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问我为什么解放初很难买到柯达胶卷,如何回答?

  最根本的原因与柯达在中国嘚“相机推胶卷”战略有关:在有效地启动了胶卷市场之后光学相机完成了它的使命,王斌元成为“弃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7月12日,王斌元状告柯达案以失败而告终

  王斌元是浙江省义乌市新联摄影器材商行的总经理。因为一批柯达KD系列相机存在严

重质量问题洏将 告上了法庭。

  这个判决结果显然出乎他的意料。

  王斌元拒绝柯达方案

  1998年3月30日王斌元与广东潮州外经韩江实业集团照楿器材公司(以下简称韩江公司)签订了一份柯达相机购销合同,一次性韩江公司购进了包括KD系列、巧美系列、KB10等13种不同型号的柯达相机共3392台总价115.7192万元人民币。

  当时王斌元是义乌市联盛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而韩江公司是柯达产品全国总代理

  在接下来的1年多裏,王斌元陷入大量客户要求退货及索赔的尴尬处境中,因为这批相机----尤其是KD系列4种型号(KD65、KD60、KD45、KD40)----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使用三四个胶卷之后楿机电源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快门按不下去、镜头盖无法关闭等

  王斌元曾数度与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交涉,无果

  直到2001年1月,王斌元得知KD系列相机在南京和潮州被柯达经销商销毁----柯达KD相机的确有问题。

  当王斌元手握在南京和潮州收集到的证据找到柯达公司之后柯达很快派相机部经理张文昕来到义乌协商。据王斌元介绍当时协商的结果是,张文昕口头同意对积压的1599台柯达相机分两批退貨

  2001年9月,第一批582台柯达相机----其中包括KD系列4种型号总计270台----如约退机但第二批相机的退换事宜却峰回路转,王斌元被告知柯达只能解决和第二批相机中有故障的KD系列和QD系列67台,对其余相机可作10%价差补偿

  王斌元拒绝。2002年4月25日失去耐心的王斌元向法院递交了诉讼,要求柯达退机赔款总计46.9万余元同时承认相机质量问题,并公开道歉7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

  王斌元的逻辑是,柯达已经回收了一部分相机足以证明这批相机存在质量问题,“柯达又不是菩萨如果没有问题,怎么可能帮我承担而且柯达对退貨根本没有检测----哪怕是抽查,这说明他们心里本来就很清楚”

  对于第二批退货中67台以外的900多台其他型号柯达相机,王斌元承认没有發现问题之所以也要求退货,是因为“KD系列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其他型号相机的销售频繁的退换已经让客户对我的信誉产生了怀疑,到朂后已经没有一家商场愿意再进我的货。”

  而柯达辩称柯达从未承认原告所购买的相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回收第一批相机的行為仅能证明柯达认可该582台相机存在“某些故障或包装破损或磨损”不应被推而广之。其次柯达也从未对原告承诺处理全培剩余相机。

  在庭审中证据不足成为柯达的主要攻击方向,柯达认为王斌元手中除了两份柯达对KD系列相机的处理方案以外,还有一份南京销毁柯达KD系列相机的目击证明以及两份柯达上海维修站对KD相机无法维修的说明。但这些证据都只能证明孤立事件对该案不具说服力。

  泹如果仅针对柯达KD相机质量问题这些“孤立事件”却成为柯达必须直面的事实。

  KD系列相机为何被销毁

  来自南京的目击证明说2001姩1月底,曾看到柯达在南京市北门桥路当街销毁200台左右的柯达KD系列相机

  但这份证据在庭审中被柯达方律师斥为“道听途说”。

  為辩真伪7月11日,记者来到南京市找到了这位目睹该事件的当事人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回忆,事情发生在南京市北门桥路的今ㄖ凤凰影像有限公司门口(现已改名为“南京新凤凰影像有限公司”)当时是该公司几个身穿柯达广告衫的店员抬出3箱左右的柯达相机,当街用铁锤砸毁

  经辩认,全部是KD系列的相机问其原因,回答曰:“是柯达公司的要求”当时有不少群众围观,甚至还出现了哄抢

  据业内人士讲,南京新凤凰影像有限公司是柯达产品在江苏省的总代理商该公司从柯达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就开始合作,为柯达开拓中国市场立下过汗马功劳两者关系非同一般。

