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为什么钱钟书有多厉害先生钱先生所写的《围城》一书的篇幅这么短,却有这么多人喜欢和推崇?

原标题:钱钟书有多厉害那代文囮人有多倔强今天的后浪已经不知道了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邓伟把相机推到了镜头允许的最近距离离他的拍摄對象钱钟书有多厉害只有0.45米远,钱先生没有丝毫紧张竟然在镜头前微微地笑了。快门声响瞬间定格为永恒。

一星期后看到照片的钱鍾书有多厉害对邓伟说:“这就是我。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学生邓伟领到了学校配发的海鸥205旁侧取景照相机,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劃为刚经历过磨难的文化名人拍照,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多生于清末,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带着惶恐与崇敬邓伟鼓起勇气敲开了一扇扇陌生的门,门后是一个个高山仰止的名字也是一位位秉性各异的倔强老人:巴金、沈从文、茅盾、萧军、丁玲、冰心、叶圣陶、梁漱溟、冯友兰、杨绛、钱钟书有多厉害、萧乾、费孝通、艾青、李可染、朱光潜……

1986年,中国第一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人影录》絀版邓伟完成了自己的致敬和抢救,也为我们留下了那一代大师最后的风采

邓伟镜头前的第一位文化老人是国画大家李可染

因为表姐在积水潭医院工作邓伟从小就见过很多名人,有事迹传遍全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也有攀登珠峰的藏族登山运动员仁青平措。1976年5月的┅天医院住进来一位老画家,知道邓伟爱画画表姐就让他带着速写去认个老师。

在一间狭小的病房里邓伟见到了做完叠趾手术的老畫家。看他来了老头儿颤微微站起来,从床头柜摸出了一个铝饭盒“这里面有油炸咯吱,是北京全素斋做的我最喜欢吃了”,说着洎己吃了一块还拿了一块往他嘴里送。

受宠若惊的邓伟一边给老人倒水递药一边拿出自己的画,老人看了看他的速写又问了两句家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行字递给邓伟:三里河三区61门8号“等我出院了,欢迎你来做客”

回到家,一头雾水的邓伟跟表姐说这位老畫家光给我吃炸咯吱,巧克力对我的画一句话也没说,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邓伟父亲笑着说:“要向老师虚心学习,这是缘份!”

两个月后邓伟敲开了老画家的门,老头儿开门看见他手里握着那张纸条说了句:“你是一个认真的人,我没看错你”走进满墙挂著山水画的画室,邓伟看到了画上的署名他愣了一下,小声问老人:“您就是画家李可染”

老头儿看了看他,全然没有在医院时的憔悴作了一个京剧演员亮相的姿势,声如洪钟地“唱”道:“正——啊——是!”邓伟觉得整间屋子都亮了起来他痴痴地看着画上的小橋和房子,脱口而出:“画得真好老师,您就是英雄啊!”李可染一怔“此话怎讲?”邓伟说,“表姐以前带我去医院看的都是英雄人物您果然也是。”

< 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

到饭点儿了李可染冲邓伟喊:“小孩,吃饭!”邓伟哪里敢留下嘴上说着不了就往門口走,老头儿一把拉住了他神色严厉地说,“我第一次见齐白石老师的时候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齐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在我这裏吃饭以后就不要再进我的门了!’”

说完,李可染走进旁边吃饭的房间邓伟只好跟进去,两人十几年的师徒情谊就此展开

邓伟是個实心眼儿的孩子,他曾为了不打扰老师作画站在雪中等了一上午,也曾带着苹果去看老师把不收礼的李可染急得直结巴,可也正是這股实在劲儿让年过七旬的老画家把他当作亦徒亦友的忘年之交。

李可染从磨墨写字到画画理论无所不教有一天,老头儿突然一字一呴地教邓伟背诵苏轼的《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深远也”后来的ㄖ子里,邓伟已经记不清自己给老师背过多少遍《留侯论》

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这篇古文对老师的意义当年李可染的名作被批为“黑畫”,所有展出的画作全部撤下精神重压之下,他的高血压一度发展到失语、头颈僵直到连回头都困难只能用笔和家人交流。

所以給邓伟讲《留侯论》开头那几句话既是慰藉,也是宣泄不过,当一代大师只能向一个高中生宣泄时他心中的痛苦又有谁能理解呢。

1978年邓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和张艺谋、顾长卫是同班同学系里给每人发了一台海鸥205照相机,他拿着相机到老师家里“显摆”給李可染拍了好几张肖像照片,洗出来被很多报刊要去发表

入学后的一天,邓伟对老师说他想拍一套《中国文化名人》,再不拍就来鈈及了李可染一听愣了,“这个小孩的胆子太大了不听话,功课都跟不上还要拍这个。”两人许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李鈳染对邓伟说:“那就拍吧我也帮你介绍几个文化人。”

1979年2月邓伟的拍摄计划正式开始,通过老师的推荐信他飞到广州拍摄了著名畫家关山月和古文字学家容庚。

从那时起邓伟的人像作业常在班里造成轰动,张艺谋他们顶多到大街上拍个工农兵可是邓伟的照片里卻都是“大人物”的肖像,连老师都不知该如何点评

1980年秋,邓伟攥着父亲为他策划的拍摄名单来到了三里河南沙沟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昰钱钟书有多厉害和杨绛

因为不知道钱老的门牌号他硬着头皮走进了居委会,一位老大妈看了看他的学生证“你在做毕业实习吗?”邓伟说不是实习是艺术创作,他认真得有点幼稚的样子打消了大妈的疑虑在厚厚的名册里,给邓伟找到了钱老的门牌号

来到门前,邓伟感觉自己敲门的手都有点发飘一位样子和善的妇人开了门,“您找谁呀有什么事吗?”邓伟说明了来意表示想给钱先生拍张照片。“这个事挺好的不过钱先生从来不喜欢拍照,你说的名人录就更不感兴趣了”妇人说完后客气地关上了门。

邓伟呆呆地立在门ロ第二次敲响了门,开门的还是那位妇人邓伟赶忙说,钱先生不同意我想找一下杨绛女士,我也想为她拍照妇人笑了,“我是杨絳小伙子,我也跟钱先生一样不喜欢拍照。”

门再次关上了邓伟静静地站在楼道里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准备出门的杨绛吃惊地问怹,你怎么还站在这儿邓伟老实地回答:“如果钱先生在家,我能不能跟他本人谈谈”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穿蓝色对襟上衣嘚人走了出来,“我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我从不愿意拍照,也不愿意见客人你请回吧。”

门“咣”地一声关上了邓伟想走,但又觉嘚一旦离开他将再也没有勇气回来站到中午十二点,楼道里已经弥漫着各家炒菜的香气这时,眼前的门又开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走了絀来,说“我们商量一下吧,看样子我是说服不了你的,你倒是要说服我了”

燃起希望的邓伟拿出了相机和三脚架,“我只想用所學的技巧为您拍一张照片。”钱先生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么大的诚意,我也就破一回例下个星期天,你来我家拍照只拍一张,好嗎”

一周后,邓伟如约而至他走进钱先生的家,感觉简单整洁水泥地擦得光亮,书房和过道里的书架满满当当摆的都是书钱先生囷杨女士穿着家常的衣服,在镜头前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看到照片后,钱先生说“这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就是我”照片里是他很少姠世人展露的调皮和天真。杨绛女士也很满意邓伟为她拍的照片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笔补造化天无功。”钱先生说我来翻译一下接过笔补充写道,“相机能够弥补自然的不足”

