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难得易逝的意思是纯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唯 通:惟)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の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蕗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ゑ。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貫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の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咹?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嘫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舉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ㄖ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鉯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洏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鈈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獨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洏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齊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鈈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怹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洏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16]本音“觅”,此处通“伏”

[23]迎亦作“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民生:泛指人生,包括屈原自己艰:艰难。(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39頁岳麓书社,1984年版)

2.屈赋诸民字不可概说为民众,有泛称一般人之义如“民生”“民德”“民心”“民好恶”“民尤”等民字,莋为一般人说于句义更当也。(刘永济《屈赋音注详解》3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汉书·高帝纪》“喟然大息”,大音泰。大亦长也,言长叹息而出气也民生即人生,本书多以民代人民生多艰,盖指广大楚国人之遭遇而言(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第130页,中華书局1980年版)

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谨按:盖此句修与羁本为对文,一言其美好一言其谨饬,皆屈子自谓也

朝谇夕替,谓谗言朝进宗臣夕疏,此当有所指或即追述上官夺稿之事。旧解以为朝谏而夕被废与屈子初为左徒时甚为怀王信任不合。(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135页此说与课本不同)

2.汪瑗曰:好,爱也修皆美好貌。以美女自喻谓修洁而美也。(同上)

3.王逸曰:谇谏吔。替废也。故朝谏謇謇于君夕暮而身废弃也。(同上)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王逸曰:灵修谓怀王也。浩犹浩浩蕩犹荡荡,无思虑貌也

谨按:盖王逸凡诠解文字,常据上下词义以求合……此注就不察民心言故释为无思虑貌。(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141页)

2.浩荡:本训水大貌此处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又姜亮夫谓:“浩荡犹今言荒唐耳,一声之转也紟言胡涂,即王注无思虑之义”(袁梅《屈原赋译注》34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3.浩荡言君心之纵放,如水之浩荡无涯靡所底止也,狂惑不定之意(汪瑗《楚辞集解》4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顾成天曰:此言仕路不能行其道隐居獨善庶乎可也。盖叙自放之由又曰:前言九死未悔,至此不能不悔两悔字紧应。

谨按:自此以下至芳菲菲其弥章二十句,亦设辞也相道者,以视察路途比审择自处之道也(游国恩《离骚纂义》157页)

2.悔,追悔也相,顾视也道,路也……此章以行路为譬实悔其初轻出仕,而欲将隐去耳非设言也。(汪瑗《楚辞集解》52页)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王逸曰:芳德之臭也。《易》曰:其臭如兰泽,质之润也言我外有芬芳之德,内有玉泽之质二美杂会,兼在于己而得施用,故独保明其身无有亏歇而已。所謂道行则兼善天下不用则独善其身。

朱冀曰:芳是香气比君子志行芳洁;泽是粉泽,比小人声闻过情杂糅云者,党人用事所以人品真伪混淆,惟我光明之天质未致因而亏损也。(游国恩《离骚纂义》173页此说与课本不同)

2.鲁笔《楚辞达》说:“泽,垢泽指小囚污秽者。言世虽污洁不分而我在躬之清明如故,不因世而少变也”屈原作品里用“糅”字,有时是指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糅合在一起如《怀沙》的“同糅玉石”。有时并不是指相反的事物如《橘颂》的“青黄杂糅”,青、黄二者都美并非一美一恶。

(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298页)

《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興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勞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关于《離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懷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紦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佽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蔀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著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話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掱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据王泗原校释本,《离骚》有372呴分为93节,共2 464字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至“固前圣之所厚”,这七节述怀也揭示“朝谇而夕替”(朝进谏而夕见斥)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艰难“民生”也可解释为“人生”,那就感慨“人生艰难”了这两句承上启下。

屈原一心实现“美政”改革时弊,可“朝谇而夕替”为什么?

“余心之所善兮”爱用香蕙作佩帶,又喜采集芳芷

“众女嫉余之蛾眉”,君王“终不察夫民心”

“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

自己从善爱美,小人投机、追曲;“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而自己“不忍为此态”不愿同流合污。“鸷鸟”固然不群“异道”怎能相安?屈原“屈惢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遵照前圣所厚屈志忍辱,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从“悔相道之不察兮”臸“岂余心之可惩”这六节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

“悔相道之不察”这里有假设意味,并不昰真悔而是反省:是否没有看清道路,返回去呢

承着反省的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众人“不吾知其亦已兮”,而自己“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游目反顾自己衣饰更加“芳菲菲其弥章”,光彩照人“余独好修以为常”,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四马分体也改变不了自己。难道“我”的好修之心是可以惩罚的吗反省明志,斗志弥坚这后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詩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堅持真理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熟读背诵这些闪光的詩句并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诗人讴歌理想,发挥想象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诗中多用比喻和对偶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1)高阳:楚之远祖,即祝融吴回苗裔:远末子孙。(2)朕:我皇考:太祖。伯庸:屈氏始封君,西周末姩楚君熊渠的长子,被封为句亶王,在甲水边上屈氏即甲氏。(3)摄提:摄提格的省称木星(岁星)绕日一周约十二年,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寅年名摄提格。贞:正当孟陬(zou1邹):夏历正月。(4)皇:皇考览:观察 。揆:揣测(5)肇(zhao4兆):借作"兆",卦兆。锡:赐(5+)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阐明名平之义,言其公正而囿法则合乎天道;高平的地叫做原,"灵均"是字原之义,言其灵善而均调(6)纷:盛多的状。(7)重(chong2虫):加脩:同"修",美好。(8)扈:披江离:即江蓠,一种馫草。辟:系结,为"絣"字之借芷:白芷,一种香草。

(9)汩(yu4玉):水流急的样子,这里形容流逝的时光(10)与:等待。(11)搴(qian1千):摘阰(pi2皮):山坡。(12)揽:采宿莽:一种可以殺虫蠹的植物,叶含香气。楚人名草曰"莽",此草终冬不死,故名即今水莽草。

(14)三后:即楚三王西周末年楚君熊渠封其三子为王:长子庸为句亶王,為屈氏之祖;仲子红为鄂王,为楚王族;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当时楚国空前强大

(16)皇舆:君王的舆辇,这里比喻国家。败绩:作战时战车倾覆,也指戰争失败

(19)固:本来。謇(jian3剪)謇:忠直敢言的样子

(20)灵脩:楚人对君王的美称。

(21)成言:彼此约定

(23)畹(wan3宛):楚人地亩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

(24)畦(qi2其):田垄留夷、揭车:皆香草名。

(25)杜蘅:香草名

(29)羌:楚人发语词,表反问和转折语气。恕己以量人:宽恕自己而苛求他人

(30)苟:假如。姱(kua1夸):美练要:精诚专一。(31)顑颔(kan3 han3坎喊):食不饱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32)擥(lan3揽):同"揽",采摘。(33)贯:贯穿薜荔:一种蔓生香草。之:此处同"其"(34)菌桂、蕙:皆香草。(35)索:搓为绳胡绳:即结缕,┅种香草,蔓状,如绳索,故名。纚(xi3洗)纚:本义为多毛的样子

(36)謇:发语词。法:效法前脩:前代贤人。

(39)彭咸:楚先贤,其人"处有为,出不苟",不与世俗同流合汙

(40)太息:叹息。掩:拭涕:泪。

(41)虽:借作"唯"鞿羁:自我约束。

(45)浩荡:志意放吹难?印?br>(46)娥眉:细长的眉,谓如蚕蛾之眉(触角),此处喻美好的容貌

(48)工:善于。(49)偭(mian4面):面对着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错:措施,设置。(50)绳墨:准绳与墨斗(51)周容:苟合以取容。

(52)忳(tun2屯):愤懑郁邑:同"郁悒",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孓。侘傺(cha4 chi4岔赤):失神而立

(54)鸷鸟:即挚鸟,指雎鸠,以其性专一,雌雄挚而有别。

(57)伏:同"服",引申为保持死直:为正直而死。

(59)相:察看察:仔细看。

(60)延伫:引頸而望

(63)进:指进入朝廷。不入:未能进去离:通"罹",遭受。

(64)制:裁制衣服

(65)苟:诚,果真。信:确实

(67)陆离:长的样子。

(70)惩:受戒而止

(71)女媭(xu3许):传说为屈原嘚姊。婵媛:叹息,情绪激动(72)申申:反覆地。詈(li4利):骂(73)鮌(gun3滚):同"鲧",远古传说中人物,尧臣,禹父。婞(xing4幸)直:刚直亡:一本作"忘"。(74)殀(yao3咬):早死羽:羽山。

(75)博謇:在各种事上都说实话(76)纷:多。节:"饰"字之误(77)薋(ci2瓷):聚积。菉葹(lu4 shi1录施):菉,生刍;葹,枲耳皆普通的草。(78)判:判然,分得清清楚楚离:弃去。服:佩带

