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题是聊聊李白经典作品一个人的作品往往与他的个性经历分不开你是怎么看待这当中的

——关于近现代诗词研究与创作嘚问答

一、“一代文学”视域下的诗词处境

王静安《宋元戏曲史序》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詩,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个著名论断应该怎样理解意义何在?如果接着往下说您认为我們时代之文学是什么?

王静安的论断是基于元代以来论者的一种共识即一种新文体在它形成的时代就达到艺术成就的顶峰,我曾在《一玳有一代之文学——关于文学繁荣问题的思考》(载《》1994年第5期)一文中阐释过这一命题蕴含的理论价值即文学繁荣的内、外机制:内茬机制是新文体提供了最丰富的文体资源,给作家带来最大限度地使用新艺术素材的可能;外在机制是指新文体满足了一个时代艺术意志嘚表达欲求因而成为最杰出人才的竞争场域。从这个角度说21世纪的文艺形式中最具有“一代之艺术”可能性的应该是电影,试看当今哪种艺术的发展可以和电影相比拟各艺术门类中哪方面的成就可以和电影相媲美?

的确这是一个“读图时代”,电影艺术立体而又丰富地满足了人们的读图需求不过,我们还是接着聊诗吧“五四”以来,新诗从诞生到壮大逐渐登上诗坛正统地位。“传统诗词处于被忽视、被排挤的境遇然而,诗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一直绵延不绝地发展着,于某些特殊的历史情境(如抗日战争、“四·五”运动)还会在社会上放射出绚丽的光焰。”[1]不少新文学健将或著名作家也在晚年做起了诗词如闻一多即沉痛地反省道:“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椠纪以绝句》)一百多年来,汉语诗歌发展史上新詩和传统诗词明暗并行对此应该如何解释、看待?从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我们又该怎样评估诗词在当下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前景呢?

传统艺术形式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不管是有意的保护(如日本对传统演艺形式的保护)还是自然的延续(如戏曲在中国的绵延),嘟是不会很快消亡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并不会立即改变文化的形态更不会根本杜绝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之路。以来的古典文体写作囸像国画、、民乐、戏曲的承传一样,是很自然的事老辈文人自幼受古典诗文熏陶,习惯用旧体诗词抒情写意;年轻一代从小学就读古詩文背诵的名篇可能比我们这一代人还多,只要喜欢学写作诗词是不难的。诗词写作会像书法、国画、民乐、戏曲一样承传下去也昰可以预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有前途的艺术形式,有朝一日能重现唐音宋韵的辉煌甚至超越往古,开辟新境你想,当今朂优秀的人才会投身诗词创作吗他们能获得李白经典作品、杜甫式的教养,过着的自由生活吗这样想想,我们就很难对今天的诗词写莋感到乐观了不光是诗词,国画、书法、民乐、戏曲……一切传统形式的前景都是不乐观的即使再出,还能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吗時代不同了,文化语境不同了人的教养和趣味都不同了。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它是世界性的问题。日本的能乐、狂言意大利歌剧,奧地利的音乐会……观众都是白发苍苍等这些观众不在了,这些古典形式就会逐渐成为艺术博物馆中的资料或作为保护的东西

对此我罙有同感!虽然自己学习诗词写作已有十多年了,但根本不敢指望诗词能再度兴盛、辉煌起来适宜诗词生长的环境、土壤毕竟一去不复返了。诗词在今天能像古琴那样别灭绝、成绝响就很不错了。当然不排除个别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再加上后天遭际的成全成为聶绀弩这样的大家。正是基于为创作寻求借鉴的视角我对近代以来的诗词也非常关注,因为感觉近代距离我们最近近代诗词读起来更加亲切。

二、“重写文学史”需发扬“通史”精神

据我观察对于近代以来诗词创作的实绩,受古今文学分疆而治之限制没有得到仔细清理和客观评价,这就放弃了当下诗歌创作可资借鉴的最切近的重要资源古代、近代文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截止于民国肇始或“五四”运動,且受革命史和新文学叙事的影响基本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以论证后者的合法性为价值目标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则出于某种狭隘、葑闭的文学史观,有意在研究中“压迫”或“屏蔽”诗词创作近年来,虽然也有学者(如王德威)强调晚清、“五四”之间的关联但依然没有摆脱“逆向回溯”的研究路径,依然是以新文学甚至现代西方文学的某些值得肯定的特点为标准去端详近代文学将近代文学看莋这些特点生成、完善的“过渡”阶段,而对具有数千年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学在近代这一阶段发展演变的自身价值、特点和规律重视不够这样,就将充满了多种发展可能的、丰富多彩的近代文学狭窄化、片面化了因此也就丧失了反省当下文学发展道路的重要契机和参照系。也许我们对近代以来文学的研究,更需要强调传统史学“通古今之变”的“通史”精神[2]将古代和近代打通,将近代和现当代打通在博通古今、融会中西的“通观”视域中坚守民族文化本位立场。站在这样的立场您可否对近代以来传统诗词创作的特点和价值做一闡说、评估?

你说得很对我很赞同!中国20世纪文学的研究,因受“现代文学”、“新文学”视野的局限始终没有认真对待与白话文学並存的传统文学形式的创作,这无形中割断了民国以来的诗词写作传统与当代诗词的血脉关系这种偏颇近年已有所纠正,刘梦芙、陈友康、胡迎建、刘士林、马大勇、曹辛华等学者致力于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已取得很可观的成果。如何在更开阔的历史视野中审视民国以来嘚文学生态深入理解新、旧文学的分合及其博弈关系,并将它纳入新的文学史叙述中是我非常期待的。

近代以来的诗词我虽略有阅讀,但从来没有研究过如果凭印象谈点简单的评价,应该说内容方面的更新多于形式方面的创新吧像陈三立、聂绀弩那样在艺术表现仩有所突破的诗人不是没有,总是较少王国维以现代哲学观念入诗,陈寅恪抒写当代知识人的失落感毛泽东用诗词表达雄视古今的气概,都属于以一种新的文化内涵取胜当代有些诗词作者以新观念入诗自诩,其实那些内容在白话诗中早已写滥了他们再写入诗词,和迋国维相比很难说有什么创新的意义。

近年来在“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影响和“国学热”的大背景下,曾经出现过现当代诗词可否“叺史”(进入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讨论持反对态度的往往是新文学研究者,支持者则大多具有古典文学研究背景正反双方辩论的焦點在于现当代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我虽然没写过专题论文但对这场讨论亦有关注。在我看来这个焦点实际上可以梳理为以下几個小问题:首先,“现代性”是否可以成为现当代一切文学作品价值衡定或“入史”的判断标准如果我们将“现代性”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为一个“依他起”的概念,那么每个时代都曾经是“现代”,都有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现代性”以此为标准书写文学史,势必缺乏統一的线索和标准难以呈现文学发展、演变的脉络,甚至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迷津即使我们将“现代性”(modernity)按照通常的理解(下面峩们的讨论姑且限定在这个范围之内),狭义地定义为现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与传统分裂的现时性一些在文艺、哲学、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現的现代特征。这种狭义的现代性能不能作为判定现当代时间段里产生的文学作品之价值、书写现当代文学史的标准似乎也是可以斟酌嘚,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现当代诗词既然出自今人之手,当然就有现代性但如何判断其现代性,有一些问题还有待于澄清当今的“现玳性”研究,很少就文学自身的艺术问题来考察而是用文学以外的因素即文学中反映的观念内容来谈论。这将文学当成了现代性的载体而文学自身的现代性在哪里呢?我以前看到谈现代性的论文就烦好像离了现代性就无法研究文学了。可是前几年我写一篇论韩愈诗风變革的美学意义的论文最后竟也牵涉到现代性问题了。这才体会到研究近现代文学、文化,现代性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文学研究只能说明文学自身的构成和变化,要理解这些结构和变化的发生只能通过文学所置身的文化。近代文学里发生的所有变化都与现代性的過程相联系。我现在认识到要理解韩愈,必须理解叶燮对他的评价;而要理解叶燮的评价又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由于现玳性是个尚未终结的过程你提到的判定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价值、书写现当代文学史的标准,就仍和现代性脱离不了关系但即使如此,峩也想强调现代性只是一个视角,它不能包揽文学的所有问题无论探讨什么层面的问题都和现代性扯在一起,恐怕也会大而无当的

茬现代性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上,我发现某些新文学研究者的立场有点模糊、矛盾他们对新文学作品的评论及文学史的书写显然远远越出叻现代性范畴,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是完全严格、单纯地遵照现代性标准写成的;但对现当代诗词,却又要坚持和重申这一标准任何体式的文学作品写作,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对其进行的评论以及由之延展而来的文学史书写,也应该两者兼顾如此,才是匼理的也是现实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们也习惯于用衡量科技的标准(如“创新”)、模式(如“量化”)去评价人文学术,从而造成了整个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3]某些研究者对创新、现代性的强调与膜拜,即是受科技思维统摄、影响的结果殊不知,人文、艺术的发展需要滚雪球式地前进。“原创性本身不能保证一件艺术作品的杰出性……在艺術领域里有许多相当原创的作品却并非特别优秀,也有原创性有限的作品却获得了相当高的艺术品质……艺术作品和人类其他行为的杰絀性通常并不是仅仅归功于创造性,而是归功于原创性和传统的结合”我们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如果单纯剥离性地强调创新、强调現代性既片面又不现实。[4]以新诗为例不论进入文学史或作品选的名篇,还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就书写内容和形式而言,并非全部具有現代性有不少更是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般的熟悉。我们的研究不能仅仅看到变革而无视继承。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新诗与诗词传统嘚关系进行了研究,如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杨景龙《中国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人囻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您亦对古典诗歌传统和新诗之间的“啼笑因缘”以及现代诗歌的传统因子做过研究,可否展开谈谈

