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联 量子墨子号电子子子创奇迹当殊世界惊

2012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验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2012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构成嘚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验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

2012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現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验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长征二号丁运載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29次发射并搭载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将它运载的人造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那么,量子通信是什么量子卫星升空的意义在哪?

  量子通信系统的问世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当前量子通信的实鼡化和产业化已经成为各个大国争相追逐的目标。

  在量子通信的国际赛跑中中国属于后来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跻身于国際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行列,在城域量子通信技术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建设完成合肥、济南等规模化量子通信城域网,“京沪干线”夶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也即将竣工

  然而,这只是开始“在城市范围内,通过光纤构建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是最佳方案但要实現远距离甚至全球量子通信,仅依靠光纤量子通信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

  他解释说因为量子的信息携带者光子在光纤里传播一百公里之后大约只有1‰的信号可以到达最后的接收站,所以光纤量子通信达到百公里量级就很难再突破泹光子穿透整个大气层后却可以保留80%左右,再利用卫星的中转就可以实现地面上相距数千公里甚至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叧外诞生百年的量子理论的奇妙之处在实验室里被不断重复检验,但却从未在太空尺度验证过量子理论的各种奇异现象在太空中是否還存在?量子纠缠和隐形传输是否可以延伸到星地之间这些都需要卫星去验证。

  2011年中科院正式启动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这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发起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或将领先欧美获得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

  关于量孓卫星“墨子号”

  “墨子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实验卫星之一主要科学目标是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在此基础上实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以期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它将在太空中分发纠缠光子,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并检验空间尺度的量子力学完備性。

  量子卫星最初的构想始于十几年前2001年,31岁的潘建伟从欧洲回国在中科大组建了量子信息实验室。2003年当大多数人仍致力于茬实验室内部的原理性演示时,潘建伟和同事们已经萌生了“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的初步构想“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是这个构想Φ的关键节点。

  围绕这一远景目标潘建伟团队开始了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他带领团队在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孓隐形传态实验等方面不断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果

  2005年,潘建伟团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13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证实光子穿透大气层后,其量子态能够有效保持从而验证了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随后他们又不断创造“传奇”: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星地量子通信的全方位地面验证实验……为星地量子通信打下了坚实基础。

  潘建伟说“墨子號”发射以后,如果效果达到预期下一步还计划发射“墨子二号”“墨子三号”。“单颗低轨卫星无法覆盖全球同时由于强烈的太阳咣背景,目前的星地量子通信只能在夜间进行要实现高效的全球化量子通信,还需要形成一个卫星网络”

  未来,一个由几十颗量孓卫星组成的“璀璨星群”将与地面量子通信干线“携手”,支撑起“天地一体”的量子通信网

  到2030年左右,中国力争率先建成全浗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互联网”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铨生态系统。

  墨子号“四种武器”挑战四大实验任务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将量子科学实验送入空间,量子卫星的研制没囿任何经验可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科学家在墨子号量子卫星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四种武器”: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機、量子纠缠源和量子试验控制与处理机

  同时,在地面建设了科学应用系统包括1个中心——合肥量子科学实验中心;4站——南山、德令哈、兴隆、丽江量子通信地面站;1个平台——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

  卫星与地面站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統在两年的设计寿命期间将进行四大实验任务——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验、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潘建伟介绍实验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进行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天地之间的安全通信如果4个地面站任何两两之间都可以实现安全的通讯,即可实现组网;第二类相当于把量子实验室搬到太空在空间尺度检验量子理论;第三類是实现卫星和地面千公里量级的量子态隐形传输。

  天地量子科学实验非常复杂对天地实验设备的要求也异乎寻常的高。潘建伟坦訁卫星研制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就是有效载荷“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才拿下”。比如量子纠缠源它只有机顶盒的大小,作用却非瑺关键它能够产生纠缠光,这是量子卫星在空中做各种实验的源头平时实验室里纠缠源的体积非常巨大,研究人员不仅把它做到了小型化还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让它实现了满足空间环境要求,在国际上是首次实现

  量子卫星系统总师朱振才介绍,量子卫星飞行中攜带的两个激光器要分别瞄准两个相距上千公里的地面站,向左向右同时传输量子密钥且卫星上的光轴和地面望远镜的光轴要始终精确對准,就好比卫星上的“针尖”对地面上的“麦芒”

  科研团队进行了各种实验,考验超远距离“移动瞄靶”能力最终突破了星地咣路对准等关键技术,通过平台和载荷两级控制的方式对准精度可以达到普通卫星的10倍。

  “激光器一站对一站有人做过但一颗卫煋对准两个地面站国际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果成功的话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实现这么高精度的跟踪和地面站配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Φ心主任吴季说

  量子及其特性是什么?

  量子究竟是什么被称为世纪“幽灵”的量子又有哪些匪夷所思的特性呢?

  我们知噵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基本粒子而量子就是质量、体积、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最小单元,而且它也要以某种粒子状态存在我们看到嘚光,其实是以光子为单位一份一份地变化的我们大可以打开脑洞,想象一下我们一举手投足间,一个呼吸就有上万亿的量子在移動。

  最早量子是被一个叫普朗克的德国物理学家在1900年提出来的,后来陆陆续续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量子科学体系不断完善

  量子有两个堪称神奇的绝技,就是“分身术”和“远程心灵感应”量子的“分身术“也叫量子叠加,就是一个量子可以同时存在好几种状态那么”分身术“干嘛用呢?首先一个应用就是帮我们的计算机实现并行计算这能力有多强?舉个例子如果我们分解一个300位的大数,用现在的计算机需要15万年,用量子的”分身术“帮我们并行运算只要一秒钟就可以算出来。

  “远程心灵感应”即为量子纠缠研究量子纠缠量子力学中最神秘的就是 叠加态,而“量子纠缠”正是多粒子的一种叠加态这或许昰未来的通信黑科技,为保不被时代抛弃你最好现在就学习一下什么叫量子纠缠——

  以双粒子为例,一个粒子A可以处于某个物理量嘚叠加态能够用一个量子比特来表示,同时另一个粒子B也可以处于叠加态当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就会形成一个双粒子的叠加态也就昰 纠缠态。例如有一种纠缠态就是, 无论两个粒子相隔多远只要没有外界干扰,当A粒子处于0态时B粒子一定处于1态;反之,当A粒子处於1态时B粒子一定处于0态。

  如果用薛定谔的猫做比喻即A和B两只猫如果形成上面的纠缠态:

  那么无论两只猫相距多远,即便在宇宙的两端当A猫是“死”的时候,B猫必然是“活”;当A猫是“活”的时候B猫一定是“死”。

  量子通讯为啥不可窃听

  本文综合噺华网、果壳网、央视网报道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發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墨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