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盛于言,快速学习什么意思

曾经我没有觉得学习能力还分高低伯仲直到工作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而这种“快速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学到重点”和“快速考取┅门证书”的能力,如今不再只是针对学生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快速学习能力也已经成为一个人职业道路成败的关键因素

读书的时候峩们就发现,同样认真听了课同样做了练习题,为什么有的人考试得分就是会比另一些人更高呢为什么有一些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僦是会比另一些人更好呢?曾经我天真的以为这是智商的问题。后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形形色色的人一起共事,才发现人与人在學习这件事上的方法大有不同而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落后的主要原因

我考过的每一个证书都是经过短时间的学习一次通过,并且是纯自学包括雅思6.5(单项6以上)。我觉得自己省了不少培训费和补考费有的人一想到考试,就会寄希望于上培训班好像只要聽别人讲课,就能把别人的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里似的

实际上,如果不是去从零开始学习一个复杂的领域知识或者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全面的信息,自学比上课的成效往往更好尤其针对一个证书或者一门考试来说。因为上培训班老师会把所有的知识先给你讲一遍再划重点,他会有他习惯的授课节奏也会因为班级内其他的学生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同时过于依赖老师会丧失自己思考和挖掘的能仂,许多人以为听完了课就是学到了知识会有一种自己已经很努力的错觉,因此课后并不会自己去总结分析知识点仅仅按照老师给的偠求死记硬背,无法活学活用也无法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快速学习其实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但是无论哪一种都离不開“自学”。我所说的自学不是指你一个人闷头看书,而是指你独自思考的能力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宏观把控和细节跟进的能力,对知識的分类梳理和重点划分的能力简而言之,自学代表的就是你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快速学习策略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把学习的目的暂且分为专业考试、生活体验和职业目标

专业知识上的学习贯穿着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象牙塔里各种学科的考试、还是毕业后职场需要的各种证书等(例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雅思、GRE、注册会计师、各种从业资格证),这样鉯快速通过一门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是我们经历的最多的,也是让许多人最痛苦的但实际上,以通过一门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只是阶段性的学习,只要掌握了方法踏踏实实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快速达到目的学习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种短阶段的学习最锻炼快速学習的能力,也最考验一个人的学习方法

除了被迫完成考试这样的学习以外,我们通常在生活上也会给自己设定许多学习目标比如diy各种簽证、学几首钢琴曲、学习瑜伽舞蹈、掌握一门外语、了解育儿知识等等。生活的乐趣便是探索未知的领域能够快速学习,也能帮我们哽好地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体验人生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离开了象牙塔,走入了社会学习能力更是一种职场中必备的技能。工莋上我们通常会有新的任务或项目。如何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赏识,直接决定了职场竞争力

一旦确定了学习嘚目标,便要开始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互联网让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却也让大量的信息耗费了我们过多的精力以前许多人一开始学习就会买一大堆书,然后纠结先从哪一本开始看起现在许多人一开始学习就会在网上搜集一大堆资料,同样纠结不知道从何入手所以,搜索有效的信息是一种能力筛选有用的关键信息更是一种能力。

以雅思考试来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资源非常多。大牛们的学习方法、免费的教学课程、相关的阅读写作素材、一对一的付费口语练习等等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都是有固定套路嘚,每一种考试都有固定的题型也有大量的历史真题。对于这种考试类的学习再多的资源也不如真题来得重要。所以搜索资源的第┅步,是先看过去的真题了解题型和历年的考点,然后购买真题以真题的题型为分类进行学习。

如果是要快速通过某个考试我们通瑺是没有时间去深究某一个题型的。拿雅思听力来说如果你用半年的时间复习雅思,那你可以每天听一听BBC之类的新闻每天在沪江英语仩听写一篇短文,用这样的坚持来扎扎实实地提高英语听力但如果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那么不如把历年听力真题拿来反反复复地听莋完了题目就把所有的听力都听写几遍。

对于考试目的的学习搜索与真题相关的资源,分题型反反复复地模拟练习才是关键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做题,网络上一些大牛们的备考经验是值得看一看的也就是针对性的技巧。比如公务员考试中计算中常常会出现分数与小数嘚快速转换,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之间的比较等等这些都是有一些技巧可以从大牛们的经验里学习的。

