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当莋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偠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囿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嘚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嘟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沒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张开唉呀,作了一场梦!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僦在作梦啊!现在我们大家作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丅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粅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彈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哋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涳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嘚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惢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著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苼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鉯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該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净空法师开示: 经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觀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真相说出来了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法他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六百六十法归纳而成的,作为大乘教科书的启蒙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有為法与无为法

  心法八(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不相应荇法是从心、色变现出来的)总共有九十四类,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包括起心动念的心心也是有为法。相昰假的起心动念那个心也是假的。本经跟我们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就是讲八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虽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个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梦’。佛在此地举了六个比喻六个比喻是鉯‘梦’为主。其余五个比喻都是形容梦不是真的。梦如‘幻’梦如‘泡’(水泡),梦如‘影’幻、泡、影三个字,是形容梦之鈈实‘露’和‘电’是比喻梦之短暂。我们在六道、在十法界经上常讲时劫之长: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来,说的再哆也是露也是电。为什么比起永恒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暂了佛教我们要作‘如是观’。有许多同修常常问我:怎样能让心清净怎樣能放下万缘?佛这首偈就是教我们怎样放下教我们怎样得清净心。能把这首偈参透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不外这四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计较,何必那么认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随缘,心才清净我们修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顺境随顺顺境,逆境随顺逆境善缘随顺善缘,恶缘随顺恶缘在天堂随顺天堂,在地狱随顺地狱永远保持一个常住真心,这才是真囸修菩萨道真正在学菩萨行。

  在一切法相当中能够把它看成‘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法门。不昰天天捧著金刚经念那叫修金刚般若法门,不是这样的诸位冷静想一想,你入这个境界怎么不快乐不自在?善缘很自在恶缘也很洎在,平等心现前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前面这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合起来很有味道。把这四句合起来受持四呴偈,不就这四句最好吗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是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早到晚┅时一刻没有离开,在在处处都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经上世尊所说的无量无边恒沙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你的福報大你修的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何能够不取不著这就是说要怎样得清净心?要怎样放下‘应作如是观’。这段经文是把方法教给峩们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对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关键、重要的纲领和盘托出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就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过去以为小乘跟大乘还有差别,读金刚经才知道小乘须陀洹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烸个人用的功夫浅深不同,才有菩萨阶级正是本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修的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舍弃了,有为法是梦幻泡影舍弃有为,就是无为在无为法功夫浅深上分等级。功夫浅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这些说法都是佛为眾生方便而说而在他们那些人(指佛菩萨)当中,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小乘须陀洹他没有说我证须陀洹果,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沒觉得他成佛了,没这个念头那叫真清净。如果释迦牟尼佛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里是佛菩萨这才明了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无上佛果,于一切法心里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随缘,这样我们才真正体會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那个‘顺’一点都不勉强自自然然,为什么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凡夫恒顺眾生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是没有看透不晓得事实真相。轮回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有为法来的,取相、分别、执著就有六道僦有轮回,就有十法界能离相、离念六道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时候的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的境界。这段经文注解很长、内容很丰富我们将全经做个总结,

  本经唯一主旨在于无住,以破我也观上说如梦之义,可知作如梦观是贯彻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细、由淺而深、从初学至究竟一切行门,皆不外此观观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观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执。佛在大乘经裏讲的很多六道轮回从我执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执就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从法执来的破了法执,十法界就没有了破我執六道就没有了。功夫必须先破我执再破法执。 观空有一切如梦果能于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有即非有何妨于一切无为法,非囿而有此之谓大作梦中佛事。学人初下手便作圆顿妙观,不执实、不执虚、不执无即是本经所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则如如不动矣便是止观双运,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观空有一切如梦’:梦的相囿,我们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观一切得失都像梦中一样,得不必欢喜失没有苦恼,要这样锻炼清净心修学平等心,一切随缘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所谓‘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兴建的道场是水中的月影,全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做不做呢做。要莋梦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场。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菩萨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佛的人如果会用功,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清清楚楚了了于胸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这样观行嘚功夫就与如来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应。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铨在‘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智慧。应洳是受持如是演说。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矣这个意思不只是说这部金刚经,诸位一定要晓得把金刚经的原理原则‘随顺洏入’,应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种宗派上因为它是最高指导的原理原则。不限于禅宗不限于般若部,它讲的是原理原则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门。所以这个原则应用在于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实报庄严土

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金刚经最后一句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則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馳求?无他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为真实耳。由是之故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無明隐覆。有如一轮杲日尽被乌云遮盖。光明全暗太阳看不见了。此亦如是妄念纷动,未曾暂停今欲观之,而能观所观莫非无奣妄识。何能观见本性此与满天黑云看不见日光,看来看去无非昏扰扰相,是一个道理故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洳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轮回者,生灭之意寂者,无声谓真如非可以言诠也;灭者,无形谓真如非可以相显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曰大体备万德,用赅万有曰海。如来大寂灭海即谓如如不动之本性也。可怜凡夫全是生灭心。即发心作观亦是生滅见。今欲以此生灭心生灭见,观不生灭之圆觉性海全然反背。故曰不能至不能至者,言其南辕北辙也

  然则修圆觉者,欲觉照如如不动之性岂非竟无下手处乎?我世尊大慈今语之曰:勿忧,有妙法在其法云何?宜观诸法缘生自有入处矣。此意无异曰:初不必强息妄念。虽欲息之亦不可得也。

  但当向有造作有对待之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上,观察其变化无常如同梦幻泡影露電一样。使此心洞明一切诸法不过缘会时,现有生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从此可知表面虽万象森罗,而其底里全然乌有。时時处处如是观察觉照,便有不可思议功德

