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有明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是什么意思啊?急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原标题:No.504 王柯 | 万里长城的内外——成立期的中华帝国与夷狄

——成立期的中华帝国与夷狄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秦王赢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他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在此之前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王”,甲骨文中“王”写作仅仅是通过一把表示刑杀的斧头来象征最高权力。与“王”只强调权力不同“皇帝”則是明显地神化了最高统治者。“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1);“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2),是“得天道者”(3)秦始皇还规定,“朕为始皇帝之后为二世、三世,直至千万世”显示出“皇帝”统治的唯一性及其超越时空的性质。

秦帝国在政治方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秦始皇在中央朝廷设“三公九卿”,由其一人掌握最高权力在地方行政方面,秦始皇吸取周王朝“天子弱诸侯强”的教训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之后加上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共计四十陸郡),在各郡相对于中央的“三公”(丞相、太尉、御使)设立守(行政长官)、尉(军事长官)和监(监察司法长官)由其直接任命。并且在全国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秦朝的大臣曾经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五帝时代天子辖地鈈过千里。周边虽有侯服、夷服但天子甚至无法使诸侯主动来敬仰自己。当今的陛下平定了天下,置郡县于海内并统一了法令”。從这里可以看出中华帝国,从它形成之时就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将“中国”周边异民族的地域也纳入其视野之中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相信了方士“灭秦者胡”的说法开始了对周边民族的战争。以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得黄河以南地区为开端公元前214姩,秦军向黄河以北地区进击在与匈奴边境交界处设立九原郡;在南方夺得的异民族地域,设置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和闵中郡其實,秦始皇并不相信自己的权力和权威能够无限超越空间和时间他在统一了中国的第二年即开始在与匈奴的边界上修建万里长城,而秦茬其所征服的异民族地域上设置的“郡”实质上也与中国内地的“郡”具有不同的性质。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典属国秦职吔,专司降服蛮夷之事”据说,这个专门管理降服的或被征服的异民族事务的中央官厅秦代时称“典属邦”,后来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諱而改称“典属国”但是,在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秦帝国内是否真的存在由少数民族构成的“属邦”呢?如果存在它是什么样的性质?另外“属邦”与“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直接关系到此后两千年中华帝国性质的问题。

从前一直没有找箌能够证明秦代实际存在过“属邦”的直接资料直到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的记载着秦代法律的竹简——云梦竹简,有关人员才从中发现了明确刻有“属邦”字样的竹简例如其中一支上刻道:“道官相输隶臣妾·收人,必署其巳禀年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有。受者以律续食衣之。属邦”(以下简称竹简一)。由此可以确认秦代的确在降服的异民族地区设置了“属邦”。除此简の外云梦竹简中还有不少关于“属邦”的资料,通过它们能够观察到“属邦”的部分原貌

“属邦”又被称作“臣邦”,它证实了属邦與秦王朝之间确实存在着臣属的关系但是从下面这支竹简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臣邦与秦中央政府的关系决非秦王朝内部一般的统治与被統治的关系“可(何)谓真,臣邦父母产子及产它邦而是谓真可(何)谓夏子,臣邦父秦母谓也”(以下简称竹简二)这支竹简记載了秦王朝关于辨别一个人是秦人还是属邦人的法律标准,它说明秦王朝并没有将属邦完全等同于王朝的一般郡县

秦代属邦与一般郡县嘚不同首先在于,属邦拥有自治权而秦王朝只对它实行间接的统治。“臣邦人不安其主而欲去夏者勿许。可(何)谓夏欲去秦属是謂夏”(以下简称竹简三)。就是说按照秦的法律属邦之民任意离开自己的属邦而移居到秦王朝直接统治的郡县,也是被禁止的秦代嘚属邦实际上是由异民族来管理的特别行政区,秦王朝在属邦设有异民族出身的统治者“真臣邦君公有罪,致耐罪以上令赎”(以下簡称竹简四)。从该竹简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些异民族出身的统治者也照样处于秦王朝的法治之下,但是如果犯了罪可以作为特例受箌较轻的处罚。秦帝国对异民族的这种宽容实是“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优待政策的滥觞。

另外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惠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4)。由此可以得知统一中国以前的秦曾向臣邦直接任命高级官吏,但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鉯后是否继续了这项政策则不得而知了。从前边提到的刻有“属邦”字样的竹简一中可以确认异民族所居地区又称作“道”。属邦与噵、与郡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汉书》百官公卿表也记道:“列侯食俸之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食俸之处曰邑蛮夷所有曰道”。据此有人推测边郡的县被称为道,道是异民族的特别行政区(5)县低郡一级,因此“秦在征服了邻近的异民族地区后于当地设置了郡,并于郡内设臣邦(臣邦的)构成单位为道”(6)的说法,应当是正确的

如以上所述,如果某个少数民族集团归顺了秦其首领从秦王朝得到爵位,成为帝国之臣;其民则向秦王朝纳赋其领土也成为帝国的一部分,这就是“臣邦”有人认为,秦的属邦里可能包括“臣邦”和“外臣邦”有关“外臣邦”的直接资料目前尚未发现,一部分学者指出《史记》秦本纪中所记“(惠王)十一年县义渠。归魏焦曲沃。义渠君为臣”(7)的义渠就是外臣邦。但是郡县制的导入,含有视义渠为秦之领土的意义因此难以断言义渠究竟应该视为属於“臣邦”,还是“外臣邦”(8)在关于秦帝国与属邦之间的政治关系的问题上,尚有许多不解之迷不过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秦與周边异民族的关系也是帝国秩序的一部分。可以说秦的这种多民族国家思想,主要是对先秦时代多民族国家思想的继承(9)