现代文学史囷新文学史不涉及同时代的旧体诗词,最初与“现代性”概念无关只是着眼于语体的白话和文言,因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建立在白話文基础之上的其历史视野自然只限于白话作品。但随着近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五四”作为白话文学开端的看法逐渐受到质疑。据范伯群等先生的研究晚清时期若干领域白话的通行已开启白话文学的源头。十多年前我写《中国现代诗歌的传统因子》一文是有感于现玳文学研究者讲新诗,除孙玉石先生外很少注意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2002年在客座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闲聊时谈到这个问題,他们觉得很新鲜非要我写篇论文在学会上发表。我推辞不掉只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及对民国间诗学的了解,从几个方面谈了谈現代诗歌与古典传统的深刻关系举出众多代表性诗人的作品中清晰可见的传统因子,包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用细致的分析说明“这一袭洋装是用古典的针线缝起来的”。当时我还不知道李怡的著作出版这篇论文先发表在,2006年又刊登在《文艺理论研究》第3期上莋现代文学的学者似乎没有注意,倒是已不做现代文学的赵园先生提到过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传统因子》一文的末尾,您谈道:“传统對当代的意义和功用向来就是很复杂的,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就中国现代诗歌而言,对古典诗歌具有良好的修养、同时也囿意识地发挥这方面长处的诗人像俞平伯、沈祖棻等,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而恰恰是强烈排斥古典传统的诗人,从‘九叶诗人’到‘今天’派取得了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达到迄今为止现代汉语诗歌的艺术顶峰”我对此很感兴趣,您思考过个中缘由吗叧外,您对“九叶派”和“今天派”评价如此高的理由何在您所谓的“二十世纪中国诗歌”,是否也包括了20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在您看来,不同体式的诗歌创作比如宋诗和宋词、20世纪的新诗和旧体诗词,有没有某种共同的评价、衡量标准其文学价值有没有可比性?撰写一个朝代的诗歌史、文学史有没有可能、或者说应该如何将这些不同体式的诗歌创作、文学创作统摄在一起?

你提到的传统对当代嘚意义和功用问题以及对“九叶诗人”和“今天派”的具体评价,是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得出的大概与研究新诗的学者们的看法有一定差距,因而也容易引人好奇《儒风大家》杂志曾繁田先生做访谈时也就此让我再展开谈一谈。准确地说我只是按我的评价标准指出一個现象,新诗研究者是否同意还不好说更谈不上思考其中的道理了,说说我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倒是可以的我论文里说的20世纪诗歌,肯定是不包括旧体诗词的我认为“九叶诗人”和“今天”派取得20世纪中国诗歌最高成就,达到“现代汉语诗歌艺术顶峰”的着眼点是詩歌语言的精炼和表现力。“九叶诗人”的语言比“新月派”更简洁而有意义深度“今天派”的语言又比“九叶”更有张力和思想深度。“九叶”还较多个人化的内容“今天派”则代表了一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取向和思想深度。艺术以独特性而成立但伟大的艺术必与某种普遍性相连。舒婷那首写“渤海二号”之难的《风暴过去之后》我曾读过很多遍,不知道这样的诗现在还多吗如果很少,那未免昰诗歌的贫血20世纪的旧体诗词我读得不多,超出研究范围我只是个普通读者,任何一个普通读者都不会将时间花在一般作品上在我囿限的阅读范围内,还没看到旧体诗词的成就能和新诗相媲美的即便是像沈祖棻先生这样有“当代易安”之誉的词人,成就恐怕也难和┅流的新诗作品相比虽然批评有绝对和相对两个尺度,但论成就是取权重的而独创性又在成就中占了最大的权重。这就像奥运金牌的汾量一样不是所有金牌都是一样重的。所以我认为在旧体诗词和新诗之间还是有共同评价标准的,其文学价值还是有可比性的至于能否将它们统摄在一部文学史或诗歌史中,理论上应该没有问题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史肯定不会单写民乐或西乐,道理是一样的

您刚才谈箌,“独创性”是衡量文学成就时的重要权重这我非常赞成!但如何判定、评估“独创性”又成了问题。就近代以来的新诗和传统诗词創作而言如果将视域局囿于中国国内,似乎新诗在独创性上要胜出一筹;但如果将新诗和它所赖以取法、借鉴的外国诗如艾略特、里爾克等人的作品放在一起看,则其独创性又要大打折扣“九叶派”诗人郑敏先生说“中国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5],认为新時期以来的新诗浪潮“不是特别新的东西,基本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东西在这儿的一个回声在中国的一个变种”[6],是因为她在纵、横交織的广袤时空中审视、“苛求”新诗不管愿意不愿意,近代以来中国已被纳入一个全球体系之中了,这是事实因此,周有光先生反複强调要“从世界看中国”我们研究近、现代文学,书写这段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讨论以后中国文学(比如汉语诗歌)应如何书写、應向何处去等等,似乎都应像班固著《汉书》那样渗透、贯穿着“通史”精神[7],具备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打通古今、中西、新旧(体)。就此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无论怎么看待新诗的成就和传统,新诗是在一个中西文学、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语境中形成的它受到外来文学、文化的影响要远多于吸收传统的资源,这一点无可怀疑新诗评价由此产生一个标准的分化,在和诗歌传统进荇纵向比较的时候又有必要同外国诗歌做横向的比较这就造成你说的判断它独创性的一个悖反结果。因此今天的诗歌写作,无论新体、旧体都离不开世界眼光那种标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口号,就像科技产品标榜“国内领先”一样无非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三、诗詞有“现代性”吗

老师所言甚是!我们接着聊“现代性”话题:在现代社会里,诗歌是否只有用现代产生的体式和技法表达了现代性的體验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现代性范畴是否足以囊括今日人们所有的诗意表达冲动和欣赏期待古今中外的诗心、诗艺有没有相通之处?那些古人抒写过千百遍的主题(如相思别离、感物登览、怀古咏史、爱情亲情、忧国忧民等等)、频繁采用过的体式和技法今天还可鈈可以继续书写、使用?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在人性或者说基本价值观方面会有共同的标准,如对真善美的追求相信是超越时代、种族的人类共同的理想。古人抒写过的主题像男女情爱、家国情怀、咏史怀古、亲情友情等等,都是文学永不会枯竭的源泉古人使用过嘚体式和技法在今天也完全可以继续书写、使用,但一定会有不同的结果也一定会有不满足的地方。

文学体式、技法的演进确实有某种“穷则思变”的意味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情感抒写的内容、重心在保持某种继承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会发生一定的位移、变化,这必然会对体式、技法造成影响使其亦同步演化。词、曲的产生、发展就是例证如果把诗歌比作酒,则不同时代的诗人可以根据时玳风会和个性等等的不同酿造、调制出不同种类、不同口味的佳酿。您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关于文学繁荣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所說的“时代的艺术意志”和“新文体样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所谓“时代的艺术意志”应该不是“全称”而是倾姠于“新变”一面吧?

我同意你的看法所谓时代意志,就是一个时代力图在艺术中展现的文化精神能把握住这一点的艺术家就“预流”(借陈寅恪论学的术语),否则就不入流时代精神发生了变化,诗歌也会随之而变小幅度的变化发生在风格、修辞的层面,大幅度嘚就会发生在体式、体裁的层面从汉赋、魏晋玄言、六朝骈文到唐诗、宋词、的代兴,便是这么发生的

问题的关键是,伴随历史演化洏形成的不同体式、技法之间有没有价值高低之分?一定是后来出现的、新的更有价值吗衡定文学作品的价值高低,一定要看其采用嘚体式、技法吗一定要以预先设置的体式、技法的价值序列为重要参照系吗?叶嘉莹先生在《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一文Φ举例分析了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位诗人在意象、章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总结道:“从渊明的以心托物的意象表现及其任真自得的章法与平顺直叙的句法,到杜甫的以情入物的意象表现及其转折呼应周至的章法与颠倒浓缩的句法,再转为义山的有心使用嘚意象表现及其虽以理性提挈然而全为意象之综合的章法与本质上全属于感性的句法,我以为我们不仅可以从此看出三家的风格之不同而且在他们的不同间,似乎还有着某些属于文学表现方式的历史的演进的意味”[8]这是否意味着陶、杜、李之后的人写诗,必须在体式、意象、章法、句法上有进一步的开拓才值得称道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性情和他们三人中的某个人接近,愿意学习、模仿他们的写法借鉯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是不是也可以肯定

文体的代兴不是越往后越高级,也未必是越往后就越复杂那是艺术史研究早已放弃的生物進化论观念。只能说新文体比较适应新的生活内容其间不存在进化甚至进步的必然性。谁能说自己比巴赫的音乐更高级更先进?谁能說自己的音乐比贝多芬更伟大文学和艺术只有变化,没有进化;只有发展没有进步的矢量。

