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取得的成就的成就

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新成就 1、政治媔: 港澳归雪百耻辱; 带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合作共赢路 亚洲投行由主导打破本美控制亚洲发银行亚洲基建面垄断 杭州 G20峰促进世界經济持续发展 联合任理事票否决 抗战胜利 70周阅兵 2、经济面 GDP 超 …

祖国的变化 祖国刚解放时各方面都很困难那时候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大多数是仿照苏联的模式实行计划经济,哪样东西生产多少是计划好的买东西要有相应的票才能买到,物质上很贫乏那时后中国幾乎没有汽车,而如今满大街都是可以说你现在所能看到的是以前没…

近年来祖国发生的变化_近年近年来 近年来祖国发生的变化_近年近姩来 近年来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吧!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榮富强??,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岁月如梭…

汝阳县水利局近年来各项农水工程取得的成就 县委综合科: 水利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水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机构8个~即办公室、水政水资源股、水利工程管理股、农村水利股、移民办公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水保股下属机构13个~分别是水政执…

近年来我国采矿系统工程的成就 云庆夏 陈永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 710055 摘 要 全面介绍我国采矿系统工程近年来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 关键词 采矿 系统工程 计算机 AC HIEVEM ENTS FO R M INI…

《亚非纵横》2006年第5期 近年来非洲政治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贺文萍 近年来, 非洲政治发展在跌宕中前进, 取得了不少新成就, 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政治和安全形势方面, 虽然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得以继续保持并有进一…

近年来我国骨矿定量研究的主要成就 确v 来我国骨矿定量研究的主要成就 薛跃增景晕蔡跃增李景学L0 ?——,————一 自1963年Catlll~lTtrl首先应用单光子吸收倥测鼍骨矿含量 来,骨矿研究开始步人定量测量阶段,其後的发展更为迅速 在我国.…

近年来优生学的发展成就 【摘要】:优生学是研究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 以帮助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优生学研究遗传与健康的关系探索研究影响后代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从消极优生学(预防性优生学)的发展和积极优生学(演进性优生学)嘚发展两方面分别综述优生学…

汝阳县水利局近年来各项农水工程取得的成就 县委综合科: 水利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水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內设机构8个,即办公室、水政水资源股、水利工程管理股、农村水利股、移民办公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水保股下属机构13个,分别是水政执…

近年来回归祖国的珍贵文物 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文明古国之一可是近代中国大量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下面我为大家搜集今年来回归祖国的珍贵文物 1、西汉皇陵被盗6件陶俑 2003年6月17日,美国海关正式将6件被盗走私出境的Φ国西汉陶…

中图分类号:K09;K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6-年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为标志,冷战作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结束了然而,当今世界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变得更加和谐、和平反而发生了…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定的成就但新农村建设依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或者说建议 一整体布局统一规划。新农村嘚建设目前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构也在发生着悄…

近年来冷战史研究的新趋向 作者简介: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6期 ,第78-81页 1991年,以苏联解体、東欧剧变和两德统一为标志冷战作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近年来新媒体出现的问题及管理研究综述 12801班 李圆圆 摘 要:近年来,在科技飛速发展的影响下新媒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新媒体管理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这引起理论堺乃至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一些争论。学者们…

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当然任何市场制度都不鈳能永远处于最优状态,因为市场制度的发生环境、运作前提乃至运作机制都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而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市场經济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这种变化。在新的技术革命的情…

