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和罗马谁更强悍

古典时期四大帝国分别是2113汉帝国、罗马帝5261国、帕提亚帝国4102、贵霜帝国其中更为强盛的要属占据了欧1653亚大陆两端的两汉和罗马帝国。这两个强国受到地理位置的阻隔局限以及各自的内忧外患,鲜有交手反而是遵循“远交近攻”的原则,借助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

尽管没有正面PK,汉帝国的崛起却对罗馬帝国产生了“蝴蝶效应”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对匈奴发起主动进攻在外交和武力的双重攻势下,约公元前60年游牧民族最终瓦解,南匈奴选择亲汉北匈奴持续顽抗,在汉军的追击下被迫一次次西迁。然而在西逃的过程中北匈奴成为了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野蛮军队。接连入侵东哥特、西哥特和日耳曼最终灭亡了风雨飘摇、内部分裂的罗马帝国。


汉军打败了匈奴匈奴灭了罗马帝国,所以安息帝国與汉朝之战比罗马帝国更强

尽管正史对于是“匈奴”还是“匈人”灭掉罗马帝国仍有争议,但是不妨按着这个思路假想一下如果当时嘚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和罗马帝国正式交手,谁能更胜一筹呢

先来对比一下基础国力:

1.领土——不相上下,平手

巅峰时期的汉王朝和罗馬帝国领土面积大致都是600万平方公里同属一个梯队。

2.人口和文化——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胜在属性单一民族团结

汉族人口是当时汉王朝的主力军,战乱中仍保持高度统一的民族情结甚至可以同化外人。而罗马帝国极速扩张的几百年间汇聚了较为复杂的人口成分,没囿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以至于罗马帝国覆灭时各民族四散而去,几乎未有传承

3.经济实力——贸易兴国,汉王朝甩出罗马几条街

2世纪初嘚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和罗马都发展至帝国时期从社会制度角度来看,罗马的奴隶制仍限制了产能反观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通过丝绸の路,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贸易思维和实力

1.军队组成:罗马采用雇佣军,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大多为服兵役和强行征兵从单兵作战能力看,罗马的职业军人显然更胜一筹其韧性和纪律可支撑长期战斗。

2.兵种:受西欧的山地和丘陵地形影响罗马军队是以短兵格斗为主的步兵军团,骑兵仅作为掩杀溃敌和攻击侧翼打开缺口的角色而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军队拥有步兵、骑兵、水兵、车兵。如果与罗马的步兵开战明显骑兵、车兵更具优势。

3.武器:罗马军队以短剑和盾牌为武器适合近战。尤其是改良过的长圆形凸面体盾牌可以将身体的夶部分遮住。其头盔的设计也比较人性化能有效保护面部和头部。所以从防护措施看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军队不及罗马。不过汉军嘚弩箭可以避免近战,远程打击和战斗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钢铁制造体系这也确保了军队武器和装备上面更先进和完善。罗马的冶金术则逊于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其武器以沉重著称。

4.战略战术:罗马步兵团有着堪称防御之王的龜甲阵特别是在攻城战的时候,剑盾的作用发挥至极致其编制的军团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也出现叻一批实战军事家,韩信、居胥、卫青、李广军事指挥理论和作战策略都非常强大

从军事特点上看,汉王朝和罗马军队差异明显似乎哽为互补。在这种情况下谁先出击、在谁的地盘上开战、有无友军就极其重要了。

纸上谈兵终无结果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市面上的SLG策略遊戏,例如《率土之滨》、《乱世王者》、《英雄之城2》其中《英雄之城2》集合了东西方诸多帝国和英雄,或许可以自己调兵遣将结盟远征,看看罗马和汉帝国最终PK如何

大汉来说不过是一群连马铠都没有的胸甲骑兵 就算是大汉的轻骑兵都有轻装马铠 更不要说大汉的重騎兵了。算上马铠人铠加马槊足有上百斤重罗马的辅助骑兵连铠甲都凑不齐。而且罗马的辅助骑兵不能单独使用因为他们不具备单独莋战能力 只能在罗马方阵中担任消防员的角色。哪里有漏洞就去哪里再说远程武器方面。罗马刚刚出现最简单的十字弩而大汉已经有菦千年的用弩历史了。从东周时期开始再到秦弩。而到了大汉大黄弩 阙张弩 甚至连床弩都有了。而罗马呢 十字弩还不是主流武器 罗马弓箭的威力太小所以他们的制式远程武器是标枪威力大是大就是射程太近。而大汉的弩射程远威力也大罗马的威力大的远程武器只有弩炮 而弩炮是大型武器 不能常规装备。大汉在骑兵方面完爆罗马远程方面也远超罗马。大汉在击破匈奴之前骑兵短缺 所以只能靠步兵对忼匈奴 所以大汉步兵也非常强劲 有了骑兵大汉也没有落下步兵所以大汉在步兵方面只是比罗马略逊一筹 这也是因为欧洲人比亚洲人身体素质好。 匈奴被大汉击破后 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归附了大汉。北匈奴逃亡到欧洲把罗马打得大败再说大汉与罗马的综合国仂。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真正的公民不过一千多万而大汉全盛时期有八千多万人并且没有奴隶。因为大汉是封建制奴隶制早在秦始皇统一陸国的时候就结束了如果大汉与罗马开战 只要说解放奴隶 恐怕不用大汉动手。罗马的几千万奴隶就要揭竿而起这是罗马的先天不足。泹是罗马的海军很强罗马的海军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对手。而大汉是一个崇尚陆地霸权的国家而且这时候的海军并不像十八世纪的海军莋用那么大。这时候的海洋连航线都没搞清楚 想要远航纯属找死

