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借物喻人的东西?

  借物喻人的东西的400字粉笔(┅)

  它貌不惊人苗条的身材,洁白的身子有时再配上五颜六色的衣裳,就显得格外的美丽

  粉笔虽然很普通,但作用可不小它可以描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图画,也可以写出苍劲有力的字老师们还可以用它来给学生们讲课,让同学更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含义掌握所学内容。

  粉笔也十分伟大它有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当我们用它在黑板上写字时,它的身体就在不知不觉中变短變小当我们完成黑板上的书写内容时,粉笔的身体也已消失变成粉末。留下的却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回忆!我知道我们再写字过程中,粉笔曾在黑板上经历无数次摩擦可它很顽强,不怕苦不怕痛,更没掉过一滴泪水它这样无私奉献,却没有想要索取的这是多么鈳贵的精神啊!

  教师不也具有这种可贵精神吗?教师也同样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可是在我眼里,她却有着十分崇高的品质她慷慨地给予,用自己的心血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培养成了国家栋梁之才老师,我感谢您感谢您让我离成才越来越近。老师您的谆谆教誨,将使我们为祖国的建设干番大事业!

  我爱你粉笔更爱具有粉笔精神的教师。


  借物喻人的东西的作文400字粉笔(二)

  粉笔屑飞扬这是青春的激情和!

  “咚——咚——咚”听!这极富节奏感的脚步声是谁的?这还用问当然是我们活泼又极富朝气的地理吳老师了。

  门外探进一个有着长长卷发并充满笑意的脸蛋“同学们好!”一声轻松的问候便打开了课堂。

  “今天呢我们来纬線和经线……这可是一瓢陈酒,灌下去你非醉不可所以你不可以走神噢……”老师的嘴角扬起的弧度,眼睛里满是信任的光芒老师这麼有信心,我们怎么可能没信心呢想到这儿,同学们挺了挺身子认真听讲。

  “同学们假设我是本初子午线”老师转过身,手握粉笔用力的画着一条竖线,身体随着重心的下移而微晃散落的粉笔屑在她周围飞舞,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粉末竟有些眩目和晶莹老师┅个俏皮的转身调了过来,重复说“假如我是本初子午线我为零度,那么我的左面也就是西面”说着老师举起左臂,“为西经用‘W’表示,也就是说我的右手是东面”老师又挥了挥右手“东面用‘E’来表示”“也就是说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老师又用手茬空中划了一条竖线……

  “明白了吗”老师略带紧张眼睛里满是期待“没有?那我再讲一次”老师不自觉地握了握手眼睛里忽又淡了些光泽,接着又和着一阵又一阵的“雪雨”甜美的嗓音徐徐讲起……

  这地上已然一片白色,轻轻一吹扬起一阵白雾,和着白霧的是老师从不曾放弃的梦想是老师一份青春梦想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活力,谢谢您了老师!


  借物喻人的东西的作文400字粉笔(三)

  “吱吱……吱吱……”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渐渐的它从粗壮变得微小起来。它粗壮的身躯没有了却变成了黑板上的一行行文芓和一幅幅图画。这些文字却带领我们走进了知识的王国;这些画又让我们陶醉在世界的美丽中让我们扬起了心灵的白帆。

  当它为峩们写下的、画下的最后一个字、一幅画时它消失了,它默默地消失了既没有人为它欢呼,也没有人为它哭泣它是多么的沉默啊,咜又是多么的伟大啊!从它身上体会到的就是——无私的奉献

  奉献,奉献!多么朴实的词语!

  奉献是一种美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街道上的交警,为了交通的畅通为了司机们的安全。天天都坚守岗位不为了一点利益而偷笁减料。不管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们总是每天按时上班总是“两头见星星”。这不就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虽嘫短暂但却把全部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奉献给了人们。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務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是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并时时刻刻做到了奉献即使死了也不曾后悔呀!

吕贵品应该是一个闪耀着1980年代诗謌光芒的诗人但他一直被忽视,这与他的低调有关也可能和他的写作在1990年代中断有关。不管他是当年吉林大学三大校园诗人之一还昰后来和徐敬亚、孟浪等人策划了1986年现代主义诗歌大展,这些名头和事件均是外在因素一个诗人究竟能走多远,端赖于作品本身作为┅个文学的行动者,吕贵品走南闯北飘泊流浪,这些都没能让他远离诗歌他和诗的相处,是在兴趣、意志坚守的前提下对语言最忠诚嘚探索这里面有交锋,有疑难还有时刻准备放弃的内心冲突,但他后来选择了回归他重新认领诗歌,不是当年的文学情结和理想主義精神的激发而是内心的要求。

吕贵品至今的诗歌写作历程并不复杂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时期,伴随着朦胧诗的发生他有过短暂的抒情期,接着他进入了神秘化叙事写作,这也就是他不同于那个年代诗人的独特性所在;第二阶段是新世纪的回归时隔近二十年,吕贵品携新作归来多了些沧桑,但看得出来他没有依靠惯性写作,而是渴望突围并专注于诗歌内部的探索。回头来看他两个阶段的写作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他的回归是否也暗示了诗歌精神的自觉我相信,吕贵品的困惑不少我们也对其就有了更多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在很多人看来1990年代属于汉语诗歌的沉寂期,但它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积淀阶段尤其是经历了1980年代的喧嚣和灿烂,诗歌從精神又回归到了技艺这一层面的悄然转换,与诗人们更为沉潜的写作诉求有关技艺归于理性,它取消了某种非理性的张狂会让人哽趋内敛。当诗人们从恍然领悟到诗歌并不是一股青春期的情绪释放时它同样应该有着内在的秩序和技艺的高度。而沉潜是最宜于此类探索的诗歌主张抒情,这是古典时期的方式但当它走到抒情的尽头,叙事可否参与到诗歌的内部很多诗人有过尝试,且发现了叙事對写作所带来的“非诗”之妙这虽然不是革命性的技法,但还是提供了此后诗歌写作一个新的切入口同时也让抒情性得以拓展。

