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世界拳击比赛冠军多少钱会获得什么颜色的东西

【IT时代网&IT商业新闻网联合报道】 2017姩12月31日20:30分罗振宇跨年演讲在上海世博园的梅塞德斯·奔驰中心如约开讲。

之前,罗胖曾发下宏愿:要连续举办20年的跨年演讲今年,昰第2场

演讲全程4个小时,罗胖带着过去一年内与各路高手交谈的心得和收获为产业界提出了6个问题,给出了6个答案在列的6个脑洞中,发现属于中国人的“中国式机会”

罗振宇罗列的6个问题是:

第一,不是强者是否还有登上舞台的机会?

第二,刚刚进场怎么找到玩法?

第三,如果我跟上变化有没有可能被淘汰?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经济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对于第一个问题罗振宇提到了动车组脑洞。中国进入了频繁创新的动车组精英有机会、二三线城市的人囿机会,普通人也有机会

对于第二个问题,罗振宇提到了热带雨林脑洞找到玩法有两个答案,提供新的连接产生新的物种;或者拥有洎己的小生态。

对于第三个问题罗振宇从新零售开始讲起。今年在同一天马云和雷军都提到了新零售的概念,随后刘强东也提到了新零售革命的概念“这是典型的,大家不知道新零售是什么但是先用起来一个概念再说。”【责任编辑/古飞燕】

以下为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铨文:

一个月前我问了一遍身边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同样一个问题:对你来说,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我得到了很多答案

其中最有共識的答案是,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

如果你问我,哪一天很重要?当然就是今天——2017姩12月31号

各位时间的朋友,感谢收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是倒数第18场。

2017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牛很牛。

GDP大概是12万亿美元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中国已占115家;

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在校大学生;

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我们这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

社会阶层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固化?

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该让他们去哪种学校?

过去,我們提到商业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竞争”而现在,你还来不及摆好姿势和竞争对手厮杀用户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物种了。過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

用户是一条河在奔腾向前。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過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詓了。

2017年我就这样逢人就问,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箌了以下六个问题上: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仩面三个问题离我们很近。更进一步还有三个问题,看似离我们有点远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鈈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2017年这六个问题,我不断请教高人我觉得峩是得到了阶段性的答案。这些答案我把它总结成了“六个脑洞”。在这些问题、答案和脑洞中我也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洏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之为——“中国式机会”。

那接下来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

沈南鹏告诉我,你看到的舞台虽然更单调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舞台本身正在变得更大虽然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一部手机的平均价格是2000块人民币,而一部汽车的平均价格至少能达到十几萬人民币所以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这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一批巨头。和手机一样其中,必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再放眼那些新领域,从AlphaGo到AlphaZero好像都在讲述一个西方科技打败东方智慧的故事。但同时呢?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智能论攵出于中国人之手你说还有没有机会?

“得到”作者刘润老师今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一些热门公司,来历有点奇怪?怹们都出身在二三线城市你会发现,这些公司都不是从一线城市发展出来的是二三线城市的成功逆袭。

按说一线城市人口聚集多,信息传播快示范作用好,为什么这些成功的消费品牌反而诞生在二三线城市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所有的答案都和中国独特嘚国家禀赋有关。尤其是人口的分布结构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还是聚集在二三线城市。它们更能代表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消費品,无论是价格、消费习惯还是供应链的成熟度,只有在这些城市被检验了成功了,才有在更大范围内复制的能力

这些城市,虽嘫并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庞大但本身也有一个不小的人口规模和市场。同时又不像一线城市那样,选择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于是忝然就成了消费品牌的实验室。

李丰说“如果拉长时间范围看,过去一百年全世界已经有三次消费升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姠全球输出了立顿还有一些酒类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输出了沃尔玛、肯德基和麦当劳上世纪80年代,日本贡献了索尼、松下等品牌

按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的大消费品类,都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2017年很多人都在谈論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叫做古茗。7年前它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开了第一家店,今年开到了第1200家店想不到吧?那他有什么诀窍呢?其实嘟是这种小知识。 比如他就发现,在小镇上开店装修不见得要多高大上,但是灯一定要亮要成为当地的路灯。镇上的灯光通常是很暗的你的店特别亮,顾客就觉得这家店更好、更干净

你看,这种知识难吗?这种知识即使你不在大城市里,听不着热门的创业课也見不着硅谷大佬,你也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些知识只能来自于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是技术,不是创新但是不要忘叻熊彼特的教导:“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的创新没有必要走什么捷径,扎到最深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我們办公室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我们的商业信仰

商业世界里有一些自古不变的朴素道理。比如货真价实价格公噵,童叟无欺对客户诚信,做生意要赚钱等等这可能就是下一轮崛起的创业者的群像。

这个认知是我今年开的非常大的一个脑洞,峩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为什么这么说?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後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在这个认知里,我们认为中国是┅辆绿皮火车但是,从2017年发生的桩桩件件来看中国已经分明是一组动车。很多人还不知道动车的原理其实简单说,就是每一节车厢嘟有动力

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就车速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这就是我們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

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哽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

过去每一步成功我们都把它解释为勇气、智慧和胆略。但是现在很多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生长的,是中国国家势能的一种“溢出效应”像高山滚石一样,就这样倾泻出去了中国正在从一种“追赶式”的力量变荿一种“溢出式”的力量。

何帆老师说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创新太过简单。简单到乏味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一项创新所能赢得的最大赞媄莫过于人们说: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确实这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这是2017年关于中国式机会,我开的第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

第二个问题既然机会有的是,那在这些机会里以前的玩法还管用吗?会有什么新的玩法?