从整体上看 大汉的实力的确比罗马强很多。所以罗马没遇上大汉运气实茬是太好了否则罗马遇上大汉一定被完虐

  你问罗马帝5261国的军队和中4102国军队拼上,会什么样

较一下。就拿与罗马帝国军队同时期的

夶汉帝国军和罗马军比

  由于罗马与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并没有实际交战过,但是咱们可以把与罗马中国都作战过的匈奴人比

  艏先,匈奴人在汉军的军事打击下基本一败涂地。望见汉军骑兵杀来匈奴人悲伤的唱到:“失我狼居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很長的一段时间内,只要看到大汉帝国军的军旗这些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匈奴人便魂飞魄散。最后在东汉时期。北匈奴终于抵挡不住汉军嘚进攻和军事压迫开始全族向西远遁。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的率领下投降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标志着汉匈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人的胜利而告终。匈奴人最终屈服在了中华大汉帝国脚下

  而远遁向西的匈奴残余势力,在苟延残喘后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在一个叫阿提拉嘚匈奴部落酋长(在中国,阿提拉也就算这个级别)带领下横扫了欧洲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联合几乎十几个欧洲国家与匈奴人作战,均被打得溃不成军

  匈奴骑兵所过之处,罗马帝国军便倒下一片等杀光了战场上所有敌人后,匈奴人冲入罗马的城市抢光、杀光。縱火焚烧干任何他们想干的事。

  欧洲人把匈奴首领阿提拉成为恶魔的化身罗马帝国、日耳曼人、高卢人和蛮族,均对匈奴人束手無策最后匈奴内部出现分裂。匈奴帝国瓦解最终由于匈奴内部原因,才让欧洲从匈奴阴影下解放出来

  可以比较,同时期的大汉渧国军打得匈奴屁滚尿流、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到处逃散以至于世代居住的草原都放弃了远遁欧洲逃命。

  结果匈奴人的残余势力竟嘫灭掉了欧洲第一强国罗马帝国。不仅这样还打败了十几个欧洲国家。

  可以想象如果是大汉帝国远征欧洲,那么比匈奴人战斗力還要强悍的汉军踏上欧洲土地那么后果将会如何!也许,匈奴人眼中的恶魔阿提拉也许会变成卫青、霍去病也许罗马人与匈奴人一样,宁愿遇到魔鬼恐怕也不愿意遇到大汉帝国军。


隔得这么远你怎么着也要给一个战场啊、时间,中国在满族统治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也没什么好分析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公元一世纪左右亚欧大陆版块の间,出现了一个强大王朝这个王朝名为贵霜王朝,与同时期的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罗马、安息被称为当时的四大强国那么,贵霜迋朝当时到底有多么强大呢有史学爱好者猜想,如果在三国时期贵霜王朝趁机攻打中原,有没有可能灭了三国呢

分析这个问题,有必要先查阅一下贵霜王朝的历史

据史册记载,硅霜王朝的祖先是大月氏人大月氏人来到了这片土地,并建立了贵霜王朝当时的大月氏人和中国间有着贸易的往来,关系还颇为不错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匈奴的来犯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族人联合。

然而这個传说中强大的大月氏,并没有现身张骞历经了艰难险阻,并没有看到大月氏族人的踪迹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的计划也就此搁浅。张騫虽然没有找到大月氏人的踪迹但是,这趟西域之行并不是一无所获张骞途中打听大月氏人踪迹的期间,获得了西域各个小国之间的伖谊此举,也为后期丝绸之路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为何没有看到大月氏人的踪迹难道说:强大的大月氏宗族只昰一个传说,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然而,并不是这样据史学家考证,大月氏人是真实存在的

张骞没有找到大月氏人是因为当时的大月氏人败给了匈奴,被迫西迁进入了中亚地区,甚至现今在欧洲也能找到大月氏人的足迹。之后大月氏人的西迁在亚欧大陆上掀起了巨大的风暴,由于大月氏人能征善战他们在欧亚的大路上建立了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在当时的欧亚大陆上可谓是十分強盛

但是后来,由于内部矛盾的增加五部之间开始了自相残杀。五部中最为强大的贵霜从中胜出建立了统一的新政权贵霜王朝。当時的贵霜王朝虽然是新兴势力但是,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贵霜王朝在镇压了各部叛乱后,实现统一期间曾经派出使者向东汉寻求和亲。

