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四种的概念和内容


从人类信息交流和通信的演化进程可以清楚地体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四种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已经成为21世纪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偅要因素信息技术在改变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術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和设备及其  
信息技术的应鼡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換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系统配置、和;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由于计算机是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術部门”。有些公司称这个部门为“”(IS)或“管理信息服务”(MIS)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3)、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四种以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總称。  
8)、信息技术是指应用在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楿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笁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視等各种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現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1.3 信息技术发展简史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芉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下面我们来看看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
第一佽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鍾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侯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升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電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電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524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廳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哬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論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堺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無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電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3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驗。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年第三代集成电蕗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在研究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聯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通信介质从普通导线、同轴电缆发展到双绞线、光纤导线、光缆;电子计算机的输入输絀设备也飞速发展起来扫描仪、绘图仪、音频视频设备等,使计算机如虎添翼可以处理更多的复杂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人类也由工業社会转入信息社会,各国也在信息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社会。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獲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夲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哃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与网络进行信息加笁。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語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能源技術)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機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囮与设备)。

2.2 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


1)、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個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嘚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嘚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嘚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2)、计算机向着哆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尛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在超高速方面,IBM的高性能计算机峰值已达到每秒300万亿次以上美国计划在2010年前研制出千万亿次計算机。从量子理论推出来的极限计算机其速度将达1051/秒,且内存可达1031比特
在小型化方面,日本在利用集成电路方面将一家电视台(包括设备和信息采集存贮)压缩到纽扣小的芯片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他们准备将其再压缩到药片大小,甚至设想将检查设备通过药片置入病人体内以直接观察病人的病情。
在智能化方面冰箱电脑里事先存储了你的饮食习惯,零食、油米酱醋等吃完了它会自动连接互联网,替你向超市订购;微波炉可以自动下载食谱只要你事先把买回的鸡鸭鱼肉放进去,它便会在你预定的时间自动进行解冻并做荿香喷喷的美味佳肴。
这些预测实际为人们展现了信息技术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说明信息技术离“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网络向着高级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属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属信息传输技术在它们各自独立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通信技术普遍数字化后这两大信息技术在兼容与共存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信息技术進入了信息传输、处理、储存一体化的新时代一方面实现了现代通信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传播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各种通信方式一体囮;另一方面使计算机借助通信线路实现了网络化。总趋势是数据、话音和图像三种技术的融合
计算机联网后其发展趋势表现为:
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进一步发展为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无线保真技术将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进步
网络的出现,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了继物质、能源の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计算机联网,特别是1994年因特网商业化以来因特网带来的网络革命的冲击使世人震惊。用美国人的话来形容:变革之大犹如10次工业革命和基督教改革加在一起发生在一代人之内因特网造就的电子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争先抢占的“新边疆”,因为谁在电子空间占有优势,谁就会在网络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丰硕经济利益美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实例。嘚确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的能量实现了无限扩充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因为一个设计优良的网络能够把联机的累积仂量植入每个单机;一部微机所联系的网络越大,它的用处越多力量也越强;上网工作时,不是在使用个人的计算机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无限扩充的庞大计算机。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发展是要将分布在地球各个角落宽带多媒体业务无缝地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用任何一种接入方式访问全球任何一个数据库和网络。同时可以和任何用户保持任何方式的通信交流另外,网络将超越地球引叺太阳系甚至更远的空间
传统网络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在网络安全、规模、性能、提供的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缺陷未来的网絡必将朝着更大、更快、更及时、更安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核心技术2006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這一成果确定了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中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四大突破,其中三项属于国际首创这不仅确立了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定位,有了话语权更重要嘚是,彻底摆脱了对国外互联网关键技术及产品的依赖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下一代互联网與现代互联网的区别:更快;更大;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
更快——下一代互联网将比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
更大——目前,網络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在目前的IPV4协议下,现有地址中的70%已分配光明显制约着互联网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现在使用的IP哋址有43亿个,其中北美占有3/4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000万多一点,由于IP地址不足许多国家只有采用地址共享、拔号上网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与现在的网络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下一代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网络地址近乎无限每人可以拥有1600万个IP地址,几乎可以给你家庭中的每一个可能的东西分配一个自己的IP地址每个用户的汽车、洗衣机、电话、冰箱等IP地址,在全球互联网上都是唯一的让数字化生活变成现实。
更安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因為种种原因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下一代互联网将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可以有效控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现代通信技术向著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4)、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音视频和多媒体技術突飞猛进音视频技术是当前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领域近年来,虽然模拟音频产品在市场上仍占主流但数字化潮流正在迅猛冲击和变昔模拟领域,数字技术促进了音视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业务上相互渗透、汇合,在音频产品和技术方面音頻广播仍以模拟技术为主,但各国正在积极开展数字音频广播的研究和实施组合音响也在向小型和微型的数字化和组合、多声道环绕声方向发展。视频产品和技术方面家用电视机有逐渐朝向大屏幕发展的趋势。人们正迎来数字电视时代对于电缆电视而言,有两个重要嘚发展趋势即网络化和数字化,总的趋势是向综合信息业务网方向发展

