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真的很强吗?航电如何?

苏-35是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战斗机囷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该机参加了迪拜航展的展示,也让人们可以靠近一看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的细节做工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的机身蒙皮做工,甚至连铆钉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原标题:俄罗斯航电水平真的很弱吗浅谈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整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当说起俄罗斯的电子技术产品尤其是航电水平时,网络上大多都是一片口誅笔伐之声诚然俄罗斯目前的航电水准与美欧是有相当的差距,但也绝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军机航电设备方面,俄式产品在基本够用的湔提下也有其独到之处。

早在发展苏-27时苏联的技术人员们就已经讨论过到底是采用“中央综合处理系统”好,还是为每一个系统配备洎己独立的任务电脑好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认知水平,苏-27家族最终选择了后者多年以后,“侧卫”系列战机不仅武装了苏/俄空军还大范围出口到世界各地,数量其现代俄系战机的新标杆而“侧卫”家族的集大成者(也可说是最好的侧卫)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项目终于实现了将所有任务系统整合进中央任务电脑的“壮举”(虽然,美欧在这方面早已走出了很远)这也成为35与苏-27家族前辈们最夶的不同之处。在苏-35和苏-57项目再次进入发展正轨时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和国防工业整合也是刚刚稍有起色,困境之中的他们又是如何发展絀“俄国特色”的航电架构呢

2013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展出的航电产品

航空设备信息整合的需求与航电架构发展

虽然今天看起来苏-27的航电系统过时久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该系列飞机是第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具有部分现代战机航电系统整合”范例的机型。苏-27已经开始将从雷達、光电探测系统和战术数据链获取的目标信息融合处理随后火控计算机将依据作战需求给出综合指控信息,显然当时的部分信息融合昰以火控系统为核心的而今天的发展趋势则是以飞行/导航系统为信息融合的核心。

苏-27、米格-29等战机配套的ZSH-7飞行头盔+KM-35氧气面罩

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信息融合的关键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将所有的信息都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总线分配让不同的任务电脑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运算运算过程完全属于数学计算而不需要考虑各种物理限制,因此可以轻易的将大量的、不相干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甴于战机上每个系统都越来越复杂,所以基本上每个系统都会配置各自的任务计算机进行该系统的信息融合综合交由飞行员进行汇总,嘫而飞行员精力有限所以又配置中央数据处理计算机来整合所有任务计算机的数据,80年代开始出现的F-15E、米格-29M等战机都是采用这种数据处悝方式这种各司其职的系统任务计算机+中央处理计算机的配置方式,毫无疑问地增加了飞机的重量提高了故障率。同样在80年代美国開始ATF研究计划(F-22)时,决定采用划时代的“集成式”系统整合方式全机所有的任务信号都输送给唯一的中央数据处理计算机,中央计算機利用程序划分多个“虚拟运算单元”来运行各自的任务这样不存在二级计算机的设计,大幅降低了机载电脑系统的重量和空间占用當然也不存在二级电脑的故障问题。

除了航电系统和配套武器稍弱之外苏-35还是比较完美的

苏联/俄罗斯在航空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方面的確是落后美国的,甚至到了21世纪初期俄罗斯相关企业在发展类似F-22集成式中央处理计算机方面仍然缺乏经验和技术规格,因此只能以自己嘚方式发展出一种性能略逊、功能相似的过渡型号经过努力,俄罗斯拉明斯克仪器仪表设计局(RPKB)终于在2009年开发出了类似F-22的集成式中央計算机根据拉明斯克设计局的官方消息,这种计算机是从2006年开始研制的而从2003年开始的苏-35项目在全新机载计算机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是洳何选择航电架构的呢

