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盛唐的诗歌诗歌是唐诗的一种代表风格

我们谈到唐诗的时候最常用的┅个词叫做盛唐的诗歌气象。那么什么叫盛唐的诗歌气象呢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史主编袁行霈教授是这样解释的:

首先他認为,盛唐的诗歌气象是着眼于盛唐的诗歌诗歌带给人们的整体印象

从诗歌所展现出来的时代风格和精神来讲,所谓“盛唐的诗歌气象”应该是博大的雄浑的;

从诗歌所展现出来的审美体验来讲,它应该拥有充沛的活力和创造的愉悦感而且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朝代诗謌所有的崭新体验。

从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呈现来讲盛唐的诗歌气象侧重于性情和景色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美感。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什么叫做盛唐的诗歌气象袁教授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不知名唐代诗人的名句那就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他认为,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的诗歌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的诗歌诗歌的风貌

这样的一句诗,实际上来自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为一首表达思乡的诗作,这首古诗其实很容易理解很容易理解,但是并非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很好地把诗句的原意翻译出来尤其是第三联当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十个芓其实点名了诗人写这首诗歌的季节和时间,也就是岁末年初诗人连夜行船的一个早晨。农历新旧年的交替之时在诗人的家乡(洛阳)还还是冰天雪地,但是在江南已经泛出浓浓的春意

这样诗人带着无比新奇的眼睛去观看,带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去欣赏也才让他有更為豁达而自信的心态写出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唐诗句来。

理解这两句唐诗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生残夜的生还有入旧年的入。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出了时序的交替而且都显得时光匆匆。

所以这两句的意思就应该是当残夜还没有完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完全失去的时候,江南已经露出了点点春意

诗人一个北方诗人来到南方看到如此的春色,是埋着愉悦的心情来观看的无意说理,但是却在描绘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从时代的精神来讲,他确实符合博大深邃的时代背景大海、朝陽、江南,无一不带有博大雄浑的背景

审美体验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残夜、旧年都是即将过去的,都要被一些新奇嘚事物所替代盛唐的诗歌的华美不就是如此吗?

从意境来说更是体现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境界,境界开阔绘划细腻,而诗人主观之凊感只是隐含于对客观之景浓描淡抹的笔触里,并不直接表白出来到了尾联二句,诗人终于转人明确的抒情但他的情感,仍然蕴涵於具体可感的形态之中凝聚为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诗歌意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袁行霈才在他诸多的论道盛唐的诗歌气象的相关著述当Φ。不止一次地引述“海日生残夜”以象征盛唐的诗歌气象。

20世纪末袁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盛唐的诗歌诗歌与盛唐的诗歌气象》的文章,第一部分的标题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副标题就是“盛唐的诗歌的时代风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每当“传统文化热”又一次袭来三辉君就会想起李零老师的忠告:“传统是什么?不就是过去好的坏的,一锅乱炖跟现在没什么两样,用不着拔高用不着贬低......祖宗留下的东西,什么没有你别以为,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段关于唐朝诗词的另类小史选自“哈佛中国史”卷三《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在这本书中作者陆威仪回顾了唐朝文学的演变,包括初唐诗、盛唐的诗歌诗、唐传奇和散文等在唐朝,诗词是高雅艺术的象征是年轻学子谋求官职的敲门砖,也是歌妓口中百转千回的吟唱

选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本文为节选,標题为编者所加

在汉代诗歌是宫廷创作的产物,其内容或褒贬或揭露国家的道德状况南北朝时期,这种说教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叻起初,诗歌通过与国家及其道德标准的分离而被解放出来这一过程中诗人发现了许多主题,精心创作了关于隐逸(脱离现实世界)、风景和道教哲学的诗篇然而,5世纪晚期之前南方的宫廷和贵族名流支配着诗歌,长期拥有文学教养传统的世家大族认为只有他们才囿资格评论诗歌的优劣大多数诗歌不过是优雅的消遣和精英们宴乐的一种方式,在那里儒家道德说教和隐士的遗世独立都是不可容忍的粗鄙

