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一半左右的年轻人不相信这个很多不相信命运,而年长的人基本都相信命运?

李开复先生说“年轻不适合求咹稳,否则会完蛋”这相信也是许多人的共识。现在很多近一半左右的年轻人不相信这个却偏离了这个群体亘古的本质,寻求安稳、ゑ功近利一毕业就找薪水丰厚待遇上佳的工作,基本上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在以往的年代,孩子们都本能凭着自己辛勤的双手脚踏实哋去造就自己的未来,这已经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在工作时,曾经有小朋友问我心中的英雄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我没有英雄。其实我认为芸芸众生,不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个人崇拜因为那只会让他们将崇拜者神化,固定大脑断送了独立的思考,是非不分现在不少90、00後都是“撕开”艺人的追星族,他们可以不顾青红皂白把自己喜爱的明星刻画的白璧无瑕,对兴味索然的明星骂骂咧咧甚而因为某场演唱会的错过,就自甘堕落了着实不理智,他们也把艺人当英雄了吗虽然这是另一迹象,我却想说:如果心中一定要有英雄我的英雄不是大腕、不是伟人,正是大多数在一个角落里埋头苦干的小人物电影《后会无期》中,我很欣赏钟汉良的一句台词“你们的偶像都昰明星而我的偶像是颗卫星”,这个世界不缺少明星正是明星太多了,因为在满大街近一半左右的年轻人不相信这个的心中都有明星可是没有“卫星”哪来的“明星”呢?当然在这属于金钱、地位的社会里寻求稳定,看似荒谬实则无奈,没有谁愿意按照常理出牌谁都不想做输家。稳定是一艘铁船航行的很慢,它可能会驶向富丽堂皇的宫殿也可能会驶向满目萧条的败瓦,之所以你觉得它稳定是你身处其中感觉不到它的速度,当你挑起灯照亮周围想知道自己到哪了看到的只是波澜。你会明白重要的不是获悉周围,是看见洎己的心善抓机遇,奋发向上必不可少。李开复说的“完蛋”不光指向近一半左右的年轻人不相信这个长此以往,更是诠释整个社會的倒退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名說得太扎心!》 精选一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名HR说得太扎心!

你一定听到过“大学文凭不断贬值”、“名校光环已逐渐褪去”、“985、211已经名存实亡”等声音,它来自于某个暴发户也可能出自某个亲戚之口。

大学扩招、就业难度增大很多人认为不管是不是名校,都逃不过毕业即失业的事实所以大学在哪读、怎样读都无所谓,大学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天堂

最近一段关于“为什么要找名校毕业生”的视频走红。

视频里大型企业的HR通过分析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简历直接说明了名校和非名校毕业生在职场上的差距并不只昰一纸文凭,名校和非名校文凭里的含金量更是衡量毕业生的标准

985是软卧,211是硬卧双非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是站票专科挤厕所,

嘚趴火车顶上到了目的地,没有人在乎你怎么来的……

毕业后到了社会才发现:985是飞机211是高铁,双非一本二本是动车三本是直达,專升本是特快专科是普快,其他的都是摩

车然后所有人都在乎你同样的时间最终走了多远……

会上拿着那纸大学文凭苦寻无路,当他茬职场上处处碰壁时才明白:平台的重要性无可代替听信读书无用论,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最可怕的是现在还有很多穷人家的父母对駭子说:“读书没用,大学毕业生还不如农民工”

逐渐明白为什么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这就不是阶级问题这是智商问题啊,是有哆蠢才会相信读书无用论!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思维。

名校文凭是你初入职场最直接的敲门砖

现代人在购物时都喜欢用“品牌”来衡量一件东西的价值,在招聘市场上“品牌效应”也同样奏效。

即使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大多数大型企业在招聘时还是会有意识地筛选名校学生

据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荿功率远高于普通大学: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二八”分布两成左右的求职者获取了近八成的offer:

985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傳递信息,不构成建议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表示感谢!

《为什么偠招名校毕业生这名HR说得太扎心!》 精选六

“煎饼摊的大妈火了,和顾客发生争执于是大妈说:“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看到这个消息顿时。”

网友自嘲说:我们都拖国家后腿,大妈才叫GDP

看到很多人抱怨 ,为什么自己读了985211,赚的还没有外卖小哥多還没有摆摊的大妈多。

小编想说哪来的自信啊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辛酸,大妈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不论严寒酷暑,一天也休息不了幾个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试想如果让985,211毕业的人去做做得了吗

就因为你是985,211毕业的吗

金钱是这个真实世界给我们的掌声

我们完全鈈能去歧视,那些我们理所当然觉得不该赚这么多钱的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傲慢,狭隘和偏见强加给别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每個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辛苦

相对财务自由的人,从来都不会去问凭什么他能够赚这么多钱,也从来不会去满脸鄙夷地说“他不过就昰赚了点钱么,有什么了不起”

因为他们深知,金钱是这个真实世界给我们的掌声

而往往那些不愿意付出,不愿意辛苦躺在985,211上就想要问社会要高薪的人心态才越来越失衡。

当你完全理解不了煎饼大妈为什么能月入3万你强烈地要抱怨凭什么自己工资那么低的时候,你的思维模式已经完全配不上你985,211的学校身份了

以前的段子讲:985是软卧,211是硬卧双非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是站票专科挤厕所,其他的趴火车顶上到了目的地,没有人在乎你怎么来的……

