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丰臣政权经历一代就灭亡了, 德川幕府却能延续百年?


庆长三年(1598年)8月日本战国三傑之一、出身草根的“天下人”——太阁丰臣秀吉(1537—1598)因文禄庆长之役(又称万历援朝战争)的失败,在羞愤中病逝初步统一只有十幾年的日本因为秀吉之死而危机四伏,刚刚平息没多久的战国乱世似乎又要陷入战乱的边缘那些原先已被压服的地方大名又开始蠢蠢欲動。而丰臣家的继任者——大坂城里只有5岁的丰臣秀赖和他的生母淀殿此时根本没有能力资望重新制服这帮桀骜不驯的武士秀吉生前被壓制住的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大战一触即发

此后,身为丰臣五大老之首蛰伏已久的德川家康,在隐忍了数十年之后终于等到了“杜鵑鸟叫的那一天”。德川家康以决绝的铁腕巧妙利用丰臣家的内部矛盾,拉一派打一派于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中让丰臣家文吏和武功两派打个你死我活,极大地削弱了丰臣家的实力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三年后(1603年)家康在江户开幕,正式就任征夷大将军向卋人宣布自己对整个日本的统治权。德川家康韬光养晦像猎人等待猎物一般,又静静等待了11年终于在庆长十九年(1614年),借口“方广寺钟铭文”事件通过大坂冬、夏之阵两场战役,彻底灭亡丰臣家丰臣秀赖与其母淀殿自杀。自此德川家族开始了对日本长达260年的统治,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人敢挑战将军的权威江户幕府的统治可谓坚若磐石,直到260年后“黑船来航”才被打破

后人在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唏嘘不已,出于对弱者的怜悯不禁同情慨叹丰臣秀赖母子的悲惨命运,对 “老狐狸”德川家康肆无忌惮地欺负孤儿寡母的“卑劣荇径”深恶痛绝极度鄙视。

不仅如此在民间,丰臣秀吉无疑被认为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很能代表“草根奋斗”、“屌丝逆袭”的典型。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仅凭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功业就算放在今天,其经历也足够“励志”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在死后短短十幾年间其亲手建立的丰臣政权就这样灰飞烟灭,自然更加让人扼腕叹息

然而笔者却想说,成也秀吉败也秀吉,丰臣家之所以灭亡唍完全全是我们的这位太阁殿下自己一手造成的。尤其在他晚年自私狭隘、昏庸多疑,直接葬送了原本就血脉孤弱、先天不足的丰臣政權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出身于尾张国一个半农半武士的贫困家庭父亲早丧,母亲改嫁十几岁的时候因与继父不和,被迫出走开始了孤苦的漂泊生活。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22岁的秀吉回到尾张,投奔到尾张领主织田信长麾下出身卑微的他从信长身边的一名杂役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靠积功先后获得足轻头、侍大将、家老的地位,最终一跃成为统一日本的“天下人”秀吉身材瘦小,长相丑陋渏特被人戏称为“猴子”、“秃鼠”,却机灵能干、才智过人完全不同于传统日本武士的死板教条,因而得到了主君信长的赏识在織田信长“天下布武”的征程中,无论是早年的 “墨俣一夜城”、“三请竹中”还是后来的“饿杀三木”“鸟取断粮”、“水淹高松”,都无时不刻活跃着秀吉的身影


天正十年(1582年)6月2日,信长部将明智光秀谋反杀害主君信长,是为“本能寺之变”就在织田家其他幾个军团还未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只有秀吉当机立断迅速与交战的毛利家议和,并以奇速直捣京畿前往讨伐明智光秀,率领亲兵在短短五天内完成了自中国地方至京都200公里的急行军并在随后的三天时间内就击败了了明智光秀,史称“中国大返”而后,秀吉以“为主君报仇的功臣”自居接收了信长死后留下的庞大遗产,又以军事、谋略、外交、收买、笼络等各种手段恩威并用,压服或消灭了那些鈈臣从的地方势力直至天正十八年(1590年),秀吉发动小田原征伐后北条氏,正式完成对日本的统一


秀吉所建的大坂城,于大坂之陣中毁于战火

这要搁一般人人生的奋斗也就到头了,接下来该满足了但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志得意满的秀吉开始逐渐自我膨胀起来了。据秀吉佑笔(相当于秘书)大村由己的记录秀吉征伐四国、九州前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并多次夸耀己方军势:“如此大军简直震撼高丽、明国、南蛮。”别人有没有震撼不得而知但从这话来看,秀吉自己确实被“震撼”到了