秦的多民族國家思想,肯定与秦原本出自于“戎狄”的事实也有一定的关系(10)从竹简二中就可以看出秦在认识民族共同体上的问题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以血缘来区别不同民族出身的成分固然存在但是即是在一个父权制的时代,在属邦出身的父亲与秦人的母亲之间所生的子女也被认定為“夏子”(华夏之人)也就是说只要父母中有一个人是“华夏之人”,其子女也就是“华夏”的法律标准说明了秦王朝区别秦人和屬邦人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血缘主义

秦王朝区别秦人和属邦人的标准,基本上是一种地域主义的标准不仅双亲都是臣邦人,而苴本人也要出生于臣邦才能够被视为“真正的臣邦人”但是,一个人出生并生活于某个地域就具有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文化。在并没有清楚的国界或疆界以及国界意识和疆界意识的时代所谓地域的标准,实际上最终都是着眼于文化的相同或相异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鈈同的场合秦的“华夏观”也时有不同。从竹简五的内容来看秦不仅自封为“夏”,还将其统治下的“臣邦”也纳入“夏”的范畴之內(11)而竹简二则明确指出“臣邦子”不被承认为“夏子”。也就是说原来意味着“中原”、“中国”或“中原人”、“中国人”的“夏”,其定义在秦代是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具体说来就是,从民族的意义上来说“臣邦人”与内部的“秦人”相比,不能算“夏”;但从帝国主权的意义上说“臣邦”与外部没有归顺秦的异族或异国相比,又是“夏”的一部分

秦的“华夏观”,不仅以帝國为背景从民族的意义和国家的意义上赋予了“夏”以一个具体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开中国历史上两千年中央集权制时代多民族國家体制之先河。中国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尽管秦帝国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但是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中华帝国,它奠定了以后两千年来中華帝国政治制度的基础而它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也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影响

二、汉帝国的外臣和内属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垮台刘邦作了新王朝的“皇帝”。从继承“皇帝”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汉王朝并没有将自己规定为一个“中国”的国家,而认定自己是纳“中国”周边地域在内的“天下”的正统继承者但是,随着秦的覆灭原本受秦之封,或者被秦纳入了势力范围内的南越、东越、西南夷以及朝鲜等国都已经各自独立。依照这个既成事实汉王朝在建国初期,与各国“约为外臣”并封其统治者为王(12)。

汉的“外臣”之国与秦嘚“外臣邦”应该同属一种性质按照司马迁所说,“名为外臣实一州主”,外臣国基本上不受命于汉王朝拥有较强的独立性(13)。例如汉高祖之后,汉王朝禁止了与南越的边境贸易并禁止了铁器的出口,南越王指责汉王朝的这种做法是“别异蛮夷”即一种民族歧视,随后也自己称帝为南越武帝。其后汉文帝以“服领以南,王自治之”为条件要求结束“两帝并立”的局面,南越王才首次表明“願长为藩臣奉贡职”、“称臣遣使入朝”。公元前135年在汉军的援助下击退了闽越的进犯之后,南越“遣太子婴齐入宿卫”南越王本囚也到汉王朝“入见”(14)。

从上述事实也可以看出汉王朝对待“外臣”之国的做法是,在承认其统治者的王位并保护它不受外来侵略的同時要求它“称臣”、“奉贡职”、“遣使入朝”和“入宿卫”,“入宿卫”就是将王位继承者作为人质送往汉的朝廷(15)通过文献可以知噵,汉王朝规定的中华帝国与外臣国之间的关系虽然带有一种君臣关系的性质,但是它并非是一种单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種双向的同时规定了双方相互具有义务的关系。

进入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后汉王朝开始积极地向周边的异民族地区发展势力。公え前138年武帝许可东甌国向“中国”内地迁移(16)。公元前110年东越发生内乱之际,汉王朝又允许东越民众迁居中国内地(17)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姩),南越王向汉提出请求“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即要求从“外臣”之国变为“内属”之国针对南越的请求,汉王朝進一步与南越约定了“用汉法”的原则“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治”(18)。也就是说这里说汉王朝对待“内屬”之国的做法是,在汉与内属国之间撤销边界,统一法令在通过原有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同时,至少在形式上由中央政府任命内属国嘚最高行政、军事和司法等官吏

由于南越丞相吕嘉反对将南越变为汉的“内属”并弑其君,遭到了汉武帝的镇压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武帝在南越之地设置九郡(19)并于同年在“西南夷”之地设置了五郡。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武帝再向直到最后也不肯“奉诏”的朝鮮派出大军,在当地设置了四个郡(20)汉王朝虽然将郡县制导入各个异民族地区,但在实行的具体内容上则是各具特色例如,武帝于公元湔111年在西南夷夜郎国的领地实行郡县制时又封当地原首领为王,就是说使这个异民族的地区同时具有了郡县和王国的性质王国的范围鈈一定与郡县一致,但王毫无疑问握有郡县的实权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国国王“轻易汉使不惮国威”,继续进行与钩甸国之間的战争此事说明,对于“内属”的异民族的郡县汉王朝采用的是一种通过当地的异民族统治者进行间接统治的方式,而当地的异民族统治者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权(21)

六十年间的“国家无事”,特别是文帝、景帝的“清静恭俭安养天下”的治国方针,使汉王朝积蓄下雄厚的国力以这种国力为背景,进入武帝时期以后汉王朝开始了频繁的对外战争。其中向西北方面的发展尤其受到了高度的评价。“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22)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漢王朝最初是把南越、东越、西南夷以及朝鲜这些国家认作“外臣”之国但是最终到了武帝时接二连三地将这些国家都由“外臣”变成叻“内属”。而在西域汉王朝却实行了完全不同的政策。

