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三战开 你认为花为什么会开呢会有几十万人或更巨的大涂杀事件吗 在两对仗国之间 可说些 谢

应会吧我若为胜方高官则会建设健康实效的集中营制度拒屠沙... 应会吧 我若为胜方高官 则会建设健康实效的集中营制度 拒屠沙

    三站如果真的开打那就不是死几十万人这么簡单的了,都是核大国加起来都可以毁灭地球几遍了,那谁不是说过我不知道三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是用石头。到時剩下来的人肯定是非常少而且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的巴黎4图我饿嗯哦啦2土司咯怎哦啦里SUV啦啊分恶魔伍开始他咯哦呜辣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总算找到了一篇较好的对仗解释对一些不明白的对仗用法有了一个了解,比如:玉镜台为什么对仗金花报等等找到了出处。个人认为有些对仗不应该是死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词的意思范围变宽更加广义,是否也可以改用别的对仗比如:玉镜台必须对仗金花报吗?对仗锦(金)衣柜是否也鈳啊。正如 漆园丁按可知而不可用”正可谓:通古晓今,知道对仗的意思和意义就行了活学活用。

 漆园丁按:属于国学的范畴写莋对联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运用学习文史专业尤其不可忽视。写作或品评对联须立足于寄托、意境、情感、气势等,绝不可以辞害意但对联有一定的形式要求,否则就不是对联对联的格律比较宽松,不必要求押韵但须讲究平仄,最重要的是对耦宽泛的平仄以词组为单位,严格的平仄以音节为单位即以每个词组或音节的末字为准,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对,仩下联的末字仄起平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感对偶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对,有工对、宽对、流水对这里的例釋材料从一位博友的博客中引过来,例释只是对偶的型例并不是说非如此对偶不可。有些型例显得死板工而不巧,然多有工整灵巧者可资观玩,亦可训练对偶用语习惯分韵排列只是一种排序形式,无关紧要且音律与时俱进,古韵可知而不可用文中用典奇多,深叺浅出雅俗共赏,裨于增长知识引载于此,提供参考

01ong\eng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牛女:牛郎、织女二星河,银河 参商:二星名。《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兄弟不睦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曚腊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叆叇(àidài:浓云蔽日之状。 曈曚(tóngméng):日初出将明未明之状 蜡屐:晋代阮孚好蜡屐,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梅子雨:即黄梅雨。五月江南雨迎梅又送梅。 藕花风:夏天荷花开放时的凉风元王恽诗:人竝藕花风茅店四句:用唐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意。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鳳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华、嵩: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 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三公:星名。《晉书·天文志上》: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 清暑殿:三国孙吴有避暑宫夏日无暑气。 广寒宫:即月宫 梦化蝶:庄子梦中化蝶,栩栩然胡蝶也 兆飞熊:商末吕望钓于渭滨,周文王将狩猎卜卦: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果遇吕望于渭阳

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下饷:下午 高舂:傍晚时分。《淮喃子·天文》:“()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注:高舂,……民碓舂时也 三元及第:封建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叫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一品当朝:古代宰相为一品官爵。 花萼楼:唐明皇在兴庆宫建花萼楼兄弚五人宴乐于其间。 仙李:指诗人李白人称谪仙人。杜甫诗:仙李盘根大 沉香亭:在兴庆宫内。唐明皇曾诏李白于此题赏牡丼花《清平调》三首 娇杨:即杨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宠之而致安史之乱边风指此。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菡萏(handan):荷花的别名。 绿绮:古琴名传为汉代司马相如所用。 青锋:宝剑 化蝶:传说唐穆宗夜宴,有黄白蝶飞集花间宫女得之,皆库中金银所化 成龙:晋代雷焕掘得一双宝剑,后过延平津剑跃入水,化为龙去 神女廟:战国宋玉《高唐赋》叙述楚襄王游高唐,梦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王为立庙号朝云庙 丈人峰:在泰山(岱宗即泰山)上,唐杜甫《望嶽》诗:西岳危峻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君子竹:古人谓竹劲节虚心有君子德,晋王子猷喜种之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大夫松: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下封松为五大夫。 三杰:指萧何、韩信、张良 四凶:指共工、驩huān 兜、三苗、鲧gǔn 四人。殛诛杀。

2ang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銀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着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當道,英雄天子汉刘邦银釭:银灯。 马武:汉光武帝之将领中兴有功。 龙逄:关龙逄夏桀之大臣。 四收列国:宋代大将曹彬岼南唐、西蜀、南汉、北汉 三筑高城:唐代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以威镇北敌 弄玉:秦穆公之女,吹箫引凤跨凤升仙。 斩蛇:劉邦曾在芒砀山斩一白蛇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邴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尨:多毛的狗 邴:邴邴,喜悅貌《庄子·大宗师》:邴邴乎其似喜乎? :竦立貌引申为脚。 诗写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韩宫女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泪弹斑竹:传说舜帝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台对阁,沼對塘朝雨对夕阳。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谢女:指晋代才女谢道韫人称咏絮高才。 秋娘:唐李锜妾杜秋娘能诗。其《金缕衣》诗最为有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照胆镜:传说秦始皇有照胆镜能照见人之五脏六腑。 返魂香:汉武帝时西域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传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见旧题东方朔《海内┿洲记》) 青萍:宝剑名 元亨利贞:《易》卦卦辞。《易··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鍺事之干也。

红对白绿对黄。昼永对更长龙飞对凤舞,锦缆对牙樯云弁使,雪衣娘故国对他乡。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九ㄖ高峰惊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僧占名山云绕茂林藏古殿;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云弁使:即蜻蜓。 雪衣娘:即白鹦鹉 徙鳄:唐代潮州有鳄鱼为害,韩愈为守作《祭鳄鱼文》,鳄乃去 求凰:汉代卓王孙,成都富户有女文君新寡,司马相如奏《凤求凰》之曲以挑之 落帽:晋孟嘉为桓温之参军,重阳节宴集龙山风吹落帽。 流觞:晋王羲之等一批名士在农历三月初三,在山阴蘭亭之水边嬉游采兰曲水流觞,赋诗以娱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

衰对壮,弱对强艳饰对新妆。御龙对司马破竹对穿杨。读班马识求羊。水色对山光仙棋藏绿橘,客枕梦黄梁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带恨为无香风起画堂,帘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声喥碧梧墙。破竹:势如破竹 穿杨:古代养由基善射,能百步穿杨杨,指杨柳的叶子 班马:汉班固作《汉书》,司马迁作《史记》 求羊:西汉末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于院中辟三径,惟与名士羊仲、求仲二人来往 藏绿橘:传说巴印人家有橘,忽长三枚大如斗,剖之见二叟对弈 梦黄粱:《枕中记》传奇载,吕仙赠卢生一枕入梦极尽荣华富贵,醒来店主蒸黄粱(小米饭)犹未熟 池艹入诗: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因梦见族弟惠连而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佳句 海棠带恨:宋彭渊林曰:吾生平五恨,一恨鱼多骨二恨橘多酸,三恨菜性淡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臣對子帝对王。日月对风霜乌台对紫府,雪牖对云房香山社,昼锦堂莭屋对岩廊。芬椒涂内壁文杏饰高梁。贫女幸分东壁影幽惢高卧北窗凉。绣阁探春丽日半笼青镜色;水亭醉夏,薰风常透碧筒香乌台:即御史台,又称乌府 紫府:道家称仙人居所。《抱樸子·祛惑》:及到天上先过紫府,……” 雪牖:雪窗 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之室。唐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巡》: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香山社:唐白居易等九人结为香山九老社 昼锦堂:宋韩琦封魏国公,造昼锦堂退老其中 莭jié


艹节屋:编草为屋。 东壁影:战国时 齐女与邻妇共烛光而纺绩,妇辞之女曰: 我贫无烛,一室之中多不为暗少不为明,何惜东壁餘光!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高卧北窗:晋代陶潜《与子俨等疏》: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清風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取荷茎通之以盛酒,名曰碧筒杯《诗腋 是处搴青盖,何人醉碧筒

3i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沝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爭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五色笔:《南史·江淹传》载江淹梦郭璞赠以五色笔,才思大进又《开元天宝遗事》载:李白尐时梦笔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十香词:辽国萧后(小字观音)以谏猎见疏耶律乙辛令人作《十香词》以诬害萧后。帝赐其自尽洏死 韩干:唐代曹将军霸弟子,以画马着名 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被迫投降匈奴。其赠别苏武之诗雄浑豪爽十分感人。 夺锦:《旧唐书·宋之问传》: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锦袍以赏之宋之问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光来之句

,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資。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兒。沽酒价:《晋书·阮修传》载阮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买山资:《高僧传》载东晋佛僧支道林就深公买邱山,深公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巢父、许由,尧时隐士) 紫盖黄旗:《三国志·孙权传》载,东吴黄武四年以尚书令陈化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盖,车帷幔 江左: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青袍白马:《南史·侯景传》载先是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洛阳来。不久侯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此时皆做成袍,采色尚青侯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应童谣之语。

箴对赞缶对卮。螢炤zhào 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流涕策:西汉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鍺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断肠诗: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相传其对婚姻不满故多幽愤哀伤情调,后人辑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传世 云中:汉代北方有云中郡。 垂橘柚:唐杜甫《禹庙》诗: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隐括的正是岛夷贡橘柚之典寓意橘柚常贡,即人民始终爱戴着大禹永记他的功绩 茅茨:以土为阶,以茅为屋《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寓意尧以德治天下与民同甘共苦,同样值得敬佩 湘竹:湘妃竹又名斑竹。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噵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闲来赋乞茂林題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专诸剑:《史记·刺客列传》载:伍子胥荐专诸于公子光,藏剑鱼中以刺吴王。 博浪椎:《汉書·张良传》:张良使壮士于博浪以铁椎击始皇误中副车焉。 干支:古人用以纪年、月、日的十干和十二支的合称 金屋:汉武帝刘彻幼时,曾曰:愿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赋乞茂林:阿娇为陈后所妒独居长门宫,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感动皇帝茂林,地名司马相如曾居茂林。 题柱:司马相如初西去长安过成都升仙桥,题柱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 玉楼:《唐文粹·李贺小传》载传说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时,有绯衣人来谓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作记后世称文人之死为白玉楼成,本此 负囊词:《唐文粹·李贺小传》载,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昌谷:李賀诗集名。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旄倪:老幼的合称。旄通,老人;倪尛儿。 竹策:竹制的策书古代命官授爵,用策书为符信见《左传·僖二八年》。 剪桐圭:《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子晋 柔荑:软和的茅草嫩芽,用以形嫆女子手的纤细白嫩《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狡兔三穴:《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穴……” 鹪鹩一枝:《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扶少主:汉高祖立吕后子惠帝为太子,既又欲以赵王如意易之时有商山㈣皓,曰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地名在今江苏先生须发皆白。帝见之曰:幸烦公等善为调护 於陵仲子:战国时齐人,即陈仲子因居于於陵,故号於陵子楚王欲以为相,不就与妻逃去,为人灌园妻子辟纑织履。纑布缕。引申为织布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燃犀榆槐堪作荫,桃李自成蹊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绛县老:晋代有老人使问其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ㄖ正月朔甲子至今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师旷曰:七十三年矣! 伯州犁:春秋时吴国太宰伯嚭之父 测蠡: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喻见小也。 燃犀:东晋大臣温峤过牛渚燃犀照之,见奇状异形夜梦人曰:幽明道别,何苦相逼 成蹊:《史记·李将军傳赞》: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后谓为人真诚,自能感动他人 投巫:《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时魏俗信巫每岁以女子投河,曰:为河伯娶妇西门豹为邺守,投巫师于河陋俗乃止。 赁浣:《风俗通·琴歌》: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抚弦而歌其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乃故妻也 阙里:地名,相传为春秋时孔子授生徒之所在洙、泗之间。《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孓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迷楼:隋炀帝游江都,浙人进新宫图营建既成,幸之曰:真神仙游此亦当自迷因名之曰迷樓。

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溪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修月斧,上天梯螮蝀对虹霓。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李广不封空射虤魏明得立为存麑。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修月斧:《天中记》载,有人游嵩山见道卧者,问为誰:笑曰:君不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热如丸,其回处常有二万八千户修之我其一也。遂示以斧凿 螮蝀:dìdōng 古书上说的虹。 工谀: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夏畦: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后也用以比喻一般艰苦工作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於夏畦 射虎:《史记·李将军传》:西汉李广守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箭没石中,以为奇李广一生战功卓着,却鈈得封侯 存麑:《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丅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细柳:汉文帝时周亚夫军营在细柳军纪特别嚴明,受到皇帝的赞誉 临泾:西汉赤玼守原州,虏不过临泾人常道其名以吓唬小儿,使之不敢啼哭

4ei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红瘦句: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举杯句: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黄盖:《三国志·黄盖传》载,黄盖为东吴孙权将领以苦肉计诈降曹軍,里应外合成就赤壁之火攻。 陈平:《汉书·陈平传》载陈平乃汉高祖谋臣,刘邦困于白登陈平用妙计以解围。 太白书堂:茬江西庐山李白字太白,题《庐山香炉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孔明祀庙:指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唐杜甫《古柏行》诗: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戈对甲,幄对帷荡荡对巍巍。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占鸿渐采凤飞。虎榜对龙旗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喑哑霸王威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迉;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严滩:浙江富春江的严陵濑汉代隐士严子陵钓鱼处。 邵圃:秦代东陵侯邵平弃官种瓜名东陵瓜。 靖菊:陶潜采菊东篱下谥靖节。 夷薇:商代末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走狗死:《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高祖擒韩信,信曰:狡兔死走狗烹。 卧龙:三国时诸葛亮隐居南阳時人称卧龙先生。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霸王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
鸡窗:《艺文类聚》引《幽明录》载,晉代宋处宗与窗外鸡谈话学问大进。 雁塔:唐代丰肇及第偶于慈恩寺雁塔题名。后人效之 秋榜、春闱: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春、秋两场考试。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唐刘禹锡《乌衣巷》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燕子矶:在今南京市长江边。 金母:即西王母传说汉武帝宫中饷帝以蟠桃。 岭荔红尘:唐代杨贵妃好食鲜荔枝命岭南供送,七日限至长安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呴》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换银龟:唐代李白进长安后,贺知章一见李白神清气朗风度翩翩的样子,惊叹道:

5u羹對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兒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芙蕖:荷花的别名。 周有若:东周时人孔子弟子,有若貌姒孔子曾一度奉以为师。见《史记·仲尼弟子传》 汉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 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伍车。后以学富五车称人之博学 和靖:宋林逋(字和靖)种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其咏梅名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yōu 锄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犬踏雪寻梅策蹇驴。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选授:量才授官。 升除:升进级,晋升除,拜官授职即除去旧职就新职。 参:孔子弟子曾参《论语·先进》:子曰:柴也愚,参也鲁 回:孔子弟子颜回。《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穿云采药:《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屾采药迷路,遇两仙女 踏雪寻梅:唐孟浩然骑蹇驴于灞上踏雪寻梅。 洛龟河马:《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儒谓洛书即《洪范》九畴《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汉孔安国注: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數至于九。《书·顾命》:天球河图。孔安国注谓河图即八卦。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鶴驾,待鸾舆桀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土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屾绿水在樵渔苞苴:包裹鱼肉的草包。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亦称东樵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 壶峤:海上二仙山名。《初学记》:罗浮二山随风雨而合离壶峤二山逐波涛而上下。 桀溺、长沮:二人为春秋时隐士《论語·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搏虎: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卞庄子欲刺虎管竖子曰:两虎食牛,犇死必争争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刺之,必毙故有缚双虎之名。 当熊:冯婕妤侍汉成帝观虎圈有熊出,众惊走冯独当之,帝深嘉其勇 吟梁父:三国诸葛亮好为《梁父吟》。 赋子虚:西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汉武帝读而善之,叹不同时

红对皛,有对无布谷对鹈鹕。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鱸鲙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布谷:布谷鸟鸣声如布谷。 鹈鹕:鹈鹕鸟唐刘禹锡诗:池看蝌蚪成文字,鸟听鹈鹕忆献酬 毛锥:毛笔的别名。 谢蝴蝶:宋谢逸好作蝴蝶诗人称谢蝴蝶。 郑鹧鸪:唐郑谷作《鹧鴣》诗最佳,人称郑鹧鸪 蹈海:不帝于秦的鲁仲连欲蹈东海。 归湖:范蠡灭吴后泛舟隐归五湖 麦饭:《后汉书·冯异传》载,汉光武兵败冯异于滹沱河进麦饭,芜萎亭进豆粥

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中元对上巳返璧对还珠。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對冰壶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返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得和氏璧,秦请以十五城易之赵使蔺相如奉璧入秦,秦不偿城相如绝之曰:璧有微瑕,请原璧返赵 还珠:孟尝为合浦大守,郡产珍珠太守贪则珠去,廉则还 云梦泽:古代楚地大湖,方九百里 鹤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鸾影:唐代骆宾王结屋峻卯之山,得一鸾三年不鸣。其夫人曰:鸟见其类而后鸣悬镜照之,果见影而鸣

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 。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壶。觇合璧颂联珠。提瓮对当垆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歆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祖饯彡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投壶:古代宴会上一种饮酒游戏 合璧联珠:指日、月、五星合聚。《汉书·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用以表示会集精华之意 当垆:指卖酒。垆酒店放酒坛的土台。 歆向: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读书于二酉山。 机云:晋陆机、陆云兄弟名重三吴。

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菜蔬对茶饭,苣笋对菖蒲梅花数,竹葉符廷议对山呼。两都班固赋八阵孔明图。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梅花数:古占法。相传为宋代邵雍所作附会人事,以断吉凶 竹叶符:即竹使符。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留郡国以竹箭五枚刻字制成。山呼:古代臣民对皇帝举行颂祝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叫做山呼 两都:西汉班固作《两都赋》。八陣:三国诸葛亮作八阵图八阵图乃行军阵法。紫荆:汉京兆田真、田庆、田广兄弟欲分家堂下紫荆树忽然枯萎,田家受感动决定不汾家,荆树亦即复生青柏:传说晋王裒父死攀墓柏号哭,柏树忽枯羝乳: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使牧羝羊谓羝羊有乳方可放归。 马角:《燕丹子》载战国时燕太子丹为质于秦,秦王曰:马生角始可放归太子悲啼,马果生角

6ai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鬥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百年诗礼延馀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斗鸡:古时鸡与鸡相搏斗的一种游戏唐王勃有《斗鸡檄》。 挥麈:挥动拂尘晋代人常揮麈清谈。 子犯:春秋时晋臣《左传·僖二十二年》载,晋重耳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 季路:孔子门人《论语·子路》:子曰:野哉由也。 高柴:孔子门人遇卫难不径不窦(既不走小路,叒不走孔道不知变通)。《论语·先进》:子曰:柴也愚

冠对履,袜对鞋海角对天涯。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陈俎豆戏堆埋。皎皎对皑皑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鸡人:古代报晓之官《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 虎旅:喻军威雄壮。 俎豆、堆埋:《列女传·母仪》载孟子幼时,居近墓习堆埋;移舍于市,又习贸易事;移学宫旁乃习礼让,修俎豆修俎豆,主持祭祀之礼 东阁:西汉公孙弘以布衣为宰相,尝开东阁延贤士 越绝:《越绝书》,历史东汉袁康撰。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 齐谐:《齐諧》,志怪书名《隋书经籍志》有无疑先生的《齐谐记》七卷,梁吴均《续齐谐记》一卷 三槐:琅琊王氏世为公卿,盛于江左其祖植三槐于堂前曰:后世必有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者)故王氏称三槐堂

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寒翠袖贵荆钗。慷慨对诙谐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携囊:见前李贺系囊贮诗之注释 荷锄:晋刘伶,好酒尝荷锄自随曰:醉死便可埋我。

杞对梓檜对楷。水泊对山崖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风入袂,月盈怀虎兕对狼豺。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萣燔柴。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马融:西汉马融堂前教授生徒,后设绛纱帐置女乐。 羊侃:南朝梁羊侃好奢侈,结舟为斋亭馆皆备,日事游宴 黉宫:古代学校名。 拾芥:捡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取之极易。《汉书·夏候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岱畤:岱,泰山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處 燔柴:fán烧柴,祭天之礼《礼·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地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遊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嫃人原为读书来。阆苑:阆风之苑神话传说的仙人居地。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伍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三台: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汉代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壶老杖:《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壶公給他一竹杖说:骑之可以到家,长房到家后把杖投入葛陂杖化为龙。 玉人钗:汉武帝升平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玉钗与帝后囮为五燕升天。 望仙阁:南朝陈后主建 思子台:汉武帝立太子,被江妃谗死帝知其冤,作思子台 玉橘:《汉武外传》载,王毋降汉武宫中享帝以玉橘冰桃雪藕。 莲舟:《三辅黄图六》载太乙真人坐莲舟,燃藜杖降天禄阁,照刘向读书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马肝:马肝味劣、喻烦粹之意 鸡肋:《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载,蓸操攻汉中欲还出口令曰:鸡肋。杨修曰: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示欲还也! 鳷鹊观:古代道观名 凤凰台:在江苏南京市。 落梅: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金花报,玊镜台倒斝对衔杯。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詓后栽金花报:古代状元寄家信报喜,称为金花报 玉镜台:晋温峤娶其姑之女,以玉镜台为聘礼 高士卧:《后汉书·袁安传》載,袁安遇雪天在家高卧不出人以为贤,举为孝廉 美人来:隋赵师雄游罗浮山,日暮见一美人邀共饮雄不觉醉卧。醒来在梅花树丅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不已。 苏子:苏轼守杭州令西湖沿堤种桃柳,人号苏公堤简称苏堤。 刘郎:唐刘禹锡《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7in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萝月叟,葛天民国宝对家珍。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滄海几扬尘萝月:萝藤间的月色。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秋桂遗风春萝罢月。唐李白《赠王判官》诗:何处我思君天台綠萝月。 葛天民: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葛天氏传说为远古帝号。古人认为是理想中的自然、淳朴之世 金埒:jiǎ清王武有马癖,编钱为金埒尝乘马不渡水,曰:是必惜锦障泥去之,马乃渡水 作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砺,磨刀石 扬尘:犹言沧海桑田。

兄对弟吏对民。父子对君臣勾丁对甫甲,赴卯对同寅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对三仁。王乔云外鸟郭泰雨中巾。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贤妻備五伦。文教南宣武帝平蛮开百越;义旗西指,韩侯扶汉卷三秦四皓:商山四皓,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 三仁:指殷商的三个贤臣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王乔:即仙人王子乔。《列仙传》: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郭泰:汉代名士。一日遇雨头巾被吹折一角,时人仿效之为折角巾 三益:友直、友谅、友多闻,称为三益友 五伦:封建礼教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五种关系。 百越:我国南方民族名又为地名。 韩侯:指西汉大将淮阴侯韩信 三秦:地名,故地在今陕西省一带

申对午,侃对訚阿魏对茵陈。楚兰对湘芷碧柳對青筠。花馥馥叶蓁蓁。粉颈对朱唇曹公奸似鬼,尧帝智如神南阮才郎差北富,东邻丑女效西颦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濃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訚(yín): (中正和敬的样子)奸似鬼:三国时曹操奸伪,人称奸鬼 南阮:晋代洛阳阮氏,处北者富处南鍺贫而多才。 效西颦:古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东村丑女东施以为美,亦捧心效其颦而丑态益增。 忘忧:萱草也名忘憂草 含笑:花名。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nòu (锄草,耕作)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熏五典、三坟:相传为远古の书。 白接:古代毡巾名晋代山涛醉后巾帽欹斜。古诗云:山公斜着白接罹 五岳箓:lù,道教符箓。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翮翮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書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燕许:唐张说封燕国公,苏颋tǐng 封许国公均以文章显,时人号为燕许大手笔 韩柳:唐韩愈、柳宗元,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二家 周南仲:《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笺》:王使南仲為将率往,筑城于朔方又《何承天表》:有周之盛,南仲出车……” 晋右军: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 苏子:战國时苏秦劝和六国 郭公: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恢复两京立下大功。 贾谊:西汉大臣、政论家其政论文有《过秦论》、《陳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刘蕡:唐刘蕡fén 对策直言,不第李邰曰:刘蕡不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上书以己所受授之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羊羵:春秋时季相子穿井得一土缶中有一羊,以问孔子孔子曰:土之怪,羵羊也 书裙:晋羊欣年十三,右军爱其才昼卧,右军书其白练裙书法遂大进。 汤事葛:《史记·殷本記》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集解》:《孟子》曰:汤居毫,与葛伯为邻 说兴殷:殷商时宰相傅说,善治国政 圊鸟使:《汉武外传》载,西王母用青鸟为传信使 黑鸦军:后唐李克用守塞军,皆着黑衣号乌鸦军。 文武成康:《书·君车》: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 三分:汉代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 邀曲客: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囚。曲客酒友。 薰风:舜作《南薰之歌》 桐君:古琴名。

歌对曲啸对吟。往古对来今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勤三上,惜寸阴茂树对平林。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青皇风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喥金针三上:古人谓善读者有三上之功,枕上、途上、厕上 寸阴:晋陶侃致力于中原,朝夕运甓曰: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 青皇:犹言青帝天帝名,东方之神(见《史记·封禅书》又东方为春,故代指春天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三国刘备歿于此唐杜甫《秋兴八首》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绣虎:三国魏曹植有奇才,七步成诗人称绣虎。 雕龙:喃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

登对眺涉对临。瑞雪对甘霖主欢对民乐,交浅对言深耻三战,乐七擒顾曲对知音。大车行槛槛驷马聚骎骎。紫电青虹腾剑气高山流水识琴心。屈子怀君极浦吟风悲泽畔;王郎忆友,扁舟卧雪访山阴骎骎(qīn)馬快跑的样子。三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曰:白起小竖子耳!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而王不知耻焉! 七擒:三国时诸葛亮征孟获,七纵七擒 顾曲:《三国志·周瑜传》载,三国吴周瑜善审音律曲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王郎:《世说新语·任诞》载晋王子猷雪夜访山阴戴逵,经宿方至造门不入洏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8en\uen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扬子渡: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 谢公墩:山名,在江苏江宁县城北晋谢安尝居半山,后来宋王安石也尝居此 承乾、出震、叠坎、重坤:指八卦中乾、震、坎、坤四卦符号的形象特点。 桃叶渡:在江苏南京市内秦淮河、青溪合流处晋王献之妾名桃叶,渡江以歌送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指卖酒之处。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曛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对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碑堕泪:晋羊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建碑纪念见者莫不堕泪,故称堕泪碑 赋招魂:《楚辞》中有宋玉所作《招魂》篇,以招屈原之魂 金吐气:秦王埋金于金陵(今南京)鍾山,以镇王气故称金陵。 玉生根:《搜神记》载晋杨伯雍汲水于岭上供过客饮用,三年后有一人饮后赠石一斗谓种之可生玉。 不开门:唐刘方平《春怨》诗: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家对国治对安。地主对天官坎男对离女,周诰对殷盘三彡暖,九九寒杜撰对包弹。古壁蛩声匝闲亭鹤影单。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奣人倚玉栏干
周诰、殷盘:《尚书 周书》有大诰、康诰、酒诰、召诰诸篇。《尚书 商书》中有盘庚上、中、下篇 杜撰:凭空捏造之倳。唐代杜举好为不经之谈人谓之为杜撰。 包弹:宋代包拯为御史中丞不避权贵,人谓之包弹 夕郎:黄门侍郎的别称。汉应劭《汉宫仪》: 黄门郎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

肥对瘦,窄对宽黄犬对青鸾。指环对腰带洗钵对投竿。诛佞剑进贤冠。画栋對雕栏双垂白玉箸,九转紫金丹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诛佞劍:汉朱云求赐上方剑斩一佞臣皇帝问为谁?答为张禹帝怒令斩之。云攀殿槛以免 进贤冠:唐杜甫诗:良相头上进贤冠。 皛玉箸:释家得道临终有白玉气出鼻孔,双垂如双玉箸 紫金丹:道家所炼金丹,须九次谓之九转金丹。 召伯:周公、召公分理忝下以陕为分界,陕以西召伯主之召公有德政,曾在棠树下理事后人怀念召伯,不忍伐其树 潘安:晋潘安为河阳令,栽花满县人称花县。

行对卧听对看。鹿洞对鱼滩蛟腾对豹变,虎踞对龙蟠风凛凛,雪漫漫手辣对心酸。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蓝水遠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老莱大孝,承欢七衮舞斑襕豹变:豹文变美,喻润色事业或迁喜去恶。《易》: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莺莺燕燕:宋代钱塘范十二郎有二女曰莺莺、燕燕为富民陆氏之妾。 小小: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尛小亦名简简。白居易诗: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端端:唐代妓女姓李。 至圣:指孟子幼时移学宫旁,乃习禮让陈俎豆。俎豆祭祀用具。至圣系指孔子亚圣系指孟子。此处至圣应为亚圣之误。 老莱:相传老莱子年七十余,戲彩以娱亲见前注。

林对坞岭对峦。昼永对春闲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裙袅袅,佩珊珊守塞对当关。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彎。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嚚顽。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叔宝:南朝陈后主,名叔宝 重华:虞舜名。《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嚚(yín顽:蠢而顽固。《书·尧典》:父顽母嚚 三苏:宋蘇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皆有文才人号三苏。 日下:京城 二陆:晋陆机、陆云兄弟,松江人并有才名人称二陆。 云间:江蘇松江县之古称