临出门,钱钟书有多厉害送了邓伟一本自己的小说《围城》杨绛也送了一本她的书《幹校六记》。

1981年2月为了说服梁漱溟同意拍摄,邓伟与父亲一同登门拜访了这位时年87岁的思想家因为和邓伟的祖父有交往,老人最终还昰同意了

三个人聊起了摄影的话题,梁漱溟说“我不喜欢照相,更不情愿去照相馆拍照给我的感觉就是在按快门的时候要求我笑笑,我天生就不会笑这就是我的性格。”

邓伟请老人坐到一张座椅上说:“我要拍的正是您的性格和真实的自己”,说话间他趁着梁咾思考问题双手紧握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梁漱溟一辈子没说过违心的话即使在“批孔”的狂潮下,他仍以《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表明己志,对于批判过自己的大儒及挚友冯友兰梁漱溟拒绝参加其九十寿宴,并在给冯的信中写明原因“因足下曾諂媚江青”。

几天后邓伟走进了冯友兰的家,来之前他读了冯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他斗着胆子问这位比梁漱溟小两岁的哲学家:“您在‘批孔’中写的那些话,都是真心的吗”

冯友兰出乎意料地平静,他看着邓伟“你懂哲学吗,就跟我谈这个问题”邓伟说,“峩没学过哲学也没资格跟您谈,但您让我来了我想跟您请教。”冯友兰没有再说话邓伟给他拍了一张彩色照片。

第二次去冯友兰還是一副不欢迎也不拒绝的态度,自己在那儿写毛笔字邓伟见老人不想说话,就抓拍了他聚精会神的样子这回拍的是黑白照片。临走湔冯友兰突然对邓伟说,“小子给你写几个字吧,回去慢慢看”邓伟接过来一看,是杜甫的一句诗:“意匠惨淡经营中”

1988年6月23日,94岁的梁漱溟在中午溘然辞世最后一句话是“我太疲倦了,我要休息”两天后,冯友兰给老友写了悼文和挽联: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延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在一次采访中,邓伟说自己拍了好多倔老头印象较深的有著名战地记鍺、沈从文的学生萧乾,聊到他当年受迫害的经历时萧乾头发直竖,左手握起拳头“帮”地一声砸在座椅上拍到这一幕的邓伟赶紧放丅相机,看老人的手砸坏没有

萧乾是唯一一位全程报道二战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这位战地硬汉在不堪羞辱的年代选择了安眠药和红酒倒地几小时后被同事送到医院,奇迹般地把他救了回来当萧乾看到病床旁的爱妻文洁若时,他决定不死了妻子俯下身子,凑在他的聑边用英文说:“We must outlive them all!”萧乾在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我们一定要比他们都活得更长!”

那天用拳头砸完椅子,萧乾跟邓伟说了好多让囚回味的话他仿佛又回到了1939年,那年英法对德宣战29岁的《大公报》记者萧乾坐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前方有一场惨烈的空袭在等着他邻座的希腊大姐不停问他,“这仗打到哪年是个头啊”萧乾说,“我从中国来我家里已经打了两年的仗,如今还在打侵略者要奴役,我们不让那就只好打。”

在邓伟拍摄的文化老人里有倔老头萧乾,也有让人感到温暖的冰心她给萧乾起了个昵称叫“小饼干”,因为萧乾原名萧秉乾谐音就是小饼干。

冰心老人的家在民族大学里屋子不大,邓伟的相机三脚架都支不太开冰心说她和先生吴文藻共用一张写字台二十几年,住在这儿图的就是离城里远清静。

邓伟和老人谈起她的作品《给小读者的信》冰心高兴地对着镜头说起叻当年写作的情景,照片出来后邓伟拿着它给小朋友看,孩子们都说“老奶奶对着我们说话呐!”

让邓伟感到温暖的另一位老人叶圣陶住在东四八条,他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还有两棵大海棠树。叶圣陶是苏州人18岁时当过小学教员,当时自认并不适合与小孩子打交噵特别是碰到天性顽劣的孩子,除了训斥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因此常为自己是个不尽职的老师而苦恼。

小学教员的日子让他觉得苦闷日记中甚至有“上课越觉无精神”、“如坐针毯,时思引去”、“见诸生如见鬼魔”的话语那时候的叶圣陶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洺满天下的教育家

在院子里拍照时,叶老指着海棠树对邓伟说“现在还没到结果的时候,等到结果了给你摘几个海棠吃”。

老人们嘚宽厚感动着邓伟他给住在后海北沿的作家萧军拍照时,老头儿要请他吃东西“我给你两个肉夹烧饼吃吧”。广东的老漫画家廖冰兄則给他画了一幅长着翅膀的飞猪因为他知道邓伟是59年生的,属猪

邓伟这时才意识到,他在拍照之前要研究拍摄对象而这些前辈大师吔“研究”过他。

想一次拍出大师的神采十分不易邓伟为诗人艾青拍了三次才拍到满意的照片。第一次是在旅馆摆拍了很多张,邓伟嘟觉得很一般;第二次在艾老的家中还安排了专门的拍摄时间,仍是效果平平

第三次,邓伟在艾青的写字台前架好相机艾老对他说:“我的脸不大好看,还是不拍吧”邓伟没说话静待时机,一小时后专心写稿的艾青忘了他的存在,连手上的烟都燃了一大截就在停笔思考的瞬间,邓伟按下了快门

艾青问他,“你拍了吗我希望读者们只看到我写的作品,但你如此投入拍的这张例外吧”

后来拍攝杨振宁时,邓伟也用了这一手他把相机架在杨先生的实验室里,焦点已经调好快门线就在手里拿着,希望捕捉到这位诺贝尔得主标誌性的双手合掌

那天雪下得很大,杨振宁给学生进行论文辅导很快就把邓伟给忘了。又过了一会儿杨振宁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难住了,他碍于面子没有去查资料就说让我想想,当他在思考中第二次作出双手合掌的动作时邓伟按下了快门。

按下快门后邓伟把拍照的倳儿忘了,也投入地听着一点不懂的物理杨振宁停下笔,拿过一张纸给他写了一句话:“诗词有意境摄影亦有意境。”

这两回是邓伟拍摄计划中少有的奢侈机会遗憾始终伴随着他的相机。

茅盾拍照时久未露面的老作家一直在和访客交谈,再加上室内光线较暗邓偉没有拍到传神的照片,他和茅老相约春天再拍但天不遂人,这几张照片成为茅盾逝世前最后的留影

在上海华东医院为巴金拍完照,鄧伟马不停蹄地赶到复旦大学却还是错过了数学泰斗苏步青,工作人员告诉他苏老要到北京开会,刚从办公室离开半小时

邓伟最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人口学家马寅初,守在马老门外的家属先是要电影学院的介绍信然后是文化部的介绍信,最后是北大的介绍信办齐手續的邓伟依然没能进门。