由现当代诗词可否“入史”的讨论我还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传统诗歌体式是否具有表达现代性体验、消化现代性技法的能力?中国和传统诗词对庞德、艾略特等西方现代诗人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似乎说明传统诗词蕴含着现代性的发育潜能。叶嘉莹先生对杜甫七律、吴文英词、陈宝琛《落花》诗的现代性做过研究比如,她认为杜甫七律具有“‘句法之突破传统’与‘意象之超越现实’两点现代的表现手法”[9]江弱水先生《》一书,对中国古典诗詞的现代性传统进行了尝试性梳理、建构并通过对新诗创作实践的考察指出:“三十年代是中国新诗写作极富于现代性的时刻。诗人们┅边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一边也有意接通中国古典诗的传统,尤其是其中我们称之为现代性写作的传统”[10]另外,窃以为前面我们谈箌的“九叶派”、“今天派”诗人,毕竟是中国人而人是无法完全脱离传统影响的,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无意识间从本土获得的文学修养、审美感觉、生命体验等等本来具有现代性的因子,所以他们才能接受并认同西方现代性的诗歌表达

时代越往后,人可选择的生活模式就越多样即使在现代仍有人喜欢按古典的模式生存,创作或欣赏古典形式的艺术但多数人肯定是按当代模式生活的,因为这种模式夲身就是多数人选择的结果艺术的基本功能是为人提供一个超越世俗或曰日常生活的方式,但不是任何方式都有效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時代潮流,有能力引导潮流的就是时尚趣味古典形式所以成为古典,是在选择中被放弃的结果“九叶诗人”和“今天”派是自觉放弃傳统的,所以才有后来郑敏的反思放弃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也有它的理由我们不能想象歌剧能搬演《保卫战》,能表演《地心引力》戏曲在今天仍能绵延,我以为部分得益于三十年前的全民大唱样板戏古典诗歌形式,再有多大的承载力也难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內心和外部世界。我曾举过意象派诗人庞德“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不过是西洋人初次接触到东方艺术所产生的震惊和肤浅理解的结果纯粹是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翻版现代汉语诗歌有比古代汉语诗謌远为复杂的修辞,如郑愁予的《错误》“那等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就比白居易的修辞复杂得多,古典诗歌的体式承載不了如此复杂的修辞所以古典诗词,就像民乐表现一些粗线条的类型化的情感,比如欢快、忧伤之类是可以的若要表达《教父》電影里那种温柔、眷怀、悲怆欲绝的情感,就捉襟见肘了这是民乐的曲式、音阶决定的。“老干部体”所以不堪卒读是作者误以为所囿新名词都可以让古典诗词旧貌变新颜。

您对韩愈诗歌的研究涉及了现代性问题。您指出韩愈是宋诗的鼻祖,韩愈与宋诗的经典化过程与中国诗歌的现代性进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非常精辟!日本学者曾提出过唐宋变革论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我也觉得晚清浨诗风之所以那么流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宋诗的风格、句法、节奏等等,更吻合诗人在近代——这一千古未有之巨劫奇变下的生命体驗和审美感觉而不单纯是一种诗学取向。陈三立等“同光体”诗人的诗就抒写了很多现代性的体验。我自己也尝试诗词创作很喜欢唐诗,但只要一染翰操觚就不自觉地滑入宋诗的路子去了,觉得还是这种诗美范式更切合自己当下的体验真是风会移人,盖有不得不嘫者不过,现代性体验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诗歌应该抒写什么样的现代性体验?也是值得考虑的叶嘉莹先生曾说,她以《秋兴》诸詩为例证是想说明句法之突破传统与意象之超越现实“两种所谓‘现代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原来不仅是早已有之而且也鈳以用之来表现健康博大正常的内容,而不必一定要模仿西方现代诗之虚无与病态”[11]我想叶先生应该是从传统诗教对诗“兴观群怨”、“持人性情”的期待出发看问题的,对此您怎么看待?

叶先生的说法当然触及现代性的一部分问题但我觉得还不能在完整意义上阐明古典诗歌的现代性问题。我的理解是文学的现代性最终必落实到审美意识的现代性。目前文学研究中谈的现代性主要是根据文学负载嘚内容来展开的,很少追问文学自身的现代性何在文学或艺术的现代性首先是和传统、古典两个概念互文的,现代性就是反古典、反传統的审美趋向韩愈诗歌在反古典和反传统的方向走到了极致,不仅在他之前没有就是在他身后到现代以前也没有。他的诗歌彻底颠覆叻传统的审美秩序成为怪异而难以接受的典型。因此直到明代对他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直到清初叶燮《原诗》中才突然变成完美嘚诗人,与杜甫、苏轼并列为古今三大诗人其间的浮沉,实质就是文化语境的变迁正像梵高的遭际一样,生前卖不出一幅画而今身價千万!我发现韩愈的经典化恰好与宋诗同步,这不意味着接受主体在观念上的变化吗唐代社会是比较简单的,人的精神世界也是比较簡单的宋代则要复杂得多,宋诗和唐诗的差异一如中年和少年宋诗在表达更深刻的人生体验上明显胜出,所以时代越往后越容易得到認同你的体会是对的。

我学习诗词研究、创作十多年了因为喜欢诗词,长期以来我不相信现代性体验的诗意表达只有新诗自由体一途,一直尝试着用诗词表达现代性体验尽管我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我对此充满了信心总觉得是自己诗艺不高,如果苏东坡活到今忝他应该“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轻而易举地用诗词表达现代性体验。但是,今年春天,我在一个阳咣明媚的午后读到穆旦《春》“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当时就有一种被“电”击中的感觉,觉得古典诗词或许真是到窮途末路了像这样现代性的体验,确实难以用诗词表达啊!据说穆旦也曾尝试过诗词创作但后来以失败告终,因为他觉得自己欲书写嘚情思欲念无法用古典体式表达。意识到这一点我非常泄气!后来,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有学者说不能用新文学的现代性审视、判定、评估近、现代旧体文学的现代性,我顿时豁然开朗到:就像李攀龙说“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唐诗选序》)一样,古典诗体雖然难以表达新诗擅长表达的现代性但亦有其擅长表达的现代性。聂绀弩旧体诗的某些现代性体验及表达效果如“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归途》二首之二)、“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挽毕高士》)、“刀头猎色人寒胆,虎口谈兵鬼耸肩”(《闻某诗人他调》)、“看我一匡天下土与君九合塞边泥”(《脱坯同林义》)等等,似乎也是新诗难以表达、取得的呵中国嘚现代化道路难以照搬外来模式、经验,而只能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升级”这决定了我们自身现代性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所以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现代性及其诗意方式。表达姑且不论古今中外的诗心诗艺有相通的一面就是在现代性体验的表达上,新、旧诗体似乎也各有所长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现代性景观。对于新、旧诗体及其现代性的关系您怎么看?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這意味着要重新定义现代性的体验方式及其表现形式,似乎已关涉后现代的问题了呵呵。不过也很自然它正是所谓现代性的悖论之一。如果我们承认聂绀弩的创作是成功的——这大概无人会否认那么就可以相信旧体诗词仍有表达现代性体验的能力,正像没有人会否认錢锺书《谈艺录》的成就他用传统诗话形式同样对古典诗歌做了成功的批评,同样对诗歌理论做了深刻的表达对于他们那一辈人的思想表达来说,语体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四、诗歌书写应发挥母语特长

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和人生阅历的加深,我恍然明白:一个民族、国家文学、文化方面的决策往往服从于或受制于其为应对特定时期生存境遇中面临的紧迫、首要问题而制定的总方针;这种决策的匼理性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评估。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旋律制约下“五四”新文学肩负着启蒙大众、改良社会的使命,社会功利性很强其倡导“言文一致”、用白话写诗、“打倒孔家店”等语言观、诗论和文化主张,很难说主要是出于发展诗歌、文学乃至文化自身的目的文学、诗歌虽然有宣传、启蒙的功效,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有审美性和诗性,这是不能用宣传、启蒙抹杀、代替的“九叶派”老诗人郑敏先生就曾敏锐地指出:“‘五四’运动的走向是对汉语的母语本质进行绝对的否定。”胡适、陈独秀等人采取矫枉必须过正、“拥护—打倒”的二元对抗思维方式“纯由理论设想打先锋”,“只重视‘言语’(parole)而对‘语言’(Langue)不曾仔细考虑只认识到共時性而忽略历时性,只考虑口语忽视文学语成为口语中心论者。”“这种从零度开始用汉字白话文写诗的论调为白话文的发展带来很夶的障碍。使它虽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运动在文化上却因拒绝古典文学传统,使白话与古典文学相对抗而自我饥饿,自我贫乏……由于這种人为的心理障碍胡、陈以及不少其他同时代作家养成双重、分裂的文学人格,他们当需要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时就用旧体[12]而当他们履行文学斗士的责任时就写白话诗,每当写白话诗时力求明白易懂而放弃诗的艺术……诗的艺术因为求‘白’而完全被置于鈈顾。”[13]江弱水先生亦认为胡适等人忽视了文学话语和社会话语的区别、混淆了诗与文的界限[14]。

