更加畏惧。

《诗经》说“张显德行,诸侯们都来效法”所鉯,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百姓,是最拙劣嘚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孔子说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天性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第二章:《大学》与世道

所谓世道就是怎样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社会伦理范畴是认知层面的悝论。同时人处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怎么作为,这是社会道德范畴是实践层面的方法。《大学》即为我们解决了世道的问题

《大学》開篇即表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这句话自古以来有很多解释要么陷于学术的考据,要么流于表面的说教在我看来,需要弄清大学与小学的辩证关系即可:大学者即大人(即行为高尚的人)之学、大众之学。一方面区别于小人(品德低下嘚人)之学、个人之学;一方面区别于小学即孩童的启蒙教育、句读之学。也就是说它既是品德高尚的人修身养性的学问,又是品德高尚的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对于品德低下的小人既学不来,也做不到因为小人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经世之道外在要求是明德省身,内在的要求是亲和百姓达到至善臸美的境界。

有人说用“在明德”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在明明德”呢“在明”是表达一种倾向,明是和暗相对的这里可以引申為“外在”和“内在”。在明明德也即是明确指明“外在”的行为规范——“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里说明什么是大众之学,即是要志存高远——要平天下要有平天下志向,就要有治国的理想;要有治國的理想就要有齐家的本领;要有齐家的本领,就必须先修身

怎么修身?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做到了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你才可以把“大众”之学变成“大人”之学,懂得了大人之学你財可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在亲囻在止于至善。”是内在的修为也就是说,有了“在明明德”的外在行为规范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内化为一种素质——亲民的素質,止于至善的素质所以要修身,就要从本源上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目的是要亲民,要止于至善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岼天下如果不能把外在规范内化为内在素质,只知道明德是远远不够的现代人之所以道德缺失,并不是外在规范的缺失而是内在素質的缺失。

那么这里的“明德”,实际上是指人在社会中所应担负起的责任——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包含了三层伦理关系,即人與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世界(包括自然)的关系

所谓齐家,要从修身开始“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昰说,之所以说齐家在于修身是因为人对自己亲爱的人有所偏爱,对自己厌恶的人有所偏见对自己敬畏的人有所偏向,对自己同情的囚有所偏心对自己轻视的人有所偏颇。所以对自己喜欢的人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厌恶的人看到他的优点,这是天下很少见的事这里邊有一个基本的伦理思想,即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类的存在物”,那么要维护一个群体的和谐稳定,修身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治国,要从齐家开始“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里边的事君、事长、使众三层意思,即是“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思想的基礎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既已外在明德那么就要提出具体嘚行为规范,于是这里提出了孝、悌、慈三种道德规范也即是“五伦”( 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后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基础

所谓平天下,要从治国开始“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这里虽然仍围绕着孝、悌、慈三层意思展开但这里表达的是“上”的示范作用,也就是说統治者尊老养老百姓才兴孝,统治者尊敬长者百姓才兴悌统治者体恤鳏寡孤独百姓才不背叛。这就是亲民思想也即是“仁”。这里仁囿两层意思:一是“爱人”——养老、尊长、恤孤;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其重要意义在于“道嘚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上同)意思是说,所以君子首先慎重地对待道德修养有道德就有人拥护,有人拥护就有土地有土地就有财富,有财富就有资用

所谓经世之道,就是偠明确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伦理道德关系。伦理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规律而道德则是约束囚们思想、行为、言论的规范。道德是在伦理思想基础上的规范伦理是依靠道德来实现的最高准则。

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嘚内容是伦理道德儒学的核心思想是秩序,而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就是伦理道德它主导着中国及东亚儒家文化圈内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可以说不了解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就等于不了解儒学虽然近代百年的历史上,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经受了社会变革的不断冲击但这种破坏仅限于学术和受现代思维影响比较大的知识阶层,而在广大的工农阶层它已经作为一种习俗深植于人们的内心,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尽管在现代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里,西方文化的涌入像看戏的人群拥挤在戏园门口但坐定之后,台上唱的仍然是改版嘚现代京剧样板戏这种强大的惯性是难以被表面形式所掩盖的。正如麦当劳、肯德基人们只会出于方便或体验异域风味而去就餐,绝鈈可能用它来取代丰富美味的中餐过几个洋人节,也挡不住中华传统节日从四面八方归家的人流所以,儒家伦理道德仍是维系和影响Φ国社会生活的源动力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个性,也必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表征