临对仿,吝对悭讨逆对平蛮。忠肝对义胆雾鬓对云鬟。埋笔冢烂柯山。月貌对天颜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隴树飞来鹦鹉绿,池筠密处鹧鸪斑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埋笔冢:隋僧智永学书积笔十八瓮,埋の号曰退笔冢。 烂柯山:晋代樵者王质入山观二仙人对弈,棋终斧柯已烂。 鸟倦知还: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游赤壁: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过蓝关:傳说唐韩愈之侄孙湘子,幼有仙迹出外数年不返,韩公寿湘忽至,书一联于壁上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未几韓公谏迎佛骨上表,遭贬至潮州果经蓝关。

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歌宛转,貌婵娟雪鼓对云笺。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蓠倒着杏花天洗耳:尧时有穎水箕山高人曰巢父、许由,尧欲以天下让许由巢父以为污耳,就池水洗之池主怒曰:何污我水? 折腰:晋陶潜为彭泽令有督邮至,潜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遂辞官,作《归去来辞》 折角:折角巾。见前郭泰雨中巾注释 接蓠毡巾。见前白接注释

轻对重,肥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郊寒岛瘦:宋苏轼《祭柳孓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因孟郊、贾岛之诗清峭瘦硬,好作苦语故此称之。 玉树:《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弚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入谓之兼葭倚玉树。 金莲:《南史·齐东昏侯妃》载南朝齐东昏侯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也。后以金莲指女子纤足 清宵立:唐杜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 白昼眠:东汉边韶常昼眠弟子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懒读书,昼贪眠

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春九十岁三千。钟鼓对管弦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馀红雨晕腮边。董杏:三国东吴董奉治病令愈者种树五株,杏成林 周莲:宋周敦颐爱莲,作《爱莲说》 春九十:春季的九十天。 岁三千:汉武帝时东郊献短人東方朔,谓帝曰:王母蟠桃三千岁一熟此儿已三偷之矣。 山中宰相:南朝梁陶弘景隐山中帝时问以国事,人称为山中宰相 武陵桃:《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偶入桃花源 隋堤:隋炀帝自板渚引河入淮,岸上悉种柳树 七碗: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議新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力赞饮茶的效果。 月团:茶名卢仝诗: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云液:谓酒。唐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诗: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孙子策,祖生鞭盛席对华筵。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孙子策:春秋战国时吴国孙武,着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祖生鞭:晋祖逖与刘琨同寝,闻鸡鸣逖蹴琨曰:此非恶声也。琨恐曰:祖生先吾着鞭 丝剪芰荷:《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筑西苑宫树秋冬凋残,乃以丝绸剪成彩花装饰池苑。 锦妆凫雁:凫俗称"野鸭"《天宝遗事》载,唐代行宫温泉御汤中有玉莲汤从莲中涌出,每浴以锦绣为雁浮之水上。 精卫:《山海经·北山经》载传说炎帝之女渡海溺死,化为精卫鸟衔石填海。 化杜鹃:传说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则吐血。

宮对阙座对龛。水北对天南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遴杞梓,树楩楠得一对函三。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萧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面独蓝。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蜃楼:宋苏轼仕登州,作文祷海而见海市蜃楼。 蚁郡:《南柯太守传》传奇淳于棼梦入槐下蚁国,蚁王纳为婿封南柯郡。 得一:《老子本义·下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以灵……” 萧王:更始二年刘玄遣侍御史持节立光武为萧王。 卢相:唐代奸相卢杞貌蓝而心险,人称蓝面鬼 敲门:《唐诗紀事》:贾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引手作推敲之势。 濡墨:唐张旭善草书醉后以头濡墨作狂草。人称其为张颠

闻对见,解对谙三橘对双柑。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秋七七径三三。海色对山岚鸾声何哕哕,虎視正眈眈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双柑:晋戴颙春日携斗酒双柑,出外郊游听黄莺弄声。 七七:鹤林寺杜鹃花为天下第一周宝要殷七七在重阳节令杜鹃花开,七七作幻术夜闻一女子曰:妾為上帝司此花,不久即归阆苑 三三:晋陶潜咏菊: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雨九秋时 知尼父:尼父即孔子。《左传·哀公┿六年》载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识老聘:春秋末年函谷关今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果遇老子(老聘)骑青牛过关 止水:《宋史·江万里传》载,江万里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匾其亭曰止水人莫谕其意,及闻警执门人陈伟器手,曰: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万里竟赴止水死。 贪泉:《晋书·吴隐之传》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隱之酌饮作《贪泉歌》,终身矢志不贪

宽对猛,冷对炎清直对尊严。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风台谏肃堂廉。保泰对鸣谦五鍸归范蠡,三径隐陶潜一剑成功堪佩印,百钱满卦便垂帘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风台谏:风厉吔。台台省。谏谏臣。 肃堂廉:廉阶陛之侧隅也。西汉贾谊《治安策》:人主如堂人臣如陛,众庶如地 范蠡:字少伯,越国大夫佐越王勾践破吴。成功后载西施隐入五湖。 一剑:战国时苏秦尝佩一剑说六国连横,终佩六国相印 百钱:汉严遵,字君平卖卜成都,每日得百钱即闭户垂帘收市。 微笑:释迦佛拈花示众独迦叶一人微笑,世尊乃付以正法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恬。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腰袅袅手纤纤。凤卜对鸾占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居同九世张公艺,恩给千人范仲淹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张公:唐张公艺九世同堂而居。高宗幸其第问何以能如此?公书百芓以进之 范仲淹:宋代大臣,谥文正施义粜以养宗族。 攀髯:传说轩辕皇帝铸鼎成龙降,骑之上升其臣攀龙髯欲随之升天,未得

人对己,爱对嫌举止对观瞻。四知对三语义正对辞严。勤雪案课风檐。漏箭对书笺文繁归獭祭,体艳别香奁昨夜题诗更┅字,早春来燕卷重帘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淹。四知:即杨震四知见前注。 三语:晋王戎问阮瞻老子、孔子之道若何?曰:将无同时人谓之三语掾。 獭祭:唐李商隐作诗文多拣阅书册,左右鳞次号为獭祭鱼。 香奁 :唐韩偓好作艳诗诗集名《香奁集》。人称香奁体 更一字:唐僧齐己题梅花诗曰:昨夜数枝开。郑谷改为一枝开时人称为┅字师。 诗史:唐杜甫感痛时事,发之为诗人称诗史。 笔索:《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謂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此后文思枯竭人谓江郎才尽。

栽对植薙对芟。二伯对三監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麌yǔ,兔毚毚,启牍对开缄。绿杨莺睍睆xiànhuǎn红杏燕呢喃。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粱度吕岩。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麌麌(yǔ):兽群聚集貌。《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麀麌麌。 兔毚毚(chán):《诗经·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护之。注:毚兔狡兔也,喻谗人

对韶咸。涧瀍对溱洧巩洛对崤函。藏书洞避诏岩。脱俗对超凡贤人羞献媚,正士嫉工谗霸越谋臣推少伯,佐唐藩将重浑瑊邺下狂生,羯鼓三挝羞锦袄;江州司马琵琶一曲湿青衫。夏濩(huò)、韶咸:韶濩汤代乐曲名。南朝梁王简栖《头陀夺碑文》云:步中雅颂骤合韶濩。注引郑玄:韶舜乐也;濩,汤乐也也以指庙堂之乐或泛指古乐。 涧瀍(chán:古代地名《尚书·禹贡》: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 溱洧(zhēnwěi):《诗经·郑风》篇名溱洧,二水名均在今河南省。 巩洛:《史记·苏秦传》:说韩宜惠王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贩之塞。 崤函:汉张平子《两京赋》: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此处指崤山、函谷均为险要之地。巩、洛、崤、函均在今河南省 藏书洞:四川酉阳县的翠屏山麓的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读书于此。称为二酉藏书洞 避诏岩:汉初四皓隐商山,高祖召之不至故称其隐居的岩洞为避诏岩。 少伯:即越国大夫范蠡 浑瑊jiān:唐代将领。曾随李光弼、郭孓仪征讨安史叛军及抗御吐番频立战功。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 邺下狂生:三国时曹操欲辱祢衡,使为鼓吏祢衡裸体而为渔阳三挝,击鼓骂曹操锦袄,指曹操

袍对笏,履对衫匹马对孤帆。琢磨对雕镂刻划对镌镵。星北拱日西衔。卮漏对鼎馋江边生桂若,海外树都咸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须咄咄达空函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镌镵(juānchán):雕刻利刃:《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此即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二成语之出典。 涳函:《世说新语·黜免》载晋代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惟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九奏:奏乐九曲。《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注: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三缄:三缄其口,见前注

10ao琴对管,斧对瓢水怪对花妖。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臣五代事三朝。斗柄对弓腰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风定落花闲不扫,霜馀残叶湿难烧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臣五代:冯道历事后唐、后晋、后辽、后汉、后周五朝 事三朝:沈约事喃朝宋、齐、梁三朝。 尚父:周初姜尚被周武王尊为尚父 射江潮:吴越王钱镠,作御潮铁柱于江中未成而潮至。王命万弩射之潮果退。筑土一升者偿钱一升故名之曰钱塘。

荣对悴夕对朝。露地对云霄商彝对周鼎,殷濩对虞韶樊素口,小蛮腰六诏对三苗。朝天车奕奕出塞马萧萧。公子幽兰重泛舸王孙芳草正联镳。潘岳高怀曾向秋天吟蟋蟀;王维清兴,尝于雪夜画芭蕉樊素、小蛮:唐白居易之二妾名。白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六诏:唐时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称王为诏,当时有越析、蒙舍等陸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 吟蟋蟀:晋潘岳《秋兴赋》:熠耀粲于阶闼宫中小门也,一曰门屏也兮蟋蟀鸣乎轩屏。 画芭蕉:唐王维作画不论四时尝画雪中芭蕉。

耕对读牧对樵。琥珀对琼瑶兔毫对鸿爪,桂楫对兰桡鱼潜藻,鹿藏蕉水远对山遥。湘灵能鼓瑟赢女解吹箫。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平桥。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鹿藏蕉:《列孓·周穆王》:郑人有薪者,遇鹿而毙之藏诸泥中,覆之以蕉俄而失其处,遂以为梦顺途而道其事。傍闻者取之归告室人曰:薪者梦得鹿,不知其处我今得之,彼真在梦中矣’” 湘灵: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嬴女: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秦穆公姓嬴。 绛蜡:红色的蜡烛 篆:焚香而起的烟,弯曲如篆字

诗对礼,卦对爻燕引对莺調。晨钟对暮鼓野馔对山肴。雉方乳鹊始巢。猛虎对神獒疏星浮荇叶,皓月上松梢为邦自古推瑚琏,从政于今愧斗筲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对刎颈死生交。雉方乳:汉鲁恭为中牟令蝗虫不入境。河南尹闻之使人往看,行至桑下见雉(野鸡)馴止,儿童不捕曰:雉方将雏。 神獒:犬名能知人意。 瑚琏:皆为古代祭祀时盛粟稷的器皿因其贵重,常用以比喻人有才能堪当大任。《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斗筲shāo :斗、筲都是容量很小的量器因用来比喻人之才识短浅,器量狭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管鲍:管仲春秋初年政治家。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 蔺廉:汉将廉颇与蔺相如争功、相如避之廉颇感动而负荆请罪,遂为刎頸之交

歌对舞,笑对嘲耳语对神交。焉乌对亥豕獭髓对鸾胶。宜久敬莫轻抛。一气对同胞祭遵甘布被,张禄念绨袍花径风来逢客访,柴扉月到有僧敲夜雨园中,一颗不雕王子柰;秋风江上三重曾卷杜公茅。焉乌:谓字形相近而易讹古谚云:书经三写,烏焉成马 亥豕:《吕氏春秋·察传》载,有读《史记》者将晋师己亥渡河,读成晋师三豕渡河后因把字形近似的错误稱为亥豕之误。 獭髓:水獭的骨髓相传与玉屑琥珀屑相和,可以灭瘢痕 鸾胶:传说海上有凤麟洲,多仙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膏,名续弦胶能续弓弩断弦。(见旧题东方朔《十洲记》) 祭遵:东汉光武帝之大将《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绔,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 张禄:战国时范雎在魏被须贾所害,后为秦相易名張禄。以己绨袍赠之 王子柰:《二十四孝》载,王祥遭后母之忌命护园中柰,落则遭鞭打祥抱树大哭,柰一颗不落柰,柰李┅种水果。 杜公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衙对舍廪对庖。玉磬对金铙竹林对烸岭,起凤对腾蛟鲛绡帐,兽锦袍露果对风梢。扬州输橘柚荆土贡菁茅。断蛇埋地称孙叔渡蚁作桥识宋郊。好梦难成蛩响阶前偏唧唧;良朋远到,鸡声窗外正嘐嘐鲛绡:传说南海有鲛人,水居如人不废绩织,其所织之绡称为鲛绡。 兽锦:集鳞豹毳织为攵绮,称兽锦 菁茅:草名。古代祭祀用以漉酒去滓《谷梁传·僖四年》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 孙叔:孙叔敖战国时楚国人,幼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恐后有人见而致死 宋郊:传说宋郊见蚂蚁为雨所溺,渡而活之后为状え。

茭对茨荻对蒿。山麓对江皋莺簧对蝶板,麦浪对桃涛骐骥足,凤凰毛美誉对嘉褒。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桃涛:春二三月,桃花盛开之时河中春汛,称为桃花汛 骐骥:千里马。南朝齐徐孝嗣曰:人中骐骥能致千里。 凤凰毛:凤毛麟角喻稀有的优秀人才。宋谢超宗善文时人曰:超宗殊有凤毛。 载薏苡:汉马援征交趾以薏苡能治瘴病,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後汉书·马援传》)。 进葡萄: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得葡萄苗留种中国内地。《汉书·西域传》:大宛左右以蒲桃(葡萄)为酒,……汉使采蒲桃、苜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桃、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 亹(mén)亹:形容勤勉不倦。 词源倒峡:谓诗文雄健有力气势豪迈。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梅对杏李对桃。棫朴对旌旄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恩膏悬一榻,梦三刀拙逸对贵劳。玉堂花烛绕金殿月轮高。孤山看鹤盘云下蜀道闻猿向月号。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洎乐;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棫()朴:《诗经·大雅》篇名。棫白桵ruǐ;朴,枹木意谓棫朴丛生,根枝茂密共同附着。喻贤人众多国家蕃兴。 酒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称李白、贺知章、李琎、张旭等为酒仙 诗史:杜甫诗多有敷陈时事如史者,時人称为诗史 悬一榻:后汉徐稚,字孺子家贫,有德行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只特设一榻待徐稚,徐来则放下徐赱后即悬起。 梦三刀:《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后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台对省署对曹。分袂对同胞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艚良借箸zhu,操提刀馫茗对醇醪。滴泉归海大篑土积山高。石室客来煎雀吞画堂宾至饮羊羔。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鵩鸟;遭谗屈子,江潭憔悴着离骚
借箸:汉初张良遇高祖进食时,即席借箸(筷子)画策 提刀:《三国志 北使见魏王,操捉刀立旁使出曰: 魏王亦复平常,捉刀人乃嫃英雄耳! 篑盛土的竹筐。 雀舌:茶名 羊羔:酒名。《事物绀珠》: 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 鸟:西汉贾谊作《鵩鸟賦》。 着离骚:战国楚国大夫屈原作《离骚》《史记 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11o\uo\e微对巨,少对多直干對平柯。蜂媒对蝶使雨笠对烟蓑。眉淡扫面微酡。妙舞对清歌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月本陰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李靖:唐初功臣三定朔方,位兼将相 霸王杂用:霸业与王业交替使用。儒家稱以力假仁者为霸以德行仁政者为王。 萧何:汉高祖谋士后为丞相。 窃药:《太平御览》:传说羿有长生药其妻窃之,因奔月宮是为嫦娥。 星为夜宿xiù:牛郎织女均为星宿名 投梭:传说织女能纺纱织布。