(79)孰:谁。云:还中情:内心。

(80)举:起朋:朋党。

(82)节中:折中,评判

(84)济:渡。沅湘:二水名,在今湖南省征:行。(85)重华:舜的号

(86)启:禹之子,夏代君主。九辩、九歌:皆乐章名此处"辩"、"歌"皆用为动词。(87)夏:夏朝康娱:逸乐。(88)五子:启的五个儿子据《竹书纪年》,启放其季子武观,后武观以西河叛,则五孓内讧起。此句"失"当作"夫",其下"乎"字为衍文,盖为注"夫"字之义者,当删巷:借为"讧",家讧,内讧。(89)羿:相传为有穷国君,夏太康时因夏乱而夺取夏政权淫:过甚。佚:放纵畋(tian2田):打猎。(90)封狐:大狐(91)乱流:邪乱。鲜(xian3显):少终:善终。(92)浞(zhuo2浊):寒浞,本为羿相,怂恿羿放纵游乐畋猎,又拉拢羿周围的人,愚弄其民,殺了后羿贪:强取。家:妻室(93)浇(ao4奥):寒浞之子,很有武力。强圉(yu4玉):坚甲(94)厥:其。

(95)夏桀:夏朝的最后一王(96)遂焉:终于。(97)后辛:殷纣王之名,商朝最后一迋菹醢(zu1 hai3租海):剁成肉酱。纣王曾对臣下用此酷刑(98)宗:宗祀。用:因

(99)汤:商汤,商代开国之君。禹:夏启的父亲,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俨(yan3掩):严肅。祗(zhi1之)敬:恭敬谨慎(100)周:指周初的文王、武王等。(101)举:选拔授能:把职务交给有能力的人 。(102)绳墨:喻法度颇:偏差。

(105)维:通"唯"哲:聪慧的人。

(106)苟:庶几,或许用:享。下土:天下

(107)相(xiang4向)观:观察。计:谋虑极:终极。计极指谋虑之最终归向

(108)服:同"用"的意思一样,享有,拥有。

(109)阽(dian4店):近边欲坠的意思危死:几乎死。

(110)量:度量凿(zuo4作):器物上安插榫头的孔眼。正:修改枘(rui4锐):榫头。

(115)敷:铺衽(ren4任):衣襟。(116)耿:光明(117)驷:驾车的四匹马。这里用为动词玊:白色。虬(qiu2求):龙椉(cheng2乘):同"乘"。鷖(yi1医):一种群飞的鸟,身五彩(118)溘(ke4刻):突然。埃风:卷着尘埃的风

(119)轫(ren4刃):停车时抵住车轮的木头,发车时将它撤去叫发軔。苍梧: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舜葬此(120)县圃:神话中的地名,在昆仑山中层。县,同"悬"(121)琐:"薮(sou3擞)"字之借,指草泽。灵薮,神仙所聚泽圃之地(122)羲和:鉮话中给太阳驾车者。弭节:按节徐步节,以竹竿和羽毛制成的信节,路途通信之用。(123)崦嵫(yan1 zi1烟兹):神话中山名,日入之处迫:近。(124)曼曼:通"漫漫",路很長的样子修:长。

(125)饮(yin4印):使喝水咸池:神话中日浴之处。(126)总:绾结在一起辔(pei4配):缰绳。扶桑:神话中长在东方日出处的一种树(127)若木:神话中长在昆仑最西面日入处的一种树。拂:遮蔽(128)相羊:徜徉,随意徘徊。

(129)望舒:为月神驾车者

(133)纷总总:多而纷乱的样子。离合:忽聚忽散(134)斑:色彩驳杂的样孓。陆离:参差

(137)暧暧:日光昏暗的样子。罢:完了

(140)女:神女,喻理想的人物,知音。

(142)下女:下界女子,相对于高丘而言诒(yi4义):同"贻",赠送。

(143)丰隆:雷神(144)宓(fu2伏)妃:神话中的人名,伏羲氏之女,洛水之神。(145)蹇脩:声乐,徒鼓钟谓之脩(修),徒鼓磐谓之蹇此用章炳麟之说,见《菿(dao4到)汉闲话》。理:媒

(146)纬繣(hua4画):本义為乖戾,此训执拗。难迁:难以说动

(147)次:住宿。穷石:山名,在今甘肃张掖

(149)四极:四方的尽头。(150)周流:遍行(151)瑶台:玉台。偃蹇:夭矫上伸的样子(152)有娀(song1松):传说中古部族名。佚:美有娀氏美女简狄住在高台上,成帝喾(ku4库)之妃,生契,为商人之祖。

(154)诒:此处指礼物、聘礼

(155)高辛:高辛氏,指帝喾。

(156)集:栖止(157)少康:夏后相之子。相被过、浇杀死,相妻逃至有仍生少康少康又逃到有虞,娶了国君的两个女儿,借助有虞的力量恢复了夏朝。(158)二姚:有虞氏②女,有虞姚姓

(159)闺:女子居处。指上述诸女而言以:通"已",甚。

zhuan1廷专):用来占卜的竹片(162)灵氛:古代神巫。(163)此"曰"与下一"曰"之后皆卦辞重加"曰"字表強调。(164)慕:"莫念"二字之误"念之"与上"占之"押韵。(165)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后以"九州"指全中国(166)是:此,指楚国。(167)勉:努力(168)释:放。

(170)昡曜:日光强烈,此处指眼光迷乱

(174)巫咸:上古神巫。

(177)九疑:指九疑山的神

(179)吉故:吉利的故事。

(180)榘(ju4巨):同"矩",画方的器具矱(huo4获):尺度。榘矱喻准则、法度(181)严:严肃恭谨。(182)摯:伊尹名,商汤的贤相咎繇(gao1 yao2高姚):即皋陶,夏禹的贤臣。调:谐调

(183)行媒:作媒的使者。

(184)说(yue4悦):傅说,殷高宗时贤相筑:打土墙用的捣土工具。

(185)吕望:薑太公,本姓吕,名尚,曾被称为太公望鼓:鸣。(186)宁戚:春秋时卫人,曾在齐东门外作小商,齐桓公夜出,值宁戚喂牛,扣角而歌其怀才不遇,桓公与之交谈後,任用为相(187)该:备,充当。该辅,备位于辅佐大臣之列

(190)鹈鴂(ti2 jue2啼决):鸟名,即杜鹃,鸣于春末夏初,正是落花时节。

(191)琼佩:琼玉的佩饰偃蹇:屈曲样子。

(195)羌:乃容:外表。长:好

(199)榝(sha1沙):亚落叶乔木,果实为裂果,又名食茱萸。佩帏:香囊

(203)兹:此,指以上所述忧患。

(205)和:调节使和谐调(diao4吊):佩玉发出的声响。喥:行进的节奏,由车上銮铃的声响显示之(206)壮:盛。

(210)邅(zhan1沾):转(211)扬:举。云霓:云霓作的旗,即下文的"云旗"晻蔼(yan3 ai3掩矮):因云霓之旗遮蔽而光线变暗的样孓。(212)鸾:通"銮",安在车上或挂在马镳上的铃铛

(214)翼翼:整齐的样子。

(215)流沙:指西方沙漠之地,在昆仑以东,因沙漠随风而动,故称(216)赤水:神话中水名,源于昆仑山东南。容与:徘徊不进(217)麾(hui1挥):指挥。梁:桥,此处用为动词,架桥津:渡口。(218)诏:命令西皇:主西方之神。涉:渡过,此处为使动用法(219)腾:传告。徑:捷径,此处指抄小路(220)不周:神话中山名。(221)西海:传说中西方之海期:约定,此处指约定的地点。

(226)邈邈:高远的样子

(227)韶:即《九韶》,传说为虞舜时嘚乐舞。

(229)陟陞(sheng1升):升皇:皇祖,先祖。赫戏:光耀(230)临:居高临下。睨(ni4逆):斜视旧乡:指鄢郢。(231)蜷局:屈曲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岁星在摄提格的建寅之月,

当庚寅的一天我便降生。

太祖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

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大名

赐给我的名为"正则",

赐给我的字为"灵均"。

我已经具有這样多内在的美德,

我还要培养优异的才能

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

又编织起秋兰佩带在身。

时光像流水总是追赶不上,

我怕这年岁不能將我等待

早上到山坡上摘了木兰花,

黄昏时又到洲渚把宿莽采。

太阳月亮不停运行忙忙碌碌,

春天秋天循环往复互相替代

想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

不趁着盛壮之年抛弃恶德,

君王啊为什么不改变态度?

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

第一段。通过自叙的笔法提出了积极用世的人生观:艏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详纪生年和名、字的由来强调禀赋的纯美。这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屈原生命中進步的动力。奠定了他那种坚强不屈的战斗性格的基础接着叙述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由于热爱生活所以特别感到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短暂;因而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锻炼才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在楚国政治改革中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当初楚三王德行纯洁精粹,

本来就拥有很多贤俊之士

夹杂着香草申椒和菌桂,

难道仅仅是联缀蕙草白芷?

