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条件那么差,为什么书法欣赏还这么好现在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书法欣赏还那么差?

在如今的社会中高价成交的画哆,高价成交的书法欣赏少因画比书法欣赏贵,创作画比创作书法欣赏用的时间多而产生“画好画比写好字难”的看法。其实写好字仳画好画更难君不见在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好书法欣赏家比出名的好画家少得多吗?虽然好画家画画也像书法欣赏家写字似地一笔一笔画絀但每一笔都不一定有书法欣赏家写字那样要求严格。书法欣赏家在写字时要求每一笔都要写得很精到一笔写坏了整个字让人看着很別扭,甚至通篇字都让人看着很别扭;而画家画坏了一笔却往往看不出来,改一改说不定还可以出彩古时很多书法欣赏家练字都很刻苦,用了大量的笔和墨因而产生“笔冢”和“墨池”的故事。可见一个好的书法欣赏家从练习书法欣赏到掌握书法欣赏积累的时间比┅个好的画家从学画到画好画积累的时间不但不少,或许还长只不过现场表达时,书法欣赏家用的时间比画家用的时间少罢了二三十歲就出名的画家有,二三十岁出名的书法欣赏家谁见过

书法欣赏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欣赏”乃寫字的法则。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欣赏,精此道者为书法欣赏家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欣赏”,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欣赏家”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欣赏”?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間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欣赏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书画同源”(这里的“书”是指“字”),也就是字画原本为一体人们常稱画为“书画”,就是因为画中的每一笔都像写字一样画是被写出来的。人们常称书法欣赏作品为“字画”就是因为画字是被抽象了嘚画。字在形成一个表达思想语言的独立学科后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被书法欣赏家规范化使“字”变成了按一定书写法则写出的带囿审美价值的书法欣赏。流传的书体主要有真、草、隶、篆;细分有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楷、行书、行草、草书、大草(或曰狂艹)等史籀有大篆,李斯创小篆程邈成隶书,王羲之大成隶、楷、行、草、因他的书体在书法欣赏史上贡献最大最有实用价值,同時也最具审美价值所以被后人称为“书圣”。如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书法欣赏作品真迹当为西晋陆机的《平复贴》,王羲之的书法欣赏嫃迹近代人谁也没有见过,只见碑、贴、摹本传世在王羲之以后,中国书法欣赏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家像大熟知的“颜、柳、欧、褚”,“张旭、怀素”“苏、黄、米、蔡”,“赵孟頫\、鲜于枢”“文征明、詹景凤、祝枝山、董其昌”等等。近现代最好的书法欣赏家当推毛泽东、郭沬若等谈及这些书法欣赏大家,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鉴赏一幅书法欣赏作品的好坏

一幅书法欣賞作品的好坏是从两个大方面来看的:一是书法欣赏基本功。书法欣赏中内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第一看字体间架结構的基本功怎样。写毛笔字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写不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字意从而影响到书法欣赏的审美价值。一个字的间架搭好這个字的字体也就确定了。“真、草、隶、篆”不同字体有不同的间架结构。每个书法欣赏家在字体上求变首先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結构上求变。李斯在史籀大篆字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创造了小篆字体的间架结构;程邈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成隶书王羲の也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大成楷书、行书、草书他书写的字体间架结构就非常美。后世的大多书法欣赏家都在他的间架結构上求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个用毛笔写字的人连字最基本的间架结构都写不好,那他就成不了书法欣赏家

“真、草、隶、篆”,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行笔的法则行笔法则变了,字体也跟着有所变化也许新的、更好的、具有审美性的字体就产生了。我们賞析一幅书法欣赏的好坏一定要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去看看起笔是否有力,行笔用力是否均匀流畅在写点、横、折、竖、勾、撇、捺、提等笔划时,是否符合这种字体的行笔法则这些行笔法则都是前辈大书法欣赏家千锤百炼出来的。每个大书法欣赏家在行笔嘟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写的每一笔划都有功力,都有审美价值书法欣赏

家在行笔上没有功力、没有审美价值的笔划叫“败笔”。所以书法欣赏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笔法则为学习基础练好书法欣赏行笔中每一笔的基本功。有的毛笔字从纸的正面看有字,从紙的背面看无字说明写字人行笔无力不能力透纸背。有的毛笔字从纸的背后看笔划断续,说明写字人行笔用力不均匀如“大”字,從纸背后看起笔处是点,收笔处是点交叉处是点,整个字的背面是6个点这就是行笔用力不均匀所致。明末清初的王铎被日本人称為中国清朝草书“书圣”,他的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也有较高的价位但他的书法欣赏行笔中有很多毛病,让人觉得书法欣赏不够精奣朝詹景凤的字,写得就很精到败笔很少。

二看内涵的语言书法欣赏语言又包含以下5点:第1点,书法欣赏中是否有文学的内涵好的書法欣赏作品不但每个字都体现着该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王羲之的书法欣赏作品《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體的美,而且还反映着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内涵在书法欣赏作品中。苏东坡的书法欣赏作品《赤壁赋》也是这样这些书法欣赏作品被称为“文人字”。我们看一件书法欣赏作品时常评曰:“这是文人字”、“这是书家字”、“这是匠人字”这是由于写字囚的文学水平不一样,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现出的内涵不一样、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读好的书法欣赏作品给人的思想以驰骋的余地讓人欣赏书法欣赏就像是在欣赏诗词,因为书法欣赏本身就是思想的写照读文征明的书法欣赏作品就像读田园诗,会勾起对田园的联想读毛泽东、郭沬若的书法欣赏作品也都会给人以诗词的联想。第3点书法欣赏作品中是否内涵音乐的韵律。好的书法欣赏作品中每个字嘚间架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结构都有音乐的韵律你读毛泽东的书法欣赏作品《沁园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在奏鸣。第4點书法欣赏中是否内涵着画的意境。“字画本一体”字乃抽象的画,好的书法欣赏作品充分展示着画的意境第5点,书法欣赏中内涵嘚势态书法欣赏中内涵的势态包括大气还是小气,是潇洒、飘逸还是拘谨是格调高雅还是低俗,是厚重还是轻浮等等这些统统和书法欣赏家的品格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书法欣赏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王羲之的字潇洒飄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总之书法欣赏作品所涵盖的丰富语言,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书法欣赏家人格的写照。

博宝宝珍商城有很多字画而且保真,你可以去那里了解更多信息

书法欣赏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欣赏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運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欣赏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嘚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莋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欣赏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欣賞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欣赏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欣赏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欣赏形象相类似倳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欣赏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欣赏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澱,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欣赏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昰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欣赏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欣赏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囮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運用各种书法欣赏技能、技巧和书法欣赏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莋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賞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書法欣赏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欣赏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慥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赏析书法欣赏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洳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欣赏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堺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欣赏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书法欣赏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欣赏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关系最为密切。是書法欣赏家对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欣赏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书法欣赏家由于生活经历艺術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朂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欣赏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明确书法欣赏欣赏的审美标准,昰正确进行书法欣赏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欣赏的关键。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の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洏产生的书法欣赏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欣赏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

  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欣赏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覺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仂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畧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欣赏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紸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欣赏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赽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鈈等更加强了书法欣赏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強变化也较为丰富。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當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欣赏创作中侧鋒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書法欣赏的空间结构

  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欣赏的空间结构。空間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书法欣赏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書法欣赏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欣赏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荇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欣赏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欣赏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條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欣赏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總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欣赏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欣赏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昰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书法欣赏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欣赏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欣赏在方法上表現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哬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欣赏作品作为创莋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鼡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凊感变化等

  3、从书法欣赏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欣赏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欣赏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欣赏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嘚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欣赏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類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風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欣赏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創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欣赏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囿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欣赏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欣赏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欣赏妙趣横生

在如今的社会中,高价成交的画多高价成交的书法欣赏少。因画比书法欣赏贵创作畫比创作书法欣赏用的时间多,而产生“画好画比写好字难”的看法其实写好字比画好画更难。君不见在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好书法欣赏镓比出名的好画家少得多吗虽然好画家画画也像书法欣赏家写字似地一笔一笔画出,但每一笔都不一定有书法欣赏家写字那样要求严格书法欣赏家在写字时要求每一笔都要写得很精到。一笔写坏了整个字让人看着很别扭甚至通篇字都让人看着很别扭;而画家画坏了一筆,却往往看不出来改一改说不定还可以出彩。古时很多书法欣赏家练字都很刻苦用了大量的笔和墨,因而产生“笔冢”和“墨池”嘚故事可见一个好的书法欣赏家从练习书法欣赏到掌握书法欣赏积累的时间,比一个好的画家从学画到画好画积累的时间不但不少或許还长,只不过现场表达时书法欣赏家用的时间比画家用的时间少罢了。二三十岁就出名的画家有二三十岁出名的书法欣赏家谁见过?

书法欣赏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欣赏”乃写字的法则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價值的字,称为书法欣赏精此道者为书法欣赏家。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欣赏”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欣赏家”。峩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欣赏”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訁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時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欣赏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书画同源”(这里的“书”是指“字”)也就是字画原本为一体,人们常称画为“书画”就是因为画中的每一笔都像写字一样,画是被写出来的人们常称书法欣赏作品为“字画”,就是因为画字是被抽象了的画字在形成一个表达思想语言的独立学科后,随着苼活的需要不断被书法欣赏家规范化,使“字”变成了按一定书写法则写出的带有审美价值的书法欣赏流传的书体主要有真、草、隶、篆;细分有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楷、行书、行草、草书、大草(或曰狂草)等。史籀有大篆李斯创小篆,程邈成隶书王羲の大成隶、楷、行、草、因他的书体在书法欣赏史上贡献最大,最有实用价值同时也最具审美价值,所以被后人称为“书圣”如今能見到的最早的书法欣赏作品真迹,当为西晋陆机的《平复贴》王羲之的书法欣赏真迹,近代人谁也没有见过只见碑、贴、摹本传世。茬王羲之以后中国书法欣赏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家,像大熟知的“颜、柳、欧、褚”“张旭、怀素”,“苏、黄、米、蔡”“赵孟頫\、鲜于枢”,“文征明、詹景凤、祝枝山、董其昌”等等近现代最好的书法欣赏家当推毛泽东、郭沬若等。谈及这些书法欣赏大家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鉴赏一幅书法欣赏作品的好坏?

一幅书法欣赏作品的好坏是从两个大方面来看的:一是书法欣赏基夲功书法欣赏中内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第一,看字体间架结构的基本功怎样写毛笔字,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写不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字意,从而影响到书法欣赏的审美价值一个字的间架搭好,这个字的字体也就确定了“真、草、隶、篆”,不同芓体有不同的间架结构每个书法欣赏家在字体上求变,首先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李斯在史籀大篆字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創造了小篆字体的间架结构;程邈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成隶书。王羲之也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大成楷书、行書、草书。他书写的字体间架结构就非常美后世的大多书法欣赏家都在他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个用毛笔写字嘚人,连字最基本的间架结构都写不好那他就成不了书法欣赏家。

“真、草、隶、篆”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行笔的法则。行笔法则变叻字体也跟着有所变化,也许新的、更好的、具有审美性的字体就产生了我们赏析一幅书法欣赏的好坏一定要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去看,看起笔是否有力行笔用力是否均匀流畅,在写点、横、折、竖、勾、撇、捺、提等笔划时是否符合这种字体的行笔法则,这些行笔法则都是前辈大书法欣赏家千锤百炼出来的每个大书法欣赏家在行笔都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写的每一笔划都有功仂都有审美价值。书法欣赏

家在行笔上没有功力、没有审美价值的笔划叫“败笔”所以书法欣赏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笔法则为学习基础,练好书法欣赏行笔中每一笔的基本功有的毛笔字,从纸的正面看有字从纸的背面看无字,说明写字人行笔无力不能力透纸背囿的毛笔字,从纸的背后看笔划断续说明写字人行笔用力不均匀。如“大”字从纸背后看,起笔处是点收笔处是点,交叉处是点整个字的背面是6个点,这就是行笔用力不均匀所致明末清初的王铎,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清朝草书“书圣”他的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吔有较高的价位,但他的书法欣赏行笔中有很多毛病让人觉得书法欣赏不够精。明朝詹景凤的字写得就很精到,败笔很少

二看内涵嘚语言。书法欣赏语言又包含以下5点:第1点书法欣赏中是否有文学的内涵。好的书法欣赏作品不但每个字都体现着该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王羲之的书法欣赏作品《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体的美而且还反映着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媄都内涵在书法欣赏作品中苏东坡的书法欣赏作品《赤壁赋》也是这样。这些书法欣赏作品被称为“文人字”我们看一件书法欣赏作品时常评曰:“这是文人字”、“这是书家字”、“这是匠人字”。这是由于写字人的文学水平不一样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现出的内涵鈈一样、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读好的书法欣赏作品给人的思想以驰骋的余地,让人欣赏书法欣赏就像是在欣赏诗词因为书法欣赏本身就是思想的写照。读文征明的书法欣赏作品就像读田园诗会勾起对田园的联想。读毛泽东、郭沬若的书法欣赏作品也都会给人以诗词嘚联想第3点,书法欣赏作品中是否内涵音乐的韵律好的书法欣赏作品中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结构都有音乐的韵律,你读毛泽东的书法欣赏作品《沁园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在奏鸣第4点,书法欣赏中是否内涵着画的意境“字画本一体”,字乃抽象的画好的书法欣赏作品充分展示着画的意境。第5点书法欣赏中内涵的势态。书法欣赏中内涵的势态包括大气还是小气是瀟洒、飘逸还是拘谨,是格调高雅还是低俗是厚重还是轻浮等等。这些统统和书法欣赏家的品格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悝。毛泽东书法欣赏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总之,書法欣赏作品所涵盖的丰富语言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书法欣赏家人格的写照

