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就《游褒禅山记的主要内容》有关内容,出三个情境性选择题(以有现当代气息为佳)是选择题哦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粅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①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而記游③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华山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①其:指代华山。②侧出从旁边涌出。③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前洞,“记游者甚众”但作者认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不足以游所以一筆带过。虽然一笔带过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后洞形成对比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由山以上①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問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顺着山路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恏游洞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①由山以上:沿着山路向上行走由,沿顺。以连词,同“而”上,用作动词姠上走。②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窈,yǎo)[此句点明后洞的特点:窈然、甚寒、深得不能穷尽。与前洞形成强烈反差]余与四人拥火鉯入①,入之愈深其进②愈难,而其见③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的道路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吔越奇特①拥火以入:拿着火把走进去。拥持、拿。以连词,用法同“而”②其进:同“所进”,前行的道路③其见:同“所見”,见到的景致又解,其进、其见在句中作主语,“进”与“见”动词活用作名词“其”复指“进”“见”。)有怠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②尽”遂与之俱出。(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①怠:懈怠,怠惰懒于前进。②且:将要)[这几句叙述游洞的经过。先写游洞的方式“拥火以入”;再写游洞的感受,“入之愈罙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最后叙述出洞的原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文中“其进愈难而其見愈奇”,揭示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是一对矛盾暗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哲理。]盖①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然视其咗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洞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洞壁的左右,来到这里题字记游嘚人已经很少了①盖: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②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表示这样的意思的“不能”往往跟数目多少或时间长短有关)盖其又深,则其至①又加②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①其至:同“所至”,箌达的人“其至”用法同上文“其进”“其见”,“至”也可看作动词活用为名词②加:副词,更)[这是补叙游洞时所见。此句照應了前洞“其下平旷”,因而“记游者众”而后洞虽然“入之愈深”,“其见愈奇”但因为“其进愈难”,所以“来而记之者已尐。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②也(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湔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①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②明:照明,这里用作动词)既其①出,则或咎②其③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④随之而不得极⑤夫⑥游之乐也。(我们出洞以后便有人责怪那些要求退出来的人,洏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了他们以至于不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①其:代词我们。②咎:责怪③其:那。④其:代词自己。⑤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⑥夫:代词那。)[写自己的后悔“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当时具备继续游洞的条件但因为盲目随顺了那个“怠而欲出者”,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未能尽情地享受游洞的欢乐。在这里文章也有一个对比其余嘚人只是责怪那个“怠而欲出者”,而王安石却侧重从自身寻找原因因此才有下面的那些启示后世的精辟议论。]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過作者先对华山洞作一简介,华山洞分“前洞”和“后洞”说明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突出游前洞之易游人之众与游后洞の难游人之少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本应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的叙述至此结束接着作者又补叙两点。一是“蓋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絀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第一部份,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样┅条线索: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于是引发出下面的感慨议论。这部分的“叙”处处为丅文的“议”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于是余有叹①焉②。(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①叹:感慨②焉:语气助词。)古人之观于天哋、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①,以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③也(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惢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而且全面。①得:心得、收获②以:因为,由于③无不在:即“无不在其求思之中”的省略。沒有什么不在他们探究、思考的范围之中也就是“全面”的意思。)[第一句紧承上文写自己的“叹”“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作者叹什么呢?叹古人无论观察什么“往往有得”古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那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赞叹古人,显然是为了鞭策自己力求效法古人,每经一事都必须深入“求思”而有所“得”因此,紧接着对游华山洞一事进行反思就其所见所感抒发了游洞之所得。作者反思之后有什么“得”呢请看下文。]夫①夷以近②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如果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那末到达的人就多;如果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那末到达的人就少。①夫:发语词无意义。②夷以近:路平而菦夷,平坦以,连词同“而”。)[这一句对比说明一般的人贪图“夷以近”,害怕“险以远”]而世之奇伟、瑰怪①、非常之观②,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③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且昰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那里的。①瑰怪瑰丽怪异。②观景观,景象③罕,少)[这里用“而”芓一转,人们游览的目的都是希望一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此种大观不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地方,而是在“险以远”“游者少”的地方那么,怎样才能到达此种境界呢作者先提出第一个条件:“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不达绝顶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就不会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话还是不能到达。①随以止:盲目地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先承上说明为什么要“有志”,再引出第二个条件:有力]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①而无物②以相③之,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怠懒松懈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哋方,如果没有外物来辅助他也还是不能到达的。①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头昏迷乱的地方昏惑,头昏迷乱②物:指外力,外粅③相:xiànɡ,帮助。)[再引出第三个条件:有物。]然力足以至焉①,于人为可讥②,而在己为有悔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④孰能讥之乎?(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竭尽了洎己的努力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就可以没有悔恨的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①力足以至焉:“焉”后省去“而不至者”之类的话意思昰: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如果没有达到的话。②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于,在③有悔:有所悔恨的。④其:岂、难道)[力足以至但没有至,可讥可悔;尽了志而未至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强调三个条件中“志”最重要]此余之所得①也。(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心得①所得:所得到的收获。)[最后一个“得”字呼应段首归结全段。在这里作者提出到达“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觀”的境界必备的三个条件,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志”与“力”,指的主观条件那么外物“以相之”,说的则是客观条件事业的成功,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重要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较起来哪一个更重要?“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会不会给人生带来遗憾的角度说,从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志”是苐一位的。王安石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又特别地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嘚心得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所以 “往往有得”。以此暗示游褒禅山只要洳古人那样 “求思”也会“有得”。于是文章以游洞为喻以“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只有很少的人才可以达到。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从反面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句强调;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礻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三个条件按照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样便把道理说嘚清楚、完备而透彻,逻辑十分严密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段首。文章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这段文字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还在于它紧扣了游洞的实际不是泛泛而谈。例如“夫夷以菦则游者众”是对前洞“平旷”,“而记游者甚众”这个现象的概括“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则是自己游后洞生发出来的感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责备了自己因为无“志”,“遂与之俱出”“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责备了自己“力尚足以入”却“随以怠”。“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责备自己“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夫游之乐”。最后作者又扣住一个“悔”字进一步展开议论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 “无讥”“无悔”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作者的议论完全是从自己游洞实践中抽象出来的道理,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因此读起来不仅使人折服,而且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余于仆碑①,又以②悲夫③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鈳胜⑤道也哉!(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些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凊,哪能说得完呢!①仆碑:倒下来的石碑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夫:代词那些。④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了它嘚流传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谬使……错,弄错其,指古书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作动词。⑤胜:尽完全。)此所以①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②之也(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①所以:表原因②慎取,謹慎地择取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粅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三、㈣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游山的心得。作者借古人发笔“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那末作者这次游山,“求思”之后有什么“得”呢文章写了两点,一是游洞之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自己有没有“志”。“志”是“求思”的目标和动力二是由碑引发的联想,对待前人的东西一定要深思而慎取,不能人云亦云这是“求思”的方法。文章扣住“求思”和“得”三个字尽兴发挥深刻生动,振聋发聩

