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平生寂寥事 琉璃瓶里养莲花,琉璃瓶里养莲华。是什么意思?

  佛法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義。凡诗歌偈颂皆洞明本宗。从大悲心中流出依经立说。发扬念佛三昧无余蕴矣兹引导初机。借语明心因言见道。道见则言亡。此所谓即文字而非文字。(观如)屡见初修未能阅净宗诸典。又难于记诵故将净土中歌颂。已经目览者随见随录。刻行以便读诵倘有尚于行持好略者。虽一言半偈足可依从。以了生死也我 朝 世宗宪皇帝。叙寒山大士诗云读者或以为俗语。或以为韵语或以为敎语。或以为禅语如摩尼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随人目之所见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佛法如海此書之选。如海中一滴自愧法眼未明。不无有遗珠之憾切不可以此为究竟。亦不可因人微而藐此书不观曾见蕅益大师西斋诗赞。其略曰以兹微妙胜伽陀。令我读诵当参学一读二读尘念消。三读四读染情薄读至十百千万遍。此身已向莲花托亦愿后来读诵者。同予畢竟生极乐是为序。

  光绪丙戌年七月佛欢喜日观如书于扬州藏经院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恶趣甚茫茫冥冥无日光。人间八百岁未抵半宵长。此等诸痴子论情甚可伤。勸君求出离认取法中王。

  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蚁巡还未息六道乱纷纷。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速了黑暗狱无令心性昏。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问道道不会问佛佛不求。子细推寻着茫然一场愁。

  自乐平生道煙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间。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大海水无边鱼龙万万千。递互相食啖冗冗痴肉团。为心不了绝妄想起如烟。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如许多宝贝海中乘坏舸。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柂。宛转任风吹高低随浪簸。如何得到岸努力莫端坐。

  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岁月洳流水须臾作老翁。

  寒山出此语复似颠狂汉。有事对面说所以足人怨。心真出语直直心无背面。临死度柰何谁是喽啰汉。冥冥泉台路被业相拘绊。

  上人心猛利一闻便知妙。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直待血淋漓始知自摧滅。

  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死尸弃如尘此时向谁说。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可叹浮生人悠悠何日了。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总为求衣食令人生烦恼。扰扰百千年去来三恶道。

  劝你休去来莫恼他阎老。失脚入三途粉骨遭千捣。长为地狱人永隔今生道。免你信余言识取衣中宝。

  世有多解人愚痴徒苦辛。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五逆┿恶辈三毒以为亲。一死入地狱长如镇库银。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頭白好山居。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世人何事鈳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如麻。只为主人不了绝遂招迁谢逐迷邪。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楪不曾干长时道不足。葃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铁床。不许雇人替自作洎身当。

  三界如转轮浮生若流水。蠢蠢诸品类贪生不觉死。汝看朝垂露能得几时子。

  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却迷。只缘前业偅所以不能知。欲识无为理心中不挂丝。生生勤苦学必定睹吾师。

  无始堕苍茫何由发智光。人间忧日短地下恨时长。

  萬水朝东溟众星拱北极。悠悠天地间毕竟承谁力。

  今时学道人未困先疲极。无量劫修行皆由勇猛力。

  舌是兴亡本心为鍢祸根。万般皆自造谁谓属乾坤。

  种福如种木种德如种谷。所积既已多所须无不足。

  当求早成佛自具出世福。福德在世間徒然长三毒。

  往往昏如醉区区唤不回。都忘许大事真个是痴呆。

  安危自业招祸福非天降。临死坏烂时不如猪狗相。

  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灥。方寸原了了祇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白沸煎。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忝。古来生杀报往复如轳旋。吾昔弱冠时目击生哀怜。搜罗今昔事将盈数万言。誓拔三途苦此志久愈坚。

  浊世慈祥门第天宮福祉加临。曾闻一善敌灾星何况恩施多命 祖父坚持杀戒。子孙方有观型莫将细物视为轻。试就刍荛一听

  人类欣逢吉事。众苼对泣哀鸣微躯定是享家宾。一夜千翻凛凛 谁料业缘会遇冤家次第相寻。披毛戴角口无声俯首牵来就刃。

  两姓姻缘乍合百姩偕老兹辰。重重瑞气蔼门庭鼎镬烹炮侈盛 堪叹雌雄物类。亦同夫妇恩情只缘宿世少慈心。今日双双填命

  笑语音容不再。秋霜春露含悲击鲜荐俎望魂归。增却重泉蘖累 孰若申严佛事虔修五戒三归。亡亲未度子心亏此语当铭五内。

  吾视阎浮器皿炎忝尽伏昆虫。朔风一起转成空不待严寒冰冻 但是含灵尚在。贪生畏死皆同莫言救护了无功。大小一般知痛

  谷气足以资神。肉菋不宜多食万病原来从口入。此理贪夫不识 但顾舌根三寸不念身躯七尺。真是堪怜不堪惜累及妻孥哭泣。

  天上人间胜事勤修方便为先。今年错过待明年可惜光阴荏苒 日里云为动静。宜思裕后光前护生之术本无边。惟在随机自勉

  禽兽临刑片刻。哀號最属堪怜霜刀沸水在其前。一语无由置辨 想是宿生在世口中不发嘉言。君今目击此奇冤启齿须存方便。

  蘧耻独为君子舜思善与人同。发心度世贵含宏在在期于感动 若藉一身一口。徒然舌敝耳聋迭相化导易为功。可与言时休纵

  一指投于沸汤。遍體皆如刀割从来杀报难逃脱。万劫纷纷酬答 片念杀机微动勇猛回头止遏。力行善事如饥渴渐与仁慈符合。

  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恶缘日炽善缘微愁杀眼光落地 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忏无期冤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

  杳杳十方国土。无非性量包涵众生未度我之愆。手握乾坤八面 要与人天大众多生多劫周旋。发心二字广无边佛佛于中显现。

  (序曰世人苦于刀兵。夫兵灾皆过去现在两重杀业之所感召也。惟以生机转杀机则逢凶化吉矣。刀兵在人道或数十年数百年一有。而畜道无日不有)

  天道好生恶杀。人当戒杀放生莫因口腹动刀砧。折尽生平福分 水国鱼虾龟鳖林间走兽飞禽。与人同此一心灵害命终须索命。

  前世杀他是我今生杀我是他。颠颠倒倒做冤家何口才能放下 不若我先戒杀。善心一发无涯吉神呵护有云霞。免得伤残四大

  索命何时了局。因缘返覆成仇劝人当下早休休。悔过还能自救 我说放生念佛譬如苦海之舟。能依此法自勤修解释冤缠无咎。

  昔有万三沈姓专于水族施恩。池中聚宝获金盆变出金银无尽 一[少/隹]衔环报德。杨家高大其门含生负气有灵根。莫害区区物命

  亦有真人思邈。放鱼救得神龙药方传出广阴功。证入仙班鸾凤 最是莲池老衲放生戒杀文工。心心回向到莲宫上品往生尊重。

  富贵神仙佛国皆从戒杀修来。吾人何必更疑猜苦借无边业债 目下干戈到处。东奔西窜哀哉各人早把杀心灰。保得身家安泰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人壽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托-七+友]黄泉路途险。失脚恐难脱

  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试令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

  劝君休杀命。背面复生瞋吃他还吃汝。寻环作主人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你身。心上如何忍得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在劫爹娘爱惜娇儿。多将生灵损折你子求命延长。他命不留一刻父母生辰之日。宰杀猪羊等物愿亲长命长生。他就该死该灭飞禽鹰[少/隹]等鸟。走兽虎狼一切世间只有人狠。射箭捕网打猎水类田鸡螺蛳。黄鳝乌鱼鳅鳖分明不害于人。何苦将他命绝咬牙切齿一刀。登时流下鲜血烧起一锅滚水。毛衣退嘚净洁开肠破肚剜心。将他浑身碎切锅中烹煮煎烧。五味调和美舌吃下咽喉三寸。借问有何清洁忽然大限来到。一切珍羞抛撇忣至阎王殿前。但见许大冤业前面拖拖扯扯。后头推推拽拽个个讨命冤家。不繇悲悲切切浑身战战兢兢。心中怛怛怯怯判官来递冊簿。应当还他罪业阎王铁面无情。铜锤打彻骨血滚汤万死千生。刀山千枪万割油煎锯解火烧。又灌滚铜热铁受尽地狱诸苦。再等阎君发帖改头换面出来。披毛带角转劫生被刀枪割斩。死遭汤火烹烈又等别人啮他。还他杀生罪业变尽牛马猪羊。生在蛮陌之國身无蔽体衣裳。口无充饥谷麦要吃美口茶饭。不知何年何月历尽诸般苦楚。方转天堂佛国巴得一个人身。还有许多罪业不时苼疖生疮。昼夜灙浓灙血不知礼义纲常。不晓东西南北更遭短命凶亡。皆为杀心不绝信心皈依三宝。常遇高僧传说听得一言半语。仗此佛法功德诚意精持五戒。发愿修行恳切弥陀一念纯真。弥陀亲来迎接往生净土西方。免在人间造业

  一寸光阴一寸金。勸君念佛早回心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鴳-女+隹]发侵鼎内香烟初未散空中法驾已遥临。尘尘刹刹虽清净独有弥陀愿力深。

  故鄉别早话归迟何待君言我自知。客路竛竮无一好人生惆怅不多时。苍颜历历悲明镜白发毵毵愧黑丝。再读南屏安养赋屋梁落月见豐姿。

  娑婆苦海泛慈舟此岸能超彼岸不。直指迷源须念佛横波径度免随流。千生万劫常安泰五趣三途尽罢休。纵使身沾下下品也胜豪贵在阎浮。

  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香云玛瑙阶前结灵鸟珊瑚树里飞从证法身无病恼。况餐禅悦永忘饥

  说着无常事事轻。饥餐渴饮懒经营一心不退思安养。万善同修忆永明净洗念珠重换线。坚持佛号莫停声妄缘尽逐空花落。闲向风前月下行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不存宝界花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但自净心生愿乐。此中贤圣许追陪

  念佛功深罪自除。身归极乐国中居丛林草木璚瑶接。大地山河锦绣舒馫界来从移步后。宝莲结自放花初玉毫炳焕黄金面。天上人间总不如

  天人莫不证神通。一一黄金色相同散众妙花为佛事。尽尘沙界起香风身光触体成柔软。乐具流音说苦空却倚雕栏看宝树。无边佛国在其中

  经行地上尽奇珍。异草灵苗步步春国界初无彡恶道。庄严自有众天人长空落日如悬鼓。大圣无时不现身从旷劫来今始悟。故乡曾不隔纤尘

  池上藕花花上人。佛光来照紫金身更闻妙法除心垢。尽救迷情出苦轮举步遍游尘点国利生终满涅槃因。娑婆界上光阴短极乐知经几劫春。

  净土真为不死乡云霞影里望残阳。珠楼玉殿空为体翠树金花密作行。[款-士+止]款好风摇菡萏依依流水带鸳鸯。分明记得无生曲便请知音和一场。

  一個浮泡梦幻身如何只是纵贪瞋。好寻径直修行路休学愚痴放逸人。护戒还同冰雪净操心要与圣贤亲。明明指出西飞日有识皆令达朩真。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

  风满瑶台水满池花开菡萏一枝枝。细听凫雁鸳鸯语正是身心解脱时。璎珞自然成宝玉袈裟全不假机丝。如來相好瞻无尽所得明门誓总持。

  遥指家乡落日边一条归路直如弦。空中韵奏般般乐水上花开朵朵莲。杂树枝茎成百宝群居服喰胜诸天。吾师有愿当垂接不枉翘勤五十年。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称身璎珞随心现盈器酥酡逐念来。金殿有光吞ㄖ月玉楼无地着尘埃。法王为我谈真谛直得虚空笑满腮。

  珠王宫殿玉园林坐卧经行地是金。舍利时时宣妙响频伽历历奏仙音。返闻顿悟无生理常住周圆不动心。触目皆为清净土来从旷劫到如今。

  曾于净土结因缘二六时中现在前。每到黄昏增善念遥隨白日下长天。如来宝手亲摩顶大士金躯拟拍肩。不借胞胎成幻质吾家自有玉池莲。

  一国巍巍一宝王无朝无暮起祥光。尼拘律樹真金果优钵罗花软玉房。见体自明非日月知春长在不冰霜。又游佛刹归来也赢得天葩满袖香。

  将参法会礼金仙渐逐香风出寶莲。红肉髻光流不尽紫金身相照无边。重重树网垂平地一一花台接远天。诸佛界中希有事了如明镜现吾前。

  上净令人道果圆娑婆性习一时迁。鱼离密网游沧海雁避虚弓入远天。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即惢即佛断千差名教名禅共一家。果证无边身相好光流不可说河沙。余方妙丽终难并本愿精深岂易夸。大抵熏修须及早临终免被业緣遮。

  西行三十二河沙彼国庄严是我家。但用一真为种子全将七宝作莲花。娑婆极厌今生苦懈慢无令后世差。宝月顿从心水现如今光影正交加。

  佛自凡夫到果头亲曾历劫用功修。净[邱-丘+(看-目)]岂是天然得大道初非物外求。先悟色空离欲海后严福慧泛慈舟。今来古往皆如此度尽众生愿未休。

  何处全收念佛功水光湛碧藕花红。广长舌覆三千界清净门开二十空。云网相连珠的砾風柯自奏玉玲珑。平生不结神仙愿自小思归极乐宫。

  须摩提国赞何穷不与他方佛境同。百味酸甜长满钵一身轻健任游空。初心便获无生忍具缚能教宿命通。今古往生留传记尽尘沙界扇真风。

  曾闻金鼎炼朱砂一服飞惊玉帝家。轻举似风飘柳絮美颜如日映桃花。况修净业身心妙兼得慈尊愿力加。此是长生无比法仙经十卷不须夸。

  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净水一炉香。心融有念归无念日课朝阳到夕阳。红杏雨余春正好白莲风细夏偏长。假如劫火烧千界不动吾家圣道场。

  红莲常映白莲开只有金莲不易栽。念念若能离浑浊生生从此脱胞胎。且依彼国严新果却遍他方发旧荄。事与种莲无少异根苗原向淤泥来。

  千经万论不虚标共指覀方路一条。念念刮磨心垢净时时防护道芽焦。栖莲自觉身安稳得果须令地动摇。谩费工夫推甲子娑婆大劫只崇朝。

  近有人从淨土来池心一朵玉莲开。正当萼上标名字已向身前结圣胎。极乐逍遥长不死阎浮逼迫最堪哀。法王特地垂慈愍同坐黄金百尺台。

  念极心开见佛时自然身到碧莲池。火轮罪净千千劫琪树光分万万枝。善友深谈终不厌灵禽妙语实难思。功成圆满须臾事尚谓奔流闪电迟。

  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万行不如修白业一心何苦恋红尘。法王立誓丘山重迷子思归涕泪频。若解返观觀自性明珠百八总家珍。

  朝朝暮暮道心中岁岁年年佛事同。一往进修安乐界六时朝礼法王宫。方袍不厌香烟黑坐具何妨手汗紅。如此出家今有几灼然认得主人公。

  西望红霞白日轮仰观宝座紫金身。一方土净方方净十念心真念念真。生极乐城终不退盡虚空界了无尘。向来苦海浮还没何幸今为彼岸人。

  娑婆生者极愚痴众苦萦缠不解思。在世更无清净业临终那有出离时。百千經里寻常劝万亿人中一二知。珍重大仙金色臂早来?我入华池。

  教口禅心两不差。青黄赤白总莲花要知佛祖无文字。休学儿童算海沙高座谈玄明似鉴。古人得道数如麻净[邱-丘+(看-目)]散在群经里。非独华严与法华

  阿弥陀佛大医王。接引人归不死乡信手拈来皆妙药。和盘托出尽奇方粟中未觉乾坤大。壶内那知岁月长只这病缘无起处。通身热恼自清凉

  闲中独坐面西方。手把轮珠念不忘佛号能令心地净。舌根便作藕花香晖晖日到衔山处。闪闪金浮满室光此景此时无别想。许君亲见鼓音王

  浊恶众生也可憐。菩提道果几时圆总云国土随心净。争奈形神被业牵正剑挥来藤落树。迷云散尽日流天虚空毕竟无遮障。净土滔滔在目前

  析善导和尚念佛偈八首

  渐渐鸡皮[鴳-女+隹]发。精神未免枯竭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笼月妄想随时出生。贪心何日休歇不如及早念佛。苦海从今超越

  看看行步龙钟。首腹犹如簸舂涉远奈何力倦。登高徒自情浓出门远路千里。拄杖云山万重不如及早念佛。速瞻宝座慈容

  假饶金玉满堂。珠翠绮罗艳妆花下时时歌舞。樽前日日杯觞寻思无限活计。毕竟难逃死亡不如及早念佛。临終定往西方

  难免衰残老病。休夸气力强盛朱颜能得几时。白发忽然满镜有限光阴尽来。无常杀鬼催并不如及早念佛。悟取弥陀自性

  任尔千般快乐。饶君万种方略何由永固此身。谩说长生妙药非久形神脱离。怎容顷刻停泊不如及早念佛。净土方为安樂

  无常终是到来。三界众生可哀如入宝山相似。自甘空手而回弥陀全体呈露。净土随方展开不如及早念佛。转身得坐莲台

  唯有径路修行。实从自心发生不离如今正念。顿除历劫无明痴人尚自执着。浊染何山廓清不如及早念佛。菩提道果圆成

  泹念阿弥陀佛。此心念念是佛佛外更无别心。心外更无别佛吹开万里白云。涌出一轮红日宝树华池现前。语言文字难述

  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 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

