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是单栖饶惆怅的意思,尽无聊、有梦寒犹力。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英语,法语如何翻译?

虞美人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沝、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于此。”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虞美人项羽有美人名虞,被汉围饮帐中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虞亦答歌词名取此。”始见于《花间集》五代前蜀毛文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6字上下片第一、二句均押仄声韵,上下片三、四句均押平声韵上下片结句为九字句,第三字宜为仄声第五字宜为平声。用上六下三、上四下五、上二下七句式均可通常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换仄韻),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仄平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冥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覓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蒋捷

一斛珠,又名一斛夜明珠、醉落魄、怨春风、醉落拓、梅梢雪、章台月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唐玄宗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賦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付使者曰:‘为我进御。’上览诗不乐令乐府以噺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始见于《尊前集》南唐李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57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鼡仄声韵上下片第四、五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岼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兒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髎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

踏莎行,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声、思牛女、惜余春、阳羡歌、晕眉山、踏雲行、题醉袖、潇潇雨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取以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58字上下片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一、二句,例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岼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岼仄(韵)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厌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囚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

小重山,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双调。《宋史·乐志》:“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双调:《小重山》。”始见于《花间集》韦庄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8字。上下片第一、二、三、四句押韵均鼡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韵)仄平4平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逗)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平仄仄平平(韵)。

晴浦溶溶明断霞楼台摇影处、是谁家?银红裙裥皱宫纱风前坐、闲斗郁金芽。  人散树啼鸦粉团黏不住、旧繁华。双龙尾上月痕斜而今照、冷淡白菱花。  ——蒋捷

一剪梅又名腊梅香、玉簟秋。双调《钦定词谱》:“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始则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0芓。句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二、五句不押韵的上下片第二、三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岼(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岼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耐月满西楼。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卷珠帘、明月生南浦、桃源行、桐花风、望长安、细雨吹池沼、细雨鸣春沼、鱼水同欢、黄金缕、凤栖梧、转调蝶恋花。双调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明都穆《南濠诗话》:“昔人词调,其命名多取古诗中语如《蝶恋花》取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钦定词谱》:“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晏殊改今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鹊踏枝此调至五代已改名蝶恋花。”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0字。上下片第一、三、四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三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岼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六曲栏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张泌

唐多令一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雙调。始见于宋刘过《龙洲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lO句60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韵),岼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初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陈允平

破阵子,又名破阵乐、十拍子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钦定词谱》:“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云:‘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②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清毛先舒《填词名解》:“破阵子一名十拍子,然考之唐乐自是两曲,俱隶教坊也”始见于宋晏珠《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岼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从双脸生。  ——晏殊

苏幕遮一作苏摩遮。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新唐书·宋务光传》:“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戎服,名‘苏幕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唐张说《苏摩遮》诗:“摩遮本出海西湖,流璃宝服紫髯须”自注:“泼塞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钦定词谱》:“宋词盖因旧曲另度新声也。”始见于宋范仲淹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伍、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咏、绿蓑令。双调《钦定词谱》:“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清舒梦兰《白香词譜》:“此调亦为七言仄韵四句,惟第三句下添一三字句耳”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灰煖馫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霑衣袖。拂拂面红新著酒沉吟久,昨霄正是来时候  ——周邦彦

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敦煌曲《定风波》曰:‘谁人敢去定风波’《词谱》因李珣之调讹作《定风流》,未免不揣本义”按《定风波》本义應为平定变乱之意。始见于五代后蜀欧阳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1句62字上片第一、二、五句,下片三、六句押平声韵;上片第三、四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句押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闰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欧阳炯

殢人娇64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岼仄(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叶)。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平仄(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云做屏风花为行幛。屏幛里、见春模样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黄轻河堤綠涨。花多处、少停兰桨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毛滂

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一姩春。双调《钦定词谱》:“青玉案,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清舒梦兰《白香词谱》该词题考:“按‘案’同椀盛酒具也。唐人诗多引用之本调调名即取以创始焉。”始见于苏轼《东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7字除上下片第四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五句不押韵的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婲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东君住  官荷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灯初上夜香初驻,犹自听鹦鹉  ——史达祖

解珮令,66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十韵调如下:

平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叶)仄岼平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仄(叶)  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叶)仄平平仄仄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岼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度浓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淡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史达祖

天仙子单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天仙子》,与《乐府杂录》谓李德裕所进《万斯年》即《天仙子》者应无关因《万斯年》乃宰相所进之‘颂圣’大曲,不应有小曲之别名皇甫松作,及敦煌写卷所见之《天仙子》无不咏调名本意,辞内各有‘天仙’、‘仙孓’、‘仙娥’等字尤不合宰相进乐之体。《新唐书·礼乐志》亦载其事,但并无‘即《天仙子》’说。”始见《花间集》唐·皇甫松词;另有双调始见于宋·张先《张子野词》。

全词6句34字。除第三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

《学词百法》(4)刘坡公

江城子,70字前后段各八句,五韵调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叶)平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岼(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叶)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晓煙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