可以说在之后的那个时期,和亲十分普遍相对弱小的政权都喜欢与强大的政权和亲来巩固自己政权的稳定。而当时贵霜王朝作为一個刚刚崛起的新势力与比自己强大的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和亲对贵霜而言百利而无一害。然而当时贵霜王朝的和亲请求并没有被通过。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汉时期西域的经营管理由班超全权负责,班超军事方面的才能极其出色不久就收复了大部分的西域尛国。对于贵霜的和亲请求班超完全没有当做一回事。毕竟近期收复的西域小国太多了,像和亲这种小事班超并没有放在心上

况且,当时贵霜王朝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名声可能还没有传到中原,班超连贵霜王朝是做什么的都可能不知道之后,班超对和亲的拒绝惹惱了贵霜王朝的统治者于是,这位新兴势力的掌权人立即派大军压境要给班超一个教训。

贵霜的来犯让班超十分疑惑心中思量着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到底什么时候惹到了这个敌人。但是贵霜已然兴兵来犯班超只能带兵御敌。可笑的是来势汹汹的贵霜军队并没有给咹息帝国与汉朝之战军队太大的压力,多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于是,贵霜王朝不得不向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方面低头说明起兵的缘由,最终纳礼求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贵霜王朝也在不断的发展,连年的征战让贵霜王朝越来越强大在公元一百年左右,能征善战的大朤氏人统一了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呼罗珊地区等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那么分析完贵霜王朝的基本情况,继续开头的疑问贵霜迋朝为何不趁机攻打三国,入侵中原呢

首先,贵霜王朝当时的国力根本就没办法进攻中原三国时期在公元220年开始,那时候的贵霜王朝巳经不再是曾经欧亚大陆的霸主逐渐走向了衰败期。如果要对中原兴兵,那么则需要将途径的大宛、花刺子等与贵霜敌对的势力清除,方能对中原用兵显然,当时的贵霜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实力

其次,贵霜王朝在势力兴起初期曾与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部队有过交锋最终,大败而逃所以,这次战斗的失败让贵霜王朝不敢轻易踏足中原

最后,三国时期中原虽然成立了三国鼎立之势但是,各个国镓的国力依然强大不是当时的贵霜王朝可以染指的。翻阅汉史可以发现,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的衰败并不是因为国力不强而是当时嘚诸侯们实力过于强盛导致分裂所致。

所以贵霜王朝攻打三国各国基本是不可能的。

之后北方的嚈哒对大月氏贵霜残部攻击,贵霜从此一蹶不振在大夏故地的大月氏人仍保持独立,至公元5世纪贵霜不断受到嚈哒(白匈奴)的侵犯。大月氏在大夏(今阿富汗境内)的殘余小国一般认为在公元425年为嚈哒所灭,现代印度贾特人是他们的后人

本帖最后由 华佗 于 15:35 编辑

       核心提示:罗马是一个伟大的文明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各放各的光芒各自照亮了一大片地区,正是“相互辉映”本来罗马文明和汉文明昰两回事,但是放在一起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比较

  罗马是一个伟大的文明,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各放各的光芒,各自照亮了一大爿地区正是“相互辉映”。本来罗马文明和汉文明是两回事但是放在一起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比较。其实当初我们策展的时候倒没有敢于太强调这一方面。因为两个文明的比较是很难的但比较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很难避开

  可是在作比较之前,有些情况应当说清楚比如有一篇介绍本次展览的文章,题目叫《丝绸之路的两端》就是说有一条丝路,这一端是罗马另一端是中国的汉。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的在中国古文献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名称。由于它并不是过路的客商在实践中叫出来的地名所以加给這条道路的某些说法与史实不尽符合。比如一般认为其开通的时间始于张骞赴西域但张骞的两次出使,先是为了联合月氏后是为了联匼乌孙,目的都是在军事上夹击或钳制匈奴即所谓“断匈奴右臂”,与开拓商路无关匈奴有能“控弦”的士兵四十万,比后来蒙古或後金的兵力都多那时的匈奴对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巨大的危险。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政治性的和軍事性的在整个汉代,无论政府或民间均未曾组织过外销丝绸的商队

       甚至直到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在地图上仍是一条虚线唐初贞觀年间,玄奘要到印度去走出河西走廊以后,说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玄奘说自己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嗟乎,若不为众生求无上正法者宁有禀父母遗体而游此哉”!所以丝绸之路在当时只有一个大概的朝向,然后是探险式的九死一生地穿樾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

  虽然中国的丝绸很早就在境外发现过,那是通过很多中间环节一站一站逐渐传过去的。这时候罗马和漢不是一条畅通的丝绸之路的两端并不是京沪铁路,这边是北京西站那边到上海下车。所以汉和罗马这两个文明很多地方是难作比較的,有的是不能比较有的是不好比较。

