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智牌放肆成长万智牌怎么使用载具

在不久前的静冈大奖赛上,我的好友戚文涛打进了八强并最终获得了亚军,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不仅是戚文涛,参加这次GP的其他中国牌手,也有不少人取得了靠前的名次。而且,参与人数应该是创了历史新高,共有大约50位中国牌手参加这次大奖赛。在刚刚结束的奥兰多大奖赛上,16岁的中国牌手姚子乐又取得了4强的好成绩,并且刷新了中国牌手GP八强的年龄记录。

这些可喜的成绩,都表明中国国内的万智牌竞技环境越来越好了,有更多的牌手希望走出过门,与外国的高手一较高下,这也是令我感到十分欣慰的一件事。

我相信,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参与GP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他们所憧憬的舞台——专业赛而来。毕竟,每场PT只打一个RPTQ的话(还可能没资格),从数学上讲成功的概率实在不高。

看了戚文涛战报中部分他对于练习准备的观点之后,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有着些许成功经验的人,也应该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所以这次的两篇文章,我将依据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说如果想以专业赛为目标(或者打过之后还想再去)而努力,都应该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来提升自身的水平。

那,让我们开始吧(本篇文章里接下来出现的大多数词汇都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套用的,如果有觉得我使用不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大局观

乍一看好像这是一个和万智牌没什么关系的词,但其实它很好理解。所谓条件反射,就是你在玩万智牌面对一个抉择时自然发生的反应。这个反应来自于我们每个人成功/失败之体验的积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会瞬间调度大多数1地起手,这就是我们养成的条件反射之一,因为我们大脑中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保留,就凶多吉少。

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

这一点我觉得没什么捷径可寻,只有多打一个选项。不过既然你喜爱万智牌并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多打应该不是一件需要强迫自己做的事情。这里的多打可以是打任何赛制,因为万智牌的核心原理都是相通的,一个限制赛大师不可能构筑玩的很烂。

这里我必须向你推荐万智牌线上版(MO),我们不去管它的游戏体验有多差,至少从效率上讲,MO要远远高于现实比赛。而且,我很少听说哪个成绩显赫的牌手是不打MO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如今的条件反射和大局观都是我学生时代疯狂打MO练就的。

所以,第一步就是,下个MO(如果你还没有它),研究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赛制和比赛,把自己能支配在万智牌上的时间尽量多的用在参加比赛上。这样一来,形成条件反射就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能只打MO,偶尔也需要参加一些线下比赛,因为MO的体验和线下有着些许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有触发都是自动提示,而在现实中,是没有人会提醒你自己的触发的。所以,适当的打打现实中的比赛来平衡MO的体验,也很有必要。

给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找一个理由

这是我原来在练习时经常强迫自己做的一件事。为什么说强迫呢?因为一直这么做会很累,有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有点蠢(毕竟你要是打个限制赛,一回合下哪个颜色的地都得逼自己琢磨的话,会很让人烦躁)。但是,如果你能坚持这么做,那么你条件反射的形成的效率就会很高。一盘游戏从开始的调度与否,到第一回合下哪张地,手上有两个同费曲线该出哪个,再到该不该攻击、该拿哪几个生物攻击,都有着不同的选项。你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几个,一定得是根据你之前的经验+具体形势,理性思考后,认为该选项优于其它选项才决定的,而不是仅仅是因为你具备这么干的客观条件,你就这么干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PT乙太之乱第九轮的焦点对局面对巴拿马叔叔,在对手有一个2/2生物的时候,我的第三回合有3费3/2R给威慑的蜥蜴和1R2/1先攻加能量的神器师。那么我应该出哪个呢?我如果根据最大化利用法术力的思考方向,那么我应该出3/2。但是结合当时场上的情形,如果我出了2/1先攻,虽然没有最大化利用法术力,但是这样一来对手的2/2生物就都打不过来了,我就能在节奏上不落下风。而且,我越早出2/1先攻,我就越有机会踢出去把能量转化为1/1自动机(回合数越短,对手出能挡住我2/1的生物的几率就越低)。以上就是我出2/1先攻的理由,所以,我最终出了2/1先攻。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给决定找理由的例子。如果你能类似的,在玩牌时把每一个抉择的利弊都分析一遍,那怕只是自己想到的部分也好,那样久而久之你就能想到更多影响抉择的因素,也能形成更优秀的条件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有什么好处?

