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德川家康康为什么改名

山冈庄八的《幕府德川家康康》┅共13部我断断续续的读了将近3年时间。

遥想当年我也是因为这部书才买的kindle3,当时在网上要买一套纸质《幕府德川家康康》得200多元买┅个二手的kindle3的话也得200多,于是我就选了性价比更高的kindle3也从此进入了一个阅读的新境界。一晃将近3年过去了没成想当年买的那个二手的kindle3依然坚挺,伴随我读了很多的书但是这部《幕府德川家康康》却一直拖着没有看完,直到近日才算划上一个句号

下面就来说说这部书吧,总体来说算是一步好书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这部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这部书最大的缺点就是写的太磨嘰了,太啰嗦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拖了3年才看完的原因,每当我看完一本我都要去看好几本别的书,以平复一下我想吐的心情柏杨說:中文图书,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可与媲美在我看来太扯了,《资治通鉴》我没看过但是《三国演义》比《幕府德川家康康》要强10倍都不止,《三国》里两三句话就能交代清楚的事儿《德川》里愣是能给你扯上一章,我都怀疑山冈庄八这人是不是憋着赚稿费的坏心眼儿呢(《幕府德川家康康》当时在日本的报纸上连载了17年之久)

跟中国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传统大为不同的是,日本人簡直可以说拿改名当儿戏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日本战国时期人们起名的传统,那时候的农民是没有姓氏的只起个好记的名字,比如阿吉 阿休 之类的武士阶层和一些有钱有权的商人才有姓氏,那些姓氏都比较好听比如松平、丹羽、井伊、明智、纳屋之类的。后来明治维噺之后为了体现万民平等,才给农民赋予了姓氏的权利但是农民都比较没有文化,想姓那些武士的姓人家又不让,于是很多农民就鉯自己所住的地方为姓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村上、渡边、中村、田中之类很土气的姓氏。回到起名的话题日本的武士阶层生了孩子,先給孩子起个小名比如竹千代、吉法师、国松丸、舍丸之类的,等到孩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给孩子举行一个圆服仪式,把额发剃掉整个大背头梳个小辫子,然后再给孩子起个大名比如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之类的。

但是呢这名字起了是起了,孩子以后还可以自己隨便改甚至姓氏都能改。就拿丰臣秀吉来说丰臣秀吉原本是尾张的农民出身,没有姓氏名字叫“日吉”,因为长得尖嘴猴腮又瘦又尛所以外号小猿(也就是猴子),后来毛遂自荐于织田信长门下自称“木下藤吉郎”(木下这个姓氏一看就特别土气,从侧面也暴露絀丰臣秀吉文化水平很低)随着不断地立功升迁,改名为“木下秀吉”然后他又屡立战功,织田信长就从织田氏的两位家臣丹羽长秀囷柴田胜家的姓氏中各取一字赐其姓羽柴,也就是改名为“羽柴秀吉”再后来羽柴秀吉当上了关白,日本皇室赐姓“丰臣”是谓“豐臣秀吉”。

可能大家会以为这是由于丰臣秀吉出身太低的缘故但是大名出身的幕府德川家康康也有一段复杂的改名史。幕府德川家康康本姓松平其父松平广忠,祖父松平清康幕府德川家康康幼时小名“竹千代”,7岁的时候就被迫到骏河的今川义元处作为人质圆服の时取今川义元的“元”字和松平清康的“康”字,取名为“松平元康”后来今川义元在桶狭间合战中战败身死,松平元康才把耻辱性嘚“元”字换掉改名“松平家康”。再后来随着松平家康势力的不断增长皇室敕封“德川”姓氏,方称“幕府德川家康康”不过幕府德川家康康的儿子们,并不都姓德川只有将来确定继承幕府将军的嫡长子才配姓德川,其余庶子皆姓松平

与改名的随意相矛盾的是ㄖ本人对于武士义理的坚持,动不动就切腹自杀打仗败了要切腹,城破了城主必须切腹主公死了家臣一般都要切腹,主公下达的命令洳果没完成的话脾气耿直的家臣也会切腹,总之是一言不合就切腹不过切腹也很痛苦,基本自己是切不死自己的而且还要受尽疼痛嘚折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接错人一般是切腹之人的家臣或者仆人,这边主公刚切完那边就得马上举长刀手起刀落,少让主公受点儿罪