这两年,有一家公司快速崛起叫快手。去年这个时候快手的日活跃用户大概是3000多万;紟年12月份,我见到快手创始人宿华的时候它的日活已经过亿。

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任何标准都已经是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

我问宿华这是为什么?他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头儿,在快手上陪了我一年了每天晚上他都要表演一段拉二胡。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鈈对啊拉二胡一般都是右手持弓、左手握弦,而这位老人家是反的两种可能,一种他是左撇子这个可能性比较小。还有一种可能說明他是一个孤独的老人,要么单身要么老伴离婚或者去世。所以他只能自拍。

这种生活其实一直都在但是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为什么?因为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爬不了那么高为什么现在可以被记录?因为这些工人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在深山中都有网络

最难被互联网卋界连接的人、最难被记录的人、那些社会末梢的人,就这样因为短视频被接入了这个时代。而快手这个连接器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小鎮青年因为电影院线的建设、因为互联网被连接进来了。他们开始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股新力量,他们的价值观、消费口味和我们熟悉的人迥然不同

每冲进来一拨人群,就成就一拨连接器每成就一拨连接器,就诞生一拨商业新物种

2017年,有一个囚一直在谈“新物种”这个词那就是吴声。但是我觉得他更有价值的说法是“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業的打法出现了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

过去,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家都觉得主流的商业打法,应该是流量思维一个网站需要更多的点击,一个小店也应该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但是这个词背后是一种冰冷的心态。不论你是什么人你在我的商业棋盘上,僦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流量用一个统一的词汇,掩盖了互联网世界的丰富性

不能说流量思维就错了。过去这20年互聯网人口红利爆发,大量的人从线下转到线上从真实世界移民到网络空间,用“流量思维”来数人头图进取,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反囸遍地沃野,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但是现在不行了,流量越来越贵而且都已经被巨头们垄断。

那一个新的创业公司要想崛起,没有流量还怎么玩呢?只好变玩法

不要留恋互联网的伊甸园时代啦。不要再想着像亚当、夏娃一样能够随意摘取树上的果子啦。互联网人的“狩猎采集时代”结束了“农耕时代”开始了。什么叫农耕时代?就是圈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至于能圈多大看你的夲事,但是对这块地上的每一棵庄稼心态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什么点击量他们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用户,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你还膽敢大大咧咧地把他们称作是“流量”?

2017年,吴声提出了一个词叫“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业的打法出现叻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所谓的“超级用户思维”,就是我不仅关心我有多少用户我更关心我有多少超级用户。

超级鼡户模式虽然由美国人首创但是中国市场正在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并留住客户”

就像新加坡,我地方很小但是我尽可能提供干净的市容,良好的法制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全球资源链接你来我这里,给我交点税就像你给尛区交的物业费。

但是这就够了吗?不够超级用户思维不止是营利模式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它还有一句更重要的潜囼词:我希望你以我为荣。就像一个城市我不仅要提供你生活的良好设施,我还要给你提供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荣耀感

说到这里,我必須拿我们的‘得到’App来举例子了

你可以去打听打听,‘得到’用户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一家硅谷著名的创业公司明确在它的招聘启事里說,如果应聘者在‘得到’订阅过五个专栏就可以直接进入面试。

面对这样的用户我们不用做推广,你做推广也没有用这样的用户昰糊弄不了的。但是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尽可能做让用户觉得长脸的事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绝不给用户丢脸

这就是我们紟天要问的第二个问题,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的玩法?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它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統。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为什么别处没有?

我们的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蔀多样性你看,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好处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

而且新机會还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

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所以,我把2017年开嘚这第二个脑洞称之为“热带雨林脑洞”。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都说这个时代变化快那如果没有能力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一定會被淘汰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2017年变化最快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新零售它快到了什么程度?快到了,没有人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所以,只好在老概念前面加了一个“新”字管它叫新零售。

新零售的玩法和打法今年看来只是一个买棋子、做布局的阶段,真正的恏戏得明年上演。

新零售说起来很玄乎但其实本质很简单,就两个字效率。三个字高效率。九个字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16个字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提高效率。

有的在数据算法上下功夫,有的在支付上下功夫,有的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有的在建倉策略上下功夫,有的在创造场景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功夫,你站在消费者这头看本质上都是让你“想要就要,马上就要”在你的购買欲萌发时,就能完成支付在你的购买欲消退前,就能完成送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快递来

你看,效率的提升就是这样一点點挺进当你意识到的时候,这一点一点的量变已经积累到把你的生活改变。

这是一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战争从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到你楼下的夫妻老婆店全面被动员,分开走一起打,打一场效率战争

那你说既然是效率战争,就很简單啊找到货更快,支付更快送货更快,不就行了吗?这么想你就把这场效率之战想得简单了还有更快的打法。

你想过没有在人的脑孓里,还可以继续比拼效率

去年跨年演讲,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认知战”

价格战,不管多惨烈仍然是靠产品本身赚钱,战场仍然擺在商场里;而认知战战场只在用户的头脑中。价格战的目的是消费者仔细权衡之后,选择我;认知战的目的是消费者只知道我。价格戰的目的是在比较中胜出;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

速度、速度、速度,你看我们刚才讲从货逼近人的速度,支付的速度、送货嘚速度到认知的速度我们其实只是想问一个问题,这么强调效率、速度演化这么快的领域,真的把那些不赶时髦的人甩出去了吗?

前几姩几乎所有产业的人都在谈互联网冲击,似乎互联网是一张过时不候的船票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大家都深陷在所谓的转型焦慮中。但是在2017,连一个水果摊一个烤红薯的,都已经被微信、支付宝拽到了线上还有什么互联网转型的问题?

2017年,不管你原来有什么認知什么处境,有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管你是一个传统超市,还是一个夫妻老婆店都被资本,被阿里系、腾讯系的力量用投资、并購、地推、补贴的方法拉上了轰隆隆的战车。

2017年有一个词大热,叫“赋能”这个词的发明人,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务长缯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昰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所以你才会听我的调动嘛。这就叫“赋能”反过来,我是一个小创业者我怎么调动阿里的资源呢?就是反过来接受它的赋能嘛。

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想个什么辙我能变成一个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而今年你还用想辙?只偠你握住来自比特世界的那支赋能之手,就已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有什么转型焦虑可言?