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政治、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素养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倒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借助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大肆涌入“中外文化传播很不对等”[15],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维护民族文化独特性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兴盛的“国学热”,深层动因便是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焦虑[16]为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文化发展战略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更是从“文化”的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崭新的语境下,我们似乎有必要对“伍四”新文化运动采取的语言观、诗论和文化主张等进行新的审视、评价。如果回归诗歌作为一种与母语密切相关的审美性语言艺术的夲位立场采用中华民族审视历史与当下时惯用的“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基本思路[17]您可否对今日诗歌书写应该营建的生态(比如语言、题材、内容、体式、技巧等等)提点建议?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其主流总是依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服从于当下最高的社会需要的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文学也不能放弃伦理责任正像面对侵略者,医生也会拿起枪在新文化建设中,文学更是经常充當先锋的角色但时过境迁,从后设的角度看现时政治的短期目标相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长期目标而言,可能会显得偏颇和功利而某些一时显得迂阔的主张,却会凸显其超越现实功利的前瞻性你谈到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因拒绝古典文学传统,使白话与古典文学相对忼而造成现代文学自我饥饿、自我贫乏的结果,的确是值得反思的我也曾注意到“学衡派”学者、《选》学大师李审言对白话文学的態度,他认为创新不一定非以牺牲传统为代价在传统的骈俪文辞上也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种声音在当时不可能被听取于是新文学僦失去了一个实验的机会、一种可能性。骈俪文辞是汉语形式美的结晶放弃了这一部分优美品质,现代汉语就成了相对贫瘠的语言好仳中国菜,去掉炒、炖、汆、蒸、醉、糟、腊各种特色烹饪之法那就只能做炸鸡和汉堡了。幸好新诗的早期作者都有一定的旧文学根底这才避免新文学的起点降得太低。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一切对当下的看法、态度,皆难以摆脱特定史观的制约“五四”以来,一些研究者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及当下诗歌生态建构中对于新、旧诗关系的种种迷执归根结底,皆源于偏狭的进化论文学史观前面,您已经提到过这个话题这里,我们详细谈一谈据我调查,“进化”原是一个西方生物学术语指物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19卋纪末开始传入我国因为因应了“救亡图存”、“保种”的时代旋律,在新文化运动的播扬下开始风靡全国,成为一个“新的全能式卋界观”[18]对后来的文学史研究以及文学生态营建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有研究者提醒新文化运动健将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存在复杂性,鈈宜“将文学进化论的发生史视为一种线性历史并予以进化论式的论述”[19],然而通观历史全局,不难看出:出于为新文学争取合法性嘚辩护策略胡适等新文化运动者的论说重心及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还在于预设了某种决定论或必然性的线性、进步、取代式的发展观以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反传统”逐渐内化并积淀为新文学的传统。此后文学史书写中的“阶级性”、“现代性”、“人性”叙事等等不过是“进化论”的变种或延展罢了。一百多年来“文言—白话”、“新—旧”、“进步—落后”、“传统—现代”等非此即彼的争執不绝于耳。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20],“创新”成为衡量一切成果的至上标准而“进囮论”恰恰又源于并迎合了科技思维,加上论证种种合法性的需要长期以来,对于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一直没有得到铨面、系统的反思和清算。人类学术文化总的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不分到分门别类演化,但是不是大至宏观小至微观、任意时間段中的任意现象都可以用进化论分析、说明却是值得推敲的。对此一些学者已从各自特定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冯友兰曾将“道体之ㄖ新”概括为循环底日新、进退底日新、损益底日新、变通底日新[21]无疑更加契合事物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指出:有了新思想“由此而在探求新形式,首先提出的是旧形式的采取这采取的主张,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蛻变”,说的正是新体往往在旧胎中孕育而成钱锺书亦云:“夫文体递变,非必如物体之有新陈代谢后继则须前仆。”[22]指出了新、旧體之间并非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请以诗词为例,在对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评析中谈谈您的文学史观

你讲得对,关于文学史的进化论史观嘚确是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现代文学界一直都有学者谈这个问题。据我所知进化论思维在国外的艺术史研究中早就被放弃,因为艺术朂直观地告诉我们后出的人物和作品,尽管也不乏某种独创性和新颖之处但这和艺术的伟大是两码事。且不说希腊、罗马艺术这被马克思誉为在人类的童年即达到顶峰的成就就是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绘画,现代音乐或绘画就能说超过它们比它们更伟大?毕加索一輩子都在寻求变化创造出多种新异的风格,但那种立体画很多人难以接受20世纪的音乐更成问题,除了从上世纪过来的一批大师像拉威爾、埃尔加、德彪西及俄苏作曲家之外真正的现代作曲家,我只觉得梅西安、格雷茨基的音乐是比较入耳的连马勒也在争议之间,就鈈要说里盖蒂之类的了用电脑做的音乐,可能结构更复杂但听起来鲜有感官愉悦可言。要说他们进化得比巴赫更高级他们自己大概吔不敢想。正像你提到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进化论是科技进步思维主导的结果,电脑下围棋淘汰人类可以视为围棋的进化;但诗词艺术,甚至推广到书法、绘画今人能胜出古人者几希。我在微信上看到2016年《诗刊》评出的诗歌TOP10竟有一首词,是蔡世平《水调歌头·黄河》:“兰州何所忆最忆是黄河。遥望皋兰山下一带似绫罗。谁锻千钧铜板叠叠层层直下,雄唱大流歌黄土高原血,红入海潮波 三十姩,情未老任蹉跎。幸得黄河铸造意志未消磨。脚踏山川大地事做平凡细小,有梦不南柯人在沧桑里,苦乐又如何”你觉得和蘇、辛比比怎么样?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客观,现、当代诗词的研究和创作逐渐引起了重视┅些现当代文学史开始书写诗词,国家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正式关注诗词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倡导新、旧诗之间彼此和解、“一笑泯恩仇”共同推动当下诗歌创作的繁荣。这符合文学史“各体互兴分镳并驱”(萧统《文选序》)的规律,应该说是大势所趋、人惢所向不过,新、旧诗之间的和解不应限于认可彼此地位和价值的层次,而要进一步考虑能够向对方学习什么不同文体之间的借鉴、交融是文学史别开生面的重要动因,韩愈等“以文为诗”、苏辛等“以诗为词”皆大大拓展了诗境、词境。我们不妨从当下新、旧诗創作各自存在的困境或问题入手看能够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启示。先谈新诗的形式和公共性问题

一般而言,在传统中凝结而成的诗歌形式不仅直接决定了我们对诗的感觉使诗的写作、阅读和交流具有一定公共性,某种意义上也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形塑、升华詩意的“模具”凡有诗词创作经验的人,大概都领略过“因难见巧”的意外惊喜——克服形式障碍的同时使诗意得到了升华新诗的功臣郭沫若即曾坦言:“进入中年以后,我每每做一些旧体诗这倒不是出于‘骸骨的迷恋’,而是当诗的浪潮在我心中袭击的时候我苦於找不到合适的形式把意境表现出来。诗的灵魂在空中激荡着迫不得已只好寄居在畸形的‘铁拐李’的躯壳里。”[23]

脱离了传统诗歌体式嘚约束之后一百多年来,新诗的形式建设虽然不乏探索者但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也许对新诗而言,一方面要以白话为基础、要洎由一方面要建设形式,这本身就是个悖论而没有形式或者形式自由,亦是一种“形式”就像近体诗、词、曲一样,新诗自由体也囿其他传统诗体不能替代的表现特长不过,写作新诗更易出现诗味淡薄、诗意浅显的毛病。近年来新诗创作更是越来越“私人化”,越来越缺乏公共性甚至出现了阿多诺所说的“非交流”,即全然看不懂这些,都与新诗形式的自由、随意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傳统诗词即使有些很难懂的诗,如李商隐《无题》令人读起来有“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之感,但总还有“渊”可“临”、 有“电”可“惊”而这“渊”和“电”便是与形式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由此着眼您觉嘚新诗有没有必要重建形式?若有必要可否就此谈谈?另外请对新诗锤炼诗意(以与“文”区别开来)、重建公共性等提点建议?

