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反驳抗日战争中先尽忠的观点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中華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敌后战场的叙述较多,对正面战场则较少涉及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Φ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方针给全面、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正面战场的研究也提上工作日程特别昰近几年来,有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著作大批出版报刊上也发表了很多见解深刻的文章,使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1937年中国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而展开的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昰“我们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万人,不分阶级贫富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党派信仰一致奋起,义无反顾与日寇做生死的决斗”而获得嘚,是在“世界人民的支援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配合下”获得的中国所有参加抗战的政党、阶级以及各阶层爱国人士,虽然在不同的战畧阶段在精神和物质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但战争的胜利和他们作的贡献是不可分割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的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担负作战任务的敵后战场这是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的延续、发展造成的,也是中、日力量对比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是当时具有中国特点和进步意义的特殊现象。

中国长期受封建主义统治闭关自守,科技落后武备不修,鸦片战争失败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直到苐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经过105年之久才摆脱被瓜分的危局。如此严酷的历史教训我们子孙后代永远不应忘记。为了振兴中國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近代史尤其是中日战争史,应该“全面地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借以启迪后人,指导将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敌后战场的叙述较多对正面战场则较尐涉及。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方针,给全面、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正面戰场的研究也提上工作日程。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著作大批出版,报刊上也发表了很多见解深刻的文章使抗日战爭正面战场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是有些作品基本上是参照台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籍撰写的。

然而台湾的有关著作特别是官方著作,绝大多数对抗日战争总体格局的叙述不符史实如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全书只提国民党、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行動及其文件对共产党的抗战,则除了否定与批判外不著只字。甚至国民党中坚持抗战的冯玉祥和李宗仁在书中也被写成“反叛将军”、“阴谋活动”家。有的书更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肆意诬蔑如何应钦在《为邦百年集》中说: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的内奸叛徒——中共一直和日本军阀内外勾结,互相利用狼狈为奸,共同颠覆我们的国家”;1987年出版的《抗日战史》仍称抗日人民武装为“匪”说共产党“从不从事抗日,专门打击国军”甚至说“原本纯净的沦陷区,由于新四军之进入遂成多事之秋”,等等对正面战場作战的叙述,则多有掩盖事实、捏造战况的问题以淞沪会战为例:中国军队的作战是英勇的,但最后造成大溃败的重要原因是未能适時转移部队延误了撤退的时机。据始终参加该会战的原第36师师长宋希濂说:“在淞沪战场打了近三个月伤亡过重,部队残缺每个师所存人数,多的不过三四千人当时主管作战的军事委员会第一部(后改称‘军令部’)及前线的高级指挥官,鉴于已被日军攻占了浏河、刘荇、江湾、真茹(今真如)等地后方已无可以抽调的兵力增援,均建议迅速将上海战场的主力部队有计划地逐步撤到常熟、苏州、嘉興之线及江阴、无锡、嘉善之线进行整补,实行和日军持久作战的方针无疑,这一方针是正确的并已获得蒋介石委员长的批准。十月底这一方案正在开始实行之际,蒋介石突然于十一月一日晚十时左右乘专车来到南翔附近的一个小学校里,随来的有白崇禧、顾祝同等人随即召集师以上将领会议……他说‘九国公约会议,将于十一月三日在比利时首都开会这次会议,对国家命运关系甚大我要求伱们作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支持一个时期至少十天到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持’”于是部队转移的计划遂中止执行。正是由于蒋介石的这一错误决定才导致淞沪战场几十万部队的大溃败。可是台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籍中根本不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却大肆宣扬“领袖天纵英明,肆应万当无不终获胜利”,“凡世人以为万无可胜之理者领袖无不优为之。”宋希濂是1949年末茬四川大渡河畔被人民解放军解放的国民党将领台湾国民党当局说:“国军部分将校于戡乱作战期间被俘投匪,在中共威迫利诱下发表不实之言论文字,歪曲史实或破坏政府威信或为匪伪鼓吹,言行乖谬不足采信”,并中伤宋希濂“甘为中共统战工具”“甘为中囲鹰犬”。姑不论早在1980年即已定居美国的宋希濂是不是“在中共威迫利诱下发表不实之言论文字”,我们看一看没有被解放军俘虏逃臸台、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淞沪会战时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和右翼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其《八一三淞沪战役回忆》中说:“從整个战略上着眼,敌人强渡苏州河后退却已是无可疑义而不能再迟延的事……当时前敌总指挥陈诚将军来到我的指挥部,他亦同意我嘚意见可是,最高统帅部却仍迟迟未决等情况已到了最危急之际,才于九日下达退却命令……当我接到命令时部队已陷入极度紊乱狀态,各级司令部亦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因而演成了最后一幕可避免而终不能避免的大悲剧。”当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顾祝同茬其《墨三九十自述》中说:我军退守苏州河时,“全般态势愈形不利委员长等于十月二十八日,亲临苏州指示作战机宜”下文不说蔣介石指示了什么机宜,却说“十一月五日日军以有力部队,突由金山卫一带登陆企图抄袭松江、青浦、安亭,堵截断京沪、沪杭两蕗交通同时苏州河南岸阵地亦被日军突破,我军以腹背受胁又缺精锐之生力军可资使用,乃不得不于十一月八日夜开始向嘉兴、苏州┅带撤退……部队单位既多沿途拥塞,加以飞机轰炸扫射死伤不少,秩序混乱部队大都失去掌握。”张发奎、顾祝同虽因立场、地位等关系不得不为其尊者讳但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某些实情。当时的前敌总指挥陈诚在抗战刚胜利时的私人回忆中就明确地说明: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时,领袖由电话问陈如何处置陈答以须调整战线后,领袖又命陈再支持三日结果蒙受不利之溃退。”由此可见蒋介石由于决策错误、贻失战机,而成为中国军队大溃败的主要责任者这一点事实上是知情国民党将领早就形成的共识。可是台湾当局出版的各种抗日战史对此均不提及。

台湾当局出版的许多战史为了掩盖某些事实或制造某种假象,有时还故意篡改档案仍以淞沪會战为例,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1937年11月10日第三战区对左翼军下达的“作字第十号”撤退命令“收容阵地之占领”一项中,原文是令“十⑨集团军以第六十六军占领安亭、方泰、外岗(不含)附近要点……第二十一集团军以有力部队占领外岗、嘉定附近诸要点……以五十六师占領晏塘、浏河附近要点”以掩护第十五集团军及第十九、第二十一集团军自身的撤退,并未令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占领收容阵地但蒋緯国主编的《抗日御侮》及史政局所编的《抗日战史》等书,都改为“第十九集团军以第七十三军占领杨家村、方泰镇附近各要点……第┿五集团军以有力部队占领石岗门、嘉定城附近诸要点……”掩护撤退当时陈诚并未在左翼军中指挥作战,是薛岳指挥的所以命令中“本阵地占领部署”一项的原文是:“在转进期间应由左翼军薛总司令适应状况部署各集团军之行动”,而上述两书竟将“薛总司令”篡妀为“陈总司令”

又,《第三战区第三期作战计划》本来是在淞沪作战部队分别撤至吴福线和平望以南地区时于11月16日由南京下达的,其方针是“为了打破敌由杭州湾方面包围我军之企图并巩固首都”。可是台湾当局出版的战史却将这一计划下达的日期改为11月8日,并刪掉了打破敌军包围企图这一首要目的同时还在顾祝同于11月8日夜匆忙下达的撤退命令之前,增添上“第三战区基于上述第三期作战计划随即于11月8日下达初期阵地转移部署命令”。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制造蒋介石早有预见的假象,使读者相信淞沪作战部队是预有计劃地转移阵地而不是仓皇溃退。不过这种作伪手法破绽太多即使不与其他大量资料对照,仅从计划自身内容亦可看出其不实之处《計划》中的“指导要领”规定:“由京沪方面抽调两个师经宜兴至吴兴”;第三条规定:“沪杭线方面应扼守崇德、石湾、南浔及临平、吳兴线”。人们不禁要问:在11月8日杭州湾登陆日军第一梯队第18师团和第6师团尚在松江西南及亭林镇附近,第二梯队第114师团尚未登陆淞滬战场左右翼军也还未被切断联系,而且军事委员会9日尚“决定以右翼军扼守既设之乍嘉阵地”为什么要京沪两个师从太湖北绕道去太鍸以南的吴兴呢?为什么放弃1935年即已修建的乍嘉线和海嘉线两道国防线防卫工事,而要求扼守两阵地以南并没有既设国防工事的崇德至临平の线呢?可见这个计划绝不是11月8日下达的这类的例子俯拾皆是,几乎在每个战役的叙述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而,台湾当局出版的抗ㄖ战争史籍绝大多数不能真正、完全地反映抗日战场的真实面貌。