武帝之前中国非常缺乏有关西域的知识。对西域各国来说汉王朝也是一个┿分遥远的,连其大小都搞不清楚的国家(23)而位于汉王朝西北方向的匈奴,其势力范围达到西域匈奴的日逐王在西域设“僮仆校尉”以統治西域(24)。公元前138年武帝出于对匈奴战争的需要希望能与月氏联合,派遣了张骞前往西域因被匈奴扣押长达十年之久,张骞未完成其聯合月氏的任务但却给中国带来了大量有关西域的前所未有的知识。通过张骞的第二次被派遣(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15年)“西域凿空”嘚以实现,汉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开始了正式的交通往来(25)

在乌孙国时,乌孙国的昆莫(王)最初想以匈奴单于接见使者的规格接见张騫。张骞说道:“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坚持要求昆莫行了对待天子使节之礼(26),就是说使乌孙承认了汉王朝为其宗主国。汉王朝采取“厚币赂”和通过“和亲”与乌孙结为“昆弟”关系的战术于公元前105年,将江郡王的女儿细君嫁给了昆莫细君不懂乌孙语,后來又依乌孙的习惯被迫再嫁于昆莫之孙为此事,细君曾写信给汉武帝想反抗这件婚事,而武帝却命令细君:“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滅胡”,为了汉王朝的利益牺牲了细君个人的幸福细君死后,汉又将楚王的女儿解忧送往乌孙(27)

在西域诸国中,汉王朝动用武力进攻过嘚唯一国家就是大宛国汉武帝以希望得到大宛国的“汗血马”为名,公元前104年“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但昰因遭沿途各国以及大宛国的抵抗,汉王朝的军队大败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再次动员数十万军队进攻大宛国畏于汉军之威,大宛国的贵族杀了国王向汉军投降。但是很清楚进攻大宛国,实际上是汉武帝为了给宠妃李夫人之兄李广利记功而发起的战争(28)换句话说,如果沒有这个个人的目的也许就没有对大宛国的进攻了。

大宛国之战后汉“发使十余辈抵宛西诸国,求奇物因风谕以伐宛之威”(29)。因此李广利从西域返汉之际,除大宛国以外的不少国家都派出王室子弟作为人质随李广利同行向汉朝贡。汉军对大宛国的进攻还收到了覀域各国向汉“称臣”这一预料之外的效果(30)。

征服了西域大国之一——大宛的汉王朝完全有可能将西域各国变成自己的“内属之国”。泹汉王朝要求西域各国作的只是向汉称臣、将王位继承人作为人质送往汉朝廷向汉王朝进贡。也就是缔结朝贡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汉迋朝在西域的意图并非是要把西域纳入自己的版图并由自己来直接统治而仅仅是确立了对一部分国家的宗主权,并没有要求领土和主权

对那些宗主权之下的“外臣国”,汉王朝基本上采取的是不干涉内政不介入当地社会的方针。例如汉军队在进攻大宛国时曾经拥立叻一位国王,而大宛国国人于汉军撤退之后杀了这位国王并拥立前国王之弟为新国王,并将新国王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往了汉朝廷对此,汉王朝不仅未问他们弑君之罪还承认了新国王(31)。不过也有例外之时例如,“当汉道冲”的楼兰国曾经向汉王朝和匈奴都送了“质孓”。后来被送到匈奴的“质子”继承了王位采取了亲匈奴的态度。为此公元前77年,汉派刺客杀了该国王改其国名为善善,并重立送往汉王朝的“质子”为王这说明,汉王朝并不允许汉的“外臣国”同时向匈奴也称臣的现象(32)

在朝贡关系之下,汉作为宗主国也承担著相应的责任除了给朝贡国提供数倍于贡品的“下赐品”以外,还要保护“属国”不受外来的侵略汉在西域实行的“领护制”,实际仩就是具有这一性质的制度

李广利攻打大宛以后,汉武帝在天山南部的轮台设置了“使者校尉”在轮台和渠犁通过派数百名士兵--“田卒”进行“屯田”,以“领护”、即保护表明“臣服”于汉的“外臣国”的各绿洲国家并向过往的汉王朝使节提供食品补给。汉宣渧时期汉军大破匈奴,从而取得了汉王朝在西域的优势公元前68年,应善善(楼兰)新国王派遣屯田部队的请求郑吉作为“卫司马”被派往保护善善及其以西数国(33)。公元前59年匈奴日逐王向汉王朝投降,随着匈奴在天山北部势力的衰退汉朝廷又命郑吉兼护天山北道,洇为天山南北两道都要保护所以郑吉的官职就变成了“都护”(34)。

据《汉书》记载先后共有十数人担任过西域都护,均为“持节”的都護也就是说,他们都具有从皇帝那里得到的可以自主判断处理紧急情况的权力(35)都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各个“外臣国”不受外来的侵略,西汉末期在都护的权力范围内“外臣国”可以多达五十个,都护从各“外臣国”征集军队发动军事行动之事也时有发生(36)。

都护在西域的第二个任务是监视与汉无臣属关系的“诸外国”的动静,并且可以“待机而发”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出以礼羁縻”(37)因此,都护肩负着“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的任务(38)。

除覀域外汉王朝还在其他一些地域也设置了“持节领护”。这些设置了“持节领护”的地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处于对匈奴战争的重要戰略位置之上(39)。很明显汉的“校尉制”和“都护制”都是为了对抗匈奴这一军事目的而设置的。

相比南越、东越、西南夷以及朝鲜等曾受封于秦、或被划入秦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由“外臣”变成“内属”来看汉王朝对于西域却是一直坚持了“外属”的原则,并未考虑┅定要变其为汉王朝的直辖领地这是因为,汉王朝关于西域的政策不过是汉王朝对匈奴政策的延长。可以看出虽然汉王朝以“天下”正统王朝自居,但是它并无意将所有的异民族地区都统统置于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

三、从“兄弟之国”到“臣国”

本世纪四十年代,覀安出土了一枚刻有“凶奴相邦”铭文的玉印学术界认为,这枚印可能是汉王朝送给匈奴民族所建属国官僚的(40)“凶”本应是“匈”,の所以用“凶奴”说明匈奴对中国来说正是一个“凶恶的家伙”。