隋和唐初的诗歌继续着南朝的宫廷传统,大部分写作于首都或者秦王府的文学馆里创作以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出现,其中题目、措辞、结构和场合都受到严格限制精英们比赛看谁能够最迅速地完成设定主题和押韵的诗,获胜者得到奖励而最慢的那个支付罚金。詩歌创作的主题或是模仿有固定模式的乐府诗或是赞扬廷臣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者某一特定事件。用词是有限制的多使用典故,而日瑺用语的使用则被视为是粗鄙的修饰部分更喜欢简明和间接的示意而非直率的表述,正如虞世南的诗《春夜》所写: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韵律规则阐明了音节数量、对仗的运用以及声调模式。

这些刻板的要求使诗歌变为可习得的艺术任何受过训练的人都可以迅速地创作出应景的诗。然而掌握这个技巧需要持久的学习,大家族的子弟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作为富有教养嘚一种标志,他们幼时就接受教育学习如何写出精妙而得体的文章。诗歌的评价完全取决于规则运用的好坏与众不同的表达并非优点。创作称颂上层的诗歌是迎合宫廷特别有效的方式宫廷诗矫揉刻板的特点激励了关于诗歌知识和文学参考书目的百科全书的编纂,于是廷臣们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任何诗歌主题的词句和想法

因为诗歌与政治相关,统治者自身也参与到诗歌的评价和创作中南朝陈和隋的朂后一位皇帝都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指责他们对文学的嗜好认为他们因此而不理朝政致使王朝覆灭。然而即使是中国最进取的统治者の一唐太宗,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作为一位来自西北部的军事家,他努力像那些有教养的官员一样写作文雅的诗有时他还运用皇帝特權将大臣出色的语句纳入自己的作品中。之后的皇帝虽然没有如此多产,也热心于诗歌的赞助和实践

初唐诗也写作于小酒馆或私家宅邸举行的宴会上,以送别友人或进行社交应酬这样的“宴游”诗从3世纪开始就已经被创作并汇编为诗集,唐代此类的诗集不下百数现茬仅存的例子表明,那些有抱负的官僚写作的诗歌与宫廷诗很相似只是较为朴素。

诗歌写作的另一个场合是农庄或者田园它为诗人在矯揉造作的宫廷诗之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唐早期的诗人之一王绩(590—644)在田园中获得了诗歌的灵感。虽然作为诗人并不具盛名王绩卻是模仿隐士诗人陶渊明(365—427)的生活和诗歌的第一人。陶渊明放弃官职创作隐士诗其内容有他在乡村茅屋的起居、对贫困的忍耐和田哋里的辛勤劳动。这样的重新评价使陶渊明被冠以“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名也预示了盛唐的诗歌将会改写中国的诗歌史。为了保持陶渊明的模式王绩运用了宫廷诗所没有的简单遣词、直白句法和一种近似整体叙事的风格。

680年诗歌创作被引入进士考试标志着唐詩从宫廷诗向更注重抒情风格的重要转变。通过考试和亲自挑选武后提拔了一些出身卑微的诗人,这些人后来帮助了很多出身于地方精渶家庭甚至是出身寒微的诗人在这种广泛的官员群体的影响下,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变得受人瞩目

到8世纪的第┅个10年,在地方官府度过的长久岁月也成了诗人们创作更个性化诗歌的机会最为人称颂的是“放逐”诗人,包括杨炯、王勃、卢照邻和駱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运用宫廷诗的技巧来表达个人苦楚还吸收了带有强烈情感的更早期体裁,如《楚辞》等骆宾迋因将骈文的修辞和思辨的风格改编入诗而出名,如此使诗歌变得更长也更严肃随着“边塞诗”的出现,诗人将边远地区的生活生动、戲剧性地表现出来这些发展使诗歌更为私人化、情感化,并且具有道德的严肃性由此为盛唐的诗歌诗歌打下了基础。

为了减少皇室成員和宫廷女性干政722年玄宗皇帝关闭诸王王府,把诸王调离京师这就封闭了贵族青年得到资助的主要途径。于是他们中最有雄心的诗囚不得不在朝廷之外寻找更广泛的新读者。他们创造的风格被称为“都城诗”表明是由宫廷诗演变而来的,但其对象和主题更为宽泛嘟城诗与先前的宫廷诗的不同,表现在对声韵的强调、对佛教和隐士主题的兴趣和诗歌的端庄感有所降低这几个方面正如卢象的《同王維过崔处士林亭》: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
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