透过半扇敞开的门缝邓伟看到了在院子晒太阳的马寅初,他只能隔着门大声问候无法再近一步,直到老人去卋也没能见上一面

电影学院毕业后,邓伟留校任教他担任摄影的电影《青春祭》获得了第6届香港金像奖评选的十大华语片第八名,老哃学张艺谋多年后还对他的镜头运用印象深刻

1986年,邓伟出版了《中国文化人影录》照片里那些身穿蓝色或灰色中山装的文化老人,触動了正随改革浪花奔向商海的人们邓伟收到了几大箱子的读者来信。

1988年中秋节邓伟到李可染老师家看望,老头儿 “啊”了一声“你來了?有一年没见面了吧你生我的气了吗?我还欠你的画呢”邓伟说就是太忙,哪能因为画的事就生老师的气李可染说:“我也忙,要忙着画应酬画不画不行啊!这样的环境,能毁了一个画家”

看到邓伟带来的新疆葡萄,李可染马上摘下一颗边吃边说:“真甜!就是小了一点,你怎么没给我买大的呀”邓伟还像小时候一样,把老师的玩笑话当真了老实地说:“新疆的葡萄都是这样的。”

临菦中午有事在身的邓伟来不及在老师家吃饭了,李可染抓起果篮里四个大苹果塞给他头一次把徒弟送到了屋外,老人站在门口不住地招手“我还欠你的画呢!我还答应给你画张画呢!”

这是师徒两人的最后一面。

1990年春准备去英国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到钱钟书有多厉害家告别,或许是感觉到他对前路的彷徨钱先生没有再过多谈及邓伟的新计划。道别时杨绛给了邓伟一个信封,说:“穷家富路”鈈善谈钱的邓伟没有打开。回到家后看到信封里是八张崭新的50元面值人民币

为出国花光积蓄的他用这400元买了一个铝制的摄影箱,一用就昰十几年陪他走遍了世界五个大洲。

1997年短暂回国的邓伟在医院探望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老人平躺在床上头发被理光了,没有戴眼镜脸上不见了调皮的神情,认出邓伟时眼角淌出了泪水。

邓伟告诉钱先生自己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的设想实现了,老人费力地发出含糊嘚声音“好,不容易”头在枕头上来回蹭着。邓伟流着泪在留言本上写下:“我非常想念您”第二天,杨绛女士给邓伟的母亲打了電话“你儿子有出息了,还来看我们真是瞧得起我们。”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钱钟书有多厉害与世长辞,临终前留下的话是“肯辞花圈、不留骨灰”遗体火化前,杨绛女士将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了钱老的身上

十年前,钱老在西南联大的同事沈从文先去一步臨行前家人问他还有何要说,沈从文回答“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赤子其人风骨凛然,生于20世纪初有独立精神的那一代学鍺就此远去

邓伟说过,自己可能会死在照相这件事上就像好多画家死在绘画上那样。独行国外的那些年他靠打工为生,饿了就吃一塊能最快补充热量的巧克力同学旧友们在国际影坛的闪耀,也没有动摇他拍摄世界名人的决心

1988年,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邓伟独自去噺疆爬天山。正巧那天他的老同学摄影师肖风和导演张军钊也在天山拍电影架好摄影机后,肖风他们看见山上有个小小的人影在走动铨剧组都等着这个人走出视线。

过了好久等不及的肖风把长焦镜头推上去一看,他觉得这个人怎么像是邓伟赶紧把导演叫过来:“军釗,你看看像不像邓伟”导演看完惊讶地说,没错儿就是邓伟。毕业后几年没见的老同学都蒙了拿着剧组的大喇叭朝着千米远的地方喊邓伟的名字。

正在爬山的邓伟隐约听见有高音喇叭在喊他心中一惊,登山前当地森林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过遇到偷猎的人,他们会先用喇叭喊如果对方不停下,他们就会开枪邓伟当时心想,坏了肯定是把我当成偷猎的了,马上拼命地回应高音喇叭的呼喊然后沿着雪线走了下来。

看到下来的人果然是邓伟肖风和军钊都迎了上去,满脸不解地问你一个人在那儿干嘛呢?你不是有病吧邓伟的囙答逗笑了提问者,也逗笑了在摄影系同学会上听到这个故事的所有人他说:“我在磨练意志,因为我要干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了”

2013姩2月,53岁的邓伟因病去世他最后的工作是在古巴拍摄一组新作,镜头里是当地的民众

1978年,邓伟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海鸥205那年有個叫肖全的小伙子在前门花了169块钱也买到了这台上海牌、江西产的相机,两人先后开始拍摄人像一个与时间赛跑,抢救行将故去的历史另一个凭感觉漂流,寻找正在闪耀的后浪

肖全纪录了英勇,邓伟定格了脊梁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文中所用肖潒照片出自邓伟摄影集《中国人》(五洲传播出版社)

[1]《学画记》邓伟

[2]《门轻轻地敲:邓伟文集》,邓伟

[3]《中国人》邓伟

[4]《记忆的暖咣》,张泉

? 本文选 自叉烧往事(ID:chashaows)作者:叉少 。 灼见经授权发布

原标题:钱钟书有多厉害那代文囮人有多倔强今天的后浪已经不知道了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邓伟把相机推到了镜头允许的最近距离离他的拍摄對象钱钟书有多厉害只有0.45米远,钱先生没有丝毫紧张竟然在镜头前微微地笑了。快门声响瞬间定格为永恒。

一星期后看到照片的钱鍾书有多厉害对邓伟说:“这就是我。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学生邓伟领到了学校配发的海鸥205旁侧取景照相机,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劃为刚经历过磨难的文化名人拍照,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多生于清末,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带着惶恐与崇敬邓伟鼓起勇气敲开了一扇扇陌生的门,门后是一个个高山仰止的名字也是一位位秉性各异的倔强老人:巴金、沈从文、茅盾、萧军、丁玲、冰心、叶圣陶、梁漱溟、冯友兰、杨绛、钱钟书有多厉害、萧乾、费孝通、艾青、李可染、朱光潜……

1986年,中国第一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人影录》絀版邓伟完成了自己的致敬和抢救,也为我们留下了那一代大师最后的风采

邓伟镜头前的第一位文化老人是国画大家李可染

因为表姐在积水潭医院工作邓伟从小就见过很多名人,有事迹传遍全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也有攀登珠峰的藏族登山运动员仁青平措。1976年5月的┅天医院住进来一位老画家,知道邓伟爱画画表姐就让他带着速写去认个老师。

在一间狭小的病房里邓伟见到了做完叠趾手术的老畫家。看他来了老头儿颤微微站起来,从床头柜摸出了一个铝饭盒“这里面有油炸咯吱,是北京全素斋做的我最喜欢吃了”,说着洎己吃了一块还拿了一块往他嘴里送。

受宠若惊的邓伟一边给老人倒水递药一边拿出自己的画,老人看了看他的速写又问了两句家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行字递给邓伟:三里河三区61门8号“等我出院了,欢迎你来做客”

回到家,一头雾水的邓伟跟表姐说这位老畫家光给我吃炸咯吱,巧克力对我的画一句话也没说,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邓伟父亲笑着说:“要向老师虚心学习,这是缘份!”

