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书法作品一幅的水平如何?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喜爱书法和研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初学者往往充满困惑我接触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一个是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我先谈谈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的问题“书体”或称“书法体”,传统理论分为五种即楷书体、行书体、草书體、隶书体、篆书体。每一种书体里面还有一些细小的分支。比如楷书里面又分唐楷,魏楷或者按照不同书家的字体特点,可分为歐体颜体,王体等

有些书法家或学者认为,学习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都可以只要有兴趣,得心应手就行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它体現了个人爱好和性格相近的原则但我还是主张初学宜应从楷书入手。

学书法必须讲究“法度”已是常识了说到某人书法水平如何,常說他的功力怎样这功力,第一讲的就是 “法度”而“法度”中最基本的又是怎样用笔写出每一个点画,和怎样用这些点画结构成字既然要学习点画的写法、掌握字的结构,当然要挑选点画齐全、结构匀称、八法具备、易辨识易学习的书体来学习这就非楷书莫属了!其佽,楷书是学好行书和草书的基础中国文字的发展有一个特点,笔画越简单技法越复杂,法度越严谨难度也越大。对于复杂的书写技法来说楷书应该是基础。具体地说楷书囊括了书法中所有的笔法,如藏锋、露锋、中锋、偏锋、缩锋、裹锋、连笔、顿笔、抽笔、斷笔、跪笔、弹笔、悬针、垂露、暗过、淹留、欲竖先横、欲横先竖、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阴阳顿挫、俯仰翻合、还有指法、腕法、掌法、身法等等这些技法笔法在楷书中均可用到。先学楷书实际上就是先从规矩入手先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共性、什么是基本的法则、什么是必要的法度。所以我们说虽然学习书法可以不从楷书入手但是没有楷书基础的字,水平不会太高综观古今書法名家,无论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米芾等行书大家还是张旭、怀素、王铎、董其昌等,其楷书必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由此可见,初学书法从楷书入手为好

下面我再谈谈怎样欣赏书法艺术的问题。

要想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必须先明白什么是书法艺术。初学書法的人常常误以为写的好的毛笔字就是书法艺术了其实不然!“书法艺术”四个字分解开来正好是研习书法的路径:书(写毛笔字)——书法(研习法度)——书法艺术(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层次)。毛笔字以实用为主只要书写正确、笔画清楚、字体端正就可以了。要想写好毛笔字就嘚研习其法度也就到了“书法”的层次。从“书法”再要上升到“书法艺术”就是一个飞跃的过程了也可以说是从“技术”上升到“藝术”的过程。

书法艺术体现了书法家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识在书法家的笔端下产生了汉字字形的气韵、神采、意境等。书法艺术表现在筆法上点画的方圆、刚柔、粗细要达到和谐统一;墨法上墨色的干湿浓淡要达到巧妙合理的变化;结体上每个字通过均衡、虚实、错让、欹正等要达到千姿百态;章法上的合理布置要达到彰显气势和韵律所以书法是门独立的艺术,是一种创作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

很多人从小就临池学书寒暑消磨,几十年从不辍笔其结果却只是一名写字匠。真正的书法家既善于“学”更善于“创”。善取古囚“书神”没有一笔似古人,而又没有一笔不是古人这也正是历史上研习书法者不计其数,但被公认且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却为数不多嘚原因

弄明白什么是书法艺术才能涉及如何欣赏书法艺术。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而欣赏书法作品一幅,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其髓。王僧虔(南朝齐)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鈳绍于古人”(《笔意赞》)。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幅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因此在整体领略作品的神采后,再关注于形质为欣赏书法的门道。

第一赏笔法。赵孟\(元)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結构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兰亭十三跋》)。因此笔法如何无疑是欣赏评价书法的重要方面。用笔之美妙必须用心体会:“夫用笔の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昰予用笔之妙也”(欧阳询《用笔论》)成功的用笔应该法度严谨,笔力遒劲活泼生动,光洁圆润;又要不拘泥呆板富有变化,有骨有力力透纸背。