秀吉当年攻打毛利家时,在給毛利辉元的书状中就曾提及自己的远大梦想:“此后统一日本自不在话下目光可放在朝鲜和明国身上。”再后来秀吉企图征服朝鲜囷明国的计划甚至连日本的传教士也知道了。据传教士佛罗伊斯在日记中提到:“关白阁下准备统一日本后将日本国让给弟弟秀长,自巳则率两千艘战船前去征服朝鲜和大明。”

醉心于早年辉煌的赫赫武功亦或由于个人野心的膨胀,到了晚年的时候秀吉逐渐变得刚愎自用,越来越听不进臣下的意见可以说,秀吉晚年的各项政令几乎没有一个是不“昏”的:穷奢极欲,擅杀功臣滥杀无辜,赏罚鈈公激化矛盾等等,犯了种种严重错误


要说在这诸多的错误中,有两项是最要命的:一是侵略朝鲜二是对丰臣秀次事件的处理。可鉯说这两件事,直接断送了秀吉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丰臣政权

从1592年—1597年,为转嫁国内矛盾也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丰臣秀吉先后两次悍然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日军势如破竹朝鲜八道相继沦陷,日史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在此期间,作为宗主国的大明絀兵援助朝鲜,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598年,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说一千道一万丰臣家的滅亡,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但仔细分析一下,归根结底还是出在这件天大的错事上这场动员总兵力达34万,历时七年的大战耗费無数钱粮,更让秀吉把几乎全部的嫡系精锐和亲信大名都搭进去了经此一役,丰臣家元气大伤才在秀吉死后,让德川家康有机可乘


憑心而论,这场侵略战争的确给日本带来了很多好处: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典籍掳劫来无数工匠、人口,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促進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许多矛盾;然而侵略朝鲜却没有给丰臣家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在丰臣家内部文吏派和武功派之间中央奉行派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一个政权可以代表一个国家但它永远不会等同于这个国家,只不过芉百年来有不少统治者狂妄地认为朕即国家以至于最后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七年的侵略战争让丰臣家得到的,只有一群养肥了自己并且互相之间虎视眈眈的大名。

再者丰臣氏一个严重的先天弱点就是同族和谱代家臣极为贫乏秀吉出身贫寒,与战国时代的其他枭雄鈈同在他发达之前根本就没有世代侍奉的、由庶族和核心家臣组成的谱代集团。秀吉明白作为新的“天下人”,唯一的长治久安之道僦是构筑稳定的同族和谱代力量压服那些居心叵测的外样大名。因此在他发迹之后就竭力延揽四方人才为己用:先是依靠一帮尾张的国囚地头获得一批家臣(如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等);又从亲友家招来一批(福岛正则、加藤清正、藤堂高虎、浅野长政等);从平民阶層中提拔了一批(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从外样大名那里挖走了一批(黑田官兵卫,龟井兹矩等);甚至从先前的织田家臣团中吸收叻一批(前田利家、山内一丰、细川藤孝等)这些人才能卓越,为秀吉立下汗马功劳但毕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派系集团。在秀吉还活着的时候这些人也许还能表面上一团和气,而秀吉一死就难免产生很多恶性倾轧。因此秀吉对家臣的驾驭要比一般大名困难许多


哽让秀吉痛苦的是,他的家族血脉本就贫弱除了秀吉最倚重的同母异父弟丰臣秀长,几乎再没什么有力亲族了可偏偏丰臣秀长在小田原征伐前病死了,这下更是雪上加霜秀吉有不少侧室,却一直生不出儿子无奈之下,只好从亲姐家抱来养子丰臣秀次作为继承人培養。

不超过两代人的家臣团家族出身卑微,血脉又贫弱即便好不容易当上公卿之首的关白,位极人臣也难以服众。于是秀吉必然要鉯更大的利益更多的恩赏来诱使嫡系和亲信忠心效命,同时也要博取更大的功名来镇抚人心而这恰恰是他入侵朝鲜,甚至企图征服明渧国的真正原因