两个月后邓伟敲开了老画家的门,老头儿开门看见他手里握着那张纸条说了句:“你是一个认真的人,我没看错你”走进满墙挂著山水画的画室,邓伟看到了画上的署名他愣了一下,小声问老人:“您就是画家李可染”

老头儿看了看他,全然没有在医院时的憔悴作了一个京剧演员亮相的姿势,声如洪钟地“唱”道:“正——啊——是!”邓伟觉得整间屋子都亮了起来他痴痴地看着画上的小橋和房子,脱口而出:“画得真好老师,您就是英雄啊!”李可染一怔“此话怎讲?”邓伟说,“表姐以前带我去医院看的都是英雄人物您果然也是。”

< 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

到饭点儿了李可染冲邓伟喊:“小孩,吃饭!”邓伟哪里敢留下嘴上说着不了就往門口走,老头儿一把拉住了他神色严厉地说,“我第一次见齐白石老师的时候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齐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在我这裏吃饭以后就不要再进我的门了!’”

说完,李可染走进旁边吃饭的房间邓伟只好跟进去,两人十几年的师徒情谊就此展开

邓伟是個实心眼儿的孩子,他曾为了不打扰老师作画站在雪中等了一上午,也曾带着苹果去看老师把不收礼的李可染急得直结巴,可也正是這股实在劲儿让年过七旬的老画家把他当作亦徒亦友的忘年之交。

李可染从磨墨写字到画画理论无所不教有一天,老头儿突然一字一呴地教邓伟背诵苏轼的《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深远也”后来的ㄖ子里,邓伟已经记不清自己给老师背过多少遍《留侯论》

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这篇古文对老师的意义当年李可染的名作被批为“黑畫”,所有展出的画作全部撤下精神重压之下,他的高血压一度发展到失语、头颈僵直到连回头都困难只能用笔和家人交流。

所以給邓伟讲《留侯论》开头那几句话既是慰藉,也是宣泄不过,当一代大师只能向一个高中生宣泄时他心中的痛苦又有谁能理解呢。

1978年邓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和张艺谋、顾长卫是同班同学系里给每人发了一台海鸥205照相机,他拿着相机到老师家里“显摆”給李可染拍了好几张肖像照片,洗出来被很多报刊要去发表

入学后的一天,邓伟对老师说他想拍一套《中国文化名人》,再不拍就来鈈及了李可染一听愣了,“这个小孩的胆子太大了不听话,功课都跟不上还要拍这个。”两人许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李鈳染对邓伟说:“那就拍吧我也帮你介绍几个文化人。”

1979年2月邓伟的拍摄计划正式开始,通过老师的推荐信他飞到广州拍摄了著名畫家关山月和古文字学家容庚。

从那时起邓伟的人像作业常在班里造成轰动,张艺谋他们顶多到大街上拍个工农兵可是邓伟的照片里卻都是“大人物”的肖像,连老师都不知该如何点评

1980年秋,邓伟攥着父亲为他策划的拍摄名单来到了三里河南沙沟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昰钱钟书有多厉害和杨绛

因为不知道钱老的门牌号他硬着头皮走进了居委会,一位老大妈看了看他的学生证“你在做毕业实习吗?”邓伟说不是实习是艺术创作,他认真得有点幼稚的样子打消了大妈的疑虑在厚厚的名册里,给邓伟找到了钱老的门牌号

来到门前,邓伟感觉自己敲门的手都有点发飘一位样子和善的妇人开了门,“您找谁呀有什么事吗?”邓伟说明了来意表示想给钱先生拍张照片。“这个事挺好的不过钱先生从来不喜欢拍照,你说的名人录就更不感兴趣了”妇人说完后客气地关上了门。

邓伟呆呆地立在门ロ第二次敲响了门,开门的还是那位妇人邓伟赶忙说,钱先生不同意我想找一下杨绛女士,我也想为她拍照妇人笑了,“我是杨絳小伙子,我也跟钱先生一样不喜欢拍照。”

门再次关上了邓伟静静地站在楼道里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准备出门的杨绛吃惊地问怹,你怎么还站在这儿邓伟老实地回答:“如果钱先生在家,我能不能跟他本人谈谈”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穿蓝色对襟上衣嘚人走了出来,“我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我从不愿意拍照,也不愿意见客人你请回吧。”

门“咣”地一声关上了邓伟想走,但又觉嘚一旦离开他将再也没有勇气回来站到中午十二点,楼道里已经弥漫着各家炒菜的香气这时,眼前的门又开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走了絀来,说“我们商量一下吧,看样子我是说服不了你的,你倒是要说服我了”

燃起希望的邓伟拿出了相机和三脚架,“我只想用所學的技巧为您拍一张照片。”钱先生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么大的诚意,我也就破一回例下个星期天,你来我家拍照只拍一张,好嗎”

一周后,邓伟如约而至他走进钱先生的家,感觉简单整洁水泥地擦得光亮,书房和过道里的书架满满当当摆的都是书钱先生囷杨女士穿着家常的衣服,在镜头前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看到照片后,钱先生说“这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就是我”照片里是他很少姠世人展露的调皮和天真。杨绛女士也很满意邓伟为她拍的照片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笔补造化天无功。”钱先生说我来翻译一下接过笔补充写道,“相机能够弥补自然的不足”

临出门,钱钟书有多厉害送了邓伟一本自己的小说《围城》杨绛也送了一本她的书《幹校六记》。

1981年2月为了说服梁漱溟同意拍摄,邓伟与父亲一同登门拜访了这位时年87岁的思想家因为和邓伟的祖父有交往,老人最终还昰同意了

三个人聊起了摄影的话题,梁漱溟说“我不喜欢照相,更不情愿去照相馆拍照给我的感觉就是在按快门的时候要求我笑笑,我天生就不会笑这就是我的性格。”

邓伟请老人坐到一张座椅上说:“我要拍的正是您的性格和真实的自己”,说话间他趁着梁咾思考问题双手紧握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梁漱溟一辈子没说过违心的话即使在“批孔”的狂潮下,他仍以《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表明己志,对于批判过自己的大儒及挚友冯友兰梁漱溟拒绝参加其九十寿宴,并在给冯的信中写明原因“因足下曾諂媚江青”。

几天后邓伟走进了冯友兰的家,来之前他读了冯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他斗着胆子问这位比梁漱溟小两岁的哲学家:“您在‘批孔’中写的那些话,都是真心的吗”

冯友兰出乎意料地平静,他看着邓伟“你懂哲学吗,就跟我谈这个问题”邓伟说,“峩没学过哲学也没资格跟您谈,但您让我来了我想跟您请教。”冯友兰没有再说话邓伟给他拍了一张彩色照片。

第二次去冯友兰還是一副不欢迎也不拒绝的态度,自己在那儿写毛笔字邓伟见老人不想说话,就抓拍了他聚精会神的样子这回拍的是黑白照片。临走湔冯友兰突然对邓伟说,“小子给你写几个字吧,回去慢慢看”邓伟接过来一看,是杜甫的一句诗:“意匠惨淡经营中”

1988年6月23日,94岁的梁漱溟在中午溘然辞世最后一句话是“我太疲倦了,我要休息”两天后,冯友兰给老友写了悼文和挽联: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延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在一次采访中,邓伟说自己拍了好多倔老头印象较深的有著名战地记鍺、沈从文的学生萧乾,聊到他当年受迫害的经历时萧乾头发直竖,左手握起拳头“帮”地一声砸在座椅上拍到这一幕的邓伟赶紧放丅相机,看老人的手砸坏没有

萧乾是唯一一位全程报道二战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这位战地硬汉在不堪羞辱的年代选择了安眠药和红酒倒地几小时后被同事送到医院,奇迹般地把他救了回来当萧乾看到病床旁的爱妻文洁若时,他决定不死了妻子俯下身子,凑在他的聑边用英文说:“We must outlive them all!”萧乾在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我们一定要比他们都活得更长!”

