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耳分析对配助器有什么好处?

使用真耳分析设备精准评估助听器增益

1.1按常规进行探管麦克风和测试箱麦克风校准

1.2进入真耳测试(on ear)模式,首先输入患者年龄、选择处方公式、单\双耳选配、助听器类型、纯音气导\骨导听阈和不舒适阈(UCL)、选择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为测量模式

1.3进入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测量模式,测量RECD值

1.4进入真耳测試,真耳分析仪可开展真耳未助听响应(REUR)、真耳助听响应(REAR)、插入增益(REIG)、真耳堵耳响应(REOR)等测试项目将初步目标选配好助听器保持通过编程器与电脑软件连接的可调试状态,进行50\65\75dB及135dB输入声测试真耳助听反应曲线(REAR)

1.5根据测试结果调试助听器相应频率的通道内小声、中声、大声及最大输出参数,使得测试时近鼓膜处的探管麦克风探测到的插入增益达到相应目标值(见下图)调试结束。

成人助听器验配常規仅仅做了助听后声场测试或通过询问主观感受进行调试,调试参数误差较大患者满意度低,遇见外、中耳畸形、外中耳术后患者更甚因此要做到精准验配必须结合真耳测试才能助听器实际输出达到目标。有研究表明真耳测试评估增益的准确度在3dB,而声场功能性评估增益大约在15dB可见真耳测试是目前助听器放大效果评估最精准的手段。进行完助听器增益测试后下一步进行助听器功能选择。

将助听器与对应的2cc耦合腔耦合器连接再与2cc耦合腔及测试麦克风连接,将助听器放入助听器测试盒(Test box)指定位置可以进行助听器降噪、方向性、移頻等高级功能的验证和设置。

2.1进入“降噪”测试界面;

2.2在助听器验配软件里设置助听器的不同降噪级别;分别测试比较不同降噪级别的增益差(见右图)。

3.2点击“测试选择器”选择方向性(Directionality);

3.3将助听器调至不同的指向性模式,测试1、3、5的声源来自前方测试2、4、6的声源设置为后方,两两比较频响曲线差

详情请在百度地图上搜长沙惠耳国际听力中心

原标题:艾声:真耳分析对助听器选配的意义

如何为听障患者选配到合适的助听器并可科学地评价其助听效果是关系到听障患者听力康复的关键。

近年来真耳分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地应用代替了功能增益和其它的行为测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助听器选配及效果评估的好方法

是指在真耳外耳道近鼓膜處围绕介入增益(IG)所进行的声学测量。介入增益是指由于助听器这一声学元件的介入所引起的鼓膜处声压级的放大量变化即佩戴助听器前後所测得的近鼓膜处声压级之差。

1.目标增益曲线和介入增益曲线相吻合越好听障患者对助听器的主观评价越好,言语识别率越高助听器的助听效果越好。

2.通过真耳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出助听前后鼓膜处声压级的变化情况;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所测得的目标增益曲线与介入增益曲线相吻合情况不同,听力损失程度越严重吻合越差

3.试验结果提示真耳分析结果与听障患者的主观评价相一致,真耳分析可作为助聽器效果评估的一种科学的客观评估方法真耳分析在助听器的选配过程中可起到指导作用,可作为助听器选配时一项常规测试

助听器嘚选配应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根据听障患者的听力学资料和助听器的客观声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而鈈能像买太阳镜一样在商店中随便购买。

真耳分析测试成年人常使用真聑分析设备(REM system)直接在耳朵上进行佩戴助听器测试来调试助听器增益;并通过真耳分析设备配置的助听器测试盒(TEST box)进行助听器性能如降噪、方向性、移频等高级功能的测试,来选择适合患者的助听器功能

使用真耳分析设备精准评估助听器增益

1.1按常规进行探管麦克风和测试箱麦克風校准。

1.2进入真耳测试(on ear)模式首先输入患者年龄、选择处方公式、单\双耳选配、助听器类型、纯音气导\骨导听阈和不舒适阈(UCL)、选擇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为测量模式。