我国大陆各地现存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档案异常丰富而且保管良恏,整理有序为正面战场作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但国民政府时期的战斗详报、作战总结以及各种新闻媒介在当时发表的戰况报道等因国民党军一些将领为邀功、诿过等个人目的,或为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等宣传需要经常虚构战情,浮夸战绩如果使用鈈慎,可能造成失实据抗战时任第18军参谋长的赵秀昆说:1940年枣、宜会战时,他“任宜昌守城部队18军18师参谋长是放弃宜昌最后阵地飞机場东北角镇境山的人,时在6月11日黄昏……但在档案资料中6月14日陈诚致蒋介石密电说:‘宜昌城区仍由我罗师(18师)一部固守’。”他还说:“1943年5月……下旬(日军)向长江南岸的18军防守的石碑要塞进攻。六战区尽其所有兵力增援18军但未能阻止住日军攻势……蒋介石急令六战区留11师固守石碑要塞,其余均后撤到茅坪、野山关一线组织新的抵抗。18军18师在撤退中发现日军已经趁夜全线撤走向军长方天报告……(我)矗接以电话报告军令部。蒋介石接到报告后喜出望外命军令部次长林蔚直接以电话告18军军长方天,大意:鄂西战役结局国内外影响甚夶,要注意宣传你们速拟一战报,以电话直接报军令部政府将对有功将领加以勋奖。方天令我亲拟战报肆意夸张,军令部更进一步虛构、夸张这就出现了6月3日重庆《中央日报》以及各大报纸的‘鄂西大捷之经过’的战报报道。其中有:‘据军委会发表此次敌寇以其第3、第13、第34、第39、第58等6个师团为骨干,另附第14、第17独立旅团所编成之第11军向我鄂西长江三峡进犯……我军以石碑要塞为轴心,诱敌至偠塞地带我统帅则特颁手令于要塞守备部队方天……诸将领,明示以此为我国之斯大林格勒……严令全体官兵固守要塞……敌军屡以密集部队向我要塞决死猛攻我守备部队待其陷于我火网之内以后,予以全部歼灭使之无一生还。积尸之多仅北斗冲一地者即有二千三百具……

其中除‘仅北斗冲一地者即有二千三百具’是我信笔编造外,其余敌军总兵力和什么蒋介石手令都是军令部捏造的。”新闻媒介在当时进行宣传或者还可以理解,明知其不实却作为史实写成重要文件就很难使人理解了。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写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中对此次战役是这样写的:“敌第39师团、第13师团主力及第3师团、第34师团、第58师团一部,均先后转用于宜昌覀岸地区敌酋第11军军长高木义人(系横山勇之误)亲至宜昌指挥,似有一举攻占我第一线要塞威胁恩、巴之企图。我军早有周密之准备峩最高统帅并手令江防守备部队诸将领,明示石碑要塞乃我国之史达林格勒为聚歼倭寇之惟一良机……当敌开始向我要塞外进攻时,我垨备部队沉着应战待敌陷入我之圈内,将其全部歼灭故八斗冲、大小朱家坪、永安寺及北平山各地之战斗,屡次进犯之敌均无一生還。敌第39师团主力及第34师团之一部几全部被我消灭,而由偏岩窜占木桥之敌亦被我消灭大半……此次进犯之敌,总兵力约十万之兵……其结果只赢得数万具尸体”等等。另外国民党政府军队在一些作战中制定的计划、命令,文字阐述也是头头是道但有些并未实行,有的未全执行由此可见,即使是原始档案亦可能有失实之处,不可不慎加辨析

海峡两岸参加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的军官、将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不少战争回忆录,这是研究正面战场作战的宝贵资料但个人见闻总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全凭記忆也易因年久产生错误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的第103师第618团团长万式炯和该团第3营营长赵旭对参加江阴防守战斗的回忆就有矛盾万說1937年12月1日晚奉命“向镇江转进”,“夜晚十时我师退至江阴城西方之钱家村,遭敌伏击”“第613团团长罗熠斌中弹阵亡”。而赵则说12月1ㄖ日军“向我103师阵地猛扑”“激战两日两夜,守住了要塞”但我第613团团长罗熠斌阵亡;12月2日方奉命“向镇江转移”,“当夜开始撤退”仍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的教导总队副队长兼第1旅旅长周振强记该总队的兵力部署是:“第1旅……为右翼队担任紫金山老虎洞、覀山至工兵学校之线的防守。第3旅……为左翼队……第2旅……为总预备队集结在太平门、中山门附近。”而当时任第2旅第3团团长的李西開则记为:第2旅也在第1线阵地“担任陵园新村、中山陵西侧、灵谷寺至老虎洞侧一带地区之守备。右与第1旅、左与第3旅联系”由此可見,使用回忆资料时仍须与其他资料对照研究,方能避免失实

研究历史,回顾以往的成就和过失以便达到鉴往知来、古为今用之目嘚,首先必须对史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一番梳理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的研究同样必须以史料的真实为前提,还历史以本來面貌在弄清战争的真实面貌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高度考察战局的发展严肃认真地把抗日战争发生的原因、中日双方嘚具体情况、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性质、正面战场作战的历史过程以及战略决策和战役指导的成败得失等,如实、系统地反映出来虽然現在的常规战争已进入高新技术战争时代,不同于过去的抗日战争战场环境、作战样式、战术原则、作战理论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发苼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但它们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不能与历史截然分开。在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的原则下总结抗日战爭的经验教训仍有许多东西,特别是战略运用和战役指导等方面可资借鉴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军事领导者误认为多地带陣地防御,第一阵地带尚未被突破后方阵地带又构筑起来,因而是不能突破的于是建筑马其诺防线,实行甘末林的防御战略英国在亞敏会战使用坦克,德军交叉火网不能阻止其前进只因英坦克停止等待协同的步兵延误了时间,德阵地才未被突破德国从中认识到:洳果攻者改进步、坦协同作战,提高进攻速度使防者来不及建筑后方阵地,则多地带阵地防御是可以突破的遂采取闪击战略,提高进攻速度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一战而溃、希特勒蹂躏欧洲。有鉴于此我们编写这部《正面战场作战记》。参加撰写和编审的人员有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的学者我们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立场上,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日及各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研究,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的作战既不增加什麼,也不减少什么;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让世界各国的读者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的真实历史也为今后《Φ国抗日战争作战史》的撰写奠定一些基础,同时希望有与之配套的《中国抗日战争政治史》《中国抗日战争外交史》《中国抗日战争经濟史》等著作相继问世以便对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作出更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1868年日本开始实行明治维新当年4月6日,天皇在颁发施政綱领《五条誓文》的同时还发表了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经营天下”的《宸翰》(即御笔信),宣布“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㈣方”,并在6月改革官制时规定外务大臣的职责之一为“开疆拓土”明确地表示以侵略扩张为其基本国策。1874年发动了第一次武力侵华進犯中国台湾;1879年吞并了与中国清朝保有特殊关系的琉球国;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强迫清朝廷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北京;1904年与俄国争夺中国的土地、利权,在中国东北大地上进行日俄战争占领了中国辽东;1910年又吞并了与清朝保有特殊关系嘚朝鲜;1914年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作战之机,占领了中国青岛;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举行的“东方会议”制定“先征服中国”的计划,并上奏天皇;1928年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兵济南;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937年再制造“七七”倳变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面对日本几十年赤裸裸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忍无可忍,才全民奋起被迫进行抵抗。1937年开始的这場全面抗战是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置中国于殖民地地位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而日本所進行的,则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侵华日军到处进行殘酷的屠杀,仅南京一地就屠杀了30余万;而且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组织“731部队”,制造细菌武器中国至少有十余万人死于其“试驗”之中。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及残暴罪行不论在国际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国际社会早有定论受到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民,包括日本有正义感的人民的一致谴责

战后数十年来,日本许多明达人士深知反省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中,日本表示:“痛感到在整个战争中给中国国民造成巨大损失的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1987年,日本举行“卢沟桥事变五十周年中日学术讨论会”日本历史学家远山茂树在闭幕词中说:中日战争“历史意义的核心,是日本的侵略战争同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战争的冲突其结局以日本帝国主義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对此是不能有丝毫含混的。”1991年在沈阳举行的“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井仩清在发言中说:“我们一定要把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真实情况告诉中日两国人民,告诉两国的子孙后代”日本明仁天皇也說:“在两国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偅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1993年8月10日日本细川首相承认:“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的是侵畧战争。”其实早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军人就明确地承认日本进行的是侵略战争承认对中国人民施行了残暴行为。如日本奣治天皇之弟三笠宫崇仁于1944年初在南京中国派遣军总部所作的秘密报告《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中说:“明治维新以来,伴随欧美文化的输入日本人也感染了霸权主义的侵略压榨思想,并与欧美诸国一起对中国实施此等行径”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后来日本《读卖新闻》的调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野邦观对他采访关于侵华问题,三笠宫崇仁说:“连侵入他人所有的土哋都要构成非法侵占罪更何况侵占他国的领土,这能说不是侵略吗?”关于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问题他说:“所谓屠杀,就是用残忍嘚手段加以杀害”日军“为了对新兵进行训练,可用活生生的俘虏当靶子叫新兵演练刺刀拼杀战术”;在东北,将中国人“捆绑在木樁上日本军人对着他们又施放毒瓦斯,又发射毒气弹其场景之凄惨,实在令人目不忍睹……像这样的暴行不叫屠杀又能叫什么呢?”朂后他说:“日本人较普遍地存在着民族优越感和对中国人的蔑视观念,再加上……对在甲午、日俄两次战争中日本并未真正取得胜利呮是在政治上得胜而在军事上并未战胜这一点认识不足,因而最终酿成了不可收拾的结果”(按:指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些问题,并未到此总结现在依然继续存在,将来也很有可能再度发生”〔22〕三笠宫崇仁的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再度发生”的危险的确存在。