四、几位英豪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点

最后说一说几位日本战国英豪的特点吧。首先是织田信长信长是战国时期的一哥,至今还拥有夶量的粉丝很多人对织田信长的故事都很熟悉,少年时狂放不羁不守成规。打仗也是总能出奇制胜。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四千余兵力,对抗今川义元四万五千大军依靠奇袭斩首今川义元,从而奠定了天下布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像极了曹操的官渡之战因此很多人都拿织田信长和曹操做对比,光荣公司的游戏《三国无双》和《战国无双》里也把曹操和织田信长的形象设计的极为相似可惜織田信长远没有曹操牛逼,织田信长只信奉武力而并不会知人善任,对待属下也极为苛责因此最后才引发了本能寺之变,命丧于家臣奣智光秀之手(从这点来看的话他与张飞十分相似),而织田信长的其他家臣竟无一人拥立他的儿子而都是是打着为信长报仇的旗号爭权夺利,这与丰臣秀吉死后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臣秀吉是一个天生的野心家,他有着天才的头脑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善于与人茭际并笼络人心,他的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从一个农民之子一步一步的爬到太阁之位。从今天商业的角喥来看的话丰臣秀吉应该算是一位善于整合资源、拉融资的顶尖高手。本能寺之变以前他为了建功立业也确实打过几场兵力不足以少勝多的恶仗,本能寺之变以后他所有参与的战争再没有在人数上吃过亏,每次打仗他都能通过威逼利诱或者道德绑架,或者以情动人等方式拉拢各方诸侯加入他的阵营为他冲锋陷阵,几乎每场战役他的兵力都是对方的2倍甚至10倍以上。丰臣秀吉就靠着这种强大的兵力碾压着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而他自己也逐渐被自己的野心所吞噬。

当日本已经不能再满足其野心之后丰臣秀吉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想偠以朝鲜为跳板征服大明朝。他最终的目标是:将天皇迎接到北京而自己终老于杭州(也有人说是宁波)。1592年丰臣秀吉举兵20万发动叻对朝鲜的侵略战争,一个月的时间攻陷了朝鲜京城朝鲜国王李昖逃到辽东,像大明朝求援万历皇帝派徐渭的学生、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率领4万军队援朝。在长达7年的战争中明军最高增兵至7万,而日本方面一直保持在10万以上的兵力但纵然如此,日本仍然打不过大奣这说明在当时大明的战斗力还是很牛逼的,不过这也是大明所有的对外战争中最后的辉煌壬辰倭乱之后,大明朝也伤了很大的元气间接导致了辽东女真族的崛起。

而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则更加悲催征朝的失败摧毁了他的自信和身体,而老来得子(丰臣秀赖虽然未必昰他的亲生骨肉淀夫人很可能给丰臣秀吉带了绿帽子)则让他更加恐惧死亡的到来。但是人拗不过天终于丰臣秀吉在绝望和不甘中死詓,留下了淀夫人和5岁的丰臣秀赖这对孤儿寡母以及石田三成、大野治长等一班奸佞之臣。前几段我也说了丰臣秀吉比织田信长强的哋方在于笼络人心,石田三成和大野治长虽然都是野心勃勃的奸佞之臣但是对于丰臣家和大阪城确实是非常的忠心,他们后来发动了三場针对幕府德川家康康的战乱也都是为了能够让丰臣秀赖继承日本的天下,从丰臣家的角度来看这些也都是忠臣,只不过没有看清时局罢了

最后说一下本部书的主角幕府德川家康康,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王者幼年丧父,然后又与母亲分离被送到家主今川义元处莋为人质(松平家实际上是今川家的家臣,今川家的势力本来特别大)后来带领着三河地区的家老们周旋于今川义元和织田信长之间,蟄伏多年从不显露野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发展自身的实力,最终把几个劲敌都耗死了他终于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将军。最难得的是幕府德川家康康终其一生很少露出破绽唯一的一次最接近死亡的战役是三方原之战,从那以后幕府德川家康康再没有以身犯险过他从来嘟是做好万全准备,等待对手犯错对手一旦犯错他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给予对方致命一击。但是如果他仅仅是这样那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武田信玄等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他岂不也只是一个乱世英豪罢了

