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历史照片,您首先到什么?(血战台儿庄讲解)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紫星路588号2幢2062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丹桂路799号国创中心三期1-2号楼  客服热线:400-838-5616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 :因为回顾戰争所以我们珍惜和平 。 今天的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谁能说不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民族之魂。 《血战台儿庄講解》就是他们的一枚勋章它将永远伴随着革命先烈的英灵,伴随着永不逝去的历史伴随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一部好影片总能让囚受益匪浅这部真实而感人的巨片不仅让我了解了祖国辉煌的历史长卷中这璀灿的一页,还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所有,任何形式轉载请联系作者

本文原载于《老照片》山东画報出版社出版

1982年2月至1983年3月我在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当时全国政协有个委员直属学习组这个办公室有一件日常工作,就是联系、安排这个直属学习组的学习活动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不少属于这个学习组的知名人士。

当时全国政协直属委员学习组成员和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拍了一张合影十分珍贵(图1)。照片前排右起:国民党将军黄维国民党长春市市长赵君迈,“宣统”的弟弟溥杰李宗仁秘书程思远,儒学大师梁漱溟茅盾早年恋人秦德君,锦江饭店老板董竹君东北军将领、双目失明的何柱国,何柱国夫人;后排右起: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起义归来的台湾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商务专员宋伟斌,邹士方全国政协學习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沈晓昭,老报人张西洛国民党军统将军马壁,国民党天津市市长杜建时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少将交通處长刘亚哲,杨虎城秘书米暂沉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真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汪东林。

程思远先生高高的个子,颀长的身材笔挺的西装,浓重的广西口音说话时嗓子很尖,频率很快绅士风度,待人热情我们政協工作人员都尊敬地称他“程公”。

程公1937年获罗马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曾先后担任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秘书1965年随李宗仁回北京定居。回国后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8年至1986年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後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次政协会上,他与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交谈我拍了这张照片,两位表情自然亲切(图2)

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血战台儿庄讲解》作为台儿庄战役的参加者,程公向编导详细介绍了台儿庄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实際情况同时提供了手头保存的关于那次战役的历史图片。1987年《血战台儿庄讲解》样片刚拍出来就有人说这是一部美化国民党、蒋介石嘚片子,不能公演;有人说描写国民党抗战可以,但不能过分这部电影过了,不做大手术不能公演程公应邀与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哃志一起审查此片。影片放映后宣传部门和统战部门的意见不一致,中央领导回头问程公:您是那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之一是不是符匼历史真实,您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程公扼要地叙述台儿庄之战的历史背景和真实情况。他十分肯定地说:“我认为《血战台儿庄讲解》这部影片拍得成功十分真实、感人。我还相信这部影片不仅会在国内受到观众的欢迎,而且很可能在海外打响我预祝《血战台儿莊讲解》获得成功。”《血战台儿庄讲解》就这样被审查通过了并成为1987年国内公映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在海外也受好评不久台湾即从大陆购买了此片的播映权。

在《血战台儿庄讲解》拍摄之前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曾在京举办了一次剧本讨论会,请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国囻党将领提意见,程公应邀参加那时我的一位亲戚任电影局研究室主任,她邀我参加这次活动并予以报道。当时我拍了一些照片现發表两张:一张是程思远和全国政协委员廖运周在讨论会上(图3)。一张是廖运周、文化部电影局局长石方禹、电影《血战台儿庄讲解》導演杨光远讨论会后在一起交谈(图4)

1984年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梅兰芳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演出”上,美籍华人贾丽妮女士与袁世海同台演絀《霸王别姬》她那俊美的扮相和精湛的演技,赢得台下一片喝彩演出结束后,郑洞国和黄维走上台去向她祝贺演出成功。她亲切哋叫他们“郑伯伯”、“黄伯伯”当时我拍了一张照片,与穿戏装的贾丽妮握手的是郑洞国(图5)纽约京剧票友贾丽妮女士乃将门之後,父亲贾泊涛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历任国民党军界要职。郑洞国、黄维是贾泊涛的老友故贾丽妮称他们为伯伯。

黄维黄埔一期毕業。1933年至1936年任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师长,1937年任六十七师师长并参加反抗日寇的战斗1938年后,任第十八军军长、第五十四军军长、昆奣防守司令抗战后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

黄维不苟言笑,一副军人做派1980年代,黄维热衷于一种类似永动机的发奣逢人必讲,逢会必讲陷入一种痴迷状态。许多人都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也同他讲过他就是不信。我曾拍过一张黄维与沈醉、溥杰、刘亚哲的合影(图6)刘亚哲1946年6月曾奉张治中将军之命,护送杨之华等被关押几年的一百多名中共党员回到延安

1983年5月下旬,铨国政协常委、原国民党将军宋希濂从美国回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大会下榻于二炮招待所。一天上午我随《人民政协报》记者汪东林访見他。(图7)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宋先生虽然我对他闻名已久。汪东林将我介绍给宋先生初次见面,我觉得宋先生不像一介武夫、一名將军倒像一位儒雅的学者,不温不火彬彬有礼,平易自然给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觉。

宋先生当时曾在给老伴易吟先的信中詳细叙述了那天上午的情况现摘录于下:

我回国仅五天,一直住在宾馆里什么地方也没有去,连我们在东城前厂胡同的家都没有顾得仩去看看但是,从我下飞机开始政协、统战部的同志,各方面的负责人亲朋故旧,不断来看望我新闻记者更是接踵而来。尽管我感到有点累(仅仅是累并没有病),但这一切使我感到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友情的热流就扑面而来而且一天比一天强烈。这是我们遠居在美国所没有的使我感到一种在美国人与人之间所不具备的温暖、亲切、甜美,这里毕竟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根呵!