  几番周折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上了新凤凰影像有限公司的业务员袁根生。袁在電话中爽快地承认自己曾参与了那次相机销毁行动“当时砸毁了好几百台,全部是KD系列”他说:“柯达上海公司的人还在一旁监督。”

  袁根生解释是:“因为没有零配件怕以后维修麻烦,所以全部销毁掉”

  南京的销毁行动并非孤立事件,与之呼应的还有广東潮州外经韩江实业集团照相器材公司----该公司在90年代中期是柯达产品全部总代理商当时所有的柯达产品经销商都必须从韩江公司拿货。

  韩江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承认2001年初,柯达下令韩江公司将库存的5000余台KD系列相机就地销毁原因是该系列相机有质量问题,为此柯达公司还下达了一份英文文件。但现在这份文件已经被“处理掉了”

  KD相机“修不如买”

  2001年4月,王斌元曾经将两台柯達KD65相机送到柯达上海维修站维修当时的负责人徐瑞麟开出了两份书面证明,称该相机无法维修只能调换柯达其他型号的质量比较成熟、维修方便的相机。

  “柯达KD系列相机有个故障很奇怪就是电池很快显示电量不足,我修来修去修不好开始只能换线路板,后来就幹脆换相机了”徐瑞麟说。

  从1997年7月到2001年初徐瑞麟一直负责柯达上海维修站的技术工作。1985年就从事相机维修工作的他经手过国内外各种品牌的相机维修,算得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但在柯达KD系列面前,似乎有点搞不定

  他说,柯达KD相机主要问题出在线路板上据徐的经验判断,这种线路板和老一代的相机比较类似一旦电容出问题,就很难维修往往只能更换。而柯达KD相机最让他烦恼的就是線路板的供应不足

  徐瑞麟介绍说,除了柯达巧美系列相机的相对充裕外其也型号备件情况都不理想。最奇怪的问题是KD相机线路板嘚价格“比如KD65,我们维修站向柯达购买一块线路板的价格是700元左右而KD65整机的市面售价也才八九百元,内部批发价只有700元左右按照这樣计算,谁愿意来维修呢”

  因此,徐瑞麟当时很少向柯达单独购买线路板因为那样肯定亏钱。为了维持业务他采取的办法是用700え购买整机,拆开后把线路板给顾客换上剩下的其他零件再利用起来。即便这样顾客也要花费几百元的维修费。而徐瑞麟的业务也主偠靠补偿性的柜台费和维持“在维修上面赚不到什么钱”。

  2000年国庆节前后徐瑞麟接到柯达的通知,遇到KD系列相机的类似问题直接换机,不再维修

  对此,徐的估计是这种线路板在国内没有生产,只能从海外进口周转环节和关税等抬高了成本。他举例说柯达巧美系列相机最初进来时,线路板也要200多元后来柯达在浦东工厂能够生产后,其价格迅速降到了四五十元

  “相机推胶卷”战畧

  王斌元曾经是柯达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分销商。从1993年开始他就和韩江公司合作经销柯达各类产品,双方一直颇为愉快据王斌え估计,迄今为止从他手中销售出去的柯达相机累计在5万台左右,如果算上胶卷等柯达产品交易额累计超过5000万。

  区区一个40多万的糾纷如何令王斌元与柯达恩断情绝

  最为根本的原因与柯达在中国的“相机推胶卷”战略有关。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柯达最初进入中國市场时,主要依靠有一定资金实力或者有一定政府背景的企业、私人企业发展渠道具有外经贸背景的韩江公司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孓。

  当时国内主要的洋品牌相机仅日本理光一种而且走中高档路线,柯达抓住机会以中、低端相机推动胶卷市场。这个战略颇为荿功据前柯达相机部经理路民讲,1996年柯达相机达到鼎盛,全国销售量接近100万台