1.3进入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测量模式测量RECD值。

1.4进入真耳测试真耳分析仪可开展真耳未助听响应(REUR)、真耳助听响应(REAR)、插入增益(REIG)、真耳堵耳响应(REOR)等测试项目。将初步目标选配好助听器保持通过编程器与电脑软件连接的可调试状态進行50\65\75dB及135dB输入声测试真耳助听反应曲线(REAR)。

1.5根据测试结果调试助听器相应频率的通道内小声、中声、大声及最大输出参数使得测试时近鼓膜處的探管麦克风探测到的插入增益达到相应目标值(见下图),调试结束

成人助听器验配常规仅仅做了助听后声场测试或通过询问主观感受,进行调试调试参数误差较大,患者满意度低遇见外、中耳畸形、外中耳术后患者更甚。因此要做到精准验配必须结合真耳测试財能助听器实际输出达到目标有研究表明,真耳测试评估增益的准确度在3dB而声场功能性评估增益大约在15dB,可见真耳测试是目前助听器放大效果评估最精准的手段进行完助听器增益测试后,下一步进行助听器功能选择

将助听器与对应的2cc耦合腔耦合器连接,再与2cc耦合腔忣测试麦克风连接将助听器放入助听器测试盒(Test box)指定位置,可以进行助听器降噪、方向性、移频等高级功能的验证和设置

2.1进入“降噪”測试界面;

2.2在助听器验配软件里设置助听器的不同降噪级别;分别测试,比较不同降噪级别的增益差(见右图)

3.2点击“测试选择器”,选择方向性(Directionality);

3.3将助听器调至不同的指向性模式测试1、3、5的声源来自前方,测试2、4、6的声源设置为后方两两比较频响曲线差(见右图);

对於耳蜗死区的听损患者,移频技术是有效解决方案但因为移频,所以一定会对声音质量产生影响伴随着畸变和失真。如果这种畸变和夨真过大反而会进一步影响听障患者,产生新的问题这也就是很多时候,听障患者会反映:移频打开之后还不如不开移频功能,在臨床上如何设置“移频”功能成为很多听力师头疼的问题

移频功能开启时,要保证两个要点:1、患者听得见;2、移频所造成的失真畸变樾小越好移动距离原始频率越近,畸变失真就越小;移动越远畸变失真则越大。

4.1通过真耳测试确定病人是否需要开通移频;蓝色曲線是病人听阈,粉色曲线是助听器对65dB言语声放大后的真耳助听响应(REAR)目前助听器增益与目标值匹配非常好。但图中绿色圆圈部分在病人听仂阈值之下是不可听见部分;所以需要通过移频功能将这部分高频声音信息移动到患者可听见的低频区(见右图)。

4.3开通移频功能调整移频范围,确保4000Hz/s/音的输出在阈值之上病人可以听见,如右图黄色真耳助听响应(REAR)曲线还在阈值之下,患者无法听见;蓝色真耳助听响應(REAR)曲线虽然超过听阈但频率降低较多畸变、失真就大;因此,粉色真耳助听响应(REAR)曲线对应的移频参数设置为最佳

成人助听器选配原则為听障者提供达到相应的言语可听度、言语可懂度的增益, 并将最大输出维持在患者本人的听觉动态范围之内保证舒适度。对于儿童一般来說进行完真耳测试和行为功能验证就可以进行佩戴了但是成年人有比较强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声学的问题,在临床上常常会遇见例如常规選配后堵耳效应或响度重振比较严重以及外中耳结构性改变以及助听更新换代后不能适应等等个性化问题,也均可以使用真耳分析测试進行定量测试通过精准调试助听器增益参数解决。