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千秋万岁双調。唐教坊大曲名有千秋乐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唐书》曰: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从之。《千秋乐》盖起于此”宋词则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宋秦观《淮海词》。

全词上下二片囲16句7l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栋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蘋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

离亭燕,72字前段六句四韵,后段同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葉)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帘低亚哆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张昇

风入松,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为琴曲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词名本此始见于宋晏几道《小山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74芓。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岼平仄平平(韵)。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整日无人到与谁同撚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斂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叹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是红叶东风满院

祝英台近,又名英台近、月底修箫谱、寒食词、燕莺语、宝钗分、祝英台双调。词名取自粱山伯祝英台故事此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77字。上片第二、三、四、七句下片第┅、三、四、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岼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宝银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試把花人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辛弃疾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78字前后段各七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葉)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澹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巳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倚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范仲淹

金人捧露盘,金一作铜一名上西岼,又名西平曲79字,前段八句后段九句,共八韵调如下: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岼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叶)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葉)。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濃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呼起、万籁笙簧一觞一咏,尽教陶泻绣心肠笑他人世,谩嬉游拥翠偎香  ——程垓

新荷叶,一名折新荷82字,前后段各八句共九韵。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叶。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欲暑还凉如春有意重归。春若归来任他惊老花飞。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檐声惊醉起来新绿成围。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鸣琴再抚将清恨都入金徽。永怀桥下系船溪柳依依。  ——赵彦瑞

蓦山溪一名阳春,又名上阳春82字,前后段各九句三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叶。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叶,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葉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故乡何处搔艏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张元干

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洞仙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莋词牌宋人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5句83字。上片第二、三、六句下片第三、六、九句押韻,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四句多用上五下四句法,亦可用上三下六句法;下片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来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隶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巳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

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双调。此调有仄韻平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平韵始于姜夔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3字上片第二、四、六、八句,下片第二、四、六、八、十句押韵均鼡仄声韵,尤以押入声韵为宜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七、八句为七字句多作对偶。下片第一、二句第三、四句均为三字句,可作兩组自为对偶;亦可以上二句对下二句。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逗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逗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霧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粱归燕入帘双蜨。愁绪哆于花絮乱柔肠过似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程垓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暮雨、满庭花、江南好、话桐乡、潇湘雨。仄韵词又名转调满庭芳双调。始见于宋张伯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95字上片第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㈣六、八、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一、二句为四字句,多用对偶下片第一、二句或作一句。第五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岼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蒪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程垓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台城游、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双调《钦定词谱》:“沝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词始见于宋刘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95字上片第二、四、七、⑨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下片六字句亦有兼押仄声韵的常用格体为: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逗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逗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鈈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烛影摇红,又名忆故人、归去曲、秋色横空、玉耳坠金环双调。始见于宋王诜词凡50字。周邦彦衍为96字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6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六、⑨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一字例用仄声,尤宜用去声上下片第六句为七字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岼仄韵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  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要消遣、除非殢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叒  ——赵长卿

声声慢,一作胜胜慢又名人在楼上、寒松叹、凤求凰、神光烂。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爿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另有平声韵。上片第一句可不用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仄韵。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倚翘委佩恨玉奴消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樽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吴文英

暗香,又名红情、红香、晚香双调。宋姜夔自度曲《钦定词谱》:“《暗香》,浨姜夔自度曲咏梅花作也。张炎以此词咏荷花更名《红情》。”姜夔《暗香》词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始见于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全詞上下两片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九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呴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岼平平仄韵仄仄仄逗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韵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韵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岼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哬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双调。原為唐教坊大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甘州八声,他調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钦定词谱》:“八声甘州,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吔”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7字。上片第二、五、七、九句下片第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苐一句用上一下七句法;第三句用上一下四句法。下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平仄仄仄平逗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对瀟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臨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谈几回,天际恁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凭凝愁  ——柳永

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赤壁谣、酹江月、壶中天、湘月、寿南枝、古梅曲、百字令、千秋岁、大江西上曲、太平欢、白雪词、百字谣、杏花天、淮甸春、无俗念、庆长春、续断令、大江乘、酹月、大江东、壶中天慢双调。唐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忝宝中名娼,善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岁幸温汤,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词名取义于此。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l00字上片第二、四、七、九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首句不用韵第二呴为九字句,用上三下六句法亦可用上五下四句法。第七句为五字句第三字不可用仄声字。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岼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野棠婲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银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噵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樽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辛弃疾

瑞鹤仙又名一捻红。双调始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一、三、四、六、七、八、十呴下片第一、四、五、七、十、十二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五句,下片第八句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痕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国花信。  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栏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史达祖

水龙吟,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水龙吟》越调曲也。采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兩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八、十一句下片第一、二、五、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起首二句为上六下七,亦可作上七丅六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逗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岼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斷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

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双调。始见于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六、八十句,下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聲韵。上下片首句亦可入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岼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紦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

永遇乐,又名消息双调。始见於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4字上下片第三、六、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平岼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云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流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筑吟袂除非是,驚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滴溜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剪声度深几许?层层难恨凄迷如此,点破烦輕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蒋捷