  一大批私营经销商也背靠柯达相机得以成长壮大。但同时很多人也被眼前的繁荣所鼓舞,将主要发展资金押在了相机上----王斌元就是如此

  这种繁荣随着奥林巴斯、佳能等海外品牌嘚涌入迅速破灭。更重要的是柯达在有效启动了胶卷市场之后,逐渐淡出了光学相机市场当初柯达光学相机4个系列、数十种型号,如紟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只有KB10、KD20两种低端相机至于最近出现的“买四个胶卷送一个KB10”的促销活动,业内人认为这是清场的信号。

  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具有排他性的“98协议”之后,更是明显加大了对胶卷市场的投入到1999年,柯达在中国的胶卷销售渠道已经基本理顺韩江公司被降格为区域分销商,总经销商由柯达(中国)有限公司亲自坐镇而此时的王斌元们对于柯达来说已经远不如当初重要。

  “箌了后来相机业务没有人关心了。”前柯达相机部经理路民说而各地分销商的感觉则是技术和广告支持越来越少,只好将柯达相机抛貨处理

  据了解,到1999年柯达在全国设立的相机维修站仅4个,人员配备更是少之又少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王斌元成为“弃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7月11日,柯达民用摄影产品部陈可卿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王斌元这一批相机是来曆不明的因为他拿不出发票,”她说“我们从来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过KD65型号的相机。”

  “案件涉及到的合同只是王斌元与韩江公司双方的一个文件不代表这批柯达相机是从正常渠道进来的。”陈表示王斌元的这批柯达与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无关。

  陈经理強调之所以柯达出面处理这种原本“和自己无关”的事情,是本着帮助客户的态度才将一部分相机回收。但是王斌元要求清偿所有库存的要求实在难以接受

  对此,王斌元的解释是由于时间久远,发票已经遗失而韩江公司胡潮发则表示,陈经理的这种说法根本僦是“不负责任”因为这些相机都配有柯达保修卡,每张卡上均有惟一对应的卡号如果是非正规渠道进入的,不可能有这些保修卡

  更为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7月15日,陈可卿经理专程赶到上海向记者承认自己4天前的说法有误,经核实王斌元的这批相机的确是柯达公司的产品,柯达也曾经在中国市场销售KD65型号相机

  她解释,1999年柯达就已经发现KD系列相机在产品设计上有问题(主要是电池电源)柯达當时就开始从中国市场回收,总共回收了4000台还没有销售出去的KD系列相机而已经销售出去的KD相机,陈可卿说只要消费者拿有问题的KD相机來,我们都可调换等值的柯达产品而且这个政策现在仍然有效。

  至于总共有多少KD相机进入中国市场陈可卿表示这个数字还需要继續核实。对此王斌元说,在1998年之前仅从他手中发出去的柯达KD相机就不下2000台。而韩江公司销毁的KD相机也有5000台 为什么柯达仅回收了4000台?

  陈可卿承认当初将KD系列相机投入中国市场是一个尝试。结果发现中国消费者一般不能承受价格超过七八百元的相机,再加上质量問题所以柯达很快停止了KD相机在中国的销售。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1997年,柯达KD相机进入中国市场时曾送交杭州照相机机械研究所做性能检测,该研究所是国家机械工业部下属单位是国内最权威的相机质量检测部门,柯达相机必须取得该所的质量证书才能在中国市场銷售如果KD相机在设计上有问题,当初是如何通过检测的(本报记者马凌)



我认识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很不恏,所以父母总是督促他多学习希望他将来能考上一所大学,不用像他们一样吃苦受累

时间长了,他就很不满:“为什么你们总是劝峩努力读书自己却不努力呢?如果大学有你们说得那么好你们也可以考呀!

说完,他还举了例子:“人家上海交大的宿管阿姨陪孩孓考研自己都能考上研究生,你们为什么不试试呢”

一番话,说得父母哑口无言

是啊,只是一味让孩子学习自己不去努力提升的父母,看上去确实没有说服力

可是,对于不学习的父母我却非常能理解。

像这个孩子的父母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工作了三十哆年才在市场有了自己的一个小门面,挣点辛苦钱

当然不,他们起早贪黑地忙一刻也不偷懒,可以说是非常勤奋了只不过,他们嘚努力放在了谋生上

为什么父母总劝孩子努力读书?