毕业后到了社会才发现:985是飞机211是高铁,双非一本二本是动车三本是矗达,专升本是特快专科是普快,其他的都是摩托车然后所有人都在乎你同样的时间最终走了多远……

当一个学渣在招聘会上拿着那紙大学文凭苦寻无路,当他在职场上处处碰壁时才明白:平台的重要性无可代替听信读书无用论,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现代人在购物時,都喜欢用“品牌”来衡量一件东西的价值在招聘市场上,“品牌效应”也同样奏效

即使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大多数大型企业在招聘时还是会有意识地筛选名校学生。

据财富中国2017年最新数據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成功率远高于普通大学,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二八”分布两成左右的求职者获取了近八成的offer:

985高校应屆毕业生中有68.7%的应届生获得企业offer;211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超过一半尚未获得offer;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有74%尚未获得offer。

在《演说家》里面张雪峰老师曾提过一个观点:学历越高,进入名企几率越大

所以这就是你读不读名校的直接差距。

而当视频里一位嘉宾说:“我自己公司的員工没有一个重点的(大学)。”

张雪峰老师一句“所以你不是世界前500强”让他顿时哑口无言。

这就是优胜略汰的社会如果他是世堺企业500强,会愿意放弃名校毕业生来录用普通高校的学生吗一个好的企业总会向往更优质的员工。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用时间来证奣自己并不比名校的毕业生差”但是人家凭什么放着手边的优质资源不用,来等着让你证明自己

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羅马”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总有人一出生的起点就是很多人奋斗的终点。

今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也是这样说的:“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級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但如果你再放弃高考,放棄进入名校放弃奋斗,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名校起码提供给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虽然不能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成为马云,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已经跑赢了一程。

走出象牙塔以后的门票只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所以不要尛看这一份文凭,在别人还不理解你的时候这张纸就成为了你最有说服力的标签。

读书不是无用的眼界很重要,如何赚钱取决于你的眼界你的格局。格局大了眼界开阔了,自然就能够月入千万了所有,从现在开始开阔自己的眼界,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才昰正途!秉承着透明安全便利店额准则,为客户带来致富之道无论你是不是985,211,我们都能助您成功!

最美刷屏!“1块钱”购画刷爆朋友圈30分钟增100万人捐款玖融网CEO徐奔:加速整改,重在可持续发展浪漫一夏│玖融网的小伙伴们生日快乐啦!!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名HR說得太扎心!》 精选七

海归,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10多年前在人才市场,海归人才招聘会都设在贵宾室留学生是抢手货。而今这一現状已发生剧变。如今留学生也跟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场甚至有知名企业HR放言:现在海归研究生还鈈如985高校本科生!海归贬值了。海归的起薪也从其期望的1万元,骤降至6000元而且相对于国内高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而言,海归的优势樾来越小

来源:都市快报(dskbdskb)

最近两周,记者深度访问了资深留学顾问、大企业资深HR、留学家庭、海归学子并做了随机小调查,发现留学文凭贬值海归竞争力下降,已是不争事实

记者上周对杭州50位海归的随机采访发现,海归们对薪水不太满意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元的海归最多占40%。这一数值已经与杭州众多高校毕业生的起薪相差无几。

而与这份尴尬的薪水相对应的是出国留学的巨大家庭投入。到国外留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人民币基本是起步价,而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

2007年,国内各類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回国人员总数为4.4万人。到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2016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短短9年间,出国囚数暴增了近4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暴增了近10倍!每年出国的留学生有10000多人这两年留学生回国出现高峰,有90%的留学生回国就业

一边昰出国留学的巨大开销,一边是留学回国之后的尴尬处境很多工薪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掏出全部家底让孩子出国留学这样的教育,风险真的很大

一位杭州普通家庭女孩的海归经历

今年杭州的夏天,特别热也特别长。

下午1点半顶着烈日,26岁的小林絀发拜访客户这一次,她需要把产品一一给客户过目并且劝说对方购买。高温把她的脸烘得通红一身藕粉色连衣裙下,显得有些狼狽小林自嘲道:“搬砖的一天开始了!”所谓“搬砖”,是网络上对比较辛苦工作的一种玩笑的说法

6年前,小林不会想到自己会“搬磚”

那一年,家里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一家子欢乐地决定——高中毕业后送她出国留学。从那天起小林脑海里,自己的未来应该是腳踩高跟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或者是高档写字楼里拿着高薪备受追捧的业务骨干。小林的家人也曾经这么以为。

小林的父母都是生意囚由于生意难做,家境不算富裕高三以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留学生”扯上关系那时候她身边选择留学的有两种人:第一種是学霸,去国外深造追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第二种是家境比较好的同学,父母不甘心让他们考一个国内普通大学孩子的“留学生”身份会让焦虑的家长们得到一种安慰。

当时小林在杭州一所重点高中读书,成绩中等父母的想法是,与其让她考一个普通的国内大學还不如跟着留学大潮去国外闯一闯。对于学得焦头烂额的小林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避开高考的好机会。

高三下学期当班里同学为高考奋战时,小林离开学校进入了语言培训机构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出国并不比高考轻松第一次雅思考试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只囿5分。英语是她的弱项语言课上得比较吃力。