打牌速度因人而异,但是如果你想在比赛中出成绩,就不能打的特别慢。很多时候你打的慢不是因为脑子不好使,而是因为你还没有形成条件反射。面对一个稍微复杂的情况,你之前完全没见过类似的,那你就很可能无法在比赛允许的时间内找到相对的最优解。不用说30秒不动就可能会招来判罚,就是给你两分钟你也不一定够用,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找最优解。但是如果你面对该情形有类似经验,那么在这时你只需要依据你大脑中的记忆,再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就不难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相对的最优解。

帮助你形成对游戏整体的大局观

在打了足够多之后,就该考虑一下大局观的问题了。因为没有一盘万智牌的游戏是完全一样的,你每次都要面对全新的情况,所以仅仅养成了条件反射还是不够的。你得会从已知判断未知才行。

大局观是一个牌手对于万智牌游戏的一个整体理解,其中包含了各个赛制,再往下细分就是各个套牌(限制赛就是轮抓思路/色组)。对于游戏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大局观,就能反过来帮你在游戏时更好的进行抉择。

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你得知道你自己的套牌怎么赢。是靠猛袭对手致死,还是中速不断获取价值致胜,还是憋个大招打死敌人?是靠许多威胁群起而攻之,还是用其它牌辅助一个致命威胁取胜?比如就现今的标准构筑来说,大部分套牌都很有弹性,并不是只有一种单一的赢法,所以,你得尽可能的考虑全面。

这个环境末期的标准构筑我打的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就拿去年我玩的比较顺手并写出自己原创策略的白绿衍生物来举个例子:

这仅仅是面对镜像一套牌时我总结出的东西,要想把一套牌玩好还需要总结其它对局。

这个时候,除了自己多打,和别人讨论交流同样的丰富自己的大局观,尤其是那些比你玩的好的人,或者打某套特定的牌很熟练的人。通过交流,能把你整个大局观缺失的部分补充的更加全面。

万智牌的游戏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大局观逆推的过程

在我们手上只有自己的套牌时,我们最多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那就是我们的套牌是怎么赢的。而一旦我们做到了桌前,随着开始对战,我们的已知信息就越来越多,胜利条件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具体。

整个过程类似于下面这样:

我要赢→我要这么赢(见到对手套牌后和自己的起手之后)→为了这么赢,我得想进一切办法结算X牌,那么我应该在第Y回合干Z这件事,为了在第Y回合干Z这件事,我应该······

这只是一个简化步骤的举例,但是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

只有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你胜利时的场景,你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游戏计划。这个胜利的场景,最开始会有些模糊,但是它会随着已知信息的增加而越来越清晰。

不过,这个过程经常会在半路衍生出其它可能。

因为,你虽然有一个游戏计划,但是你还有一个对手,他坐在那就是要阻止你的计划,而这也恰恰构成了万智牌对局的全貌。

我虽然想结算X牌,但是对手为了阻止我干了一件A的事情,那么我即使结算了X,也赢不了(或者对手的行动使我无法结算X牌),这时,你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路线,把箭头掰一下↓,看看使用B牌或者C计划能否取胜。

我之前撰写的白绿衍生物的文章就是这一模型具象化的体现,包括换备策略,该上什么,下什么,也是依据于此。

当然,有些时候你制定的计划会因为对手或者运气的因素无法执行,这时你就会输掉游戏。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谁打个牌还没输过呢?

限制赛的轮抓也同样适用于这个理论

我在很早之前的文章中就写到过,轮抓就像在拼拼图。我们在轮抓时需要想象着完整拼图,也就是一个套牌类型的理想形态去抓,而理想形态就是大局观的具体体现。一个理想的状态是,你在打开补充包之前,许多拼好的拼图图像就已经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在你打开补充包之后,根据你开到的牌来确定你可能要拼哪几幅。随着轮抓的进行,你的目标拼图会锁定为一幅,这时,你就得尽全力让这幅拼图更加完整。