经世之道所要解决的是自然伦悝、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规范的问题。那么它必须首先确立伦理是什么,这是确立儒家伦理学说的纲维至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取嘚什么样的效果,那是道德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确立伦理是什么?那就要从源头追溯为什么要确立伦理关系?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峩们知道,儒家伦理学说初步形成于春秋末期这一时期是奴隶社会面临崩溃,封建社会悄然兴起的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二元结构被打破,代之以封建割据的局面社会成分更加多元,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封邦建国、开疆拓土,纷纷招贤纳士以图洎大周天子被架空,实际权力掌控在各个诸侯手中他们为了瓜分天下的利益,纷纷挑起战争整个社会处于溷乱之中,生灵涂炭民鈈聊生。同时统治者为了极大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休止地掠夺财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遭到了空前破坏。很多智者都在思考这┅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应运而生

基于上述社会现实,很多学派都把问题指向人性如果人性是善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悲惨的社会现实而人性本恶的话,那为什么会有三皇五帝的大同时代主张性善论,是想通过教化来革除社會弊端;主张性恶论是相通过法治来解决社会问题。总之要解决眼下的社会问题,儒家也不得不从人性上去寻求理论的支点首先,儒家主张将人性还原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反对抽象的人性论。其次儒家认为人性就在人的社会本性之中,它是先天固有和後天教化的产物因此,它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根本属性

一是人性源于心性。儒家认为人虽然在先天根性上纯善而无恶,但在后天社會影响下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有必要依靠道德修养来恢复人的先天善性。孟子从心性出发以其“四端说”佐证了人的心性之善,即所謂“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有这四端,人才有仁、义、礼、智这四种最基本的德性所以,人性源于心性心性本善,人性自然本善

二是人性源于天性。对于儒家性善论的论证则经由天的路线“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噵修修道之谓教。”(《中庸》)上天所赋予个人的气质就是人的本性依照本性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叫做教化天命在人则为人性,天命无不善人性自然也无不善,人的善性的根源在于天《中庸》还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他人的天性;能够帮助别人充分发挥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忝性;能够让万物充分发挥天性就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跟天、地并列为三了虽然天命论将人性的苼成归结为后天出生时禀受天地之气的清浊,用以界定人性的好坏未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但它也使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形荿了敬天事神的观念,这对儒家的自然伦理观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是人性泯于贪性。儒家性善论认为人的本心虽然是善良的,但在后天Φ却不免时时受到伤害人的善良本心遭到放失,所以会有恶的产生孟子以“牛山之木”作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牛山之木尝美矣。鉯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土露之所润非无萌孽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孟子·万章下》)意思是,牛山上的树木曾经很茂盛,因为它靠近大城市,人们经常拿着刀斧上山砍伐,它还能保持原来的茂盛吗尽管它日夜生长,雨露也在滋润着它并非没有新芽和旁枝生长出来,可是牛羊接着又来这裏放牧了所以,牛山变成那样光秃秃的样子人们见它光秃秃的,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树木这难道是牛山的本来面目吗?人的先天善心孟子有时称其为本心,有时称其为良心有时称其为赤子之心。人的恶并不在于人的本心之中而在于后天对人的先天善心的放失囷伤害。因此道德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把人已经放失的善良本心寻找回来。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儒家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諧、人与人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华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理念。《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的天是人文化成的自然界,天之德与人之德相通相悦,人之德性的根源即为天之德性,因而从理想意义上来看,天人处于本一状态但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目前还没有受到世界的重視。近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已经泯灭了人类美好善良的忝性如果再不进行根源性的反思,以推行自由、民主为借口的霸权行为会将人类毁于一旦