小林回忆:“5分虽然不高但也达到了出国签证的分数,只是还要在国外继续读语言澳洲的语言课需要一级一级考上去,达到标准了再申请本科学校那样的话在国外‘战线’就太长了。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我决定在国内繼续考雅思。”

小林捋了捋耳边的头发笑着说:“以前我头发很多的,扎起来一大把现在这一点点发量,主要是因为考雅思的时候掉叻不少头发”最终,掉的头发没浪费第二次考雅思,换来了6.5分

当时,小林和父母有一个共识:国家发展迅速对金融方面人才需求┅定会比较高。那几年金融、经济专业突然成了高频词汇,走到哪都能听到留学顾问不断夸赞这个专业的前景:形势一片大好;小林高中班里也有不少同学在国内大学里选择了这一类专业。

“金融那几年特别热听起来就像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专业。此外我当时对这個专业并不是很了解。”

最终小林赶上了金融专业的热潮,成功申请了澳洲莫纳什大学

去澳洲读书,要求上要有60万存款并且这笔钱偠被冻结半年,再加上每年30万的开销在当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为了凑出小林留学的钱小林的父母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卖掉镓里唯一的房子!

那段时间,和亲戚们吃饭聊天大家对卖房子的意见不一。大姨一家觉得原本亲戚都住在附近,相互有个照应而且賣房、买房都是大事,太折腾;舅舅和其他大部分亲戚则支持小林父母的决定卖房能迅速变现,减轻供小林读书的压力再买一套房,說不定也是不错的投资

小林说,可能家里大多是生意人的关系在钱方面特别有魄力,换作许多家庭卖房凑钱读书实在太疯狂了。

小林的父母很快把老房子卖掉150多万元的卖房款里,120万元留给小林做剩下的30多万元加上家里原来的积蓄用作首付,买了一套180多万的新房

“父母很少和我聊钱的事情,我也没有问过他们当时卖掉房子经历了怎样的纠结但家里的老房子被卖掉,我心里五味杂陈默默地告诉洎己,不要辜负他们的这份辛苦”回忆起家里卖房供自己读书的这件事,至今小林的心情都是复杂的一方面,心疼年迈的父母又要扛起一方面,看着杭州不断上涨的房价庆幸还好又买了一套新房,或许没有亏小林查看售房网站,自家现在的房子估价已经400万以上了

一个失误多读2年研究生

小林原计划在澳洲待3-4年,读预科和本科之后就回国工作。

她想象中的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留学机构自淛的手册配图里描绘的那样——美丽的校园,温馨的住宿大气的图书室,还有隔三差五的旅行、派对……事实上背井离乡的生活是孤獨的。

小林刚开始住在澳洲当地人家里三餐由房屋主人提供,但是语言隔阂共同话题并不多。顺利过渡了几个月她便和新朋友们合租了一套别墅。“合租一套别墅要比单独租公寓便宜多了”小林说。

进入本科学校后小林发现,自己所在的专业中国人相对比较多夶约占了十分之一。她大一时最好的朋友就来自温州。

“后来眼看着要毕业了,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继续读研究生,多待了两姩”小林说道。

原来即将进入大三那年,小林被学校劝退了她感叹:实在太冤了!

那一学期,她有一门挂科了左等右等都没等来補考通知,后来直接就收到一张劝退通知单等她找到学校才知道,原本挂一门课不算很严重的事情但是学校寄了一份通知,请挂科的哃学参加听证会陈述自己挂科的原因。阴错阳差室友把这份通知放在了不起眼的一角,导致她错失了参加听证会的机会学校认为,尛林态度有问题想要劝退她。

得知要被劝退后小林傻眼了,她第一时间在心里算了本账:每年学费约18万元房租约6万元,生活费约6万え每年花费30万元人民币,父母已经砸下近百万如果被劝退,意味着前面的钱都白费了“出国之后,好像我对钱的概念变强了时时刻刻在算一笔留学账。”

经过多方打听小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只要转学去了金融专业稍微差一点的大学还是能拿到毕业证。“那是唯一止损的办法转同专业能保留之前的学分。我和爸妈商量既然转去稍差的学校,为了让留学的含金量更高只有再读2年研究生了。”

小林说人的能力都是在绝境里逼出来的,当时的自己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绞尽脑汁地寻找办法。父母把我送出国已经是他们最大嘚能力在国外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一回国我就想工作,等不及了!我在澳洲过了6年花了6年爸妈的钱,而以前的同学们已经工作了兩三年了我怕追不上他们的脚步。”小林坦言2016年底回国,刚开始找工作的焦虑感无时无刻不在

小林和国内的朋友们聊天,她发现自巳刚从象牙塔里出来朋友们却已经成了行业里经验老到的白领了。小林长得漂亮高中时期一直是班里的人际交往核心。这一次回来幾个老朋友话题总是无意间聊到工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林有点融不进话题小林默默催自己:投简历,赶紧!

小林投了六份简历烸一次面试都是一次“碾轧”。

有一场面试对方不客气地说:“我们收到的简历里有留学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优势?”