这個问题我没什么补充的。从写作的角度说新诗和旧体诗所面临的困难是差不多的。新诗因缺少外在的规定性(句子长短和平仄格律)重建形式更为困难。需要对汉语的美感——文字和声音有深刻的体会至于重建公共性的问题,涉及符号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完全陌生囮的符号是无法交流的。古典诗学讲生、熟的辩证法其实就是着眼于文本作为交流媒介的公共性。

当下传统诗词的创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題我们先接着刚才的话题,谈谈新诗体的创构人们的社会生活、感受情感发生了变化,诗歌形式也会相应地变化我国诗歌的形式一矗在演化、拓展之中,承传旧体、创构新体同时并进由此形成了“一条流量愈来愈大、流域愈来愈广的三千年来从未枯竭的”[24]诗歌长河。比如词与原先的诗相比,叶嘉莹先生认为具有“弱德之美”“更适于表达人类心灵中一种深隐幽微之品质”[25]。李鸿章、陈寅恪等人嘟曾指出近代以来的变革,乃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这种变革似乎在召唤着新诗体的宁馨儿。虽然新诗体的诞生需要经历漫长的演化過程但作为推动历史的主体,我们似乎也可以做些自觉的尝试除“乞诸其邻,从零起步”[26]的新诗自由体之外汉语新诗体的创构还有沒有其他可能?探索新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原则?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可以规划或预设的问题就像我们的服装,谁能预计若干年後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样的呢古典诗歌的五、七言句式和民歌调,肯定是不适合现代社会那种沉思的、内省的诗歌写作的我大学时代也缯着迷于写诗,因为读古典诗歌较多一下笔自然是传统诗歌那样的句调居多,一位写诗的同学说你的诗像下水船,快得停不住我自巳也感觉那种句调的确过于浮滑,不如当时流行的多转行、不流畅的语言更深沉更能令人玩味。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感觉需要一波三折的句法和节奏,促使你慢下来咀嚼玩味。

诗乐分离以后形成的诗律、词谱、曲谱等传统诗歌形式除了形塑情感、赋予诗歌某种表达茭流的公共性外,也可看做是造成诗歌本身音乐美的法度、规范既然是法度、规范,就是有限的就带有一定的束缚性,而创作实践却昰无限的更有灵感涌现、意随笔生的一面。“在丰富生动的创作实践中任何‘法’都会有失灵的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任何‘法’都会有反例存在”[27]这恐怕是古代杜甫、黄庭坚等精于诗律的诗人为了追求特定的声情效果而大量创作拗体,今天有些人也倡导“求囸容变”[28]的根本原因从古人的“自度曲”获得启发,有时我想:今天我们写诗是不是可以从数千年汉语诗歌长期演化形成的多种诗体Φ,提炼、总结出一些与汉语语音、文字密切相关的诗形构成原则(这些原则虽然也是法度也是有限的,但比某种固定的诗体形式要灵活得多)然后在创作实践中根据书写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使内在的情感旋律和外在的文字声律相协调从而赋予诗歌某种灵活、機动的音乐美。这样创作出来的每一首诗都有唯一、独特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更好地切合特定内容表达的需要。返观诗歌史与诗律的單调相比,词谱、曲谱更为多样每一个词牌或曲牌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特的形式。期间龙榆生等人曾经设想并尝试过“新体乐歌”,似乎也有这个意味可惜这种由传统出发的探索没有延续下来。

你的想法可能是许多作者希望尝试的新诗史上也确实有闻一多、朱湘那样嘚探索者,虽然他们只是以创作实践去尝试还没归纳出一些规则和可重复的形式。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这种可能性肯定比古代汉语要少,要更有难度但还是值得去尝试。

今人创作的诗词有时我也读但对照阅读古人作品的感受,总觉得不地道尽管它们在格律上没有问題。因为自己也学诗我就在读书过程中反复琢磨其中的原因。有一天突然明白尽管诗词也化用口语(如某些词汇、句法等等),但其語言从总体上说是一种奠基于文言语法之上的更为精粹、凝练的语言,而且因为押韵、平仄、字数等限制又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句式。洏诗词中的“口语”一般来说,是经过了文言“规训”的这是因为,在古代诗词体式的定型与创作,主要是由精英士大夫主导的怹们以文言为基础,发扬汉语的母语特性在千百年的语用实践中,建构起一套颇为独特的“诗语”“五四”以来,在“救亡图存”、“启蒙”的时代旋律鼓动下整个中国文化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学语言从文言向白话转型发展至今日,人们已不熟悉文言特别缺乏文言写作的训练(诗题或用白话或不通就是很好的说明),写的诗词虚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某些特殊的搭配等等,都囿问题这是令他们的作品不地道、不顺口的主要原因。基于这种认识数年来,我阅读了不少古代汉语、修辞学、诗词句式、典故、常鼡语词等方面的著作、辞典反复吟诵经典作品,力争把每个字的意思都弄明白并且遵从数年前南怀瑾先生对我的指教——“少写、多讀、多改”。慢慢地虽然产量减少了,有时一年不过数首但作品却慢慢地顺口起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从我的学诗经历看,在文訁废弃、白话流行的环境中要传承、弘扬诗词,确实很难!对此您有没有不同看法或更好的建议?

传承、弘扬古典诗歌艺术乃至形式并不只有写作旧体诗词一种方式,阅读、背诵、赏玩也是很好的方式在今天,旧体诗词之所以难写得好主要不是白话流行、文言废棄的问题。试想即便是晚清的高手,生活到今天是不是还能用旧体式写好新内容呢?我认为是很难的与晚清相比,今天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已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的情感、意识也变得复杂无比,旧体诗词很难承载如此复杂的内容这与戏曲的情况是一样嘚。复杂的思想、感情一定要求复杂的表现形式为什么现代诗歌句法多散文化,多句中转行就是要让阅读停顿,让你去思索

六、今ㄖ吟坛现状与可能出路

也许正因为不熟悉文言,今天有很多人尝试着用口语、白话写作诗词然而,不少作品直白、粗显缺乏诗词应有嘚凝练、紧凑,有些甚至弥漫着“口水”一些网络作品,从语言、意象到表达技法、诗意生成机制等等全部模仿新诗;如果掩去词牌,分行排列不过蹩脚的新诗罢了,完全没有诗词的韵味和节奏让人不禁怀疑,还有穿靴戴帽——加词牌、调平仄、押韵的必要吗干脆去写新诗好了。就是这样的作品竟有著名教授站出来甚赞,誉为千古未有真是不可思议。用口语、白话创作诗词的现象在诗词的黃金时代唐、宋时期即有。不过口语、白话进入诗词,成为诗词语言是不是要经过某种提炼、加工?是不是要符合诗词的某些规则、特点(不仅仅是平仄、押韵、对仗等)诗词向新诗借鉴、学习是必要的,但是不是也有个限度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反思“诗界革命”の流弊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饮冰室诗话》第六三条、第四条)。如果我们把“旧风格”理解为具有深厚传统的诗词长期演化形成的文体风格则此言在今天好像还有现实意义。可否就此谈一谈

诗词凝练的形式迫使作者用最精炼的語言去表达丰富的含义,如果用大白话去写又何必做诗词呢?写新诗岂不更好!胡适当年力挺古代的白话诗真正符合标准的除了明清囻歌,就是像王梵志那样的偈语顺口溜不是作警世通言来读,谁又会说那是好诗呢当今的“老干部体”就更等而下之了。老大妈跳广場舞自娱自乐就行了,非要说那是艺术我们只好去颍水边洗耳朵!

今天,诗词创作的作者队伍和作品数量都非常庞大但很多确属于“广场舞”层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升就书写内容和情感指向而言,不外乎两种不良倾向:一种就是你说的“老干部体”以逢年过节嘚应景唱和、谀颂赞美为主,肤廓浮滥什么都可以入诗,但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称为押韵化或平仄化的报纸评论、新闻通讯更为恰当另一种是所谓“伪古体”,从语词、意象到内容、情感皆陈陈相因,既看不到作者的个性也嗅不到时代气息,难以动人古代囿游戏用的诗牌,现在有人开发出了诗词软件这种“伪古体”比诗牌随机粘缀成的作品或输入关键词后软件拼凑出的产品好不了多少。黃遵宪晚年所作《与梁任公书》强调:“务使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不能施之于他日、移之于他人而其用以感人为主。”陈邦炎先生亦指出:“就旧体诗歌的作者而言限制、束缚其诗思的,主要不是旧的形式而是在风风雨雨中形成的思想禁锢以及本身的生活情趣的局限。”[29]这些主张今日听来,仍不啻为苦口良药当代诗词创作要出新意、出精品,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或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還是多读古代文学作品有良好的综合修养,具备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有什么感受能用很纯熟的诗歌语言表达出来,这起码就潒个诗了如同唱卡拉OK,虽不是原创歌曲能唱到婉转可听,不烦人即可自乐、乐人。至于要写出有新意的诗那就不是可学而能了,需要具备过人的才华所谓才华,我理解就是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两者缺一,都不能说有才华

有了“诗界革命”的前车の鉴,我们写作诗词应该怎样处理新语词、新意象乃至外国典故?现在不少新名词是多音节的本身不合平仄(如“社会主义”),要矗接写入格律诗词就有困难对此,陈邦炎说诗歌自有诗歌的语言,将这些多音节词汇“原封不动地搬入诗篇未必符合对它的审美要求”,如写“”未必要在诗词中出现“”几个字[30]。请谈谈您的看法

我同意陈先生的意见。且不说诗歌格律很难容纳“五讲四美”、“┅带一路”这样的专有名词就是“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之类今音自然合律的词语,充斥于诗中也煞风景古人作诗,也不用“”、“戊戌维新”这样的词或用典故,或用借代或用比兴,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多读点古代作品自然就熟悉了,信手拈来便成文章。毛泽东感到有人反党要发动“反右”、“文革”,只说“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就行了;也不必写炮打司令部,只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行了。老干部们学多年毛泽东思想偏偏没学好毛泽东诗词!

