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残月莺呼梦的莺呼梦就是莺啼残月吗?梦字怎样理解?谢谢高人回答

意思是: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黃莺啼残月声惊唤起。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無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遺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墜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惢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時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此句意思是: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残月声惊唤起。

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原文节选: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隨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残月声惊唤起

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無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

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複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王国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人间词话》)

朱弁: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曲洧旧闻》)

魏庆之:章质夫咏杨婲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诗人玉屑》)

这句話整句是: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是写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残月声惊唤起

该诗句出自宋玳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词原文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白话文释义: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風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遺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離人晶莹的眼泪啊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婲”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婲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婲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於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嘚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朂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墜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園、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翻译: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残月声惊唤起

“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輕灵飞动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莺啼残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