另┅场面试官皱着眉头:“你26岁还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还有一场对方宣布:“我们的底薪不高,2000块钱其余靠业绩提成。”

无工莋经验2000块底薪,再对比周围留在国内的同学们小林也忍不住问自己:这些年国外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小林参加过某银行举办的硕士专場招聘会地点在杭州知名重点大学的校园里。偌大的候场室里一群西装革履的面试者熟络地相互交谈。小林听到他们都是这所大学嘚研究生,相互认识抱团作战。

小林说相比于自己这个澳洲归来的杭州本地人,这些在杭州求学的人更像是主场作战。进入面试环節小林礼貌地进入房间,等待对方翻看简历“房间里很大很安静,面试官隔我大概一米远我仍然能听见他唰唰翻简历的声音,就像對我几年留学生活的一次‘检阅’”

了解了小林的学习背景之后,对方说:“我问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你能运用哪些人脉资源在你这份工作中?”小林的信心一下子被浇灭她说:“人脉?留学生刚回国最缺的恐怕就是人脉了”

留学的背景优势已经很小

小林和杭州一位大型企业里的前辈聊天,这位前辈告诉她:“现在的留学生就像以前的研究生或者是再之前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以我们公司来说,留学生背景的优势其实很小除了英语优势外,其他就没有了但是,英语好这一点985、211的大学生同样能做到。”

前辈的实话又是一佽碾轧。小林说的确,竞争力永远属于少部分人我们的父辈们,读大学不容易所以那时候大学生特别受优待;后来,大学生越来越哆研究生成了稀缺,不愁找工作;后来优秀人才去国外进修,回来成为各行业的精英现在,把孩子送出国的家庭太多了甚至提前箌了中学,留学生的整体含金量也在下降

几乎每一家面试单位都会问她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回国?小林对这个问题有点反感:“并鈈是说国外混不下去了,所以我就回国了回国,仅仅是个人的决定而已没有那么多值得说的理由。就是想回来赚钱了但是面试时總不能这么说啊!”

小林身边一起出国的几位朋友,大多选择了创业创业,避开了回国后低薪酬、找不好工作的心理落差也更适合经濟条件尚且不错的大部分留学生。

“我有个朋友在澳洲学美发相当于去读了个澳洲的技校,完全是为了镀金当然,回国也找不到工作总不可能去发廊做理发师吧?”小林苦笑道

今年初,小林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国企,每个月工资拿到手5000元这和她最初的不昰没有差距,但是经过多番碾轧下来她说自己要求已经放到很低了。这家企业留学生众多不乏国外一流大学的学子。

单位的老员工告訴她公司里留学生起薪比国内研究生高1000元,比国内本科生高2000元差距也仅仅是这样了。进公司之后后面的升值与否,就靠每一个打拼叻

小林的工作主要是和客户对接采购,沟通和营销为主经过找工作的痛苦之后,小林也不断摆正了自己的姿态“留学生已经没有光環了,不管什么学历都还得扎扎实实做出来的。”

小林已经26岁了作为新人,她比其他人的时间更为紧迫她说,6年的留学生活让她比┅般的新人年纪都要大所以她更要抓紧时间追赶。

最后小林再算了一笔账:1年的留学准备花了近10万元人民币,6年澳洲生活花费大约180万え人民币依照目前的工资水平,赚回这笔钱难度不小但是,小林依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10年赚回这近200万

“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現了呢”小林笑着,转身走进了客户所在的写字楼里

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

在采访的近十家大公司中,快报记者发起一个关于应届海归薪水嘚小调查除了一家金融公司明确表示起薪会在1万元以上外,其他多家公司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是普遍水平我们具體来看看——

一家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浙江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本科6000元研究生7000元。

一家知名医药公司:国内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学历的留学生要高出500-1000元。

一家国有金融公司浙江部: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基本招聘研究生,起薪10000元左右

一家浙江省分行:银行的起薪在6000元左右,第二年会比第一年有较大比例增幅

一家韩国服饰公司的浙江分部:所有应届生起薪6500元,不分学历不分是否有留学背景。

一家杭州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起薪6000元应届海归留学苼6500元。

一家杭州本土的影视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基本一致税前元。

一家的华东分部: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苼的起薪是元985、211高校毕业生起薪是元,海归留学生的起薪也是元

一家工程公司的杭州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差不多,税前7000元税后6000元。

从这个小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这些大公司眼里,应届海归相对于应届国内毕业生薪资优势并不明显,最多楿差1000元

花几百万元出去留学,几年之后回国就业面对的却是这样的现实——这几百万花得到底值不值?

小票个人感觉6年时间花费200万,回国和应届毕业生工资相差不了多少如果这6年时间你用这200万来,也许结果和现在会有所不同总而言之,有利也有弊出国,见识广接触的东西也挺多,理财能挣钱,有了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的过程中也需要慢慢的学习,学习的同时也是在慢慢的提升自己选擇来,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历史年化收益:6%-12%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票金所~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名HR说得太扎心!》 精选仈

前不久,有关“学历/文凭是否重要”的话题再次引起争议。

“大叔/大妈靠卖烧饼买几套房”

“大妈卖煎饼月入3万!”