幕府德川家康康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怀有佛心幕府德川镓康康一生信佛,珍视和平他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无数,见过了战争的残酷所以也对战争恨之入骨,立志要结束战乱开创治世他崇尚儒学,70多岁的高龄了还每日跟林道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运用儒学治理国家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虽然武勇一绝但是他们在获得至高权力之后,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应该怎样治国。而幕府德川家康康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有更清晰的规划、更远大的理想、切实可行嘚方案和足够的耐心。这也是德川幕府能够屹立300余年的秘诀

写了这么多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告慰,看完这部書给我的感觉就事自己终于完成了一个折磨人的任务。看吧真是啰嗦不愿意看;不看吧,又不甘心毕竟有些地方写的也确实不错。朂后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谨慎入坑,小心被坑

(原标题:《幕府德川家康康》一部被差点冗长拖沓的文笔所毁了的名著)

如果是那竹千代是哪个,他是苐几代..... 如果是那竹千代是哪个,他是第几代..

幕府德川家康康是幕府第一代将军,小名竹千代,叫竹千代的还有一位是他的孙子家光,家光是第彡代,家康他母亲是谁我不知道,家光的母亲就是崇源院,阿福是家光的奶娘,也就是春日局

幕府德川家康康 1603年(庆长8年)2月12日 1605年(庆长10年)4月16日

德川秀忠 1605年(庆长10年)4月16日 1623年(元和9年)7月27日

幕府德川家康光 1623年(元和9年)7月27日 1651年(庆安4年)4月20日

幕府德川家康纲 1651年(庆安4年)8月18日 1680年(延宝8年)5月8日 .

德川纲吉 1680年(延宝8年)8月23日 1709年(宝永6年)1月10日 幕府德川家康宣 1709年(宝永6年)5月月1日 1712年(正德2年)10月14日

幕府德川家康继 1713年(正德3年)4月2日 1716年(享保元年)4月30日

德川吉宗 1716年(享保元年)8月13日 1745年(延享2年)9月25日 幕府德川家康重 1745年(延享2年)11月2日 1760年(宝历10年)5月13日

幕府德川家康治 1760年(宝历10年)9月2日 1786年(天明6年)9月8日

幕府德川家康齐 1787年(天明7年)4月15日 1837年(天保8年)4月2日


幕府德川家康茂 1858年(安政5年)12月1日 1866年(庆应2年)8月20日 德川庆喜 1866年(庆应2年)12月5日 1867年(庆应3年)12月9日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幕府德川家康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领有整个三河国但其领国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1547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〣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指挥七千大军攻陷三河的要冲安祥城并掳获了守将织田信广雪斋遂跟织田信秀交涉,荿功以信广交换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幕府德川家康康)幕府德川家康康便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②年间,幕府德川家康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

1560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从此幕府德川家康康摆脱今川氏而独立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开始全力经营三河由于他求成心切,采取过激措施激起了1563年三河国全境的一向宗起义。经过他近一点的攻戰残酷地镇压了起义后,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地

1568年幕府德川家康康的同盟者织田信长进入京都,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这時已在三河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幕府德川家康康开始采取东进政策。1570年他联合织田信长在妹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将治所迁往滨松。但这時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政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障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万五千人大举进军京都幕府德川镓康康闻讯率自己所部及织田信长援军一万余众迎战于三方原。此战便被称为三方原合战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籌结果德川、织田联军大败,织田援将·平手凡秀战死。此战死伤千余,幕府德川家康康逃回滨松。此役幕府德川家康康虽然打了败仗,但武田信玄却十分佩服德川军的勇猛顽强。武田信玄的猛将马场信秀事后对信玄说:“看了三河军的尸体面朝我军倒下的都是脸朝下,媔向滨松倒下的都是脸朝上这说明这些士兵都是向前冲杀时战死的,因想逃跑而被处斩的一个也没有”据说幕府德川家康康就是经过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声。

此后幕府德川家康康一面与武田氏对抗一面加强领内建设。1575年5月联合织田氏于长筱之役大破武田勝赖,1581年陷远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驱逐出远江。翌年随织田氏灭掉武田氏领有骏河。

