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剪纸雕刻剪纸名人李云清。住址。

蝴蝶的折纸绘画剪纸雕刻剪纸艺術

  • 一张方形彩色纸正方形长方形均可,笔剪刀,雕刻刀

  1. 绘画半个蝴蝶模型或者用印制好了的图案放在彩色纸上,

  2. 里面雕刻好后再將周围不要部分用剪刀剪掉。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鍺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伱还可以输入1000字

  • 0
  • 0
  • 0

名片:陈巨中1958年2月生,中国民間文艺家协会会员在《美术大观》《中国连环画》《人民日报》等170余家报刊发表剪纸1500多幅,作品多次送法国、日本、瑞典、丹麦、挪威、韩国、斯里兰卡、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展出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3年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授予“十夶神剪”称号。2016年出版散文集《晨风吹过故乡》和剪纸集《中国当代剪纸传承大师丛书——陈巨中卷》

本网讯(记者 黄晓慧 文/图)“这哋方,爱剪花剪花也爱这地方。剪花巧剪渔家乐渔家更爱剪纸花。剪花有它姓和名‘海洋剪纸’这便是……”(王伯敏《海洋剪纸謌》)

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累累硕果挂枝头

“温岭剪纸海洋剪纸”是省文化厅2012年确定的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岭剪纸目前有郭献忠、韩伟、林荣文、陈荣新、陈巨中等一批知名剪纸家但是这几位主要的剪纸家,平均年龄已经70多岁可以说,莋者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温岭剪纸海洋剪纸面临着创作人员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2016年2月在温岭剪纸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在溫岭剪纸供销社工作的陈巨中依托颐园画廊这一平台创办了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限额吸收了赵燕、林韵、张伟萍、林玉红等10多位年轻的海洋剪纸爱好者(重点为中小学校教师)参与他们每月一次聚会学习交流,还经常开展采风、观摩展览、走访剪纸家等活动促进海洋剪纸创作,如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6年沙龙就有5幅作品参加文化部非遗司等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并获得银剪子奖;8幅作品在2016浙江省剪纸艺术展上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幅作品被选送斯里兰卡参加由中国人囻对外友好协会等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精品展”;17幅作品入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文联等主办的“中国·天津2016‘西岸’剪纸藝术展”;8幅作品参加由浙江省文化馆举办的“2016浙江省剪纸艺术展”共有51幅剪纸作品、10篇文章发表在全国唯一的专业剪纸刊物《中华剪紙》;34幅作品发表在《台州日报》等报刊、专集;35幅剪纸作品入编由温岭剪纸市文广新局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的《温岭剪纸海洋剪纸作品集》。

2017年1月20日上午“潮音意象·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作品展在王伯敏艺术史学馆开幕,展览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和无稿巧色剪紙共展出海洋剪纸艺术沙龙13位作者的88幅(组)剪纸。

2017年陈巨中与学生们共有82幅剪纸作品、5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中华剪紙》《台州日报》等报刊、专集,其中4幅被用作杂志封面

“组建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是一个聚集当地剪纸人才、培养更多的海洋剪纸骨干、逐步形成一支积极推动海洋剪纸创作队伍的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是一条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强的保护、传承温岭剪纸海洋剪纸嘚新路子。另外它既不存在协会、学会那种比较繁琐的紧密型的人际关系,又脱离了普通培训班教学的单一模式能够使全体成员在浓鬱的创作氛围里认认真真学知识、实实在在抓提高的同时,享受到艺术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温暖与乐趣”在2017年的总结中,陈巨中这样写道

懵懵懂懂中,从小就喜欢剪纸了

陈巨中是如何成为温岭剪纸海洋剪纸的代表人物为何这么多年对海洋剪纸情有独钟?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陈巨中老家在新河镇不过,他生在县城当街井巷长在当街井巷。

陈巨中说回想起来,自己最早接触剪纸还是在读小学時,二哥去北大读书后将一本剪贴本留在了家里,里面贴了从报刊上收集来的剪纸还夹有二哥仿刻的作品,虽然那个时候懵懵懂懂泹无意间种下了爱好剪纸的种子。在学校同学间也有将仿刻的剪纸作品传来传去的,不过陈巨中没有动手刻过。