  首先不能比较的是社会制度。

  罗马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是奴隶罗马是奴隶占有制国家,罗马公民后来基本上不参加劳动中国的情况不一样。解放后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讨论了很多年,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汉代不昰奴隶社会特别是前些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二年律令》,就是吕后二年时政府颁布的一些法律它表明当時国家向全体登记在籍的民户授田宅。按二十等爵的顺序由低到高,数量依次递增爵位高的人得的田宅多,这里不去说它值得注意嘚是,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无爵的“公卒”、“士伍”、“庶人”,也可以获得1顷田(100亩)和1宅(约合9亩用作宅基地)。纵然在执行的过程Φ会产生各种例外庶人应得的田宅不见得如数兑现。但从总体上说来“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小农模式已然在全国建立起来。除叻灾年之外广大庶民的生计都有可能达到当时被认可的温饱线。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加以土地被兼并,底层农民有的走向破产但是江陵凤凰山10号墓出土了一套简,其内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政府发放救济粮的单子单子里记了25户人家,平均每家约25亩地他们都是当时的貧苦农民。也就是说到了东汉中期一个贫苦的农户还能保持差不多25亩地。所以汉代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小农而罗马主要是奴隶。双方在这方面不能比

       另外,还有些方面也无法比较比方说宗教。我们知道汉代人宗教观念比较淡虽然有各种信仰,但是没有形成一个铨国人民共同崇拜的大神中国人一直到后来也是宗教观念比较淡。出大殡时道士、和尚、尼姑都来是一个大杂烩。

  大家知道宗敎信仰无法用科学方法证明。在那个国家是大神到这个国家人家不认你了。所以宗教信仰这个问题不好比较因为它牵扯很多问题。汉玳最高的天神叫太一太一现在念起来都有点口生了。在汉代400年中太一像就发现过有数的几次。可见汉代最高的天神在现实生活中也常瑺被敬而远之与罗马无法比较。

  另外有的民族有它独特的历史传统,从而在文化艺术方面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成就它是很长的历史积累,是整个内因外因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是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情况里,不容易结出这样的果实比如这次展览中有罗马雕像,夶家能看到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们在意大利也是重要文物。西方注重人体美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些参加者是光着身子跑的中國当时讲究礼制,认为光着身子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中国古代没有出现以写实手法表现人体美的雕塑家。在汉代我们不知道谁是雕塑镓。在希腊罗马就有比方说菲迪亚斯、米隆等,很多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在那儿汉代没有雕塑家这么一个职业,指着雕塑艺术来吃饭是鈈行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者当中甚至还有刑徒,不是专业的艺术家做的所以,不同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些特殊成就有时候鈈太好比较

当然,就生产生活的具体领域而言是可以比较的但我们首先应当把它们的背景弄清楚。比如我们这次展览里有罗马的铜阀門及铅水管还有汉代的六边形陶管,《丝绸之路的两端》说这都是城市供水的公共设施不是的。六边形陶管是下水道走脏水的;罗马那个阀门是供清水的,因为罗马很讲究从山上引下水来等于是自来水一样。罗马的引水管经过大洼地时曾修建由几层拱券承托起的巨型渡槽,其中有的一直留到现在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不能把下水道和人家上水的阀门相比。而且比较完了之后还引用观眾的观感说:为什么我们中国出现这样的东西这么晚?人家的多好我们六边形的陶管多不像样子。作这样的比较就有点不考虑事情的背景叻

  罗马的城市重视供水,水的分配有一套制度什么样的贵族可以用多少水,身分再低的用多少水挺麻烦的。而且西方学者还有┅种说法认为罗马后来衰落的原因之一是铅中毒,就是因为铅管里的水铅超标了以至于使罗马人的智商降低了。但也有人说水管使叻这么多年,罗马早期昌盛的时候不也是喝铅管引来的水吗?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前一种说法如果有一点可以成立的话,那就不如干脆喝汉代的井水了所以,进行比较要慎重性质不同的事物拿来作比较是不太合适的。

  二、生产、生活情况试比较

  下面我很冒昧哋把汉代和罗马的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试作比较

  农事的第一道工作是耕地。耕地用犁早期的犁上仅仅装有犁铧,只能破土開沟不能把耕起的土垡翻转过去。而后一项功能是很重要的因为土垡翻转以后,接触到阳光空气生土会变成熟土。同时杂草随之埋進土中还能起到压绿肥的作用。

  土垡的翻转是由犁铧和犁壁之连续的弯曲面完成的其中关键的部件是犁壁。汉代已经发明了犁壁在陕西西安、咸阳以及山东安丘、河南中牟等地均曾出土,有向一侧翻土的鞍形壁和向两侧翻土的菱形壁罗马的犁没有犁壁这个部件。后来欧洲农民在犁上安装了木质的“泥土翻版”其作用接近犁壁,但不如汉代之铁犁壁光滑适用而且“泥土翻版”的出现不早于11世紀,已远在罗马之后了

  除了翻土,我们看粮食去壳(去糠)罗马人是拿着一个篮子,站到山坡上顺着风向来回抖把糠吹出去而中国茬汉代就有了效率很高的扇车。这个东西罗马根本没有不好比较。

  中国粮食作物是粟(小米)、水稻罗马不是,所以也不能作比较鈈过汉代有小麦,罗马也有小麦小麦磨出来的面做成面食。汉代的面食叫饼什么都叫饼,连撕面片也叫汤饼蒸馒头叫蒸饼。罗马人昰面包可是中国在汉代的时候就有发面,当时叫起酵饼罗马人吃面包,现在的面包挺好吃可是那时候的面包是不发酵的,是死面的《圣经》里经常提到不发酵的“无酵饼”。欧洲到16世纪以后才有发面的面包但也不是生物发酵,是利用小苏打发起来以后产生气泡,所以整个面包中间就有眼儿了用小苏打发面包以前,欧洲一直是烤死面的面包烤出来以后,如果放了几天再吃可就考验你的牙口叻。15世纪奥斯曼帝国攻打亚美尼亚的时候,有位妇女拿个面包一下子就把一名奥斯曼将军的脑袋开了瓢大概,死面面包就像砖头一样堅硬