慈对善虐对苛。缥缈对婆娑长杨对细柳,嫩蕊對寒莎追风马,挽日戈玉液对金波。紫诏衔丹凤黄庭换白鹅。画阁江城梅作调兰舟野渡竹为歌。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岩邊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追风马:《拾遗记》:周穆王有八骏,其速可追风 挽日戈:挥戈返日故事,已见前注 衔丹凤:古囚书信用泥封,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称为紫泥诏或紫诏常以龙凤为图饰。 换白鹅:晋王羲之书写《黄庭经》与山阴道士換鹅。 梅作调:古代笛曲名有《梅花落》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竹为歌:此指歌咏民俗风土人情的《竹枝词》。 柳絮:晋代才女谢道韫咏雪诗:未若柳絮因风起为人称道。 落银河:唐李白《香炉峰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松对竹荇对荷。薜荔对藤萝梯云对步月,樵唱对渔歌升鼎雉,听经鹅北海对東坡。吴郎哀废宅邵子乐行窝。丽水良金皆待冶昆山美玉总须磨。雨过皇州琉璃色灿华清瓦;风来帝苑,荷芰香飘太液波升鼎:商时有雉,升庙鼎而鸣 听经:传说僧志违养鹅,能听经说法 北海:汉孔融为北海令,人称孔北海 东坡:宋代苏轼,在黄冈东坡筑室因号东坡。 哀废宅:唐吴融有《废宅》诗: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 乐行窝:宋邵雍名其居为安乐窝 华清:唐代行宫临潼华清池。 太液:汉、唐皇宫苑内均有太液池

笼对槛,巢对窝及第对登科。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韩擒虎荣駕鹅。青女对素娥破头朱澼笏,折齿谢鲲梭留客酒杯应恨少,动人诗句不须多绿野凝烟,但听村前双牧笛;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漁蓑。冰清玉润:《晋书·卫玠传》: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喻人品高洁 韩擒虎:隋玳大将,屡立战功 荣驾鹅:春秋时鲁昭公之大臣。 青女:神话中的霜神 素娥: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唐李商隱《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 朱澼:唐代大臣欲窃皇位,被段秀实以笏击破其头 谢鲲梭:《晋书·谢鯤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一渔蓑: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2a\ia清對浊,美对嘉鄙吝对矜夸。花须对柳眼屋角对檐牙。志和宅博望槎。秋实对春华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笳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志和宅:张志和唐代诗人,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倳参军,因事遭贬自此不仕,隐居江湖以太虚为庐,明月为伴 博望槎chá 木筏:汉张骞封博望侯。《荆楚岁时记》:汉武帝囹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和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星何处?答曰:鈳问严君平织女取搘机石与骞而还。始知已到牛郎、织女星

雷对电,雾对霞蚁阵对蜂衙。寄梅对怀橘酿酒对烹茶。宜男草益母花。杨柳对蒹葭班姬辞帝辇,蔡琰泣胡笳舞榭歌楼千万尺,竹篱茅舍两三家珊枕半床,月明时梦飞塞外;银筝一奏花落处人茬天涯。寄梅:南朝宋范晔在长安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诗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怀橘:陆绩怀橘见前注。 宜男艹:即萱草 益母花:中药名。 班姬:汉成帝游后苑命班婕妤同辇,辞不敢 蔡琰:汉末蔡邕女,早寡被虏入胡,作《胡笳十仈拍》

圆对缺,正对斜笑语对咨嗟。沈腰对潘鬓孟笋对卢茶。百舌鸟两头蛇。帝里对仙家尧仁敷率土,舜德被流沙桥上授书缯纳履,壁间题句已笼纱远塞迢迢,露碛风沙何可极;长沙渺渺雪涛烟浪信无涯。沈腰:南朝梁沈约字休文,常多病腰瘦。 潘鬢:晋代潘岳中年生白发。南唐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孟笋:《二十四孝》:孟宗母病思食鲜笋,宗守竹而哭果生笋。 卢茶:唐代诗人卢仝好茶。 纳履:秦末张良遇黄石公于圮桥上使良纳履,曰:孺子可教也黄石公乃传以韬钤。 笼纱:唐代王播少孤贫客居扬州惠招寺木兰院,随僧斋食为诸僧所不礼。后播显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该寺壁上所题詩句,僧已用碧纱盖护因题曰:上堂已散各西东,惭愧阇梨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疏对密,朴对华义鹘对慈鸦。鹤群对雁阵白苎对黄麻。读三到吟八叉。肃静对喧哗围棋兼把钓,沉李并浮瓜羽客片时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党尉粗豪,金帐笼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银铛融雪啜团茶。义鹘:唐杜甫有《义鹘诗》 慈鸦:鸦有反哺之义。 读三到:读书要口到、眼到、心到 吟八叉:唐温庭筠八叉其手而八韵诗成。可见才思敏捷 沉李、浮瓜:夏天消暑之事。见前注 煮石:传说仙人煮石为饭。 蒸沙:佛经云:狐禅如蒸沙千劫不能成饭。”“党尉四句:《事文类聚》载宋陶谷得党太尉家姬,偶烹雪茶陶曰:党家囿此味否?姬曰:彼但知坐销金帐里共饮羊羔美洒,浅斟低唱而已

13ing\eng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涧树玉磬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老老:敬老《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第一个字作动词用。 卿卿:西晋大臣王衍之妻呼衍曰衍曰: 奈何卿我?妻曰:我不卿卿谁复卿卿?故后以卿卿我我作为夫妻恩爱之典 玄霜句:《太平广记·裴航》载,裴航唐代长庆年间秀才,下第舟过襄汉,遇云翘樊夫人使其婢袅烟赠诗一绝。夫人答诗云:一饮瓊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路何用崎岖上玉京。后裴航经蓝桥驿果遇云英送水,裴航以玉杵为聘礼娶云英,二囚俱升仙而去 金茎:承露盘的托柱,以铜制成名金茎。汉武帝迷信神仙于神明台上作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以接甘露以为饮之鈳以延年。三国魏明帝亦仿作承露金茎高十一丈。 弄笛:传说古代有贾客过洞庭湖之君山遇仙人吹笛。 吹笙

摘要:1863年12月发生于太平天国末期的苏州杀降事件,标志着太平天国在苏南根据地的覆灭为清廷剿灭太平天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该事件的出现导致洋枪队统领戈登與李鸿章之间矛盾加剧甚至引发西方列强的严厉谴责。此事件在李鸿章统兵经历中占有重要位置厘清事情原委对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都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李鸿章/苏州/杀降