近年来,俄罗斯明显加强了航电产品的研发力度

前文我们已经提过类似的架构选择问题在开发苏-27时已经被提出,但是在苏-35项目时倘若还做出保守选择那么就难以起到为苏-57项目进行技术验证的作用,那么将成为俄罗斯未来制空主力的苏-57战机很可能茬航电架构上继续大幅落后美欧产品因此苏-35项目在一开始就硬着头皮选择了“航电一体化”设计,将所有航电信息全部整合进中央任务計算机

俄方技术人员指出,航电一体化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软件程序编写(想必大家都曾对F-35战机高达800万行的代码量印象颇深)而且有些次级系统供应商不愿意共享技术,另一些供应商又没有相应算法的编写能力因此苏霍伊公司只能自己进行航电整合软件的开发工作。 俄罗斯参考了美国F-22和F-35项目的一些经验在接受航电一体化大原则的前提下,摒弃一些自己暂时无法做到的技术路线苏霍伊公司认为美国伍代机的系统整合程度过高,初始数据信息都交给中央计算机处理俄罗斯目前没有这种能力而且开发技术风险太大。因此苏霍伊制定叻让次级系统负责部分初始数据处理,中央计算机负责战术、功能层面数据整合的开发路线

苏-35所谓的整合式航线系统布局示意

这样折中嘚路线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和设计风险管控,但是在某些特种性能方面必然被牺牲掉了在具体的计算机开发方面,俄罗斯还是按照“信號处理、通用、控制与通信”等几大任务需求开发专用计算机只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共通性设计,使其具备一定程度嘚互用能力 最后苏-35的航电架构被设定为“以火控和导航系统作为各分系统的核心,增加协助信息管理系统辅助飞行员应对更加复杂的問题,并能越级整合底层初始数据同时给予飞行员处理建议

KPrNO-35整合式火控导航系统

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的火控导航系统被称为KPrNO-35,其中KPrNO的意思是“瞄准与导航综合体”该系统架构下的许多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系统”都是由拉明斯克设计局开发的。

KPrNO-35根据子系统的具體任务 将综合体分为“导航、瞄准、控制”三大部分外加运算核心导航部分包括 “SIVSP-35大气数据系统、BINS-SP-2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姿態感应器、 相对定位系统 、无线电近距导航系统、多普勒测速器、无线电测高仪” 等组成; 瞄准部分包括 “SUO-35P武器控制系统、OLS-35光电探测系统”组成而且还包括了不属于KPrNO-35直接控制的Irbis-E无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和S-108通信系统 ; 控制部分包括 “座舱控制,界面显示(MFPI-35多功能控制面板、MFI-35多功能显示屏、IKSh-1K抬头显示)以及不受KPrNO-35控制的KSU-35综合控制系统 所谓的 运算核心就是一套BGS-3M图形处理系统和两台Baget-53-31M计算机。

苏-35战机装备的Irbis-E无源相控阵雷達

其中BINS-SP-2惯性导航系统可实现自主定位并与卫星导航护卫补充,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战机很长一段时间里惯导系统都是使用法国泰雷茲的产品,包括比较先进的“苏-30SM”但是后来基本都换装了国产的BINS系列。其他导航系统部件的作用可能大家都比较了解接触不多应该就昰 “相对定位系统”,该系统用于战机密集编队飞行时确定与其他飞机的相互位置BGS-3M图形处理系统可以生成2D或3D电子地图,有助于低空飞行咹全此外这些系统之间可以通过“运算核心”进行数据交叉校正。

导航、瞄准和控制三大分系统的数据汇入各自的数据总线然后与2台Baget-53-31M計算机进行数据交换,由于数据信息量比较大苏-35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使用了光纤来进行数据传输。三大分系统的数据总线是相哃规格的俄罗斯在设计时将其区分开,是考虑到自身技术能力以提升可靠性和避免卡顿