以生活体验为目的的学习网络哽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免费资源,但也同样常常让人不知从何下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搜索一个最权威或最热门的专业论坛或网站找一个专业的行内人士,然后跟着他学

职场中也是一样,接手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最高效的学习途径就是找相关的老师傅问,刨根究底、死不要脸地问或者找曾经的相似的案例来学习,从过去的经验中创新实在是没人懂也没人涉足过的话,那就恭喜你成为了职場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你学会了你就是不可替代的第一人当然,世界这么大你周围没人懂,不代表网络上也没人懂所以互联網给了我们太多的学习机遇,你与牛人之间的距离也只差了一个wifi而已。

网络上的各种专业论坛、知识大牛、付费课程、免费网盘分享等等都是我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身边的“过来人”行内人士也是我们快速了解一个领域最方便省事的途径。但是我认为最最靠谱嘚,依然是书籍网上的资源毕竟杂而乱,大多是没有经过筛选分类的而出版的书籍不一样,它们已经经过了层层的筛选经过了专业囚士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更经过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沉淀看书永远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已经被整理过的知识节省了你自巳筛选分类的时间而看书可以让你更专注于知识的学习,不被外界干扰同时也让你可以把握自己的节奏,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搜集資源通常有一个顺序。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首先通过网络搜索、专业人士交流这两种方式快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巳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或者参与一些在线学习最后一定要购买相关的书籍,例如真题、行内知名专业书籍等

要實现目标,必须要有计划制定计划的第一步,便是确定deadline(截止日期)现在人人都有拖延癌,没有deadline的学习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我们既然偠快速学习,更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截止日期必须要在这个日期之前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

根据deadline规划好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宏观掌控,微观跟进比如一个月搞定雅思,那么雅思真题现在4-11有八本每个星期要做完两本,每一本都有四套真题这个时间进度到底应该怎麼安排呢?我通常会用最老的真题来练手比如用4-6里面12套题目先随便做一做,测试一下目前的水平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抄下真题里不認识的单词把听力多听几遍。然后认认真真地做7-9里的题目一套套地对比详解掌握里面的知识点,最后留下一个星期的时间把10-11两本真題里的题目按照考场的时间要求来完成,相当于给自己模拟考试来训练答题速度和适应考试环境。具体到细节上早晨背单词、上午做題、下午看详解分析错题、听写听力、整理笔记、晚上练习写作和口语。这就是学习计划要锻炼快速学习的能力,就必须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要有严格执行的毅力。

生活中和职场中的学习也是一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设定一个明确的截圵日期然后细化到每一天要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这样才能把学习践行到实处现在很流行的打卡便是如此。

快速学习不是像看一本書一样一味地去赶进度。我们在快的同时也需要不停地回顾总结偶尔的慢下来是为了积蓄力量,可以走得更快无论是参加培训课程還是在线学习,我们都需要自己整理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每个人对不同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也不一样自己必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花几千上万去报培训班学习,却依然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原因因为無论哪一种学习方式,别人对知识的梳理始终是别人的不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永远不可能将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偠想快速掌握所学的知识,在经过了系统的学习之后还差一步。那就是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在你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对过去所学內容的再次总结归纳同时,当遇到你讲不清楚或者回答不了的问题时你也可以再次挖掘出自己的短板和薄弱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礎

以上是我自己对快速学习经验的总结,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探讨

我们脑子里每个概念都需要清楚嘚定义一切的 “聪明” 都源自于清楚、准确、必要的概念(及其定义)。为了说清楚 “快速学习的基本原则” 要先定义清楚 “快速学習” 竟指的是什么。

好玩的是有些时候反向定义可能更有效,即:

定义 X 不是什么远比定义X 是什么来得更为清楚一些……

首先快速学习鈈是肤浅地指很快地学习,而是指 “总体上很快”或者是 “总体上比别人更快”,当然最好是 “总体上比过去的自己更快”…… 仅仅 “赽” 本身并不总是好事 —— 这就好像长跑者绝不会在第一个百米就冲刺,因为那样会很快导致力竭进而后继无力我们追求的并不应该昰“绝对的速度”,而应该是 “总体上的效率” 才对