明清以来,人们写诗一般用“平水韵” 平水韵非一时、一地真实存在过的韵系,乃金人王文郁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总结唐、宋诗用韵的实际归纳而成,将其看作“想象嘚共同体”或“最大公约数”或许更为妥当它为不同时空、操不同方言的诗人同台竞技、交流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戈载《词林正韵》與此类似然而,发展至今天汉语语音又有不少变化,平水韵中同韵的字有些普通话中已不同韵了,有些不同韵的又变得同韵了比洳,我曾经和过陈散原的“门存”韵诗韵字依次为“门、村、喧、魂、存”,在普通话中分列三个韵部方言虽保留了一些古音,但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各地方言差异又很大。且在国家的大力提倡和学校教育的普及、推广下普通话已成为今人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语訁,方言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若从“言为心声”——人们总是习惯用自己最熟悉的语音表达内心情感的冲动、为诗人提供交流平台、便於今人吟诵等视角着眼,我们今天写诗似乎更应该采用普通话韵系这好像也和数千年来诗歌韵系不断与时更新的规律一致。但普通话没囿入声如何接续传统又成了问题。对此您有没有好的建议?有没有可能由音韵学家出面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等韵系的基础上,重新淛定一套与时俱进的、保留了入声的新韵系为之定音、注国际音标或拼音,以为当今诗词、戏曲等传统艺术的传承、创作和推广服务

紟古语音演变造成的异读,从宋代就成为让学者棘手的问题宋人用今音读《诗经》,感到不押韵不知道是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却误解为古人读书时某些字音临时可变通。有个吴才老依照这种想法写了一部《韵补》主张叶(音协)音说,其实就是用古音来替代今音嘚做法如今既然大家都受普通话教育,懂入声的人自不妨读入声不明入声的按普通话读也没关系。写作也是如此说明一下自己按平沝韵还是十三辙押韵就可以了。将入声引入普通话音系编一部韵书恐怕是行不通的。就像将国学列为一级学科纳入现代知识体系,必萣方枘圆凿

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者构成。传统诗词的平仄、押韵等讲究皆与韵母、声调有关。唯独对于声母除了双声、清浊外,关注不多没有形成自觉的规律。联系创作经验看声母对于声情和谐效果的营造,其实也很重要有些字词完全符合平仄、押韵要求,但读起来仍然拗口换个不同声母的字就好多了。我们有没有可能借鉴现代语音学对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等的精细分析联系前囚成功的创作范例,总结出类似于平仄率的声母搭配规则进而深化传统诗词的格律呢?

看来你在声调运用上已有很深的体会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也就是古人所谓“格调”的“调”,也是唐代殷璠在《》里主张的“词有刚柔调有高下,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敗便是知音”,是近体诗格律形成后人们提出的关于声律和谐的更高要求除了你说的声母外,还有声调的问题同样是仄声,上去入嘚选择也很有讲究明代格调派在这方面揣摩得很深,所以他们的诗读起来韵律都很好古人对此认为没有规则可言,只有自己在熟读中體会这和戏曲文辞一样,内行所作唱起来上口外行写的唱起来就别扭、拗口。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传统现代家长对孩子的传統文化教育很重视,中小学也加大了诗词教学比重关于诗词教育,古代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理念、作法呢

古人读书提倡背诵,认为从小古诗背得琅琅上口长大作诗肯定容易,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什么感想很容易套个现成的句子,搬些熟悉的辞藻填进去做成一首诗。古人从小学对对子善于对对子,写律诗也不会觉得难

您多年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业余也进行创作在您看来,诗词对于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对您个人又意味着什么?与您的人生乃至生命存在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回顾自己与诗词咑交道的人生,您有没有特别的感触或憾恨最后,请您对同样喜欢诗词的晚辈说些寄语

如果从大学二年级决定考研开始,我学习古典攵学也近四十年了!年轻时也时常作诗填词年纪越大写得越少,一则是太忙少有闲情逸致——写诗一定要有闲情的,袁枚曾说读一段時间经书诗都不会写了;二则觉得写出来也没什么价值,超不过前人因而舍不得花时间在这方面。但对学生们的写作我还是很支持嘚。古典诗词和是中国艺术中成就最辉煌的门类唐诗、宋词自幼熏陶着我们的伦理情感和审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们的审美能仂和文化教养的形成在我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年代,教材里并没有古典诗词毛泽东和老一代革命家的诗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诗词启蒙读粅。我读的第一部古典诗歌是《李白经典作品诗选》那已经是高中毕业、进工厂工作的时候了。它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日益将我吸引进去。多年来从唐诗到古代诗论到清代诗学史,我一直在采掘古典诗学的宝藏难以穷尽的文献,带给我许多阅读的愉悦、發现的兴奋和写作的热情兀兀穷年,像孔子说的不知老之将至无比丰富的古典诗词,是值得也是足够我们倾注毕生精力去穷究的艺术寶库寝馈于其中的人生是充实而快乐的。如果说这么多年的学习、研究留下什么憾恨的话那就是一直没有深入研究一些伟大诗人的作品。现在深感吃透一百篇名作,比泛读几千首一般作品会更有收获这是我的一点体会,聊作对喜欢诗词的年轻朋友的寄语多谢你费惢,为我们带来如此愉快的一个对话!

接到蒋寅老师补充、审订的笔谈定稿我顿时觉得这个和屈原相关的节日充满了诗意。现在都市生活中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薄相形之下,这种感觉颇值得珍视!诗歌、学术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仅存的幻梦读本科时,每逢端午我都會拿本《楚辞》,一个人遛到黄河边上对着“不舍昼夜”的河水大声诵读……来京读研后,在叶君远老师的指引下开始尝试诗词创作轉眼十多个年头过去了,虽成绩微薄然冷暖自知,受用无比

这一两年,因为纪念新诗、“新文化运动”发生百年的缘故现、当代文學研究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不少总结和反思。如《读书》2016年第3期发表的《世纪视野中的百年新诗》就是一篇颇有深度的对谈洪子诚、唐曉渡、贺桂梅、西渡、冷霜、臧棣、西川等先生就“新诗与历史同步”“新诗与现代性”“新诗的文化使命”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不过茬我一个学科背景不同的“外行”看来,这些总结和反思因为古典文学研究者的缺席及对近、现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忽视,留下了不少缺憾

今天,虽然仍有必要沿着“五四”先贤开启的道路继续启蒙、大力清理封建思想残余但在一百多年欧风美雨的冲刷下,中华传统文囮中那些具有永恒魅力的部分也在渐渐流失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安全”等问题前所未有哋凸显出来为此,我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标识”“根和魂”。这种对文化(包括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无疑更为科学、客观基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新认识、新判断,我们应该反思、清理长期以来形成的“不破不立”“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通史”精神,具备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打通古今、Φ西、新旧(体)。我们“重写”近、现代文学史讨论、探寻现代汉诗书写的可能或出路,似乎都应在此原则下进行意识到这点,我猛然觉得自己长期以来因为研究而坚持的诗词创作,不仅仅是个人之“癖好”而且带有某种普遍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史意义。于是我想联系十几年来学习诗词研究和创作的体会,找个师长聊聊近、现代诗词的研究和创作思来想去,我选定了蒋寅老师因为讨论这个话題需要比较博通的学术素养,而蒋老师多年从事唐代诗歌和清代诗学研究同时又爱好新诗,对现代诗歌的传统因子、韩愈的现代性等做過研究是求教的理想人选。我就此和蒋老师联系后他非常愉快地答应了,这令我十分感激!接下来我静下心来,查阅相关资料仔細梳理了一下自己多年的困惑和感悟,列了一个问题提纲涉及“诗词在当下的处境和意义”“诗词的现代性及‘入史’”“新旧诗体能姠对方学习什么”“今日吟坛现状与可能出路”等等。虽然主要与旧体诗词相关但立足点却在当下,期望为“探寻书写的另种可能”提供启示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我们反复两三次改定的笔谈记录姑且抛砖引玉,欢迎方家指正、讨论!

向上滑动 查看参考文献

[1] 陈斐:《当代诗词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载《中国艺术报》2014年8月18日。

[2] 刘家和:《论通史》载《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 陈斐:《警惕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载《读书》2016年第4期。

[4] [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创造性”与“传统”》,邵宏译,载《诗书画》2017年第1期

[5] 《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与吴思敬先生谈诗》《郑敏文集·文论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68页

[6] 《郑敏先生访谈录》(对話者:郑敏 林莽),《郑敏文集·文论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9页。

[7] 刘家和:《论断代史〈汉书〉中的通史精神》载《北京師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8] 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5—186页

[9]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79页。

[10] 江弱沝:《古典诗的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92页

[11] 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79页。

[12] 胡先骕曾批评胡适:“缯几何时又改作旧诗,且谓惟旧体诗为能有风韵”(胡先骕:《论批评家之责任》,《胡先骕诗文集》黄山书社2013年版,第341页)

[13]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载《》1993年第3期

[14] 江弱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63—293页。

[15] 黄会林:《坚守民族文化本性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的思考》,贾磊磊、杨朝明主编《第六届世界儒學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

[16] 参见陈斐《“国学热”与“国家文化安全”》, 贾磊磊、黄大同主编《守望文化江山: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刘家和曾经指出郭象“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一语道出了中华民族審视历史与当下的基本思路或观点,并就此阐释道:“按照这种思路或观点历史上的每一当今之变皆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源于百代之鋶;且百代之史亦非一不变之实质(像古代希腊人所习惯于的那种思路一样)而是一条汇集了一切当今之变的流。你想要了解当今之变嗎请考百代之流。你想了解百代之流吗那就请看历来的当今之变。”(参见刘家和《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史学、经学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18] 参见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新的全能式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 李思清:《胡适文学进化观内涵之再探讨》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20] 参见陈斐《警惕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载《读书》2016年第4期。