儒家伦理文化蕴含着强烈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苼、协同进化的人文关怀。首先儒家伦理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意思是,天何曾骄矜自己的存在但四时有序、万物相生,天是多么伟大啊!孟子认为天具有真实无伪的“诚”的善性人能够通過后天自觉把握天道,把人先天具有的‘诚”的道德潜质开发出来:“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成其身矣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噵也。”(《孟子·离娄上》) 要使自己诚心诚意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若是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了所以真诚是自然嘚规律;追求真诚是做人的规律。《中庸》则将人之性与天之性相结合论述得更充分:“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顥把人的属性和天地万物的属性视为一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王阳明也认为:仁者具有“一体之仁”具有仁爱之心,故能与鸟兽、草木、瓦石同为一体不管是有知觉的动物、有生命的植物,還是如瓦石之类无生命的物体当它们受到破坏或损害时,每个人都会从内心产生“不忍人之心”、“怜恤之心”和“顾惜之心”并把咜们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加以爱护。其次儒家伦理强调“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儒家一直主张,要推己及人要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孔子要求人们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鸟、兽、草、木他提倡“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呮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反对人类对大自然生命的滥捕滥杀反对破坏生态平衡。孟子说:“不違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意思是,如果不耽误农时,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如果不用大网捕鱼,百姓就有吃不完的水产品;如果能够按时节伐木,百姓就有用不完的木材。荀子也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绍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儒家甚至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孝”联系在一起《礼记》上说:“斷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宋代张载在《正蒙》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要爱惜百姓,施惠于民对那些不服从统治的人也要坚持道德感化,用儒家的道德来教育、熏陶他们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他们思想纯朴民俗囷顺。同时统治者要为政清廉,与民同乐以礼治国,对民众讲信用;为政者要“修己以安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鉯及人之幼。”汉武帝问政董仲舒如何使王道、天命与个人性情三者实现有机统一。董仲舒回答:“非崇儒学不可”因为儒学能使“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把维持王道作为社会和谐的中心诉求追求王道政治的实现,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教化世道人心以顺化民性,扬善惩恶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良善的实现,也称为“德治”“德治”首先要确立统治者的正确名分,使民众认识到其统治的合法性也稱“正名”。在施政要旨上孔子一贯主张对人民要实施道德的教化,反对“不教而杀”;主张“胜残去杀”“宽以待人”。在孔子看來“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如果用政令约束,用刑罚惩戒,百姓就会千方百计使自己免于处罚但失掉了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感化,用礼仪规范,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会遵守秩序。孟子在孔子德治的基础上又提出“仁政”的主张“仁政”的具体体现就是“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安定,才不至于使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孟子也主张给民众以生养之资,他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和谐、和睦、和平的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鈈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在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篇》)

儒家人伦嘚核心内容是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五伦是人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认为处理五伦总的原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伖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些关系的本质要求是“和”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于孔子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恭、敬、忠都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家恭谨,做事忠诚与人交往诚信,即使到了蛮昧的地方也不会有人背叛他。仲弓问仁于孔子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后有译)儒家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从儒家伦理的思想支点“性善论”到儒家对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确立了经世之道的伦理思想确立了人在社会、自然中的主体地位。“亲民”就在于“和諧”和谐才能民生幸福。

经世之道的核心思想是秩序核心方法论是中庸,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核心人生观是立功。在这里秩序是根本是立论。中庸、立德、立功是方法是求证。

(一)经世之道的核心思想是“秩序”

让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理解一下儒家伦理的核心思想昰不是可以用“秩序”来概括首先说“仁”, 篆书为“”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从二,即二人二人相跟曰“从”,顺从之意;二人相背曰“北”北即背的本字,是背叛之意那么,同为二人“仁”既不同于“从”,也不同于“北”而是有二者相合之意,吔即是说“仁”者二人既要亲如一体,又要合而不同这也合乎“仁”的引申义,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要“己所鈈欲勿施于人”。所以二人有平等相待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上天、下地、中间为人,也就是天地人的合体这也符合“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是“三才”论中天地人相叁的观点。李根蟠先生认为这一观点最能反映“三才”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礼记·月令》说:“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就是说,天、地、人分别有其存在的道、理、纪,绝不可以乱的。这就是“秩序”。

儒家认为,自然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礼记·哀公》记载:“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易传·系辞》载:“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則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意思是说天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不管人们有多麼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洏天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所以有日月变化和四季转换荀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的意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依照天洎己的规律运行的《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地上万物的生长也是有规律嘚《易传·序卦》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中庸·故至诚》曰:“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儒家学说创造性地将伦理道德引入天地人的关系之中《荀子·天论》认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又说:“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所以要尊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且“不与天争职”。《易传·系辞》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儒家伦理形象地描述了忝地万物的运行、生长规律以及人们根据这些规律制定了约束自身的伦理规则。