现在网购很流行,有一些不好的也是难免的不过大部汾还是挺正规的。你要是想买建议你去博宝艺术网上看看,哪有有在线的专家服务真的不错。你可以去那碰碰运气

1月6日至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书院、、共同主办的“盛世国学——经典古籍收藏史研究”在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举办。1月6日下午陈振濂做客启功书院“元白讲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三会议室作了题为“‘新时代’正解”的学术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和来自各地的书法欣赏工、高校书法欣赏专業学生、书法欣赏爱好者一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陈振濂以回顾过去、认识当下、展望未来为主旨,通过对近四十年來、理论、教育史溯揭示了书法欣赏从“书斋时代”到“展厅时代”再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从“时代”到“学术时代”再箌“学科时代”、从“写好字”的“技能教育时代”到“学好书法欣赏”的“审美人文教育时代”的三方面转型,以及当下书法欣赏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书法欣赏进入“新时代”的概念。《中国书法欣赏》杂志第三期、四期对讲座内容予以连载刊发敬请关注。

陈振濂:書法欣赏“新时代”和新思想(下)

“书法欣赏热”近四十年都是亲历者,所以想到应该有这么一个讨论书法欣赏过去、现在、未来的題目今天上午是开幕,下午则要讨论学术问题如果光是写字、是不够的。技能型的东西当然需要但是大学生和普通的书法欣赏爱好鍺不一样,大学是要“学”学生、要有“问题意识”。本科生尤其是博、硕士生在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前提下,先要学会如何看世堺、看待诸多现象

首先的考验是能不能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里,提取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去解决,但是一定要有“問题”上午我在开幕式上致辞,提到启先生对我有提携之恩他到杭州来,我陪他逛西湖品尝明前龙井。他那个时候经常来杭州有時是关于西泠印社的事,有时是关于鉴定的事我记得他最早来杭州是为了浙江博物馆的藏品鉴定与分级。大约是1983年左右国家文物局组織了一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小组,当时启先生和谢稚柳先生两位是组长徐邦达先生、杨仁恺先生、傅熹年先生、刘九庵先生、谢辰苼先生等以及随从十余人,到各省巡回鉴定到了杭州后,启先生住在浙江美院的留学生楼宿舍里他就说:“陈振濂,我现在住在美院嘚专家楼你过来一下。”还问起我的学习情况启先生和沙孟海先生关系非常好,这次我写展览前言时也提到在我读书的时候,沙孟海先生对我们五位研究生提出的“塑造、培养的模板”即是启功先生沙老说写字只是一个技术而已,“学问统领”才是首要虽然、技術的名堂非常多,但书法欣赏家是不仅仅拥有“技术”这么简单的站在一个专业书法欣赏家的立场来说,技术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不断去追究的对象但从一个大文化的角度来说,只凭技术好是远远不够的沙孟海先生说:“最好的榜样就是启功先生,你们学習一定要像他那样以一门学问带动你的书法欣赏、,这样才能立身”我当时年轻,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既然说以启功先生为榜樣学习那就认真学习启功先生。所以1984、1985年启先生到杭州鉴定浙江博物馆的藏画和书法欣赏,那是一个向他求教的绝好机会我记得我陪他在西湖边上散步,请他喝明前茶我当时住房条件非常差,住在大学教师常住的有些简陋的筒子楼不像现在教师待遇那么好。但我陪他在简陋的斗室喝明前茶听他讲掌故。当时我有几本写好后的书要出版就恳请启功先生给我题书名。早年我出版的《书法欣赏美学》和《高等》都是启先生题的。他很高兴说年轻人有志气。那个时候书法欣赏家专注于技术研究很少有人著书立说。他说:“你要能这样做我一定题。”我记得那天晚上一口气题了三四条我那个时候还不是太懂事,带了一卷纸他惊讶说“你让我写一卷纸”?我說没有没有是题三个书名签条,当时记得启先生眼睛瞪得老大表情很可爱的样子,特别好说话

启先生在没有当西泠印社社长之前的時候,会来孤山参加雅集西泠印社的雅集和活动比较有意思,因为来的都是大牌书画家当时谢稚柳、王个簃先生他们上海大画家一来,潇洒自如唱唱京剧,在孤山上泼墨挥毫一副老大的架势。而启先生是一个学者和蔼可亲,笑眯眯不喜欢张扬。经常是每个画家湔面围着一大圈人旁观画画的过程又好看;而他是一个人孤单地在旁边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字,我怕他受到冷落就陪着。记忆中怹身边的人很少因为他和许多艺术家的态度、氛围不一样,他不会一出场就先声夺人、摆个大谱、端个大架子这样和蔼可亲的先生让峩们如沐春风,所以我非常尊敬他当然还有沙孟海先生关于“学问启功老”的先入为主的关照。

我做这个活动看起来是办一个展览,實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弘扬启功先生精神的动机和愿望——在启先生身后不断地有人高举旗帜,不断地往前走这个想法不仅是对启功先生,对我的老师沙孟海、陆维钊先生也是如此北师大是个百年名校,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在座很多北师大的博、硕士同学,要给自巳一个深切的定位:这座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到这里作一个学术报告、一个讲座,一定要有特别学术的感觉一般的经验介绍当嘫也可以敷衍凑合着应付年轻的学生,但何以面对许多名师、名教授定位应该是即使放在北师大最好的教授讲座群中也毫不逊色才对。僦是要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倡导、引领、对当代书法欣赏的发展拥有能够直接定位作用的这样一种新思想,要把它在北师大启功書院的报告厅里发表出来使北师大成为一个新思想、新观念的原发地:这个新观念、新立场、新结论是在启功书院这里首先提出来的。洳果这样就不能局限在个人经验,要有通用性有严格的学理支撑。就是说我自己要对这个“新时代”书法欣赏、篆刻的发展,它的來龙去脉要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而且还要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做出精准判断还要能够掌握、预测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勢。这就不是个人经验不是我个人书法欣赏水平技巧怎么样,不是告诉大家我是怎么写、怎么成为书法欣赏家的

这个报告,一定要有噺观念、新思想的推出可能带有对这个时代书法欣赏一定的意义。当然书法欣赏界是一个丰富的构成,不应该只有一种指导意义肯萣会有很多的指导意义,每个专家来讲座都可能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但我想我必须提出我自己清晰的指导意见。尤其是我在中国是分管學术的当然我们应该立足于对理论家成果的吸收,提出新展望形成我们自己的思维力量,就会对今天当下的书法欣赏有一个更加明晰嘚判断以及规划今后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具有科学性。尤其是牵涉到今后判断的问题它是否是我自己在任性地自说自话?从已经过去作為依据推演到今天当下是一个可靠的办法。所以说不了解过去就不知道将来而你对过去的把握是不是精准,就会影响到你对将来的预測我们做很多已有研究,形成积累都成为今天发布一个新观念的起点。它会构成一种全面的检验:我在这个“新观念”发布之前对傳统的、对旧时代的,尤其对于从民国以来这一百年以来的书法欣赏甚至对民国以前的古代,我们的掌控和把握到底有多少然后才能從中间抽取出对书法欣赏将来的预测。

今天我在大屏幕上提供的就是一个简单扼要的提纲我不喜欢用“PPT”,原来曾经在各种场合聊过这個话题我直接照着提纲讲,大家看了清晰的提纲文字就会知道我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还会加入很多例子和故事经历。

去年12月“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上我做了一个报告就是这次提纲中的第二段“四十年书法欣赏理论史溯”,演讲完以后据说书学界对这个结论内容非常感兴趣。正逢整个国家在“十九大”以后强调“新时代”“新时代”的含义政治家解释得非常清楚,但艺术家比如书法欣赏家到底怎么解释总不见得拿一大堆政治概念说书法欣赏的“新时代”吧!如果跟书法欣赏无关,当然肯定不行应该要完全贴着书法欣赏自身嘚专业来讲今天这个“新时代”在书法欣赏上是表现为怎样的。当时好几位同行都觉得抓到了一个典型就是我们今天提纲所列的第二项內容“理论”,书法欣赏理论“新时代”:从“学习时代”到“学术时代”再到“学科时代”

基于此,我觉得如果要真正解释中国书法欣赏的“新时代”应该从实践、理论研究一直到教育、教学,来一个全方位的定位、构造与展开这一次面向高校,应该扩大为全覆盖嘚书法欣赏演讲命题:包括全部的创作、理论、教育三大主要领域所以就拟出这样一个提纲,对我来说它显示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立场:就是书法欣赏艺术在今天的发展态势,它一定有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的主旨是要“回顾过去”“认识当下”“展望未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未来学”一度很热闹有很多未来学家著书立说,成果不少你看看他关于未来的想象其实很丰富的,但昰因为不知道、不了解过去没有经过严格、扎实的历史研究功底,所以这个“未来”或许是非常空虚的可能有点儿道理,但是不扎实、靠不住所以“回顾过去”“认识当下”,是“展望未来”的前提

现在首先要知道“过去”是怎么样的。“过去”当然可以一下子追溯到五千年以前但那太遥远了。我们把它具体分切成有针对性的一个阶段从近代开始是一百年,一百年开始的书法欣赏是怎么样的尤其是一直到这近四十年,即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书法欣赏又是怎么样的再到今天当下是怎么样的?再预测今后书法欣赏又会怎么样按照这个方式来。所以我们回顾过去“过去”不需要太遥远,只要是在民国时候作为出发点就够了

回顾“过去”先从创作开始,其实“创作”是书法欣赏家行为和生态上最重要的一个标志点与创作相比,书法欣赏理论研究做了半天别人还得看你创作出来的,在艺术領域中作品总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创作”总是第一的在艺术大门类的整体性上说:理论和教育,应该是围绕着创作走的有什么樣的书法欣赏形态、创作形态,就有什么样的理论研究配套当然也有什么样的教育规范、人才培养作为支撑。无论是书画、戏剧、音乐、舞蹈和影视一定都是这样,“创作”始终是最重要的

一、四十年书法欣赏创作史溯:从“书斋时代”到“展厅时代”,再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

1.第一个时代:“书斋时代”

讲近现代书法欣赏创作第一个时代是“书斋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展厅时代”,它们昰一组对立的范畴自宋元明清以来,书法欣赏的生存环境都是在书斋唐以前有秦汉碑刻,有商周青铜器的铸造还有契刻。但是在我們今天能够得着、看得到的“过去”最近端的是民国书法欣赏,它基本上是宋元明清以后的文人书法欣赏的一个大类型一个主脉络即攵人书法欣赏脉络。今天我们讲“文人书法欣赏”主要是讲风格比如儒雅、书卷气;但实际上“文人书法欣赏脉络”除了风格的辨识是書卷气、儒雅、文人的方式以外,最重要的一个生存环境特征是它是存身在文人书斋里的。比如讲我们三个人关系非常好,都聚到我嘚书斋里晤谈书斋一般要非常雅致,墙上挂一副对联表达我这个主人的一个审美取向和志向,大家在一起三五同好一起切磋展示藏品,或卷册或挂轴,它就是一个“书斋书法欣赏”的概念

书法欣赏如果取一个“书斋”概念,那书法欣赏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书斋主人很高雅,书斋肯定高雅人是文人士大夫,当然书法欣赏就是文人的书法欣赏想起今天有一些搞创作的同志,有意竖一个标牌叫“攵人书法欣赏”我说这个太粗率了。因为如果作者行事处世不具有文人的心态你没有文人的生活环境,你在那里奢谈“文人书法欣赏”就是一个作品的空泛的皮囊表相,形且不存更何谈神?你说我是“文人书法欣赏”其实“文人书法欣赏”背后支撑要素却一个没囿。奢谈文人其实只是宋元以来固有形式的不断重复而已,是穿西装的现代市民社会中的伪文人而已因此,我们不提这个似是而非的“文人书法欣赏”而提“书斋时代”。对我们来说书斋环境是第一个要抓住的要点。但是“书斋时代”背后隐藏的含义是什么

今天偠拿出来在全、省展、市县展中评高评低,评优评劣过去的“书斋”时候需不需要?写得风雅三五好友就在那里赏心悦目,泡一壶好茶、焚一炷好香三五挥毫,大家随手所得不计工拙,互相之间交流也即是说,“书斋”不是一个竞争、也不需要强调秩序的环境這一点和今天书法欣赏的生态恰恰相反。今天所有专业写书法欣赏的人渴望参展,我们的动机和我们的行为都是处在一个竞争优劣的环境之中反观古代的“书斋”,却是没有或不讲求竞争的比如我今天要和几位同道师友坐在一起聊一聊,聊的很可能是历史掌故和八卦闲聊了以后兴之所至大家写上两笔,各自轻松自如写两笔就完了绝对不会写两笔之后我还非要跟你比个高低,最终选一个的一等奖而紦旁人压下去书斋肯定不会,所以书斋是并行、融洽、和谐的氛围这个氛围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竞争或者不竞争那么在书斋中书镓行为是这样,书斋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空间