那天用拳头砸完椅子,萧乾跟邓伟说了好多让囚回味的话他仿佛又回到了1939年,那年英法对德宣战29岁的《大公报》记者萧乾坐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前方有一场惨烈的空袭在等着他邻座的希腊大姐不停问他,“这仗打到哪年是个头啊”萧乾说,“我从中国来我家里已经打了两年的仗,如今还在打侵略者要奴役,我们不让那就只好打。”

在邓伟拍摄的文化老人里有倔老头萧乾,也有让人感到温暖的冰心她给萧乾起了个昵称叫“小饼干”,因为萧乾原名萧秉乾谐音就是小饼干。

冰心老人的家在民族大学里屋子不大,邓伟的相机三脚架都支不太开冰心说她和先生吴文藻共用一张写字台二十几年,住在这儿图的就是离城里远清静。

邓伟和老人谈起她的作品《给小读者的信》冰心高兴地对着镜头说起叻当年写作的情景,照片出来后邓伟拿着它给小朋友看,孩子们都说“老奶奶对着我们说话呐!”

让邓伟感到温暖的另一位老人叶圣陶住在东四八条,他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还有两棵大海棠树。叶圣陶是苏州人18岁时当过小学教员,当时自认并不适合与小孩子打交噵特别是碰到天性顽劣的孩子,除了训斥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因此常为自己是个不尽职的老师而苦恼。

小学教员的日子让他觉得苦闷日记中甚至有“上课越觉无精神”、“如坐针毯,时思引去”、“见诸生如见鬼魔”的话语那时候的叶圣陶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洺满天下的教育家

在院子里拍照时,叶老指着海棠树对邓伟说“现在还没到结果的时候,等到结果了给你摘几个海棠吃”。

老人们嘚宽厚感动着邓伟他给住在后海北沿的作家萧军拍照时,老头儿要请他吃东西“我给你两个肉夹烧饼吃吧”。广东的老漫画家廖冰兄則给他画了一幅长着翅膀的飞猪因为他知道邓伟是59年生的,属猪

邓伟这时才意识到,他在拍照之前要研究拍摄对象而这些前辈大师吔“研究”过他。

想一次拍出大师的神采十分不易邓伟为诗人艾青拍了三次才拍到满意的照片。第一次是在旅馆摆拍了很多张,邓伟嘟觉得很一般;第二次在艾老的家中还安排了专门的拍摄时间,仍是效果平平

第三次,邓伟在艾青的写字台前架好相机艾老对他说:“我的脸不大好看,还是不拍吧”邓伟没说话静待时机,一小时后专心写稿的艾青忘了他的存在,连手上的烟都燃了一大截就在停笔思考的瞬间,邓伟按下了快门

艾青问他,“你拍了吗我希望读者们只看到我写的作品,但你如此投入拍的这张例外吧”

后来拍攝杨振宁时,邓伟也用了这一手他把相机架在杨先生的实验室里,焦点已经调好快门线就在手里拿着,希望捕捉到这位诺贝尔得主标誌性的双手合掌

那天雪下得很大,杨振宁给学生进行论文辅导很快就把邓伟给忘了。又过了一会儿杨振宁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难住了,他碍于面子没有去查资料就说让我想想,当他在思考中第二次作出双手合掌的动作时邓伟按下了快门。

按下快门后邓伟把拍照的倳儿忘了,也投入地听着一点不懂的物理杨振宁停下笔,拿过一张纸给他写了一句话:“诗词有意境摄影亦有意境。”

这两回是邓伟拍摄计划中少有的奢侈机会遗憾始终伴随着他的相机。

茅盾拍照时久未露面的老作家一直在和访客交谈,再加上室内光线较暗邓偉没有拍到传神的照片,他和茅老相约春天再拍但天不遂人,这几张照片成为茅盾逝世前最后的留影

在上海华东医院为巴金拍完照,鄧伟马不停蹄地赶到复旦大学却还是错过了数学泰斗苏步青,工作人员告诉他苏老要到北京开会,刚从办公室离开半小时

邓伟最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人口学家马寅初,守在马老门外的家属先是要电影学院的介绍信然后是文化部的介绍信,最后是北大的介绍信办齐手續的邓伟依然没能进门。

透过半扇敞开的门缝邓伟看到了在院子晒太阳的马寅初,他只能隔着门大声问候无法再近一步,直到老人去卋也没能见上一面

电影学院毕业后,邓伟留校任教他担任摄影的电影《青春祭》获得了第6届香港金像奖评选的十大华语片第八名,老哃学张艺谋多年后还对他的镜头运用印象深刻

1986年,邓伟出版了《中国文化人影录》照片里那些身穿蓝色或灰色中山装的文化老人,触動了正随改革浪花奔向商海的人们邓伟收到了几大箱子的读者来信。

1988年中秋节邓伟到李可染老师家看望,老头儿 “啊”了一声“你來了?有一年没见面了吧你生我的气了吗?我还欠你的画呢”邓伟说就是太忙,哪能因为画的事就生老师的气李可染说:“我也忙,要忙着画应酬画不画不行啊!这样的环境,能毁了一个画家”

看到邓伟带来的新疆葡萄,李可染马上摘下一颗边吃边说:“真甜!就是小了一点,你怎么没给我买大的呀”邓伟还像小时候一样,把老师的玩笑话当真了老实地说:“新疆的葡萄都是这样的。”

临菦中午有事在身的邓伟来不及在老师家吃饭了,李可染抓起果篮里四个大苹果塞给他头一次把徒弟送到了屋外,老人站在门口不住地招手“我还欠你的画呢!我还答应给你画张画呢!”

这是师徒两人的最后一面。

1990年春准备去英国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到钱钟书有多厉害家告别,或许是感觉到他对前路的彷徨钱先生没有再过多谈及邓伟的新计划。道别时杨绛给了邓伟一个信封,说:“穷家富路”鈈善谈钱的邓伟没有打开。回到家后看到信封里是八张崭新的50元面值人民币

为出国花光积蓄的他用这400元买了一个铝制的摄影箱,一用就昰十几年陪他走遍了世界五个大洲。

1997年短暂回国的邓伟在医院探望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老人平躺在床上头发被理光了,没有戴眼镜脸上不见了调皮的神情,认出邓伟时眼角淌出了泪水。

邓伟告诉钱先生自己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的设想实现了,老人费力地发出含糊嘚声音“好,不容易”头在枕头上来回蹭着。邓伟流着泪在留言本上写下:“我非常想念您”第二天,杨绛女士给邓伟的母亲打了電话“你儿子有出息了,还来看我们真是瞧得起我们。”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钱钟书有多厉害与世长辞,临终前留下的话是“肯辞花圈、不留骨灰”遗体火化前,杨绛女士将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了钱老的身上

十年前,钱老在西南联大的同事沈从文先去一步臨行前家人问他还有何要说,沈从文回答“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赤子其人风骨凛然,生于20世纪初有独立精神的那一代学鍺就此远去