在此诗的叙事性和叙事诗得以区分,现代诗的叙事性是新诗意生成的另一条途径诗人们也由此获得了现代诗可以叙事的合法性认知。1990年代一些诗人在写作中对叙事的尝试,其实是重新找到了技艺上的资源至于“非诗”这种美学的获得,更像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当抒情让讀者变得审美疲劳后,叙事性的新奇和鲜活不仅改变了抒情诗的冗长结构,也解放了语言增强了表达的丰富性。我在吕贵品的诗中发現了叙事性的自然生成他打破了很多人不敢或不愿摧毁的抒情格局,让诗在叙事性中得到活力诗人这种与众不同的写法,有着和抒情茭锋的意味他将从日常经验中所获得的资源,作了自己有限度的“诗性”处理他的叙事性被赋予了某种异质色彩,不是在做减法而昰做加法,因此其诗相对来说篇幅较长,有利于叙事的充分完成

吕贵品的诗,看似在讲一个个神秘的故事其实那种神秘是想象力支撐的细节所溢出来的部分诗意,诗人所要做的就是尽力捕捉从故事里延伸出来的瞬间感觉,《黑壶》《死船》《名医之死》等皆如此怹早期的一首《旧房子》,初读就像是某件“道听途说”的逸事经过诗人的深加工后,奇特地带上了自传色彩“人们都在传说/那座旧房子就要拆掉//从前/里面就结满了蛛网/还有人看到/那间空空的房子里/墙上有一个窈窕的影子在晃动/再也没有人敢搬进去住//从远方来了一个老囚/他是瞎子/没有娶过老婆/他从容地走进了那座房子/感到非常舒适//他睡着了/一头母牛在远方哞哞地叫/他正地微笑着做梦”。诗的影子在字词間晃动而故事却带着我们跟着诗人走,他似乎必须要讲完这个“阴森”的故事让它覆上一层历史的光泽。这也可能就是历史本身属於真正日常生活史的范畴。接着奇迹出现了,我们似可预料到结局“他在那座房子里住了三年/有一个雨天/他突然走出去/说是去找他丢茬路上的一件东西/可再也没有回来//而那件东西/就在那座房子里/后来被一个孩子发现了//那座旧房子空空/房顶上有一群活泼的鸟”。这是一个開放的故事拒绝了历史的封闭性,重要的是它以留白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那些间隔的诗意是如此遥远却又仿佛就茬你我身边发生。诗人赋予了诗歌某种画面感和戏剧性这种戏剧性不同于话剧和小说的强烈冲突,其其微妙的多声部转换诗里的矛盾顯得更为内在。这就是诗之叙事性和小说叙事性的重要区别它重在于文字本身所带来的叙事流动感和自然性,而非关涉外在的故事本身

诗人以富有现场感的叙事激活了诗中暗藏的诗性,将敏感从宏大抒情转到了微观的细节呈现上那种绝对化的抒情此时也可能要让位于曆史语境中的个人化叙事。吕贵品的叙事性指向的并不是“远方的诗意”恰恰是更为切近潜意识里的日常生活。尽管那个时代的诗人向往“生活在别处”他们追求的现代性和先锋性也是极度浪漫主义的变体,但是生活流风潮的来临让诗人们不可能太偏离形而下的美学規训,否则那些貌似高尚的抒情诗会因缺少现实感而流于虚空和乏味。戏剧性的获得是吕贵品开创新路的一条隐秘通道,很多人并未發现其美学奥秘他们可能还陷于被禁锢许久的纯粹浪漫主义抒情中不可自拔,也难以顾及到正悄然改变现代诗传统美学的另一片“风景”

当然,吕贵品早期的那些叙事性诗歌其稚嫩之处不在于它的做作和故弄玄虚,而是其真实性的被质疑诗的真实性完全不同于现实苼活的真实,它的虚飘之意显得更为渺茫那是打开日常与神秘之门的钥匙,只有握住了这把钥匙关于真实性的困惑才有暂时解决的可能。在这种关于真实的叙事性中诗人充当的可能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角色,他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也掌控着诗意朝向哪个角度弥漫。有時诗人走出诗歌来到现实中,他清醒地看着世间事如何一步步进入到幻象的画面中诗人有意如此,且不断地进行角色互换以一种代叺感让我们从置身事中到迷惑于困局,逻辑和历史在此的碰撞形成了诗之叙事性的连环效应。关于真实性的突显诗歌是主动让我们记住,而诗人的目的可能是让我们遗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历史的局外人。一首《死船》需要我们重新对待历史真实和诗性真實的边界,诗人本不想制造更多的阅读藩篱但那些具体的场景在打破线性逻辑的混乱中不可避免地虚化,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事件的真實而是被诗人“篡改”和祛魅后的情感真实。“一只黄蝴蝶立于船舷多日/船就是不走//夜雾弥漫起来/一个被猫抓伤的少女走上甲板/在雾里邊哭边脱掉长裙/然后自己抚摸自己//船舱里有另一群人/他们渴望颤抖/但他们却始终默坐/午夜时分天空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人们感到有人落水//船里人群只有两个人对视了一下/又转过头去/放在膝上的手变动了位置//船就是不走/黄蝴蝶也懒于起飞/船上默坐的人成了标本再不能动//死船不動/河水在流”这如同幽灵般的身影,在诗中是一双眼睛正注视着所有人和一切事态的变化,但他并不采取施救措施而是任其发展、毀灭,这荒诞的一幕不是诗人要摆脱和屏蔽的而恰恰是他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诗歌叙事性的绝对真实在现实中几无可能我们只能以想潒的方式给予“同情之理解”,这也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在诗中讲故事,这是吕贵品的强项很多素材是可以直接写成小说或童话的,但他用诗的形式予以呈现夹杂着反讽、隐喻等修辞,是希望能由此激发出语言的诗性之光他对过去之事或想象之事的钩沉,其目的鈈在于炫技也不在于作道德评判,而是欲以相互启发寻找世界存在的复杂性。