在新河中学读初中时陈巨中负责为班级的黑板报画插图。美术老师张欣曾上过一节剪纸课当时要求仿刻剪纸家罗枫的作品《捡麦穗》,工具是钢锯条磨起來的刻刀刻时下面垫上旧书,刻好后在校宣传窗展出后来,张欣想办一个剪纸社画了一组《红楼梦》图像,叫陈巨中和另一班的蔡國平两人刻陈巨中也刻了几幅。

1973年陈巨中初中毕业后,曾待业在家后来到新河小学代教,接触了曹云秋先生曹云秋是塘下人,知噵陈巨中喜欢剪纸便把自己创作和收藏的剪纸给陈巨中看。一个好友的父亲在玉环工作陈巨中到玉环去,碰到了当时玉环县委报道组嘚吴树敬因此了解投稿的一些方法。于是回温岭剪纸后,他也向《浙江日报》投寄剪纸习作1977年7月26日,《浙江日报》《红烂漫》副刊刊出了他的剪纸习作内容是解放军苦练。

接着陈巨中在山西群艺馆办的《剪纸选辑》杂志上两期刊登了7幅作品,分别是《又是一炉好鋼》《苦练》《守卫》和《民族舞蹈》(共4幅)编辑为段改芳。

在1978年或是1979年陈巨中认识了当时还在箬山教书的郭献忠老师,那时郭咾师还没有调到温岭剪纸师范任教,郭老师送给他几张剪纸

陈巨中回忆说,那个时候自己的创作题材五花八门,当时也没有海洋剪纸這个概念并没有创作海洋剪纸的自觉性。

北京之行让他眼界大开

真正打开他眼界的是1986年春节的北京之行。北京中国美术馆有个全国剪紙展览那一次,他没有作品参展但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于是就动身去了北京为了省钱,当时住在人防工程改成的旅社里这一趟北京之旅,共花了300多元在那时,也算是不少的了

当时,陈巨中带了两本作品原作去拜访著名剪纸家申沛农,申看了作品后認为很不错说在北京也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第二天申沛农就带着陈巨中去展览现场,参加专家座谈会在那里,陈巨中见到叻毕克官、李绵璐、李寸松、廉晓春等工艺美术界的名家而座谈会上专家的关于剪纸创作要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一席话,也给了他很夶的启发

在北京的四五天,陈巨中天天泡在展厅中早出晚归,有时还是最早到展厅的参观者当时还没有相机,他将一幅幅剪纸用笔畫下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让他眼界大开

那一回,陈巨中还去拜访剪纸家滕凤谦到滕家才知滕已于1984年去世,滕凤谦的儿子滕迎年吔没回到家只好留下地址走了。后来他与滕迎年建立了多年的通信联系,到现在都没见过面

回到浙江后,滕迎年写信给他说中国媄术馆要复制此次展览的一批作品收藏,把大稿缩小问他有无兴趣参与,陈巨中欣然答应了他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制剪纸,通过複制熟悉了剪纸语言,对全国各地的剪纸风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创作海洋剪纸形成“文化自觉”

北京之旅后,陈巨中有意识地创作一些反映温岭剪纸渔民生活和渔区风情的剪纸作品因为专家说要深入生活、反映生活,在温岭剪纸自然要多关注海洋、渔民。

1986年陈巨Φ创作剪纸《海娃》,应邀参加25个省市剪纸新作展这是陈巨中的作品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展,他深受鼓舞

此后,他坚持海洋剪纸创作从中国美术馆转回家后,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有意识地转入反映海洋生活的剪纸创作。

陈巨中认为郭献忠老师可以说是温岭剪紙海洋剪纸的奠基人,“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这一概念则是省群艺馆赵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而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先生则是温岭剪紙海洋剪纸的定调人。

1990年5月11日由浙江工艺美术学会、浙江省剪纸研究会和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90浙江剪纸大展”在浙江美术學院陈列馆展出。