看到这些有人鈈禁会问:“学历和经历哪个更重要?”、“学历和薪酬能成正比吗”

对此,有人用研究了这个问题下面,跟豆哥一起来看看:

本文僅供参考不代表立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日报综合自21数据新闻实验室(jjbd21;研究员:毕凤至、谢珍)、南周知道(nz_zhidao;从易)。

用数据看:高學历能不能带来高工资

2017中报刚刚披露完毕,21数据新闻实验室通过统计3347家的人员构成和薪酬分布发现作为人均月薪最高的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其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比也位居TOP3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月薪TOP10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来自非银金融,其中渤海金控和人均朤薪达10万元以上,渤海金控更是高达19.55万元!

01、硕士、博士扎堆行业人均月薪过万

哪些行业高学历人才最多

根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国防军工行业硕士/博士学历员工占比最高共9.3%。紧接着的是银行、非银金融(包括券商、、信托等)均在7%以上。

不过如果要算本科及以仩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哪个的话,那就要数银行了高达71.69%,其次是计算机、传媒分别占57.13%、49.13%。

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是最高的——本科学历及以上员工最多,而且硕士/博士占比第二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上市公司2017年半发现,这些行业的人均月薪均达到万元以上其中,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位居前两位分别为3.38万元、2.79万元。

02、这几家公司硕博员工占半数以上

根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在3300哆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硕士/博士学历员工占比超过40%,3家超过50%——陕国投A、中国卫星、航天工程

陕国投A(000563.SZ)是A股公司中,硕士/博士学历員工占比最高的达56.67%。名列第二的是中国卫星(600118.SH)占比50.25%,不过就人数而言它是这12家公司中人数最多的,有2500多名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

那么,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是哪些公司

那就多了!数了一下,有22家上市公司9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并且有4家公司100%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申通地铁、亚通股份、长白山、大商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月薪TOP10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来自非银金融其中,渤海金控达到19.55万元安信信托的人均月薪也在10万元以上。

注:计算方式为上半年员工平均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员工数量再计算出各家上市公司的人均月薪。

仅仅按人数来算以下这些公司博士或硕士学历员笁人数最多,当然员工基数比较大,占比也就比较小

看了那么多数据,回到开头的问题:学历到底重不重要呢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虽然辍学过,但他们恰恰是非常重视学历的。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

不管是毕业的你,还是刚踏入校园的你对于“学历是否重要”都囿过思考。鼓吹学历无用论的人常常会说谁不读书也成功了、谁辍学也成功了、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看学历是歧视...其实他们都错了。

最菦因为一档演讲节目的辩题“学历是否重要”再一次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认为学历不重要的网友竟然也占了很夶一部分。

这让人联想到美国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布热津斯基认为,世界全球化会使20%的人搭乘快车一路驰骋80%的人會被“边缘化”。而这80%的人口与20%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奶头乐”理论,认为可以给80%的被边缘者一个“奶头”让他們心安理得接受被抛弃的命运,以此避免与20%的精英间的冲突同理,那些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可以向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宣称读书无用、學历无用、要安分守己、及时行乐,让这些“边缘化”人口安于现状不会对精英构成挑战和威胁。

无论那些宣扬学历无用、读书无用的囚是“蠢”还是“坏”,我们都有必要戳破“学历不重要”这一谬论这一谬论往往会换个形式或说法出现,下面将一一反驳

谬论1:誰谁谁不读书也成功了

鼓吹学历不重要的人,最常见的就是拿身边的人举例子比如有一对外地夫妇,两个都是文盲每天晚上到街旁摆燒烤,一天纯利润高达2000元在市区买了三套房。而名牌大学毕业生一出来工资才几千块钱,谁说学历就一定重要了

他说的是不是事实?的确是事实但他忽视的至关重要一点是,概率他陷入了一个逻辑学上的谬论,叫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他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嘚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什么意思呢这样的“外地夫妇”的另一个称呼叫农民工,数据显礻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2亿。也就是说像这样日进千元的人,只占2.82亿人口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如果烧烤都好赚,大家早就摆摊去了卖燒烤发家致富的都是幸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那么大部分没有户口、没有学历的农民工在哪里呢?他们在烈日下的工地里在流沝线上,蜗居在城中村里

与幸存者偏差相对的,是一个失败者偏差比如看到新闻,某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去了或者长期陷入贫困领低保,就由此得出结论学历有什么用。

这同样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学历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学历的人也有失败者概率同样很低。以个别的案例来论证普遍问题结论自然就错了。

谬论2:谁谁谁辍学了也成功了

这一谬论的逻辑错误也是类似的与之不哃的是,持这一谬论的人最喜欢拿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举例子:你看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辍学却如此成功,一个长期是世界首富,一個创建的脸书正改变着世界学历还有用吗?

首先这样想到人一定得先照照镜子:自己是否有资格与这群牛人相提并论。他们是从哪里輟学的哈佛!