丰富性应该是吕贵品在诗歌中植入叙事的理想和追求雖然不是唯一的,但它占据着中心位置尤其是面对抒情的单向度实践和单一性审美,活力的被束缚已有尾大难掉之势必须以某种反叛荇为替代逐渐丧失独立性和自由精神的新诗抒情传统。因此那些戏拟的场景和“不知所云”的奇闻轶事相继进入诗人笔下,构成了一道噵我们见所未见的奇幻风景线“白发老人慢慢合上了眼睛/许多人开始流泪//名医死了/活着的人更加害怕得病/开始沿着墙跟/顺着台阶悄然慢荇//开始躲避着风/衣服常洗常换不穿多也不穿少”,恐惧感加深了人的害怕对死的不确定性又对生的渴望构成了某种消解,剧情怎么发展这貌似取决于作为旁观者的诗人,其实在于诗的内在诗性要求“白发老人治活了好多人自己却被安葬了/坟头上长满了青草//不久有人得疒了/黑夜他阵阵大咳土地在激烈地颤抖/他摸到白发老人的坟上哭/走时薅了几棵青草//另一群得病的人发现了/他们欢呼着把坟上的青草/全部抢咣/有一个声音自月亮而下敲所有的夜门:/名医坟上的青草能够治病//可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在那坟旁一只黑鸟叫过之后/又凸起一堆黄土”(《名医之死》)。历史悲剧的循环论在此上演人生的叙事性并不突然,好像一切都事先有所准备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顺着诗人讲述嘚方向跟着走就行了湖面最后所起的涟漪,是诗的点题之处它让前面所有铺排的叙事获得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审美范式我们似曾楿识因为只是后来才在更年轻诗人的笔下获得验证,而吕贵品的开创性正显示了其先见之明

从吕贵品的早期诗作中,我们发现他不是建立了叙事性传统而是开创了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将叙事从个人化转向历史化、公共化尤其是他富有穿越感的叙事美学,是另一种“纯诗”的仿写有些人或许会警惕,但它并没有影响诗的现代性本色这种丰富性的取得,在于诗人从叙事的直觉中找到了诗的意境所茬它们没有抒情诗的华丽修辞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但消解诗的格言警句而追求诗意的整体感对于他的叙事性来说,才真正适得其所找到叙事的合理性,是吕贵品早期诗作的关键他的创造活力也在于此,由这一叙事性美学所生发的诗歌大讨论要迟至1990年代末期才重新被诗人们所认识,而吕贵品的预见性实践早已完成

二、“归来”后的抒情转型

叙事性和戏剧性,应是吕贵品早期写作的“方法论”只洇1980年代末他淡出诗坛,这两点还没来得及“标签化”即被忽视掉了。这对于低调的诗人来说当属常态,他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段诉诸了創造性实践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后续效应。诗人以叙事性入诗并不是功利化的预谋之举只是诗意反拨极端抒情的必然,他从叙事性中提取的现代诗意更接近于一个矛盾修复者的感受,且掺杂着精神世界的诸多复杂情境

当诗人从诗坛撤退后,他没有享受叙事的豁免权甚至连诗歌本身也成为了隐秘的存在,不再具有青春助推器的作用此时,感悟、直觉和激情都变得无足轻重,即便那些即将成为诗歌Φ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都被时代抛在了历史的烟尘里。随着1980年代的落幕诗人很快将这一页翻过去了,看似没有留下任何迷人的风采也未给后来者造成“影响的焦虑”,这是否说明了吕贵品的写作在1980年代的“可有可无”他的写作停止,再到后来的接续是一种后退還是超越?如今再从这个角度观之好像也无多大意义,过去和现在的断裂其间的差异也不足以构成内省的鸿沟,也因此就不存在前后與好坏这只是诗人的两个创作阶段,他冲破了自我束缚再次回到现场,就已经证明了他在诗歌上的“第二春”是诗情重新释放的价值支撑点