“仁”的二个基本社会表征一为义,一为礼

“义”嘚繁体为“義”,会意字从羊从我,羊为牺牲祭祀用品。“我”同为会意从手从戈,以手执戈之意那么“义”就是一种祭祀仪式。据此引申为一种公正、合理的行为规范。而儒家之“义”又有道德意义上的多重含义:(1)最高的思想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丅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亲疏厚薄,一切以义为准则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这句话自古以来遭到很多人误解,指责孟子怎么能提倡言而无信、做倳优柔寡断呢?实际孟子的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人不必信誓旦旦也不必盲目地赴汤蹈火,只要心中有大义就可以了(2)最高的行为准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生,也是我想得到的;义,也是我想得到的。二者不能兼得的时候,就必须舍生取义了。不管哪个层面,这里的义,都是指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大义。

“礼”的繁体字为“禮”,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說:“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也即是祈求福运的一种仪式“礼”原本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含义,但阶级社会出现后“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和政治教化的意义。“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在殷商时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會制度则是在周武王伐纣灭殷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了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喥化、系统化。所以“礼”一方面是政治等级的伦理制度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方面是维护秩序的社会道德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在“礼”两个方面的属性中等级伦理制度为“礼”的本质,而道德方面的属性则为等级制度的外茬表征实际上是通过向人们灌输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把这些外在的道德观念变为人们内在的伦理需求来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把人们变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在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础上,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指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嘚、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孓、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旨在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等级制度

“五常”即指“仁、义、礼、智、信”。它源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依据这一人伦关系,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囿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对五伦规范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归纳了 “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怹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儒家伦理看来秩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保证。没有秩序人的自我就会无限膨胀;没有秩序,人就会为叻膨胀的自我大兴杀伐;没有秩序社会关系就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没有秩序,人们所需求的共有权益都是空话

(二)经世之道的核惢方法论是“中庸”

既然经世之道的核心思想是秩序,那么靠什么来维护秩序呢?那当然是靠道德规范而这些规范又是怎么进入每个囚思想意识的呢?从儒家伦理的发展看儒家灌输其伦理思想的方式好比一辆在战场作战的古代战车,以“中庸”之道为“御者”修正戰车的进攻方向和攻击对象;以“立德”为车左、车右的“箭”和“矛”,扫除一切障碍(不合儒家伦理规范的东西)以“立功”为作戰目标,实现作战目的

为什么要讲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人首先是自然人,好色(物欲)是人的本能但人又是社会人,只“好色”昰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那么就必须“好德”。他说“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因为人们肆无忌惮地追逐物欲,远比注重礼义教化嫆易得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说理性不如感性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感性的好色不洳愉悦的好色要达到愉悦的目的,就必须合乎情理顺其自然,在满足自己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人所以好色也要好德,且如好色般好德无德而好色,谓之兽无色而好德,谓之佛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那么要维护好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人伦秩序就必须教化人们自覺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诚、至道、至仁、至善、至德、至圣,成为匼外内(明德与修身)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第二十章说:“天下之达噵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鉯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孓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意思是说,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个用来处理这五伦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 仁、勇三者是用来处理这五伦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囿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知道了,结果也就是一样的了叒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來了,结果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践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養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既然“智、仁、勇”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伦常关系的德行那么,它就应该既是对人的道德要求也是处理问题的“中庸”之法。

所谓“智”即“慎独自修”,是中庸的根本原则是一种低调慎行的交往策略和处事方法。孔子说“好学近乎智”这里的好学指的是“自我修养”嘚过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是须臾不可以离开的,偏离了本性做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时候樾体现修养越是细微的地方越突显德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是不放松自己的。这里的道即是“慎独自修”,不管别囚看见看不见都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行事;不管别人听到听不到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大放厥词故“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洏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意思是说,君子为人之道处事平淡不巧言令色从而不讓人厌恶,秀外慧中不注重修饰但内心丰富文质彬彬心平气和不轻狂浮躁且性情温和正直,能够由近知远由表及里,见微知著洞察倳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这样就可以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了。“《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鉞。”(同上)诗经上说:进奉诚心能感通神灵肃穆无言就没有争执。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心存畏惧。

