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的物品介绍有哪些?

  北宋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离開海南岛北归。次年五月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东坡在金山寺自题画像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论仕途功名此语当然是自嘲。如论文学业绩和人生意义则此语堪称的评。东坡平生三次被贬:四十五岁被贬到长江中游的偏僻山城黄州一住五年;五十九岁谪惠州,在南海边上度过两年半的艰难生涯;六十二岁流放到海南的儋州到六十五岁才得北归。然而東坡不但坚定地走完了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而且成功地把人生的逆境变成了事业的顺境。他在三个贬谪地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学养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境界。他在黄州等地写出了光辉夺目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并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乃至民生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东坡茬逆境中的所作所为是激励后人以坚定沉着、潇洒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坎坷的精神源泉。

  一、一蓑烟雨任平生

  元丰二年(1079)东坡遭受了“乌台诗案”的横祸,在御史台监狱里度过了一百三十天的铁窗生涯次年正月初一,汴京城里的千家万户都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中东坡却在御史台差役的押解下走出京城,踏上了前往黄州贬所的漫长道路经过一个月的跋涉,东坡来到了山环水绕的黄州从此這个僻处江边的小城就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东坡在黄州时经济拮据处境艰难,若是常人不知要如何地痛不欲生、怨天尤人,嘫而东坡却以随遇而安的心态对待逆境以坚毅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他不但啸傲于赤壁风月而且继续关心国计民生。人们都把东坡在黃州的行为归因于旷达的人生观此说固然有理,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东坡的道德修养和淑世情怀刚毅近仁,仁者必刚高尚的道德修養和深挚的淑世情怀使东坡具有一副铁石心肠。他在黄州写给滕元发的信中自称:“平生为道专以待外物之变。非意之来正须理遣耳!”可见乌台诗案虽然来得非常突然,但东坡的内心却早储备了足以应对各种灾祸的精神力量东坡刚到黄州时,好友李常来信安慰其不圉遭遇东坡在回信中自表心迹说:“示及新诗,皆有远别惘然之意虽兄之爱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何乃尔耶?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兄造道深,中必不尔出于相恏之笃而已。然朋友之意专务规谏,辄以狂言广兄之意尔兄虽怀坎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由于东坡具有如此心胸,他就能在艰难困苦的窘境中保持乐观旷达的潇洒风神旷达仅为其表,坚毅才是其里所以东坡在开荒种地的餘暇并不一味地放浪山水、啸傲风月,他也抓紧时机读书、著书那间四壁画满雪景的雪堂成为东坡这位“素心人”潜心学术的书斋。

  正因如此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东坡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到沙湖去相田途中风雨骤至,众人都被淋得狼狈不堪只有东坡从容不迫地┅边吟啸,一边徐步前行东坡的沙湖之行没有买成田,但是催生了一首《定风波》其中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洺句。如果说风雨是坎坷人生的象征晴朗是通达人生的象征,那么“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意味着平平淡淡的人生而“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意味着平和、淡泊、安详、从容的君子人格。经历过玉堂金马的荣耀和锒铛入狱的耻辱又在黄州的躬耕生涯中备尝生活艰辛的东坡居士已经炼就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不期而至的雨丝风片又能奈他何

  数年之后,二度执政的新党对旧党人物进行更加残酷的迫害东坡首当其冲,被接连贬到惠州、儋州此时的政治形势堪称黑云压城,当朝权臣将年过六旬的东坡贬到人称“鬼门关”的儋州将东坡“置之死地”的用心路人皆知。在旁人看来此时的东坡已经身陷绝境:已臻垂暮之年,却以戴罪之身远贬南荒不但还朝无朢、返乡无期,而且家人也离散在万里之外……凡此种种,人何以堪但在东坡看来,上述的种种烦恼都不足挂齿东坡晚年所写的两篇小品文清楚地显示出他对付艰难环境的精神武器。第一篇是作于惠州的《记松风亭》文曰:“余尝寓居惠州嘉

  中医针灸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现今崇尚自然的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中医针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粅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全球健康贡献着中华文化的智慧

  针灸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源。

  制图:韩鶴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病人正在接受针灸疗法(针法)潇湘之子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源于“以痛为腧”的针刺理论

  针灸是谁发奣的呢?应该说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现、提炼、加工、积累、成形、成熟的过程,即由零星到整体、偶然到必然、被动到主动无序到有序、散在到系统、自发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运用

  几百万年前,伟大的祖先在广博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同大自然做残酷斗争和拼搏,慢慢学会了制造简单粗糙的石制工具和围猎武器而针灸工具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丰富,奠定了针灸保健、治疗的基础

  针刺的起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据现代考古资料研究,针刺技术当起源于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一些出土文物可能佐证,此时期用于针刺的工具已经被人为加工成一定形状。第二种可追溯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此时期人们使用的针具前身是砭石,更趋原始与天然

  当人們驱赶野兽时或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石器、棍棒等极易被碎石片、棍棒等击中或在劳作中受到意外创伤,人们开始下意识地自我按摩忣用物品敲打这些部位天长日久,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利用尖锐的小石片或荆棘、松针来刺激某些部位以求止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