响度重振和听觉过敏现象比较常见于混合性听力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特別是听损病程比较长的病人,助听器选配后难以耐受大声这时可以考虑测试不舒适阈(UCL),将不舒适阈输入真耳分析设备后调整助听器大声增益以及最大输出增益设置,行真耳分析测试使得大声输出曲线及最大声输出曲线严格控制在患者不舒适阈(UCL)以下。这里要指出鈈舒适阈(UCL)测试在成年人选配助听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助听器最大输出(MPO)控制不佳直接导致选配舒适度差,选配后佩戴率低患者满意度不高。因此每位患者应必须进行UCL测试确实不能配合的应进行声反射阈测试,阈下10dB来预估不舒适阈值再无法取得不舒适阈测量值的凊况下,真耳分析设备根据听阈会自动生成预估不舒适阈

堵耳效应常见于低频听力比较好以及言语频率较低、声音洪亮的患者,当外耳噵被助听器或耳模堵住时250-500Hz的骨导信号被提高,使用者通常反应为声音发闷听自己的声音或咀嚼硬物时声音大,某些严重的堵耳效应足鉯让使用者拒绝佩戴助听器虽然听力学家们提出制作通气孔等方法,但是经常不能很好地解决堵耳效应原因之一就是当时不能量化这┅效应。真耳堵耳响应(REOR)测试可以把佩戴耳模或助听器放大声输出导致的堵耳效应量化测量后对应调试助听器相应频率的增益以及开設或扩大通气孔,使得堵耳效应消除即可其步骤如下:①关闭探测管麦克风系统的扬声器;②将探测管插入耳道25-30mm(距离耳屏切迹);③讓患者发元音,如/eee/声音尽可能大;④利用强度监控仪,随时了解发声的强度;⑤当患者发声强度达到理想值时开始记录开放耳道内的頻响;⑥戴上助听器或耳模,重复上述步骤此时助听器关闭;⑦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即为堵耳效应(见下图)。

鼓膜穿孔\耳道狭窄\鼓室成形术后(特别非完璧式)\耳道畸形的听障患者外耳道声学特性改变(赫姆霍兹共鸣腔形状改变)导致声音信号的频响共振曲线会有较大变化,必须获取患者的真耳耦合腔RECD值并以此为校准值通过真耳分析调试助听器增益,可以在满足用户聆听需求的基础上让用户听得更舒适。如下图该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干耳后测得真耳耦合腔RECD值与平均值在中低频区有15-25dB的差值意味着需要在目标选配基础上额外放大15-25dB。

开放耳助听器(OTC)及耳道式受话器助听器(RIC)在成人验配中占比超过了40%此类助听器在进行真耳分析测试时要注意,当参考麦克风距离耳道足够菦时从外耳道内外泄的声音强度可能超过从扬声器传到参考麦克风的声音强度,测试系统探测到后控制环路就会降低刺激声强度继而導致耳道内的声强减小,测试结果便显示助听器的增益不够大(实际是足够的)这一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参考麦克风与耳道口的距离、助聽器增益(高频插入增益大于20dB才易出现)和耳道共振特性。为避免助听器增益从开放的耳道内漏出影响参考麦克风导致测试误差测试时需選择开放(Open)模式;如没有这项功能,侧需要测试时关闭参考麦克风或将参考麦克风远离而耳道口

助听器目标选配增益是通过助听器调試软件中相应处方公式计算得出的值,该值为统计学平均值但具体到每一位患者,由于存在耳道的长度、大小、外耳道共振均存在个体差異,以及堵耳效应、听觉过敏、响度重振等声学效应导致实际使用验配公式进行目标选配后的参数效果有限、临床满意度低。Frye Electronics的研究中發现有接近50%的成年患者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与平均值不同;若没有精准调试助听器,增益过低时补偿不足影响可听度、清晰度;增益过高可引起患者不适甚至损害残余听力。成年听损患者致聋病因复杂、病程长以及伴随心理需求不同想要做到精准验配最大限度的保证助听效果,使用真耳分析设备进行真耳插入增益评估和助听器性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