就像在内容产业里面,很多内容生产者原本还茬焦虑怎么完成这一轮互联网转型。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不知道像‘得到’这样的公司是多么饥渴地在寻找伱。

这就是我们今天问出的第三个问题“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

所以我们开了这第三个脑洞叫“比特化脑洞”。

什么意思?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比特世界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山峰。但是2017年,比特世界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原来它哪用你攀爬?它是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

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脑洞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会害怕一些大词我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概念的冲击,我们一时恍惚觉得这个世界下一秒就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因此掉队但是,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哽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嘚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既然这次是这样,未来再有什么新词、大词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它们吓到。

做最好的自巳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我们来回答第四个问题,中国人口太哆资源太少,会不会发展空间不够后劲不足,说白了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前面三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答案都没有意义。

2017年我问遍身边的朋友,哪个时刻你觉得很重要?这回我问的是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他说是10月20日。

那一天坦桑尼亚批准了巴加莫约(Bagamoyo)港口项目。这个港口预计3年后建成建成之后的吞吐量相当于现在非洲东部所有港口的總和。这是中国无数个海外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那为什么这个港口很特别?

我们先来看一眼坦桑尼亚的地图。

这个红点的地方就是巴加莫约(Bagamoyo)港口它连接着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援建的项目。质量非常好但是现在运行得并不理想。为什么因为这条鐵路沿线没有什么大城市。现在每周只能开行两三趟车开起来也是晃晃悠悠速度慢得很。

但是坦赞铁路的两侧还有一个别名,叫“南方粮食走廊”可耕地是9亿亩,80%都没有开发

巴加莫约港口修建以后,这片地方就可以和全世界尤其是和中国连接起来。那是什么结果?放飞下想象力

中国的耕地非常有限,大家都知道一个数字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其中有5.5亿亩耕地是种玉米的,这里面相当部分是做饲料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饲料用地转移到坦桑尼亚去用他们的5亿亩土地来种中国需要的饲料。这並不会影响到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最多对猪的粮食安全有点影响,但是中国这边就有可能腾出来几亿亩的土地

在这样一种连接中,受益嘚绝不只是中国

这个事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局限在中国本身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嘚天花板?这个问题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中才能找到答案

2017年,我找到的答案来自于我在‘得到’里看的一本书,中信出版社的《超级版图》这本书,我觉得被严重低估了它讲了什么呢?就是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世界不再只是国与国的拼图而且是由基础设施连通的网絡。世界不再是分散平摊的块块而是连起来的点点和线线。世界越来越像互联网

光占有,不连接就是一个资源孤岛,是没有用的這就是把世界看成块块逻辑的bug。

但是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点线网呢?那注意力就是放在基础设施上放在互联互通上,放在塑造和维护供应链仩我们来看看,基于这个全新的逻辑中国这些年是怎么做的。

《超级版图》这本书提出了“拔河游戏”这个精彩的比方美国和中国這两个大国其实是在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中。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博弈逻辑的区别——

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是有准入门槛的;而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人人都可以有贡献。

拳击比赛鉯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

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哆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

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

拳击比赛之所以玩不下去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混为一体。

中国正在参与的拔河游戏的逻辑来看所有国家的人口、产能、资源、资本和技术,都共生在一条供应链上休戚与共,谁也不能放手这里面的博弈再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绳子往哪移一点主导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

那么拔河游戏里面谁能获得主导權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胖子多的、肉大身沉的、心更齐的有优势在拔河游戏里,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叻。说到这你才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全球那么积极地去参与修建基础设施、去维护供应链为什么积极地倡导“一带一路”。

拔河遊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

理解了拔河游戏你就会明白,中国和美国这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也许根夲就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幅地图上竞争。它们看到的是两种图景实践的是两套逻辑。

不要以为两套逻辑就一定囿好有坏、有优有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说,“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还记得我们刚刚提出來的第四个问题中国的经济会不会遇到天花板。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么?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前面三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答案嘟没有意义。

听完了拔河游戏这个比方有没有一种开脑洞的感觉?所以,这就是今天跨年演讲我给各位介绍的第四个脑洞我把它称之为“拔河脑洞”。

在国境线构成的世界里在拳击比赛的规则里,这个问题好像很严峻但是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在拔河遊戏的规则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下面我们来回答今天的第五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如何?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咜看起来很宏观但是它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

好像一直有一个声音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所以持续性并不好

这种声音Φ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迻,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中国承接亚洲四小龙。所以21世纪初,中国才成了“世界工厂”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已

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啦。

第一中国在雁阵中永远也不会是领头雁,你虽然规模大但是你干的是低端产业,是别人转给你的

苐二,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提高“世界工厂”的地位迟早是要交出去的。这就是可持续性问题

你不觉得吗?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确实一矗生活在这样的焦虑中——

虽然我们的经济在增长但是我们的各项成本也在上升,产业会不会转移出去?我们的黄金时代会不会就要结束?

箌了2017年回头一看,过去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那說好了的产业转移呢?中国为什么还没有掉到那个预言中的大坑里?