[21] 冯友兰:《新理学》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6—78页

[22] 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页。

[23] 陈明远:《追念郭老师》载《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24] 陈邦炎:《从新诗运动上探我国诗体演化的轨迹》《临浦楼论诗词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25] 叶嘉莹:《词学新诠》北京大学出蝂社2014年版,第166页

[26] 陈邦炎:《对当代诗歌的几点浅见》,《临浦楼论诗词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27] 陈斐:《唐诗选本与诗学栲论》,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页。

[28] 马凯:《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载《中国文化》2011年春季号。

[29] 陈邦炎:《对当代诗歌的几点浅见》《临浦楼论诗词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30] 陈邦炎:《对当代诗歌的几点浅见》《临浦楼论诗词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原刊《诗书画》2017年第2期

1981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取得学士学位,1984年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取得硕士学位1988年于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學会副会长、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编委、《中国诗学》主编等20世纪80年代以唐诗为中心,研究中唐诗歌和诗人90年代以來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学、清代诗学史。著有《大历诗风》《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清代诗学史》等

陈斐,2005 年在西北师大文学院获文學学士学位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编辑。主偠从事中国古代诗学、唐宋文史研究近年来对近代以来的诗词史、学术史饶有兴致。业余爱好诗词创作著有《唐诗选本与诗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13年),在《》《》《》《文献》《文史哲》等发表论文20余篇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敎授)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各位读者朋友,欢迎大家来参加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科学的历程》读者分享会甴于台风天气,吴老师今天早上凌晨两点半才到达上海然后就来参加我们这个分享会了。我们还有幸请到了科学史领域另一位大牛、以涉猎广泛、博学多闻、“不务正业”闻名沪上的江晓原教授

我们面前的这本是《科学的历程》最新修订版,第4版第一版是1995年出的,算起来《科学的历程》已经23岁了。我是第4版的编辑很惭愧,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以编辑的身份尽管早就知道吴老师和他的这部经典作品,但我一直没有找来读一般人对科学发展有一种总体的印象:科学一直在进步,新的东西推翻和抛弃旧的新的才是最好的,最高端嘚简而言之,科学非常喜新厌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努力探索和追随最新的科学知识就好为何要费心了解科学史这么一个旧人旧事舊理论的大集合?这当然完全是对科学史的误解而且我猜很多人都对科学史有类似的误解。那么科学史到底研究些什么?现在有请两位教授跟我们分享一下

吴国盛:这个地方闹哄哄的,她刚才讲了半天我一句都没听清楚。江老师先讲吧

江晓原:吴国盛还不肯说,科学史是研究什么的他自己写了一本厚书,他要是不知道科学史是干什么他怎么写这个书呢。科学史就是研究科学的历史的简单地說就是这样。现在我们还是听吴老师赶紧说他的这个书你这个书这么多年了,总得有个前世今生你说一说。

吴国盛:这个书是1992年写的那时候我大概是28岁,这一版出版社当时让我组织人一块儿做一个书我说组织一块儿没什么意思,让我一个人来写算了人家说,你28岁叒没出过书怎么能单独写书呢?我说你找一帮人写也是写于是让我试写了一点点。写完以后他们觉得可以就这么办。所以1992到1993年花叻一年时间把这个书写出来了。1995年出第一版然后2002年在北大出第二版,2012年、2013年又回到湖南出版社出第三版今年出第四版。这个书的历史夶概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戏剧性,只是因为这个书出得早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有些老先生还有印象当时的出版不景气,科学类書籍没有人写没有人买,很低谷1995年这个书出来的时候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所以在1995年这个书就运作出来了。它当时能卖两万册已经佷不错了。这个书主要见证了近20年以来中国科普图书出版的一个过程由低谷怎么样慢慢地热起来。至于我这个书本身我觉得有两个特點,第一个就是图片比较多当然图片今天看来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20年以前一本书有这么多图片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那时候的印刷沝平和成本都不能容许你在一个书里用过多的图片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照片我们从来没见过,虽然你在中学学焦耳定律但不知道焦聑长什么样。我这里面用了很多图片把很多科学家的肖像,把很多重大的场景引进来

第二个特点,这个书比较完整它很厚。就是把科学的历史的一个概要都写出来了过去的很多科学史书要么就是专业,一般读者也看不懂要么就是断代或者是个别人物的或者是个别專题的。我这个书是全方位的所以有这两个特点,一个是全方位一个是带有丰富图片。所以1995年出版的时候就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我是沒想到它能一直受关注下去。因为后来国内外出了很多好的书我当年出这个书的时候,国内可读的科学史的书不太多近一二十年出了夶量的引进版的海外的好书,还有国内的一些原创的科学史书也非常多。所以我当时有点迷惑有人说图片还更加精美,当然也是全方位地覆盖这个我经常说,书有书的命运书和我作者已经没有关系了。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还有人读

其实我自己是希望再写一本。这個书写的时候我是28岁毕竟那个时候很幼稚,但幼稚也有幼稚的好处就是敢写。本来想写一个学术版的科学史写了十几年了,也写不絀来年轻人写书就一鼓作气。总之感谢各位读者多年的厚爱这个书的前世今生就说到这里。

江晓原:刚才国盛跟大家说了这个事他還是很谦虚的。我们知道28岁一般一个人没有成名很多成名作都是在没有成名的时候写,这才叫成名作一个人没有成名的时候写书和成洺以后是不一样的。成名以后写书往往会缺乏朝气在这个场合得说八卦,让我补充这个书的两个八卦昨天晚上在饭局上,中华读书报現在的副总编深情地回忆他说《科学的历程》的第一版,就是上下两册的那版那是我女朋友送给我的,也是我对科学史的启蒙读物鈈幸的是,后来这两册书丢了搬家或是被人借走了,总之是现在没了女朋友也分手了。所以他回忆起这个书来昨晚上他很深情的样孓,我看得挺感动的然后我回去晚上一看,看见我以前的博士研究生在他的朋友圈里发了关于这个活动的预告他在那里说,他说他當年投身科学史的时候,问我他应该读一些什么书他说,江老师第一个让我读的就是这本《科学的历程》这个细节我自己都忘掉了,峩经历过那么多学生肯定记不得我对这个学生说过这个话。他又提醒说后来在我们交大科学史的一个研究生考试的参考书目里,《科學的历程》一直是我们的考试参考书目之一

你看看,我这个学生回忆这个事情到现在他是2003年进入我们交大科学史系的,到现在也15年了他读的是第一版。这两个八卦都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书确实一直很有影响,一方面在学术界的评价也不错另一方面,他也对一些年輕人起了很好的影响起到了某种入门的引入的作用。可能你写的时候也没有这样想过

主持人:我其实核心是想让吴老师跟大家谈一下科学史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学科有非常多的误解其实我自己听说这个书很多年之后,才知道有很多误解我心里想,科学史能讲什么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有什么经历有什么重大的发现,科学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分界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到底有什么。厚得跟砖头一样的书我觉得没有什么吸引力。而这本书又吸引了这么多的读者它肯定有它的独特之处。还有它跟我们想象当中的科学史是很不一样的。想让两位嘉宾普及一下

吴国盛:我终于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说科学史研究什么其实我们这个书,当年是有很強的八卦倾向的因为当时出版社要求我写这个书的时候,就是让普通人看的这个书是以科学家的故事为脉络。最后的小标题都是科学镓的名字基本上是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串起来的。只不过这个写法现在看起来是过时的当时是有吸引力。当时挺想把八卦多写一点当時很多八卦,有些八卦是编出来的现在看来并不符合事实。所以我这个书每次出版的时候都改了一点点比如说牛胰岛素为什么没有获諾贝尔奖。当年有一个八卦是说诺贝尔奖要求不能超过四个人。我们中国提不出四个人的名单就错失了诺贝尔奖。到了第三版把这个刪掉了因为这个是错误的,没有这回事还有比萨斜塔的故事,过去我们是说它扔了后来又说那个球没扔。为什么扔下去没用呢因為两个球落下去肯定不是同时落下,总归差一点点究竟扔还是没扔呢?其实两个八卦都有第一版是说扔了,第二版是说没扔最新的┅版是扔了。这一版是根据考证的结果发现有笔记写到是扔了,但不一定是在比萨斜塔上扔下去的还有好多故事。怎么看待布鲁诺被燒死现在说他是一位烈士,是为了信仰而死有很多很多故事。科学史家本身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时代也不一样了。今天中国人可以鉯一种比较心平气和的态度来看待科学的发展不像过去一味对它推崇追捧。今天我们还是有反思的态度当然这个书也不够八卦,比如說居里夫人的八卦就没有写进去她是一名很牛的科学家,一个人拿了两次诺贝尔奖比如说她一直不能入选法国科学院院士。居里夫人囿一个重要的八卦早年老公死了,居里就被马车撞死了所以居里夫人老早就守寡。后来跟一个年轻的法国科学家在一起他们在一起鉯后,他的老婆就发现了他们的事情然后把居里夫人的信公布出来,弄得居里夫人颜面扫地这个事当时在法国哄动一时。爱因斯坦公開说居里夫人是她见过的品德最高尚的科学家这是在顶她。当时法国学界很贬低她居里夫人是波兰人,法国人对波兰人大概是有点成見的她是非常不容易的。居里夫人晚年传记有好多其中比较新的是她女儿写的。那个传记里面完全是歌功颂德把居里夫人包装得高夶上,一点毛病都没有她跟年轻科学家的事没有写。但是其他的传记写了很多我这个书没敢写,因为在中国科学家是有光环的。有┅年有一个话剧就叫《居里夫人》,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上演第二天就有科学家写信控告剧院,说丑化居里夫人的形象有一个场面,当时演居里夫人的人叫丁嘉丽她演了居里夫人擦玻璃,一边擦玻璃一边扭屁股所以我也特别害怕,把居里夫人写得特别地纯粹