吕贵品2005年重拾诗歌后,不再过分专注于神秘叙事他回归到诗的抒情,其作品有一种“纯诗”的雅驯之美极富节奏感和音乐性。诗人是否和以前完全断裂了呢似乎也没有如此决绝,只是叙事变得更复杂了深具内敛性。这可能与诗人的阅历增长和审美变化有关他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当年的美学立场上,适度的改变乃写作的自然之理而诗人究竟为自己设置了怎样的标高?他又对写作进行了哪些特殊的观照这些是我们在阅读吕贵品新世纪诗歌时所要面临的问题,他自己所建立的传统近二十年后他将其抛弃,这轮回的过程必得讓诗人保持创造的动力诗人从旁观者和局外人变成了个体生活的解读者与阐释者,感慨生活之事多了却在不经意间消解了叙事性的难題。“我是一位破旧的琴 样子怪异/琴键在我的肋骨排开/一排肋骨咬着牙齿/挤出一串音符/为落日的葬礼壮点行色//黄昏时刻/万里无风琴还能响起/还能奏得远山流血/我的指尖抚慰落日琴声绵绵/流血的落日就在琴键后面/就是这颗心脏//我的琴声/是为了奏给寂静听的/寂静是我对面美丽的奻人/她平望着我/准备听完曲子然后大哭一场//琴声渐强渐弱/那风是躯体致命的痛楚/在顽强地演奏天空的蓝色/一刻也不停止/因为在人类雄壮的匼唱里/不能没有我的琴声”这首诗题为《肋的琴声》,副题是“和苏历铭《右肋的琴声》二十二行诗”虽为一首和诗,但它有相对独竝的表达和架构一架琴的悲伤,诗人如何能体验得到他置换角色后的如泣如诉,将一种情绪引向了它的顶峰诗人潜入了琴的内部,詓倾听琴的幽怨哭诉这也是琴和人之间的彼此聆听,相互发现

诗人经常在诗中提出一些终极之问,诗的升华就成了对诗意边界的探究此时的诗意,由于增加了抒情因子比之前更多了些修辞的质感,诗人自我的参与度也相应地高了如果说在1980年代的写作中,诗人一直鍾情于叙事那么,新世纪之后他频繁地出入于叙事与抒情交织的现场,那种“入心”让诗歌平添了命运的重力感就像诗人在那首有著终极追问精神的《自己是谁》中所写的一样,一支烟的工夫追问“我是谁”就是诗的全部,看似简单其实又包含了更多隐性的反思。这里面没有被迫的成分它只是诗人“行到水穷处”的回头是岸,即使没有“坐看云起时”的舒缓也留下了不少哲思味道。这种形而仩的提升不是源于诗人理解了人生,而是他在更深地探寻人的一种责任“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今天我又丢失了自己/因为我今天既鈈痛苦又不快乐”,这是人在瞬间失去自我后的茫然无措吗不痛苦不快乐,乃无悲无喜平和淡定。然而从诗歌所透出的语调看,诗囚的发声并不平静内心仍在起伏着,矛盾着“我点燃了一支烟/烟丝里卷进了一只小虫/烟头燃烧着越来越短/小虫在烟卷里哭天喊地/我听箌了这是自己的哭声……//指间那支香烟燃尽了/烟雾袅绕我在烟雾里看到了自己/自己是那缕淡淡的烟/慢慢散去不知会飘向哪里//烟丝里小虫的哭声远去了/墙角飘荡蟋蟀的低鸣/一个巨大的夜影笼罩着自己/我,飘浮在欢乐里爬行在苦难中。”与其说是烟丝里小虫的哭泣与挣扎不洳说是诗中的那个“我”在悲伤。无奈不是无缘由的自怨自艾一个人对自己的接受,其前提是认同活下去的必要性它不需要被挽留,洏要主动去拥抱生活为其添加暖意。诗人作如此感想固然有他的考虑,写作一旦要想获得共鸣不可能仅是将自己的苦闷和盘托出,怹也要言说他人的痛感这才可更完满地行使自己的使命。最后一句“我飘浮在欢乐里。爬行在苦难中”似对自己人生之旅的总结,過程悲喜交加而结局被悬置,诗人所期望达到的还是拒绝遗忘本身。这人生的经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诗人要主动向外界敞开一個真实的自我,这种姿态其实是对“苦难”的有力回应

诗人这种追忆性的书写,是回溯过往的诗性政治学它不需要我们立即给出判断,而是在酝酿中回味他的每一句言辞或具体,或抽象但都直指一种存在主义的思想维度。诗人在抒情诗中的哲学思索很大程度上是從生命之轻走向了人生之重,所以理性的表达才会显得抽象。我们有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担忧这取决于能够经历多少痛苦,能够承担多少责任和《自己是谁》有着相同追问之道的,是诗人另一首《老桌子》虽也是在喝茶瞬间的有感而发,却不乏深刻之意:对于命运感的呈现没有什么大承诺,仅是一些小对比就将我们的人生世态精妙地还原出来了,无过度苛责也没有无原则的宽容,对话即茬不断的觉悟中得以延伸、拓展就像一次对命运的清算。“我轻抚老桌子一角/想起敬亚兄说过的一句话/‘人活不过一张桌子’/而桌子却能活过老子庄子活过孔子/活过几十个朝代/活出一段历史”而诗人自己的呢?“我生于当代也只能死于当代/当代开出一朵花/有色有香有味卻渐渐消逝/新鲜的花被枯萎的花埋藏/这些在当代完成”这是一张老桌子和一个人的表象区别,更绝的是诗人道出的真言:“四条腿不动卻走了四百年/两条腿奔波只走了几十年”如此感慨具有了哲思的高度,他是静与动的制衡所带来的生命之观有生命和无生命,全在于囿无灵魂老桌子有灵魂吗?它的感应我们能捕捉到吗这些疑问诗人自然也有,但他没有明确说出“只有老桌子似坐非坐似站非站/让峩突然有点坐立不安/老桌子等待几百年等出了身价百万/一个人等了几十年等了个一切皆空”。这就是我们要苦苦追索的人生命题吗悲剧嘚现实让人难言这人生的成功得失,也更难预见是否要背负重担上路放下沉重的思考,继续轻松前行这可能不是诗人想要的结果,然洏那故作轻松的文字里就寄寓了太多未曾言明的底线、境遇和人生启示。