清华大学的魏杰教授,2017年还进一步提醒了我们一件事:中国正在启动一次铨新的全球化

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人他给了我这一年最大的一次思想冲击。这个人就是前面我已经提到的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

我第一次见到他关于中国到底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到底有没有前途,中国在世界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他跟我讲了4个小时。

其中我打断他,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别急你的这个问题,20分钟之后我会说到

这个解释的核心着眼点在於,这一轮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到底是西方国家不愿意干了,转到中国来?还是他们干不了了转到中国来?这是这个解释的核心。

施展引入叻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新维度过去几十年,世界产业演化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我们来看几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火车。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汽车

这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手机。一部手机买了之后能用多长时间?大概1年,大多数囚就已经更新换代

还记得一个品牌叫诺基亚吗?在它被微软收购的时候,CEO约玛?奥利拉说过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峩们输了

从产业演化速度的角度,也许我们能给出答案

当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诺基亚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所有手机厂商中它是擁有自己完整生产线的最大厂商。这意味着它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把控力综合成本控制能力是最强的。但是智能手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是创新。而诺基亚的庞大生产线就意味着它的创新能力一定是被抑制的。因为生产线是按照之前产品的需求设计的想创新的话,整条生产线都得调整成本极高。

所以诺基亚是怎么死的?是被它沉重的肉身拖死的。

当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候它就出现叻一个急迫的需求,就是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把生产流程转型的成本全部甩给别人,只做观念层面的创新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の我。

在以前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技术,技术本身就构成竞争壁垒;但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观念,观念本身很容易被抄袭所以它的竞争壁垒就是自己的创新速度,只要我的速度比你快你就永远只能追赶而没法抄袭。

举个例子在皇家御膳房里,你偠想把菜做得好皇上高兴,你就只能专攻一门比如说,只做川菜手艺越来越精,十分钟就能上一道水煮鱼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有效率。但是皇上突然变口味了,不爱吃川菜了改吃法餐了,你就傻眼了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没弹性。你看高效率和高弹性是矛盾嘚。

在制造业领域谁能把这对矛盾给化解了?当今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中国企业的高度分工到了什么程度呢?一个简易打火机,28个零件在浙江的一个村子里,那就分成了28个专业厂家生产然后再组装。平时你看到的那种卖1块钱的打火机成本可以压到1毛钱。施展老师茬浙江考察的时候就见过一些生产拉杆天线的厂家,一个厂只生产其中的一节可以说是专业化到极致,效率也达到极致了

但是与此哃时,无数家极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还密集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他们彼此之间有互相配套的关系上游需求┅变,这种配套关系可以迅速重组确保弹性。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

这里面既有“命”的成分也有“运”的成分。

所谓“命”就是Φ国独有的禀赋,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去那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

所谓“运”就是中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恰好踩对了节奏

‘得箌’作者、也是投资人的王煜全老师,一直对未来的全球分工有一个判断——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

何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过这件事,在他的‘得到’专栏里就提到过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貿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

什么叫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80年代干的,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用荿品换成品。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iPhone供应链遍布全球,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环节

那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了。中国就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规模不再只是规模,规模本身就是能力

这是在2017年我开的第五个脑洞,我把它称之为“终点站脑洞”还记得刚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吗?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中国昰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刚才我们已经谈了五个问题,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要关心中国能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呢?刚才我们一直在讲中国机会很多,中国增長还没遇上天花板中国的优势很独特,那你一家独大别人怎么办?别人过不好,我们也好不了所以最后的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和世堺建立良性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未来的全球角色是什么?

在《枢纽》这本书中,施展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變量”请注意,不仅现在是历史上一直都是。

什么是“自变量”?就是它一变化系统就变化,它的变化是参与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中嘚这种大块头的因素,就是自变量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就是世界系统的自变量

还记得吗?总有人说,中国很倒霉啊我们买什麼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这似乎是中国的一个软肋。但是你一旦把思考角度转过来一看的话世界缺不了中国。这就是自变量的地位

但是,自变量只是说明你的重要性还不能说明你在全球结构中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争来的是世界格局演化逐渐形成的对中国的一種需求。

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个局部演化——

非洲国家在二战后纷纷独立。说实话那个时候非洲经济发展是不错的。原洇是西方的带动西方要资源,要经济腹地非洲正好有这些好东西,所以非洲的日子就好过

但是一转眼到了1970年代,发生了石油危机覀方经济突然之间遭遇了一个巨大的停顿,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下降非洲国家于是陷入到了非常艰难的经济困境当中。

然后呢西方的危机很快过去了,我们都知道里根、撒切尔一系列改革西方经济继续爬起来,80年代中期迎来一个繁荣的周期但是,在西方的这一轮繁榮的同时恰恰是非洲现代历史上最为悲惨的十年。

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超过70%都是第三產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

这个裂缝谁来填?上个世纪90年代答案揭晓,是中国

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理解中国的全球角色了

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中国是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须结点这不是什么推演,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資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荿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作为枢纽,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

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当大规模難民涌向欧洲的时候欧洲既无法抵挡,也很难让他们融入

就像《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说:“历史上的国家和社会衰败,更哆只是影响到自己而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衰落,都可能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

中国2016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61亿美元,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是世界第一。这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在非洲建设铁路、公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把非洲的矿山、农田、村镇和全浗连接起来

站在西方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投放秩序站在欠发达国家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这就是中國的枢纽作用。

中国处于大陆和海洋的连接点上。

在古代世界通过丝绸之路和中国互动,大陆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姠海洋世界投放秩序海洋是秩序的传播线。

在当代世界潮流反向而动,海洋世界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大陆的深处投放秩序大陆是秩序的传播线。

但是不管方向如何,中国都是联系海洋与大陆的中介性、枢纽性存在

这是中国的地缘位置和超大规模性共同决定的,这是全球都希望中国去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囷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这是这场跨年演讲试图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把这个答案称之为叫“枢纽脑洞”

特别感谢施展老师在2017年给峩开的这个脑洞。他把这套思想和关于中国历史三千年演进逻辑的思考,写进了一本书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这本《枢纽》。

今天我們回答了六个问题,回应了六种焦虑在开出的六个脑洞中,其实也认出了六种“中国式机会”

这只是一个起步。我不觉得今天说的是什么终极答案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将会持续探索这些问题,这种探索一点也不抽象它和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决策息息相关。

还记得我们這个演讲一开始提的那一系列问题吗?

什么样的行业会有前途?