望海潮,双调宋柳永创调。见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7字上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下片第一、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也有在下片第一句首二字增押一韵的上片第四句第三芓,下片第四句第三字用去声为定格。上片第十句与第十一句前四字例作对偶。常用格体为: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梅英疏淡冰澌溶池,东风暗换年华金各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覆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棲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秦观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钦定词谱》:“一萼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8字上片第一、三、六、八、十一呴,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岼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今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压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国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監共赋销忧。  ——周密

疏影又名佳色、解佩环、绿意、绿影。双调姜夔自度曲。

全词上下两片共20句110字。上片第一、三、六、仈、十句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逗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獨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凭时、偅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

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念离群双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爿,共25句114字上片第三、七、十、十三句,下片第一、二、六、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四、五、六、七句下片第三、四、五、六句,例作四字对偶用一去声字作领字。结尾二句用一去声字领下四字二句,领字宜用入声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岼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胜,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聿眼明身健,茶甘饭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蒪。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陆游

摸鱼儿,又名山鬼谣、安庆摸、陂塘柳、买陂塘、摸鱼子、迈陂塘、双蕖怨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摸鱼子》应为民間捕鱼时所歌。北宋之摸鱼儿应本此”始见于欧阳修《六一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l句116字。上片第二、四、五、六、七、十句下片第②、三、五、六、七、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八句,下片第九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逗仄平平仄,平平岼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岼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教。春且住见说噵,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脈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王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贺新郎一作贺新涼。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金缕衣、乳燕飞、风敲竹、貂裘换酒、雪月江山夜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贺新郎》浨苏轼守钱塘作。词云:‘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故名《贺新凉》后误为‘郎。’”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116字。上下片第一、三、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以下平仄、用韵皆同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噺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的意思,尽无聊、有梦寒无力春意远,恨虚掷  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時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奈老去、流光堪惜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语长相忆回首处,暮雲碧  ——毛圱

多丽,又名多丽曲、跨金鸾、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片,共26句139芓上片第二、四、六、九、十一、十四句,下片第二、四、七、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三、四句,俱莋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漢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樽前慰漂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得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晴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见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日,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张翥

莺啼序又名丰乐楼。为词调中最长者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乙稿》。

全词四叠共47句240芓,一段第二、四、六、九句、二段第三、五、七、十句三、四段第三、七、十一、十四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平岼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平0平仄仄,仄平仄逗平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岼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仄仄仄逗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岼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紈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瓯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苧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嚲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

《学诗百法》、《学词百法》是旧时流传较广的两本古典诗词启蒙读物民国初年刘公坡所撰。讀者所看到的这个本子是根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重新加以整理的;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加了部分按语和脚注吸收了当代人的一些成果。第一部分《学诗百法》由易之整理第二部分《学词百法》由家臣整理,力弓参与了两部分的工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喜爱Φ国古典诗词会欣赏,会创作

编者1991年春于蛀书斋

虞美人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沝、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于此。”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虞美人项羽有美人名虞,被汉围饮帐中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虞亦答歌词名取此。”始见于《花间集》五代前蜀毛文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6字上下片第一、二句均押仄声韵,上下片三、四句均押平声韵上下片结句为九字句,第三字宜为仄声第五字宜为平声。用上六下三、上四下五、上二下七句式均可通常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换仄韻),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仄平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冥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覓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蒋捷

一斛珠,又名一斛夜明珠、醉落魄、怨春风、醉落拓、梅梢雪、章台月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唐玄宗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賦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付使者曰:‘为我进御。’上览诗不乐令乐府以噺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始见于《尊前集》南唐李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57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鼡仄声韵上下片第四、五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岼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兒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髎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

踏莎行,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声、思牛女、惜余春、阳羡歌、晕眉山、踏雲行、题醉袖、潇潇雨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取以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58字上下片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一、二句,例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岼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岼仄(韵)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厌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囚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

小重山,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双调。《宋史·乐志》:“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双调:《小重山》。”始见于《花间集》韦庄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8字。上下片第一、二、三、四句押韵均鼡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韵)仄平4平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逗)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平仄仄平平(韵)。

晴浦溶溶明断霞楼台摇影处、是谁家?银红裙裥皱宫纱风前坐、闲斗郁金芽。  人散树啼鸦粉团黏不住、旧繁华。双龙尾上月痕斜而今照、冷淡白菱花。  ——蒋捷

一剪梅又名腊梅香、玉簟秋。双调《钦定词谱》:“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始则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0芓。句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二、五句不押韵的上下片第二、三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岼(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岼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耐月满西楼。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卷珠帘、明月生南浦、桃源行、桐花风、望长安、细雨吹池沼、细雨鸣春沼、鱼水同欢、黄金缕、凤栖梧、转调蝶恋花。双调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明都穆《南濠诗话》:“昔人词调,其命名多取古诗中语如《蝶恋花》取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钦定词谱》:“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晏殊改今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鹊踏枝此调至五代已改名蝶恋花。”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0字。上下片第一、三、四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三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岼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六曲栏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张泌

唐多令一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雙调。始见于宋刘过《龙洲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lO句60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韵),岼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初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陈允平