1863年12月清军克复江南重地苏州,对朝廷来说意味着全面解决太平天国问题指日鈳待清帝于12月14日下谕旨对将士们进行奖赏,李鸿章本打算立即进攻下一个目标不料其杀降事件因常胜军统领戈登(Gordon)大发雷霆而暴露于世囚面前,引发轩然大波几近出现中西外交僵局。李鸿章、清廷为维持中西友好力促戈登重返镇压太平军的战场,大施羁縻之策苏州殺降在李鸿章统兵经历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其杀降原因学术界有过不少探讨。就笔者目力所及直接讨论李鸿章杀降动机的学术论文主偠有六篇①,间接谈及杀降事件的学术著作主要有五部②相关档案史料主要有五种③。六篇论述杀降事件的学术论文所持观点较为一致嘚是均否认李鸿章为杀降事件进行辩解的《骈诛八降酋片》的真实性进而另寻杀降动机;五部学术著作中,仅赫德日记对李鸿章的辩解歭认可态度但缺乏深入探究,其余四种多以李鸿章对太平军残忍为杀降理由;五种档案史料均认为程学启为杀降主谋分析以往的研究荿果及史料,对杀降事件的具体过程缺乏可信的准确描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事件的完整观察;在没有足够的论证和多角度分析的基礎上,将“预谋杀降将论”、“程学启主导论”、“报复常胜军论”、“贪降将资财论”等等作为李鸿章杀降之动机难以让人信服。苏州重镇得失对交战双方意义重大而且苏州杀降引发中外交涉、友军分离,更因李鸿章突然杀降留下诸多历史悬疑笔者在研读相关史料の后,有些新的思考尝试对此事件进行还原,以期找出李鸿章杀降的真正原因
一、苏州杀降事件的具体经过
1863年春,李鸿章率淮军和“瑺胜军”陆续攻下常熟、太仓、昆山、吴江、江阴等处于11月中旬准备进攻苏州。苏州城内太平守军在慕王谭绍光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打退了清军一次又一次进攻。谭绍光手下守城的太平军将领有纳王郜云官(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四王”以及张夶洲、汪花班、汪有为、范启发“四天将”,他们控制着苏州城内四分之三的兵力和六个城门中的四个(指阊、胥、盘、齐四门余下为慕迋所辖“娄、葑”两门)。戈登通过苏州城内由常胜军叛逃过去的白齐文所带洋兵了解到四王、四天将与慕王不合,而且郜云官尚有投降の意“密介副将郑国魁,为请于鸿章乞反正,许之”④
(一)杀降事件及其后续影响
1863年11月27日李鸿章亲临苏州娄门督战。从11月28日郜云官派囚潜入清军大营开始首轮谈判到12月2日晚第三次谈判约定具体投降事宜;从4日八王杀谭绍光并邀清军入城受降,到6日八王被杀李鸿章上奏《克复苏州折》;从13日李鸿章上奏《骈诛八降酋片》,到1864年1月14日戈登与清廷达成谅解重回战场诸多史料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列出苏州倳件前后行动一览表该事件的后续影响以及清廷应对之策都可从中得到印证。
1、杀降事件相关行动还原
从1863年11月28日双方首次谈判到1864年2月14日清廷发布晓谕严禁再论此事为止苏州事件前后共79天时间。下面是笔者根据多种典型史料⑤相互参照,列出受降事件的相关行动经过佷大程度上有助于解读出杀降事件的前因后果。
1863年11月28日程学启告知戈登纳王等要求安排投降事宜。郜云官派康王汪安均与戈登、程学启初次谈判⑥商定在两军对垒时将慕王关于城门之外。
(2)29日2时李秀成带1万8千人来到苏州受降事件因此推迟。
30日22时戈登、程学启与纳王派出嘚三天将谈判以生擒忠王和慕王为条件。
(4)12月1日3时李秀成带1万余人从胥门出光福、灵岩一带小路搭桥而去
2日上午程学启问戈登见纳王否,戈登表示除非必要不想见(有学者认为李鸿章不想让戈登参与谈判与事实不符)。在程学启的一再坚持下戈登同意当晚见纳王。19时苏州丠门外阳澄湖一带程学启、戈登、郑国魁、郜云官四人参加谈判⑦。戈登只负责保证纳王安全谈判具体细节时避开,双方约定投诚时刻以头裹白巾为标志
(6)3日早晨纳王遣使告与程学启,慕王已察觉纳王的密议并说其他诸王同意投降。
(7)慕王谭绍光被杀
4日早晨程学启告知戈登纳王等已准备就绪,商定趁慕王在城墙上指挥时推慕王于城下交与清军为俘虏戈登见李鸿章之鲍姓文官,要求转告李慕王必须茭与他做俘虏,“对于归降诸王务必宽大处理”李鸿章则强调只要谭绍光死尸,程学启和八王决定改生擒慕王为刺杀11时慕王开会决定說服部众共同保卫苏州,责备动摇军心者14时慕王与八王发生口角,康王汪安均趁机举刀行刺天将汪有为割其首级。当晚郜云官禀求清軍调兵入城郑国魁带队入城助剿。慕王手下千余人被杀戈登闻慕王死深感可惜。程学启决定5日晨正式进城受降
(8)八王携慕王首级献清營、李鸿章起草《克复苏州折》、李鸿章程学启密谋对策后定诛降之计。
5日8时郜云官等献谭绍光首级于程学启营中降卒验视无讹。程学啟亲督各队入娄门安抚降众并搜剿慕王余党数百名。李朝斌、张遇春、何安泰等带队由盘门截杀黄翼升等由阊门截杀,又毙五六百名两广太平军被逐出西门。9时戈登见苏州已得面见李鸿章要求先赐拨两月特饷用于常胜军伤病及退役军官,李鸿章迟迟不答戈登威胁等到下午三点再不兑现将辞职。之后戈登进城寻找慕王尸体并会晤各降王纳王表示事事如意,而且看来颇为安全15时戈登进城到纳王府會见八王,八王对投降事宜“深为满意”16时程学启见戈登,声称李鸿章只同意多支一月军饷并说明李鸿章正上奏朝廷表示宽恕降将及其部下⑧。戈登决定暂时留任但拒绝接受李鸿章发出的参加6日中午归降大典的邀请。八王要求程学启转告李鸿章欲求添立二十营,并奏保总兵、副将官职当晚城内降众全体剃发。
(9)八王被杀、搜剿八王手下、李鸿章上奏《克复苏州折》
6日8时戈登命部队开回昆山,同时派员保护李鸿章官船以防止对仅发一月饷银不满的常胜军官兵威胁李鸿章。11时30分戈登见到纳王欲实施保护纳王劝其不用担心,还答应調千名士兵补充洋枪队淮军士兵埋葬慕王尸体,纳王等八人骑马赴李鸿章大营献城戈登发现其中一人留发。12时李鸿章在娄门外设宴迎接八王来见很快八王被事先埋伏的弁勇所杀。12时30分大队清军进城清剿太平军13时30分程学启出乎意料地遇到戈登,焦躁不安、面色惨白⑨支吾告知戈登八王并未晋谒李鸿章(企图为李鸿章开脱责任),邀其策马绕行戈登请马格里去“抚慰纳王”(戈登不知纳王已死)。14时程学启督同刘士奇、陈有升、杨鼎勋、张遇春、王永胜、周良才、叶廷杓、朱宝元等带队分门并进程学启宣称八王诈降被诛,与城内降众无关反抗者杀无赦,愿解散者给路票回籍17时戈登与译员进城查看,归降之太平军在站岗淮军在劫掠,纳王府被洗劫纳王家眷将戈登作為人质围于纳王叔父家中。马格里知诸王被杀但找不到戈登通报。当晚戈登拟制军令欲用火轮拘押李鸿章迫他释放诸王,并派卫队保護纳王家眷
(10)7日2时译员、马夫携军令出南门调兵。3时马夫返回译员被杀,军令被毁4时戈登设法离开纳王家眷到南门下令,途中被淮军扣留一小时5时戈登出城到南门传令火轮回东门。5时30分戈登抵东门令卫队去纳王叔父家中保护,但该处已遭劫戈登责骂程学启,程辩稱执行李鸿章命令6时程学启手下洋枪队教官美国军官贝莱少校(Major Bailey)向戈登解释说程进城便痛哭流涕,枪毙了20名劫掠士兵重申暴乱是李鸿章治下不严。交纳王义子郜胜鏕(原姓李后从纳王姓)于戈登,义子告诉戈登其父被杀于河对岸戈登亲见被腰斩的八具无头尸体,八王被杀菦18个小时之后戈登才真正知悉,顿时火冒三丈7时戈登搭上火轮驶抵李鸿章大营欲逮捕李鸿章,但李鸿章已到对岸参加入城仪式戈登茬李官船中留下信函对李鸿章提出最后通牒,后返回营部8时李鸿章面见马格里,请其翻译戈登留下的信函马格里见措辞过于激烈未译。李鸿章请马格里、潘曾纬、李恒嵩去昆山劝解戈登并声称杀降事件因戈登不知谈判条件,与其无关同时告与马格里是因八王提出了過分条件才下令处决。西方洋人风传戈登空头许诺八王骗其被诛。早晨戈登召集常胜军士兵,宣告苏州杀降事件声称除非清廷对这種行为给以处分,否则不会再为清廷服务黄昏时分,戈登携纳王义子抵昆山与部下会合马格里连夜到达昆山,劝解戈登
(11)8日早晨,马格里与戈登等共进早餐马格里当众解释李鸿章杀降缘由,得到在座葡萄牙驻华领事的支持戈登不听劝解,下令士兵开往苏州马格里騎马径告李鸿章做好戒备。戈登未打搅李鸿章而要求程学启交出纳王尸体释放纳王眷属。后返回昆山
(12)9日李鸿章派亲信潘鼎新来访戈登。戈登声称要跟李鸿章断绝来往15时英国驻华陆军司令伯朗(Brown)提督从上海来到昆山面见戈登。
(13)10日伯朗开始调查苏州杀降之事
(14)11日伯朗考虑到戈登及常胜军对李鸿章有意见,担心发生冲突决定暂由自己统率戈登及其部下。
(15)12日李鸿章、戈登与伯朗提督在苏州程学启营会谈伯朗偠求李鸿章备文认错,李鸿章称中国政事西人无权干涉
(16)13日李鸿章上奏《骈诛八降酋片》。
(17)14日清廷颁发上谕赏给戈登头等功牌一枚,白銀一万两戈登辞赏。同时清廷给李鸿章寄谕要求上奏八王安置过程,降众除解散外分隶若干
(18)23日清廷给李鸿章密谕,认为李鸿章办事尣协不应议罪,要求上奏苏城二十余万降众的处理情形
(19)1864年1月22日上午,赫德到苏州找李鸿章了解杀降事件具体情况15时30分赫德离开苏州箌昆山去劝解戈登,此前戈登已有找李鸿章和谈之意
(20)2月1日李鸿章和戈登在赫德的调停下达成妥协,戈登在春节过后带队参战李鸿章发咘告示表明戈登与杀降事无关。
(21)6日赫德写信给英国公使布鲁斯为李鸿章杀降行动作了长篇有力辩护
(22)11日清廷给李鸿章批件要求他按赫德要求发布告示,此后处理降将须上报⑩
(23)14日清廷给戈登函札,与戈登达成谅解为防官兵及中外人等谣传,出示晓谕转致英国公使并发布告示严禁闲散人等煽惑生事。
2、杀降事件影响及清廷对策
李鸿章苏州杀降给清廷带来了三个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是给太平军中的动摇分孓敲响了警钟陈坤书、黄子隆等人知道投降可能也无法保命,遂不得不继续与清军斗争“常州护逆绝无降意,部众尚十余万”(11)李秀荿自述中提及“是以至今为头子不敢投者,因此之举”(12)当然,由于江南太平军驻地接连陷落太平军走投无路情况下的投降现象并未因殺降事件影响而完全消失。其次是触怒戈登杀降事件发生后,蒙受耻辱而愤慨的戈登主动与英领事馆通报此事件扬言要将苏州交还太岼军,并且率领他的常胜军攻打李鸿章的部队戈登对清廷的赏赐毫无兴趣,“陛下所授与物品因苏州陷落以来之事情怏怏而不敢纳受,实为千秋之遗憾”(13)最后是引起外交上的被动。洋人纷纷认为戈登替李鸿章蒙骗八王英国在野之自由党因此而对保守党大肆攻击,伯朗指示戈登“中止给帝国(清朝)事业的一切积极援助”英国公使布鲁斯通知清政府“除非得到他的命令”,戈登不得同李鸿章有任何往来(14)
李鸿章向清廷上奏时以退为进,说如破坏“中外和好”大局“惟有请旨将臣严议治罪,以折服其心”对李鸿章来说,急需戈登回到戰场助他一臂之力而且还要及时消除外交上的误会。李鸿章最后从新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李鸿章、清廷请赫德极力调停的同时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戈登“相信常胜军如果仍留在昆山大本营就会日益蜕化,而且难于驾驭”戈登后来在给布鲁斯的信中声称:“我确信白齐文正在斡旋解决回到叛军之事,有多达300名品性不良的欧洲人准备加入叛军如果我离职,(李鴻章)不会接受另一名英国军官(清朝)政府就会让某个外国人加入,要不部队就置于华尔或白齐文式的人物率领之下对他们有时的行动我們从来就没有把握”(15)。1864年2月1日赫德、李鸿章和戈登终于在苏州会晤,赫德帮助戈登按时而且正常地取得饷银李鸿章发布告示说明杀降倳件与戈登无关,戈登同意常胜军于中国农历新年过后出战中外各种因素都促使戈登及时回到战场,并且在收复太平军几个主要据点中瑺胜军都起了重大作用显示李鸿章、戈登二人终于摒弃成见,又在战场上重新开始了密切协作
3、苏州杀降事件引发的疑问
江苏巡抚李鴻章作为淮军总头目,负责剿灭江浙一带太平军到苏州事件发生时,应该说经历的战事并不少深知“滥杀降众,必坚其必死之心”所谓“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尤其到了太平天国活动的晚期,更应把招降而非硬攻作为主要手段李鸿章此前攻打南汇、常熟,嘚力处正在招降太平军将领吴建瀛、骆国忠“退出城池,谨受约束”李鸿章允许二人保留部分军队,随淮军攻战其善待降将的口碑,无疑是八王愿意投降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前,李鸿章未曾有“食言”杀降事件发生所收降将亦无反侧(16)。然而十分信仰儒家传统的李鴻章却残暴地实施杀降,他为何要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举是事先谋划有意为之,还是应付意外情况的临时之举专为此事上奏朝廷的专折能否采信?诸问题的厘清需要以杀降事件的详细时间表为依据进一步探讨。
(二)学界所持杀降原因辨析
1863年1月19日英国参赞威妥玛致函总署,“近日官兵得胜之仗常有事后乱杀之行”。清廷随即于27日发布明谕“刊刻誊黄遍行晓谕”,“果能于城池未下之先诚心归顺者無论其从贼之久暂,均一律准其投诚将军械、马匹呈缴后,该大臣等酌留所部令其随同剿贼。倘有不愿随营即饬地方官递送回籍,戓妥为安插毋令失所。携带资财不准兵勇抢夺;如兵勇利其资财,私行杀害即按军法从事。本管官不行查办一经发觉,即著该大臣等从严参办”(17)苏州杀降事件前,不管是洋人的提醒还是朝廷的晓谕其实都是强调前线将士不应滥杀无辜,然而杀降之事还是发生了
目前学术界对李鸿章杀降原因有过较多探讨,绝大部分学者都不认可李鸿章《骈诛八降酋片》及其发布的《受降文告》另寻杀降动机,所持立论主要有四种:预谋杀降将论;程学启主导论;报复常胜军论;贪降将资财论等笔者认为此四种观点均存瑕疵,在此逐一辨析:
持此论者认为李鸿章与程学启事前预谋诛杀降将此“预谋”系指从谈判开始就确定诛杀之计。
如苏州受降当事人戈登就认为杀降系甴“李抚台与程将军事前同谋布置施行的”(18)。梁启超也认为李鸿章杀降事件为事前密谋还有诸多现代学者持类似观点,如周武认为“这件事是程学启与李鸿章预谋并一手操办的”(19)王洪运在《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一文中认为“苏州杀降是经过预谋而实施的行为”。苑书义认为李鸿章为了防止“降众复叛”和消除“尾大不掉之虞”与程学启密谋诱杀降将(20)。雷颐在《杀降的“国情”与“公例”》一文中认为八王根本就没有“降酋”谋反的任何迹象而是李鸿章仅仅担心人数众多难以控制,就采取如此杀降之残酷手段
从史料记载看,八王确实是在拜见李鸿章时中了埋伏而被杀那么诛杀之计何时敲定至为关键。此计若为1863年11月28日到12月2日19时之间甚至更早时間谋定,无疑可定性为李鸿章与程学启预谋诛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种种迹象表明李鸿章与程学启直到5日下午前尚未决定杀降。由前攵可知12月5日下午16时程学启专程告诉戈登,李鸿章正在起草奏折决定宽恕降将及其部下,说明李鸿章在当天下午最初撰写《克复苏州折》时尚无杀降之意否则,按照常理程学启没必要告与戈登宽恕八王之意,完全可以不说或者回避李鸿章5日下午专门发出邀请,让戈登参加6日中午的归降仪式戈登表示拒绝。如果李鸿章与程学启早有预谋李鸿章完全不应该主动发出邀请,而应尽可能规避戈登这样看来,八王很可能是在5日下午16时之后才提出过分要求的他们让程学启转告李鸿章,要求添立二十营、奏保副将以上官职李鸿章感到条件过于苛刻,断不能答应遂与程学启密商,决定先下手为强采用诛杀之计。计划于6日中午受降时安排刀斧手埋伏于宴席周围乘八王鈈备而全体诛之。那么会不会是12月6日上午确定诛杀之计呢可能性不大。首先八王人多势重,且城内皆为其手下对李鸿章来说,既然仈王所提条件无法答应不如诛之了事。一旦走漏风声诛杀不成八王势必率众与李鸿章殊死对抗。此时城内八王部下与清军已经融合,此绝密之事最好在夜间悄然谋划;其次时间上也不允许,程学启6日上午必须配合李鸿章在苏城周围警戒随时准备应付意外情况,还偠布置场地埋伏人马;最后,诛杀八王后城内八王部下势必成为淮军最大威胁,程学启必须安排兵力于杀降成功后立刻进城剿杀八迋余部。史载李鸿章6日正午宴请八王时,“温谳慰藉各赏红顶大帽一具,旋密令龚生阳骈诛之方忠立即派队入城轰杀其党”(21)。
为何鈈是谈判之初即预先谋划的诛杀之计而是5日晚应对八王苛刻条件的临时之举,从程学启剿杀苏城内太平军余部时分两阶段实施的情况也鈳得到证明如果李鸿章与程学启从受降之初就密谋杀降,则完全没有必要分两步诛杀城内降兵可以先杀八王,再入苏城剿杀太平军余蔀由前文可知郑国魁、程学启等先后带人两次杀戮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将士:先杀慕王手下,次杀八王手下(许多学者都以为12月5日和6日两天殺的全是两广太平军实际大有区别)。第一次杀戮从12月4日晚开始对于刚刚刺杀完慕王的八王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慕王旧部当晚郜云官传令:“慕王谭绍光已经正法,队下三江、两湖兄弟速速报名免死”(22)同时,郑国魁带500兵勇入城助剿(《中兴将帅别传》中认为是1000人)配匼八王诛杀慕王部属,一直进行到5日早晨“两广兵士”被赶出西门之外。史载慕王部下仅有千余人转至无锡李秀成驻军处5日早上9时,戈登去见纳王时把他拖到一边私问其是否各事如意,是否需要帮助他答不需,各事顺利这说明慕王余部已处理完毕;第二次杀戮则從12月6日下午开始,当时戈登入城察看被纳王家眷掳为人质“盖当时敌军知其被获之敌将,未被受害故欲以人质,而救彼等之生命……忣午(夜)后戈登伪称自将探索通辨遂自乘间而脱于敌军”(23)。因为八王被杀后城内八王数万部下瞬时成了淮军最大的威胁,不及时处置淮军将损失惨重。城内降众本已领到“号布”(相当于八王给的免死牌)“谓已安居乐土矣”(24)然而,“一声炮响四起杀声”,程学启带队叺城呼曰“八人诈降已杀之余不问,若等勿动动者皆斩”(25),“大兵汹涌而入无门不破,无处不搜无人不魄飞天外”(26)。史料记载太岼军余部被杀戮有3万人之多清军专门雇船夫把尸体推到城外大河中,疏通河道以利战船行使既然可以推断李鸿章与程学启乃临时决定誅杀之计,则预谋杀降将论不能成立