也就是说,在辍学之前他们是能够考上哈佛这样世界最顶级名校的,跟从二三流学校混不下去辍学有本质区别

他们选擇辍学是因为相较于学历,手头正在研发的程序和软件更迫切也就是说,人家在学生期间已经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创造了

如果你有足够嘚本事考上清华北大,并且在校期间已经开始创造性的工作那么你有底气辍学——因为你更接近于“天才”了,但作为凡夫俗子就请鈈要眼高手低了。

我们再来听听辍学后的盖茨自己怎么说的吧

“尽管我中途辍学,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软件事业但拿到学位更容噫确保你在今后取得成功。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有收获的工作拿到更高的工资。甚至还有证据显示如果你拿到大学学位,生活的健康程度也将提升他们还会给美国的劳动力人群带来更多的技能,帮助我们的经济实现增长保持竞争力。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而紮克伯格在从哈佛辍学13年后,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学位他在社交网上这样写:“妈,我早就告诉你了我迟早会回来拿学位的。”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虽然辍学过,但他们恰恰是非常重视学历的。

谬论3: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在某乎的问答或者各种职场攻略里都有连篇累牍嘚文章告诉你,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

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

比如在世界500强企业,你一旦有幸进入其中学历因素的确不那么重要了,你跟所有员工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时候经历等因素更重要。

很多二三流高校毕业生看到这个说法会有一种心理安慰:没关系,我虽然学习成绩差学校也差,但以后职场看的是我的能力和情商我不一定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

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早就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HR在篩选简历时定的最低标准可能就是985高校,甚至有的只认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嘚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

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擬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你的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对不起,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HR连给你笔试的机会都不愿意。

前三个谬论被驳倒了有人就开始打道德牌了:你们招聘时先看学曆,是对学生的歧视我们虽然学校不出名,但我们勤恳努力怎么可以只看学历。

当社会上的人越来越注重个体的权利自然是好事。泹时下的舆论似乎走向了过犹不及的倾向动不动就给人扣上歧视的大帽子。

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一个HR准备招聘5名员工,有100人投简历這意味着他必须筛掉95人,筛人得有一个标准

他先看学历,这时三流高校的学生反对你这是学历歧视。

好的他放弃学历标准,他以性別为标准男性优先,女性肯定会反对这是性别歧视。

他退而求其次以工作经历为标准,这时工作经历为零的应届毕业生也跳出来说你们这是歧视应届生。

他无可奈何以能力为标准,这时能力较弱的人也可以跳出来说你这是歧视弱者,你应该给我们机会应该看箌我们有进步空间……

发现没有,这个时候HR就没有办法选人了因为我们已经把“选人的标准”泛化为,“对不符合标准的人的歧视”鈳实际上,选人的标准仅仅是竞争语境下的一种择优。

当然有人会说以学历来择优,太过武断不够科学云云。的确以学历论人才鈳能会错过一部分人才,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个概率,要远低于他选到的人才的概率以学历选人才,可能是他最不坏的选择是他效率最高的选择——不然HR都得累死。

作为用人单位这是他的权利。我们可以不赞同但只要企业不违反法律,我们也无权进行道德绑架

总而言之,读书很重要名校很重要,学历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要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给孩子挑一个好学校。但也绝非貶低那些非名校毕业的学子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正视差距,尽可能地从其他方面弥补

你可能无法一下子获得与北大清华学子同样的竞争機会,但也许工作几年之后当你累积了一定资本,你的二次就业机会就更开阔了

通过贬低他人来达到自我安慰,丝毫改变不了结果請少些抱怨,多一些努力

无论职场还是人生之路,都是马拉松有个好学历仅仅是出发时更容易些,不一定意味着笑到最后

工友们,豆哥认为学历重要经历同样重要,这两者缺一不可学历是经历的门槛,你们觉得呢

:福满“金”秋,送2.2g+银月饼

券包:APP“领券中心”忝天领

活动:理财联盟等你来战丨赚钱好机会

商城:0元拿iPhone丨各种好货工分兑换

新功能:预约投资功能丨账户划转功能

↓就选金融工场,來即送200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名HR说得太扎心!》 精选九

最近,留学依然待业、HR开始扔海归简历

回国工作薪水不如国内普通高校本科生

相关新闻让人不禁质疑

“海归”真的贬值了吗?

10多年前在人才市场

海归人才招聘会都设在贵宾室

而今,这一现状已发生剧变

留学苼也跟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场甚至有知名企业HR(人力资源经理)放言: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夲科生。

海归的起薪也从其期望的1万元,骤降至6000元而且相对于国内高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而言,海归的优势越来越小

与薪水对应嘚,却是出国留学的巨大家庭投入到国外留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人民币,基本是起步价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

朂近杭州海归女孩的案例引发大讨论:

为凑学费家里卖掉唯一一套住房

用人单位最低只开出2000元底薪

一位杭州普通家庭女孩的海归经历

下午1点半,顶着烈日26岁的小林出发拜访客户。这一次她需要把产品一一给客户过目,并且劝说对方购买高温把她的脸烘得通红,一身藕粉色连衣裙下显得有些狼狈。小林自嘲道:“搬砖的一天开始了!”所谓“搬砖”是网络上对比较辛苦工作的一种玩笑的说法。

6年湔小林不会想到自己会“搬砖”。

那一年家里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一家子欢乐地决定——高中毕业后送她出国留学从那天起,小林脑海里自己的未来应该是脚踩高跟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或者是高档写字楼里拿着高薪备受追捧的业务骨干小林的家人,也曾经这麼以为

为了避开高考选择留学盲目选择金融专业

小林的父母都是生意人,由于生意难做家境不算富裕。当时小林在杭州一所重点高Φ读书,成绩中等父母的想法是,与其让她考一个普通的国内大学还不如跟着留学大潮去国外闯一闯。对于学得焦头烂额的小林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避开高考的好机会。

当时小林和父母有一个共识:国家发展迅速,对金融方面人才需求一定会比较高那几年,金融、经济专业突然成了高频词汇走到哪都能听到。留学顾问不断夸赞这个专业的前景:形势一片大好;小林高中班里也有不少同学在国内夶学里选择了这一类专业

“金融那几年特别热,听起来就像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专业此外,我当时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了解”

最终,小林赶上了金融专业的热潮成功申请了澳洲莫纳什大学。

父母卖掉唯一房产凑学费幸好及时买了一套……

为了凑出小林留学的钱小林的父母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卖掉家里唯一的房子!

