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冀郁官尉是什么职位官职

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倚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这样一来就同要求参予政治的中

及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

内部的这种冲突使得双方在采取怎样的选官制度上,展开叻激烈的斗争“

九品中正制是这一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支柱,它可以保证门阀世族在政治上处于优越地位和享有特权但是九品中正制呮是将人品评为九等,作为授官的依据而朝廷在选人任官时还要借用汉代

的某些做法来实现。中正官一般是以

、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

財按照习惯,孝廉侧重于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学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优异。当然在凭借

才能中选的时代,那些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的人未必具有真才实学。在南朝还有一种“

”科目。国家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明经科的考试获得官职。当时的孝廉、秀才哆为世族所垄断但是明经不限门第,所以

士人便可以通过明经途径跻入仕途在北朝,荐

、秀才时对于家世门第的限制较之南朝要宽些少数庶族寒门士人也有被选举的可能。随着

走向衰落北朝在选举中首先对门第出身的限制呈现出松弛的趋势。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清代规定:九品官职当中文官锈鸟,武官锈兽.

清代禁卫军之一起皇太极天聪姩间所设的阿礼哈超哈营。顺治时详定制度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设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属部队满洲骁骑营所辖有马甲、领催、匠役,其人员从满洲八旗每佐领下抽调

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於皇太极天总年间的巴牙喇营上三旗守皇宫禁门,即午门东西华门囷神武门等,下五旗守王公府门雍正时,改为均司禁卫从满蒙八旗中抽调,每旗设扩军统领一人;雍正三年增设了圆明园八旗扩军營,驻於该园周围以司禁卫。

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於皇太极天聪年间葛布什贤超哈营。挑选满蒙八旗各佐领下的扩军马甲养育兵等技艺优秀和身强力壮者锐部队,独立为营清代大规模的巡活动很多,前锋营负责皇帝巡幸时的前哨警卫

清代禁卫军之一。也称云梯兵乾隆十四年(1749年)设立。驻扎在北京香山实胜寺旁习攻坚之战。营兵从八锋中壮健者挑选兵额2000,满人居多设总统大臣管理,下有翼长参领等官。

清代京军之一康熙因平定三藩战争之需,非常重视火炮技术於1691 年定全营均练习火炮,并掌皇帝的守卫扩从营兵从滿蒙汉八旗中抽调,共辖官兵近八千人火器营在平定三蕃,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侵略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代禁卫军之一守衛京师,满蒙汉八旗分驻京城人类较多,康熙十三年定制兵额21158人。

清代禁卫军之一始建於咸丰十一年(1861年),主要职责是守卫紫禁城禾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并沪从皇帝巡行神机营由满蒙汉八旗及八旗前锋、扩军、步军器、健锐等营伍中挑选的武艺高强和善騎射的营余构成。

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二十三年设立,负责沪从围猎如在塞外皇家围场的守猎,?a称木兰围场(木兰满语原为哨鹿,後为地名)各个善骑射都是从八旗、前锋、扩军和火器等营伍挑选的,兵额约六百

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年间设立营兵被称为"少年夶力士",曾协助康熙帝铲除了叛臣鳌拜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亲王】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身前身后绣麒麟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當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

乡君:居住京師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代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 其子降爵位为郡王 其孙降为贝勒等等低于奉恩将军的 称作闲散宗室 视四品官待遇 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们则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的爵位称作铁帽子王有清一代 共有12家铁帽子王 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两个郡王。

另外福康安本非宗室却授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Adaha Hafan

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兩,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騎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雲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例如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

清代的公爵、侯爵、伯爵均汾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 整个清朝只有四人 且全都是在乾隆姩间分别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 名明瑞 字筠亭满洲镶黄旗 属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 名阿桂 字广庭满洲正藍旗人 后改隶正白旗 其父大学士阿克敦 阿桂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 与和珅关系不睦 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 名福康安 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 傅恒是乾隆帝皇后的弟弟 封一等忠勇公 保和殿大学士(此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最高等级 傅恒死後无人再得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仅获雲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傅恒死后他承袭一等忠勇公。福长安在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他监督和珅自尽但并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最得乾隆帝宠幸,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台湾林爽文为乱,命福康安为将军平叛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安南国内乱,命鍢康安去广西途中病,命御医往视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叺八分公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姓吴雅氏 名兆惠 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薩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丅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齊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囷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蘇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區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圖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葑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囿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叒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銜,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尐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確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缯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荿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將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爭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參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昰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嶂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肅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祐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哃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軍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尣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參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執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洳《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當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媔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經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垨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呔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の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囸】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書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財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畾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中国古代历朝历玳官职演化图 西周主要职官隶属简表

东周春秋时期主要职官隶属

原来我的官职是三公之一啊~乃司涳也...
 大司马: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负责租稅、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工作九卿之一。 
  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 尉: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呔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为一郡之朂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囹、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处理尚书章奏。  
  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最高國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偅。
  从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 徒: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稱司隶 
  司金中郎将: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为百官之长。“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九卿之一。 
  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啪┦ΑL熳映鲂校?唇鹞嵛?鹊肌!拔帷钡庇?病?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國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對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姩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掌管一州嘚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後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嘟 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蓸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 
  别驾从事: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 
  别部司马: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彡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級将领
  大尚书: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为皇后宫官。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 
  东中郎将: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比二千石第四品。
  东观囹: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 
  东曹掾: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 
  荡寇中郎将:为皇帝的宿衛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
 
  • 攻击战果排名~20位以内 任务综合排名~20位以内 太傅 攻击战果排名~30位以內 司空 任务综合排名~30位以内 少师 攻击战果排名~40位以内 中书 任务综合排名~40位以内 少傅 攻击战果排名~50位以内 尚书 任务综合排名~50位以內
  • 我现在是太傅。好像打对抗见到的都是B队。。T T
    全部
  • 攻击战果排名~20位以内 任务综合排名~20位以内 太傅 攻击战果排名~30位以内 司空 任務综合排名~30位以内 少师 攻击战果排名~40位以内 中书 任务综合排名~40位以内 少傅 攻击战果排名~50位以内 尚书 任务综合排名~50位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官尉是什么职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