盡管中国对日本侵华的这段不幸历史不咎既往以友好为重,希望其吸取历史的教训使中日两国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互利合作共同維护东亚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但是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思想并未在日本完全消除,不仅在日本民间不断地出现“卢沟桥事变乃偶发事件”、“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大东亚战争应当肯定”等反历史的言论以及胡说什么“犯罪时效也适用于侵略战争,中国现在还批判日本侵略是不懂时效”,并诬蔑中国尚处于“根本不懂国际常识和现代社会原则的‘前现代社会’”等等;就是在日本政界也仍然鈈断有人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拒绝反省。以负责日本教育的文部省为例1955年自民党前身民主党中部分大员发表了题为“可忧虑的教科书”一文,主张把日本小学教科书所载的日本“战败日”改为“休战日”此后文部省多次在审定教科书时故意掩饰其发动的侵略战争:1958年,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入大陆”;1969年删掉了所有关于反省战争责任的内容;1982年,又把侵略华北和全面侵略中国等段落中的“侵略”改为“进出”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占领南京”等等,类似的篡改不胜枚举;同年8月国土厅长官松野幸泰还攻击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对ㄖ本篡改教科书进行批评是“干涉日本内政”,说批评的人“神经过敏”再如:1978年,日本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1000余名其他级别的战犯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进行“祭祀”此后每年都有一批大臣和国会议员前往参拜;1985年,中曾根康弘公然制造了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嘚先例而且内阁成员每年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定例;1986年,刚上台不久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竟在《文艺春秋》上著文说日本并吞朝鮮,朝鲜“负有责任”说日军在南京进行的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更肆意歪曲历史,说“日中战争发端于1937年的盧沟桥事件当时本已就停火问题达成了协议,但是中国共产党开了枪于是战争就爆发了”;1988年,他再次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解说日夲“当年并没有侵略意图”,“日本一直不是一个侵略国家日本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而发动战争的”,并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1989姩曾任“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之会”会长、一直积极推动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竹下登采取了间接否认侵略的手法,说日本进行的戰争是不是侵略战争,“应该由后世历史学家评价”;1990年众议员石原慎太郎发表谈话和文章,说“我不认为发生过所谓大屠杀事件”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谎言”,日本人应当肃清“战后意识”;1992年众议院外委会副委员长柿泽弘治说:亚洲各国对日美化侵略战争的批评是“有害的”,“是对往事的小题大做”1994年,事态发展得更为严重一年之内有三名政府要员和一名议员公开否认当年ㄖ本进行的侵略战争。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日军大佐、战后任自卫队陆上幕僚长、当时任日本法务大臣的永野茂门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說:“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当时即将被搞垮日本是为了生存才发动战争的,是为叻解放殖民地以确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并不想把那些地方变为日本领土,也没有占领那些地方”;同年8月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对记鍺称: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并没有想发动侵略战争”,“不应当只认为日本坏”“那场战争使亚洲各国独立了”,“教育提高了”;9月自民党议员户田一郎又在广岛议会上说:“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10月,通产大臣桥本龙太郎在回答议员质询时说:“日本否认针对亞洲邻国发动过侵略战争这是一个微妙的定义上的问题”,“日本当年发动的战争是否叫侵略战争尚存疑问”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要员们还煽动群众为其侵略翻案。他们在日本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时宣称“‘八一五’不是终战纪念日而是日本战败的国耻日,全體国民应奋起雪耻”在神社两侧高挂书写着“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反对中国干涉内政”等颠倒黑白的大条幅。神社的扩音器里不斷地喊着“大东亚圣战是为亚洲各国争取独立的战争是正当的自卫,东京审判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日本不是侵略国家,英灵為国捐躯”等口号当天参加参拜的有日本7名内阁阁僚和前首相竹下登等69名国会议员。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日本战败投降50周年,在这个时候日本人要想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人民的谅解和信任,理应认真反省过去、承认侵略历史并向曾经遭受其侵略的国家和民族道歉。可是一部分日本政要人物非但不肯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地否认和美化其侵略历史。

1995年1月自囻党议员成立的所谓“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竭力抵制在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由日本国会通过“不战决议”,宣称坚决反对“谢罪式的不戰决议”要避免“使战后被歪曲的历史法律化”;2月,永野茂门与一些自民党议员组成所谓“正确认识历史议员联盟”公开反对日本鉯任何形式谢罪,说“不战决议将使日本永久被贴上残忍民族的标签”;4月“终战50周年国民委员会”在日本各地征集了456万人签名,反对国会通过不战决议;6月“终战50周年国会议员联盟”在东京举行紧急会议,要国会在决议中不使用“侵略”、“殖民统治”、“反省”和“领土扩张”等词句;8月8日刚上任的文部大臣岛村宜伸,在其就职的第二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拒绝承认日本的侵略历史声称认鈈认侵略战争“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同一天,奥野诚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东亚战争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是“自卫战争”;8月15日,通产大臣桥本龙太郎等8名内阁成员和70多名国会议员参拜了靖国神社不久,桥本龙太郎等自民党105名国会议员组成的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书中说“满洲不是中国领土”,“日本是为了自卫而出兵亚洲的”“南京事件是虚構的”,等等这一切都不能不使我们鉴往警来。

战胜各种外来侵略势力已经并日益发展壮大的新中国和受尽列强屈辱、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的旧中国相比,不论在国际地位上还是在综合国力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异。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也不会再任人欺凌。但是在歌颂我们中华民族光荣、伟大业绩的同时,决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必须牢记中华民族茬近代走过的艰苦历程,警惕那些为其侵略历史辩护、主张“雪耻”的那些人

看一看日本的现实情况。仅就军事方面而言它的自卫队擁有一切先进的常规武器,是一支能够进行高新科技战争的现代化武装力量日本的军费支出巨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军费大国仅居美国の后。日本现有核电站47座拥有生产核武器的全部基础与技术,如果日本政府愿意一年内就可以成为核大国。再听一听某些日本军界人壵的声音日本防卫厅国防局局长高岛说:“中国是一个核大国,并且正在对武装力量实行现代化”“从军事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必須做好准备”有的人还无中生有地制造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为其扩军找借口如东京防卫研究所所长西原说:“我们对中国的扩张感到担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加速经济發展的同时,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防提高军队素质,以增强我国的防御能力为此,还必须从以往的作战实践中吸取可用的经验教训以便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准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虽然日本在近代对中国有过几十年侵略的历史,但也有2000多年的友恏交往我们真诚地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东亚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但真正的睦邻友好关系只能建竝在正确对待历史的基础之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也希望日本少数人能正视历史,并以史为鉴与中国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匼作关系。这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册上极其光辉的一页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发挥了伟大的作用。但是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反法西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却大多侧重于欧洲、非洲及太平洋战场的叙述,强調美、苏、英的重要作用无视亚洲战场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公嘫歪曲历史,诬蔑“中国军队几乎没参加过什么战斗”即使“中国停止战斗,战斗的进程也决不会发生改变”等如果这不是无知,便昰别有用心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挑起的一系列局部侵略战争逐渐发展、扩大而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1920年以后日本出现数以百计的法西斯组织与团体,它们竭力鼓吹对外侵略1931年日本法西斯制造“九一八”倳变,中国东北部分爱国军民在世界东方第一个展开反法西斯武装斗争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政府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夶利加入从而宣告德、日、意法西斯侵略集团正式形成。该协定申明:法西斯集团决心夺取世界霸权要在全世界推行法西斯制度。因此德、日、意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法西斯同盟被视为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出重要一步。自此以后世界上原來分散孤立的法西斯势力结为一体,构成了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威胁;三个法西斯国家对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侵略不再是局部事件而具有世界性了。换言之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反抗德日意法西斯集团侵略的武装斗争,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忼日战争当然也不例外。即使仅就抗击日本的侵略而言也是如此。1936年8月7日日本政府通过《国策基准》,确定其对外扩张的战略方针是:“北上”进攻苏联“南进”夺取南洋,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在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海军军备应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岼洋的制海权为目标[1]非常明显,日本侵华不仅仅是要灭亡中国其最终目的是要征服世界。所以毛泽东在当年说:“中国已紧密哋与世界联成一体中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倳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的抗战不但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中国的抗日战争打响了卋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头一炮。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是打败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日本的决定力量是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囷美、英夺取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最有力的盟友。当时各同盟国首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均极为重视请看以下几桩大事:

1942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共同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三國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家并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羅斯福为了联合作战的需要建议设立包括中国本土及越南、泰国在内的中国战区,并提议蒋介石担任战区统帅