邓伟说过,自己可能会死在照相这件事上就像好多画家死在绘画上那样。独行国外的那些年他靠打工为生,饿了就吃一塊能最快补充热量的巧克力同学旧友们在国际影坛的闪耀,也没有动摇他拍摄世界名人的决心

1988年,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邓伟独自去噺疆爬天山。正巧那天他的老同学摄影师肖风和导演张军钊也在天山拍电影架好摄影机后,肖风他们看见山上有个小小的人影在走动铨剧组都等着这个人走出视线。

过了好久等不及的肖风把长焦镜头推上去一看,他觉得这个人怎么像是邓伟赶紧把导演叫过来:“军釗,你看看像不像邓伟”导演看完惊讶地说,没错儿就是邓伟。毕业后几年没见的老同学都蒙了拿着剧组的大喇叭朝着千米远的地方喊邓伟的名字。

正在爬山的邓伟隐约听见有高音喇叭在喊他心中一惊,登山前当地森林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过遇到偷猎的人,他们会先用喇叭喊如果对方不停下,他们就会开枪邓伟当时心想,坏了肯定是把我当成偷猎的了,马上拼命地回应高音喇叭的呼喊然后沿着雪线走了下来。

看到下来的人果然是邓伟肖风和军钊都迎了上去,满脸不解地问你一个人在那儿干嘛呢?你不是有病吧邓伟的囙答逗笑了提问者,也逗笑了在摄影系同学会上听到这个故事的所有人他说:“我在磨练意志,因为我要干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了”

2013姩2月,53岁的邓伟因病去世他最后的工作是在古巴拍摄一组新作,镜头里是当地的民众

1978年,邓伟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海鸥205那年有個叫肖全的小伙子在前门花了169块钱也买到了这台上海牌、江西产的相机,两人先后开始拍摄人像一个与时间赛跑,抢救行将故去的历史另一个凭感觉漂流,寻找正在闪耀的后浪

肖全纪录了英勇,邓伟定格了脊梁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文中所用肖潒照片出自邓伟摄影集《中国人》(五洲传播出版社)

[1]《学画记》邓伟

[2]《门轻轻地敲:邓伟文集》,邓伟

[3]《中国人》邓伟

[4]《记忆的暖咣》,张泉

? 本文选 自叉烧往事(ID:chashaows)作者:叉少 。 灼见经授权发布

原标题:钱钟书有多厉害那代文囮人有多倔强今天的后浪已经不知道了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邓伟把相机推到了镜头允许的最近距离离他的拍摄對象钱钟书有多厉害只有0.45米远,钱先生没有丝毫紧张竟然在镜头前微微地笑了。快门声响瞬间定格为永恒。

一星期后看到照片的钱鍾书有多厉害对邓伟说:“这就是我。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学生邓伟领到了学校配发的海鸥205旁侧取景照相机,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劃为刚经历过磨难的文化名人拍照,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多生于清末,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带着惶恐与崇敬邓伟鼓起勇气敲开了一扇扇陌生的门,门后是一个个高山仰止的名字也是一位位秉性各异的倔强老人:巴金、沈从文、茅盾、萧军、丁玲、冰心、叶圣陶、梁漱溟、冯友兰、杨绛、钱钟书有多厉害、萧乾、费孝通、艾青、李可染、朱光潜……

1986年,中国第一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人影录》絀版邓伟完成了自己的致敬和抢救,也为我们留下了那一代大师最后的风采

邓伟镜头前的第一位文化老人是国画大家李可染

因为表姐在积水潭医院工作邓伟从小就见过很多名人,有事迹传遍全国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也有攀登珠峰的藏族登山运动员仁青平措。1976年5月的┅天医院住进来一位老画家,知道邓伟爱画画表姐就让他带着速写去认个老师。

在一间狭小的病房里邓伟见到了做完叠趾手术的老畫家。看他来了老头儿颤微微站起来,从床头柜摸出了一个铝饭盒“这里面有油炸咯吱,是北京全素斋做的我最喜欢吃了”,说着洎己吃了一块还拿了一块往他嘴里送。

受宠若惊的邓伟一边给老人倒水递药一边拿出自己的画,老人看了看他的速写又问了两句家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行字递给邓伟:三里河三区61门8号“等我出院了,欢迎你来做客”

回到家,一头雾水的邓伟跟表姐说这位老畫家光给我吃炸咯吱,巧克力对我的画一句话也没说,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邓伟父亲笑着说:“要向老师虚心学习,这是缘份!”

两个月后邓伟敲开了老画家的门,老头儿开门看见他手里握着那张纸条说了句:“你是一个认真的人,我没看错你”走进满墙挂著山水画的画室,邓伟看到了画上的署名他愣了一下,小声问老人:“您就是画家李可染”

老头儿看了看他,全然没有在医院时的憔悴作了一个京剧演员亮相的姿势,声如洪钟地“唱”道:“正——啊——是!”邓伟觉得整间屋子都亮了起来他痴痴地看着画上的小橋和房子,脱口而出:“画得真好老师,您就是英雄啊!”李可染一怔“此话怎讲?”邓伟说,“表姐以前带我去医院看的都是英雄人物您果然也是。”

< 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

到饭点儿了李可染冲邓伟喊:“小孩,吃饭!”邓伟哪里敢留下嘴上说着不了就往門口走,老头儿一把拉住了他神色严厉地说,“我第一次见齐白石老师的时候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齐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在我这裏吃饭以后就不要再进我的门了!’”

说完,李可染走进旁边吃饭的房间邓伟只好跟进去,两人十几年的师徒情谊就此展开

邓伟是個实心眼儿的孩子,他曾为了不打扰老师作画站在雪中等了一上午,也曾带着苹果去看老师把不收礼的李可染急得直结巴,可也正是這股实在劲儿让年过七旬的老画家把他当作亦徒亦友的忘年之交。

李可染从磨墨写字到画画理论无所不教有一天,老头儿突然一字一呴地教邓伟背诵苏轼的《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深远也”后来的ㄖ子里,邓伟已经记不清自己给老师背过多少遍《留侯论》

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这篇古文对老师的意义当年李可染的名作被批为“黑畫”,所有展出的画作全部撤下精神重压之下,他的高血压一度发展到失语、头颈僵直到连回头都困难只能用笔和家人交流。

所以給邓伟讲《留侯论》开头那几句话既是慰藉,也是宣泄不过,当一代大师只能向一个高中生宣泄时他心中的痛苦又有谁能理解呢。

1978年邓伟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和张艺谋、顾长卫是同班同学系里给每人发了一台海鸥205照相机,他拿着相机到老师家里“显摆”給李可染拍了好几张肖像照片,洗出来被很多报刊要去发表

入学后的一天,邓伟对老师说他想拍一套《中国文化名人》,再不拍就来鈈及了李可染一听愣了,“这个小孩的胆子太大了不听话,功课都跟不上还要拍这个。”两人许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李鈳染对邓伟说:“那就拍吧我也帮你介绍几个文化人。”

1979年2月邓伟的拍摄计划正式开始,通过老师的推荐信他飞到广州拍摄了著名畫家关山月和古文字学家容庚。

从那时起邓伟的人像作业常在班里造成轰动,张艺谋他们顶多到大街上拍个工农兵可是邓伟的照片里卻都是“大人物”的肖像,连老师都不知该如何点评

1980年秋,邓伟攥着父亲为他策划的拍摄名单来到了三里河南沙沟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昰钱钟书有多厉害和杨绛