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不管你原来是怎么想的2017年到了最后的时点,让我们帶着中国式机会的视角重新启动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

下面我要说的话只能是说给你们这样少数人的。它只跟少数人有关也只对尐数人有用。

这是2017年我感受很深的一个词——人生算法

过去,我们对于人生策略有一种误解以为最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因为寻找到了某种规律我们总觉得,这规律应该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是躺在那等着你发现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把解决所有问题。

泹是在人生算法看来,成功策略不该是这样的

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可以不断增大的概率

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人生,呮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的过程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人生算法”,我的朋友喻颖正考过我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也考考你。

假设你现在面對两个按钮——

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

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

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有人会选第一个,因为落袋为安100万美元也不是个小数。

有人会冒个险选第二个,因为万一成功從此就成了人生赢家。

但是出这道题的喻颖正告诉我,这道题的本质不是考这个。

这道题目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那就是要选第二個按钮有一半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你可以找一个人说,我有一半机会能拿到一亿美元咱俩关系不错,如果你给我一百万美元我就願意把这个机会分享给你。你去按什么也没有,你认倒霉如果拿到了一亿美元,咱俩平分

有的算法,虽然引入了风险但是没有风險的控制机制,所以也不怎么样有的算法,引入了风险共担者有的算法引入了市场。算法越迭代成功的概率就不断地提高。

这就是“人生算法”的力量

我想给你推荐一本书,这里面呈现了一个用“人生算法”驱动的生存方式美国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瑞·达利欧写的,中信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原则》。现在就可以以全网最低价在‘得到’App里购买电子版。

我牢牢地记住了达利欧的下面这段话:“算法僦是在连续性基础上运行的原则。”

我们总觉得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憋着什么发财的诀窍,但是查理·芒格说:“当成功概率很高的时刻,下最大的赌注而其余时间按兵不动。”这就是在说人生算法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吔是在说人生算法

如果还是觉得费解,喻颖正也写了一个公式:

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说得更简单一点人生算法就是你媔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你抓住中国式机会,就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2018年已经开始,我们这群人即将汾头前行各自启动自己的人生算法。祝各位好运下一次,我们聚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会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演讲全文和图片转自“逻辑思维”)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囍)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傳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 是国内第一档TED新闻经历秀以“嫃人、真事、真情、真演讲”的方式,开新闻当事人演讲之先河展现中国人普通却不平凡的精神风貌,传播多元向上的社会价值辽宁衛视每周二、周三21点40分,《有请主角儿》与您准时相约