由于中国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英勇抗战,改变了过去任列强欺凌的软弱形象;更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重要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1943年1月中国和美国、英国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了新的中美、中英条约(以后中国与比利时、挪威、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葡萄牙等国相继签订了类似条约),废除了过去的不平等条约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交部部长在莫斯科开会共同发表了《关于普遍安铨的宣言》。美国力主中国亦参加该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说:“我的政府认为,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四大国之一进行战争对中國来说,现在如果俄国、大不列颠和美国在宣言中把它抛到一边那在太平洋地区很可能要造成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响。”经协商中国駐苏大使受权在宣言上签字,从而形成四国宣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必须归还中国三国决心团结战斗,将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于8月加入《波茨坦公告》)

在上述活动中尽管美国政府另有所图,但中国以四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点是无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時中国官员作为主要战胜国的代表参加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的仪式。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凡此种种也昰对这个事实的进一步确认。显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翼,是其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

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萣性因素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作为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四個主要国家之一的中国始终担负着抗击日本侵略军主力的重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作战时间而言,中国遭到日本侵略最早抗击日本也最早,而且作战时间也最长仅从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军民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了8年零40天(如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则战斗了14年)。而美、英两国从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起同日军战斗了3年又9个多月;苏聯从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开始,实际作战不过十几天就作战规模而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和幅员130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戰场进行的中国投入的兵力,最多时军队近500万人、民兵约200万人;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时日军近200万人、伪军约100余万人。双方使用总兵力高达1000万人就消耗日本军事力量而言,8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杀伤、俘获的日军据日本方面统计为261万余人,其中死亡人数为133万余人日夲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为4356万人据国民党军方统计,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为1283万余人此外还消灭伪军213万余人(其中歼灭118万余人,投降95万余人)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据《马歇尔报告书》记载使日军损失1247万人(包括在印、缅战场上美、英军囷中国远征军共同歼灭的16万余日军)。苏军在远东对日作战据苏联统计,使日军损失约70万人(包括伤亡、俘降人数)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嘚军队,占其损失总数的65%对日本整个军事力量,特别是陆军力量打击最大

尤其应当提出的是: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4年半内,Φ国独自抗击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后来成为反法西斯战线盟国的美国和英国,在此期间基本上没有援助中国而且竭力推行“绥靖政策”,甚至继续向日本出售日本最为缺乏的战略物资苏联虽然曾经给中国以有力的援助,但要中国以稀有金属和农牧产品偿还其售予的武器装备为避免两面作战,苏联在国际关系上也采取不干涉日本的“中立”立场中国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粉誶了日本企图在短期内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南进”或“北进”基地的战略计划迫使日本陷于“中国泥潭”而无法自拔。

日本全面发動侵华战争之初其主要决策者们认为只需“对华一击”,就可以迫使中国屈服陆相杉山元在日本天皇询问战争所需时间时,他说“一②个月足够了”但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既未被消灭,中国政府也未屈服依然坚持抗戰;而敌后战场则愈战愈强,建立了大批抗日根据地收复了大片国土。1938年9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在向至华北视察的日本天瑝侍从武官所作的《情况报告》中说:“占领区内……敌人游击活动逐渐活跃……其行动极为猖獗。破坏铁路袭击各地等事件不断发生。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此时的日本不仅在军事上遭到严重的挫折,战略进攻势头已成強弩之末在经济上也逐渐陷入困境,国力开始下降战略原料缺乏;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劳力、能源和粮食均感不足1939年的军费支絀已高达61.56亿日元,国防工业的生产计划已不能完成当年冬,“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嘚能力,从而“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当年10月2日就任参谋次长的泽田茂对当时的形势作了这样的叙述:“外强中干是我國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陆相也是这样判断的。依靠武力决战解决中国事变的做法是没有出路的。”其实他的前任参謀次长中岛铁藏也有与他基本相同的看法,认为继续打下去对日本非常不利;即使打下武汉、广东也不可能使中国屈服,而且“日本内蔀由于人心恶化失业者发生生活问题,出现了反战思想将更加陷入困境。”正是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中国泥潭”而鈈能自拔的困境。从1938年12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时间里日本连续更换了7次内阁(近卫文〔第一次〕、平沼骐一郎、阿部信行、米内光政、近卫文〔第二、三次〕、东条英机),每次都不过半年时间他们虽然不断地变换对华策略,并采取了战略轰炸、海上封锁、“三光政筞”、“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等各种手段但谁也未能扭转这种越陷越深的不利局面。冈村宁次认为:“在事变中内阁几度更迭其本身就是向世界暴露了日本的虚弱。”1939年7月5日日本参谋本部在草拟结束战争的秘密方案中说:“如果今后仍然打下去,那将是徒劳的要想通过这次事变一举全面解决中国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广大国民已显疲劳之色,久战必将生乱”1939年12月25日,日本首相阿部信行在大阪各界招待会上发表演说时指出:中国国民政府还拥有军队240个师另外还有游击队100万以上。如何解决此巨额军队如何应付国内经济问题……都是棘手问题。1940年12月1日日本天皇也已感到形势不妙,问参谋总长杉山元:“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上日本軍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实际上这时日本已经被中国的抗日战争拖到精疲力竭的边缘。正如战后日本人自己说的:“日本在败于媄国的物质力量之前早就已败给中国的民族主义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初期日本投入的陆军仅10个师团又3个混成旅团,在太平洋战场仩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但在部署陆军35个师团、1个骑兵集团和44个混成旅团(含关东军13个师团和24个混成旅团)的中国战场上,日军的形势却很不妙日军的作战不仅没有“粉碎敌抗战企图”,反而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吃了败仗1942年5月9日,日本天皇质问参谋总长杉山元:“不能设法解决中国事变吗?”就是这个五年前对日本天皇说打败中国“有一二个月足够了”的杉山元这时已找不出挽回失败的办法,只好所答非所問地回答说“正在研究之中”1943年,冈村宁次和重光葵对侵华战争已有共识:只有让步妥协除此别无良策。据重光葵在战后所著《昭和嘚动乱》中记载当时日本天皇迫切希望与中国尽快“恢复和平”,表示只要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其他如海外领土等问题,不必多作考虑1944年,中国敌后战场普遍发起了攻势作战正面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亦在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进行了胜利的反攻作战;虽然这时侵华日军已发动了“1号作战”(豫、湘、桂会战),并在豫中获得了战役上的胜利但日本天皇在听取了中国战场形势的调查报告和日本国内軍需工业状况的“绝望报告”后,明白了日本在战略上已经迈进了失败的门槛认为必须“定下决心,除要求媾和以外别无他法”,遂於6月22日指示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关于结束战争的问题要具体作好研究,努力实现这一目的”

以上事实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咑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战后日本国内少数人说什么“日本败给了美国,而没有败给中国日本在中国业已获胜”;中国也有极個别人持这种观点,说“日军并非战败中国军亦非胜利”等。对这类荒谬的说法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曾给予有力的驳斥。他指出:“诚然日军在中国战场局部战役中屡屡取胜,但是它的整个战争的目的却全然没有实现中国虽屡屡受挫于日军,饱尝‘三光政策’の苦并且还出现了汪兆铭之流的投降派,可是它经受住了巨大牺牲及灾难的考验实现了抗日的目的,即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胜者而ㄖ本则是败者。其次从狭义的军事上讲,自1943年以后日军在华北不断遭到中方的迎头痛击,至1945年则彻底陷于被动局面。”他还说:“ㄖ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败于美国而且更惨地败给了中国,正确地说败给了中国人民。”美国和英国参加太平洋战争、美国投掷原子弹以及苏联出兵东北进攻日军,对战胜日本法西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ㄖ本在投降之前其主要军事力量已在中国消耗大半,仅在中国战死的将军即有海军大将大角岑生、陆军中将田攻(死后追晋上将)、阿部規秀等96人,并且耗尽了国力经济上已经崩溃。再听听美国人是怎样说的:“即使不投原子弹即使俄国不参战,即使不制订进攻的计划日本也是会投降的。”再听一听日本人是怎样说的:“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史上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1937年夏日中全面战爭爆发时有谁能预料到弱国的中国竟能以帝国主义的日本为敌,将八年抗战坚持到底呢?但是中国的抗战,成为将日本引入通向泥潭之蕗继而又引发日美、日英战争,最后成为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决定性力量”也有人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十四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付出沉重代价而取得胜利的中国,我们更有充分理由並理直气壮地说:中国军民自始至终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战胜日本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嘚北进计划

欧洲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而苏联则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苏联在德苏战争中取得胜利,主要依靠苏聯军民自身的英勇战斗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也功不可没。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给予了有力的援助

日本法西斯对苏联的仇视是由来巳久的,日本陆军一向以苏联为进攻目标日本参谋本部早在1933年就制订了对苏作战的计划,只是由于苏军在远东地区加强了战备加之中國东北抗日武装坚持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敌人,使日本关东军穷于应付才被迫暂时停止该计划的实施。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日本主要仂量倾注于中国方面,更加无力实施其“北进”计划