如何更好地形成大局观?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形成大局观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盘你之前打过的有效对局(所谓有效就是有来有回的对局,无论输赢。那些纯粹因为你或者对手卡爆调度致死的对局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好了。相信判断一个对局是否有效对于已经是竞技向牌手的你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说起复盘,那我就又得提到MO了,MO在我看来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能看你之前的对局是怎么打的,而且可以无限次的看。在你进行过一个有效对局之后,不应该是就简简单单的过去了,而是应该把它多看几遍,直到你能够判断出这个对局的每一处抉择是否合理。无论是打的好的还是不好的地方,都需要去推敲,当然不合理的地方,关键的地方更要多想。你这盘游戏是干了哪几件事赢的,或者是没干什么才输的,赢是靠了哪张牌,输是输给了哪张牌?如果选择了另一条路线,是不是就有机会赢了?等等等等。

长此以往,我相信你也能总结出来类似于我之前白绿衍生物套牌分析那样的东西。

接下来,我将从我所理解的三种“驾驶”(打牌)模式开始说起。

这是第一级别的打牌模式,在你还整体经验不足或是面对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基本就是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每一个抉择,甚至是第一回合下哪块地都要想上半天。这种情况即使对玩得还不错的人来说也是一样。比如你给几乎没有接触过薪传的我来一套奇迹,我是几乎不可能在前几十个Game里打出漂亮的操作的,因为我连牌是干啥的可能还不知道。所以,处在这个阶段时,即使打的很烂也没必要气馁,这是人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在养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在我们养成条件反射之后,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生成一种“自动驾驶”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绝大多数决定都是我们条件反射的结果,而没有经过更加仔细的思考,我们(至少我经常)会本能的来完全之前的经验来判断当下的抉择。这种模式下,当然我们大部分时间能选择出最正确的路线,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只选择了第二好的选项。因为,我们没有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这种情况发生在练习时,还没什么关系,毕竟代价不高,即使输了,再来过就好。而要是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因为一些神秘原因(注意力没集中?)“自动驾驶”了,可能就会有很让人就绝望的事情发生(比如我在PT乙太之乱八强时,最经典的一幕自动驾驶就是我使用1RB去除对面生物之后,面对对手3回合1WU费用开放,tapout后用琵雅纳拉和振翼机踢出去被对面的镇咒灵挡死了琵雅,而其实我是看过对手牌表知道对手有镇咒灵的)。

我的条件反射告诉我这时应该全踢,因为对手空场。然而如果我结合了实际情况(对手的牌表),想到他备牌有镇咒灵,那么我就应该慎重选择是否该攻击,有可能连之前的1BR去除都不应该使用。这就是自动驾驶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怎样最大化的避免自动驾驶呢?

那就是时刻意识到你有一个对手坐在对面。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是当我们的练习样本足够多了之后,很容易就把我们的下一个对手当墙打了。仅仅是通过自己这边看上去最合理的节奏释放咒语,而忽略了对手场上的情形和对手的意图。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关注对手的一举一动,把对手的行为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像上面那个例子,对手在我使用1RB的时候思考了一会儿,这就是他的Tell,在告诉我他手上是大概率是有能和我这张牌互动的咒语的,然后只要再结合之前看的牌表,就不难推断出他手上有镇咒灵。唉,说多了都是泪。。。

这是比赛中的最理想状态,我们把练习时的条件反射和当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是我理解的半自动驾驶。

比如你操控一套马尔都载具打镜像,后手局。如果你在自己的第二回合手上有两张地(比如一张工业尖塔一张平原)时自动驾驶,那么你可能就会有一定几率下平原,因为这看上去没什么区别,而要是你结合实际情况意识到了对手是镜像时,就肯定会选择下工业尖塔,因为你会想到对手可能3回合可能会结算护教军异端沙丽雅。

如何最大可能的做出合理的抉择?