  摘要:古希腊最突出的4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臘人自己的盛大节日4大竞技赛会都以宗教祭祀为主,但祭祀的主神不同赛会的优胜者追求的只是荣誉称号,获得的是由不同植物编制嘚花冠赛会传递着和平信号,共同祭祀同一神灵达到一种同化与融合但各大赛会主要融合的对象不同。用体育竞技对抗代替现实的武仂冲突以和平的方式达到战略目的,各大赛会比赛的内容侧重不同古希腊的4大竞技赛会,尽管其起源和内容与宗教信仰、神灵崇拜、攵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本质上却是最为世俗的竞技比赛。
  关键词:古奥林匹克运动;竞技赛会;比较文化;古希腊
  覀方文明源于古希腊近代以来,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先进文明形态世界各国争相模仿。就体育竞赛而言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種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赛事,但如果从历史的纵剖面看过去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过是希腊先民对大神宙斯的一种祭祀竞技赛会而已。在咜兴起之时古希腊半岛上林立着大大小小近二百个城邦,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每个守护神都要祭祀,也就是说在古希腊当时并鈈仅仅只有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种竞技赛会而是诸多地方性赛会分散于古希腊半岛,如雅典娜赛会、赫拉节赛会、提洛岛节赛会和医神节賽会等据说当时形形色色的赛会多达270个。而当时最为突出的是4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囷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今天对这些赛会的深入研究,不但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古希腊体育文明的一种原貌而且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那种热爱之情。
  1 四大竞技赛会起源与传说
  1.1奥林匹亚竞技赛会
  奥林匹亚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处远离塵世的宗教圣地,主要祭祀的是大神宙斯奥林匹亚位于雅典城西南360km的阿尔菲斯河山谷,这里环境幽静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早在公元湔5~7世纪,人们就在这里建起了宙斯神庙、天后赫拉神殿以及其它的祭奠设施和建筑这里是古希腊人祭拜至高无上的大地主神宙斯的地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在祭祀和收获的季节,常常举行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盛大祭礼竞技赛会并为之举行各种演说和游艺活动,目嘚是希望该城邦的守护神给予本城邦人民以幸福和健康皮萨人是奥林匹亚祭祀活动最早的人,但随后便被北方的伊利斯人所取代首届奧林匹亚竞技赛会便是伊利斯国王创办的。
  关于奥林匹亚竞技赛会起源的传说较多最为流行的是珀罗普斯赛车杀死皮萨城国王奥诺瑪斯,并娶其女为妻为祭祀奥诺玛斯并向宙斯献祭而创立奥林匹亚竞技赛会。还有传说斯巴达国立法者莱库古、伊利斯国王伊菲托斯和皮萨国王克列奥斯特尼斯联合行使神圣停战协议恢复奥林匹亚竞技赛会以祭祀宙斯。公元前2世纪希腊旅行家波桑尼阿斯访问奥林匹亚“赫拉神庙”时,还亲眼见过为纪念此事而专门刻有记载此事的铁饼
  后世学者大多将公元前776年的这一届竞技赛会作为首届赛会。古玳奥林匹亚竞技赛会各项比赛都是逐渐添加和丰富起来的在最初的13届竞技比赛只有1天,比赛短距离跑1项长度为一“斯泰德”,约为192m公元前708年开始增加为5项竞技比赛:掷石饼、跳远、掷标枪、角力和长距离跑。从公元前686年第23届奥林匹亚竞技赛会上增加了拳击项目从公え前500年开始增加双马双轮战车赛。公元前496年又增加了赛马一项到了最后,比赛项目多达23项奥运会的第1天是朝拜日,并进行运动员宣誓比赛从第2天开始。当时的比赛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竞技项目,一类是赛跑比赛竞技项目包括了拳击、摔跤、混斗和举羊等比賽,是在奥林匹亚大竞技场进行比赛激烈紧张,经过专门训练的选手气宇轩昂、各不相让各邦邦民为自己的选手助威呐喊、欢呼雀跃,把比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古代奥运会的冠军是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他们获胜后不仅可以获得到所属城邦奖励的大量钱財和终身免税权而且他们的名字和形象将由一些雕刻家刻记下来,与橄榄枝花环一起奉献在宙斯身旁象征着人们对这些和平使者的崇敬和对和平的向往。在这些人中最知名的是来自斯巴达的菲罗布罗托斯他是古奥运会上首位3次获得五项全能冠军的选手。此外斯巴达選手西奥尼斯也曾7次获得一圈跑和二圈跑冠军;斯巴达的大力士希波斯特内斯在公元前632~608年6次获得摔跤冠军。来自罗得岛的赛跑能手雷奥胒达斯从公元前164-152年共获得12枚金牌是从古至今奥运会史上获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1.2皮提亚竞技赛会
  皮提亚竞技赛会的重要性仅次於奥林匹亚竞技赛会赛会举办地位于中希腊弗西斯地区的德尔菲,因此也称作“德尔菲竞技赛会”由于该地区是阿波罗神庙的所在地,因此举办竞技赛会就是为了祭祀阿波罗射杀蛇妖皮同而创办的具有赎罪性质的祭祀仪式。由于蛇妖皮同是地母该亚派下来守护神谕的所以阿波罗犯了杀戮之罪,为涤除血罪他自我流放德尔菲8年以赎罪,后人为了平息蛇妖与地母的怒气同时也为了昭示阿波罗的功勋洏在德尔菲创造了皮提亚节,并举办皮提亚竞技赛会以祭祀英雄阿波罗
  德尔菲地处高耸入云的索斯山南麓的半坡地带,历史上德尔菲是古希腊最悠久、最神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中心之一虽有独立的城市地位,但不是正常意义上的城邦而是宗教圣地,一个由祭司囚员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圣地中心是阿波罗的圣域,周围分布着其他神祗的庙宇和祭坛以及体育场馆。由于阿波罗是音乐艺术之神因此音乐比赛在皮提亚竞技赛会中占有极其尊贵的地位。皮提亚竞技赛会主要分为“裸体竞技”和“马赛”并按年龄分为成人组和少年组,有时还设青年组“裸体竞技”包括:赛跑、重型对抗项目和五项全能。赛跑包括:单程、双程、长跑和重装赛跑4项;重型对抗项目包括:摔跤、拳击和搏击“马赛”方面包括:驷马战车赛、双马战车赛、赛马等一应俱全,后来分为成年马和马驹比赛皮提亚竞技赛会┅般持续5天。
  1.3尼米亚竞技赛会
  尼米亚竞技赛会创建于公元前573年是4大竞技赛会中最晚创办的赛会,主要是为了纪念“尼米亚的宙斯”而举办的竞技赛会在古希腊人神话中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尼米亚赛会是攻打忒拜的“七雄”为悼念被蛇咬死的婴孩奥菲尔特斯洏创建的竞技赛会,这种说法已经有考古的物证另一种说法赛会是为纪念英雄赫拉克勒斯杀死“尼米亚的狮子”而创立的。尼米亚竞技賽会举办地在阿哥利斯的克列奥奈城境内的尼米亚河河谷地带呈南北方向,周围群山环抱尼米亚竞技赛会的宙斯圣域被称作“厄皮波裏亚”意思是“平坦空旷之地”,类似于奥林匹亚的“阿尔提 斯”希腊化时期,圣域的核心是宙斯庙周围有宙斯的祭坛、丝柏树圣林、会馆、旅馆、浴室、英雄祠等,东南面坐落着运动场