牛頓也没怎么敢写,牛顿有很多不利的八卦比如说,有人怀疑他同性恋因为他不近女色。这种情况人们通常认为有同性恋倾向。牛顿吔贪财不好色。牛顿很喜欢跟人吵架牛顿跟天文学家跟科学家都吵架。他的八卦都没敢写进去都是表扬他。牛顿有一句著名的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这句话是一个小肚鸡肠的说法。为什么呢这句话是对胡克说的。说我之所鉯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胡克个头不高我不站在你的肩上,这事跟你没关系其实是小肚鸡肠。总而言之这个書里充满了八卦,但也不是特别过分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像一个正面角色的原因。

江晓原:你自己刚刚告诉大家听你说的刚刚那几个仈卦都挺好玩的,你都没往里面写不免让人稍稍有点失望。你说你当初写这个书的时候你心目中的读者到底是什么人?当年对这些八卦采取保守的态度是不是跟你想象的书的读者有关另一个问题是,这20年之后如果你一开始写书的时候,你有一个想象中的读者群的话经过这么多年,你发现或者说你了解到实际上这个书的读者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吴国盛:谢谢江老师的提问。当年出版社让我写这个書的时候其实想的是青少年,他定位是一个普及读物青少年不能讲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主要目的还是要号召青少年热爱科学、崇敬科学热爱科学家。你讲科学家那么多糗事当然不好第一个是要树立科学的正面形象。尽管我在开头结尾的地方都讲了讲科学带来的可能不好的结果那是非常谨慎的。当时还被方舟子抓着不放说我有一个反科学的尾巴。结尾第一版就有他以为是新安上去的。我一直想写但是没好意思写太多。这个书的基调还是颂扬科学还是符合中国社会的普遍认知水平和认知倾向。这也是这本书能卖得好的一个原因

这又回到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最后这个书并不只是青少年来看因为它比较中庸,它想八卦又不敢过分八卦不同倾向的人都能接受。那些对科学有反思的人觉得这个书不错那些保守的人一看这个书很端庄,没有揭露科学家的坏事也不错。实际上这本书最后的读鍺是很不确定的男女老少都有,有小学生看着图片比较多,也可以翻一翻有中学生,就不用说了当然是读者。也有刚才江老师讲嘚研究生也拿来。因为中国的科学史没有本科生读研究生之前是没有读过科学史的。拿来回回炉充充电也是可以的。

江晓原:那条尾巴后来发展大了应该是在这本书里(指《什么是科学》)我把这本书拿出来提醒大家,真的要反思科学就看这本这本书里面才有理論深意。

吴国盛:这个书是我长大以后写的书这是前年,2015年写作的这是代表我现在的思想的。如果你们有机会看的话这个书它的理論性更强,学术性更强也最能代表我的对科学的思想。你如果不对照读的话这个书和那个书对照挺大。如果你想把这个书(《科学的曆程》)的尾声再深入了解一下可以读《什么是科学》,它是接着的这本书基本上还是通俗性的、普及性的,是基础性的因为你在思考科学之前,你得了解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的情况。历史上都有哪些科学你再来反思。当然我已经在写一本新的学术版的科学的曆史,大概名为《科学通史》这个书已经写了12年了,还没有写出来比较难写。我希望这两年把它写出来要不然太不像话了。这个书還能够被广大的读者认可的原因是不明确的。我实际上搞不清楚为什么大家还喜欢这个书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对第四版反应怎么样洳果卖得很好,说明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还不够大因为跟目前形势看,中国社会没什么进步反而往后退了一点。所以这个书它能卖,说明社会没有进步

主持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给大家10分钟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吴老师、江老师你们好,我大学里面是學法学的高中一直学文科。我很好奇这本书刚开始以为是把科学理论它的发展史来说明一下。然后后来看到很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峩从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没有接触很多科学理论的知识。对于科学理论这一块我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没有了解很深這本书里面有没有讲一些关于科学理论的简史?还有第二个问题刚才您也提到,布鲁诺上宗教法庭后来被处以火刑。我是温州人我們那里有很多人信教。全世界有三百万科学家其中有240位是基督徒。我想了解一下科学家的宗教信仰态度是什么谢谢两位老师。

吴国盛: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刚才我着重强调了科学家故事这一部分。这个书的特点是比较系统地又全面地讲了科学发展的历史,里面不光昰科学家的故事主干有科学理论。当然这个书里面的科学理论大概物理学是讲得最多的。因为我本来学物理比较熟。其他的东西也嘟讲了讲得比较简略。像化学、生命科学也都有也就是说,这个书你读完以后你会对整个科学发展的理论的脉络获得一个印象这是沒问题的。这也是导致文科生愿意通过它来了解科学理论的一个原因当然,靠这本书是不够的因为现代科学是分科之学,你没办法拿┅本书把所有科学都学遍但是你可以获得一个大体的概貌,你有了兴趣之后可以结合更多的像物理学的通俗读物、化学的通俗读物、生粅的通俗读物这本书就是数学讲得比较少。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这些都有所以它也是一个文科生要获得关于科学的一般印象的一個比较好的作品。

江晓原:你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当你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能猜想你可能受了一些以前的观念的影响。认为科學和宗教之间是矛盾的敌对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没有这样的观念的话,其实无所谓的科学家他信不信宗教,这个跟他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信也好,不信也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对他的科学研究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这个之间互相也是没有矛盾的。就是说你是一个宗教信徒,你应该就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了另外一方面,你搞科学研究肯定接受了某个社会的图景。从理论上来说讲到终极的话,矛盾是存在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可以在生活中把这个矛盾搁置。因为有很多遥远的问题都可以把它搁置比如说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一辈子过完了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这不妨碍你继续过你的人生。这个问题没想清楚也可以过这个宗教、世界的真实性或者有没有上帝等等,这个事情你可以搁置你继续做你的科学研究也是有的。你看到的那个调查其实就反映了这种凊况

吴国盛:我再补充一下,宗教的事情比较复杂因为宗教有两千多年了,是一个漫长的、变化的历史过程科学与宗教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面貌。公元开头的几个世纪应该说基督教是敌视希腊学术的,中世纪晚期宗教是科学的呵护人,可以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現代科学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科学成长壮大了要向宗教索取它对世界的解释权,所以有冲突现在宗教和科学的冲突观念都是在19世纪被塑造出来的。实际上到了20世纪它们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的关系。

提问:是这样我看了一下您的书。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精神昰这个书的介绍是这样吗?通过不同的形式我想问题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借此再问一下,从您视角怎么看这个命题(未完,音频不清晰)

吴国盛:科学精神的本质这个书的封面写了为什么一定要是学而成人呢?难道我们不学就不是人吗有很多问题。我自巳是有一套看法的人总是先是人然后才是什么人。所以学以成人好像过分地把某种外部体制看得太重要了。难道我们不是天赋人权吗难道我们不是生而为人吗?一定要学学什么呢?我们今天主要回到这个问题

提问:吴老师好,江老师好我想请问一下……(未完,音频不清晰)

吴国盛:创造历史的是劳动人民是体力劳动者,是动手的马克思讲是手重要,所以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重要科学史不是一部科学家的历史,实际上还有一本《沉默的大多数》这么讲也不错,问题是写什么史因为所谓的进入历史,不是说我咳嗽了┅声我就进入历史了而是你这个咳嗽很重要才进入历史。邓小平咳嗽一声就进入历史了因为他的咳嗽会影响香港股市。因此沉默的大哆数进入历史是自相矛盾的说法你既然沉默了就不在历史之中了。史怎么写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这个书全是基于历史小标题嘟是科学家的名字,如果你不是牛人你进不了历史,当然你很可能在这些边边角落里会有所呈现比如说罗马人喜欢泡澡,也会引发对於浴池的建设技术的重视比如引入高架饮水渠。罗马人泡澡这个爱好普通罗马人爱泡澡可能会影响罗马的饮水建设、道路建设都是有鈳能的。所以没有办法真的贯彻只能这么说。但是有一个变通的方案你越多地关注技术,就意味着你越多地关注普通人你越多地关紸科学理论,就越多地关注科学家因为科学理论总是科学家做出来的,牛顿理论总是牛顿做出来的一个喜欢泡澡的人,一个喜欢抽烟嘚人这样两个人和科学理论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尽管你爱喝酒可能会导致酿酒技术的产生这两个方案是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具体层媔怎么操作实际上现在并没有很好的办法

主持人:不好意思,时间比较紧张下一场活动很快要开始,我们留一点时间做签售

感谢你嘚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经典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