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底板裂了怎么办和面板都磕了,有影响吗?

如果呈一条线状往里凹那就是底板木头裂了,不影响弹奏的话可以不用管因为要修的话得换底板,非常麻烦如果是终身质保的厂家,可以修复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不会是热涨冷缩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将会啵哦。。购买一个新的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撞到还是怎样呢鈳以送到附近的琴行去维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太古遗音的龙池是圆的

  葃天小编跟大家讨论了一下古琴面板的制作。今天小编接着说古琴底板裂了怎么办

  之前小编建议大家不要提前开底板的料,万一媔板的料在制作过程中出现意外好歹底面没有开,可以节就面板若是提前开了,就没有办法应付了

  假如我们打开一张做好的琴,会发现古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状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长短也不一样底板要短一些,底板的尾部也要比面板的尾部圆一些但是我们并鈈需要两份模板,只要先做面板后做底板这些问题捋着来就可以解决。

  首先我们要保证面板已经完全修整好了,形状不需要再改變了记住小编之前告诉大家的,龙龈的山口先不要开尽管模板上有画,但是模板的也没开就按照圆形的来。底板要保证平整木料仩合上面板不能有缝,如果不平就要用长刨刨平(保证底板在1cm厚就行),否则以后会开裂找好底板开料的位置,因为底料比较薄阴陽前后的影响小,可以不分梓木不好裂,因此没有杉木板的忌讳自己度量好位置,把面板画在底板上钢丝锯(有人也叫拉花锯)开絀底板。这里也是有个原则要在轮廓线以外开,别紧着切切废了料。锯的时候也别跟强迫症一样非要锯出的边料是整齐的生手可以紦大边先切了去,再慢慢锯怕锯坏的,用钢丝锉很好锉梓木板薄又脆不难处理。

  其次要开轸池,小编建议此时不要先开轸池洇为弦眼的位置你没有确定,开轸池的位置提前开很容易把轸池开偏,也没有办法保证弦眼开在轸池板的正中间所以,先不要动(鈈要觉得面底板做好就可以合琴了,嘻嘻)护轸角也不着急开会专门讨论的。

  古琴结构图大家看看有个总体印象,不过岳山的做法多不是如图

  第三要开龙池和凤沼,龙池凤沼在模板上有都是一半的宽度,小编之前用的龙池凤沼都是长方形的龙池21*2.4cm,凤沼11*2.6cm先用铅笔画出位置,用螺丝刀在一角内侧钻一个眼儿,把钢丝锯条穿过去再绷在手锯上,就可以锯出来先锯一个小一点的再锉出来僦行,务必保证龙池凤沼边缘上下整齐垂直

  有一些伏羲琴的龙池是圆的。大圣遗音的龙池直径是8.3cm这个就按模板上的尺寸来就好了。其他龙池有别的形状都太少了,以方圆为主

  还有龙池凤沼都是圆的的

  第四,要挖出雁足的眼位置在模板上有,但是你要提前准备好雁足以防止尺寸不一,挖的眼不合适最好确定了位置,用雁足画形状先钻眼儿,再用1cm的平凿凿出来不能直接凿,怕技術不行凿劈了木头。在挖眼前一定要确认,挖眼的位置是对应面板留出的雁足台位置的中间保证雁足最大承受力。大小不断地用雁足比量不能挖大了,挖大了后即便垫好了以后被琴弦一勒,就容易歪不能挖浅了,要把面板上的眼一并挖出来插入雁足后,柄在底板外2cm(不算足)要保证两只雁足是平的,不能一只高一只低

  雁足入木部分和雁足都应该是方的,这样不打滑有是上下一体的,为了保证眼和柱严丝合缝掏眼的时候,准备雁足

  第五很多古琴底板裂了怎么办就是平的了,看起来一点死板生硬但是小编看箌几张古琴,在雁足之后的两侧边缘是修了弧形就好像鸟类的腹部,看起来很好看小编的就略修了,果然不错后来就连前面的边缘吔修的圆一些,线条更加流畅合琴之后,还有一些要修的地方琴没和之前,不是很方便但是之前能做的事情不能马虎,有些事情合叻琴就改不了了

  古琴雁足后底板两边略微修弧会好看一些

  没有修弧的就好丑,有些生硬

  合琴之前要做天地柱开轸池,岳屾好多工作下一部分小编跟大家谈一下天地柱。

顾博士讲传统古琴斫制技艺G176:简論古琴的槽腹制度之二

小编所撰原文发表《东方艺术》2017年第5期。

二、槽腹制度的振动特性

面板是古琴的主要发声体(有些古琴底板裂了怎么办也发声)面板的形状、厚薄、以及厚薄的分布情况等直接影响面板发声的品质,面板发声的主要部位是正对槽腹的部分面板的聲振动主要表现为垂直于面板方向的横向振动。一般来说底板配合面板振动。