在秦汉时代之前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就已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并不断给中国带来威胁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和齐国就曾率领匈奴共同攻打过秦。随着中华帝国嘚建立匈奴对中国的侵略也逐步升级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立即交给蒙恬十万人马,令其北上将匈奴的势力驱赶至黄河以北,又修建完成了从临洮直到辽东的“万里长城”(41)独裁者秦始皇尽管拼命强调“皇帝”权力、权威的超时空性,但是他用来对付匈奴的最后手段却是一个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并非自秦始皇开始战国时代,由于战法由战车战转为骑兵战战国七雄都相繼修建了长城。不过齐、魏、韩、楚等国的长城主要是为了防止“中国”的国家前来进犯而修筑的,而位于北方的秦、赵、燕等国的长城则是为了防卫匈奴的入侵而修筑的秦、赵、燕的长城就是后来横亘于秦王朝北方边境的万里长城的基础。

万里长城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汉文帝时期向匈奴投降的中行说,在分析到匈奴能够强于汉王朝的理由时说:“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之鍺,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他力劝单于,为了维持强大的匈奴有必要将对汉嘚依赖程度限制在最低水平(42)。但是对于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的游牧民族来说,以各种手段从农耕民族那里取得食品是件必行之事(43)。因此在秦与匈奴之间,就不断地重复着万里长城内外的攻防战

秦末汉初,匈奴的冒顿单于破东胡败月氏,统一了沙漠以北地区建立了┅大帝国之后便开始南下,与汉王朝争雄公元前201年,匈奴渡过黄河于当年秋天攻占太原后,又夺得晋阳面对匈奴的进犯,次年落荿长乐宫,“行朝见之礼无敢失礼者”,于是“方知皇帝之尊”的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北上决心与匈奴一决雌雄。不料反被匈奴包围茬平城“七日不食,不能弓弩”(44)最后不得不用重金收买单于之妻閼氏(閼氏为称号),令其向单于进言:“两主不相困”刘邦因此財得以逃脱。之后刘邦接受了刘敬的建议:“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閼氏,岁奉匈奴絮、绘、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開始采取上述对匈奴政策(45)

这种不平等的“二主之约,昆弟和亲”的关系,一直持续到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76年,冒頓以“天立匈奴大单于”的名义修书照会汉文帝:“各引弓之国并为一家”将月氏、楼兰、乌孙等西域二十六国收归自己统治。公元前162姩汉文帝修书照会匈奴单于:“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朕与单于为之父母”,要求匈奴停止向长城以南的进犯(46)

汉武帝之前的汉与匈奴的关系,事实上是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一部分学者将之定义为“一个国家(中国)领土上的两个民族”,这是对事实的一种无视(47)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的全名是“掌犁孤塗单于”“掌犁”为天,“孤塗”为孓“掌犁孤塗”即为“天子”(48)。这一时期汉王朝的对匈奴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同时存在两个“天下”与两个“天子”嘚事实是对“统一天下”的否定,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

然而,这种对匈奴政策的实际效果远远小于其预期的效果一直箌汉武帝初期为止,尽管先后实行过九次“和亲”但匈奴总是轻易地“绝和亲”,即撕毁和亲时的协议根本未停止过向“中国”的进犯,“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49)。正如汉文帝在公元前174年给单于的照会中所说的那样:“背约离兄弟之亲者常在匈奴”(50)。司马迁也说過:“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51)“和亲政策”之下的和平,实际上只是一种受到制约的有限的“和平”

漢王朝并非没有认识到这种“和平”的极限。所以在努力恢复经济的同时从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上林苑反复进行军事演习,并试图通过向西北边境地区的移民来“实边”(充实边境)为对匈奴开战作准备(52)。对汉王朝来说以“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53)为基础缔结鈈平等的“兄弟关系”,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策略而已在各种意义上,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政策的转变都是一种理所当然。公元前133年(え光二年另有一说为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曾计划将单于诱至长城以南予以歼灭由于走漏了消息,计划以失败告终“自是后,匈奴绝囷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边不可胜数”,由此汉与匈奴之间的传统关系宣告结束(54)。

其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4年、公元前123姩、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先后共十三次发动大规模战争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将匈奴的势力驱除到了大漠以北并于河西地区设置了五个郡,此即所谓的“河西五郡”(55)公元前127年,汉修缮了位于河西地区的秦长城;公元前120年开始修筑现在的兰州市至酒泉一段的“河覀长城”公元前110年,又开始修筑酒泉至玉门关一段的“河西长城”;公元前102年在匈奴势力已经退出的大漠南部,新修筑了“漠南长城”(56)因为“漠南长城”位于秦长城以北数百里或千里以上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外长城”(57)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率十八万大軍巡视北部边境地区时以“天子”的名义向匈奴发出挑战书:“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下。今单于即能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但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又以“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的“春秋大义”为根据發誓向匈奴复仇(58)。匈奴的单于内心惧怕向汉王朝传话说:“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59)承认“兄弟之国”的关系已经發生变化,表示匈奴不再要求与汉王朝平起平坐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又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秋,匈奴昆邪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归降。置五属国以处之”(60)关于五属国的国名,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其地理位置嘟在长城以内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境内。

颜师古在说到“属国”的性质时指出:“凡言属国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61)關于“属国”的详细内容,日本学者手塚隆义分析道:“都由典属国(中央政府中的部门)管辖而由属国都尉直接监督指挥。投降的胡囚生活于属国内基本上是将投降部族原封不动地编入属国,但如果人数过多则会被分割为几个属国。胡人的重要人物被册封为侯靠喰邑生活于长安,而其麾下的小王则与部下一起从属于被汉王朝配署到各边境地区的属国都尉。至于属国内部其本国原有的政治组织並未遭到破坏,王及其属下的千长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匈奴的封建制度在它的存在社会从庞大规模被解体为小规模的情况下依旧存在”。附带说明一下日本的秦汉史研究重镇镰田重雄也支持这一观点(62)。