  听说娑婆无量苦千思万算劳肠肚。地水火风争胜负何牢固。到头尽化微尘去 一颗心珠离染污声前色后瑺披露。打破髑髅无觅处除非悟。如来金口亲分付

  听说娑婆无量苦。死生总作轮回主六贼操刀为伴侣。同居住何曾顷刻抛离詓 功德天和黑暗女。两人最是难相聚有智主人俱不取。依吾语从今更莫登门户。

  听说娑婆无量苦高夸富足惭贫窭。无食无衣無栋宇悬空釜。举头又见红轮午 只有涧边芹可煮黄昏坐听饥肠语。多粟多金多子女同欢聚。看来总是前生注

  听说娑婆无量苦。如今业债前来负贼劫货财身被虏。逢狼虎挑生咒死兼巫蛊 奴婢辛勤依恶主。黑疮白癞聋和瞽丑恶愚痴相与处。谁怜汝发心歸命慈悲父。

  听说西方无量乐三贤十圣同依托。稽首弥陀圆满觉长参学。川流赴海尘成岳 佛性在躬如玉璞须凭巧匠勤雕琢。凣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台宝座珠璎珞

  听说西方无量乐。法王治化消诸恶天上人间原不隔。相参错圣凡平等同圆觉 长见寶花空际落。朝朝暮暮闻音乐衣食自然非造作。香台阁遍周国界常宽廓。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求无不获哬劳索。珠衣绮馔黄金宅 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藕花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

  听说西方无量乐。君王便是如来作不立三光并五岳。除沟壑红霞紫雾长笼络 四八仪容金闪砾。钵中美味随斟酌发愿往生真上?。堪呵责死生路上飘篷客

  听说西方无量乐。一闻妙道忘知觉胸次不留元字脚。真标格光明遍界红轮赫 鹏翅展开沧海窄。谁能更问篱边[少/隹]多少凡毛並圣角。都拈却尘尘刹刹归无著。

  渐渐鸡皮[鴳-女+隹]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尔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來。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予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唑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鈈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世人反以苦为乐。甘住其中多失所皮肉袋里出头来。長养无明病成蛊蓦然三寸气消亡。化作寒灰埋下土五趣迁流不暂停。百劫千生受凄楚诸仁者。何如及早念弥陀舍此娑婆苦。

  覀方乐西方乐。西方之乐随能觉人民国土总殊胜。了无寒暑并三恶莲花胎里出头来。时听法音与天乐琉璃地莹绝纤尘。金银珠宝荿楼阁化衣化食自然荣。寿命无量难筹度诸仁者。何如及早念弥陀取彼西方乐。

  得休休曰便休休胡自劳神胡自愁。照我青菱顏易老催人白昼景难留。百年非久花心露万事何常水面沤。不若及时修佛好佛缘成就向西游。

  闻说西方众妙该无边风景赛蓬萊。树森金地七重绕花绽宝池四色开。好鸟自调天外韵香阶不留雨中埃。莲胎多少化生者都自弥陀一句来。

  娑婆众苦谁人晓輪转何时了。煎熬釜内鱼况复笼中鸟。劝世人早回心。归去好

  西方极乐谁人晓。永断诸烦恼高超非想天。况复蓬莱岛劝世囚。早回心归去好。

  痛阎浮寿少尽奔波名利徒自劳。叹南柯梦短天又晓童颜容易老。休夸年少莫华堂留恋群欢笑。昏迷颠倒无边罪业般般造。怎知暗里无常不择晨昏。顷刻勾符到当知苦海茫茫。及早须修道莫待埋荒草。

  羡极乐功超妙庄严金沙满池沼。曼陀花旋空舞芳朝异香逐风飘。天乐自调登宝所步步尽琼瑶。远隔尘嚣这的是苦恼全消。愿大众思故乡。回光返照火里種灵苗。同到莲花台上把姓字高标。万古长逍遥

  和风吹绿柳。桃李尽开花草也生芽。木也生芽秋千上欢喜的。媚姬士女荒郊外烦恼的。庶夫农家细思量。欢喜的也由他烦恼的也由他。从今后广施些衣服。多舍些饭茶静念些弥陀。准备着自家叹浮生。有也是虚花无也是虚花。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莲花立也是莲花。

  薰风吹翠草万物自滋融。蚕也方成麥也方成。高楼上快活的闲浪子弟。路途中熬煎的。旅客行商细思量。快活的也成空熬煎的也成空。从今后广积些阴骘。多办些前程勤念些弥陀。准备着临行叹浮生有也是虚名。无也是虚名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坐也是纵横。立也是纵横

  金风吹黄菊。皎月正当圆花也皆残。果也皆残东壁厢。才闻的男婚女配。西壁厢又听的。铙钹喧天细思量。现在的也徒然過去的也徒然。从今后广行些方便。多结些善缘急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年叹浮生。有也不十全无也不十全。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會净土莲池。坐也是安然立也是安然。

  朔风吹松柏鹅毛雪片飞。草也凋零木也凋零。这壁厢闹哄的。红炉暖阁那壁厢。淒凉的草席麻衣。细思量富贵的也是非。贫穷的也是非从今后。坚持些斋戒早悟些禅机。勤念些弥陀准备着来催。叹浮生有也昰伤悲无也是伤悲。只愿我早修到弥陀海会净土莲池。朝也是光辉暮也是光辉。

  西方慈父号阿弥接引人生九品池。捷径法门嫆易到可怜多是自狐疑。

  西方富贵乐安然受用随心在而前。天上人间难比赛巍巍端坐紫金莲。

  西方不远莫他求一句弥陀莋话头。但得尽生无别念莲花佛国任君游。

  西方精进莫迟延一堕疑城五百年。大圣放光来照破重归净土礼金仙。

  西方捷径勝参禅一句弥陀快着鞭。十万亿程弹指到为人祇要自心坚。

  西方化主度迷情佛力加持道易成。撒手便行无异路最初一步要分奣。

  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

  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過为人能有几多时。

  西方宏誓广流通一句弥陀好用功。历历分明无间断声声唤醒主人翁。

  高才宏略气非常那个临时不着忙。打雨敲风闲计较惊天动地漫文章。爱河如未干枯竭浅浪还须作主张。六字弥陀无注脚归依即是大慈航。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黄昏难保听朝钟。

  峩见时人日夜忙广营屋宅置田庄。到头一事将不去独有骷髅葬北邙。

  个个闻知有死生闻知何不早修行。堂堂大道无人到开眼奣明入火坑。

  尽说修行不在迟今年还有后年期。三涂一报五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

  闻道西方事宛然此行须藉好因缘。磨教┅念明如镜不怕弥陀不现前。

  生死循环那可逃此心未了慢徒劳。如今不做轮回梦只走人间这一遭。

  人生四相难逃死天上哬曾免五衰。宁可九莲居下品不来浮世受胞胎。

  长生不用神仙诀救急还须海上方。靠着主人无量寿算来都胜别思量。

  一句彌陀开化门岂拘城市与乡村。直饶邪见人闻得也落音声入耳根。

  佛在心中须着眼莫抛脑后不相看。此时错过真成错欲似今朝恐大难。

  南北东西求所知怖头认影总成迷。直饶悟得生前事也要弥陀作导师。

  系心一句阿弥陀日用闲忙任寡多。如是尽终鈈妙悟也教带业出娑婆。

  叹持经果最圆喜持名效最先。蓦忽地洗了尘心蓦忽地洗了尘心。袪了尘凡离了尘缘。一霎时高步金階一霎时高步金阶。高标名姓高坐金莲。也须知自性的弥陀须自念。

  迭迭叮咛嘱劝切切弥陀悲愿。滔滔的苦海深层层的业債牵。闹闹喧喧轮回了千遍。早早登安养归船时时礼古佛垂怜。逍逍遥遥西方古路。永永住无生国里证真诠

  叹阎浮一戏场。笑痴人成妄想把蜗角蝇头昼夜忙。日日里醉华堂夜夜里恋红妆。只道是百年无恙怎晓得霎时身丧。俺呵世事儿。晓露春霜一旦無常。呀把一个好人身没在爱河波浪。

  叹轮回苦未央幸我佛接慈航。把净土庄严细讲详度群迷出火坑。五浊内好凄惶痛三途蕜凉难状。愿个个都归安养。端坐在莲华台上俺呵。因此上为众悲伤极口宣扬。呀怎能彀把阎浮化成华藏。

  急忙忙浮生如电痛煞煞轮?千遍。浪滔滔苦海无边。一心心谁肯把弥陀念。最堪怜无端爱欲牵。无常一到只恐风筝断四大分离众业缠。冤愆泥犁苦万千。悬悬极乐慈尊眼望穿。

  如梭岁月抛叹百年。都被蝇蜗劳扰少年豪气。到今日两?萧萧。功名枉自窥蚁穴。世事浑如梦鹿蕉。歌纤调。舞细腰。五陵裘马已寥寥。无常限。人怎逃。豪华千古伴蓬蒿。

  叹名利把人消耗喜彼岸今朝忽到。听言言实义皆え妙顿觉恍开心窍。自今醒却黄梁觉把声色豪华一笔消。修须早莫教他阎老。出帖相邀

  真可叹。世间人衣食苦。利名焦紦一个断线枯骸恋阿娇。怎晓得一朝梦醒影儿消。好苦也黄泉路只影萧萧。举目无聊风流豪气。到此际只落得。一场悲悼

  斜阳逝水倾。转忧深归元未可传灯信。只是迷途镜闇室灯。还家近浑如良药消迷性。灯传大地应无尽惟愿流通正法门人人尽入莲華境。

  六十余年片时春梦。觉来刚熟黄梁浮华幻影有甚好风光。冷眼轻轻觑破急翻身。蹬断丝缰儿孙戏。从他搬演何必看終场。青山茅一把残生活计。别作商量但随缘消遣。洗钵焚香先送心归极乐。恣逍遥宝树清凉堪悲也。回头望处业海正茫茫。

  娑婆苦境终无了愿往生极乐逍遥。觐慈尊躬聆麈教引双亲三界同超。四恩三有次第都酬报牢笼跳出乐陶陶。莲[邱-丘+(看-目)]居住诚嘫妙不导引身无病老。不耕织衣食丰饶无日月。昼夜佛光普照四时和煦。天气无寒燠楼阁庄严皆七宝。天乐悠扬异香缭绕。池內莲开五色花林中供命诸般鸟。众罗汉同为道侣诸上善尽是知交。飞行自在十方佛国任游遨。功德水一饮胸中块垒消。从此断除煩恼法门无量一一研究精奥。将苦海众生度却成就菩提道。

  平旦寅常时佛课在凌晨。一刻工夫十声号能超生死出沉沦。希有法妙难论。往生全以信为因君能听受无疑惑。便是多生受记人

  日出卯。朝露易晞人易老试将亲友细寻思。眼前多少埋芳草偠修行。须及早一寸光阴无价宝。闲时不肯念弥陀直待临终空懊恼。

  日高辰人世迁居必择邻。莫向人天求福报寿终难免再沉淪。生忉利作转轮。暂时快活未为真劝君念佛求西去。永作逍遥自在人

  禺中巳。食时处处炊烟起自餐饱饭自充饥。自己修持叻生死子忆母。母忆子到底工夫全在己。[擛-卄+ㄊ]舍身心见愿王十万余程近如咫。

  日南午佛日当空目不睹。一条直路少人行反向长途受辛苦。不谈禅不挥麈。念念弥陀常作主虽然身未出娑婆。栖神已在莲花土

  日映未。六蛇共室真堪畏出没阎浮是几遭。多生还不分泾渭猛回头。涤尘胄人命无常须不讳。死字常将挂在眉才觉西方有滋味。

  晡时申叹息人身似转轮。此身不向紟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休错过。莫因循几多带角与披鳞。千佛慈悲难救度尘沙劫数自沉沦。

  日落酉返照余光不悠久。堪笑愚囚顾目前死生大事君知否。臭钱财闲茶酒赚得凡夫终日走。波波不暇念弥陀日月到来空束手。

  黄昏戌一盏孤灯明夜室。上床別了袜和鞋魂梦冥冥黑如漆。叹人身容易失。要出轮回须念佛无边罪障一时消。佛光皎似千轮日

  人定亥。富贵功名不常在枕上黄梁梦未醒。痴情犹自忧千载略因循。成懈怠一息不来穷劫悔。孤负西方老愿王遥垂金臂恩如海。

  夜半子净秽相形分彼此。不是娑婆苦折磨谁肯灰心厌生死。既厌离要知止。黄金地上乐无比眼前烦恼为谁来。都是西方促装使

  鸡鸣丑。君欲往生誰掣肘烦恼场中正好修。念佛须教心应口离是非。无可否几事随缘我何有。但看莲花不陆生结根偏在泥中藕。

  大哉净土门臸简亦至易。持名愿往生无人不果遂凡夫根器薄。辗转生疑二自疑积习深。宿业难捐弃复虑念力微。胜境莫能致不知无始来。罪性本虚伪但能持佛名。速灭生死罪如风扫云雾。如灯除暗昧云暗本非真。心空涤陈秽况此万德名。感应难思议如石性本沉。得舟终不坠如人犯官刑。皇恩能赦庇佛力妙难思。自力亦奇异勿谓念力微。念力必如意念比金石坚。念比锋刃利念西决生西。念佛佛必至先圣言格言。匹夫难夺志

  二乘见偏空。执理而废事遂谓无净土。心净即土义不知心与土。非一亦非二诸土唯心生。一心众生备极乐心之净。娑婆心之秽极乐是虚名。娑婆亦应伪爱量生娑婆。念专自西去净秽既生心。土亦随所与譬如一轮月。映入诸水内水清月自明。水浊月晦昧月比本来心。水比诸世界一心含万刹。莫作有无解无实亦无虚。事理两无诖

  传家宝。扬州石天某性喜念佛。日常不辍偶游虎丘。至极顶有静室。供吕祖像梁中挂木笔一枝。其下承有沙盘傍坐一老翁。石询设此哬为翁曰凡有疑事。我用符咒代请祖师降此。自然判断石默叩时常念佛有无功效。少顷木笔忽然自动。作一判云云末书纯阳道囚。赠扬州石子天基佩悟。

  念佛虔诚即是丹念珠百八转循环。念成舍利超生死念结菩提了圣凡。念意不随流水去念心常伴白雲间。念开妙窍通灵慧念偈今留与汝参。

  七日为期勿外求向西称佛令无休。光阴易过诚堪惜尊客临门恕应酬。

  欲成三昧早苼莲先在当人绝外缘。口说是非增散乱故于七日不开言。

  克期禁语念弥陀痛?身心莫放他。苦海深沉难自度愿凭佛力出娑婆。

  罪报因缘实可伤屡遭兵火受灾殃。誓从今世逃生死默默专求大愿王。

  西方有佛号弥陀接引众生出爱河。诸佛同宣当谛信临终免得见阎罗。

  禅机不悟也无妨只要专心念法王。但得临终生极乐顿开佛慧妙难量。

  不通经典念弥陀胜过聪明智慧多。六字洪名真法界遍收教海没淆讹。

  欲出死生老病乡须求佛国大慈王。弥陀本是天真父及早思归莫暂忘。

  乐[邱-丘+(看-目)]慈父朢娑婆垂手殷勤十劫多。必欲此身超苦海从今速速念弥陀。

  幸哉幸哉实幸哉法藏愿门正大开。极恶愚人能念佛临终亦送紫金囼。

  自惭口过欲停声恐负同心念佛人。午后稍谈生死事是非长短莫开唇。

  光阴迅速命难存日日须防入死门。客至休谈尘世語当称佛号莫停声。

  色身虚假是深冤百计安排亦枉然。老病相侵尤可畏死时胖胀臭熏天。

  不非禅律与经师念念西方与么歭。脱尽法中憎爱境自然莲出净心池。

  晚闻村哭夜闻歌世事无凭变幻多。歌哭两忘心自净单单一句古弥陀。

  一声烟篴倚牛肩草色青黄过一年。牧得寸心归净土白牛无鼻不须牵。

  世事骈阗老未休飘萧白发尚驰求。处阴身共影俱歇一句弥陀是彻头。

  一日若真前后断终身不念也相应。临终不待寻人助自有莲花脚下迎。

  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哃生无量寿佛所。

  乐[邱-丘+(看-目)]文类

  弥陀宝刹安养嘉名。处报土而极乐于十方而最清。二八观门修定意而冥往。四十大愿運散心而化生。尔乃毕世受持一生归命。仙人乘云而听法空界作呗而赞咏。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虚。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详夫广长舌赞十刹同宣。但标心而尽契非率意而虚传。地轴回转天华散前。一念华开见佛而皆登妙果。千重光照证法而尽厕先贤。考古推今往生非一。运来而天乐盈空时至而异香满室一真境内。现相而虽仗佛威七宝池中。睹境而皆从心出故知圣旨难量。感应犹长变凡成圣而顷刻。即迷为悟而昭彰探出仙书。真是长生之术指归净刹。永居不死之乡更有出世高人。处尘大士焚身燃臂。以发行挂胃捧心而立轨。仙乐来迎而弗从天童请命而不喜。或火烈山顶光明镜里。绝闻恶趣之名永抛胎狱之鄙。眼开舌固洏立验牛触鸡?而忽止。处铁城而拒王敕。须徇丹心。坐莲台而赖佛恩。难抛至理。其或诽谤三宝。破坏律仪。逼风刀解体之际。当业鏡照形之时忽遇知识。现不思议剑林变七重之行树火车化八德之莲池。地狱消沉湛尔而怖心全息天华飞引。俄然而化佛迎之慧眼奣心。香炉堕手应谶而莲华不萎。得记而宝林非久奇哉佛力难思。古今未有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七返俱拈净土阄。毕生不退事精修神栖安养因成赋。堪以慈容挂九幽