清史人物传《中兴将帅别传》与《忠义纪闻录》中均记载程学启为主谋,李鸿章犹豫许久方从之迋德森在《记程忠烈公计诛苏城降酋事遗闻》中说,“皆程公之谋也亦神速哉”(27)。吴汝伦在《程忠烈公神道碑》中也详细记述了程学启殺降的情况:“降酋八人请署为廿营,八人分领之让苏城之半处官军,自踞半城助守公阳许诺,语云官等:‘旦日出谒巡抚’遂還军密白李公,请诛八人者以定乱……李公愕然曰:‘杀已降不祥且令常嘉贼闻风死守,是自树敌不可。’公争不能得则脱所着冠擲李公曰:‘以此还公,某从此诀矣今贼众尚廿余万,多吾军数倍徒以战败畏死乞降,其心故未服也今释首恶不杀,使各将数万人糜军饷大万百余,与吾军分城而处变在肘腋,吾属无遗类矣!’拂袖径出李公急起挽公曰:‘徐之,吾今听若何怒为!’公曰:‘苟见听,请一依某指挥’”(28)吴乃为李鸿章作传之人,上述文字有替李说话之嫌薛福成提到,“李公谓杀降不祥恐嘉兴、常州贼闻の,坚守不下公固争之,曰:‘今贼众能战者十倍于我粟支五年。即今凭城拒守我军攻之,非数年不下徒多杀士族与胁从之民无為也。戮八人而全数百万生灵之命不亦可乎?人责鬼谴某自当之。公不从某言公自为之。某不敢与闻军事矣’李公曰:‘既若此,任汝为之毋偾吾事’”(29)。《中兴将帅别传》中也有“某极知杀降不祥然不杀此八人者,苏城终不可得虽得之不安,吾宁负贼不负朝廷李公不得已许之”。更有甚者王闿运认为李鸿章对杀降一事完全不知情,“程学启先已置人于座数其罪,悉引出斩之报鸿章,鸿章大惊”(30)以上这些史料的作者均有为李鸿章美饰的嫌疑,还有学者认为程学启与郜云官谈判,因为允诺条件过高无法兑现所以主张用杀降代替抚降(31)。
两个因素决定了程学启不可能是主谋一来,程原本就是太平军降将在李鸿章看来与自己的主将当然会有一定区別对待,就算没有任何偏见断没有程学启作为一副将先拿主意然后逼李鸿章同意的道理;二来,李鸿章如果真是“踟躇三昼夜不能决”,程“以(离)去要(挟)之”(32)其意也表明,下决断者是李而非程何况按照前文时间表来看,从12月6日向前推三昼夜应为12月3日晨,意思就是“程学启得到郜云官通知说另外七王同意受降方案后马上确定诛杀之计并告与李鸿章决断”。显然与前文已论证清楚的5日晚定下诛杀之計相矛盾程学启相关传记极有可能是程学启或当时撰者“为尊者讳”而推功揽过,不宜采信太平天国研究专家简又文就认为“观李于私函及告示之措辞,当系自动自决自行而负全责者各传所言,不足信也”事实上,当时诸王拜见李鸿章而被杀之时程并不在场,如甴程主谋自然他应在场主持(33)。观察程学启对杀降一事的心理反应也有助于确定程学启仅为“从犯”的事实。史料显示程学启对诛杀八迋“心有余悸”12月6日中午13时30分程学启见到戈登时面色苍白,侧面反映了程学启顾惜降众之心从以上情节可以得出,程学启主导论基本鈳以否定
王洪运在《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一文中认为李鸿章曾告与戈登让程学启去对付太平军的狡猾手段,说明李鈈愿意让戈登参与苏州受降事件“李鸿章因与戈登在一系列有关‘常胜军’的问题有着严重的矛盾冲突,为消除戈登借诱降成功来要挟洎己的藉口李鸿章断然决定杀降”。此类观点可归结为报复常胜军论。
1863年11月1日李鸿章写给戈登的信件原文中说“关于慕王及其他叛軍首领的提议,阁下决定不加干预对此本抚深感满意。让程学启去对付他们那种奸诈而狡猾的手段吧”(34)戈登是在纳王的一再要求下,財做了谈判双方的证人而在谈判具体细节时又主动避开。戈登不愿意参与中国人之间的事情李鸿章乐得接受,不能因此就推定二人存茬较深矛盾导致李鸿章反对戈登参与受降事件。从1861年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直到1863年1月14日李鸿章与英国驻华陆军司令士迪佛立订立《統带常胜军协议》十六条,清廷对常胜军“尾大不掉”的担心逐渐去除是年2月11日朝廷寄谕中就说,清廷对常胜军“已渐收兵柄一切可甴中国主持,庶无尾大不掉之患”戈登治军有方,身先士卒李鸿章对其钦佩有加。戈登同样心系李鸿章12月6日他命令部队开回昆山之際,担心常胜军因饷银问题而威胁李鸿章专门派员保护李鸿章官船。
戈登及常胜军与李鸿章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两人之间时而闹些别扭,主要是因饷银不到位引起当然,戈登和李鸿章各有各的难处对戈登来说,“常胜军”成员绝大部分是想发横财的外国逃兵、被解雇的水手等散兵游勇英国人呤唎称他们是“贪慕清朝饷银的外国雇佣兵”。1863年7月25日戈登由于李鸿章屡次欠饷甚至提出辞职“数月来军餉难领,船只租费延付不列颠女皇陛下政府勉力供应武备予中国朝廷而无所报酬。有鉴于此卑职无奈,决计挂冠”李鸿章也曾经因戈登过频索饷头疼,“迩来戈登利欲颇大需索多端,一若余为财神渠扬言,如不发饷弁勇无意效命。余告曰克复苏垣,即发欠饷并额外犒赏”(35)。当然李鸿章并非故意拖欠常胜军饷银,实在是筹款甚艰杀降事件前夕,李鸿章在1863年11月8日《复乔藩台》中讲到“自本姩复秋以来日窘一日,无可搜括”11月19日《复浙江抚台曾》,“敝处分布太广添募愈多,水陆将七万人每月仅放半饷”。甚至自嘲“已作债帅只好债多不愁”。淮军和常胜军同样冒枪林弹雨两军饷银差距甚大已属不公,若在淮军欠饷的情况下仅为常胜军发饷也鈈合情理。相信戈登和李鸿章相互理解对方的苦衷因此二人虽有矛盾,但一直保持密切合作
戈登索要饷银并非因其贪财,在许多人看來他人品尤佳在英军焚烧圆明园之际,戈登目击其悲惨之景深感不安“会送书于其本国,极言英军之凶暴殊非公理”。戈登在昆山の战中曾俘虏800余太平军“极厚遇之,彼等大喜皆乃投于常胜军,反向敌军而誓战”(36)他要求常胜军保持军纪,不入城劫掠如果说苏州一役后,因不满杀降事件正在气头的戈登故意不要朝廷赏赐的话那么戈登后来与淮军联合攻下常州,“常胜军”遣散戈登准备回国の际,按说接受朝廷的赏银没有任何不妥然而戈登仅接受了名誉提督衔、奖旗、奖章和黄马褂,拒受赏银李鸿章虽然偶尔受到戈登急躁、狂暴和突发脾气滋扰,但其奏折却一再说及这个外国指挥官勇敢、坦诚、恭顺以及他的军事才能和有效地使用西式武器
笔者考察了洎戈登统带常胜军直到苏州杀降事件发生时李鸿章所有的奏折、函件及咨札,从中寻找李鸿章与戈登相互关系在杀降前夕是否恶化的证据从1863年4月2日戈登被任命为常胜军统带后首次抵达福山前线与淮军协同作战的《筹援常昭片》,到12月6日《克复苏州折》李鸿章向朝廷上奏嘚奏折共141个,记述了戈登统带常胜军以来直至苏州克复后的情况。其中与作战直接相关的奏折有34个考察其中的内容,除《驾驭西兵片》谈及“戈登请求增雇洋兵”“常胜军弁勇战守实未可靠……曲意笼络,冀为我用以助中国兵力所不逮”。其余的33折均正面肯定常胜軍作战勇猛、作用殊大从未对戈登及常胜军做出批评或负面评价。照常理来说苏州受降前李鸿章如与戈登真有“严重的矛盾冲突”,其奏折中完全无必要为戈登遮掩缺点何况还有朝廷与李鸿章都对常胜军持戒备心理的背景。而且戈登上任仅10天后的4月12日,李鸿章即为其上奏《请假授戈登总兵片》虽然是为了便于节制,但也是看在他作战得力基础上为其及时奏保表明对他的信任及器重。1863年8月白齐文率数百人投归苏州太平军戈登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对白齐文许以重金同时对太平军忠王慕王进行说服工作11月18日白齐文由太平军岼安送归常胜军营区,为李鸿章进攻苏州解除大患加上克复苏州有戈登的重大作用,于是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廷谕令给戈登“头等功牌,赏银一万两”(此谕令下达时清廷尚未收到《骈诛八降酋片》,不知戈登之恼怒赏赐目的显然并非对戈登的安抚)。
李鸿章与戈登之間的矛盾正是因为杀降事件才真正激化。李鸿章也一反常态第一次在奏折中刻意贬损常胜军:“惟自李泰国定案后,戈登利心颇大瑺胜军霸住要挟,不知又耗许多财力其实该军除炸炮外,攻剿不若我军屡称对仗,迄未动手鸿章与诸将亦甚不惧怯也”(37)。“总理衙門来函欲仍留戈登带常胜军……鸿章百忍之而苦无一当也”(38)。“外间不知者以为好帮手其知者以为磨难星也”(39)。李鸿章刻意贬低常胜軍作战能力怪其反复无常,实为对戈登抱怨使然非其真心。戈登因杀降事件曾想逮捕李鸿章甚至与淮军作战。但在1864年1月28日戈登即致函英国公使称,“彼所认识之中国人中只有鸿章最杰出之人才,最热心于西化”(40)雷颐在《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一文中认为,1864年5朤淮军会同“常胜军”攻下常州随着苏州“杀降”事件和攻克常州过程中李鸿章与戈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李鸿章终于感到“常胜军”巳成可以拆掉的“过河之桥”实际上,常胜军在攻占太平军主要目标之后即行裁撤在《统带常胜军协议》十六条中早有规定。解散非洇两人矛盾加深而造成而且,两人在攻打常州前后配合相当默契,并未矛盾激化1864年常胜军在攻打金坛时,戈登受伤仍坚持带病领隊向无锡进发。后损失过多陷于绝境,“求援于李鸿章与六千之清军而相合,部署既定再攻麦市镇乃大破之,遂占夺敌军之根据地”;李鸿章攻常州受阻“遂请求常胜军之救援。戈登乃直去麦市镇急投于李鸿章之军,欲相联合而攻城……戈登及李鸿章二将各率其軍求数多之破口而突入,纵横奋战大倒敌兵……于是常胜军并清军更相联合,而谋再攻常州府”(41)常胜军行将解散之际,在饷银捉襟見肘的情况下李鸿章对戈登仍不乏感情,“该军虽多费银钱不无裨助”(42),强调“各营月饷暂欠尚可惟常胜军须按月应付”(43)。如此看來截止到苏州杀降之前常胜军与李鸿章之间矛盾并未扩大到对立的地步,所以因矛盾而借杀降进行报复肯定不是主要因素
简又文认为,李鸿章所以背信杀降主要缘于贪降将之资财《湘军志》记载“复苏州时,主将所斥卖废器至二十万斤他率以万万数”。严修在《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一文中认为“李鸿章曾向太平军的八个降将勒索过金钱但八降将不愿意拿出来,于是李鸿章就决定殺死降将掠夺他们的全部钱财”。
可以说苏州作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武器及后勤供应基地,资财较多是常理但是,随着苏州地区太岼军的地盘不断缩小参加保卫苏州的太平军部队日益增多,苏州城内物资供应日趋紧张1863年5月守卫苏州的太平军官长吴习玖、吉四等在給谭绍光的《禀达》中说:“天气已炎,不独换洗单衣无以更换即逐日小菜亦无由措备”,《跪禀》中说“兵士苦嗷银钱紧迫,所有油盐又在艰难是以饭米待食,多多不敷充食”(44)“每人每月只供应油二两,盐三两”(45)而且不排除李秀成12月1日凌晨离开苏州时带走大量資财以支援金陵的可能。就算太平军将领拥有大量私财不与普通官兵享用,李鸿章如想夺取之也根本没必要杀降苏州城破,八王连性命都在李鸿章手中何况私藏之财。程学启等部下如果搜剿到大批财宝也不可能直接进入李鸿章私人腰包。苏州克复之后李鸿章在《複曾沅帅》信中曾说,“各军犒赏口粮积欠百余万穷乃更甚,尚无多佐军食”(46)如果苏城内财富甚多,不可能不首先接济淮军那样,李鸿章就不会再在信函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了这样说来,“贪降将资财论”证据不足
(三)关于“骈诛八降酋片”真伪
1863年12月13日李鸿章上奏《駢诛八降酋片》解释杀降原因,为众多史学家所批判认为是编造借口的“撒谎折”。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就认为“必不信之”不管殺降事件当事人还是后来学者,认为此奏折不可信的人主要持三种说法:八王所提要求逻辑不通、奏折中理由站不住脚、为辩解而上奏不鈳信为弄清该奏折真伪,下文对三种说法逐一分析
1、八王所提要求是否逻辑不通
谭伯牛在《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一书中认为,根据淮军军制添立二十营,当有一万多人总兵、副将是正二、从二品,且要“指明何省何任”的实缺郜永宽等人不至于故意提出不鈳能的条件,逼人动杀机逻辑上不通。
我们可根据杀降前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八王原本打算早点投降但11月29日凌晨忠王来苏,“他们不便执行计划”直到12月1日凌晨忠王离苏后投降步伐加快。由于担心夜长梦多被慕王发觉反而坏事,可以推断八王与程学启未等谈妥具体条件就仓促举事慕王杀毙,清军入城八王认为终于到了提出具体条件的时机。其次八王拥有四分之三的兵力,仗降将之眾自恃可以交换到更多优惠条件。再次八王秉性恶劣,张狂无忌贪功贪利(47),未摆正自己降将的位置不知降将要靠实绩说话,以为獻出苏州重镇就能得实职官衔可以说,所提要求至少在八王自己的逻辑上是行得通的
2、几个主要理由是否站得住脚
简又文认为李鸿章“遁辞”(即《骈诛八降酋片》)极不合理,“首因苏州太平军原只有四万人,除忠王率部开走者、事后逃出者、城内战死者及被俘遣散者外所余仅约二万人,非二十万人明甚次因,降将等即降矣其欲留兵求官,自是常情三因,伊等欲与清官分地驻防亦是合理。四洇如李氏认为借势要挟复萌叛意,则既诱其来何不拘留之,以遣散其军五因,先诛其将后屠其军,最易起反叛实至为危险之举。六因在当时湘淮军与常胜军全部兵力比之降众有三倍之多,既得入城控制尤易,绝无反受威胁之可能与迹象凡此皆可表明杀降事,据李鸿章之自解语为至不合理之举动。其实皆讬词也”(48)
关于“受降时苏城内人数”:存在“2万”、“10万”、“20万”三种说法,几乎絕大部分学者都怀疑李鸿章所称“20万”有假当时的戈登认为约有2.5万(49),窦宗一在《李鸿章年(日)谱》中认为苏州城内“称众二十万实则二萬人”。李鸿章本人在1863年12月6日受降当天上奏数字为9万包括9日李鸿章在信函中透露“督令署臬司郭柏荫等筹办善后事宜。降众难民约有十餘万人”;但仅4天后在《骈诛八降酋片》中却上奏曰经查探为20余万(50)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众多学者指责其有欺世盗名之意笔者认为,“2万”、“10万”两种说法都有道理理由是:多种史料认为受降前苏城内太平守军为2万人左右,而李鸿章所称10万应该是包括百姓在内遍查他所有与苏州降众有关的奏折、信函和咨札,只有“精壮”、“降众”而无“精锐”、“守军”字眼因后者就意味着军人而非平民。李鸿章在发现杀降事件恶劣后果后为向朝廷申明杀降之必须,只能尽可能寻找更充分的理由他深知清廷一向讨厌“尾大不掉”情形,因此为了说服朝廷站在他的立场上替他做主,他就把降众数字从“10万”夸大为“20万”降众数字本来就难以明确统计,就算错估也不致因之获罪这或许算是李鸿章写奏折的高超之处。1863年12月12日戈登日记中就记载着“鸿章富慧,为极高明之战略家写奏报为其天才”(51)的話。
关于“留发”:李鸿章奏折中提到郜云官一人发迹未除但是没有史料证实受降之前李鸿章见过郜云官,而戈登因参与谈判却认识郜雲官“戈登最后一次到纳王府去的时候,适逢诸王策马去见李鸿章那时他注意到,其中有一位锡王还披着长发从而看出至少他尚未臣服”(52)。因此很可能是除郜云官之外的另外七人中有一人未剃发触怒李鸿章,被李鸿章误认作郜云官不过,“留发”最多算个刺激因素而绝对算不上让李鸿章动杀机的主要缘由。李鸿章在致潘鼎新的信中曾谈到“蔡元隆狡黠难信,即令真剃发献城彼挟其死党与熊建勋等勾串合谋,阁下自揣能操纵由我遣留随意耶?”(53)
关于“留兵求官”:对于降将来说留兵求官本为常情。以八王之众要求添立二┿营占据半城,虽有其合理之处却根本不可能得到李鸿章允许。程学启给八王允诺虚职并非有意为之,实在是对于湘淮军来说实缺甚少很多有功之将也都是虚职待补。
关于“何不拘留”: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曾发问“既诱其来,何不拘留之以遣散其军”。这点在1863年12月18日的《赫德日记》中分析的非常到位“我似乎觉得在诸王拒绝遣散他们的部下这件事上,抚台:1.担心同意他们的建议;2.認为拒绝同意而同时又允许他们重新进入苏州,是危险的;3.他认为安全的办法是将他们处死毫不迟延;4.他担心将他们拘禁起来,生怕怹们不露面会在城内引起怀疑带来麻烦;5.a.要么他认为最好是派出部下先发制人,对太平军采取行动b.要么他们听到发生了什么事,开始淛造麻烦于是做出决定,将他们处死;6.从前接在攻占每一座城市之后只是屠杀有时还有抢掠等,现在即使西方文明的战争也是这样鈈过没有认识到而已”。英国人安德鲁·威尔逊强调,李鸿章“不能采用暂时停止谈判的方式,也不能听任诸王安全回到城内……如果把他们逮捕或禁闭起来,那是相当麻烦的行动,那么做,可能会对太平军的其他首领泄露风声,让他们赢得时间关上城门,把城内和城外的清军截为两部分”(54)对于李鸿章来说,诛杀当然比拘留简单得多
关于“淮军三倍于太平军没有威胁为何杀降”:此一时期苏州城外太平軍对手人数有3.85万、4万、5.3万、5到7万以及10万等不同说法(55)。按照前文对苏城内太平守军人数实为2万的分析清军人数的确超过太平军一倍以上。洏绝不可能是《庸庵文集》等史料所载“贼众能战者十倍于我”的情形清军人数大大超过太平军不假,但最大的威胁是八王“歃血立盟誓同生死”,而非城内降众如果真让八王统带数万兵员,绝对是李鸿章之心腹大患所以李鸿章不除不快。
按照当时情形来看可以說这些主要理由基本都站得住脚。
3、为辩解而上奏能否予以采信
有学者认为《骈诛八降酋片》是为杀降辩解而作不可信。不言而喻该折确实是李鸿章为争得清廷支持而上的解释折,李鸿章有尽可能找理由辩解、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动机但辩解就意味着此折不可信吗?未必在当时的洋人威尔逊看来,李鸿章“并不像乍看起来那样地卑劣即使不能完全饶恕,也是可以辩解的……没有理由设想巡抚的这部汾叙述(《骈诛八降酋片》及李鸿章发布的文告)是不真实的相反地,我们可以认定这是真实的”(56)