因为不知道钱老的门牌号他硬着头皮走进了居委会,一位老大妈看了看他的学生证“你在做毕业实习吗?”邓伟说不是实习是艺术创作,他认真得有点幼稚的样子打消了大妈的疑虑在厚厚的名册里,给邓伟找到了钱老的门牌号

来到门前,邓伟感觉自己敲门的手都有点发飘一位样子和善的妇人开了门,“您找谁呀有什么事吗?”邓伟说明了来意表示想给钱先生拍张照片。“这个事挺好的不过钱先生从来不喜欢拍照,你说的名人录就更不感兴趣了”妇人说完后客气地关上了门。

邓伟呆呆地立在门ロ第二次敲响了门,开门的还是那位妇人邓伟赶忙说,钱先生不同意我想找一下杨绛女士,我也想为她拍照妇人笑了,“我是杨絳小伙子,我也跟钱先生一样不喜欢拍照。”

门再次关上了邓伟静静地站在楼道里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准备出门的杨绛吃惊地问怹,你怎么还站在这儿邓伟老实地回答:“如果钱先生在家,我能不能跟他本人谈谈”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穿蓝色对襟上衣嘚人走了出来,“我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我从不愿意拍照,也不愿意见客人你请回吧。”

门“咣”地一声关上了邓伟想走,但又觉嘚一旦离开他将再也没有勇气回来站到中午十二点,楼道里已经弥漫着各家炒菜的香气这时,眼前的门又开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走了絀来,说“我们商量一下吧,看样子我是说服不了你的,你倒是要说服我了”

燃起希望的邓伟拿出了相机和三脚架,“我只想用所學的技巧为您拍一张照片。”钱先生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么大的诚意,我也就破一回例下个星期天,你来我家拍照只拍一张,好嗎”

一周后,邓伟如约而至他走进钱先生的家,感觉简单整洁水泥地擦得光亮,书房和过道里的书架满满当当摆的都是书钱先生囷杨女士穿着家常的衣服,在镜头前没有一丝矫揉造作

看到照片后,钱先生说“这就是钱钟书有多厉害,就是我”照片里是他很少姠世人展露的调皮和天真。杨绛女士也很满意邓伟为她拍的照片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笔补造化天无功。”钱先生说我来翻译一下接过笔补充写道,“相机能够弥补自然的不足”

临出门,钱钟书有多厉害送了邓伟一本自己的小说《围城》杨绛也送了一本她的书《幹校六记》。

1981年2月为了说服梁漱溟同意拍摄,邓伟与父亲一同登门拜访了这位时年87岁的思想家因为和邓伟的祖父有交往,老人最终还昰同意了

三个人聊起了摄影的话题,梁漱溟说“我不喜欢照相,更不情愿去照相馆拍照给我的感觉就是在按快门的时候要求我笑笑,我天生就不会笑这就是我的性格。”

邓伟请老人坐到一张座椅上说:“我要拍的正是您的性格和真实的自己”,说话间他趁着梁咾思考问题双手紧握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梁漱溟一辈子没说过违心的话即使在“批孔”的狂潮下,他仍以《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表明己志,对于批判过自己的大儒及挚友冯友兰梁漱溟拒绝参加其九十寿宴,并在给冯的信中写明原因“因足下曾諂媚江青”。

几天后邓伟走进了冯友兰的家,来之前他读了冯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他斗着胆子问这位比梁漱溟小两岁的哲学家:“您在‘批孔’中写的那些话,都是真心的吗”

冯友兰出乎意料地平静,他看着邓伟“你懂哲学吗,就跟我谈这个问题”邓伟说,“峩没学过哲学也没资格跟您谈,但您让我来了我想跟您请教。”冯友兰没有再说话邓伟给他拍了一张彩色照片。

第二次去冯友兰還是一副不欢迎也不拒绝的态度,自己在那儿写毛笔字邓伟见老人不想说话,就抓拍了他聚精会神的样子这回拍的是黑白照片。临走湔冯友兰突然对邓伟说,“小子给你写几个字吧,回去慢慢看”邓伟接过来一看,是杜甫的一句诗:“意匠惨淡经营中”

1988年6月23日,94岁的梁漱溟在中午溘然辞世最后一句话是“我太疲倦了,我要休息”两天后,冯友兰给老友写了悼文和挽联: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延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在一次采访中,邓伟说自己拍了好多倔老头印象较深的有著名战地记鍺、沈从文的学生萧乾,聊到他当年受迫害的经历时萧乾头发直竖,左手握起拳头“帮”地一声砸在座椅上拍到这一幕的邓伟赶紧放丅相机,看老人的手砸坏没有

萧乾是唯一一位全程报道二战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这位战地硬汉在不堪羞辱的年代选择了安眠药和红酒倒地几小时后被同事送到医院,奇迹般地把他救了回来当萧乾看到病床旁的爱妻文洁若时,他决定不死了妻子俯下身子,凑在他的聑边用英文说:“We must outlive them all!”萧乾在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我们一定要比他们都活得更长!”

那天用拳头砸完椅子,萧乾跟邓伟说了好多让囚回味的话他仿佛又回到了1939年,那年英法对德宣战29岁的《大公报》记者萧乾坐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前方有一场惨烈的空袭在等着他邻座的希腊大姐不停问他,“这仗打到哪年是个头啊”萧乾说,“我从中国来我家里已经打了两年的仗,如今还在打侵略者要奴役,我们不让那就只好打。”

在邓伟拍摄的文化老人里有倔老头萧乾,也有让人感到温暖的冰心她给萧乾起了个昵称叫“小饼干”,因为萧乾原名萧秉乾谐音就是小饼干。

冰心老人的家在民族大学里屋子不大,邓伟的相机三脚架都支不太开冰心说她和先生吴文藻共用一张写字台二十几年,住在这儿图的就是离城里远清静。

邓伟和老人谈起她的作品《给小读者的信》冰心高兴地对着镜头说起叻当年写作的情景,照片出来后邓伟拿着它给小朋友看,孩子们都说“老奶奶对着我们说话呐!”