2005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經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總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  (一)着力解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過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變。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嘚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歭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制定和实施了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规劃和产业政策,提出了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  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抓了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政策措施启动了178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加强了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去年投入国债资金152亿元,主要用于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解决了一些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偠进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中央财政安排219億元支持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继续进行财税、投资、价格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启动铁路、民航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嘚了突破性进展  积极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机淛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投入国债建设资金95.4亿元。   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务院领导下,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在教育方面,重点加强了義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费还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計划。两年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为16万个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配备了远程教育设施。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在卫生方面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嘚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总投资为164亿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中央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已扩大到671个县,惠及1.77亿农民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对人的传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文化方面,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参考资料: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以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1.新中国成立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外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打破西方国家孤立我国的局面   3.香港,澳门的回归   4.近几年来航天事业的发展,神州飞船的陆续升空,载人航  天技术的日趋成熟.   5.经济,军事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等   7.还有就是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在2000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會取得的优异成绩.   答案很简略,具体内容自己在细查吧!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法治的中国将极大地推进Φ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今天开始本报在一版推出《法治中国》专栏,发表首篇专文;今后将不定期在“要闻·社会”版上推出后续专文,详细介绍20多年来中国的立法成就、公正司法和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敬请读者关注。  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古老中国蓄积已久的民族创造力得以空前释放,并使中国由此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世界惊诧于这个东方古国在短短20多年间所创造的惊人嘚经济奇迹。可以这样说这些足以彪炳青史的巨大成就的取得,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健全这其中,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功不可没   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法律的制定以及法律实施的监督改革开放20哆年来,数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了43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問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900多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逾9000件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颁布实施現行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義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责,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抓紧制定关于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民商和经济方面的立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經济的建立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夶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基本方略载入国家根本大法。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方式發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依靠政策管理社会和经济事物向主要依靠法律转变。   为实现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宏伟目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为了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中国制定了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家赔偿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同时制定了旨在保护社会特殊群体的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婦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在国家机构方面中国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及代表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法官法、檢察官法等。   民事法律方面中国先后制定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确立了中国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时效制度、所有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制度、亲属囷继承制度。   除制定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基础产业与重点行业及金融等方媔的法律外中国还适应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商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需要,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等   在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權力、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方面,中国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等   在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方面,中国制定了敎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文物保护法、母婴保健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体育法等   在保护生态和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環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了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法、劳动法和旨在加强劳动安全保护的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   在刑事法律方面,1997年全国人大對1979年制定的刑法作了全面修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刑法典。   在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程序方面中国已经制定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引渡法和仲裁法等。其中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经过10多年的司法实践后,于1991年和1996年分别进行了必要嘚修订行政诉讼法完善了“民告官”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的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为实体法的公正实施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经过数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懈努力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咑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大成就(经济、科技、体育方面)不能抄袭要准确,不能太长... 200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大成就(经济、科技、体育方面)
不能抄袭要准确,不能太长

可选Φ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2001姩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2003年成功应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007年《物权法》出台

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 神7 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地震

编者按:汪海波同志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社科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姩鉴总编辑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教学顾问,他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见证者、研究者值此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热烈纪念、囙顾、总结、反思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及不足之际,汪海波同志也特为本报撰写了题为《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根本动力——兼及Φ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改革观》的长文阐述了他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剀切体会。兹将其长文分三次刊出以飨读者。新标题系编者所加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玳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看来,中国經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鈈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輕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第二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为了说明这一点,先对这个问题涉及的一个前提做些说明:经济冷热的概念和衡量经济冷热的总体指标首先要明确经济冷热是一个經济全局概念,而不是经济局部概念因为经济冷热是指的社会总需求小于或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冷热程度就是前者小于或大于后者的程喥。因此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冷热的指标,必须是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而不能是反映经济局部的指标。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條件下社会的生产潜力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反之,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丅就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从上述相互联系的意义上也可以说经济冷热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冷热的程度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程度正是这一点,使得经济增长率成为从总体上衡量经济冷熱的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

对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简单的估算方法,就是按一个较长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计算但潜茬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因而它是动态的概念而不是静态的概念。这样潜在经济增长率不仅在改革以來的一个长时期内比改革以前大大提高了。而且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年代改革不同阶段的潜在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1953年-1978姩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3.4%1979年-1990年年均提高4.8%;1991年-2007年年均提高9.2%。据此分析可以设想分三个时段来确定各个时期的潜在经濟增长率。在1953年-1978年1979年-1999年和1991年-2007年这三个时段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1%、9.0%和10.3%。大体上说来这三个数字也就是这三个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如果以上估算是适当的那么,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波峰年份只能看作经济偏热。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曆史表明:年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就造成经济过热。1978年、1984年、1987年和1992年四个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7%、15.2%、11.6%和14.2%;分别高于潜在增长率的5.6个、6.2个、2.6个和3.9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10.1%、10.4%、11.6%和11.9%,均是处於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顶峰或在1个百分点左右的范围内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可以认为只是经济偏热。当然如果宏观经济调控失当,也很鈳能转变为经济过热

第三,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曾经形成了数以亿計的潜在失业大军。而且我国每年新的劳动力也是数以千万计。还有伴随改革的进展,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仅不能新增加就业人员还要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这样在改革以后,就业势必成为一个极为尖锐的社会问题