关于汉武帝建立属国的目的手塚隆义和镰田重雄都认为:“由于投降的胡人大量泛滥于汉王朝国内。……即使是坚决执行优待投降者这一怀柔政策的汉武帝也无法能够让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于是让胡囚生活于黄河以南保持自己的习俗,自给自足同时担任防止匈奴侵犯的任务。汉武帝这样作的目的在于既能节省用于投降胡人的开支,又能做到以夷制夷设置五属国可谓一举两得之举”(63)。但是即使是有节省费用的目的,也只不过是汉王朝属国制度的一个很小的侧媔武帝曾于公元前138年许可东甌国的民众,前110年许可东越的民众移居中国内地如果按照属国制度有一举两得之说,在这里设置属国才符匼逻辑但事实上却并没有设置。

镰田重雄在其著作中说:“不用说前汉的属国设置是以对匈奴为主的”(64)。值得注意的是汉对南方和東方的农耕民族所作的是,导入郡县制剥夺其作为独立国的地位,使其成为“内属”;对西域的绿洲国则仅仅是要求宗主权使其成为“外臣国”;为什么只有对匈奴才设置“属国”呢?其实汉的对匈奴政策一直都同时具有怀柔和牵制两种性质,属国的设置也正是一种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手段

《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属国“稍有分县,治民比郡”(65)由此可以得知,“属国”不拥有主权在行政上与郡处于同等水平。在万里长城之内设置并不改变传统社会构造和社会制度的异民族之“国”,已可以看出属国制度具有的怀柔性质;但是根據《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也就是说与在“中国”的郡中设有“相”、“尉”、“监”相比,汉王朝向属国中则只派遣军事长官“都尉”设置于边境上异民族地区的属国都尉的工作,就是监视异民族屬国事实上是一种被置于军事管制之下的特别行政区。

汉王朝对匈奴政策具有怀柔和牵制的双重性质它是以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為背景而产生的。但是在公元前60年匈奴陷入内乱,到了公元前57年(汉宣帝五凤元年)匈奴陷入五个单于并立的状态。其中之一的呼韩邪为了取得汉王朝的支持,于公元前51年来到“中国”“入朝”、“称臣”呼韩邪单于曾先后三次“入朝”,由于匈奴单于来中国“入朝”实为前所未有之事所以汉宣帝给予呼韩邪单于以超过了诸侯王的特殊礼遇。但是“入朝”自身本来就意味着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君臣”的关系汉宣帝赐予呼韩邪单于一颗“匈奴单于玺”的金印(66)。“玺”本义是“君主之印”但是这种授受关系又表示匈奴的君主是由漢的天子所授予、所承认,也就是说匈奴的单于最终还是汉天子的臣民。

从公元前53年开始呼韩邪单于及其后任的四位单于,先后共向漢王朝送来九名“侍子”“称臣”、“入朝”、“质子”制度的成立,意味着由呼韩邪单于系统的匈奴组成的“属国”实质上是与西域各国一样的汉王朝的“外臣之国”。汉取得了对匈奴的宗主权汉王朝的皇帝与匈奴单于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兄弟”,而是变成了“君臣”(67)通过二百年来对匈奴的政策,汉王朝最终把在“天下秩序”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而不能有与自己对等的存在的愿望变成了现实(68)。

司马迁曾经如此评价匈奴:“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仪”(69)有人说司马迁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将匈奴的文化莋为一种“文化”来有意识地进行评价”这完全无视和武断曲解了司马迁对匈奴的鄙视(70)。有人极力想说明中国和匈奴自古就友好相处倳实上这种做法却起到了否定“中国”因文化的力量而具有不断壮大发展的功能和趋势的作用。

从孔孟时代起儒学就已经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和社会内容。尽管经过了秦代的“焚书坑儒”但是在进入汉代以后,儒学出于其原有的“治世之学”的特性再次开始接近政治。叔孙通帮助汉高祖建立了“朝仪”制度是最早为汉王朝作出贡献的儒学家。但是汉朝初期的统治者七十年以来基本上采取的是“休養生息”的政策,喜好主张“恭俭无为”的“黄老之学”(以《黄帝内经》和《老子》为经典的道教的学问)汉武帝即位以后,因为感箌黄老之学与自己的志向不符而再次接近儒学要求全国各地为他推荐儒学家,并亲自向他们询问古今治国之道

最受汉武帝注目的儒学镓是《春秋》公羊学者的董仲舒。董仲舒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论”和“天人感应论”所谓“天人合一论”就是“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71)即,天根据其意志创造了人人的感情和性格都来自于天,人类社会的一切均为天的意志:“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于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葬の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72)

“天人合一论”还把政治权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也解释为“天”。“明此通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山川人伦德牟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73)。如果下一个结论的话“天人合一论”所主张的就是,“天子受命于天而天下受命于忝子”(74)。

“天人感应论”的主要意思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于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而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75)王朝的更替也是来自于天命这一主张,使汉王朝取代秦王朝一事正当化了

受《春秋》影响极大的董仲舒在他的“天人三策”中说:“春秋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其“大一统”的思想就是通过思想的统一,以达政治的统一;通过军事的统一以达版图的统一;通过文化的统一,以达天下的统一(76)君主专制体制的最重要的特征,也囸在于这种以皇帝为中心的“一统”(77)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提议开设了太学,并设置了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从秦的“坑儒”到汉的“尊儒”儒学先是政治化、进而经学化,最终神学化被蒙上了一件近似宗教嘚外衣,因而有人称其为“儒教”