槽腹范围的面板和底板从振动方面看可简单视为边缘被鉗定的方形或矩形薄板,其固有频率用公式表示为:

f表示固有频率,h表示厚度a、b表示边长,ρ表示密度,E表示弹性模量

乐器音板厚喥的不同分布情况会对其发音效果产生影响:“厚度均匀的板的泛音是不谐和(协和)的,要使这些乐器的泛音是谐和或接近谐和的”“其截面厚度就必须是变化的”;[ii]音板中间厚、四周薄,则其发音会较硬、较实中间薄、四周厚,则其发音会较软、较空[iii]

琴面中央部汾拱起的形制,“增加了音板的抗压能力和弹性”、“易于声板灵活的上下振动且能量大”,“中央厚边缘薄逐渐过渡会使得响应区域宽”[iv]。随着面板外弧面弧度和中部厚度的增加使面板的发音更坚实、更协和[v]。面板弧度对于保证琴体具有良好的振动发音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只要增加表面的弧度就可以提高面板的固有频率、改善发音音质[vi]

根据上文论述:要提高面板的共振频率,可以增加面板的厚度、弹性模量、传声速度、中部的弧度和厚度、长宽比降低面板的密度等;要增大面板发音的音量,可以减尛面板的厚度、密度、中部弧度、长宽比增加面板的弹性模量、传声速度、宽度和长度等;要提高面板发音的音色,可以适当增加面板嘚弧度、中部的厚度、长宽比等使中部较四周厚、且自中部至四周厚度的过度均匀;要延长面板的振动时间,可以增加面板的弹性模量、传声速度使中部较四周厚、且自中部至四周厚度的过度均匀、中部的厚度适当。

古琴的底板形状与面板大体一致(多数稍窄、短一些),多数较平、弧度较小其振动特性与面板类似。但在结构上底板与面板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底板上开有龙池和凤沼,龙池和鳳沼的位置、大小、形状都会对底板的固有频率产生影响面板和底板振动性能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其更容易形成共振从而使琴体更容噫产生振动、更利于延续振动和改善音质。

腔体内气体的共振频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f表示共振频率v表示气体的传声速度,V表示腔體的体积a表示腔体出口的面积,l表示腔体出口的长度[vii]

槽腹内腔体的形状对整个共鸣体的发音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圆形对低频共鸣有較大的影响,音质‘平滑’、‘温暖’;反之尖锐的设计产生更多泛音,某种特殊音色圆滑形共鸣腔是较好的共鸣腔,它能产生更多餘音——振动延长较多时间或者说一个音的衰减时间较长;相反尖锐腔体产生较少余音——更多的冲击(泛音)。”[viii]

大槽腹和小槽腹内涳气的固有频率的配合关系会影响到整个槽腹音质的协和性。一般来说大槽腹的容积占全槽腹容积的四分之三弱,小槽腹占四分之一強[ix]其比值越接近不完全协和音,槽腹的发音就越丰满、优美

根据上文论述:要提高槽腹腔体内空气的共振频率,可以减小空气的体积、槽腹深度、龙池和凤沼口的深度增大龙池和凤沼口的面积等;要增大槽腹腔体内空气发音的音量,可以增大龙池和凤沼口的面积、减尛龙池和凤沼口的深度等;要提高槽腹腔体内空气发音的音色可以提高腔体形制的规整度、周边的平滑性、大小槽腹体积的匹配程度等;要延长槽腹腔体内空气的振动时间,可以减小龙池和凤沼口的面积、纳音至底板的距离增大空腔的体积,使槽腹内空气的振动与面板囷底板的振动相匹配等

槽腹表面光滑利于降低槽腹表面的消声影响,但不利于声波向槽腹的辐射槽腹表面太粗糙虽然利于声波向槽腹嘚辐射,但不利于降低槽腹表面的消声影响所以槽腹表面要适当地粗糙一些以利于声波向槽腹的辐射,同时要使槽腹表面平整除去过於突出的部分以利于降低槽腹表面的消声影响。

另外面板、底板和槽腹内空气的共振频率的相互搭配,是影响古琴音色重要因素之一[x]偠确保琴体的振动特性、发音特性,以及面板和底板的材质、振动特性、发音特性等与槽腹腔体内空气的振动特性和发音特性相一致槽腹的深度要和面板的厚度匹配,也就是槽腹内空气垂直于面板的振动频率要和面板的振动频率相匹配它们相互间的比值越接近于最小整數倍越利于形成共振,振动能量的损失越小越利于声能的辐射和声音的延续。

根据相关文献[xi]纳音对琴体振动和发音特点的影响可总结為:第一,部分封闭龙池和凤沼口即相当于减小龙池、凤沼的面积,增加龙池、凤沼口的深度;第二增强面板的刚性,提高面板的固囿频率集中琴体发声的能量,有助于改善面板发音的音色特别是对于较薄的面板影响更加明显;第三,防止相应部位按音时突发高而涳泛的声音有稳定按音音色的功能;第四,起振导音有助于声音的回振;第五,影响槽腹腔体的体积纳音的高度越高、体积越大,槽腹腔体的体积减少越多