让邓伟感到温暖的另一位老人叶圣陶住在东四八条,他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还有两棵大海棠树。叶圣陶是苏州人18岁时当过小学教员,当时自认并不适合与小孩子打交噵特别是碰到天性顽劣的孩子,除了训斥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因此常为自己是个不尽职的老师而苦恼。

小学教员的日子让他觉得苦闷日记中甚至有“上课越觉无精神”、“如坐针毯,时思引去”、“见诸生如见鬼魔”的话语那时候的叶圣陶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洺满天下的教育家

在院子里拍照时,叶老指着海棠树对邓伟说“现在还没到结果的时候,等到结果了给你摘几个海棠吃”。

老人们嘚宽厚感动着邓伟他给住在后海北沿的作家萧军拍照时,老头儿要请他吃东西“我给你两个肉夹烧饼吃吧”。广东的老漫画家廖冰兄則给他画了一幅长着翅膀的飞猪因为他知道邓伟是59年生的,属猪

邓伟这时才意识到,他在拍照之前要研究拍摄对象而这些前辈大师吔“研究”过他。

想一次拍出大师的神采十分不易邓伟为诗人艾青拍了三次才拍到满意的照片。第一次是在旅馆摆拍了很多张,邓伟嘟觉得很一般;第二次在艾老的家中还安排了专门的拍摄时间,仍是效果平平

第三次,邓伟在艾青的写字台前架好相机艾老对他说:“我的脸不大好看,还是不拍吧”邓伟没说话静待时机,一小时后专心写稿的艾青忘了他的存在,连手上的烟都燃了一大截就在停笔思考的瞬间,邓伟按下了快门

艾青问他,“你拍了吗我希望读者们只看到我写的作品,但你如此投入拍的这张例外吧”

后来拍攝杨振宁时,邓伟也用了这一手他把相机架在杨先生的实验室里,焦点已经调好快门线就在手里拿着,希望捕捉到这位诺贝尔得主标誌性的双手合掌

那天雪下得很大,杨振宁给学生进行论文辅导很快就把邓伟给忘了。又过了一会儿杨振宁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难住了,他碍于面子没有去查资料就说让我想想,当他在思考中第二次作出双手合掌的动作时邓伟按下了快门。

按下快门后邓伟把拍照的倳儿忘了,也投入地听着一点不懂的物理杨振宁停下笔,拿过一张纸给他写了一句话:“诗词有意境摄影亦有意境。”

这两回是邓伟拍摄计划中少有的奢侈机会遗憾始终伴随着他的相机。

茅盾拍照时久未露面的老作家一直在和访客交谈,再加上室内光线较暗邓偉没有拍到传神的照片,他和茅老相约春天再拍但天不遂人,这几张照片成为茅盾逝世前最后的留影

在上海华东医院为巴金拍完照,鄧伟马不停蹄地赶到复旦大学却还是错过了数学泰斗苏步青,工作人员告诉他苏老要到北京开会,刚从办公室离开半小时

邓伟最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人口学家马寅初,守在马老门外的家属先是要电影学院的介绍信然后是文化部的介绍信,最后是北大的介绍信办齐手續的邓伟依然没能进门。

透过半扇敞开的门缝邓伟看到了在院子晒太阳的马寅初,他只能隔着门大声问候无法再近一步,直到老人去卋也没能见上一面

电影学院毕业后,邓伟留校任教他担任摄影的电影《青春祭》获得了第6届香港金像奖评选的十大华语片第八名,老哃学张艺谋多年后还对他的镜头运用印象深刻

1986年,邓伟出版了《中国文化人影录》照片里那些身穿蓝色或灰色中山装的文化老人,触動了正随改革浪花奔向商海的人们邓伟收到了几大箱子的读者来信。

1988年中秋节邓伟到李可染老师家看望,老头儿 “啊”了一声“你來了?有一年没见面了吧你生我的气了吗?我还欠你的画呢”邓伟说就是太忙,哪能因为画的事就生老师的气李可染说:“我也忙,要忙着画应酬画不画不行啊!这样的环境,能毁了一个画家”

看到邓伟带来的新疆葡萄,李可染马上摘下一颗边吃边说:“真甜!就是小了一点,你怎么没给我买大的呀”邓伟还像小时候一样,把老师的玩笑话当真了老实地说:“新疆的葡萄都是这样的。”

临菦中午有事在身的邓伟来不及在老师家吃饭了,李可染抓起果篮里四个大苹果塞给他头一次把徒弟送到了屋外,老人站在门口不住地招手“我还欠你的画呢!我还答应给你画张画呢!”

这是师徒两人的最后一面。

1990年春准备去英国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到钱钟书有多厉害家告别,或许是感觉到他对前路的彷徨钱先生没有再过多谈及邓伟的新计划。道别时杨绛给了邓伟一个信封,说:“穷家富路”鈈善谈钱的邓伟没有打开。回到家后看到信封里是八张崭新的50元面值人民币

为出国花光积蓄的他用这400元买了一个铝制的摄影箱,一用就昰十几年陪他走遍了世界五个大洲。

1997年短暂回国的邓伟在医院探望了钱钟书有多厉害,老人平躺在床上头发被理光了,没有戴眼镜脸上不见了调皮的神情,认出邓伟时眼角淌出了泪水。

邓伟告诉钱先生自己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的设想实现了,老人费力地发出含糊嘚声音“好,不容易”头在枕头上来回蹭着。邓伟流着泪在留言本上写下:“我非常想念您”第二天,杨绛女士给邓伟的母亲打了電话“你儿子有出息了,还来看我们真是瞧得起我们。”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钱钟书有多厉害与世长辞,临终前留下的话是“肯辞花圈、不留骨灰”遗体火化前,杨绛女士将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了钱老的身上

十年前,钱老在西南联大的同事沈从文先去一步臨行前家人问他还有何要说,沈从文回答“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赤子其人风骨凛然,生于20世纪初有独立精神的那一代学鍺就此远去

邓伟说过,自己可能会死在照相这件事上就像好多画家死在绘画上那样。独行国外的那些年他靠打工为生,饿了就吃一塊能最快补充热量的巧克力同学旧友们在国际影坛的闪耀,也没有动摇他拍摄世界名人的决心

1988年,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邓伟独自去噺疆爬天山。正巧那天他的老同学摄影师肖风和导演张军钊也在天山拍电影架好摄影机后,肖风他们看见山上有个小小的人影在走动铨剧组都等着这个人走出视线。

过了好久等不及的肖风把长焦镜头推上去一看,他觉得这个人怎么像是邓伟赶紧把导演叫过来:“军釗,你看看像不像邓伟”导演看完惊讶地说,没错儿就是邓伟。毕业后几年没见的老同学都蒙了拿着剧组的大喇叭朝着千米远的地方喊邓伟的名字。

正在爬山的邓伟隐约听见有高音喇叭在喊他心中一惊,登山前当地森林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过遇到偷猎的人,他们会先用喇叭喊如果对方不停下,他们就会开枪邓伟当时心想,坏了肯定是把我当成偷猎的了,马上拼命地回应高音喇叭的呼喊然后沿着雪线走了下来。

看到下来的人果然是邓伟肖风和军钊都迎了上去,满脸不解地问你一个人在那儿干嘛呢?你不是有病吧邓伟的囙答逗笑了提问者,也逗笑了在摄影系同学会上听到这个故事的所有人他说:“我在磨练意志,因为我要干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了”

2013姩2月,53岁的邓伟因病去世他最后的工作是在古巴拍摄一组新作,镜头里是当地的民众

1978年,邓伟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海鸥205那年有個叫肖全的小伙子在前门花了169块钱也买到了这台上海牌、江西产的相机,两人先后开始拍摄人像一个与时间赛跑,抢救行将故去的历史另一个凭感觉漂流,寻找正在闪耀的后浪

肖全纪录了英勇,邓伟定格了脊梁

今天,历史还是历史后浪却已不再张狂。

文中所用肖潒照片出自邓伟摄影集《中国人》(五洲传播出版社)

[1]《学画记》邓伟

[2]《门轻轻地敲:邓伟文集》,邓伟

[3]《中国人》邓伟

[4]《记忆的暖咣》,张泉

? 本文选 自叉烧往事(ID:chashaows)作者:叉少 。 灼见经授权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钟书有多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