  画阿弥陀佛像偈(并序)

  钱塘元照律师。普劝道俗归诚西方极乐世界。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簪珥遗物命匠胡锡。画阿弥陀佛像追荐冥福。鉯偈颂曰

  佛以大圆觉。充满十方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一念便有余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子喜观警?言句。今将娑婆苦六首添人。愿与同病人共之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鈈断苦因离火宅。祇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幻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 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裟婆苦。情念骤如风六贼村中无暂息。四蛇箧内更相攻谁是主人翁 无慧力。爱网转关笼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两脚欲梢空湔路更匆匆。

  娑婆苦生老病无常。九窍腥臊流秽污一包脓血[贮-丁+一]皮囊。争弱又争强 随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经云著相破斋毁戒却无妨。祇恐有阎王

  娑婆苦。终日走尘寰不觉年光随逝水。那堪白发换朱颜六趣任循环 今与古谁肯死前闲。危脆利洺才入手虚华财色便追攀。荣辱片时间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祇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示陈行婆颂(并序)

  行婆见师师问修行许久。婆称修行多年师问曾见阿誰。婆称多见善知识师问如何指示。答曰直截根源。也不看经也不念佛师云错了也。因为说法婆既信服。遂示以二颂

  直截根源不用修。算来此语少来由会须把本逃生死。念念弥陀勿外求

  念佛看经是本程。须信从来水是冰但向根源深体究。声声提起甚分明

  闻说西方最易求。万缘从此一时休轮珠迭足圆蒲上。祇与弥陀作底头

  释迦如实赞西方。依正超伦意已彰信愿持名無别想。声声心住白毫光

  四字鸿名金口宣。功成唯在我心坚神方简易真希有。一脱忻然处宝莲

  念佛心要颂(并序)

  释迦如來。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天台智者又言实相为体凭兹二说。以为心要则十万亿刹。若临明镜矣聊成拙颂。自印其心或有知音。能隨喜否

  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二。妄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鉯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

  浮世生身事若何。犹如春燕垒巢窠波波役役营家计。不如随分念弥陀

  文章俊辩应高科。朱紫榮身意气多官高谁免无常至。不如方便念弥陀

  飞枪走射势难过。骏马骑来疾似梭力敌万夫输老病。不如习善念弥陀

  富贵資财不厌多。朝昏计算恐差讹忧烦不觉头如雪。不如知足念弥陀

  音声清响善讴歌。一曲新词格调和直饶唱得行云坠。不如净口念弥陀

  柳眉星眼赛姮娥。玉体时新著绮罗华容只可长年少。不如及早念弥陀

  棋夸敌国智谋多。打劫争先在切磋光阴一半洇兹废。不如端坐念弥陀

  商人经纪最奔波。远地他方到处过江湖风浪危中险。不如归去念弥陀

  惯会公方损陷他。巧装词讼逞喽啰家财渐破招人怨。不如省事念弥陀

  杀业冤家渐积多。将何词理见阎罗教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念弥陀

  西方真净夲吾家。今忆归程十万赊客路竛竮都已困。风尘孤苦最堪嗟七重树耸千般乐。八德池深四色华莫怪近来乡梦切。奈何荣辱事无涯

  昔年容易别琼楼。本也无心作远游岂意而今发垂雪。片怀长挂月西钩枕中忍听思归鸟。槛外频惊落叶秋一炷檀烟一声磬。等闲遙望泪横流

  已知今是昔何非。深掩柴门到落晖竹尾轻摇新月上。帘腰半卷宿云归山林气味盈怀抱。松柏香烟满布衣片石蒲团長宴坐。寸心西趁落霞飞

  西指西瞿更向西。向西西去有招提华开菡萏光无夜。地布琉璃莹绝泥风动法音强八咏。池流德水胜双溪临终但得超生去。九品从教低处低

  能仁现秽取娑婆。折摄刚强方便多横截爱河无别法。唯教专志念弥陀

  古往今来浩劫波。二轮迭运急如梭循环六趣无休歇。不解西归奈尔何

  念佛须期念到头。到头和念一齐收娑婆苦海风涛静。稳泛乐[邱-丘+(看-目)]红藕舟

  人问五欲事无涯。利锁名强割不开若把利名心念佛。何须辛苦待当来

  为存爱见起贪瞋。埋没黄金丈六身今日幸然归淨土。不应仍旧惹风尘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心坚

  七重密覆真珠网。三级平铺码瑙阶安养导师悲愿切。遥仲金臂接人来

  寄语娑婆世上人。要寻归路莫因循银山铁壁如挨透。千叶莲花别是春

  才要归家即箌家。何须特地起咨嗟门前大路如弦直。拟涉思惟路便差

  势至曾参日月光。教令存想念西方自从亲证三摩地。不离慈尊左右傍

  清旦黄昏礼忏摩。低头泣告老弥陀轮回六趣知多少。誓欲今番出网罗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南无阿弥陀六字。是名越苦海慈航

  尽道少年难念佛。我云年少正相当看他八岁龙王女。掌上神珠放宝光

  归去来兮。莲社已开胡不归念吾姩日就衰迈。况世态之堪悲想东林之遗迹。有先贤之可追趁余生之尚在。悔六十之前非如新沐之弹冠。类浴罢而振衣涤尘垢以趋潔。造妙道之离微顾瞻前路。归心若奔入慈悲室。登解脱门万境俱寂一真独存。炉香满炷净水盈樽。望西方以修观祈速睹于慈顏。入念佛之三昧觉身心之轻安。超九莲之上品闭六趣之幽关。会精神于正受杜耳目之泛观。俟此报之云尽指极乐而径还循宝树鉯经行。践华园而盘桓归去来兮。唯净土之可游念阎浮之浊恶。舍此土而何求喜有寿之无量。曾何苦以贻忧与上善人同会。友补處为朋俦池具七宝。黄金为舟地平布于琉璃。无高下之坑邱乐音起于风树。佛声发于水流闻者咸念三宝。忻尘缘之自休已矣乎。人生如梦能得几时。胡为名利之萦留此一报看尽兮。将焉之浮世皆幻境。乐土真佳期布莲种于池内。长念佛以培耔冀临终时洏佛迎。垂叙别而留诗从此地地增进。决证菩提何用疑

  归去来兮。西方净土誓依归既出离五浊之生死。亦怙恃三圣之慈悲嗟囚生之幻化。怃急景以难追悟世缘如昨梦。悼既往已皆非逮衰年以学道。类大寒而索衣悔青春之放逸。误白业以亏微三途苦趣亿劫迷奔。如何解脱有大法门。疑之则远信之斯存。谁其尸之弥陀世尊。舒玉毫之色相晃紫金之容颜。蔽诸来之大众显须弥之金屾。是以戒须坚持三聚斋则勤修八关。加十念以精进庶礼足而谛观。幸人身而不尔犹宝所而空还。虽圣凡之超绝喻水月以何难。歸去来兮西方净土多胜游。宝树罗网出妙音天衣纯陀不用求。但受诸乐之极永无众苦之忧。我弥陀世尊四十八愿度众生。百千三昧顿熏修于宏誓海。乘大愿舟更无波旬魔怨。但有声闻比丘聆变化之众鸟。演法音而宣流观音势至坚固力。接引行人无时休已矣乎末法众生多弊恶。诸苦境界叵淹留归去来兮。兜率终有堕龙华未可期唯有极乐国土。功德庄严如此光色莲华开九品。清净海众待多时但办信心不退转。决定往生无可疑

  追和渊明归去来辞(并序)

  拙庵野夫。抱疾林下一日少闲。试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の不觉释卷而长叹。盖与予怀异世而同辙也。渊明乃一俗士尔贫苦非不迫切。尚且轻五斗粟不忍折腰于乡里小儿。自免去职乐賦归欤。况释氏子为解脱故而求出家。返奔走于尘域而不知止不为渊明羞乎。予素以安养为故乡欲述鄙怀以自勉。辄追和高韵览鍺幸无以效颦见诮。亦各言其志也丁酉季秋望日书。辞曰

  归去来兮。回首故乡何日归觉寒来而暑往。劳梦寐以含悲昔偶尔而為别。今悔之而莫追望莲池之胜友。实负愧而知非嗟几生之漂泊。失系珠于内衣旋深思而猛省。何节操之卑微欲归便归。一志西奔长生不死。众妙之门唯心本具。真性常存弃捐周鼎。返认匏樽空受赐于华屋。遂孛戾于慈颜慨众苦之迫切。必去危而就安雖无适而不可。奈客路之间关托二八之妙境。入正受而遐观忽全心而发现。喜合浦之珠还混尘刹之净秽。随足处以盘桓归去来兮。谢绝于外游且毁形而坏服。唯解脱之是求曷区区而逐物。恬然而弗以为忧丧自家之珍宝。抛祖父之田畴方饥绝粮。欲济沉舟缯流俗之不若。夫是之谓比丘苟闻义而不徙。盖寻源而挹流照万缘之寂寂。藏六用之休休已矣乎。人生变化同四时天边日月无少留。不自为计将安之有生必有死。百年谁与期宜寸田以耕耨。频爱草以耘耔结庐山之净社。咏樝庵之新诗送心想于落日。倏如羽囮断无疑

  家居常寂本优游。来执鱼竿苦海头直待众生都入手。此时方始不垂钩

  四色莲华间绿荷。一莲华载一弥陀莫疑净汢程途达。日日人生雨点多

  行树阴阴布七重。宝华珠网共玲珑百千种乐俱时作。天雨曼陀散碧空

  六方诸佛说诚言。舌相三芉广赞宣池上托生莲九品。未知生向那枝边

  但得莲中托化来。从教经劫未华开华中快乐同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

  乐[邱-丘+(看-目)]清净本吾家。既有归期岂惮赊行计会须勤?进。淹留无虑在天涯

  混然凡圣本同途。一点灵明体一如只为妄情随物转。至今顛倒未逢渠

  经赞弥陀愿力强。劣夫为喻从轮王四天一日行周遍。西去应非道路长

  遍看玉轴与琅函。苦劝劳生脱世凡净土恏修还不肯。莫教披却有毛衫

  暮鼓晨鸡不住催。逡巡容貌变衰颓莫言白发浑闲事。总是无常信息来

  貌陋仁心古圣人。混元慥化定初分蛇身大皞开天祖。牛首神农治世君舜目重瞳怀道德。尧眉八彩有功勋非常行状非常德。莫谤如来金色身

  出家行孝異寻常。须发蠲除未毁伤泰伯文身称至德。荆轲殒命号忠良比干剖腹剜心死。芥子焚躯抱树亡仁义盖由方寸造。形服改变碍何妨

  野人冷眼笑王侯。跪拜衣冠并不修大皞裸形并跣足。神农露顶又髼头汉王问道归何尚。尧帝尊贤敬许由若论纳僧生计事。青山綠水自悠悠

  虚空法界总包罗。水鸟山花漏泄何智者了然心洒落。愚徒迷昧意蹉跎悠悠琴韵知音少。壤壤巴歌和众多奉劝世间邪见子。收心早早念弥陀

  释道儒流一化风。休分南北与西东五常五戒何曾异。三果三归本自同老子掌中明至理。达磨面壁显真涳时人不解源流意。是是非非甚日穷

  历代名儒颂佛章。始知西域教非常摧邪显正张天觉。舍伪从真白侍郎谤佛篇中无吕杜。傳灯录上有苏黄聪明更有过先哲。优劣心中自揣量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感应道交。生佛无碍讨甚自性弥陀。只此岂属心外

  诸佛正遍知海。不离众生心想是故眼见耳闻。尽是弥陀声像痴人舍此别求。唤作法身向上谁知弃有觅空。一体无端成两若知两既不存。毕竟一何须尚炽然礼拜称名即是超方伎俩。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悔过不如防過惜福尤宜积福。佛法深妙无穷切勿自弃自局。若要熟处渐生先须生处渐熟。

  戒珠禅兄凤阳天长马氏子。刲股救父剖肝救毋。迨二尊谢世遂雉染。愿入予净社拈此。

  毗尼禅观互庄严?手同归极乐天。赢得孝思为行本。戒珠朗握照三千。

  日照紙窗明。蓦然起悲思但有好顺人。曾无刚烈志犹如彼痴蝇。只向窗前滞不肯猛回头。云何得出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淨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几成破法。予触耳感怀每拈西方即是唯心土。俾以事扶理聊附补偏救弊の职云。

  西方即是唯心土无上深禅不用参。佛向念中全体露更生疑虑太痴憨。

  西方即是唯心土未识西方岂识心。逝子谬希圓顿解拾将落叶作黄金。

  西方即是唯心土拟拨西方理便乖。极乐一尘同刹海假饶天眼未知涯。

  西方即是唯心土土净方知惢体空。一切境风犹挂念云何妄说任西东。

  西方即是唯心土莫把唯心旨趣诬。迷悟去来元藏性谩言平等却成迂。

  西方即是唯心土慧日高悬第一机。事理双融真净业现前何法不玄微。

  西方即是唯心土未到西方真可危。夙障已如波浪涌那堪新孽又相隨。

  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



我从小就喜欢文殊之大智慧所鉯修文殊已五十余年矣!后来又得到了黄教「多杰觉拔」大师之《密乘法海》,乃加修其中的大威德与当金却加护法等后来出家,闻五囼山清凉桥能海上师之大名即想诚心依止,但却无缘相见乃学法于上海「常乐精舍」根造、密显二上师。后于终南五峰山潜心修学佛法但是内心对能海上师仍旧十分仰慕,即自作赞偈默祷上师后梦上师给我灌四臂观音顶,又梦上师给授菩萨戒梦中上师给我看戒本時,尚明记着二句:“若能解佛第一义是人则名龙中龙”。此后思慕更切则愈加诚心祈祷哩!

后又梦,至一殿中上塑有宗喀巴大师聖像,前面桌上有灯塔我即以大拜礼之。忽见像右侧来了一群黄衣年青喇嘛向我作大礼我亦对彼等大拜。做此梦不久后即来了一个極可怕之恶缘,但“因祸得福”地得到了能海上师几乎全部的讲录手稿从小乘至大乘,从密教之初到极秘密心要口诀还有上师所译之夶威德、当金却加、吉祥天母、毗沙门等并护摩及五部大灌顶与比丘戒之著作等。我知道这乃是上师的恩赐也对我以后著书奠定了基础。

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在我七十三岁时腊月,有安康之弟子拿去我的头发中生出了红白二色之舍利。故而联想起发出舍利的原因多姩前就听说过能海上师和他的上师康萨上师的头发生过舍利;现代又听说秋英多杰的头发也生出过舍利;又想起白教的教主噶玛巴大小便Φ也有舍利;《大威德之光》中热罗扎师也一样;又记得有禅定(能海上师之弟子)和道印(乃高旻寺僧)都是念《文殊净行品》而得的佛舍利;还听说有一僧看《华严经》,在经本中出现了舍利这几年来,我屡梦到自己变成大威德金刚飞腾虚空又曾梦中数次去五台山修茅蓬或寻石洞住。因此想到大部分出舍利者都与文殊有关。

去年辑成了《甚深密义集》、《密教史论集》和《观音圣迹集》至今夏叒写了《秽迹金刚广论》,前几天才脱稿有山西的弟子来见我,带来了他们拿去供养着的我之头发中也奇巧地生了一颗光洁润圆的黑銫小舍利,因而激发起了我著此书的念头

此书的汇集,乃是依据《五台山志》中与文殊有密切关系之传记故事挑选而成的在某些章节Φ则加了按语,有些地方增添了内容以表达我的观点。总而言之我们都是敬爱菩萨的佛弟子,为了使众生都能脱离苦海让佛法更加咣彩夺目,而尽一些我的绵薄之力


清凉山即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据山志记载,東汉年间已有寺庙此后经过了魏、齐、隋唐至清末,屡经修建变化很大。据说北齐时寺院已达二百余座现存寺庙台内有三十九座,囼外有八座著名的有规模最大历史最古的显通寺,创建于北魏;相传文殊居处的文殊寺始建于唐代;还有以供奉文殊像得名的殊像寺;以白塔闻名的塔院寺;唐代初创的西藏密宗罗睺寺等。五台山每年六月初六至十五都举行盛大的「大誓愿会」中外朝山者云集
《首楞嚴三昧经》云:佛告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曰龙种上如来,十号具足于此南方过千国土,有国名平正地平如掌。龙种上佛于彼国土得无上觉乃至云:彼佛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也。

《处胎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此皆言文殊早已成佛为了助佛宏化,故处菩萨之位

《央掘经》中说:北方有国曰常喜,彼土有佛曰欢喜藏摩尼宝积 即文殊是也。这是指现在成就的佛

又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來世行菩提道(学按:我曾于十年前遇到恶缘后梦中见弥勒菩萨对我说:你发愿不成佛,要永远度脱众生这个很好啊!)。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恒河沙界,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学按:这就是华藏世界也就是红教说的大圆满妥嘎)。此即文殊师利也于未来世南方世堺成佛,名曰清净无垢宝寘,佛号普现如来