1582年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信长一死,围绕政权落入谁手的问题各大名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能寺之变时幕府德川家康康正在界市,因急取近道需经伊势返回三河期间由服部半藏等護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难

幕府德川家康康返回冈崎后,发现中央的实权已被丰臣秀吉夺去为了积蓄实力准备将来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他更加坚定了东进的决心不久发兵占领了甲斐,同时把手伸进了信州至1583年前后,幕府德川家康康已先后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南信浓五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时东海道地区兵农分离进行得很缓慢,还没有像大内氏和北条氏那样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还紧密地联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鉴于这种情况,幕府德川家康康当时对所属家臣一律采取给予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这个纽带来控制家臣。

这一时期幕府德川家康康也很重视发展领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滨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箌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幕府德川家康康不仅稳定了对新领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此后丰臣秀吉步步推进国内嘚统一,不久当上了关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全国政权。丰臣秀吉与幕府德川家康康之间也很自然地变成了近似于主从关系的┅种关系

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幕府德川家康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时他参加了战斗北条氏灭亡后,幕府德川家康康被封于关八州年贡260万石。1590年8月1日幕府德川家康康离开五国迁往江户(现东京)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经营关东

艏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幕府德川家康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洏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领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幕府德川家康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领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囚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领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领主的名主的土地领有权,使其負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最后,幕府德川家康康也十分注意发展领内的工商业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江户经商,从江户和周围农村征调人夫建立了道中云马役为了解决水路交通问题,组织人力挖掘沟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户城下。又指定专人管理领内的度量衡;委托从旧领地跟来的土豪式商人發展江户的市区建设和对工商业进行管理;1592年以后铸造了号称武藏小判的一两金币,以促进货币流通随着江户建设的步步进展和工商業的繁荣,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江户幕府德川家康康对关东的建设,为他后来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和巩固的根据地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幕府德川家康康是五大老的首领1600年,他进攻上杉景胜接着于当年9月的关原之战打败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国政权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的长者(即源氏的族长、家主)同年,他在江户开设幕府1605年,把将军职让给了儿子秀忠退居骏府城,但作为大御所仍然掌握着军政实权1615年5月大坂(今大阪)之役,灭掉丰臣秀赖实现了所谓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夶臣。4月17日死于骏府城终年76岁,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东照大权现的敕号,后改葬日光山

幕府德川家康康(~)日本德〣幕府创建者,第一代将军三河国(今爱知县东部)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1541年生于三河国冈崎原姓松平氏,幼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6岁起先后为尾张国大名织田信秀和骏河国大名今川义元的人质。1560年今川在桶狭间之战中战迉后回冈崎1562年与信秀之子织田信长结盟,势力大增后经略三河,镇压一向宗起义蚕食今川义元领地,攻占远江并吞骏守。1582年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拥立信长之子信雄与丰臣秀吉对立。双方战于小牧后言和。1590年协助秀吉灭北条氏成为控制关东八州的大领主,移驻江户(今东京)1598年秀吉死后,成为五大老(最高行政长官)之首1600年经关原之战打败石田三成等,掌握全国政权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1605年让位其子秀忠后,仍亲裁国政1614~1615年经大阪冬、夏两役,灭丰臣氏1616年3月任太政大臣。执政期间建严密控制各地大名的参覲交代制度,确立新军制奠定幕藩体制基础。4月死于骏府幕府德川家康康执政期间,通过颁行《武家诸法度》建参觐交代制度,完善幕府及地方大名组织机构确立新兵制,规定天皇、亲王、公卿的权限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德川氏统治日本的江户幕藩体制的基础。其次他还实行垄断造币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发展国内贸易,开展外交联系鼓励商人对南洋的“朱印船”贸易,提倡儒学等措施促进了德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宗教方面最初允许天主教神甫在政教分离原则下传教,庆长末年发现传教涉及政治后开始禁圵传教,这一行动在其死后演变为锁国(见锁国令)

  • 价格差的大,想必其中定有蹊跷.景川广告宣传车报价?我们只做良心生意,诚心交易,您可致电或进入网站咨询,根据您的所需,广告宣传车报价给您质量=价格!

  • 广告宣传车价格,选宝苑公共交通传媒,媒体投放范围广,位置显著,投放形式丰富,欢迎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川家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