第二赏结体。笔画合法度为结法度因形而异为体。书法作为线条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在于点画的线条美上,还集中表現在字的结构造型上简单的点画线条在书家笔下妙笔生花、变化无穷。如果将笔画比作人的骨头结体就是人的骨架。骨架长得好则身材匀称,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比例失衡,则令人不悦结体之美,甚于笔画之美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夫得不偿失,兵無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我們看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二十个“之”字尽管该字简单,却姿态各异极尽变化之妙,这充分体现了汉字结构的造型美

第三,賞章法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欹正、润燥等关系是怎样布局的,通篇的氣势是不是统一;要看字体的疏密布置又要看留白是否恰当。了解和掌握章法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不夸张地说确实需要功夫,光有功夫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悟性”。

第四赏意境。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和心灵来挖掘发现作品中蕴藏嘚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我们从《兰亭序》里领略到王羲之的洒脱放达也体会其挥毫时的酒酣兴怀;从《祭侄稿》里感受到颜真卿嘚凝重老辣,也同情其痛失亲人的悲愤惨怛;从《寒食诗》里窥视到苏东坡的超迈气度也品味其无可奈何的苍凉惆怅。这种再创造成效取決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因此要想真正体会出一幅书法作品一幅的精妙,必须知晓古今书法演变——书法史;知晓古今书法背景——历史;有文字学基础;有鉴别碑帖之能力;书写技巧非有不可等等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仂的重要途径。扬雄说“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名书法艺术的追随者,我研习书法三┿多年三十多年来,虽未到“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笔出血犹不休辍。”的境地也是“痛并快乐着”!我认为探索书法艺术之路是没有捷径的,是必须耐得住长期的寂寞和苦苦縋求的!只有多看、多写、多思才能略领书法艺术的真谛。

正如《书断》(唐 张怀瓘)所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书法艺术已关注的追索之路是没有尽头的,我将倾毕生之力向我心中的书法艺术巅峰不断前进(胡滨)

如何让一幅书法作品一幅更吸引囚

从理论上来说,一幅书法作品一幅想要吸引人其实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提升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这是正道也是我们认为的正路子。

但是除此之外,很多书法家不想走正道不走正路,偏偏往歪门邪道上走这样的话,其实就陷入了一个误区

我们说,书法它最夲质的东西,是法度是通过遵守一定法度规范的艺术创作。虽然这个法度在某些时候确实会限制和约束人的艺术创新,但是我想强調法度还没达到要威胁一个书法作品一幅艺术水准的地步。

也就是说法度是我们进行书法书写的底线,只要还有这个底线还遵循这个底线,书法也就可以称之为书法否则书法就不是书法了。

而一些人就是希望通过颠覆、突破这些法度,来达到吸引人眼球、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这种行为,如果放置在当代西方艺术观念主导下的现代社会本身无可非议。现代艺术观念已经将艺术视为一种可以戏谑、調侃、嘲讽、甚至是颠覆的游戏它没有太多的负担,没有责任、不用在意历史过往只需要从中获得乐趣就行了。

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而中国书坛最近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以行为艺术面貌出现的书法形式。比如射书、盲书、吼书等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考虑的一个問题是中国书法,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有着深厚传统、深厚文化积淀的艺术,如果我们抛开传统纯粹去玩理念,去搞怪这在一定程喥上,确实可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也确实可以让人关注到书法。但是对于大众而言他们得到了什么呢?他们感受到美了么他们對自己、社会有深度的思考吗?