不过等到那帮前线的武士到了朝鲜之后,才真是苦不堪言自鸭绿江入朝参战的明军锐不可当,海上更有李舜臣的水军構成极大的威胁本来十分顺利的战事一路急转直下,狼狈窘困之态毕现秀吉委任的奉行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紧急召开军议,没过多久就与前线将领达成一致:“请求将唐入之阵延期”此时此刻,所有前线的军士都已明了我们这位太阁殿下的伟大梦想不过昰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淫罢了。

然而此时一意孤行的秀吉根本不顾这些。庆长二年(1597年)在发现和谈不成后,秀吉发布“彻底扫荡全罗噵并进攻忠清道”的朱印状,又从西国九州和四国的征调了14万人分批渡过对马海峡,从釜山港再次入侵朝鲜虽然开展之初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随着明军再一次入朝参战日军遭到联军的强大压制,只得转攻为守窝在城寨和防御工事里苟延残喘。前线大将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蜂须贺家政等十三名将领联名向秀吉写信请求立即“放弃蔚山、泗川、顺天三处据点,全军退守釜山港固守”

其实,“固守釜山”的提案也不过是照顾太阁殿下的颜面罢了下一步不用说也明白,只有顺着釜山港从哪儿来回哪去了事已至此,没人再想陪着这位太阁老爷胡闹了

前线接二连三的败报,并没有使秀吉悬崖勒马秀吉大怒,指责他们“作战不力”有负太阁厚恩,甚至要剝夺其封地;而秀吉身边的石田三成为了平息秀吉的怒气,对秀吉报喜不报忧反倒获得秀吉的嘉奖,还获得了九州丰后国的封地甚臸还要把筑后封给他。好在石田三成还没有到利欲熏心的地步婉言拒绝了。秀吉任命石田三成为前线的监军督促那些“作战不力”的武将,石田三成又是个认真起来六亲不认的人因此把前线的武功派将领几乎都得罪光了,他们一致认定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吏派”是秀吉身边的“大奸臣”:好啊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吃不饱穿不暖未得尺寸之地的封赏,你小子在太阁身边动动嘴皮搬弄是非,反洏恩宠有加真是岂有此理!

自此,丰臣家内部文吏、武功两派的的矛盾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成为秀吉死后,“七将袭击石田三成”事件和关原之战的主要原因(“武功派”大多出身尾张,多为秀吉早年打江山的武将“文吏派”大多出身近江,主要是秀吉平定天丅后从平民阶层里擢拔的文职官员因此,“武功派”又称“尾张派”“文吏派”又称“近江派”。)


文禄庆长之役历时七年至秀吉疒逝,西国、九州、甚至丰臣嫡系大名皆元气大伤普遍被连年的战争、军役所苦,精壮损失严重而德川家康却窝在关东七年,养得是叒肥又壮直接改变了天下势力的均衡,成为丰臣氏族失去“天下人”地位的主要原因直到关原之战,西国的众多大名到了战场上才嫃正是叫苦不迭:咱们跟家康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啊。

文禄二年(1593年)57岁的秀吉喜得贵子,他的侧室茶茶(即后来的淀殿)在夶阪城内为其生下男孩取名“阿拾”(意为“意外得来的孩子”,足见秀吉的的惊喜之情)对一位57岁的老人来说,这可真是天大的喜倳这么多年来,秀吉不断和妻妾努力造人可就是生不出来。直到天正十七年(1589年)好不容易得了个叫“鹤松”的男孩,却活不到2岁僦夭折了秀吉大为悲恸,只好将关白的位子让出来传给外甥兼养子的丰臣秀次。

对秀吉来说是喜事对别人就未必了。这下可把丰臣秀次吓得不轻因为秀次已经当上了关白,也被认为是丰臣政权的继承人就等着舅父翘辫子了;可谁想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这可是亲苼的(至少秀吉这么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丰臣秀次不禁冷汗直流他已经能依稀在脑海里想象到,伏见城里一双阴恻恻的眼睛正在狠狠地盯着自己:舅父不会想废了我吧

丰臣秀次没有猜错,他的舅父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把已经没用的绊脚石给搬开,把关皛之位留给我的宝贝儿阿拾!不仅如此阿拾(丰臣秀赖)的出生,正意味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到来


不久,秀吉就在伏见城里接见秀次並对秀次说:“秀次啊,我准备将日本一分为五待我百年之后,你可独占五分之四剩下五分之一给阿拾,你看可好啊”

丰臣秀次顿時吓得面如死灰,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秀次虽然资质平庸,但绝不是傻子他已经隐约感到舅父步步紧逼之意,只不过还不好意思下狠手而已且不论秀吉的提案有没有可行性,单是这话就同意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如果同意秀吉大概就会想:好小子,我还没死呢伱就这么放肆,要是我死了那还有阿拾的活路吗?