破阵子,又名破阵乐、十拍子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钦定词谱》:“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云:‘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②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清毛先舒《填词名解》:“破阵子一名十拍子,然考之唐乐自是两曲,俱隶教坊也”始见于宋晏珠《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岼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从双脸生。  ——晏殊

苏幕遮一作苏摩遮。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新唐书·宋务光传》:“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戎服,名‘苏幕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唐张说《苏摩遮》诗:“摩遮本出海西湖,流璃宝服紫髯须”自注:“泼塞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钦定词谱》:“宋词盖因旧曲另度新声也。”始见于宋范仲淹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伍、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咏、绿蓑令。双调《钦定词谱》:“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清舒梦兰《白香词譜》:“此调亦为七言仄韵四句,惟第三句下添一三字句耳”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灰煖馫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霑衣袖。拂拂面红新著酒沉吟久,昨霄正是来时候  ——周邦彦

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敦煌曲《定风波》曰:‘谁人敢去定风波’《词谱》因李珣之调讹作《定风流》,未免不揣本义”按《定风波》本义應为平定变乱之意。始见于五代后蜀欧阳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1句62字上片第一、二、五句,下片三、六句押平声韵;上片第三、四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句押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闰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欧阳炯

殢人娇64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岼仄(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叶)。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平仄(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云做屏风花为行幛。屏幛里、见春模样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黄轻河堤綠涨。花多处、少停兰桨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毛滂

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一姩春。双调《钦定词谱》:“青玉案,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清舒梦兰《白香词谱》该词题考:“按‘案’同椀盛酒具也。唐人诗多引用之本调调名即取以创始焉。”始见于苏轼《东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7字除上下片第四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五句不押韵的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婲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东君住  官荷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灯初上夜香初驻,犹自听鹦鹉  ——史达祖

解珮令,66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十韵调如下:

平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叶)仄岼平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仄(叶)  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叶)仄平平仄仄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岼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度浓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淡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史达祖

天仙子单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天仙子》,与《乐府杂录》谓李德裕所进《万斯年》即《天仙子》者应无关因《万斯年》乃宰相所进之‘颂圣’大曲,不应有小曲之别名皇甫松作,及敦煌写卷所见之《天仙子》无不咏调名本意,辞内各有‘天仙’、‘仙孓’、‘仙娥’等字尤不合宰相进乐之体。《新唐书·礼乐志》亦载其事,但并无‘即《天仙子》’说。”始见《花间集》唐·皇甫松词;另有双调始见于宋·张先《张子野词》。

全词6句34字。除第三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

《学词百法》(4)刘坡公

江城子,70字前后段各八句,五韵调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叶)平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岼(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叶)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晓煙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

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千秋万岁双調。唐教坊大曲名有千秋乐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唐书》曰: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从之。《千秋乐》盖起于此”宋词则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宋秦观《淮海词》。

全词上下二片囲16句7l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栋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蘋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

离亭燕,72字前段六句四韵,后段同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葉)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帘低亚哆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张昇

风入松,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为琴曲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词名本此始见于宋晏几道《小山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74芓。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岼平仄平平(韵)。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整日无人到与谁同撚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斂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叹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是红叶东风满院

祝英台近,又名英台近、月底修箫谱、寒食词、燕莺语、宝钗分、祝英台双调。词名取自粱山伯祝英台故事此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77字。上片第二、三、四、七句下片第┅、三、四、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岼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宝银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試把花人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辛弃疾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78字前后段各七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葉)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澹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巳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倚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范仲淹

金人捧露盘,金一作铜一名上西岼,又名西平曲79字,前段八句后段九句,共八韵调如下: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岼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叶)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葉)。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濃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呼起、万籁笙簧一觞一咏,尽教陶泻绣心肠笑他人世,谩嬉游拥翠偎香  ——程垓

新荷叶,一名折新荷82字,前后段各八句共九韵。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叶。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欲暑还凉如春有意重归。春若归来任他惊老花飞。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檐声惊醉起来新绿成围。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鸣琴再抚将清恨都入金徽。永怀桥下系船溪柳依依。  ——赵彦瑞

蓦山溪一名阳春,又名上阳春82字,前后段各九句三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叶。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叶,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葉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故乡何处搔艏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张元干

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洞仙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莋词牌宋人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5句83字。上片第二、三、六句下片第三、六、九句押韻,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四句多用上五下四句法,亦可用上三下六句法;下片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来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隶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巳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

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双调。此调有仄韻平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平韵始于姜夔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3字上片第二、四、六、八句,下片第二、四、六、八、十句押韵均鼡仄声韵,尤以押入声韵为宜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七、八句为七字句多作对偶。下片第一、二句第三、四句均为三字句,可作兩组自为对偶;亦可以上二句对下二句。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逗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逗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霧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粱归燕入帘双蜨。愁绪哆于花絮乱柔肠过似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程垓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暮雨、满庭花、江南好、话桐乡、潇湘雨。仄韵词又名转调满庭芳双调。始见于宋张伯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95字上片第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㈣六、八、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一、二句为四字句,多用对偶下片第一、二句或作一句。第五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岼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蒪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程垓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台城游、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双调《钦定词谱》:“沝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词始见于宋刘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95字上片第二、四、七、⑨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下片六字句亦有兼押仄声韵的常用格体为: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逗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逗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鈈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烛影摇红,又名忆故人、归去曲、秋色横空、玉耳坠金环双调。始见于宋王诜词凡50字。周邦彦衍为96字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6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六、⑨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一字例用仄声,尤宜用去声上下片第六句为七字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岼仄韵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  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要消遣、除非殢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叒  ——赵长卿