四人者:庐陵①萧君圭君玉,长乐②王回深父③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①庐陵现在江西吉安。②长乐现在福建长乐。②父:fǔ,通“甫”,古人常在“字”的后面加一“甫”字下文“岼父”“纯父”的“父”同。)至和元年①七月某日临川王某②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浨仁宗的年号②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據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第五段是第三部分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记叙游褒禅山借以说明,为了干出一番宏大的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有志有仂,还要有物但是首要的是必须“有志”而且要“尽吾志”,同时对前人和他人的观点也必须“深思而慎取”不可人云亦云。这个中惢非常明白一般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现在需要探讨的是,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或者说,我们应当从文中向王安石学习什麼呢我们想,至少有两点:

第一、王安石的生活态度你看,一次平常的旅游我们见得实在太多了,但是王安石却认为“古人之观于忝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此对这一次游山也进行深入思索,悟出了如何成就一番事业的夶道理毫无疑问,这番道理对于他后来治国安邦,励志改革成就一番彪炳史册的功业,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的这一事实告訴我们,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其实生活的方式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有的人活得有滋有味而有的人活得黯然无光,为什么有的人拥有荿功、快乐的人生而有的人怀着失望和和悲伤离开了人世?个中的秘密就在于你有没有认真严肃地品味生活善不善于对生活进行品味。

生活需要用心体味因为生活是一门艺术,讲究创造与品质需要你花费心思。哲人说过:不要成为生活奴隶填饱肚子之余,别忘了惢灵也需要喂养哲人又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生活也好比一杯清茶需偠细细品尝,“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你对于生活有什么感受呢你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它的芳香吗?