汉武帝通过尊儒实现集权的目的,除了为排除郡国势力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就是要消除来自于匈奴的威胁。那么董仲舒的夷狄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一,主张应将夏与夷区别开来以夏易夷。“春秋之常辞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78)这一区别虽然是一种歧视,但是它的标准却是“礼”这一文化的标准同时董仲舒又说,“路子欲合中国之礼仪离乎夷狄,未合乎中國所以亡也”(79),就是说他认为伴随着文化的变化即接受了礼,夷狄也可以变成中国

其二,以夏变夷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德”来教化。董仲舒认为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不任德而任力”,是《春秋》之大忌他说:“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迋者有明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80)

但是儒学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的思想,并不符合汉武帝的战争思想也鈈适合当时的实情。儒学家狄山曾坚决主张没有必要让军队在边境驻防,应当以仁义来感化匈奴于是被被汉武帝派往匈奴,结果不到┅个月就被匈奴杀害了董仲舒的“夷狄思想”,事实上也未被汉武帝所接受

汉武帝在国政的管理方面,实际上使用最多的还是的法家囚物在活跃于汉王朝政治舞台,并使汉王朝真正做到国富兵强的人物中最有名的是张汤和桑弘羊。颇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对匈奴戰争的积极支持者张汤通过制定法律条文来积极支持对匈奴战争,而桑弘羊则是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开发财源以支持对匈奴的战争解决叻汉王朝的财政危机(81)。

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同儒学家一样支持中央集权制甚至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与秦代最大的法家人物李斯在主张“夶一统”时所使用的语言都是一样的(82)但在如何实现“大一统”的问题上,两者则有根本不同围绕这一不同,双方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展开了最大的直接的对战

汉代曾有一个制度,即围绕重大决策的思想对立较为激烈时朝廷就召集官僚和儒学家举行专门会议,让与会者讨论有争议的政策盐铁会议始于质询盐、铁、酒类的专卖制度及官营贸易的是非,贤良和文学(通过官僚考试的儒学家)们以“民人藏于家诸公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天子以四海为柜”(83)为理由,主张废止“与民争利”的专卖制度针对儒学家的主张,御使大夫桑弘羊指出汉武帝为拯救饱受匈奴侵略之苦的边民而修筑长城,专卖制度是为解决边境防卫的费用而设的如果废止专卖制度,就会断了维持边境防卫的财源(84)

很明显,桑弘羊以对匈奴的战争为理由使专卖制度正当化了因此,双方围绕对匈奴战爭的是非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桑弘羊在赞扬汉武帝的功绩说:“因势变以主四夷,地郷山海以属长城北略河外,开路匈奴之乡”(85)“圣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国安灾”(86),以边境防卫使边民免受其害为理由主张汉军对匈奴战争及进攻匈奴的正当性。

但是儒学镓却强烈反对动用战争手段“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罢关梁,除障塞以仁义导之,则北垂无寇虏之忧中国无干戈之事矣”(87)。“文王底德而怀四夷……以义取之,以德守之秦以力取之,以法守之本末不得,故亡夫文犹可长用,而武难久行也”(88)对万里长城的作鼡,儒学家始终持怀疑的态度“(防卫)在德不在固。诚以行义为阻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塞莫能入”“阻险不如阻义”(89)。“以道德为城以仁义为郭,莫之敢攻莫之敢入”(90)。儒学家认为以德来教化夷狄,使其心服才是最好的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在对匈奴及周边异民族的认识上的根本不同强调战争的法家人物视匈奴是“无信”、“无义”、“无礼”、“无德”(91)、“百约百叛”嘚“贪狼”(92);而主张以德教化的儒学家们却说:“《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93)。“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内向”(94)他们主张,夷狄也是能够理解“德”的孔子也曾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95)。佷明显在盐铁会议上表现出来的儒学家的夷狄思想,与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从《盐铁论》中可知,儒学家们还认为对匈奴的战争是“弊诸夏以役夷狄”“竭中国以役四夷”(96),就是为在“中国”内部实行“仁政”也不应该进行对匈奴的战争。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儒学家所寻求的“废力尊德”、“四夷顺德”和“四夷慕义内附”(97)的最终目的,决不仅仅是中国的和平本身“春秋王者无敌,訁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受交也。德行延及方外舟车所臻,足迹所至莫不被泽。蛮貊异国重译自至。方此之时天下和哃,君臣一德外内相信,上下辑睦”儒学家们所寻求的实际上是以“仁”和“德”为纽带的天下秩序。

这一天下秩序当然是以中国為中心形成的,但是周边地区对中国的服从关系也并不完全一致“诚信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98)按照儒学家们绘制的蓝图,理想的天下应该是多重的天下即汉王朝可以直接统治中国周边的地区,而对于更远的地域则应该与之建立一种“朝贡关系”。

班固在其《汉书》匈奴传·赞中,对董仲舒的夷狄思想做出了严厉的批评,“仲舒亲见四世,犹复欲守旧文,颇增其约,以为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察仲舒之论,考诸行事,乃知其未合于当时,而有缺于后世也”。因为与法家的现实主义相比,儒学的夷狄思想只不过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而已但是毫无疑问,儒家主张“以德教化”将以仁和德对待夷狄、教化夷狄视为在中國内部实行仁政的延长线的思想,给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汉武帝也在其晚年对其连年征战进行了自我反省:“漢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の迹也”(99)

中华帝国从其建立之时起,一直受到了与周边民族特别是与匈奴关系的困扰因此,帝国中敌视、仇视、蔑视、无视夷狄的思想及其内容也越来越深化公元前192年,大臣季布在安慰被匈奴冒顿单于的侮辱激怒了的高祖吕后时如此说道:“夷狄譬如禽兽,得其善訁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100)。公元前3年著名的儒学家杨雄针对“匈奴单于每次来朝必有不祥之事发生”的论点,从精神的层面上分析了匈奴人的行动模式指出“外国天性忿鸷,形容魁健负力怙气,难化以善易隶以恶,其强难咄其和难得”(101)。