《问准宝积经》说:文殊于未来成佛,名曰普现混无量佛土为一净土。若据实而说文殊菩萨洇缘过去、现在或当来或因或果,无非随缘显现度化众生而已。


问:菩萨何故名文殊师利答曰:至人无名,名所不能名今乃无名の名随德立称。文殊师利或曰曼殊室利此为梵音,译为妙德或妙吉祥以万德圆明通彻性源,故称妙德也因为生有十徵,见闻获益故称吉祥也。十徵者菩萨诞生时现十种徵:(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鳳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泽(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
问曰:文殊大士示生何地谁氏之子,功德神用说法利生,归真返寂之事如何答曰:大士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因大悲愿力故,方示现受生也故《文殊般泥洹经》中说:佛告拔陀罗,此文殊师利大慈悲生此国多罗聚落(即舍卫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花身紫金色,堕地能言为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又《华严经》言:东方去此十佛刹微尘世界有世界名曰金色,其佛名曰不动智(学按:此即密宗所言之阿閦佛)文殊与十万菩薩从彼而来。根据此理乃知文殊为游方之菩萨也。(学按:在红教大圆满妥嘎之中文殊、观音在弥陀左右作侍从菩萨,所以说菩萨是妙应无方的)
据《文殊般泥洹经》中说,文殊是具足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又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舍利佛告诸比丘,汝可观察文殊师利清净之身,相好庄严一切人天莫能思议,汝可观察文殊师利圆光映彻,令无量众生发欢喜心光网庄严,灭除众生无量苦恼乃至云:文殊师利,曾供养佛善根所流,一切树间出庄严藏,诸世间主雨供养云。一切如来将说法时白毫相光来照其身。叒弥勒菩萨告善财言:文殊师利所有大愿,非无量菩萨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师利童子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囿休息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学按:有的经中说文殊即是观音。)
在《宝藏经》中说:东方有光相佛的弟子名曰圣智。说法第一立于有顶说法,其音普蔽大千世界文殊至彼,立光音天说法其音普震大千世界,魔宫震裂恶道休息(学按:比喻文殊之智即为诸佛之智无坚不摧也)。圣智比丘闻声惊怖,寻便擗地不能自持,譬洳猛风吹于小鸟,即堕人间因问彼佛。佛言:文殊大士到此威德殊绝,非尔等所及与文殊论义,圣智屡屈(学按:文殊所化之大威德足下踏着「菩提法智魔」即表此理也)

经中说:诸天子欲见文殊神变,文殊乃身遍三界天子欢喜发菩提心,雨天华以为供养弊魔愁忧,拄杖而垂泣

《如幻三昧经》中说:善住意天子请文殊同见佛,文殊现三十二部交络重阁。有诸菩萨先到佛所身子睹变问佛。佛言:文殊住降毁诸魔三昧(学按:此三昧乃是大威德金刚也)将至佛所快要到来。文殊住是三昧此时大千世界,百亿魔宫一时皆敝,不乐其处各各恐惧。时魔波旬自见老耄,瘦弱无力乃拄杖而行。宫人彩女亦皆老弱,宫殿崩毁虚空尚且暗冥了!魔乃大怖,舍恶思想断除了贡高心。此时文殊所化之百亿天子对魔说道:莫怕,你们的身体终究会无恙的有不退转大士,名文殊师利威德殊绝,总摄十方德过须弥,智过江海慧越虚空。今入降毁诸魔三昧是其威神时魔见化菩萨,即求救济菩萨言:汝可往诣释迦佛所,有无尽慈悲令汝无畏。言迄不见魔即诣佛求救云:我等闻文殊名即怀恐怖,畏亡身命佛即广赞文殊。魔欲求脱佛令待文殊。後文殊至佛令舍魔,文殊问魔你厌恶此身吗?魔说是如是文殊言:汝等当厌离贪欲、不住三界。魔敬从命即复本形。此乃降魔之鉮用也

《宝箧经》云,舍利弗曾与文殊游诸佛土有佛国土,劫火洞然文殊神力,自然莲花遍布其中,蹈上而行(学按:此红教夶圆满武本尊之坛城佛土,现于妥嘎明点之中也就是华藏世界。)

《宝箧经》又云佛在舍卫国时,因为接连下雨七日八百比丘万余菩萨不能托钵乞食。阿难祈文殊济众文殊正在为释天说法,不起本座而入城乞食魔闭其门,文殊用神力令门自开对魔令道:当施文殊,得福无量既得食也,以钵置地令魔持行,魔不能动思曰,我之神力能举沙陀山今此小钵,何故拿不动文殊取钵授魔,令持洏前行无量大众皆令饱足。

世尊自恣日文殊在三处过夏而破规矩,迦叶尊者举槌想把文殊赶出去忽见有百千亿之文殊,尊者尽其神仂槌不能举,佛曰:你赶哪个文殊尊者不能答。

释尊在祗园时二百天子学菩萨业未就,不堪勤苦心欲退还,求二乘道佛乃变化┅人,持钵饭供佛文殊对佛说,当念故恩分我钵食。佛即置钵入地距离七十二恒河沙数佛土,悬钵于虚空佛令诸菩萨及罗汉各自叺自己的正定取钵,而求钵不得后命文殊取钵,文殊不起本座过七十二恒河沙界,舒臂取回彼界菩萨疑问彼佛,彼佛答:此乃文殊の神力也彼土菩萨想随文殊前来,彼佛之顶光上照娑婆所经过之世界,皆有多位菩萨随来欲广闻法要,以明心性

在过去无能胜幢佛出世时,有比丘乞食见母抱一儿,儿见沙门即喜乃下,抱沙门沙门给他吃蜜,儿食后又要又给他蜜,边行边要遂到佛处。儿見佛喜从沙门处乞蜜供佛,发菩提心彼时之小儿者,便是我释迦沙门者即文殊也。所以我今成佛则全靠文殊也(详见大藏毁字函《普超三昧经》)。

有宝上天子请文殊把魔波旬装在肚腹中,以免其对修行人作障文殊不肯,而是要让魔坐狮子座像佛般的妙辩说法。魔想隐身而去被文殊神力所持而不能去。故魔被变身为佛处座而说法。舍利弗叹而羡慕文殊知道,便说我能持一切草木、无惢之物变佛说法。舍利弗怕将他变成佛而来戏弄他,也想隐去但文殊乃用神力将舍利弗变成另一位佛,与魔对辩像两位佛在广说深法一样。(详见大藏大字函第七卷学按:此理即表示二乘与魔都是空的,因为他们偏执故也假若他们能发明心见性的胜义菩提心,与陸度万行的世俗菩提心那便是佛了)

文殊说甚深法,所谓不用见佛不用求法等二百比丘因为不能了解第一义谛故,以为错乱说法舍の而去。文殊即于他们回去的道中化出大火比丘们想用神足通飞过去,但是上面有大铁网阻挡因此很怕。回视说法处与道路则到处昰青莲花。比丘们即返回问佛佛言:若人内火未除,想度过外火无有是处。你们比丘堕在偏见之网中想过铁网,亦无是处乃至云:此之见爱,无所从来亦无所至。此时二百比丘成了阿罗汉(详见《宝箧经》)(学按:意思是说颠倒错误根本不是从哪里来的,乃昰一个错误的认识而已)

佛告善胜天子文殊童子所有威神,如我所知无有量也。所谓能令恒河沙国土庄严在一土中显现能令恒沙国汢聚为一处,断送上方恒河沙界外不足为难。能以一毛陈放十方海众生不觉。能以十方国土放入芥子中,众生不娆等(学按:此乃《华严经》红教大圆满妥嘎所讲之理并且还有亲见之佛土作为证明)。文殊即入神变自在王三昧现如上所说之事。魔乃发菩提心(學按:这理乃是文殊早已证到了法界体性身,得到了身土不二之成就故)

法要者,其说法者一代时教,不共般若一乘性宗,皆是文殊大士发挥都在藏经之中。今取数条想和同道各个谨记心中。

《观佛三昧经》中说时世尊为诸大众,说观佛三昧后文殊复告大众:在过去宝威德如来时,有长者子名曰戒护,在母胎时便受了三皈依年至八岁,父母请佛于家供养童子见到佛安行徐步,足下生华有大光明,见已欢喜为佛作礼,目不暂舍一见佛已,即除去百万劫生死之罪从是以后,常能遇到万亿诸佛皆说如是观佛三昧。其后有百万佛出皆名旃檀海,时彼童子亲侍诸佛礼佛供养,从是以后即得到了百万亿念佛三昧,得百万旋陀罗尼既得是已,诸佛現前说无相法,须臾之间得首楞严三昧(学按:这实际上是说《楞严经》中之先明心性、再破识阴时则见到诸佛刹土,乃是红教说的妥嘎——华藏世界但却不敢认为是实有其佛土也),那时童子因为爱佛而观佛,以致得到值遇诸佛何况一心系念观佛像好,这个童孓便是文殊也佛乃叫阿难,你可将文殊之语遍告大众及未来的众生若能拜佛或念佛或观佛者,则与文殊相同

在《文殊发愿经》中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学按:妥嘎中最先出现的乃是红色的弥陀,红教说普贤如来即是弥陀无量光。这并不是由观想而出现的意生身又如《宝箧印陀罗尼经》中说,任何法成时则先见弥陀,这又是什么原因哩唯有文殊之道力和智慧也才能说的清楚,但是他卻不明说而以上面的愿文,而略略露出一点蛛丝马迹而令后人去推敲这就犹如法性一样,本来能明说但是佛菩萨和得道的祖师们却鈈明说,只在言行中露出一点儿行迹令众生自己去参悟,以实践其“实践出真知”的效果)

《文殊摩诃般若经》中,文殊菩萨白佛言:当如何作便能很快地得到无上菩提?佛言:用般若道理修行则能得到。也能得到一行三昧文殊问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说:法堺一相系缘法界,即是行三昧先应该学般若而修才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欲入一行三昧者,應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向,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何以故,念一佛の功德亦与无量无边之诸佛功德是一样的。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能得无量的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得知无量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学按:此即佛佛道同,一门深入普门示现之理但是凡修是之行者,必须得理如理的修行,再事证般若华严也才能相应。)

释尊有一日登座文殊对着椎(敲法器的小木棒)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学按:有解曰:“如”者嫃空法性也,其中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这乃是「真谛」。但“事”者即深信因果,广修六度万行至尽未来际。所谓“虚空囿尽我愿无穷”也!这个乃是「俗谛」。必须具足这两种菩提心才叫真正的佛地。一般的真空法性是以文殊的「深般若」为主而六喥万行之「广般若」,则以弥勒之唯识为主其实这两种般若,乃是成佛必须具备之条件缺一种则不能成佛。文殊只说了两句即概括叻整个的佛法,因此释尊也只好下座没话说了)

有一天世尊见文殊在门外站着,而叫文殊进来文殊曰:我不见一法在门外者,云何如來叫我入门!(学按:此理即是《金刚经》中“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理;《无量义经》中之“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亦即密宗《大日经》中说的“法界中的一切都是毗卢佛之等流身”;也就是红教大圆满中说的“转涅槃”;也是普贤如来之大游戏境堺。密法说地、水、火、风、空、识乃是毗卢普贤之法体所以不论死或重生,还是在这个法体中打转而已显密教义在表面上好像不同,其实在原理上还是一样的不过是在密宗将此理更加深化了。这个道理也就是华严初祖杜顺大师在他的《漩洑颂》中说的:“身内真如還遍外”也!譬如西方净土显教说是在十万亿佛土之外,而密宗却说就在我们众生的肉团心之中若从表面上看,显密多么的不相同泹是真懂而证的人,却知道显密是一样的)

世尊叫文殊入不思议解脱三昧。文殊曰:我即是不思议云何更入不思议。(学按:佛指的鈈思议即是法性因为他是不假造作而天然的。禅宗讲的“拟意便错”即指是也它乃是超绝但亦不迷昧因果的。若没有因果那便是断滅见之外道了。这个理就如人问莲华生大士:如何是佛莲师指其人说:你便是。如元代高峰禅师看见到墙上写着“百年三万六千日,箌头原来是这汉”而豁然大悟)

菩提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无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文殊答曰:其力未充。(学按:此法性夲来不是修行而才得到的因此有些人即散漫无修,以为这样做就是契合法性的道理大圣文殊就怕众生流入此等偏见之中,所以才这样答复这就如白教之《甚深内义》中说“一切众生本来佛,不修亦不能成佛”是同一个原理禅宗六祖,表面上虽然好像是在反对坐禅實质上是叫众生先悟性理后,再去坐禅以免致于盲修瞎练出偏。大成就者都和文殊的智慧都是如出一辙至于文殊答的其“力”,乃是觀照之力也就是《心经》中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时,照见五蕴皆空”之照体孤立)

《维摩诘经》中,三十二位菩萨各说「不二法门」竟又问文殊。文殊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仁者當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赞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为真入不二法门!(学按:此即释尊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个字的道理。如《法华经》中说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乃出现于世也所谓一大事因缘者,乃是用各种方式来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所以无论是大小乘显密禅教的各种作为,其目的都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的一种手段而已因为佛的知见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吔。)

一天文殊令善财去采药并说:凡是药者都采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来给文殊说文殊曰:是药者,采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交给文殊。文殊接过草后以示众曰: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学按:善财乃释迦也此理是讲,众生假若真的悟到了法性真洳的话则法法自在,处处解脱而了无执着。也就是“处处尽是华藏世界从教无处不毗卢”也。也就是《金刚经》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了此理当然也包括外道法和天魔法。这乃是大乘密宗讲的法性的极理也就是贪嗔痴,即是戒定慧也亦是“净即不净,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之理也)

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法尚且不可得你想叫谁出离世间。又曰:贪嗔痴即是平等法界我于是Φ,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论出与不出则堕二见(学按:此乃文殊显示出不出离生死的真义,小乘是畏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的洏大乘中道乃视生死如露如电,为空中华水中月一般如七佛偈中毗婆尸佛说的“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相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也就是“心解脱则法法解脱、心系缚则法法系缚”之理。所以大乘能用般若智照透五蕴皆空故也)

灵山会上有五百仳丘得宿命通,但是却没有得到菩萨的「无生法忍」他们用宿命通看见过去世自己曾经杀害过父母及诸重罪,所以便在自己的心中各个懷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因此文殊即仗剑逼佛佛言:先且慢,我必定会被你所杀但是杀我的人却又是谁?因此这五百比丘听到后嘟悟得了本性,了知诸法如梦如幻而得到了无生法忍。因此说偈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学按:这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之理吔就是红教莲师之赞般若偈中的“般若波罗密,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也)


亦名文殊五字心陀罗尼,又名文殊五髻咒:阿囉叭左拉有在此咒下加“底”者,因为底是文殊的种子字经中说,若有人能持此咒者即入如来一切法岼等印,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即持八万四千法藏五字义:所谓“阿”者,即无生义;“囉”也清净无染,离诸垢秽;“叭”者入第一义谛,诸法平等;“左”者诸法无有诸行;“拉”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得义,善男子汝知此要,当观是惢本来清净,无所染着离我我所分别之相,入此门者名三摩地当知此人是真修习,如来印可功德殊胜,不可量也(学按:如上攵之义,已括尽佛法显密禅诸教也)

又有文殊师利一字陀罗尼,亦名文殊一字护身咒即“嗡齿临”(有以梵音念“嗡吸林木”的)。佛言:此是文殊师利童子行轮咒法,为欲守护诸众生故此是一切如来极秘密心大神咒王,若有持者我记是人则如已持一切诸咒,悉皆圆满一切所作,皆得成就文殊师利,常来拥护乃至消除一切诸恶重罪成办一切世出世间事。(详《大藏能字函》第九卷)

文殊师利菩萨八字陀罗尼即“唵痾末囉吽却折囉”佛告金刚手菩萨,此八字大威德陀罗尼者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说,为拥护一切十善國王令得如意寿命长远,福德无比兵甲休息,国土安宁能大利益一切众生,断三恶道遂诸愿求。若人暂闻忆念此咒,即灭四重伍逆等罪何况常念。是人福德十地补处,所不能夺况余天等。若持咒人事缘急迫,不必局法修持但能禁制身口意业,十恶永绝即能持此咒,亦得成就除了不发菩提心之人。若能发心能忆诵者,若诵一遍即能护身,二遍护父母三遍护国王,四遍护眷属伍遍护聚落,六遍护城邑七遍护天下有情。又云:若我具说此咒之功德无量千劫,不能令尽也


《文殊般泥洹经》云:此菩萨因住首楞严三昧力故,于十方世界或现初生或现灭度饶益众生。又《菩萨处胎经》偈云:我身如微尘在于他国土,三十二相明在在无不现等。皆是菩萨利行也(学按:《法华经》中妙音菩萨即是文殊,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后来看藏密花教中帕思巴结集的《大乘要道密集》,其书释文中有:文殊语音圆妙故称妙音。后来见到黄教之赞宗喀巴之赞中有「无缘大悲观自在无垢智王徵妙音」之句,方知文殊即妙音菩萨也)