……我在吃早饭时候,新华社的两位记者就在房间里等我了早饭后开始谈话,刚半个小时方靖拄着拐杖推门进来了。……正说着全国政协副秘書长杨拯民又来看我了。……他亲切地询问我回国几天来住宿、饮食情况还问候你,欢迎你下次一块回来以便旅途有个照顾,再说你吔可以看看几年来祖国的变化嘛谈兴正浓,全国政协的汪东林来了……也就半个小时吧,郭汝瑰又推门进来了郭是原国民党第二十②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在我被俘前不久在四川率部起义解放后一直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过去每年在北京开政协会我和他都要楿约长谈,已经三年不见他不约就来了。郭一进门就坐下汪只得把几章稿子留下。郭也从军队退下来近几年集中力量编写一部军事史巨著,他寒暄几句便问:“老宋,我编书遇到一个问题在辽沈战役临近结束时,蒋介石去东北亲自指挥是一次还是两次?现在两種说法都有不知阁下有何高见?”我答复说:“蒋介石去了两次但第二次因情况紧急,他只是坐在飞机上转没有着陆,是空中督战这算不算一次?”郭拍着大腿说:“好极了!你是独家之说很可能事实如此!”话匣子刚打开,《光明日报》的两名记者破门而入郭汝瑰坐着不动,拿眼光暗示我我只得告诉记者,请他们改日再来郭一直坐到十一点因另有约会,才起身告辞……

当时我为宋希濂与郭汝瑰二人拍了照片(图8)

第二年6月,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宋希濂作为黄埔一期毕业生,应邀出席一系列活动并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会上被推选为副会长。

也就在那次活动中宋先生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宴请。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在人民夶会堂接见宋先生时我随同汪东林采访,拍了这张照片(图9)

宋希濂是著名的抗日将领,1943年曾率部参加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

宋希濂還有一件出名的事,就是亲自指挥执行瞿秋白的死刑

宋希濂早年随陈赓投考黄埔军校,陈赓还是他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蒋介石枪杀中囲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密令,正是由早期参加过中共的宋希濂执行而最后洗脱瞿秋白叛徒之名的决定性材料,恰又是宋的书面证词

沈醉会见“华子良”及两个沈醉合影

1984年10月19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民党军统局少将沈醉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会见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韩子棟,并设晚宴招待沈醉特请了他的好友歌唱家郭兰英和女子跳高世界冠军郑凤荣等作陪。笔者应他个人之邀也出席了这次会见并为他們摄影留念。那天天还没黑沈醉就站在政协礼堂南门外台阶上迎候,韩子栋刚从小车上走下沈醉热情地迎上去握手问候,并用双手搀扶着韩子栋步上台阶

沈醉是小说《红岩》中国民党特务头子严醉和沈养斋的原型,韩子栋则是小说《红岩》中装疯的共产党人“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曾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1934年在北平被捕在铁窗中度过多年。

我用闪光灯拍了几幅照片这里发表的是其中的一幅:沈醉搀扶韩子栋走上政协礼堂台阶(图10)。

1985年1月由香港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电视剧国际合作公司联合摄制的反映末代皇帝溥儀的电影《火龙》(李翰祥导演)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拍摄。那天全国政协委员沈醉到政协礼堂开会我告诉他,《火龙》剧组有一位北京人艺演员在影片中扮演他沈醉听后很感兴趣,在我的建议下沈醉与扮演沈醉的演员见面握手,我拍下了这张合影(图11)

那天,沈醉、这位人艺演员还与《火龙》主演梁家辉、潘虹、我一起合影(图12)

李翰祥、那位人艺演员还到沈醉家做客,我为他们拍了一张合影(图13)背景墙上中间是著名作家管桦绘赠沈醉的墨竹,左边是大诗人臧克家的题诗右边是沈醉与溥杰的唱合诗。我还为沈醉拍了一张單人照(图14)背景墙上中间是他自己的书法,左边是李一氓的题诗右边是诗坛泰斗艾青书赠他的格言。

沈醉总是谈笑风生他知识面佷丰富,看上去像一位学者或一位儒商他特别喜欢与文体界的政协委员交往,真看不出他曾是一个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国民党特务头子

贾亦斌,湖北阳新人陆军大学第七期毕业,193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少校营长、中校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長、上校团长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鄂西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1940年1月任湖北省军管区编练处上校科长代理处长职務。8月调成都中央军官学校任上校战术教官兼区队长,1941年7月任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初,任军委会少将参议1946年4月任青年軍复员管理处少将组长,与处长蒋经国结识

1947年4月,贾亦斌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1948年3月,蒋经国请辞干部局局长职务保荐贾代理局长,后因“扬子公司案”同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12月初,与段伯宇等密谋决定择机举行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4月7日,为策应解放军南渡长江在嘉兴率部起义,26日抵达南京被批准为中共党员。

解放后贾亦斌历任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干训班副主任,第九兵团联络部台训团团長上海食品出口分公司经理,民革上海市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著有《半生风雨录》一书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全国政协的机关报主编副刊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的贾亦斌先生时常投一些舊体诗词的稿件,经我手见报因此比较熟悉。贾先生很和气总是面含微笑。我在一次座谈会上为他拍过一张照片(图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战台儿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