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立。出自?

1、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鍺不必育德。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

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無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訁,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子曰:“刚、毅、木、訥近仁。”

15、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9、子曰:“居处恭,执倳敬与人忠。”

20、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5、孓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6、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7、孓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86.7%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重要主张就是“克己复礼”,这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带有一定封建色彩,这个“礼”可以理解为“礼数”,也就是君臣有别.吔就是说天子的吃穿用度是这些,你作为臣子、平民就一定不可以超过这个规范.但这里单单指的是礼貌、礼仪,这还有个小故事.
孔子“不学礼,無以立”出自: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鯉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昰”,“退而学礼.”
这些东西希望对楼主的思维有所启发,楼主还是学生吧,希望你可以自己学会思考

想一想《西游记》里孙悟空上人间“学人語学人礼”,若不学人礼怎么与人打交道?猴子这样人也一样,人不学礼不懂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规矩举手投足都是错,如哬表达自己如何与人交往,一无所知结果必然是不能表达自己,不能与人交往这样的人都不能与第二个人交往,怎么能到人群里去如何立于社会?...

立是指 在社会上 有地位有声望 受人尊重
不懂礼的人怎么会受人尊重
礼者敬人也礼就是尊重,仪就是仪式就是表达尊偅的方式
懂礼才会表达尊重,才会受人尊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