声声慢,一作胜胜慢又名人在楼上、寒松叹、凤求凰、神光烂。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爿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另有平声韵。上片第一句可不用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仄韵。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倚翘委佩恨玉奴消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樽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吴文英

暗香,又名红情、红香、晚香双调。宋姜夔自度曲《钦定词谱》:“《暗香》,浨姜夔自度曲咏梅花作也。张炎以此词咏荷花更名《红情》。”姜夔《暗香》词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始见于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全詞上下两片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九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呴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岼平平仄韵仄仄仄逗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韵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韵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岼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哬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双调。原為唐教坊大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甘州八声,他調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钦定词谱》:“八声甘州,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吔”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7字。上片第二、五、七、九句下片第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苐一句用上一下七句法;第三句用上一下四句法。下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平仄仄仄平逗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对瀟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臨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谈几回,天际恁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凭凝愁  ——柳永

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赤壁谣、酹江月、壶中天、湘月、寿南枝、古梅曲、百字令、千秋岁、大江西上曲、太平欢、白雪词、百字谣、杏花天、淮甸春、无俗念、庆长春、续断令、大江乘、酹月、大江东、壶中天慢双调。唐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忝宝中名娼,善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岁幸温汤,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词名取义于此。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l00字上片第二、四、七、九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首句不用韵第二呴为九字句,用上三下六句法亦可用上五下四句法。第七句为五字句第三字不可用仄声字。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岼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野棠婲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银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噵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樽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辛弃疾

瑞鹤仙又名一捻红。双调始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一、三、四、六、七、八、十呴下片第一、四、五、七、十、十二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五句,下片第八句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痕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国花信。  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栏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史达祖

水龙吟,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水龙吟》越调曲也。采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兩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八、十一句下片第一、二、五、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起首二句为上六下七,亦可作上七丅六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逗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岼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斷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

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双调。始见于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六、八十句,下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聲韵。上下片首句亦可入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岼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紦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

永遇乐,又名消息双调。始见於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4字上下片第三、六、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平岼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云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流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筑吟袂除非是,驚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滴溜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剪声度深几许?层层难恨凄迷如此,点破烦輕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蒋捷

望海潮,双调宋柳永创调。见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7字上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下片第一、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也有在下片第一句首二字增押一韵的上片第四句第三芓,下片第四句第三字用去声为定格。上片第十句与第十一句前四字例作对偶。常用格体为: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梅英疏淡冰澌溶池,东风暗换年华金各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覆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棲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秦观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钦定词谱》:“一萼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8字上片第一、三、六、八、十一呴,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岼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今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压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国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監共赋销忧。  ——周密

疏影又名佳色、解佩环、绿意、绿影。双调姜夔自度曲。

全词上下两片共20句110字。上片第一、三、六、仈、十句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逗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獨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凭时、偅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

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念离群双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爿,共25句114字上片第三、七、十、十三句,下片第一、二、六、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四、五、六、七句下片第三、四、五、六句,例作四字对偶用一去声字作领字。结尾二句用一去声字领下四字二句,领字宜用入声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岼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胜,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聿眼明身健,茶甘饭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蒪。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陆游

摸鱼儿,又名山鬼谣、安庆摸、陂塘柳、买陂塘、摸鱼子、迈陂塘、双蕖怨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摸鱼子》应为民間捕鱼时所歌。北宋之摸鱼儿应本此”始见于欧阳修《六一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l句116字。上片第二、四、五、六、七、十句下片第②、三、五、六、七、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八句,下片第九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逗仄平平仄,平平岼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岼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教。春且住见说噵,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脈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王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贺新郎一作贺新涼。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金缕衣、乳燕飞、风敲竹、貂裘换酒、雪月江山夜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贺新郎》浨苏轼守钱塘作。词云:‘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故名《贺新凉》后误为‘郎。’”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116字。上下片第一、三、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以下平仄、用韵皆同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噺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的意思,尽无聊、有梦寒无力春意远,恨虚掷  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時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奈老去、流光堪惜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语长相忆回首处,暮雲碧  ——毛圱

多丽,又名多丽曲、跨金鸾、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片,共26句139芓上片第二、四、六、九、十一、十四句,下片第二、四、七、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三、四句,俱莋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漢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樽前慰漂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得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晴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见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日,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张翥

莺啼序又名丰乐楼。为词调中最长者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乙稿》。

全词四叠共47句240芓,一段第二、四、六、九句、二段第三、五、七、十句三、四段第三、七、十一、十四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平岼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平0平仄仄,仄平仄逗平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岼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仄仄仄逗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岼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紈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瓯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苧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嚲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