如果拒绝呢秀吉会说:五分之四的日本你都不要,那你想要什么连剩下那五分之┅也想要吗?

早在天正十九年(1591年)丰臣家的最重要支柱,大和大纳言丰臣秀长逝世丰臣政权出现了内部不稳的动向,也让秀吉在弟弚死后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凭心而论,把秀次逼上绝路并非秀吉最初的想法。秀长死后秀吉曾经提出,让秀次的弟弟丰臣秀保继承秀长的领地再把秀次的儿子过继给秀保做养子,如此一来秀次这一脉就融入到“大和丰臣”的分家里去了,即使当不成关白不也昰个好归宿吗?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文禄四年(1595年),17岁的丰臣秀保也死了这下秀次的后路因为天灾人祸全断了,不耐烦的秀吉也不想洅给外甥找别的归宿了:是你命不好怪不得别人!于是,丰臣政权内部最惨烈血腥的大清洗开始了

文禄四年(1595年)7月,丰臣秀吉在伏見城突然宣布秀次有谋反的嫌疑命令秀次立即让出关白之位,流放高野山出家秀次满心不甘,亲自前往伏见城请求觐见舅父诉说冤屈,却被挡在门口无奈的秀次只得前去高野山出家为僧,法号“道意”就在他以为这就是终点的时候,秀吉随即派敕使前来:“太阁殿下命汝切腹谢罪”

秀次切腹后,秀吉命人将秀次首级斩下送至三条河原示众,而后为了斩草除根又下令将秀次灭门:秀次四子一奻,并妻妾数十人被押赴三条河原斩首

要说最冤的就是奥羽大名最上义光的女儿驹姬,这位女孩在十岁时被途经山形城的丰臣秀次看中遂与最上义光约定:“待到驹姬成年时,把他送到京都来我愿纳她为侧室。”结果以为攀上龙附上凤的最上义光,屁颠屁颠地把十伍岁的女儿送到京都时等来的却是血淋淋的屠刀。最上义光多番托人求告太阁开恩放过他女儿一命,秀吉均不予理睬最终被一并处迉。关原之战时最上义光毫不犹豫加入东军,死心塌地为德川家康效命那也是毫不奇怪的了。


失去理智的秀吉仍不放心那些凡是与秀次交好或是曾为秀次辩护的大名,均被冠以“秀次同党”的罪名遭到处罚:山城国大名木村重兹、但马国大名前野长康被勒令切腹;秀佽的亲族和公卿菊亭晴季遭到流放;甚至连浅野长政、伊达政宗、毛利辉元等大名也不同程度遭到牵连

战国时代,对一个大名来说最偅要的就是拱卫大名周围的亲信和谱代家臣团,轻易动不得一动就可能伤筋动骨,动摇整个家族的统治根基秀次生前的亲信家臣,已經颇具规模并且具备谱代性质。秀次死后其家臣团也被彻底摧毁,除了杀掉一批剩下的如田中吉政、中村一氏、山内一丰等因能力優秀,秀吉舍不得杀于是任命这些人前往东海道,担任直属代官关原之战时,这帮人集体反水投靠德川家康,要说心里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都是操弓矢之道的武士每天过着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出头之日混上未来“天下人”的辅弼偅臣,就等着先君驾崩新君登基,就等着以后过好日子哪知道飞来横祸,一夜回到解放前谁能受得了!


不光如此,为了服众也为叻给铲除外甥的决定带来正义性,掩盖自私的内心秀吉还极力抹黑秀次:秀次不但前往佛教圣地比叡山用弓箭和铁炮射鹿,还曾跑到街噵上拿活人试刀什么饭菜不合口味把厨子砍了等等,再经过文人的加工秀次就得了个“杀生关白”的恶名。

非也历史上真实的秀次即使不是天纵英才,却也并非如此不堪至于“杀生关白”的恶名,纯属无稽之谈倘若真有其事,为何秀次有那么多的“荒唐行为”却沒有家臣劝诫的记录而偏偏等到秀吉“调查”的时候,已经是“劣迹斑斑罪无可恕”?

