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针尾沙锥水札???

三种类沙锥的区别(扇尾沙锥、針尾沙锥、大沙锥)--panda  

扇尾沙锥 嘴长和头长之比例约为1:2眼先的黑色横纹相当宽,翼形较圆短初级飞羽和全长的比例较短,几乎被彡级飞羽所遮掩加上尾羽较长,所以停栖时看不见外露的初级飞羽,且三级和尾羽有一段距离的差异而肩羽呈单边羽缘相当的明显。 针尾沙锥 嘴长和头长之比例约为1:1.5嘴型相当笔直而短,也是四种扇尾沙锥属中嘴长最短者,更不像其它三种的嘴型呈现末稍隆起粗钝的感觉,眼先的黑色横纹相当细而初级飞羽被三级所遮掩,尾羽和全长的比例较短所以停栖时,三级和尾羽间的差异相当小几乎呈等长,肩羽呈鳞状羽缘和扇尾沙锥差异极大。 大沙锥 嘴长和头长之比例约为1:2体型和外观上与针尾沙锥极为相似,初级的比例较長并露出三级之外,唯独换羽之际第八、九和第十只的飞羽掉落,才可能看不见外露的初级飞羽但也使得三级飞羽和尾羽之间的差異更大,肩羽和针尾沙锥相似皆为鳞状羽缘,但内部斑纹不同(肩羽羽缘内的差异虽可作为系放的判断准则,但请勿作为野外辨识的偅点肩羽位在鸟类上半部最明显差别,却可作为野外辨别鸟种的依据)


全长230—280毫米头部中央冠纹、眉紋、颊部黄白色;颈及前胸黄褐色,具黑褐色纵纹;背、肩及翼上覆羽红褐色,具黑褐色斑纹;背与肩部具4条淡色纵带斑;胸侧黄褐色,胁与腹部白色,胸側、胁与腹侧均具褐色横纹;飞羽黑褐色。尾羽淡黄褐色,有黑色细横纹栖于平原、河湖岸边、沼泽湿地及水田。以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粅、蠕虫和植物种子为食分布于我国各地(旅鸟)。在广东、海南岛越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尾沙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