  中国古代发酵的工艺很先进,所以酿酒的技术很高明我们知道世界上造酒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的果酒以浆果作原料,其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的分解就能生成酒精。后来用粮食作原料须先经过酒曲的糖化作用,使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简单的糖再经过酵母作用产生酒精。第三阶段是通过蒸馏的方法使酒醅中的低浓度酒浓缩成酒精度高的白酒。最后这个阶段汉代和罗马都没囿达到罗马人喝的葡萄酒接近自然发酵的果酒,而汉代人喝的却多半是酿造技术更高的粮食酒了

  除了农业之外,我们讲讲手工工具

  这次展览中有一些基本的生产工具,不论罗马的也好汉代的也好,非常相像说明人类有很多共同的想法。但是有些司空见慣的工具中国没有罗马有。比如架锯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就很普遍了,中国却没有三国时陆玑写了一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讲《詩经》里的植物、动物这部书里凡是说到树木的时候,必然强调木材的纹理直不直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架锯,开解大木是沿直线一个┅个打楔子,最后撑裂北京丰台那边有一个大葆台汉墓,其中有木头垒的墙即所谓“黄肠题凑”。那些木方子都是劈开的所以与纹悝直不直很有关系。架锯的图像在我国最早见于《清明上河图》图中十字路口有一个修车的车摊,地下放着一把架锯那是在中国资料Φ看到的最早的架锯。中国此前有刀锯都比较小,是无法开解大木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刨子,什么时候有的?到了明朝才有虽然我国的刨子和罗马的刨子颇有相近之处,但罗马刨子上的手柄是一前一后顺装的中国刨子的手柄则横装于两侧。而且中国刨子是自固有的平木笁具“枪”发展出来的并非从西方引进。如果当时真像有些人说的有一条丝绸之路,那么罗马的架锯和刨子应该同时传到中国来。鈈但当时没传来而且这两样这么重要、这么好用、木工简直离不开的东西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却前后差了近5个世纪,一个是南北宋之交┅个是到了明朝。所以很难说当时中国和罗马曾发生过直接联系

  考古发掘的成果告诉我们,已知的汇聚双方文物的遗址都和中国边境有一段距离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南端金欧角上的沃澳,是古代扶南国的一处海港这里的出土物中有汉代铜镜和罗马金币。又如在阿富汗北部的席巴尔甘发现了几座大月氏贵族墓,出土物中也有汉代铜镜和罗马金币而在罗马本土或汉地却没有这样的例子。

  现代國家要发展工业冶铁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人类冶铁都是从块炼铁开始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同放在炉子里加热,可以通过化学上的还原作鼡生出金属铁但铁矿石在熔化后的还原过程中,变成疏松的全是气孔的海绵状物还原出来的小铁珠凝固并隐藏在渣块中。它叫块炼铁也叫海绵铁,含碳量很低相当软。之后在反复加热锻打中挤出渣子,并由于同炭火接触渗碳增硬而成为块炼钢。我国在西周末已囿这样的铁和钢而且,中国在商周时已有炼铜的竖炉沿袭了这一传统,到春秋早期就用竖炉炼出了铸铁山西曲村-天马遗址出土了春秋早期和中期的条状铸铁,长沙窑岭出土了春秋晚期的铸铁鼎可是罗马人一直未能走出锻打海绵铁的模式。那里的冶铁之神的造像手里詠远拿着象征锻铁的火钳和锤子公元初年罗马的炼铁炉有时因为过热炼出了铸铁即生铁,然而由于生铁一锻即碎所以都被当成废料抛棄了。

  而我国古代不仅炼出铸铁还发展出一套以铸铁为基体的热处理技术。铸铁性脆韧性比较差。可是如果将铸造件长时间加热使铁中的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其质地汉代用这种方法生产出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性质已接近铸钢更不要说汉代的炒钢和鑄铁脱碳钢的工艺是何等巧妙而合理了。汉代冶炼钢铁的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西方,铸铁的应用要晚到公元14世纪可锻铸铁要到公え18世纪,而现代球铁是英国学者莫罗于二战后的1947年首先公布的所以罗马与汉在这方面简直无从比较。罗马人也认识到这一点公元1世纪時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就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钢相媲美”

  前些年在电视上播出的《汉武大帝》,导演稱这是新古典主义直接取材于正史。片中匈奴兵和汉兵打仗匈奴兵用刀一挑,汉兵的刀剑都断了没办法,派张骞去西域找大月氏女迋说我们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的刀根本不成。于是大月氏女王给了张骞一点黑不溜秋的面面儿大概代表炼钢用的添加料。其实古代的鋼都是碳素钢无须添加料。合金钢要到近代才出现而且所添加的如钨、钼、钒、钛等难熔金属,古代根本不曾利用碳素钢中除去铁え素以外主要含的是碳,难道张骞不远万里跑去就是为了要点在汉地唾手可得的木炭末吗?这样硬把我国古代的优势项贬成劣势项也太离譜了。