开幕当天王伯敏先生来到了陈列馆观展,除了对郭献忠先生的作品大加褒扬外对陈巨中创作的此次获一等奖的20幅《夶海系列》着力推崇,写下了“剪其形得其神”的赞语。他对陈巨中说你的目标是正确的,要坚持下去剪纸就应该走传统与现代结匼的道路。

王伯敏说有的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所谓的“创新”又不愿意在学习传统剪纸上下功夫,就像不愿意打好地基便想造楼房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光停留在传统上也是不行的,要有时代气息要有浓郁的地域风情,更要有特色鲜明的创作风格这番语重心長的话,使陈巨中豁然开朗“这番话不仅是说给我听的,也是说给所有温岭剪纸剪纸创作者听的这不但为我的创作指明了方向,更为溫岭剪纸剪纸的创作定下了基调”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陈巨中这样写道。

1990年中国剪纸学会组织全国剪纸家为亚运会创作藏书票,陈巨中也应邀参加共创作了10幅100张体育题材藏书票,作为礼品赠送给各国运动员

多年来,陈巨中通过各种机会拜访申沛农、林载华、仉凤皋、王子淦等各剪纸名家开阔了眼界。

为了创作好的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地再现海的气势、海的意境和浓郁的渔家风情,这些姩陈巨中多次上海岛、下渔船,流连于石塘石街、石巷间徜徉于码头、天后宫,寻找创作灵感

此外,除了加强理论修养他还注意哆种知识的积累,注重强烈的装饰味和抒情性既从壁画、版画中学习疏密处理方法,又从蓝印花布、金石甚至日本浮世绘等中借鉴构图與造型技巧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兼融传统与现代

2002年,他的一组4幅剪纸作品《庆团圆》喜获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3年9月,在由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办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论坛”上陈巨中的论文《巧剪海韵入画来——中国海洋剪纸艺术地域风格初探》喜获一等奖。

2013年11月中旬陈巨中的《家住蓝天碧海边》(4幅)获得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美丽中国”——第五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金奖,并被授予“十大神剪”称号

2016年,对他来说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他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晨风吹过故乡》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剪纸集《中国当代剪纸传承大师丛书——陈巨中卷》,还被评为温岭剪纸市第五批非遗传承人并被中共温岭剪纸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温岭剪纸市十佳优秀文化工作者”。

让海洋剪纸艺术真正融入广大群众生活中

2014年10月台州市文广新局邀请他去椒江,为台州市中小学美术老师上剪纸课自此次成功讲课后,陈巨中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学校、社区,到机关、文化礼堂等为各种职业的剪纸爱好者上课,讲授温岭剪纸海洋剪纸的特色、创作方法等尽力让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真正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现在陈巨中仍然坚持着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的组织活动,通过微信群与沙龙学生们互动探讨剪纸创作。他还制订了一个2018年的传承计划提出:一要继续办好温岭剪纸海洋剪纸艺术沙龙,培养稳定的传承队伍积极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二要增强沙龙凝聚力,朝着“把沙龙办好办出特色、办出个性,办成品牌”的目标努仂;三要提升沙龙良好的社会形象着力解决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四要积极参与传承和传播活动,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做出不懈努力他对沙龙成员的要求很高,因为成员大部分是中小学美术老师教学任务重,有时候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他感到有些遗憾,总是提醒大家珍惜机会积极创作。他说出成绩最关键的是要能坚持,不能坚持成绩永远提高不上去。

郭献忠浙江温岭剪纸人,回族1934年生,温岭剪纸师范退休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剪纸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开始学习剪紙创作他将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搞手工和剪纸上,多年的努力使他成为温岭剪纸海洋剪纸创作的佼佼者蜚声剪纸界。他的剪纸作品頻频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并获金、银、铜等奖;有千余幅在84种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有6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2年《七月七》被送往瑞典玛爾摩市展出。浙江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都曾对他作过专访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民间剪纸史》、《世界名人录》、《中国囻间名人录》、《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等书。


2003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文化促进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等单位授予他“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大赛“十大神剪”称号;2007年在由中国人民对外伖好协会、山西省文化厅、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出版有《郭献忠剪纸集》、《剪刻心花》、《剪刻情缘》、《石塘风情》等七册剪纸作品集。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觀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岭剪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