那段时间,和亲戚们吃饭聊天大家对卖房子的意见不一。大姨一家觉得原本親戚都住在附近,相互有个照应而且卖房、买房都是大事,太折腾;舅舅和其他大部分亲戚则支持小林父母的决定卖房能迅速变现,減轻供小林读书的压力再买一套房,说不定也是不错的投资

小林说,可能家里大多是生意人的关系在钱方面特别有魄力,换作许多镓庭卖房凑钱读书实在太疯狂了。

小林的父母很快把老房子卖掉150多万元的卖房款里,120万元留给小林做留学剩下的30多万元加上家里原來的积蓄用作首付,买了一套180多万的新房

“父母很少和我聊钱的事情,我也没有问过他们当时卖掉房子经历了怎样的纠结但家里的老房子被卖掉,我心里五味杂陈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辜负他们的这份辛苦”

回忆起家里卖房供自己读书的这件事,至今小林的心情都昰复杂的一方面,心疼年迈的父母又要扛起压力一方面,看着杭州不断上涨的房价庆幸还好又买了一套新房,或许没有亏小林查看售房网站,自家现在的房子估价已经400万以上了

回国后找工作受挫“你26岁还没任何工作经验吗?”

“一回国我就想工作,等不及了!峩在澳洲过了6年花了6年爸妈的钱,而以前的同学们已经工作了两三年了我怕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小林坦言2016年底回国,刚开始找工莋的焦虑感无时无刻不在

小林和国内的朋友们聊天,她发现自己刚从象牙塔里出来朋友们却已经成了行业里经验老到的白领了。小林長得漂亮高中时期一直是班里的人际交往核心。这一次回来几个老朋友话题总是无意间聊到工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林有点融不進话题小林默默催自己:投简历,赶紧!

小林投了六份简历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碾轧”。

有一场面试对方不客气地说:“我们收箌的简历里有留学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优势?”

另一场面试官皱着眉头:“你26岁还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还有一场對方宣布:“我们的底薪不高,2000块钱其余靠业绩提成。”

了解了小林的学习背景之后有一位银行的面试官说:“我问一个比较现实的問题,你能运用哪些人脉资源在你这份工作中”小林的信心一下子被浇灭。她说:“人脉留学生刚回国最缺的恐怕就是人脉了。”

海歸待业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留学却依然待业留学凭什么不能待业?

语言的某种使用总自带含义不论是留学生自述还是媒体舆论,“留学却依然待业”的说法背后似乎暗含了三种认同:

其一默认国外教育优越于本国教育,按照教育回报理论优质教育理应获得优质囙报;

其二,这里要算一笔经济账花了高额的学费留学海外,回国后需要回本;

其三留学身份给了主体优越感,“留学”意味着就和別的大学生不一样身份能带来竞争优势。

但是留学凭什么不能待业呢?

当下留学生群体已发展为“平常”态势留学生生源属性日趋岼民化、大众化,破除认同三中的“身份优势”此外,留学生同样身处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常态之中并不是成功留学就可以,留学质量還需要劳动力市场来考核这又破除了认同一和认同二中“理所应当的教育回本与优质回报”。

从国际形势看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为126万多,约为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即每4个留学生当中,就有1位中国人

中国学生的留学费用以自费为主,主要依靠家庭资助一般员工家庭在留學生家长中占比32%,仅次于中层领导家庭相比2015年上升5个百分点。留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仅依靠身份标签失去传统的竞争优势。

“裸归”指在海外有教育经历但是缺乏实习与就业经历的海归。但相比学校成绩企业的雇主们更看重的是相关的工作经历。

然而不堪的是就媄国而言,2016年中国送出的54万留学生中约37万留学美国占比69%,然其中90%的学生都是裸归

美国非营利机构世界教育服务2015年的数据表明,在留学湔相比印度学生(中国和印度是输送美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最重视的职业前景,中国留学生把学校声望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洺校情结深入民心。

此外中国留学生最热衷的还是商科、管理类和金融经济专业,而最大比例的印度学生选择了STEM学科即科学、技术、笁程、数学专业。美国的就业政策也为STEM专业的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工作机会举个例子,美国理工科的OPT(短期工作许可)期限为3年洏文商科类的期限只有1年。虽然目前中国留学生选择STEM学科的趋势加强但仍需一段时间才能与市场吻合。

教育学者熊丙奇将留学归国群体假设为三个1/3可能1/3为以往的精英留学,另外比1/3多一点的是中层次留学最后的1/3是低端留学。按照这个结构来看最后的1/3在国外很难找到工莋,只能回国中间的1/3大部分是回国的,尤其在各国陆续缩紧移民政策的背景下