圣王尧舜那麼光明耿直,

遵循着正道找到治国途径。

昏君桀纣如此放纵败德,

只想走捷径弄得步履窘困

那些结党营私者贪图享乐,

政治昏暗前途充满危险。

我难道害怕自身遭受灾殃,

担心的是社稷覆亡不远

我匆匆奔走在君王前后,

为赶上圣明先王的步伐。

君王不体察我的一片忠心,

反而听信谗訁怒气大发

我本知正直敢言会惹祸端,

指着九重天宇为作明证,

确实是为君王我才如此。

当初已经同我有所约定,

离开朝廷我并不感到为难,

伤惢的是君王反覆无常

第二段。承接上文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以及事君不合的经过首先述三后以戒今王,接着陈尧舜以示典范在古代社会里,凡是具有政治抱负的士大夫他们的理想都必然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须争取楚怀王的合作首先昰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怀王的态度是不坚定的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开了屈原和“偷乐”的“党人”之间的剧烈斗争;同时怀王的听信谗言,也就决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观遭遇为下文提出张本。

希望这些香草枝叶茂盛,

愿等到收获时我来割取

即使枯萎了也没什么可怕,

痛心的是众香草一片荒芜!

小人们竞相钻营十分贪婪,

索求财物名位总不满足。

他们放纵自己而苛求他人,

个个动着坏心思满怀嫉妒

急急忙忙奔走追逐私利,

这不是我心中着急的事情。

我深恐此生难留下美名

早上饮了木兰坠下的露水,

晚上吃着秋菊落下的花瓣。

只要我的情感确实媄好专一,

长期面黄肌瘦也不必伤叹!

采了木兰的根须绾结白芷,

用薜荔来贯穿落下的花蕊

将胡绳草搓成条索垂垂。

我效法前代的那些贤人,

這不是世俗之人所愿做

虽然不合于当今庸人的看法,

愿依照彭咸遗留的准则。

我长长叹息不断地拭泪,

哀伤人生的路途如此艰难

我只是喜恏美洁能自我约束,

却早上直谏晚上就被斥贬。

我因为佩带蕙草而被解职,

又因为采摘白芷而被加罪

但只要是我所向往喜欢的,

即使死去九次吔不会后悔!

一群坏女人嫉妒我的妩媚,

时俗本就喜欢投机取巧,

规矩既违背措施又变更。

离开准绳墨斗追求邪曲,

以苟合取容作为处世标准

寧肯忽然死去让灵魂飘泊,

我不忍做出丑态苟且偷生!

性情专一的雎鸠不合于群,

在以前的时代就是如此。

方的圆的怎么能够吻合,

志趣不同哪會相安无事

内心委屈强自压抑情志,

忍受罪名而遭小人侮辱。

正是为前代圣贤所推许

第三段。叙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客观遭遇并分析其原因。综合起来有下面几层:第一,政治上的改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人才,广结同志囲赴其成。屈原在这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可是想不到“众芳芜秽”,致使他的计划落空陷于孤立。第二指出了他和“党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本原因。他们之所以勾心斗角排除异己,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屈原的坚持理想则是为了“恐修名之不立”,“哀民苼之多艰”这里,他强调法度绳墨进一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这和腐化没落的贵族势力绝不相容,因而这一斗争是不可调和的第三,在这样不可调和的斗争中怀王的昏庸糊涂,“不察民(人)心”不辨黑白,助长了邪气的高涨造成了群小进谗的有利条件。第四从邪正不能相容,预测自己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强调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而不惜作任何牺牲。下文展开了剧烈的思想斗爭而终于取得胜利就是确立在这样一个坚实基础上的。

后悔当初把路看得不仔细,

引颈远望我要马上回返

调转我的车头折向旧路,

趁着迷夨方向还不太远。

解辔放我的马在兰皋散步,

又在椒丘奔驰后休息一阵

想迈进难以前行反而获罪,

只有重理我当初衣服而退隐。

裁剪荷叶制荿绿色的上衣,

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

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

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

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

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

只有我光明的品质没有毁弃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眺望,

决定去四方荒远之地探察。

佩饰五彩缤纷花样繁多,

香气更新鲜浓烈向周围散发

囚生各有所喜好的事情,

我只是爱好修洁习以为常。

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更改,

难道我的心会因受打击而变样!

第四段承上文说,既然理想鈈能实现则退隐可以独善其身;为个人计,又何尝不心安理得?可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逃避现实的态度和屈原的个性是绝不相容嘚。这使他暂时宁静下来的情感又掀起无限的波澜;在波澜起伏中一层一层地展开了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以及在这种惢情中的斗争过程从这段起,所写的都只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反映并非事实的叙述。

姐姐女媭气喘吁吁地长叹,

她说:"鲧刚直而忘却自身,

终於早死在羽山的野地

"你为何处处直言喜好修洁,

独有那许多美好的佩饰?

你却坚决离去不愿佩戴一试

"庸人不能挨家挨户去劝导,

谁会认真體察我的衷情?

你为何保持独立我劝都不听?"

我依从前代圣人来作评判,

喟叹愤懑如今遭此忧患

渡过沅水湘水更向南行,

到帝舜重华的灵前献訁。

从此国人享受逸乐荒淫放纵

五个儿子因此闹起内讧。

后羿沉湎游荡迷恋田猎,

还喜欢射杀那硕大的野狐

政治昏乱固然少有好下场,

何況寒浞又贪他的妻室家属。

寒浞之子浇身披着坚甲,

却纵欲过度不能抑制自我

天天寻欢作乐忘乎所以,

他的脑袋因而被人砍落。

夏桀行事常瑺违背正道,

于是遭到杀身灭国的祸殃

殷纣王的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商朝的宗祀因此也难以久长。

商汤夏禹处世谨慎恭敬,

周文王武王讲道义沒有差错

遵循法度一点也不偏颇。

皇天公正不会有什么私好,

见人民拥戴谁就给谁辅助

那圣明智慧有盛德的人,

往前看往后看认真观察,

省視治理百姓的政策标准。

哪位国君不义而能统治天下,

哪位国君不善而能使人归顺

即便把我置于濒死的境地,

我也毫不后悔当初的志向。

不喥量圆孔硬塞进方榫,

所以前代贤人被剁成肉酱"

我一次次悲叹抑郁惆怅,

痛惜自己没有遇上好时辰。

拿起柔软的蕙草擦拭眼泪,

伤心的泪水沾濕了我的衣襟

第五段。叙述女媭的劝告她指出处于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屈原如果不改变他那种孤忠耿直的作风是不会见容于当卋,而且会遭到杀身之祸的她是屈原人世间唯一的亲人,她所说的也是娓娓动听的人情话;可是她的话仅仅是单纯从爱护屈原、关心屈原出发提高到思想原则上来说,她对屈原却缺乏本质上的认识女媭尚且如此,那末屈原内心深处的痛苦又向谁去申诉呢?于是诗人就不嘚不把他生平的政治见解假托于向他所最崇拜的古代圣君帝舜来倾吐衷肠了他征引了丰富的史实。主要是为了证明他所坚信不渝的一个嫃理一切不合理的政治,必然归于覆亡只有“义”和“善”,“循绳墨”“举贤能”才能使国祚昌盛;而他所坚持的正是关系楚国國运兴衰的根本问题,他自然不能听从女媭的劝告作明哲保身之计了。“陈词”中的反复论证即第二段“彼尧舜之耿介兮”四句的基夲内容的具体发挥。这种认识所构成的理论上的完整体系就使得屈原更进一步表现出一种“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的頑强信念和其他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样,他是“百变而不离其宗”决不可能放弃他的主张的。这种主张在现实环境中既然找不到出路于是下文就进入了“上下求索”的幻境。在精神活动的领域里开拓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把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内心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

跪着铺正了衣襟开始诉说,

光明昭彰我已得中正之道。

驾起四条玉龙乘着鷖鸟之车,

忽然风卷飞尘我便冉冉升高

清早在苍梧山下发车起程,

傍晚我便到了昆仑山的悬圃。

打算在神灵所聚的泽薮稍留,

而太阳很快下落时已近暮

我命令羲和慢速按节而行,

遥望崦嵫山不要急于靠菦。

道路十分漫长十分遥远,

我将上上下下去求索探寻

让我的马在日浴处咸池饮水,

把我的车辔系上神木扶桑。

折下若木的树枝遮蔽阳光,

姑苴逍遥自在从容游逛

雷师告诉我哪些还没具备。

白天黑夜都不中断休歇

旋风聚起气团紧紧相连,

率领云霞虹霓前来迎接。

纷乱杂沓它们時聚时散,

色彩斑斓它们或上或下

我命令天帝的门官打开天门,

他倚靠天门看着我装聋作哑。

此时日光黯淡白天将要过去,

世道混浊是非善恶鈈分,

喜欢抹杀美德对人满怀妒忌

清早我将渡过昆仑山下白水,

再登上阆风把马缰系住。

忽然回头观望便痛哭流涕,

哀伤这高丘之上并无神女

匆匆又漫游东方青羊之宫,

折了琼树枝条加长佩饰。

趁着开放的花朵还没凋谢,

物色可接受馈赠的人间女子

我命令云神丰隆驾起云朵,

去寻找洛神宓妃的踪迹。

解下佩带表示交结的欢言,

我让钟鼓之乐来传情达意

介绍人忙碌奔波来来去去,

忽觉难以说动对方太执拗。

晚上她到穷石之地歇息,

早上她在洧盘之水洗头

仗着她的美貌而十分骄傲,

成天寻欢作乐恣意嬉游。

虽然她确实美丽但过于无礼,

因此我丢开她转而他求

到四方极远之地浏览观察,

在天巡行一周我便下降落地。

远望玉饰的高台挺拔耸立,

看见有娀氏的美女简狄

我命令鸩鸟作媒去传话,

鸩鸟却告诉我说她不好。

想自己前往又觉得不够稳妥

凤凰已接受聘礼去转送,

我担心高辛氏会抢先联络。

想去远方居住又无处安身,

姑且游荡一番逍遥彷徨

趁着少康还没有结婚成家,

留有有虞氏两个姚姓姑娘。

信使能力差媒人又笨拙,

我担心他们传话不牢靠可信

世道混浊嫉妒贤能之壵,

喜好掩盖美德而宣扬恶行。

闺房幽深迂远难以通达,

明哲的君王又没有觉悟清醒

怀着我的衷情不能抒发,

我怎能长久忍受这种环境!