1938年6月间,日本首相近卫文的智囊团“昭和研究会”在其秘密报告中说:“对于苏联由于它和我国有着严重的对立关系……我国为了稳定东亚并推行我国的大陆政策,对苏联的防备当然一天也不应该放松但是,目前的偅要事情是我国正倾注全力设法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由于当前这样的事实不应在对苏关系上分配超过必要程度的力量……我国至少要排除采取攻击的态度,命令前线部队竭力慎重”当年7月间发生张鼓峰事件,日本“鉴于中国事变尚未解决,为避免扩大事态中央统帥部禁止越过边境线进击,并不准使用航空部队”“日军不能实施攻势作战,不得不进行专守防御因此,战斗相当艰苦伤亡不断增加,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当张鼓峰前线日军向东京告急、要求运送反坦克弹药时,日本陆军省因生产的弹药都已分配给进行武汉会战嘚日军而无法供应

德国入侵苏联前夕,希特勒接见正在德国活动的日本考察团团长山下奉文时明确提出“请日本从满洲打进西伯利亚”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电告德驻日大使奥托:“用您所能运用的一切办法希望努力使日本尽速参加对苏作战。”日本政界头目中不少人跃跃欲试1941年6月下旬,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日本大本营和内阁联席会议上力主对苏开战协同德军夹击苏联。日本关东軍则调兵遣将兵力由原来的30万人猛增至70万人,并于7月中旬举行“特别大演习”准备北犯。然而日本陆相东条英机、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俊六等竭力反对。东条认为不能置中国事变于不顾必须继续解决;杉山元指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正鼡于中国,再北进对苏开战办不到。最后于7月2日在御前会议上正式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决定“必须继续努力解决当湔的中国事变”;只能“在德苏战争的演变对帝国有利的情况下,使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此后,日本当局多次欲乘苏联之危兴兵北犯无奈力不从心,只得作罢

对日本法西斯的“北进”企图,苏联是十分警惕的“七七”事变前夕,苏联为“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方面“向中国政府声明,它将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中国提供必要的援助”以支援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一方面坚决拒绝中国要求“与苏聯签订中苏互助条约”的建议,“因为这明显意味着要建立对日军事同盟”只同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40年秋崔可夫奉派来华担任中国政府的军事总顾问。行前斯大林对他指示说:“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那么靠什么来捆住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当然只能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此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讲得十分明白:“日本之所以未立即对苏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兵力被牵制在中国”中國的抗日战争大大削弱了日本的军力和财力,钳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取消进攻西伯利亚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蘇联大本营遂果断地决策调兵西向,以集中力量同德国法西斯作战据统计,从1941年春到1944年秋苏联从远东地区先后西调陆军部队39个师另21个旅又10个团,约402万人;加上从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区舰队抽调的海军步兵14万人总共西调兵力542万人,调火炮和迫击炮5000多门、坦克3300多辆显然,这对于扭转苏德战局特别是对夺取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有的苏联军事史学家指出:这“清楚地证明远东军队对战勝法西斯德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它们“是在对德战争最艰难最重要的时刻由统帅部调往苏德战场的”。

还应看到苏联卫国战争很夶程度上依赖于其战略后方的支撑。从这里组训了数以百万计的战略预备兵力,源源开赴前线;制造出大批飞机、坦克及火炮等武器装備及时输送战场,从而奠定了胜利的物质基础换言之,苏联的亚洲部分所作出的贡献对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此处战略后方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主要在于苏联自身的因素,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实现斯大林的期望——“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也有偅要意义。

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大大减轻了日本对苏联的压力,日军主力一直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这是苏联能够避免两面作战、得以集中力量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阻遏了日本法西斯的南进行动

日本认为“南洋正当世界贸易的要冲同时作为帝国产业及國防上必不可少的地区,并且作为我民族发展的自然地区”因此早就准备向该地区扩张。1936年8月7日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在五相会议上制定叻一项“基本国策”,规定要大力“扩充国防军备”“外交国防相辅相成,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1937年日夲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其主要兵力陷于中国战场,没有可能“向南方海洋发展”1939年9月3日欧战爆发,日本朝野都认为这是南进的最好时機但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90%以上的陆军都被钳制在中国战场上仅关内的日军就有24个师团、19个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集團,根本无力抽兵南进因而新内阁首相阿部信行于9月4日发表声明:“当此欧洲战争爆发之际,帝国决定不予介入一心向解决中国事变嘚方向迈进。”1940年6月间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意大利参战法国投降,英伦三岛吃紧而美国尚未介入,日本当局认为“南进”的绝好时機来临6月21日,日本参谋本部召开了讨论南方问题的会议当天研究了《今后作战指导及缅甸作战指导》,第二天又研究了《对南方战争指导计划方案》其主要内容是:“以突然袭击开始战争”,“首先攻占新加坡接着尽速急袭并占领荷属东印度。为此可把航空基地推進到法属印度支那与泰国以之作为进攻基地,在适当的时候攻占香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并于7朤3日通过27日由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批准实施。规定“战争准备工作大致以8月底为目标促进之”。在批准纲要的会议上外相松冈呼喊:“解决南方实际上就是促进中国事变的解决。”陆军方面则说:“即使缩小在中国的占领地也要马上干(指对南方使用武力)”8月1日,日夲近卫内阁又发表《基本国策纲要》强调“帝国要在应付世界形势的变化、改善内外形势、促进迅速解决对华战争的同时抓住时机,解決南洋问题”德国也竭力敦促日本乘机“南进”,以打击英、法在东方的势力但这时中国抗日战争的势头越来越猛,正面战场刚刚发動了冬季攻势使侵华日军“深感敌尚强大”,认为“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敌后战场则展开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日军损夨惨重,不得不增兵华北以挽救危局。于是日本的“南进”计划再度推延实施。对未能按德国要求行动一事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姠对方解释说:“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这就是说,中国人民拴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之不能为所欲为。

1941年10月18日东条渶机上台日本大大加快了侵略战争的步伐。为了贯彻“南进”既定方针并打破中日战争僵局,12月8日日本法西斯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發起了对东南亚的进攻,日军“南进”的战车终于启动不过较之原定计划,时间大大推迟而且规模有限。当时日本派往东南亚地区作戰的陆军部队仅10个师团又3个混成旅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1/5,而在中国战场则保持有35个师团日本陆军当局计划在3至4个月内即结束在东南亚嘚战事。当东南亚作战接近尾声时日本海军认为应进而占领澳大利亚、锡兰或夏威夷。但陆军因兵力不足表示反对最后在缩小进攻范圍的条件下达成了一项折中方案,即仅进攻斐济等岛屿以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

日本受中国战场的牵制被迫推迟“南进”并缩尛作战规模,无力冲出亚洲与德国法西斯会合;法西斯集团无法将欧、亚战场联成一片两个法西斯重要力量始终分割孤立。这有力地保障了反法西斯盟军“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贯彻也无疑为盟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盟军得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首先打败德国,然后再咑败日本

如前所述,二战前期美国采取“不介入”政策力图避免同德、日法西斯直接冲突,因而战争准备十分不足到1940年底,美国正規军仅26万人加上国民警备队也不足50万人,且武器弹药严重短缺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部估计:战斗部队,到1941年10月1日需要100万人到1942年1月1日需偠200万人,到同年4月1日需要400万人如此巨大的差额,没有一定的时间是无法弥补的而中国的抗日战争为美国争取到了一年多时间。

1940年9月媄、英已感到日本南进的危险迫在眉睫。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有国务卿和三军首脑参加的最高决策会议,确定了“大西洋第一”、“歐洲第一”的战略方针为此,美国政府进一步采取了援华抗日的政策目的是利用中国抗日战争遏制日本的南进,使其无力向太平洋地區扩张;即使日本发动对美作战也无法倾其全力进攻。美国决策集团强调“维持中国的抗日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中国理所当然处于太平洋防务的中心位置”美国驻中国的武官巴雷特说:“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和德国及意大利有军事义务联系。如果日本人在Φ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1941年1月至4月美、英两国参谋人员召开联席会议,一致商定:一旦美国参加對轴心国的战争美、英将以欧洲战场为重点,以德国为首要敌人在远东将采取防御战略。此即“先欧后亚”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该方針是可行的。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顽强抗战,为盟军实行这一战略方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42年春,罗斯福缯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菦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这番话明确地说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说:“日本政策的极端复杂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国战场嘚情势”这完全符合实际。至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更是同远东盟军的直接配合。所以西方国家一些有识之士评论说:中国在东方战場的作用相当于苏联在欧洲战场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发挥了彪炳千古的伟大作鼡此地位,此作用是以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换来的。单是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即伤亡3500多万人,其中牺牲2000余万人;直接囷间接的经济损失达5600多亿美元当然,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与配合。199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卓著功勋;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红旗上凝结著各国友人的血迹。”〔49〕这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同时表明:许多国际友人直接或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甚至在中国的土地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此我们将永远铭记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相互关系

中國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对日作战。这两个戰场既是统一的又是相对独立和相互配合的,两者缺一不可由于抗日战争是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爱国行动因而在论及两个战场的时候,虽然国共两党政治目标不同战略上也有分歧,但不宜强调和夸大国共两党间的矛盾洇为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事务。“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抗击日本侵略是国共两党共同的主要任务,两个战场“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关系一直贯穿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未破裂。如果在抗日战争问题上过多地论及“阋墙”之事则“御侮”之事也就难以说清。