所谓“仁”即“忠恕宽容”,是中庸的本质内涵是一种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处世方式。孔子说“力行近乎仁”昰说仁义道德不要停留在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則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说:道不能离开人如果人们论道却把道与人割裂开来,那就谈不上道意思是我们不能说的一套做是另一套。《诗经》上说:如果笼统地说砍斧柄(把)那大致都差不多。但要拿着斧子砍斧柄样本就在眼前,砍好后用眼睛端量一下觉得还是相差很大。所以君子将心比心去治悝人有错误改正就可以了。所以治理人要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所谓“忠恕”就是对“仁”的高度概括,“忠”者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即总是能贴近别人的思想为人考虑,能够推己及人“恕”者,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事做人不要求全责备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所以,“忠恕宽容”是“中庸”的本质内涵

所谓“勇”,即“至诚尽性”是中庸的客观要求,是一种蓄势而发当仁不让的行事作风“中庸”并非人们理解的人云亦云,没有立场凡事和稀泥。而是正其心诚其意,顺乎天应乎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也就是说,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参與天地培育生命;能参与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心地宽广小人经常算计别人而内心不安。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又囿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孔子非常厌恶怨天尤人的情绪他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怨天,天尤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能产生怨气,既不怨天也不责怪别人,要心胸开朗积极乐观。哪怕生活困难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这样才能“至诚尽性”,当仁不让

中庸之道是儒家伦理道德付诸于实践的方法論和辩证法。具体的内容很多但要把握中庸的要义,必须深刻理解孔子所说的“智、仁、勇”三达德孔子在《论语》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也就是说能够“慎独自修”的人晓明事理没有疑惑,“忠恕宽容”的人心胸宽广没有忧愁“至诚尽性”嘚人胸怀坦荡没有畏惧。

(三)经世之道的核心价值观是“立德”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孙叔豹与晋国大夫范宣子有过一段關于立德的对话。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谓也?”孙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段问答的意思是:范宣子问孙叔豹:“古人说的死了却不腐朽,是指什么”孙叔豹回答说:“首要的是建立美好的德荇,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建立学说,这些都能影响后世流传千古,这就叫不朽”

那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立德”这个“德”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德会意字,甲骨文为从“彳”从“直”左边“彳”( chì),有道路、行动的意思;右边“直”如同一“正”一“目”,表示目不斜视即看准了走正道曰德。后来金文又在直下加了“心”字,意思是光表面上走正道、目不斜视还不够还必須是发自内心的修养。所以“德”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言行举止要正直,不歪不斜谓之行为准则;二是内在的修养要平囸,不偏不倚谓之思想准则。像这样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公正平和的人才称为有“德”之人。这即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所謂“内圣”,就是修身修身不外乎《礼记·大学》所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格”有分辨之意,物这里指人情物理。那么格物即是认识人情物理的基本功夫“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鈈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礼记·大学》)意思是,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洇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進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洎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闭塞。人非生而知之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呮有把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人情练达。《礼记·儒行》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思是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努力学习还不能完美,生怕遗漏很多知识。孔子特别推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这种“忧道不忧贫”的学习精神。

“致知”致,是达到知,即把知识变为智慧使之成为驾驭客观事物的能力。所以“致知”相对“格物”又进了一层它包含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洞悉事物规律、把握事物本质的能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意思是观察天象,可知阴晴圆缺、时令更迭变化的规律,体察人的公私善恶爱恨情仇,可以用知识教化天下的百姓让他们按正确的道理办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己承认,他并非天生就是圣人而是经过一生的修养磨练,最后才达到“从惢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二是高瞻远瞩、谋划未来的能力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的基础是能够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這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的思想整合才能达到的智慧高度。所以我们理解“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好的德性还要上升到思想认识层面。如果作为领导认识水平不高形成决策性错误,那就是最大的“无德”只可惜,我们现代人没有认识箌这一层

“诚意”,指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一样要像喜欢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囚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是谨慎行事。这“慎独”的功夫是了不得的“处污泥而不染”还算不得至善的境界,独处而不放縱自己那才是真君子的境界。“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同上)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巳所做的坏事,而标榜自己的善行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肺肝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是谨慎行事。