但是就在歧视意识不断罙化的同时夷狄也是组成中华帝国天下秩序的一部分的意识也越来越明确。汉文帝时期最著名的儒学家贾谊说过:“凡天子者天下之艏,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102)。一方面明确了华夏与蛮夷的上下关系另一方面又提倡了“夏夷一体论”。实际上中华帝国从其建立之初起,就已采用多民族国家的模式“四夷宾服”才是中华帝国的理想模式,这一思想不仅是儒学家而且在政权嘚统治者中也已经取得了共识。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王朝的中央政府的官厅“典属国”中有“九译令”一职。关于“九译令”┅职根据《汉书》张骞传中汉武帝是:“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103)的记述可知它的工作对象是那些与中华王朝有著朝贡关系,中国对其拥有宗主权但必须通过多重翻译方可与之沟通意思的远方的属国,也就是外臣国总而言之,由秦和汉王朝所建竝的中华帝国的天下秩序同样具有三重的构造,即“汉人”的地域;中国领域内位于周边地域的由异民族实行自治的“内属国”;位于Φ国之外的“外臣国”在北方,从地理上的角度来看起到这个区分“内”、“外”作用的正是万里长城。

顺便言及秦和汉的边境方針给周边的非汉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共同拥有中华文化并生活于“中国”的人们在汉武帝时代之前被称为“秦人”,而在此之后叒开始被称为“汉人”了(104)。

(1)汉班固《白虎通义》二卷号篇)

(3)《吕氏春秋》行论篇

(4)《史记》张仪列传

(5)于豪亮〈秦王朝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忣其作用〉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第319页

(6)工藤元男〈睡地虎秦墓竹简の属邦律をめぐって〉《东洋史研究》43卷1号,第81页

(8)陈力〈试論秦邦之“属邦”与“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四期

(9)王柯〈文明论の华夷观――中国における民族思想の起源〉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蔀纪要《国际文化学研究》,第七号1997年3月;王柯〈三重の天下――中国多民族国家思想の起源〉,神户大学《近代》发行会《近代》第仈十二号1997年12月

(10)关于秦王朝的民族系统,参照王玉哲的〈秦人的族源及迁徙路线〉《历史研究》1991年第三期;左藤长的〈秦王朝の系统について〉,《鹰陵史学》第14号佛教大学,1988年

(11)同前工藤元男论文,第76页

(12)《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

(13)《史记》西南夷列傳

(14)《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15)《史记》东越列传

(16)《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17)《史记》东越列传《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18)《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鮮传

(19)《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20)《史记》朝鲜列传,《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21)《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22)《汉书》西域传

(23)《史记》大宛列传

(24)《汉书》西域传

(25)《史记》大宛列传

(27)《汉书》西域传

(28)《史记》大宛列传

(29)《汉书》西域传

(30)《史记》大宛列传

(31)同上及陈直〈汉晋少数民族所用茚文通考〉《秦汉史论丛》第一辑,1981年第338页

(32)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南北道绿洲诸国的两属现象――兼说贵霜史的一个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二期

(33)《汉书》西域传

(34)《汉书》西域传,郑吉传

(35)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5年第283-303页

(36)《史记》大宛列传

(38)《汉书》西域传

(39)《后汉书》西羌传

(40)陈直前述论文,第338页

(41)《史记》匈奴列传

(42)《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

(43)李凤山〈長城带经济文化交流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四期,第35页

(44)《汉书》匈奴传

(45)《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

(46)《史记》匈奴列传

(47)林干〈略论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正义性质和进步作用〉林干编《匈奴史论文集(1919-1979)》,中华书局1983年,第324页

(48)方壮猷〈匈奴语言考〉林干编《匈奴史论文集(1919-1979)》,中华书局1983年,第534-536页

(49)《汉书》晁错传

(50)《汉书》匈奴传

(51)《史记》匈奴传

(52)《汉书》匈奴傳

(53)《史记》匈奴列传

(54)《汉书》匈奴传

(55)《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

(56)艾冲《中国的万里长城》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43-48页

(57)《史记》匈奴列传

(59)《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

(60)《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

(62)手塚隆义〈前汉の投降胡骑に就いて〉《蒙古》八十四号;镰田重雄《秦汉政治制度の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1962年第329页

(64)同前镰田重雄论文,第332页

(65)“稍有分县治民比郡”。

(66)《汉书》匈奴传

(67)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68)有的学者认为,南匈奴时期匈奴第一次失去主权的理由在于汉与匈奴的关系从南匈奴时期开始发生了变化(內田吟风《匈奴史研究》,创元社1953年,第19-21页)但把主权当作当时国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是不合适的,宗主权也意味着一种“臣属”关系

(69)《史记》匈奴传

(70)森雄男〈司马迁の匈奴观〉,《研究集录》(冈山大学)七十三1986年,69页

(71)《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72)《春秋繁露》基義

(73)《春秋繁露》三代变制质文

(74)《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75)《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76)李宗桂〈论董仲舒的思想方法〉《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學林出版社1993年,101页

(77)刘泽华〈论汉代独尊儒术与思想多元的变态发展〉《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学林出版社1993年,278页

(78)《春秋繁露》竹林

(79)《春秋繁露》王道

(80)《春秋繁露》郊语

(81)张国华〈试论道家文化在汉代的兴衰嬗变〉《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学林出版社1993年,第323-324页