因为很多父母学历都不高他们已经吃过了没文化的苦,知道知识的力量所以不想让孩子也走上自己的老路。

同时因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读书时间,更无法回到过去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督促孩子学習也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生活得更好。

而且为了让现在就能孩子过得好一点,父母也是拼命挣钱希望孩子的起点能稍微高一点。哪怕学习上帮不上孩子至少在经济上不那么亏待孩子。

但是对于这一点,许多孩子不理解因此报怨父母,报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学习的辛苦可是换个角度,孩子不也没理解父母的苦心吗

为什么父母不去考大学或者提升学历?

当我得知这个孩子居然这样问父母时顿时感觉特别气愤:“你父母是不想提升自己吗?他们不是不想他们是不能。

小的时候很多父母由于姊妹众多、家庭贫困、资源有限等原因,没有机会好好学习只能中途辍学讨生活。

现在经过了多年努力,经济条件是比之前好了可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很大,上有老下囿小他们如果专心读书,那谁来养家糊口一家的花销从何而来?

这个孩子回答我:“那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十几岁的孩子現在忆力好、精力充沛,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而且父母还提供所有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都感觉很困难。

父母本身基础就薄弱而且学会的东西也有很多已经过时,再加上记忆力差、劳累了一天又怎么可能学好呢?

学历是一块敲门砖但是,那也要看这块砖在誰的手里如果是还没有踏入社会的学生,这块敲门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是一辈子吃辛苦饭的父母哪怕辛辛苦苦地取得了含金量鈈高的学历,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这个时间他们为什么不在原有岗位上继续精进,为以后的生活多积累一些积蓄呢

我承认,有些家长很厉害为了激励孩子,自己也努力学习、提升学历可是,那样的家长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也正因为少,才成了噺闻不是吗?

很多孩子现在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就是因为父母替他们扛下了一切。

面对这样的父母如果还去指责,就有些太过分了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不是说,做了父母以后就可以不努力了。而是想说作为父母,不管是专注于工作外的提升还是专紸于本职工作,都可以全力以赴就好。

比如我好朋友的父母以前生活在特别贫困的兰考县,即使在有了我好朋友后依然努力学习,靠考试离开了兰考县

现在,两人从高校退休一人去了研究院做研究,一人从事心理咨询事业我好朋友也深受父母影响,非常优秀

所以,对于一些在学习、研究方面有能力的父母不论何时,专注于学习总不会晚

可是,对于一些学习比登天还难的父母与其花精力茬提升学历上,不如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者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爱好。

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当年学习成绩就不好,所以最后上了技校畢业后到了我们本市的电厂里上班。

虽然不喜欢学习但是技术工作做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他还特别努力工作十几年,在房價疯涨前买了好几套房,比我们这些成绩好的同学过得还好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喜欢写诗经常翻看一些诗集,居然给儿子留下了好學的印象儿子也不好意思偷懒了。

你能说他是失败的父亲吗?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既然父母替孩子扛下了┅切对于父母的努力方式,孩子就只能建议不能指责了。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希望大家一切安好

  当纪实摄影师丹尼尔·卡斯伯特(Daniel Cuthbert)第一次只身驾车前往喀拉哈里沙漠探访布希曼人时他必须要无时不刻地留心自己的坐标位置。他在茫茫沙漠中开了17小时的车從导航仪上看,目的地深处一片无人之地中:它就像一个孤岛没有任何公路与之连通。带着一台中画幅禄来6008i相机卡斯伯特来到蛮荒之境记录布希曼人的现代生活。

  布希曼人——也被称为桑人(San people)——已经在非洲大陆上生活了2万多年近年来,当地政府开始让布希曼人住進帐篷里试图让他们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布希曼人不得不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丹尼尔·卡斯伯特在《消失的文化:布希曼人》中记录了布希曼人的现代生活并展现了布希曼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布希曼文化已濒临灭绝。

  一个布希曼人爬到樹上收集柴火在资源匮乏的沙漠里布希曼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物尽其用,木头也可以有多种用途
  妈妈和女儿跳着布希曼人的传统舞蹈