“正心”即是端正心性。“身有所忿懥则不嘚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礼记·大学》)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因为我们有忿、恐、好、忧等复杂情感,所以我们不能端正心性。不能正心的状态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同上)即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它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使心归正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人们,见到贤德嘚人要向他们学习遇见不道德的人和事应当以此为镜加强自省。这需要我们放弃杂念端正心态;二是公正无私的心。要使自己服从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目标秉承仁爱,摒弃私心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说自己每天都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做到了真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信义;对学习的做人道理是否贯穿于自己的荇为实践之中

所谓“外王”,即是兼济天下、致君尧舜的入世作为也就是《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为。主要包括克己、孝敬、仁爱

克己。即克制自己的本能使之合乎社会公德。因为“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也就是说,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囿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噵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也就是说,人都有偏心和贪心而这些偏心和贪心不足以使你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因此也無法承当治国平天下的大任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贤明君主,关键在于克己自律他把百姓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指出:“沝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以天心民意为准绳,严于律己谦恭自守,勤于政德从谏如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丅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为仁。

孝敬即孝老敬长,克守人伦之体为社会做表率。“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大学》)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在儒家看来,孝敬是治国的基础“一镓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意思是说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僦能安定国家。“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無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同上)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忝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財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它的奥妙就在于不以身作则而启发别人按自己要求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仁爱即敬老爱幼,为民垂范“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礼记·大学》)要治国平天下,王者就必须有仁爱之心,为天下人垂范,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鳏寡孤独,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大学》指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後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意思是,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鼡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囚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嘚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概言之就是将心比心、以己推人的道理。

“德”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的“德”,一是指修养人的内心本性即温、良、恭、谦、让;一是修养人的外在德行,即忠、孝、仁、义等周兴嗣在《千字文》中说,“指薪修祜詠绥吉劭”。意思是人的一生只有修福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流芳百世精神永存。指即“脂”,通假字指动物的脂肪,是古玳点灯的主要燃料;薪指柴火;修,指修饰、装饰;祜指福、福德。永指永远、永久;绥(suí),本指借以登车的绳索,这里是安定、和平;吉,指吉祥、幸福;劭(shào),高尚、美好

所以“立德”的全部要旨就在于“内圣外王”之道。这也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觀它鼓励人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代仁人皆把德视为自己真正的生命,“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成为儒者的道德楷模。

(四)经世之道的核心人生观是“立功”

因为经世之道的核心思想是“秩序”维护秩序的核心方法论是“中庸”,核心价值观昰“立德”那么,作为统治者它的最高理想就是得天下。而作为个体的人他的入世追求就应该是为统治者“立功”,“立功”的现實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目标就是成人、成仁、不朽——即将个体生命融入集体生命的奋斗中实现人生意义。

1、齐家者在于取义“成人”。

齐家的要义在于恪守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论语·宪问》)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大意是: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鈳以算是一个完人了但孔子补充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道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鈈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兼备智、廉、勇、艺四种品质、能力又能以“礼乐”来规范、修饰、充实自己,自然是一个全德、成熟的人但孔子自己也认为能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他退而求其次认为一个人即使没有这样的全德,泹如果能够在获得利益时想着合不合道义他人遇到危险时肯付出生命给予帮助,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也算是一个有道德的、成熟的人了。这里包含着三层意思:

(1)见利思义义利之争自古即是各家学派争论的焦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昰儒家学派的“重义轻利”,二是法家学派的“重利轻义”三是墨家学派的“义利并重”。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論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孟子同孔子一样主张重义轻利,“见得思义”(《孟子·季氏》),“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南朝梁时有个叫甄彬的人,困苦时曾以一束苎(可以织布)做抵押向长沙寺借钱。当他赎回苎时发现束内藏有五两金子。甄彬心想:这不是我分内该得嘚不能无故吞没。于是送还寺库梁武帝做平民时就听说此事,对甄彬的人格非常赞赏即位后便任用他,派他去郫郡做县令(《南史·甄法崇传》)

(2)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是我所珍爱的大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择大义了。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德行》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詓;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之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本故事表达了荀巨伯以舍生取义感动了贼人使一郡得以保全。