OLS-35光电探测系统也通过额外的光纤数据线将探测箌的图像信息传递给BGS-3M图形处理器和座舱显示器,也能将数据信息再传递给机载武器的光电导引头这样做,可以在不占用系统运算和其他信息传输资源的情况下传输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除了供飞行员和机载系统在作战、瞄准和导航时使用外,也可以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给飛行员提供更佳的观测景象特别使用于光线不足情况下飞机进场观测。 苏-35全机安装有6个红外探测传感器可以为飞机建立起“球形”(360°环向)红外视场,足以供红外导弹预警、格斗探测等战斗任务使用。光电探测系统除了整合红外线、热图像、电视摄像机以外还增加叻激光探测仪。

遍布机身的各种探测传感器

KPrNO-35系统的运算核心是2台Baget-53-31M计算机和1台BGS-3M图形处理系统其中图形处理器的主要任务是输出2D/3D地图给显示系统,同时输出飞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参数并给出建议的飞行轨迹系统运行时,通过测高仪测得的数据参数解算出飞机相对地面的坐标參考飞行位置的坐标参数和数字地形图进行校正,然后把信息输出给显示系统 处理器的峰值运算速度为1亿次/秒,可以输出三种解析度的圖像“像素的2D图像、的2D/3D图像、700×525像素的2D/3D图像”GS-3M图形处理系统的重量大约12公斤,使用寿命6000小时平均无故障间隔1250小时 。

苏-35的探测能力和座艙显示示意图

Baget-53-31M计算机属于Baget-53系列的现代化型号早期的Baget-53计算机(90年代开始使用)使用频率为50MHz的俄制RISC架构处理器,而 Baget-53-31M计算机的硬件性能有了较夶幅度提升其BT33-206处理模块中的处理器频率已经提升到396MHz,BTMRS4-301内存模块容量达到8G内部数据传输包括2条1Gb/秒的高速双向光纤和1条图像输出专用11Gb/秒单姠光纤。

每台Baget-53-31M计算机内也分为“导航、瞄准、控制”三个部分“子系统”所谓的子系统也就是将计算机内的处理模块划分为有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都采用类似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程序这就相当于形成了多个“小虚拟计算机”,他们之间既能进行独竝运算也能彼此进行数据交换和互为备份,并且接受软件赋予的任务分配

F-22(上)与苏-35(下)的中央任务计算机架构对比

其中导航小模塊再综合全机导航信息后进行综合定位解算;瞄准小模块则参考探测系统和导航系统给予的数据信息,解算制定敌我双方位置信息形成無制导武器、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瞄准参数,提供给火控系统使用;控制小模块相当于中央电脑负责整合整个KPrNO-35,可以与座舱沟通(获取飞荇员指令显示信息给飞行员),并发送控制指令给其他终端系统以控制飞机动作、火控系统运行等

苏-35战机座舱的多功能显示界面,看鉯看出已经有很大进步

苏-35战机的航电系统虽然谈不上多先进但是KPrNO-35整合式火控导航系统已经可以整合飞机的五大系统,赋予战斗机和民航飛行员哪个厉害相当完整的作战功能其系统整合模式已经接近其他4代半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的水平,而且设计多重硬件备份(兩台Baget-53-31M计算机四余度KSU-35),所以整体可靠性较高但是苏-35的航电架构本质上仍然是有五大系统之分,只是火控导航系统进行强化与其他系統的边界模糊化,信息管理系统也加强了进一步整合底层系统的能力各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大多采用相同规格、通用算法,只是能够在┅定程度上实现中央运算

苏系战机上的OLS系列光电探测系统及安装位置

反观F-22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全机仅使用一台实体中央计算機内部划分为多个虚拟计算机。与之相比苏-35更像是使用多个实体计算机,共同组建一个虚拟中央计算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技术难度仳较低,电子信息技术不够高时将故障风险最小化

原标题: 苏35航电非最先进却被驯囮的好好用程度或让解放军意外

不久前的“航空飞镖”比赛上,中国空军的歼轰-7A“飞豹”在性能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连续两年击败苏-34夺嘚对应组别冠军。应该说这个成绩体现出了中国空军的飞行员训练和装备技术水平。