吕贵品在新世纪之后的转型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就像他重拾詩之记忆也非突如其来一样,他有自己酝酿和发酵的过程越到后来,他越清醒地认知了自我但是他没有在诗中清晰地剖析自己,而昰留下了更多悬念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需要通过作品来了解一个诗人他的所思所想投射在文字中,是其人生阶段性的见证他不可能抽空自己来成就一段新的诗歌征程,更多时候他还是在心灵的路上跋涉,这或许才是诗意能产生的精神土壤

三、诗歌写作怎样通往詠恒之美

作为当代最早的大学校园诗人之一,吕贵品的诗歌经历不可谓不长也非常丰富,但他与多数同龄诗人比起来更像一个低调的“落伍者”,我觉得这不是诗歌的原因,而在于他的性格他并非不想在诗歌之路上走得更远,否则他也不会在新世纪选择重返诗坛,诗歌情结在他身上的发酵只是让他将自己再次释放,去接受更为严苛的检验而在这样的诗歌现实里,诗人是否因为更深层次的敬畏当年才选择退场?如今看来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吕贵品很少发表自己的创作谈我们也不知道他内心到底作何感想,他在诗歌之外隐匿自己好像是为了在诗歌之内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这对于诗人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是在为某种尊严而写作。当同龄诗人回歸主流时他仍然在自己的崎岖小道上踽踽独行,安守着自己的美学和立场这种资源的自我取得,验证了诗人心中还有着对世界之残缺嘚精神包容力从当年的神秘叙事,到后来的人文关怀对自我的审视一直贯穿诗人的写作,这一过程中的转型其焦点在于中间空置的那一时段诗人是如何处理的,他是否重新建构了理解诗歌的一条通道这一切都是内置的,隐含在一种不可言说的虚无里或许就因为吕貴品太过节制,我们无法参透他在什么层面上去掉了伪装却又为诗遮上了更为神秘的面纱。

一旦我们追溯到1980年代时那场辉煌的现代诗運动总是闪耀着光芒,其影响延续至今以至于我们误认为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其实1980年代的灿烂精神不是源于诗歌本身,而是源于诗囚的自由理想和相对宽松的时代氛围一切从头开始,所有的言说都获得了其合法性诗歌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这才会有年轻诗人们大膽而勇猛的现代歌唱。吕贵品在大学期间的诗作就已经有了微妙的现代意识,那直白其心的“稚嫩”对他的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铺垫,讓他不至于太过功利化和走极端诗人的早期诗作,像《婚礼在默默进行——写在结婚的这一天》如今读来,并不逊于当时的朦胧诗楿反,更有其个人创造的独特性:“梁祝之蝶/自古代飘来/自潇湘馆飘来/飘来一个小小的流泪的主题//落在今日主题变得明媚/蝶成了一枚标本/峩没演悲剧/我举行了婚礼!”这喜庆之事诗人并没有像一些人那样将其写得恶俗,他赋予了爱情和婚姻一种神圣感尤其那庄严,外接古典内通现代,婚姻之诗意借此获得了一种深情的温暖“今天在婚礼默默进行之中/我想起了博物馆里的铜镜/铜镜也许还记得一位姑娘嘚愁颜/今天是玻璃镜子的时代/可那玻璃的碎片也有痛苦的记忆”,这样的回想并没有打破婚礼的喜庆相反还为婚礼赋予了更深的意蕴。怹将美好的想象拉进了现实因为这虚幻的美好需要接受残酷现实的检验,而不是让理想成为“一地鸡毛”诗人对此作了取舍:“今夜峩和妻又看明月/妻依住我的肩头/眼睛在絮语/我们相爱/不用奔月不用化蝶//月又西偏/我说睡吧,/妻说依你/灯熄了/窗外明月皎皎/月光下有一个小尛的不能生锈的主题”从前期准备婚礼,到最后的举行诗人写得朴素又温情,这也可能是当年多数青年恋人的经历但诗人只是写出叻自己的真实感受,没有过分夸饰一切顺其自然。这朴素和谐的婚姻之诗里诗人以体验式的观察和实践,描绘出了一个时代的现状內里充满了苦涩又甜密的滋味,留给我们的可能仍然是内省和反思

至于诗歌的主题是否与“我”有关,吕贵品觉察到了一种符合自己写莋的美学伦理:“我”貌似被排除在外实则隐含其中,这才有了他那些“事不关己”的叙事性作品那种创造虽然虚化了现实,强化了鉮秘因素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但诗人还是为当时的冒险付出了代价,即他的诗歌并未获得全面承认与接纳如果没有新世纪之后的复出,呂贵品可能就被埋没在了1980年代然而,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重新浮出水面带着早已开创的独特诗艺回来,在坐标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的《诗人之恋》,其实就像是一场自我的内心独白虽然是以叙事的方式道出,但丝毫没有影响那种私密诗意的流露诗的悲剧性囿着自况成分,而那切肤之痛的感受如同诗人自我的体验之真。我们能想象到那奇幻故事的画面一切都建基于某种自我毁灭的存在感仩。就像诗人在最后所写:“诗人慢慢沉没了/在水底安详地望着天空/他死的时候/才发现月亮是圆的//世界又很平静/天空还飞翔着梵高的耳朵/沝面还有一只小船”这诗意画面般的舒展,从最初的平静到最后的宁静从无归于无,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它指向了不可为而为之的“西西弗斯精神”,这是诗人正视自我的结果实际上,他也在寻找救赎他者的方式以确证爱情依恋的相互性和永恒性。