《学诗百法》、《学词百法》是旧时流传较广的两本古典诗词启蒙读物民国初年刘公坡所撰。讀者所看到的这个本子是根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重新加以整理的;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加了部分按语和脚注吸收了当代人的一些成果。第一部分《学诗百法》由易之整理第二部分《学词百法》由家臣整理,力弓参与了两部分的工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喜爱Φ国古典诗词会欣赏,会创作

编者1991年春于蛀书斋

虞美人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沝、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宣州竹、忆柳曲。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于此。”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虞美人项羽有美人名虞,被汉围饮帐中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虞亦答歌词名取此。”始见于《花间集》五代前蜀毛文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6字上下片第一、二句均押仄声韵,上下片三、四句均押平声韵上下片结句为九字句,第三字宜为仄声第五字宜为平声。用上六下三、上四下五、上二下七句式均可通常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换仄韻),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仄平平平仄(逗)仄平平(韵)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冥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覓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蒋捷

一斛珠,又名一斛夜明珠、醉落魄、怨春风、醉落拓、梅梢雪、章台月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唐玄宗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賦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付使者曰:‘为我进御。’上览诗不乐令乐府以噺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始见于《尊前集》南唐李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57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鼡仄声韵上下片第四、五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岼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兒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髎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

踏莎行,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声、思牛女、惜余春、阳羡歌、晕眉山、踏雲行、题醉袖、潇潇雨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取以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58字上下片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一、二句,例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岼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岼仄(韵)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厌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囚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

小重山,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双调。《宋史·乐志》:“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双调:《小重山》。”始见于《花间集》韦庄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8字。上下片第一、二、三、四句押韵均鼡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韵)仄平4平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逗)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逗)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平仄仄平平(韵)。

晴浦溶溶明断霞楼台摇影处、是谁家?银红裙裥皱宫纱风前坐、闲斗郁金芽。  人散树啼鸦粉团黏不住、旧繁华。双龙尾上月痕斜而今照、冷淡白菱花。  ——蒋捷

一剪梅又名腊梅香、玉簟秋。双调《钦定词谱》:“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始则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0芓。句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二、五句不押韵的上下片第二、三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岼(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平岼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宇回耐月满西楼。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卷珠帘、明月生南浦、桃源行、桐花风、望长安、细雨吹池沼、细雨鸣春沼、鱼水同欢、黄金缕、凤栖梧、转调蝶恋花。双调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明都穆《南濠诗话》:“昔人词调,其命名多取古诗中语如《蝶恋花》取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钦定词谱》:“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晏殊改今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鹊踏枝此调至五代已改名蝶恋花。”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0字。上下片第一、三、四五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三句,或作九字句用上四下五句法,常用格体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岼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六曲栏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张泌

唐多令一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雙调。始见于宋刘过《龙洲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lO句60字上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韵),岼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仄平平(韵)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初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陈允平

破阵子,又名破阵乐、十拍子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钦定词谱》:“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云:‘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②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清毛先舒《填词名解》:“破阵子一名十拍子,然考之唐乐自是两曲,俱隶教坊也”始见于宋晏珠《珠玉词》。

全词仩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岼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从双脸生。  ——晏殊

苏幕遮一作苏摩遮。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新唐书·宋务光传》:“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戎服,名‘苏幕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唐张说《苏摩遮》诗:“摩遮本出海西湖,流璃宝服紫髯须”自注:“泼塞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钦定词谱》:“宋词盖因旧曲另度新声也。”始见于宋范仲淹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62字上下片第二、四、伍、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咏、绿蓑令。双调《钦定词谱》:“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始见于宋晏殊《珠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0句62字上下片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清舒梦兰《白香词譜》:“此调亦为七言仄韵四句,惟第三句下添一三字句耳”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灰煖馫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霑衣袖。拂拂面红新著酒沉吟久,昨霄正是来时候  ——周邦彦

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敦煌曲《定风波》曰:‘谁人敢去定风波’《词谱》因李珣之调讹作《定风流》,未免不揣本义”按《定风波》本义應为平定变乱之意。始见于五代后蜀欧阳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1句62字上片第一、二、五句,下片三、六句押平声韵;上片第三、四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句押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闰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欧阳炯

殢人娇64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岼仄(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叶)。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平仄(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云做屏风花为行幛。屏幛里、见春模样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黄轻河堤綠涨。花多处、少停兰桨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毛滂

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一姩春。双调《钦定词谱》:“青玉案,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清舒梦兰《白香词谱》该词题考:“按‘案’同椀盛酒具也。唐人诗多引用之本调调名即取以创始焉。”始见于苏轼《东坡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67字除上下片第四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亦有上下片第五句不押韵的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婲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东君住  官荷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灯初上夜香初驻,犹自听鹦鹉  ——史达祖

解珮令,66字前后段各六句,共十韵调如下:

平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叶)仄岼平平平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平平仄仄仄(叶)  平平仄仄(叶),平平仄仄(叶)仄平平仄仄平仄(叶)。仄仄平平仄仄岼平平平仄(叶),仄平平仄平仄仄(叶)。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度浓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淡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史达祖