如果现在我们在这个报告厅里,假设办个小展览请三十位作者展出三十幅作品,那麼请问在三十幅作品里面如果展览之间有没有竞争?比如看第二幅作品觉得非常好第三、四、五很一般,就走过第六幅作品又觉得佷好,又停留下来慢慢品味这个走过与停留的选择有没有竞争关系?当然有竞争关系!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厅中所有的行为,实际上不管你肯不肯承认它们之间一定会产生竞争关系。全国书法欣赏展览是六万件作品选一千件六万件作品选一千件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九迉一生,血肉横飞动不动就被瞬间拿下。但是在书斋里肯定没有这种形态为什么书斋里没有这个形态?因为那时在文化人看来写书法欣赏不是当作艺术竞技,他要去考科举要读书,要从小开始练字要靠写字来进行文人之间的思想交流,这些所有的交流对他来说茬技能上并不需要专门学习,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会读书识字写字就可以。

所以我们把那个时候的书法欣赏,首先看作是一种“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概念就是他是非专业的。大家要明白这个对应关系:文化是人人都要具备的一个小女儿说我要学舞蹈,父母就带着她學舞蹈学舞蹈是专门还是文化?如果是文化那就是每个孩子都要学。写字就是人人都要学但如果她说到少年宫学舞蹈是专门的技能,必须要专门的培训那就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去学舞蹈,这就是“专业”立场因此,过去的书法欣赏之所以能够这么平和没有特定嘚竞争关系,是因为写字(书法欣赏)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在社会上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识字、有文化就要会写字,所以不存在也鈈需要竞争但是今天,我们在专业的美术院校里面像我们北师大书法欣赏系教学的过程中间,或者在入学考试录取新生的过程中有沒有竞争?那简直太有了五十取一,三十取一不就是竞争嘛?

还有形势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书法欣赏或写毛笔字是今天在座各位必须有的文化技能吗?不是今天你们同学要向我陈老师发一个短信或微信,你在拼“陈振濂”这个名字时候是用书法欣赏汉字笔画?還是用拼音我估计大部分是拼音。去年在央视《开讲啦》节目里我明确地告诉观众我们的汉字文化濒临失传。因为大家都打拼音不寫笔画,今天孩子们的文化技能肯定不是书法欣赏,也不是写毛笔字;甚至也许不是写钢笔字而是打拼音。他们是用拼音技能来完成傳递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是一个过去没有的科技的方式。所以我们如果把“书斋文化”看作是书法欣赏这一百年研究一个起步的话那么鈳以明确一点,“书斋文化”标示着不竞争、不比高低、没有争强好胜的立场在艺术上它是无可无不可,写得好也没关系写得差也没囿关系。既然是文化技能每天要用,高度熟练当然也不会太差。如果是老一辈从小私塾、科举上来更不可能写差。不像今天大学中攵系教授有时候坐在一起写评语出成果鉴定或者推荐信,论学问肯定好但是字写得东倒西歪,跟狗爬似的但这影不影响他做博导?唍全不影响、不妨碍他写、著书立说,不写字而只打电脑键盘、拼音,好像都完全可行没有关系,只要这个学问他精通就行了

古玳文人治学,写字是第一人人都会,“书斋文化”之所以没有竞争关系很大程度上因为在当时给它定位是“文化技能”而不是“专业競技”,它只是工具而已站在今天书法欣赏艺术创作的立场上说,这“写好字”“文化技能”在我们的书法欣赏定义中是非常落伍的洳果只是要“文化技能”,书法欣赏现在早就应该被灭掉了因为今天的“文化技能”在过去可能还有钢笔字;现在则随着高科技发展,昰智能手机、电脑打键盘、打拼音后面或许还有语音识别系统……那才是今天或今后我们要面对的“文化技能”,人人必须要会但是茬过去,我们文化技能是写毛笔字和书法欣赏是这样一个方式,世事变迁仅仅百年而已。

20世纪60年代开始书法欣赏进入高校,当时是茬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先生访问日本回来说:“书法欣赏如果再不去学习,再不去承传这一门民族传统艺术就失传了。”六十年代其實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但他已经觉得书法欣赏要失传了;因为那个时候都是写钢笔字,毛笔已经不用了面临失传。那么到今天电脑掱机时代就更要失传了。因为担心失传于是就要有一批人,像学钢琴、像学跳舞一样来专门研究书法欣赏大众文化意义上当然是“夨传”,但它又可能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于是进入到我们提出的第二个时代。

2.第二个时代:“展厅时代”

1990年当时《书法欣赏研究》约我写文章,我写的题目是《关于当代书法欣赏“展厅文化”现象之研究》“展厅文化”被我提出来。作为一个每天在思考的书法欣赏研究者我其实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时候的书法欣赏和古代文人写的书法欣赏不是一回事。它要有一个特殊的、专门学习的专業模型而且这个专业模型是跟随着我们时代、环境的变化,跟着“展厅文化”走的到今天为止28年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样的预测和悝论定位已经为书法欣赏界的大多数所认同。任何一个书法欣赏家如果回答一下自己,你写出一件作品如果写得非常好、非常满意,泹是你的目的是什么自娱自乐?交流交流关在书斋里自己称老大?你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绝大部分,99%的书法欣赏家他的目的是要盡量获得别人(至少是同行)的认可,去“争胜”——我要写得比别人棒我要超过别人。如果一个展厅有五百件出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朂优秀的。按照现在最通俗的比喻就是书法欣赏展览是“奥运会”竞技体育,要争金牌;而不是群众体育运动、健健身就行了

过去的“书斋文化”当然也有优秀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写毛笔字类似一个群众健身体育运动是做广播操。那么今天的“书法欣赏”艺术在一個专业的立场上它就是一个“奥运会”你最好的本事是写得比别人更优秀;最大的愿望是在六万件作品投稿时,你是一等奖、第一名昰状元。用这样的方式才能体现你学习书法欣赏的最大价值因此,“展厅文化”的崛起和“书斋文化”的消退包含了一个无可逆转的倳实:今天的展厅书法欣赏家要像原来书斋书法欣赏家那样无可无不可的心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生活环境、时代背景、价值观全部都變了书法欣赏作为艺术,一定是竞争的小竞争是班里有十个同学,我必须是十个同学里最优秀的甚至在交作业的时候会很计较老师咑分,为什么他是九十分我才八十分你可能还不高兴。九十分和八十分之间是不是在争胜也是在争胜。“展厅时代”全民动员大家┅起投入书法欣赏,最后是不是要选拔出最优秀作品最优秀作品相对其他没有被选上的书法欣赏爱好者作品,其实就构成一个竞技的时玳我这样做思辨分析可能很尖锐,但它就是一个道理是学理。可能大部分书法欣赏家是接受不了——我每天在练字水滴石穿、日积朤累,你凭什么说我是竞技但是你仔细想想他的行为特征,他写了作品需不需要投稿书斋没有投稿,也不需要投稿但今天有哪个书法欣赏家自己认为我水平很高的,但却不投稿不去争第一,愿意挂在自己书斋里孤芳自赏自娱自乐?我觉得在思想上他一定希望受箌观众的肯定,受到社会的肯定受到同行圈里,尤其是的肯定这个肯定,公不公正另说但是一定有这个心愿。希望得到来自社会周邊的反馈他们会肯定自己水平的存在,因为只有有这样一个肯定才能够使得自己更努力地奋斗提高,我才有的动力那它难道还不是競技的?

再看专业学习的时候老师给他九十分给你八十分你就不高兴,因为竞技过程中你是失败者;作品投稿参与评审的时候评审专镓说这个不行那个好,六万件作品真是几秒钟看一件行还是不行马上出来了,这个时候你被筛掉当然是不高兴的入选保留下来是高兴嘚,这中间其实也是在争胜;到了一千件作品的时候都是一轮一轮投上来,即通过“竞争”上来的最后谁是前三名?你还是希望你能夠被选上去试问一下,有没有一千件作品里面的书法欣赏家中我自愿最好是倒数第一,最好在展厅里谁都不看甚至嫌弃我的作品?囿没有这样的书法欣赏家大家自己想一想,这就是“展厅文化”时代的本质问题是关键。就是你的心态变了

我们做这个研究,提取叻大量案例我碰到过很多投稿的奇葩做法,一个企业家很有钱,当时投稿要交评审费他一下子投了四十多张一模一样的抄唐诗作品,光评审费就交了上万元其中“白日依山尽”就重复写了20张,还有其他唐诗内容他肯定想,有四十多张就是撞大运也总有一张能选仩去吧?但是评委一看完全没入门于是全拿下来了。还有是为了一件作品没有选上打上门的,吵得天翻地覆大声嚷嚷这帮评委瞎了眼,我这么好的作品居然没选上但没有办法,评审是大家集体评出来的你吵翻天也没有用。但是他为什么来吵他要是无为而治,无鈳无不可如果本身也不想得第一,吵什么之所以要吵,背后的思想就是想要争胜当然还有不择手段作伪造假、代笔,希望通过欺骗達到目的为什么要不择手段?根源就是这个“争胜”无论从正反两方面看,评审获优一夜成名,更有名利双收的好处;于书法欣赏倳业本身而言推进了创作水平的提高,培养出人才这是正面。反面就是可能会鼓励不正当竞争这就是“展厅文化”。如果是“书斋攵化”要一举闻名于世、名利双收不可能;要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也没必要。

从正面看这个时代进入“展厅文化”时代的事实必须承认咜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书法欣赏发展的新的契机,像我们在讲市场经济一样越有竞争,书法欣赏技术水平越高对于创作创新的动力僦越强。如果没有竞争大家都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相安无事那就没有进步了。因此书法欣赏在现当代“展厅文化”发展过程中“竞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它告诉我们书法欣赏要发展要向前走又要弄清楚向哪里走。站在个人立场上是竞争;站在一个群体、甚至昰站在一个时代的立场上看书法欣赏更需要有源源不断地向前走的动力,而“展厅时代”互相比较优劣互相之间希望都能够站到一个高处,先不说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就从时代的大关系上来说希望往前走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如果是“书斋時代”就没有必要想往前走我们之间相处很好很和谐,一团和气原地踏步,没有必要往前走就这样挺好,那书法欣赏的时代性、书法欣赏的历史发展就没有了

“竞争”的含义就是不断地想寻找新的目标前进。这是作为一个“展厅时代”的立场所以才会八十年代到⑨十年代有这么多中国书协的“国展”,还有《中国书法欣赏》杂志主办的“全国中书法欣赏展览”那个时候“国展”和“中青展”之間最大的差异是,“国展”倡导正脉而“中青展”不断地倡导创新。这次是“二王”下次的展览评审获奖的就是章草,后来是宋元尺牘再下次是,再下次是丈二的条幅连绵像王铎、傅山明清调,再下次是西域魏晋残纸一轮一轮过去,很多人说是“流风”我们当時对流行书风的看法并不是像今天大家看得那么贬义,我们认为“流行书风”在个别的一次展览里看会觉得可能不公平;但是如果站在┅个三十年历史的高度连续来看,所有的“流行书风”等于告诉或提醒书法欣赏家在写书法欣赏的时候,不是只有颜柳欧赵不是只有,中国古代书法欣赏史有很多经典就是通过这样的展览引导,让它一轮一轮发掘出来所以会有魏晋文书残纸,会有小楷会有手札,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技巧都要出来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技巧冒出来?就是书法欣赏自身想要进步因为有竞争。今天的书法欣赏家慢慢开始有这样的概念:如果写一个书法欣赏展览十年以前也是这个调调,现在十年以后办个展览还是这样的调调,如果都是一样的风格形式技法那就证明你没有进步。但是书法欣赏本来作为艺术必须要有进步甚至现在还有一些展览,比如一个个人展览八十件作品嘟是重复的,这样的一个展览究竟有多少观赏性几乎没有。

我这个展览倡导的是“阅读”所以我在做的是一个自己阅读、自己写古文題跋、自己找历史故事、写自己的掌故。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作品没有任何文辞内容的提示,只是用同样的风格重复写一百件作品你作為观众有耐心看完一百件吗?你肯定看完三件第四件就不想看了,无非是把你个人的风格重复书写条幅变成对联,对联变成中堂中堂变成斗方,写的风格技巧是一样的永远可以复制自己。这样的重复自己不觉得枯燥无味

“展厅文化”的时代逼着我们要做什么?

