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书,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怎样样

出版时间:2006年7月1日

这本书有一个詩意的名字表达的却是对人类前景的深切叩问。1998年被誉为继卡缪之后,将法国文学再次推到世界文学版图的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发表了《Les Particule Elementaires 》(中国大陆译为《基本粒子》,台湾译为《无爱繁殖》)如果《无爱繁殖》是以回忆法国近百年历史的角度,检视、质疑当下社会的种种人情与面貌的来源2005年出版、被视为《无爱繁殖》下集的《一个岛屿的可能性》,则以一个前瞻的视角构造出无愛、无性、没有死亡的未来世界,设想一个人类可能的处境

《无爱繁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人类应该改变的不是想法,而是基因人类应从自身的基因群中剔除非理性的基因,令人可以无爱无欲、无悲喜地生活或许有人会即时反驳,没有爱与欲望人类到哪里寻找存在的依据?然而在《一个岛屿的可能性》中,这不是一个出世与入世的二元命题而是人类前景的关键。书中一开始便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暗示了人类因为爱恋、欲望、疯狂、自私等种种不理性,或被人类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元素导致地球爆发核战,长期污染亦引发了严重的气候变异最终使人类大规模死亡。这个未来世界的想像其实是《一个岛屿的可能性》承袭《无爱繁殖》中对人类前景嘚设想:人类最终会因为爱与欲望等不理性的元素而令自身灭亡。

然后书中以两组不同时空的人:处于二十年纪的达尼埃尔及其于二千年の后的复制人─达尼埃尔24、达尼埃尔25为叙述主线阐述两种不同的人类处境。二十年纪的达尼埃尔面临五十岁慢慢步向衰老。他疯狂地愛上了年轻貌美的爱丝泰尔并渴望在爱丝泰尔年轻的躯体上重新体会青春的激情。他的态度固然表现了人类特别是现代社会崇拜年轻、排斥衰老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达尼埃尔风暴式的、激越的人生也见出二十世纪即当下人类充满跌堕与失望,挣扎却又徒然的处境书中有一句表达了这种虚幻:“生命开始于五十岁,这不假;同样不假的是它结束于四十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