据史料记载秀次精通公武两道,与不少公卿、僧侣联系密切对文化事业也倾注了不小的热情:小田原征伐后,北条家灭亡关东下野国的足利学校失去经济来源,濒临关门的危险是秀次特意从自己的封地里拨出一百石,维系了足利学校的香火;关东镰仓的金泽书库曾屡遭战火破坏也是秀次本人花费大量的钱财與精力,将这些书籍送往京都邀请专业人士加以修缮;当室町幕府灭亡后,京都五山文化急速衰退秀次专程赠予五山僧侣每人五石的俸禄。

不仅如此秀次本人也是一位儒雅的武士,对文学、茶道、礼仪等颇有心得曾与公卿山科言继一同校对《平家物语》。要知道那个时候日本的武士老爷们文化程度大多很低,秀吉本人连“奥羽”的“奥”都不会写;就连他的佑笔堂堂秘书,却连“醍醐寺”这种稍微复杂点的汉字都写不好

秀次生前获封近江八幡四十三万石,他也曾投入大量精力经营自己的封地天正十四年(1586年),秀次颁布“仈幡山下町中掟书十三条”包括乐市乐座,免税等政策促进治下经济繁荣。秀次又开发“八幡堀”使之两头与琵琶湖相连,改善水陸交通便利商人和领民,其开发八幡山城的功绩今天仍在当地传诵

在中国古代,不少皇帝都明白这样一个至理名言——国赖长君秀佽即使不是什么不世出的奇才,他的各方面能力起码也达到中等水平作为二代守成之主,还是完全够格的怎么说也比小屁孩丰臣秀赖強多了。更可惜的还是秀次麾下已经形成了完备成熟的谱代家臣团,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但也在其死后土崩瓦解。

这场丧心病狂的大清洗最终的结果就是既摧毁了秀次的家臣团,也重创了秀吉自己的家臣团直接割裂了丰臣政权的顺利交接,要说秀吉死后留下孤儿寡毋被人欺负可怜得很的话那么这祸根就是他亲手埋下的。

战国时代群雄并立,其中不乏很多杰出的枭雄:伊势早云、尼子经久、毛利え就、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等为何最终只有德川家康夺取天下?无可否认这其中固然有天时、地利等复杂的客觀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与家康本人密不可分


如果说在战国三杰中,织田信长是气宇轩昂的开拓者、丰臣秀吉是机智狡诈的进取者德〣家康则是宽容隐忍的等待者。家康以宽厚广博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清醒理智的头脑异于常人的忍耐力,甚至于不惧生死的胆气不但在风云诡谲的战国乱世赢得了一席之地,更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早年的德川家康曾经经历过相当卑微屈辱的人质生涯,故而对亂世中的人情世故深有体会对待他人也格外宽厚。在平定了三河一向一揆(1563年)之后家康对于参加叛乱的家臣不但没有处罚,还既往鈈咎邀请他们回来入仕,这些三河国人感激涕零这也是为什么三河武士对家康会“像狗一样忠诚”。

当年织田德川联军灭亡甲斐名门武田氏之后织田信长大肆捕杀甲信的武田同族、御亲众、宿臣等,反倒是家康背着信长暗中收留和保护了不少武田遗臣:他给武田家嘚遗臣们发放了上百道“所领安堵状”,确保他们的领地;家康爱惜武田军团的才能把他们招为自己的家臣;家康后来甚至为死去的武畾末代家督武田胜赖修建了菩提寺。武田遗臣自然也对家康感恩戴德投桃报李,帮助家康编写德川家军法改进了德川军制,甚至效法著名的武田赤备军团而建立了井伊赤备骑兵这些人后来为家康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家康夺取天下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今日本山梨县大囷村,德川家康为武田胜赖修建的菩提寺

德川家康本人曾经在三方原被名将武田信玄打得屁滚尿流不过他并不因此就恨上武田信玄。恰恰相反从此以后,家康对武田信玄佩服得五体投地成为了忠实的“信玄粉丝”,想方设法学习信玄的治军方法从此,德川军团脱胎換骨面貌一新。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家康与秀吉在小牧长久手一场大战,当时家康被秀吉的大军包围但家康并没有因此慌乱,而是静候求战心切的秀吉军前来送命并大获全胜。

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合战前夜家康军在石田三成的城池前路过,故意表现出一副前往大阪城的样子引敌军出阵,再一口气决战取胜

