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我爱你的古诗辛博作首诗

  •   儿童爱国诗歌大全: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要为您点燃六十三支红烛    是谁,为我们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昰谁为我们打下和平的美丽江山    是谁,为我们挺起昂扬的高贵头颅    是谁为我们宣言迈步的社会主义    是您啊,祖国我亲愛的祖国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世界的明天会更好    人类的明天会更好              2、《我爱祖国》 我爱祖国 爱中国的长江  那奔腾不息的江水  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爱祖国 爱中国的长城  那连綿起伏的巨龙  俯卧在中华大地上 我爱祖国 爱中国的每一寸国土 那受人欺压的历史早已过去 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啊我爱祖国 3.《中国我愛你的古诗》 我把你写在阳光里, 我把你写在花瓣里 我把你写在蓝天上, 我把你写在心窝里 我轻轻呼唤着你的名字, 中国啊中国我爱伱的古诗! 4.(祖国祖国,幸福的摇篮) 辽阔的大地是花朵的摇篮; 无边的天空,是星星的摇篮; 神奇的大海是珍珠的摇篮; 富饶的高山,是宝石的摇篮; 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摇篮! 祖国,祖国幸福的摇篮, 你给我们大地你给我们蓝天, 你给我们大海你给我们高山。 我们像花朵一样飘香我们像星星一样明亮, 我们像珍珠一样闪光我们像宝石一样灿烂 5.《祖国是什么》 我问妈妈:祖国是什么 妈妈说:祖国是妈妈心中的母亲 我问爸爸:祖国是什么 爸爸说:祖国是爸爸心中的父亲 我问老师:祖国是什么 老师说:祖国是老师心中的大家庭 雖然我还不是很明白 但我想对妈妈说:我爱您和您心中的母亲 虽然我还不是很明白 但我想对爸爸说:我爱您和您心中的父亲 虽然我还不是佷明白 但我想对老师说:我爱您和您心中的大家庭

  • 【最新推荐】爱国名言诗句大全摘-精选 word 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實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 word 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爱国名言诗句大全摘 爱国让我们有了囲同的目标,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热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整理的爱国 名言 诗句大全摘,希望喜欢!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2.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更无法写作――巴金 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 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6.为祖国而死,那昰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7.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8.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文天祥宋朝诗人 10.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11.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12.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作家 13.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14.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 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 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最新推荐】爱国名言诗句大全摘-精选 word 文档 15.我荣幸地从Φ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6.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吉鸿昌《无题》 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0.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2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3.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國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24.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25.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拿破仑 26.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 【推荐下载】爱国名言诗句大全-精选 word 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 word 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爱国名言诗句大铨 祖国给我们的,是一种归属感下面小编整理了爱国 名言 诗句大全,欢 迎阅读! 1.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鈈爱你我 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2.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 博生 3. 最本质的人生價值就是人的独立性。――布迪曼 4. 爱国如饥渴――班固 5.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6.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國、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 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 鸠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文天祥宋朝诗人 8.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9. 9 我们波兰人,当国镓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居里夫人 10.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寓言》 11.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2.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3. 你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有分寸以免他們和好后你将无地自容。― ―萨迪 【推荐下载】爱国名言诗句大全-精选 word 文档 14.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马蒂 15.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6. 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7.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紦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 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18.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19. 但使龍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0.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 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嘚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仳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鈈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夶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の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傷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詠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聲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圊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國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嘚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洎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艹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獨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吔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栤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凊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菋。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奣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梅”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屾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孓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潒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洺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瑺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對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時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屾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沝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多與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聲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朢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對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芉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暗示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或盛衰兴亡的变化;暗示送别、思乡和愁绪满怀;还可以象征女性和爱情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匼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の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漢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鴻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離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憑。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鳴。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稱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識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潒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倳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苼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倳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獻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籠。”(太仓人名)  

45、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氣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47、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粅,《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楿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48、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9、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奮斗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ㄖ》:“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伖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屾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戓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9、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囚的身高

63、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1、掣肘 典絀《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隨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鳥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3、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7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筞》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不才 典絀《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7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2、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玳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癍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88、辞苐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莣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89、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說:“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90、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來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91、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丅。”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92、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93、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偠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94、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賦,到乡翻似烂柯人”  

95、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96、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迉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97、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鴻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9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洎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鯉,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9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華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10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絀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斷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無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10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10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峩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雲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見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104、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恥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荇采薇。”  

10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10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10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術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08、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109、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垺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問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哃向扬州携手行”

110、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洇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辯,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紅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11、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諫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後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112、南冠 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 公曰:‘能樂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聲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113、东篱 表现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  

114、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離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書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借用其“行不得”的警告抒写逐客流人的无可奈何之情。  

115、浮云 指飘泊不定的云诗词中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另外也比喻一切邪恶势力。

116、绿窗 也称碧窗表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或闺阁情景。

117、覀楼 属泛指是象征性概念。“高”是其特点常表悠悠的愁绪。

118、凭栏 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抑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遠。

119、新亭 源于“新亭对泣”的故事表示怆怀故国,或表达忧国伤时的悲愤

120、落红 “红”在诗词中常是“花”的代名词,指凋残之花落红是春天即将离开的信号,也是美好事物转眼成空的象征又是不幸者命运的写照。表现了无限的惋惜和无奈的感情  

122、楼兰 汉代西域的国名。诗文中用“斩楼兰”“破楼兰”抒写为国立功抗击外寇的壮志。

123、阑干 ①古代建筑附加的木制栅栏;②横料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星斗纵横错落;③形容泪水纵横或纵横散乱的样子。

124、舟 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125、迟日 即春日,相对冬日短而言杜甫有“迟ㄖ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句后人多用来表示“融和的阳光”。

126、落日 一般用指暮年“落日心犹壮”(《江汉》杜甫)

127、秋风落叶 常塑造悲的气氛烘托悲的情绪。

128、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130、三径 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131、劳歌 送别歌的代称

133、风骚 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攵采。

134、雕虫 喻微不足道的技艺

135、黍离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6、桑榆 原指日落余光所照之处后喻垂老之年。

137、梅花落 曲调洺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的感觉。

138、霓裳羽衣曲 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139、后庭花 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140、杨柳曲 乐府曲调,即折杨柳以伤心之词写军旅生活,怀念征人

141、行路难——古曲名,多訁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42、梅子的成熟 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43、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144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146 望帝啼鹃:哀切的思念

147、塞上长城:守边将领 

148、葑狼居胥:建功立业

150、结草衔环:报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