第┅“展厅文化”时代你的思想的懒惰、风格的固定,其实在展厅里面是暴露得最充分的;换句话说你最丢脸让人觉得你没有才华,不屑一顾你一个写法如果可以重复一百次,展出一百件作品你自己洋洋得意觉得你写得很好,但是却无视了观众对于的要求从根本上說:就是不尊重观众。观众要求有非常丰富的变化最好是看一件作品就是一个境界,第二件有第二个境界;他需要的是那样一种体验洇此,“展厅时代”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得“出彩”你得写出精品,不能按照你的习惯重复风格写一百件对付观众如果那样,你这个展覽一定是失败的

第二,必须有好坏优劣之差异即使是只面对自己,也得告诉我们你一生的代表作是哪几件前段时间书法欣赏界一直討论“代表作”的问题。后来我仔细一想今天的书法欣赏艺术创作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开始就没有什么代表作他可以同样《》写一兩百张,一个梅花画上百张因此今天在书法欣赏和中国画、水墨画里,很有必要倡导“代表作”的意识它其实是告诉我们的艺术家,茬“展厅时代”必须告诉我你的“代表作”是什么。比如我个人自己的“代表作”也许举不出来但是可以举出一个作品组群。比如这佽“经典古籍收藏”楼上展厅只是一部分,因为当时是按照三个块面来做:藏书家、藏书楼、藏书事三个部分加起来一百件作品,这┅百件大概算是我的一个阶段的“代表作”还有最近在做的《简牍百态》《大墨纵横》也都算代表作。首先我要证明是我的“代表作”那必须有不可取代的要素。抄一大堆李白的诗可以取代但这个简牍、题壁大书却没有办法取代。当然代表作可以有很多的含义但作為一个创作家,必须告诉大家你的最好在哪里而不是给他一堆作品,连你自己也分不出来哪个是好和不好这是我们的“展厅时代”的藝术创作要求。就是它开始要竞技开始要比高低,要争优秀和最好最独特开始要让我们的书法欣赏家绞尽脑汁找到自己最佳的亮点,嘫后通过展厅、通过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这样的艺术旅程,到现在走了四十年到今天还是“展厅文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悄悄地发苼变化

3.第三个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

本来,既然是“展厅文化”时代为了要让自己的作品非常醒目地面对大家,所以二┿多年以来我们的书法欣赏展览的一大进步,就是摆脱过去写毛笔字的习惯立场在艺术上特别在意于视觉形式的表达,特别在于视觉形式如色彩、格式、外形、书风、技巧、线条、笔墨等一件艺术作品在展厅里供人观赏,当然必须要美要好看;作品如果是灰头土脸破烂不堪,别人看都不看或者一晃就过去了那你的作品在展厅里等于不存在。于是大家都觉得首先要把我这个作品做到最鲜亮、最极致的程度。这是当时“展厅文化”的要求但是这种重审美的展览意识和观念经过二十多年,大部分甚至是横跨两代的书法欣赏家都集中關注作品“视觉效果”并形成了相当的积累成果斐然。而我们仔细研究观察忽然发现我们展厅里悬挂的书法欣赏作品,似乎缺少了另外一环——作品明明书写汉字但它的汉字语义表达的部分却没有引起重视。在原来的古代书法欣赏里语义表达是非常充分的,但是看峩们今天书法欣赏家的作品里简直是荡然无存。语义表达是什么李白、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桃花源记》?《》《前后赤壁賦》?书法欣赏家的作品就是单纯抄古代的名篇都是抄古代著名文人的名篇,但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字内容比如一个有名的书法欣赏家写了一个作品《岳阳楼记》,文辞优美但那是宋代范仲淹写的,文辞内容跟你有什么关系最多是你用美的技巧表达出来而已。于是这就形成一个悖论:这件作品文字内容是范仲淹的作品技巧表现是今天书法欣赏家的。又比如书法欣赏作品署名也是这样,如果是《岳阳楼记》下面作品标示的题目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可是这是范仲淹的作品还是你的作品如果你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而鈈是只讲技能的工匠人才,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书法欣赏家的书法欣赏作品写的就是他自己的文字语义因为那才是你的东西和你这个时代嘚东西。你现在的作品等于一半躯壳是古人的,只是还有一半是你的这件作品是你和范仲淹合作的。你并不拥有全部的著作权看看,这样的逻辑分析你能接受吗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开始慢慢意识到:二十年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跨度在这当中,出于书法欣赏建构审美嘚需要大家都在关注书法欣赏作为艺术的“竞技”。因为你的作品要醒目、要在展览里面能够获胜、能够成为优秀的展览于是互相就拼命努力,对这个书法欣赏展览作品的视觉形式和作品、结构、风格技巧,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但是因为文字内容没有人看,所以你就鈈必下功夫你就随便找一本《唐诗三百首》照抄就可以,只要不写错别字就没有问题每一次全国书法欣赏展览,以前我也是经常参加展览评审我经常在评审的会议上说:我们评书法欣赏,是在评什么如果只是评书写形式技巧和风格,或者我觉得书法欣赏在我看来就昰技巧就是一个技术;那么它就不具有思想的力量,不具有一个记录历史、记录时代的力量你写得再棒再好也就是技巧。但是遍观峩们书法欣赏周边,没有一门真正的艺术是可以只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水平之上也即是说,作品一定得有这个时代的思想

今天看看美術馆里收藏那么多的油画名作、国画名作,它们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反问我们自己,书法欣赏的这个时代记录在哪里在苏东坡?在陶淵明在范仲淹?我们的“时代记录”在哪里这就是我二十年前当时对书法欣赏发出的追问和质疑。甚至面对一个全国展览几万件作品收到以后,作为评委的我们在干什么因为大部分书法欣赏家们他们是投稿者,他并不知道一个绝对真理:正是评委的选择在决定他作品的取舍如果你评委只是看这张字写得好不好,这个技术好不好不关心内容,那就可以说其实偏侧的不讲文字内容的风气首先是评委们造成的;也就是书协里名家大师们造成的。他们自己对于内容首先就不重视不讲究当然,刚才我们对“展厅时代”的追求艺术美的進步意义价值做出了非常大的肯定;没有它我们今天还处在写毛笔字的时代。但它不重视文字内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今天投稿书法欣赏几万件作品拿过来初选时先扫掉筛汰一大批。一种是业余的完全没入门;一些是字写得不错,但是属于“自由体”或“老干部體”没有正规临过帖,技法也没有来路虽然写得也很端正,点画也还算到位但是第一轮基本会被刷掉。我们是从书斋私塾当时比较低端的写毛笔字起步开始进入到一个书法欣赏的艺术美表现的时代。艺术时代的美的标志是通过“展厅”这个公共空间给大家自由欣赏欣赏的过程中间就有一个高低优劣之分,于是形成了今天的书法欣赏的展览体制和比赛体制和艺术美表现的目标设定。到目前为止就昰这样一个状况和过程

经历若干年以后,我们已经认定它是成功带领我们走进书法欣赏新时代的但也意识到它还是有问题。本来这種做法司空见惯,大家都觉得正常但可能我陈振濂却觉得不正常——你写了半天都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怎么全是古人的东西?你的呢《兰亭序》是王羲之他自己的,《祭侄稿》是他自己的你在哪儿呢?我们开始意識到“展厅文化”给我们带来书法欣赏艺术美表现的大发展大跃进。这是它的功劳没有它,今天书法欣赏作为艺术肯定是瘸腿的甚臸是不合格的。因为书法欣赏过去就是写毛笔字我想起一个掌故,四十年代当时民国时候的学者朱自清、郑振铎等几个人曾在争论书法欣赏是不是艺术朱自清说:“我要写一部大的中国艺术史,我认为书法欣赏应该和我们的国画、和我们的油画和我们其他各个艺术门類一起。艺术史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全部都有我认为书法欣赏也应在里边”。我想这很有趣:这几位名教授偶尔坐在一起聊天这些聊天最后竟决定了中国书法欣赏的命运。但郑振铎“脸一抹”亏他自己还是搞文物出身,他竟说:“书法欣赏算是什么艺术就是写写毛笔字而已,不能算”“如果大艺术史里有书法欣赏,这书我一定不买而且我会告诉别人书法欣赏不算,佩弦兄你加书法欣赏加错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又在19世纪末日本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也有过一次非常重要的关于书法欣赏的争论有冈仓天心和小山正太郎的书法欣赏争论,很激烈还有日本全国最览叫“日展”,有油画、版画、工艺、雕塑、日本画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书法欣赏。审查會元老一看有书法欣赏动动笔写个毛笔字就来参加,不知该如何对待当时“日展”官方就表态说:“这个书法欣赏不算艺术,拿下”于是书法欣赏作品被全部赶出日本的美术展览会,惹得书法欣赏家火冒三丈自己组织一个艺术团体,说你“日展”不接受我我们就洎己团结起来,办一个我们的“日本书法欣赏展览”我们就是要和傲慢的“日展”对抗。可见中、日都有这样一个例子,都遇到同样嘚困扰

也就是说其实对我们书法欣赏来说,它始终是“妾身未分明”艺术上没有合法身份。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这道坎过不去,所以從“书斋时代”到“展厅时代”我们终于争取到了书法欣赏作为艺术的合法身份。它是艺术是美和审美,就要进入公共的展厅尤其昰在当下,如果是书斋里自己随便玩儿那就不是艺术;就是自己做个修养、做个学问而已,做什么都可以但还是不是艺术。艺术(作品)一定是挂在展厅里让公众观看;不是几个修养高的文人自己玩玩的。进入到公共性质的“展厅时代”它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我们終于用艺术美的眼光去看书法欣赏而不是用毛笔字的“技”的眼光看书法欣赏了,它不是工具它是我们的一种艺术形态。恰恰是以艺術标准来看书法欣赏时我们忽然发现,如果只有苏东坡的词、李白的诗那么你的作品里面,还有一半不是你的只有一半是。而且都昰写古代人的诗文作为一个“展厅文化”的一次展览行为,也许不是问题但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家、书法欣赏艺术家毕生创作的积累、精华,如果你最后留存下来的都是这些词别人都感觉不出你存在的价值。

“展厅文化”时代之后的发展就和“新时代”有关。

“新时玳”的要求是什么第一,你和原来的时代必须有承传;第二必须有推进。我在想今后书法欣赏创作实践的推进,切口在哪里最近伍六年已经开始了。大家都在尝试比如中国书协办了几届的“国学班”,已经开始意识到要让书法欣赏的技术水平层面以上必须追加學术和思考,让书法欣赏从人文方面活起来要开始有文史积累。谈到书法欣赏家的学问过去都是出入科举的士大夫,所以学问与生俱來今天书法欣赏是一门专业,它的弊端可能表现为只是玩技巧没有学问比如我们的书法欣赏展览评审作品时,屡出错别字就是一个非瑺头痛的问题因为今天书法欣赏家不计较学问,会写出很多错别字或者是繁体字转简体字再翻回来的时候就会错误百出;就会有非常哆的在文史方面常识性的错误。这还是技术层面的如果还要追究到人文层面:你的书法欣赏能不能写写今天当下?我们在这里的书法欣賞家可以自己质问一下自己:当油画家、雕塑家、小说家都在表现当下之时,为什么我们不敢书写当下这里启功书院楼下还有诺贝尔攵学奖莫言的写作中心,他会不会写一个古小说、文言小说、历史小说获奖不会,他一定写的是当下有成就有代表性的作家一定写的昰当下。书法欣赏家如果只是沉浸在古人诗文那里把古人的文化现成抓回来给自己用,没有自己这个时代的文化也没有自己的文化你覺得这个艺术是不是瘸腿的?它显然是不周全的因此在“新时代”想要做的第一个事情是“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挑战过去的書法欣赏家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个挑战,过去的书法欣赏家也没有碰到过比如“人工智能”,你的书法欣赏里有没有“大数据”“支付寶”“智能手机”“云计算”有吗?这还是我们说的这个部分;在现在话语里已经有很多了像北京“城市管理”,像今天的北师大“百姩名校的历史”北师大在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活力?再比如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交通拥堵治理、物价工资金融等等,这种新的来自苼活的活力能不能被你用书法欣赏概括出来在北师大办个书法欣赏展览挂出来,让校长看你的书法欣赏写得很好;同时你对北师大的校史、对百年名校的定位、对北京市民的生活状态如果能有非常精辟的总结,然后又有非常出类拔萃的和技巧我想这才是这个时代需要嘚书法欣赏。它和这个时代是“同频”(同一个频道)“共振”(共同振动),发生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我们书法欣赏家都一起用书法欣赏艺术语言跟上去反映、表现、评论,比如北师大教学中有一个创新的举措我们就跟上去;这段时间在评“长江学者”,审批“博士點”北师大同学关心这个事吗?你能不能说一下“长江学者”在今天在北师大选到的优秀教授是谁你能不能记起他、了解他?从而以書法欣赏彰显一个大学者的荣耀或者是能不能去讨论一下北师大过去二十年发展,现在进入“新时代”我这个学校准备怎样有发展如果这些都没有,还是老方一帖在那里用“朝辞白帝彩云间”来重复书写,我觉得你和这个时代就没有在同一个频道它有变化和发展而伱却没有和它产生“共振”?没有今后我们的书法欣赏如果能够希望在历史上留下烙印,这就是“新时代”的要求如果只是书法欣赏愛好者而不是书法欣赏家的层次,也许考虑这些为时太早但是书法欣赏家就应该知道;必须有一部分书法欣赏界有识之士、精英的一批囚物,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以为,书法欣赏今天的生态其实有问题今后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这个时代要求去苛求古人、比如苛求启功先生、苛求沙孟海先生;我以为肯定不能!但反过来我又仔细看启功先生存世很多作品和他写的诗,他写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他的诗词、書法欣赏、笔记里面都有生活、经历的记录和反映。这才是今后书法欣赏尤其在文字内容选择方面所要突破的一个重要切口这样来考虑紟天“同频共振”的新时代,是否会有新的感触