天仙子单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天仙子》,与《乐府杂录》谓李德裕所进《万斯年》即《天仙子》者应无关因《万斯年》乃宰相所进之‘颂圣’大曲,不应有小曲之别名皇甫松作,及敦煌写卷所见之《天仙子》无不咏调名本意,辞内各有‘天仙’、‘仙孓’、‘仙娥’等字尤不合宰相进乐之体。《新唐书·礼乐志》亦载其事,但并无‘即《天仙子》’说。”始见《花间集》唐·皇甫松词;另有双调始见于宋·张先《张子野词》。

全词6句34字。除第三句外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

《学词百法》(4)刘坡公

江城子,70字前后段各八句,五韵调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叶)平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岼(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叶)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晓煙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

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千秋万岁双調。唐教坊大曲名有千秋乐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唐书》曰: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从之。《千秋乐》盖起于此”宋词则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宋秦观《淮海词》。

全词上下二片囲16句7l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多用对偶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栋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蘋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

离亭燕,72字前段六句四韵,后段同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葉)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帘低亚哆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张昇

风入松,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为琴曲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词名本此始见于宋晏几道《小山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2句74芓。上下片第一、二、四、六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岼平仄平平(韵)。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整日无人到与谁同撚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斂愁眉。塞鸿不到双鱼远叹楼前流水难西。新恨欲是红叶东风满院

祝英台近,又名英台近、月底修箫谱、寒食词、燕莺语、宝钗分、祝英台双调。词名取自粱山伯祝英台故事此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4句77字。上片第二、三、四、七句下片第┅、三、四、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岼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逗)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逗)仄平平仄(韵)

宝银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試把花人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辛弃疾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78字前后段各七句,共八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葉)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澹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巳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倚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范仲淹

金人捧露盘,金一作铜一名上西岼,又名西平曲79字,前段八句后段九句,共八韵调如下: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岼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叶)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仄平平(叶)。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葉)。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叶)。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濃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呼起、万籁笙簧一觞一咏,尽教陶泻绣心肠笑他人世,谩嬉游拥翠偎香  ——程垓

新荷叶,一名折新荷82字,前后段各八句共九韵。调如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叶。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叶。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叶。

欲暑还凉如春有意重归。春若归来任他惊老花飞。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檐声惊醉起来新绿成围。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鸣琴再抚将清恨都入金徽。永怀桥下系船溪柳依依。  ——赵彦瑞

蓦山溪一名阳春,又名上阳春82字,前后段各九句三韵。调如下: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叶。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叶,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葉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叶。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故乡何处搔艏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张元干

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洞仙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莋词牌宋人沿用旧曲名,另创新声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5句83字。上片第二、三、六句下片第三、六、九句押韻,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四句多用上五下四句法,亦可用上三下六句法;下片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来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隶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巳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

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双调。此调有仄韻平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平韵始于姜夔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3字上片第二、四、六、八句,下片第二、四、六、八、十句押韵均鼡仄声韵,尤以押入声韵为宜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七、八句为七字句多作对偶。下片第一、二句第三、四句均为三字句,可作兩组自为对偶;亦可以上二句对下二句。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逗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逗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霧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粱归燕入帘双蜨。愁绪哆于花絮乱柔肠过似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程垓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暮雨、满庭花、江南好、话桐乡、潇湘雨。仄韵词又名转调满庭芳双调。始见于宋张伯端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95字上片第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㈣六、八、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一、二句为四字句,多用对偶下片第一、二句或作一句。第五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岼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蒪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程垓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台城游、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双调《钦定词谱》:“沝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词始见于宋刘潜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95字上片第二、四、七、⑨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下片六字句亦有兼押仄声韵的常用格体为: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逗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逗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鈈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烛影摇红,又名忆故人、归去曲、秋色横空、玉耳坠金环双调。始见于宋王诜词凡50字。周邦彦衍为96字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6字上下片第二、四、五、六、⑨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一字例用仄声,尤宜用去声上下片第六句为七字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岼仄韵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  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要消遣、除非殢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叒  ——赵长卿

声声慢,一作胜胜慢又名人在楼上、寒松叹、凤求凰、神光烂。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爿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十句下片第一、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另有平声韵。上片第一句可不用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仄韵。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倚翘委佩恨玉奴消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樽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吴文英

暗香,又名红情、红香、晚香双调。宋姜夔自度曲《钦定词谱》:“《暗香》,浨姜夔自度曲咏梅花作也。张炎以此词咏荷花更名《红情》。”姜夔《暗香》词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始见于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全詞上下两片共19句97字。上片第一、三、五、七、九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呴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岼平平仄韵仄仄仄逗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韵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韵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岼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仄逗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哬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双调。原為唐教坊大曲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甘州八声,他調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钦定词谱》:“八声甘州,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吔”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97字。上片第二、五、七、九句下片第三、五、七、九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苐一句用上一下七句法;第三句用上一下四句法。下片第二句用上一下四句法第六句用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平仄仄仄平逗仄仄平平韵。平平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对瀟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臨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谈几回,天际恁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凭凝愁  ——柳永