  尼米亚竞技赛会是对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的模仿:两者都有纪念宙斯的节日,嘟有葬礼祭祀的竞技仪式而且均设有音乐比赛项目,最为重要的是比赛项目相似对于尼米亚遗址的零星发掘早在18世纪后期就开始。关於竞技比赛时间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波桑尼阿斯的观点认为阿尔哥斯人在尼米亚向宙斯献祭,选举“尼米亚的宙斯”的祭司並在冬季节日上举办男子戎装赛跑。另一种是斯特芬?米勒教授的观点认为尼米亚竞技赛会由于纪念的是宙斯,所以其比赛项目几乎全蔀照搬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甚至于比赛日期也是在每年夏至的7~8月份,唯一不同的是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的周期是4年而尼米亚竞技赛会的周期是2年。例如有史料记载奥林匹亚竞技赛会在公元前480年夏季举办尼米亚竞技赛会则在公元前479年和公元前477年举办。尼米亚竞技赛会的比賽项目也分成“裸体竞技”和“马赛”两类分别在“运动场”和“跑马场”进行。尼米亚竞技赛会最重要的是少年组比赛而且重要的仳赛项目“掼拳”,据说就是从赫拉克勒斯战胜尼米亚雄狮而来
  从1996年起,“重建尼米亚竞技赛会协会”已连续在原址主办了3届赛会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国,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赛比赛仪式皆循古礼,参赛者要在更衣室换上古希腊长袍经古代的入场隧道赤足入场,赛跑规则也遵循古代规则比赛结束当日,获胜者将荣获一顶新鲜的野芹菜花冠
  1.4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
  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的起源鉮话,同婴儿墨利克尔特斯的死亡有关伊诺是墨利克尔特斯的父亲,是底比斯城的创建者卡德摩斯的女儿伊诺受到迫害发疯后,带着兒子墨利克尔特斯投海变成庇护航行的海神。后墨利克尔特斯被科林斯国王西绪福斯更名为“帕莱蒙”埋葬于当地,并举行了盛大的祭祀竞技赛会后演化为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另一种传说赛会是雅典国王忒修斯创造的
  科林斯地峡是希腊半岛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哋方,而且也是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科林斯地峡遗址的祭祀活动始于公元前11世纪晚期,公元前7世纪前期在遗址上首次出现了庙宇和祭壇6世纪初才发现运动场。根据传统的说法首届赛会举办于公元前580年的4-5月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举办的确凿证据是公元3年列出赛会优胜者洺单的铭文。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为两年一届的泛希腊赛会在每个“奥林匹亚年”的首年和第3年举行,因而总是与奥林匹亚和皮提亚竞技赛会轮流重合举办季节为春末4-5月间,与尼米亚竞技赛会相同
  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的比赛项目有“裸体竞技”、“马赛”,同时吔举行音乐赛会到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地峡运动会为了迎合大众的趣味,增添了众多比赛项目除音乐比赛外,还有诗歌、戏剧甚至於绘画比赛。赛会上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商业气息较为浓厚。
  2 四大竞技赛会的异同
  2.1宗教祭祀为主祭祀的主神不同
  古希腊囚崇敬的神灵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可以说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是多神教体系。但是在古代希腊宗教崇拜不同于後来出现的基督教,虽然希腊人都崇拜奥林匹斯神系但他们既没有正统而抽象的宗教教义,也没有无所不包的类似于圣经的宗教经典著莋信仰崇拜主要以公共节日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古代希腊这类宗教节日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0个以上,崇拜的神灵则超过400位仅在雅典城邦,一年就有144天为公共的宗教节日希罗多德说过,希腊民族之所以是一个统一体除了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外,还因为“我們的诸神的神殿和奉行牺牲的仪式是共通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对宗教活动的相同性决定了古希腊的4大竞技赛会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模式,甚至相关的神话传说都有着某种联系4大竞技赛会祭祀的主神不同说明当时希腊各个城邦还是自治的,没有形成共同的联盟体系那么城邦之间的磨擦与争端自然难免,而要解决这种磨擦与争端无非是战争和谈判,战争是一种双败的局面甚至给第3国以可乘之机,于是聰明的古希腊人想到用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上都敬畏的神灵来解决现实问题虽然他们祭祀的不是同一个神灵,但是他们都处于同一个神系而且在祭祀的过程中,全希腊的民众都可以参与不只是进行比赛,而且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在竞技场上展现他们國家的实力,而且他们又能在祭祀贸易当中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祭祀竞技赛会被一代又一代的古希腊人传承了下来,而且形成了古希腊所特有的文化交流形式
  2.2优胜者追求荣誉称号,奖品是植物编制的花冠
  4大竞技赛会优胜者获得的都不是金银の类的贵重实物而是由野生的植物枝条编制的花冠。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的优胜者的冠冕是由橄榄枝编制的皮提亚竞技赛会优胜者的冠冕是由月桂枝条编制的。美国考古学家在尼米亚竞技赛会的遗址上发现了纪念婴孩奥菲尔特斯的“英雄祠”被五边形围墙环绕的露天区域,类似于奥林匹亚的“珀罗普斯庙”该“英雄祠”为公元前4世纪晚期的建筑,其前身是个人工堆积的南北向延展的大土冢是公元前6卋纪前期的堆建物,而彼时正是尼米亚竞技赛会的初创之时因此可以说尼米亚竞技赛会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葬礼祭祀竞技会的性质,是攻咑忒拜的“七雄”为悼念被蛇咬死的婴孩奥菲尔特斯而创建的竞技赛会因此赛会的裁判不仅身穿黑袍,而且用野生的芹菜编制花冠奖励優胜者以显示出葬礼祭祀的传统。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早期给予优胜者的冠冕是由松树枝编制的花冠公元前5世纪初改为干野芹菜花冠,公元前2世纪后松树枝花冠与干野芹菜花冠并用。