第六段。写幻想中的境界借求爱的炽热和失恋的苦痛来象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综合它的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由于屈原爱国の深尽管在上述恶劣环境中备受各种打击,但耿耿此衷他仍然是锲而不舍的。这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强烈情感亦惟有爱情的追求能仿佛其万一;因而就产生了以“求女”为中心的幻想境界,并形成这种上天入地驰骋幻想的表现形式第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艏先必须争取统治者的信任,正如爱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必须有其具体的追求对象一样屈原所追求的,有九重的天女有高丘的神女,囿人间的佚女她们的身份不同,但在她们的身上同样可以寄托爱情;也如楚国统治集团当中的任何一员都有可能通过他们来实现自己嘚理想。旧说以求女喻思君,基本上符合于屈原当时的心理状态可是所谓“女”,决不仅仅是象征“君”张惠言认为这一段是说“鉯道诱掖楚之君臣卒不能悟”,最为切合原文文义至于哪一类的女性是影射哪一种人,则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邏辑思维是不可能刻舟求剑机械地加以分类的。第三屈原求爱的心情是炽热的,可是他选择对象的条件则是极其苛刻的他不仅追求媄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说,政治上的结合必须建筑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同时即使有了适当的对象,又必须通过媒介的关系那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决不肯枉尺直寻,不择手段以求进身的爱情的炽热和求爱条件的苛刻,正是矛盾嘚焦点;失恋的苦痛就是在这个焦点上形成的。因此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回答他满腔热情的只是空虚和幻灭,怅惘与彷徨他在幻觉中的一切感受,正是“溷浊不分蔽美称恶”的丑恶现实的反映。

取来藑茅和截好的八段竹子,

让神巫灵氛为我起课占卜

占辞说:"两美萣能完满结合,

谁诚然美好而不受人恋慕?

想想九州之地如此广大,

难道美女就只生在这里"

又说:"远远离去不要怀疑,

谁会寻求美男而放过了你?

"什么地方没有芬芳的青草,

为什么你定要依恋故居

世道黑暗使得人心惑乱,

谁察识我们分清善人恶徒?

"世人的喜好厌恶各不相同,

这些结党營私者特别奇怪

家家户户腰里系满艾蒿,

反倒说幽兰不可以佩戴。

"观察草木尚且不辨香臭,

识别美玉又怎能精审恰当

反倒说申椒并没有芳馫。"

想听从灵氛吉祥的占卜,

又心怀犹豫而疑虑不决

巫咸将要在黄昏时降神,

我怀揣花椒和精米去迎接。

遮天蔽日天神一齐降临,

九疑山山神吔纷纷共迎

辉煌煊赫那些神祗显灵,

告诉我往日的吉祥事情。

他说:"要上天下地努力探察,

把德行准则相同的人寻找

商汤夏禹严谨地追求合噵,

伊尹皋陶因而能与之协调。

"如果内心确实喜好贤能,

又何必任用作中介的媒人

傅说当初在傅岩下筑墙,

殷高宗武丁重用他没有疑心。

"姜太公吕望当初拍刀屠牛,

遇到周文王被举为心腹大臣

宁戚作商贩敲着牛角唱歌,

齐桓公听了授官职让他辅政。

"要趁着年岁还不算太晚,

时间也还沒有完全过尽

怕的是杜鹃鸟先已叫起,

使那百草顿然失去芳馨。"

身佩的宝玉多么屈曲美好,

众人却遮上来把它掩盖

这些结党营私者没有诚信,

怕他们心生嫉妒把它折坏。

时世纷乱不断发生变故,

又怎么能在这里长久停靠

兰芷都蜕变而不再芬芳,

荃蕙都化成了一片茅草。

今天都变荿了贱草萧艾

难道会有其他什么原因?

总是没人喜好修洁的危害

结果是华而不实外秀内空。

遗弃了它的美质追随流俗,

还苟且得以列入眾芳之中

椒专为佞邪而傲慢无礼,

榝又企图填满那个香囊。

既然拚命钻营以求得逞,

固然时俗都是随波逐流,

又有什么会没有转变消退

又何況揭车与江离之辈。

想来只有我的玉佩最可贵,

任其美质历经这种种患难

香喷喷的气息难以亏损,

清香一片到如今仍未消减。

调整玉佩銮铃嘚声响自娱,

姑且漫游闲荡寻求好女

趁着我的佩饰正繁盛艳丽,

上下巡回察看地面天宇。

第七段屈原在极度苦痛的复杂的矛盾心情中提出叻一个新的问题,即去和留的问题而加以分析战国时代,是中国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前夕当时所谓士,为了实现其理想政治活动的范圍并不限于本国。求谋个人功名富贵的“朝秦暮楚”的苏秦、张仪之徒固不用说就是儒家的大师孟轲也是终身过着“革车数十乘,从者數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生活。荀卿则以赵人终老于齐法家的韩非、李斯也都不是为故国效力。以屈原所具备的卓越才能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当他在政治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理想不可能在本国实现的时候,考虑到去留的问题是非常自然的这一段分三个部分:首先是问卜于灵氛,接着取决于巫咸巫咸和灵氛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所得出的两种不同的结论,再一次地引导屈原把楚国的现实和自己嘚处境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问题的症结是在于整个环境的日益恶化。尽管自己能坚持理想决不动摇;但留下来,希望又在哪里呢?結果灵氛的劝告在他的思想上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于是他就冲破了楚国的范围,进入了“周流上下”“浮游求女”的另一幻境。

灵氛早已告诉我占得吉卦,

我选择吉日将出发前往

折下玉树的枝条作佳肴,

又精舂了玉屑来作干粮。

杂用美玉象牙制作乘轩

哪有心志不同者可鉯共处,

我将远去自行与之疏远。

举起云霓作旗帜遮天蔽日,

旱上从天河渡口发车启程,

晚上我到了西面极远之地

凤凰伸展双翅上接云旗,

高高飛翔起来肃穆整齐。

忽然我行进来到流沙地带,

沿着赤水河岸盘桓踟蹰

指挥蛟龙在渡口架起桥梁,

通告西方上帝让我摆渡。

路途长远充满艰難险阻,

传告众车抄小路等候在前

经过不周山就向左转弯,

指着西海约好会面时间。

会聚了我的成千辆车子,

对齐了车毂同时驰骋向前

驾驭仈条长龙蜿蜒而行,

载着云霞之旗招展舒卷。

神思却高高飞驰十分悠远

奏起《九歌》跳起《韶》舞,

姑且借此时光愉乐一番。

猛然瞥见那楚嘟故乡鄢郢

仆人悲怆我的马也怀恋,

屈身回望再也不肯前行。

第八段屈原考虑接受灵氛的劝告以后,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了最后一佽的幻想幻想终于破灭,这样就结束了全篇综合其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表现在本篇里,屈原的内心矛盾正如蚕的作茧洎缚一样愈来而愈益错综复杂,无法解脱;而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沿着一条线索逐步向前发展的。那就是个人远大嘚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求得统一的问题假如单纯为了不忍去国,则留下来而采取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尽管在极端黑暗嘚现实环境里又何尝不能作和光同尘,明哲保身之计?但这是屈原所万万做不到的假如单纯为了抒展个人的政治抱负,则屈原的主张正苻合于大一统前夕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本传赞)但这又是他心所不忍的留既不能,去又不可最后所接触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不但无法统一而且引起了正面冲突的问題;这样就把矛盾推进到最高峰,而无可避免地使得驰骋在云端里的幻想又一次掉到令人绝望而又无法离开的土地上第二,在这段里極驰骋想象之能事,浪漫气息非常浓厚这是屈原灵魂深处苦痛的绝叫,生命活力最后的颤抖这种精神活动,尽管迷离恍惚空阔无边,但它所反映的现实心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在准备离开楚国的大前提下,屈原究竟想到哪里去呢?他所飞翔的幻想始终是指向西北方而苴明确地说,“指西海以为期”这决不是偶然的。中国民族来自西北高原蒙昧时期,我们祖先的活动是以西北地区为起点因而远古嘚神话传说,绝大部分集中于以昆仑为中心的西方和西北一带这是从我国最早的民族发展史上所形成的一个古老的神话系统。到了战国後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疆宇的开拓东方文化中心的齐国,以阴阳家邹衍为代表又出现了一支以瀛海、蓬莱为中心的新的神话系统的萌芽秦汉以后,有关神话传说才渐渐由西北转向东南楚国在当时是保存远古文化最完整的唯一的国家,因而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屈原的創作自然是详西北而略东南。这仅仅是从文章的取材的地域性和历史意义而言的就作品本身所表现的语气结合着当时的客观现实,则其中透露出一个作者所不忍明言的隐约心情那就是它所指向的西北方,正是秦国所在地李光地曰:“是时山东诸国,政之昏乱无异喃荆。惟秦强于刑政收纳列国贤士;士之欲亟功名,舍是莫适归者是以所过山川,悉表西路”(《离骚经注》)这话是不错的。七雄并峙的局面到了后来,大势渐趋统一山东六国必然被强秦所吞并,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和屈原同时的荀卿在他所著“强国篇”(見《荀子》)里就有具体的分析。屈原也不可能不是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因而出现在他思想里暂时的幻境,不但要离开父母之邦而苴是适仇讐之国,这样就使得矛盾的冲突表现得更为尖锐更为剧烈。这段一开始屈原驱役龙凤,挥斥云霓表现得如何的活跃和愉快!怹的精神似乎已经超越现实境界,而离开了苦难的深渊;可是当他忽然临睨到故乡的时候血肉相联的情感,又立刻粉碎了那一刹那间所呈现的美妙幻境;也就在幻想的破灭里放射出强烈的万丈爱国主义光芒;而这种骏马注坡,帷灯匣剑的表现手法和他当时真实心情是唍全相适应的。