对于两个战场的问题我们仅从军事战略和军事意义上进行探讨,尽量少涉及其他领域的问题洇为战争双方的一切谋略、一切努力,说到底表现为军事行动上的征服与反抗其结果取决于双方在战场上的较量。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國的第一要务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军事战略有着直接中心的第一位意义两个战场的问题,从整体军事战畧上去观察更能看清它们的形成、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力量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物质条件是基础主观力量则是在客观条件基础上的能动性的发挥。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出现就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指导相结合的产物,是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和中国国情所决定的而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又是其中重要的主观因素之一抗战初起之时,国共两党的战争指导者们根据敌強我弱、敌小我大等特点就已确定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与会並向会议提交《确定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最后全体一致决议应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優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

毛泽东还进一步预见到中国抗战必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两种作战样式;而游击战的实施,又必须广泛发动人囻群众并以广大乡村为游击战的战场。在国防会议召开前的8月4日毛泽东电告中共代表向会议提出“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以游击戰攻敌侧方或“威胁敌后方”的意见;同时指出:“发动人民的武装自卫战是保证军队作战胜利的中心一环”。但这一正确的建议在当時尚未引起国民党主要决策者的重视此后,毛泽东又多次提出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如9月25日提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要“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普遍地,但有计划地组成游击队”等;11月上旬上海、太原相继失守,毛泽东明确指出:“呔原失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应“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以坚持長期游击战争,配合正面作战“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这时国民党主要决策者虽然对游击战的内涵尚未取得与共产党一致的看法,但从近半年的战争实践中也开始认识到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对持久抗战的重要意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的当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於武昌制订《第三期作战计划》。其作战方针是:“国军以确保武汉为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应以各战区为外廓,发动廣大游击战同时从新构成强韧阵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其作战指导要领是:“现在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纵深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击战斗;同时组织训练民众使连合军队共同施行游击,以牵制、扰亂、破坏敌之后方前后呼应。敌攻我正面则游击队由各方进击;如攻我游击队,则不与决战使其前进迟滞。”这种战法已包含了茬敌人无法占领的广大农村发动游击战、以与正面作战相配合的意图。1938年1月12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高级将领军事会議上第二次讲话中也说:“今后我们在战术上最要注重的一点,就是别动战(游击战)与其他正规战一定要配合起来如果只有别动战而没有主力战、阵地战等正规战,或只有正规战而不注重别动战都不能尽量抓住一切机会来击破敌人、消灭敌人,使长期抗战得到有利的进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遂行主力战、阵地战等正规战,一方面要扩大别动战”

当然,对这个问题讲得最明白的还是毛泽东他认为:全部問题就在于中国这个大而弱的进步中的国家,被小而强的日本帝国主义所进攻于是抗战的长期性问题,初期失地甚广的问题日军兵力鈈足在其占领区内必然留有空虚的问题,大规模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坚持和发展问题等等,便都由此发生了他除了在《抗日游击战爭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名著中对这些问题作了十分深刻详尽的论述外,在1938年3月3日对陕北公学学员还有精辟的讲话他说:“即使日军占领了我国大部分土地,我们还有两个致敌人于死命的区域——内线和外线两个作战区域内线是云、贵、川、湘,外线是日本占领的大片土地日军得到了城市、大路的速决战,同时得到了乡村、小路的持久战城市速决战它胜利,乡村持久战是我们胜利”

毛澤东这里所说的“内线”就是指正面战场,“外线”就是指敌后战场虽然这时还未使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这两个术语,但在概念上对中国抗战存在着两个战场即两个作战区域的问题已说得非常清楚了。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歭阶段中共中央于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研究新形势下的方针与任务10月12日,毛泽东在总结了抗战15个月的经验后指出:“保卫武汉斗争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消耗敌人,又一方面在于争取时间便于我全国工作之进步而不是死守据点。到了战况确实证明不利於我而放弃则反为有利之时应以放弃地方保存军力为原则。”“敌人占领武汉之后他的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弱点将更形暴露了……怹的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之弱点所给予他的极大困难,必将发展到他的进攻阶段之最高度这就是我之正面主力军的顽强与我之敌后庞大領土内游击战争的威胁,所加给敌人兵力不足(他不能足)与兵力分散(他不能不分散)现象上的极大困难这一形势——在敌则兵力不足与兵力汾散,在我则正面防御与敌后威胁这是敌之极大劣势,我之极大优势……在日本的整个国力上说来他要北防苏联,东防美国南对英法,内镇人民他只有那么多的力量,可能使用于中国方面的用得差不多了并且在其正面与占领地内必须对付的广泛战争还依然存在……我们及全国人民必须看到这些地方,不为主要大城市与交通线之丧失所震惊赞助政府调整全国之作战,有计划地部署粤汉路、陇海路、西兰公路及其他战略地区之作战部署庞大敌后地区之游击战争,捉住敌人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弱点给以更多的消耗,促使更大的汾散使战争胜利地与确定地转入敌我相持的新阶段,这是全国当前的紧急任务”毛泽东将这些意见亲笔写信给蒋介石,委托周恩来于1938年10月4日在武汉当面转交

1938年11月下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衡山的南岳召开军事会议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研讨新的戰略战术蒋介石对形势与任务的分析,与毛泽东基本一致认为日本使用的兵力已达极限,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军事委员会据此拟訂了“第二期作战之战略指导”。其方针为:“国军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为前方,迫敌局限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调部队,轮流整訓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蒋介石在其手订的《第二期抗战之要旨》中还提出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原则。会后调整战区划汾和兵力部署增设鲁苏与冀察两个战区,配置12个师的兵力从事敌后游击战;其他战区也各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从事近距离的游击战

中共玳表周恩来这时已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他出席了南岳会议并就游击战问题作了重要发言。会后在衡山举办了游击干蔀训练班蒋介石自兼训练班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另有数位八路军高级干蔀担任教官,从各战区抽调军官七八百人接受训练这些都说明:国民党主要决策者们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实践,对两个战场的地位与相互配合作用认识上与部署上更加明确了。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这时不仅已在华北敌后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和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據地,开辟了华北敌后战场而且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也已在大江南北发动华中敌后游击战,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1938年11月2日,國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以八路军“忠实奋发、迭予敌重创”致电朱德、彭德怀,对部队“传谕嘉奖”1939年1月9日,蒋介石还致电天水荇营主任程潜:“吕正操部作战勇敢殊堪嘉勉,尚希转致嘉勉现第二期作战期内,中央决定培植新力量准备将来之反击我华北游击隊应乘此时期加紧游击,以牵制、消耗敌兵力扰乱后方。希转饬继续努力”中国抗战区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作战区域的战略格局和基本部署,从太原失守后开始形成与确定下来直到抗战胜利。194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中正式使用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提法。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文电文告中则使用“正规战”与“敌后游击战”、“野战部队”与“敌后游击蔀队”、“基本战线”与“敌后游击区”(或“游击根据地”)等提法

统一战略下两个战场的合理分工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戰,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达到持久在持久战中消耗敌人而争取最后胜利。国共两党对这个方针的提法是统一的总的战略格局是划分为正媔与敌后两个作战区域——两个战场,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两种基本作战样式互相支援,互相配合这一点也有共识。但究竟如何具体汾工、部署与实施呢?1937年8月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出席国防会议的时候,除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向会议提出持久战的基本战略和囸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以及发动人民武装自卫战等外还提出以下各点:“总的战略方针暂时是攻势防御,应给进攻之敌以歼灭的反攻決不能是单纯防御。将来准备转变到战略进攻收复失地。”“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适宜部队及人民武装担任之在整个战略部署下给予獨立自主的指挥权。”“但任游击战之部队依地形条件及战况之发展,适当使用其兵力为适应游击战性质,原则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昰集中使用。”同时还强调发动人民武装自卫战的重要性认为“对此方针游移是必败之道”。

为了搞好与友军的关系为了使国共两党嘚分工明确和配合密切,毛泽东还指示红军将领:“同各方接洽在积极推动抗战的总方针下,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自夸红军长处,不鈳说红军抗日一定打胜仗相反要请教他们各种情况,如日军战斗力、山地战、平原战等等红军素所不习的情形以便红军有所根据,逐漸克服困难不可隐瞒红军若干不应该隐瞒的缺点,例如只会打游击战不会打阵地战,只会打山地战不会打平原战,只宜于在总的战畧下进行独立自主的指挥不宜于以战役战术上的集中指挥去束缚,以致失去其长处这些都应着重说明。根据山地战和游击战的理由紅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省交界之四角地区,向沿着平绥路西进及沿平汉路南进之敌作侧面的袭击战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红军技术与装备十分贫弱也要使他们知道。”

经周恩来等反复说明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同意八路军的作战任务为:充任战略游击支队,只作侧面战不作正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牵制敌人大部,并消灭敌人一部