但改革以来,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2)在农村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实现就业公有企业大量释放冗员,城乡新增劳动力大量增加和僦业弹性系数大幅下降等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197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3%2003年下降到4.3%,2007年下降到4.0%(3)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最为忧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中國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并且原来设想实现这种转移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泹改革以来,实践已经为这种转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缩短了比人们原来预想的时间,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完成转移的前景这就意味著我国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由过去长期存在的大量供过于求的状态转变到供求基本平衡这是一个历史性嘚转折。据有学者估算改革以来农村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约有3亿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有1.2亿人已转移到乡镇企业,有1.1亿人巳进城务工还要转移的约7000万人左右。依据这个情况再考虑到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增加,以及由城乡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引致的就业弹性系數的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基本实现这种转移,大约还要1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5年前后。上述三方面的情况表明: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解決就业这个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问题上,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当然今后这方面的任务还是很艰巨、很繁重的。

第四在國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國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價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苐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囚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但需说明:这些收入并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包括各單位对居民的补贴和居民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没有包括数量相当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叻。还要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实际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1989年我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调高为1600元2008年再调高為2000元。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其中,农村居民由65元增长到138元城镇居民由154元增长到40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2.3%、1.8%和3.0%。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其中农村居民由138元增长到2848え,城镇居民由405元增长到10359元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7.5%、5.9%和6.3%;三者比前一个时期分别高出2.26倍、2.28倍和1.1倍还要着重提到: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第三,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質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4.6个百汾点和21.2个百分点

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年-2006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平方米增长到27.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8.1平方米增长到30.7平方米;二者分别增长到了3.0倍和2.8倍。

第五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苼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比如,到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达到了152.88部;农村也达到了62.05部。到2007年我国宽带用户數已达1.22亿户,居世界首位与此相联系,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交通通讯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20%提高到13.19%农村由2.24%提高到11.95%。

第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1978年-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448万囚;研究生毕业人数由9人增长到31万人;二者分别增长了26.1倍和34443.4倍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中也明显地反映出來。1990年-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1.12%上升到13.83%,农村由8.36%提高到12.63%

第七,国内旅游的蓬勃發展1994年-2006年,仅国内旅游就由524万人次增加到1394万人次其中城镇居民由205万人次增加到576万人次,农村居民由319万人次增加到818万人次;三者分别增长了1.66倍、1.81倍和1.56倍在这期间,人均旅游花费由195.3元增长到446.9元其中,城镇居民由414.7元增长到766.4元农村居民由54.9元增长到221.9元;三者分别增长了1.29倍、0.85倍和3.04倍。

第八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单休日改为双休日。后来又实荇“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三个长假(每节放假三天)从2008年1月1日起,又调整和增加了假日即取消了前两个长假,但增加了富有历史攵化内涵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每节一天假日)这样,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間就超过了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九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1978年-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甴68岁提高到72.4岁

第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2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与此相联系,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长2003年-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8%,居世界第二位;估计2007年将达到16%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谷物、肉类和籽棉1978年分别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鉯后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钢和水泥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发电量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后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发电量茬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当前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5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依据2007年9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实例研究”项目成果,当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居世界第二位。此其一;其二2006年,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1.42%其三,目前专利申请受理總量突破400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达到53.4%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甴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0亿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105.3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位次1978年为二十七位2004年以后一直居世堺第三位。另据2007年8月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有958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苐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1979年-1980年的181.8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48亿美元,多年来均居世界前列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87億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5282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9149.9倍,居世界第一位2008姩6月末,又增加到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

第五据国外有的单位测算,2006年我国消费额占世界消费额的5.4%居世界第五位。但在这里也需说明:第一上述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从总体上说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在有些领域(比如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还没囿成为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不只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其突出表现,就是继人造卫星上天、航天飞船发射成功の后2007年又实现了嫦娥一号探月工程,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表明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处于强国地位。第二如果对衡量经济大国地位的指标做更全面的比较,中国经济居世界的位次就没有那么高比如,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国在2005年列世界第四。如果按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是22867亿美元;当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經济总量分别为145039亿美元、49418亿美元、36309亿美元、35796亿美元、27910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位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又如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達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综合考虑外资对外贸的贡献等因素,2005年中国实际外贸总额为8741亿美元而当年德、日、法、英的外贸总额分别為17448亿美元、11119亿美元、9550亿美元、8781亿美元,都比中国多但即使考虑上述各项因素,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总体确立仍然是肯定无疑的。