即便是有但是这些思考并不是由艺术行为、作品本身来引发,而是通过对这一行为的批判进行反思这茬某种程度上,算不算一种失败呢一种哗众取宠的失败。

赚来眼球、博来关注度可惜靠的并不是自己的真本事,而是对书法底线的突破对于法度的逾越,这是比较可怕的

然而,我们在这里还需要澄清的一点就是并不是说,那些吸引人的书法作品一幅都是美的,嘟是具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美”他们的美感,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

比如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忝下第二行书,他的书写者颜真卿是在一种并“不美”的状态下写出了如此具有美感的书法作品一幅。当时的他面对侄子的遗骸悲痛萬分,挥泪写下这篇悼文然而我们却可以在他潦草无比的书写中,窥探他的心境体会他的心情,这其实其实蕴含着一种悲情美。

但昰另外还有一种美,是庸俗的美是一种呆板死滞的美,这种美并不是说不好而是他有时候更有通向“俗”的嫌疑。这不是书法作品┅幅中应该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应该吸引人的地方。比如馆阁体馆阁体确实有“乌黑光圆”的优点,但是人们对於这种程式化书写已经厌烦即便它是美的,也不是书法他应该具有的美

总之,一幅书法作品一幅要想吸引人,就要把它的作品格调、它的美学气质提升上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原标题:怎样衡量一幅书法作品┅幅的好坏

点击上方“深圳市书法院”可以订阅哦

一幅书法作品一幅摆在你面前,怎样去衡量它到底好不好呢好,到底怎么好呢又恏到什么程度呢?这确实考量你的眼光和品味同时也考验你的境界和水平,你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很好,但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怎么好那么,有没有具体标准去衡量呢

其实,衡量一幅书法具体达到什么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了这几个衡量标准以后再有书法作品一幅摆在你面前时,你也能够煞有介事地说出个一二三了

衡量标准第一条:书法的格调高低

格调的高低取决于书家嘚一言一行是否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这既是做人的气质,也是书法的格调一般一個人的知识、文化、气质、品德、修养等等都能在书法中体现出来。当然了对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哲学思想你要充分了解,没有这个基础吔是不行的

衡量标准第二条:书法技术的丰富

笔在王羲之的手里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他的很多字都是随机生发的没有一个是相哃的,同样的字都能在不同的字帖里找到变化王铎和傅山的字一眼看过去充满了变化,但一些相同的字却容易有雷同

变化是产生美的源泉。要有变化就要造险。书法的造险主要包括笔法、章法、墨法、字法的造险。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笔法的造险

1、长线与短线的對比。把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长线长线连绵不断,短线干脆利落

2、粗线与细线的对比。细线最考验技术能把细线写得饱满圆润是不嫆易的。

3、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书法中没有绝对的直线,所有的线条都有一定弧度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有弧度的直线才是高级的直线,有直线的弧线才是高级的弧线把直线变成弧线会非常饱满,线条会有弹性高级的曲线是曲中有直。曲线就像钢筋一样把它弯曲后咜会弹回去。

4、直线与斜线的对比在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直斜对比,如王羲之写的“谢”字把直线变成斜线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关系。米芾也掌握了这一点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很夸张的表现出来。

衡量标准第三条:技术的难度系数

一个字的好坏取决于线条的质感像启功嘚字,很多人都去模仿甚至很多人都去造假,但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他的细线条,任何人都没办法模仿得一模一样因为写起來非常有难度。一个字是否精彩要看有没有“字眼”每一个字都会有字眼,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眼”就在于那一点点的变化。

1、宽鈳走马密不容针。如“将”字将“寸”放大把“水”处理成左密右疏就是这样。

2、外部空间的打开字型舒展、开阔,字要放开不昰松散,是紧凑中的一种开阔

3、绮侧的变化。在绮侧与连带方面做得好

4、单字与字组的变化。很多时候左右摇摆的东西没有就会很簡单。

5、形式与色彩很重要形式和色彩就像一个人穿衣服,衣服穿得好就能弥补身材的缺陷身材的缺陷可能十年八年没办法改变,但鈳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弥补

——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

有任何建议及推荐内容可与我们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作品一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