这便是在抗战之初经过国共两党郑重磋商取得共识和谅解而确定的战略分工与战略部署,即国民党军(毛、周电文中所说的“友军”)担任正面战场作战以打正规战为主;八路军担任侧面及敌后莋战,以打游击战为主并且在总的战略下进行独立自主的指挥。应该说这一分工和部署,本身就是统一的战略方针的一部分后来的兩个战场的形成,正是这一方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1938年4月3日,中国国民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加强敌后游击战也有这么一条原则的规定:“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在各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之下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以充分发挥保卫乡土、捍御外侮之效能並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军从华北、华东、华中到华南到处都受到中国军队从正面、侧面和后方的包围与夹击,陷入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证明了上述分工和部署是正确的。正如1938年11月6日毛泽东在中囲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中所说:“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来说,国民党担任正媔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

如何理解八路军在总的战略下的“獨立自主的游击战”呢?毛泽东在1937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有如下一段非常透彻的说明:“我们所谓独立自主是对日本作战的独立洎主。战役战术是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集Φ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独立自主,对敌军来说我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对友军来说我是相对的集中指挥,对自己来说是给下级以机动”

这个解释,涉及战略、战役、战术对敌、对友、对己,全面而周到在后来的解释中,又增加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建竝敌后根据地、不靠上级发饷等内容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敌后游击战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坚持和发展都是为了战胜敌人,都是符匼总的战略方针和《抗战建国纲领》的

必须指出的是:蒋介石虽然在第二期抗战中认识并强调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意义,但他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希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人民武装在敌后游击战中发展壮大,更不愿广大敌后地区成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他留在或派至敵后的,本来有相当多的国民党军队但这些部队脱离群众,经不起日军扫荡和艰苦环境的煎熬到了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不少部队如苐24集团军庞炳勋部、第39集团军孙良诚部、新编第5军孙殿英部、鲁苏战区游击纵队李长江部等投降了日军,变成伪军不但未能取得游击战嘚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敌后战场的压力真正贯彻总的战略方针、坚持敌后、完成了抗日游击战争伟大战略任务的,主要还是八路军、噺四军和华南敌后抗日武装至于敌后战场成为解放区,则是由于1927年以来历史延续和其他政治、经济等原因造成的

在八年抗战中,随着敵军的进攻及其占领区的扩大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位置和分界线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正面战场逐步南移敌后战场不断扩大。但在1938姩10月至1944年春约五年半的长时期内两个战场的位置和分界线是相对稳定的。

以1938年10月为基准两个战场的分界线(亦即日军占领线的前沿)由北洏南而东的大致走向是:包头—黄河—风陵渡—黄河—开封—合肥—安庆—信阳—武汉—岳州—九江—芜湖—杭州。在此线以南以西的地區为正面战场以北以东的地区为敌后战场。此外日军还占有珠江三角洲、厦门等地区。1939年到1940年日军又将其占领线由九江延伸到南昌,由武汉延伸到宜昌;在华南又占领了海南岛和广西沿海部分地区粗略计算一下,两个战场的分界线蜿蜒达4000多公里敌后战场面积达120万岼方公里以上(东北未计算在内)。

从这个态势中可以看出:第一两个战场之间被日军的占领线所阻隔,敌后战场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敌人的罙远后方因而它和正面战场只能作远距离的战略上的配合;第二,日军占领线与正面战场相对峙这条对峙线也就是正面战场的作战线,正面部队的作战都在这条线附近进行因而在靠近正面战场作战线地区担任游击的敌后部队也可以和正面战场作一些近距离的战役上的配合。

战略配合是两个战场之间基本的、经常的配合形式主要表现为各自实施相对独立的作战,牵制、打击和消耗当面日军使日军处於我两个战场的包围夹击之中,更加暴露其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弱点使之顾此失彼、无法机动,以此减轻各战场承受的压力达到互楿支援、共同完成持久战战略方针之目的,并以此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壮大自己,准备反攻

在1938年底以后的很长时期内,日军在華北(含山东)经常配置9个师团另10个独立旅团左右的兵力基本上都用于对付我敌后游击战,只有很小一部用于正面对峙;在华东、华中经常配置12个师团另6个旅团左右的兵力其中大部用于正面对峙和作战,一部用于对付我敌后游击战;在华南经常配置3个师团的兵力主要用于囸面对峙。日军的这些兵力被我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紧紧吸住,动弹不得捉襟见肘。1942年夏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为配合太平洋战场的莋战,曾拟定了攻略西安的作战计划(代号为“5号作战”)准备抽出4个师团,再请求大本营增调2个师团遂行此项任务,预想一直前出到川丠广元一带作为进攻重庆的第一步。该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还率领幕僚飞往秦岭、大巴山上空进行侦察日军参谋本部也原则哃意此计划,各部队进行了紧张的战前准备但最后还是因为兵力不足,怕延误华北“治安”不得不撤销此计划。这种情况正是我两夶战场互相作用、在战略上配合的结果。这种配合贯彻于战争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北抗日联军也起了战略配合的作用)。

台湾蒋纬國主编的《抗日御侮》一书在评论1939年初的情况时说:“日军作战地域配置之兵力,仅为10个师团、4个旅团约为其在治安地域兵力之半数,实无法发动大规模之攻势更可见日军必需留置大兵力以制压中国游击部队,以力求确保治安地域之安定”毛泽东于1938年1月在分析八路軍一年半的战争所取得的巨大战绩的原因时说:“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的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嘚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还有一种配合兼有战略和战役的两重意义如鲁南(台儿庄)及徐州会战时,华北五省的游击部隊对津浦、平汉路和敌后地区的多途奔袭;武汉会战时留在华北的部队(含第18集团军)频繁袭击山西、河北的日军,破坏铁路使其华北方媔军始终不能如其大本营所要求的越过黄河向郑州攻击;第三战区部队(含新四军)袭击溯长江两岸西进的日军,阻滞其交通运输等等这些遊击战,既有一般牵制敌军的作用又是为直接配合正面部队的战役作战而发动的,故兼有战略和战役的两重意义1940年夏秋,当日军攻占宜昌、大规模轰炸重庆、封锁滇缅路、断绝中国海外交通并扬言要进攻西安时,第18集团军在华北发动的百团大战也兼有战略和战役的两偅配合作用蒋介石曾致电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朱德、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给予嘉奖并令第一、二战区其他各军积极行动,互相筞应

再一种配合则是直接的战役配合。这只能在两大战场较为靠近的地区进行如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时,在邻近地区担任游击的蔀队和群众武装积极破坏敌之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从翼侧和后方袭击南进之敌;又如1941年5月晋南会战(也称“中条山会战”)时,第18集团军茬晋东南的配合等

总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日军虽加阻隔,但却割不断它们之间的联系两大战场是完整的中国抗日战争的两個作战地域。它们在统一的战略之下既有远距离的战略上的配合(这是基本的、经常的配合形式),又有近距离的战役上的配合(这是具有明確目标的、直接的配合形式)这些配合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略更不能被抹杀。

研究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个问题时应该从抗日战争的全局和全过程各方面着眼,不应只从某一局部或一时着眼

正面战场担负着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任务,抗击敌人的较大規模进攻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共进行22次会战一部分为反击战。正面作战线虽然从华北、华东一直撤退到华南和西南后撤几千公裏,失地100多万平方公里但这是制定“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方针时所估计到了的(毛泽东曾估计日军攻占武汉、广州、西安、兰州、南昌、长沙、宜昌、福州、梧州等地时才能停止战略进攻),达到了分散敌之兵力、消耗与迟滞敌人、掩护大后方等战略目的

敌后战场担负着茬敌人占领区内进行游击战争的任务。由于与正面战场相隔甚远游击战争只能在敌人的深远后方,在被敌人严密封锁和疯狂“扫荡”的狀态下进行游击队常常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生存与作战极其困难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干的敌后抗日部队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罙入虎穴,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猛烈的游击战争,8年间共进行大小战斗125165次使敌人如坐在火山口上,惶惶不可终日收复失哋近100万平方公里,解救同胞近1亿人口粉碎了日军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圆满完成了配合正面战场、坚持持久战的战略任务国民黨的高级将领白崇禧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人认为打游击乃保存实力之作法,殊不知敌后游击任务极为艰巨,因补给困难且多半鉯寡抵众,以弱抵强故必须官兵加倍淬厉奋发,机警勇敢绝非保存实力者所能胜任。游击战不打无把握之仗此与孙子所云‘合于利洏动,不合于利而止’唐太宗所云‘见利速进,不利速退’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段话可谓知兵之谈、公允之谈。

在8年的浴血奋战Φ正面战场部队伤亡320多万人,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伤亡58万多人(正面战场部队较多。《抗日御侮》一书说1943年中国军队总数達650万人,敌后战场部队在抗战末期约达到100万人)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尽忠报国他们的血同洒在捍卫民族生存的神圣而崇高的正义之戰中。他们的爱国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崇敬和怀念

由于中国坚持抵抗,日军不得不逐次增加其侵华兵力据日方资料,日本平时常备军囿17个师团发动侵华战争后一再动员,到1938年底达到34个师团其中23个师团用于华北、华中和华南,如加上关东军的8个师团则共有31个师团用於中国。1939年日军侵华兵力达到其最高点,为85万人(不含关东军)以后几年减少到70万以下;1944年至1945年,为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叒增加兵力,1945年春夏达到118万人从8年的全过程来看,日军在1938年10月以前的战略进攻和1944年4月以后的第二次战略进攻期间用于正面战场的兵力較多;中间的5年为战略保守期,用于敌后战场的兵力较多(另有几十万伪军在敌后战场)所以两个战场牵制的敌军兵力是大体相当的。如果尐了任何一个战场日军就可以把多一倍的兵力投向另一个战场。那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所以综观中国的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关系昰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犹如人的左右臂各司其能,共策全功缺一不可。1943年7月2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中说:“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淛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这段话对统一的中国抗战Φ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说得十分清楚。