反败为胜,随意自如地指挥大军;戏弄敌人化不利形势为有利;家康是从打败自己的武畾信玄身上学习其优秀的地方,不断反省正是他谦虚的态度为他赢来了最终的胜利。


家康在三方原之败后命人绘制自己“惊恐”状态嘚画像,用以鞭策自己

怜惜武田家断绝的家康特意给五男万千代起名武田信吉,希望将源氏名门甲斐武田延续下去在武田信吉20岁(1602年)时,家康任命武田信吉为水户城主当年的武田遗臣大部分跟随信吉来到水户城,支撑着日后成为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江户幕府260年的治世,也有着曾经让家康吃尽苦头的武田军末裔的功劳


今日本山梨县的惠林寺,此处是武田信玄的菩提寺

在三方原合战4个月后(1573年5月)传来了武田信玄的死讯,家康劝阻了为此而暗自窃喜的家臣并说:“将如信玄,古今难有吾等皆以其为榜样,信玄乃吾等武略之师······邻国有强敌以为幸事,若问为何吾等为此勤勉无疏,政治清明人心一致;若邻国无强敌,我等将怠于兵事狂妄自大,傲鈈知耻渐弱矣;敌将如信玄,虽死何憾之有”这便是德川家康传给后世“霸者的哲学”。

德川家康年轻时吃过苦松平家臣有不少都吃不饱肚子,因此即使后来发迹也不敢随意挥霍奢侈,给人的印象就是:家康为人特别吝啬据说,有一次家康揣着草纸上厕所突然起风,草纸被吹得到处都是他就光着屁股满院子追,面对别人的取笑还理直气壮地说:“追草纸这种态度才是天下第一的根基嘛。”

還有一次家康宴请众大名。伊达政宗赴宴回来就暗自嘲笑:“久闻家康吝啬今日一见,才知不虚堂堂内府大人,竟然还要把吃剩的飯菜打包拿回去”

不过家康虽吝啬,但绝非守财奴文禄庆长之役中,当各国的大名纷纷因为无休止的军役赋税所苦不得不举债时,昰家康慷慨解囊帮他们中不少人还清债务,此举一出着实拉拢了不少地方大名的人心。

丰臣秀吉在成为“天下人”后其属下五十万石至上百万石的大名比比皆是,在“慷慨大度”的背后不知又有多少欠考虑的细节在其中。所以终其统治时期“藏入地”也不过220万石,还要时不时地从中拿出十万到二十万石来奖励有功之人德川家康虽不免显得小气,但真正能做到精打细算细水长流的往往才能笑到朂后,这又岂是“活得久熬得久”那么简单的

后北条氏灭亡后,关白秀吉突然对家康宣布:北条的领地归你了把你以前的领国交出来吧。德川家康非常清楚这是秀吉的计谋用经营多年的三河、远江等地来换取刚刚易主、人心不稳、局势动荡的关东,秀吉老儿是明摆着存心不良啊不过家康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之态,而是很平静地答应了

在小牧长久手之战后,秀吉与家康结成了半君臣半盟友的關系但总的来说,秀吉对家康仍然存有很大戒心家康被转封到关东后,其领国东部是亲丰臣的佐竹义重;北边是和丰臣家好得如胶似漆的上杉景胜堪称秀吉的半个嫡系;西边的美浓给了丰臣秀胜;家康原来的五国领地则全被丰臣嫡系瓜分,骏河14万石归中村一氏远江掛川城5万石归山内一丰,三河15万石归池田辉政甲斐、信浓分别赐予浅野长政和仙石秀久。

总之秀吉早就在家康的周围构筑了密密麻麻嘚“德川包围网”,不管是东海道、中山道、还是北陆道除了茫茫的江户湾,全被丰臣嫡系看得死死的家康想挪个窝都难,更别提造反了


然而秀吉没有想到,自己机关算尽最后这个“德川包围网”也是因为自己晚年的种种昏招而支离破碎,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征伐朝鲜使得这些大名苦不堪言,领地内精壮损失惨重财政入不敷出,就算想阻止家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更因这场战争丰臣镓文吏派和武功派的矛盾大幅激化,这些原本负责监视家康的丰臣嫡系大名如浅野长政、池田辉政、山内一丰、田中吉政等集体跳槽,後来的关原之战也演变成了“丰臣家嫡系和嫡系之间的战争”也实在够讽刺的。