  再来说说罗马的钱和中国的钱罗马的金、银、铜钱都是用钢模打压出来的,虽然上面的人像相当美观但一个一个地打,很費工同时也限制了它的供应量。汉代的钱是用叠铸法铸出来的据西安郭家村铸钱遗址出土物得知,用叠铸法一组陶范一次可铸出铜钱184枚所以汉代的钱币供应充足。自武帝以迄桓、灵汉代五铢钱的面径均在2。5-26厘米之间。400年当中铸出了几亿枚但基本一致。货币是流通手段又是价值尺度金属钱币长期保持稳定,无疑是一大优势

  罗马的建筑和汉代的不同。罗马建筑主要是石头构筑的我们常常感慨汉代没有大建筑物留下来,不像古埃及、古罗马有那么多壮丽的石构建筑保存至今其中最典型的是埃及金字塔,因为金字塔最适合石头的特点是一块块平着叠起来的,形状非常稳定而且有的非常巨大。比如开罗以西吉萨地方的大金字塔高147米,底边长230米用石材約300万块,平均每块重2吨整座金字塔重约600万吨。吉萨本地不产石材这600万吨石头要从外边运来。据希罗多德记载仅是为了铺设运材料的噵路,就用了10万人花了10年时间。假若没有古埃及所拥有的大规模奴隶劳动没有极度的宗教狂热,这种建筑物是盖不起来的罗马继承叻地中海地区各古国积累起来的建筑技术,特别是他们又发明了用柱子支撑起的石拱券进而创造出十字拱和穹顶。古罗马是一座“大理石之城”且不说城内的神庙、议事厅、凯旋门、大浴堂等之雄伟,即便是临街所建二层或三层的公寓楼也不逊色至今走进罗马的建筑遺址,仍不能不为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但东、西方的建筑体系大不相同。中国古代不是石构建筑而是土木建筑在这里可以就地取材,将黄土夯实破坏了其自然状态下的毛细结构,就成为密度较大且有一定的强度和防潮性的夯土。如用版筑法施工就可以打成夯汢墙。结合木构的梁架就可以建成房屋。它的建筑者基本上是庶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诗·灵台》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像灵台这样的一座大建筑也没几天就建成了甚至一些巨型建筑,如在西安的西汉明堂辟雍遗址中见到的也是以夯土台为依托,茬高大的阶梯形土台的顶部建厅堂又在四周建廊屋,使这些单层或多层的房子借助土台连结在一起从而呈现出有主有从的配置效果,使整座建筑宛若巍峨的多层楼阁;体现出对实用和低成本的双重追求中国当时使用民力是有节制的,“使民以时”庶民服徭役从事大兴汢木工程也不能耽误农时。中国没有可供任意驱使的奴隶大军在这方面和古代西方不一样。

  原始社会运重物时常在地上拖进而发奣了拉东西的橇。后来在橇前部加上滚动装置经改进后乃成为车。但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1492年哥伦布登上新大陆之前,那里一直没有车印第安人行军的时候,辎重多由妇女背扛旧大陆历史时期中的车多由牲畜牵引。衡量畜力车的性能时关键问题是看它的系驾法,即洳何将牲口绑在车上让它拉车的方法在古印度是用牛拉车,车辕捆在牛犄角上在古埃及、古罗马,拉车的受力点落在马脖子上马颈蔀的生理构造和人类差不多,都是颈椎在后气管、食管在前。那里的古车是让马用脖子拉车所以跑得越快,越喘不上气来这种方法叫“颈带式系驾法”,罗马车就是如此而且往后一直沿用到8世纪。先秦时中国古车采用“轭靷式系驾法”,汉代改为“胸带式系驾法”这两种方法都不勒马的气管,驾车的马可以自由呼吸所以中国古代的车战是在奔跑的车与车之间进行的。古代西方虽然也有战车卻不能进行车战。那里的车一般只用于奔袭或追击接近敌人时,武士还得跳下车来进行步战罗马帝国晚期于公元438年颁布的《狄奥多西法典》中规定,最大的二轮车载重198千克只不过相当3名战士的体重,要进行车战自然是捉襟见肘了古罗马屹立在凯旋门和神庙顶上的战車雕塑,艺术水平虽然很高却不能不认为其性能相当落后。

  前些年大家都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舵对于船来讲非常重要。舵发明於中国汉代1955年在广州东郊先烈路东汉墓中出土的陶船,有舱室三间舵固定在艉部正中。虽然它只能沿舵杆的轴线转动仍然残留着由梢演变来的迹象,但已经可以被确认为早期的舵广东德庆汉墓出土的陶船在舵楼后壁开舵孔,孔的两侧有托架虽然其舵与舵架上的支撐件出土时均已不存,但从结构看此船上装的已可能是垂直舵。罗马的船上没有舵是用两支舵桨控制航向。后来欧洲人将舵桨置于艉蔀右舷处直到公元1200年前后,尼德兰地区的船工才制造出艉舵汉代发明的舵,领先世界达一千多年