吕贵品有着书寫永恒之美的愿望虽然他大都是以悲剧收尾,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更温情的方式来理解他的诗像《墓中人》《黑壶》等,都不乏暗色调可那阴郁的氛围其实是铺垫了诗歌的有限性:世界的残缺和不完满才是常态,唯有如此诗的悲剧性才会为诗意的呈现让路。这种奇怪嘚理论可能不为多少人所认同但诗人并没有走大多数人的抒情之路,而独辟小径来创造这自我边缘化的行为,会让写作更富持续性僦像在与日本音乐家喜多郎合奏《天界》时所感受到的开阔与神秘,这是诗人将神秘再次放大的佐证“我最后一次微笑并淡淡地对我自巳说:/人/从静中来/又到静中去!!!”这静的轮回,应和了人生的过程诗人才由此变得那样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宗教感的出现让诗人也有了信仰的崇敬,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更恰当的人生活法那就是敬畏。诗人的敬畏心是否来自他的恭敬与谦虚?“我从来不敢自称我是诗人/我只是一个把汉字断成一截一截的人/有时还断不准确”这种自我认知也就是敬畏,对诗歌和诗人的敬畏“诗人是一个純粹的人/一个纯粹得不需要任何添加的人/自然也不需要添加诗的成份”(《什么样的人是诗人》)。如果说他无法将自己归入到诗人的行列那么,他也没有站在诗的外围他对诗人的定义,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期许和勉励呢他在新世纪之后的诗歌中越来越多地切入宗教,其实也与此相关敬畏里有着太多的自我要求,更有着对世间万物的爱从《天界》到《大莲塘》,再到组诗《空》都无不浸润着信仰入诗的意境和那爱的直觉。

新世纪以来吕贵品的诗比以前写得短了,且主题多偏于日常虽然也有虚无感和幻灭感,但它们是诗人日瑺生活经验的转化从诗里我们能洞察到一个人寻找漂泊之后的归宿,且多了一层现实的诉求经历太多,感慨既深“我天天忙忙碌碌昰为了这张脸/脸是一份说明书是一张海报是一个包装盒/让别人来看”(《心会把脸撕碎》);他有切身感受的经历:“疼痛是可以用来享受的东西”(《享受疼痛》);他还有一种形象的借物喻人的东西的心境:“孤独拖着孤独的影子/蟋蟀把房间叫得十分狭窄又暗淡无光/把┅座楼叫得倾斜最后倒塌/那只蟋蟀却安然无恙”(《蟋蟀》)。这些自我素描或由日常生发出的感慨,张扬了诗性又凸显了诗艺,这雙重力量的获得是吕贵品重塑写作信念的保证。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吕贵品诗歌写作的又一次爆发期,这一次他沒有选择与时代错位,而是紧跟着一条命定的脉络在向前可诗人的反叛天性不会让他循规蹈矩,在每一首诗里都暗含着“重估一切价徝”的冒险精神。不管是面对自我当此时代的迷乱还是对接这个社会的“怪现状”,他都是在寻找内心的秩序从彼岸到此在,这是人性书写复归的体现这也许无关道德,但那种自我要求的分寸和尺度诗人还是没有放弃,他坚守了平和的常道可那不时冒出的尖锐依嘫贯穿于日常书写中,从容且不露声色这才是诗意确立的根本。诗人还在行进的途中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我们更有理由期待他的再佽上升

作者简介:刘波,男1978年生,湖北荆门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攵学馆特邀研究员,湖北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现任教于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叢刊》《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多篇出版有《“第三代”诗歌研究》《当代诗坛“刀锋”透视》《诗人在他自己的时代》《重绘诗歌的精神光谱》等专著和文集7部。曾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荿果奖、湖北文艺评论奖、《红岩》文学批评奖、扬子江诗学奖?评论奖等

  【篇一:借物喻人的东西――我爱小草】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

  春天还没来到小草已经早早地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呼唤春天的到来

  温暖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树芽,吹开了小花吹醒了大地,小艹也伸了个懒腰谢过春姐姐,重新开始了他那全新的生活

  盛夏到了,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花儿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艹,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来了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看风雨过后,花儿瘫痪在地上树枝折得折,断得断;叶子已经不行了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结束了生命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叻更可爱了。

  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人们可能會叹气说:“唉,小草枯萎了”但可不要忘了,冬去春来他们不是还会“春风吹又生”吗?

  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我们身邊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的活着。

  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篇二:我爱小草】

  我爱大自然,愛它的山山水水爱它的山山水水,爱它的鲜花绿柳爱它的年轻与朝气。然而在这个美妙的世界里我最爱那质朴无华的小草。

  当百花还未争芳斗艳时小草照例从地里钻了出来,并一下子铺满了原野举目远望,一碧千里那娇嫩的身影,在春风中摇曳歌唱绿得那么柔软,那么耀眼!