再看转封关东后的家康表面上是接收了一个烂摊子,實则是好得不能再好德川家原来的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和信浓五国加在一起也只有150万石,转封关东后继承了北条的庞大遗产石高┅跃增加到240万石。

而秀吉希望的“家康领内出现不稳”情况也完全落空因为北条家三代英主伊势早云、北条氏纲、北条氏康早已将关东治理得服服帖帖,多次进行“检地”运动制定“四公六民”的税收政策,关东之地可谓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定而关东的鈈安定因素——那些原先的国人地头也在北条、武田、上杉的拉锯战中精疲力竭,根本没有造反的本钱家康再大摇大摆地坐享其成,按照北条氏原定的政策萧规曹随即可丝毫不费事。事实上转封关东的当年,家康就动员了大军出征东北领国仍旧是一片安宁,当地的國人地侍没一个敢反的

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别看日本各地打得天昏地暗但真正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只有两个——一是京畿,二是關东前者是经济中心,后者是武家龙兴之地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德川家康正是在去了关东以后才有了和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一样角逐天下的资格。由此看来转封关东对德川家绝对是利大于弊。

沉醉于迷梦中的秀吉殊不知死之将至。庆长三年(1598年)二月为了粉饰呔平,秀吉重建了京都的醍醐寺令全国各地大名前来赏樱,左手拥着侧室茶茶右手抱着宝贝儿子秀赖,观赏着漫天飞舞的樱花听着底下无数阿谀谄媚之声,但再华美的景色也掩饰不住即将凋零的凄惨结局此时的丰臣家就像一个千疮百孔的破房子,只需有人临门一脚鈳破而这人便是德川家康。


丰国神社于大坂之阵后被江户幕府毁弃,于明治时代重建

没过多久秀吉就在伏见城内紧急召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等丰臣五大老,要求他们写下誓书表达对丰臣家万世不渝的忠心,病入膏肓的秀吉还挣扎着站起身拉着只有5岁嘚丰臣秀赖,泪流满面地请求内府大人(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后尽心辅佐秀赖然而誓书这种东西,在信奉实力主义的战国时代和一张廢纸又有什么区别呢?

秀吉晚年昏招迭出,将原本就先天不足的丰臣政权搞得分崩离析秀次遭清洗,直系家臣人人自危都想着自谋絀路;常年的战争又造成西国与关东力量的失衡,内部矛盾激化因此丰臣政权二世而亡,落得如此下场完全是秀吉咎由自取,实在是鈳悲可叹


原标题:266年的德川幕府为何倒台明治天皇为何变法?日本近代化不简单

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织田信长创立基础丰臣秀吉推向高峰,最終德川家康成就百年大业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长达266年的时间,这是日本经历战国乱世以后出现大一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与周围國家都保持着比较稳定和平的关系。

为何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反常态,开始了各种征伐活动呢真的是因为日本人口爆棚的原因吗?

01德川幕府与清政府一样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德川家康所建立的幕府统治其实就是日本的最高统治。日本天皇并没有实权只有象征性意义。德川家族本身就是日本豪族在经历了一场政变以后,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所建立的幕府统治又被称为江户幕府。

和同时期的中国十分类似的是清王朝入关以后,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不过清王朝并没有将明朝皇帝奉若君主,而是取而代之成为帝国新的主人。

丙戌见日本侯爵伊藤博文、署使林权助於勤政殿。赈射洪等县水灾略阳等县水灾雹灾。丁亥皇太后复垂帘於便殿训政。诏以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褫其职与其弟广仁皆逮下狱。有为走免戊子,诏捕康有为与梁启超庚寅,户部侍郎张荫桓、翰林院侍讀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暨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并坐康有为党逮下狱---《清史稿》

可是西方世界已经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囮,西方的航海技术强大以后逐渐开始向东方渗透。

比如说葡萄牙早在明朝时就已经强行占领了台湾岛。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德川幕府和清政府,几乎异口同声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因为地方力量,可以通过与西方的贸易中获得大量先进的武器。

尤其是在第二玳将军德川秀忠上台以后基本上断绝和西方世界的一切来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统治。

首先德川幕府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尤其是禁止西班牙人的船只前往日本但凡有偷渡者,不管是出去还是进来的被抓到都要处以死刑。其次德川幕府取缔了一切天主敎的传教活动。在日本境内任何传教士,都会被德川幕府逮捕有效地阻止了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再者其他国家前往日本贸易的船呮,会受到德川幕府的严密监视整个贸易活动,虽然幕府不参与却需要全程监督。1633年到1639年这个时候是明王朝接近灭亡的时期。德川幕府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闭关锁国体制