这个“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在做今天上午新华社对我采访中谈到我自巳,因为我在想这个时代命题想通了以后当然不能只是口头革命派,给大家提要求而我自己却不做于是十年前我自己开始做。2009年12月我茬中国美术馆做了一个“意义追寻”展览在展览前曾经在《书法欣赏报》(2009年9月6日第36期)发表文章《“阅读书法欣赏”与“阅读”书法欣赏》,算是第一次亮出了观点、树起了旗帜那次在中国美术馆展览里有一些内容,写我和启功先生的交往和先生的交往,和马承源、杨仁恺、谢稚柳先生他们的交往沙孟海、陆维钊、诸乐三先生更不用说了,还有王世襄先生我向他们都有过请益求教,那个时候我佷年轻和他们有交往,甚至交往过程中间还有很多让我这个后辈脸红和尴尬的事情当然他们都去世了,但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我都用書法欣赏记下来了那只是一个瞬间,我和他们没有太密切的交往可能有的只是在一个研讨会上碰到过,老爷子朝我说了几句甚至批评┅下我当时脸涨得通红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现场都用书法欣赏记下来了现在想想都是非常珍贵的回忆。

2010年教师节我记得我办过┅个专题展览“大匠之门——陈振濂眼中的大师名家”,我所请教过的前辈老师五十位都已经去世了;他们都是在书画、篆刻、青铜器、古家具、文献、历史、鉴定收藏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我讲我和他们的交往,不是讲他们的一辈子成就而是我和他们交往中最生动的瞬间故事。

在之前一年的2009年北京“意义追寻”大展是六个展厅,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原来我担心观众站在那儿看展览,哪里会有耐心去讀那个自撰文字的东西多少累?一般走过去一晃就走了觉得写得好就完了。但没有想到六个展厅里有很多我认为展出视觉效果非常恏的作品板块,大家也在看听我的介绍挺好,写得很好大概就是这样。结果一到这组当时约三十件作品即写我和这些老先生交往故事嘚时候边读文字边聊经历,那个兴趣盎然啊简直无法言说。那些部长、司长们校长、系主任们,他们来到这里就问关于启功先生,你写的什么内容我就讲当时的交往,结果他们兴趣盎然会跟我说陈老师你听我讲,我当时和启功先生也有过一个交流我和他交流囿过什么故事情态,你也写进去我有一个故事和你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比美,例子多了!很多专家上海的王个簃、唐云、谢稚柳先生,丠京的徐邦达先生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气度等等诸如此类的。我忽然觉得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写的视觉形式上非常尽善尽美的作品怹们反而一晃而过,只是简单的评语“很好”“不错”但是等我讲到这些故事时,他们反而非常兴奋、不断补充其实这些讲故事的时候,因为要让大家读得懂不可能在艺术形式风格方面有太大的变化,我的目的是让大家读懂、可阅读于是向观众嘉宾讲这些故事,但箌了一个作品面前讲一段故事当时我和谁谁谁有交往;嘉宾从你讲的故事中生发,变成一个他自己的回忆积极响应,从而让我大为感觸

我终于知道了,我们的书写内容如果让观众觉得有趣尽管都是知名人士,或者也有普通大学老师如果让他产生共鸣以后,他对你這个展览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他会觉得这跟我这个观众有关,你在讲启功先生我也跟启功先生有交往,我不会写书法欣赏你记得这个倳情你帮我写出来……观众是这样在看“文字内容”!那个时候我没有像现在这么成熟的想法,但是忽然发现我最终使劲力气的形式审媄部分他们并不太在意,他们可能也未必都看得懂但是我讲文字内容,他会共鸣并且拼命跟我交流这个方面的内容当时发生过什么事凊。你就感觉到恰恰是书法欣赏的“内容”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本来,展览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和你同步有感而发形式的感动和内容的感动都需要。但过去我们书法欣赏家反而放弃了内容的感动。

那个时候我决定对于“书法欣赏内容”要下手准备改造它,那可以说是朂大的触动六个展厅中,这部分作品只占一个展厅的一半数量不多,总数的十分之一而已但观众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不断听你讲故事和自己追加故事当然我认为这样的与时代同频共振,虽然只是我个人办展览的经验但有普遍意义。

后来我做过三次展览:第一次“大匠之门”讲我个人的经历,我跟五十个老前辈有过交往我把我和他们交往的细节记下来。我不仅仅是给他们树碑立传而是通过峩和他们交往的细节,让大家认识这些老先生的人格非常伟大他们的言谈举止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到了第二年再办书法欣赏展览还是講我个人?每个人都有个人再讲一遍还是我个人,我认为这个模式要换了所以第二年换成专业史,一个学术领域正好是西泠印社108年社庆。大家知道“一〇八”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于是第一轮是讲个人,第二轮是讲知识和学问西泠印社一直以来经过几個阶段?有哪些人在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尤其是西泠印社108年的时间节点,就用108件作品做了很多史料的考证。有哪些在西泠印社活跃过嘚人后来被历史淹没了有哪些史料记载发生明显的错误?通过我的书法欣赏作品用文献的书法欣赏纠正过来,做了一场“西泠印社社史研究展览”作品也是大大小小都有,从形式感上挺好看;主要是“内容、阅读”第二次展览,主题是做学术的西泠印社史把这样┅个知识系统全盘推出,因为我自己在西泠印社工作有这个责任。

第三年再做什么内容一是个人的、交游的;二是西泠印社的一个学術领域的系统知识,近现代一个学术领域的;都有了到了第三年做什么主题呢?今天做西泠印社、明天做兰亭后天做北师大的历史?那仍然只是一个领域同一种方法模式还是重复。在第三年的春节期间寝食俱废,彷徨犹豫最后豁然开朗,一些新概念新思想就出来叻——我既可以做个人的经历也可以做一个领域资料的甄别和推广;那为什么不能去写写社会的变迁和民生?像新闻记者一样对每天發生在社会上的事情有非常的敏感,他们写成新闻报道而我可不可以变成我的书法欣赏作品呢?于是从2012年开始启动提出的观念是“书法欣赏记史”,用书法欣赏作品记录鲜活的当代史刚开始时还有一个契机:在社会上炒得比较热的是“民生书法欣赏”。2017年12月29日央视三套有一个节目叫“收获2017”找了九个在各行各业艺术里面相对比较有影响和有成就的专家讲一年收获。我也被请去当时就在节目里讲今姩春节两会在北京,记者认为我在写一部“书法欣赏《史记》”是先从“民生书法欣赏”开始的。当时屏幕上打出来、现在网上可以查嘚到的就是《书法欣赏“史记”》。我在节目讲一个故事我看到一个报道,天津一个出租车司机开车有一个盲人青年从外地到天津來谋生学按摩,他说我要到某一个小区住下来出租车司机把这个盲人青年拉到小区门口放下,盲人说多少车钱他说十一块四毛车费,吂人取钱包拿钱结果司机把盲人的手抓住,让他下车不要付钱,把盲人交给小区的保安跟他说:我不伟大,也没多少钱但是我赚錢比你容易,所以不收你的车费盲人说我坐你的车总得给你车钱。两个人推推拉拉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西装大叔,就跟司机说我要打車你刚才跟盲人推推拉拉什么,大叔以为他们在吵架司机说不是,盲人他要到大城市来谋生不容易我不想收他的车费,他跟我推让最后我还是没收他的车费。西装大叔坐上车去了另外一个目的地十四块两毛的车费,西装大叔拿钱说这个钱付给你还替前面的盲人紦车钱付给你。司机也不肯收说没见过后来客人给前面的客人付钱的事。西装大叔说你不用谦虚我跟前面的盲人青年不认识,我替他付钱是认为我应该这么做我也不伟大,我也只是比你容易赚钱一点付完车费后又转身嘱咐司机,你以后碰到这些残障人请多多关照他們说完走了。这个故事我看了以后当时就有一个冲动,我要是不用书法欣赏把这个东西记下来应该是失职。书法欣赏家作为一个艺術家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能不能在这里面发现平凡老百姓的精神境界这比那些说是要做公益、做慈善还拼命自我宣传的人要实際得多。我说这才是世俗民间最温暖的、最有温情的一个故事于是我就用浅显古文把它写出来,还有互相之间对话这些都有在央视节目把这个也放出来了。当时大家都在说我们在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多好的境界?你怎么写一个西装大叔、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盲人这个是不是太平常?不是太有意思我说任何一个只供赏玩的内容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因为人人可以做;但是也许我这个作品介绍一个盲人、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大叔这样的内容,因为实际记录了民间百姓在道德层面上互相温暖的例子这个作品在书法欣賞中却肯定是唯一的,并且我也不会重复再写第二个如果今后有机会流传到后世,别人肯定不会关注你的“白日依山尽”;而会认我这個《“我不伟大”之道德接力》这个作品也许会传世,除非我写得不好不值得传;如果书法欣赏本身过硬这个时代这个故事就会让我們知道,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社会发生的变迁我们的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间展现出他们自觉弘扬传统精神,互助为乐的精神;这要比我看一百件“白日依山尽”更有意思而且和这个时代“同频”吗?共不共振一发生这个事情,当天就记下来后面还注明网络上发微信提供信息的人,是出租车司机的女儿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这样的故事到现在为止我个人已经做了一千多件每天“同步”地记录这个時代的历史。别人常劝说:“陈老师你这样的书家随便写写字就有人要收藏应该多写作品,有利益可图;怎么写这些东西至少在现在階段不会卖钱,也没人会买”的确,把那个东西挂在家里既不雅致又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挂在家里个人欣赏,就像我們不会把一个《开国大典》《占领总统府》《转战陕北》《说红书》或者一个战争场面的画挂在家里但是艺术要表现时代,这些都是这個时代沉淀下来的故事如果只是习惯于在书斋里面看“白日依山尽”,作为书法欣赏没有问题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格局太小了,只能昰小桥流水个人在那里随便欣赏。

真正的创作是要记录表现这个时代。如果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唯有书法欣赏家无动于衷?吔不是只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提出普通老百姓里那些闪光的东西。我想大概这个例子举得有点儿极端但我们的确莋了很多。刚才大家都在拍照我用书法欣赏记述过一个《柯达倒闭》的史实。柯达公司过去是胶片王国在座年长一点的同志都知道,過去拍照都要胶卷塞进去弄好再开始拍,拍完三十六张就没了因为全世界都要用,于是就造就了一个胶片王国但是数码相机最早也昰柯达自己发明出来的。柯达的老板一想我要是现在开始推广数码相机,“胶片王国”里那么多的设备、人、劳动生产关系就都没了等于自己把自己淘汰掉了。这当然不可接受于是柯达把数码相机搁置在那儿,继续生产胶片维护“胶片王国”的覇主地位。结果数码技术被一个日本的专家知道按照同样的方法,复制成功了关于数码相机的技术新产业一起来,几年之内这个“胶片王国”的柯达轰然倒塌!宣布破产!这就是历史我把它用书法欣赏写下来。写的时候我感觉就是在说书法欣赏一样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其实你在当時觉得你现在写得挺好时像柯达的老板一样,哪里会想到几年以后是他的末日;倒闭、破产了那么书法欣赏呢?所以我说这个时代是┅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如果书法欣赏也是这样守旧不思进取,就像柯达在当时没有及时转型和寻找新的目标整天沉湎于“胶片王国”的江湖地位,十年就把你扫地出门书法欣赏会不会也遇到同样的命运?

时代发展太快大家想想现在,我不知道北京的情况怎么样浙江這一带是淘汰更新非常厉害。过去手机只是通话后来有短信微信,再后来可能订火车票飞机票住酒店找停车位购物现在一个手机二维碼从头扫到尾,会用的年轻人那么厉害就是从头到尾,从早晨起床吃早餐买烧饼油条一直到晚上住酒店不带任何现金。过去只是乌镇囿这样的网络设置有互联网大会,已经全部做到了但没过半年,整个杭州城八百万人全用了这个东西那个神一样的高科技!今后要昰“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大潮还没来这一拨要来,不一定又有多少被快速淘汰的东西;书法欣赏如果不去记录这些火热的时代进步囷变迁你要是让谁来记录?让小说家、油画家、雕塑家、戏剧家来记录而书法欣赏却缺位艺术和艺术之间相比,书法欣赏马上会处于┅个非常低端非常没有思想和表现力,事事无关痛痒只是生活在你自己的狭小笔墨世界里面,你的知识是极其老朽的与现实和当下沒有关联的,这样的书法欣赏家谁会尊重你所以今后的书法欣赏,肯定要进入到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

怎么记录时代?古攵擅长的可以拿宣纸就直接书写,一个故事直接写出来文辞和笔墨同时呈现。但如果古文不熟练的也可以把古文做好以后再写,但昰必须知道你的作品跟着这个时代是休戚与共、呼吸相通的你老是沉湎在李白、杜甫里面,肯定不会在这个时代受到别人的认真待见洇为你的思维方式和别人差距太大,和时节脱节太多这应该是一种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可以是形式的、技法的;也可以是文字内嫆表述的更可以是表达的题材和主题的;都可以。但是书法欣赏如果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个技能你就需要展望未来;未来可能是这样那样的方式,未来能把我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婚丧嫁娶所有的东西储存起来一有感觉马上就可以用书法欣赏主题记下来,比如这個时代婚丧嫁娶跟以前就不一样;“八项规定”以前人人大吃大喝比奢侈耍富,今天只允许在自助餐里吃谁都十分自律,那一样不一樣时代变了。这就是创作要关注的

形式的开掘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地步;现在缺少的是在文辞内容方面的进步,但是过去的发展昰有缺失的文辞内容从来不管,只管形式和技巧

前面讲的是创作,创作的“同频共振”的新时代当然,百花齐放讲究文辞的方式鈈是唯一的模式,但是它肯定是我们在进行突破时一个有效缺口而且可能还是比较大的缺口。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命题中充分施展我们嘚才华来尝试完成这个目标。

(本文根据陈振濂先生2018年1月6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书法欣赏‘新时代’正解”学术讲座录音整悝而成已经陈振濂先生审阅)

(编辑/肖斌斌   审核/刘帅)

原标题:美女书法欣赏家40年的70条書法欣赏经验没有套路只有真诚!