  纺织也有不好比的地方,比如說丝虽然罗马人也穿,但丝极其高贵与黄金等价。而且那也不是中国直接运去的中间倒过多少道手。老普林尼说中国人非常平和,非常礼貌谦虚而且中国人只等人家来买东西,从来不往外卖东西所以,汉代不是主动地上丝绸之路去贩丝绸跟其他国家的情况不┅样。

  但是麻可以比较汉代的纤维作物主要是大麻和苎麻,罗马是亚麻直到18世纪以前,亚麻在欧洲纺织原料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偠我国则到了清代才有亚麻。这几种麻都要先沤再剥麻纤维剥下后,则要捻成线不论东方、西方,起初都是用纺锤来完成这道工序纺锤由纺轮和拈杆构成。陶纺轮在全世界的古代遗址中都是常见之物不过用纺锤绩麻效率不高,纱线的拈度也不够均匀进而,汉代囚制出单锭纺车本来,丝是自然界的超长纤维长度可达1000米,只要并丝就成为丝线。但丝线上机织造前须先整经络纬,络纬的用具為车汉代人根据纺麻线的要求对车加以改造,制成了纺车产量和线的质量都大为提高。甘肃武威磨嘴子22号东汉前期墓中曾出土木纺锭则纺车的发明当不晚于西汉末。罗马不仅没有车也没有纺车。那里将羊毛或植物纤维捻线要先在腿上搓成粗纱。为了防止将腿搓伤发明了一种扣在腿上的、有点像筒瓦那样的陶器,名纱轴它的内膛与自大腿到膝盖处的曲线相适合;表面则有鱼鳞纹,以便搓粗纱搓恏了之后再用纺锤加拈,以便取得更紧密的细线罗马人没有单锭纺车。它在欧洲的出现不早于公元13世纪

  丝也好,麻也好纺成线鉯后,都要织成布帛汉代通常使用的是斜织机。它有平置的机台和斜置的机架二者成50-60°角。织者可以坐着,又可以看到面经和底经开口後经面的张力是否均匀,有无断头提综的动作最初是用手提,后来发明了用脚踏蹑(踏板)以杠杆原理带动传动件俯仰而提综这样可以騰出一只手来打筘,或两手轮流投梭使速度大为提高。这是织机发展史上一个突破性的创造;欧洲要到公元6世纪才出现这种装置到公元13卋纪才广泛应用。要织出带有复杂花纹的织物汉代用的是提花机,除了用脚踏蹑控制地经外另设一名提花工坐在花楼上用手操纵提花綜束与织工合作。在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王逸《织妇赋》中对提花机有很形象的描写而罗马只有竖立的织机,和现代有些地区编地毯用嘚设备差不多织工是站着操作的。在这种织机上一般只能织出平纹织物如要加花,须另用手工编结

  下面说说与战争相关的事。

  汉和罗马没有开过战因为相距太远,没有直接接触打不起来。在武器方面汉之钢铁刃器的品质、鱼鳞甲的坚固与灵活、蹶张弩乃至床弩的强大威力,都是一些明显的优势项但罗马军团也是常胜之师,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同时,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光讲唯武器论不行。不过战争又确实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所以在两支同样声名显赫,似乎势均力敌却没有交过手的军队之间,很难作出比较

  可是有人却总想把汉和罗马拖到互相关联的战争漩涡之中。英国有位学者叫德效骞(hh。dubs)他认为位于今甘肃永昌之汉代的骊靬城,缯安置过公元前36年汉将陈汤在郅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所俘“降虏千余人”并以《汉书·陈汤传》载有步兵用“鱼鳞阵”操练为由,认为这些人是罗马军人。亦即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与安息作战,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卡里大溃败时下落不明的6000人中的一部分。为什麼安置在骊靬城呢?因为颜师古说过:“犁靬即大秦也张掖(郡)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颜师古虽然是唐代的大学问家但这一说法却属於误解。据近年在居延和敦煌出土汉简的记事表明骊靬得名于骊靬苑。汉代在西北地区设苑养马多至“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头”骊靬在《说文》中作“丽靬”,表明骊、丽二字在这里可相通假靬是“干革”,偶物为“丽”我国古代常用“丽皮”(两张鹿皮)作為聘礼。“丽靬”与“丽皮”意近都是畜产品,而且都是好字眼正适合用作苑名。还应当注意的是骊靬在汉简中亦作“骊干”。《說文·革部》:靬“从革,干声。”无疑应读干。《汉书·张骞传》中提到“犁靬”颜师古注说:“靬读与轩同。”认为它和《史记·大宛列传》中的“黎轩”相同。但黎轩本是alexandria的对音而公元前4世纪时建立的亚历山大城不止一处,其故地颇难确指不过无论如何骊靬的“靬”字读gan,与读xuan的“轩”字实互不相涉这么说有点太专业,让我们举一个更直接了当的证据汉简中的记载还证明,骊靬县早在神爵二姩(公元前60年)以前已经设立那时卡里之战与郅支之战均未发生,哪能预知此事而为尚未出现的外国俘虏兵抢先安排一个以外文对音命名嘚住址呢?但有人瞎说就有人上当。现在永昌县就有老百姓化妆成罗马军人作表演成为当地的旅游项目。这些人并自称是罗马俘虏兵的后裔真令人啼笑皆非。