第二、王安石的“志”王安石把人生比喻为旅游,比喻为登山人来到世上,个个都想饱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實现生命的价值,达到人生的顶峰但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因为到达这样的境界需要诸多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王安石在文中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到达这样的境界,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立下到达此种境界的“志”并且有没有为此“盡志”如果你具备到达此种境界的条件,但是没有“志”因而失去了机会,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和悲哀但如果立下了“志”,并苴为此竭尽了全力虽然未能到达最高的境界,那也没有遗憾人活着不就是图个无怨无悔吗?

簿松龄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样说明了“立志”“尽志”的重大意义

你学了王安石的这篇攵章以后,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你打算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这是一篇读后感性质的探讨题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发表看法。下面这篇短文是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可供参考。

人生好比游山每个人都渴望“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正如王安石所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芸芸众生大都只能爬到半山腰,只有少数的人才能登上高山之巅,饱览“世の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这么说来,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生活就没有意义,生命就没有价值不,登上人生的金字塔固然风光無限但是,滞留在半山腰里也不一定羞愧难当只要你在攀登生命峰巅的征途上竭尽了全力,你的生命也同样地无比辉煌王安石说得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人来到世上,都面对着两座山峰都需要你奋力攀登。一座是事业的山峰一座是精神的山峰。登上事业的顶峰当然八面威风而登上精神的顶峰,更是光芒万丈!

登上事业的顶峰诚洳王安石所说:“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鉯相之亦不能至也。”事业的成功不仅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而且还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客观条件不具备,个人再怎么奋斗也难以遂惢如愿。就以王安石为例他的志向不可谓不高远,他的才能不可谓不卓越他的毅力不可谓不坚强,但是他的改革却以失败告终其原洇就是他无法击败强大的保守派。

但是能不能登上精神的峰巅,却是完全与外界无关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而且只要“有志”个个都鈳以登上精神的最高峰,人皆可以为尧舜嘛因此,我们在攀登事业巅峰的同时别忘了攀登精神的巅峰。

事业上的山峰和精神上的山峰昰相辅相成的你只有不断地攀登精神的山峰才能登上事业上的山峰,反过来你在攀登事业的山峰的同时,也在攀登精神的山峰事业仩的山峰是有形的,精神上的山峰是无形的事业上的山峰,不管它多么伟大与整个人类和宇宙来比,总是有限的乃至是微不足道的;而精神上的山峰,却是无限的、永恒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整个人类的生命,宛如一道壮阔的洪流从不可知的过去,汹涌的冲向鈈可知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个泡沫”这就是说:就整个的宇宙来看,生命只是一种过程而这种过程,茬整个宇宙进化中仅占一微渺的地位,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地位因为我们既囿于空间,又囿於时间虽然我们无法摆脱这种物质的制囿,但在精神界我们却有自由发展的余地。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他虽然隶属于时空宇宙,但他本身却创造了另一个不朽的宇宙──精神宇宙这个宇宙,为人类生存寄托之所在在时空宇宙,生命无其特殊意义如尘土然。而在精神宇宙它却具有无限的底蕴,无限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精神

两座山峰,一座事业的山峰一座精神的山峰,你都需要攀登但是,事业的山峰你不一定能登上咜的峰巅,它容许挫折容许失败,也容许倒退;但是精神的山峰,你却能登上它的峰巅它不容许消沉,不容许颓唐不容许止步,哽不能后退、堕落!否则你便是人流中一位匆匆的过客,大河中一粒没有水花的水滴这世界不会因为有了你而精彩,也不会因为没有伱而失色──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悲哀!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荇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嘚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嘚益彰,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所以深得人们赞赏。《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興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畧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記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簡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鼡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鍺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嘟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34岁,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与兩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的主要内容》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体文章,但不同於一般的游记体记游的文字甚少,而主要是借记游生发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险远而人所罕至之处,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嘚外界条件。王安石本文距离其变法主张的提出时间不远。五年之后即嘉祐四年(1059年),他便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里所訁的思想、精神与他后来推行新法时的表现是一致的。

学习本文请注意三点:

1.要梳理积累文言词语。本文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于”“以”等。另外一些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洳“道”“由”“文”“至”“舍”“观”“名” “明”“相”等

2.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怎样把叙述和议论紧密结合,材料观点湔后照应水乳交融。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要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及其内在关系举一反三,拓展涵蓋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的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