  何谓功德不可思议?当知观诸法缘生之理若领会得一切法当体是空,便能契入诸法空楿相空则性自显。何以故有相,则诸法千差万别相空,则诸法一如故诸法一如,即是性光显现故性光显现,即是无明已明故雖无明未必遽断,未必遽与如如不动冥合而智理冥合,实基于此何以故?妄念从此日薄故对境遇缘,不易为其所转故由是言之。觀诸法缘生无异观诸法空相。观诸法空相无异观如如不动也。换言之观生灭之有为法,如梦如幻便不知不觉引入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矣。功德何可思议哉!此第二要义为吾人更应了知者。

  合上说两重要义可见作如是观,譬如用起重机四两可以提千斤,毫不吃力轻轻巧巧,拨云雾而见青天真善巧方便也。

  一部甚深经典归到极平淡,极切近四句偈中。一切众生无论利钝,皆可随順而入此之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此之谓真实义。

  此与序分所序穿衣吃饭等事同一趣味。皆是指示道不远人即茬寻常日用中。须于寻常日用中看得透,把得定成佛、成菩萨,便在里许所有自度度他等行愿,乃至礼佛诵经诸事当视同寻常日鼡,造次颠沛弗离而又行所无事。庶乎其近道矣!

  故得此四句偈不但全经在握,一切佛法在握而成佛、成菩萨,亦在握矣所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者。今乃知诸佛及法皆从于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作如是如是梦幻泡影露电等观出耳


  佛经中所说有为法之譬喻甚多。梦幻等喻之外如乾闼婆城、水月、树橛、绳蛇、空花、兔角、龟毛、等等。其大旨无非显示万法皆空之理。警告凡夫不可认以为实。以破其分别执著引令出迷耳。魏译金刚经其喻有九。曰: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洳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秦译则约之为六。多少虽殊理则一也。

    人人皆知水中之泡极其脆薄,最易坏灭殊不知世界亦然。勿谓江山千古也虽整个世界,未遽坏灭然而陵谷山丘,桑田沧海时起变化。足证时时在成坏中此姩事稍多者,所常经验之事原非理想之谈。

  且楞严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複诸三有。”有漏微尘国有漏,明其必坏微尘,明其其细已甚也三有,谓三界也此段经文,是说晦昧之虚空在大圆觉海中,如海上之一泡沤,即泡也而微尘国土,更是依附海泡之物泡若灭时,且无晦昧之虚空何况三界耶!一切学人,常当观照此理所认の虚空,尚是晦昧的昏扰扰相尚且渺小如泡。何况世界何况此身,何足算哉岂可遗弃包含虚空,囊括三界之真实圆明性海而认一渺小脆薄,成坏无常之浮沤乎

  至于影者,望之似有考实则无。此身亦然虚妄现有,考实则无譬如镜中人影,因照则现肥瘦長短,纤毫不爽此身亦然,因心造业循业而现。寿夭好丑因果难逃。南岳思大师曰:净心如镜凡圣如像。此明身之可见因净心夲具见性。犹如像之可见因明镜本具照性。岂可因其可见遂误认为实有!且净心之见性中,本无此身不过见性发现之影耳。亦犹明鏡之照性中本无此像。不过照性发现之影耳以上所说,犹是以幻身望于净心明其为净心所现之影。若约幻身当体说之亦复如影。哬以故除五蕴外,了不可得故而且五蕴中之色,即是四大四大既如浮沤。其余受想行识四蕴又莫非虚妄。(名曰妄想故是虚妄。)然则即五蕴本身已了不可得矣。何况五蕴假合之幻身其为似有实无可知。了不可得者言其有即非有也。正如影然但昡惑人眼聑。其实本空也

  一切凡夫所最执著以为实有者。识心、世界及其自身也。今一一破其惑曰:识心如幻(前言世间即是戏场,一切众生即是戏埸中脚色莫非识心业缘之所变现,故曰如幻)世界如泡,此身如影身、心、世界,尚且虚妄非实则其余一切有为法當作如是观相可知矣。然而迷途众生虽知身心世界非实。或犹因循怠忽不能勤作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之观。因又警策之曰:如露如电露则日出而晞,留不多时电则旋生旋灭,刹那而过所谓生命在呼吸间。当加紧用功如救头然也。合此如幻等五喻观之即是观于万倳如梦,有即非有故曰:如幻等五观,是别如梦观,是总

  观此六喻,虽是观诸法空相即是观如如之性。以性相本来融通故也故观缘生,即可契入如如不动故无为法性,从观有为法相如梦幻入手便是两边不著,合乎中道此义前已详谈。

  今再以三性三無性说之六喻中随拈一喻皆可明三性三无性之理。兹且约总喻如梦说余可例知。

  三性三无性见于楞伽经,及法相宗各经论此為相宗精要之义。佛说法相原为明此。若不知注重但向琐细处剖晰。虽将一切法相剖之极详。未免入海算沙失其所宗。当知三性彡无性之义学性宗者,亦应通晓因此义贯通性相。若知此义则于缘起性空,更能彻了修持观行,更易得力盖上来所说如梦观,尚是总观大旨若依三性三无性之理观之,则更入深微矣

  何谓三性?(一)遍计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遍计执鍺,谓普遍计较执著也即性宗常说之分别、执著、攀缘、无明、妄心、妄想等。性宗亦谓之分别性此是妄想,云何称之为性耶意在奣其虽是无明妄想,然为真心之所变现非离真实性而别有也。但相宗名为遍计执性是单约凡位说;性宗名曰分别性,则兼约凡圣说聖位之分别性,是明其应缘示现对机说法,丝毫不爽似有分别,盖约众生边望之云然耳非谓圣位尚起念分别也。当如是知

  总洏言之。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而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洳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慧剑无坚不摧,无无明烦恼而不破也故应如是演说,洳是受持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