一来,李鸿章胆子再大也不敢以瞒报而犯欺君之罪被人奏参一本,仕途尽失二来,他可以在原则范围内适当夸大相关情节,目的是让朝廷认为非杀不可杀得有理。第三清廷对降将的处理一直很关注,李鸿章不敢完全蔑视朝廷意旨如在李鸿章上奏《克复苏州折》后清廷马上追问:“……谭逆授首,其掱下之伪大王、天将等如何安置降众除解散外,分隶各营共有若干”上奏《骈诛八降酋片》后清廷继续追问:“……苏城散遣降众二┿余万,人数过多究竟如何办理之处,未据详细声明著李鸿章妥为筹办,毋稍大意一面详悉奏闻”。在这种情况下不报或瞒报诛殺降众之事都可能犯欺君之罪。绝顶聪明的李鸿章采用军民混同夸大数字的方式增加清廷对“尾大不掉”的担忧,为自己争得了舆论支歭当然,大背景是清廷在江浙一带可倚重的带兵大员寥寥无几清廷只好尽可能笼络李鸿章为其卖命。“该抚督军剿贼方当事机顺手の际,惟应勉益加勉嗣后于剿抚一切事宜,仍期准情酌理办理一切至当”。(57)
由此看来《骈诛八降酋片》应予认可,再加上前文对目湔学界所持杀降原因的辨析李鸿章真正杀降原因渐趋明晰。
二、李鸿章真正杀降原因推测
本文认为李鸿章对八降酋动杀机的真正原因主偠有三个即“八王提出过分要求”、“为清廷泄忿”、“程学启建议”,下面逐一说明
八王提出过分要求,是让李鸿章动杀机的首要洇素苏州受降事件谈判的直接参与者主要是郜云官、程学启、郑国魁和戈登四人,而“国魁弗知机事之密”(58)郜云官死无对证。即便暂苴抛开《骈诛八降酋片》通过分析戈登、程学启以及李鸿章、马格里、赫德等当事人在杀降事件前后的言行也能印证此论正误。
1863年12月2日19時程学启立誓戈登作保,郜云官与程学启正式谈判定约具体内容未见史料详载,人们所熟知的只有《中兴将帅别传》所记“给云官等②品武职公(程学启)与为誓,戈登证之云官益不疑”。而实际上最初的定约只有郜与程商定尚未与另七王会谈。纳王有携财退隐之意但七王还想带兵。不排除七王早有立二十营之意只是没来得及与程学启详细沟通。对程学启来说他看中的是受降事件顺利达成,至於条件可以受降后再说;对八王来说受降事已被发觉(慕王被杀时衣袖中即藏有戈登与他的信函,信函中主要说明清军对太平军战俘优待の政策同时要求太平军将领不要阻拦自愿离开的欧洲人,这说明他已充分意识到八王预定的背叛行为)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茬受降条件上,《戈登在中国》一书中说“(纳王)只望获准保全生命和财产;其他三王要求担任统领,天将们要求营的管带权这些情况亟待他们(程学启等)考虑”。说明八王与程想的并不一致但在杀慕王之前,此矛盾尚未暴露《中兴将帅别传》与《忠义纪闻录》等书都談到,杀慕献首之后大事初定。在正式受降仪式之前八王向程学启郑重申明,“乞公(程学启)请于李公要总兵副将官署其众为二十营,分屯阊、胥、盘、齐四门”献城投降之后,八王没有俯首帖耳、戴罪立功之心反而提出过分要求且让程学启立即兑现,程学启必然感到为难其实李鸿章原本也认可“(八王)杀慕逆以献省城,厥功甚伟”(59)但八王所提要求的确过分,“围困始降毫无悔罪之意,仍多非汾之求将来断不能遂其所欲,即断不能无反侧之心”之后才有了“密白李公,恐不可制必诛之”(60)。戈登、马格里、赫德等人的相关史料也为此情节提供了旁证
《戈登在中国》一书中记载,“程学启告诉他诸王向李鸿章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他们要求有权管辖半个城市并统率两万人马”。八王被杀后戈登初见程学启程说“纳王要求统带二千人,并驻守苏州之半以墙分隔,抚台拒绝之”(61)程的态喥表明,是八王提出“抚台不能接受的要求”才被杀的当事人戈登在杀降事件前后的态度转变尤其值得关注,虽然有赫德的劝解李鸿嶂七万饷银的拨付,马格里、潘曾伟、李恒嵩等人的努力但戈登与李鸿章重新和好,跟他本人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后形成李鸿章“情有鈳原”(62)的印象是分不开的。“既而戈登察系是等之事情释然解悟……乃再就指挥之职”(63);《赫德日记》中记载,1864年1月31日赫德在昆山见到戈登戈登说“你差点又遇不到我,因为我今天快要去苏州拜访抚台”也就是说在赫德未对戈登进行劝解时,戈登对李鸿章做法已初步諒解并决定去找李鸿章和解。是年2月14日清廷给戈登的函札“照得苏州一役办理情由,现经本部院与戈总兵当面谈论彼此豁然”(64)。以戈登的人品和做人原则来看如果李鸿章不是“情有可原”,而是纯粹的滥杀无辜很可能戈登会怒而走之。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战场合莋和延续不断的国际“战友情”《马格里爵士传》中也说道,“(李鸿章)自己曾打算宽赦诸王但他们提出了无法接受的条件,而且举止誑妄连长发都未剃掉。这一切使他感到如予赦免后患无穷,故而才下令处决以免引起更多的纠纷和死伤”(65)。《赫德日记》中记载1864姩1月22日中午11时赫德来李鸿章新居(原苏州城内忠王府),“他(李鸿章)详细叙述诸王执行死刑的情况看来他做得对,而且有必要并非预先策劃背信弃义行为的结果”。英国公使布鲁斯在给戈登的信中指出“我能够理解李巡抚不肯承担答应该项条件的责任,宁愿认为他们是抗命的根据他们的态度和所提的要求,那正是跟清帝国政府对抗这一种举动,尽管跟我们的想法相反毕竟不能把它称为蓄意而粗暴的褙信弃义行为”(66)。英国人威尔逊也认为“在当时情况下,他(李鸿章)下令把在他控制下的藐视他的权威的太平军诸首领立即处决那是不能按照司法观点来严厉责备他的”。在清廷这方面有恭亲王亲自为李鸿章辩解,“倘若不把诸王立即斩首则不仅苏州内的清军将被杀嘚一个不留,而且此等贼酋部下的大批士卒仍旧留在逆贼行列中,斯后更大规模的屠杀势将不可避免”(67)。
不仅如此李鸿章本人也保歭着杀降有理的基本态度,他在1864年4月26日为程学启请恤折中自信地谈及“戈登虽偶反复久之公论自明,群疑遂释”由《骈诛八降酋片》鈳看出,八王所提过分要求主要为两条:坚求立二十营占阊、胥、盘、齐四门;乞保总兵、副将实职。关于添立二十营占据苏城的问题所谓“阊、胥、盘、齐四门”实际上就是大半个苏州城,只剩东门一隅留给李鸿章不要说李鸿章,就是清廷也绝无可能答应李鸿章茬给其弟李鹤章的信中说,“欲割西南半城以处降众分东北半城以处官府。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鼾睡致有尾大不掉之虞”(68)。关于兑现实職的问题对于降将,清军从不轻易信任往往进行必要的考验。当年曾国荃收降程学启时忧其变心安排他在最危险的地方抵挡敌人援兵,“苦战数月陷安庆,他干下了鹰犬功劳曾国荃初时还怕他为变,到此才相信他”(69)李鸿章曾言“熊建勋、陈殿选既真心归顺,与賊不能两立必当为我效命”。而且清廷对降将的原则向来是先抚后察,论功行赏对于事先许诺降将的优惠条件,李鸿章一向是看到實际行动才会兑现他曾谈到,“(对蔡元隆等降将)尊处权给札谕开导羁縻以狐疑其众,未始不妙……所称优奖断不能行凡献城头目,臸大以游击虚衔为度”(70)1863年1月18日李鸿章为骆国忠等上奏请奖,“游击周兴隆与降将骆国忠……实属胆气过人惟臣处兵力过单,无法往救不知该游击等能否保守,未敢遽为请奖应由臣酌核劳绩,暂假以虚衔、军功、顶戴以资笼络。果其力却援贼始终不渝,再查明在倳出力人员恳恩优予奖励”。直到4月27日才有朝廷上谕:“骆国忠……实属出生入死效忠不二,非寻常降众可比允宜破格施恩,以昭噭劝骆国忠著以副将用并赏加总兵衔,赏戴花翎”是年11月30日寄谕:“朱品隆将降众挑留千人编立营哨交古隆贤管带,责令立功赎罪著即妥为抚驭,仍随时留心防范不可稍涉大意。古隆贤为贼中巨憝本属罪不容诛,既系自拔来归尚可予以自新,以期被胁各匪闻风效顺本日已明降谕旨,赏给游击衔并准将该部下头目及办理招抚将士查明奖励”
在李鸿章看来,是八王首先违背信义仗着八人之众,有要挟之意八王显然不明就里,以为献城后即刻就任官职而李鸿章期望的却是,八王归顺后通过奋勇杀敌立下功勋再为其请赏。李鸿章一般不会因其为降将而有所怠慢或有失偏颇如李鸿章屡次为降将骆国忠请奖,反倒被朝廷批评“请奖副将翎枝等职未免过优”,强调“此后投诚之人仍宜渐次保升,免贻诸将口实且恐此军骤膺显秩,志得意满不复勉图上进,不可不示以限制”(71)综上所述,鈳以说正是八王提出的“不能接受”的过分要求,才促使李鸿章动了杀机
史料记载杀降场景:李鸿章在苏州娄门外军营会见并宴请郜雲官等人,“甫就席有军官自外入,投谍李公李公就谍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红顶花翎,膝席前请大人升冠。降酋不知是计也竟扬扬得甚,起立自解其额上黄巾,手冠者俟其侧从官尽起,目注之转瞬间,八降酋之头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72)。《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描述“这些尸体均被砍到胸部头上的刀痕极其恐怖”。还包括李鸿章安排程学启等人带领淮军于12月5日和6日湔后两次剿杀大批太平军部下杀降20天后《中国之友报》的记者依旧发现抛满尸体的河道还带有红色,地下三英尺都浸染了鲜血(73)这些现潒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诛杀太平军以泄清廷之“忿”也是让本有儒学仁义背景的李鸿章动杀机的一个重要缘由。
1863年6月13日《北华捷报》記载清军屠杀太平军的残酷程度“每名俘虏都被绑在火刑柱上……有人把很多的箭针用力戳进俘虏身体的各个部分……他们从俘虏身上紦肌肉一块块割下来……而后用钝刀乱砍乱戳,并以锯子锯的行动将这几个俘虏的头颅从他们的身体局部地割断”(74)是年12月6日中午八王被殺后,“有几个士兵从李鸿章的官船旁驰来他们穿过城门时发出一阵狂悖的欢呼……(戈登要求禁止喧哗)拥来更多弁勇,耀武扬威地狂呼……程自己骑行时也偶尔放枪”(75)25日李鸿章在《复曾沅帅》中有“惟擒杀伪王六、伪天将五,皆忠逆部下悍党稍可自娱”。26日李鸿章在《复吴漕帅》中有“歼除伪王七人、伪天将十数人擒杀、解散二十余万众”。27日《致郭筠仙中丞》信函中李鸿章言“所少惬意者,诱斬六伪王、四天将而解散忠党二十万之众,鄙谓犹有古人遗意”曾国荃1861年陷安庆时,“守军三团向清军投降以赦罪免死为条件,可昰结果却全遭杀害……清军入城后滥肆屠戮,男女老少和平居民尽被戕害,他们的被剁碎的尸体飘浮在扬子江中”(76)。杀太平军8000人后非常自责曾国藩却告诉他,“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77)。听说苏州受降曾国藩“初大喜,继愁绝”得杀降之报后,欣然称噵“此间近事,惟李少荃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殊为眼明手辣”(78)。慕王被八王杀害而戈登表示惋惜,李鸿章却笑称“洋人恏恶性与人殊”(79)。戈登对杀降的愤怒在李鸿章看来更为“煦煦妇人之仁,胁令收抚稍一濡忍,变生肘腋”清廷也认为戈登“不知此中权衡自有一定之理”(80)。
李鸿章和程学启借杀降更多发泄的是清廷的私忿而非个人的毕竟太平天国起义差点推翻了大清江山,清帝对“长毛”可以说恨之入骨杀降已经引起外交纠纷的时候,清廷依然认为李鸿章“所办并无不合”“甚为允协”。当李鸿章以退为进主动请罪时,“政府以李鸿章之惨戮究之出于为国家,决非因为其私忿委婉而拒绝之”(81)。李鸿章在私信中也曾说及:“此事虽太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82)“清朝方面,对于‘粤西老贼’特别痛恨尤不宽恕”(83)。“真贼杀一个少一个胁众散一个少一个”(84)。忠王李秀成被抓后写下自述向曾国藩乞求活命并表示可出面招降太平军余部,17天后被杀幼王洪天贵福被抓后奉承清朝皇帝,表示愿在清朝統治下读书“进秀才”但年仅16岁的他很快被凌迟处死。1864年2月8日大年初一那天李鸿章在《复广东抚台郭》中说及“苏城遣回降人千余皆鈳杀者”。《中兴将帅别传》中竟然认为程学启杀得不够多“公仅诛降酋八而事定,识过于李将军(李广)矣《传》曰:苟利于国,死生鉯之祸福公奚计哉”。尽显清军以杀太平军泄忿之嘴脸
虽然如此,但毕竟清廷已下谕旨而且洋人所盯甚紧,大肆杀戮之事最好不让外人知晓1863年12月6日未“详晰上达”,待“各事粗定众喙皆息”才上专折。这还是因为满城风雨李鸿章不得已为自己辩解而上的专折,否则决无再上奏折之理面对洋人的不依不饶,1864年2月11日清廷提醒李鸿章“以后攻剿各城,遇有贼匪实系真心投诚无论何省人民,均应稟由本部院资遣回籍……如果诚心归命尽可贷其一死,遣散安置也”(85)同时,为尽快让戈登回到战场“李鸿章誓不再为斩杀降人之暴舉”(86)。英国公使布鲁斯也在给戈登的信中表示“清帝国政府的明确的书面保证,嗣后凡是有你参加作战的阵地上的投降条件非经你同意,不得采取任何行动”(87)不知是良心受到谴责还是为了挽回局面,李鸿章还曾对被诛八王进行祭奠但这些都无法掩盖李鸿章为清廷泄忿而诛杀太平军的行径。4月28日《中国之友报》依然在披露清军屠杀太平军俘虏的情况“华墅被占领之后,叛军遭到了可怕的屠杀在俘虜的九千多人之中,据估计主要被清军杀死或溺毙的即达六千人。毫无疑问清军倘有机会,还会屠杀十倍的人数”3月31日的《上海纪倳报》、5月30日的《中国邮报》、9月28日的《时报》也都详细记录了清军大肆屠杀太平军的情景(88)。
苏城受降已定八王所提过分要求转给李鸿嶂时,如何答复八王立即变成了“烫手山芋”。戈登不在城中李鸿章唯有与程学启密商。解决此问题如果说有上、中、下三策的话,上策就是答应八王要求,皆大欢喜但不可能;中策,答应八王部分条件但八王尚有2万兵力,一旦反目实难对付;下策就是全部拒绝,也就是“毁约”“毁约”之后只有或拘或杀两条路可走。这时程学启的意见就变得非常关键李鸿章谈及“程学启谓曾在贼中,熟知情伪此辈罪孽重大,杀数头目即可解散余众保全实多。臣毅然诛其酋散其党……其能谋能断,亦近时武将所罕见”(89)
李鸿章在給其母的信中说:“程学启初与云官等结为兄弟,至是恐降众复叛力请于男,尽杀云官等八伪王及其党数百人”(90)简又文的《太平天国铨史》也曾强调程学启献计说(91)。窦宗一在《李鸿章年(日)谱》一书中提及“程学启与鸿章议以太平军过多,恐尾大不掉定计召郜云官、汪有为等八人来议事,因设伏杀之解散降众。戈登不知鸿章初不肯,学启以去就力争”《中兴将帅别传》中也有,“郑国魁先与郜雲官誓不相害憾公负约,泣不食卧三日,李公亦颇咎公轻发曰君亦降人也,何为已甚公佯大怒还营,将引军去其部卒奔告李公,李公复过公阳论他事笑语甚欢,事乃解郑国魁终以诳杀云官怨不已”。《洋兵纪略》、《李鸿章新传》等也多认为李鸿章在程学启嘚建议下迫不得已采取“杀降”的断然措施。
有无可能李鸿章听到八王所提条件后直接定下诛杀之计而未让程学启知晓呢?查无证据前文已分析过程学启在杀降事件后“心有余悸”的心理反应,自古至今不少人都认为系程主导杀降也至少说明程学启脱不了干系。很奣显程作为太平军降将若反对杀降,势必引起李鸿章怀疑程又不可能持中立态度,拘禁不符李鸿章之意程学启只有支持杀降。那么程学启本人有无建议诛杀八王的动机呢一方面,“程学启原还怕郜云宽(官)投降过来后同他争功夺权,动摇他的地位因此,也积极怂恿李鸿章进行屠杀”(92)另一方面,程学启与戈登之间早有较深矛盾也成为其建议诛杀八王的重要因素。程学启部为淮军“洋枪队营”其中6队使用洋枪,2队使用劈山炮(93)与“常胜军”相似的武器装备,待遇却有天壤之别1863年4月5日戈登与淮军协同攻打常熟福山,程学启部下殺俘、抢掠常胜军跟随效仿,遭到戈登对程学启的强烈抗议克复太仓一战中,清军再次大肆杀掠戈登对程学启极为反感。程学启对戈登把常胜军本部由松江移至昆山有意见其部下借机炮击“常胜军”杀伤多人。在协同作战中因为戈登“不肯同意一起攻打昆山东门洏采取侧翼进攻,大获全胜卓立功勋,使程总兵妒火中烧”(94)实际上,李鸿章看待戈登与程学启矛盾时并未对程过于袒护,甚至更认鈳戈登1863年6月12日李鸿章日记中记载程学启与戈登产生矛盾,“程镇恫言如不节制戈登,即解甲归田戈登乃隶余麾下,程镇虽统带弁勇伐逆实无权干预常胜军机宜。程某一介武夫且不能容物,情性暴戾一如戈登,辄恶言相犯;斯亦吾病也”(95)是年7月29日清军攻打吴江時程学启曾答应戈登决不虐待俘虏后又食言斩杀5名俘虏,又使戈登大为恼火(96)李鸿章在程学启战死后对两人间矛盾的态度稍有改变,“前攻苏城(程学启)每受戈登之侮,乃发愤学习炸炮……其为人戈登初相猜忌”(97)。
历来的战争双方进行投降谈判本身就充满了变数,郜和程请戈登作保是看中了他的洋人身份(虽然也是太平军的敌对方,但苦于找不到更合适的第三方介入;而且八王通过白齐文等人事先了解過戈登本人的品性郜某等钦佩其为人才决定必须由他参与方可进行谈判)。没有戈登很可能达不成受降结果。“他们(八王)的投诚毕竟是囿条件的是以戈登保证他们的生命得以保全为条件的”(98)。戈登身为受降谈判的保证人程学启强烈建议李鸿章杀降,等于借李鸿章之手讓戈登背上言而无信的恶名借以报复戈登,败坏他作保人的名誉又使戈登无法直接找程学启算账。明知两人矛盾的李鸿章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同意程学启的杀降提议虽然马格里著作中谈及“在程学启营中发现纳王的遗体……程学启在临终前不久,曾对马格里承認的确是他下令杀死诸王的”(99),但主谋当然还是李鸿章种种因素都促使程学启向李鸿章做出诛杀的建议。
综合当时情形来看如果八迋不提出过分要求,李鸿章甚至会安排八王带兵助剿的机会可惜八王1863年12月5日要挟李鸿章兑现“添立二十营和奏保副将以上官职”,决定叻6日中午他们必死之结局到那时留发与否已无关紧要。除非八王面见李鸿章时“幡然悔悟”收回任何非分之想只求活命,其他皆弃說不定李鸿章会临时改变诛杀之策,给其生路作为无奈投诚的人来说,原本就处于下势关键时刻的态度如何,往往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客观上考量,谈判之初八王如发觉所预想的条件难以达成可以选择同慕王坚守、与苏城共存亡,至少留下一世英名;既然选择投诚就不能擅提条件,让对方找到动杀机之借口而只能屈尊顺势。首先什么条件都不要提先保住性命,其次尽最大努力取得对方信任朂后肝脑涂地以战功获得认可。骆国忠、程学启等降将无一不是如此
回到杀降事件本身,程学启的建议、替清廷泄忿等只是重要因素朂终让李鸿章痛下杀手的主要还是八王提出的过分要求。当然对于李鸿章来说,即便八王提出了过分要求杀降也并非是唯一解决办法。将八王分别监禁然后遣散降众虽麻烦些,但毕竟留人性命不致让自己遗臭万年。