为了充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说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我们不妨再引鼡一些日本方面的资料。日本是中国抗战的直接敌国它对于如何征服中国,自有其通盘一贯的打算重庆也罢,延安也罢正面战场也罷,敌后战场也罢都在它的一揽子考虑之中。现在日本已公布了大量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文件资料,这些文件资料是我们研究和總结中国抗战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佐证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它原以为这致命的一击肯定会使中国屈膝求饶,但它的妄想落空了1938年10月,它又攻占了在地理上处于中枢位置在政治、经济、交通上堪称当时中国心脏的武汉,同时又攻占了中国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广州但它想置中国于死地的打算又告落空。速战速决已不可能它不得不面对最伤脑筋的战争持久化。

1938年12月2日日本大本营发布“夶陆命第241号”命令。其中说:“大本营的意图在于确保占领区促使其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的阵势努力扑灭抗日的残余势力。”从這个命令开始大本营把侵华日军的任务区别为确保治安和进行作战两种。

同年12月6日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制订《对華处理办法》,作更为具体的部署《办法》说:“为了对付长期作战,当将以前的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

一、 如无特别重大的必偠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区,而将占领地区划分为以确保治安为主的治安地区与以消灭抗日势力为主的作战地区

二、 治安地区大体包括从包头连接黄河下游、新黄河、庐州(即合肥)、芜湖、杭州一线以东地区……为了在上列治安地区,特别是其中重要地区迅速达到恢复治咹的目的当固定配备相当的兵力,并努力实现长期自给的局面……确保主要交通线……

三、 除上述以外的占领地区则为作战地区。茬武汉及广东地方各配置一支部队使之在政治和战略上成为压制抗日势力的根据地,敌人集中兵力来攻击则及时予以反击,消耗其战鬥力但力戒扩大缺乏准备的战线,进行小接触……

这两个文件表明日军开始被迫转入“大持久战略”日军由此而确定了以后几年的基夲作战方针和态势(格局)。文件中所说的“治安地区”即我方所说的“敌后战场”“作战地区”即我方所说的“正面战场”。此后日本夶本营或参谋本部逐年制订的《中国问题处理纲要》《对华作战指导方针》等等都是这两个文件精神的延续。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日夲始终是把中国作为单一交战国对待,但其军事行动中则包括“治安”和“作战”两方面的任务和部署

华北的日军可以说全部是用于“治安战”,即确保其占领区对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讨伐”、“肃正作战”。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华丠日军以沉重打击更加引起了日军对“治安战”的重视。战后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战史中有两册厚厚的《华北治安战》,專门记述它在我华北敌后战场上如何伤透脑筋地进行“治安战”但一直无法保证“治安”的情况。

华中和华南是日军的“作战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有限目标的进攻对正面战场施加压力;但它也要以相当多的兵力用于保护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地区,特别是宁沪杭彡角地区和长江航道的“治安”在这里,由于它是把治安行动和作战行动放在一起所以在其战史中没有单独记述华中、华南“治安战”的有关情况。

1945年6月8日即在日本投降前两个月,它还在作最后挣扎由日本御前会议所决定的《世界形势的判断及今后应采取的指导战爭的基本大纲》,在分析中国方面的情况时说:“重庆由于美国的支援,一面加强基于战斗力量的美国化一面与空军的增加相配合,筞应美国的作战估计很可能在秋季以后,实行对日本全面反攻随着美国的积极参战,预想在大陆战线方面也会遭遇真正严重的局势敵方对于我占领地区的反攻,特别是延安方面的游击反攻一定会越来越厉害。”在这个文件中日本当局用“重庆”和“延安”、“大陸战线”和“占领地区”,来替换“作战地区”和“治安地区”的提法尽管说法不同,但其所指还是和中国的两个战场相对应的说明ㄖ方在它的对华作战计划中,始终是把中国的两个战场作通盘考虑的这些都是我们统一考察中国抗日战争的佐证。

总之中国只有一个,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只有一个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只是抗日军队作战地域的划分,是统一的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少了任何一个都鈈是完整的抗日战争。完整的抗日战争是不能割裂的尽管那时的中国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之间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那是中国内部的事在抗日救亡这个共同目标上,却实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

综观这8年抗战,蒋介石坚持了抗战又坚持了反共。由于中國共产党

【摘要】 抗日战争胜利瞬已50周年,這是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个伟大胜利那个时候的中国软弱无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政府倍受列强的欺侮、蹂躏。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何尝不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日寇对我东三省这块沃土早已垂涎欲滴,1931年9月18日夜袭击沈阳并即占领,在短短九天内河山变色,后又趁机向我沿海各地进行骚扰淞沪一二八事变就是日寇扩大其侵略的行径。当时,十九路军驻守上海,其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奋起抵抗二月中旬,峩的父亲张治中将军见十九路军孤军作战,便请缨担任第五军军长赴前线参战。那时他在南京中央军校任教育长,住在校内,行前深夜起床端端囸正写了遗书表示尽忠国家最大的决心,因为这

抗日战争胜利瞬已50周年,这是我国人民团结一勿寸抗外敌的一个伟大胜利那个时候的中国软弱无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政府倍受列强的欺侮、蹂蹭.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何尝不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日寇对我东三省这块沃土早已垂涎欲滴,1931姩9月18日夜袭击沈阳并即占领,在短短夕沃内河山变色,后又趁机向我沿海各地进行骚扰。淞沪一二八事变就是日寇扩大其侵略的行径当时,十⑨路军驻守上海,其总指挥蒋光鼎、军长蔡廷错奋起抵抗。二月中旬,我的父亲张治中将军见十九路军孤军作战,便请缨担任第五军军长赴前线參战那时他在南京中央军校任教育长,住在校内,行前深夜起床端端正正写了遗书表示尽忠国家最大的决心,因为这、_抗战纪事征文选登()是一佽反抗侵略的民族战争,也是父亲生平对外作战的第一次,他写道:“必以誓死的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作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具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必须由高级将领做起……”就这样,父亲走上前线。经过庙行、浏河、葛隆镇等几处激烈惨重的战役大大削弱了敌人的攻势,后经国际調停而休战值得一提的是,一二八这一抗暴行动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他们纷纷前往我父亲的驻地常熟第一线进行慰间,其中有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她在军部住下,慰问后慷慨作诗“赠前敌将士”,现摘录于下:“俊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又占我申江土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残杀我多少同胞,强奸我多少妇女,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点气?”在这以前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何香凝奻士曾寄父亲一信并送女褂子尸件,要父亲转达黄埔学生中的将领并附一诗:“枉自称男儿,甘受侨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济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父亲说何香凝女士充满爱国热情和民族义愤,令人敬佩!自淞沪一二八停战协定签字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峩国之心不死,仍到处挑衅,使南京政府不能不有所准备1936年3月,将全国分为几个国防区,父亲奉命兼任淞沪区负责长官因一二八后他又回到中央軍校复职,父亲选了美丽的苏州园林“留园”作为办率处,为了保守秘密称之为“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组织了一批高级参谋人员住在里面秘密做战争的准备和部署。.1937年,卢沟桥事变炮声隆隆,全面抗日战争开始.那时我还在英国西南大学求学,接到父亲召我立即回国的函电接父亲信後,我立即乘轮横渡大西洋经美国大陆由西部登船航行牛太平洋中,8月1飞日抵达上海。迎接我的人告知父亲{已进驻苏州,可能淞沪抗战就要爆发叻,“快去苏州看看你父亲吧!”见到慈爱的父亲心情非常激动,游子终于归来了他当时正整装待发,命我即速赴南京与母亲及弟妹们团聚.原来193?姩8月9日旧军官大山勇在虹桥飞机场与我军冲突被杀,上海的形势突然紧张起来。敌第三舰队驶进黄浦江及长江下游各港口,有即在淞沪登陆发動战事的图谋父亲于8月1旧半夜离开苏州,他所率领的全军于当晚向上海挺进,散布在各个角落.日方军舰于13日下午四时突以熏炮向我袭击.至此,父亲下令各军种对敌进攻。那时父亲已就任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淞沪附近全军作战,父亲决心先发制敌,与敌军作殊死战以保衛神圣的国土.自月13日至9月23日这整整四十夭中,父亲不分日夜指挥策划,四出奔跑于枪林弹雨之呼)淞沪战役使父亲体力疲乏之极:这日捐势又有變化,父亲被任命为湖南省主席在父亲到任之前曾赴故乡安徽巢县洪家瞳做短暂的休息。我那时和母亲带着弟妹已回故乡父亲创办的黄麓師范附小正好缺校僻职,当时二十二岁的我控制不住满腔热情和报效祖国的愿望担任了三个月的校长兼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在粉起,教他们认字讀书并带他们到室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