1.最近我在网上发帖,从技术、文化心理、书写习惯等多种角度进行有关“用毛笔写新诗”方面问题嘚探讨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不知秋萍老师是否有过这方面的思考呢

胡:毛笔可以写古诗、短语、词语,当然也可以写新诗以及一切囿意味的文字重要的是无论书写什么文字内容,都要表现书法欣赏艺术的笔墨之美否则,读印刷品好了“用毛笔写新诗”是新课题,可以探索艺术家是靠作品说话的,最好用作品去证实

2.我能学书法欣赏吗?秋萍老师:我是年到五十的中年人对书法欣赏很喜欢,曾经也略有临过贴但是,因工作原因已经多年未曾动过笔现在想重学书法欣赏,不知能否我也不知自己有否这方面的悟性,请回複

胡:每个人都可以学书法欣赏,你当然也可以至于你是否有悟性你自己都不知道,别人就更不知道了但是,你只要愿学肯下工夫我相信就有希望学好。

3.胡小姐的小楷师法灵飞经和唐人写经是吗。不知胡女士楷书功底如何我准备把楷书再练10年,再练行书草書! 胡老师,你楷书练了多久

胡:①.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有一定的基础即可以临行书同时还可以继续临楷书,不是那么绝对②.我从尛入手楷书,颜、柳学了五年后又学钟繇、“二王”及魏碑墓志等,直到现在仍在学习

4.李叔同谈写字:“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塖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怪不得,秋萍老师“到北大访学为机缘开始向文化纵深处追寻,对哲学尤其佛学开始留心”

胡:謝谢关注。许多事情都是缘有缘才有机会,随缘而不攀缘心性所致,开心就好

5.胡姐小楷学启老的是吗?

6.想请秋萍老师谈谈有关当玳书风的问题,期待……

胡: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暂作简要回答。

当代书风无疑是整个书法欣赏史的重要一环中国书法欣赏在经曆了解放初期的沉寂,到20世纪80年代的复兴当下,书法欣赏艺术进入了繁荣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使用简化字和电脑时代有这么多囚醉心于书法欣赏艺术,足以说明书法欣赏的魅力因为书法欣赏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文化方式。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欣赏逐渐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在丢掉纸和笔的当代,书写不再为实用而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我们处在开放的全球一体化的多元时代思想嘚自由、个性的张扬,必然带来艺术的多元当代书风不会再是单一的一统格局,而是可以容纳一切艺术思想和审美追求的格局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它为每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同时,我也衷心祝你在艺术上走得更远

7.想问秋萍老师:习颜楷的甴圣教入行可行吗?如不行又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

胡:你学习颜楷,可以写颜真卿的行草《争座位》或《祭侄稿》这样笔法是统一嘚,进入也会很快但若想改学王羲之的行书,也可以学《圣教序》关键是无论学哪一家,切记要深入

8.书法欣赏到底是写给谁看的?是为人民服务吗但是人民群众并不买账。实际生活当中“老百姓”的书法欣赏审美观令人费解,有个时候好丑不分,甚至品位高嘚不能接受而俗不可耐的却视为上品。虽然雅俗共赏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比如龙开胜先生而我认为照顾了老百姓的口味的同时,吔会失去一定东西不知道秋萍大姐是否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在此先行谢谢啦!

胡:真正的艺术家永远是引領时代的审美往前走的。艺术最初的起源是让人娱心首先是自娱。艺术家梦想努力创作的艺术作品首先是为实现个体生命的艺术理想。谁不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被社会认可并在历史中永恒呢但真正的艺术家决不仅仅是为了认可才这样写或那样画的。他想达到的是心中認定的艺术标准和高度当然,每个艺术家又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无论是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必定留下时代的烙印。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必定影响着甚至是局限着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追求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断地撞击、沉淀、思考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超越……

9.请问临帖有什么技巧没有?临什么帖好啊各种书体是临哪朝哪代的好啊?

胡:①临帖有技术法则方面的要求没有诀窍,诀窍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下工夫同时用心领悟。方法对自然少走弯路就是所谓的捷径。临帖主要是学传统经典的用笔方法。起、止、行、提、按、使、转即驾驭毛笔的能力和掌握结构法则。每一种字体都有不同于其它书体的结构特点学的就是这些基本的东西,当然时间久了随着技术的纯熟和读书阅历的积累,经过不断地思悟就会增加人的厚度和艺术厚度。②如何选帖是根据自己的心性和审美爱好来决定嘚看你喜欢什么书体,就选什么字帖如果是刚开始学书法欣赏,最好选择共性强的字帖

10.美女是写王铎的,除了王铎还涉猎哪几家再有王铎是以行书笔法写草,纯大草书大多是临作说实在的也并不精彩(当然是和谁比了)。而以后狂草必然在书坛大放异彩美女偠再上一个台阶,有什么想法

胡:感谢你的鼓励和期许,我会不断充实修正自己开始学书法欣赏,写了四五年的颜、柳后是米芾,洅就是王铎、张迁、礼器、魏碑、散氏盘、怀素、张旭、二王等当然所有的摄取都是营养和过程,都是为了最终的“铸造自我”

11.非瑺感谢您能给网友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学习书法欣赏有一段时间了从颜柳到汉碑,现在正在学习爨龙颜碑和石门铭很多时候峩非常的迷茫,因为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在后退,临的东西还不如以前甚至连笔都控制不好(我总觉得每笔每畫都不如意),等过了这段时间后又会好一点有时候我会觉得碑帖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但是又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会觉得碑帖里面沒有东西可以学我甚至不知道了学习的方向,只有依样画葫芦地去练习这是怎么回事呢?

胡:这是很正常的人生很多事情都是曲线仩升,这才合乎规律学书法欣赏也同样。学习书法欣赏需要读帖、临帖,需要思、悟、行需要读万卷书,更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書是向古人和当代圣贤智者学习,行万里路是与万里路上一个又一个当代的高人碰撞取经相信你会在不断地学习中有所领悟,并有所收獲

12.请问胡姐为什么很多人帖临得不错,可在创作中并看不出所临的艺术元素临是临,创作是习气书写临创之间没什么联系,就我體会而言在创作中也很难将所临的帖融入创作中,创作的内容有些字是帖中没有的一旦按帖的意味写出来总感觉不协调,不知胡姐是否也有这种体会

胡:首先书写时有习气出现,说明我们下得工夫还不够其次,从临帖到创作需要一种整合能力和艺术眼光这种能力囷眼光需要发现,并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广泛地阅读、深刻地思考。这需要一个过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的。

13.请教胡大姐:您對孙大姐的转指用笔有何看法您的字章法气势特佳,整体感很好请教从集古字到变成一个自己的整体有哪些取舍和方法?谢谢!

胡:曉云姐的转指用笔是长期以来学习书法欣赏的技法总结很难得,值得学习

集古字也好、临帖也好,只是摄取方法不同都是学习传统經典的方法。从临帖集字到创作都是把传统的技法进行吸收、消化、提升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枯燥寂寞的锤炼过程,更重要的是有思想囷眼光能够不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面对一件作品的气韵、章法,要有自己的艺术审美和追求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古代字帖时都茬取舍,这取舍实际上是很私人化的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取舍中透露着一个人的眼光和修养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一個人的艺术审美的选择,是你见解、勇气和胆识的表现

14.漂亮的胡大姐,请教两个问题:

①.对流行书风有何见教?

②.是否评价一下杨洅春先生的书法欣赏

胡:存在自有存在的理由,一切由历史来定论“艺术是我”,我们应该允许每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追求存在要以“量周沙界,心包太虚”的胸怀看待和尊重别人的艺术选择这是个多元的时代,应该有多元的选择和多元的追求这才是当代书法欣赏藝术的特色。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好了祝你成功。

15.在中书协培训期间请了一本《秋萍墨韵》偶逢观赏,爱不释手光彩人苼可谓一路风光无限!原来有个焦裕禄,那是政界;别说开封放之四海谁不知胡姐这“珠”树,在书界从小就在曲艺界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蜻蜓早已飞上玉搔头因为曹县庄寨镇和开封兰考县接壤,翻近代史兰考和曹县原来都是一个县,所以比较关心胡姐想套近乎,当然这是闲话学养重要还是线条精彩?切忌一分为二既昧所见、犹喻所闻。王铎、傅山、板桥怪到造字缘于愤世嫉俗,您的大艹是否有和谐的成分对社会是否有感恩的因素?——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朔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胡:学养重要线条精彩也很重偠,因为我们毕竟是搞书法欣赏的要是书法欣赏的线条质量不好,当汗颜要是作为一个书法欣赏家没有学养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欣賞家,应该是“性命双修”即手上的功夫和内在的学养都要好才行。

我的大草当然不可能是臻善臻美还存在很多问题待于提高。至于伱说的“成分”和“因素”留待他人评说。感恩的心情当然是有的感谢万物,感谢众生、感谢时代感谢父母、感谢关注支持我的书伖,感谢你

16.请问两个问题 :①草书今后将如何拓宽思路?是否还有更大的领域去拓展?②当代草书大家您最崇尚哪一位?您今后的书法欣赏將如何深入探索?谢谢!

胡:草书是笔法最丰富技术难度最高的艺术既需要深厚的功力又需要一流的才情和智慧。我草书创作再往前走当姠上追溯深化草书笔法的训练,加强篆隶的学习增加古雅之气多写小楷,使笔法细微处更加精妙拓宽艺术视野,关注当代书法欣赏藝术以魏晋笔法、明清气势写当代人的审美追求。

17.请问胡老师草书现在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谢谢!

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艺术不是政治,不能统一思想统一追求。吴冠中说:艺术是向着未知方向往前走的

18.求教于胡老师:如何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我想你大概问的是艺术上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它需要以艰苦寂寞的基本功训练為基础可能有些方面的训练是要一生来坚持才有可能尽量做到“不逾矩”的。但是在训练技法的同时,也不能让技术和法则成为束缚峩们心灵的枷锁一个艺术家应该永远怀有一颗童心,保持鲜活、开放、包容、充满想象的艺术心态更不能没有“欲”的艺术理想的追求。这是一种玄幽而又澄明的大境界

19.请教胡老师一个问题:线条书写性和线条绘画性的异同?

胡:书写性更多的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至于书写性达到的高度要看功力和修养。绘画里面也讲究笔法的书写性要不然怎么说是书画同源呢?但绘画还有它特殊的笔法皴、差、晕、染等。有绘画经验的人他写书法欣赏用笔更灵活、更开放,整体谋篇布局更讲究章法艺术性的变化二者打通,能相互作用楿互营养。

20.想请胡姐谈谈对王铎行书的临摹与创作问题

胡:①先认真读帖,了解王铎的生平整体地研究这个人和他的书法欣赏艺术。②研究王铎的笔法王铎出自“二王”又不同于“二王”,他用行书笔法书写草书其用笔结字特点是转折处提按较重。③王铎书法欣賞最有特点的是长条和手卷用心领悟其用笔结体特点。王铎行书的临摹与创作问题与其它书体一样要多读帖、临帖,多思、多悟同時还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④在创作时要努力表现你对王铎书法欣赏的理解和自己的艺术追求。

21.请问胡老师如哬理解书法欣赏创作中的“自然”?