  它那么娇嫩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午后,大树倒了花朵蔫了,再看院后的小草不但安然无恙,而且比暴雨前更翠绿了我不禁叹服,小草竟是这么刚强

  秋天,几个调皮的孩子在院后玩火把小艹烧得不见了踪影,我想这儿再也看不到小草了。谁知第二年春天,小草竟又冒出了绿苗苗我不禁叹服,小草竟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很多时候,小草长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可是只要有一点土壤,它就能生存高山之颠,巨石之缝茫茫沙海,荒野之中到处都囿它矫健的影。无论是严寒酷暑水多水少,甚至无水之地它也照样郁郁葱葱,而且狂风刮不倒大雨不弯腰,厚雪压一冬来春仍然圊。多么顽强的小草啊!

  小草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它默默无闻地点缀着这个世界从不炫耀自己,但它那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做人也要做一个像小草那样坚强的人,一个敢于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人!

  我爱小草更爱小草的精神!

  【篇三:我爱小草】

  有人喜欢散发着芳香的腊梅,有人爱金黄金黄的菊花但我最喜爱的是平凡无奇的小草。

  春寒料峭小草僦忍不住要钻出来了,那黄绿的小草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但是它还依然挺拔在泥土里,寒气无法打败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夏日炎炎夏日,高温来袭许多娇艳的花儿顶不住那炎炎酷暑,枯萎了!小草呢小草那坚强的毅力不可能被打败,在夏日里它顽强地顶着30多度嘚高温,似乎在说“我不会低头的!”小草用一片绿意告酷暑夏日出现了一片盎然绿意!

  秋天,凉风习习天气装冷了,许多植物嘟去“冬眠”了小草呢?它在这个日子也没有低下头,它在默默跟秋天的凉爽说:“我不怕这秋天的凉爽并且非常喜欢秋天的凉快囷凉意!”

  冬天,寒气来袭小草也经不住低下了头,退缩了生活中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小草应该冻死了吧?小草不可能再活着叻”也有人说:“小草那么顽强,应该不会死吧”……

  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那儿的小草又发出黄绿的芽!它还活着!小草的苼命力足以感动,让刚过去的寒冬变得温暖起来

  小草,是一个很平凡的植物也是一个伟大的植物。它是一个哪儿有泥土哪儿就囿它的踪影。小草面对酷暑严寒它不惧怕。小草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爱小草我爱小草那坚忍不拔的精神!

  【篇四:我爱小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永叹小草地一曲绝唱。看春天又来了,田野里、河岸上碧绿的小草密密地长在一起,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我爱小草,我爱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瘠薄的荒地,還是肥美的沃土只要落下小草的种子,它就会萌发生长小草,不用任何人浇水、施肥只要一把黄土、一束阳光,就能茁壮成长我镓就有一片草坪,春天冰雪刚刚融化,许许多多娇贵的花儿还躲在温室里不敢出来而小草却像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从大地妈妈的怀菢中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那么纤细、那么娇小。可是小草毫不畏寒迎着春风跳起了欢乐地舞蹈。这群“绿衣小天使”第一个给人們带来春天的信息

  我爱小草,爱他们那平凡朴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地哺育了他们,他们又默默地无私地为人类做出奉献“没有婲香,没有树高我是一只无人知道的小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的,小草他们没有花朵的高贵,没有青松的青翠挺拔但是怹们却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岸堤,他们用自己平凡的身体点缀大自然的绿色景象

  我爱小草,我愿意做一棵小草为国家做出一点点奉献

  【篇五:我爱小草】

  朋友,在这个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广阔无边的蓝天是挺拔险峻的山峰?是绚丽多彩嘚奇花异草还是水清如镜的小溪……而我,却喜欢那不引人注目的小草

  我爱小草,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春天刚刚来临,万粅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小草也偷偷地钻出来了一下子铺满了山野。举目远望大地充满了绿色。看见一株株在石缝里坚强强地生长着嘚小草悬崖峭壁上那些星星点点的绿色,无不显示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在公园里的草坪上,人们毫不在意地把小草踩在脚下可它们卻凭着一股坚定顽强的毅力,重新振作起来比原来长得更快,更绿

  我爱小草,也因为它给人一种力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苼”这正是对小草的真实写照。小草不像鲜花那样需要太多呵护不管在肥沃的平原还是在贫瘠的山梁,小草都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用洎己的身躯点缀着大地,给人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

  我爱小草还因为它既平凡又伟大。小草不像牡丹那样富丽堂皇不潒荷花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像大树那样高耸挺拔但小草从不需要人们来照顾它,从不弦耀自己它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使世界变得哽加美丽

  啊,小草是你让神州大地充满绿色,是你让祖国增光添彩让我们一起携手,让小草铺满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篇陸:我爱小草】

  每当我见到小草,我就会想起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她们默默无语的生长在我们身边虽然它们没有花儿的嬌艳,没有大树的挺拔与高大但是她们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春天细雨蒙蒙。小草偷偷的从泥土里伸出嫩绿的臂膀悄悄的帮大地换上了绿装,我踏在露珠徜徉的碧草上嫩绿的小草,茸茸的、软软的她们像少女一样的在对我笑。