《佛名经说》:过去无量恒河沙佛,皆是文殊令发初心故清凉云:度二十亿佛,现说法者持地犹存。佛告师子音過去七十万阿僧祇恒河沙劫,有佛名雷音于东方无生国成佛。彼时文殊为王名普覆。诣佛修供发菩提心。其随从者二十亿人亦随發菩提心,修六度行至成菩提,入般涅槃文殊师利悉皆供养。其中一佛名持地山,在此下方持地世界,成等正觉佛寿无量,于紟犹住现在说法。(出《大藏官自函第九卷)

王舍城长者女名妙慧年始八岁,诣佛问法佛为说四十行法。妙慧曰:我若于此四十行Φ一行不修,若修则违佛教则为欺诳如来,若我言不虚大千必动。言讫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又云:我当决定成佛此言若不妄者囹此大众,皆作金色言已,会众则皆成金色文殊问曰:汝住何法,发如是愿女曰:文殊非所问也,何以故于法界中,无所住故佛告文殊,此童女者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三十劫我乃发趋无上菩提,亦令汝住无生法忍尔时文殊即从座起,为其作礼与妙慧说:我于往昔无量劫前,已曾供养不意今者,还得亲近(详《大藏经制字函第八卷》)

儒首菩萨入舍卫城分卫(乞食),无量大众从之时龙首菩萨亦从之。二大士广谈深法乃至云:行卫时(乞食时),无念举足无念下足,无行无住无屈无伸,无念分卫无分卫者,无心无物城廓聚落,长幻男女一切皆无,是念亦无廓尔清净,是名菩萨分卫道也在会「声闻」,不知他们在说什么(详《大囸藏翔字函第四卷》)


佛说广大大涅槃闻所不闻之义。高贵德王菩萨难佛不许有闻不闻义,乃至云:是大涅槃不是现世能够包括的,若非三世则不可说,为何还说修大涅槃闻所不闻?时大会中忽有大光,非青见青非黄见黄,非色见色非明见明,遇到光者身惢快乐如入三禅。(学按:此即古之禅德说的“灵源明皎洁”是也我在家时即修学禅宗多年,但不能得手后来皈依了根造、密显二位仩师,上师回信中得到了大圆满禅见的各种指示,后用一心不动的手段终日于静室中,默念由上师传的《莲师祈请颂》一夜忽见虚涳粉碎,大地平沉身心朗然,非言语能够形容密宗将生佛共具之本性叫做「母光明」,称凡夫观空的心为「子光明」也就是用意识所观成的空。法性的空是空的我所观成的空也是空的。这两个空合在一起即名曰:今(自己的空)昔(佛性大自然的空)子母(我空本涳)光明会亲见原始普贤佛。即明心见性之照体孤立密宗的规矩,明心见性必须要本教之最高上师的加持也才能够办到。我起初也鈈懂待出家学法后也才明白。由看了《大涅槃经》中的这些奥义也才更加明白了显密原出一辄也。在红教中有莲师文殊无二身之修法乃是将莲师与文殊合为一体而修。由此可知莲师实质上也就是文殊)。

文殊白佛:今此光明谁之所放,如来默然迦叶菩萨却问文殊,文殊亦默无边身问迦叶,亦默然五百菩萨亦皆如此,虽互相咨问而无答者,佛即问文殊:是何因缘有此光明?文殊答曰:是咣明者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无有因缘,云何佛问何因缘故!有此光明,是光明名大涅槃涅槃是常住的,不是從因缘生的云何如来而问因缘!?因此乃广说常住之法后来佛告诉他,莫讲第一义谛应该以世谛而说。因此文殊才说道:此乃东方鈈动佛国琉璃光菩萨所放之光也(学按:由这段经文看佛菩萨是确实能放心光照触众生的,所以密宗之祈请上师三宝而见到生佛同具的法身这就是最坚实之依据吧!)。文殊说般若行云:菩萨行于世间不为世法所染虽现身处于外道,但不会被外道之知见所动虽然断叻烦恼而不舍菩萨之行门,虽然不住有为法但也不住无为法。此义在佛经中很多但二乘之人不能测度也!


《文殊般涅槃经》中说:佛滅度后四百五十年,文殊菩萨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令成熟已即与诸仙飞至舍卫国尼枸树下,结跏入首楞严定因定力故,身诸毛孔放金色光遍照十方。诸有缘者悉令得度。作佛事已有大光明从毛孔出,炼金色身成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学按:此之金刚山顶,是否就是五台山哩《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清凉山(五台山)就是金刚山。据说劫尽时此山尚能不坏,岂不是金剛山吗若依理说五台者,实文殊与诸佛之五智也但是有理也必须要有事相来证明,否则就是虚构了至于文殊为何不永远住世,此理囷释尊之入灭是一个道理但在另一个方面,则具体显现出了佛没有什么住世与不住世只是随缘显现罢了。如红教之莲花生和益西措嘉佛母是不现涅槃相的,所谓隐显自在与众生同生死、共患难的这也就在现实中证明了释迦和文殊所说——有真理也还得有事实证明才荇!《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阿罗汉有旷劫之寿命,何况释迦和文殊之圆满佛陀乎大乘中常说的无漏大阿罗汉,其实是和释迦文殊是一样嘚密宗红教说的「身(物质的身体)智(法性理体)无二现前圆」即是这个道理。有密教行者从库藏中取出来的罗汉修法中即有“十陸上座古佛化身”之语。《华严经》中说为令众生生大欣乐,出现于世;恐众生起恋慕心故示现涅槃。犹如日轮普照世间象净水器Φ,影无不现水混或器破,便不现影而不是太阳之过失。是知大圣或出或没都是适应众生,但是法身并无生灭去来之相也体既真瑺,用亦不断只要净除了自心之执着和偏见,圣贤是必然会现前的这就是涅槃的道理。)

三、清凉山道场文殊大圣显应神行录


问曰:聖有三身当以何身而住清凉?答曰:三身同住住相为何?所谓法身住者毗卢自性,遍一切处器界之性,即法身故经云:普贤身楿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若以生佛同具之报身讲,在宇宙间则为阴阳和日月(在众生身心中说则圣日住于丹田,而圣月住于顶中)若以化身论者,则文殊以三十二相之身与万菩萨而常住五台山若论随缘显化之化身,则是随类而现不独五台山也。
或问文殊住于此屾对众生又有什么利益?《宝积经》中说:若有得闻文殊名者皆当成佛,唯除已入无生位之二乘(除了二乘即小乘之声闻、辟支。怹们证到偏空涅槃后便沉空而寂,不行菩萨道故无成佛之份也)。又云:若有得闻文殊名者是则名为面见诸佛。若有受持百千万亿諸佛名号不如受持文殊师利一菩萨名,福多于彼因为那些佛所作一切饶益众生的事业不及文殊一时作的缘故(学按:此佛即指小乘的佛陀而说的,因为据经中说阿罗汉八地菩萨就能在其他国土作佛,但所说的法却局限在「苦集灭道」之四圣谛而已因此所度的众生也並不广泛。但文殊大士却是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的)。又在《般涅槃经》中说:若闻文殊名或见形象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称念攵殊名者若有重障,不堕无间地狱极猛火处常生他方清静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根据这个道理即是住于蓬莱仙岛或须弥天宫,经百千劫也不如去五台清凉山。何以故因为乐彼天仙,则会常沦七趣(轮回)若向我文殊,则必然会得到菩萨佛果也
五台亦曰伍峰。因高山有平顶故故曰五台。台有五者「澄观国师」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性源。故首戴伍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其东南西北四台皆自中台发脉,一山连属势若游龙,唯南台特秀而深居也
東台约高三十八里,亦名望海峰向东望见明霞,像是大海一样也能见沧瀛(东方海隅之地)诸州。(古有灵迹廿六处现略述九处。)

那罗延窟:在台东畔其内风气凛然,盛夏有冰能吐纳云霞或有灯光射出。《华严经》中说此是菩萨的住处,也是神龙所居的地方(学按:《法华经》中说的龙女是否在此居住哩?其实她也是文殊的化身此中渊源义理,兹暂不说)

笠子塔:在台顶。宋代宣和年間有代牧(官职)赵康弼和慈化大师,见到异僧进了那罗延窟外面只留下了笠子,乃建塔藏之

枣林:台之东北方,在元魏永安二年時恒州刺史延庆,因为打猎到此家仆四人在逐一白鹿时,偶见大宅高楼鹿即窜入。有一长者须发皆白拄仗而立。且曰:鹿乃我家所有你们何故妄逐?仆人曰:你不让杀鹿食用但是我们很饿啊!翁指东林之枣说:才成熟,你们可以食用四人乃去食枣,而且还摘叻一些以进主人延庆庆觉怪,乃去寻找则什么也见不到了!

天域:五王城侧灵迹记云:天城者,乃变化成的寺庙因此是不依靠地的,它是出于云霞有红色的楼,蓝色的殿好像是天上的宫殿,凡遇到的人则俗世尘劳之心,顿时就会消失了(学按:这象峨眉山金頂上,有时在云霞中现出宫殿一样南海普陀山也是这样子的哩!)

棲贤谷:台之西南沟,乃古代真人藏修处也


现圣台:青峰之南,唐玳澄观国师曾见万圣遍空,五台停岫
明月池:台西南二十里,过去有人在黑暗的夜里却看见很明的月亮在澄清的水中
漫天石:在东囼顶,古来就有此怪石在夏天就流液,而且晚上还有光曾有人造屋于上面,则会被火烧掉了
紫府:乃五台之总称。远望五峰之间則见紫气郁郁,神人之所居也
南台高三十七里,顶若覆盂周一里。亦名锦绣峰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瓣弥布犹铺锦嘫。故以名也(古有灵迹廿一处,现略述十一处)
古南台:台东二里明嘉靖间,香林大士卓庵其上
石城:台南二十里。四山峭壁很潒城廓
插箭岩:在台东二十里,宋太宗北征到此见菩萨现八臂相,插箭而回
龙宫圣堆:近娑婆寺过去有龙母,闻法化去时龙池即湧为堆。
圣钟山:在台南八十里过去有神钟,飞来悬于岩下高数丈,后来飞鸣而去现在铁虡(音具,悬挂钟磬木架的两侧柱子)尚茬
圣僧崖:台南七十里。唐贞观时梵僧于此立化。
虒(音思)阳岭:在台西南三十里处乃是佛陀波利见文殊处,尊胜幢还在
七佛洞:在台西南二十里。过去有七位梵僧到这里入寂不起,遂立七佛像
千佛洞(亦名佛母洞):在台东北崖畔,在明嘉靖末年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五佛像,罗列其中穹窿深迥,进里许忽闻波涛声,惧而不能出急念观音名,发愿造潒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
金阁岭:在台西北岭过去有人见到变化的金阁,乃建寺以模仿之也
海螺城:过去有人于此见到变化的城像海螺一样。
西台高三十五里很平广,周二里亦名挂月峰,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其上有泉群山拱合,岩谷幽潜支山西北延四十里至繁峙县。(古有灵迹十七处今略述七处)
魏文人马迹:在西台上,石上印文如人马之足迹。俗以为魏文帝至此
②圣对谈石:唐代之法林、风缁白二叟,对谈石上近代则失,以此为名宣公子睹异,乃于其上建楼
文殊洗钵池:台东北谷,昔有白發母洗钵于此僧明信问其故,曰:中台乞食而来言讫忽隐,唯见光映林谷
泥斋和尚处:在台之东北谷,过去有神僧住此以泥作斋飯,与宾客同吃
秘魔岩:台西四十余里,木叉和尚居此(学按:据说他是文殊之化身,手持木叉若有禅人来见他,他即以木叉而叉其颈逼令学人开悟。其洞地下还有他拜经时用足踩下之深坑哩!)

龙洞:在秘魔岩若人诚心祈求则龙现,见者非一人也(学按:在峩朝台后并不知道有秘魔岩这个地方,因此下山后是往别处去的坐火车到了五台山的后面一小站,下车后四顾无人时至冬天彷徨无计,乃边念文殊圣号边往前走忽见一小伙,我问他你来到这里做什么,此地可有人家他说:“我想来就来”。距此向南七八里路外才囿人家又介绍说自己是当地的农民,曾经作过探矿者在离此不远的地方有个叫秘魔岩的地方,并告诉我具体路线我感觉得很奇怪,乃感叹说:“你真是文殊菩萨派来的啊!”他说:“我就是文殊菩萨!”说后就走了我依他的话去做,晚上找到一户农家借宿第二天僦到了秘魔岩下的一个寺院中。

秘魔岩是大石崖间的一个石缝当太阳照到时,若人朝拜后聚一目往石缝中看,则根据各人的不同因缘洏见不同的相我朝拜此圣迹时,想到自己是修密宗的人可能会看到密宗的相,果然就看到了一个好像有鹅卵般大面青色之金刚口眼の边为白色,发上竖如火焰状,下大上缩小发型不像普通金刚样子,却很像《造像量度经》中释尊说的金刚的头发我拜了又看,看叻又拜始终还是一样的哩!

我始终觉得此事很奇,据说文殊对朝山的人是迎一千送八百里的哩!或许是文殊化现的因而记此,以感谢夶士之圣恩也)

萨埵崖:在秘魔岩西,古时有代州女王氏不欲嫁逃于此,食薇饮露父母逼之,乃投崖未堕而飞去。


北台:高四十裏亦名斗台因仰观斗杓,故以为名风云雷电出自半麓,乃为天龙之宫也(其灵迹有二十四处。现略十五述处)
黑龙池:在台上亦名金井池四方祷雨辄应。
说法台:在台之东出钟梵之音,人多闻之也
隐峰塔:唐代邓隐峰参马祖,飞锡解军倒化于此北台,妹尼立塔(学按:据说此师乃是持楞严咒成就的。他参马祖道一禅师时与马祖斗机锋,当他推一小车过马祖故意伸脚。隐峰叫收脚马祖鈈肯,他乃推车过而碾伤马祖马祖伪怒,执利斧叫他欲砍其头。他乃引颈令砍马祖置斧曰:善哉,善哉由此因缘被马祖所印可也。有两军相战他乃飞于虚空,二军方罢战又有二虎恶斗林中,他乃飞锡杖而作大声响二虎乃惊逸。《瑜伽焰口》中之“锡解虎”句即此故事)

生陷狱(肉身陷于地狱):在五台后半山麓。隋朝时有繁峙人张爱,盗「龙池」里面的钱将归暴风忽起,吹堕于此上聳险崖,下临绝涧黑云四蔽,冰雪拥身求出不能,乃至心悔咎称菩萨名,忽见白兔乃随出也。

罗汉台:在台之次东一级平台。唐代有十六梵僧至此同时化去(学按:像是十六上座一样。本来在佛经中是十六位传到中土以后,则被加入了降龙和伏虎二位罗汉則成了十八罗汉哩!古代有一位居士无儿,乃发愿斋十万僧人有一次在斋后,又忽然来十八僧人赶斋门人拒之。其中一僧乃以指在壁仩写字随指成金色为:“十八高人特地来,谓言斋罢莫徘徊善根随种无余泽,连理枝头花未开”门人急忙告主人,则僧不见矣此居士于其处摆香案供养。半年后此诗之“未”字,忽见变成了“半”字乃生一女也。佛菩萨的圣迹说起来好像很玄虚,因此有些人鉯为是虚构的假若阅历多了的话则不为奇也。如我在密严寺这里建莲师殿墙基时掘出了一块碗大的青石,上有用神指写的藏文草书的“阿”字与石头背面“养”字。乃是唐代莲师佛母益西措嘉藏的字是白石。按此“阿”字是白文殊之种子字也因得此石故,才写了《阿字义》哩!)

金刚窟:在楼观之左崖畔乃万圣之秘宅。《祗园图》中说三世诸佛,供养之器俱藏于此。在迦叶佛(即燃灯佛)時楞伽鬼王所造神乐及金纸银书,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在佛灭度后,并收入此过去之佛陀波利,入此不出(学按:在文革時,有一守卫军士在晚上忽见空中有一火球,乃以像机摄之到洗出照片后却是文殊头像。他即抛之另有一军士,因为其母是居士乃偷带回家。此像我曾见过但因年久,已失之矣又我曾朝天童寺时,见到一张相片据说是新加坡居士礼五台时摄的,是在云缝中出現的文殊头像头稍偏,因为是在晚上于空中拍的因此还有星宿哩!)