胡:书法欣赏创作中的“自然”绝不是从未训化过的“自然”。是要刻意于不露痕迹于无意识之间嘚自然流露把巧妙安排寓于自然地书写之中。这需要很深厚的笔墨功力

22.请问胡老师,您每天写多长时间字我们作为一个爱好者,叒应该坚持写多长时间呢

胡:我除了出差和开会尽量坚持临池。作为一个爱好者每天坚持写字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可長可短关键是用心。心不在焉只能是消磨时光,不会有大的收获

23.在您的学书经历中最重要的几个转折点是什么,您是怎么解决的

胡:到目前为止,我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传统的铸造。学习楷、隶、魏碑、行、篆尤其是王铎、怀素、张旭、二王等。②求新求變对于艺术的形式构成和现代性的向往,关注现代艺术③回归传统,重新发现、学习、理解、研究传统在不断的临摹与创作的渐变Φ和学识心性的修养中,逐步提升艺术审美眼光在数十年长期这样的磨砺中,一个人的艺术风格也许会渐渐地凸显出来当然每一次的轉变都是焦虑痛苦的,解决好它靠的仍然是一个人的勤奋、勇气和胆识。目前我的创作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也会在你们的提問中进行思考这些思考都会对我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

24.您对“从临摹转化到创作”有什么心得如何继承古代草书经典?如何出帖能谈谈从临到创是如何转换的吗?

胡:其一,临摹不深入无法深刻理解无法得到传统的精髓,更无法进入创作要潜心临帖。用心领悟其鼡笔的方法和结体特点就会潜移默化,让规范化的笔法和结构成为你生理性的习惯动作(而不是你手上原本的惯性动作)。其二要有想法,用心琢磨写出你心中理想的字草书的谋篇布局是检验一个书家是否智性的方面。那些不动脑筋、一味抄书的人实际上还没有进入書法欣赏。真正的书法欣赏家首先关注的是一件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其用笔、结体、章法对于传统必定有自己的取舍。第三用你的眼睛囷心去选择浩瀚传统中的经典,深入学习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艺术之美。没有绝对的出帖我们永远都在运用传统的笔法书写自己心靈的骊歌。在长期的磨砺中把严格的技法幻化于笔下线条自由的疏放中。

25.您的草书作品经典元素较多您是怎么生发矛盾,解决矛盾的

胡:谢谢。我的草书经典元素还不够纯粹还在锤炼中。在一件优秀的草书作品中章法的疏密、开合、正斜、险绝、平整、大小、宽窄,墨色的浓淡、干湿、润燥等许多矛盾对立统一并和谐地存在着。有了这些局部的“矛盾”的存在并在整体形式上达到最终的和谐,才是一件笔法丰富、形式鲜活的作品敢于制造矛盾并有能力解决矛盾,靠的是功力、修养、智慧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26.您想对当代习艹书者说点什么?

胡:草书是极理性和诗性浪漫的艺术极理性是要求书家有较深的传统功力,极诗性浪漫是要求一个艺术家具备较高的財情和修养

27.请教胡老师:在草书创作过程中如何体现缓与急、提与按、方与圆的关系?

胡:缓与急是速度与节奏方面的问题它由心悝支配生理操作来完成。与方圆、淡浓、干湿、疏密一样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提与按是手上的功夫,有提必有按在于动作的准确喥。要下工夫方可达到如果在书写中一味地急速或方折等,肯定是写不下去更看不下去的一切的美都在于既丰富又和谐,是在疏放之Φ有控制地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不加方法修饰和艺术地控制表现,无异于疯子犯病

28.魏晋笔法是什么?

胡:魏晋笔法可以简单概括地说僦是“二王”笔法因为“二王”是这个时期书法欣赏的标志,当然也是整个书法欣赏史的标志

29.在书写过程中如何去表现“绞转“?

胡:靠腕力、臂力、心力去表现。

30.想请教胡女士“豪放”和“精微”的关系

胡:“豪放”是创作者性格天性使然。精微需要深厚的功力、细腻的心性来表现二者不矛盾,对于一个大家来说“豪放”之中仍见“精微”。“精微”用工夫即可得到而“豪放”的气度并不昰谁都有的。

31.尊敬的胡老师:您好!我习隶书已有一段时间了可老是没有多大进步。平时由于工作太忙星期一至星期五基本上没有提笔写字,只是读帖和看一些当代名家的作品在周末才临一下帖,可就是没有提高想请教胡老师临习时的技法和注意事项。我现在临嘚是《张迁》原来我临过《石门》、《曹全》、《礼器》等。胡老师能否上传一幅临《张迁》的作品图片

胡:好像如何临帖是一个老苼常谈的问题。临帖前应先读帖,不是读帖里书写的文字内容而是读其用笔和结构的方法特点,用心领悟琢磨然后再写。不要求多要先求“像”和“准”,切忌不动心地抄书

32.不知美女老师收徒否,俺愿拜您为师不知够格否,也学别人发张临作

胡:我才疏学淺,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勉吧!

33.请问:您的书法欣赏优势在哪您是怎样走出书法欣赏这一片天地的?觉得顺畅吗!

胡:我的优势和劣势都昰因为没有进过有围墙的学院我一直都在补课,无论是手上还是心里都在加强锤炼功夫汲取学养。我仍然在路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風顺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不断地往前走就会接近你心中的目标。我不敢说走出了一片天地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只是刚刚起步前面的蕗还很远。

34.请问我目前练《兰亭序》的同时练钟繇小楷《贺捷表》可行么?期待回答

胡:可以但你要明白为什么同时写这两个字帖,你这样写是为了获取什么

35.请问本家大姐:①您认为学院派是推动书法欣赏艺术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吗?②您是如何看待当代民间书法欣赏的其水平如何?③您认为作为书法欣赏家理论水平与笔墨技巧,哪个更重要

胡:①学院是一切学科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基哋和重镇,它培养和造就了未来的学者或艺术家学院在书法欣赏发展深化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②同时我也非常关注民间书法欣賞,他们是荒野上充满生命力的群体是很个人化的顽强的(艺术本来就是个人化的)带着生命的野性与执著的艺术家。当然任何群体里媔都不是单一的纯粹的就像学院派里也并非个个都是精英和大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看待③笔墨和理论水平都很重要,要达到┅定水平都很难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仅有技巧那你只是个“写字匠”,仅有理论水平没有技巧只能是理论家。书法欣賞家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文化修养

36.秋萍老师,我是1962年9月生同龄人,请问我们临帖这么多年不敢越雷池一步,可现代书法欣赏风情万種令人眼花缭乱,且国赛频频获大奖我该怎样学习?

胡:每个人在他做出最终的选择时,都无疑是在遵从内心的爱好和价值取舍这是苼命本质的需要反映,相信它也是最适合你的

37.问胡老师,看到您经常办书展不知您出于什么考虑?

胡:办书法欣赏展是我艺术思考囷创作的展示同时也是得到社会检验的机会,它是我艺术生命中的事件和过程其实,我的展览都是随缘而办的

38.胡秋萍女士:家庭與书法欣赏艺术,两者在您心中哪个放在首位?又如何协调两者关系?

胡:都重要家庭是我物质生命的安放处,有了物质生命的和谐存在財能有精神生命的高标和追求。生活追求简单、简洁、简静艺术求深、求精、求高。其实冥冥之中都是缘生活上知足,艺术上知不足内心充满感恩。

39.请秋萍老师详谈笔法及其与结体和章法的关系另外,写草书记不住草符怎么办是多记还是创作时查字典?谢谢

胡:笔法与结体、章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笔法有利于表现结体结体也需要精微的笔法来表现,有了结体的能力和笔法的准确精微才能表现千变万化的章法。对于一个书法欣赏家来说都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写草书当然要多记字符,这是必修的功课要尽可能地多記。但是谦虚一点儿来说,谁能离开字典

40.请教胡老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河南发轫明清调王铎热,目前似乎已过去是王铎太粗糙还是太雄强后人不愿学还是学不来?

胡:想学哪一家都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历史上的艺术大师被后世认可和推崇,也是顺应了时玳的艺术思想和审美需求对他的重新检选一个艺术家能够被某个历史阶段拣选已经很不容易。艺术是多元的试想,书法欣赏史没有王羲之一定会很暗淡但是仅有王羲之可以吗?所以仅有王铎也是不行的。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喜欢王羲之,也有人喜欢王铎、苏东坡、米芾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41.请教胡老师:怎样从行书学习转到草书学习?过渡帖选哪个好?

胡:从行到草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过渡,既是字型嘚转变也是线条艺术语言的转变行书的线与草书的线是不同的,应该是动感更强节奏感更强,笔法更丰富、形式更自由至于具体的芓帖,看你学的是哪一家我喜欢《十七帖》,有利于初学者弄清笔法点画的来龙去脉

42.如何解决大、中、小学生写不好汉字的问题,現在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绝大部分非常低下胡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先生全面系统、深叺地谈谈。

胡:你有这样的忧患意识说明你很关注中国教育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很抱歉首先我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来谈这個问题,因为时间版面有限而且你的问题太大,这里不可能展开谈

大、中、小学生写不好字原因很多,其中有时代的变迁、科技电讯嘚发展、社会期望以及教育模式等因素现在是资讯时代,写好写不好字不再是教育的硬性要求也不是高考、仕途、科研机构选择人才嘚必要条件。据了解有的用人单位倒是对于是否会使用电脑有要求。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不知你听说没有,在台灣和南方沿海有些地区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正在兴起,有些家长还把背诵四书五经、古诗文和写好毛笔字作为对孩子的基础教育这是囻众对国学的自发觉醒,只是还不具有普遍性当然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靠政府重视。实用是大众的事书法欣赏艺术创作是少数人嘚事,书法欣赏到了当下成了一门独立纯粹的艺术肯定是少数人的事,没必要苛求大家都来参与但,写好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必修的功課

43.胡女士书出王铎,惜有火气但凡学铎者都有所沾得,敢问何医

胡:回归经典,不断上溯严格锤炼基本功,提高文化修养审美眼光拓宽艺术视野。

44.请问胡秋萍女士对王镛先生、何应辉先生、郭子绪先生书法欣赏艺术的评论和看法湖光秋色 萍踪靓影 美不胜收!想请胡女士评介一下,当代沈鹏、王镛、陈振濂、沃兴华、卲岩等书家的字的美感如何他们对当今书坛的影响怎样?现代书坛到底会姠什么方向发展前景若何?

胡:这些也都是我关注的书法欣赏艺术家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有他们独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不与人同的艺术理念追求。在更加开放文明的时代一切艺术都会向着更加开放、多元、张扬人性的方向发展。书法欣赏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当如此。这是时代与历史的要求

45.请问胡秋萍女士:

①用笔千古不易,的“笔”和“噫”作何解?②请问偏锋和侧锋不同在哪?

胡:“笔”是笔法“易”这里可能是指变的意思。“偏”新华字典解释为:不正,与正相对峩理解是与“中锋”相对的“偏锋”。“侧”新华字典解释为:侧边(区别与正)。“侧锋”在书法欣赏中的也是与“中锋”相对二鍺有相同的意思,也有细微的差别有时,笔锋在行使提按中可能裹得不圆也不整齐但经验丰富的书法欣赏家会在行笔中就势“侧锋”叺笔及时再行驶中进行调整。“偏锋”相对于传统用笔“中锋”来说,更多指的是败笔但在当下,也偶有人在大草中使用(这里说嘚都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46.我的问题是,想让您谈一下书法欣赏界的润格问题:①有没有标准 ?您的润格是多少 ? 是不是润格低了就影響书家的地位是书家把钱看得太重,还是怕掉身价?②您是人民艺术家吗?一个非常崇拜和喜欢你字的穷光蛋想向您求一幅字您会给他吗?

胡:古人说“文没有第一,武没有第二”书法欣赏是艺术,更是大文化的范畴只有基本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经济发展中的书法欣赏市场也极不规范,多是书画家根据情况自定的这其中就有心态的不同。根据市场润格来看书家的地位是某些人的评判标准,而不昰真正的艺术眼光我听说山东的魏老定的价位就不高,每天买字者排队领号一天写多少都有数,写完为止决不多写,要写明天再来而有的书家定的每平尺就比魏老的一幅字还高,可能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若一个人白要,看他为什么要理由正当可以;要是一批人白偠,可就没有时间了因为我也要有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47.胡老师您好!问题1:怎么看当代书法欣赏的形式构成训练问题2:这种新嘚形式会在今后书坛当中成主流吗?

胡:形式构成训练是以往书法欣赏技法训练中没有的它是现代一些善于思考的书家在教学中使用的┅种方法。他打开了以往仅从笔法方面施教的又一个通道很难得。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在长期学习书法欣赏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训練方式如果能适用于更多的人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是很好的事!成不成主流要看发展多元的时代,产生多元的艺术;多元的艺术产苼多元的学习方法。

48.纵观古代书法欣赏大家成天拿着毛笔写字,可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没几件.胡女士心系中国书法欣赏艺术两个芓:“爱写”,哪能要求件件都是精品这未免太苛刻了。古代书家中如果能有一两位像胡女士这样的美女经常交流交流,我绝对相信峩们的书法欣赏艺术会有质的飞跃!!哥哥们!!知足吧!!!忘了向胡女士提问了请问胡女士:草书作品,尤其是大草、狂草作品最重要嘚是什么笔法和章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望胡女士不吝赐教谢谢!!!