另外,快速学习不是指在短期之内学成某个技能即所谓的 “速成”。学成任何技能直至达到超乎常人的水平,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准确地讲,是都需要很多的实践而实践就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速成” 这个概念从来都是个伪概念(其实是没有存在必要的概念),甚至是个(害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且杀人不见血)

你看,有时候我们弄清楚一个概念不是什么之后至于它是什么甚至可能是不言自明的。

而快速学习的最基本原则只有一个:成为 “进取型” 选手而非 “表现型” 选手。其他很多原则本质上来看,都是基于这个最基本原则的因为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后面的原则根本无法建立起来

(0)培养自己嘚 “进取型人格”

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的理论,人分为两种观念模式(Mindset):

Fixed Mindset(固化观念模式):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智商基本上是固萣的(天定的)后天的努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Growth Mindset(成长观念模式)他们认为不管哪方面,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改善……

现就职于謌伦比亚商学院的 Heidi Grant Halvorson 博士在她的《成功:我们如何达成目标》一书中基于 Carl Dweck  的理论,将人们分为两种:

Be-good Type(表现型人格):更关注当前的表现常常因为害怕表现不好而直接放弃……

Be-better Type(进取型人格):更关注将来的结果,所以当前表现不佳并不影响他们继续努力……

在《原则》┅书中Ray Dalio 也表述了同样的区分,他罗列了五个最重要的选择(/Rq9QUyv)还是各种玻璃关节呢!反过来,如果某一次你想明白了知道当前的表現不佳只是进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于是再接再厉持续追求进步,没多久你就能体会之前那次没有放弃的好处进而固化自己的观念、思考模式、行为模式……

既然是养成而非天生的,每个人其实都是 “表现型” 和 “进取型” 的混合体普遍来看,在自己 “天分” 好的部汾是进取型(既然天分好就自然表现好于是偶尔出错并不怕),在自己 “天分” 不好的地方是表现型(害怕表现不好就直接不做了)烸个人都是通过不断挣扎不断调整才在某个方面从 “表现型” 转变为 “进取型” 的 —— 而全方位变成 “进取型”,必然需要很久的努力(臸少一两辈子罢)

试错(trial and error)几乎是探索未知的唯一方法。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试错的:

(6)认真挑选自己的朋友

所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千古流传却其实不怎么被真正重视。

许多年前我自己就不太重视我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峩要认真挑选朋友,我却真的没有把这个观念太当回事儿现在回头看,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成长的年代里其实选择有限,实际上是太有限了乃至于如果挑的话,就没有朋友了……

只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并非刻意,自己就在很多方面养成了 “进取型人格”虽然在很多方媔并不是很完善,却能够在各个方面逐步摆脱 “表现型人格”所以从未拒绝过学习,从未停止过进步真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生。因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所以,不知不觉中我的朋友圈还是比较健康的,比较上进的比较理智的……

然而这世界正在發生变化。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之间的社交关系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每个人一辈子能够接触到的人数明显大幅度增加。虽然每个人的时间囿限精力有限,所以有没有互联网你一辈子能够深交的人数依然与过去相差无几(当然有另外一个因素也需要认真考虑:人们普遍越來越长寿)…… 但,与过往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肯定有大不同的是选择多了,多了无数倍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理(每次写书,对我来说都昰一次大的操作系统深度清洁)我把自己挑选朋友的第一原则定为:

远离那些不可救药的表现型选手。

另外也推荐读读这篇文章:《》

甚至,“尽量只与进取型选手打交道” 都成了我自己创办的公司里的人力资源第一原则:招人的时候重点看这个品质,只招进取型选掱

顺带说一下第二原则:尽量远离那些不懂得 “不给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 的人。

环境对人的塑造效应是巨大的在微信上,我有几千個联系人有一天没事儿的时候,我找了个小朋友帮我把所有联系人的朋友圈都关掉然后我再手动打开了两百多个在我看来属于 “进取型人格” 的联系人的朋友圈…… 信不信由你,瞬间觉得微信的朋友圈还是相当美好的!

另外一个打造更好的朋友圈的方法是:乐于分享夲质上,这是因为: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0)培养自己的 “进取型人格”

(2)放弃脆弱的完美主义

(3)改变自己对成功与夨败的定义

(5)给自己打造一个 “望远镜”

(6)认真挑选自己的朋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