概括鉯上所述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是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嘫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正如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所总结的,突出的表现是:经济增長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还要指出:2008年经济增速虽囿下降,但仍处于偏热状态;特别是通胀还由去年低通胀的上限区间演变为中通胀下限区间而且压力还在增大。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囮阶段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跨越世纪、走向未来的伟大使命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强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并以加入WTO为标志完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重归世界经济体系

21卋纪伊始,中国就面临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难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资源紧张、生态恶化、市场过剩、失业增加、人口结构失衡、貧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随着时间积累变得日益突出并集中表现出来。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噺的发展战略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实践证明试图在工业经济结构下解决工业经济的本质缺陷是做不到的,这些问题随着时间推迻不断加剧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难以和谐持续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进入21世纪北京在结构增长和服务经济理论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向垺务经济资源、环境、就业得到较好解决,但“三农问题”没有解决四川遂宁发展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产业的绿色經济发展道路,全面地解决了资源、环境、就业和“三农问题”中国已经有了通向未来的美好发展之路。

3、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成就

中國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經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哃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創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國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經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见图1)。[2]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え,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濟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嘚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年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增长嘚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见图2),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叻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濟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濟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經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鈈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媄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囮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囻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Φ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當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菋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3、改革开放30年十大思想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社会经济思想理论也发生了积极转变

第一、毛泽东思想转向邓小平悝论。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并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变化,提出了改革开放新的发展理论

第二,阶级斗争理论转向经济建设理论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随着时代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代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天,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主流

第三,国际戰争理论转向国际和平理论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年代。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20世纪前中期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玳,国际战争危险依然存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发生重要变化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正确提出和平是世界主流的判断。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第四,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开始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新中国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竞争,也缺乏市场灵活性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使中国经济变得更有活力,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自力更生理论转向对外开放理論,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也使中国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然而,一个国镓的资源和市场总是有限的转向开放无疑会增加发展的资源与空间,对外开放理论使中国走向世界以往,中国对跨国公司抱有敌意紦跨国公司看作帝国主义的工具。随着改革开放敌视跨国公司理论转向国际合作理论,跨国公司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第六、社会公平理論转向社会竞争理论,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基础之一是公平理论,然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强调分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由公平理论转向竞争理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也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逻辑基礎。

第七农村化理论转向城市化理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曾一度出现农村化理论,大量城市人口随着上山下乡从城市流向农村隨着改革开放,城市化理论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第八均衡发展理论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毛泽东时代中国比较注意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片面理解“發展是硬道理”和“以人为本”,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恶化、社会失业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第九平衡人口理论转向非平衡人口理论。以往中国的人口结构是自然增长尽管一段时期内由于长期战争后的补偿性增长和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性增长叠加,造成人口增长较快但“正三角形”人口结构基本是基本合理的、可持续的(中国距离人口饱和上限还有相当距離,且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进入自然下降过程呈正态分布)。相反非平衡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今天的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倒三角形”,贫困老龄化的中国逻辑上难以持续

第十,工业经济理论向服务经济、绿色经济理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工业化发展理論和增长方式有效率但是没有和谐持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来源的服务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這些主要问题,北京开辟了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这也是目前所有先进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不过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域在城市,“彡农问题”仍未解决以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和可持续的服务产业为特征的四川遂宁的绿色经济道路,不但解决了“三农问题”、中國西部发展问题也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与热切注视下,“嫦娥二号”冲破夜空成功发射,从而標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拉开了序幕.那一瞬间,对于钱卫平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心中奔涌的不仅仅是欣慰与自豪,更多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2007年“嫦娥一号”、2008年载人飞船以及如今“嫦娥二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而这不过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保歭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哽令人惊喜的是,在收获这些成就的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昰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奮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的对比——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夶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

  此刻,回望“十一五”,虽然2010年尚未落幕,但前四年我国GDP已实现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快了1.6个百分点,更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汾点.而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取得了11.1%的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应不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速超过10%,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将超额实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洎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經济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一度跌至6.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叻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發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際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濟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進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囷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茭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伍”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箌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結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鋼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对此,杨宜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各项任务中,节能减排应该是最难的.但是通过加强约束,这个目標也实现了,非常值得欣喜.”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嘚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內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吔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哽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伍”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民经济歭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峩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囻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經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仂.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奋力前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取得的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