在局面简单的时候,想到所有的选项,然后分析出最合理的那个

在游戏前期,我们的选项不是很多,这时候就需要依据我们的经验来找的最合理的选项并执行之。当然,这和我们当时的套牌,手牌,以及对手的套牌都是有关系的,在思考时一定要把它们联系起来,做出比较之后再做出决定。用限制赛的前期来举个例子,我们是一套有天资乙太种的黑绿,起手有沼泽沼泽树林和四张其它牌。我们第一回合的全部选项就是——下树林或者沼泽。而下沼泽要比下树林合理,因为我们套牌中有天资乙太种,下了树林如果抓到乙太种就出不来了。

这看上去微不足道,因为我们可能把轮抓打完也不会碰到牌库顶是天资乙太种的情况,但是万智牌的成绩恰恰就是建立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的,你如果每一次都是执行的第二好选项(无论是下地,出生物还是用哪个生物攻击),那么长期下来你的成绩就会比别人差很多。所以即使,看上去没啥区别,这些也都是必须要着重注意的。

为了执行最合理的选项,我还建议你干一件繁琐的事情——游戏之前把套牌中的每一张牌都读一遍。这在限制赛中尤为重要,因为一个系列那么多牌,一般人都没有办法准确的记住每一张牌的异能。如果因为看错、看漏自己牌的异能而导致没能找到全部选项或是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就太得不偿失了。类似的,如果对手出了一张你不是很熟悉的牌,也一定要看一看,很有可能它就是和你想象的不一样。这同样也会迷惑你找到并执行最合理的选项。

不仅是限制,构筑也一样。虽然这种情况不长发生吧,但是当你在比赛前一天决定加入一张之前没用过的牌,或是临时因为某种原因更换使用一套不那么熟悉的套牌时,最好还是把它们读个一两遍,省的到时候一紧张啥的就漏掉了一些关键信息。

跳出思维定式,也有助于你找到全部选项

在有些时候,某些不太寻常的选项才是最合理的打法,如果你只用一张牌的“常用模式”,就有可能会忽略掉这些选项的存在。比如,我场上有一个基岚之心(手上和场上不具备搭载条件),对手有一个自行弩炮,这时我手上有一个放出怪灵,有5个费。那么最合理的选项很可能是X=2同时干掉自己的基岚之心和对手的弩炮,这样我就会收获两个怪灵而获得场面上的优势。如果你的思维定式告诉你放出怪灵是用来杀对手神器的,那么你可能就会让X=1而错失了扩大场面的机会。所以,不要仅限于“常用模式”的框架,有些时候得用怪招才能取胜。

在局面复杂的时候,根据你的大局观选择一个相对合理的选项

在敌我双方都一堆生物的时候,选项多如繁星,这时候我们根本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把所有可能性,即使那些PRO们也一样。但是那些PRO们强就强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差不多对”的打法,这就靠的是他们的大局观。

再复杂的局面,也不难想象的到怎么赢,因为这个时候游戏已经进行到了中后期,胜利条件一般都很具体,你只需想象一下你可能怎么赢,然后照着这个方向做出一个“差不多对”的抉择就好了,绝对合理的选项是几乎无法也规定时间内做出来的,所以你也不必需过于纠结此事。

万智牌是一个波动很大的游戏,有些时候,即使你的每个抉择都是最合理的,你也仍然会输掉游戏。所以,不要一输了就灰心,觉得自己打得菜。反过来说,你也不能只要输了就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即使是你卡地卡死了,都有可能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存在(比如这个起手是不是应该调度?)。

万智牌的游戏中还经常会出现多种路线都能通向胜利的那种情况,但是在歧路前,你只能选择一种。比如,这时你考虑到了A种路线大概有60%能赢,而B种路线只有40%能赢,那就选择了A路线。但是,即使选择了赢率高的A路线,我们仍有40%几率输。不过你输的时候并不是打错了,因为你的确选择了赢率更高的路线。这种时候,就不要过于纠结游戏结果。

举个稍微具体点的例子,我操控马尔都载具面对对面的莎希莉组合技,对面1张手牌(未知),场上既没有莎希莉也没有猫,但是我场面稍占劣势,这时我有两个选项,出基定或者保留手上的1BR去除。如果我保留1BR去除,那么我就完全不担心对手可能的组合技,但是我在场面上就会持续劣势,而如果我结算了基定,那么我虽然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但是我会在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内转劣势为优势。这时,我如果选择了出基定,而对手抓牌之后完成了组合技干掉了我,那能说我打的不合理么?当然不能。因为出基定才是长期赢率更高的打法。