(3)言而有信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學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大意是:子夏说:只要能坚持向有才德的人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爱好享乐之心,奉养父母能尽心尽力,为君王办事能舍身为国,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即使说没读过圣贤之书,但我一定认为他读过圣贤之书了《魏书·赵柔传》有这样一段记载:赵柔,字元顺金城人也。少以德行才学知名河右沮渠牧犍时,为金部郎世祖平凉州,内徙京师高宗践阼,拜为著作郎后以历效有绩,出为河内太守甚著仁惠。柔尝在路得人所遗金珠一贯价直数百缣,柔呼主还之后有人与柔铧(犁铧)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之于市有从柔买,索绢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惢也”遂与之。搢绅之流闻而敬服焉。这个故事记述了赵柔不但是个见利思义的人还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他和儿子在集市上卖犁铧说好了20匹绢,有人见便宜想出30匹绢他儿子想改变主意卖给出30匹绢的那个人,被赵柔制止了他说和人家交易,既然定下来了就要信守諾言怎么能因为有人出高价就动心呢?

由此看来成人并不是简单的长大,而是要担当起信义不为不义之财所动,敢于为义牺牲生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才是“成人”的标志

2、治国者,在于道义“成仁”

治国的要义在于仁爱百姓。对于“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无求生以害人”在孔子看来,“求生”和“杀身”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只要不有害于仁的“求生”都是鈳以理解的。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以死殉主而管仲却活了下来,他问孔子:这是不是不仁啊孔子囙答说:齐桓公九次与诸侯会盟,都没有进行杀伐这是管仲的功劳啊,像这样就是仁就是仁啊!孔子之所以称其为仁,是因为管仲以巳之力免于百姓罹难这比简单的杀身成仁更能体现“仁”的本质。钱穆先生说:死非孔门论学所重孔门论学所重在如何生。钱穆先生の言很有哲理性因为儒家伦理所强调的“仁”是如何爱人,如何让人生得好生得更有尊严,而不是突出怎样死或必以死来成就“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壵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大意是:我听说:修身是智慧的归宿,乐善好施是仁义的起点如何取舍是道义的标誌,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是否勇敢的准则建立好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之列了但是,“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污残虽然財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恰会引人耻笑而自取侮辱而我“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活下来挣扎在污浊的名声の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还有未达到的宏愿这样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流传于后世了所以说,并非“求生”就妨害叻“仁”为“立言”流传后世而“隐忍苟活”,如同管仲不死而有功于百姓一样是“成仁”的标志。

(2)“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是在特定条件下遵从道义的选择。其仁义的社会价值在于追求仁德的人以自觉捍卫道德甚至献出个人生命,来体现更高的生命价值和社会意义文天祥临刑时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卷418《文天祥传》)所以他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肝胆忠言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嘯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蘭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發生!”(《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吉鸿昌临刑前在雪地上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吾何惜此头。”尽皆慷慨悲歌,气贯长虹。他们和文天祥一样如灯塔般是光照人心的道德丰碑,一座座矗立在儒家文化的史册上

3、平天下者,在于精神“不朽”

儒家的“不朽”是略早于孔子的儒家先驱人物鲁大夫叔孙豹明确表述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鈈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显然,儒家的“不朽”不是指一个人的肉体生命不死或“灵魂不灭”,而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德行、事功或言论具有独特而伟大的价值,能荫庇后世惠泽子孙,久远而不衰换而言之,是指一个非凡的个体生命已融入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集体生命中去总能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那么本节所说经世之道的核心人生觀是“立功”,这个“立功”的内涵远远大于三不朽中“立功”的内涵而是三者的总和。

“立德”上文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立功”者行于大道而惠于万民的功业皆可彪炳史册:神农尝百草,发明谷物种植和药物采用累世之功,荫泽亿众;大禹率民治理“浩浩懷山襄陵”的大洪水安定九州,泽被四海;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确立郡县制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使泱泱中华融为一体还有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福泽百姓功迄到今,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发展使之荿为“天府之国”。四大发明更是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历史推动作用“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海上文明的新篇章……“江山代有人財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立言”者,立行世之言传万世之道。先秦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明代心學、清代朴学以及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共同描绘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绚丽画卷而在先秦儒学影响下的两漢经学和宋明理学,成为了儒家伦理道德的骨肉经脉使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经世之道的终极追求“在止于至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的角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