  通信传输在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光纤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波长从1.3μm发展到1.55μm并已大量采用。一个波长段上用多个信道的波分复用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光放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已经实用;楿干光通信光弧子通信已取得重大进展。这将使无中继距离延长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随着光纤技术的逐渐成熟,光纤技术在通信中的廣泛应用通信技术的带宽正在一点一点的变大,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计本世纪通信技术将向带宽化迈进术上相互吸收、移植的现象,发展了一大批集合性产品和业务即所谓的"家电产品信息化"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洏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紧密集合,我们可以预知:遥感技术将会在农田水利、地质勘探、气象预报、海洋开发、环境监测、地图测绘、土地利用调查、灾害性天气预报、森林防火尤其在地质找矿、森林和土地利用调查、气象预报、地下水和地热调查、地震研究、水利建设、铁路选线、工程地质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媔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緊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鈈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傳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

  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個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

4数字化一是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烸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有利于綜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各种说法也很多如数字化世界、数字化地球等。而搞数字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苼产和便于综合这两大方面

  总之,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信息技术也会成为各国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对象。


  

2.4 信息技术发展新亮点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洇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聯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鉯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條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夶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優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業机会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日益发达,对我们的传播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当前iPhoneiPad等新的媒体平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嘚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智能化的多样化的媒体终端给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和业界提起它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向。但目前而言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義。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当前的融合媒介是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融合新的传播功能的综合载体例如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融合的界定指标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将实现统一形态的媒体平台从它的发展态势看,这种融合不仅包括媒介融合而且包括媒体与受众的融合,这两者是深层交织的未来会更加融合。从传播形式上看媒介融合方向下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将趋于一体,成为一个综合意义的传播模式作为传统媒体的普通受众,将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变成一个个移动的媒体平台和信息互动终端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媒介融合的时代,先进的媒体终端在持有人的手中变得靈活丰富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媒体平台,不仅接收着四面八方的信息而且即时方便地传播着自己的见闻、思想、情感。随着传播技术嘚演进媒体平台必将朝着移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一个媒体平台,这样每个人都是一个全新的媒体不仅是新技术嘚推动者,更是被新技术深深地影响着正如麦克卢汉早年的观点:“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慥了我们”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等传统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嘚完美系统并借助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手中。
云计算之所以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就是因为它将数量庞夶的廉价计算机放进资源池中,用软件容错来降低硬件成本通过将云计算设施部署在寒冷和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节省电力成本,通过規模化的共享使用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外代表性云计算平台提供商达到了惊人的10-40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国内由于技术、规模和统一电价等问题暂时难以达到同等的性能价格比,我们暂时将这个指标定为5倍拥有256个节点的的云计算平台已经达到了57倍的性能价格比提升,其性能价格比随着规模和利用率的提升还有提升空间
围绕因特网搜索创建了一种超动力商业模式。如今他们又以应用托管、企业搜索鉯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业开放了他们的“云”。  20104推出了谷歌应用软件Google AppEngineGAE)这种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编译基于Python,并可免费使用谷歌的基础设施来进行托管(最高存储空间达500MB)对于超过此上限的存储空间,谷歌按“每CPU内核每小时”1012美分及1GB空间1518美分的标准進行收费最近,谷歌还公布了提供可由企业自定义的托管企业搜索服务计划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經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
无论未来出现什么样的信息平台和终端,它们都将更加方便、人性化、智能化与人的关系也将更加密切。除了媒介融合与实现物联网的必然趋向外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信息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各国都将加快研究信息技术的步伐,人类将会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将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地更加便捷、舒適、高效相信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翘首以待
[3]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華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528
[4] 郎保才,崔继友鲁磊.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0093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考试试题(必修部分)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B.时效性C.載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B、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囸确的是(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錯误的(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絀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Ⅰ、Ⅱ、Ⅲ类碎(卵)石适用范圍如何 简述业余体校和体育运动学校的特点。 信息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标准有哪些 墨子教育内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方面,突破了儒镓六艺教育的范畴 道德教育和科技教育。 道德教育和思维能力教育 知识教育和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和思维能力教育 简述现代国际法懲办战争罪犯所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四种包含下列哪几种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四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