一个判断自身水平的标准

这里又得用到MO了,在MO的系统里,有一个Rating的分数,这是老的DCI系统留下来的遗产,在Account选项的Game里可以找到。这个分数起始为1600,你战胜了对手分就会涨,反之就会掉,你战胜的对手分比你越高,你涨的就多,反之亦然。威世智近年为了提升新手的体验取消了这一机制,因为谁也不想看到自己是个15XX的菜鸡。但是,它作为衡量一个竞技牌手水平的标准,还是非常客观的(当然这需要一定数量的比赛样本,联赛20场或者轮抓30场就应该能体现出一个牌手目前的水平了)。

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竞技牌手,那么你的两项分数都应该不低于1800,如果你想在RPTQ或着GP中取得好成绩,就需在该场比赛的赛制Rating达到1850,而如果你想在专业赛中不落下风,那么两项分数就得在1900以上才行。那些PT的常客们,如果照着一个赛制往死里打,都甚至能打出2000+的分值。

所以,如果你的分数还没有达到1800,那么不妨就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当你看到自己的Rating达到一个新的级别的时候,那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我自己就会因为Rating涨高而沾沾自喜,哈哈)。

在文章的最后,我再用一小段篇幅简单说说和游戏过程本身没啥关系的几件事。

在参加比赛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在比赛前,需要尽量注意饮食,最重要的是不要过量饮酒(我自己就因为头天晚上喝多了而初日败退过)。

在比赛过程中,最好不要吃太多不好消化的东西,那样会让你的大脑转速下降。最好就是只吃一些像香蕉、巧克力之类的食物,等全部轮数结束了之后,再去吃大餐不迟。

情绪控制在比赛中同样重要,如果不能保持一个相对冷静的状态,很多时候就无法选出最合理的路线。甚至会故意的选择一些激进的打法,这只会让自己输的更多。

有些时候,你的确会会卡地爆地,或者对手打得很烂,却抓的很好,再或者你自己犯了一个或者一连串的包,这些都可能让你情绪失控。

这种情况,我们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尽量减少这些对我们情况对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对局中,那么我会尽量的比之前更加专注于眼前的局势,更多的强迫自己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且不是想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这是在轮与轮之间,那么我就会去干一些和万智牌无关的事(无论是玩手机,听音乐,在赛场里溜达,还是去尿尿),试图尽快忘掉上一轮的发生的事情,从而尽可能的不把情绪带到下一轮的比赛中。

情绪这东西因人而异,我不敢保证自己的做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管用的,但是大家至少可以当做参考。

好了,写的也不少了,这次就先到这里吧。万智牌实在是一个复杂的游戏,即使我想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说出来,限于语文水平也可能表达的不够好。不过我应该已经是把我个人对于竞技向万智牌玩家的思考阐述的差不多了。

最后,我希望这篇长到让人感觉有些无聊的文章能对那些有志参加专业赛的牌手们有所帮助,也希望,我能在不久之后的专业赛赛场上,看到你的身影。

研发部门于本月早期进行了会议来回顾各个赛制——尤其是标准赛和特选赛——并讨论了竞争级比赛的平衡性。虽然数个问题被提出并进行了讨论,但得出的结论是,对所有赛制的最佳做法是保持原样,同时在接下来的几周及几个月内继续监控并收集数据。
对标准赛而言,三巨头已经浮现——玛尔都载具、蓝绿缠蟒和各种卫护晶角兽/莎希莉莱伊套牌。同时拥有三种顶尖套牌并不罕见,我们担心它们可能太过强大,以致排挤了其他所有的套牌。特别地,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卫护晶角兽对赛制的影响,因它可以用于终结比赛的组合技中。然而,在乌德勒支大奖赛,我们开始发现一些赛制中的变化——尤其是铁木尔涌电塔成为了一个跻身上级梯队的潜在套牌。随着赛制内的这种变化,我们认为最佳做法是去收集数据——包含更多大奖赛,也包括专业赛上加入阿芒凯之后——在做出任何变动之前,我们会继续观察标准赛的变化。
在近代赛中,我们刚刚经历了温哥华和布里斯班两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大奖赛,并目睹了死亡阴影跃居顶尖套牌,但是各种不同的套牌都取得了强劲的成绩。近代赛制确实充满了强力的卡牌,而这个赛制目前正值似乎牌手们都非常享受它的节点上。
就特选而言,数据总是由于样本太小而难以收集。然而,随着4月初欧洲永恒周末特选冠军赛的到来,我们将会有一个大数据集。我们将近距离观察这个比赛。目前,我们正观察成绩结果,并继续聆听来自社群的反馈。
综上,目前任何赛制都将没有变化。

///images//,或者将简短的问题推特至@CranialTweet。我们的作者会给你答案,并且你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将来的文章中。

现在,拿好你的南瓜拿铁,来看看今天的问题吧。

Q:我操控两个罗堰妖精,其中一个结附了承撒拉之翼。如果我给另外一个也结附承撒拉之翼,我要拿掉什么?