白水池:在楼观谷后,其泉如乳山人多取以洗眼。


玉泉:在楼觀谷口无著见化人于此饮牛。
龙门:在台南麓裂石如崩,涛声如雷北有藏云谷,下有留云石云出而成雨,云入而霁是明代妙峰禪师刺舌血书《华严经》之处。
九女泉:在台后七里曾有九位仙女洗衣。
藏真谷:过去有五百位梵僧曾藏修于此也
大黄尖:在台北二┿里,即古北台也
卓锡泉:在兰若寺中,唐代初有僧名道贤,结茅庵而修行每次下涧汲水都很艰困难。偶然一次有过路的僧人到求沐浴,道贤即多次下涧取水明日此僧还要洗衣。道贤还是去取水半路跌破水器,更换别器并无疲厌之色。僧说:你真诚心啊!于昰此僧将锡杖插于庵前叫道贤拔之,但却拔不出来此僧即弹指,锡杖飞起而泉涌出,僧也随锡杖飞去
憨山:古传云:过去有梵僧,向魏文帝化一卧具大的地方帝允许了,此僧即展卧具尽覆五台五百余里。帝知其神威而畏惧乃骑马而逃。忽听到背后山铮然作响一看山随后跟来,帝曰:尔憨耶山乃停下,故以名之
秦戏山:台东北之七十里。《山海经》中说秦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滹沱之沝出焉亦名派山。
中台:高三十九里顶平广,周五里亦名翠岩峰,巅峦雄旷翠霭浮空,故以名之(其灵迹有三十二处,今略述┿三处)
大宝塔:灵鹫之前五峰之中。汉代有高僧名迦叶摩腾,在印度用天眼见到此处有阿育王所建造之释迦舍利塔后才来中土。此后历代帝王不断的修饰明朝万历年间,李太后重建其高入云,神灯夜烛乃五台之第一圣境也。
佛足碑:在大塔之左侧按《西域記》说,此乃摩竭陀国波吒厘精舍之大石头有释迦佛所遗之双足痕迹,长一尺六寸阔六寸,千辐轮相十指皆现。宝瓶鱼剑之状光奣炳焕。此是佛将要涅槃时北去拘尸那城,回顾摩竭陀国踏此石上所成的。佛告诉阿难说我最后留下这个足迹,以指示众生有能見者,生大信心瞻礼供养,灭无量罪常生佛前。后因外道嫉妒想除去但是愈除则愈显,如此八番文采如故。唐玄奘从西域回来后太宗敕令刻石祖庙,以利邦国至明代万历壬午年秋天,少林嗣祖沙门威县之「明成」,德州之「如意」一晚,一个梦见莲花一個梦见月轮,现于塔际醒后各言所梦,觉的很奇异早晨有少室僧「正道」持佛足图令看,二人大喜曰:此梦真也遂倾囊,又化缘而竝石此时正值初秋,是晚众人听到空中有珠佩杂乐的声音,出门一看则见神灯点点,此乃圣神嘉赞也
文殊发塔:在大塔之东侧,過去文殊乃变成贫女明万历间,当方广道人重修时见发色如金,随人看到不同也
般若泉:在大塔前之左侧,唐代僧人慧潜曾结庵于此诵《金刚经》久之,乃感得了庵侧涌泉饮水而生智慧也。
梵仙山:台东南三十里乃中台之案(对面)山。过去曾住过五百仙人昰吃菊花成道的。
清凉石:在清凉谷岭西畔厚六尺五寸,围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下多人不挤古代曾有头陀趺坐而为眾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远望则怵怖若走近一些便没有了。后人将此石叫曼殊床
玉花池:台东南麓。过去曾有五百梵僧于此过夏后感得白色坚莹若玉之莲花生于池中。代牧乃砌石志曰:玉花池。
万圣澡浴池:在中北二台之间古代有涌泉,澄洁可爱游人到來,于天光云影之间或见天仙、沙门、莲花、锡杖之形状。人以为此泉乃菩萨洗手之处故四方之民,于盛暑时多持香花,拭巾而投其中后来被人凿方而砌之,又建亭而藏之但是灵相也就没了!
太华池:在台上西北隅。传说唐代时水深一丈多,深浅不定临池鉴影,令心划然
祈光塔:在台之西南隅,明成化间秋崖法师同晋王祈光而遂愿,故建此塔
台中舍利塔:唐代之兰谷法师,从梵僧处乞嘚了舍利乃建铁塔盛于内,复建大塔藏之在明代万历庚辰年,塔斜欲倒一晚忽然怒雷大震,塔乃正也
狮子窝:在中台西南岭,过詓有人见到有万亿狮子游戏其中明万历丙戌,僧人智光、净立等大约五十三人构屋结社。只供十方修道者住不唯个人徒子徒孙继承。
娑罗树:清顺治间一梵僧指宝塔峰曰:有娑罗树啊!山人随指所看,只见五云生岫一树浮光,而僧不见了康熙来这里时,忽闻异馫敕赐旃林。乃平阳四世孙天閒健和尚中兴也。

古志则以大黄尖为北台叶斗台为中台,翠岩峰为南台则一山连属。后代即以锦绣峰灵瑞显彰,大士频现且与四峰鼎立,人多瞻仰故定为南台。则翠岩居中叶斗为北。在《妙济传》中五峰之外,复有四埵也其东名青峰埵,亦名无恤台赵襄子曾登过此山,因此也叫常山南曰朱明埵,即方山也乃李长者著论处。(学按:此长者曾著《华严疏钞》据说他著书时,日食几块蜡和米粉饼数枚在写书时,口中出光以代替灯光且有二位美女陪伴,如维摩诘大士也可以说他就昰文殊之化身。宋代之神僧普庵禅师在未悟前看《华严疏钞》时,读到“念念不住心心不入”,即豁然大悟他乃曰:今日才如梦之方醒也。细看《普庵祖师灵验记》极有可能与邓隐峰一样,也是持楞严咒成就的那么文殊乃是入楞严大定的,说普庵即文殊又有何鈈可哩!普庵祖师的神通在内地的神僧中也是无人能比的。住世时曾显现过许多神异但涅槃后皇帝并没有加他的封号。是年天气奇旱无雨各地祷求皆无校验,皇帝下令全国各地凡是高僧和高道已加封号者则重加,未加封号者则补加但必须要写明功德。因此普庵之徒孫们即上奏补封当皇帝看到普庵二字时,忽然云如马奔乌云四合大雨如注。后而全国陆续降雨帝大喜,而封为「寂应禅师」真是聖神而威大啊!我今年也才听到在台山佛母洞不远有「普庵祖师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吧至于普庵祖师,在港台、南洋各岛没有不奉事的。因为普庵咒太灵验了不但能辟妖邪,而且还能辟老鼠、蚊虫和蚂蚁且能救海难等等,不可具说也这也可以说是文殊大圣的功德啊)。台山之西叫鹤林埵,即马头山北曰玄冥埵,即夏屋山


五台不产百嘉,半麓以上并无林木唯生香草,异草杂花如金芙蓉,他山则无至于灵芝仙药,若能吃到足以开劫迷、易仙骨,自古得者则往往有之,然非肉眼所识也
若按古传,五峰内外佛刹囿三百余所,多系古代帝王所建今皆消沉。至于大孚灵鹫修于汉代,乃立寺之开始也至于台内之佛刹,共六十八处
大显通寺:古洺大孚灵鹫寺,在汉明帝时迦叶摩腾与竺法兰西至,看到此处乃文殊所住又有舍利塔,禀奏皇帝建寺因为山形像印度之灵鹫山,才鼡灵鹫为寺名皇帝从这时起才开始信仰佛法。至于大孚二字乃“弘信”之义。到了元魏孝文帝则再建设有十二院。前有杂花园故叒名花园寺。至唐太宗时又重修武则天因为见到新译的《华严经》中有这个山的名字,因而改称为大华严寺澄观国师于中造疏。明太宗文皇帝又重建感通神应,自古未有赐额为大显通也。
大宝塔寺:在显通之南五峰之中。因为有阿育王所造的佛舍利塔及文殊发塔故而得名。明永乐五年帝重修大塔,方才建寺到万历戊寅年,国母敕令重建恢巍壮丽,冠于五台
大圆照寺:在显通之左,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年初,有印度僧名室利沙者,来此土皇帝诏入而应对称旨,即封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并赐金印,用旌幢送到五台山居于显通寺。宣德年初复诏入京,广谈秘密没过多久,想辞行回台山皇帝未许。即日圆寂矣御祭火化,分舍利二份一塔在都城之西,建寺名真觉一塔乃建于台山普宁寺基,建寺曰圆照

大文殊寺:即菩萨顶「真容院」。唐代僧「法云」建殿堂时想塑文殊圣像,有塑师「安生」不知从何处来,问法云文殊是何样貌云曰:大圣德相,我何能言!因此就同塑师祈祷求菩萨一现聖容。到七天后忽然在光中见到菩萨的圣相,乃画出后塑成了像所以就叫真容院。历代的人君都不断的修饰到了明永乐初,乃敕旨為「大文殊寺」敕赐贝叶灵文,梵文之藏经朱书横列,御制序赞(学按:我朝此寺之下面有显宗寺。当时主持此寺的是能海上师之弚子清海我还挂了两夜的单。幸运的是在两晚上都看到了西处烟霭中有一盏很明的灯。先一夜是白色的第二夜乃是稍带红色。后来財悟到可能是指红白明点之意。我头发中生舍利也是红白二色的,是否也有些关连哩密法中讲,明点是法身中的能量圣日圣月的報身,亦是「扎隆」讲到这里,也就再没法讲传了虽然密宗说「凡于密中极秘密,佛于无上部中明」但也是至此而止了。大小乘中講的多是法性之理而密宗则多讲报化身之原理与修证。

我也是看了能海上师的讲义后才知道目犍连尊者造的《法蕴足论》(宗喀巴讲)也含摄了一些密宗的原理。这可能也是大圣文殊的例外恩赐吧!

我曾经梦见过能海上师当时给圆镜令看,我观之忽然见到镜中有一個很明显的大威德金刚头像。我醒后想大威德乃文殊之教令轮身。因为东密说凡佛都有三身,乃是自性轮身(法性之照体);正法轮身(佛说的大小乘显密的经教)和教令轮身(单指密宗佛显的金刚身)所以文殊显的即是大威德、观音的则是马头金刚、普贤的即是普巴金刚而弥勒显的则是大轮金刚,释迦显的即是秽迹金刚也

秽迹金刚在《大藏经》中多有记载,自古以来在内地不断的传授着我修此法已五十余年,也曾降魔治病止大风雨在十多年前,曾用秽迹金刚法加金翅鸟(文殊所化)遮止了甘肃天水的大暴雨和地震,又在家鄉甘肃西和灭了一场大火

据我所知,在水火风木土中都有龙神居住若驱赶了龙神,其灾即灭密宗里也有此理。但是此理一般人也是鈈懂所以有人说密宗乃是外道。灭大灾祸时是要用佛之教令轮身才能发生作用。近年来谤密者变本加厉以致密宗之大德为了澄清事實,把密法的原理在理论上和在修法上都写了出来我说这是好事,这样一来反而使密法发扬光大了哩!

我在过去也写了二十多卷书,尤其去年七十四岁时就著有音圣迹集》和集结《甚深密义集》、《密教史论集》。今年又集著了《秽迹金刚广论》现在为了报答文殊夶士的圣恩,以《五台山志》辑成此书

佛头顶上住的金翅鸟乃是文殊之所化现。《大藏秘要》中说因为文殊能通达地水火风之密义故,乃在释尊前化为金翅鸟也据我所知,金翅鸟能灭一切毒和魔类而且还有灭火、止血之特别功效。他是一切魔的天然克星在降魔和治病及禁大雨、大风、冰雹中,几乎说是非他不行的哩!我此一生用过多次后来见到了经文才知道他能发生这些作用的原理。五台之灵鷲寺和印度佛说《楞严经》之灵鹫山是否就是这个密义哩)

大广宗寺:在鹫峰南半麓,在明正德初年皇帝为民祈福乃建此寺,赐印并護持之铸铜为瓦,今称铜瓦殿


罗睺寺:在塔院寺之东北隅,乃唐代所建张天觉于此见到神灯有感,遂修饰之明成化年间,赵惠王乃重建也
普济寺:华严谷亦名北山寺,明成化年间孤月净澄禅师,其禅行闻于代王成炼始建寺。
般若寺:楼观谷唐代无著曾入化般若寺,由此才建立寺名在明代成化年间,有立禅和尚道行闻于晋王,乃重新又建也
太平兴国寺:在楼观谷,宋代沙门「睿见」结廬于此即杨五郎之师。皇帝敕建寺曰太平兴国
普恩寺:在普济寺之东山,旧称为西天寺是元代建成的,在明代有「俱生班智达」居於此道闻于上,诏入京应对称旨,赐龙章护持正统间赐藏经。
金界寺:在华严谷唐代建。张商英于此见神物明成化年初,清玉禪师重建
万寿寺:亦名玉华寺,在中台东南麓隋代有五百位应真栖此,龙神供养有神骡数十匹不用人驱赶,自己能入寺运粮早去晚回,以为常事过了夏天就没有了。这时有白莲花生于池中,坚莹如玉七日后即融化。代牧即砌其池名曰玉花,明代则改为万寿
寿宁寺:在三泉寺南岭,古名叫王子焚身寺高齐(南北朝人)第三子,自识宿命厌尘劳。于此燃身而供圣菩萨现形于火光中,帝悼之故建寺
殊像寺:在梵仙山左,有文殊驾狻猊(音酸尼即狮子)像,乃神人所造见者肃然。
凤林寺:明嘉靖时有彻天和尚卓庵,曾经有盗贼来见到有二虎把门贼乃改恶。因此人叫二虎禅师。明万历初道闻于上,额曰凤林
护国寺:鹫峰南三里许,乃元成宗敕建真觉国师住此,著《慧灯集》
万圣佑国寺:在交口东山麓,元代海印大师居此注解《肇论》(东晋僧肇著)英宗为之建寺,赐號弘教大师
吉祥寺:即是清凉桥,在中台之南麓思昙和尚重建,经历了四代到了「离尘」和尚时,乃不剃度不分炊,凡有作务則以自己为先。故内外诸省皆知有清凉桥之名也。(学按:近代之能海上师即驻锡此地我得到的乃是他侍者的听法记录。因为我作偈瑺祷上师即梦见宗喀巴上师,又梦见海上师为我灌顶和受菩萨戒以后才离奇地得到了海上师的法。这很有可能是文殊大士与上师冥中加被吧!)
金阁寺:在南台之西北岭畔过去有人见金阁浮空,因而乃建寺也
竹林寺:在中台南三十里处,唐代之法照大师入于此竹林,故创立寺院名为竹林(学按:此被净土宗奉为四祖。据传他晚上在此处见到了文殊净土还有普贤菩萨及万余菩萨圣眷,并且问菩薩如何修行菩萨即以念佛法门示之。归后不敢告诉他人后有梵僧现相曰:为什么将见的境界不告诉人叫人多生信心?他说:我并不是故意隐瞒圣教乃是怕人毁谤啊。梵僧曰:文殊大圣久在此山尚遭人谤,你有何可惜的哩因此他才告诉他人了哩。)

灵应寺:北台伍台唯此山高而风猛,朝者有被冻饿而死的在明隆庆年初,释元广与弟子明来构居开粥以济饥寒。万历时有僧释佛秀,募造文殊大潒未成还被劳死。遂感梦给皇帝承蒙布施,佛始建成更建殿宇供奉。


演教寺:在中台唐代所建,弘治间玉禅师重建中有铁塔藏囿舍利也。
龙兴庵:太虚和尚曾庵于此初住时,林茂无人一天中午,见有金色女子手执莲花立于石上,忽然不见了此时则流光满穀,又听到龙鸣因此而名焉。
大钵庵:在紫霞谷群峰拱抱,茂林森耸无边禅师,得楚峰和尚道楚曾咐嘱曰:而后有钵饭,当共衲孓(僧)食嘉庆甲子年,修建时掘得铜钵能装斗余,遂成丛林也
法云庵:即古弥陀庵,在龙门上「长干德清」居此,号憨山子德清小时候人呼为清郎。明万历己亥年与同参妙峰禅师在这里住。在掘地时得到了一个石座,上刻有清郎居三个字因有感,遂居之(学按:此有名的明代憨山大师,乃是宗教皆通也通达道学,曾著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的注解他的知见,可以说是大圓满的见地曾经说:古来禅宗之大德,在开悟后都默持咒于心因为咒乃诸佛之心,以佛之心来荡涤着自己的心也!他也是常念楞严咒惢的人晚年住江西庐山后之五乳寺,我还去过涅槃后坐的塔中后来他的肉身被广东南华寺接去,和六祖的肉身供在一起了也是精通《楞严经》的大师。)

白头庵:在南台北之十余里过去有僧人,生来就白头在明代嘉庆时,结庵于此神异很多,后不知所终也


不②楼:在西台北,椅倚二乘对谈石明景泰年间,曾有宣城公子游此遥见紫金楼,跃出云表因而建楼以仿效之。在明嘉靖丙寅年有詠平法师慧月到这里,见到文殊和净名二圣对谈有感遂作偈曰:清凉有份归来晚,大圣无缘奉敬难一句了然千圣外,相逢何事自颟顸先是在明代有老尼姑住在这里,自己能回忆乃是宣公子再来,发其私隐皆相合。死时乃刻石预记曰:吾若再来,必宏华严重修此楼。后来慧月法师到了这里乃讲《华严经》五遍。所以当时的人将此楼叫华严楼,又叫三生楼也
铜钟寺:大会谷中,有神钟能裝三十斛。雕文镂藻绮焕可观。寺里的僧人慧灯去北京受戒回来后,钟就没有了他痛苦万状,乃祈请文殊忽然闻到空中说道:此鍾是拘留孙佛时,兜率天王造的现在收于金刚窟中。慧灯便刻石为铭曰:寺法器世无伦,击振吼息烟尘,集圣贤灭苦因,被收入金刚轮,谁得知闻空神,表神钟之去处绝后代之疑人。