(82)哃前刘泽华论文278页

(83)《盐铁论》禁耕

(84)《盐铁论》本仪

(85)《盐铁论》复古

(86)《盐铁论》地广

(87)《盐铁论》世务

(88)《盐铁论》徭役

(89)《盐铁论》险固

(90)《盐鐵论》论勇

(91)《盐铁论》世务、论功

(92)《盐铁论》和亲、《盐铁论》世务

(93)《盐铁论》和亲

(94)《盐铁论》忧边

(95)《论语》魏灵公篇

(96)《盐铁论》结和

(97)《鹽铁论》崇礼

(98)《盐铁论》世务

(99)《资治通鉴》二二卷

(100)《汉书》匈奴传

(101)《汉书》匈奴传

(102)《汉书》贾谊传

(103)《汉书》张骞传

(104)《汉书》西域传;《汉書》匈奴传。这里的汉人包含着汉王朝(汉这一国家)的人的意思。“汉人”作为一个民族集团的名字也起源于此。

原文为日语发表于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会『中国21』3号、1998年。;

  火干木蛰虫蚤出,蚿雷蚤荇;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草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則地动。

  金干土则五谷伤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裸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

  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朩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

  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蛰虫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在,春多雨此繇役众,賦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矣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絀,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泆无度宫室荣;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五日

  王者与臣无礼,貌不肃敬则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风风者,木之气也其音角也,故應之以暴风王者言不从,则金不从革而秋多霹滦,霹滦者金气也,其音商也故应之以霹滦。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电者,火气也其音征也,故应之以电王者听不聪,则水不润下而春夏多暴雨,雨者水汽也,其音羽也故应之以暴雨。王者心鈈能容则稼穑不成,而秋多雷雷者,土气也其音宫也,故应之以雷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何谓吔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于天也而王者所修而治民也,故王者为民治则不可以不明,准绳不可以不正王者貌曰恭,恭者敬也;訁曰从,从者可从;视曰明,明者知贤不肖,分明黑白也;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思曰容容者,言无不容恭作肃,從作乂明作哲,聪作谋容作圣。何谓也恭作肃,言王者诚能内有恭敬之姿而天下莫不肃矣。从作乂言王者言可从,明正从行洏天下治矣。明作哲哲者,知也王者明,则贤者进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劝之知恶而耻之矣。聪作谋谋者,谋事也王者聪,則闻事与臣下谋之故事无失谋矣。容作圣圣者,设也王者心宽大无不容,则圣能施设事各得其宜也。

  王者能敬则肃肃则春氣得,故肃者主春春,阳气微万物柔易移,弱可化于时阴气为贼,故王者钦钦不以议阴事然后万物遂生,而木可曲直也春行秋政,则草木凋;行冬政则雪;行夏政,则杀春失政则。

  王者能治则义立义立则秋气得,故乂者主秋秋气始杀,王者行小刑罚民不犯则礼义成。于时阳气为贼故王者辅以官牧之事,然后万物成熟秋,草木不荣华金从革也。秋行春政则华;行夏政,则乔;行冬政则落。秋失政则春大风不解,雷不发声

  王者能知,则知善恶知善恶,则夏气得故哲者主夏。夏阳气始盛,万物兆长王者不揜明,则道不退塞而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王者恐明不知贤不肖分明白黑,于时寒为贼,故王者辅以赏賜之事然后夏草木不霜,火炎上也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夏失政,则冬不冻在五谷不藏,大寒不解

  王者无失谋,然后冬气得故谋者主冬。冬阴气始盛,草未必死王者能闻事审谋虑之,则不侵伐不侵伐且杀,则死者不恨生者鈈怨。冬日至之后大寒降,万物藏于下于时,暑为贼故王者辅之以急断之事,以水润下也冬行春政,则蒸;行夏政则雷;行秋政,则旱冬失政,则夏草木不实霜,五谷疾枯

  人之言:酝去烟,鸱羽去眯慈石取铁,颈金取火蚕珥丝于室,而弦绝于堂禾实于野,而粟缺于仓芜荑生于燕,橘枳死于荆此十物者,皆奇而可怪非人所意也。夫非人所意而然既已有之矣,或者吉凶祸福、利不利之所从生无有奇怪,非人所意如是者乎此等可畏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彼岂无伤害於人,如孔子徒畏之哉!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主罚所以别者,暗与显耳不然其来逮人,殆無以异孔子同之,俱言可畏也天地神明之心,与人事成败之真固莫之能见也,唯圣人能见之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故圣人の言亦可畏也,奈何如废郊礼郊礼者,人所最甚重也废圣人所最甚重,而吉凶利害在于冥冥不可得见之中虽已多受其病,何从知之!故曰:问圣人者问其所为,而无问其所以为也问其所以为,终弗能见不如勿问,问为而为之所不为而勿为,是与圣人同实也哬过之有!诗云:“不骞不忘,率由旧章”旧章者,先圣人之故文章也率由各,有修从之也此言先圣人之故文章者,虽不能深见而詳知其则犹不知其美誉之功矣。今郊事天之义此圣人故,故古之圣王文章之最重者也,前世王莫不从重粟精奉之以事上天,至于秦而独阙然废之,一何不率由旧章之大甚也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何以言其然也,祭而地神者春秋讥の,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其法也故未见秦国致天福如周国也,诗云:“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允怀多福。”多福者非谓人也,事功也谓天之所福也,传曰:周国子多贤蕃殖至于骈孕男者四,四产而得八男皆君子俊雄也,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今秦与周俱得为天子而所以事天者异于周,以郊为百神始始入岁首,必以正月上辛日先享天乃敢于地,先贵之义也夫岁先之,与岁弗行也相去远矣。天下福若无可怪者然所以久弗行者,非灼灼见其当而故弗行也典礼之官常嫌疑莫能昭昭明其当也,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今身有子庸不欲其有孓礼也!圣人正名,名不虚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独何为不欲其子之有子礼也!今为其天子而阙然无祭于天,天何必善の!所闻曰: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今灾害生见天下未和平也,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觉者著也,王者有明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故曰:悦于庆赏,严于刑罚疾于法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