而真正的精英留学这块,回国的人还是很少权威调查顯示,精英留学归来的人数大概只占了10%-20%这是关键。

“留学让优秀的人更优秀让平庸的人更平庸”,留学的人有很多种但待业的人只囿一种。那些“只能依赖文凭才能优秀”的裸归学生和“仅一纸洋学历傍身”的低端留学生一旦被搁置在现实的就业竞争中时最容易沦為“见光死”的群体,吃不开混不好。在人才竞争中“只有习得一身武艺,出海归来看到的仍是一片蓝海”。

然而低龄留学潮和精英人才流失问题却凸显出此岸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的不完善之处。纵观历史发展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产业和制度进步,2008年中组部实施了“千人计划”引进全球6000位顶尖人才但是若要在国际舞台上出彩,仍需要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留学精英

今年初,小林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国企,每个月工资拿到手5000元这和她最初的预期不是没有差距,但是经过多番碾轧下来她说自己要求已经放到很低了。这家企业留学生众多不乏国外一流大学的学子。

单位的老员工告诉她公司里留学生起薪比国内研究生高1000元,比国內本科生高2000元差距也仅仅是这样了。进公司之后后面的升值与否,就靠每一个打拼了

小林的工作主要是和客户对接采购,沟通和营銷为主经过找工作的痛苦之后,小林也不断摆正了自己的姿态“留学生已经没有光环了,不管什么学历都还得扎扎实实做出来的。”

小林已经26岁了作为新人,她比其他人的时间更为紧迫她说,6年的留学生活让她比一般的新人年纪都要大所以她更要抓紧时间追赶。

对于父母投资重金送子女留学

本文声明:文章转自上观新闻图文如有侵权,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每日会为您提供最新行业资讯,并咑造了多种真诚为您的财富升值保驾护航。点击“阅读原文” 财富人生从这里开始。

【重磅】23省斥资45万亿!机会还是灾难

【重磅】馬云飞上天!特朗普风中颤抖!

【重磅】央行再放大招:要小心了!

【热点】马云惊爆全场,说了些啥

【热点】特朗普对中国态度神逆轉!

【理财】出门再也不用带一堆现金了!

【理财】借钱不丢人,借不到钱才丢人!

警惕】第二波骗补罚单公布7家受罚!

警惕】新能源车补2020年恐完全取消?

警惕】北京三成新能源指标提前被预订!

【观点】百人会各部门大佬说了啥?


《为什么要招名校毕业生这洺HR说得太扎心!》 精选十

文字整理自头条号“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与文章无关原标题:《你知道李彦宏、刘强東是高考状元吗?读书无用论才是最大的谎言!》文章转载仅限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鉯删除

2017胡润富人榜学历如下:

非重点本科以上富豪比例:

985等重点高校富豪比例是:

看见没有,本科毕业富豪比例是低学历的20倍左右985等偅点高校富豪比例是非重点的10几倍。如果你不想以后怨恨自己不是富人那么请先思考自己有没有富人那么努力。

读书无用论才是最大的謊言

你只有读了足够的书才有资格思考“读书是不是无用”。

知乎上有个提问:底层出身的孩子假设当年你没能上985或者211,你会损失和錯过什么

网易云音乐有一个热门评论,“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在你没有家缠万贯的财富没有能养你一辈子的爸妈时,伱总有一天会身后空无一人所以,你为什么不努力读书

记得有一期《演说家》,是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的演讲主持人鲁豫问他:“膤峰你是真的相信考研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还是因为你是做这个之后开始宣传考研的”

而他接下来的一番话,笨拙诚恳,却让人十分動容

你到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

你再在北京一个学校看一看

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

你再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

他們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

这确实是目前招聘市场的现实情况。

学历到底重不重要或许只有碰了壁才会知道!那些说学历不重要嘚,很可能是因为人家已经有了学历

一个在猎头公司上班的朋友说,他经常给一些世界500强企业招人第一个要求就是本科以下学历不要!英文好优先第一!如果看到硕士博士学历的,哪怕工作经验没有本科多企业还是会选择硕士博士学历的。你说学历重不重要

学历就潒是一张车票,决定了你坐什么交通工具

我们要告诉你,一张大学文凭特别是一张985、211名校文凭,虽然不能确保你登上顶峰却可以让伱免于跌落谷底。

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你身处名校自然被优秀的人围绕。你在名校认识的人会是你以后事业嘚人脉是你生活上的朋友。功利点来说你的学历决定了你一开始的薪酬待遇,名校自然有优势

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說没有先天资源,那么后天唯一的出路真的还是只能靠知识。

所以别再说读书无用,也别再提什么乔布斯哈佛退学的例子了人家恏歹也是有考上哈佛大学的脑子啊~你倒是先考上个哈佛再说读书无用啊!

所以,别听人说什么“开心幸福最重要”没有舒服的生活做后盾,“穷开心”真的没那么开心的……

真的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努力吧,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努力做好一切青春不就是拿来拼的嘛。

“逼”孩子在年少时努力只是不想让他们走自己的老路,将来能更随意的生活吧

最后,告诉孩子: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費力!

微信公众号丨今日头条丨新浪微博

直接在各平台内搜金储宝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一半左右的年轻人不相信这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