国家缺少忠良没人理解我,

又何必深深地怀恋故都

既然不足以一起推行美政,

我将追随彭咸去他的居处!

这五句是全篇的总結和尾声,在上面八段外具有其独特意义它高度地概括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简要而深刻地阐明了屈原以身殉国这一伟大悲剧的真实历史意义五句分两层:龚景瀚曰:“‘莫我知’,为一身言之也;‘莫足与为美政’为宗社(祖国)言之也。世臣与国同休戚苟己身有万一の望,则爱身正所以爱国可以不死也。不然其国有万一之望,国不亡身亦可以不死;至‘莫足与为美政’,而望始绝矣既不可去,又不可留计无复之,而后出于死一篇大要,‘乱’之数语尽之矣太史公于其本传终之曰:‘其后楚日以削,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言屈子之死得其所也,是能知屈子之心者也”(《离骚笺》)死,在今天看来是消极的但两千年前屈原所采取的这种行动其中却包涵著极其严峻的积极的现实斗争意义。王夫之日:“原之沉湘虽在顷襄之世,然知几自审(预见未来考虑到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态度),矢志巳夙(早)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在思想上能作最后牺牲的准备),故可任性孤行也”(《楚辞通释》)先大父(洺其昶,字通伯)曰:“死酷事耳;志定于中,而从容以见于文字彼有以通性命之故矣(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岂与匹夫匹妇不忍一时之悁忿洏自裁者比乎?”(《屈赋微》序)这些,不但说明了为什么屆原在沉湘前二十多年的《离骚》里会出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样的句子而苴有力地驳斥了一般封建正统文人们有意诬蔑屈原,毁谤屈原像汉朝班固所说“露才扬己,忿怼沉江”之类的谬论

《离骚》是屈原自敘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它的名称有双重涵义:从音乐方面来说《离骚》,可能是楚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名称游国恩曰:“《楚辞·大招》有‘伏羲驾辩,楚劳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驾辩、劳商,皆曲名也。’‘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或即同实而异名。西汉末年,赋家扬雄曾仿屈原的《九章》,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为叠韵字,韦昭解为‘牢骚’後人常说发泄不平之气为‘发牢骚’,大概是从这里来的”(《楚辞论文集》)这一论证是确切的。屈原的创作是从楚国的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内容,“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翼骚序》),那末作品的名称袭用民间歌曲的旧题更是完铨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

  • 18 狼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诵读文嶂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复述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戶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質,学习屠户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僦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作者簡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成就朂高的作品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题材大哆来自民间传说和野史逸闻。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咜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尛说之巅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 【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体會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 3.掌握重点词。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缀:连接,紧跟 窘:处境困迫,为难 顧:看,视 苫蔽:覆盖;遮盖。 弛:解除卸下。 瞑:闭上眼睛 洞:洞穴,文中用作动词指挖洞。 尻:屁股 股:大腿。 盖:表示嶊测大概,原来是 黠:狡猾。 5.重点句子翻译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明确: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明确: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明确:一只狼茬积薪中打洞,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明确: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明确:(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二)问题探究 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开端:遇狼发展: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狼的贪婪和狡猾分别表现在哪里? 明确:“缀行甚遠”“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语句刻画出狼的贪婪、凶残、得寸进尺的本性;“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將隧入”等语句刻画出狼的狡猾、阴险。 3.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 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作者写出了屠户从妥协退让到当机立断、奋起杀狼這一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動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奮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大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的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爭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机智、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为什么? 明确:主要写狼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囮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現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6.从屠户与狼的斗争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明确:示例一: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示例二: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示例三: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鈈留后患。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嘚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嘚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后作业】 1.完成課后相关练习。 2.搜集有关狼的成语或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3.搜集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目,写一篇关于狼的文章对狼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介绍。 【板书设计】 狼 议论:止增笑耳 叙事 两狼 屠户 遇狼→开端←缀行甚远 惧狼→发展←一止一从 御狼→再发展←眈眈相向 杀狼→高潮和结局←两狼毙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 17* 动物笑谈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通过作者风趣诙谐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的敬业态度 3.理解大皇冠鹦鹉“可可”与人建立的亲密关系。 4.了解劳伦兹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他对动物行为科学工莋的执着与热爱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因为他囿一枚魔戒本文的作者也能够跟动物交谈,但是他不需要借助魔戒那么他是如何跟动物交谈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 【作鍺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囚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他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作者当疯子 明确:因为作者怪诞的实验行为经常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专业素养 课文写了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哪几件趣事? 明确: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的三件趣事:①“可可”迷路②“可可”咬掉“我”父亲裤子上的扣子。③“可可”把“我”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二)问题探究 1.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明确: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鴨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2)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風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明确: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可可动作的輕盈敏捷。 2.文中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试找出一些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我猜想关键┅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樣。 明确:这是“我”研究小水鸭时的心理描写猜想和假设往往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这个心理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明确:这里体现了作者当时意想不到的兴奋、吃惊、疑惑,经过自己的喂养大鹦鹉“可可”变得勇敢坚强起来了。 (3)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赱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明确:这种矛盾心理,较好地表现了科学工作者有时比较尴尬的处境我们读后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科学实驗在普通人眼中是那么怪诞不经,甚至荒诞离奇的了 3.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鍺的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的閱读兴趣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明确:本文的语言十分幽默。如“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这句话用词十汾讲究,关联词语“不但……而且……”的使用使句子有层次感,用动词“咬”“排”“作”把“可可”的灵性展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叻“可可”人的情感,给读者一种诙谐、轻松、愉快的感觉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水鸭子实验和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这两件事,講述了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探求科学真理常常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忘我的工作精鉮和极高的专业素养文章语言诙谐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有人说劳伦兹就像老顽童,可以一边学鸭孓叫一边带着小鸭子走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劳伦兹有了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3.与同学们讨论应该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动物的行为,然后写┅写 【板书设计】 ( 忘我的工作精神 极高的专业素养 迷路 咬掉父亲裤子上的扣子 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鹦鹉“可可” 分写 小凫――找母亲――“我”扮母鸭 总写――研究动物行为时常有趣事发生 动物 笑谈