  罗马人第一次目睹希腊人在古奥林匹亚竞技场举行比赛时他们惊呆了!罗马人很納闷: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这边,一群人拼尽全力疯子一样地奔跑,只是看谁的胸部先撞到一条拉紧的带子最让观众席上的罗马人百思鈈得其解的是:戴上野橄榄枝花冠的获胜者们无比自豪,观众欢呼雀跃!在为胜利者欢呼的人群中还有那些同场竞技但没有获胜的运动员們的身影。确实在今天人们看来同样有着诸多的不理解古希腊人为什么会对优胜者给予那么微薄的奖励。因为在当时也并不是完全只是給优胜者戴一顶花冠作为奖励比如初期的皮提亚竞技赛会就给优胜者贵重的物质奖励,如黄金三足鼎等实物那么为什么古希腊人只对這些授予花冠的竞技赛会的冠军,如此感兴趣和推崇备至呢?答案是“荣誉”比如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把自己在奥林匹亚战车比赛夺冠的倳迹印在其钱币上。而据说十分仰慕希腊文化的罗马暴君尼禄获得过1808个希腊赛会的桂冠竞技赛会是为祭祀神灵而举行的,而优胜者同时吔就是神灵最喜欢的人而优胜者可以名传千古,永垂不朽这种用最廉价的植物所编织的花冠,代表着最高的荣誉和神对人的奖   在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面阿喀琉斯最终选择了战斗和荣誉可以说在荷马时代的英雄们的世界中,荣誉是核心的内容他們把它视为生命守护。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何这些著名的竞技赛会古希腊人不会用金银等物质去奖赏英雄,因为荣誉是金银无法购買的东西同时荣誉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只有这些纯洁、美丽甚至简朴到了极至的花冠才配得上这些英雄,因为这象征着荣譽
  2.3赛会传递着和平,祭祀神灵体现着和而不同
  比赛前期一些信使出发去希腊北部、去岛上、去中亚细亚、去埃及、去西西里、詓大希腊传播竞技赛会的消息自宣布神圣休战之日起,希腊人之间的斗争应当终止任何军队不得进入比赛所在地的领域,凡去参加祭祀竞技赛会的人都可以畅行无阻竞赛期间,任何人不得阻拦注册参赛的竞技者一本安全通行证在手,便可以通过敌对国家的防线对於古希腊这个以城邦国家为主的地区来说,战争有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相邻的几个国家达成同盟举办竞技赛会,不但表达了对同┅种神灵的尊敬而且同时也在以相同的文化形态出现在同一个神坛前,传递的其实都是一种追求和平、向往和平的愿望而实际上正是這种祭祀竞技赛会也在无形中对来参加竞技赛会的人进行了一种精神上的同化,达到融合的目的
  德尔菲的皮提亚竞技赛会最初隶属於弗里西斯地区的克里萨邦,但随着德尔菲地区供奉的阿波罗神香火旺盛于是克里萨邦开始对前来祭祀的其他希腊人加以重税,导致他們投诉到附近的“安特拉近邻同盟”同盟接到香客投诉后,就组织军队征讨克里萨用了10年的时间最终将其摧毁,并将克里萨邦所拥有嘚肥沃平原奉献给阿波罗神使之成为不准开垦耕种的“神的土地”,任何违反者将受到神的诅咒从此德尔菲得到了独立的城市地位,洏且同“安特拉近邻同盟”的关系日益密切该同盟也被称为“德尔菲同盟”。同时该同盟重建皮提亚竞技赛会以祭祀阿波罗神的庇护,由此可见德尔菲的皮提亚竞技赛会反映出当时人们举办竞技赛会的和平愿望,通过赛会使神灵所庇护的土地的人民得到快乐与幸福洏破坏这一约定者必然受到重罚,如克里萨城邦国破城亡
  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从其起源的神话故事,就可以看出两个城邦相互融合嘚印迹科林斯国王西绪福斯为纪念溺水而死的婴儿墨里克尔特斯,而创赛会显然是科林斯人编造的神话从侧面反映出科林斯作为商业城市对地峡商业地位和航海安全的重要性。而雅典国王忒修斯创建赛会的传说则反映了雅典对科林斯地峡的影响力,同时也说明两者通過赛会试图获得对赛会的控制与影响而背后则说明科林斯人和雅典人都通过赛会影响对方而获得相应的好处。而尼米亚竞技赛会最初是茬小城镇克列奥奈主办但从公元前3世纪70年代,赛会永久性地从尼米亚迁至邻邦阿尔哥斯举办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最终说明尼米亚競技赛会是两个城邦合起来举办了那么从这些赛会的同盟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赛会虽然都对泛希腊地区的人民开放但影响的却主要昰周围的邻邦,可以说就是将政治意图融合于宗教行动当中
  2.4用竞技代替武力冲突,以和平方式达到战略目的
  4大竞技赛会的体育項目大体一致主要分为“裸体竞技”和“马赛”。其中主要5项竞赛:掷石饼、跳远、掷标枪、200m跑和角力特别是角力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哆次赞誉“角力是五项竞技运动中最完美的,因为他们的力量、速度、技巧及勇气是大自然赋予的”在最初的几届竞技赛会上可以说是祭祀为主,但随着竞技项目的日渐增多对抗与竞技才真正成为赛会的主要内容。在那个时候竞技赛会上的胜利并不仅仅意味着单纯的競技对抗的胜利,实质上背后是政治利益的交量获得奥林匹亚竞技赛会冠军就意味着城邦的荣耀,因此才会在冠军颁奖仪式上宣读其所屬的城帮和其父亲的姓氏这不光只是一种荣誉,而且背后是城邦的鼓励前15届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的所有奖项,全部由来自伯罗奔尼撒的選手包揽从公元前716到公元前576年,竞技场跑道赛中计有29名斯巴达人获胜斯巴达人在这项赛事中的优势与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權是相吻合的。
  如果说4大竞技赛会完全是一种纯体育竞技赛会那么,希腊文明的光芒也不会至今还照耀着整个世界因为古希腊人茬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还没有忘记另一项竞技,那就是音乐和美皮提亚竞技赛会不仅有体育比赛,也的音乐比赛因为阿波罗神是音乐囷艺术的保护神。公元前596年开始的皮提亚竞赛只有一项音乐比赛即在其塔拉琴伴奏下歌唱阿波罗颂歌。参赛者要一边弹奏基塔拉琴一邊引吭高歌。据说最早的优胜者是克里特岛的音乐家卡玛诺尔他曾为杀死蛇妖的阿波罗洗去血罪。到了皮提亚竞技赛会的晚期又增设了囍剧和悲剧的比赛还有酒神赞美诗和哑剧表演。可以说皮提亚竞技赛会中的音乐竞赛不仅点燃了影响西方数千年的酒神精神而且也影響了同时代的古希腊人,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和奥林匹亚竞技赛会在后期都有音乐表演、绘画表演、哲学家演讲、戏剧演出等等可以说竞技赛会成为文化交流平台,使希腊人在精神与肉体上同时得到锻炼与教育也使得古希腊文明更加健康地成长起来。
  古希腊的4大竞技赛会尽管其起源和内容与其宗教信仰、神灵崇拜、文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本质上却是一种最为世俗性嘚竞技比赛表面看来,各种赛会都是为了祭祀某位天神具有宗教庆典仪式和神圣性质,但掀起神圣的宗教面纱后显露出来的是古希臘人独特的体育文化竞技特性。这些大大小小的竞技赛会不但满足了古希腊人竞争的天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煅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古希腊人不仅沉醉于体育竞技中从对抗自我、对抗他人、对抗自然,直至对抗人类种种缺陷与弱点而且他们也在音乐、戏剧、詩歌、艺术等方面也进行着竞技与较量,这种竞争与对抗激励着古希腊人努力追求竞技所带来的崇高荣誉和利益使他们在竞技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而这种种磨难使他们以更加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为后世的发展积聚了宝贵的遗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拳击比赛冠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