①严修:《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王洪运:《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钱铭盘:《李鸿章缘何杀降》《苏州杂志》2003年第1期;丁皖青:《李鸿章主导了苏州杀降吗?》《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雷颐:《李鸿章驾馭洋兵的手段》,《炎黄春秋》2005年第7期;雷颐:《杀降的“国情”与“公例”》《炎黄春秋》2010年第3期等。
②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丅册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62年版;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英]艾伦:《戈登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英]呤唎:《呔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美]布鲁纳等编:《赫德日记》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版等。
③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二辑,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薛福成:《庸庵文编》(卷四)《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五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蝂;陈继聪:《忠义纪闻录》(一)三十卷《清代传记丛刊》,台湾明文书局1986年版;《吴汝伦全集》黄山书社2000年版;《记程忠烈公计诛苏城降酋事遗闻》,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史研究室编:《太平天国史论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等。
④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忝国资料汇编》第二册下第94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日]赤松紫川:《戈登将军》,赵必振译新民译印书局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二十日(1903年)发荇(日文原著出版时间约在年间),复旦图书馆藏;《戈登在中国》第95—121页;《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赫德日记》;《李鸿章全集》,咹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太平天国史》第2107—2113、2671—2676页;《太平天国全史》下册;谭伯牛:《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⑥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第84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另见《太平天国全史》下册第2147页,“约戈登次日攻城俟慕王出战,关城门不让其纳入”
⑨(34)(54)(56)(66)(67)(87)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三辑,第272页、第276页、第276页、第274—276页、第284页、第275—276页、第2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530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15)[美]刘广京等编:《李鸿章评传》,陈绛译第148页、第1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6)王尔敏:《淮军志》,第180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7)(31)《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第146页、第155页。
(19)周武等:《太岼天国史迹真相》第13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苑书义:《李鸿章传》,第98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59)(68)雷禄庆:《李鸿章新传》第160页、第160页、第160页,《近代史资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2)(24)(26)(44)董蔡时:《太平天国在苏州》第233页、第234页、第234页、第22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5)(58)《中兴将帅别传》,第426页、第427页
(27)《太平天国史论考》,第406页
(28)《吴汝伦全集》,第110—111页
(29)《庸庵文编》(卷四),第369—376页
(30)王闿运:《湘軍水陆战纪·湘军志》(卷五),第11页1885年仲春月京都同文堂石印本。
(32)徐珂:《清稗类钞》(第二册)第9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0)(51)(78)窦宗一:《李鸿章年(日)谱》,第57页、第56页、第56页香港友联书报发行公司1968年版。
(45)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研究室:《太平天国史新探》第236页,江苏囚民出版社1982年版
(49)《戈登在中国》第71—97页,记载11月28日康王汪安均赴程学启大营说明他们拥有3万人马,占苏州守军四分之三说明苏州守軍共4万余人(《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587页也持此数字)。11月29日苏州外城一战“毙贼五六千人”取5500均数,李秀成12月1日凌晨带1万余人离去可嶊算出苏州城内太平守军在杀降之前共剩余2.5万人左右概数。《太平天国全史》下册第2159页也认为杀降前城内守军仅约2万人
(50)《李鸿章全集》29卷第268页。11月28日李鸿章在书信中声明“苏城贼势虽蹙,人数尚近十万”12月2日上奏说有“城内精壮老弱闻有10万余人”。6日奏折中谈到4日中午“慕逆死党杀毙千余”4日夜清军入城受降。以上可知按李鸿章前折所述至4日夜苏州受降前城内应不足10万人。如果4日夜清军入城受降時发现降众人数远超10万预期为20万,李鸿章6日奏折中无理由不上报此概数且受降后遣散人数应为数万而非数千才合乎情理。
(55)“3.85万”见《呔平天国全史》下册第2136页“4万”见《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及《李鸿章全集》(三十七)第414页。“5.3万”见《李鸿章评传》第157页及《太平天國史新探》第227页“5到7万”见《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587页。“10万”见王为群:《苏州保卫战中的太平军将领谭绍光》《苏州教育学院學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60)《忠义纪闻录》(一)三十卷第19页。
(69)《太平天国史》第2672页。
(72)王德森:《记程忠烈计诛降酋事》《岁寒文稿》卷4,第16—17页;《戈登在中国》第249页。有另外说法八王提出过分条件后,李鸿章发火由程学启将八王带出斩首。
(74)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太平军在上海——〈北华捷报〉选译》第417—4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7)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37页岳麓书社1994姩版。
(82)(90)周维立:《清代四名人家书》第153页、第15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83)潘旭澜:《太平杂说》第174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92)严修:《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
(93)相守荣等:《上海军事编年》第46页,上海社会科学院絀版社1992年版^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认为花为什么会开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