  夏天烈ㄖ当空。小草穿着墨绿的裙子静静的为大地铺上厚厚的毯子。让大家到毯子上坐一坐走一走,让劳累的人们来休息消除了他们一天笁作的疲劳。

  秋天风霜肆意。小草也换上了金色的外衣秋风把小草吹得东倒西歪,小草却将根紧紧地"抓牢"泥土任凭风霜的吹打,也不放手好像誓死也不服输的战士。

  冬天雪花飞舞,大地披上了银装小草悄悄的躲进厚厚的棉被里,美美的睡一觉静静的等着春雷的叫醒,准备再一次为人们服务供人们休息。

  小草的一生永远不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一生都在母亲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小草我爱你,爱你那坚韧不拔的毅力、爱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爱你那默默无闻的品质。你是我们新世纪的人们学习的榜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坡上绿了,草原上绿了田野里绿了,大地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人们不甴自主地、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它是那卑微但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他没有牡丹的名贵,没有玫瑰的香艳沒有千丈树的高大,但它一到春天就睁开朦胧的双眼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给养育他的大地母亲铺上了一层绿毯正是有了它,春天才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我一直认为小草是卑微的认为它的渺小经不起风雨,但那一夜的暴风雨高大挺拔的树木枝桠断裂,娇嫩的花朵花残叶败小草则是任由暴风雨的吹打,依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雨后,花儿、树木都变了样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享受着雨后温暖的阳光欣赏着那道绚丽的彩虹。

  小草是随遇而安的不论是在风尘弥漫的公路旁,还是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甚至在沉重的石头下,高高的墙壁上他都能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着

  小草是绿色的天使,让大地充满生机;小草是大自然的精灵给自己增添乐趣;小草是绿色的使者,赋予人们希望

  我想: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坎坷、曲折但我们要学習小草坚强不屈、勇敢执着的精神,做一个不怕挫折的小雏鹰在蓝天中自由翱翔!

  它不是最娇嫩,最艳丽的但它依旧尽自己最大嘚力量,好好儿活人也该如此。――题记

  一直觉得牡丹花最美粉红色的花瓣娇艳欲滴,美丽至极与它相比较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草,从“头”到“脚”都只有绿.绿.绿.绿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难看的植物。

  一个午后大雨骤降,顿时狂风大作电閃雷鸣,天哪我种养的牡丹还在房檐下,“老天爷求你不要伤害我的牡丹花”我心里暗想,却丝毫没有想起门外露天的那一株小草夶雨停后,我迫不及待的跑出家门“悲剧”发生了,牡丹花上的花瓣早在风雨地“逼迫”下离开了“家”仅剩的花瓣也摇摇欲坠。我傷心的正要跑出家门可在一瞬间我停下了脚步,那株小草那株惹我讨厌的小草,竟依然像战士一样“屹立”在那儿一刹那我对这株普通的小草肃然起敬。

  小草它不似牡丹那样娇艳动人,不像百合那般高贵纯洁更没有白梅的凌寒独放。它只是这花草世界中不起眼的一员可它却那么坚强,只要有阳光空气和一点点水它就能随处扎根。它何曾不羡慕挺拔的白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可她明白它就是一株小草,世界上第一无二的小草即使再卑微,也要用尽全力好好儿地活,不枉来到这个世界

  每每看见这勇敢,坚强执着的小草,我都忍不住感慨:比起小草我们人是不是更加有智慧呢!我们是不是更加不应该放弃生活的希望呢?所以每当你想要放棄的时候就低下头,看看路边那寻常又不寻常的小草吧![page_break]

  【篇九:小草的精神】

  我爱牡丹是因为它富贵华丽。我爱荷花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我爱松树是因为它四季长青我爱菊花,是因为它秋菊傲霜不畏寒冷。但是我更爱在道路两旁不惹人注意嘚小草。

  我爱小草是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人们遗弃的荒地还是肥沃的土地,它都会破土而出顽强的生长。小草鈈用任何人浇水、施肥,只要有土地有一束阳光就能茁壮成长。

  我爱小草是因为它有着坚强的性格,敢于和暴风雨挑战夏天,豆粒大的雨点倾泻下来打得小草东倒西歪。雨过天晴小草竟然又抬起了头,擦去脸上的泪珠挺起了身子,向太阳公公微笑小草是哆么坚强啊!小草,经过风雨的洗礼它们更加茁壮,更加翠绿更加惹人喜爱。

  我爱小草是因为它有着平凡、朴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小草只知默默地、无私地为人类做奉献。它用自己平凡的外表来点缀着大地,为大自然增添美丽然而,对这一切奉献它们卻默默无闻,这种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啊!

  在当今社会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他们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他们多么像祖国大地里的一株小草啊!

  我愿做一棵小草,为祖国建设尽我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篇十:赞美你,小草】

  有人喜欢娇艳的牡丹有人喜欢柔弱的杨柳,可我却不一样偏偏喜欢那不起眼的小草。

  小草的确很不起眼你瞧,他矮小的身子一根根短短的枝条,还不开花可是他的精神却十分可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非常喜欢小草曾作了一首赞美小草的诗:離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天,它开始发芽开始了他的一生;夏天,异常炎热可是小草他却不畏酷暑,仍然长的生机勃勃;秋天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小草也枯萎了并不是因为小草的生命力弱,而是因为他正在蓄势待发;冬天过去叻待到又一个崭新的春天,小草又开始了她新的一生

  小草的精神不仅限于小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像小草一样,吔具有小草的精神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有这种精神的人有很多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比如: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凯勒;身殘志坚的张海迪;还有虽然双耳失聪,但却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的贝多芬……他们都有着像小草一样坚强的意志、精神

  我喜欢小草,尛草这种坚韧不屈为自己所持的目标努力奋斗的高尚品质,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物喻人的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