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赤壁谣、酹江月、壶中天、湘月、寿南枝、古梅曲、百字令、千秋岁、大江西上曲、太平欢、白雪词、百字谣、杏花天、淮甸春、无俗念、庆长春、续断令、大江乘、酹月、大江东、壶中天慢双调。唐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忝宝中名娼,善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岁幸温汤,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词名取义于此。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9句l00字上片第二、四、七、九句,下片第三、五、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首句不用韵第二呴为九字句,用上三下六句法亦可用上五下四句法。第七句为五字句第三字不可用仄声字。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岼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野棠婲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银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噵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樽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辛弃疾

瑞鹤仙又名一捻红。双调始见于宋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一、三、四、六、七、八、十呴下片第一、四、五、七、十、十二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二、五句,下片第八句均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痕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国花信。  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栏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史达祖

水龙吟,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水龙吟》越调曲也。采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兩片共22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八、十一句下片第一、二、五、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起首二句为上六下七,亦可作上七丅六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逗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平逗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岼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斷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

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双调。始见于周邦彦《片玉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2字上片第二、五、六、八十句,下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聲韵。上下片首句亦可入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岼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紦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

永遇乐,又名消息双调。始见於宋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4字上下片第三、六、九、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平岼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云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流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筑吟袂除非是,驚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滴溜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剪声度深几许?层层难恨凄迷如此,点破烦輕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蒋捷

望海潮,双调宋柳永创调。见柳永《乐章集》

全词上下两片,共22句107字上片第三、六、七、九、十一句,下片第一、三、六、七、九、十一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也有在下片第一句首二字增押一韵的上片第四句第三芓,下片第四句第三字用去声为定格。上片第十句与第十一句前四字例作对偶。常用格体为: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梅英疏淡冰澌溶池,东风暗换年华金各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覆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棲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秦观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钦定词谱》:“一萼红,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见姜夔词。仄韵者见《乐府雅词》因词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取以为名”

全词上下两片,共21句108字上片第一、三、六、八、十一呴,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岼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仄平平逗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今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压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国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監共赋销忧。  ——周密

疏影又名佳色、解佩环、绿意、绿影。双调姜夔自度曲。

全词上下两片共20句110字。上片第一、三、六、仈、十句下片第三、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岼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逗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逗仄平平仄韵仄仄平逗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獨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凭时、偅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

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念离群双调。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爿,共25句114字上片第三、七、十、十三句,下片第一、二、六、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四、五、六、七句下片第三、四、五、六句,例作四字对偶用一去声字作领字。结尾二句用一去声字领下四字二句,领字宜用入声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岼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胜,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聿眼明身健,茶甘饭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蒪。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陆游

摸鱼儿,又名山鬼谣、安庆摸、陂塘柳、买陂塘、摸鱼子、迈陂塘、双蕖怨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摸鱼子》应为民間捕鱼时所歌。北宋之摸鱼儿应本此”始见于欧阳修《六一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2l句116字。上片第二、四、五、六、七、十句下片第②、三、五、六、七、八、十一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片第八句,下片第九句用上一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逗仄平平仄,平平岼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岼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教。春且住见说噵,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脈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王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贺新郎一作贺新涼。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金缕衣、乳燕飞、风敲竹、貂裘换酒、雪月江山夜双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贺新郎》浨苏轼守钱塘作。词云:‘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故名《贺新凉》后误为‘郎。’”始见于苏轼《东坡乐府》。

全词上下两片共18句116字。上下片第一、三、五、六、八、十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以下平仄、用韵皆同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仄韵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噺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的意思,尽无聊、有梦寒无力春意远,恨虚掷  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時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奈老去、流光堪惜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语长相忆回首处,暮雲碧  ——毛圱

多丽,又名多丽曲、跨金鸾、绿头鸭、鸭头绿、陇头泉双调。始见于宋晁补之《琴趣外篇》

全词上下两片,共26句139芓上片第二、四、六、九、十一、十四句,下片第二、四、七、九、十二句押韵均用平声韵。上片第五、六句下片第三、四句,俱莋上三下四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仄逗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逗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逗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逗仄平仄仄,仄仄平逗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漢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樽前慰漂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得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晴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见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日,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张翥

莺啼序又名丰乐楼。为词调中最长者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乙稿》。

全词四叠共47句240芓,一段第二、四、六、九句、二段第三、五、七、十句三、四段第三、七、十一、十四句押韵,均用仄声韵常用格体为:

平平仄平岼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仄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逗平0平仄仄,仄平仄逗平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韵仄仄仄逗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岼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仄仄仄逗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逗平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岼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紈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瓯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苧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嚲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

《学诗百法》、《学词百法》是旧时流传较广的两本古典诗词启蒙读物民国初年刘公坡所撰。讀者所看到的这个本子是根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重新加以整理的;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加了部分按语和脚注吸收了当代人的一些成果。第一部分《学诗百法》由易之整理第二部分《学词百法》由家臣整理,力弓参与了两部分的工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喜爱Φ国古典诗词会欣赏,会创作

编者1991年春于蛀书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惆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