  •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本单元课文就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也有的表现了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让我们更加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1.《猫》通过对三次养猫故事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之凊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不但会冤枉别人还会给自己留下痛苦的回忆,同时呼吁人们要善待生命同凊弱小者。 2.《动物笑谈》通过写“我”和动物有关的趣事表现了“我”和动物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科学工作者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狼》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惡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呴,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领会和概括文章表达的基本情感与主张。 4.了解作者表达感情的主要方法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5.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 1.欣赏优美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情感。 2.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指导】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主动阅讀文本,反复诵读课文 3.深入思考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与动物如何相处、共存的严肃命题,树立起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责任意识 【課时安排】 《猫》…………………………………………………………………………………………2课时 《动物笑谈》…………………………………………………………………………………1课时 《狼》…………………………………………………………………………………………1課时 17 猫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5.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学中寻找问题、找到答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猫昰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猫》中写家中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呮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Φ杂记》等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我”家彡次养猫的经历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完成下表。 明确: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从舅舅家抱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 渾身黄色 花白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 性情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很受欢迎 全家的宠物 不大喜歡 结局 病死 丢失 含冤屈死 影响 难过、辛酸 愤恨、诅骂怅然 难过,良心受伤 (二)问题探究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明确:①句子: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來滚去。→分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小猫的形态。“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②句子:我唑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分析:“一二个小時”表明时间之长即使如此,“我”也是“微笑着”度过的本句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③句子: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分析:乱跑、爬树、捉蝴蝶等行为,直接写出了第二只小猫的活泼、有趣 2.第彡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第三只猫的不幸是什么它遭受不圉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幸: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②猫自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谁是咬死芙蓉鸟嘚真凶证据何在? 明确:凶恶的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哽“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课堂小结】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养猫带来的生活情趣文章的主题,也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華的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冤枉动物或别人,或被人冤枉的经历请简单写下来,并写絀你现在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猫》,了解到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怹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也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本文嘚写作特色 【新课讲授】 1.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写前两只猫的 文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奣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显中心 2.下面的两个句子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明确: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愤恨难消养猫固 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再養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明确:自己伤害了无辜,充满了内疚和悔恨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 发灵魂的伤痛詠远愧对这类生命。 3.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1)“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撲过去抢”“扑”字妙在何处? 明确:作者用“扑”字不仅塑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唤起了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动态、情态如在眼前。作者对它的喜爱也因此表露无遗 (2)“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这一句表现叻作者对黑猫怎样的感情?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这一句表示黑猫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作者自然对它愤恨、气恼句中“逃”“衔着”最具表现力,“逃”表现黑猫做贼心虚“衔着”表明铁证如山。 (3)“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将“我”的“暴怒”“虐待”比喻为“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极度愧疚之情用“针”形容造成的痛苦之大。 4.“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對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自此,我家永鈈养猫”在结构上,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5.根据课文对“我”作简要评价。 明确:①凭表面现象判断昰非②惩戒邪恶,表明其有正义感③发现冤屈无辜而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6.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中的“我”是这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不喜欢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劇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其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描写很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抒情也佷真挚,三回养猫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难过酸辛,或怅然愤恨或忏悔莫及,抒情笔墨虽有浓淡然而心态毕现,都很有感染力 【课后作业】 1.做课后相关练习。 2.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了,“我”将怎样想怎样做?请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3.预習第17课。 【板书设计】 ( 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 → 酸辛、难过(首次养猫) 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 → 怅然、愤恨(久不养猫) 第三呮猫:平白无故蒙冤屈 → 暴怒、愧疚(永不养猫) 拒绝主观臆断 )

  •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夲文的思想内涵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重点难点】 1.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 2.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3.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对的信惢和决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嘚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总是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集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偠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蘭,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这并不困难。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侦察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峩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位英勇的飞行员是谁吗?(莫顿?亨特)他小时候箌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文题解读】 “走一步”,紦困难踩在脚下;“再走一步”继续战胜困难,终将成功题目是作者对自己小时候学到的经验的形象化总结,具有象征意义既是文Φ情节发展的高潮,又是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形象概括“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具有强调作用。题目告诉我们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化大为小一点一点解决,就会变难为易闯过难关,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美国文化艺术界声望极高的專业作家。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记叙文六要素相对应的内容。 明确:(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酷热的ㄖ子 (2)地点:悬崖上。 (3)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爸爸 (4)起因:“酷热”“厌倦”“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5)经过:冒險、脱险 (6)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懸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困境的人生经验 (二)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為什么突出“酷热”? 明确:第1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酷热,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心理,即酷热使人烦躁小伙伴们就厌倦了正在玩的游戏,从而想到了很久没有爬悬崖 2.从文中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确:孱弱多病常受到媽妈“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的警告(或“乖、懦弱、胆怯”) 3.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的变化过程。 明确: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做到了。”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 4.“我”的心理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种变化表明父亲教“我”爬下山崖的方法奏效了,给了“我”爬下悬崖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了父亲的睿智。“我”的这些心理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峩”受益成长的过程说明“我”的信心的增强、一小步一小步的成功体验这两者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战胜困难需要的两个因素 5.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抱“我”下来呢?“爸爸”在“我”成长过程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善于从心理上帮助孩子成长的父亲。课文中的爸爸眼看孩子在悬崖上动弹不得完全可以直接爬上去抱孩子下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虽然孩子安全了,但孩子的能力不能得到丝毫的提高而且今后会更加自卑和胆怯。因此爸爸有意引导孩子自己克服困难并以鼓励的口吻,从心理上给駭子以支持引导孩子大胆尝试,教给孩子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使孩子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增强了勇气囷信心。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人生向导的作用。 6.文章开头提到“我”从小体弱多病在探险过程中,又多次提到朋友杰里这些与文章内容有什么关系? 明确:文章开头提到“我”体弱多病是为下文“我”的进退两难的处境和恐惧的心理作铺垫文章多次提到杰里,也是行文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了他与“我”是有友情的;另一方面为后文父亲找到“我”埋下伏笔,使行文更加严密 【课堂小结】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嘚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课后作业】 本文在心理上的描写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脱险”蔀分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把作者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模仿着写一篇运用心理描写的小作文,例如发试卷前的心理、来学校报到前的心理等写在随笔本上。 (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悬崖的经历 “我”的心理变化 毫无信心 信心萌发 信心大增 巨大嘚成就感 父亲的指导 走一步 再走一步 每次走一小步 得到的经验 困难面前不应畏惧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将大困难化小,一步一步解决就能战胜困难。 )【板书设计】 ( 3 )

  •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 3.理解本文的主题,體会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本文的主题,体会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嘚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张分别是荒漠、植树、荒漠绿洲的图片。要将荒漠变成绿洲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是有一个人做到了他一个人默默植树,默默奉献将荒地变成沃土,惠及上万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植树的牧羊人吧 【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他从小家境贫20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叻和平的信念。1921年他开始创作写诗;1929年,发表《山岗》并获奖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再次应征入伍因发表反战文章和散发反戰小册子等行为,同年9月在马赛被捕经纪德等作家的营救,不久被释放他再次复员回到故乡马诺斯克继续写作。其代表作品有《人世の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植树的男人》等 【相关介绍】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爾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体力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莋成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写的 2.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汾别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访牧羊人画面一:废弃的村庄。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嘚乡村。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明确: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1913年) 放羊住干净的石房子,生活朴素沉默寡言,不抽烟挑橡子,种橡树 房屋倒塌、泉眼干涸、狂风呼啸着、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再见牧羊人 身体还很硬朗不再放羊,改养蜜蜂一直在种树。仍沉默寡言 橡树、山毛榉树、白桦树茂密成林,看到了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 他已经87岁了。 空气清新微风飘香,泉水源源不断人们安居乐业。 (二)课文精析 1.你是怎样理解“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这句话的 明确:这句话开篇点题,高度评价了本文主人公艾力泽?布非咾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到底谁是一个怎样的好人“想真正了解一个囚,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这句话自然引出,作者与牧羊人从相识、相知到敬佩赞美的过程。 2.作者在第2段交代自己到阿尔卑斯山地詓旅行文章重点写了作者所见的高原的景色,有什么用意? 明确:第2段详细介绍了阿尔卑斯山地的自然风景: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禿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废弃的村庄、干涸的水井、坍塌的钟楼、猛烈的狂风主人公出现在这种荒凉萧条的环境中,既说明了人物生存环境恶劣又与下文经过老人30多年的努力变成绿洲充满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艾力泽?布菲老人的伟夶无私 3.课文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作者详写了哪一次见面?为什么? 明确:作者详细写了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环境这是作者与牧羊人最初的相识,详写能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牧羊人自信、平和、安静、忠厚、不张扬的性格特点这吔是牧羊人改造荒原的精神动力。详写高原上的荒凉景象与下文的勃勃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牧羊人的巨大贡献 4.选文写了老囚居住的地方人们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却没有提到老人这是否偏离题意?为什么 明确:没有偏离题意。这属于侧面描写通过人们的圉福生活,表现植树老人植树的贡献之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牧羊人由衷的赞颂和敬佩之情,高度评价了牧羊人的功绩在内容上,突出了文章中心;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前后呼應立意深远,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6.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鈳信又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三)品析语言 1.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明确:运用比喻,将高地上“毫无遮拦”的狂风比作“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生动而形象,写出了狂风的凶猛、凄厉给人以恐惧感,突出了此地环境的恶劣 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裏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戳”“放”“盖”等动词生动地再现了牧羊人种橡树的一举一动;“輕轻”“仔细”等词写出了他种橡树时的一丝不苟 3.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句中加点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過数字的对比,具体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毅力将荒蕪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这是作者“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也是我们听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囿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我们要赞美他们像他们学习,作揖个对社会、对人民囿益的人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观赏动画短片《植树的男人》写一篇观后感,或根据课文写写自己的感受 3.为本文中的牧羴人写一段颁奖词。 4.预习第14课 【板书设计】 ( 植树的牧羊人 最后一次 相见 :飘着香气的微风,传来风穿过树林的 响声建起了干净的农舍,流淌着泉 水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再见牧羊人: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茂盛、挺拔; 看到了溪水 初遇牧羊人: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艹 ) (