B:一个妖精和一个承撒拉之翼

C:一个妖精和两个承撒拉之翼

D:两个妖精和两个承撒拉之翼

E:突然的,我就想吃鸡翅了

在承撒拉之翼结算后,你操控两对同名的传奇永久物:两个罗堰妖精和两个承撒拉之翼。传奇规则会对两组永久物同时生效,所以你要选择保留一个罗堰妖精和一个承撒拉之翼,你将剩下的两个放入坟场。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你选择了移除结附在你要移除的妖精上的承撒拉之翼,你也会立刻失去它,因为它不再结附在任何永久物上。

Q:Adam在Bob的回合施放龙命连结点,Bob用合作复制了它。接下来的回合是什么?

A:Adam的正常回合

C:Adam的额外回合

E:一张友好的牌的回合

龙命连结点会在当前回合之后立刻加入一个额外回合。因为现在是Bob的回合,所以下个回合应该是Adam的正常回合,之后是Bob的正常回合。第一个结算的龙命连结点是Bob的复制品,因为合作创建的复制在Adam原版之上。这在Adam的正常回合之后为Bob加入了一个额外回合。然后,Adam的龙命连结点结算,在Bob的额外回合之后为Adam加入了一个额外回合。

Q:我能用诈缚反击什么?

D:将一张牌面朝下的生物翻回正面

E:这个问题另有玄机?

诈缚可以反击启动式和触发式异能。启动式异能写作以下格式【费用】:【效应】,触发式异能会使用“当”,“每当”,或者“在”这样的字眼。这些例子没有一个是触发式异能,所以问题就是说它们哪个是启动式异能。搭载是一个关键词异能,代表了一个启动式异能。虽然你没有在卡牌上看到【费用】:【效应】这样的格式,但是在规则中,以及空间足够的卡牌的提示文字中会有这样的格式。因为这是个启动式异能,所以诈缚可以反击它。

狱燎元素的破坟异能也是一个启动式异能,这张牌包含了叙述文字。这个异能是从坟场启动的启动式异能,但是没问题,诈缚没有限制启动式异能只能来自永久物。

返照看起来像破坟,但是有所不同。通过返照,你实际上是从坟场施放咒语。它不是一个启动式异能,所以诈缚不能反击它。

最后,将牌面朝下的生物翻回正面是一个特殊动作,不是启动式异能,所以诈缚也不能反击它。

雷击和闪电真的吓到我了。

Q:我操控两个1/1的骑士衍生物,一个1/1的吸血鬼/骑士衍生物,还有一个2/2的骑士/伙伴衍生物,以及一个2/2灵俑衍生物。我对手施放导向闪电,指定我的1/1骑士衍生物。我的哪个生物会受到导向闪电的伤害?

A:只有目标的1/1骑士衍生物

B:两个1/1的骑士衍生物

C:除了2/2灵俑衍生物外的所有衍生物

E:玩啥呢?指挥官还是混沌轮抓?

导向闪电会检视目标的1/1骑士衍生物的名字,并找寻所有与其同名的生物。衍生物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所以它的名字从生物类别里推演得到。你的骑士衍生物名字就是“骑士”,你的吸血鬼/骑士衍生物名字是“吸血鬼/骑士”,以此类推。这就是说,导向闪电也会打到第二个1/1的骑士,但是它不会打到任何其它你的衍生物。

Q:在我对手的回合,我启动无礼稚儿的异能,弃掉阴界渡桥来支付它的费用。我是否会从渡桥得到灵俑衍生物?