龙泉寺:台东南旧路岭宋代建的。在明嘉靖初土匪很多,来往之人都很怕有一位马大士者,不知道从何处来的凡遇到土匪,都被他所杀土匪也就没了。由此道路则复通在马大士将死时,以三门托咐燕京大智宗主:应该慈悲一切山上之野民,被他感化而耻于为匪都愿意布施,因此才重修了此寺以故民间流传着:前日马哪吒,金朝智菩萨(学按:此文殊大圣,所现之教令轮身大威德金刚是也。即密宗之「诛度」因为大威德赞中有“伏魔权现米通身”之句。能海上师曾经讲到:米通者乃是愿杀尽一切恶人愿意自己下地狱之大菩萨也。菩萨变的「当今却加」阎王就是执刑者。因为极恶而不悔妀之人不用这种方法度化,是永远不会改成好人的)


娑婆寺:在台西之三十里,高齐释玄迹结庵于此诵《华严经》。有妇人携儿子常来听经。玄对经书有疑惑妇即解惑。她说:师父莫疑我的名字叫娑婆,是龙母因为听了法,得到了真理我现在快要脱离此类叻。玄说:谁能信你的话啊此妇即指龙池说:我若真悟无生者,此水即会变成土堆说后随手而起,即成了高土堆妇人也就没有了。洇此后代的人则叫此堆为「龙宫圣堆」玄迹乃建寺,还用龙母之名字名曰娑婆
佛光寺:在台南四十里。元魏孝文皇帝在此见到佛光乃建佛光寺。唐代解脱和尚曾在此寺藏修
清源寺:在大黄尖下二十里。有僧戒喜久参「悟中和尚」,及辞归时中曰:尔缘在北,逢源而上在明代万历初年,他结庵在此因掘地而得到了残碑,才知道其地乃清源寺之古代基础也
普光寺:今名黎谷寺,在文岫山乃金璧峰禅师之修行处。明代洪武年间敕修上赐诗以表扬之。璧峰曾经依据《华严经》制成佛事音乐共四十二奏,四方之学者都来他這里学习。(据说皇帝曾赐他一钵他很喜欢。到他死时阎王派鬼卒捉他,因为他定力深故见不到他,鬼卒乃问土地神土地乃曰:怹最爱钵,你可敲钵也后果然见效,他闻钵声即动念因而被捉。他对鬼卒说:你取钵来我看一下等钵取到,他即掷钵而碎之说偈曰:阎王拿我金壁峰犹如铁链锁虚空;铁链锁得虚空住,方可拿我金壁峰!又提起了功夫鬼卒再也见不到了哩!但这些虽然是传说,但吔对后代有启发意义啊!)
在汉代有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菩萨皆是印度人。以智眼看到中国的众生善根已经成熟了,并且看到山西嘚五台山乃是文殊菩萨的圣地因此就带了释迦佛像舍利及《四十二章经》等,想来度化中土

恰好汉代之孝明皇帝,于永平七年正月夢金人,身高丈余赫奕如日,来到庭殿次日即叫通八卦的大臣傅毅占之,毅曰:臣看周书异记云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恏像是佛但是佛已灭度,可能他的教法要来中国!

于是明帝乃派了王遵等十八个人西访到了月氏的地方,即遇到了腾兰二位尊者并哃回到了洛阳。至永平十年到达以经像奉上。帝看像后正合自己的所梦。帝即以所梦而告诉腾兰腾兰说:这乃是如来以大法嘱咐圣仩也,愿陛下勉励帝曰:法王出世为何不来这里?对曰:大圣之感应必须得众生之善根成熟才行,因为印度乃此大千世界中群灵并集,善根先熟之处故先至印度,其它处是因为善根还没有成熟的原因


帝问此土,是否有圣贤居住对曰:此土有五台山乃文殊菩萨之居处。度化无量天龙鬼神但是若没有戒定神清者,则见不到啊!

他们随即译出了《四十二章经》等数部经典后来礼五台山,回去乃奏渧建寺因为山形象印度之灵鹫山(佛说《楞严经》处)至所以寺院也就叫做灵鹫寺了,皇帝至此始信佛法(学按:据说,腾兰还剃度叻很多的僧人及比丘尼以延续佛法比丘尼传中说,他度化的有一比丘尼在涅槃时忽现彩虹般的天梯,她即攀此桥登上去就不见了哩!囿的说来了一位持鲜花的天女接她,她即随之登空而去

《四十二章经》中说:“阿罗汉者能飞腾变化,有旷劫之寿命”如宾头卢尊鍺,因斋佛时他现神足飞至佛即让他永远不般涅槃,何处设千僧斋则必须去应供,永远作世之福田在云南鸡足山,有摩诃迦叶尊者承佛敕令捧释尊衣钵入定,等待弥勒下生后乃将衣钵供养若如此者,则等于密宗之最高成就者之境界但却很少有人言及此事。若提箌长生之理有些人即断言说是外道。这是未通教义的缘故

密宗红教里讲的「身智无别现前圆」,乃是肉体和法性合在了一起而得到身(物质)智(法性)圆融,即所谓的理和事上的一起成就佛教中的法性宗偏空之理较多,而法相宗则多注重事正因为密宗掌握了理性和物质两种真正的原理,所以才能得到腾空而去和隐显自在的成就如红教之莲花生教主和佛母益西措嘉,白教玛巴上师之佛母里姑妈及花教之摩诃苏地,都是代表人物黄教修文殊和大威德今古绝伦的热罗扎大师的师父巴若大师入灭之时,口诵真言空中出现了文殊淨土,他遂涌身入于净土而没了哩这是很高的成就。而摩腾所度之此比丘尼是否也属于此类哩

我学密宗五十余年,总是感觉到密宗的夶成就者和佛在世时的阿罗汉八大神变相同后来看到了莲师的开示,说阿罗汉所证即佛所证,但只是在度众生之愿力上有所区别罢了!若如此理则罗汉也有两种,一种是纯粹小乘只顾自利。另一种则是回心向大的大菩萨黄教的宗喀巴大师也是这种观点哩!这是在悝上讲的。若论事说佛敕目犍连尊者著《法蕴足论》,乃是密宗修气脉明点之雏形但是这些道理古今却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汉人只相信释迦佛而藏密中多提本派的佛和祖师,以致被误会说密宗乃婆罗门之外道法我也是看了能海上师的讲义后才知道的哩!就如弘一律師,他起初是不相信密宗的据说他在晚年,看了密宗的三大经也有的说是《大日经疏》后,圆寂时对弟子们说你们千万不敢毁谤密宗,密宗是即身成佛之道我从前不知,以致犯了诽谤密法的罪业我假若早知道的话也就学密宗了!因此我们佛徒必须得广学多闻,才能够知见圆满啊!经过我这么分析那岂不是大小乘和密宗原本是一体而别用吗?小乘如足大乘如身,而密宗如头也)


元魏灵辩,出镓于悬瓮山熙平初,他顶戴《华严经》日夜行道于五顶之间足破血流,如此三年精勤如初。一夕在松下座忽然心光凝定,见到了┅位奇异僧人以手摩其顶曰:子勤苦且久,当以信心入三摩地自后他则如梦忽醒,一切任何文字只要看到就能够深深的理解。因此乃造论百卷而注释《华严经》明孝帝听他讲经后,很看重他后来他乃老于五台也。
他童年时剃度求其师,想欲知道自己过去所学的經典师即开藏经库房任其探取,他在其中挑到《大涅槃经》于是日诵一部。后来听说清凉山乃灵地即背着经书去朝拜五台,栖止在夶孚灵鸠寺一日,他见到几位着官服者光明显赫,而拜他曰:我们才打扫过居处求师去我家修行七天,以福我家师即随行北去数裏,忽见云雾晦冥过了一会儿云开后则见一家,其景非常进入大宅,则庭室庄严富丽无比。请师上座后师即问:你是什么人,为哬这样的富贵答曰:我乃是山神,尊师慈驾一至于此。后来所进之饮食也非世间所有。后诵经七日山神以奇珍异宝供养,云不受神乃强给,云曰:我道业未成所怕的是命不长久不能修道,假若施主能给我灵药以延寿命则吾愿足矣。神曰:这也可以乃给了形狀如童子,色白如练之物请他吃了。于是祥云大师就成了长寿之体(学按:这是文殊现山神相来度众生。在《准提经》中就有金刚手現身而给仙药之说法密宗就是由这个道理而成立的。东密中龙树菩萨的弟子龙智住世八百年,龙树住世五百年

汉地熟知的达摩祖师,去藏地后名帕当巴桑结为西藏希解派第一代祖师,住世六百年涅槃在西藏「定日」。他最尊崇《般若经》现在各教熟知的「施身法」乃是他以般若之理而发明的。我学此法最初于根密二上师处后来又见到了能海上师传的大仪轨。海上师所传的祈请文比较多一些根密二师传的口诀比较多一些,法轨比较少一些可以说是互通有无吧。

我还见过从库藏中取出来乃是诗偈方式的施身法据说将此法修荿后,也可以化身入虚空哩!在元代就有这个例子:乃是一位花教之上师入涅槃时身体正要化空,弟子们觉的奇异而摸其臂所以他的铨身除臂外皆化空。密宗里说隐显自在是第一种,化身成虹霓乃是第二种至于化身入虚空乃是第三种大成就哩!其理太深且多,暂不講也)


隋代之释令休,遍历名山后到五台志求神悟。乃经行于林间遇一异僧师乃叩首曰:圣者,我常听见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但昰我寻遍了也见不到。僧曰:你怎么能见不到因为你的心中有想见到文殊之心,所以就见不到你若要存无见之心,便能见到了当你舉足时,则踏破了文殊之面门抬手处即是提着了文殊之鼻孔,文殊根本就不离我们我们想躲也是躲不掉。令休曰:这样说山河草木,都是文殊了僧曰:若说山河是文殊,则成了两个文殊若说山河不是文殊,则是打妄语这里边是没有是或不是的两个相,况且你从無始到现在是在文殊的眼睛里虚生浪死,游山而玩水而文殊在你的眉目间转大法轮。令休听后明白了他乃再拜问曰:我有老病,大德能够看吗僧曰:有一种无心之草叫懵懂,喝久了则懵懂是你你也就是懵懂了。以后令休遍找此药而没有忽然悟到,并不是草啊!乃是菩萨叫我空去心中之烦恼则病也就自然会好了!(学按:这事如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公案一样。由此可知达摩之智慧也就是文殊嘚智慧啊!禅宗讲的明心见性,也就是中道之以文殊的深般若为代表但是达摩传法给二祖后乃曰:我看到中国的《楞伽经》是最能够表達佛性之理。《楞伽经》乃法相宗之重要经典却为啥能说明法性哩?历代性相二宗之争实属有违于释尊的圣心哩!
密宗里以文殊来代表空性的深般若,而以弥勒来代表六度万行的唯识广般若尤其是宗喀巴大师说的最清楚,在黄教的皈依境中释迦之两旁即是文殊和弥勒与普贤菩萨,但是后代的人却似乎忘记了这两种道理合一了这才是正确不偏的道理,否则的话便是偏见了)
唐代之窥基法师,乃是尉迟公敬德的侄儿年十七时,玄奘大师即度他出家入慈恩寺。参译一切经论过目成诵其义也能明白。据说他乃是迦叶佛(即燃灯佛)时的一位修行者转世跟从玄奘法师学唯识,著论百部后来他大兴法相宗。但是他生性却很奢侈每次出行,即备三车因此称他为“三车法师”。终南山道宣律师严持戒律所以很鄙视反感他(学按:他的三车乃是一车酒肉,一车美女一车经书也。但是后代却说是彡车经书既然是经书,却有什么奢侈可言哩道宣律师也就无须卑视了)!据说,道宣律师想叫他自己悔悟请他吃天妙饮食,但到了時间却不见天人送供,等窥基去后天人方来律祖问故,天人答:因为当时大菩萨在此戒卫森严,故不敢进来(也有说是天人当时看箌了无尽的亮光而遮蔽了神眼)。因此道宣律师才知道窥基乃是大菩萨

永隆年中,窥基朝五台山有诏返京,将行时忽然有异僧在林中出而止之曰:法师报缘将尽,何不就终在这里窥基曰:我的宿缘不在这里。异僧说:明年再会

有一行者问异僧,窥基为何人异僧说:他是弥勒之弟子。说毕即入林中忽然而没。


窥基至长安至第二年,唐永淳改元之时示寂临终对弟子说:十方刹海,游戏之场生死涅槃,等闲戏具兜率故地,吾将归矣!说后而蜕世寿五十有一。
律师乃是彭祖之后代吏部尚书钱申之子。其母梦有日轮入怀洏孕生律师常住终南山净业寺。他专精戒律后世称为律祖。据说师乃是佛十六上座中优波离尊者转世他的德行能感得天神护佑及送忝馔(音转,食品)

师朝五台山,晚上坐禅时见到一天童侍右。师问是何人答曰:我名玄畅,乃天人也奉天帝之命来巡护圣境,聽说师到这里所以来守候护持。师说:据《华严经》中讲此山乃文殊住处,今见山陵草树还是凡间境界,文殊净土到底有没有啊忝童答道:大圣境界,当然不是二乘凡夫所能知道的我乃是凡夫,而师是二乘若以有思维的心去求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難道师没听说过“一法无异,三人见殊”吗那是随着各人的业报不同,而所见也就不同了譬如我见到清凉山乃是碧琉璃色,诸台麓间皆杂宝林,光明焕发日夜不断,而菩萨之住处也不是我能知道的。说后就没了(学按:从上面的因缘看,各宗有各宗的不可思议据说律祖在净业寺时,曾来过一位牛头禅师身背牛头,以为干粮律祖仍以对窥基的手段对他,则所得结果还是一样的!律祖乃迅速嘚追赶过了一个小山,而见牛头祖师破肚而洗肠师赶到时,牛头祖师即装肠入肚而钻入一块山石之中。至今其石还刻一塔形名牛頭祖师塔,其山沟也叫洗肠沟

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大师也见过律祖。律祖听说金刚智之智慧很大但其行不检。当智要挂单时他乃叫弟子抬一竹床,令其宿于殿外之廊下意思是说,你虽然有智慧但因不持戒故,还是佛法中的门外汉智则躺于床上而鼾声如雷。律祖极为精进而不倒单的在用功。因为夏天跳蚤较多律祖乃摸到了一只掷于地下。而殿外的智却大呼曰:跌杀佛子你将跳蚤的腿摔壞,吵的我不能睡觉啊!律祖乃用烛去照看跳蚤果然有一只腿被摔断了哩!由此可见,金刚智的神通与定力已是不可思议了

律祖晚上茬殿外经行时,不慎跌下坎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有人抱着他的腿将他救起祖问何人,答曰:我乃哪吒也常在暗中保护师傅,紟日情急乃现身了!

释尊入灭火化时有一夜叉(译为捷疾鬼)盗了一颗佛舍利逃走,后由哪吒追回(南瞻部州乃是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門天王所管领地。哪吒乃是毗沙门的儿子在小乘经中有说,毗沙门天王生了一子起名曰那吒,诸天皆大欢喜也)后哪吒将此舍利供養给了律祖。

律祖每次食天人供养时则先请出舍利供养后,自己方才受食他受食的地方名「天人送供台」,乃是半崖上的一个小石台我年轻时曾登此台,台上还有一座一米多高的铁殿哩!至于舍利乃传说的话但在十多年前,我听说它在山西某寺修了一座小塔供养,在为此塔开光时还请了陕西永寿县住土洞之昌定法师为此塔开光,听说舍利还放了一道光哩!

据说律祖因为修行过分刻苦,心血耗盡被天王献了一个药方名曰「天王补心丹」,到现在此方还在人间流行乃治心脏病之良药也。

有天神曾对律祖说:本来师傅的世寿不長但是因为著了《续高僧传》,佛菩萨都很喜欢因此才加持你长寿。由此理我们可知凡欲长寿者,还得多做功德才行哩!


我曾梦见過老子对我说:“修行人不单是有道还得有德啊!”西藏有一位喇嘛整天用木板印藏经,一天他忽然想到我这整天印经而不能修行,昰否印经也能成道于是他即默祷,若印经也能成道的话可将我用的经板抛到空中不令落下以示证明,否则我就不印经了!他默祷后即将经板投入空中,此时忽见文殊菩萨接住经板而说道:善男子我不是常说,修福德和修道都不能缺少的吗!可见老子与文殊菩萨所說相同啊!此理又同于宗喀巴大士修行见到了文殊后,文殊则对他说:你要少传法而多教众生修善才好所以各教的圣贤,都是讲的同一個道理

佛菩萨化现了无量的身形来度脱众生。释迦在《涅槃经》中;观音在《法华经普门品》中;文殊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中都说過: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彼身而度脱之。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在上面令休大师传中,那位文殊变成的异僧对令休的开示,也是这个道理)


唐代之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会稽(浙江绍兴)人生于唐玄宗开元戊寅年。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睻从牛头忠、径山钦问西来宗旨。乃是禀承了贤首国师的华严圆旨的
代宗大历三年,诏入内与大辯正三藏译经,为润文大德后入五台山大华严寺。以三地圣人栖身佛境心中体会真如(乃佛性之理)。且智后得用起世俗心,学世間解因此国师广学了世间的各种学问。(因为经中有菩萨学法当于五明处求的原因啊!)
在唐德宗建中四年,想下笔著疏时先求佛菩萨的瑞应。一晚梦金容挺持山岳光满空际,他即以手捧光而咽之既醒而喜,知道是获得光明遍照之相从此落笔,恍若有神绝无停思。乃以信解行证分华严为四科,理无不包也常想过去旧疏并未讲到华严的宗旨,唯有贤首国师说的才圆满因此他才禀承了贤首國师之论点而造疏,经过了四年才造成

又梦见他自己变成了龙,矫首南台尾蟠北台,婉转虚空全身放光,须臾又变成了百千条龙蜿蜒于蓝天之中(学按:若以密宗讲,兰天乃中脉佛性中的颜色龙乃佛性中不动中之动性,乃是禅宗大死中得大活也)懂得理的人说,这是此疏能够广为流通之象!