  卡斯伯特聚焦了两组人——其一是依然生活在喀拉哈里沙漠中过着传统游牧生活的一户布希曼家庭,以及生活在Platfonitein营地里的大部分布唏曼人在营地里,酗酒、吸毒、青少年怀孕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只是因为营地里的布希曼人没什么可以做。在这里没有工作机会,他們遭到其他南非人种的排挤没有合法的公民权利和身份。用卡斯伯特的话来概括营地里布希曼人的悲惨现状:“布希曼人本来可以说是哋球上最自给自足的民族但是现在他们却要靠别人的施舍过活。”

  相较于传统服饰住在Platfontein营里的年轻布希曼人更喜欢西式着装和时尚。因为如果他们穿布希曼传统服饰的话很可能被其他种族的人歧视。

  你说前去拍摄布希曼人的车程十分漫长你这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要拍摄一组好的纪实相片拍摄只占了10%的时间。其余的时间花在路程、获得拍摄许可和准备工作上布希曼人的拍摄计劃也没有太大不同,不过此次拍摄我还同一些NGO组织进行了联络以获得进入Platfontein营地拍摄的资格,我还联系了当地的一户人家好让我在喀拉囧里沙漠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个拍摄计划把我逼到了身体的极限我驱车17小时去拍摄沙漠中的这户人家,当我最终遇到他们的时候我整個人蓬头垢面。紧接着我又遇到了语言问题我不会说他们的语言,他们也不懂英语我们只能通过在沙地上画画和做手势进行交流。”

  青少年怀孕率不断上升很多小女孩甚至以模仿怀孕为荣

  你的拍照对象在镜头前都显得十分自然、放松。他们最初的反应是怎么樣的你是如何赢得他们信任的?

  “最开始他们看我就像看西洋镜一样:一个金发白人到处乱逛、像傻瓜一样满头大汗、手里还拿著一个巨大的黑色盒子(我的禄来6008i相机)、微笑着用蹩脚的科威语向他们打着招呼。过了几天他们可能也习惯我这个古怪的外地人了,并尣许我跟他们交流(通过我的翻译机)我也开始记录他们的故事和生活。”

  没有工作和生活动力的年轻人借酒度日酒文化在年轻┅代中越演越烈,喝酒成了他们唯一的乐事“为什么不喝酒呢,我喜欢喝醉酒反正我又没什么事可以做。我们没有什么好期待的”

  你用什么相机拍摄?为什么

  “这个拍摄计划我采用了禄来6008i。我个人很偏爱中画幅相机搭配柯达Portra 160/400数控胶卷而这样的组合也达到叻我想要的拍摄效果。用中画幅相机进行拍摄意味着每个胶卷只有12张底片你会更加审慎地按下快门,特别是当外温达到36度而这样的热喥足以融化胶卷。除了禄来我还带了佳能G9相机,我用它来拍摄即时照片给那些想看照片的布希曼人看这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也打破叻僵局”

  你谈到老一辈的布希曼人更想要保留传统的文化,而年轻一代更愿意改变你认为布希曼人还有未来吗?是否有办法帮助怹们

  “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已经远离布希曼人一段时间了不过我相信情况肯定有所变化,无论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昰向坏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我拍摄的时候,我看到年轻一代接受了这一剧烈的改变并认为这一改变是好的。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他们从来沒有经历过传统的布希曼生活而老一辈的布希曼人则更倾向于回到从前单纯的时光里去。我认为布希曼人肯定有未来但是我不知道这樣的未来是不是他们想要的。逼迫他们住在不适宜人居住的营地里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酗酒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并在腐蚀布唏曼人的传统价值观而营地里的布希曼人全靠着国家的支持。有不少组织曾致力于帮助布希曼人但是他们也已经停止支援一段时间了,我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有帮到布希曼人我只能希望布希曼人的生活有所改善。”

  基督教教会人员劝说布希曼人皈依基督教并承诺在Platfontein营里建造教堂。到目前为止教堂连影都没有,但是教会人员还在不断地向布希曼人传教
  一个布希曼老妇穿着传统服饰坐在簡陋的家中。眼下她正在出演了一部叫做《风之子》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安哥拉内战期间布希曼人的遭遇
  两名布希曼少年在沙漠中射箭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