A:你肯定会得到衍生物

B:你肯定不会得到衍生物

C:你选择是否得到衍生物

D:你对手选择是否得到衍生物

E:Moko选择你是否得到衍生物

无礼稚儿的异能有两部分费用,虽然它印刷的是一个顺序,但是你可以以任意顺序支付它。如果你先弃牌,在你牺牲无礼稚儿的时候,渡桥在你的坟场,所以它的异能会触发给你一个衍生物。如果你先牺牲,渡桥的异能就不会触发,你无法得到衍生物。在你对手的回合也无济于事;这是你的异能,所以你选择如何支付它。

Q:我用我的4/4死触生物进攻我的对手,他用十个2/2灵俑衍生物阻挡。我能杀掉多少个阻挡者?

在你对手宣布完阻挡后,你分配阻挡者受到伤害的顺序,其实无所谓,因为它们都是没有任何特征的相同的灵俑。然后你分配伤害,因为你的进攻者力量是4,所以你可以分配4点伤害。你在给下一个阻挡者分配伤害前,至少要给第一个阻挡者分配“致命伤害”,但是因为你的进攻者有死触,所以1点伤害就足以致命。你可以分配1点伤害给第一个阻挡者,然后给第二个分配伤害,或者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你一可以再给第一个阻挡者分配1点伤害。最后,你肯定能杀死第一个阻挡者,能否杀死后面的三个阻挡者取决于你如何分配伤害。

Q:迟钝法球能阻止哪些异能?

A:邪恶双生子复制生物的异能

B:伊美黎之盾艾欧娜的异能

C:反叛融合体的进化异能

D:波尬暴民的夺冠异能

E:我太累了,不想回答

迟钝法球阻止触发式异能,也就是使用了“当”,“每当”,或者“在”字眼的异能。邪恶双生子和艾欧娜具有静止式异能,创建了一个替代式效应,改变了它们进战场的方式。它们不是触发式异能,所以迟钝法球不会阻止它们。进化和夺冠是代表了触发式异能的关键词异能,它们会在生物进战场时触发,所以迟钝法球会阻止它们。

Q:以下哪些生物可以阻挡具有反黑保护的生物?

A:一个施放时只支付了白色的设障山妪

一个具有反黑保护的生物不能被黑色生物阻挡,所以这个问题就简化为哪些生物不是黑色的。除非有颜色指示或者异能改变,否则一张牌的颜色由法术力费用决定。设障山妪具有黑色和白色的混血法术力,所以即使施放时没有使用黑色法术力,它也是黑色了。牲祭奴兽有黑色的法术力,但是因为虚色异能,所以它是五色的。跨公会讯使的颜色指示给它了所有的颜色,所以它是黑色的。宝库索尔兽同时是黑色和白色的,所以它是黑色的;同时具有白色不会让它不是黑色。

Q:我对手施放奢华领主贡提,从我牌库顶数了五张牌,在我阻止他之前就看了它们。在竞争REL的比赛中,他会得到什么判罚?

A:游戏错误——违反游戏规则

B:游戏错误——额外看牌

C:游戏错误——隐藏卡牌错误

D:违反运动精神——作弊

C或D,取决于裁判的调查结果。

如果你对手知道这么做违反规则,并且故意这么做来获利,那么他就是作弊。裁判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会进行一个简要的调查,来决定到底是什么。

如果排除作弊,那么这就是一个隐藏卡牌错误的例子,因为你对手所犯的错误不能只依靠当前的公开信息来修正。这个例子的判罚是一个警告,额外的修正是,你对手向你展示这五张牌。你选择其中一张洗回你的牌库,然后你对手用剩下的四张牌完成贡提异能的结算。

Q:如果比赛中我有一个规则问题,我该问谁?

嗯,你可以询问你的对手,但是他们可没有为你的利益着想,所以可能最好不问他们。你邻桌的朋友可能要更可信,但是有许多原因你不能问他们:你会干扰比赛,他可能也不知道这个规则,你可能不小心会问到策略问题,而不只是规则问题,这是不对的。出于同样的原因,问观众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裁判是游戏中规则的代言人,他们是比赛的仲裁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乐意帮助你的!所以当你在比赛中有规则问题的时候,不要犹豫,举起手来叫裁判。

这就是本周的小测试,希望你成绩不错。如果你十个问题全队,请留言给我们,我觉得Moko想和你谈谈。

感谢阅读,下周别忘了回来阅读Nathan带来的烽会拉尼卡初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智牌怎么使用载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