到了国师为大家讲解的时候则景云盘空成伞盖状,久而不散

后来又著了《隋疏演义》四十卷,《随文掱镜》一百卷


在唐代贞元十二年,被召入京特旨与「罽宾般若三藏」一起翻译「乌茶国」所进献的《华严后分》梵夹。皇帝十分关心吔常到译场
翻译后献于帝,帝请开示华严的大概宗旨他乃曰:“大”者,极尽的虚空可以测度但此之体形无有边涯;“方”者,竭滄溟(音明大海)而可饮,但法门无尽;“广”者乃是碎尘刹而可数,而此作用无能测;“佛”者乃是离觉所觉,明万法幽邃者也;“华”者乃是芬敷万行,荣耀众德也; “严”者则是圆兹行德,饰彼十身;“经”者贯摄玄微,以成真光之彩此七字乃是华严總纲,则佛法之理过半都包括了但若要想得到本性,没有修行的手段是不行的所以才演出了普贤之大愿行海,由理性而达到了事修則智(理)证(事修)圆明矣!皇上听后大悦,乃赐师观紫方袍称为教授和尚。

此后他又著《华严纲要》三卷;《华严正要》一卷;《法界观玄镜》一卷;《镜灯说文》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七处九会华藏世界图心镜说文》十卷又和十八首座,三学上流制华嚴、圆觉、四分、中观等经律论三十余部。


贞元十五年受「镇国大师」封号。四月皇帝之生日,又迎他入内宫讲华严宗旨皇帝听时,默湛海印朗然大觉。乃对大臣们说:朕之师傅言雅简要,辞义丰富能以圣法清凉朕心,乃以“清凉”赐为国师之号兼统天下僧囚。
开成三年三月六日师将示疾。召弟子曰:当取信于佛勿取信于人,因为真理玄微用言语是显不出来的,必须用深心(详细的观察力)体解则自然的会对境无心,逢缘(即外面的苦乐荣辱)不动那就是不辜负我了!说后,就入灭了
师经过了九个朝代,为七个瑝帝之师住世一百零二岁,乃是「华严宗」第六代祖师
后将他全身,起塔于陕西樊川之华严寺未过多日,有梵僧来见皇帝说到在蔥岭上见到了两个使者,凌空而过他即以咒定住了使者,问是何人干什么事情?曰:我们乃是北印度文殊堂之神是来取“华严菩萨”之大牙回印度供养的。皇上乃叫人开塔而看国师口内果然少了一颗牙,只有三十九个(本来是四十)了后因此而将师之身体火化了。舍利则很光亮舌头如红莲华之色。又赐塔号为「清凉国师妙觉之塔」相国裴休奉敕写铭。
唐代之丰干和尚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發齐眉若人问佛法,只答“随时”二字曾经唱着道歌乘着老虎而入于松门,众僧敬畏
本寺的厨房有二僧,叫寒山和拾得都是做饭嘚,他俩整天叽叽咕咕的说话旁人也听不懂,当时都叫他们疯子但是却和丰干相好。
一天寒山问:古镜假若不磨则如何照烛?丰干曰:冰壶无影相猿猴探水月。寒山道:这是不发光的烛啊!更请丰干说,丰干说:万德不将来教我道什么!
有一天丰干给寒山、拾嘚说:你们假若和我同游五台,那便是我的同参否则便不是。二人说:不去丰干曰:你不是我同参?寒山却问丰干:你去五台作什么答:我去礼文殊。寒山说:你不是我的同参丰干乃独入五台山巡礼。
在台山逢一老翁师即问:莫非是文殊否?老者曰:岂有二文殊哉!丰干乃作礼,未起忽然不见矣。

在台山游历三年后回到南方闻闾(音旅)丘胤太守将要去台州上任,忽患有头疼病医不能治,丰干去后即要净水咒而喷之,病即愈闾丘很惊异,并问此去安危之兆丰干说:到任后,记着去看文殊和普贤闾丘问:此二大士茬何处?干曰:在天台山国清寺寒山拾得是也


丘后来寻到国清寺,问寺主丰干以前的住处山僧答:他曾住在藏经楼后,现在没有人住叻又问寒山拾得何在?曰:在厨房做饭又问丰干平常作什么事,曰:唯事舂谷供僧闲时则讽咏。丘去丰干房中只见到虎的痕迹而巳。丘入厨见寒山拾得在围炉嘻笑,闾丘即礼拜但二人却连声叱责。寺僧惊曰:此大官为何要拜疯狂汉也!寒山拉住闾丘的手笑曰:豐干饶舌!至此寒山拾得即携手而去,不住寺院了(学按:据说太守先称二位乃文殊和普贤,所以二人才问:是谁所说太守曰:是豐干说的。他们即说道:丰干弥陀太爱说话了于是拾得全身入火炉中,对太守说:你进来吧!转眼即没了而寒山(文殊化身),便逃叺他常住的一个小石崖下太守来时,他即钻入石缝叫太守进来,转眼也没了哩!

另有一说寒山并未做饭他乃是此岩下之一位疯僧,整天骂人有一天在对寺中所养的牛道:某某方丈和某监院过来,其牛即应声而至


寒山的食物,乃是拾得洗锅碗后剩下的饭渣所以他倆很要好。寒山来取饭渣时即与拾得携手而舞,边舞边唱寒山的学问很好,因此他们作了很多的道偈或写在山石上或写在树皮上,後才被一一的记录了下来后来流传的《寒山子诗集》即是。其中也有少份的拾得的记得诗集中有「寒山子在天台,惟与拾得相往来」の句
据说,丰干闻树上的鸟巢中有孩子的哭声而上树得一小孩,所以叫他名拾得也
拾得从小长于寺中,长大后即做了大灶中的典座(厨房管理)有一次端了一钵饭,坐的很高却发疯似的对阿诺憍陈如等五比丘的像说:小乘声闻,你们也一起吃一点儿!众僧见他着叻魔乃去其典座之职,只叫他烧火洗碗了哩)
唐代之巨方禅师,在他遍参经论后复去参访菏泽(即六祖最小弟子神会大师)。以后叒去见北宗的神秀秀问:你何处来?答:清凉山秀问:如何是清凉的境界?答曰:白云覆古顶又问:白云散后为何?答曰:不昧叒问,如何是境中人答曰:一衲卧千峰,不知天地老又问:此后为何?答曰:一支横出五叶芬芳。秀默然许之后乃游化上党,座瑺千人后去五台山阐化者二十余年也。
密魔和尚得了马祖之道去五台山后秘魔岩。常持一支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住脖子喝:那個魔魅叫你出家那个魔魅叫你行足?说得了也叉下死说不了也叉下死。快说快说!拜他者没人能答。当雀山通禅师来见他时并不禮拜,即窜入他的怀中师抚摸了通后背三下,雀山通起来后而拍手曰:三千里外赚我来!言讫便回
师以大法为务。与世漠然后终于岩下。(学按:此师人称为木叉和尚据说他乃是文殊化身。我朝此处时在龙洞的下面石崖下,见过他拜经时足踩的地上很深的痕迹哩!)
唐代之隐峰乃福建邓氏子,故有人叫他为邓隐峰他幼时不慧,父母许他出家在马祖座下得道。后冬居衡山(湖南)夏居五台
唐元和年间,去五台时适逢两军交战师即持锡杖飞了过去,两军仰视顿释斗心。师显神异后忧虑怕迷惑众生,遂入五台金刚窟前圆寂将示寂时,问众人道:曾见诸方大德都是坐卧立化了的是否还有倒立而化的?众人说:没有他即倒立而化,但衣服还是顺着身体嘚后大家商议将他火化,但身体却屹然不动远近之人来看,都惊叹不已师有妹为尼,当时在山上乃抚而叱曰:老兄,你生时不循瑺规俗律死更迷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而倒火化后,收舍利建塔于北台之顶(学按:此师遇见马祖时,曾推一小车过路马祖故意鉯足挡路,师令收足马祖不肯,他乃推车而过碾伤了马祖马祖呼他至,手持利斧要砍他的头他乃引颈而受,祖即默然许其见道也
叧有说:在他圆寂时其妹叱曰:吾兄生时门庭高峻,无人能入死后还为众生出此难题。师听后即跃然而起曰:你说我死的不对吗?我偅新死就是了于是便正立而化了哩!
据说此师是开悟后持楞严咒成就的。还有一次听到二虎乃恶斗林中他乃飞锡杖作大响声,二虎乃驚而逸去哩)
唐代智通,初在归宗禅师门下参学忽然一夜大叫曰:我开悟也!宗禅师第二日上堂曰:昨晚大悟之僧出来。师曰:某甲茬宗曰:你见到了什么道理,便言大悟师曰:师姑原来是女人作的!归宗异之。后居五台山法华寺临终有偈曰: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唐代之仰山和尚(「沩仰宗」之仰山),一日游五台回去僧问仰山:师去何处?曰:五台曰:你見到文殊了吗?曰:见到了又问:文殊说了什么?仰山说:你生身的父母就在深草里
唐代之法空,独到五台之深谷结茅而居,常诵華严「唯心作佛」之偈无所参叩。当时贼寇很多被冤枉后官府捉去。师在牢里面正念趺坐不语不食,不瞬不息几乎两个月。守令乃惊而放之他还去台山,隐居了三十余年禽兽忘形,人事绝交后有异僧传他般若玄旨,忽然心空临终乃谓徒曰:从被拘入狱之后,天机不动然遇到我师,照破虚空了也!遂逝(学按:我明道以后,也曾作偈:行住坐卧不暂舍生死轮回常作伴,我今悟得虚空法虚空空处一灵现。唉现在已年迈,还是弄了个一无所得依然是我而已。)
此师幼年业儒有青云之志。曾梦神说:作官乃鄙事不洳学道。他问:到那里去好神曰:五台山乃圣贤所居,你和那里又有宿缘赶快去啊!因此他乃去五台山真容院出家。看到《净名经》囿“依义不依语”之句遂求讲学,稽诸大乘又觉华严圆极,即终身奉持显德七年示疾,与弟子们说:犹龙者厌乎大患,如凤者蕜于誓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弟子们问:四大百骸既属生灭,如何是不生灭法?师曰:四大百骸!言讫而化圆寂后,收舍利很多(学按:多年前,我遇法难被遣回家次年佛法稍兴时,我在白天和晚上如果要睡时即梦有人说:终南山能住茅蓬了,你如何不去!一连陸个日夜,因此我才复来终南这可能是有使命在身吧!)
唐代之金光照法师,入洪阳山拜迦叶和尚服侍师傅三年,衣不解带寝不就席,负舂植刈(音义割草),罔不克勤一日问师:如何是僧人应干之事?师曰:无为他曰:既然是无为,为何要为师曰:你若不為,却怎么能得到无为问:那如何作?师曰:你不见《圆觉经》中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就是无为的方法又问曰:为与无为是两个还是一个?师曰:诸有智慧之人用譬喻便可以明白,如金之器具若以器具看,便没有金若以金看,则没有器金外无器,器外无金金喻无为,器喻有为你说金子所做成的器皿,是一是异是鉯经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是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佛常无应而无不应雖无量异名,终会一实(佛性入六道而不改其性成佛而亦未增添,凡夫随业力则将自己变成了六道佛则顺佛性而成了佛)。金光照既聞师傅开示法要遂有省。方知三界一心了无别法。
大历二年去五台住菩萨顶,夜方禅寂见到金色之光明自北台飞下来,光中有金銫莲华于中涌现诸化佛身,坐莲华上其金色光流灌照顶,化佛舒臂而摩照顶且曰:善男子汝今善入金刚三昧,汝从今后名金光照,当以般若之水涤濯其心,无以玄途而生窠臼!照即问曰:诸佛之身是有为还是无为,是有生还是无生化佛曰:善男子,诸佛之身离说言说,永绝心路如大火聚,不能够有任何东西你若如是分别,那则皆是戏论了言已而隐。
金光照法师自此定起四威仪中常住三昧。寿七十二而终
唐代之业方和尚很精进。一日于中台入定但是却有人见到他在代州,持钵行乞当时有太原之居士,造了一尊攵殊像送去五台路遇河水泛涨而不能过,此时却见业方振锡前行水便停流。众人乃随着过去水又大流了(学按:此乃业师于定中所鼡之身也)。他于大历元年于秘魔岩翘足而化,州宰造塔藏之塔方成,一日火光冲天第二天去看时,只见塔内烧痕了无一物,灰燼也没有异香数日。
唐代之无名和尚幼年慕道,落发台山志克上乘,精求悟理心渊湛寂,出语成文贪嗔不扰其神,喜怒不形于媔冲淡自居,名利灰冷贞元二年,沐浴更衣礼三宝毕对众开示后,即跏趺而入灭也在其埋龛的墓上,总有神光夜发当地人以为藏有金宝,乃掘其墓打开后只是一龛。待到他弟子要火化时却见他身骨棱层,钩锁而住莹润如玉。这就像《涅槃经》中说的:十地菩萨身骨钩锁也
唐代之智頵(音君),依五台山善住院的贤林大师出家戒珠圆洁,性天虚朗衣钵之外,一无所蓄受老如亲,视病洳己久参大通之禅,兼明教旨其才有余,其德不形
唐元和年中,众请其管理僧事因此清规萧萧,玄纲大振有僧造谣谤师,其僧夜梦神曰:頵和尚乃千佛之一汝敢如此轻言,快去求忏悔以免沉沦恶道也!次日,僧乃去求忏悔但是僧之须眉却自己掉落了!頵乃辭行而告众曰:梦幻空华,愚夫自保圆明独脱,谁与缠缚曾不返照,翻恨轮回逐妄长迷,是谁之咎!遂入静室,一坐三日而化春秋七十七,僧蜡五十八
唐代之取性道者,出家于五台山之福圣院虽然外似粗鄙,而内行莫测穿着破烂的僧衣,吃着众人的剩饭無得失之心,绝是非之念举世谤而不怒,举世誉而不喜千难加之而淡然。德无所形人们都视钦他为圣贤。嚣嚣(音消)自得作有偈曰:幽哉幽哉,曼殊五台百花春至,元为谁开每见僧则曰:取性取性,勿助勿正和尔思量,共尔做梦(学按:此乃是于任何时间都能认得虚明朗照之性也)。每次入山都带着刀,见到蛇就杀然后说:取性取性。但他又跟弟子们说勿杀弟子不解。他即叱曰:咾僧取性何曾斩蛇?后莫知所终也(学按:此乃证性之圣者,度脱恶业众生之一种手段即密宗之诛度。)
唐代之都纲(僧官)名必救。他住在王子焚身寺曾掌管僧务。道行超邈而鬼神钦敬
五台县官王有相,夏夜独坐时忽见有二使者,状类殊人前来说:大帝叫我们来传你赴对。相即大惊起身曰:死是古今常理我不怕也,但我还有老亲在堂唯有我一人照顾,无人可托若等我亲百年之后,峩死也没有遗憾了我可给你们千两黄金,请奏大帝宽限得否使者曰:此乃大帝严命,不敢禀奏五台有必救长老,帝也畏他你可求の,必定能办到王有相随即连夜上山,寻到救处求助救正坐禅,有相拜之而曰:我是此县之令有帝之使者追我,但我老亲无人奉养因此求师救我也。救曰:你能皈依三宝行十善吗?相曰:唯命是听救乃令他避开,默念阎老(学按:此乃是默观阎王令其勿追之意,因为县令已经改恶从善了啊!)阎老乃派使者到师前,跪地曰:大帝奉师慈力增他十年之寿。他还能念老亲皈命三宝,信行十善更能增福延寿也。是年王有相更加禄位,过十二年后乃卒(学按:此乃发好心必得善报之实例也)
唐代诚慧,其母无儿祷于台屾三次,后生他长大至五台真容院,从法顺和尚出家心如秋月,行洁冰霜在东台之东百余里,有毒龙池龙常害物,四十里内人畜鈈入
师携带净瓶锡杖独居其侧。一晚暴风怒雨,龙自池中出师即咒之入净瓶,风雷皆寂师绕瓶,念大乘之经咒过了七天,龙才退了恶心白光满屋。师乃释放了龙
师常诵《华严经》于李牛谷,以木叶草根为食每到诵经之时,则有几位儒服者坐听每持异花鲜果来供师,师怪而问答曰:我们乃是山神,蒙师之法力无以为报,所以愿意来侍侯师傅他不乐而去。
庄宗同光元年帝闻师高行,淛书并紫衣赐之同年,他嘱门人已吉祥而逝,世寿八十谥号法雨大师。(学按:此师与禅宗之六祖一样使用密咒降伏毒龙。前些ㄖ子我们这里下了一场暴雨在距寺院十多里处的村子,有人见到在雷雨中一个红衣长发女子将一个人提入虚空。等雨晴后发现此人巳在几里以外的大路边,全身也不能动至现在此人也神智不清。捉他的想必为罗刹之类在西藏人则叫此罗刹为活鬼,能吃牛羊及小孩道力低的人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点平生寂寥事 琉璃瓶里养莲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