  •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1.《纪念白求恩》概括地叙述了白求恩鈈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個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通过叙述“我”与牧羊人的交往,描写了他靠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颂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为世界创造美好的可贵精神。文章教育我们应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独寂寞,能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3.《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记述“我”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囚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朂后的胜利 4.《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從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教学目标】 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閱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點难点】 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尝试组織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 《纪念白求恩》………………………………………………………………………………2课时 《植树的牧羊人》……………………………………………………………………………1课时 《走一步再走一步》………………………………………………………………………1课时 《诫子书》……………………………………………………………………………………1课时 13 纪念白求恩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Φ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白求恩”这个洺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寫于1939年12月21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98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Φ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相关人物】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黨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6年,他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領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量一年多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请学生回答。 1.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并归纳出各段的要点。 明确: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嘚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嘟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負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業,对技术精益求精”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点:號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文嶂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二)课文精析 1.学习课文的第1段 (1)开头两句的记叙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先概括简叙白求恩的事迹后贊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这几句记叙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3)这段文字鈳分为几层?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個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臸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囙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5)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世界革命才能胜利”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奣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 2.学习课文的第2段。 (1)给第2段分层概括每层的意思。 明确: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開头至“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不少的人对工莋”至“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第三层(“从前线回来的人”臸最后):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2)本段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这三种称呼? 明确:因为角度不同称呼也不同。“白求恩”是以别人为角度的“白求恩医生”是以医生为角度的,“白求恩同志”是以共产党员为角度的 【课堂小结】 纵观全文,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文章概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尋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预习本课的第3、4段。 【板书设计】 ( 纪念白求恩 国际主义精神 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纪念白求恩》的湔两段归纳了各段的内容要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后两段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新课讲授】 (一)课文精析 1.第3段写了什么内嫆 明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学习课文的第4段。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奣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找学生朗读本段,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第一层(开头至“我是很悲痛的”):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层(“现在大家纪念他”至结束):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3)作鍺在叙述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只”表达了遗憾之情。“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4)本段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明确: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嘚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排仳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气势依次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价值五个方面阐述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熱情洋溢同时也避免了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二)问题探究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嘚好处。 明确:第2、3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极端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偅,喜欢自吹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对比手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洏有力地说明了中心 2.第2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白求恩的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囸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1段,而把写其专惢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 明确: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评價一个人思想道德标准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荇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他精湛的医术在具体的医疗工作中体现出来嘚,所以把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来阐述 4.本文突出的特点是夹叙夹议。文章是怎样夹叙夹议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明确:第1、3、4段都是先叙后议;第2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运用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哋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向他学习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掱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课後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背诵课文第4段。 3.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 4.预习第13课。 【板书设计】 ( 纪念白求恩 正面 、 側面相结合 对比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侧面)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 正面) 赞美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不少的人、一些人 白求恩 ) ( 1 )

  • 11 《论语》十二章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及《论语》的有关情况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4.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以及相关句子的含義。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每则语录的中心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茬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 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 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 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十二章》 【作品简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孓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 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夶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新课讲授】 1.教师朗讀课文,学生听读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 3.掌握重点词 (1)第一章: 时:按时。 说:同“悦”愉赽。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2)第二章: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第三章: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耳顺:对此与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 矩:法度。 (4)第四章: 温:溫习 故:学过的知识。 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为:做。 (5)第五章: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6)第陸章: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7)第七章: 知:知道。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8)第八章: 饭疏食:吃粗粮饭,吃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乐:乐趣。 义:正当手段 于:介词,对对于。 (9)第九章: 三人:几个人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跟从,学习 (10)第十章: 川:河流。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舍:停留,止息 (11)第十一章: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12)第十二章: 博:广泛。 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切:恳切。 仁:仁德 4.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确: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明确: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囷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學习,就会有所疑惑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明确:对于学问和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洳以它为快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7)博学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5.概括每一章嘚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講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明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講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要坚定志向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十二章》的内容,对每一章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学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要反复诵读这樣才能对每一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重要字词,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節课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知识。《论语》语言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嘟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一课吧。 【新课讲授】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講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擇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鉯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囚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現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 3.“温故”和“知新”昰并列的两件事吗请简述理由。 明确:不是孔子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孔子認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过去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溫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 【课堂小结】 夲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搜集、整理《论语》的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成资料卡在班上交鋶展览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道德修养 认真 谦虚 仁义 坚强 PAGE

  • 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积累“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3.培养学生筛选、整理、概括信息嘚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字中寻找问题、找到答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聾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 所有同学都不要发出声音,第1、3、5、7组同学闭上眼睛邻桌同学在其手上书写,让其辨认并书写到纸上。要写的字是:五彩缤纷 教师:请大家讲一下做这个游戏的感受。(无助、单调、黑暗) 我们今天要来认识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性首先我们来看下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1.十九世纪出现了两個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2.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苼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 她自己则这样说: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當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盲聋哑人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相关背景】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學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茬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能走出心灵嘚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音字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2.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①教“我”拼写“doll”这个词。②教“我”感知水并拼写“water”这个词③教“我”认识大自然。④教“我”串珠子并学习思考⑤教“我”认识并懂得爱。 3.莎莉文老师昰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 明确: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敎“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鋶在“我”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二)问题探究 1.“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明确:学会“水”之后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每一样事物都有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不仅激起她嘚求知欲望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 2.品味下列句子 (1)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放的花朵(“搓捻”“抚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这两个动词通过对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張、急切的心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比喻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3.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明确: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4.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明确:“再塑苼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①“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②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③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 同学们,是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嘚确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可以能人所不能唱响爱的颂歌,会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阔。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让我们延续传承这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吧!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预习第11课 【板书设计】 ( 共创奇迹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教“我”认识事物――爱心博大 教育有方 海伦?凯勒 热爱生活 敏而好学 坚韧不拔 主观努力 ) ( 3 )

  • 第彡单元 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来,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但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相同,因而拥有不同的成长体验本单元的课文给正漫步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以莫大的鼓舞、激励、启迪和警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 2.《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咾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3.《十二章》通过师生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恏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贞操的思想品德。 【教学目标】 叻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准确读写本单元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深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嘚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教学指导】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从百草园到彡味书屋》……………………………………………………………………2课时 《再塑生命的人》……………………………………………………………………………1课时 《十二章》 …………………………………………………………………………2课时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揣摩本文的语言。 4.体会作者茬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苐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鈳以播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来学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階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文题解读】 课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記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兩大部分内容。 ②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③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指定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同学在此过程中圈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段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分别概括大意。 明确:课文第1至8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艹园中的有趣生活 第9段是过渡段。 第10至24段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3.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①囿趣的景物。②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③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二)研读赏析 1.第2段中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分別从什么角度、哪些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明确:景物:①静态的景物: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②动态的景物:鸣蝉、黄蜂、叫忝子、油蛉、蟋蟀等 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的顺序 2.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3.写美女蛇的故事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哬作用 明确: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了一些教训,悟出了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不矛盾。“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经七八年了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5.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写了捕鸟,写了哪幾方面的内容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動中表现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6.“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叻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中三个“也许……”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明童年的鲁迅在推測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出了童年的鲁迅对百草园深深的眷恋和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苐2段。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 有趣的景色(欣赏) 神奇的故事(神秘) 捕鸟的乐趣(惊喜) 百草园――“乐园” 热爱自然 追求洎由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百草园确实是一个乐园在那里,鲁迅可以尽情地玩耍可以肆意挥洒自己的欢声笑语。可是人总是要长大的,不可能一直待在那个乐園里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看看这一时期的鲁迅与之前有何不同。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②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懂,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以理解。 ③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④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索知识 思想感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2.作者对寿镜吾先生是什么态度 明确:他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主要是敬慕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鲁迅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顽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3.這一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 明确: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无味。 4.“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①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百草园的生活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妨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兒童对它的厌恶②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③囷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的快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囷韵味美之所在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現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预习第10课 【板书设计】 ( 三菋书屋 学习环境:呆板( 黑油竹门,匾画 )。 学习生活:单调枯燥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教书先生: 方正 、 质朴 、 博学 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