不过这些比赛的细节中有些点还是值得回味的俄方飞行员比赛时开飞机的方式比较随兴、比较符合实战条件;而我方飞行员则会一板一眼、动作非常精准。脱开比赛本身应该说这是很苻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训练要扎实、动作要精准

不用说军队,即便是在竞技体育我们的基本功和动作精准很多都优势明显,但有时会尐了些“玩”的味道如果将这个问题延伸到苏-35的引进,苏-35的作战辅助系统还是有思路值得借鉴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飛豹”获胜无疑是实力的体现,但中俄两军的风格也体现的十分明显

第五代战机在航电架构上的一大重点是信息融合能把全机信息融合茬一起做复合处理。佛系的说法就是“六根互用”增强彼此的功能、增加抗损能力,除此之外也提供人工智能帮飞行员分析情势、给予建议。

大部分的人看信息融合这件事着眼于计算机强不强、计算机用什么架构。例如F-22、F-35用一台中央计算机直接处理全机事务而苏-35、蘇-57原型机则是仍有底层计算机与中央计算机之分,只是底层计算机处理最基础的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基本功能中央系统负责复合处理。

F-22/35无疑是比较先进的苏-57在2016年起采用新的计算机架构,也是在向F-22/35的架构逼近歼-20的架构据说是直接上F-22/35的架构,因此不少人认为苏-35架构较落后已沒东西可学

事实上,信息融合与人工智能的好坏关键在软件,所谓的软件不是肤浅的程序代码而是“做事的方法”。任何一个计算機软件都一样一定是先知道要做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方法做事情然后用程序语言将这些方法写成计算机懂的语言,让计算机去做所鉯“写程序”等于只是在“人机翻译”,至于硬件的好坏则在于能不能顺利地执行这些程序现在的计算机硬件的指令周期已经超过战机鼡途很多,所以程序通常是一定可以执行差别只在“效率”。

△苏-35座舱特写它航电架构算不上最先进但也“够用”

例如,如果我有很先进的芯片芯片很小就有很高的处理速度,然后又可以用较少的程序做一样的运算那计算机就可以更轻巧。反之如果我芯片差一点戓是程序功力差一点要用多几行程序才能做一样的运算,那我就要大一点或多一点的处理器、要多一点内存那做出来的计算机系统在功能一样的前提下就会比较“笨重”。

但以现在的芯片与内存的性能来看一个模块都是几十或是上百克,跟计算机系统内的电路板、电源、机壳等必要部件相比可以忽略例如苏-35的Baget-53-31M系列计算机,刚推出时的标准设计是用进口商用处理器频率396MHz,但为了保险也有只用自制的Elbrus處理器的型号,当时自制芯片频率约200~300MHz那为了达到一样的速度,就要多约50%的处理模块但一个模块不过重150~200克,与18千克的总重相比可以忽略

△测试中的苏-57航电系统,其电子元器件可能会比F-22/35“笨重”但对于飞机全局影响有限

所以以现代计算机科技,硬件上大家都可以达到第伍代信息融合的需求但人工智能的重点是“工作方法”,这是要人类去“教”计算机的而人类要如何教计算机?当然是要有经验各種作战辅助人工智能所依据的,就是作战经验或是作战研究。例如有了丰富的信息系统可以知道哪里有敌机,哪里有导弹谁对我有威胁等等,这些是客观事实都是可以用感测系统量测到的。但是掌握这些客观事实以后,要怎么应对这就要基于作战研究或作战经驗,这已不是工程师或程序设计师自己凭空脑补就可以的

而从航空飞镖里面歼轰-7A的打法可以侧面看出,中俄国空军在训练上的风格有所差异相较之下,俄罗斯这种偏“随意”的风格设计出的作战辅助系统也许会更贴合实战苏-35引进后这套系统也将是观摩的重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斗机和民航飞行员哪个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