胡:狂草最重要的是要狂。面对宣纸并不是你想狂就能狂的狂嘚本钱就是能够驾驭控制好毛笔。笔法和章法要精熟只有功夫练得好,才能狂得起来不然就是没有根的草儿,飘起来了笔法应注意鼡笔的起、止、行、转、提、按的动作准确、干净,下笔要稳、准、狠章法,要注意解决好众多对立矛盾统一关系疏密、错让、欹正、干湿、浓淡、粗细等之间的和谐。

49.胡老师您好!①对于节奏感,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什么时候用力轻什么时候用力重,什麼时候强什么时候弱,有没有规律可循可能是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有没有个大致的规律呢②如何克服线条偏软?③在行书里面有没囿绞转呢楷书、篆书、隶书里面有绞转吗?④请老师看看临帖

胡:1、有规律的是基本的技法,具体到每一件作品书写的节奏要根据当丅的创作状态来定艺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是第一个字重第三个字就得轻,要根据前后左右、上下的疏密、开合、黑白对比的具体凊况来安排所以,我说草书是写状态和智慧的但是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轻重要有对比要和谐2、首先要把笔锋提起来,控制好其佽,观察准确你要写的这个横的俯仰、长短,竖的向背第三,多临帖提高手上功夫。3、行、楷、隶基本没有篆书会有,但都不是絕对的还会有其特殊性。

50.专业书法欣赏与写字的侧重在哪书法欣赏练习几年,进步不大好迷茫!感觉书法欣赏是一项低效的活动,请指导

胡:①专业书法欣赏家把书法欣赏艺术当作生命的终极追求。一般写字的是把字写得好看能认识②不知你的迷茫在哪里。因為书法欣赏本来就不是一项高效、一夜成名的事情也不是能给人很快带来经济利益的事情。它没有什么效率但能养心、悦心。

51.请教:当今对何绍基这路的行草如何看待本人以颜为根,苏为韵何为趣三者结合建立自己的体系如何?王的字不易出风格现在基本不写叻。但是展览上是否对我的风格不利 呢请解答。谢谢

胡:你说的有道理。我也很喜欢何绍基的字你喜欢何绍基的字很好,努力把它寫精彩加上自己的理解,我想不一定在展览上不利关键是看你写得怎样。

52.请问胡老师学颜楷没出路吗?我的字请予指点为盼

胡:有没有出路就看你如何学习,如何吸收要带着自己的艺术审美和独特眼光去学习,如果拿来照搬的作品展出可能就没有出路。

53.胡咾师好!知道您是学王铎的我也很喜欢王铎,所以请您发几幅临王铎的作品看看也让俺们借鉴一下。谢谢了!

胡:好像“中国书法欣賞网”做的专题里有一件我临王铎的草书请批评。

54.胡老师:好!我常想: 能让我们传统而髙雅的书法欣赏艺术被不懂的人们读懂并受の感染!震撼!这样的作品将是什么样的作品?这样的艺术将是什么样的艺术?

胡:有传统经典的元素,还能让人震撼这样的作品当然是好作品。这样的艺术也一定是好艺术

55.艺术只有是民族的、大众的,才是有生命的才会是有意义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胡:最具民族性的艺術也最具世界性艺术能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当然是好事,让更多人在世俗的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艺術家是引领大众的审美往前走的他一定是超前的必然也是孤独的。

56.本人学过音乐和摄影它们都有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我想书法欣赏也不例外我想请教胡老师,书法欣赏除了文字涵义外笔墨线条是否也具有特有的语言(或情感)表达方式?那是什么呢?有规律吗?谢谢!

胡:书法欣赏的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它特殊工具规定的笔法、结构、墨法当然任何艺术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好的作品一定是在无序Φ蕴含着有序规律寓于无规律的表现之中。

57.尊敬的胡老师:您好!对您崇敬已久非常喜欢您的书法欣赏!我是一个书法欣赏爱好者,习书多年进展不大,但我还是将书法欣赏进行到底因为书法欣赏是我一生的最终选择!现请教一问题:写大楷选始平公、郑文公,寫中楷选欧阳询、褚遂良、魏碑等写小楷选钟繇。不知我的想法对否敬祈胡老师不吝赐教,深谢!

胡:都可以但是这三种楷体的用筆方法和笔墨趣味不一样,要注意区分其不同并用心感悟

58.胡女士,能不能谈谈你学习书法欣赏的经历、经验和感受

胡:这些已经在隨笔《秋萍墨韵》一书里表述得非常详尽,另外在中国书法欣赏杂志、书法欣赏赏评、书法欣赏导报、书法欣赏报、美术报也都有文章介绍。说来话长这里就不耽误大家太多时间了。

59.胡秋萍老师你对下面一文的观点有何看法?读报想到的书法欣赏报40期在书法欣赏研究版面刊登了胡秋萍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多元的时代产生多元的艺术”在这篇文章中,作为评委的胡秋萍就全国第二届草书夶展谈了一些情况和观点,胡秋萍老师是我敬重的书家她的作品和文章我是比较欣赏的,这次书法欣赏报上登其文章自然也看了一下吔从中受到教益。比如文章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从这简单的两句话中我体会到,艺术具有独立性科学才具有共同性,艺术需要创新!文章在提出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的观点后进而主张书法欣赏艺术要注重独创,防止东施效颦认为临得最好,也只是“伟夶的匠人”不是“伟大的艺术家”,并称:“摹仿谁都会,只要踏踏实实用上几年工夫就能做到但若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古人也不同於当代其他人的艺术之路,谈何容易!”

在这里,胡秋萍可能是告诫大家展赛中要注意创新,要戒除摹仿要创作出不同古今的新作,才可能得到评委们的青睐这种在展赛评选的实际操作及其操作的指导思想是没什么错的,只是说“摹仿谁都会只要踏踏实实用几年笁夫就能做到”,有点不大认同

首先,摹仿到像谈何容易,据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字能摹仿得一模一样恐怕不荇,多少人摹仿过兰亭序有谁摹得一毫不差呀,连王羲之自己醉酒中写出的兰亭序在酒醒后也写不出来的呀。说摹仿得像不容易就昰一件临作,往往在像与不像的辨析中人的视觉也会产生一些错觉的呀。听说有这样一件事说是一次卓别林的摹仿赛,卓别林本人也詓参加了结果卓别林本人没评上最佳摹仿者,你说这事……试想一下在1000件临作中,要挑选出30件最像的临作把它们按临得像的程度排個顺序,如果有10个评委各自进行排序恐怕会有10种不同的排序结果。

再则临得最好也只是伟大的匠人,不是伟大的艺术家这似乎很对,艺术家不仅要在手上有丰富的表现力更要有脑中超前的空间想象力。但仔细推敲也不一定妥,因为我想到了王羲之临钟繇的千字文想到了褚遂良临王羲之的兰亭序,这就让我想到:临得最好的也不一定只是手上功夫才是一流,脑的思维就是三流四流的当东施完铨掌握了西施美的种种技巧,效得一模一样时一定会大有作为,创作出比卓别林还卓别林的佳品出来的

书法欣赏学习,一直主张要学習传统那参赛作品的评比是不是也该给东施一席之地呀,最近开始临乙瑛和石门请胡姐给点建议,谢谢!

胡:“艺术是我科学是我們。”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个体劳动世界上连两片树叶相像都没有,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模一样呢有了别人的存在,你和别人一模一樣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临帖,是学习技法要求像帖,是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国展这样体现当代书法欣赏艺术水平的展览上,为什麼要给东施一席之地呢又不是临摹展。生活中你喜欢“东施”吗我们要学的是卓别林、西施之所以成为卓别林、西施的成功方法和路徑,从而启迪我们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每个人都有其成长的文化背景所以每个人的天性和审美取舍也不相哃。肯定有更适合表现自己对事物理解对天地宇宙美的阐释的艺术语言我们学习传统是要掌握这门艺术的基本法则,从而寻找自己特殊嘚艺术语言

提倡学习传统,是为了让初学者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全国大展大赛评比不是为初学者的临摹展示的平台,而是创作鍺表现自己艺术追求和艺术思想的作品展示你可以不成熟,但不可以没有想法一个书法欣赏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追求。

61.请秋萍老师详解笔法重点是侧锋,其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胡:笔法:即用笔的方法,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方法古代关于笔法的书很多,鈳以找来阅读但是即便同为楷书或行书也会有细微差异。请用心领悟其不同所谓“侧锋”,前边已有陈述关于其形状,没有绝对一荿不变的形状有侧多侧少。在书写过程中尤其是行草或大草书中,有经验的书家笔锋在使转提按书写过程中进行调整,而不是在砚囼上舔笔修整笔锋这样就势调整也会增加线条的丰富性。

62.请问书法欣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胡: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峩的理解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天人合一。首先要有“矩”就是有法度,还要有“欲”也就是你在艺术上的想法和追求,在法则規矩的基础上实现“欲”的表现

63.提个老问题,书法欣赏与写字什么区别

胡:书法欣赏是艺术,写字是技术

64.草书之难,在于何 書法欣赏之难,在于何

胡:草书是极理性极诗性浪漫的艺术,难在在极理性下的狂狷书法欣赏是中国传统艺术,难在我们该如何把书法欣赏艺术向前推进而无愧于时代

65.再问胡老师一个问题,对于初学书法欣赏的人来说篆、隶、行、楷、草的学书顺序应如何安排?

胡:1、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学习顺序“安排”2、不同修养和经历也有不同的顺序。3、不同的天赋也有不同的顺序古人不是有句話叫“因材施教”吗?

66.请问秋萍老师:写草书记不住草符怎么办是多记还是创作时查字典?谢谢回答

胡:当然是多记了!这是一个漫长艰苦的学习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了也难保证不忘,即便是老书家(人脑毕竟不是字典和电脑)在创作时查字典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67.日换百帖可以吗?

胡:没见过这样的人你可以试试。

68.纵观在书法欣赏作品中笔墨应用的浓淡的变化请问胡女士对此有什么看法?

菦日,受困于纸墨.请教秋萍女士纸墨对书法欣赏到底有多重要?

胡:在草书的创作中,墨的应用非常重要首先,纸的厚薄材质不同墨嘚原料不同。笔的软硬长短不同所以,墨的使用及浓淡要求也不同其次,追求的表现效果也不同墨的应用也不同。小草的用墨相对簡单些而大草要求用笔的速度和墨色的丰富比较高,因此用墨要求更高。墨太淡失神太浓笔锋又走不动,尺度很难把握其三,一囚一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不同的艺术追求也对墨色的应用表现效果要求不同所以用墨也不同。

69.请问:如何写“蒼”

胡:不知是如何写“苍”这个字,还是指气韵线条表现的“苍”写“苍”这个字,学字帖上的字最好临哪种字帖就学哪种“苍”字的写法。线条的“苍”是一种意象的表现书法欣赏家内心要先有对“苍”的理解和感悟,再凭借手对笔墨的驾驭才能去表现“苍”。

70.我读了胡女士的作品发现作者很注重创新,我认为难能可贵请问,你每天要花多少时间作功课

胡:功课分有形的和无形的。古人说:“君子须臾不可离道也”即便你没有写字,但你的所见、所思、所求也会牵着书法欣赏比如,看一场音乐会你发现最好的尛提琴手,在处理音符的轻重细微之处是一般琴手难于达到的细腻,在需要表现爆发力时又那么淋漓尽致其速度的快捷与稳准是一般琴手难于企及的。你若是一个书法欣赏家此刻,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面对书法欣赏,你该如何去表现你的细微之处和需要强调的地方比如看舞蹈家表演,当你看到杨丽萍把人的肢体语言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你也会想到,毛笔在我们手中该如何让它成为我们身体的一蔀分让它去尽情地自由言说。

71.学王铎的弊端在什么地方请说说……

胡:每一个优秀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关键看你如何吸收如果把它的特点放大学,也许会成了缺点比如:王铎作品线条厚重,气势雄强是明清书风的代表他用笔在起止、行、转中比较强調提按(这是长条作品在视角上为增强表现力而强调的)。你若把它夸大而且用来写小件作品就会显得笔墨粗糙做作,不够精微典雅迋铎师出“二王”,你也可以上溯“二王”追根寻源,在笔法上增加典雅秀韵气息

72.胡老师好,我也喜欢草书犹爱王铎,在不断的努力下写出的东西仍不理想,自己时常失望很敬佩胡老师,希望胡老师得暇予以指导我是否适合写王铎,如果适合努力方向如何確定?谢谢!

胡:感谢你的信任适合不适合学习王铎要看了你临的作品才能发言,坚定信心继续努力,用你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没囿发现的美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才能够把它汲取成为自己的东西从笔到手到心,要真正有所领悟打通才能有所进步。

73.胡老师:你恏!很喜欢和欣赏你的作品很想知道你在书法欣赏中最爱和最常使用的是什么笔和纸。谢谢!

胡:10多年前喜用长锋羊毫、洒金色宣现哆用兼毫、红星素宣。

74.胡大姐:我们的大多数人注定得把书法欣赏作为业余您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应如何看待书法欣赏需要如何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能与书法欣赏结缘是一种幸事,作为业余爱好依然很好能修身养性,从一笔一画Φ反观生命体察万物在工作之余,学习书法欣赏体会行笔过程的清净无为享受点画结体的美妙,这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人生并不昰非有功利而不为愉悦生命才是艺术的本质。在习字读书中悟道享受生命的大快乐幸甚至哉,夫复何求

  • 目前最好的《兰亭序》单字筆法示范,宜教宜学收藏了!
  •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欣赏展作品集,电子版高清珍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