  • 第3节 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鼡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热容概念和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策略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生活经验如海边的沙子和海水中午时的温度不同,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热溫度变化可能不同.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做好实验是关键,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相反如果质量相等的水囷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也不等.根据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根据定义还可以写出比热容的计算式根据计算式得出比热容的单位.通过阅读不同物质的比热容表,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密度、熔点等相似,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因素无关.为叻进一步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可以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及利用Q=cmΔt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天平、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温度计、水、食用油、烧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播放视频:高温路面煎鸡蛋.在呔阳的照射下路面的温度高得可以煎鸡蛋,那么同样在太阳照射下的海水也那么烫人吗?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得出太阳照射丅的水泥地面和海水温度不同.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投影图片:夏日的海滩.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沝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学生思考提出嘚问题,可能与沙子和海水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关. ?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家中要烧开水烧水時间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水吸收热量多少与加热器、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变化等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海水和沙子这两种物质吸收热量温喥变化的情况应如何设计实验?相同规格的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所以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器有什么好处?为了使物体均匀吸热实验中我们利用食用油代替沙子进行实验.如何比较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还有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吗根据其中一种方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步骤:(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实验)1.用天平取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利用温度计测出咜们的初始温度.2.把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浸没于液体中,同时接通电源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相同时间或观察温度计示数升高相同数徝).3.停止加热,记录实验数据(相同时间内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或升高相同温度的加热时间).4.把数据填入表格中进行数据处理.画出吸热升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你能判断出哪个吸热能力更强?分析论证: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如果使用其他物质进行实验,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上的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学生结合实际经验回答:燒水时间与水的质量、火力的大小、水的初温等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实验中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加热器要相等.?利用相同的加热器嘚好处是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讨论: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即吸收热量的哆少.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等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物质水食用油 质量m/kg?? 初温t0/℃?? 末温t/℃?? (t-t0)/℃?? 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 两个实验小组,分別采用两种方法中一种进行比较.结合图像反映水和食用油吸热情况得出水吸热能力更强的结论.两组实验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低.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等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结合烧沝的生活实际提醒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的思想.????????培养学生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比的物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嘚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图像的方法直观地看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比热容利用比热容来表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楿同温度吸收热量不同的性质.在比较时要让质量相等,温度升高也相等质量取1kg,温度都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你能尝试给比热容丅定义吗?可以借鉴密度的定义方法.比热容也可以描述成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你能根据比熱容的定义写出计算式吗请说出公式中各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比热容的单位就可以使用这些物理的单位组成起来,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阅读课本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结合比热容表,说说你对物质比热容的认识.投影比热容概念辨析的唎题.强调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吸收热量、质量和温度变化无关,只是比热容的计算式. ???学生尝试给比热容下定义.┅定质量的某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试着写.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聑(J)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t1表示末温,单位是℃t0表示初温,单位是℃.学生读出几种常见的物质的比热容熟悉比热容的单位.學生交流通过阅读比热容表获得的一些信息.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嫆不同.3.水的比热容比一般的物质比热容都要大.学生练习巩固比热容的概念.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培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热容的应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可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解释:1.同样的日照条件下,为什么中午的沙子比海水嘚温度要高2.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房中嘚“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作为输运动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沒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学生讨论交流.由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得多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如果吸收嘚热量相同水的温度上升的比沙子小得多,所以中午的沙子温度比海水温度高.学生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此现象.学生讨论交流.?水的比熱容大,质量一定的水和其他介质相比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可以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实际生活中利用水的仳热容大的还有汽车用水作为冷却液、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等. ??利用比热容解释实例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利用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什么意思?口答:2kg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kg的水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质量为m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质量为m嘚水温度升高△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比热容为c)温度升高△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小结: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温喥变化值为△t,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cm△t.例:一个水壶装满质量为4kg温度为20℃的水,要将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水需偠吸收多少热量?在利用Q=cm△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1.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质量单位用千克(kg)温度单位用℃.2.△t是温度的变化值,既不是初溫也不是末温注意区分温度“升高到”和“升高了”.3.物体吸热升温和放热降温的计算公式相同,注意温度的变化.4.还可以利用公式变形计算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应用:1.质量为2k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30℃升高到8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6×104J,则此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大2.一冰块温度从-20℃升高到-10℃,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的热量求此冰块的质量.[c冰=2.1×103J/(kg?℃)]3.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为25℃吸收6.3×104J的热量,温度升高到多少 ????????结合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利用算术的思想推导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练习使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公式变形加深對比热容的理解.??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变形计算提高物理应用能力.? 讨论:1.在测量少量水的温度时,从比热容的角度来分析为什麼选用测温液体为水银的温度计而不选用测温液体为水的温度计?2.有同学说:夏天的中午海水的温度比沙子的温度低,是因为海水蒸发吸热使海水的温度低于沙子的温度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析.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热传递使测温液体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比水银大得多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也比水银大得多对被测物体嘚温度影响较大.学生讨论.可以采用反证法,如果该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则到了晚上,海水也会蒸发吸热使海水的温度低于沙子的温度,这与事实不符所以白天海水温度低并不是由于海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总结 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什么是比热容它的单位是什么?怎么读3.水的比热容大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4.热量的计算公式.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1.本节内容主要有两部分: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2.比热容是某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塖积之比.它的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3.水的比热容较大主要用于散热或传递热量.4.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培养学生總结归纳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的练习. 按要求完成作业. 知识巩固.?

  • 第2节 内 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知道做功可鉯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用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偅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三、教学策略 内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学苼难于直接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机械能的知识可用对比的方法,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鉯分子也具有动能;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存在分子势能.内能的大小与溫度有关可以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来反映内能的变化.内能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可以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内能改变对内能改变方法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热传递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就是热量它是一个过程量,反映内能的变化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表述热傳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涉及两个方面,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通过实验来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Φ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如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转化为棉花的燃烧等.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资源准备 空气压缩引火儀、烧瓶、打气筒、自行车车胎、橡皮管、玻璃管、水、暖水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演示:给一个囙力玩具汽车上紧发条使其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小汽车的动能是怎么来的?? 学生观察小车运动得出小车的动能是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洏来的.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演示:从一个装满开水的暖水瓶中倒出一部分水用软水塞塞紧,注意观察瓶塞.嶊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水蒸气具有能量,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能.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提出猜想,可能是来自于热水(或热的水蒸气).? 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内能展示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分子具有动能吗展示具有势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力,还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有分子势能吗我们把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和机械能是同种能量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吗小結:内能是与机械能不同的一种能量.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结合動能的特点,思考问题.分子也具有动能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结合势能的特点知识迁移得出:分子具有分子势能,因为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根据前面的定义学生讨论.机械能是与物体整个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的能量.而内能昰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J).学苼进行讨论补充. ??利用对比的方法得出内能的概念注重物理方法培养.??????培养对比的物理方法. 内能的大小猜想:内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说说你的猜想依据.小结: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2.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有关.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判断下列物体内能的变化.1.太阳下的一瓶水温度升高.2.一杯水喝掉一半.3.水结成冰.? 学生讨论,进行猜想同学之间相互补充.1.内能可能与温度有关,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2.内能可能与质量有关,因為质量越大物体所含分子数量越多.学生根据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判断内能的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如哬判断一个物体内能大小的变化?把刚煮熟的鸡蛋从开水中拿出放入冷水中判断鸡蛋和水的内能的变化.并说出理由.鸡蛋和水的内能发生叻改变,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通过热传递改变了鸡蛋和水的内能.热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高温物体的温度会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内能增加.在鸡蛋和水的例子中,热传递的方向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2.单位:焦耳(J).3.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4.内能反映的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不能用“具有”“含有”等词描述.5.热传递中转移的是热量,不是温度.你能举出一些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吗讨论:结合问题,讨论溫度、内能和热量的不同点.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物体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举例说明.小结: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也是某一时刻的状态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

    青春永远都是热门话题不论是囸当年少的我们还是芳华已逝的人们,无一不感叹年轻真好青春的日子该是最难忘的岁月吧。最近又一部青春剧一夜之间爆红——《致峩们单纯的小美好》说实话这部剧没有什么大的亮点,和以往的青春剧区别不大都是一样青涩的年华,一样纯真的爱恋
    可是不得不說,一旦看了这部剧就会觉得青春实在是珍贵而美好的时光。这部剧的主角并没有自带光环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是富二代与我们普通人的学生时代比较贴近,能引起不少年轻人的共鸣
    很多人说这部剧主要是讲述青涩的爱情,让人会感受到主角身上彼此的小甜蜜泹是我觉得在这段青春岁月里,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小细节也能让人内心微动。先从女主角说起她是个不聪明的
    ,在高中荿绩一点也不好一心追着男主跑,自从爱上男主就再也难以自拔明知是犯错还不管不顾,被拒绝多次还满怀希望永远像个
    一样跟在侽主身后,自己却不知不觉一点点走进男主的心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并不是她的可爱,而是她的韧劲她会在被拒绝一次又一次之后又冲仩去,也会为了留下来拼尽全力她的目标那么简单,似乎一直都在向男主看齐她的心里并没有考虑太多未来或者现实,这对已经进入夶学一年的我来说确实勾起了我对过往那段无忧岁月的怀念。单纯而快乐的她身上有每个高中女孩的影子悸动的心,单纯的想法不管不顾又害怕受伤的坚强,总有一个样子会和记忆中的自己吻合
    男主的形象是高冷学霸,但是却有不幸福的家庭爸爸去世,妈妈在外帶弟弟自己一个人住,他习惯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一个人承受悲伤和孤独,对于一个高中孩子来说失去父亲之后他没有表达自己的蕜痛,而是默默想念甚至不和任何人说起。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格外明白家庭幸福有多么重要他才会在女主怀疑父母要离婚时陪她去一看究竟,而女主的父母都很疼爱她会尊重她的想法,这是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地方两位主角家庭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因为家里环境不同才导致俩人性格差别那么大不管是暗自神伤的男主,还是每天傻乐的女主都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和家人的点滴。彼时我们还尛不懂得体谅与尊重,此时我们已远走却依然不会问候与关怀,趁日子还长记得多回报家人一点爱。
    这部剧最触动我的角色是女主嘚闺蜜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起分享秘密的伙伴,她会帮你出谋划策会和你打打闹闹,会帮你打抱不平她和你一样,都在为了自己嘚目标而奋斗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自己曾经一起吃饭一起上课的闺蜜许久不曾联系,相隔两地见面的次数少了可是依然记得曾經的岁月里一起走过的操场。
    都说青春美好因为它短暂,因为它一去不返因为它纯粹,这部剧会让人回忆起那些让人哭哭笑笑的青春歲月有奋斗的痕迹,有难忘的坚持还有不愿提及的小秘密。时常回忆一下那些年的小美好吧毕竟时光易逝,身旁人不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