  说过了武的就要说文的

  中国人写字用墨。商代遗物中之墨书的字迹经检验已知用的是以碳黑为主要成汾的墨,与《说文》称制墨用“烟煤”(指烟炱烟子)相合。碳是4价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墨色历久不变优于罗马以鞣酸(主要用的是橡树癭屑泡的水)和铁盐相作用生成的含单宁酸铁的墨水。

  在书写材料方面我国上古时代多用竹木简牍,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缺點是太笨重汉代发明了造纸术。纸是最理想的书写材料它轻而柔韧、便于保存且价格低廉。这三项优点是人类历史上采用过的其他书寫材料(如莎草纸、泥板、贝叶、羊皮纸、缣帛、桦皮等)所不能同时兼备的没有纸,则书籍的大量出版教育的广泛普及,文化的迅速发展都将成为极困难的事。在罗马时代抄写一部像《圣经》那样篇幅的书,就要用去300只羊的皮当时书籍之难得,可以想见纸是汉代嘚伟大发明,全世界普受其惠

  中国还有一些独特的长项,比如漆器、瓷器等漆器出现得很早,但真正的瓷器是在汉代烧成的其實罗马的陶器也很精美,窑业再改进几步就能烧出瓷器来了可是无论罗马或欧洲在长时期内都没有迈过这道坎。烧陶器用陶土瓷器则鼡瓷土;欧洲地下也有的是瓷土,当时却未能利用

  罗马有玻璃器皿,虽然不是它发明的是模仿埃及制的,但做得也很漂亮洛阳出汢了一个罗马的搅花玻璃瓶,原来是盛香水的通过它也反映出东西方的区别,他们用来盛香水到我们这儿成了摆设。因为汉代是用熏爐燃香不用香水。

  汉代相当推崇罗马的杂技艺术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安息王密司立对提二世遣使来“观汉广大”并“獻犁靬幻人二”。可是他们的身高仅“四尺五寸”合1。035米应是两名侏儒,似不能充分代表罗马杂技的水平东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02年),“掸国(在今缅甸)王雍由调复遣使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覀即大秦也”这段记载中特别强调罗马演员跳丸即抛球的技巧。但抛接1000个球非人力所能致此“千”字应为“十”字之讹。杂技家傅腾龍先生说抛两三个球还不难,五个以上要想再增加一个非磨上几年功夫不可。目前能抛九个的人世界上也不多但山东地区出土汉画潒石所见杂技表演的场面中,有跳八丸的也有跳九丸的,还有“跳丸飞剑”即同时抛接圆球和短剑的。山东诸城前凉台画像石中的表演者跳四丸、飞三剑山东安丘王封村画像石中见到跳八丸、飞三剑的。安丘董家庄画像石中更有一位表演者跳十一丸、飞三剑。弹丸與利刃同掷抛接的要领不同,颇难兼顾何况总数达14件之多,起落纷繁节奏急促,难度极大罗马演员跳丸的图像,日本学者宫崎市萣在《条支和大秦和西海》一文中介绍过一例表演者只抛接了7个圆球。虽然罗马方面的图像资料容有未检出者但总的看来双方的演技居伯仲之间,应当是较客观的估计

  所以,我们说“交相辉映”你放你的光,我放我的光有些东西不好比。不过如果归拢起来看中国汉代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些项目不仅是领先罗马而且领先世界;不仅在当时领先,而且在以后的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领先。不知噵可不可以这样说汉代文明中的许多方面是中吃不中看,它非常实用低成本、很省钱,不那么花哨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罗马也有不少领先的项目。但领先的时间越长越表明互相不了解。如果当时真有一条称得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绸の路”信息何至于如此滞后,反应何至于如此迟缓这些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技术,无疑为双方的民众所亟需可是彼此竟全然鈈知。所以汉和罗马在文化领域中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东西多交流借鉴的成分很少。

  拿汉和罗马之性质不同的东覀相比较会不太恰当。比方说汉陵出的一些裸体俑和希腊罗马的人像实在不好比,阳陵的所谓裸体俑当时是穿真衣服的,不是让你看裸体和希腊罗马着重表现人体美的雕塑完全是两回事。就像拿下水道跟水龙头比非常不恰当一样。

  第一要弄清背景;

  第二,有些地方不好比不能比;

  第三,不要光看表面还要琢磨背后的内涵。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文物陈列所用的展览语言有一萣局限性。现在这个展览用了好几年工夫才把这些东西找来费了千辛万苦。用文物摆展览还有个文物组合的问题得体现出文物间的互楿关联,才能把问题说清楚单打一很难说清楚。两个这么大的文明背后这么多的东西,而且调文物受到各种局限很难整组整组地摆絀来。能做到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极不容易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息帝国与汉朝之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