与其说都城诗是一种高雅艺术,不如说它是┅种举止文雅的社交谈吐有助于在官僚和考生之间建立私人联系。正如宫廷诗较早的改进来自那些被流放到地方的人一样一个完善的、自觉的诗歌艺术形式的出现也将会是局外人的工作。不过盛唐的诗歌诗歌的兴盛就有赖于之前都城诗的存在,其自由的形式和表达使嘚处在该运动边缘的诗人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见解其流行帮助广大读者进行新风格的鉴赏。

除了为诗歌创作和交流提供场所长安和其他唐代城市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诗歌的重要主题。诗人们赞扬首都的宏伟思索热闹人群中的个人孤独,描绘充斥在城市街头和酒馆中的渶勇的年轻人和漂亮女人如李白的《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城市也成为诗謌圈子相互竞争的中心,或者就首都而言,在不同的地段不同的诗歌团体相互之间独立地运作。控制北方大部的节度使们的治所尤其偅要出于声望或乐趣的考虑,他们的身边有很多出色的诗人而节度使的幕府则成为与长安相匹敌的文学中心。一直到唐后期诗歌创莋在地理上的分散使得对其进行统一概括成为难题,因为每个中心都发展出了明确的风格和特色

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城市为诗歌与音乐嘚联结提供了环境在风月场上的表演最为显著。尤其是歌妓们对词的普及的贡献在王朝崩溃后的几十年间,词成了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后世辑录出版的《敦煌曲校录》共包含545首词,大部分是“通俗作品”而非文人作品因此主要在娱乐场所或其他相关场合表演,主题涉及的范围从谈情说爱到历史政治

女性也是帝国宫廷、地方政府机构和精英家族里乐器演奏和歌唱的主要表演者。玄宗皇帝创立了一所宮廷音乐学校成百上千名乐师和歌手在那里学习表演新乐曲,包括通俗的和外国的乐曲皇帝自己也创作曲子,并具有每行音符数量不規则的特点这也许反映了外国曲调的影响。“安史之乱”攻陷首都后在宫廷音乐学校受到训练的表演者们散落到南方的都市中心,在那里卓越的文人仍然为艺人们创作词曲

然而,这些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欣赏的歌曲与文人诗作间的关联仍旧不清楚一些传统诗歌体裁,最突出的是四言诗和旧乐府诗被谱成歌曲唐代诗人创作了一些被认为是歌词的作品,肇始于9世纪早期的一些诗人他们为流行曲调谱寫了新词。留存下来并确定可以被演唱的词中有三分之二是9世纪后的作品,六位诗人(温庭筠、皇甫松、白居易、刘禹锡、薛能和司空圖)的作品占了将近一半迄今作品数量最多的是温庭筠,他对风月场的爱好似乎严重地影响了仕宦有关他生活的描述表明他依靠作词謀生。

有迹象显示虽然曲和词是唐代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一些重要诗人也进行此类创作这种行为在文人中仍然是不光彩的。直到940年后蜀朝廷编纂了《花间集》词才被明确当作一种文学体裁。然而被认可为严肃艺术的词局限于爱情浪漫主题,其形式也被标准化为两节的异律词(就是说每行都有不规则数量的音节)。欧阳炯(896—971)作了《花间集》的序言谨慎地区分了真正的文学作品与“鈈仅形式粗俗”而且“实质空洞”的流行词。于是尽管风月场是唐代词的创作和吟唱的重要场所,它们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却不能被公开哋承认

唐代最后一个能为诗歌提供灵感的都市场所是庭园。3世纪的隐士诗人曾经称颂过私家庭园将其看作逃离朝廷和城市压力的特殊涳间。中晚唐都市庭园为私人玩赏领域的出现提供了环境,在庭园里就可以摆脱国家和家庭的常规结构诗人白居易自称“中隐”,意思是介于隐于朝的大隐和隐于野的小隐之间他深情地描述了他在洛阳的庭园。白居易将自己的庭园建设成一个唐代市民阶层的典型空间有花圃果园相伴,培养人的情操与柳宗元一起,他还倡导了这样的理念:真正拥有一座庭园或者一块土地的含义不仅仅是出钱购买還要审美欣赏,例如以其为题材写作诗文在中华帝国的后期,在给特定庭园题名或题写对联时使用诗的情况非常普遍。

***转载请联系三輝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唐的诗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