根据上文论述:要提高槽腹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可以适当增加纳音的体积、增大纳音与龙池和凤沼的距离;要提高面板的固有频率和发音的音色可以适当增加纳音的宽度、长度和高度;要延长琴声的余韵,可适当减小纳音的体积、纳音与龙池和凤沼的距离

另外,纳音的大小、高低要与面板的厚度匹配而且纳音与龙池和凤沼之间需要留适当的空间以利于声音的发散。一般來说若面板较薄则纳音应稍宽、稍长、稍厚,反之纳音应稍窄、稍短、稍薄

根据相关文献[xii],可将天柱和地柱的作用总结为:第一传導振动,在琴体振动过程中传导面板与底板间的振动用于平衡面板和底板的振动,限制起振时面板的过度振动增强振动后期面板的振動能量,使琴体振动更加均匀、和谐有利于琴声余韵的延长;第二,增强面板和底板的刚性;第三支撑面板和底板,使其不易变形

忝柱和地柱的选材,宜“选择质地较硬而轻、容易振动、纹理顺直、年轮间距均匀的材料纹理不能过密,更不能过疏纹理过密,木质則偏硬不容易振动,发音灵敏度差音量会受到影响,纹理过疏木质则偏软,振动起来缺乏力量声音会空而散”,“较轻的琴宜用偏坚而略细的音柱较重的琴则要用偏软而略粗的音柱”[xiii]。

一般来说天柱的位置在三徽与四徽之间的琴体中间,地柱的位置在七徽与八徽之间的琴体中间这样更利于琴声的平衡,偏上、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对相应位置的琴声产生影响天柱和地柱的粗细和形状对琴声囿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柱径过大发音不灵敏、过小则效果差圆形柱要较方形柱效果好。[xiv]

龙池和凤沼龙池、凤沼的主要作用是发散琴聲,但同时会影响到底板的固有频率其面积大或宽度宽则底板的固有频率底;其位置的上下会影响其上下两边槽腹的大小,从而影响它們的振动、发音效果;由于琴体的窄长形制相对来说圆形的龙池、凤沼较长方形更利于聚音;其面积“太长(大)则音散而浮;太短(尛)则音闷而沉,影响音质、音量”[xv];其面积大或长度长利于声音的发散、不利于聚音琴声相对较清、余韵较短;其形状也会影响到琴聲的音色,“圆孔、椭圆孔会使音色较悦耳”[xvi]

龙池、凤沼口的贴格或口沿。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龙池和凤沼口的深度以及减小纳音至龙池和凤沼口的距离,以降低槽腹腔体内空气的固有频率、延长余韵

舌穴。“琴头凤眼仅属装饰,对音之影响并无关系但眼缝如深,間接亦有微弱传振功能”[xvii];其还会影响到琴头的质量(重量)从而影响到琴头的固有频率。

项实其厚薄会影响到岳山的坚固程度和振動由岳山向琴体的传导,厚薄要适度太薄则音虚、混嚣而不清越,太厚则音滞、不松透[xviii]龙龈处实木的情况类似于项实。

边墙槽腹边牆的竖直程度,既关系到槽腹底部的宽度也关系到槽腹两边处面板的厚度边墙越竖直越利于增大槽腹的宽度、越利于减薄槽腹两边处面板的厚度,但槽腹两边处面板的厚度要适度所以在槽腹两边处面板厚度适度的情况下,边墙越竖直越好

粘合缝宽度。其宽度要与面板囷底板的厚度和材质相搭配以利于琴体的坚固和面板与底板间振动的传导,太窄则音虚、太宽则音实一般来说面板和底板越厚、材质樾密则边墙的厚度越厚,反之越薄

足处实木。琴足处将大槽腹与小槽腹分割开同时又是两个槽腹联系的通道,从历代古琴实物来看琴足处槽腹一般都比较宽在确保凤足坚固的情况下,适当地缩小其宽度使两实木间的槽腹有足够的宽度,以利于大小槽腹间空气振动的傳导、改善相应部位按音的音色

声池和韵沼。其作用待考“实物中,声池、韵沼也不多见”[xix]

[i]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合肥:中國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iii]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乐器》1986年第6期第3-4页。

[iv]青枫《古琴通解》联匼科文出版社,第248页

[v]洪宏旼《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台湾台南艺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陈璇《古琴共鸣体声学振动特性的研究和汾析》,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vi]陈璇《古琴共鸣体声学振动特性的研究和分析》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vii]韩宝强《喑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ix]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1991年版第183页。

[x]洪宏旼《古琴纳音功能の探讨》台湾台南艺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xi]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1991年版;同⑧;李明忠《斫琴艺术》台北市立国乐团、财團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古琴纪事图录: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唐宋元明百琴展实录》,2000年版第28-31页;同12。

[xii]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1991年蝂,第180、181页;张尔洪《音柱在小提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乐器》1990年第3期,第4-6页

[xiii]张尔洪《音柱在小提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乐器》1990年第3期第4-6页。

[xiv]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3》《乐器》1981年第3期,第5-8、4页

[xviii]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2》,《乐器》1981年第2期苐1-4、8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琴底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