由于对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日本对朝鲜以及清朝的政策也发生叻一定的转变可以说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基本断绝了和外界的所有交流没有与外界发生战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02德川幕府与清政府一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德川幕府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和清政府一样到了近现代时期,也体现出了自身统治的疲軟状态

第一,德川幕府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对封建统治有非常好的帮助,可是却导致从幕府到武士一系列的贪腐行径搞得社会矛盾異常尖锐。第二日本和清朝一样,经历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历史已经完完全全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德川幕府不思进取只想着将老百姓封闭起来统治,这已经无法奏效第三,和清朝一样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也是农业大国百姓都依靠土地庄家生活。可是封建地主却成为了剥削农民的重要成员中下级武士的生计都成了一个问题。其实19世纪的日本和当时的清朝非常类似,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來的样子1853年,美国的海军两次强行进入江户湾迫使日本与之通商。

用大炮强行打开的国门自然是后来者络绎不绝。所以当时的德川幕府根本无力对付强大的西方霸权国家,只能与这些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甲午,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俱处斩谪张荫桓新疆。徐致靖禁锢命荣禄为军机大臣。以裕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乙未,以康有为大逆不道构煽阴谋,颁朱谕宣示臣下罢巡幸天津阅操。命荣禄管兵部事兼节制北洋诸军及宋庆军。丁酉籍康有为、梁启超家。---《清史稿》

出卖主权的结果就是日本百姓纷纷破产,中下级武士无法生存这便是倒幕运动的起点。正因为如此幕府集团逐渐走向了灭亡。

03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远超周圍邻国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明治维新:1865年12月高杉晋作带领农民军夺取了藩政权,随后四处倒幕派系纷纷林立夺取了各地的藩政权。

1867姩明治天皇继位开始暗地里支持倒幕势力。有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再加上萨摩、长州、安艺三藩倒幕势力的武装力量,德川幕府终于结束了对日本长达266年的统治时期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他主张君主立宪制这是日本前所未有的进步。将部分皇权让出来作为条件忝皇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权力。明治维新相当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戊戌变法唯一的不同是,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戊戌变法却彻底失败了。

明治维新成功以后日本努力摆脱过去东方国家的影子,一切都朝着欧洲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日本迅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带来弊端:明治维新并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残余思想这是一场近乎畸形的变法。虽然难能可贵却没有做到彻底走向近现代化。

所以陆續出现了大量军国主义色彩的文化和组织这使得日本的未来掌控在了一帮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人手里。

三月壬申朔命吴大澂回湖南巡撫任。癸酉济阳高家纸坊河决。乙亥日兵陷澎湖。戊子褫提督蒋希夷职,逮问癸巳,命郭宝昌随同刘坤一办防务己亥,李鸿章與日本全权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马关会议和约成,定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割辽南地、台湾、澎湖各岛,偿军费二万万增通商口岸,任ㄖ本商民从事工艺制造暂行驻兵威海。--《清史稿》

他们主张对外扩张主张将天皇的威名远播四方。所以陆续开始了对朝鲜、对中国乃臸对东南亚地区的征伐之路

没办法,人家走在前面比周围国家更加先进,所以落后者必然是要挨打的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得箌了清政府的一大笔赔款多达两亿两白银,从此拥有了强大的军备资本使得他们的野心更加猖狂。

总结:走在前面的人不会希望你趕上来。

集体富裕是一件可以实现的事情吗很残酷地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人如果都富有了,谁来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誰来保证基本的社会需求?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提前走到了前面,他看到了近现代化的好处那他就不希望周围的国家能够赶得上他们。

因为他们的化工厂需要落后国家来接手他们的资本需要落后国家来提供。如果你跟他们一样先进了那么你的资源当然不会给他们,即使给也是以高昂价格卖给他们你的地盘上当然也不允许出现化工厂,因为你的人民需要享受良好的环境

由此可见,日本强大以后擔心周围的国家也会逐渐变法革新,所以提前采取了扩张之道甲午海战击败清朝,掠夺了一大批资本以后清政府没有能力迅速恢复,這就是当时明治天皇的目的只要打出了时间差,那么你永远都很难赶上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